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軍事重鎮?它們為什麼能成為重鎮?

可截取衛星圖說明,謝謝。


此文會根據評論區提醒,實時修改錯誤。

————————————正文—————————————

前幾天看到這個問題了,所以開始畫了一系列地圖,可以發布成果了。

1. 關寧錦防線

由錦州,寧遠(今遼寧興城),山海關組成,依次分布於遼西走廊上。西邊是遼西的崇山峻岭,東邊就是渤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山海關作為最後一道防線至關重要,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過了山海關就是華北平原了,可以直達北京或一路南下。

這裡插一句,其實對於防禦清軍來說,只有山海關是有用的,寧遠和錦州就是個擺設,具體原因看下一張圖就知道了。

參考戰例:松錦大戰,寧遠大捷, 寧錦大捷,遼瀋戰役

2. 古北口和喜峰口

燕山山脈中的兩個重要關口,和山海關一起成為了遼東進入北京的三條主要道路上的屏障,相比起山海關來,由於都是山地中的道路,所以行軍不如前者方便。

看到這裡你也明白前面說寧遠和錦州是擺設的原因了,因為自清軍吞併漠南蒙古諸部之後,版圖向西大大延伸,本來處在蒙古控制之下的地區現在也納入了自己的版圖,進攻明朝的道路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不必死磕關寧錦防線了。所以自己巳之變清軍嘗到甜頭之後,先後總計六次通過這兩條道路入塞搶劫,給華北平原帶來空前浩劫,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參考戰例:清兵入塞,己巳之變,庚戌之變

歷史上有哪些國家是被自己「作」死的?它是如何做到的? - 知乎 我這個回答詳細講述了關寧錦防線和明朝滅亡的關係,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3. 居庸關

北京的北大門,處在太行山脈的山谷中,軍都徑上的一道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防禦著西北方來的敵人。當年土木堡之變就發生在離居庸關不到100公里的地方。

參考戰例:土木堡之變

4. 倒馬關和紫荊關

太行山脈中很重要的兩個關口,也是位於草原游牧民族入侵的主要路線上,穿過這兩個關口,翻過太行山脈,就可以往北京進軍了。

參考戰例:成吉思汗分兵內外夾擊紫荊關的金軍,土木堡之變

居庸關、倒馬關和紫荊關統稱為「內三關」。

5. 宣府與張家口

宣府和張家口一起組成了北京的北大門,主要防禦從草原上來的敵人。

參考戰例:野狐嶺之戰

6. 大同

位於大同盆地,既是通往草原的橋頭堡,也和宣府一起保衛北京免受游牧民族的侵略。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它處在一個交通要道上,通過大同向南可以繼續攻打雁門關,沿桑乾河河谷往西可以進攻宣府。

參考戰例:白登山之圍

宣大地區處於和游牧民族作戰的第一線,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明史》,列傳第九十九,馬永、梁震、王效、周尚文、馬芳。這幾個人都是嘉靖時期宣大地區抗蒙古的名將,他們的傳記都是描述和蒙古軍隊作戰的,對手主要是吉囊和俺答等韃靼部首領。

7. 雁門關

位於恆山之中,控制著連接大同盆地和太原盆地的要道。通過雁門關後往南就是太原,往東可以抵達平型關。

參考站例:雍熙北伐(楊業在雁門關外戰死),應州大捷

8. 偏關和寧武關

寧武關位於呂梁山中,在季節性的恢河旁,是圖中三座關口中戰事最頻繁的一座關口 。偏關位於黃河邊(老牛灣,很著名的景點),只有當冬季黃河結冰,北方的游牧民族才可越過黃河攻打偏關。圖中連接雁門關、寧武關和偏關的線就是長城的大致走向。

參考戰例:寧武關之戰(周遇吉VS李自成)

雁門關、寧武關和偏關統稱為「外三關」。

9. 平型關

位於恆山和五台山之間,地勢險要,控制著太原和華北之間的交通要道,過了平型關,就可以經靈丘和飛狐峪進而攻打紫荊關。

參考戰例:平型關大捷

10. 太原

位於太原盆地,往東可以抵達娘子關。

參考戰例:金軍南下攻宋

11. 臨汾

關中及太原通道上的城池,往哪邊打都行。

12. 娘子關

連接太原和真定,位於翻越太行山脈的主要路徑上。

參考戰例:楊延昭鎮守的三關之一

13. 潼關和函谷關

位於中條山、華山、崤山之間的谷地上,靠近黃河邊,地勢險要,是關中平原和長安的東大門,防禦者從中原來的敵人。秦軍就是在函谷關拒六國兵馬的。

參考戰例:秦函谷關拒六國

14. 漢中及散關

漢中通往關中平原的主要道路就要經過散關和寶雞,所以散關是控制秦嶺交通要道的重要關口。還有一條非主流路線就是子午谷了,不如前者便利,風險巨大,當年高迎祥就企圖通過子午谷進攻關中,結果在黑水峪被孫傳庭痛擊。

參考戰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吳階、吳璘打敗完顏宗弼,曹真擊敗諸葛亮

15. 幽雲十六州的範圍圖

大致就是山西北部和華北平原北部及燕山山脈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前文介紹的大部分重要關口都在幽雲十六州,南邊就是大片的平原,開封坐落在這片平原上,除了少數河道外幾乎無險可守。北宋就是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下立國的,可以說是沒有國防的。

幽州:今北京 順州:今北京順義

儒州:今北京延慶 檀州:今北京密雲

薊州:今天津薊州區 涿州:今河北涿州

瀛州:今河北河間 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新州:今河北涿鹿 媯州:今河北懷來

武州:今河北宣化 蔚州:今河北蔚縣

應州:今山西應縣 寰州:今山西朔州東

朔州:今山西朔州 雲州:今山西大同

16. 襄陽

秦嶺--淮河分界線不但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而且一起組成了抵禦北方政權侵略的天然屏障。黃河在冬天會結冰,軍隊可以藉此越過黃河南下進攻,但是淮河冬天不會,可以阻止不善水軍的北方軍隊。所以在宋金戰爭中,金軍雖然初期勢如破竹,當推進到秦嶺--淮河線時也停下了腳步。但是,從圖上可以看出,秦嶺和淮河並不是連接在一起的,中間有個缺口,而襄陽就坐落在這個缺口上,由此成為了南宋最為重要的戰略中心。其實金軍和偽齊政權在初期是佔領過襄陽的,多虧了岳飛通過一系列戰役(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站)最終收復了襄陽。隨著吳階、吳璘在川陝戰場站穩了腳跟,南宋的秦嶺--襄陽--淮河防線構築完畢。這條防線堅持了130多年,直到咸淳九年被元軍攻下。襄陽城破,南宋的國防被撕開了一個口子,10多年後就亡了。

不單單是戰略上,襄陽本身也是個很重要的交通要道

往南可以抵達武漢、荊州,往北可以去中原,往西可以進入關中和漢中,如此便捷的交通優勢是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一個原因。

17. 河套平原,不是一個重鎮,而是一個重要的軍區

紅線和黃河圍成的地區就是河套平原。北部是陰山山脈,西部是騰格里沙漠,南部是庫布齊沙漠。因為有黃河穿過,所以在這裡形成了農業灌溉區,以水草豐美著稱, 民諺曰:「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

河套平原對於游牧民族的意義就相當於台灣對於美國的意義,即發起進攻的橋頭堡。佔據了河套,游牧民族軍隊就不需要通過茫茫大漠來運送補給,物資及水源可以直接從河套的農業區獲取,極大地方便了後勤。這一點在明朝中期得到了驗證,自小王子(達延汗)統一了漠南蒙古諸部之後,就開始經營河套,一直到俺答汗時期正式站穩了腳跟,明朝北部的邊患就日益嚴重了起來,嘉靖時期「南倭北虜」的「北虜」就是始於此。

當然,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也會儘力奪取這塊地區,如蒙恬指揮的「 秦攻匈奴之戰 」,攻佔「河南地」,指的就是河套平原,從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18. 太行八陘

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一般就是以軍都陘為分界的。

19. 河西走廊及河西四郡

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南部是祁連山脈,祁連山脈的冰川融雪在山腳下形成了一片帶狀的綠洲,連接新疆和中原。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使整個河西納入西漢版圖。在隴西郡和北地郡基礎上,增設河西四郡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以此來保衛這條交通要道。甘肅省的名字也是來源與其中的兩個郡,即張掖的甘州,酒泉的肅州。嘉峪關是明長城最西段的關口。圖中畫出的紅線就是G30連霍高速。

20. 四川盆地及劍門關

東邊是巫山,西邊是青藏高原,南邊是雲貴高原,北邊是大巴山。進川道路主要就上面三條。一條是經長江三峽到重慶再去成都,長江中上游水流應該挺急的,古代坐船去估計挺危險。一條是漢中到巴中再入川,這條路就是今天的G85高速。還有就是漢中經劍門關(今劍閣縣)到成都的,也就是「蜀道難」中的「蜀道」, 「劍閣崢嶸而崔嵬」描述的就是劍門關。這條路就是今天的G5高速,我查了一下圖片,好像是挺難的。至於參考戰例,大家去搜吳階(和他弟弟吳璘)這個人就行了,南宋和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三代守蜀,川陝戰場就是靠他守住的。另外三國時期這個地方故事也不少,就不舉例了。

21. 安慶

這是個佔據水運要道的極佳案例。安慶之所以能成為南京的門戶,就是因為處在南京的上游,由此控制了通過水運運往南京的物資。想要攻打南京就必須先打下安慶,如果繞過安慶的話,那麼後勤補給只能通過陸運,效率肯定比不上順流而下的水運,而且南京城向來皮糙肉厚,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的話就會成為消耗戰,南京的物資可以輕輕鬆鬆從安慶經長江獲取,時間一長陸運的肯定堅持不住。而一旦攻佔了安慶,那麼就可以奪取本屬於對方的水運優勢,一下子實現了逆轉,打下南京也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戰例:陳玉成安慶保衛戰,曾國荃攻佔天京(南京)

22. 虎牢關

北抵黃河,南靠嵩山,是洛陽的東大門。最有名的戰役就是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和王世充的虎牢關之戰。圖中李世民的進攻路線我不太確定,歡迎指正。

23. 上黨地區

上黨地區由長治盆地和澤州盆地組成,被太行山脈和太岳山脈夾在中間,南邊是王屋山。往南出太行山可以攻擊經黃河沿岸進入中原的軍隊,往西出太岳山脈可以前往關中,往東翻越太行山脈可以進去中原,往北就是晉中盆地,是十字路口式的交通要道。

戰國時韓國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趙國,想藉助趙國之力對抗秦國,由此爆發了秦趙之間長達兩年的戰爭,最終秦軍在長平殲滅趙軍主力,佔據上黨。可以看出上黨往東翻越太行山脈就可以抵達趙國國都邯鄲,所以素有「得上黨而望中原」之說。圖中標出的兩條路就是由關中進入上黨的路線,即當年長平之戰秦軍包抄趙軍的路線。

24. 長城線路圖

以前在教材及相關書籍上看到長城的地圖總是覺得非常奇怪,弄不明白它為什麼是這樣走的,現在配合地形圖就一目了然了。上面的關口及地形前文都已介紹,這裡就不細說了。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在居庸關分成兩道,北部的是外長城,也叫邊牆,南部的是內長城,叫次牆,內外長城圍成的部分就是前文所介紹的「幽雲十六州」的西半部分。

徐州及南方的部分大家去看 @從容淡定 的,他寫的挺完善的,我確實不太熟悉南方部分。

地形圖是截取騰訊地圖的,想看全圖的直接上騰訊地圖看。


——————————————————————————

2017-09-20

新開了一個專欄,專門講歷史地理。排版比都寫到這個文章下面更方便一點。大家可以去那裡看全部的。

左圖右史

——————————————————————————

先上一張中國地形圖和中國水系圖。

有一張更高清的水系圖,由於太大,上傳不了。

需要的可以去下載http://www.zjch.gov.cn/col/col745/index.html

還有各省均有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進去找「標準地圖服務」有的省會提供水系圖地形圖等(沒有版權才是最主要的)。

先從華東地區開始說起(江浙滬皖)

朱元璋剛建立明朝的時候,定都南京。為了拱衛京城,打造了一個南直隸(江南省),主體是今天的蘇滬皖。

南直隸核心區是太湖平原。至今還是中國九大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本來杭嘉湖地區也是江南省的,後來浙江太小了,就把杭嘉湖地區給了浙江。(注,此處有誤,江南省曾經包括過湖州和嘉興,並沒有包括過杭州,杭州一直是浙江的。謝謝心力交瘁的指出)

請注意此時黃河的走向,經過徐州。

作為中國自古以來的經濟核心區,首都所在地,江南省設立之初就有個重要目標就是保衛大明帝國的核心區域之一,太湖平原和京杭運河南段。

江南省的北部以徐州為界,西部以安慶為界。

為什麼是這兩個地方?

先來看看安慶。

地圖一眼看出,如果敵人從西方進攻,安慶是必經之路。

再看看安慶城的位置,本來大別山脈和皖南山區之間僅有40公里左右寬度,在安慶處又有大龍山的再次收束。可以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看下安慶北方陸路的河流。都是垂直於長江。東西向唯一的可大規模用兵交通通道就是長江。

那麼為什麼不是銅陵?

可以看到,敵軍可以繞過銅陵,選擇從菜子湖北上廬江並進入巢湖,或者走南邊七星河進攻南陵,宣城。

再看看銅陵,周邊都是山啊。別人進攻廬江了,銅陵也做不到去攻擊對方的後勤線,一個距離遙遠,二個路上有山,三是銅陵本身太小。如果是南京倒是有餘力守城同時去進攻,銅陵本身就不能屯多少兵。還是放在安慶去控制長江吧。

只有安慶是必經之路。安慶的著名戰役是曾國藩李鴻章與太平天國的戰鬥。

徐州

徐州歷史太悠久了。徐州是古九州之一。最輝煌的時候應該是夏商周時期,徐國作為淮夷老大,帶著群舒,巢等江淮小弟跟夏商周三朝對著干過。

徐州管轄的豐縣,更是吹過「先有徐州後有軒,唯有豐縣不記年」。

徐州是淮海地區天然的中心城市。因為行政規劃的緣故(四省交界,僅和江蘇的宿遷,沭陽,東海接觸)發展的其實不算很好。

蘇豫皖魯四省交界處不少人一直有成立淮海省的呼聲,欽定的淮海省省會就是徐州。

說到徐州,一定要記住,徐州是黃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界處(明清時期,1855年之前)

這是中國的高等級航道圖。可以看見,江南省核心區域水運交通極其便捷。

密如蛛網的江蘇水運系統。

徐州幾乎就是這個水運系統的北部邊緣。

徐州地形。

幾乎跟安慶一樣,有山脈收束,控制一條水路交通要道(京杭大運河)

但是徐州跟安慶略有不同在於,徐州不光是為了防守,還有對外進攻。徐州背靠江南省水運系統,西有黃河水路(至少在古代,黃河用來運兵還是可以的。現代黃河無法走大船以及下游沒有支流水系導致水運幾乎廢了)

有便利的交通,容易形成持久戰,也方便屯兵屯糧。處在多個區域的交界處(山東泰山山地地帶,河北平原地帶,江蘇皖南水鄉)

處在南船北馬的交界處。

對外用兵,對內防守,都是個極其重要的地方。

徐州的著名戰爭有,淮海戰役等。

再說說徐州吧。我再加一張圖。

圖我臨時找的,還是2000年的。不過大體沒差就行,2000年人口稠密的地方,在古代大部分時期幾乎也是人口稠密的地方,沒毛病。

注意河南東部地區的人口密度。

可以看到,徐州,距離北方核心區域,河南非常接近了,還可以向北威脅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以朱元璋北伐為例。

可見,朱元璋軍隊首先去了徐州東部(元運河與黃河交界處,就是現在下邳)分兵兩路,平定山東地區之後,沿著黃河一線攻下了河南地區——對照人口密度圖,我們知道,河南黃河沿岸是北方地區經濟重心。

河南沒了之後,元朝就很難籌措作戰資源了。

朱元璋北伐之前,方案是兩套的:1.直取大都(常遇春方案);2.先打下山東,再打下河南,再打下陝西,最後進攻大都。(朱元璋方案)。

詳見徐達北伐_百度百科

朱元璋的理由是:「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懸師深入,不能即破,頓于堅城之下,糧餉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必然陷入被動之中。」

裡面有句話叫援軍四集。那麼這個援軍四集,援軍從何而來??自然是河南陝西等地徵召的。如果打下河南,大都就很難徵調援軍了。

要攻打河南,徐州是非常重要的基地。

在看另一個北伐。

這是劉裕北伐的路線。彭城就是徐州。

徐州一路向西,河南無險可守。利用黃河水運,後勤壓力更小。

和朱元璋北伐選擇幾乎一致,從徐州開始向西進攻。

看看地形圖吧。

整個河南經濟區域都受到來自徐州的威脅。徐州地形又是依山傍水,後有大運河作為後勤保障,有天然的防守優勢。

徐州是逐鹿中原的起點之一。

華東地區其他較重要軍事重鎮還有淮南(壽縣),合肥,南京,鎮江等。

淮南(壽縣),合肥可以算是一組。守江必守淮,中國古代多次南北對峙,沿著長江的少,反而是沿著秦嶺淮河的極多。

為什麼守淮??前面也說過,帝國的核心資產就是南京,以及南京背後的太湖平原地區,這片地區是怎樣的不用我說了吧??

如果隔江對峙,敵人很容易就騷擾到帝國的核心區,破壞生產。至少要把敵人抵擋在淮河以北。

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大運河江北段,可以用來大量運輸啊。敵軍在江北岸囤積軍備,就能形成持久戰形勢,在江南地區打個半年的,就算把北軍打回去,南方經濟也完蛋了。

核心資產無險可守,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太不安全了。

守淮,淮南(壽縣)和合肥的重要性就凸顯了。

(淮南是一座煤炭城市。壽縣是淮南下屬縣,在煤炭興起之前,壽縣才是這片區域的核心)

這裡,是個開口很大的口袋。淮南處在口袋中心位置。

和江蘇不同,江蘇水網過於發達,北方不習水戰較難從江蘇進攻,通常情況下,是利用淮河支流運輸,從江淮平原地區進攻南京及背後的太湖平原。

再回到剛才的水系圖。或者看看長江水系也行。

合肥處在長江流域。

而淮南,是處在淮河流域。

由於比例尺問題,有些細節無法顯示。我再放大一點。

箭頭所指方向,是東淝河。

淮河水系和長江水系,之間這麼接近,沒想到吧??

安徽省在舉全省之力打造一個江淮運河,就是要拓寬東淝河,讓合肥溝通兩大水系並成為安徽航運中心。

合肥,是江南水運系統的邊緣區域,類似徐州。

淮南,則是延伸。

依託八公山和東淝河水運,淮南地區一直是守淮的核心。

壽縣古城的交通和地理位置。

為什麼不能繞過壽縣??

可以看到,壽縣以東,南京以北,有數片山區,雖然不高。看到山,大家第一反應,應該是——分水嶺!

分水嶺的存在,意味著便捷的水運沒有了。只能靠陸路運輸,極其低效。山地的運輸能力又是特別差。不能形成拉鋸戰,只能速戰速決,不能短期之內解決戰鬥,拿下城池,那就被後勤拖垮。

所以必須拿下壽縣,合肥,步步推進到南京。

而且,無論是從淮南東部或者西部企圖繞過淮南發起進攻,都會被南京方面派軍從淮南或者合肥抄了後路,斷了糧道。

所以壽縣和合肥的古城,都是高配,用來長期固守待援的。

這是合肥的

這是壽縣的。

這是歸德府。可見前兩者明顯大一點。

南京鎮江

南京鎮江跟合肥淮南一樣互為依託,一個可以控制京杭運河,據江而守的情況下,不清理鎮江話,從京杭運河下來的敵軍也是不能繞過去進攻別的區域的,繞了就被鎮江出發的水軍去大運河燒後勤了。

鎮江面對著大運河。

依託江邊的山地和背後的水運系統,控制長江和南段運河,鎮江這個鎮字還是有資格的。

南京更是,本來就是首都,又是長江防線的大腦。

這兩地屬於核心區最後一道防線。

打穿就沒了。

南京面向的是山區,滁州地區不少山呢。南京自己又是非常靠近核心地區,容易調集大軍以逸待勞,擊退遠道而來的敵軍,所以,敵軍一般也不從滁州過來。

都是打下淮南,合肥之後,從巢湖一路到長江。

可以看到,南京也是處在長江的收束處。

但是南京更多的不是起到安慶的作用,而是大腦和肉盾。

如果敵軍進攻蕪湖,從蕪申運河方向進攻太湖平原的話,就會受到來自南京的夾擊。如果進攻宣城再去湖州,那也會受到南京從長江方向的攻擊。

除了蕪湖呢??又tm都是山,打無可打。

所以,南京的作用,其實就是,大肉盾,你不打不行的大肉盾。

只能順江而下去進攻南京。

這個時候南京就可以靠著巨大的城牆,依山傍水的地形,還有秦淮河水運跟對方消耗了。只要對方一時半會打不下來,那就得撤。

而且南京還可以調用江南地區的人工水系系統從各個地方進攻對方,比如就可以從蕪申運河派點水兵去攻擊對方的後勤啊之類的。

堅持不了多久,對方撤了,然後趕快把合肥和壽縣收復回來,再準備下一次防守。

南方堅持多年,就是靠著這套層層防禦的消耗系統。

第二部分,華中地區(河南湖北湖南)

先講河南南部和湖北的。河南北部的和陝西山西放一起講比較好,都是太行八徑,潼關,還有洛陽開封之類的。

這裡有很多城市要說。其實也是一套防禦系統,依託漢江水系和秦嶺大別山,核心是襄陽。

河南南部和湖北,我放一起說。這個是因為,南北對峙,一般來說,有三大戰場。東部戰場,淮河一線開始,到長江一線,算是一個戰場。

中部戰場,就是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地區。

通常這個戰場最重要,因為佔領這裡之後,可以威脅南方統治核心區,長江下游。

先看看武漢北部。

這裡,似乎跟大別山東段有點不一樣,似乎有點「漏」。

確實有點「漏」,不過沒啥,這種地形,可以修義陽三關 - 搜狗百科

這裡有三個著名關卡。

武勝關

九里關

平靖關

三關位置大概是這樣。

路被堵住了。

但是東邊呢??

東邊漏的更大啊?

東邊的防守重點是光州(今光山縣,潢川縣地區),鄂州(今武漢現在還有個叫鄂州的地方,不是歷史上的鄂州!),和黃州(今黃岡)

我記得說南京的時候說過,滁州多山,從滁州進攻的話,會拉長後勤,增加運輸難度,而且會疲軍,被別人以逸待勞。

這裡也是一樣,可以看到地形是較為褶皺的。

不過其實這裡還是發生過幾場很重要的戰爭,暫且不說,等下就說到。

先看看湖北總體的防禦體系。

我畫一下。

大概這樣。

主要有三個進攻方向——1.進攻襄陽。2.走隨州進攻(這個地區叫隨棗走廊)3.強攻桐柏山和大別山之間的山間關卡。

隨棗走廊在青銅器時代非常非常重要,曾侯乙墓就是這裡出土。夏商周時期多次大戰的發生地。以出土青銅器多出名。比如著名的曾侯乙墓就在隨州。也是非常重要的區域。

另一條進攻方向,是漢水。

這是我從中國流域水系圖上截取的部分內容。

隨棗通道,並不是漢江流域,而是涢水流域。

先看漢江水系。

漢江流域在河南的部分,同河南南陽市範圍幾乎重疊,較大區別是南陽下屬的桐柏縣。桐柏縣是淮河發源地,屬於淮河流域。

河南省地形圖部分區域截圖。過大只能部分上傳。原圖請在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標準地圖服務上下載。

這片區域,雖然分屬兩個省,但是確是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南陽盆地。

襄陽,在南陽盆地所有河流(唐河白河)的下游入漢江處,地形易守難攻,又是抵在南陽的一把刀。北方政權拿下襄陽,立刻可以以襄陽為基地,在襄陽處囤積糧草兵馬,向下游大舉進攻;北方政權沒有拿下襄陽,襄陽就是懸在南陽盆地的利劍。整個南陽盆地無險可守,就像是丟了幽州的河北,一馬平川。

這裡也是多次北伐的發動地。

隆中對中有這麼一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這個宛,就是南陽。洛呢?洛陽。

襄陽,宛,洛的距離。

圖裡還能看到許昌。當年關羽打下樊城(樊城和襄陽就隔著河),威震華夏的時候,嚇得曹孟德要遷都——為啥啊?

