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宋、元、明、清時期的建築本身以及斗拱有什麼區別?
如題
這個問題真的是可以回答個幾天幾夜,因為內容實在實在實在是真他媽的多,可以洋洋洒洒寫個幾萬字,只能大概的講,附帶幾個參考書目。
有好的書我們來交流下啊~!!!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樓慶西
《中國建築史》——對就是我們的教科書,寫的很簡單,但是很全
我會寫的偏通俗詳細些,盡量保證非建築行業的孩子們也可以看的懂(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答專業相關的問題,害怕非相關專業的大朋友們看不懂 T.T),想把這些關於古建的知識傳達給你們,中國建築真的很美很美^_^
建築與斗栱的區別
漢
秦都咸陽建造原計劃建立一個空前龐大的都城,但因秦王朝只僅存15年而未能完成。但咸陽宮的建立,集合了當時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起到了技藝融合的作用。
東魏的曹魏鄴城是歷史上第一座輪廓方正規整,有明確的功能分區和規劃布局,具有南北軸線的都城,開創了城市規劃的新格局。
由於漢代的住宅沒有實物遺存,只能從數量頗多的漢畫像石,磚,明器上得到一個漢代建築的大體狀況。
斗栱:
1.漢代斗栱使用已經相當廣泛,但形制善未確定,斗栱都是各自孤立的,沒有形成整體聯繫。
2.偏於仿木的形象,斗栱石柱十分碩大,承載性能良好。
3.漢代斗栱大部分都放置在柱頭上,屬於柱頭鋪作層。
4.柱間闌額上的斗栱,已經顯現出補間鋪作的雛形。
5.結構作用較為明顯,保護土牆、木構架和房屋的基礎。
建築:
1.懸山頂成為漢代使用最頻繁的屋頂形式,廡殿頂也被廣泛使用,但它多出現正在較大型,且重要的建築上,屬於最高等級的屋頂形式。
2.漢代的屋頂,還有把屋面做成上半部分是懸山,下半部分是廡殿(歇山頂的雛形)。
3.屋脊樸實,屋頂整體笨拙,裝飾花紋簡潔。
4.漢代建築突出表現就是木架建築漸趨成熟,磚石建築和拱券結構有了很大發展,後世常見的抬梁式和穿斗式兩種木結構已經形成。
好了,不是建築類專業的大朋友小朋友該懵逼了,啥是斗栱呀。
這個木頭疊起來的就是斗栱,去一個廟裡啊等等地方,抬個頭就可以看到了。
斗栱又叫鋪作層(宋時才稱鋪作層),聽中建史的老師說,她去參觀的時候,請了個導遊,問導遊這個是幾鋪作的呀,問了一系列很專業的問題,活生生把導遊給問哭了。。。。。。
懸山頂和廡殿頂在如今的生活中很常見。
來看圖來認一認回想一下,身邊有哪些建築屬於這兩個頂的
宋
南宋時,手工業與商業的發達,使建築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城市發展上,城市數量明顯增多,唐代戶數十萬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幾座,北宋時已增至四十多座。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建築密度增大,東京成為中國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城市。東京廢棄封閉的里坊制,轉為開放的街巷制。
在建築發展上,本時期呈現幾個特點。
1.城市規模縮小,無論是建築組群還是單體建築,規模一般都比唐代小。
2.建築總體布局趨向多進院格局,景觀建築中也出現像滕王閣,黃鶴樓那樣形態複雜的大型閣樓為主體的布局方式。
3.建築類型增多,以城市商店、飲食業、娛樂業最為著名,「瓦子」達到很大規模。
4.建築技術取得重要進展,木構架的殿堂形,殿閣形,廳堂形、堂閣形均已齊備。
5.《營造法式》的問世,意味著成熟的木構架建築體系進行了規範化的總結,建築定性化達到嚴密的程度。
6.小木作發育成熟
7.建築風貌顯現鮮明的地域性特點,北宋吸收齊魯和江南文化,與汴梁地區傳統相結合,創造出秀美、精細的北宋官式風格。
8.木構架建築體系在經歷唐的粗獷風之後,在這個時期開始精緻化的磨練噠。
《清明上河圖》很好的描繪了當時汴京的風貌,
平江城(今蘇州),利用地區條件,採取水路,陸路兩套相結合的交通體系,平江城的規劃布局,充分體現了因水制宜的特點,而且很注重街巷的景觀,善於發揮塔、觀、城樓、牌坊等得對景,組景作用。特別是把塔均勻分散布置在近郊山頂,街道對景,城市門戶等顯要地位,豐富了城市的立體輪廓和獨特個性。
謝我魚 @鯊魚鯊魚 邀。。。這是要我複習上學期的中建史嗎2333
首先提出,是斗栱,木字旁,而非斗拱~
