標籤:

金剛經講什麼?

金剛經講什麼?
誰講解的比較好?


(基本上是逐句直譯的,大家湊合著看看吧,佛教典籍,看了可以解煩惱,但看得深了也是自尋煩惱)

給大家講個故事呵。很久以前,如來到某國某地給大家講課,身邊帶著一大批鐵杆粉絲兼學生。正趕上中午飯的點,如來就穿好正裝袈裟拿了飯碗,很莊嚴地去城裡挨家挨戶討飯,討到飯之後很莊嚴地端回教室去吃。吃完飯後很莊嚴地脫掉正裝袈裟,收好碗筷,洗洗腳丫,整理鋪蓋,盤膝坐下,開始扯淡。

有個老粉絲第一個出來發言,很有禮貌地先吹捧一番如來威德,然後說道:「我們最近學習得很痛苦,心思散亂,煩惱妄想極多,而世間芸芸眾生其實和我們一樣迷茫彷徨。怎麼才能體會到您說的那個清凈明亮的世界?怎麼能排解煩惱呢?」

如來點點頭,「這個問題問得好,你仔細聽,我仔細說。怎麼排解內心煩惱呢?讓我想一想。嗯,應該這麼做這麼做這麼這麼做。」

老粉絲聽傻了,「我了個去,您說明白點行不?」

如來醞釀了一陣,終於把話匣子打開了。

「怎麼能排解內心煩惱呢?其實所有的生命都會有各自的煩惱,不管是長毛的,吃奶的,下蛋的,分裂的,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有腦子的,沒腦子的,神仙精靈妖魔鬼怪,我都可以告訴他們怎樣排解內心煩惱,讓他們體會到清凈明亮喜樂安寧的境界。你們作為我的粉絲,我的學生,也應當有這種願心去普渡眾生,但是內心裏面卻不可以有說教度化的想法,因為眾生的成就都是他們自己修行的,並非你們的功勞。如果你心裏面把自己和別人區分得一清二楚,不能對眾生平眼相看,那麼就不是我的好學生,而且有愧於自己的修行。」

「排解內心煩惱需要修行,那麼怎麼個修法呢?我覺得最起碼應該不那麼關注外在的財物聲色,該遇見就遇見,該經歷就經歷,不被那些外在的財物聲色迷惑自己的內心。遇見以後,經歷以後,你的內心要像天空飛過鳥兒一樣不留痕迹,不受牽扯。你如果能這樣修行,那就能體會到,內心安寧是一種福氣。」

講到這裡,如來看那老粉絲滿臉似懂非懂的表情,於是進一步點撥道,「假如讓你沿直線一直朝東走,你知道能走多遠嗎?」

老粉絲老老實實地說,「不知道。」

「東南西北,六合八方,你能想像我們所處的空間有多麼廣闊嗎?」

老粉絲又老老實實地說,「不能想像。」

如來開導他,「我們的修行就是跟眾生結緣,就是去不斷地遇見與經歷,這就好像你不能去想像宇宙的廣闊,不能測量直線的長度。這些緣分,也是福氣,我們的修行就是在這些福氣和緣分中的遇見和經歷。」

老粉絲還是很懵懂,如來只好另開話題,「你想一想,如來的真身是平常人可以看見的嗎?」

老粉絲答:「不可以,平常人看到的只是廟裡的泥胎木偶。」

「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的真身不生不滅,不是肉身,不是人們跪拜的偶像,不是廟裡的木偶泥胎。修行也是一樣,行走坐卧,皆是修行,但修行是打坐嗎?是念經嗎?是向偶像磕頭跪拜嗎?都不是,你要想看到如來的真身,想要領悟修行的真諦,就應當剝開所有虛妄的外相,去領悟那個精神核心。如果被外相迷惑,那就是著相。不著相,不為外相迷惑,才能解除煩惱,靜住安寧,打開內心的智慧之門。」

老粉絲又問,「老大,你說這些我是信服的,但有很多人不信服,那怎麼辦?」

如來:「切,佛渡有緣人,有慧根的人自然會相信我講的道理,按我的指引去修行,自然會廣結福緣而一念清靜。在這樣的人眼裡,自己與別人無實質分別,眾生與眾生無實質分別,跳躍出時光輪迴中的遇見和經歷,眼見眾生無分別,是慈悲,也是解脫。但是,你沒必要執著於我講的道理,我講這些道理不是為了讓你信服,而是為了讓你明白,明白了道理,也就可以放下道理。就好像過河一樣,過河需要木筏,但是過了河以後還留戀木筏非要背走,哪有人會這麼干呢?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有屠刀的人的修行,平常人本來手裡就沒有屠刀,放下什麼呢?放下自己該放下的,就是自己的修行。」

說到這裡,如來抬眼問老粉絲,「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成佛得道是得到一個職位嗎?是選撥領導幹部嗎?我給你講這麼多道理,難道是在照本宣科念文件嗎?」

老粉絲撓撓頭,「我明白了,天底下的道理是相通的,而不是固定的,修行不是念經拜佛,成佛也沒有規範化程序,出世和入世無分別,佛陀和眾生也不是對立面,大家都在不斷地遇見和經歷,各結各的福緣,各得各的福報而已。」

如來又問老粉絲,「說點現實的吧,假如有人拿出一座金山來行善積德,這個人是不是能得到許多福報?『』

老粉絲樂了,「肯定會很多福報呵。他給人滴水之恩,可能就會有人湧泉相報,更何況他拿出一座金山去行善積德。」

如來跟他開玩笑,「你如果能把我講的道理再去向別人講明白,那麼你能得到的福報比那個拿出一座金山去行善積德的人所能得到的福報還要深遠,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從我講的道理裡面能得到覺悟,排解煩惱,開啟內心的智慧之門。當然,我講的這些道理,也只是道理而已,你去給別人講道理,是渡人也是渡自己,跟福報沒關係。」

老粉絲聽得暈頭轉向,如來只好把道理說得更淺顯些,「有的人說自己不貪,其實是因為沒有遇見和經歷過,你把他放到功名富貴里,他比別人貪得還厲害。你知道成佛的第一步是自了,是自己覺悟,是羅漢果位。這個羅漢會到處去說自己是羅漢嗎?」

老粉絲明白了,「不會!沒有大智慧的人才到處賣弄小聰明,即使我修行到了羅漢境界,我也不會自稱為羅漢,我還是我。」

如來:「覺悟是不貪戀,但不等於吃東西吃不出味道,不等於看到美女不起慾念,還是那句話,遇見和經歷都是福緣,得到是福緣,失去也是福緣。哪怕上輩子修成羅漢,這輩子再入人世,福緣糾纏,也會有迷惑煩惱,我們說眾生無分別,其實就修行來說,還是有定力方面的分別····」

老粉絲接道,「正是這樣,譬如我修行到了羅漢境界,所得到的覺悟就是一顆平常心,雖然仍然會有煩惱妄想,但是可以活得坦蕩,自在,隨遇而安。吃到美食就享受美食,看到美女就欣賞美女。美食和美女都是福緣,是遇見和經歷,該怎樣就怎樣,與定力無關,與如來無關。」