無險可守了。

乾脆放棄襄陽,從隨棗走廊,順著涢水進攻呢??

抱歉,無論如何,北攻南的戰爭中,中部戰區只能有2個發動地——南陽(宛),或者信陽。

從南陽走隨州進攻武漢的話,整個大後方完完整整的暴露在襄陽面前。

到時候主力在武漢,南陽一片空虛,襄陽會怎麼搞??

順著唐白河進攻南陽,進可攻退可守,後面還有一條漢江運輸動脈。

諸葛亮都是這樣想的。岳武穆北伐也是這樣走的。

北方打下襄陽,那整個局勢就變了。唐白河水系現在完整了,整個北方的作戰資源有了易守難攻的集中地,交通又是順水而下,可以從這裡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

大後方穩定了。進攻選擇也多了——走隨棗走廊,走漢江都可以。南方必須要分兵把守,消耗更多的資源。

在這片區域的作戰中,誰有襄陽,誰有優勢。

沒有襄陽時,北方進攻選擇。

有了襄陽之後的北方進攻選擇。

可見,有了襄陽和沒有襄陽的北方軍隊,作戰態勢完全不同。

明天補充從襄陽發動的北伐相關內容。

第三部分,華北地區(內蒙古河北山西)

第四部分,西北地區(陝西甘肅寧夏新疆)

第五部分,西南地區&(雲貴川藏)&(雲貴川渝藏)

待續。

(東北和華南都有,剛才忘記寫了抱歉)


說些西域的重鎮

1、星星峽

河西走廊入東疆頭號重鎮,無數征西士卒,無數西行旅者都都經過此地進入西域,尤其絲路南線逐漸沙漠化後,該地成為近代入疆唯一通道,白彥虎的潰兵走過,左宗棠的湘軍走過,共產黨的西路軍走過。中原控制新疆的咽喉,新疆軍閥獨立的資本。星星峽東200公里為瓜州,西150公里為哈密。


2、鐵門關

南北疆天險要衝,絲路中段重鎮,歷來北疆游牧民族南下征服南疆西域諸國,西域勢力抵抗北疆進攻皆需於此囤積重兵。張騫兩度經過這裡。唐代這裡便是軍事要塞, 岑參在這裡留下了的名詩「鐵關天西涯,極目少行客。關門一小吏,終日對石壁。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試登西樓望,一望頭欲白。」 光緒十三年,湘軍劉錦堂率部攻克鐵門關,敲響阿古柏喪鐘。


3、明鐵蓋達坂

印度次大陸進入塔里木盆地最近的山口,歷代為西域重要口岸,漢代稱其為玄渡嶺,唐玄奘即於此南下進入天竺。尤其在唐與吐蕃爭奪西域期間,這裡是吐蕃大軍數次襲擾西域的必經之路,唐軍於明鐵蓋達坂外設立大名鼎鼎的蔥嶺守捉以防備吐蕃北上。近代以後冰川侵蝕,漸被紅其拉普取代


4、連雲堡

位於今阿富汗瓦罕走廊,為絲路要隘,北通費爾干納谷地,西至阿富汗,東至西域喀什,南抵次大陸。唐與吐蕃爭奪西域時其地位極其重要,天寶六年唐將高仙芝、李嗣業、邊令誠等人征服小勃律之戰就是以奇襲連雲堡為標誌。控制此地就徹底堵死了吐蕃北進通道。 是時,唐軍「登山挑擊,從辰至巳,大破之。至夜奔逐,殺五千人,生擒千人,餘並走散。得馬千餘匹,軍資器械不可勝數。」


5、喀喇昆崙山口

大名鼎鼎的神仙灣哨所就在山口中國側,自古為克什米爾地區勾連新疆與西藏的要道,夏季時新疆穆斯林由此前往麥加朝聖,近代更是成為英國滲透疆藏的口岸,1962年此地成為中印雙方爭奪的一個焦點。



6、阿拉山口

「準噶爾大門」,草原絲綢之路要隘,蒙古崛起後一躍成為勾連四大汗國的重鎮。丘處機自此回到中原,蒙哥在此會盟諸王成為大汗,17世紀後準噶爾部多次從此進入哈薩克草原掃蕩。


7、鐵門

西域通往波斯吐火羅的最後一道關卡,緊鄰阿姆河。玄奘西行時便描述過此地,新唐書載 「怛滿,或曰怛沒,東陀拔斯,南大食, 皆一月」 。13世紀被成吉思汗攻破,屠城。旋即又建新城。帖木兒帝國時期又成為溝通南北的要道,明朝訪帖木兒的使臣皆來過這裡。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又稱為蘇軍前線指揮部,為侵阿主要陸上通道。


8、吐爾尕特達坂

因為相對海拔較低,積雪時間短,成為新疆通往費爾干納盆地的最佳路線之一,古稱托雲多拜故道,李廣利第一次征大宛就在這裡被阻擊,同時也是唐軍西進怛羅斯的必經之路。後逐漸被更加便利的伊爾克什坦取代。


9、伊爾克什坦道

張騫經此抵達大月氏,距離奧什城(貳師)直線距離只有100多公里,相比吐爾尕特,沿著克孜勒河谷前行的伊爾克什坦道更加安全,李廣利二征大宛就由此突破。清軍西進追擊大小和卓便通過這條道進入費爾干納。斯坦因考察後認為這裡是從塔里木盆地通向中亞阿姆河流域最方便的一條交通路線。



10、克里雅山口

新疆聯通西藏最艱險的通道,北接和田,南入藏北無人區,唐時為吐蕃進擊西域的主要通道之一,唐軍在山口修有城堡。這裡發生的更有名的事件就是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帥6千精騎從這裡潛入西藏,奇襲拉藏汗得手,准部勢力達到最大的同時,也為清軍徹底控制西藏提供了由頭,可謂是日後西藏直接受中央控制的緣起。青海羅卜藏丹津自這裡逃入新疆。近代左宗棠部隊將該道徹底毀壞。


11、葉爾羌之路

又稱克里陽道,為距離和田最近的一條疆藏通道,南口外就是快成段子的賽圖拉哨所,北口外不遠就是和田,相對於克里雅道的艱險,這條通道相對容易,在吐蕃未征服克什米爾地區之前,曾是其北上勾連西突厥余部的常走路線之一


12、桑株古道

中古時期疆藏連接最常用的一條通道,也是南北方食鹽流轉的重要商道,很多來自波斯的元素都通過這裡進入吐蕃控制下的羊同、象雄地區,進而影響整個西藏。抗戰時期,緬甸通道被日軍封鎖後,國民政府交通部的陸振軒將這條古道重新開闢為通往印度的重要通道。建國後新藏公路修通,該道遂廢。


13、吐蕃-大食之門

該地長期是伊斯蘭和非伊斯蘭文化的分界,在唐軍重兵駐守南四鎮後,吐蕃開闢的新道路就是從這裡北上進入西突厥十姓之地,再與唐軍爭奪西域。中唐後吐蕃完全控制西域,這裡又稱為大食和吐蕃邊境摩擦的焦點。故而在史料中記載其為大食之門or吐蕃之門。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代西方探險家在這裡孜孜不倦的考察測繪後,於阿富汗巴達赫尚瓦罕走廊到印巴克什米爾這條世界屋脊上共發現唐與吐蕃時期興建的碉樓城堡達400多處,可見舊日這裡鼓角爭鳴。


14、辛滾山口

呼羅珊大道的支線,位於塔什庫爾干縣城(唐蔥嶺鎮)西北,從這裡一路向西就可以直抵巴格達,是絲綢之路的輔道,進入後就可以登上大帕米爾谷地( 古稱播蜜川 )。呼羅珊大道,8-10世紀起於木鹿,終於唐境。玄奘、慧超、高仙芝都走過這條道路。


15、 上努舍疆

位於今伊塞克湖南岸,從8世紀起就被認為是伊斯蘭世界的終點,從這裡向西商隊15天,驛馬3天就到李白故里、安西都護府駐地碎葉鎮。這裡也是呼羅珊大道的終點,唐代官道起點,古絲綢之路的主幹道。伊塞克湖不僅地處要衝,而且水草肥美,自古是西北游牧民族的最愛,從烏孫到喀喇汗、從西遼到浩罕,長期是首都區。帖木兒東征大軍原定從此進入中原。


最後一個、怛羅斯

怛羅斯城在哪眾說紛紜,但至少在今哈薩克的塔拉茲和塔拉斯之間是肯定的,此地在漢代尚不顯名,進入唐代開始因絲綢之路十字路口而成為軍事和經濟雙要地,故而高仙芝寧願冒險帥3萬軍隊輕入此地與大食軍隊決戰,如果放棄該地,至少北線草原絲綢之路不保。南線定居城邦也無緩衝地可輾轉。


看完球補個大圖~



幽州/北京:北京應該是近1000年來,中國最重要的一個軍事重鎮,幽雲十六州里的幽州。北京的軍事地位的提高,以及最後乾脆當了800年國都。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長安已經不再是那個絲綢之路中心,反而變得有些偏安一隅。此消彼長,從唐末開始,東北在中國政治和軍事上的地位提高,北京一躍成為中國北方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遼金以及清朝先後從東北成就霸業,本朝解放戰爭也是從東北開始的。

從地理上講,幽州對於中原要遠比雲州重要的多,大同丟失了,并州猶有雁門關可守。而幽州一旦丟掉,那對於中原王朝的影響,是災難性的。且不說安祿山從范陽起兵,成安史之亂。當年周德威曾經在30W契丹大軍的圍攻下,守幽州孤城長達200餘日,最終成功擊退了契丹。唐末幽州節度使劉仁恭,還曾經活捉過契丹王子,契丹不得已納貢贖人,屈辱至極。而石敬瑭獻出幽雲十六州之時,劉知遠曾經勸說:「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許以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最後果然應了劉知遠的話,先是石敬瑭的兒子石重貴飲馬上京,而後趙佶趙桓遷都五國城。 前後對比,足見幽州之重要性。

幽燕地區對於中國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而北京又是幽燕的重中之重。可以參照安史之亂、元清入主中原、金滅北宋、契丹滅後晉、明靖難之役、以及後來的抗戰和解放戰爭。但凡是自北而南發起的戰爭,只要幽燕這個地方一丟。那整個中原地區,包括河南、山東、蘇北、皖北、冀南、山西乃至關中,這些地方會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是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的。當然也有像張巡這樣為數不多的個例。但總體上來說,幽燕地區一旦落入敵手,那整個中原乃至整個中國,都大勢已去了。
—————————————————————————————————————————————晉陽/太原:如果說北京是中國近1000年來中國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那麼之前的400多年時間。也就是從北魏權臣爾朱榮被封為太原王,到宋太宗毀晉陽城,這一期間,全國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就是太原。北齊開國皇帝高洋口中的「天府之國」,李世民口中的「王業所基,國之根本」。

同北京一樣,太原在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軍事重鎮之前,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軍事重鎮。太原是東漢十三州里的并州,而北京是幽州,都屬於東漢三國人口少,存在感比較低的州。真正崛起成為影響全國的軍事重鎮,要從北魏孝文帝改革說起。當年孝文帝連哄帶騙,說是要興兵伐齊,把朝臣都騙到洛陽。最後遷都洛陽,搞了次漢化改革,改革是很成功的。但問題是有很多在平城的鮮卑貴族,並沒有隨軍到洛陽,是反對漢化的,最後果然鬧出個六鎮起義的亂子來。

雖然鎮壓了六鎮起義,但鮮卑人和漢人的矛盾還在。不管鮮卑聚居區是北魏故都平城,還是漢人聚居區都城洛陽。從「民族融合」的角度上將,都已經不太適合作為政治中心了。這好辦啊,剛好權臣爾朱榮被封了個太原王,晉陽又剛好在洛陽和平城中間,那就把「霸府」設在晉陽吧。包括後來的東魏北齊,之所以把晉陽設為別都和實際軍事政治中心,而漢人集中的地方鄴城只是個名義上的國都,也是為了調和鮮卑和漢人之間的矛盾。

為什麼說這個時期全國的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是太原呢,列舉一下就知道了。
北魏權臣爾朱榮被封為太原王,因此晉陽成為北魏末期的實際政治中心。太原王爾朱榮手下,有五個部將:
其一叫李虎,西魏八柱國之一,有人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他你們孫子肯定都知道,那就是李淵。
其二叫楊忠,西魏十二府兵大將軍之一,名氣依然不大,但他兒子卻是大名鼎鼎,那就是楊堅。
其三叫高歡,東魏權臣,北齊神武帝。
其四叫宇文泰,西魏權臣,北周太祖。
其五叫「宇宙大將軍」————————不是金正恩,而是侯景。
賬下出了4位開國皇帝,北周、北齊、隋、唐四朝都和爾朱榮有著不小的關係。那個宇宙大將軍侯景,還弄出了個有名的「侯景之亂」,把永嘉南渡到南方的王謝二族殺了個乾乾淨淨。其對南方的經濟破壞,不亞於北方的「安史之亂」。

北魏權臣高歡,以大將軍府晉陽為發家地,建立東魏。
文宣帝高洋,以「霸府」晉陽為發家地,建立北齊。
楊廣即位前為晉王,被封於晉陽。
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建立唐朝。
李治即位前為晉陽,封并州都督。
武則天祖籍并州文水,即位後把太原設為北都。
李存勖從太原起兵,建立後唐。
石敬瑭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晉。
劉知遠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漢。
劉崇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

安史之亂時史思明、蔡希德率軍10W攻太原,李光弼率軍1w,一個月內殲滅7w安史叛軍,成為安史之亂的轉折點。
五代宋初朱溫、氏叔宗、張敬達、王檀、柴榮、趙匡胤先後8次攻打太原,全部以失敗告終。979年,宋太宗攻打了4個月,拿下太原。火燒水灌,把1476年歷史的晉陽城從地圖上抹去。
————————————————————————————————————————
待續


1.襄陽。向北可進軍中原威脅宛洛,向南可霸佔荊湘稱雄一方,向東可順漢水下長江至吳越,向西能溯流而上進入巴蜀。地理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大概畫了一下漢水和長江的相對位置,原諒我這彪悍的畫風……順漢水南下就是「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由此可下江南。逆漢水而上就到了漢中,由此可進入關中,左上角是西安…向北就是南陽、許昌、洛陽。許昌,洛陽是啥地位就不用細說了吧,當年二爺圍困襄陽,曹操嚇得就想遷都。記得馬親王有篇文章專門分析襄陽的戰略地位,圖文並茂,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大概畫了一下漢水和長江的相對位置,原諒我這彪悍的畫風……順漢水南下就是「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由此可下江南。逆漢水而上就到了漢中,由此可進入關中,左上角是西安…向北就是南陽、許昌、洛陽。許昌,洛陽是啥地位就不用細說了吧,當年二爺圍困襄陽,曹操嚇得就想遷都。記得馬親王有篇文章專門分析襄陽的戰略地位,圖文並茂,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大概畫了一下漢水和長江的相對位置,原諒我這彪悍的畫風……順漢水南下就是「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由此可下江南。逆漢水而上就到了漢中,由此可進入關中,左上角是西安…向北就是南陽、許昌、洛陽。許昌,洛陽是啥地位就不用細說了吧,當年二爺圍困襄陽,曹操嚇得就想遷都。記得馬親王有篇文章專門分析襄陽的戰略地位,圖文並茂,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2.明朝的九邊重鎮。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後來又添加了昌平鎮,山海鎮,真保鎮,臨洮鎮。這是防禦蒙古入侵,沿長城設立的軍事重鎮,為屏蔽明王朝發揮過重要作用。九邊中的山海關更是大名鼎鼎。扼守北京通往關外的捷徑遼西走廊,山海關—寧遠—錦州防線更是消磨了兩代滿清大汗,直到明朝滅亡,吳三桂投降,滿清才通過山海關入主關內。還有長城的內(紫荊關,居庸關,倒馬關)外(寧武關,雁門關,偏頭關)三關,是保護京師的重要屏障,李自成攻陷寧武關後,大同,宣府總兵相繼投降,北京就無險可守了。

明代九邊。圖片來自百度~

明代九邊。圖片來自百度~

明代九邊。圖片來自百度~

標記處就是山海關,興城市就是古代的寧遠城,再往北就是錦州,通往遼東的門戶。當年袁崇煥憑藉關寧錦防線抵禦滿州八旗軍幾十年之久,逼得皇太極繞道蒙古攻打北京。解放戰爭時,解放軍先打錦州,關門打狗,瀋陽就是囊中之物了。

標記處就是山海關,興城市就是古代的寧遠城,再往北就是錦州,通往遼東的門戶。當年袁崇煥憑藉關寧錦防線抵禦滿州八旗軍幾十年之久,逼得皇太極繞道蒙古攻打北京。解放戰爭時,解放軍先打錦州,關門打狗,瀋陽就是囊中之物了。

標記處就是山海關,興城市就是古代的寧遠城,再往北就是錦州,通往遼東的門戶。當年袁崇煥憑藉關寧錦防線抵禦滿州八旗軍幾十年之久,逼得皇太極繞道蒙古攻打北京。解放戰爭時,解放軍先打錦州,關門打狗,瀋陽就是囊中之物了。

3.漢中(包括陽平關)。向南是天府之國,向北是關中腹地,出子午谷可奔襲長安,西出陽平關可直達隴南。秦末是漢家王朝的龍興之地,三國時期也是著名的軍事重鎮,曹操和劉備在此進行過漫長的拉鋸戰。

又是這彪悍的畫風(囧)……標記處是陽平關。向北可進入關中,順漢水南下就是襄陽。

又是這彪悍的畫風(囧)……標記處是陽平關。向北可進入關中,順漢水南下就是襄陽。

又是這彪悍的畫風(囧)……標記處是陽平關。向北可進入關中,順漢水南下就是襄陽。

4.幾個關隘。
(1)關中四關:從中原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函谷關,依崤山,臨黃河。春秋戰國時秦國就憑藉此關防禦山東六國,進行變法圖強兼并巴蜀才出關滅韓,揭開了統一大業。賈誼的《過秦論》有「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山東六國就是指以崤山函谷為界的韓趙魏齊楚燕。漢代以後地位逐漸被潼關取代。
潼關,漢代以後逐漸取代函谷關成為四關之一。馬超,韓遂的關中聯軍佔領長安後,與曹操相據於潼關,潼關一戰,曹操割須棄袍。後來曹操北渡渭水,並施以離間計,才大破關中聯軍,從而平定了關中。)
武關。從宛(南陽)通往長安的必經之路。從這裡出兵可直插中原腹地。
大散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荊襄,西控秦隴,自古為「川陝咽喉」。秦漢時期,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裡經過;三國時期,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南宋時期這裡是抗金前線,陸遊有「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詩句。
蕭關。位於寧夏,是保護關中的西北屏障。是防禦匈奴(秦漢時期)、突厥(隋唐時期)、党項(兩宋)等少數民族的最前線。唐代的王維有「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的詩句。
這四關是進入關中的咽喉要道,這四關之內的八百里秦川被稱為關中。四關穩固,則關中安全。在兩宋之前,掌握了關中,進可入巴蜀,取中原,圖謀天下(如秦漢隋唐),退可堅守以自保(匈奴劉漢,前秦)。

關中四關的相對位置。圖片來自百度~

關中四關的相對位置。圖片來自百度~

關中四關的相對位置。圖片來自百度~

潼關和函谷關的相對位置。圖片來自百度~

潼關和函谷關的相對位置。圖片來自百度~

潼關和函谷關的相對位置。圖片來自百度~

(2)上洛的虎牢關。三國諸侯聯軍曾在此進行了討伐董卓的虎牢關之戰。

標記處就是虎牢關,古稱汜水關。北瀕黃河,南連嵩岳。

標記處就是虎牢關,古稱汜水關。北瀕黃河,南連嵩岳。

標記處就是虎牢關,古稱汜水關。北瀕黃河,南連嵩岳。

(3)入蜀的要道劍閣。姜維曾在此相據鍾會大軍。安史之亂,玄宗皇帝從劍閣入蜀避亂,白居易有「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的詩句,李白有「劍閣崢嶸而崔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劍門關之險要)


………

其實玩過《三國志》的應該大概明白哪裡是軍事重鎮……

還有好多,先說這幾個,就當拋磚引玉了。有錯漏之處,歡迎指正。


襄陽。

(流量預警,多圖)

作為一個襄陽人,必須要來胡謅一下。這個飽經滄桑的古城。

「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我很喜歡描述家鄉的這句詩。

襄陽所在的地區是丘陵與秦嶺-伏牛山、武當山相夾的一個「盆地」邊緣,這個盆地叫南陽盆地。

就地理位置而言如上圖所示。紅線往南經荊地貫通兩湖平原,往東經隨州通道貫通江漢平原,往西直指長安、往北就是洛陽。說他是南方門戶,定無虛言。在之前的帖子中,馬親王已經粗略講過了關於襄陽的地理位置襄陽為什麼在古代軍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 知乎。

「漢晉以來,代為重鎮」。

藍色的線泛指北方政權在沒有克服長江天險的情況下,經襄陽打開南方門戶。這就是為什麼某政權一旦奪取襄陽,就會改變南北格局。襄荊江漢一帶,以三國文化為主要文化,也因為劉備、諸葛亮三顧茅廬的故事讓襄陽聞名。但其實我不是很樂意別人提及襄陽時,說「哦你們那有個叫郭靖的」。畢竟郭靖守襄陽的故事只是凸顯兵家必爭之地,雖然確實有抗元的南宋襄陽戰役。宋元軍力對比15:17,就這樣忽必烈南下大軍打了6年才克了襄陽,從此拉開南宋滅亡的序幕。

地圖上可以看到襄陽古城現存輪廓,方形那個,「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並不是吹,其實襄陽城並不是完全方形,右上角沿河修建是斜上去的,修有「震華門」主要功能是屯兵,當然它是明初修建的。右下角也就是仲宣樓那個角,是護城河最寬的地方(到底排名是多少我沒有查)。

所以電視劇經常出現一個襄陽城門一個小水溝策馬出來一個武將的,我內心#%……#¥@。

南面是丘陵硯山,西聯一大片山(好吧我懶)。把襄陽這個地理位置應該透露的很清楚,如果對方想經陸路、水路,不得不受到襄陽軍事力量控制。這也是為什麼在宋元襄陽之戰時,襄陽孤立無援的原因,百姓因為戰事多,苦難也多。

不過,在KMD解放戰爭時期幾天就交代了襄陽城之前,襄陽一直都是很難打的。


如果仔細看西北角的夫人城樓,有一個碩大的彈坑,記錄著光陰。

--------

接下來是旅遊局的陰謀時間。

襄陽經改名叫襄樊,後恢復舊名襄陽。如果玩過三國志的玩家都可能記得了,襄陽、樊城二城隔江而望。其實拆了樊城挺可惜的,可是古建築沒法簡單修復,所以很多人來到襄陽都可能以為襄陽只有一座城池。樊城由於處在平原上,特別容易被平推掉,所以一般在歷史上,打樊城總是打襄陽的前奏,樊城也僅僅被一筆帶過。

屏襄門,又稱鹿角門,樊城城牆遺址。(曾經是一個著名的小吃聚集地,如今變成樓盤開發區QAQ),定中門也是著名的牛肉麵街,不過面臨拆遷。(歡迎來到我家附近,襄城襄王府綠影壁巷的王府麵館、幸福麵館[王府門口]吃早餐,順便看看襄陽的郡王府)。

