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為什麼一定要守那麼多戒律?
希望能有個高僧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好久了。像濟公那樣的高僧活佛,每天吃肉喝酒,可一樣有菩薩心腸。
這個題目我能說幾句。
和尚要守的戒律確實挺多的,二百五十條。這個數字看起來是挺嚇人的,居士才有五戒,菩薩戒也不過六重二十八、十重四十八而已,但實際上你親自來持一持、學一學,其實還好,不會覺得太多,反而覺得更好。
因為戒律是保護修行的,而不是阻礙修行的。
一般來說,白衣不學出家戒,那我就舉幾個小小的例子說說。大家放心,我給大家介紹的內容,你們聽聽就可以,不去專門研究,不會有特別的過失。我曾經專門考據過這個事的,考據的過程和結論還都在我電腦上。有一些戒律是某些部派特有的,不是所有部派的出家人都要持守的。我就挑這樣的例子。
比如有個部派說,出家人如果得到了一雙鞋子,不能直接穿,而必須找一個其他人來先穿上,走幾步。戒律裡面連走幾步的步數都有規定好,一步一步算著,走夠了,脫下來,出家人再來穿。
這樣的事,跟世間不學佛法的人的作法,是完全相反的。一般人買到一個新衣服、新電腦,肯定要自己先用啦,別人用過的東西,總覺得不如新的。尤其是貼身的鞋子,別人的臭腳丫子穿過,脫下來自己再穿,那算什麼呀?
哎,你還別說,這條戒就是為了破這個心。破貪心。
一個人能選擇成為一個出家人,肯定是有願意修行的心的。而修行,很大一部分就是破除「貪」「嗔」「痴」。所以出家人的生活,基本都是圍繞著這樣的原則在生活。於是戒律就這樣規定了,穿衣服可以,穿鞋可以,但是要讓別人先穿。
說實話,其實別人穿一下,也不會臟到哪裡去。誰的腳丫子比別人的乾淨多少呢,其實都差不多。但是這樣的作法,對於人心裡的那一份「貪新的」「貪好的」慾望,可是當頭一棒。
所以你看,基本上所有出家人,穿的衣服都差不多,髮型也都一樣。現在你也知道了,連鞋子可能都是別人穿過自己再穿的。這一切其實都是戒律的內容。
你問為什麼要守這麼多戒律,我的回答是,因為要修行。
再比如用這個知乎。
我當然知道在知乎是個公眾平台。上面有很多人,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可能會遇到很多人的贊同,也會遇到很多人的反對。因為這是公眾視野呀。
會不會有人關注?會。被關注的時候會不會產生貪著?也會。所以前一段我跟一個師兄說,玩知乎,要隨時做好放下的準備。有因緣,就跟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因緣不足,要放下,說放就要放。跟戒律里的那個鞋子一樣,別當成自己的,別把那點贊同和關注當回事。不然,那不就跟修行相違背了嗎?
這一篇回答當然不能把所有戒律的好處都說完,但是基本上也能一窺戒律的精神。
我覺得,大家把戒律當做是一些束縛,那是因為自己有本來想犯戒的心。其實,只要好好修行,你會覺得戒律妨礙不到你,只會推著你往修行進步的路上走。
所以你看,這樣的戒律,其實越多越好。
其實,戒律不是束縛,而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另外濟公師父的故事是這樣的,不是每個人都以他的這種方式來利益眾生,說起來比較麻煩,我直接貼前行廣釋71課當中索達吉堪布講過的內容來看你看好了:
現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和尚的這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
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像。比如,沈員外派家僕給濟公送兩隻熟鴿子和一壺酒,僕人路上偷吃一隻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僕人不承認,於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隻鴿子,其中一隻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於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勸誡後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其實也是有來歷的:明末的破山禪師,於戰亂年間,在夔東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陽營中度日。因李立陽嗜殺成性,為了救度一方生靈,禪師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殺業。李立陽見禪師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對他說:「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殺人了。」禪師馬上與李立陽訂約,不惜大開酒肉之戒,使許多人得以活下來,一時傳為美談。
此外,明朝還有另一位和尚,也是為了救逃到寺廟裡的難民,在山賊面前吃肉喝酒。當時,山賊說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過那些人。於是他氣定神閑地端起酒杯,說:「我以酒代茶。」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肉說:「我以肉作菜,請!」吃後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賊見了為之一驚,鑒於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見,為了饒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漢地有些大德的傳記中也有,但這不是普遍的行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並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這些高深之舉。藏傳佛教對戒律的重視程度,來藏地求法的人應該知道,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許做超凡的行為。若是極個別人做了的話,也許他確實有這種境界,也許沒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則,明明什麼境界都沒有,卻裝模作樣、無惡不作,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當然,假如你真的有超勝境界,那麼行持如瘋人般的行為、如啞巴般的行為,尤其是大圓滿的二十一種行為,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學佛不能一概而論,倘若以別解脫戒的尺度來衡量一切,這肯定不行;但若是要求每個人都持密宗禁行,不管他的境界有沒有到一定層次,那也不合理。因此,在這些問題上,學習並掌握基礎知識很重要!
