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中的「飛檐」最初是怎麼形成的?
感覺這是中國古建築最具代表性的風格元素了。
儘管文學描述中對飛檐有著大量的優美描述,「勾心鬥角」,「如翚斯飛」……但這對於理解其起源卻無幫助。所有建築特徵的起因,當以如何蓋房子的角度來思考與討論。正如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開篇所說:
建築之始,產生於實際需要,受制於自然物理,非著意創製形式,更無所謂派別。其結構之系統,及形式之派別,乃其環境材料所形成。
飛檐其實隱含著兩重特徵,即屋蓋翼角的起翹與出翹。起翹是指檐口在立面上從中間向角部呈現出不斷升高的曲線狀態;而出翹則是指在平面投影上越向角部其屋檐出挑越大的形式。人們通常只關注到前者,而對後者不甚了解。
圖一起翹
圖二出翹
一·關於起翹
瓦的發明和使用對中國建築的影響是什麼? - 知乎曾經在這裡討論過瓦的出現對構造產生的影響。從現存各方面資料可判斷在南北朝以前翼角都是不起翹的,可以認為這與茅草屋面遺留下的縱架-斜梁邏輯有關。在瓦全面出現以後,斜梁體系逐漸退化,與原本斜梁方向相同的椽尺度減小,並開始呈現分段布置,這就意味著再如之前般平行布椽則由於上方原本可以藏在茅草中的綁紮構造層開始簡化以及接觸面減小等原因不再合適——即角部椽將脫落而使屋蓋耐久性不足。而從金檁交圈處開始的輻射式布椽(如圖二)則因其更為科學合理——即屋蓋翼角處更為牢固——而開始被選擇,但這也使建築面對了一個新的問題,即檐檁交圈處之避讓問題:不同於當今混凝土圈樑由內置鋼筋構造形成完整性的解決方案,在木結構建築中,若想形成穩定的水平交圈,兩向構件中必須形成咬合關係,這便意味著在檁(桁)部若要咬合則必須互相出頭。在應用平行布椽方式時,由於椽徑較大、間距可控且與檁之方向平行,這部分出頭可以被藏在椽縫之間;但使用輻射式布椽法後,椽所組成的斜面在角部則必與側面伸出來的檁頭(圖一挑檐桁頭)相撞,且由於角度不同而無法將其隱藏。於是便出現了圖一中標紅部分的枕頭木,將屋角處椽逐漸抬高,以避讓其下構造;在抬高成為不得不做的動作之時,抬高到什麼位置則成為此處要討論的問題。既然前面引過梁思成,那麼此處直接引用林徽因原文解釋為何抬高到現狀位置吧:
角梁是方的,椽尾圓徑(有雙層時上層是方的,角梁雙層時仍全是方的)。角梁的木材大小几倍於椽子,到椽與角梁並排時,兩個的高下不同,以致不能在它們上面鋪釘平板,故此必須將椽依次的抬高,令其上皮同角樑上皮平。
圖三平行布椽
圖四 檐檁交圈
二·出翹
似乎很多人不了解平面上還有出翹這一動作,了解的人又有一般認為多出挑的一部分更加劇了起翹的動勢,使其更為優美或輕盈。
但僅提一個問題便可令人對此結論重新作出思考——即屋檐布椽不論平行還是輻射,其趨勢都是向下的,出挑越多,其立面上所呈現出的高度則越低,這與起翹所形成的趨勢實際上是有所衝突的。換而言之,如果不做出翹,原本呈現出檐口曲線的視覺形式本該更為輕盈,在費工又廢料的情況下,為何做出這般複雜而不討巧的形式。
先看張最為經典的古建築立面,佛光寺東大殿。
圖五佛光寺東大殿立面圖
學過中建史的同學們都知道,這張立面圖有著諸多采分點。比如檐口的曲線,比如屋頂的比例……也比如生起導致柱頭枋趨勢的微曲與柱子的側腳。生起與側腳通常被當做判斷建築年代的一個要素,而逐漸被當做一種風格來討論。但實際上,生起與側腳應當看作一對好基友——失去對方則自身不存在過多意義。簡單來說,木結構之間榫卯並非十分穩固的,在受力不十分科學合理的情況下,古建築面臨最大的問題即為拔榫,即榫頭從卯口中逐漸脫開。