當然有人要問了,襄樊二城在非戰爭時期是做什麼的呢?河運。當然如今你來到襄陽旅遊,幾乎看不到任何貨船。但是你可以看到當初沿江貿易的遺迹。以瓮城、樊城沿岸會館為代表吧。


上圖可以看得到沿岸有許多碼頭,瓮城-拱宸門(大北門)作為內襯外城一個緩衝區,留存了下來。作為收稅,檢驗,通關之類的功能,城防時也可以作為突出部與西北角城樓遙相呼應在岸邊夾擊敵人。其實很可惜的是,城內主幹道被代替為方向街道,如果恢復舊街名,會有很多故事。就拿城門來說吧,襄陽城現存城門只有臨漢門,也就是襄陽網圖上比較多的那一個,可是陽春門(東門)、文昌門(南門)、西成門(西門)除震華門(東長門)與拱宸門(大北門)外,都不存在了。城上四角城樓,如今也只修建了仲宣樓(紀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希望家鄉經濟富裕後,不忘這些寶貴的遺產。

仲宣樓,曾經朋友來襄陽專程帶他來過,結果被他親戚的襄陽朋友嘲笑。興許是他不懂龍學締造者劉勰的「七子之冠冕」評價,也沒有被他的七哀詩感動過吧。

小時候經常有體校的學生在仲宣樓外劃橡皮艇,安安靜靜的夕陽真是太美。這裡也是前文所說護城河最寬的地方。


昭明台,目前修了博物館門票免費,主要展出鄧城及鼓連墩出土文物。昭明台應該是古城區內最高建築了,前接鼓樓廣場,過門就是北街,目前城市新修繕了古治街(荊州街)也是(仿)古建築,不過慢慢會成氣候,古治街外就是拱宸門


古治街

北街,節假日人巨多。


臨漢門,如果來一場雪,花幾塊錢上去看看還是不錯的,一般不會上去,沒有做好文物展覽和附帶旅遊商品(服務)之類的。


接下來是城外景點


古隆中,那個牌坊和山上的塔自然是最出名的,不過我挺喜歡隆中那種山中景色。但是所謂的遊人必去其實看看三顧堂就不錯啦。



習家池,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漢光武帝劉秀的重臣),有句話叫「上有所好」,據說老奶奶親自過來認的地方。我國私家園林鼻祖。

米公祠,蘇黃米蔡,不用多說。小時候報紙有一個集連環畫換門票的活動,我父親集了很久,讓我進去看看。現在想想真是溫馨的回憶,但是書法我小時候怎麼看得懂。


襄陽的旅遊業並沒有完全整合,但是交通比較方便的士也很便宜。歡迎大家坐高鐵來玩,多來投訴~


中國古代內戰極多,因此研究中國歷史基本也就能說清楚關內十八省的戰略要地在哪裡。首先@崔顏傑的回答很好,先要把整個中國分成若干個區域,每個區域的交界處基本就是古代割據政權的天然邊界線(當然也有很多跨區域的割據政權)。因此像潼關,錦州,山海關,襄陽,揚州,太原等連接大區域的通道或制高點都算軍事重鎮。具體的我就不展開了,樓上有詳細解答。

但是當一個王朝統一了全國(或者北方)以後,內部的軍事重鎮重要性就極劇降低,邊境上的軍事要衝顯得重要起來,比如明代的九邊重鎮,北魏的六鎮,開元天寶年間的十節度府等。那麼如果討論現代,我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軍事重鎮,那必定是在邊境或靠近邊境的地方。如新疆的帕米爾高原,阿拉山口等,背後則是喀什,烏魯木齊。同時北京距離蒙古邊境似乎只有400公里,東北那段雞脖子最容易被掐斷,因此北京附近的大同,張家口,承德,喜峰口,居庸關等和東北入關的主要通道錦州至山海關一線也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相比陸上,我覺得更急迫的是海防。西夷東進以來,除俄羅斯外所有的敵人都是從海上打來的,因此現在的國防戰略中海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傳統陸權思維下不受重視的沿海軍事重鎮被越來越重視。然而這一點也是目前國防上最大的軟肋。我國最主要的人口聚集區和最大的經濟實體都在沿海,可與之相對的是海上安全十分成問題,我們的海上軍事防禦線甚至無法覆蓋專屬經濟區。這就好比假如明代最重要的稅收區域是陝西山西和遼東的話,明朝政府會瘋了一樣的打蒙古打女真,因為經濟利益在那裡。所以台灣是必然要收回的,第一島鏈是必然要突破的。未來的海上安全線推進到第二島鏈附近是比較合理的。

現在的海防重鎮有哪些呢?嗯,很不幸我只能想到渤海灣。兩大半島像鉗子一樣保護著帝都的安全。環渤海大演習也是每年的重中之重。不過就算是這樣,這個防禦圈離本土還是太近了,或者說就在本土。至於其他的,也就南海諸島嶼做到了前沿部署遠離本土(但是面對的敵人最多,而且目前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力和前線部隊的數量都太少,同時補給太容易被切斷,威懾一下可以,真開戰的話,東南亞國家好對付,美軍一旦介入這些島嶼基本就GG了)。東海最難看,台灣海峽不說了,美日艦隊每年的演習地點離上海只有不到兩百公里,這能忍?這還只是本土利益,越來越大的海外利益和投資沒有走得出去的海軍一旦開戰了基本就是別人的肥肉。

所以,中國古代的軍事重鎮在陸上,而未來…在海洋!

額,貌似後面跑題了……有感而發,不要介意。


整個陝西就是一個巨大的軍事要塞啊!陝西的陝北和陝南都是用來拱衛關中的。
陝北北上可達內蒙古,古時就是游牧民族地區,東有黃河峽谷與山西相隔,出潼關即進入中原,西出寶雞,過了蘭州便是河西走廊,西南走漢中通四川及西南地區,東南過安康直達湖北荊楚大地。
換句話說,整個陝西的地市就是在拱衛西安。畢竟當年的皇城,直至今日也是中原進入西部地區的唯一交通節點。所以整個陝西自古都是必爭之地啊。
陝北是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衝撞交融區,北宋和党項人不知爭奪了多少個回合,直到明代陝北榆林也是九邊重鎮之一!
陝南更不用說,劉邦項羽,諸葛司馬都在這裡進行過爭奪。陝南是陝西進入西南地區的唯一通道,這也是為什麼要把陝南地區劃歸陝西的原因,一旦陝南歸四川,那麼,極有可能形成地方割據,然後佔據險要地勢,外面就徹底進不去了。(當然這種情況只能在古代出現,現在來想幾率太小了)
整個關中,就是現在我們所謂的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路,好歹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啊。從東部走西域,怕是只能穿關中過,進入河西走廊到達西域中亞地區。
所以總體看來,陝西地理位置還是比較特殊的。一座巨型軍事要塞被包裹在大公雞的身體之中。要知道,全國只有兩個省份有八個鄰居,一個是內蒙古自治區,一個就是我大秦啊~~~


這裡說一下北宋的北方邊關重鎮。在今天大家覺得沒什麼名氣,但是在當時還是很厲害的。要不然,北宋也不可能在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上與遼朝對峙多年。

公元936年,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部屏障, 直接導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也正是由此,北宋和遼國邊境線直接畫在了華北平原上。

燕雲十州位置。

華北平原地形圖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直接把北方長城給弄丟了。

那麼宋遼在華北平原上的邊界線是怎麼劃分的?

北宋又是怎麼鎮守北方邊境?

圖片來源http://www.guoxue123.com/other/map/pic/12/08.jpg

北宋與遼國在華北平原上以巨馬河(今天的白溝河)、界河(今天的海河)為界。

公元958年,周世宗柴榮北伐遼朝, 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間)、易州(今河北易縣)三州以及瓦橋關(今河北雄縣)、益津關(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鎮)三關。周世宗取下瓦橋關、益津關後,設置雄州(今天的雄縣,雄 安新區三縣之一)和霸州(後改霸縣,今天是霸州市),周世宗由此奠定了北宋的北方邊界基礎。當柴榮準備乘勝奪取幽州的時候,突然發病而反,最後英年早逝。

今天的雄縣和霸州不是很有名,雖然雄 安新區的設立讓雄縣名聲再造,然而人們還是很難將其與軍事重鎮聯繫起來。

但是在北宋,雄州和霸州那是邊關重鎮。

以霸州為中心就誕生了家喻戶曉的楊家將的故事。

北宋的雄州和霸州位於平原地區,地理優勢與山海關、嘉峪關等不可同日耳語。不過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雄州附近還有一個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古時水域面積更大。

對於雄州和霸州處於平原地區的劣勢,北宋是怎麼處理的?

抗日戰爭中,華北平原上出現了有名的地道戰。

沒錯,北宋時期也有地道戰。

北宋在雄州和霸州、永清等地修挖了邊關地道,用作藏兵、運兵、通信等用。

今天在已經發掘修復了幾百米的邊關地道,沉睡千年的古地道對遊人開發。

圖為邊關地道內部


聽說題目開頭放圖片能吸引視線。這個圖是中國大陸概貌 。

準確的說 是中國粗略的博弈地圖。黃色為傳統中心地區 白色為地理分界線 淺藍為地理交點 紅色暫時用於把傳統中心和西域西南西藏蒙古東北兩廣分割開來。

本答案為四大塊

1.模型及規則

2.戰略枚舉

3.結論

4.大戰略實例(待補完)

---------------------概論---------------------

本答案辨析和分級了中國戰略要地 對陝西河南山西皆是戰略要地的情況也進行了解析(不是駁斥其他答主的答案) 這些都放在了答案最後 嫌棄太長的可以直接看。

首先闡述一個觀點:中國千年以降 最首要的戰略要地軍事重鎮(除去正經文中心)基本固定 只集中在交點和地理分界線的缺口上

一:遊戲(博弈)模型及規則

讓我們以理科生的視角看問題 把中國做成一個地域勢力的簡易博弈模型

我們把問題縮小到中國核心區 也就是拋去西域漠北東北西南西藏兩廣後的「古九州」

但是古九州的劃分是水利權重較大的 所以我們要用新的標準來劃分模塊

古九州差不多就這些地區 去掉寧夏內蒙古陝北和雲貴的一部分 暫時只討論那麼多

模塊的基本特點(必要充分條件)

1.地理限制:

模塊內部地貌較統一 內部不存在強力的分界線 模塊內部交通較便利發達

模塊外部分界明顯 分界線要能夠阻礙軍事擴張 分界線不能被輕易破壞和拆除

2.軍事擴張需求:

一個模塊分配有足夠的自然資源

一個模塊內部有足夠的人口資源

一個模塊不是完全封閉的


能符合必要充分條件而成立的模塊也正好有九個:

關中 晉中 冀州 漢中 中原 山東 巴蜀 荊楚 江南

其中之所以划出漢中 是因為雖然地理面積不大 但是漢中作為最西側盆地(xiagu)是東邊較為閉合 西邊則較為開放 南北開山路 十分的特殊 並且資源豐富 和附近的關中巴蜀都不具有地理上的統一性。

現在讓我們表示出分界線 並且在分界線的兩端加上一個交點

噹噹當 我們得到了一個九宮格 中國的軍事戰略統治者們玩了幾千年的「棋盤」

---------------------------------------------------------------------------

在戰略博弈中 有下述的幾條前提 也就是這個博弈的「遊戲規則」

1.每個模塊都有至少一個核心城市 核心城市一般據有區域內最豐富的自然和人口資源 以及最健全的基礎建設 有著發達的工農商業

2.如果你的軍隊所在的模塊沒有你的根據地 或者不鄰近你的根據地模塊 軍隊將因為缺乏補給而無法維持 因為遠程補給成本過高。補給主要需求是軍資和人口資源

3.地理邊界除去「缺口」外 其他地方都是無法通行的 地理邊界也是無法繞過的 除非觸發長征 名將 精兵等特殊事件(有這幾條的時候 可能會走非傳統的路線 去突破邊界)

4.不是每一個缺口都有良好的基礎建設 而軍隊要行進必須有路有橋 這意味著不是每個分界線城市都會擁有較高的軍事地位 基建很重要

5.大多數模塊內部因為地理統一的因素不存在高難度防禦 (內部有地理邊界的話就會分割成新的模塊了) 但是也會存在關卡等古代防事 核心城市的周邊會發展出拱衛城市 例如

汜水關 虎牢關 京口 通州 綿竹 延津 淮南 等(為大城市流血流淚流了千年的千歲小天使們)

6.你的軍隊應儘可能駐紮在靠近前線的地區 這樣有利於機動和補給運輸(總不能讓補給隊直接背朝著敵人的方向)

7.交點處一般是全開放 可以同時通向交點附近的至少兩個模塊


由遊戲規則 我們可以制定優勝策略

(1,2)==&> 應該追求攻取核心城市

(3,4)==&> 分界線缺口的基礎建設好的城市具有高的戰略價值 有奪取的價值

(1,2,3,4)==&>分界線缺口的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是兵家必爭之地

(5)==&>缺口和交點的戰略權重高於其他城市

(6,7)==&>交點是兵家必爭之地 尤其對於尋求擴張的模塊勢力


在加上幾條「歷史規律」

1.為了方便奪取缺口 雙方會在缺口附近聚集人口 進行守備 而不斷地投入和建設會讓一個資源並不豐富的地區成為大城市 甚至核心城市

2.交點處必然會建成大城市 因為除去戰爭外 交點對於商貿也有著高的戰略價值 只要交點附近的模塊興盛 交點處的城市自然商貿繁盛 物流龐雜。只要交點並不靠近核心城市 交點城市很有可能成為副核心甚至新核心

3.因戰爭毀滅的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毀滅了基建人口自然資源) 如果不在缺口和交點 模塊就有極大可能會轉移核心;如果在 則可能選擇重建 但是可能不再有機會成為大城市和核心城市。

4.因為中國核心區的歷史太長 缺口和交點可能會存在多個被打廢的城市

二:戰略枚舉

關中晉中的黃河呂梁

可以說是天險 而且缺口朝向陝北而不是陝南(關中)

但是呂梁的南端在河津市北結束 露出了一片可以通過的交界線 在春秋時被叫做河西(韓城-合陽-大荔)這一帶在春秋時期是秦晉的爭奪焦點 是秦穆公時期秦國謀取參戰中原的最大阻礙之一 (崤之戰 秦晉撕逼以後的互相征討)

晉中冀州的太行:


太行八陘的北五陘,他們是軍隊能夠快速翻過太行這個邊界的唯一方法(缺口+道路) 現代交通建設基本與他們走勢重合

乍一看感覺這太行山兩側的 陽泉市邢台市石家莊 並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軍事重鎮 原因在於這種邊界缺口是道路 所以直接在道路中間和兩頭設置關卡就好了 戰鬥也會集中在關卡附近 附近城市只需要向他們運兵就好了

另一位答主在評論區里提出巨鹿是作為黃河的渡口而擁有戰略地位 但是本人個人偏向巨鹿是漳水邊(秦末項羽 巨鹿之戰) 這一點我會繼續去調查(當然這一塊不影響博弈模型的效率)

這些山陘的關卡是:井陘關/土門關 飛狐口 紫荊關 居庸關 娘子關 等

對於熟悉中國古代歷史的 應該對這幾個名字耳熟能詳

而這些通道附近負責守備 且被通道直接威脅的城市(戰略要地守備城市 屬次一級軍事地位)有太原(同時是核心),邢台(鉅鹿 曾經的核心之一), 北京(同時是核心 並且在東北漠北模塊博弈中 戰略地位極高)等



北京作為首都特別說一下:圖片下中是北京 北京本身除了是晉中和冀州的缺口的戰略守備城市 也是東北漠北冀州的交點 也就是說相對於晉中方向 北京在制衡漠北和東北的方向上地位更高。

北京西北側是太行 而北邊那一大坨三角形的山脈則是燕山的主體

東北模塊向冀州進軍 必須從燕山與海的狹窄間隙通過 那個間隙是東北走西南 東北入口叫錦州 西南出口叫秦皇島。進入冀州後 對於東北軍 北京就是通往中國北方的第一把鎖 而不攻北京而從直接南下一定會被以山西等北方地區為後援的北京攻擊後背。

西北可以向張家口方向進軍 在越過太行後直接西進攻擊晉中核心大同進一步南下攻擊太原 或者繼續西北前進 攻擊漠北草原地帶 山西北部和北方在歷史上是經常被華北少數民族所佔據或者封賜作為領地的(例如奚 契丹 南匈奴 等等)山西北部往西北方向不遠就是九原/包頭。

錯綜複雜的山路 每一條都可以被入侵 所以守國門的明朝基本每一條都設關 長城也建在這些山脈上 連接關卡 繞北京而過 直到海岸。(山海關 嘉峪關等等)

朱棣伐北元就是屯兵北京 然後從北京走西北和東北。

秦嶺西端的交點一:

隴南 天水 重鎮 進軍可脅迫關中漢中兩地

關中漢中的秦嶺:

褒斜道:從石門水庫的G316轉S210到太白縣 向正東行進 在今石河水庫處出 出口不遠即是五丈原

故道,儻駱道

子午道 :漢晉時期的大致走向和如今的G210基本一致

西安,漢中作為模塊的核心城市同時也是守備城市 因為離的太近 古代總有人琢磨這幾條路

還有寶雞(雍/陳倉)

西安與漢中利用這些道等 長期的相愛相殺(愛時漢中送錢糧 殺時秦甲入漢川) 算上成都就是三角攪基(糧食 荔枝 蜀道難 各種雨後清新小故事)(隴南天水廣元:放過我們好嗎)

劉邦入漢中的時候讓張良燒的就是子午道 現在有些人拿魏延黑諸葛亮也是主要用子午奇謀 因為秦嶺通道就子午的出口離長安最近 其他幾個大多是從寶雞附近出。

軍隊不走子午道還有褒斜道荔枝道之類的 比較好走的路在古代就是繞個大彎子:

漢中-隴南-寶雞-西安

關中和巴蜀有衝突時 漢中基本就是爭奪的焦點 所以才說是三角戀()

其他經典戰例還有劉邦出漢中 三國漢中之戰

秦嶺東端和黃河呂梁南端的交點二:

中條山 華山 黃河 划出了個小小的矩形地帶

西頭是潼關 東頭是函谷關(也是洛陽八關之一) 坐落在此處

守備城市 陝州 華陰(也是兩個光芒被關卡奪走的城市) 分別在這個交點的兩頭 進軍可脅迫關中中原晉中三地

晉中中原的太行:

太行八陘的南兩陘 有天井關 軹關 洛八關北邊幾個

守備城市:洛陽 當年作為軍事要地大放異彩的時候叫做雒

太行拐角下-中原冀州山東的交點三:

太行八陘東南的白陘 滏口陘

交點上的城市:邯鄲(交點最北)和被打廢了的安陽/鄴城(被打廢以前也是核心之一 大多數答主都忘了提他 為存在感默哀一秒鐘) 還有聊城(略微有些向東偏離)鶴壁 濮陽 進軍可脅迫晉中冀州中原山東四地 (四戰之地*5)

(圖片右半)太行山東南和南部地形圖 安陽北部為鄴城的舊址 晉中的長治市與安陽邯鄲隔山對峙 且有大量道路相通
(圖片下半)晉城則有多條路線(部分現代路線即古道的大致位置)可以俯衝洛陽 而洛陽則在每條路線的前進方向都設有關卡津渡(洛陽八關北邊幾個)

什麼澠池啊 都在這附近

戰例太多就不說了


至於交點三的五座城市 他們就很「歷史規律」了:存在多個被打廢的城市

鄴城 邯鄲 濮陽 朝歌 臨清 巨鹿 延津 等等等等

歷史上相互替換軍事重鎮身份 相互打廢 相互衰落

交點的細節圖 一片平原 四處開戰

冀州山東的黃河:

黃河下游作為分界就很絕望了 但是濟南處卻是個集結軍隊殺人放火的好地方

黃河東端的交點四:

渤海

漢中中原的秦嶺東部:

十分難走 基本沒得路走 沒有天然的「缺口」 中原集團距離秦嶺東端最近的是洛陽和南陽 都無法在不過西安或者襄陽地帶的情況下直線進入漢中

中原山東的丘陵河湖:

地圖上這一塊灰濛濛的 但是大致能看出 濟南-泰安-濟寧-棗莊 有一個圓弧的地理分割線 而且這一塊

中原江南山東冀州的交界基本都是平原 所以劃分還要考慮水系


濟寧地帶(兗州地區) 附近環繞鄆 巨野 鄒 滕 中原挺進膠東半島的節點 南北有河流湖泊作為屏障 兵勢必然向濟寧-汶上一線集中

大巴山西端的交點五---巴蜀漢中的大巴山:

諸葛村夫教你一百種用隴南(交點一交點五基本重合)中出祁山(在天水方向)的方法

廣元南部有劍閣 劍門關 而巴中和漢中連著的那條路G85基本就是米倉道的大致走向

漢中東邊有個安康市 古代應該屬於上庸 但是在軍事價值上不如漢中

進軍可脅迫巴蜀漢中兩地

三國後期 蜀國討滅戰(這個分界線上最標準的戰例):

魏國從關中兩路進軍:

1.鍾會急出子午道等秦嶺缺口屯兵漢中

2.鄧艾向交點隴南屯兵(隴南西北的那個高速路分叉口處 沓中/舟曲)


隨後兩路向廣元方向進軍(即劍閣和劍門關方向) 鍾會路線大致與現代高速公路走向接近。

鍾會與姜維蜀國主力在廣元西南的劍閣劍門關對峙(具體駐紮位置在廣元西南角高速路分岔口附近) 而鄧艾選擇偷渡陰平(方向差不多是到隴南正南不遠處的文縣 然後直接正南越過陰平山) 路線差不多就是你在地圖上把隴南和綿陽連個直線 遇山開山的那種走法

隨後連續攻破涪城(綿陽主城區)以及綿陽和德陽西方的綿竹 直逼成都

十月進山 只帶數千越野完幾百公里的疲軍來到巴蜀 隨後降一城克一關 然後到成都 並在同年逼迫蜀國投降 這也是逆天的可以 被人嫉恨也是沒辦法的

(鍾會os:mmp諸葛緒 搶功狗逼鄧結巴)

大巴山東端巫山北端秦嶺東南大別山西側的交點六:

靖哥哥的襄陽

進軍可脅迫巴蜀漢中中原荊楚四地 (四戰之地+1)

中原荊楚的大別山西半段:

武勝關 信陽

圖片中心是襄陽

向西南走十堰市過安康市可進入漢中

向南過荊州走宜昌可進巴蜀 向北走南陽進駐馬店(汝南)

北上便是鄭州(駐馬店到鄭州和襄陽到南陽的距離差不多)

東南便是一路無阻可進擊隨州武漢

東邊有座城市信陽 它南邊的一坨山便是大別山 到武漢的路上有座武勝關(襄陽的東部限制來源於大別山而不是淮河 雖然經常說秦嶺淮河一線)

這是交點的細節圖

丘陵西南淮河上游的交點七-山東江南的汴泗淮沂:

交點七:棗莊徐州淮安淮北等(也就是魯西南+淮海地帶)進軍可脅迫山東中原江南三地

交點七實際不與荊楚接壤。中原與江南作為對角線模塊是交線 徐州-淮北-亳州-周口-阜陽 這是唯一的特例(荊楚被寬闊的大別山脈止住了擴張 無法有效的對六安信陽形成控制力 進一步控制阜陽)

汴泗淮沂:為淮海地帶的北端 差不多是 徐州-台兒庄-蘭陵-臨沂-臨沭-連雲港 一條線

這兩個相結合 徐州就從淮安淮北宿州棗莊連雲港等一眾城市中凸顯出來了 獲得了「淮海地區戰略中心」成就

徐州成為這一帶的中心還有一點:勢

首先徐州北方南方都有較大的湖泊 北邊的微山湖的東邊是山東丘陵還有沂蒙山

而西邊 商丘和徐州之間的G310其實是基本沿著一條河的走向 這條河現在叫廢黃河 從開封發源 這條河在被黃河佔道之前叫做---汴河 也就是開封汴京的名字來源 汴河在徐州市中心與泗河匯流南下 當然這條泗河如今也是廢黃河了 因為奪淮入海就是這個走向 汴泗淮海

較為複雜的水系 加上一些分布的很「彆扭」的城市周圍的山(xiaotupo) 造成了徐州附近容易集合兵力 誘發決戰。

同樣是交點:

相較於同樣開闊的邯鄲安陽濮陽地區, 徐州不那麼平

相較於隴南 襄陽 華陰-陝州地區, 也沒有那麼多山水蓄勢

但就是很彆扭

徐州在右下 徐州市區里的墨綠色「印跡」全部都是山。

奇怪的分布使得可以從四面八方撲向徐州方向的軍隊的集合起來的勢必須在最後關頭分割。

淮海地帶距離鄭州濟南南京合肥等核心的距離都比較接近 政治影響力的中和點基本會聚集在淮海(可以看看各種南朝北朝的分界線)。徐州地區的戰爭不是彭城的戰爭 更多的是下邳小沛淮南壽春蘭陵這一帶的戰爭 但是勢的地理交合點在徐州 就像中國地理中心是西安一樣所以這一塊的戰爭基本都會看作對徐州的爭奪(榮耀歸於徐州233)

也就是宏觀導致淮海的重要 微觀卻導致徐州是淮海的中心

像中國年代最近的兩場境內戰爭的最出名的兩場戰役都是在淮海地區:抗戰的徐州會戰 內戰的淮海戰役 他們的特點就是以徐州為中心 在周圍地區作戰(台兒庄 蚌埠 宿州等)而不是僅僅攻打徐州

核心城市的攻堅和拱衛會形成會戰 但是徐州作為一個戰略要地而非核心依舊容易形成會戰 這是徐州相比較襄陽漢中安慶這樣的戰略要地來說比較特殊的一點(說白了就是附近都是平原 周邊大佬城市的手容易伸的太遠 正好會在徐州這一帶被亂糟糟的地形分布扭成一團)

(淮安淮北宿州商丘棗莊:老子並不想拱衛你 可是頭兒非讓我們支援 老子也想成為這一交點的代表啊 這徐州區域怎麼活了那麼久還沒被打廢 尤其那個彭城 怎麼不像鄴城變成區啊

徐州/彭城:孫輩們乖 以後建立淮海省會找你們的)

戰例:

淮海戰役:

佔領濟南(濟南戰役)後 粟裕原計劃從連雲港向淮安方向進發(不通過徐州)剿滅淮海地帶南部的淮安淮陰寶應地區敵軍 並命名淮海戰役。其他軍隊攻擊 棗莊和鄭州 負責牽制和阻援 使得可以較低代價前進到淮安地區。同時國軍將大量主力集中於整個淮海地區(守江必守淮) 還有冀州模塊有一部分主力(山東的背後 但是很難過來 再加上敵在指揮部)。主席建議華野增加對山東模塊的控制力。但是鄭州的攻克使中野決定搞波事情 直接向徐州地帶靠攏。(淮安:我的戲份呢 說好的我才是主角呢 你們怎麼就都往徐州跑了?)