「戒是無上菩提本。」(華嚴經)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
故知,戒律乃是為保護佛弟子於佛道增上的加持之一,戒(身口意行)為始,是成道的根本和基礎,且行者不止於戒,若欲證道,必得藉定慧之力。而就得定、發慧來說,持戒亦非唯一途徑,還須聞思經教,如理思維,才能成就正定,引發無漏智慧。所謂「戒不具足,見不具足」如是。
-------------------------------------------
以下略說持戒:
戒有五戒、八戒(八關齋)、十戒、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俱足戒(《四分律》,比丘戒256條,比丘尼戒348條)等。
五戒是一切戒之基礎,所謂五戒為不殺、不盜、不淫(在家為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前面四種稱之為性戒,後一種稱為遮戒。五戒俱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人身不保。要想學佛,必須生生世世保住人身,故五戒為一切佛子所必須受持。五戒對於念佛人尤其重要,必須保住人身做為修行的工具才好修行。在其它五道很難念佛,人間好念佛。人的基本條件具足了,才有可能修行佛法,才能夠順利往生極樂;乃至於在此世間證得聖位之前,更須先要具足做人的條件,所謂人成而後成聖。
五常云: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淫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因果之事,不可思議。
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隨分受持。如《十住心論》卷二引《大智度論》說:「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滿分。於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隨意受之。」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進受持,漸漸達到五戒圓滿。甚至進一步受持八關齋戒、菩薩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決定勝果,乃至大乘佛果。
佛陀當年制戒是因事漸制。佛入滅前,曾告誡弟子們,重戒要持,小小戒可舍。小小戒之棄捨,系因各地方人情、義理、法律之不同,導致事實上不可能受持而不得不舍戒。所以佛說:「雖是我所制,而於余方不以為清凈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余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菩薩戒之內容為三聚凈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亦即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之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以持守之。菩薩戒經典有《梵網經》、《地持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優婆塞戒經》、《瑜伽師地論》等。在家菩薩戒分6重戒,28輕戒。出家菩薩戒10重戒,48輕戒。6重戒指:1殺戒。2盜戒。3大妄語戒。4邪淫戒。5酤酒戒。6說四眾過戒。
持菩薩戒有大利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
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薩凈戒為船筏。
永斷貪瞋痴系縛,菩薩凈戒為利劍。
生死險道諸怖畏,菩薩凈戒為舍宅。
息除貧賤諸苦因,凈戒能為如意寶。
鬼魅所著諸疾病,菩薩凈戒為良藥。
人天為王得自在,三聚凈戒作良緣;
及餘四趣諸王身,凈戒為緣獲勝果;
是故能修自在因,當得為王受尊貴。
應先禮敬十方佛,日夜增修清凈戒;
諸佛護念常受持,戒等金剛無破壞;
三界諸天諸善神,衛護王身及眷屬;
一切怨敵皆歸伏,萬姓歡娛感王化。
是故受持菩薩戒,感世出世無為果。」
對於志求明心見性的居士來說,受持五戒和菩薩戒,應該就夠了;其它的戒律,如果性質上不屬於重大的性罪(如盜法、破和合僧、明說密意等),或受或不受,個人可以自由抉擇。
需要指出的是,修道主要的障礙是在於重戒的無法持守。很多人一再的觸犯重戒而不自知,由於觸犯重戒,欲保住人身,尚且不得,何況能證三乘菩提?觸犯重戒者,即使已證三乘菩提,若未及時懺悔,亦無法保住見道功德。哪些重戒是修行人容易觸犯的呢?大多是屬於口業方面的:謗僧、謗法、大妄語、不凈說法、破和合僧等。
例如有的人習慣說人是非,來到道場也不知收斂,還是一樣東家長、西家短,他不知道(或者是不在意)被他批評的人,有的是已經見道的在家菩薩;或者沒有確切的證據便嫌疑他人,被非理疑謗的人往往因而離開道場不再修行。妄說是非,妨害他人修行學法,影響道場的清凈和合,是很嚴重的罪行,卻是許多人一犯再犯的。因此,新學菩薩應該先將注意力放在這些重戒上面,徹底反省是否曾經觸犯這些重戒,把嚴持重戒當作修行的首要之務,行有餘力,再去修持其它的善法。
關於戒的精神、戒的持犯判定以及其中的果報原理,《優婆塞戒經講記》(全四輯)有非常詳細的開示:《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全四輯)》`
參考資料:《念佛三昧修學次第》
--------------------------------------------------------