為解決這一問題,除屋架設計盡量要求對稱之外,尤其對於殿堂造(鋪作層以上形成整體,柱子之間聯繫不密切)來講,如何在不增加穿枋影響室內空間的情況下使柱子之間聯繫更緊密則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生起這一操作指的是從明間(當心一間)開始向角柱不斷升高的構造設計,這可以從柱頭枋的趨勢中看到;而「 凡立柱,並令柱首微收向內,柱腳微出向外,謂之側腳。每屋正面,謂柱首東西相向者,隨柱之長,每一尺側腳一分;若側面,謂柱首南北相向者,每長一尺,即側腳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如長短不定,隨此加減。 」意味著柱子越長,其偏斜越多。柱子本身的側腳與柱頭枋指向明間時的趨勢實際上使這兩個構件交接時始終保持著大致呈九十度的狀態,而這樣的好處在於,由於屋頂質量十分之大,在順著柱子向地面傳遞時,由於柱身稍作傾斜,重力會斜向傳遞並出現一個指向明間的推力,這個推力則由柱頭枋傳導;儘管角度微小,但由於屋頂質量巨大,其分解出的推力始終指向房屋中間,令柱子尤其柱頭處始終內聚而不會拔榫,柱腳處則由地栿約束,以達到整體的穩定。
圍繞這些柱子枋子之間的立面討論與屋頂平面的討論到底有何關係?如果看到側腳部分的文字描述,敏感的同學或許已經能夠想像出來柱底平面也不是規則的矩形,而是越到角部越向外伸出的形狀。前文講過,立面上角部屋頂越來越起翹,即屋檐檐口越來越高,加上越向角柱出柱腳越靠外,兩個趨勢相加將使角柱柱腳部分徹底暴露在風吹雨淋中,而出翹,則是為解決屋角木柱之防腐問題。
所以,所有這些最初均是由木材性質與構造要求所決定,至於文化方面的解釋,則是後期發展出來的了。
----------------------------------------------------------------------------------------------------------------------------------
補充一下樓上答主所提鴟吻處問題。首先絕大部分文章中描述的飛檐並非指正脊處的上升趨勢。其次,文化角度的解讀僅能闡釋該裝飾為何是這樣的問題,而無法給為何出現在該處做出解答。對鴟尾的設計理解應當同樣從拔榫角度解讀——屋身部分乃至屋架內部由於重力原因,不大會出現脫榫等現象,但在最上方的幾處屋脊交接處,由於其上無重物,加之施工工藝以及木材自身存在緩慢變形等現象,如何避免各向構件脫開成為問題,而這個問題在正脊端部與斜脊交接處則尤為突出,故而鴟尾/鴟吻等構件的出現即有連接件的作用(其內可能藏木樁作釘),更重要的是其配重作用。從這個角度講,石質裝飾構件出現於此成為必然,而後才是做成什麼樣的問題。
採光這事兒大家都在說,但是屋面舉折帶來的採光優勢只是結果,拿施工失誤當做成因也太過牽強。而翼角飛檐的起翹帶來的採光優勢就更值得懷疑,畢竟傳統建築儘管可以作為亭子去掉四壁,但角柱拔掉轉角打開的例子十分罕見,與室內光更無關係,畢竟房間內西南角名為奧。
或許起源的事兒,盡量從工匠角度想才靠譜些吧。
好像在知乎答得一半問題都能用這句柯布西耶的萬金油作結尾:
建築與風格無關。
高票從結構的角度說的很好,我補一下另一種假說
張良皋老先生認為中國古建築的「攢尖頂」和「廡殿頂」舉折來自帳幕結構
《營造法式》上曾有吳殿這種屋頂,應該可以猜到其實是廡殿,但這種說法怎麼來的一直是疑問
從《宋史·太宗紀》太平興國五年:「十二月甲戌,大閱,遂宴幄殿。」可知「吳殿」「廡殿「應該都是」幄殿「的音訛。
皇帝的幄殿不小,可以用於開宴,幄殿轉變為永久性建築,保留當年帳幕形狀,就變成「廡殿「