如來誇獎他,「你已經明白一些道理了。想當年我在燃燈古佛那裡修行,你知道我修行的是什麼嗎?」

老粉絲答道,「據我所知,您是在那時候印證了佛陀的境界。」

如來再問,「什麼是佛陀的境界?是進入到一處特豪華特美妙的天堂嗎?是想吃什麼想玩什麼應有盡有嗎?是榮華富貴心想事成嗎?」

「不是的,」老粉絲邊琢磨邊回答,「佛陀有清凈心,有大智慧,靜住安寧,不受世事牽扯。」

如來肯定道,「這個清凈心正是不受外物迷惑的根本。打個比方吧,有個人長得像泰山一樣高大,雙臂展開能抱住昆崙山,你說這個人是不是很大隻?」

「是呵老大。」老粉絲不明覺厲。

如來又打比方,「黃河裡的沙子多不多?假如有黃河裡面的沙子那麼多的黃河,這所有的黃河裡面的沙子加起來,是不是很多?」

「是呵老大。」老粉絲又有點暈了。

如來跟老粉絲開起玩笑來,「老實跟你說,如果有個大善人,讓那麼大隻的巨人拿著像我剛才說的那麼多的金銀財寶出來行善積德,他所得到的福報,也不如你將來到處抄錄我的筆記複印我的課本播放我的教學音頻所得到的福報更多。」

「不是我吹牛,將來我這本經書寫成,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要來頂禮膜拜。如果有人能認真誦讀,明白我講的道理,然後去到處宣講廣為流傳,這本經放在哪裡,哪裡就是聖地!」

老粉絲暈倒。

如來:「呵呵,不瞎扯了。說點正經的,我剛才說的道理你都記明白了嗎?」

老粉絲翻看筆記,「都記好了,不過如果出版成書的話,書名該叫什麼呢?」

如來思忖片刻道,「就叫金剛般若波羅密。」

(金剛經原文可自行擺渡)


《金剛經》里,有兩句最核心的話: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果把全經分為兩半,就會發現——

第一句,出現在上半篇的開頭。依三十二品的科判,是第二品,善現啟請分。
第二句,出現在下半篇的開頭。依三十二品點科判,是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

這兩句的表達,幾乎一樣;意思,也幾乎一樣;但語境,是大不一樣的。

第二品,須菩提問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就對須菩提講,應該怎樣怎樣。

此經前半篇,講的就是這些。這叫「般若道」——如何得到般若智慧,從煩惱中解脫。到第十六品,就講完了。

第十六品結尾說:

「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一般的經,講到這些話,就像電影到了結尾,馬上要出演員表了。

但是《金剛經》,在第十七品開頭,又神奇地出現了第二品里似曾相識的場景:

須菩提又問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說:你不是剛問過嗎?——開個玩笑,佛並沒有那樣說。須菩提問的不一樣。

第二品里,須菩提問的是「應云何住」,應該怎樣住,用什麼辦法住,用什麼辦法降伏其心。問的是how的問題。

佛回答的也是how的問題。

佛講完了。須菩提又有了新的疑問:「云何應住」?——為什麼要住呢?為什麼要降伏其心呢?

這個問題,並不是須菩提不知道,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他當然知道。他是替不知道的大眾發問。大眾聽了佛前面的開示,會覺得:降服不降服都是一碼事嘛。因為佛在前面說了:

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佛說,降伏其心的辦法呀,就是度眾生,但你度來度去,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得到了滅度。

大家就想:那我不白度了嗎?何必呢?意義在哪裡呢?為什麼要住呢?為什麼要降伏其心呢?why?

須菩提知道大家的疑問,就替大家問了why的問題。

佛下面回答的也是why的問題。

前面講的,菩薩度眾生,是菩薩降伏其心的方法。眾生是度不完的。度不完,為什麼還要度呢?菩薩要靠度眾生來降服自己的心。一定要到什麼階段,才能降服自己的心,得到般若呢?——到菩薩真正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並沒有真正度過一個眾生。這就是「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等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菩薩把自己的一切都給眾生,卻不覺得自己是在幫助眾生。這麼做,只是盡自己的本分而已。

整天叫著嚷著「我要度眾生」、「我要度眾生」,那是假菩薩,不及格的菩薩。「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通過這種方式,菩薩發心,修行,證果,得到了般若。

般若就是智慧。般若具體指的是什麼呢?「一切法空。」——這也是為什麼要讓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來問這個問題。

既然,菩薩是空,眾生也是空,那還有什麼好度的呢?

沒什麼好度的,菩薩就要入涅槃了。

入了涅槃,就不來娑婆世界了。菩薩要對人間說byebye了。

這時候,佛就跟菩薩講:你以前,說要成就佛的功德,說要度盡眾生,現在就這樣走了嗎?

菩薩猛然想起,自己曾經發過的誓願,才意識到:得到般若,並不是句號,而只是開始。

於是,重新發心,重新修行,重新證果。

從十七品,到結尾,講的是另一種道,「方便道」。十七品以前,講的是「般若道」。

這時候,佛告訴須菩提: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菩薩,去度眾生吧,就這樣一直度下去,忘記自己是菩薩,忘記自己在度眾生,這才叫做真正的菩薩。

這時候,菩薩做的一切,不是為了求得般若,而是為了莊嚴佛土。之所以叫莊嚴佛土,正是因為菩薩絲毫不以莊嚴佛土自居。但凡有一毫以度眾生、莊嚴佛土自居的意思,就不能叫莊嚴佛土了。

佛說:

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菩薩,去度眾生吧。就這樣一直度下去,並不是為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法可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一句話十分重要!

如果有一法可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一個結果。就是可以通過某種辦法「得到」的。就還存在「得到」這回事。

換言之,存在「能得」與「所得」的對立。——只要存在「能得」與「所得」,生死根本就無法拔除。菩薩即便可以做到觀眾生是空,但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就依然會執著菩薩不是空。——這就是薩迦耶見,是生死根本。「得」、「發」、「度化」,都是一回事。認為有法可得,就會認為自己是在度化眾生,是在莊嚴佛土。

總結:《金剛經》,講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菩薩從發心,到修行,到證果,證到的是明心菩提。第二個故事,是菩薩從明心菩提開始,再次發心,再次修行,再次證果,證到的是無上菩提。前面的一次,叫「般若道」。後面的一次,叫「方便道」。

以上內容,主要來自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


貼上我自己的一篇回答。

佛法高深,世人愚拙。本人剛剛修過一門精讀金剛經的課程,便談談對金剛經的一些粗淺的理解。

要知道,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因而佛經大量由梵文成書。佛經傳入中國要經歷一個翻譯的工作。然而大量的概念是梵文固有的,漢語中並沒有明確的詞語與之對應。大量的佛教辭彙只能音譯,使初學者感到晦澀難懂。

《金剛經》的譯本主要有三種,其中通行的版本為鳩摩羅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他還有玄奘(對,就是我們熟悉的唐僧)所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及義凈的《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是梵文音譯,意指「通達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圓融無礙,恰到好處,絕對完全的大智慧」。「波羅蜜」意指「到彼岸」。佛常以「筏喻」來直觀說明修行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修行就像乘木筏渡河一樣,離開此岸的世俗世界,到達彼岸的菩提妙境。一旦到達,那麼木筏就當捨去。

關於「金剛」的含義,有兩種說法。在鳩摩羅什譯本中,「金剛」意指般若的力量像金剛一樣強大和鋒利。在玄奘的譯本中作「能斷金剛」,就是說阻礙修行的煩惱像金剛一樣頑固,而此經中的般若智慧能夠破解,所以般若智慧能斷金剛。

我們明確一下金剛經在佛教經典中的大致位置。佛教大乘經典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截止270 AD):般若經系,法華經系,華嚴經系,凈土經系,密教系。

第二期(截止至約400AD):涅槃經系,解深密經系。

第三期:楞伽經系、密教系。

般若類經典約佔大乘經典的三分之一,其中《心經》和《金剛經》是流傳最廣的般若經典,對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文化都有深刻的影響。

大乘般若思想的主旨,在說明用智慧認識宇宙一切現象的本質。佛教認為,事物現象的本質為「空」。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感覺,世俗的種種煩惱,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顛倒雜想由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而生,本質上是空無自性的。