關於濟公:即道濟法師(1148~1209),俗名李修緣,字湖隱,天台永寧人。
道濟禪師戒淫文
妻妾之外非己色,淫人妻女敗己德,
夭壽折福殃兒孫,皆有顯明來報應。
勸人竭力保守身,當視自身如白玉,
一失手時即玉碎,事後知錯補也難。
視色視淫如鴆毒,須臾堅忍守自身,
一念之差萬劫生,勸汝保守終身用。
世間人人皆怕鬼,不怕家中粉妝鬼,
鉤人神魂攝人魄。世間人人都怕虎,
不怕同床胭脂虎,吃人骨髓自然枯。
世間人人都怕蛇,不怕衾中纏人蛇,
吸人血氣死無差。世間人人都怕賊,
不怕夜來盜陽賊,盜人精血自然絕。
色之害人人不知,戒之又犯將何如。
不思斗中皆有垢,自己目中亦多眵,
鼻中有涕流不盡,口中之涎多不潔,
腹中屎尿有臭氣,陰中濃血腥臭穢,
身中處處多不潔,含瞋巧眉作為親,
原來狠毒愚無知,愚人為之醉心迷,
只圖片時多快樂,不知百骸骨髓枯。
敗德損身害最大,應早修身遠避離。
色盜人精竭者死,要知精力有限時,
不節色慾定夭折,人雖未老身先衰。
銀錢人人多吝惜,不曉吝惜精力身。
不愛自身骨髓液,反愛銀錢斗死生。
天律淫罪最嚴厲,人禍淫為最慘凄,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奉勸世人當自省,色淫兩件深戒之,
道德善書常閱讀,百病頓消大丈夫。
(來源:摘自《戒淫保命集·道濟禪師戒淫文》,作者:道濟禪師(濟公))
濟公訓世歌
一生都是修來的 - 求什麼
今日不知明日事 - 愁什麼
不禮爹娘禮世尊 - 敬什麼
兄弟姐妹皆同氣 - 爭什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 - 憂什麼
豈可人無得運時 - 急什麼
人世難逢開口笑 - 苦什麼
補破遮寒暖即休 - 擺什麼
食過三寸成何物 - 饞什麼
死後一文帶不去 - 慳什麼
前人田地後人收 - 占什麼
得便宜處失便宜 - 貪什麼
舉頭三尺有神明 - 欺什麼
榮華富貴眼前花 - 傲什麼
他家富貴前生定 - 妒什麼
前世不修今受苦 - 怨什麼
賭博之人無下梢 - 耍什麼
治家勤儉勝求人 - 奢什麼
佛教非常重視般若智慧。倡導依據般若智慧解脫生老病死等苦。
而般若智慧的產生,是依靠禪定中觀察。
而禪定。一般需要將意識高強度、長時間的集中於某一個點上。
要將意識集中,最好是生理、心理安寧下來。戒律是硬性的將身、語、意,約束到一個範圍內,讓生理、心理更容易安寧。
所以,守的戒律越多,意識集中強度會越大。守的戒律時間越長,意識集中時間越長。
禪定的能力和時間也會相應的強、長。從而獲得的智慧也會多。
更多的專業解釋,可以參見吳信如先生的著述《中國佛教各宗大義》
佛教各宗大義 (豆瓣)
可自行到淘寶購買,或者搜索PDF電子書。
至於談到的濟公,實際上是小說,真實的濟公在歷史上由好幾位原型人物綜合而成,比如道濟和尚。
所以電視劇中的濟公還是不能當做真實的事來看,對於一般人來說不具備實際的學習和參考價值。一、為什麼要戒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教的終極追求是寂滅。
他教導人,讓人成為他自己心的主人。
戒就是這樣一個入門級嘗試:我可以不做什麼。
下面用通俗點的話說:
進化時,象所有動物一樣,人的慾望都是短期偏好,加上神經有抗性,人慢慢會被短期偏好的慾望吞噬:遠有性、煙、酒等,近有微信、微博、知乎、淘寶。
附:短期偏好就是感性的、不過腦的,不由自主就想去做的事情。
所以,有計劃、有節制的上知乎,和不由自主的上知乎是兩種本質不同的行為。
等有一天,你有能力對自己的短期偏好說不,這時候人才是自己的主人。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戒!定!慧!
二、戒什麼內容
戒是為了定
佛教里的止觀,可以讓人停止或旁觀那些讓人煩惱的內容。
你內觀的時候,仔細觀察這些念頭,就知道自己的煩惱來自什麼地方了,你就知道應該戒什麼內容了。
佛教里公開出來的這些戒,基本上是前人總結的,容易起念的內容。
如果你認為一項行為能夠無動於心,那麼你就無須再戒。
老和尚抱美女過河,過河就忘,他就無須再戒色。
如果你認為一天不上知乎就難受,忍不住就想,那你戒的內容里就應當有知乎。
三、怎麼理解濟公吃肉是可以超度狗的說法
以某些人的資質,說真正的道理效果並不好,給這樣一個說法,使之心安,更易成道。
成了道,一切自然就明白。
回過來再看,這個說法未必是錯的。
嚴格來說,不符合三法印的,都不是佛法,所以,那些說法都只是一個輔助性的說法,為了讓你成道,如果你不相信就換一個你相信的。
這不,你如果想要科學的,我還可以給出更多的一系列附合科學的解釋。
應IanJiang 的要求,加入怎麼開始戒:
四、怎麼開始戒
明白了戒的原理,就知道戒並不是那麼死板的固定內容,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應該戒的內容。
方法就是內觀,靜靜的坐在那裡,觀察哪些念頭起來,並引起了你的情緒。引起你負面情緒最多的事情,就是你應該戒的內容。
知道了怎麼戒的內容,下一步就是怎麼開始戒。
做不到的戒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要麼發大願,有足夠的意念去完成目標;要麼循序漸進,把先把戒的內容設置的容易一些(學名小里程碑),做到了再一點一點的加碼。如同一個有煙癮的人,第一部戒的內容可以是:想抽煙的時候不立刻抽(抽每支煙之前先安靜1分鐘再抽,同時慢慢觀察前後大腦和身體的變化)。做到了這個容易的,然後再加碼。
通常情況下,把第一個目標設置的過大,都是容易失敗的。任何一個事情都是長久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過於容易的事情,人會無聊,過難的事情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戒也是一樣,適當的劃分階段,持久的完成目標,比快速完成一個大目標更重要。