而且另一個回答也提到飛檐的形成時間大概在南北朝,隋已經出現了飛檐,這正是中原與北方游牧民族連年打仗的時期,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本身就有鮮卑血統,南北朝也有一些游牧民族政權,有可能就是這一時期游牧民族把曲面的屋頂帶到了中原。
這一概念也有人用過,最著名的莫過丹下健三的東京代代木體育場,中間兩根巨大的柱子間連著一根索,索再跟旁邊的圍護用索連起來,索自然下垂形成了形似古建中的舉折,巨大突起的柱子上部恰好變成了鴟尾,至於平面上為什麼會四角會突出來一點,把幕布想像成有彈性的就是了。
相關書籍:《匠學七說》 張良皋
謝邀。
未防止「太長而不看」,先說結論:東漢之前暫未發現有關飛檐的資料,飛檐最初是從漢代的「兩段式」屋面開始,發展出「折面」屋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折面」演變為「舉折」做法,屋面形成曲線,曲面交角處得以產生飛檐。隋朝時期,出現成熟的飛檐形式。之後,飛檐開始明顯起翹,緊接著出翹也大加使用,中間經過一些得失權衡,最終演變成如今的樣子。
中國古建築里的飛檐造型,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某個人的突發奇想,實則是勞動人民長期以來,在建築營造中積累的經驗總結,通過不斷的傳承與發展,加之文化融合,南北建築相互影響,綜合之後的結果。
至少在兩千年以前,中國的建築,屋頂是沒有飛檐造型的,後期才逐漸出現飛檐。
飛檐出現的時間
根據出土的陶樓,東漢(公元25-220年) 引自國家博物館:綠釉陶樓 屋面平直,無飛檐。
南北朝,北朝晚期 (439年—581年):忻州九原崗壁畫墓門樓:屋面平直無飛檐。
隋朝(581年-618),施釉陶屋:屋面成曲線,飛檐出現。
與隋代同時期的日本國寶,玉蟲廚子復原圖: 屋面曲線平緩,可見成形的飛檐。並且與上圖隋代陶屋反映的建築做法幾乎一致。由此而知,飛檐在隋代已經成形。
這件日本國寶整體的造型,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中國隋代(甚至是南北朝時期)的建築就是這個樣子。該傢具的屋頂建築構件樣式比法隆寺的金堂(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的樣式還要古老。
接下來就是大家熟悉的唐代,此時飛檐已經大量運用。
唐代 南禪寺大殿 (唐建中三年782年) :可見屋面曲線平緩,飛檐。
佛光寺大殿 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大角梁斜置、子角梁平直,曲線平緩,飛檐。
天台庵,五代後唐時期(按2014年天台庵大修時,發現五代時後唐題記,確定為五代時的木構建築 ) :大角梁斜置、子角梁平直,成熟的飛檐,起翹明顯。
據著名建築史學家楊鴻勛先生考證,屋面屋角起翹的雛形,最早見於東漢(旅順南山裡東漢墓有出土的陶屋,雖然有屋面折起,但做法相當生硬,可能當時並不普遍),舉折屋面做法較為普遍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石窟寺的雕刻中,有一些舉折屋面的反映,但平坡屋面也較多。屋面曲線基本推廣時期約在隋朝或者唐初。只是唐代的屋架舉高較低,屋面曲線比較平緩。宋代以後,舉高增加,明清時期,曲線更陡。
確定屋面曲度的方法在宋《營造法式》中規定為「舉折」,所以自宋代後,飛檐的做法已經很是規範,自不必多說。
飛檐成形的過程
從上面的內容可知,飛檐的形成與屋面的曲線有相關,畢竟兩個曲面屋頂的交角,形成飛檐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而屋面曲線是由梁架結構上的舉折(清代舉架)造成的,雖然有舉折並不一定馬上產生飛檐,但依然可以從舉折(舉架)說起。