佛教中的「色」作為五蘊之一,是指事物現象的形態。因此,《心經》中會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金剛經》全文沒有出現一個「空」字,但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經文開始,由號稱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發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如何使心靈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如何在走向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對各種錯誤認識和患得患失心理進行克服?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是梵文音譯的「無上正等正覺」,即無上圓滿的佛陀覺智。須菩提是代表修得小乘阿羅漢果位的得道者發問,而《金剛經》接下來便依據「阿羅漢如何繼續修行成為菩薩乃至成佛」而展開。

通俗來說,佛教的修行過程是一個不斷通關的過程。世人皆是凡夫,經過小乘的修行,升級為阿羅漢。阿羅漢再經過大乘的修行,成為菩薩和佛。而《金剛經》便是阿羅漢進一步通關的寶典。

通關的第一步,就是「破執」,即破除對「有」的執著。因此,佛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意思是指世間的一切物質和現象都是空幻不實的,如夢幻泡影,實相者則是非相。因此修行者應該「遠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即放棄對現實世間的執著或眷戀,以般若慧契證空性。在修行實踐中,能真正認識到無相之實相,能做到於世界萬物都無念無系的「無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脫。

通關的第二步,還要弄清「空」與「有」的辯證關係。既要認識到事物「空」的本性,又不能過於執著於「空」而否定「幻有」的存在。 「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人們所誤解的虛無。「性空」,是說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故無相、無住,才能把握真諦。「幻有」,是憑藉條件關係而暫時存在的現象,故在空的基礎上隨緣生起一切法,這就是俗諦。所謂「肯定一切存在的存在,否定一切存在的自性」即是此意。

為了更好說明「空」與「有」的關係,佛陀採用了一種奇妙的表達技巧——三句義。比如,《金剛經》有言,「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說的般若等佛法,是出於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面的權且施設,並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捨棄。在邁向解脫的過程,《金剛經》強調般若智慧是佛門修行解脫的最高智慧,「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承諾如果有人能夠虔誠信受此部經,即使奉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夠為他人宣說,必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報不可思議」。

初學者學習金剛經,如果只看原文,那麼大量的佛教名詞和含義會阻礙理解。建議題主去閱讀一些好的注本以及研究文獻,對理解佛法大有助益。

本文參考文獻:

《金剛經? 心經》,賴永海主編,中華書局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王雷泉教授講義

延伸閱讀:

《金剛經?心經》,賴永海主編,中華書局。

呂澂《金剛經三義》

黃念祖《金剛經一滴》


《金剛經 》其實就是 《難念的經》(天龍八部)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愛競逐鏡花那美麗。怕幸運會轉眼遠逝,為貪嗔喜惡怒著迷。責你我太貪功戀勢,怪大地眾生太美麗。悔舊日太執信約誓,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天龍》中「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確實,細想起來的確如此。段譽少年多情,可所遇少女竟然都是妹妹,不想要的愛情追逐著他,而鍾情之人卻對他不理不睬;虛竹自幼立志做個好和尚,卻被逼不斷犯戒,終被逐出少林,自幼失怙,終於見到爹娘卻轉眼間又見爹娘身死;喬峰一直竭力抗遼,卻未料自己竟是契丹人,難得尋得心愛之人,卻親手將她殺死。最佳體現其實要數反派慕容復了,空負大志,卻一事無成,機關算盡卻換來一場空,終落得精神失常的下場。」

你越追求什麼,你越得不到什麼。
你越想弄懂什麼,你越弄不懂什麼。

「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做幻光,誰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

金剛經(難念的經),就是人生永遠追逐(想弄懂)的幻光,你把念經當做念經,你便會沉入無邊的苦海,你越追求成佛,你越會墜入六道輪迴。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屠刀,就是那部難念(金鋼)的經。

念經的人,是成不了佛的。


推薦:索達吉堪布的《金剛經釋》
宗薩欽哲的《金剛經》講解
以及慈誠羅珠堪布的《心經》釋


看到幾篇好文章,特摘錄於此與大家分享。
文章作者為「一念行者」 ,新浪博客:一念行者_新浪博客 著作頗豐。

第一篇:
工作:入舍衛大城乞食 (2016-05-15 00:16:05)

每天早晨我們去上上班,就像佛陀入舍衛城大乞食一般。


只是我們乞的是食物的替代品——薪水。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學佛的人,那麼,就要記得,在乞完食之後,「還至本處」;然後,洗手足,敷座而坐。


對我們凡夫而言,我們乞的食物還有,讚美、認同、他人的愛等。重要的不是我們的心外出乞食,外出乞食沒問題,重要的是常常記得「還至本處」;然後,濯手足,敷座而坐。


對於許多修行人,「本處」是什麼都不知道(未有體驗),何況「還至本處」呢。本處是什麼?是那顆無人無我,無法無非法的清凈本智;菩提,般若,涅槃等,都是那本處的別名。


本處,是那顆心智本來的自己,是它在沒有建立任何故事之前的自己,是它在去除所有故事之後的自己,是它認清了故事、與故事並行、不被故事影響的自己。


本處,是一種生命的存在狀態,是一種體驗。


當你體驗到它,要不斷地回它,來到它,住在它,心兒帶著它的品質去乞食,去遊歷人間。


清理心智留下的痕迹,回到本處,就是「濯足已,敷座而坐」的意思。這是修行人修行的必須工作,必須的環節,必須住處。


沒有任何個人防衛的世間,就是巨大的舍衛城,那是一個佛活動的處所,三世一切佛活動的處所。當你解放了自己,內心沒有任何擔心,任何恐懼,任何防禦時,在在處處,都是舍衛城。


當你以一個開放、柔軟、慈悲、無懼的心面對時,北京是舍衛城,上海是舍衛城,天津是舍衛城,你住的小縣城是舍衛城,甚至你的村莊、你的家庭等都是舍衛城。


舍衛城不僅是二千六百年前那個印度的國都,它不是具體的方所,它是開放、解放、覺悟的心的對境。只要你有一顆佛陀的心,任何地方都是舍衛城。


你有一具人身,那個人身產生一顆別人無法進入、只有你自己的心——那就是孤獨園,祀樹給孤獨園,菩提樹下的花園——你自己的身心。


對一位覺悟的佛而言,他自己的身心就是祀樹給孤獨園——他真正的家園,他的本處,他的舍衛大城的中心,他的卧室,一位佛的真正居所。


祀樹給孤獨園,並非外在的,那是內在的。


每天,我也居住祀樹給孤獨園裡,你也一樣,只是有可能你並不知道這點;每天,我也入舍衛大城乞食,我也持衣著缽,只是我持是另一種衣,另一種缽而已;每天,我也乞食已,還至本心;每天,我也濯手足,敷座而坐。


金剛經是一條踩不破的道路,是我的路,也是你的路,是三世一切諸佛的路。要想解脫,到達離苦得樂的彼岸,必須走上這條路。


對於凡夫眾生,你的身心就是祀樹給孤獨園,你覺悟的心所對的境、你所居的城市就是舍衛大城,上班、工作——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是你在世間的生活,你自己清凈無染、不生不滅的心是你的本處,乞食訖、洗足已、敷座而坐是你的修行。走你的金剛路。


讓我們再誦頌一遍這世上最為優美,最為感性,即充滿出世的氣息,又載滿入世的味道的「金剛經」首文吧: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南無佛陀耶。


以佛陀為榜樣,以佛陀為方向,進入世間,踏上金剛路。


來,工作——入舍衛大城乞食去。

第二篇:
須菩提:即從座起 (2016-05-25 21:43:37)

1.