斗栱的話其實很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幾句話:
宋式斗栱:以材為主,才分八斗等。
其中單材的材高15分,寬10分
足材的材+栔(此處讀zhi)共高21分
清式斗栱:以鬥口作為基本的模數單位,分為11等(實際是宋的材的寬度)
接下來詳細說說吧~
首先介紹一下斗栱。
斗栱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組成。在結構上承重,並將屋面的大面積荷載經斗塊傳遞到柱上。它又有一定的裝飾作用,是建築屋頂和屋身立面上的過渡。此外,它還作為封建社會中森嚴等級制度的象徵和重要建築的尺度衡量標準。
唐朝以前斗栱還未完全成熟,但是基本特點已經形成。
唐朝時候柱頭鋪作完善,並且使用了下昂,補間鋪作簡單,出挑少,柱頭鋪作雄大(《刺客聶隱娘》里的斗栱大小基本都和舒淇差不多高了。。。)
宋朝時候斗栱基本成熟。
遼金時期基本和唐宋無異,但是有微小變化。
元朝時期斗栱尺度變小,真昂已經很少,可以說甚至有點倒退。
明清時期斗栱的尺度更小了,並且使用假昂。
關於宋清兩代斗栱具體的區別的話宋可詳見《營造法式》,清詳見《工程做法》
宋:
宋的斗栱以「朵」為單位。
柱鬥上的斗栱叫做柱頭鋪作,柱子和柱子間的斗栱叫做補間鋪作,房屋轉角上的斗栱叫做轉角鋪作。
宋代對斗栱的叫法主要看它的出挑數,一般命名是出挑數+3,也就是出一/二/三/四挑稱為四/五/六/七鋪作,極限就是五跳八鋪作。
《營造法式》中提及,宋代以斗栱中的截面「材」作為模數的基本單位,「材」又細分為「分」,「分」是「材」高度的1/15,材寬度的1/10
「材」和「分」又派生出「栔」和「足材」。「栔」是取上下兩層栱或者枋之間的斗平+斗欹的高度,高6分、寬4分;足材就是「材」+「栔」,高21分
宋代材分八等,也就是一等材到八等材。一等材高9寸,寬6寸;八等材高4.5寸,寬3寸,相鄰的兩等材之間不是等差減少的關係。
這種材分制制定了單材的截面為3:2(比如一等材就是9:6),是很科學的高寬比,這種比例下各受力構件的截面取值是很合理的,不知道為什麼到了清朝反而趨向不科學了
清:
清的斗栱以「攢」為單位。
柱鬥上的斗栱叫做柱頭科,柱子和柱子間的斗栱叫做平身科,房屋轉角上的斗栱叫做角科。
《工程做法》中說的就是清朝的鬥口制啦~
鬥口就是鬥上用來放栱、翹、昂、枋的開口。不同部位的斗栱、不同類別的斗、同一個斗的迎面方向和側面方向開口的尺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工匠是個很精細的活
而作為標準單位的鬥口,是指平身科斗栱中,大斗或者十八面斗迎面方向安裝翹昂的鬥口的寬度(好繞口。。。)
鬥口分11等,一等鬥口寬為6寸(滑上去看看是不是宋代的材的寬度呀),二等鬥口寬5.5寸,它人性化在各等的鬥口寬是等差遞減0.5寸,到了最小的11等的鬥口寬正好1寸
清朝同樣也有單材和足材,單材的寬高比為1:1.4,足材寬高比為1:2,雖然很好記,但是沒有宋朝的受力合理
但是有趣的是,清朝雖然有11等鬥口,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到三等鬥口未見用過,最大的建築一般用到四、五等,當然十一等因為小,也很少見
不得不的說,斗栱的出現給建築的施工帶來很大便利,因為都是採用模數制,只要知道了這個建築使用的是幾等材,就可以知道這個建築有多大的空間~
————————————————————————————————————-————
關於建築的區別實在太多啦就不一一贅述,寫主要的點吧:
宋代:
由於宋朝手工藝發達,建築水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主要表現在:
(1)城市結構和布局起了根本性的變化。
(2)木構架建築採用了古典模數制
(3)群體建築組合在總平面上加強了進深方向的空間層次,更加襯託了主體建築
(4)建築的裝修和色彩有了很大發展
(5)園林開始興盛
清代:
清朝的話經歷了前幾代皇帝的努力恢復了社會經濟之後,在乾隆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達到了極盛期
(1)藏傳佛教建築興盛了起來
(2)住宅建築開始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趨於多樣化
(3)簡化單體設計,提高群體和裝修水平
(4)建築技藝創新,比如水濕壓彎法、對接包鑲法、引進和使用玻璃等等
(5)園林達到了極盛期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題主真是提了個,可以講上幾天幾夜的問題~
打了好久累死我了!
但是!