蟹妖。
可為嘛兒邀請我?貧道又不是高僧…
文殊菩薩說過的本願其實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意思是條條大路(多門)通成佛。成佛是您永遠和唯一的選擇。
最初的小乘佛教( HinayānaBuddhism),也沒這麼多戒律。
中土佛教是一門結合本國國情和自身實際,創造性地引進並改良國外先進的技術經驗,以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又不易於言說的行為準則(強調下,是不易於),用以代之與本國國情差距極大的另一套作法。
改良並發展出來的新的技術……哦不,宗教,後世泛稱之為大乘(Mahayana,音讀「摩訶衍那」)。
這裡要分清的是:戒律和清規。
「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
而清規早期是道安的僧尼軌範,現在流傳的主要是馬祖道一禪制定的叢林制度、百丈懷海禪師制定的清規。也就是「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
而現在大家所說的戒律,實際上大多是指本國自產自銷的清規,部分偽托佛言,部分無來歷或無從考證。
來歷大體是這樣的:
號召大家「見性成佛,正覺如來」——禪宗興起,講究頓悟——和尚們的頓悟分成了「真假頓悟」,假頓悟的大多是在睡覺——清規產生,見性時不能忘了修身。
印度本土佛教的戒律其實遠少於中土大乘佛教各宗各流的戒律清規。
早年間的中土佛教,中國人自己是不準出家的(見《高僧傳·佛圖澄傳》:「往漢明感夢,初傳其道,唯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家」)。
所以早期的中土佛教文本,對戒律清規的記述也就不那麼全面。
後來唐三藏取經回來,發現佛教里最常見的一句話叫做「如是我聞」,意思是「我琢磨是這麼回事兒」。
但是琢磨的人後世為尊者為羅漢,所以他們的言論也就被信奉為至理了。
所以唐代以前的有中國人出家的佛教其實也沒有那麼多戒(比丘250戒,比丘尼500戒)。
http://weibo.com/shidaoxin
像這種自己給自己點了9個戒疤的假和尚,即便他擺出一副「不呆板於戒律,但修本心」的模樣,也是個假和尚。
198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
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從那以後,新受戒的中土佛教的僧人,頭頂上再有戒疤的,基本都是自己點著玩兒的。
有說燒戒疤是起自於捨身供養的佛家思想,也被視為斷除我執。
還有說談玄著 《中國和尚受戒·香疤考證》里說系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門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於頂——但迄今未見此書,望有能人提供一觀。
我比較信的則是:元朝因為信奉佛教所以寬待和尚,導致出現很多假和尚。於是要求真和尚加以燃疤授戒。
特例:廣東寶華山受比丘戒者一律燃十二個疤,受優婆塞戒,燃九個。沙彌戒燃三個。
一問戒疤是誰授的,哪裡授的就拉黑你的和尚,必然是假和尚。
題主說得在理,
所有的戒律是爲了保護這顆心
濟公這樣的心,自然無需戒律
可是
這顆心從哪裡來?通往佛的路有很多條,有的人修戒,有的人修定,有的人修慧。有的人磨鐵作針,有的人磨磚作鏡,像六祖這種即心即佛瞬間穿透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殺人放火驕淫奢糜也能回頭是岸立地成佛。
就像你小時候上課聽講,老師要你把手背著腰要挺直,其實是要你集中注意力,有人是班上腰挺得最直的,但考試成績不一定是最好,總有幾個人玩遊戲逃課成績總是很好的。
這些東西都是形式,用佛說是達到岸的船,有的人太迷戀舟不肯上岸。你坐的那條船和濟公坐的那條船是不一樣的,境界不一樣。
哈哈哈
捧著肚子長笑一聲
我以前曾經跟一位大齡上師,促膝長談。
聊到這個問題時,
我說,
戒律是給渾人們立的,怕他們破壞情調。
上師不置可否,只是合掌頌了一聲佛。
然後指著天空道,鳥行其空,歸其巢。行空之道乃振翅。
又指著遠處的湖道,魚游其水,歸其深。游水之道乃擺波。
然後指著自己的鼻子道,僧守其心,歸我佛。守心之道乃律己。
我聞言一驚,無可辯駁,正要讚歎上師佛法精深。
上師忽然哈哈大笑道,噢耶!唬到你啦!你知道的太多了可千萬別往外說啊!
說完他就起身離去,哼著小曲,佝僂的背影越走越遠。
我凝神傾聽,他唱的是: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
佛陀制戒的原因及意義
濟群法師
戒律是否過時?在今天這個時代,如何認識戒律的價值?如何繼承戒律,發揮戒律在現實僧團中的作用?對於這些問題,我覺得應該從佛陀制戒的緣起及意義中領會。惟有認識佛陀最初制戒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認識戒律的價值,發揮戒律在當代僧團中的作用。
一、佛陀制戒的緣起
戒律並非佛陀憑空想像出來,而是產生於種種因緣,所謂「毗尼由因緣所顯」。從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戒律精神。
【1.過去七佛經驗】
《四分律》開篇,有這樣一段記載:
時尊者舍利弗於閑靜處作是念言:「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不久住?」爾時,舍利弗從靜處起,整衣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言:「向者我於靜處坐,作是念: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不久住?願為開示。」佛告舍利弗:「毗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此諸佛修梵行,法得久住。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法不久住。」舍利弗白佛言:「以何因緣,毗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修梵行,法得久住?以何因緣故,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修梵行,法不得久住耶?」佛告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隨葉佛,不廣為諸弟子說法,契經、祇夜經、授記經、偈經、句經、因緣經、本生經、善道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波提舍經,不為人廣說契經乃至優波提舍經,不結戒亦不說戒。故諸弟子疲厭,是以法不久住。」在過去七佛中,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的正法之所以不能久住,乃是因為他們未能向弟子廣泛說法,也未制定條文式的戒律。在他們入滅後,弟子就失去依止,使梵行速滅,法不久住。
【2.舍利弗請求制戒】
聽聞這番因緣後,舍利弗立刻請求佛陀為僧團結戒、說戒,以使正法久住。但佛陀並沒有立即應允舍利弗的請求。原因何在?《四分律》卷一記載:
爾時,舍利弗從坐而起,偏露右臂,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時,唯願大聖與諸比丘結戒、說戒,使修梵行,法得久住。」佛告舍利弗:「且止,佛自知時。舍利弗,如來未為諸比丘結戒,何以故?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有漏法者,然後世尊為諸比丘結戒,斷彼有漏法故。」佛陀所以不為比丘制戒,並不是不願意慈悲攝受他們,而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在早期的僧團,比丘們道心真切,行為清凈,並無非法現象,也不曾造作有漏法。戒律是隨犯而制,當比丘沒有犯戒行為時,不應以戒律約束大眾。必須在比丘出現有漏不善行後,佛陀才為之結戒,以此幫助他們防非止惡。所以佛陀讓舍利弗無須再說,因為他很清楚,什麼才是制戒的恰當時節。這一點,既體現了佛陀對僧團的充分尊重,也說明了制戒的意義所在。
那麼,僧團怎麼會出現有漏法呢?《四分律》中,佛陀接著告訴舍利弗尊者:
比丘乃至未得利養,故未生有漏法。若得利養,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世尊乃為諸比丘結戒,欲使彼斷有漏法故。舍利弗,比丘未生有漏法者,以未有名稱為人所識,多聞多財業故。若比丘得名稱乃至多財業,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後世尊當為結戒,欲使彼斷有漏法故。當時僧團形成不久,比丘們過著簡單清凈的生活,心無旁騖,一意向道,整體非常單純。隨著僧團在社會的影響日益擴大,供養逐漸豐厚,有漏的不善行也將隨之出現,佛陀才開始為僧團制戒。可見,名聞利養是滋長煩惱和犯罪的搖籃,這是我們今天要特別注意的。佛陀制戒屬於案例法,有一件不善行發生,才制定一條相應的戒律,所謂隨犯隨制。
【3.最初制戒的因緣】
戒律,有略說戒和廣說戒之分。
略說戒屬於道德式的訓示,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此為七佛通誡偈,也是佛弟子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偈頌。此外,還有「善護於口言,自凈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凈。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佛陀成道後12年,僧團基本是依略說戒共同生活。
此後,由於比丘須提那子行不凈行,才制定淫戒,這是第一項條文式的戒律,為廣說戒的發端。此戒制定的時間,為佛陀成道後第五年的冬分。
二、毗尼由因緣所顯
【1.戒律隨犯隨制】
從比丘250戒到各種犍度的產生,都有其特定因緣。或是比丘犯了某種過錯,或是某些行為引起社會譏嫌,在這些前提下,才制定相應的戒條。
(1)淫戒
第一條淫戒的制定,是因為比丘須提那子發生了不凈行。
當時,僧團因饑荒而難以乞食,面臨困境,須提那子就帶領一些比丘回到家鄉迦蘭陀村乞食,以使他們度過難關。須提那子出家前家境殷實並已成婚,此行返鄉,父親已去世,寡母特來懇求他還俗。按照印度法律,如果家中沒有兒孫作為繼承人,財產將被官府沒收。他母親擔心家產充公,幾次三番前來勸說,都被須提那子堅拒。後來母親又提出,若不還俗,就得為家中留下孫兒。當時,僧團並沒有相應的行為規定,須提那子就應允這一要求,和故二(前妻)發生了不凈行。之後,須提那子比丘為此大為苦惱,總是悶悶不樂,最後將事情發露出來。比丘們將此事向佛陀作了彙報,佛陀呵斥了須提那子的愚痴行為,並由此因緣制定第一條淫戒。
(2)盜戒
盜戒的制定,源於檀尼迦比丘。
檀尼迦比丘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搭了一間草屋,有天去城裡乞食時,草屋被人拆去當了柴禾。檀尼迦比丘出家前是瓦匠,就自己燒瓦蓋了座房子。建成後,色赤如火,非常醒目。佛陀遠遠看到就說:怎麼出現如此豪華的房子?這不如法。於是,就讓比丘們去把房子拆掉。檀尼迦比丘乞食歸來,看到房子又被拆掉,一問原委,方知是佛陀指示,也就無話可說。經過這番挫折,檀尼迦比丘想,還是蓋間木屋比較好,既不會被人當柴禾撿去,看起來也足夠簡樸。但建木屋需要的材料在哪裡呢?他就和護林人員說:「國王答應給我木頭蓋房子。」護林人員信以為真,聽任檀尼迦取走一堆國王留下的上好木材。