由下圖可知,屋面曲線是由若干折線組成的,每根折線長就是屋頂上兩根檁木之間的斜距。每根折線的長度,可由其水平投影線長(即水平長)和垂直投影線長(即垂直高)來決定。水平長稱為步架,垂直高稱為舉高。如果各步架和舉高相等,屋面坡度就是一條直線;』如果步架往檐部遞增,舉高不變,則屋面呈比較緩和的曲線;如果步架不變,舉高從下往上遞增,則使得屋面呈上陡下緩的曲面形式。加蓋瓦之前,是一條從下往上,角度越來越大的折線,經過鋪泥蓋瓦後,最終屋面形成優美的曲面而不是生硬的折面。
既然舉折能夠產生曲面,只要搞清楚舉折是如何形成的就行了。
舉折成形的過程
雖然東漢沒有出現真正的舉折,但是卻為舉折的出現創造了條件。下圖是四川博物館藏的東漢畫像磚:
在右上角,可以看到很清楚的「兩段式」屋面,《考工記》里稱之為「重屋」。漢代已經出現了一種被普遍使用的,很成熟的屋面。例如發現於四川省雅安市的東漢末年高頤闕,在頂部一個小四坡頂之下,再做一段坡度相同第二段屋面。
傳到日本,也常見這種形式。
這種「兩段式」屋面,在漢代多用在重要的廳堂宮殿建築中。眾所周知,宮殿建築為了保護柱基通常出檐較深,出檐深遠,必然影響採光。恰好東漢期間流行有「兩段式」屋面,只要將上段屋面提高坡度,下段屋面降低坡度,形成兩段折屋面,便是一種很巧妙的解決方案。這樣既提高了屋面的高度使屋面顯得更加雄偉,又解決了出檐採光的問題,順便還能減緩雨水下沖。
但是,請注意,這一時期,相當關鍵,相當關鍵!!!
就算這個時期有了折屋面,如果屋面不成曲線,屋檐轉角照樣可以直線相交,這樣一來,也就不能形成飛檐。所以,東漢只是產生了「兩段式」折屋面,有了舉折誕生的雛形。但連成熟的舉折都沒有,更別想要什麼飛檐了。故此,如果貿然認為,單憑為了日照好、排水優等功能需求,就誕生了飛檐,這種觀點也是很片面的。這些因素只能產生「兩段式」折屋面,它並不是飛檐產生的決定性因素。
兩段式折屋面:同樣日照好,排水優,出檐深遠,但並無飛檐。
決定性因素是什麼呢?別著急,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耐心等待。等待接下來的大變革,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持續300多年的文化交融,民族融合。正因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各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會有建築形式的巨變。
就在這個時期,折屋面的兩段屋頂開始有合在一起的案例。古人把中間的折角轉化為舉折,用一段一段折線連接,鋪上瓦,變成柔和的弧線,成就了最為關鍵性的屋面曲線。自此,屋頂有了舉折,出現了曲線,飛檐才能說是正式誕生。(雖然有了舉折,也並不能馬上產生飛檐,但這只是古人處理曲屋面交接時的做法了,其中的具體施工改良,算是末節。)從舉折的雛形,到舉折正式成形,再到飛檐誕生的雛形,時間線自東漢一直拉到南北朝時期,可謂一步一個腳印,著實不容易。往後這種屋面接著發展,也就成了歇山頂,此處不表。
仔細感受下圖,中日同時代(隋代)建築屋頂演變,折屋面與曲屋面共存的時期:
東漢張衡《西京賦》描寫長安都城文字中表述有「 上反宇以蓋戴,激日景而納光。 」說明當時人們已經知道「反宇」結構不僅能遮陽還能利於採光的雙重優點。
如此一來,知道曲線屋面的好處後,想要在抬梁屋架上發生舉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建造時,脊瓜柱做得比瓜柱高一點,一下子就能形成舉折了。