如果「佛陀」這個概念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一個人的一種心智清晰、解脫的狀態的話,那麼,它的十大弟子,也都是非人格化的。


若佛陀是指解脫,那麼,它的十大弟子,就是指我們解脫所需要的十大元素。在解脫的諸多元素中,第一位的,是我們要具備菩提心,即我們要須菩提。這就是為什麼須菩提被命名為長老,並排在佛陀十大弟子之首的原因。


須菩提的意思是,一個修行人,一個準備解脫的修行人,要具備菩提心。

菩提心是指我們清凈、乾淨、不染、光明的心,或說,是我們的心清凈、乾淨、不染、光明的一面,一種狀態。它是我們修行解脫的工具,是我們渡向彼岸的舟筏。


要解脫,要安然,快樂,我們鬚髮現菩提心,須利用菩提心,這是首要的,這是必要的,所以,當「佛陀」概念被擬人化後,緊接著,「須菩提」也被擬人化為佛陀的首大弟子、長老。


同樣地,如果將「佛陀」這個概念還原為一種心智的解脫狀態,而不是指人的話,那麼,「須菩提」這個概念,被擬人物化為佛陀的首位弟子,則也被還原為解脫所需要的一種元素、一種工具,一種首位的舟筏,而不再具備人格。


2.


經文中常常出現「座」這個字,例如,金剛經首章中,佛陀飯食訖,收衣缽,濯足已,敷座而坐;第二章,須菩提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那麼,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講,對於一個人的生命來講,什麼是座呢?

座就是指我們那顆完整的心。


當我們起心動念用心,這就是即從座起。


當我們用完心,回到那顆完整的心,回到那本心,這就是敷座而坐的意思。


苦惱的心,要生起解脫的念想,它必須再次向它自己發起疑問,從它自己生起,然後回頭問它,看它,觀察它,了解它,研究和思考如何解脫。這就是須菩提即從座起,問佛陀「如何用心,如何降伏其心」的意思。


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座,我們一直坐在這個座上未曾離開過。我們以為我們起座下座了,然而那隻不過是夢見的,夢中的。例如你躺在床上睡覺,你夢見你去了北京、上海、日本、美國等,然而你只不過還是躺在床上,哪兒也沒去。同樣的,我們的心一直在它涅槃的床上,涅槃的座上,哪兒也沒去。我們以為離座了,其實根本沒有。一個人怎麼能夠離開他的生命呢?沒人能離開他的生命,所以根本不存在「起座」和「入座」的事情。


但,我們進入了妄想,進入了夢幻,我們起心動念用心時,被假名稱為起座,即「即從座起」;當我們開始修行,開始找到本心、完整的心,息了妄想,覺了夢幻,在用完心、用完念頭之後再次回到本心、完整的心,被假名稱為入座,即「敷座而座」。


一個修行人,一生修行,就要不斷地起座入座,即,就要不斷地「即從座起」和「敷座而坐」。事實上,這個不斷地觀察著自己的心,不斷地「即從座起」和「敷座而坐」的過程,就是修行。


你這樣修行了嗎?來,即從座起,然後敷座而坐。記住,即從座起——不斷地起心動念,不是問題;問題是,要記得,敷座而坐。事實上,一個人修行和非修行的差別,就在這「敷座而坐」上。


即從座起,是眾生的行為;敷座而坐,則是一位佛的行徑。


3


諸修行者,

在你的修行中,

要看見你的座,

要認識菩提心——

要須菩提,

要即從座起,更要敷座而坐。


假如你每天只即從座起,

而不回座——

不敷座而坐的話,

那麼這就是凡夫,

整天心行萬里,海闊天空而入夢幻,

雲里霧裡而不家在何處,座在何方。


沒有座,不見座,

你如何休息呢?

心兒不休息,如何叫修行呢?

修行,從某種意義上說,

就是找到你的那個座,

然後讓心不斷地回來休息。


座,生命本身就是座,

一個好的修行人,

要看見你的座,要坐在你的座,

要千變萬化,心行萬里

而不離開這個座。


即從座起和敷座而坐,

是心的兩面功能;

作為修行人,

我們即要從座而起,又要敷座而坐。

如果只即從座起,而不知敷座而坐,這就是凡夫;

如果即從座起,每次起座後又可敷座而坐,

這就是踏上了諸佛路,學習了佛陀的發心用心。


學佛,學佛,

要學佛的精髓、佛的實質——發心用心:

每天看見你的座,看著你的座,

即從座起,而又敷座而坐。


從某種意義上說,

我們常說的打坐,就是敷座而坐的意思。

來,

敷座而坐,進行這樣的打坐。


南無諸世間有智者。

合十。

第三篇:

你給金剛經了什麼 (2016-06-24 11:41:36)

時人講經,拿起金剛經,便常常問:金剛經給了我們什麼?

這麼問,容易把人帶入思想的泥潭,就像一個人給你指路,手指的導向是泥坑一樣。何不問,我們給了金剛經什麼?


我們給了金剛經什麼?我們給了金剛經我們的理解,我們給了金剛經我們的詮釋,我們給了金剛經名稱……乃至我們給了整部金剛經!


你注意到了嗎?金剛經是你創造的,你是它的源頭,你在金剛經才在。


你的心就是金剛道場。當你展讀金剛經,佛陀及他一千二百五十名弟子,以及佛陀講話的內容,都在你心裡。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對話及內容,都是你一心所生。


你發現了嗎?當你和金剛經相遇:你給出了舍衛城,你給出了孤獨園,你給出了佛陀,你給出了須菩提,你給出了千二百五十名弟子,你給出了缽、步行、乞食和打坐,你給出了金剛經中的每一個字、每一段話、每一種含義,乃至每一個音聲……你給出了整部金剛經!


拿起金剛經,我們應該看到的是自己內在的畫面:那些影像,那些故事,那些跑來跑去的念頭……那個心勾勒出來的世界。


應該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是我們的第一眼第一應見之物。


讀金剛經的人,比金剛經更重要;講金剛經的人,也比金剛經更重要。不管你讀金剛經,還是講金剛經,假如你忘了那個閱讀或講解的人,而落入你所讀所講的內容,這是一種迷失。


金剛經不是要讓你進入它的,而是要讓它進入你的。然後,每個字,每句話在你的裡面發光,然後你看見自己,看見自己的心。


每個字是一盞油燈,每個字發出同樣的光;每句話是一條燈芯,每句話奉獻著同樣的光芒。當我們閱讀什麼東西,每個字是一盞油燈,每句話一條燈芯,而我們的心給了它們燈油,是心智的覺警讓它們亮起。


不管看什麼,最重要的是看見看什麼的人,然後看見所見的內容——而那些所看見的內容,不管是什麼內容,不過是自己心的變化,心的化身。


諸法唯心,唯是一心,這個感知,這個體驗,才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佛所真正要我們了解、把握和經驗的。


捧起金剛經,不要去想,金剛經給了我們什麼,而是去觀察,我們給了金剛經什麼。這個觀察,才是最重要的呢。這個觀察大於所有的思考,以及思考所得。


世上的普通人,都習慣于思考,而忽略於觀察;作為修行人,我們要習慣於觀察,讓觀察走在思考之前。思考是可以思考的,但別忘了觀察。


觀察「思考」,觀察頭腦的運作,才是真正的托體行腳。頭腦是缽,它的運作是行腳。


讓觀察走在思考的前面,讓觀察和思考並行,甚至思考停下了腳步,觀察仍然發著它的光芒,照耀它的世界。修行的價值和美好盡在於這觀察的妙行。


有了這份觀察,你便極容易看到:金剛經給了你什麼,實質是你給了金剛經什麼;你給金剛經了什麼,實質是你給自己了什麼;你給了自己什麼,實質什麼也沒給,那隻不過是心在它自己的裡面觸摸它自己,碰觸它自己,和它自己舞蹈,唱歌給它自己聽……它自己的自娛自樂,自我生活。