此事後來被一位大臣發現,就向國王反映了這個情況。國王說:「我怎麼不記得曾經答應過他呢?」就把檀尼迦比丘找來詢問。原來,國王登基時曾經許諾:凡在本國的出家人,需要東西可隨便取用。檀尼迦比丘就以此作為砍伐木材的理由。國王知道原委後大為不滿,因為他指的是無主物,而不是有主物。而且這些木頭有專門用途,不可隨便挪作他用。
這件事反映到佛陀那裡後,就制定了盜戒,也就是不與取戒。
(3)殺戒
殺戒的制定,是因為難提比丘。
佛陀在毗舍離獼猴江邊講堂講述不凈觀後,很多比丘因修不凈觀而厭患色身,感覺身體污穢不凈,是很大負擔,一心想要捨棄。其中有位比丘就懇求難提比丘說:「請你把我殺掉,我的衣缽都送給你。」難提比丘就應對方請求把他殺了,之後心生悔意,感覺自己做了錯事。此時,魔就前來讚歎他說:「你幹得好,度化了那些尚未得度的比丘,可以獲得極大功德。」
難提比丘被其蒙蔽,真的以為自己是在度人。當時,還有很多修不凈觀的比丘都對身體產生厭倦,所以他就陸續殺了60位比丘,園中一時死屍狼藉,狀如冢間,使很多前來禮拜的居士驚訝不已,紛紛譏嫌道:「比丘既能自相殘殺,何況他人?」決定不再與僧團來往。
佛陀知道後,將比丘們召集起來,制定了不殺戒。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到,制戒因緣是多方面的,包括犯緣起處(發生地點)、能犯過人(當事人)、所犯罪行、所犯境界等。而且,每條戒都是來自生活中的實際事例,不是神啟,也不是事先制定的。
【2.戒文逐步完善】
每條戒的制定,並非一次成形,而是隨著犯罪因緣的變化,有初制、隨制、定製、隨聽(開許)四個過程。
在初制後,可能還會發生一些相關事件。根據具體情況,就會對此戒增加一些內容,經過一次或多次補充調整,最後形成定製。定下之後,也不是一成不變了,還會有某些開許。比如在無心造作或神志不清等特殊情況下,殺生、偷盜也不算是犯戒,即隨聽。
每條戒的形成都涉及一系列因緣。所以,戒律條文是逐步完善的,和比丘們在同一件事上不斷違犯有關,也和這條戒可能涉及的種種情況有關。
【3.具緣成犯】
每條戒的制定皆因某種非法行為而起,而每條戒的違犯,又是由各種因緣決定。考察犯戒,首先要考察犯緣是否具足,如犯罪動機為何,犯罪對象為何,結果是否達成,行動時有心或是無心,等等。比如殺人,究竟是無意誤殺還是蓄意殺害?是將對方致死還是殺人未遂?所犯對象是阿羅漢、父母還是普通人?等等,因緣不同,結罪也不一樣。
同樣是殺業,殺人和殺動物的罪過就有區別。雖然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但人身難得,從這個意義上說,殺人的罪過就比殺害動物更為嚴重。就像同樣是陶瓷的碗,從質地來說,價值應該相差無幾。事實上,做工精緻或粗糙,價值會有天壤之別。一個可能是藝術品,另一個可能做日用品都不合格。同樣的道理,從生命本身來說,眾生是平等無別的。但以不同身份顯現時,價值大不一樣。人的身份可以修行乃至成佛,動物卻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理解平等時,不能因為平等而抹煞差別,也不能因為差別就抹煞平等。
總之,了解犯戒與否或犯戒輕重,必須從這些因緣中考察,所謂具緣成犯。
三、戒律的局限性及普遍性
毗尼是由因緣所顯,所以,它既有普遍性,也有局限性。
其普遍性在於,戒律是針對人性弱點制定,這種弱點存在於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其局限性在於,戒律的制定離不開特定的文化背景、法律法規和當時的習俗、觀念,尤其是「息世譏嫌戒」部分,是和特定習俗發生衝突後才制定的。
【1.戒律的局限性】
有些戒律和特定因緣有關,但這些文化背景、法律法規卻是變化的。
比如盜戒,雖是屬於性罪,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都是不道德的行為。但盜戒有輕重之分,所謂重罪,在印度屬於判處死刑的罪。究竟偷多少東西才能判為重罪呢?其衡量標準是因地制宜的。佛陀制定盜戒時,根據當時摩揭陀國的法律規定,只要盜了五錢以上就屬於重罪,五錢以下則是輕罪。可見,佛陀對罪的判決是有特定背景的。
此外,比丘戒中不可鋤草、掘地等戒條,則和印度習俗有關。在印度,婆羅門的一生分為兒童教養期、成家立業期、森林期(遁世潛修)幾部分。完成世俗責任後,就會拋家舍業,前往山林修行。這種重視精神生活的傳統,使印度各種宗教特別發達,民眾也以供養修行人為榮。所以,印度的出家人多以乞食為生,沒人覺得乞食是低人一等,是不勞而獲。相反,如果出家人去種地經商,反而會遭人譏嫌。
但這種傳統卻很難為中國社會所容,所以乞食制度在中國始終沒有普遍實行過。俗話說,「饞當廚子懶出家」,這就充分反映了社會對出家人接受供養的偏見。如果再去乞食,就更容易遭人誤解甚至誹謗。根據這種國情,祖師提倡的就不是乞食,而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2.戒律的普遍性】
雖然戒律有特定的時代背景,但也有其普遍性。
因為戒律是針對人性弱點制定,這種弱點在任何時代都有其共性。比如貪嗔痴,不論古今中外,只要還是凡夫,就離不開貪嗔痴,離不開殺盜淫妄的行為。
戒律的制定,正是為了對治殺盜淫妄,再從根本上對治貪嗔痴。所以,律中有許多關於衣食住的規定,非常細緻。通過這些具體規範,幫助我們減少對物慾的貪著。
凡夫的生活,是充滿貪著的生活。因為有貪心,就會不斷產生需求,進而試圖佔有。戒律,就是通過遠離而減少貪著。從這個意義上說,戒律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凡夫都有這些弱點,要改變這些無始以來的不良串習,就離不開持戒的前提。