整個戰役亮點在於四前委的逆天微操 還有蔣公的一頓遠程操作送隊友上路 詳情請去看淮海戰役那部電影

淮河東端的交點八:

黃海

巴蜀荊楚的巫山武陵山:

可順長江而下 東口的看門大爺叫宜昌 以前叫夷陵 不遠處還有荊州 前核心

荊楚江南的大別山東半段和狹長走廊:

安慶一個地理位置很神奇的城市 就像卡住了走廊的咽喉

圖片左下的黃石的西北方向就是武漢 荊楚的核心地帶

而右上的馬鞍山就已經在南京附近了

圖片左側的是大別山東南端 水道是長江 右下則是東南丘陵

這一切形成了這個「走廊」 安慶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而且因為走廊實際較寬(相較於錦州-秦皇島 洛陽-三門峽 河西走廊) 一個在中間的安慶並不比兩頭都有城市的防守效率低

當年老蔣為了阻止日軍從徐州西進鄭州再南下襄陽再到武漢 所以炸開了花園口

但是日軍則改從南京過安慶攻向武漢 武漢數月後陷落 也就是說老蔣有三十幾萬中國人的死和一百萬人的流離失所以及日後數百萬人的饑荒只換來了幾個月日軍的機動罷了 或許他自以為自己能在安慶守住?還是他根本沒有想過日軍會有這樣的操作?

那些洗地的果粉你們自己衡量吧。

相似戰例還有清後期對太平天國的剿滅戰


上述的戰略要地再加上這九個模塊中未被提及的眾核心城市(太原 成都 重慶 武漢 南京 合肥 等) 以上基本就枚舉到了中國所有的戰略要地(不包括外圍五個模塊與這九個模塊的交點和缺口)

------------------------------------------------------------------

三:結論

戰略+核心:漢中(西安下降而下降 自身在經濟人口上也下降了 再加上現代交通也使得地位有所改變) 西安 北京 濟南 洛陽

純戰略: 隴南(隨西安下降而下降) 天水 襄陽 徐州 安慶 濟寧(中原在現代的地位下降而有所下降)

純核心(或戰略重要性更多來自於核心地位):太原 成都 重慶 武漢 南京(現代因上海而地位進一步上升) 合肥 鄭州

曾經是核心+現在是戰略:邯鄲

---------------------

(曾經是軍事要鎮但是一蹶不振的)

曾經是核心+戰略:鄴城/安陽 壽春/淮南 寶雞/雍

曾經是純戰略:聊城 鶴壁 濮陽(冀州的核心從鄴城邯鄲北移到了北京後 身為前任交點城市已經無Fxxk說)新鄉/牧野(如今代替前任們成為晉冀豫魯交點的新戰略)汝南/駐馬店

曾經是純核心:荊州 許昌 開封

----------------------

戰略拱衛城市:陝州 華陰 陽泉 邢台 寶雞 廣元 巴中 宜昌 荊門

核心拱衛城市:

西安-關中所有其他城市(古都自帶八百小弟) 西端的寶雞 東端的渭南 (左青龍右白虎) 貼身的咸陽臨潼(咸陽也是很絕望)還有沒有分析到的甘肅地區

北京-通州廊坊天津唐山保定張家口石家莊(從元開始作為首都後愈發大爺了 小弟一個一個生)

洛陽-洛陽自帶八關

南京-鎮江揚州滁州馬鞍山

成都-德陽綿陽

太原-晉中

區域核心戰略&>&>區域戰略&>=區域核心&>&>拱衛&>&>其他周邊城市

最著名的就是前兩個分類里的:漢中 西安 北京 濟南 洛陽 隴南 天水 襄陽 徐州 安慶 濟寧

歷朝歷代死戰無數 政權興衰為其所控

(只包括中心九個模塊的城市 不包括關卡 數得上號的中 如果還有漏的算我輸)

求點贊!!!!!!!!!!!!!!!!!

==============

過一陣子考完試再來填周邊和戰例的坑

==============

各位看官要是看到自己家鄉 感覺我從宏觀上分析不正 或者微觀上可以對自己家鄉的軍事地位進行進一步補全 在評論區里說一聲

=======================================

更新之西南北之隨手做之不要打我之中國博弈圖 v2.0.beta

====

回國了 要開始截百度地圖了

====

大佬們看完有所指教的話請在評論區說下 我盡量去校驗

====

老久沒更新了 過一陣子再更新戰例(咕咕咕)

今天只掛這種疑似地域歧視的言論


雖然我歡迎評論 但請友好點 我是個脾氣不好的人 如果你不友好甚至更過分 我就懟你。


上面各位答主解釋得很全面了,我就從我家鄉的一個小地方來說一下。

雁門關。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因為它是農牧分界線。

雁門關的地理非常複雜,主要區域在三條大河流域的中間

黃色的是黃河,深藍色是汾河。綠色的是桑乾河,淺藍色是滹沱河。這三河的起源如此的接近,集中在晉北地區。

汾河和桑乾河都起源於寧武,汾河向南接入黃河,桑乾河卻向北流,經京津(改名永定河)流入渤海。滹沱河起源於五台山地區,先西後東經石家莊流入渤海。雁門關位於桑乾滹沱之間。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引自《呂氏春秋》) 《史記》記載:"趙襄子逾勾注而破並、代"。《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有代勾注之北」。[3] 自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

雁門關是內長城的一段,廣義的雁門關包括了偏關和寧武關。長城還有一段外長城。原來的趙長城、秦長城在內外長城都還有一些保留。現存的外長城,五分之四以上都是明長城,平地立起來的長城,比起依高山而建的內長城,防護能力有限。歷史上外長城多次失手。

雁門關有十八隘口,地跨300多公里。主要守護的忻定盆地,滹沱河上游,又稱牧馬河,環繞五台山。 18座隘口連成了340里長的邊牆,北望大同盆地,南扼忻定盆地。 李白詩「紫塞嚴霜如劍戟,蒼梧欲巢難背違」 。

歷史上,發生在雁門關一帶的戰爭一共有1500多次(戰爭最頻繁之地,毫不誇張)

戰國時,趙國大將李牧曾多年駐守雁門,以防匈奴。曾一次大敗匈奴1O萬餘騎。秦國攻趙,趙國以李牧為將,大破秦軍。後來秦使反間計,李牧被趙王處死。3個月後,秦軍攻進趙都,滅掉了趙國。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南侵漢朝邊疆,圍攻馬邑(今朔州)。韓王信投降匈奴,並引匈奴南克雁門,漢將樊噲奉命去討伐,奪回雁門。

  漢武帝時(前129--前119),曾下詔發卒治雁門險阻。先後派李廣、衛育、霍去病率騎兵1萬至數萬出雁門關,北擊匈奴。除李廣兵敗外,其他都獲大勝。

  東漢建安以後,由於朝廷失去對全國的控制,羌人乘機侵擾雁門,致使北方地區淪為荒塞。

  三國魏青龍二年(233),鮮卑族內部發生混亂,畢軌請求魏明帝乘機出擊鮮卑。魏明帝下詔給畢軌:「出兵必須謹慎,不可北出雁門」,但是當詔命到達時,畢軌早已率軍出了雁門,結果被鮮卑擊退。

  晉永嘉四年(310),鮮卑猗盧率兵自大同入雁門,向東晉的并州剌史劉琨求陘北之地。劉琨將樓煩、馬邑、陰館、繁峙、崞五縣的百姓移至陘南,割陘北之地於猗盧。

  東晉太元二十一年(396),北魏拓跋(王圭)率40萬大軍軍出大同,先取雁門,後取後燕。

  南北朝北周保定二年(562),楊忠與突厥合力南伐北齊,攻克雁門關,直至太原。

北宋時期,雁門關的戰事達到了歷史最高峰,交戰雙方就是宋軍和遼軍,宋太宗委任當時已經號稱「國無敵」的楊業駐守雁門關。

中山國起源地。 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 ,沿滹沱河南下石家莊。進可佔據河北平原,退可居於五台山高地。

羯族的定襄國。

《禮記》:晉人將有事於河(黃河),必先滹沱。

《戰國策》:趙攻中山,以擅滹沱。

新朝更始二年(24),漢光武帝自下曲陽見晉州,馳至滹沱渡。

東漢建武十三年(37),以匈奴寇邊,漢光武帝遣名將馬武屯滹沱河以備之。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自饒陽北引滹沱河為平虜渠。

北魏時,冀州刺史王質以滹沱河流屈曲,疏而宜之。又刺史楊真請改滹沱河為清寧河。

唐朝永徽五年(654),河北大水,滹沱溢,損五千餘家。永淳二年(683),恆州滹沱河及山水暴溢,害稼。建中元年(780),幽、鎮、魏、博大雨,易水、滹沱橫流,自山而下,轉石折樹,水高丈余,苗稼盪盡。又開成元年(836),鎮州滹沱河溢,害稼。此滹沱屢溢之驗也。自安史之亂,滹沱南北常為戰爭之所。

五代時,契丹南牧,晉人每御之於滹沱。

宋咸平年間,何承矩築堤儲水,以限戎馬,則引滹沱為塘泊。蓋滹沱橫亘於河北,燕趙有事,滹沱上下,皆津渡處矣。

東十隘口有 水峪口、胡峪口、馬蘭口、茹越口、小石口、大石口、北樓口、太安口、團城口、平型關口。發生過很多著名戰役:

西八隘口有 太和口、水芹口、弔橋口、廟嶺口、石匣口、陽武峪、玄岡口、蘆板口 。(圖中缺乏水芹口、弔橋口資料)

雁門關大捷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在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地區對日軍汽車運輸隊進行的伏擊戰鬥。兩次伏擊戰鬥,共斃傷日軍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一度切斷繁峙至忻口間交通,配合了國民黨軍的忻口防禦作戰。

雁門關分為 東陘西陘 ,地理位置隨年代改變而變動。古代雁門關舊址在西陘關,舊廣武過白草口到達鐵裹嶺。明代 明代於東陘關關址擴建新建雁門關,東西兩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築有堅固城堡,中間為長城連接,形成新的軍事防禦體系,從平型關隘口至軒崗隘口,綿延布防達300里, 現在雁門關村在東陘關。

雁門關以北,內外長城包裹的地方,叫做雁北地區。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雁北的縣市基本都是沿桑乾河而建。大同盆地中央有個小山樑, 戰國稱黃華,北魏、北齊名黃瓜堆,隋唐以後稱黃花堆、黃花嶺,今稱黃花梁。 北魏酈道元所著之《水經注》上的雁北是這樣的:「大山喬木,連跨數郡,萬里林集,茂林陰翳。」而黃花梁一帶是:「層松飾岩,列柏綺望。」 參天喬木,遮天蔽日,堪稱 「翰林」。古代婁煩、胡林在此生活。

北魏孝昌初,斛律金統所部萬戶自雲州南出黃瓜堆,為上谷杜洛周所敗,部眾分散。
  齊天保四年,,柔然寇肆州,齊主自晉陽擊之,至恆州大破柔然於黃瓜堆,伏屍二十五里,獲庵羅辰妻子及牲口三萬餘。
  唐武后垂拱三年(687年)農曆八月,突厥骨篤祿、元珍攻打朔州,唐朝派總管黑齒常之大破之於黃瓜堆。乘勝追趕四十多里,突厥敗走磧北。
  唐元和四年,沙陀朱邪執宜,從河東帥苑希朝徙於定襄川,使保神武川之黃瓜堆,修新城而居之。
  唐景福初,李克用北行至天寧軍,以幽州率李匡威等襲雲州,乃遣將發兵於晉陽而潛入新城,伏兵於神堆(亦即黃花梁),擒土谷渾族邏騎三百。

北宋雍熙北伐 ,楊業戰死金沙灘。

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親征在應州擊退韃靼 , 應州大捷亦稱應州之役 。

黃花梁、金沙灘、岔道口其實是同一塊地方。唐末沙陀人遷居黃花堆,李克用出生在義井鄉,開創了沙陀族後唐政權,進入五代十國。遼中期契丹皇族蕭氏一族起源黃花梁,契丹崇佛,蕭太后砍盡黃花梁,在家鄉鑄就應州塔。擁有釋迦塔的佛宮寺是為皇家寺院。

現存八大遼構之首,古代木構建築最高峰。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木塔。 應縣木塔用木三千立方米,約為2800多噸。

岔道地是走西口的分叉點, 爬上這個村子附近的黃花嶺,他們可以看到兩條路,一條通往殺虎口,一條通往張家口。這兩條路都可以到達蒙古草原,但是哪條路上不會丟掉性命還能賺點錢呢?這些趕腳漢們不能不感到惆悵,因為兩條路上都死過無數的人,也有人活著走回來。


1.天府的門戶——漢中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漢中是連接四川盆地的北部一處盆地平原,是從西安通往成都的主要幹道,同時也是重要的產糧區。從西安到漢中的補給線因地形惡劣而消耗巨大,而從蜀地的核心成都到漢中的後勤線路則基本一馬平川,所以孱弱蜀地政權和強勢中原政權的對峙也發生在此,是雙方軍事力量的均衡點。但是,一旦漢中丟失,蜀地的腹部立刻暴露在中原政權的兵峰之下,儘管也還有劍閣天險阻擋,但是已徹底無法拒敵於國門之外。歷史上的蜀地政權滅亡,往往是先丟漢中,最後等中原大軍從北而南勢如破竹兵臨成都城下,不戰而降。(桓溫北伐蜀地成功則是例外,他是沿長江逆流而上而不是從北向南攻略)

漢中是連接四川盆地的北部一處盆地平原,是從西安通往成都的主要幹道,同時也是重要的產糧區。從西安到漢中的補給線因地形惡劣而消耗巨大,而從蜀地的核心成都到漢中的後勤線路則基本一馬平川,所以孱弱蜀地政權和強勢中原政權的對峙也發生在此,是雙方軍事力量的均衡點。但是,一旦漢中丟失,蜀地的腹部立刻暴露在中原政權的兵峰之下,儘管也還有劍閣天險阻擋,但是已徹底無法拒敵於國門之外。歷史上的蜀地政權滅亡,往往是先丟漢中,最後等中原大軍從北而南勢如破竹兵臨成都城下,不戰而降。(桓溫北伐蜀地成功則是例外,他是沿長江逆流而上而不是從北向南攻略)


歷史戰例:東漢時岑彭平公孫述、三國時劉備攻蜀、鍾會鄧艾滅蜀、南北朝時西魏滅蜀、五代時前蜀與後蜀的滅亡。無一不是由漢中先丟開始。

2.金陵之要衝——安慶
晚清時,為平定太平天國,曾國藩胞弟曾國荃率湘軍付出慘烈代價終於攻佔安慶,當安慶城牆被地雷轟倒的那一刻,曾國荃仰天含淚大呼:「賊破矣!」從此天京西線屏障全無,太平天國腹地暴露在湘軍槍口之下,數年後天京淪陷。

佔據南京上游的安慶,既可是南京的西面屏障,也可以是進攻南京的絕佳基地。此外,由於南京是長江的運輸樞紐,控制了南京上游,從而也切斷了南京政權與安徽兩湖的聯繫,最為重要的是,南京政權從此無法利用重要的水道,軍事資源調度變得困難重重,淪陷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戰例:西晉滅吳、明朝王守仁平定寧王之亂、太平天國攻陷南京、湘軍攻陷天京。皆是由安慶丟失開始。

———————————————
有時間再更。


作為一個長治人,我必須說一下上黨啊,向北是太原。向東是邯鄲,可威脅華北平原。向南是洛陽開封鄭州,可染指中原。關鍵還都是下坡,特別是邯鄲,一個海拔800米,一個海拔80米。在沒有汽車的年代,從上黨出,打哪裡都方便,但是想打上黨,補給都累死你。
秦國自從上黨戰役拿下上黨郡,就如同一把刀同時架在趙魏韓脖子上,所以秦始皇滅這仨國家最容易。
到了抗戰,8路車總站就在長治武鄉縣。
解放戰爭也是最早就打了上黨戰役拿下整個晉東南,河北河南唾手可得。
上黨地勢有多牛,看天氣預報就知道了,華北地區,無論雨雪,下與不下的分界線有近一半都是繞著上黨盆地劃弧線或者說半圓。


單說宣府鎮(今天的張家口地區)。
想到哪說哪。
這個地區自秦漢以來一直是軍事重地,尤其是金代至改革開放這段時間,大小軍事戰役不勝枚舉。舉例如下:
1.金蒙野狐嶺之戰,發生在壩上壩下交界處,一戰決定金朝日後的覆亡
2.元末紅巾軍的北伐,燒毀元中都城(今張北縣內)
3.明初北伐北元後宣府鎮屯兵(九鎮兵額魁首),整個明代時不時與北方蒙古大小接戰
4.明末李自成進京走的即是宣大線路直取北京
5.清代長城內外不再兵禍略去不談
6.20世紀30年代長城抗戰,45年蘇蒙聯軍解放張北
7.解放戰爭新保安戰役,關門打狗,為平津戰役最終勝利奠定基礎
8.蘇聯關係惡化後的全民備戰。據身邊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說,各個山頭內部都挖空備戰,甚至家裡院落也挖掘防空洞

以上是對宣府鎮作簡單介紹,稱之為「軍事重鎮」實至名歸。下面簡單分析下原因

1.隨著遼金元在北京的定都,北京作為中華帝國後期的政治中心地位不斷凸顯,由此其周圍的防禦要地也逐漸見諸歷史。北京北部和西部是燕山山脈與太行山余脈,東部南部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這一點和西安相似,能打開潼關,就能順利奪取長安。那麼北京的潼關在哪呢?明中期以前在張家口,明中期到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海關。燕山西北唯一的漢人聚集區只有宣府鎮

2.古典中國可以控制的區域不外乎能進行農耕的地區,有農耕就有兵源稅收。發展農業需要有水源,需要平原。出延慶山區不久就會進入一大片平原地帶,這裡有兩條河流流經——洋河,桑乾河。幾座城池就在這些河流附近。之所以宣化會成為中心城池,我猜想,主要是為了方便兵力調度,方便糧草籌集

宣府鎮的鐘樓,明代中期,第三批國保單位

宣府鎮的鐘樓,明代中期,第三批國保單位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軍事重鎮應該是什麼。
我認為軍事重鎮的定義就是這個地方一旦易手,至少會對整個區域形成相當大的衝擊,而這個區域的劃分其實是很隨意的,我就大概按照我的標準來劃分一下吧
東北(黑吉遼加東四盟),華北(京津冀魯加河南黃河以北),河東(晉綏察),關隴(陝甘寧加蒙西),西域(新),中原(黃河以南,伏牛山以東,桐柏山大別山以北,東至海),巴蜀(四川加重慶),雲貴(雲南加貴州),長江中下游(宜昌以東,南嶺以北,大別山以南,東至海),閩浙(福建+浙江中南),兩廣(廣東廣西),青藏,最後是兩個島。
這個標準大概是把歷史上的政權分界線做了一下重疊,然後得出的一個區域。一半政權都會具有多個區域,區域一般具有整體性,當然也有例外:中原經常會再在內部以淮河為界劃分。
那麼這就簡單多了,戰略要地就是區域之間連接處,下面就來列一下吧:
東北到華北:只有一條路,山海關。皇太極曾經繞了一個大圈走阜新朝陽赤峰承德張家口入寇,這個距離和直接從山海關進關差了多遠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戰爭年代時間就是生命,所以山海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只看到山海關你就還是圖樣,山海關只是一個關卡,要守關必須守配套的城,錦州,它和山海關是整個走廊的出入口,所以要從重要性上來說,兩者應該是類似的;錦州不保,山海關也很難保住;山海關不保,錦州被攻破也是指日可待了。

軍事要隘:山海關

軍事重鎮:錦州
華北到河東:一開始綏察兩省我很難歸納,因為事實上歷史上這兩個地方都是經常被游牧民族佔據,穩定納入版圖可能就強漢盛唐明前期還有清朝了,所以導致這兩個省很難歸入河東還是華北。但看完地形圖後,我堅定了把這兩個省放入河東的信心,因為太行八陘的存在。

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這八陘就是河東通往華北的八條路,其中軍都大概是從張家口經懷來通南口,有土木之變;蒲陰陘在軍都之西南,從淶源到易縣,可經飛狐陘通蔚縣,土木堡之變時王振最初想走這條路,但害怕大軍踏他家穀子最後走了軍都,結果就呵呵了,不過就算走了這條,距離遠,路難走,沒有接應,最後結果可能也會類似;井陘就是大名鼎鼎的娘子關所在之路,背水之戰,唐裴度,五代朱溫,抗日戰爭等時期這裡都發生過戰鬥。那麼為什麼井陘戰爭最多呢?我個人意見以為,前三陘靠北,而且最關鍵的是,三陘入華北是直接到北京保定這種核心的富庶之地,而入河東則是大同張家口朔州三市,而這一部分到河東本部,即汾水谷地,還要經過雁門關平型關等關隘,所以從華北到河東一般都是走井陘,石家莊到陽泉。