金剛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寶積經、涅槃經、法華經、華嚴經……三世一切佛經,無非是點亮心燈,照見它自己的寶庫。心內只有寶,各種各樣的寶,沒有貪寶、尋寶和守寶的人,連那些貪寶尋寶和守寶的人也是它的寶。


心世界是一個由寶貝積累的世界,能有此經驗,便得大寶積經。三世一切佛經皆為指出大寶積經。入你的大寶庫,發現屬於你的大寶積經。一切經典含攝其中。


心,便是寶。世間有覓寶人,得此一寶,便得大寶總持。金剛經是寶,你也是寶,以寶觀寶,真寶莫被假寶轉,活寶莫被死寶迷。



是的,當時就是這樣的——

當時,釋迦牟尼住在舍衛國的道場,名字叫「祗樹給孤獨園」的地方。這地方是一個當地大富豪捐建的,釋迦牟尼和徒弟們一千多號兒人都住在這兒。這幫人整天沒事兒就修行。釋迦牟尼經常給學生們上課。

這天,釋迦牟尼到城裡去討了吃的,吃完飯,洗洗腳,坐下了。至於為什麼他吃完飯要洗腳,這問題您壓根兒就不該問。

這時候長老須菩提出來了,光著膀子,單膝著地,半跪著,雙手合十,十分恭敬,說:「釋迦牟尼啊,您老總是那麼愛護我們這些菩薩,關心我們的成長,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他要向釋迦牟尼問一個學術上的問題,或說是修行上的問題。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簡單介紹一下關於「修行」的背景。

當時的印度不像現在,那時候人們流行「修行」。那是兩千多年以前,印度大地上並無一個統一的國度,而是散落著無數大大小小的城邦,或說部落。雖然也有戰亂,但總體上還是消停的,因而作為那個時候的人,大家過的都還不錯。經濟很發達,商業挺繁榮。

好多人說,僅僅這樣過日子是不夠的,我要修行。他們主要按照當時印度流傳的一種古老宗教里的教義修行(比如《奧義書》)。更有甚者,覺得光在家裡修行還不過癮,於是離家出走,到郊區,到荒野,到人跡罕至之處,或者找到修行的同夥結成團伙,大家一起修行,這就叫出家修行,這幫人統稱為「沙門」。後來佛教興盛,所謂的出家指的是「皈依我佛」,那時候的出家還不是這概念,指的是不在家了,出去了,那麼不在家去哪兒呢?這個問爸爸也是沒用的,沒有一定之所,曠野,或是修行團伙聚居的精舍、道場,或是任何地方,都是可能的。

釋迦摩尼本名喬達摩點悉達多(有一個諾獎作家寫了本書名字就叫這個,那是本爛書,別看),這人出身喜馬拉雅山腳下一個小國的大富大貴之家,家裡有權有勢,有的是錢。他是那個註定要繼承家業的兒子,而且據說他長得高高大大,帥,二十郎當歲的時候,他爹給他娶了房媳婦兒,這媳婦兒是國中第一美女,超級正,你想想印度美女那個高鼻深目的五官輪廓,那個高挑又大胸的妖嬈身姿,嘖嘖,別提了……結婚沒幾年,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

按說,悉達多的人生已經完滿了,本人長得帥,有個有錢的老爹,迎娶了白富美,已經走向人生巔峰,剩下的,就是每天晚上干白富美,拉扯兒子長大,等待接作為國家幹部的老爹的班……按說,這樣的人生已經是完滿了,但是悉達多是不滿足的,這是為什麼呢?

據說悉達多從小就不一樣,到底怎麼個不一樣法兒,誰也沒有親見,因此只能依據一些傳言了。據說他小時候就深深的困惑於人生最重要的三個哲學問題,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困惑竟然與日俱增,加倍的折磨他,讓他無從躲藏。

人生中最重要的這三個哲學問題是: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自古以來,這個問題折磨了無數的仁人志士,至今仍然在折磨著我們,每天早晨起來,我們都無可避免的……

好吧其實不是這三個問題,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據說悉達多在街上看到生病的人,被病痛折磨的奄奄一息,又看到老人,身體虛弱,行動遲緩,又看到死人,已經面目蒼白,肢體僵硬……他想到,人人都要經歷這些,誰也不能避免,這是為什麼?他看到人世間充滿苦惱,人人想要解脫,卻都做不到,他不明白,為什麼人生如此苦逼?為什麼自己擁有了一切,也並未滿足、還覺得自己很苦逼?

這一天,他的煩惱達到極致,他決定出家修行,搞清楚,弄明白。並非他對嬌妻愛子、功名利祿沒有留戀,只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已下了絕斷。

他抬腿就走。僕人甲:「少爺,你幹啥去?」

「我去修行了。」

「哈?」

悉達多不再回答,已經出了門去。僕人甲愣了一會兒,這才想起來要跟老爺報告,他匆匆跑到後院,心裡撲通跳個不停,總覺著這是一件大壞事。一進後院,他嚷起來:

「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悉達多他爹江湖人稱「凈飯王」,為什麼叫這個,目前尚無確切的考證,我想,既叫了這個名號,總是與「凈」、「飯」脫不了干係,不過若由此指責他「凈知道吃飯」,卻也有失公允。凈飯王當時剛吃凈了兩盤子手抓咖喱飯,漱了漱口,坐在後院荷塘旁邊的躺椅上,手在衣服上亂抹。他略微有些睏倦,今天不用上班,他已經約了老哥們兒過來下棋,現在還能先眯一會兒。聽見僕人甲這麼亂嚷,他有些不高興:「何事慌張?」

「不好了……」僕人甲一口氣險些緩不上來,「少爺他……他走了,說要去修行了。」

每個受到突如其來打擊的人都會說出同樣一句話。

「我操,不會吧!」

「是……是真的,我攔都攔不住。」

「哎喲!」凈飯王心想,「我這是造的哪門子孽呀!」

確實是,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去出家,放誰身上都受不了。一開始凈飯王是拒絕的,但這裡就不詳細介紹凈飯王從憤怒到無助,再到崩潰,再到無奈接受的心路歷程了。這個寶貝兒子從小就拗,決定的事情八匹馬都拉不回來,只能由得他去了。只希望有一天他幡然悔悟,還會重歸家庭。

凈飯王派了五個人跟著悉達多,要他們照顧好少爺。

悉達多走在路上,看見後面始終跟著這五位,他心說:「媽的,陰魂不散。」於是他停下來,把這五人叫到跟前,說:「我是去修行,不是去旅遊。散了,散了,該幹嘛幹嘛去吧。」其中一人說:「你以為我們樂意……」另一人趕緊拉了一把這人,說:「少爺,我們也知道你不想讓我們跟著,但是老爺已經下了令,要我們必須跟著,老爺說了,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我們也不用想繼續活了……」

悉達多明白,若是不讓他們跟著,他們回去定會受凈飯王的懲處,不由長嘆一口氣。

那人又繼續說道:「況且……況且我們五人也是有心修行之人,若少爺你不需要我們照顧,那麼我們不照顧便是,但是不妨一起修行……」

悉達多心想,這是我在這世界上的俗緣,豈能說斷就斷,於是同意了。

這一年,悉達多二十九歲,正是開始修行的好時候。

他來到王舍城,這是一個當時的大城市,這裡好多修行人,他先後跟隨兩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學習,這兩位的名字是#$﹪¥#¥和ФЁЖЗГВР。學習的結果是,這兩位老師都覺得這個學生學的相當牛逼,其中一個老師懇請他留在自己身邊,「跟著我干吧,你前途無量,將在教團中獲得尊崇的地位。」悉達多拒絕了他。