【3.正確對待戒律】
正確看待戒律,要避免盲從和輕毀兩個極端,一方面看到它的普遍性,一方面了解它的局限性。
戒律的普遍性,就是佛陀制戒的精神。比如乞食、樹下坐等頭陀行,雖然就形式來說,在今天的環境很難長期執行,但這種簡樸的精神卻是我們必須繼承的,因為這是修行的增上緣,是和解脫相應的生活。它所傳達的精神,在任何時代都是有現實意義的。
但也有一些戒,如不得立大小便之類,那是因為印度的出家人穿裙子,但我們今天執行起來,可能對修行的意義並不是很大。如果一定要機械照搬,反而會使某些人因此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增加普及戒律的難度,這就需要靈活把握。
全面了解戒律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立足佛陀制戒的根本精神及開遮持犯的原理,才能更好地繼承戒律,弘揚戒律,使之在現實僧團發揮更大的作用。
【4.隨時毗尼與隨方毗尼】
《五分律》中,佛陀明確告訴弟子們:
雖是我所制,而於余方不以為清凈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余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雖然是佛陀制定的戒律(主要指息世譏嫌戒),如果在其他地方執行起來和當地民俗、法律產生很大衝突,就不必執行。雖然在戒經中沒有相關規定,但在其他地方卻必須去做,否則就會引起大眾譏嫌,甚至影響僧團乃至佛教的整體形象。那麼,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法規。這段開示,充分體現了佛陀民主、開放的態度。
今天發生的很多新鮮事物,如看電影、電子遊戲、炒股等,都是佛陀時代沒有的,也是戒律不曾規定的,但只要我們去做,一定會引起世人譏嫌,就要堅決禁止,不能因為戒律無此條文就任意妄為。
基於這一精神,戒律傳入中國後,也歷經了本土化的演變過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南山律」的大乘化傾向,自道宣律師開宗弘化以來,盛行於漢傳佛教界。此外,歷代祖師還在戒律之外製定了很多僧制、清規。僧制始於東晉道安法師,據《高僧傳》記載:
安既德為物宗,學兼三藏,所制僧尼軌範,佛法憲章,條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二曰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三曰布薩、差使、悔過等法。而影響最大並沿用至今的,則是唐代百丈懷海大師所制的《百丈清規》。此外,各地叢林還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以整肅道場綱紀。這些僧制和清規,無不帶有強烈的本土特色,是對戒律內涵的延伸。
四、制戒的意義
僧團是法治而非人治的團體。佛陀入滅時,未將僧團領袖權交給任何人,而提出以戒為師、以法為師,所謂「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這就必須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進行保障,使僧眾能夠依此修行並共同生活,從而令正法久住。
【1.十種利益】
當比丘出現某種不如法行為,佛陀便會根據所犯制定戒條。佛陀每次宣說戒條前,首先要闡述制戒的十種利益,然後才是關於戒條的具體內容。這十種利益,也就是十句義。具體內容為:
第一、攝取於僧。這是總的原則,即以戒律、制度管理僧團。當然,制度要靠人執行,但執行的依據是戒律,而不是個人利益,更不是個人好惡。攝取於僧的原則,彰顯僧團是一個法治團體。
第二、令僧歡喜,
第三、令僧安樂。在集體生活中,必須有共同遵循的平等準則,這樣才能令大眾感到歡喜,並使這一團體保持長久的和諧安樂。如果厚此薄彼,朝令夕改,就會滋長人我是非,造成彼此對立,令大眾無法安住。
第四、令未信者信,
第五、已信者令增長。戒律還具備化導社會的意義,因為佛陀已經滅度,佛法深奧難解,信眾對三寶的直觀感受,常常是建立在僧人的威儀和氣質之上。如果僧人都能嚴持凈戒,具足僧格,保持莊嚴、超然的外在形象,就能使沒有信仰的人生起信仰,使已經信仰的人堅固道心。
第六、難調者令調順,
第七、慚愧者得安樂。依戒行事,僧團中不如法的人和事就能得到應有制裁,幫助犯戒者調柔身心,改邪歸正。同時,也能使那些有慚愧心、有信心道念的出家人免受干擾,能夠在道場中安心修行。
第八、斷現在有漏,
第九、斷未來有漏。漏,就是煩惱。以戒為師,依戒修行,就能斷除現前的痛苦煩惱,不再造作惡業。這樣也就不會種下苦因,使未來繼續不斷地受苦。
第十、令正法久住。在過去七佛中,有些佛陀沒有說法結戒,在他們滅度後,正法很快衰落。所以,佛陀制戒的根本目的就是令正法久住,使世世代代的眾生能夠從中獲益,從中解脫。
【2.三大意義、一大理想】
以上所說的十句義,又可歸納為三大意義、一大理想。
(1)個人解脫的意義
十句義中,斷現在有漏、斷未來有漏兩項,屬於個人解脫的內容。戒律又稱為別解脫,由建立一種與解脫相應的生活,進而生定發慧,導向究竟解脫。
修學佛法的關鍵,是具備解脫的能力。事實上,每個人內心都具備解脫的能力,只是被無明遮蔽,雖有若無。受持戒律,就是幫助我們掃除遮蔽心靈的煩惱塵垢,進而定心一處,破妄證真,引發本自具足的解脫能力。否則,我們將永遠被串習左右,在有漏的心行相續中沉淪。
(2)僧團和諧的意義
十句義中,攝取於僧、令僧歡喜、令僧安樂、難調者令調順、慚愧者得安樂五項,屬於僧團和諧的內容。這種和諧,體現在和合、安樂、清凈三方面。