滏口陘是從邯鄲涉縣到長治黎城,歷史上戰爭不多,因為兩邊都是小盆地相連,有點飛狐蒲陰的感覺。很多軍隊從這裡經過,趙國的趙奢,曹魏的曹操在這裡擊敗袁尚,又從這裡去討伐高幹,南北朝時高歡經常由此去太原,但唐後這裡似乎沒有什麼部隊調動了,原因似乎和東西對立變少有關係。

白陘由山西陵川至河南輝縣,歷史上戰爭少,調動也少,原因簡單,就是兩端都是山間盆地,距離長,行走難,而且兩端聯繫起的地方在軍事上都不需要這條路:華北這邊一片平原,可以北上走滏口陘,河東這邊是上黨盆地,也可以走滏口陘出邯鄲;太行陘與之類似,羊腸坂就在太行陘上,難走程度可想而知;最後是軹關陘,從侯馬至濟源,路也難走,而且侯馬到濟源雖然可以經過這裡,但事實上考慮到軍事意義,侯馬經汾河從黃河直接攻洛陽更簡單,所以歷史上軹關陘發揮最大作用可能就是秦國攻下了韓國的野王切斷了軹關陘,使得韓國上黨太守投降趙國了。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行八陘是最為重要的通道,對應的軍事重鎮可以說比較明確:北京,大同,石家莊,邯鄲,長治,侯馬。

軍事要隘:太行八陘

軍事重鎮:北京,大同,石家莊,邯鄲,長治,侯馬


河東到關隴:這一段其實比較好找,就是幾個關鍵渡口:老牛灣,磧口,龍門,龍門以下至蒲坂全段可渡。渡口的要求很簡單,兩岸寬闊,河流平緩。所以把守住幾個渡口,基本就可以把握全局。然而渡口本身駐紮軍隊不現實,所以一般都是在附近分散駐軍,有事就過來,這一段軍事重鎮很難說具體是哪裡;但是龍門以下至蒲坂就關鍵了,由於兩岸都比較寬闊,河流也不急,因此守兩岸不現實。所以一般在兩岸找幾個關鍵點可以掐住通道的地方把守,比如河津,侯馬,運城,韓城這些地方算得上是軍事重鎮;綏遠到關隴主要是延安,靈州這兩個地方。其中延安是抗擊北方游牧民族的,靈州是抗擊西夏的前線。綏遠到關隴其實是有利於北方進攻的,路多而且基本都可以走,但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不多,就那幾個,所以想守的話比較難。

軍事要隘:老牛灣,磧口,龍門

軍事重鎮:河津,侯馬,運城,韓城,靈州,延安


關隴到西域,青藏:整個西部其實是一大塊,再分有點細了,而且這一區域歷史上仗打得不多,十六國打過,唐打過,元西夏打過(這麼數下來也不少),所以就大概寫一下吧。關隴到西域就是星星峽,哈密,嘉峪關,這三個地方保證了河西走廊的暢通;關隴到青藏其實比較多,分成跨祁連山和南方湟水谷地兩個方向。跨祁連山路多,敦煌到格爾木現在有班車,張掖經門源到西寧也是有的,但每條路都不好走,具體的話可以看一下十六國時期,很多國疆域都是跨祁連山的。湟水谷地就是絲綢之路和現在蘭青鐵路兩條,但絲綢之路的劉家峽修水庫了,所以現在其實就只剩一條路了。這一條路到處是峽谷,基本沒有大平原,關鍵點還是兩端吧,蘭州和樂都。其實著整個區域內部還有不少軍事重鎮,寶雞控制著陝西通甘肅的路(當然還有通漢中盆地的路,通寧夏的路),固原是居高臨下,控制著關中平原和黃土高原,甘肅東部等區域,天水控制著甘肅通寶雞的路,甘肅通四川的路,甘肅通寧夏的路,但是這三個區域歷史上很少能夠獨立成事,基本都是天下已定然後被攻下的。東漢隗囂據有天水,劉秀據有寶雞,安定(固原),然後兩路齊下,解決隴右;魏晉之時曹魏據有三郡,諸葛亮解決了天水,安定兩地,然而終究因為兵糧不足,後繼不夠,街亭失守後含恨退兵;十六國時期後秦奪了西秦的天水,西秦也就滅亡了,之後西秦雖然復國,再次因為大夏奪去了天水,再次亡國;唐朝吐蕃奪了天水固原,對長安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後來大中時收復天水,固原,也就有了一段時期的穩定繁榮,但終究因為關東不穩還是滅亡了。這三座城其實主要是地理位置佔優,但並不富裕,所以國力強的時候佔有它們可以直接對外構成威脅;國力弱的時候三座城只能放棄,或者佔有了並且被白白消耗兵力,最終導致亡國。

軍事要隘:星星峽,嘉峪關

軍事重鎮:哈密,嘉峪關,敦煌,張掖,蘭州,樂都,固原,天水,寶雞

西域到青藏:一般人看來路很少,並且都很難走,的確是這樣。西道就是新藏公路,葉城到阿里,最高位置界山達坂,海拔5000多米到6000多米說法都有,不管怎麼說,反正就是非常高(對比拉薩海拔3658m,西寧2295m,獅泉河4255米可以發現這裡的的確確是太難走了(儘管這樣還是有子弟兵駐守在那上,點贊)。這條路對外意義大於對內意義,因為從這條路上可以直接通向拉達克,同時大家可以看一看阿里地區下面的普蘭縣到新德里也就430公里...阿拉木圖到邊境是200多公里,哈薩克表示我很慫我遷都吧,而印度表示亞歷山大。跑遠了,還是扯回中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葉城可以視為一個吧,但打的仗不多;阿里更是少了,可能象雄王朝被吐蕃滅的時候打過。

而東道也差不多。東道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南道。宋朝西夏佔據河西,北宋沒辦法只得走青唐道經河南道轉吐谷渾路,這吐谷渾路就是東道,大概是從西寧出發,沿青藏線行至錫鐵山,再順柴達木盆地行至若羌。這一路海拔低一點,但沒水,其實一樣難走。這條路軍事重鎮若羌勉強算一個,格爾木勉強算一個吧。

軍事要隘:我能說昆崙山么

軍事重鎮:葉城,若羌,格爾木


2015/05/25/11:26填坑一記

寫的順序其實就是順時針轉一圈,有朋友說要配圖,我是有這個打算,等大概寫到長江中下游再說吧

開始填坑:

上回書說到西域與青藏之間的聯繫。其實這兩大塊雖然難走,但是歷史上還是有過交流的。吐蕃幾次攻佔于闐,唐時期高仙芝有大小勃律之戰,宋徽宗(你沒看錯,就是書畫比當皇帝稱職的亡國之君)走東道收復節占城(今且末)這幾次大的戰爭,都說明這兩條路在歷史上是有其意義的。


青藏到巴蜀、雲貴:這一塊主要就是橫斷山區的阻擋,使得東西向進軍很麻煩,南北向進軍較為容易,不然宋太祖也不會把大渡河以西放棄了。南北向進軍的歷史案例也不算太多,但都是有深遠影響的:一個是元滅大理,一個是紅軍長征。但這兩路均是把青藏和巴蜀之間的邊界當成結合帶來走,只是藉助這裡通向關隴或是雲貴而已。東西向進軍的案例較多,但是少有大仗。唐以前由於青藏區域沒有統一的大國,因此基本沒有戰爭;唐朝開始與吐蕃作戰,其中青海一帶戰事居多,集中在湟水谷地,而巴蜀與青藏這裡戰事少,畢竟兩邊路都不好走,然而也正是這種思維定勢使得這一路經常出奇兵配合北方的戰事。出兵的路線其實比較固定:一路汶川茂縣松潘,到了松潘以後就相當於上了高原了,這樣一來進攻也就容易了。一路汶川理縣馬爾康,這就是大小金川之戰所在的北路,走這條路可以通到甘孜,再往下就是昌都了。一路雅安康定理塘,也是通昌都,這是大小金川之戰的南路,清末趙爾豐收復西藏也是走的這條路。雲貴通青藏就只有一條好路:大理麗江中甸芒康;還有一條差路:大理保山六庫,然後沿著怒江一路向北到芒康。要說關卡的話真心難找,因為這幾條路上很多都是沿著河流修建的,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都有城池也就不需要關卡,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修建了關卡補給也很難跟上(想想現在的神仙灣,天文點哨所,在古代根本不可能存在,補給送上去一次可能需要半年,送補給的人再回來又要半年,這半年來回不幹別的光送補給了...),所以這幾條路不需要修建關卡,光是幾個軍事重鎮就夠了。

軍事要隘:我能說橫斷山么

軍事重鎮:汶川,松潘,康定,麗江,芒康,昌都,理塘


順帶向各位強烈推薦一本書,《中國戰典》。這本書記錄了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几千次戰役和戰鬥,分上下兩冊,上冊記錄了軒轅黃帝戰蚩尤到1840年的戰鬥過程,下冊記錄了1840年至今的所有戰鬥過程。這本書和其他史書對讀,和自身前後對讀,亦或是只是讀書本身,都是無比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啊!!!看這本書後覺得自己才疏學淺,比如陝西和山西之間的沙苑,也就是今天的大荔縣南的渭河邊上發生許多著名的戰鬥,幾乎只要有兩個政權隔黃河對峙就會在這裡發生戰事。同時有了一個想法,到底什麼是軍事重鎮?軍事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嗎?東南糧倉,成都天府之國,荊湖平原,珠三角這都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歷來發生在這些地方的戰事都很少,為何?成都以北劍門一破很難再堅守,而金陵王氣黯然收以後長三角基本沒有可以防守的地方了(當然要是有所顧忌的話還是有的,畢竟那麼多大城市,瓷器鋪里打老鼠也是很麻煩的),而歷史上平嶺南之亂都是固定的套路了,南雄韶關英德一下基本就要一片降幡出羊城了(藍鯨又被黑了一把23333),所以這些兵家必爭之地不適合打仗;而另一類的兵家必爭之地則是同時兼顧提供稅負與鞏固防線的功能,如南京、北京等,這些兵家必爭之地往往處在富裕之地的邊緣,所以位處山河襟帶之地,因此也起到庇護富裕之地的作用,因此似乎可以稱為軍事重鎮。還有一類兵家必爭之地是九省通衢之地,如武漢、鄭州、株洲、當年的鎮江、揚州。這些兵家必爭之地是軍事重鎮嗎?是。但是仗可以在這裡打嗎?往往不行。九省通衢的另一個概念就是大平原。古代中國有城池,還有所屏障可以在這死守,如張巡、趙犨守睢陽,都讓進攻的人吃了很大苦頭,後者甚至在劣勢兵力下守住了城池。但是現代社會裡面很少有人能死守某個平原上的城市了,碾庄、陳官莊兩個村子守不住,濟南府也守不住,大城市上海也守不住。武漢會戰、台兒庄會戰、太原會戰其實都是圍繞著大城市周圍的關隘在打。金軟如此,這類軍事重鎮的軍事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解放戰爭中圍繞著四平街打過四仗,國軍寧願放棄安陽新鄉等黃河以北的據點也要防守鄭州,都表明這些城市在戰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最後還有一類軍事重鎮,它們本身往往不富裕,交通也只有一條要道通過,但卻是通往前幾種城市的必經之路,而且還具備著防守的條件,如韶關,信陽,襄陽等地。這些城市往往位於平原的邊緣的山腳下,同時還是河流形成的谷地出口。當然也有蘭州這種完全位於谷地中段的城市,這類城市的統一特徵是拱衛著前幾種城市,為它們提供第一道防線。以上幾類中,後三類應該是比較典型的軍事重鎮了。


小學生啊。
告訴你一些吧

薊城雖然從涼州城,昔匈奴故蓋臧城,後人音訛名姑臧城。姑臧城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古代北中國政治、軍事的中心和重鎮,是古代中國與西域經濟交流的都會,是民族文化交匯的熔爐。東晉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都曾建都於此。尤其前涼張氏,從奠定立國基礎的張軌到張天錫共九傳,76年,在此期間對城垣進行了擴建,並「大繕宮殿觀閣,采綺妝飾」(《水經注》引王隱《晉書》),使姑臧城富麗堂皇,名揚四海。然而,前涼的姑臧城究竟在今哪裡?規模有多大?它又是如何布局的?城內又有哪些主要建築……歷來史學界都很關注,發表了一些各自不盡相同的見解。本人擬將上述有關問題,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談點個人淺見,望方家指正。