就這樣,通過不斷的傳承和發展,從「兩段式」屋面,造出「折面」屋頂,發現這樣的做法,有實際的好處(不僅保證建築宏偉,還能採光更好,而且減緩雨水下沖),因此逐漸被推廣開來,並朝著美觀實用方向加以改良,後來形成曲屋面,並成了一種建築制度。(這也就解釋了,在東漢時期大量平坡屋面的陶屋中,也發現了零星舉折屋面的陶屋,不過都特別生硬,畢竟折屋面改良成曲屋面需要一個過程。)
北魏楊炫之 《洛陽珈藍記》一書記述了都城洛陽大寺70餘處,但僅在「高陽王寺」一條中提到「飛檐反宇」,表明在北魏時期,飛檐的做法確實已經存在了,但尚不普遍。這也說明了,為何我們在漢魏時期的大量明器、墓闕、磚石、壁畫中,只看到有舉折,卻看不到建築有飛檐的形象。
說句題外話,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產生了飛檐。而春秋戰國時期也有民族大融合,肯定也發生過建築形式的變革。想必那時候正是斗拱的普及與發展期,雖說直至漢代我們才看到有斗拱的形象。如果哪一天,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準備去動秦始皇陵,能看到什麼,誰也說不準……
起翹、出翹的成形
起翹是指飛檐在垂直方向的曲線,出翹是指飛檐在水平方向的曲線。有了飛檐之後,起翹、出翹、這些角翹做法都是為了改良角梁與椽子的關係了,既有美觀價值,又有使用價值。不過歸根結底,從這個時候,古建築開始往重裝飾方向發展了。早期舉折屋面的檐口皆是平直的,起翹不明顯,可參見上面日本的「玉蟲廚子」。並且各種實例表明,飛檐與起翹,也並不是必然相關的。
以下四張圖為山東靈岩寺千佛殿(宋木構,柱礎宋構,梁架屋頂明代修補,存宋元風格):
下圖可見飛檐。檐下出「 六鋪作」 斗拱三跳,每間一朵,甚是疏朗雄大。
下圖所示,起翹近無,不明顯。
如下圖所示,未見出翹。
由此可知,屋角的起翹、出翹晚於舉折的出現。但是起翹的雛形卻很早就出現了。起翹的雛形可以參看漢魏的瓦作,現有的漢魏陶屋,有多數提高屋角檐瓦的做法。
出翹是起翹的進一步發展,勢必出現得更晚。而出翹的做法,隋朝以前沒有實例,唐代的南禪寺、佛光寺大殿未見明顯出翹。上個案例,山東靈岩寺千佛殿也未見出翹。
所以多數觀點認為出翹始見於隋唐時期,成熟於北宋時期,而起翹在漢魏已有雛形。自此飛檐出現了起翹和出翹後,便如同鳥翼般展開,故此才有了「翼角」之稱。
生起和側腳的成形
「生起」與「側腳」這兩種做法的出現就更要往後排了,據目前已公開的資料, 在漢代和南北朝時期,尚未採用此做法。隋唐時期也只初現雛形,大量運用是在宋元時期,而到了明清時期,生起和側腳反倒被逐漸棄用了,原因無他,要讓外檐柱向兩個角度同時傾斜,簡直是太麻煩了,勞動人民為了方便, 想了其他更好的辦法,增加穿枋和改進榫卯來保持木構架的穩定性。 舉折、起翹、出翹、生起、側腳等做法的相互配合,使得整個屋面曲線異常豐富。放棄生起與側腳,使得施工更方便,這算是傳承與發展過程中的得失權衡了。
總結以上,東漢之前暫未發現有關飛檐的資料,飛檐最初是從漢代的「兩段式」屋面開始,發展出「折面」屋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折面」演變為「舉折」做法,屋面形成曲線,曲面交角處得以產生飛檐。隋朝時期,出現成熟的飛檐形式。之後,飛檐開始明顯起翹,緊接著出翹也大加使用,中間經過一些得失權衡,最終演變成如今的樣子。
下面這篇論文,有說到業界的諸多觀點,大家不妨一看:雖然該論文認為屋面飛檐是源於古人為了追崇「飛仙」,想要表達屋頂的「仙」意。
再論中國傳統建凹曲屋面的發生.pdf1、有說像樹的,因為中國人都崇拜自然,所以屋頂是對杉樹外形的模仿。(唐朝怎麼就沒模仿杉樹呢?)