悉達多感覺到自己雖然有所提高,但是離自己想要的還差得遠。他離開了。

「這些人都是有水平的,」他對自己說,「但終究還是不靠譜。」他意識到要想修行達到自己想要的境界,必須完全依靠自己。

他決定進行苦修。

苦修是啥子咧?就是用受苦的方式修行。在苦難中進行感知。如果自然出現的苦難不夠,那麼必須自己找出苦難來,所謂的自討苦吃,說的就是這個。

苦修有很多方式,比如用鞭子抽打自己,用火烤自己,放在水裡淹自己,總之怎麼玩命怎麼來,然而所有苦修品類裡面最流行、最重要的一種還是挨餓。

不吃飯,餓著,餓個半死,這是當時流行的苦修方式。悉達多來到了尼什麼什麼河(不是尼羅河)旁邊一片樹林子里,這地方之荒涼凄清,就連修行人看了也不免在心中升起慘淡的感覺,在這裡修行的人都是那些選擇苦修的人里對自己要求最嚴厲的。

悉達多在這裡苦修六年,期間,身上只披著一塊布,時裝潮服那是沒有的,碰到陰雨天還會凍得直哆嗦,又據說他曾長年每天只吃一小把麥子,餓的那個樣子,真可稱得上是形銷骨立,皮包骨頭,似乎一陣風吹來就能把骨頭吹折。他的身體極度虛弱,旁人一度以為他死定了,近看他的時候,會以為他血管里的血液都停止了流動。

周圍的人無不佩服,都說,像這樣程度的苦修是從沒見過的。跟隨他的五個隨從也都修行多年,有一定的道行,對他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六年,經過整整六年苦修,他做了一個決定:「媽逼再也不苦修了。」他支愣著極度虛弱的軀體,走出樹林,旁人都十分驚奇,不知道他為啥突然走了。有些人跟在他身後,想要看個究竟。

他來到河邊,遇到一個牧羊女,牧羊女看見他,驚道:「大兄弟,你怎麼瘦成這個熊樣了!」儘管這一帶經常能碰到苦修的人,悉達多的樣子還是嚇了她一跳,她趕緊取出一隻碗來,盛了一碗隨身帶著充饑用的羊奶粥,遞給悉達多:「來,趕緊喝了!」

悉達多伸出顫顫悠悠的手,接過碗來,一點一滴吃了起來。這時候就聽身後傳來震天價的呼喊,他回頭一看,是他那五個隨從,正哭成一團,好比死了親爹,又像是家裡剛剛遭了盜賊,連炕底下空心磚里塞的金子都給搜走了。

悉達多心中奇怪,正要問他們為什麼哭成這樣,心念一轉,已知其意。原來在當時,苦修雖然遭罪,但是非常受人崇敬,悉達多六年苦修,已經在小圈子裡建立了極高的名聲,這五人覺得這麼多年跟著他沒白跟,這下一看他破了戒,居然吃起腐朽的世俗社會遞來的甜粥,悉達多在他們心裡建起的偉光正形象登時就坍塌了,不但不偉光正了,反而成了禁不住引誘而失身的叛徒,要遭人唾棄的。這個落差實在太大,因而五個人雖然都是經歷過重重磨難的鐵血漢子,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面對這種情況,悉達多無從勸解,只一口一口將粥喝完。五人哭了一會兒,走上前來,期期艾艾說出一番話來,大意是我們五人跟著您已經修行好長時間,現在是時候分離了,請您以後務必善自珍重。悉達多看著他們閃爍的眼神,知道他們對自己不滿,也未多說,五人當即離去。

世人的觀念對悉達多這種人可謂是一點影響都沒有,他只會堅定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他人愛怎麼說怎麼說。他恢復正常飲食,養好了身體,獨自一人繼續修行。

這一天悉達多冥想了一會兒,在河邊坐下,望著河水出神,突然,他心中湧起一股煩躁。

他想到,自己出家之前,如何受追尋智慧的意念和對世俗社會留念的雙重煎熬,出家之後跟隨兩位有名的老師學習,如何不滿於自己的收穫,又如何苦修六年卻只得到一個「這玩意兒他媽不管用啊」的感慨,到現在修行這麼多年,始終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想到這裡,他胸中加倍煩悶,只覺得一股鬱郁之氣阻於胸間難以消散。突然他蠻脾氣發作起來。

「媽了個逼的,我就不信了。」

他立下一個最堅定的志願:從現在開始,我就坐在這兒想,什麼時候想明白了,什麼時候起來,想不明白,就一直不起來。

他在一顆菩提樹下坐下,開始想了起來……不吃不喝不睡……各種修行……到了第六天,突然他睜開眼。

他終於想通了,一直以來困擾他的種種問題全都得到了解答,各種煩惱煙消雲散,苦逼的人生也不復存在了,用他後來自己的說法,這叫「無上正等正覺」。

他心中各種思緒流轉不息,源源不絕,更無絲毫阻滯,他只覺得感覺延展出去,通達無礙,智慧之光普照,人世間的「苦」就像艷陽下的雪,融化,蒸發,消弭於無盡的虛空之中。

他微微一笑。


在這裡不得不做點補充,上述悉達多於菩提樹下六天六夜得道的說法只是一種傳說。本書作為研究金剛經的學術著作,秉持嚴肅的治學態度,雖在上文進行了敘述,卻必須要指出,這種說法很可能是附會,因為釋迦牟尼提倡的修行是「中道」修行,也就是不走極端,不會說老子就賴在這兒不走了這種話。至於如果一直想不通就會渴死餓死,更不會是他的本意。

更合理的可能是,悉達多在菩提樹下修行,並未立下特別的規矩,在六天之後,自然悟得正覺。


悉達多想明白了以後,梵天就來了。梵天是誰呢,是印度神話里的天神。在這裡要批評一些把佛教里的人當成神仙來供奉的人,這些人真是不解其中意。悉達多後來在傳法的時候說梵天來找他,那只是打個比方,他是特別愛用、特別會用比方的,他是語言大師,說起話來天花亂墜的,經常用一些妙想天開的比喻,為的是把道理說的更明白。他說梵天來找他,跟他對話,那跟我們腦海里出現兩個小人是一個意思。這兩個小人一個是天使,一個是惡魔,兩個互相干仗,最後採用哪個的說法,還是要取決於你。

梵天來到悉達多面前,先是恭喜他悟得大道,又說:「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悉達多抬手示意他繼續說。

「我想請你把你想出來的那些個大道理,傳播給世人。」

悉達多連連擺手:「還是算了吧。」

「怎麼了?為什麼?」

悉達多解釋說:「你也知道,這世界上的人個個蠢的跟豬一樣,我的這些個道理他們哪兒能明白?跟他們講道理,就如同對豬彈琴。他們不但不會聽信,反倒還要嘲笑我、攻擊我、辱罵我哩。」

梵天沉默了,因為他知道悉達多說的是對的。

悉達多說:「與其操那個閑心,我還不如涅槃去呢。」所謂涅槃,指的是有道之人心中脫離世俗紛擾、獨自清凈、圓融通達之意。

梵天說:「先生之言差矣。世人固然愚鈍,然而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上億號人,你焉知其中沒有哪一個就差那一棍子,去捅破他心中那層窗糊紙的?就好比塞滿淤泥的池塘,說不定哪天升出一朵蓮花來,可是在蓮花開放之前,它們都是深埋在淤泥里,誰都想不到那裡竟然藏著……」

「好,我教。」

於是悉達多開始了他長達四十五年的教學生涯,在此後的人生中,除了回了兩趟家,其他時間他都在教學、講道理、輔導學生,再沒其他任何事情可干。之所以這樣奉獻自己的一生,是因為他認為哪怕能教會一個徒弟,給他一點點進步,都是好的。