前涼姑臧城的位置
姑臧故城,史書有三種不同的記載。一種說在武威城西北。《後漢書·光武帝記》唐李賢在注釋中有「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一種說在武威城東北二里。《明一統志》載:「姑臧廢縣在(涼州)衛東北二里」。清乾隆《武威縣誌》中也載:「故城在縣東北二里」;三是說在今武威城。《大清一統志》記載:「姑臧故城,今武威縣治」。
上述三說,除第一種外,其餘兩種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只是表述不夠準確罷了。如故城在縣城東北二里說,就很有道理。不但有文字記載,而且有遺迹可以作證。
(一)1979年武威航校在飛機場附近植樹時,出土的《宋華墓表》稱:宋華墓「以建元十二年十一月卅日葬城西十七里,楊墓東百步,深五丈」。「建元」,是前秦苻堅年號,建元十二年,即公元376年,就在這年秋,苻堅滅前涼張天錫。表文上說的「葬城西十七里」,就是指葬在前涼所擴建的姑臧城西十七里。這與故城遺址在衛(縣)東北二里之說的方向、位置是基本一致的。
(二)在「衛(縣)東北二里」為中心的周圍,今金羊鎮新鮮、郭家寨村,曾有幾處姑臧故城遺迹,如「東嶽台」,明代將東嶽廟由城內移置此台而得名。南北長80米,東西寬50米,高7米。相傳為張駿築的點將台。東嶽台之西舊有「喇嘛台」,規模與東嶽台同。喇嘛台西北為「古城台」,東西長約40米,南北寬約10米,南高約5米,北高約8-9米,當為姑臧故城牆遺迹。在古城台西,即為台上建有雷祖觀而得名的雷台。雷台東北二里的郭家寨村六組,有東西長20米,南北寬12米,高約7-8米的夯築土台,當地群眾稱「梓童台」,台前有院落,設有學校,名「梓童台小學」。
上述新鮮、郭家寨村境內的多處古台遺址,除雷台外,其餘幾處雖已平為耕地和被新建的樓房代替,但當地年逾七旬的老人都是親眼見到過的。因此,前涼姑臧故城在衛(縣)東北二里之說是完全有其根據的。
姑臧故城在武威縣治說,也言之有理。首先,在武威縣城內有前涼王宮殿遺址。《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上記的很清楚。大意是:早在西周時,印度阿育王於普天下造塔八萬四千安置舍利,在我國僅有一十六座,武威郡塔即其一也。自周至晉一千餘年,中間興廢史書莫記。前涼張軌修宮殿,正當此塔遺址之上。傳至張天錫時,宮中「靈瑞」數起,天錫很詫異,有人告訴他:「今之宮乃塔之故基」,天錫遂舍宮置寺復建其塔。明仿唐景雲二年《大雲寺古剎功德碑》也說:「大雲寺者,晉涼州牧張天錫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後改為大雲」,西夏為護國寺。大雲寺的古鐘樓及樓上銅鐘至今猶存。今和平街小學及武威酒廠均為大雲寺舊址。
其次,在武威城內有前涼張駿南宮舊井和漢武威郡署內發現的「澄華井」石碣。清張澍《閑居雜詠》第五首云:「南宮舊井最甘香,安國寺前今冽涼。可惜澄華碑已失,未探修綆一秤量」。自註:「前涼張駿南宮內,井水清冽,異於他井。今安國寺井水,視他井較重,且在城南隅,疑南宮舊井也。又道署內有井,康熙初,井中掘出石碣,鐫『澄華井』三字,系張芝隸書,並有銘」。這兩口井的記載很重要,對考證東晉和東漢姑臧城故址,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安國寺在今海燕商場及其以南的供銷社招待所所在地。武威郡署內澄華井中掘出的「澄華井」石碣,是著名的大書法家張芝所書。張芝為張奐的長子,東漢桓帝延熹五、六年(公元162、163年)間,張奐任武威太守。東漢武威郡署,清為涼庄道署,今為武威市人民政府。
第三,在武威城內羅什寺塔下發現有羅什寺石碣。1934年重修羅什寺塔時,於塔基掘出一石碣,上書「羅什地基,四至臨街。敬德記」。「敬德」,即唐初名將尉遲敬德。說明唐代的羅什寺在涼州城內,與今日相似。
然而,上述兩說都只看到了局部,未能看到整體:明涼州衛城東北二里說者,忽視了姑臧故城在涼州城內的部分;清武威縣治說者,則放棄了城東北二里的舊址。而實際情況是兩者相互聯貫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1979年5月,蘭州軍區第十陸軍醫院,在今武威城北偏東城牆外側修建家屬樓時,出土了唐天寶元年《涼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緣記》殘碑,碑文中所說的「感通下寺」,亦即唐時的涼州大雲寺。涼州大雲寺與御山谷中感通寺有著密切的關係。筆者在此碑的出土地發現大量瓦礫等碑亭的殘留痕迹,說明唐時這通碑就立在涼州大雲寺中,只是明代修築涼州城時,改變了城市原來的格局,把大雲寺的一部分隔斷在城牆之外罷了。
前涼姑臧城的規模布局
前涼姑臧城範圍有多大?形狀又是如何呢?《晉書·張軌傳》說:「永興中,鮮卑若羅撥能皆為寇,軌遣司馬宋配擊之,斬撥能,俘十餘萬口,威名大震,惠帝遣加安西將軍,封安樂鄉侯,邑千戶,於是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築也,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地有龍形,故名卧龍城」。這是張氏築城的開始。這裡既說了築城的背景,又講了城的大小和形狀,並未講有幾城。姑臧五城、七城和鳥城說,是後來才有的。《通鑒》卷二一九說: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月,「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殺節度使周泌,聚眾六萬。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據其五,二城堅守。支度判官崔稱與中使劉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胡三省註:「武威郡,涼州,治姑臧,舊城匈奴所築,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張氏據河西,又增築四城,廂各千步,並舊城為五。餘二城未知誰所築也」。《元和郡縣誌》說得更形象:涼州城「城不方,有頭尾兩翅,名為鳥城」。這裡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南北七里、東西三里的姑臧城是匈奴築的里數,還是張氏增築四城後的里數?(二)張氏築四城,並舊城為五,七城之中,餘二城是誰築的?我們認為:張氏幾次「大城姑臧」時,就築有七城。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是張氏增築六城後的里數。其排列形狀當為圍繞中間匈奴城,東西南各築一城,北為三城。理由有五:
(一)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很難建成南北七里、東西三里的姑臧城。王隱《晉書》中張軌「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築也,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是指晉時涼州城即姑臧城的規模,並不是指匈奴築城的規模。提及匈奴只是為了說明發展過程,這是非常明確的。以後的史書中有的甚至說成「姑臧城本匈奴所築,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我們認為這是對王隱晉書中關於對姑臧城記載的誤解。
(二)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很難形成鳥城和卧龍城。既然是形如鳥城,就不是方城,而是有頭、有軀體、有翅膀的城;既然是「地有龍形,故名卧龍城」, 所謂「卧龍」,它就是像一條平卧著的長龍。圍繞匈奴築的城再增築四城,只能是「十」字形,是形不成鳥形和卧龍形的。
(三)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很難構成「街衢相通,二十二門的姑臧城」。《水經注·禹貢山水澤地記》:「涼州有龍形,故名卧龍城」,「及張氏之世居也,又增築四城,廂各千步」,「並舊城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門」。如果匈奴築的城為四門,張氏增築四城,各開四門,合起來五城也只有二十門,況且這是「廂各千步」、「街衢相通」,城與城之間是緊相連的,增築的四城,只能各開三門為九門,連通匈奴城的四門,也只有十三門。如果再在這五城的北邊加二城,每城三門為九門,連同前面五城十三門,正好為二十二門,街衢也是相通的。
(四)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不可能留下今南北長達約5華里,東西約2.5華里的晉王宮遺迹。南從安國寺(疑為前涼南宮),向北有大雲寺(前涼宮殿)、東嶽台、古城台,直到梓童台;西有羅什寺外,東面的東關花園建國前尚存有一段古城牆,上世紀東關花園修建二層小樓時,還發現古代方形陶質地下排水管道;由此向西,原二輕局內也發現古井一口。這些遺迹遺物,是前涼姑臧七城的實物見證。
(五)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今天古城故址的地層地貌不可能與史書記載相吻合。公元439年(宋元嘉十六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欲伐北涼,尚書李順等反對出兵,提出「自溫圉水以西至姑臧,地皆枯石,絕無水草」。司徒崔浩反駁說:「漢人終不於無水草地築城郭、建郡縣也。」魏主採納了主戰派的意見,親臨姑臧滅北涼後,見到姑臧城外水草豐饒,給太子晃回詔書說:「姑臧城東西門外,湧泉合於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溝渠流入漠中,其間乃無燥地。故有此敕,以釋汝疑」(《資治通鑒》)。魏主在詔書中描繪的姑臧城周圍的自然環境與今古城故址周圍的環境相吻合。東面有楊家壩河由南向北流到郭家寨六組後,向西拐彎又向北與石羊河銜接;西面金塔河水分叉經小沙河向北流入石羊河,入民勤沙漠。姑臧故城址正處在兩河之間寬闊平坦的台地上。台地北面土層較厚,達三米以上,南面土層較薄,不足一米,便是枯石。這與張駿在城南石頭灘建南城的記載也是相符的。《晉書·索清傳》:「先時,靖行見姑臧城南石地曰:『此後當起宮殿』。至張駿,於其地立南城,起宗廟,建宮殿焉」。
上述觀點若能成立,前涼姑臧七城主要應該在今天武威城的東城區和城郊的金羊鎮新鮮、郭家寨兩個村。它的布局:南北七里五城以涼州區政府為中心,南起明清一條街,北至郭家寨村北、楊家壩河南岸,東到光明巷,西至市政府,再向南北延伸至終點。東西二城,連接以區政府為中心的中城,東到楊家壩河以西的園藝場,西至西城區大井巷,南鄰東西大街,北接北一環路。城與城之間如果是「廂各千步」,說明七城的大小基本是相等的,東西三城各寬一里,南北合中城為五城,每城各長1.4里。
前涼姑臧城部分小城與城門名稱
《水經注·禹貢山水澤地記》說:姑臧城「本匈奴所築也。及張氏之世居也,又增築四城,廂各千步。東城殖園果,命曰講武場,北城殖園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宮殿,中城內作四時宮,隨節游幸,並舊城為五」。這裡提到東城、北城與中城的名稱,而未提到西城。《資治通鑒》:隆安元年(397年), 「涼散騎常侍、太常西平郭黁謂僕射王祥曰:『吾欲與公舉大事,二苑之眾,盡我有也』」。胡註:「涼州治姑臧,有東、西苑城」。西苑即西城。其它諸城,未見其名。
關於七城二十二門的城門名稱,在《晉書》等史籍中出現的只有十二門,其中有方位的門有七門,在宮城和中城的有端門、青角門、廣夏門、洪範門、涼風門、青陽門。《讀史方輿紀要》涼州衛姑臧條稱:「宮門南曰端門,東曰青角門。中城之門,曰廣夏門,北曰洪範門,南曰涼風門,東曰青陽門」。這裡說的宮門,當為宮城門,也即南城門。《資治通鑒》:隆安三年(399年),呂篡起兵奪天王位「紹遣虎賁中郎將呂開帥禁兵拒戰於端門,皆潰,篡入青角門,升謙光殿」。謙光殿,就在南城內。《晉書·張駿傳》:「又於姑臧城南筑城,起謙光殿」。宮城中只提了南門和東門的名稱,中城中北、南、東三門,既有名稱,又有方位,唯廣夏門未指方位,當為西門。朱明門,雖有方位,胡三省注為南門,但不知其何城南門。其餘5門,雖有名,不知為何城城門。
《晉書·張天錫傳》:「天錫所居安昌門及平章殿無故而崩,旬日而國亡」。《晉書·鳩摩羅什傳》:「有黑龍升於當陽九宮門,篡改九宮門為龍興門」。《北涼錄》:「蒙遜宴李順於新樂門」。「永和七年五月,太廟階陷,六月當陽門崩」。《晉書·沮渠蒙遜載記》:「蒙遜母車氏疾篤,蒙遜升南景門,散錢以賜百姓」。
上述安昌門、龍興門、新樂門、當陽門、南景門五門和有方位的七門外,二十二門中,還有十門,尚不知其名稱。
前涼姑臧城的建築
前涼在姑臧統治的76年(301-376年)中,不但對平定河西鮮卑的動亂、保境安民、匡扶晉室、維護統一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而且在絲綢之路古涼州修建了聞名遐邇的姑臧城。七座城連接起來,建有二十二門,街衢相通,規模宏偉,氣象萬千;城內宮閣台榭,設計精巧,裝飾華麗,成為古涼州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根據史料記載,這些建築是:
(一)有國王和王后等處理政務與居住的宮、殿、寢。
《晉書·張駿傳》:「太寧三年(325年),張駿置左右前後四率官,繕南宮」。《後涼錄》:「(呂)篡召呂弘妻及男女置東宮,厚撫之」。《晉書·張重華傳》:「永和二年(346年),重華即位,尊母嚴氏為太王太后,居永訓宮;生母馬氏為王太后,居永壽宮」。段龜龍《涼州記》:「呂篡明光宮在漸台西,以金玉珠璣為簾箔」。
這些南宮、東宮、永訓宮、永壽宮、明光宮諸宮中,尤以明光宮最為精美。這是一座模仿漢代的宮殿建築。《三輔錄事》卷二:「未央宮漸台西有桂宮,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璣為簾箔,處處明月珠,金陛玉階,晝夜光明」。其豪華富麗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前涼錄》:「駿薨於正德前殿」、「重華薨於平章殿」。《晉書·鳩摩羅什傳》:「呂篡時,龍出東廂井中,於殿前蟠卧,篡以為美瑞,號其殿為龍翔殿」。《南涼錄》:「(禿髮)傉檀子明德歸,年始十三,命為高昌殿賦,援筆即成,影不遺漏」。《北涼錄》:「蒙遜薨於路寢」。
《晉書·張駿傳》:「(駿)又於姑臧城南筑城,起謙光殿,畫以五色,飾以金玉,窮盡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東曰宜陽青殿,以春三月居之,章服器物皆依方色;南曰朱陽赤殿,夏三月居之;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北曰玄武黑殿,冬三月居之」。
這些正德殿、平章殿、龍翔殿、高昌殿等各種殿中,謙光殿、宜陽青殿、朱陽赤殿、政刑白殿、玄武黑殿特別令人驚嘆。這種「畫以五色,飾以金玉、窮盡珍巧」的殿,既使我們不可能親眼所見,但從史籍的這些描述中,也能領略到它那壯美的景象。
(二)有舉行大典、宴請賓客和作為書齋用的堂、坊。
《晉書·張駿傳》:「駿宴群僚於閑豫堂」。《資治通鑒》:咸康五年(339年)「張駿立辟雍、明堂以行禮」。《晉書·呂篡載記》:「篡見紹於湛露堂」。「篡將超等游於內,至琨華堂東閣,超取劍擊篡」。「超刺篡洞胸,奔於宣德堂」。《前涼錄》:「永和九年(353年),張重華寢疾臨春坊」。
上述閑豫堂、湛露堂、琨華堂、宣德堂、臨春坊等諸多堂坊中,辟雍明堂比較有名。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東漢以後為祭祀之所。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等大典,均於其中舉行。《木蘭辭》中的「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堂,就是指這種地方。
(三)有用於宗教信仰的觀、寺、塔。
《前涼錄》:「鄯善王元孟,獻女姝好,號曰美人,立賓遐觀以處之」。「玄靚時,右將軍宋熙,請取天龜觀壞以為宅,不許」。「宋混至姑臧,祚登神雀觀」。「祚與嚴展、吳純升飛鸞觀」。《晉書·呂篡載記》:「左衛齊從守融明觀,因抽劍斫篡中額」。
唐《大雲寺功德碑》:「大雲寺者,晉涼州牧張天錫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後改為大雲」。「花樓院有七層木浮圖,即張氏建寺之日造,高一百八十尺,層列周圍二十八間,面列四戶八窗,一一相似」。
前涼所建的賓遐觀、天龜觀、神雀觀、飛鸞觀、融明觀等這些寺觀,現在只能從史料中見到其名稱,只有宏藏寺及寺內七層木浮圖的遺迹還在。這座塔的建造,神機妙算,巧奪天工。西夏《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稱:「天錫遂舍其宮為寺,就其地建塔,適會□□□技類班輸者來治其事,心機神妙,準繩特異,材用質簡,斤蹤斧跡,極其疏略。視之如容易可及,然歷代工巧,營心役思,終不能度其規矩」。
(四)有祈求平安、供瀏覽觀賞的樓閣、池、台。
《方輿記要》:「臨淵池在武威縣治南,後涼呂光嘗宴群臣於此」。《前涼錄》:「閑豫堂前有閑豫池,池中有五龍,晝日見有五彩,移時乃滅,水通變色,遂鑄銅龍於其上」。《太平寰宇記》:「靈泉池,在縣南城中,〈十六國春秋〉云:『張玄靚五年(359年),有大鳥青白色,舒翼二丈余,集於靈泉池』。後涼呂光太安三年(388年)宴群臣於靈泉池」。
《前涼錄》:「祚為趙長所刺,奔於萬秋閣,為廚士徐黑所殺」。《後涼錄》:「呂篡帥壯士數百攻紹,紹登紫閣自殺」。《後涼錄》:「呂光太安二年(387年)秋八月,甘露降於逍遙園」。
《前涼錄》:「張茂築靈鈞台,周輪八十餘堵,高九仞。武陵人閻曾,夜叩府門呼曰:『武公遣我來言,何故勞百姓而築台乎』?姑臧令辛岩以曾為妖妄,請殺之。茂曰:『吾信勞民,曾稱先君之命規諫我,何謂妖乎』」。張茂築台,不止一次。《晉書·張茂傳》:「未幾,茂復大城姑臧,修靈鈞台」。
上述臨淵池、閑豫池、靈泉池、萬秋閣、紫閣、逍遙園等,現在已蕩然無存,惟靈鈞台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滄桑歲月,仍然保存了下來。張茂所築的靈鈞台究竟在哪裡?筆者參與編寫《武威文物概況》時,認為「靈鈞台,在城北五里的海藏寺,系前涼張茂所築;又城北東嶽台、雷台,也是張氏靈鈞之類的遺址」。此後不久,在維修海藏寺過程中,在該寺夯築土台下,又發現一石碣,上刻「晉築靈鈞台」五個大字,上款書「東晉明帝中涼王張茂之古台」,下款為「甘肅兵備使者攝甘涼道事廷棟立石」,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所刻。我們將此石碣樹在寺內高台上,覺得此台為靈鈞台,就無什麼異議了。過了不久,細讀寺內明成化二十三年《重修海藏寺碑記》,問題又出現了。碑文說:「城之西北相去五里許,有地一區,太監張睿」詢諸左右,曰:「此古海藏寺之遺址也,『於是於成化辛丑年』相其地之廣狹、長短、傾斜之不齊者,盡買空地以補之,俾其方正平坦」。四面圍以垣牆,內建山門、鐘鼓樓、前、中、後各殿及左右廊房等諸多建築。「又其後築方台,高三丈,闊一十九丈,進深十三丈,上建重檐真武殿五間,前龍虎殿三間,左右梓潼靈官各六間,東西角鐘鼓樓二座,周圍廊房二十三間」。從碑文看,海藏寺後邊的方台是明成化年間所築,與張氏靈鈞台無關;海藏寺台下發現的「晉築靈鈞台」石碣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三台之中,雷台、東台嶽倒是可以考慮的。因為它們都處在前涼姑臧故城遺址範圍之中。
前涼姑臧城,它那長長的像卧龍一樣的城市規模和格局,它那多姿多彩的宮殿建築,是武威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雖然經過歲月的滄桑,在著名邊塞詩人李益生活的年代(748-829年)已經是「涼王宮殿盡,蕪沒隴雲西」了(李益《送常曾侍御使西藩寄題西川》詩),現在,更是片瓦無存,然而,它在武威乃至中國的建築史上卻永遠放射著耀眼的光彩。過去的燕國的領地中心轉變為秦王朝的北方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但仍是北方地區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 秦始皇為了鞏固封建統治政權,採用了廷尉李斯的建議,在全國廢除西周以來奉行的分封制度,推行郡縣制。據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漯水注》記載:薊城及其以南地區秦置廣陽郡,治所薊城。在廣陽郡以北原燕國位置沿長城一線自西而東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今北京地區分屬於上谷、漁陽、右北平、廣陽四郡。薊城雖然從過去燕國的領地中心轉變為秦王朝的北方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但仍是北方地區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簡稱並,別稱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歷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
如果說北京是是中國近1000年來中國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那麼之前的400多年時間。也就是從北魏權臣爾朱榮被封為太原王,到宋太宗毀晉陽城,這一期間,全國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就是太原。北齊開國皇帝高洋口中的「天府之國」,李世民口中的「王業所基,國之根本」。就是太原,隋末,李淵、李世民駐守太原,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後,遂以「唐」為國號。因此,唐文化的發源於太原。唐初,曰并州初置大總管府,又改大都督府。唐朝的幾位帝王曾數次擴建晉陽城,並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為河東節度使治所,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三京」,詩人李白曾盛讚「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在唐王朝崛起之前,太原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軍事重鎮。早在漢朝時侯太原是東漢十三州里的并州,而當時北京是幽州,都屬於東漢三國人口少,存在感比較低的州。真正崛起成為影響全國的軍事重鎮,要從北魏孝文帝改革說起,北魏遷都洛陽後,搞了次漢化改革,改革是很成功的。但問題是有很多在平城的鮮卑貴族,並沒有隨軍到洛陽,是反對漢化的,最後因為這個矛盾有了六鎮起義這件事。
後來北魏雖然鎮壓了六鎮起義,但鮮卑人和漢人的矛盾還在。不管鮮卑聚居區是北魏故都平城,還是漢人聚居區都城洛陽。從「民族融合」的角度上將,都已經不太適合作為政治中心了。當時北魏的權臣爾朱榮被封太原王,太原又剛好在洛陽和平城中間,太原就被設為別都和實際軍事政治中心,而漢人集中的地方鄴城只是個名義上的國都,也是為了調和鮮卑和漢人之間的矛盾。
從地理角度來講,太原是河東地區的咽喉要地,更是黃河以北華北平原、山西高原的屏障。意義非凡,太原北可防禦蒙古高原的胡人,向南居高臨下虎視中原,東邊則可通過太行山的各個隘口可以東出河北平原,席捲幽燕齊趙,是天下之要衝,河東之重鎮。
在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就是爭奪山西東南的上黨高地,趙國失利之後晉陽、邯鄲等城池很快就陷入危機,而長平之戰則是戰國末期關係山東六國存亡根本的大戰,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此戰雖不在晉陽,但在形式上對於晉陽乃至天下影響巨大。乃至長平雖敗但晉陽不丟失的話趙國還有苟延殘喘東山再起的希望,可是晉陽失守,讓找過失去了翻身的機會。古人語云:「趙有晉陽,猶足拒塞秦人,為七國雄。秦莊襄王二年,蒙驁擊趙,定太原,此趙亡之始矣。」太原丟失這一時刻起趙國滅亡真正開始了,其北部的屏障重鎮丟失了,關係巨大,趙國東西兩部分也事實被割斷。
而後隨著東北地區的崛起,太原的軍事地位逐漸被北京超過,當時如果外寇自北而來,那麼大同太原首當其衝,如果從東北而來那麼北京自當其要。所以之前太原是北方軍事中心,正是因為當時中原民族,能控制的核心範圍,還在河東,格局比較小,而生產力發展後,格局變大,周圍民族納入大家庭後,河東的格局就顯得小了,北方軍事政治中心只能讓位於幽州。
這和今天的世界一樣,隨著生產力發展,交通方式的日益更新,我們今天的格局又變大了,就好像明清時函谷關再也不是關乎國運的雄關,而得讓位於山海關一樣。
不過太原在早些年的發展有些滯後,相比於鄭州這一中原城市的代表和南方的諸多新興城市太原已經落後了一些,不過身居華北要衝的太原近些年崛起的勢頭非常明顯,這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正在大步流星的奔向更好的明天,不過隨著我們國內安泰和平,太原的軍事地位已經不能和從前相提並論,如今格局更大的中華民族早已放眼世界。
歷史重鎮懿路城
鐵嶺南60里美麗的萬泉河畔,有—個跨鐵嶺和瀋陽的村落,名叫懿路。該村不算很大,但可知它在歷史上卻是一個重要城堡。
「懿路城本古挹婁地」(馮璦《開原圖說》),遼代「置定理府於此」(《大清一統志》)。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縣名為挹婁縣,明代「訛為懿路」,為鐵嶺衛管轄,並於「洪武二十九年,調左右千戶所於懿路」。(《讀史方輿紀要》)清代它是鐵嶺、盛京(瀋陽)間的重要驛站,叫懿略站。
據《遼東志》記載:「懿路城……永樂五年,保定侯包砌。周圍三里零三百四十三步,高二丈」。它有兩個城門,「南日通明,北日極遠」。並指出在修這座城之前尚有「舊基」,這個「舊基」大概就是金代挹婁縣城的遺址吧!
明嘉晴三十七年(1558)改築關廂,(「關廂」即是城門外道路、房屋)此舉反映了懿路城的發展和繁榮。萬曆年間,「時聞寇警」,懿路「實西虜垂涎之要地也。所以根據防禦的需要,政府對城池又進行了一番擴建和加固。從明末繪製的一張懿路古遠示意圖裡,可略視其當年的風采。新城不僅比原城擴大了,在北城外鄰增築了外城,而且還新修了城門,由原來的兩個城門變成了四個城門(東西南北各—門)。
懿路是明代城防中的一個重要城池,地理位置非同小可。它「北至凡河城三十里,南至瀋陽蒲河城四十里,西至丁志泊邊牆三十里,東至三岔兒邊牆七十里。左右的後重岡疊障,足稱形勝。「(馮璦《開原圖說》)明末這裡駐重兵把守,原額軍士有1340名,有備御、把總、鎮撫、倉官、驛官等,沿邊和腹里還修築了43座墩台,真可謂官兵配套,軍需糧草、交通、郵遞、城防設備齊全。
懿路城,明代時有許多文化建築,廟宇很多;如關帝廟、龍王廟、觀音廟、聖母廟、永安寺……。特別是城內築有一著名書院——挹清書院,它是遼東當時僅有的七座書院之一,為「嘉靖辛丑兵備黃雲建」(《全遼志》)。嘉靖辛丑是公元1541年,這所書院要比鐵嶺城裡的銀岡書院早建134年,堪稱是遼北最早的書院了。可惜這些建築清代時差不多摧殘殆盡。詩人魏子亨目睹其景,曾感慨地吟道:
一帶岡陵北郭橫,
神稠獨在石樓傾。
殘碑細認前朝字,
遺老猶雲古地名。
牆外雲山余落照,
宮中煙火見孤城……
——《懿路北山古寺》
今天,這「孤城」已不復存在了,只是習那磚斷瓦和北山上那座倖存的石塔,記錄著當年的繁華。石塔五級,周圍雕佛像,並刻有始建年代,為「大明國遼東都司守備懿路,正統三年五月x日立」,正統三年為公元1438年,看來它是迄今所知懿路明代最早的遺存了。
1.《滿洲源流考》又云:「挹婁二字,即今滿語之懿路,乃穴居之義。」然則挹婁者,他人以其穴居而名之;勿吉靺鞨,則誤以酋長之稱為部族之名;至其部族之名,則古曰肅慎,後世曰女真、慮真、珠里真、朱里真;清人則譯作珠申;亦即現在所謂索倫,固有異譯而無異語矣。
2.懿路河
在遼寧鐵嶺縣南六十里,源出王家林山,舊名小清河,西流經懿路城南,流入遼河。《金史地理志》「挹婁縣有清河,國名扣必刺。」即此。


各位都是從陸權的角度來看待軍事重鎮的,我也從海權的角度分析一個軍事重鎮----江陰。

近代以來,隨著列強選擇從東南沿海敲開清政府的國門,海防安全一舉超越了陸地邊境安全成為了近代以來歷屆中國政府的頭號國防戰略。

李鴻章曾經說過,「 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相等),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糜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

作為國民政府時代居政治中心南京和經濟中心上海的中點,江陰要塞一直作為從東海方向保衛當時的首都安全。而且,自從南京到上海的長江江面當中,江陰要塞是最狹窄的,只有1500米,非常適合在當地建立海軍要塞封鎖江面以拱衛首都的安全。


江陰江面寬度非常狹窄,適合用大炮封鎖江面以阻止從海上溯江而上的敵人

因此蔣介石在江陰設立了海軍電雷學校,事實上將海軍中嫡系的電雷系放在京畿老蔣才能在南京高枕無憂。

德國駐國民政府的軍事顧問法肯豪森曾經在 《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 中對江陰要塞做出過如下評價:

東面有兩事極關重要,一是封鎖長江,一為警衛首都,兩者有密切之連帶關係。屢聞長江不能守之議,竊未敢贊同。 ……江面雖寬,然究為極狹隘之水道,航路異常困難,稍大戰艦不易機動,下游已有許多窄隘可用,應用方法(遊動炮兵、飛機)作有效之封鎖。…… 長江封鎖於中部防禦最關重要,亦即為國防之最要點,防禦務須向前推進。江防須封鎖江陰,陸防須利用許多地險及天然便於防禦之地形,推進至上海附近。

既然是從東海方向上保衛南京的門戶,日本人也非常重視當地的軍備,認為這威脅到了自己在上海的登陸部隊側翼的安全,並危害到了他們轟炸南京的所謂安全性,因此在1937年9月23日的時候,他們選擇了消滅盤踞在江陰的中國海軍主力:

大戰開始後,中國將海軍主力置於江陰要塞的掩護下,不僅阻礙了南京方面的空中作戰,而且以有利之巡洋艦「平海」「寧海」威脅我在長江下行動的大艦艇,因此第3艦隊無論是出自空中作戰還是對海封鎖作戰,均需迅速將其殲滅。

而中國海軍面對敵我懸殊的局面,選擇自沉軍艦堵塞江面,也不能讓日本海軍包抄後路去進攻南京,由此可見江陰要塞對長三角海防之意義。

即便是還沒有海軍,以陸地作戰起家的解放軍,在渡江戰役南下的時候也意識到了江陰要塞的重要性,因為這可以切斷南京國民黨守軍的後路,用重炮封鎖江面,以切斷南京國民黨軍的後路。

而如今中國走向海權國家,江陰要塞的重要性只增不減,希望它能夠繼續發揮自己的國防價值,捍衛長三角的安全,並守護祖國的海疆。


很多朋友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也沒啥可多說的,好多事情都才解密,我也就說說能說的吧
—————————————————————————

四川綿陽,中國唯一的科技城,有全亞洲最大的風洞,以及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

說實話,雖然我們是科技城,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我們這座城市主要動力是微型核能電池(術語叫penny-sized nuclear battery),所以我們這個能源是不缺的,還有我們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般的汽車,只不過不用輪胎罷了,好像叫那個什麼磁懸浮動力吧。

我最近看到Nike要發售mag的消息,其實以前美國那個電影《回到未來》那雙mag就是我們綿陽產的。其實當時我們技術還不成熟吧,現在我們技術成熟,mag已經從1代生產到12代,現在我們基本上都穿的12代,因為磁懸浮技術已經用在鞋子上了,其實都一般吧,還有我們市穿衣服也是一樣的材料,用的是變色龍生物技術,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城裡一百多萬人,40%都是科研人員,比以前的比重下降多了,實在是江河日下了。城外原來駐紮有3個師,現在也撤了一些,不過好像建了個啥防空導彈基地。

綿陽長期以來都位於美國核打擊名單top5,國家考慮到這點也將59式空天飛機的生產基地挪到了廣元。聽說他們那現在也鬧著要建曲率發動機的生產基地,但估計爭不過綿陽。

有兩條地鐵線不太實用,準備停用,改成空中公交,也有提建議的說改成地下博物館,紀念當初挖地鐵時遇到末影龍犧牲的工作人員。

還有好多人對那個可控核聚變感興趣,其實這個東西也沒什麼厲害的,美國德國其實也已經搞出來了,只不過我們快個幾年。目前已經在我們市運用得很成熟了,相信過不久你們也能
見到。

綿陽跟比利時的列日是友誼城市,而標準列日是比利時甲級聯賽的豪門,其實裡面主力球員都是綿陽人,喬裝打扮而已,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海外訓練基地,準備過幾年搞個大新聞。

幸好外界大多數都不知道我們這座城市,不然我們城市就會暴露太多的,就這麼多了吧,上一張我市的圖。


什麼?中國歷史?世界線不同,不相與謀!