戒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使大眾和合相處。如果有特權階層,就不可能達成真正的和諧。所以,佛陀提出「六和」的管理精神。一、戒和同修:大眾共同受戒、持戒,依戒生活。二、見和同解:了解制戒精神,識達開遮持犯,依戒處理問題,不自以為是。三、利和同均:僧團利益大眾平等享有,財食與共。四、身和同住,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此三為身口意三業的和諧,對於僧團所有的如法制度、如法僧事,大眾應該無條件地認同並隨喜。
以上所說的六和,屬於事相的和諧,此外還有理和。理,即空性之理。十方諸佛所證得的真理是不二的,所謂理和同證。相比之下,理體的和諧比事相的和諧更深層。但我們也要看到,佛法在世間流布,主要是靠事相的和諧。所以,事和理不可偏廢,否則就不利於佛教的健康發展。
(3)化導世間的意義
十句義中,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長兩項,屬於化導社會的內容。僧人具足完善的僧格,僧團才有弘化世間的功能。
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主要是靠住持三寶。所謂住持,即傳承並弘揚佛法,使之在世間薪火相傳。其中,以佛像為佛寶,經書為法寶,現前僧團為僧寶。但佛像不會說話,教理太過深奧,人們對佛教的觀察,往往集中於現前的出家人。出家人慈悲為懷、清凈莊嚴,他們就覺得佛教很好,生起嚮往乃至皈依之心;出家人熱衷名利、世俗不堪,他們就對佛教不以為然,沒信仰的固然無法生起信仰,有信仰的也可能因此退心。可以說,出家人的所作所為就是佛法的廣告,直接關係到佛法在世間的流傳,關係到大眾的法身慧命。
(4)正法久住
如果僧眾都能依戒修行,實現個人解脫、僧團和諧、化導世間的三大利益,自然就能達到正法久住的效果,這也正是佛陀制戒的究竟理想。
「毗尼住世,則佛法住世。」但毗尼住世不僅在於律藏的流傳,也不在於各種流於表面的形式,而在於出家人對戒律的真履實踐。作為佛法的住持者,每個出家人都有責任受持戒律,把戒律真正落實到修行中,落實到生活中,以此改造身心。這樣,才有能力荷擔如來家業,成為正法的傳承者。
題主您這描述,我可不敢回答。一回答,自詡高僧那可是破戒行為。
止惡防非。
世道無常,無常就是時時在變,所以要懂得機變,但要能機變就要有智慧,有智慧需要先有定力,有定力要靠守戒。
為了不受他境影響。
你說得有道理,呵呵……問題是這個世界上有幾個濟公呢?而且你怎麼知道濟公在成為濟癲之前,經歷了何等的嚴酷的修行?看問題不要只看表面,要學會看得深入一點,也不要只看別人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也要學會看別人為這個結果付出了何等的努力。
之所以稱之為戒,因為做不到,所以需要約束,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
但是後來的人以為戒律是佛家最重要的內容反而忘記思考戒律因何而存在。戒律只是為了讓人收束奔騰脫軌的身心去沉潛下來,領悟到佛法真諦的末端一毫而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何求索?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路徑作為向上求索的繩子,對於有些人來說戒律就是這條繩子。戒律是作為適合大多數人求索的一個路徑,但並不是所有人的都依據這條路徑才能找到真義的大路。是因人的資質,先天,後天和觸機不同而不同,大道萬萬千千,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適合的那條繩子,法本無法。如果僵化了戒律的意義就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了。而像濟公那樣的人早就已經悟到佛祖的真義。
知道不一定明白,明白不一定懂得,懂得不一定做到。
制心
都沒回答到本質上。首先,要明白出家人為什麼要持戒。出家人守的戒律又叫護解脫律儀。也就是說,這些戒律是為了幫助你自己解脫的。好。那戒律和解脫有什麼關係,或者說為什麼要指定戒律。因為戒律的本質,不是僅僅為了拿來守了給別人看的。它最本質的目的是,當你的第六意識已經無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時,戒律能起到最後的守護作用!換句話講,佛陀當年早就知道人都用犯慫的時候,都有可能有經歷誘惑的時候,他指定戒律就是為了當你面對誘惑蠢蠢欲動時,他指定的戒律儘力的幫你往回拉一把而已啦。
接下來再回為什麼高僧要持那麼多戒的問題。很簡單哪,這個時候戒律就像是各種安全措施,你護持的戒律越高,出現異常的狀況就越低,通往解脫的道路就越穩當。至於濟公那個只能當那個純屬娛樂,不能當真的
您也說了,濟公是活佛!
慧可斷臂求法,南泉普願斬貓示道。
佛門五戒,殺戒第一。又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敢毀用。慧可大師斷臂算是半個自殺+一個大不孝。可是,為什麼還成就禪宗二祖。
普願禪師立舟上橫劍斬貓,也是殺戒。卻度了弟子。
佛門論心不論事,舉個例子,和家裡長輩在一起的時候做飯難免會放蔥蒜,有味道不好聞怎麼辦?只能吃。這和貪著辛味不同在發心。
PS:又可見戒律是世尊對我自己說的,而不是讓我拿來度量他人過失的。我不是和尚,所以和尚沒有戒律。我若是和尚,和尚便有戒律。我不能用和尚的戒律去非議和尚,除非我是和尚,那麼非議也就變成了懺悔。
出家要有八萬細行,三千威儀。都是為了渡人渡己。只有一條戒,叫具足戒。見《大本經》
也即人類生來具足,人類的性慾,食慾,自由,愛 自出生起就具備完全滿足的條件。
當你慾望滿足,你就根本無需作惡。而慾望滿足只需要人類認識到一點:那就是一切都是潔凈的,人類生而潔凈。這就是「清凈眼」。
make love,no war!
知乎專欄 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