2、有說像鳥的,因為中國人都崇拜鳳鳥圖騰,希望讓屋頂像鳥翼一樣靈動。(楚國的圖騰就是鳳鳥,也沒看到春秋戰國的屋頂有一絲絲上翻的意思啊。)
3、有人說,中國屋面之所以有曲線,是因為立柱多,難以畫成一條直線,所以寧願加舉做成凹曲線,以免屋面有高低不平之處。
(無力吐槽這種觀點,一個東漢都能做平的屋面,到了唐宋元明清反而做不平了?天朝上國顏面何在。。再者,舉折舉架都是要公式計算的,做成曲線工作量要大很多)
目前對於飛檐的說法,依然是眾說紛紜,誰也不敢說自己絕對正確,所以大家可以選一個或者幾個自己能接受的。不過我覺得,當你真正把古建築的歷史梳理下來,會發現中國木構建築發展轉折的重要時期——魏晉南北朝、宋元,都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各地文化得以相互交流,傳播、繼承與發展。建築形式也在這些期間發生過重大的改變,比如魏晉南北朝誕生了飛檐,宋元的嫩戧做法,使得翼角高高翹起,一改平緩起翹趨勢。
綜上,無論你持有哪種觀點都得承認:折面、舉折、飛檐、起翹、出翹、升起、側腳這些決定屋面曲線形式的做法,在中國古建史上根本找不到一蹴而就,憑空出現的案例。都遵守著從雛形期、發展期、成熟期、定形期、甚至到消亡期的發展脈絡,時間線均是非常清晰的,是經過一代一代的發展而來的。至於後面像什麼、為了什麼的「建築理念」,都是有了建築形式之後,附會上去的。
瀉藥
我去找圖了,方便回答,但是發現,找了半天一張圖就夠了。
說真的,首先您要明白飛檐是幹嘛的。這個玩意兒,和斗拱不一樣,象徵意義和美觀的意義,大於實用意義。他的演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首先要明白,我國古代建築史,基本就是土木建築史,石構建築少。既然是土木建築,首先不可能上來就有瓦有各種高大上的東西。所以一開始是茅屋頂。茅屋頂承重有限,而且先天容易透水,所以必須做出來坡脊,而一步一步發展起來以後,就是下圖那個形狀。
這個形制,基本就奠定了之後幾千年宮殿的基本形態。當然此圖很誇張,因為根據我的了解,上古時代且不說能不能做出來二重檐,而且因為建築技術的原因,屋頂必須做的特別大,才能用陶片和茅草做防水。
沿此形制一路發展,首先四角屋檐太短,雨量大的話,水可能會流進廊內,影響貴族們的心情,還可以引起建築本體的腐爛,與此類似還有許多問題,於是到了戰國至秦的時期,由於技術的進步,能夠砍伐足夠長足夠粗的木材,四角檐開始加長。但是這時候發現問題,就是四角檐夠長了,但是影響了採光,而且順檐而下的水流非常急,濺起的水花一樣影響迴廊和建築本體。於是到了漢朝,改進出了這種形制。
雖然不是很準確,但是大概就是這麼回事,這樣兼顧了採光,而且挑檐非常有效的減緩水流速度,保護了迴廊和建築本體,但是這麼短還是不夠啊。。。所以必須進一步加長四角檐,一來這樣並不影響採光,二來進一步優化了下行水流速度,使其進一步減緩,並且遠離迴廊,更重要的是,更加威嚴。所以進化出了下面這種形制。
相當飄逸的大飛檐。個人認為這時候是飛檐的頂峰了。南禪寺這個殿只是一個很小的建築,所以飛檐並沒有特殊的效果,實際上大型宮殿的飛檐還要向上翹起一個非常完美而舒展的弧度,所以,由此可以想見大明宮飛檐的氣勢了。