這一年,他三十五歲。


個人公眾號

mujunjie777


http://weixin.qq.com/r/LDm0rEjErBXTrQzP92w_ (二維碼自動識別)


萬物皆空空非空。

世間萬物,都是虛妄、都是空,不必過於執著。
而奉行萬物皆空,也是錯的,連空也是不能執著的。


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


《金剛經》講的是:「xxx講什麼」是人類社會的經驗習慣,以為有割裂的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以及語言的概括描述,可以打上個標籤放在記憶庫中,要用時拿出來說我知道「xxx講什麼」。
《金剛經》說這樣沒用。至少在內觀的體系中,並不存在這樣的主客關係,「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為,觀察的心行造成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金剛經》教你離開經驗觀察去體會能觀察的那個本體的喜樂。「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
那麼,這就是一種非日常經驗的觀察,可以叫做心法。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半夜三更,為其解說『金剛經』開悟時,感嘆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這說的什麼意思呢?就是慧能和尚從《金剛經》里領悟到了真理。是神馬真理呢? 就是宇宙萬事萬物都是在絕對真空和寂靜中迸發出來的幻象,而這個絕對真空和寂靜就是我們自己。我即宇宙,宇宙即我。


《金剛經》講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實在闊,闊度如天空一樣,包羅萬有,正等於問醫學、法律、天文、地理,究竟講什麼?

如果簡單說,《金剛經》就是講出「六根、六塵、心」的實相,然後引導人如何破盡一切覌念,而去「安住於降服心」的技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訣竅。

P.S 至於誰講解比較好?這個問題是「住相」的陷阱,答案是:問心、降心、住心。


何為金剛(Vajra)?

金剛在梵文中原意指閃電抑或鑽石,在佛教中泛指一種堅不可摧,威力無比的武器。

何為金剛經(Vajracchedikā Praj?āpāramitā Sūtra)?

這部經文的寓意就如同閃電或者堅不可摧的鑽石一樣可以切斷人之所以得幻相,從而看到真實。

何為幻相?

最近一則廣泛流傳的帖子便是個很好的例子。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嗎?這種既沒有使用價值又不稀缺的東西在過去100年里被人當成的愛情與永恆的代表,它成了海誓山盟不可缺少的信物。可是鑽石的個頭大小卻並不能成為愛情存在與否的標誌。

想想那些耳熟能詳的觀念包括重男輕女,望子成龍,長生不老等等。人大都活在希望或者期望當中並且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點什麼,成功也好未來也罷。這樣的追求可以或多或少讓人忽略眼前的哀苦和不如意。於是人為了這些意義而逃避現實;可當意識永遠飄忽於詩和遠方的時候,人還如何感受這每分每秒都在進行的生命,那活著還有何意義?

問:人為何要追求成功?答:因為要比別人強?問:為何要比人強?答:因為這樣才能有安全感抑或才覺得有存才的意義以後這樣才能幸福。人主動的或者被動的定義了成功,強弱,意義與幸福,可卻並不知道這些東西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從而這些符號或者演變成的口號變成了生命的意義。就像鑽石永遠不能代表愛情一樣,當人把它與愛情化作等號以後,那就失去的對最真實的愛的解讀的能力。

語言的局限

佛一直都是教導人該如何活著,這與歸隱山林和出家避世並無關係。金剛經只講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那就是在認知層面上一切可以定義的,可以符號化的,可以標記的都是短暫的,局限的,虛幻的從而不是最真實的。這不是玄學,不是迷信更不是宗教,這是一種最樸實和最真誠的人生實踐。

人的語言不過是一個符號系統罷了,而正因為這些符號所衍生出來的想法,主義,信仰和意識形態困住了人的意識。當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就已經用語言把它定義了。比如一盆蘭花,走進一看,這是一簇開了3朵花,它有7片葉子;再走進一看,這每朵花瓣的形狀都不一樣,葉子上又爬了幾隻螞蟻;還有聞到花的香味,摸到它葉子的感覺等等。人的語言是如此的局限,從而都不能把這麼一個最簡單的現象表達出來。因為即便如此簡單,它也是有無盡的層次,那就更不用說那些沒有固定形狀的現象了。於是,當用一個詞語或者理論去定義它的時候,便從一開始就已經失真了。

無我之境?

金剛經乃至整個佛經里都在講無我,抑或是空或者無相。於是問,我是誰?任何一個基於符號的定義都不能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即便在佛教里,這關於無我的理解也是有所不同的。南傳佛教我或者是無我是一個相對迴避的問題,因為無論提及哪一邊都無法避免的要涉及到另外一變。而在大乘佛教,無我是說沒有個一連續的不間斷的客觀存在在人的意識之後,這也是一切存在的的本質與屬性。它是金剛經作為大乘佛教最核心的一個思考。

量子物理與認知神經學

有史以來,這個有於無,我與無我的問題一直不停的困擾著人。多少的信仰與意識形態建立在這個討論之上,可又有太少的人可以真正看到一個現實的真理。在十九世紀初,物理學家觀測了微觀粒子具有波於實體的二元性,而觀測或者說人的意識決定了粒子到底表現何種特性。在沒有觀測的時候,它呈現空間分布的不確定性;而有觀測時,便呈現為一個具體的粒子。這也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一種較為公認的方法說明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也許並不是那麼客觀,或者說人的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看到的事物。那麼這個所謂的我也許不過是一個意識在作用的結果,或者進一步說這個意識的運作便產生了我。

從認知神經學的進展可以了解,人意識運作的本質是對儲存的長程記憶的調配和比較,從而使得人分析並得出結論。人的長程記憶是分散的儲存在大腦各個部位,沒有一個中樞的調配機制。於是每一次我的思考和每一次經歷便是一次調動相應神經元協調作用。於是每分每秒人都在調動不同的神經元的鏈接活動,沒有中心;於是每一秒人思考的神經結構都是不一樣的。這也便想說明了並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我的存在。

而更進一步講,人的所有記憶都來自於過去,所以所有的思考也都基於過去(或者是對未來的展望與期待,那不是是過去的鏡像罷了)。可世界是瞬息萬變的,對過去的理解又如何可以解讀這一刻的真實?在這一刻,如果拋掉了過去,人的存在與思考又是何種形式?這邊是無我的存在,從而只有無我才能活在當下;而活在當下的本質便是無我。

無我之時,人便是一種最真實的存在,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德之所在。此時,人在意識上消除了與外界的所以界限,不分彼此。人雖然空空如也,可這空卻生機盎然。它集聚了巨大的勢能,成為創造的動力。於是在空的映照下,人的意識穿破一切的隔閡,鏈接萬事萬物。這便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佛陀。

何解金剛經?