不是我太過驕傲,在場的各位說的都是不科學的。

軍事重鎮,首先第一個要素就是它必須要發揮到守護腹地的作用。譬如西漢,首都在長安,那麼軍事重鎮首先是函谷關,雁門關,河套這些地方;南宋偏安,這時候襄陽的作用就突出了。因為自古以來,自然而然的首都便是心腹。

所以這個問題要回答是非常複雜的, 必須要分時代討論。秦國的函谷關,楚漢相爭的滎陽,西漢的梁、雁門關,東漢的武威,幽州;三國時期的漢中,合肥;東晉時期的荊州;南北朝的鄴城、晉陽;隋唐的幽州,涼州;五代十國的晉陽;北宋的幽州;南宋的襄陽;明代的宣大、薊遼;清代的鎮江,塘沽;民國的徐州。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拱衛京師,保護皇帝。皇帝在,公文通達,其他地方再折騰也能夠撐得住;皇帝不在了,請參照左良玉和南明。


單論關中及漢中的軍事戰略地位

一、 關中的歷史地位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司馬遷的觀點是對他之前歷史趨勢的總結;在司馬遷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歷史的演變仍在證明著這個觀點的有效。
  用興自關中,會盟天下諸侯以滅商,代商而為天下共主,迄四百餘年。周室東遷後,秦自隴西徙居關中。秦居關中形勝之地,與東方大國爭霸,秦穆公躋身「春秋五霸」之列。戰國兼并戰爭興起,秦列名「戰國七雄」,東逼六國。蘇秦在組織合縱之前,先持連橫之策到秦國遊說秦王:「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眾,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稱帝而治。」秦以剛誅商鞅,排斥策士,未用蘇秦之策,蘇秦才東走六國,策劃合縱。到秦昭襄王時,范雎入秦,遊說秦王說:「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陂,奮擊百萬,戰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秦用范雎,采其遠交近攻之策,東侵六國,依次消滅六國,統一天下。自秦以關中為基礎,憑武力兼并天下,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關中的地位為經營天下者所首重。秦的統治不久即為農民起義所推翻。項羽以西楚霸王的名義號令天下,分封諸侯。有韓生建議項羽說:「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羽未從,還都彭城(今江蘇徐州),而將關中封給章邯、司馬欣、董翳三降將,號為三秦。劉邦自漢中還定三秦,據有關中,遂以關中為基礎,東向以爭天下。歷時五年,卒滅項羽。劉邦統一天下,在選擇都城時,婁敬建議說:「秦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婁敬的建議得到了張良的支持。張良分析說:「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邦遂定都長安。劉邦計擒韓信後,田肯對劉邦慶賀說:「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也,帶河阻山,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屆高屋之上建領水也。」

  兩漢之際的混亂使關中破壞較大,故東漢、曹魏、西晉都洛陽而未都長安。但東漢行三京之制,曹魏行五京之制,均以長安為西京,西晉晉武帝則作石函之制,規定非宗室不得鎮關中,亦可見對關中的重視。在兩晉末年,匈奴劉漢大將劉曜入攻關中,俘晉愍帝,西晉滅亡。劉曜代劉漢而建前趙,徙移關中,定都長安。前、後趙在北方對峙。後趙統一北方,不久分崩。氐族人西行入關,建立前秦,定都長安。前秦在苻堅的時候統一北方。肥水之戰後,前秦瓦解.羌人姚萇略定關中,建立後秦,定都長安,改名常安。後秦覆亡後,關中又為赫連夏所據。北魏入主中原,統一北方。「河陰之變?」後,北魏陷入動蕩,高歡繼爾朱榮崛起,欲召關西大行台賀拔岳?關中。賀拔岳部下薛孝通勸岳不赴召,說:「今關中豪俊皆屬心於公,願效其智力。公以華山為城,黃河為塹,進可以兼山東,退可以封函谷。奈何欲束手而受制於人!」賀拔岳從其計,遂與宇文泰撫定關隴。後來宇文泰迎北魏孝武帝入關中,建立西魏,定都長安,與高歡建立的東魏對峙。北周代西魏,亦都長安。北周滅掉北齊,統一了北方。

  隋代北周,仍都長安。隋滅陳,統一天下。隋末楊玄感起兵,問計於李密,李密以隋煬帝遠在遼東,主張長驅入薊,扼其咽喉,或者直取長安,他說:「關中四塞,天府之國。雖有衛文升,不足為意。個帥眾鼓行而西,經城勿攻,直取長安,收其豪傑,撫其士民,據險而守之。天子雖還,失其根本,可徐圖也。」楊玄感未從,兵敗被殺。後來李密、翟讓在中原起兵,卻遲遲未打開局面。李密部下柴孝和建議說:「秦地山川之固,秦漢所憑以成王業者也。今不若使翟司徒守洛口,裴柱國守回洛,明公自簡精銳西襲長安。既克京邑,業固兵強,然後東向以平河、洛,傳檄而天下定矣。方今隋失其鹿,豪傑競逐,不早為之,必有先我者,悔無及矣!」李密因顧慮重重而未行此策。果然,李世民建議李淵說:「關中豪傑並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撫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李淵從其計,西行入關,建立唐朝,平定關隴,剪除東方群雄,統一天下,定都長安,開創中國歷史上空前的盛世局面。

  北宋初,趙匡胤西巡洛陽,隱然有遷都洛陽之意,群臣不同意。趙匡胤嘆息道:「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看重的仍是關中優越的山河形勢。北宋末,金兵攻陷汁梁,擄徽、欽二帝北去。趙構重建宋室社稷,在選擇巡幸之所時,李綱建議道:「巡幸之所,關中為上,襄陽次之,建康為下。」又說:「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起於東南,則不能復中原而有西北。」後來,張浚為川陝宣撫處置使,汪若海對張浚說:「天下者,常山蛇勢也,秦、蜀為首,東南為尾,中原為脊。今以東南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將圖恢復,必在川、陝。」經營關中藉以恢復中原成為當時主戰派的一種共識,亦可見自唐以後,政治重心雖已不在關中,但中原紛亂之際,關中對於中原局勢的底定,乃至一朝一代的興衰,仍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直到明情之際,言天下大勢者,亦無不極言關中形勝。清代華湛恩曾言:「雍州勢居黃河上游,以一方阻三面,昔稱天府,亦天下之大都會也。」

  關中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緣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形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分為三個階梯。關中位於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背靠第一級階梯的高原山地,下臨第三級階梯的平原地帶。關中南有秦嶺橫亘,西有隴山延綿,北有黃土高原,東有華山、崤山及晉西南山地,更兼黃河環繞,可謂山川環抱,氣勢團聚。在古代,有用「百二秦關」來形容關中險要的說法,意思是以百萬之眾攻關中,二萬人足以拒之。以兩萬之師擋百萬之眾,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勢之險。關中對中原,在地勢上呈高屋建瓴之勢,四面有山河為之險阻,幾處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關以守之,從而形成能進能退、可攻可守的態勢。

  關中腹地為渭河、涇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沖積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周人首營關中,對於八百里秦川開發較早。關中為古雍州之地。《禹貢》中稱雍州「厥田惟上」;渭河、涇河、洛河及其支流縱橫分布,利於灌溉,秦、西漢又都曾著力經營關中的水利灌溉工程。鄭國渠、白渠、六輔渠的開鑿即是其表現。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在八百里秦川的西北外圍,畜牧業比較發達,《漢書》中稱其「畜牧為天下饒。」關中物產豐富,「雩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關中周圍的山中富藏銅、鐵、金、銀等礦產資源。豐富的物產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而且,在古代社會,銅鐵、上好的林竹都是製造武器的好材料,屬重要戰略物資。歷代建都關中之時,出於強幹弱枝的考慮,又常遷徙人口以充實關中,故關中之地人口殷實。司馬遷描述當時關中的富裕,稱「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以關中為政治重心的王朝為確保對國家的控制,勢必加強關中及其與外部交通的營建。周人營關中,關中道路暢通無阻。《詩經》中稱揚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秦統一後,還大治馳道,以咸陽為中心,輻射四方。秦漢時屢治棧道,穿越秦巴山地,以通漢中、巴蜀。立足關中的政權都曾利用渭水、黃河河道,經營漕運,轉輸東部地區的物資供給關中。唐代統治基礎擴大,關中糧食需要量大增,對於漕運的經營尤為倚重。暢通的交通對於關中經濟又能起到很大的補充作用。

  關中地區開發較早,人煙稠密。自周人營關中以來。其民皆有周人遺風,好稼穡,務本業。關中地近西戎,風俗勁勇,民皆習戰。《漢書》中載天水、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一帶「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商鞅變法後,秦人以耕戰為本,努力事農,勇於公戰,怯於私鬥。力耕足以富國,尚戰足以強兵。遺風流披,影響深遠,遂使關中地區形成了與東部地區迥然相異的社會風尚。蘇秦、范雎遊說秦王時,都將關中民風與關中地利並提,視為秦國霸業的兩個重要條件。蘇秦看到秦國「士民之眾,兵法之教」,認為「可以吞天下,稱帝而治。」范雎則將「怯於私鬥而勇於公戰」的泰國百姓稱之為「王者之民」。秦漢時期流行有「關東出相,關西出將」的說法。西漢時,(關隴)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出了不少優秀的將領。北朝後期,關隴軍事貴族形成集團勢力--關隴集團。關隴集團成為西魏、北周、隋和初唐統治的基礎。這是關中歷史地位的社會基礎。

  山川環抱,可以作為險阻,是為關中戰略上的優勢;農業發達,可以儲糧養兵,是為關中經濟上的優勢;人煙稠密,民尚耕戰,是為關中地位的社會基礎。

  自唐以後,中國政治重心東移,關中地位始漸衰落。關中地位的衰落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有關。

  首先是經濟重心的變化。在秦漢時期,政治重心與經濟重心尚能大致重疊,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動蕩之後,這種情況已經發生變化。秦漢時期,關中經濟堪為首翹。司馬遷在描述關中富裕時稱「量其富,什居其六。」魏晉南北朝時期,區域經濟形勢開始發生變化,最突出的是江南地區的開發和繁榮。在《禹貢》中被稱作是「厥田下下」的楊州,到東晉時已成繁榮富裕之地。到隋唐時,東南財賦已為關中所倚重。與之相對應的是,北方經濟因戰亂頻仍而有所倒退。

  兩漢之際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次動蕩對關中經濟破壞很大。隋唐統治基礎擴大後,作為政治重心的長安物資需求也急劇擴大,僅靠關中地區早已不能保障供給,必須靠東部地區轉輸以保障供給。隋代開鑿大運河、唐代大力整治漕運,都有這方面的原因。特別是唐代,漕運在其經濟生活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從東部地區轉輸關中,飛芻輓粟,逆黃河西上,經砥柱天險(潼關附近黃河拐彎處),冉逆渭水而上,殊為不易。《新唐書》載:「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自高宗以後,歲益增多,而功利繁興,民亦罹其弊矣。」自唐中期以後,中原地區又很不穩定,這條轉輸線屢被阻斷,一旦轉輸線被阻斷,關中的供給便很成問題。

  其次,關中地位的衰落跟關隴集團的衰落也有很大的關係。隋、唐為加強中央集權,都曾致力於打擊門閥士族,特別是唐代,關隴集團受到沉重打擊。而與之相對應的是關東地區一種新的勢力的崛起。安祿山戍范陽,士馬精強為天下最。安祿山的叛亂雖被平息,其歸降的部將卻搖身而為河北藩鎮,唐廷不能制。在唐末藩鎮割據局面中,河北藩鎮最為囂張。史稱「唐之弱,以河北之強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唐中後期重用蕃將,在唐末藩鎮割據局面中,這些蕃將擁兵自重,驕悍難制。繼唐之後的五代政權的興衰都與這種勢力有關。

  第三,隋唐以後,中國國防形勢有所變化,東北各少數民族陸續崛起。唐以後入據中原的少數民族大多自河北而來。河北一帶國防壓力增大,軍事重心不得不東移。經濟和軍事重心都已東移,政治重心仍集於關中,自有不相適應的地方。

  基於以上諸方面的因素,中國政治重心遂漸漸東移,以適應變化了的歷史條件。與這一過程相伴隨的是關中地位的相對衰落。

二 關中四塞

  關中本是一個極富戰略色彩的說法,意為四塞之中。四塞是一種籠統的說法。關中周圍大小關塞甚多,歷代亦時有損益。但地位重要者,則確為函谷關、武關、散關和蕭關四座關口。這四座關口控制著關中地區幾個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閉關可以自守,出關可進取。形勢有利,就出關進取;形勢不利,則閉關自守。

  函谷關,即後來的潼關,在今陝西潼關附近,經歷代多次營建,具體地點亦時有變遷,至東漢末始稱潼關。黃河自上游而來,納渭水後折而向東,南北兩岸有華山、崤山與中條山夾河而立。關中與中原之間的通道,穿越華山和崤山北麓的山地,延綿數百里,極盡險阻。函谷關即當道依險而立,控制著關中與中原之間的通道。

  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函谷關的險要一點也不過分。周慎靚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趙、韓、魏、燕五國聯軍攻秦,攻函谷關不下。秦兵出關反擊,聯軍大敗。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兵攻秦,進至函谷關,再次大敗而還。合五國之力,精兵、猛將、謀臣雲集,面對函谷關天險,卻無可奈何。秦末,劉邦率軍西伐關中,不從正面攻函谷關,而繞道入武關,不能不說是出於對函谷關天險的顧慮。東漢初,天水的隗囂謀割據隴西,部將王芫獻策:「請以一泥丸,東封函谷關,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欲恃函谷之險,割據關隴。東漢末,涼州諸將稱雄關中。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討漢中張魯,涼州諸將以疑懼而反。馬超率眾十萬扼守潼關,曹操頓兵關前,久攻不克。後來曹軍北渡黃河,從上游南渡出馬超軍後,歷盡艱險,才擊破馬超,略定關中。

  東晉末,劉裕北伐後秦,取潼關、武關、蒲坂三路攻勢,後秦以重兵阻潼關。晉軍經過苦戰,才攻下關中,滅掉後秦。其後,劉裕留其子義真鎮守關中,自回南方謀代晉。赫連勃勃欲趁此機會奪取關中,其謀士王買德建議說:「青泥、上洛,南北之險要,宜先遣游軍斷之;東塞潼關,絕其水陸之路,然後傳檄三輔,施以威德,則義真在網罟之中,不足取也。」赫連勃勃依計而行,遂得關中。東、西魏對峙初期,東魏採取戰略攻勢,西魏只得閉關守險。東魏天平三年(536年),高歡發軍三路攻關中,以猛將竇泰攻潼關,另以軍攻武關,自率主力從蒲坂渡河。西魏宇文泰集中精銳擊破攻潼關的竇泰軍。攻潼關之軍敗,高歡只得全線退兵。

  李淵自太原起兵,入關中後,當即遣世子李建成率兵把守潼關以備東方之兵,自己從容經營關隴,開創大唐基業。「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率鐵騎自范陽南下,連陷河北、河南。唐洛陽守將封常清敗走陝城(今河南陝縣),對守陝城的唐將高仙芝說:「潼關無兵,若賊豕突入關,則長安危矣。陝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據潼關以拒之。」高仙芝從其計,合兵守潼關。叛軍進至潼關,久攻不克。叛軍對關中的攻勢暫被遏止。哥舒翰代高仙芝守潼關,也一再挫敗叛軍的進攻。但唐玄宗急於求成,詔令哥舒翰主動出關尋戰。哥舒翰被迫出關與叛軍作戰,大敗,潼關亦隨之失守,叛軍遂得以侵入關中,玄宗被迫幸蜀。

  縱觀戰史,東、西方爭戰,無不以潼關為爭奪的急所。潼關作為關中與中原之間的咽喉,扼之可以斷東、西方之間往來通道。潼關為關中所守,足以保障關中東部門戶,失之則關中必危。故歷代經營關中者,無不重視潼關的守備。

  武關在今陝西省商州東南一百八十里。漢水支流丹江自西北向東南穿越秦嶺東段山地,穿切開一條狹長的低谷地帶,成為秦嶺東段南北往來的一條通道。這條通道向西北上行,越秦嶺分水嶺後,可徑至陝西藍田,下臨長安;向東南下行,即至南陽盆地。武關則在其東南出口依險而立,扼守這條通道,為關中東南門戶。

  春秋時期,陝東一帶均屬晉國。秦穆公之世,秦向東擴展,將晉逐出陝東,並與楚爭奪商洛一帶。秦穆公三十八年(公元前622年),秦攻鄀,迫其南遷,武關遂為秦有。此後,武關便成了泰國脅楚、攻楚的前進基地。蘇秦在策劃其合縱計劃時遊說楚威王說:「秦起兩軍,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則鄢、郢動矣。」指出了秦據武關對楚國構成的軍事壓力。戰國之世,秦以武關為前進基地,不斷打擊、削弱楚國,先後攻取楚漢中、南陽及漢北之地。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王誘楚懷王至武關,懷王到後,秦閉武關,劫懷王至咸陽,脅懷王割地。次年,秦軍出武關攻楚,取析十五城(今河南南陽地區)。秦亡後,楚漢相爭,雙方相持於滎陽、成皋之間。項羽以重兵攻劉邦,劉邦壓力很大,有轅生建議劉邦由出武關,屯軍宛、葉,以分楚軍之勢。劉邦采其議,南出武關,項羽南北弄走,漸至衰困。

  論山川形勢,武關之險不及潼關,自東南一入武關。便可徑至藍田,下臨長安。且武關距長安道遠,有緊急情況,救援不及。所以關東勢力攻關中,也多取道武關。劉邦西伐關中,為避潼關之險,繞道南陽攻佔武關,進抵藍田,在藍田擊敗秦軍,進軍灞上,秦王子嬰出降,秦遂亡。劉邦自武關入秦開闢了入攻關中的一條路子。「七國之亂」時,吳王劉濞部將田祿伯獻計:「願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此亦一奇也。」惜劉濞未用。而奉命平叛的周亞夫則為避叛軍刺客在函谷關一帶狙擊,率軍自武關而出。兩漢末,關中形勢混亂,武關常為各路軍閥出入關中的重要通道。西晉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劉漢攻陷洛陽,西晉大臣閻鼎即奉秦王司馬鄴自武關入關中,重建西晉行台。東晉永和十年(354年),恆溫北伐前秦,自武關進至灞上,兵壓長安。東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後秦,除以主力沿黃河西進作正面攻擊外,另遣大將沈田子、付弘之趨武關作側翼進攻,當晉軍主力還在潼關之外苦戰時,沈田子早已攻入武關,進至青泥(今陝西藍田),牽制後秦大部主力,有力地配合了潼關正面的進攻。東、西魏對峙,高歡以三路攻關中,除潼關、蒲坂兩路外,另遣大將高敖曹自武關入攻青泥。三路之中,只有攻武關的高敖曹取得一定勝利。

  唐後期,藩鎮割據,東南粟帛轉輸之路被淮西李希烈所阻,遂改道荊襄,由武關入關中,成為唐王朝延喘的一條命脈。

  散關,又稱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市西南五十里。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帶,這是秦嶺西部南北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散關即在此通道的北端當道依險而立。散關是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咽喉,為南北必爭之地。北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巴蜀;南不得散關,則無以圖關中。

  漢王劉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劉邦還定三秦,即出散關出陳倉,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據有關中。東漢初,蜀中公孫述欲圖關中,遣將李育出散關,被東漢大將馮異擊破。東漢末,曹操討漢中張魯,大軍由散關南出。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北伐,率軍出散關,進圍陳倉。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北魏與劉宋爭仇池(今甘肅成縣西北洛谷鎮),北魏遣占弼督隴右諸軍自祁山南進、皮豹子督關中諸軍出散關西進,會攻仇池。宋軍不敵,北魏遂得仇池之地,控制隴西。梁承聖二年(553年,)蕭繹、蕭紀兄弟內訌,蕭紀從益州攻蕭繹,蕭繹請求西魏宇文泰出兵益州。字文泰認為「取蜀制梁,在茲一舉。」派大將尉遲迥率軍出散關攻梁之益州,益州遂為西魏所佔。

  「安史之亂」時,叛軍攻入關中,唐玄宗被迫幸蜀,亦取道散關。後唐同光三年(925年),郭崇韜伐蜀,率軍由寶雞入散關。郭崇韜見散關周圍地勢險要,指著山峰對大軍說:「朝廷興師十萬,已入此中,倘不成功,安有歸路!」以兵入絕地激勵將士。後唐軍入蜀後,蜀軍望風潰退,蜀王王衍出降。

  南宋初,張浚在關陝以五路兵攻金失敗後,集重兵扼守散關,以阻金人南出;金亦以重兵屯寶雞,以防南宋再出散關圖關中。後來,大散關成為金與南宋的分界線。蒙古攻金時,為避開金人重兵把守的潼關,遣使假道於宋,派拖雷率騎兵三萬,入大散關,經漢中、安康東出,趨金汴京。宋蒙對峙時,蒙古攻南宋,攻四川之軍每自散關進軍。明初,徐達略定關中後,分軍取蜀,亦自鳳翔出散關。

  漢中與關中的通道還有子午谷、褒斜谷、儻駱谷(詳見漢中部分)。但三條通道都極盡深險,不利於人力物力的大規模通行。如曹操在與劉備爭漢中不利後多次感嘆「南鄭直為天獄,中斜穀道為五百里石穴耳」歷代兵家輕易不敢出此。這樣,作為關中與漢中之間的必經之地,散關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蕭關,又稱隴山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隴山山脈橫亘於關中西北,為其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涇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勢較險峻,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為平易。蕭關即在隴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蕭關是關中西北方向的重要關口,屏護關中西北的安全。蕭關一失,則西北勢力取道涇州(今甘肅涇川),下趨長安,便成高屋建瓴之勢。

  關中西北方向的威脅主要來自隴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秦漢時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時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時主要是西夏党項。蕭關為關中抗擊西北游牧民族進犯的前哨。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曾入蕭關,襲擾北地等郡,致使關中震動。漢武帝時,國力增強,重視北邊國防。漢武帝曾兩次出蕭關,巡視西北邊境,耀兵塞上,威懾匈奴。自北朝後期起,突厥稱雄塞外,中原政權頻受其擾。唐武則天時,曾任魏元忠為蕭關大總管,統重兵鎮守蕭關,以備突厥。北宋時,党項人建立的西夏稱雄西北。在宋夏之間近百年的對抗中,蕭關一帶為雙方對峙前沿。

  除了四塞,還有一處渡口,亦為出入關中的重要通道,這就是蒲津。扼守蒲津渡口的重鎮是蒲坂。蒲坂在今山西蒲州,西臨黃河。這裡是自山西進入關中的跳板,也是自關中進入山西的橋頭堡。通常蒲坂為關中所守時,退可以阻擋山西方向的入侵,進可以窺取臨汾、上黨;如蒲坂不守,則關中險塞不可謂穩固。

  戰國初期,魏國佔有山西西南及陝西東部部分地區,成為秦國向東發展的一大阻礙。商鞅便曾對秦孝公說:「秦之與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居嶺隘之西,都安邑,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指出了魏對秦霸業的阻礙,他建議秦孝公伐魏,迫魏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 [ 註:《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 ] 經過長朗的戰爭,秦國終於迫魏國東遷大梁,盡占晉西南之地,為秦向中原的擴張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西晉末,匈奴劉漢據平陽(今山西臨汾),不斷南下攻略中原。開始時蒲坂為西晉所守,劉漢勢力尚不能侵入關中。後來,蒲坂守將趙染以蒲坂降劉漢,劉漢大將劉耀遂得以由蒲坂入攻關中。晉建興四年(316年),劉耀攻破長安,晉愍帝降,西晉滅亡。

  如果說潼關是關中的正門的話,那麼,蒲津關可說是關中的側門。東西方對峙,往往膠著於潼關,此時,東方的勢力便可從蒲坂這個側門找到機會以打開局面。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擊馬超、韓遂,雙方在潼關陷入僵局。後來曹軍北渡黃河,再自蒲坂西渡,出潼關軍後,才大破涼州諸軍。北魏長孫稚討關中蕭寶寅時,又將曹操的這一策略重演了一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蕭寶寅據關中稱帝,引兵圍馮翊。魏主遣長孫稚率軍討之。長孫稚率軍至恆農(今河南靈寶),部下楊侃建議說:「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今賊守御已固,雖魏武復生,無以施其智勇。不如北取蒲坂,渡河而西,入其腹心,置兵死地,則華州之圍不戰自解,漳關之守必內顧而走,支節既解,長安可坐取也。」長孫稚從其議,遂克蒲坂、潼關,平定關中。

  上述兩個戰例比較典型地說明了蒲坂與潼關的關係。從蒲坂渡河,已出潼關之西,可以徑趨長安,而使潼關的地位大為降低。故前人有言:「雍州之險在華岳,與黃河交會在於潼關,然必東南有宛、洛,東北有晉、絳,而後可以為固。無宛、洛則武關、崤函之險可入;無晉、絳則臨晉之阻可入。」臨晉之阻即蒲津關,秦時蒲津關名臨晉關。所以潼關雖號稱天險,但若無對蒲坂這個「側門」的控制,則天險也說不上保險。

  關中四塞,可謂險固。但縱觀歷代興起於關中的政治勢力,凡政治上發奮有為者,都不以四塞為限,而採取更積極的態勢。相反,政治上無所作為,胸無大志,閉關自守,則雖有四塞之固,也只是作繭自縛。

  若採取更積極的態勢,則武關方向當進取南陽盆地,蒲坂方向當進取晉西南之地,散關方向當進取漢中,蕭關方向當控制隴西,潼關方向,當進取河南三川河谷,盡控崤函之險。

  這是以關中而爭衡天下的最有利的態勢。這種態勢猶如關中面向中原拉開的一張巨弓,其勢能之大,無以言喻。這種態勢,以守而言,是四方都有緩衝地帶;以攻而言,則是在後方穩固的前提下可以積極進取。

  秦和西漢都是在這種有利態勢下統一天下的。秦在秦孝公的時代取得晉西南之地;在秦武王的時代,佔領宜陽,打通了中原三川通道;在秦昭王的時代,取得南陽、荊襄。到秦發動統一戰爭前夕,秦已據有極有利的戰略態勢,當時已有人談到秦對東方的這種態勢,說:「秦為大鳥,負海內而處,東面而立,左臂據趙之西南,右臂搏楚之鄢郢,鷹擊韓魏,垂頭中國,處既形便,勢有地利。」

  西漢的統一也基本上是循著這種態勢。楚漢相爭時,劉邦本人出函谷關在滎陽、成皋一帶與項羽相持,另遣韓信入山西,滅魏、平代,東下井陘,自己還不時由武關出南陽,以分楚軍之勢。後來這種態勢更發展成為:北面,韓信破趙、降燕、下齊;南面,促英布背楚歸漢,令漢之勢力延伸到淮南,從而形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