往後的建築我就不用貼了,參見紫禁城吧。基本就是加長了屋脊,有助於增加建築結構強度,飛檐開始縮短,因為木材檔次下降的厲害,最終形成了紫禁城飛檐的形制。簡單來說,人類為了使建築能夠更好地遮風擋雨,本能地開始改造建築,一些人選擇把牆做厚,於是逐漸發展成了城牆、天主教堂這樣的厚重建築。一些人選擇把屋頂抬高,出現了紫禁城。
中國人是一群很早就注重生活質量的人。所以在滿足日常溫飽後就開始各種開發能讓生活更美好的科技。
比如中國人上古時期就搞出筷子這種便捷靈巧的黑科技餐具。
比如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學習把陶器變成廉價但舒適度潔凈度Max的瓷器。
斗拱飛檐也是同理,中國人提升生活品質而搞出的黑科技。
中國人為了更好地住房環境,把屋頂抬高。
抬高的目的是為了採光,如何更好採光?
答案是採用柱子承重,這樣原本用來承重的牆體就能做成整扇窗戶,甚至乾脆拆除(亭子)。
但是,這有個問題:
屋頂抬高牆壁單薄遇到大風雨水斜著刮怎麼辦?
簡單,我把屋頂做大一圈,像傘一樣。不就行了?
然後你就看到中國人的建築畫風變得和西方完全不同:
西方人修大建築,滿世界找石頭砌牆,找畫家畫壁畫,找雕刻家裝飾牆面。
中國人修大建築,滿世界找木頭做柱子和房梁,找工人燒瓦夯土。
首先需要知道檐椽和大角梁都搭在橑風槫(橑檐枋/檐檁)上,不會在橑風槫上開卯口,且兩者用材區別隨明確分工而擴大(到了北宋,檐椽徑已不足一材、大角梁高則超過一足材)。
其中高差就使得望板不能平滑覆蓋整個屋面,因此需要用生頭木將角椽一根根地逐漸抬高、使椽的上皮與大角樑上皮平,以鋪設其上的望板和瓦作等
南禪寺大殿,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圖自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ede251401013vsq.html
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
隆興寺摩尼殿,建於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圖源見水印因為這個結構上的硬性要求,即使南方僅用戧脊起翹來營造主要曲線的做法「水戧發戧」,其檐口也非完全平直,只是出檐相對北方較小、因此大角梁所需用材不大,使得檐椽抬高不明顯(在小規模建築中的觀感可能類似北方的平緩生起)
水戧發戧做法及外觀示意圖,來自http://hzsxyt.com/aspcms/news/2016-3-28/470.html
林徽因的《清式營造則例》中提到: 因雨水和光線的切要實題,屋頂早就擴張出檐的部分。出檐遠,檐沿則亦低壓,阻礙光線,且雨水順勢急流,檐下亦發生濺水問題。為解決這兩個問題,於是有飛檐的發明… …這「翼角翹起」,在結構上是極合理,極自然的布置,我們竟可以說:屋角的翹起是結構法所促成的……
這道曲線在結構上幾乎是不可信的簡單和自然;而同時在美觀上不知增加多少神韻……
我想這個回答也是比較權威切簡單易懂吧!