金剛經就如一道來自無我之境的閃電撥開眾生的幻象,指引人去看到真實。所以金剛經里,佛問佛祖會度眾生么?當讓不會,因為空門之中,無我之境哪有你與我,佛於眾生;如果佛看到眾生,那便是有我,所以又哪來的佛。在人的意識還陷於這些概念或者這些概念所帶來的喜怒哀愁的時候,所看到的不過都是短暫的,變化的,虛幻的。

在我無之境,哪來的佛與法,哪來的得與失,哪來的眾生各相,哪來的生與死。唯有萬相俱滅,才能涅槃出一個最為真實的存在,這便精神將所有的意識匯聚於當下,沒有過去抑或未來。問:當下是什麼?而所說的那個當下,真的是所謂的當下么?答:所說的當下,是因為沒有當下!六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結尾

於是如果你真的看懂了金剛經,便應將把它放在一邊。何來的金剛經?那不過一些堆砌的文子罷了。


推薦閱讀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麼》

下面貼上我在一個網路平台上的分享稿。
【前言】
《金剛經說什麼》這本書是在14年6月底至7月初閱讀的,隨後我在一個網路上的讀書分享活動中,在YY語音平台上作了一個讀後感的分享。本文是講稿的整理版。

大家晚上好,我是綠豆俠。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這個讀書分享活動,希望藉此我們都能從書本裡面學到更多東西。今天我要分享的書叫《金剛經說什麼》。現在正式開始我的分享。 這本書的作者叫南懷瑾,說實話,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作者並不了解。由於覺得《金剛經說什麼》這本書確實不錯,因此就做了件與錢鍾書先生觀念相反的事情,就是:如果我吃了一隻雞蛋覺得味道不錯,我會很想了解下蛋的母雞,而且,還會去了解那母雞下的其它雞蛋。這是一個尋找好書的方法。 言歸正傳,南懷瑾的著作很多,你看他的著作,就會發現他在裡面博征博引,確實是一個很博學的人物。你們有沒有發現,南先生年輕的時候,長得太帥了,簡直可以去當明星。我就想到一個詞:溫文爾雅。 這麼一個溫文爾雅的人寫的書,要是賣得便宜你還覺得作者虧了。 當然,我推薦此書,並不是看作者長得帥。下面說說我推薦此書的原因。

【為什麼要給大家推薦這本書】

  1. 《金剛經》是古籍,晦澀難懂,很多人沒有古文基礎,別說理解,連看懂都難。而這本書可以說是《金剛經》的詳細翻譯,有助於我們掌握經文的內涵。但是注意,那畢竟是作者的註解,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看書的時候一定要思考,這樣才能有更大的收穫。
  2. 作者在這本書裡面引經據典,博征旁引,藉助很多佛學與文學典故,使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
  3. 最重要的是,《金剛經》裡面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理解這些哲理,可能並不會讓我們在物質上有所提升,卻會使我們的心靈回歸寧靜。
  4. 很慚愧,由於第一次接觸佛學方面的著作,所以對這本書的領悟不深,但是就因為那一點點的領悟,已讓我覺得非常受益,這是我推薦此書最重要的原因。

【《金剛經說什麼》核心內容】 《金經剛》的內涵實在太深了,雖然《金剛經說什麼》這本書也解說得很詳細,但以我之力,只挖到一點點,而且還不知道挖出來的,是否就是正確的,但是經我實踐,還是有效的,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體會。

  1. 【 重點在善護念,怎麼護念?應無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內心平靜的這一念。】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意思是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很多人遇到一些不開心、生氣的事情,往往馬上就爆發了,為什麼不當機立斷暫停一下?比如深呼吸,慢慢去接納你的情緒,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不要做出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的事情。
  2. 【 一切明師只是把整個經過的經驗告訴你。人畢竟要自度,一切眾生皆要自度,所以涅盤無法。】這個道理很簡單:人得靠自己。正所謂知易行難。如果我問你成功的方法你知道不?有誰會不知道?無非努力、機遇等等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的結果。但是為什麼成功的人就那麼幾個?知道了方法,如果自己不去實踐,那也相當於不知道一樣。所以行動是最重要的,要讓自己的心智成長,那得靠自己,別人只能告訴你應該怎樣去做而已。
  3. 【 佛告訴我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一切法皆不是法,我說的法就像過河的船,過了河,船要去掉,還抓住一個佛法當作是正法,就是法不能舍。】 我舉個例子,我目前有一個長期計劃:「每天閱讀2小時」,一開始的時候,我採取各種手段,比如設置鬧鐘時不時提醒自己、又建立了一些懲罰手段,用於監督自己去完成這個計劃,等堅持了一個月,很多手段都不需要了,我也能很好地完成計劃。那是因為那個計劃已經內化到我的心裏面去了。這個「法」也是如此,一開始,我們有各種手段去促進自己的心智成長,那是很自然也是必要的。但是等養成了習慣,很多「法」我們就不用再去抓住它了。
  4. 【 要從自己心理上檢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是名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不可得!】 很多書本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也就是把握現在。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把握不了,因為你剛想把握,一秒鐘又過去了。這告訴我們什麼?凡事不要太執著,好比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很多人因此而頹廢,放棄了自己曾經堅持的目標。當下的時刻,無論你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時間都一去不返,快樂也好悲傷也罷,都會過去。在你的面前擺著一個蘋果,你吃掉它,也就吃了,不吃,它就會壞掉。你做了哪一個選擇都好,它都會消失。可是你能選擇它消失的方式。你是希望蘋果壞掉還是被吃掉?不要「執著」於事物的本身,因為時間是留不住的,你只能選擇一個適當的方式去消費它。未來的時間也是如此,沒有人可以把握。不要有追悔過去、浪費現在、幻想未來的妄念。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哪裡?善護念】 看到網上有一段話說:「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緒判斷的,但要有個戒備,念頭起來要能覺察,覺察之後你就不會跟隨他。這個念頭我理解為是潛意識裡的東西,可惜我們常常會忽略,或是壓抑它,積攢的久了,它總會以一種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出來。」 這讓我想起《沉思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看了這兩本書,自己曾經想:隱性被傷害是一種習慣。習慣是可以改變的,這種改變,可以建立在思維方式的改變上。也就是說,當遇到挫折、困難、讓你感到不適的事情時,一般人的反應通常是:刺激→回應。但是我們可以在中間加一個」選擇」,所以你的思維方式應該是:刺激→選擇→回應。這裡的「選擇」就是暫停,停下來想想哪個回應對自己是有利的。 前陣子發生一件讓我很難過的事情,當我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我的心立刻就覺得難受,瞬間我就想起這三個字,就有點自嘲跟自己說,嗯,這確實是一件讓人難受的事情,可是事情已經這樣了,我的心情如何,絲毫不能改變什麼,慢慢地我想著想著,雖然不至於高興起來,但是我至少不再那麼悲傷。 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保持一顆覺察的心。

【我通過這本書得到了什麼改變?做了什麼樣的行動?】 改變:三思而後行,即善護念。 行動:這個「三思」不僅指體現在面對重大事件之前,還指人在面對自己的情緒之前。當一種不良情緒將要瀰漫全身之前,要守住你的心念。接納你的情緒,而不是抗拒。

【什麼類型的人群需要這本書情場失意、職場失敗的人】 佛學、心理學、哲學研究者 追求寧靜生活的人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聽一聽《金剛經說什麼》


空性。
對外除相,對內破持。


什麼都講了,也可以說什麼都沒講。


一個月前開始每天早晨起床讀《金剛經》,共三十二品,字數不多。但還是想弄明白真義,在圖書館借來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於理解和體悟大有裨益,悟到最深的兩點是善護念和自性自度。但還是有很多不懂之處,尚待進一步學習完善。
讀完依據書中重點做了一個思維導圖,希望有益於各位知友一二。


金剛經是講般若智慧的,完整的名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般 bō 若 rě 可以簡單理解為智慧,這種大智慧能夠切斷堅硬的金剛。
江味農的《金剛經講義》是推薦比較多的,但個人感覺不太適合初學者。

雖然南懷瑾的路子比較野,屬於野狐禪,但是他寫的《金剛經說什麼》比較適合入門閱讀。
南懷瑾的一系列書都可以看看,不過不太嚴謹,僅限入門閱讀,對於修鍊來說,還是要看高僧大德的講解或開示。


憨山大師《金剛決疑》,雖然是文言,但其實是當時的白話,並不難懂。


推薦閱讀:

得了白血病,聽說念地藏經能治好,該不該試試?
佛到底是參透了一切知識(包括所有物理學、數學的知識)還是只是擺脫了世俗的煩惱?
佛教說無我,輪迴的又是什麼呢?

TAG:佛學 | 金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