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交流~
唐宋時斗拱房屋斗拱碩大,屋檐出挑深遠,到了明清時期斗拱變小,出檐變短。這是因為隨著建築技術提升,柱頭間的額枋和隨梁枋的使用讓構架整體性得到了加強,以及夯土堆的消失導致不要那麼大的防雨「出挑」,所以由斗拱不再是受力的構件,而成為裝飾性構件。
【古建築的規模】
中國古代的建築體量大得嚇人,漢代的未央宮(4.6平方公里),長樂宮(6.6平方公里),建章宮(約5平方公里)以及唐代的大明宮(3.2-3.3平方公里),每一個都比故宮(0.73平方公里)大好幾倍,單體建築在秦漢達到頂峰後也是越往後越小。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中國木構建築的特有制約因素導致的,木構宮殿的尺寸受制於木材的最大尺寸以及木料的多寡,而單個宮殿建築的尺寸一朝不如一朝最根本原因就是好木頭越來越難找了。整個中國境內樹齡過千年甚至幾千年的巨型珍貴木材越砍越少。
戰國後期,七國中秦楚這樣的大國所擁有的動員能力已經足夠強大,動輒可以徵用幾十萬民夫。在人力滿足的情況下,單體建築的大小就只取決於建築主樑柱的高和粗。而秦漢時珍貴的木材直接取材自都城南邊終南山以及秦嶺的山麓中,高大的千年巨木,就近取材,造就出壯麗無以復加的宮殿。而等到唐朝準備建立大明宮時,一千年過去了,秦嶺中高大珍貴的木材早已砍伐殆盡,而只能從帝國遙遠的南方深山中取得。到明朝後期巨木基本已經難覓蹤跡,清朝國力最鼎盛的乾隆朝,為了維修營建宮殿乾隆皇帝找人遍尋天下,可縱天下之大,巨木已無處可尋。乾隆皇帝本人甚至動了念頭想拆掉朱棣長陵的主殿(因為當時長陵主殿的尺寸居然比太和殿還大,而且還是金絲楠木建的),取其中之巨木來用。但這事兒被御史參了一本,從而打住。
【唐代建築】
我國倖存的僅有的7座唐代木結構建築:(我國至今保存的最早木結構建築)
(註:山西平順王曲村的天台庵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唐代建築,沒有發現確切建造年號,為推斷唐構,2015年維修時發現了「大唐天成」墨書題記,「天成」為五代後唐年號,因此天台庵為五代建築。)
【屋頂】
中國古建築屋頂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硬山、懸山、攢尖、歇山、廡殿等五種。此外,除上述幾種屋頂外,還有扇面頂、萬字頂、盔頂、勾連搭頂、十字頂、穹窿頂、圓劵頂、平頂、單坡頂、灰背頂等特殊的形式。
皇家貴族可以使用高等級的廡殿頂和歇山頂,民眾只能使用懸山頂和硬山頂,甚至懸山頂最後也被限制。
為什麼中國古建築檐角上翹,因為平直的戧脊上,末端的瓦靠瓦釘固定,時間久了瓦釘鏽蝕瓦片脫落,而上翹的檐角則可以節省瓦釘並阻止滑落,且比較美觀。
"唐宋建築,明清傢具」的成因
中國木結構建築的巔峰在唐宋(確切說是唐末到宋),源自框架鋸的引入與推廣,極大地促進了斗拱結構的發展;中國傢具的巔峰在明清(確切說是明萬曆年間到清),源自刨子的引入與推廣,使硬木作為傢具成為可能。
我只說宋式斗拱和清式斗拱的區別。
這兩個朝代分別有各自的國家建築標準——《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做法》,最大的區別,在於昂的功能不同。
用通俗的說法,宋式昂更多的是起平衡作用,斜的;清式昂基本都是平的,純粹裝飾作用。這個區別,一眼就能區分出來。
附,自己畫的各個朝代昂的演變
明以前的斗拱結構作用比較大。明以後結構作用減少,裝飾增多。
好,我決定也開個大坑,不知道跟前面幾位答主誰先更完。。。囧rz
其實應該看潘德華的《斗拱》上下冊,最簡單的描述應該是,宋朝時候斗拱的結構作用比較明顯,到清朝,斗拱逐漸變小,功能作用衰退,裝飾性作用增強。
看書,梁思誠的建築史,李允訸的華夏意匠。斗拱在結構中的作用變化是關鍵。另外,各個朝代因為材料工藝的進步,技術傳承的差異,審美的取向,經濟條件的變化等等因素,建築呈現不同特點。比如磚的工藝,人口爆炸,族群遷移,外族文化融合,就對明清的建築影響很大。
這個,馬上要考研了,你是在最後複習么?
題主……
推薦閱讀:
※古代的皇妃是不是都很醜?
※為什麼中國傳統服飾衰落,而西方服飾成為主流?
※為什麼現在的兩晉南北朝史較冷門?
※五胡亂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為什麼夏商周漢四朝就維繫兩千年,而之後的兩千年卻有幾十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