謝邀。上圖
[2]檐椽是木構架中最外側一步架上的椽,一般常向外抻挑,構成挑檐。
[1]飛椽是附在檐椽挑出端以增加檐出的椽,其尾部呈扁契子形,挑出的頭部截面為方形,口語稱為飛頭。
黑箭頭所指外圈即為飛檐
至於說形成過程,梁思成先生所著《中國建築史》中並無定論
第三章 兩漢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
均無相關記載
直到第五章 隋唐
才有明確記載
不好意思,能找到的相關資料只有這麼一些,自己並非專業人士,還請專家指教。
最速曲線。
瀉藥,占坑有空答,對於古建築史方面了解不多,等我查查資料
為了更好的排泄雨水,更好的讓房屋採光。
飛檐被認為由鴟尾發展而來,而一開始鴟尾是在漢朝時建造宮殿,為防止起火就在屋頂正脊兩端安裝形狀類似鴟的尾的吞脊獸構件。
根據:李萬鵬、山曼. 《明天出版社》. 中國: 明天出版社. 1992-05. ISBN 9787533214791
認為這種型狀由鴟尾發展而來,為閩南特色。
鴟尾
鴟尾的由來
鴟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一種怪鳥,一頭三身。另有傳說指鴟是大海裡的魚,是龍生九子之一,龍頭魚身,口潤嗓粗而好吞。
鴟尾的使用歷史
上圖為廣州南越國遺址出土南漢宮殿建築飾物
漢朝時建造宮殿,為防止起火就在屋頂正脊兩端安裝形狀類似鴟的尾的吞脊獸構件。唐代以後這種構件因為其形狀逐漸稱為鴟吻。到了明清時期,大型的鴟吻多用於宮殿建設,又稱為「正吻」、「龍吻」。
根據:《可愛的北京系列:故宮春秋》 劉北汜1991年1月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ISBN 7-5301-0201-X/K.6
鴟尾常用作建築物上的吻獸,因此也成為吻獸的別稱。
嗯,我喜歡這個問題,中國古典建築是我覺得最美的建築,沒有之一。
——————————————————
咱們在看很多古建築,特別是宮殿建築時,常會看見它的屋檐向上翹起,就像鳥的翅膀一樣,這東西有一個很「霸氣」的名字飛檐。那麼飛檐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屋檐要弄的「飛起來」呢?
「飛檐」的誕生和其身下的斗拱是分不開的,據歷史記載,我國古建築用「飛檐」始於西周時期:
西周之後,各個朝代都紛紛採用。之所以要將屋頂的「檐」部弄成「飛鳥狀」,除了造型上富有曲線之美,給建築物造成一種被「向上托舉」的動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利於擴大採光面、排泄雨水等。
二、什麼?飛檐上還有其他「東西」
小小一個飛檐,大家可別忽視了它,咱們的古代工匠們還在其身上做起了文章,比如會將飛檐雕刻成麒麟狀、龍狀、祥雲狀,鯉魚狀等,不同的樣子有不同的寓意,做成龍形、鯉魚等,是因為它們都與水相關,有防火之意,做成麒麟、祥雲狀,更多的就是取其辟邪祈福之意
(祥雲形飛檐
(龍形飛檐)
原文地址:中國宮殿建築飛檐的來源是什麼_學歷史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這種排排坐著一群神獸的飛檐,有種說不出的萌萌的趕腳。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飛檐的作用很大部分是用來防火的,但是並不妨礙它能成為建築史上一道美麗的風景啊,真是賞心悅目。
先確定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