三 關中模式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大一統局面中,有兩次是以關中為基礎完成統一的。秦漢和隋唐都是以關中為基礎統一天下,又以關中為基礎統治天下。從以關中為基礎統一天下,到以關中為基礎統治天下,我將其稱之為關中模式。

  這種模式是以關中地形、地勢及其與周圍地區的關係為基礎的。我們可分析這種模式,以便進一步認識關中地理形勢及其戰略意義。

  秦的統一開了關中模式之先河,並且就統一進程而言,這種模式也以秦的統一為最典型;作為一種統治天下的格局,則以西漢的經營比較典型。這裡,我們便以秦的統一天下的進程和西漢統治天下的經營措置為例,來看看關中模式的具體內涵。

  秦自商鞅變法之後,國富、兵強、卒練,開始走上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的道路。秦兼并六國的擴張之路,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又分別在關中的三個主要方向取得突破性進展。

  秦孝公時期,秦國在商鞅的主持下,除了致力於關中內部的建設外,主要是向晉西南方向擴展,排除了秦向東方擴張的主要障礙。

  當時形勢,魏國為中原霸主,又據河西及晉西南之地,控崤函之險,成為秦東進的主要障礙。商鞅變法後不久,即向東方擴展。作為東進的一個步驟,周顯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秦自雍遷都咸陽。秦國與東方的齊國一起對魏的霸業發起挑戰。齊、魏馬陵之戰的次年,即周顯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商鞅建議秦孝公也趁機攻魏,他說:「秦之與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據嶺隘之西,都安邑。都安邑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今以君之賢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齊,諸侯叛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東徒,秦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 註:《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 ] 秦孝公從之,使商鞅將兵伐魏,商鞅設伏襲虜魏軍上將公子卯?,因攻魏師,大破之。魏惠王恐,遣使獻河西之地於秦以求和。魏受秦之逼,遂自安邑徙都大梁。十年後,魏又盡獻上郡十五縣。秦的左側翼局面打開,東進的門戶亦為之打開。數年後(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蘇秦開始組織合縱。

  繼秦孝公而立的是秦惠文君,即後來稱王的秦惠王。秦惠王時,秦主要是在其右側翼取得突破性進展。

  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巴、蜀兩國相攻,俱告急於秦。秦惠王欲伐蜀,但顧慮蜀道險狹難至,又擔心韓國乘機來侵,以此猶豫未決。大臣中,司馬錯主張伐蜀,張儀則主張先攻韓。二人當面進行了一場辯論。司馬錯說:「臣聞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願先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不如伐蜀完。」 [ 註:《史記》卷七十 張儀列傳 ] 秦惠王最終採用了司馬錯的意見,起兵伐蜀,擊滅蜀國而並其地。史載:「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 註:《史記》卷七十 張儀列傳 ]

  時楚據漢中,對秦的右側翼構成了一定的威脅。秦取巴、蜀的四年之後,即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軍在丹陽大敗楚軍,奪取楚國漢中郡。楚王悉發國內兵以復襲秦,又大敗於藍田,從此無力再爭漢中,這樣秦的右側翼的威脅解除了。

  張儀在秦,一直有向正東方的三川河谷擴張的主張。早在與司馬錯辯論時,他就說過:「親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翟,去王業遠矣。」 [ 註:《資治通鑒》卷三 周紀三 ] 秦惠王死,秦武王初立,他就對秦武王說:「為秦社稷計者,東方有大變,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也。今臣聞齊王甚憎臣,臣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儀願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齊必興師而伐梁,齊、梁之兵連於城下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毋伐,以臨周,祭器必出。挾天子。按圖籍,此王業也。」 [ 註:《史記》卷七十 張儀列傳 ] 雖然張儀此議懷有自存之計,且此後不久他本人就死去了,但這一觀念深深地影響了秦武王。秦武王后來對甘茂說:「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 [ 註:《史記》卷五 秦本紀 ] 於是有了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甘茂攻韓宜陽之戰,秦佔領宜陽,打通了通往中原的三川通道。是年,秦武王死,昭襄王立。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秦國名將白起在伊闕(今河南洛陽南龍門附近)之戰中大破韓、魏聯軍二十四萬,更擴大了秦在中原的勢力。

  此時,秦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實力和有利的態勢。我們從張儀組織連橫時有恃無恐地威脅六國君主們的言論中可看到這種態勢,從蘇秦、蘇代策劃合縱時對六國君主們的言論中亦可印證張儀的話並非空口訛詐。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1年),楚國已經有人談到秦與東方各國之間的這種戰略態勢,他說:「秦為大鳥,負海內而處,東面而立,左臂據趙之西南,右臂搏楚之鄢郢,鷹擊韓魏,垂頭中國,處既形便,勢有地利。」

  當時之秦猶如一隻巨鷹,羽翼已成:左翼席捲山西,擊三晉在山西的戰略要地,右翼席捲漢中、巴蜀,擊楚之重心,正對中原,蓄勢待發。

  這的確是一種很利的態勢。秦昭襄王將利用這種態勢,在兼并六國的道路上邁出在決定性的步伐。

  這時,范雎入秦,進獻遠交近攻之策,選擇中原作為戰略進攻的主要方向。范雎建議昭襄王說:「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強則附趙,趙強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怯矣。齊怯,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因可虜也。」 [ 註:《史記》卷七十九 范雎列傳 ] 昭襄王乃拜范雎為客卿,主謀兵事,對范雎言聽計從。范雎又進一步建議昭襄王說:「秦、韓之地形,相錯如綃。秦之有韓也,譬如木之有蠢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天下無變則已,天下有變,其為秦患者孰大於韓乎?王不如收韓。」並說:「王下兵而攻宜陽,則鞏、成皋之道不通;北斷太行之道,則上黨之師不下。王一興兵而攻榮陽,則其國斷而為三,夫韓見必亡,安得不聽乎?若韓聽,則霸事因可慮也。」 [ 註:《史記》卷七十九 范雎列傳 ]

  昭襄王採用范雎的建議,將東進重點轉向中原的韓、魏。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東伐韓,拔少曲(今河南濟源東北少水彎曲處)、高平(今濟源南);次年,築城於廣武。昭襄王四十四年(公元前263年),白起攻南陽(今河南修武),截斷太行道;次年,伐韓之野王(今河南沁陽),野王降秦,韓上黨地區與韓國都之間的通道被斷絕;韓上黨太守降趙,從而引發了秦、趙之間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戰。是後,白起分軍略定太原、上黨等地,盡佔山西全境。

  在這期間,秦在南翼對楚的戰爭中也取得重大進展。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司馬錯發隴西兵,從蜀地攻拔楚黔中,楚盡獻漢北及上庸地;次年,白起伐楚,取鄢、鄧等五城,又攻下楚都郢,置為南郡。楚被迫東遷於陳(今河南淮陽)。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白起略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到昭襄王末年,秦國已經取得了統一天下的有利態勢。從地理形勢來看,秦已控制了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幾乎全部地域。東方六國的國都都處於第二級階梯以東,已無山河之險作為屏障。六國之亡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秦始皇滅六國之戰只是這種態勢展開的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秦在取得統一天下有利形勢的過程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又分別是在關中的三個主要方向取得突破性進展。秦孝公時主要是在左側翼山西方向打開局面,秦惠王時主要是在右側翼漢中、巴、蜀方向打開局面,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時期則在中原方向沿黃河、太行山脊嶺一線取得突破性進展。


  關中的山河形勢不光是在統一天下的進程中戰略意義重大,在統一完成之後,作為政治重心統治天下的格局中也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一 山川形勢

  在南北對峙比較穩定的時期,雙方往往達成一種均勢。雙方之間的對抗在長江和黃河之間的某條中間線上穩定下來。這條中間線,在東部地區通常是淮河;在西部地區,則是漢水上游。通常是,當漢中地區為南方所控制時,雙方以秦嶺為界;當漢中地區為北方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險要以作抵抗。
  漢中作為南北雙方的一個中間地帶,它夾在關中與四川之間。關中為北方地區的上游,秦嶺為關中的南面屏障;四川為南方地區的上游,大巴山脈為四川的北面屏障。漢中就夾在秦嶺和大巴山之間。
  這樣,處在兩個上游地區之間的漢中所體現著的南北利害關係的膠著程度遠非淮河所能比擬。淮河南北尚有廣闊的地域可作迴旋,漢中地區則完全沒有迴旋餘地;南北雙方在淮河一線一時的得失不足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在漢中地區一時的得失即足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形成漢中地位的地形主要是秦嶺和大巴山脈。兩列山脈平行聳立,東西橫亘,將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截斷成差異明顯的南北兩部分。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一般稱任河以西為米倉山,以東為大山。秦嶺高峻險拔,足以為關中南面屏障;大巴山渾厚綿長,足以為四川北面屏障。幾條穀道穿越山嶺,成為南北通行的孔道。
  秦嶺東端有武關,西端有散關(兩關詳細情況見關中部分),另有三條穀道穿越秦嶺中部,可為漢中與關中之間的通道。它們是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褒斜道南口曰褒谷,在今陝西褒城北十里,北口曰斜谷,在今陝西郿縣西南三十里,穀道全長四百七十里。戰國時,司馬錯攻蜀,即由此道進兵。東漢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奪占漢中,曹操統兵來爭,即由斜谷進臨漢中,與劉備相持數月,後以補給困難而退兵。蜀魏在關隴一帶對峙,雙方都曾由褒斜道進兵。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隴西,而以趙雲率偏師,揚言出斜谷取郿,牽制曹魏關中之軍;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統大軍出斜谷,屯兵渭南。曹魏太和四年(230年),曹真攻蜀,也曾由斜谷進兵;景元四年(263年),鍾會統兵伐蜀,大軍由褒斜、儻駱、子午諸道並進。後來,北魏攻南齊、唐平四川之叛、後梁攻前蜀,均曾由斜谷進兵。五代以後,斜谷作為一條軍事通道漸被廢棄,南北往來均以散關為要衝。
  褒斜道主要是沿褒水和斜水河谷而行。河谷深險,懸崖壁立,通行不易。故歷代多治棧道於褒斜道。秦治棧道於褒斜,以通漢中、巴蜀。劉邦就封南鄭時曾燒毀;後又予以修復。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退兵時,趙雲又燒毀一段;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兵出斜谷,又曾修復;諸葛亮死後,又被魏延燒斷。此後或修或毀,增損不定。
  儻駱道南口曰儻谷,在今陝西洋縣北三十里,北口曰駱谷,在今陝西周至縣西南一百二十里,穀道全長四百二十里。其中越秦嶺主峰一段,盤山路曲折迴旋八十餘里,共八十四盤,行軍不易,易受阻塞。三國後期,魏蜀雙方都曾試圖由駱穀道進兵,但均為對方守險所扼止。鍾會伐蜀時,駱谷是其進兵路線之一。唐武德年間,復開儻駱道,以通漢中、巴蜀。唐後期,關中變故頻仍,唐帝每幸漢中、巴蜀以避難,駱穀道是其往來通道之一。五代後,駱谷亦漸荒廢。
  子午道南口曰午谷,在今陝西洋縣東一百六十里,北口曰子谷,在長安南百里處,穀道全長六百六十里。王莽時修通子午道,東漢時廢子午道而通褒斜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自請率奇兵五千出子午谷以襲長安,諸葛亮未准。後來鍾會攻蜀,子午谷是其進兵路線之一。東晉永和十年(354年),桓溫入武關伐前秦,另遣司馬勛出子午道襲長安。宋金對峙時,南宋除了在散關屯戍重兵外,還在子午谷口置立堡塞,以備金人進襲。
  三條穀道連通關中與漢中。但以秦嶺之高峻,每條穀道都曲折迴旋,幽深險峻,不利於人力物力的大規模運動,尤其不利於糧草補給的運輸。曹操在爭漢中而未得後多次感嘆「南鄭直為天獄,中斜穀道為五百里石穴耳。」 [ 註:《資治通鑒》卷七十 魏紀二 ] 利用這些穀道出奇兵還可以,大規模進兵則不利。南北交爭之際,多以散關為要衝。
  漢中與四川之間的通道有二:金牛道和米倉道。金牛道北起陝西勉縣,南至劍閣之大劍關口,中間越最高峰曰朝天嶺,劍閣為其南端咽喉。金牛道最早為秦惠王伐蜀所開,其後,鍾會攻蜀漢、尉遲迥取梁益州、郭崇韜攻前蜀、北宋平後蜀、蒙古攻南宋,都曾由此進兵。
  米倉道以越米倉山而得名。自南鄭向南循山嶺經喜神壩、渡巴峪關,越山嶺之後沿南江河谷至巴中,是為米倉道。由漢中入三巴,此為捷徑。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討張魯,張魯即由米倉道南逃巴中。曹操擊降張魯後,留夏侯淵督張邰、徐晃等將屯漢中。夏侯淵曾遣張郃率軍由米倉道入爭巴中,進軍至宕渠(今四川渠縣),被張飛擊還。蒙古蒙哥汗八年(1258年),蒙哥親自率軍攻南宋四川上游,主力由金牛道趨劍閣,另遣宗王木哥率偏師由米倉道趨巴中。
  就漢中與四川的關係而言,因四川的重心在成都,故自金牛道進軍要比米倉道捷近;若是南北對峙之際,四川與東南相連,則由米倉道進軍,入三巴,趨重慶,可威脅四川與東南的交通線。

二 漢中在南北之間的地位

  在南北對峙的形勢下,漢中對於南方的意義比起對於北方的意義來要重大些。這一方面是由於嘉陵江和漢水的原因,漢中與南方的聯繫更密切,另一方面是秦嶺之險峻比大巴山更甚。自漢中越秦嶺北進較難,越大巴山南進卻較易。雙方以秦嶺為界,可共享秦嶺之險;若以大巴山為前沿,則地理上的優勢在北方。
  從蜀漢開國到滅亡一前一後對漢中地區經營的得失及其影響,可比較典型地看出漢中在南北之間地位的輕重。
  劉備初定益州,曹操即率大軍入漢中討張魯。劉備部屬黃權恐曹操趁勢侵蜀,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 [ 註:《華陽國志》卷六 劉先主志 ] 曹操擊降張魯,略定漢中。司馬懿建議曹操乘勢取蜀,曹操未從,留兵屯守漢中,自回北方。蜀漢法正建議劉備攻取漢中,他說:「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必可克也;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 註:《資治通鑒》卷六十八 漢紀六十 ]
  按黃權、法正的看法,取漢中是一舉數利的事。若能取得漢中,今後無論是進取天下,還是退保益州,都是一種有利的形勢。劉備遂引軍北爭漢中。其間,劉備馳書留守成都的諸葛亮請兵增援。諸葛亮問從事楊洪,楊洪回答說:「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 註:《華陽國志》卷六 劉先主志 ] 建議火速發兵增援。劉備擊斬夏侯淵,奪占漢中;曹操引軍來援,不利而退,劉備遂據有漢中。
  至此,三國鼎立局面形成。蜀漢重戍漢中,以保益州。蜀漢自丞相、大司馬至大將軍皆屯漢中。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諸葛亮矢志北伐,親自坐鎮漢中,把漢中建為北伐的前進基地。
  諸葛亮死後,蔣琬主持蜀漢軍事。蔣琬屯漢中,一度設想多作舟船,欲乘漢沔東下,襲魏興(今陝西安康西北)、上庸(今湖北竹溪),以規中原。蔣琬後來徙屯涪城。其間,曹爽、夏侯玄率軍自駱谷入攻漢中。時蜀漢漢中守兵不足三萬,諸將皆恐,欲守城不出以待涪城援兵,賴蜀將王平全力主張,據守興勢城,扼險以拒之。漢主也遣費禕率軍馳救,魏軍失利而退。是後,費禕復屯漢中。
  姜維主持蜀漢軍事時,對漢中的防務作了變動。此前,蜀漢對於漢中的防禦方略主要是靠置立軍事據點,扼守險要,控制秦嶺諸穀道,拒其出口,使敵不得出險。姜維改變防禦戰略,撤去諸圍守兵,聚屯漢、樂二城,堅壁清野,試圖縱敵入平地,待敵兵疲糧乏之際,再擊其惰歸。這一變動後來被證明是一種失策。若姜維專守漢中,那麼,以姜維的戰術才能,此策倒不失為一種積極的防禦方案,它實際上是將蜀漢攻關中時「千里負糧以邀一日之戰」的不利形勢交給魏軍來承受。但姜維對魏用兵的重點卻遠在隴西,這樣,撤掉扼秦嶺谷口的諸圍守兵便實在是一種失策。後來,姜維避禍,屯田沓中(今甘肅臨潭西南),漢中方面的防禦仍未調整過來,這便鑄成了致命的錯誤

  司馬昭滅蜀的戰略布署便是充分利用了姜維的這些錯誤。司馬昭的伐蜀方略是:「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闇,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 [ 註:《資治通鑒》卷七十八 魏紀十 ] 曹魏伐蜀之戰基本上是按這一構想展開的。鄧艾、諸葛緒等將在隴西牽制姜維,斷其歸路;鍾會率大軍穿越秦嶺諸穀道直趨漢中。鍾會大軍能夠順利穿越秦嶺諸穀道,坦行至漢中,便得益於姜維自棄險要。鍾會至漢中後,迅速越陽平關而趨劍閣。姜維這時倒是表現出了他傑出的戰術才能,擺脫牽絆,迅速回軍,退守劍閣,以拒鍾會大軍。鍾會大軍被拒劍閣險要之外,一時無計可施;鄧艾卻出其不意,偷渡陰平道,出姜維軍後,直趨成都。姜維回救不及,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從蜀漢開國到滅亡,一前一後對漢中經營的得失可看出漢中地區對於南方的重要程度。漢中對於蜀漢來說可謂存亡攸關。蜀漢立國四川,軍事重心卻盡在漢中。以守而言,蜀漢自丞相、大司馬至大將軍皆屯漢中;以攻而言,漢中又是蜀漢北伐的前進基地。若漢中不守,則四川門戶洞開,蜀漢幾不可以立國。所以黃權把曹操取漢中比作「割蜀人股臂」、楊洪強調「若失漢中,則無蜀矣!」自姜維改變北伐的戰略重點,又改變漢中的防禦方略,蜀漢的國防遂出現嚴重缺陷;曹魏滅蜀則及時地利用了這種缺陷。
  姜維在漢中防禦的失策還影響到了三國鼎立局面的結束。蜀失漢中開啟蜀漢滅亡之機,而蜀的滅亡又開啟了王濬在四川經營水師圖孫吳上游機會。
  南北朝對峙的結束差不多是循著同樣的順序。儘管北朝經歷了從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的嬗代,但北方進取南方的戰略是連貫的。西魏宇文泰乘梁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又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樣,在隋滅陳之戰中,才有了楊素率益州水師東下圖陳上游的局面。
  蒙古蒙哥汗時期,蒙古攻宋,亦將用兵重點放在上游,試圖由漢中入蜀,然後出三峽順江而下。只是此戰略因蒙哥之死中斷。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之所以這麼深遠,主要還是在於它在南北地理大勢中的地位。在南北對峙的形勢下,南方真正的上游當在漢中地區。
  南北對峙之時,南方政治重心常在東南。四川地區據長江上游,荊襄地區據其次。東南政權常藉四川以屏護上游,但由於四川與東南相距遙遠,加上三峽地區地形之險,四川地區常脫離東南,這時荊襄地區的上游之勢便顯得格外重要。東南無四川猶可立國,無荊襄則斷不可立國。四川和荊襄在江南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四川和荊襄在江南都居上游之勢,而漢中則對四川和荊襄同時擁有上游之勢。漢中對四川的上游之勢緣於地勢,漢中對荊襄的上游之勢則緣於漢水。漢水連貫漢中與湖北,漢中居其上游。蘇代在策劃合縱時,曾談到秦自漢中下漢水擊楚郢鄢之地的便利:「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 [ 註:《史紀》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 ] 東南政權無論是恃四川還是恃荊襄作為上游屏障,都須藉漢中以作進一步的鞏固。所以說南方真正的上游是在漢中地區。
  在南北對峙的形勢下,從全局的角度認識到漢中的地位並加以經營的,當數南宋張浚。南宋初,一個迫切的問題是宋高宗趙構「巡幸」之所的選擇。當時,金兵攻勢正盛。金兵南下,常起三路:東越山東而趨江淮,西越山西而攻關中,中路越中原而趨荊襄。漢中、隴西尚處二線,四川則是大後方。南宋君臣們所要做的是既能暫避金兵之鋒銳,又能保持一種不失時機地進行反攻的態勢。大臣們建議巡幸建康、武昌、四川、關中的都有。張浚建議巡幸漢中。他上疏宋高宗說:「漢中形勝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南宋在關中之軍),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謹積粟理財,以待巡幸。」 [ 註:《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 陝西四 ]
  張浚對漢中的經營規劃充分利用了漢中與周圍地區的關係。漢中的地理位置,既背靠四川大後方,又能左右伸縮,聯絡隴西、荊襄,流通戰爭資源,呼應關中、中原等前線地區的戰事。這樣,漢中在南方的上游地區實居樞紐性的地位。張浚之議雖未被採納,不過,由於張浚對漢中的經營,南宋以川陝、荊襄、江淮呼應作戰的一字長蛇之勢卻得以形成。

三 漢中地區東西伸展的特點

  漢中地區南北利害關係如此膠著,東西伸展的天地卻非常廣闊。漢水與長江連通,使得漢中與整個長江流域都聯繫起來了。立都建康的劉宋能與北魏遠爭隴西,靠的便是漢水的這種連通作用。西漢水河谷低地則提供了一條由漢中通往隴西的比較平坦的通道。這樣,漢中地區東四伸展的限度是東起吳越,西達隴西。
  隴西地勢較高,渭水、西漢水和白龍江等河流發源於這裡。渭水東流,經關中注入黃河;白龍江南流入川,注入長江;西漢水東下經漢中,匯入嘉陵江。它們穿切高原地帶而形成的河谷低地提供了自隴西通向關中、四川和漢中的通道。隴西地勢明顯高於關中、四川二地。自關中、四川仰攻隴西較難,而自隴西下攻關中和四川卻較易。自漢中穿越秦嶺穀道較艱險,而自漢中溯西漢水河谷低地以趨隴西卻相對較為平易。這就給漢中、關隴,一帶的角逐者提供了一個布勢上的思路:與其在秦嶺南北爭一日之短長,不如取遠勢爭隴西,取得一種地理上的有利態勢。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正是出於這種思路。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 [ 註:《資治通鑒》卷七十一 魏紀三 ] 諸葛亮北伐多出隴西實是一種可進可退的戰略。諸葛亮出隴西,從策略上講,是避難就易,越秦嶺穀道較難而趨隴上卻較易。出兵攻隴西,順利的話,可佔據隴西,取得隴西的地理優勢。隴西對關中的地理優勢,可用以進取,為日後進一步北伐創造有利條件;隴西對四川的地理優勢,則可用於防守,翼蔽自隴入蜀之道,確保蜀漢國防上的完整穩固。這是諸葛亮北伐多出兵隴西的現實目的,也是自漢中向隴西伸展的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利用漢中與隴西的這種伸展關係以期在川、陝之間取得一種有利的態勢,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劉宋和北魏對仇池氐人的爭取(有時甚至是爭奪)。
  南北朝初期,仇池(今甘肅成縣西北洛谷鎮)氐人成為隴西的一支舉足輕重的勢力。南北雙方都試圖爭取這支勢力。當時,北魏已滅赫連夏,勢力深入關中;劉宋則恃梁(今漢中地區)、益二州為上游屏障。仇池就這樣夾在南北雙方之間。
  仇池氐人以自己距雙方都很遙遠,遂在南北之間兩相依違,同時接受雙方冊封,時機有利就發動侵擾性戰爭。南北雙方也試圖利用仇池的這種反覆無常,鼓勵氐人攻擊對方的戰略要地,以期打開南北雙方在秦嶺—帶的僵局。
  通常,仇池氐人攻劉宋時,往往得到北魏的支持;攻北魏時,往往得到劉宋的支持。仇池攻劉宋,或自陰平襲擾益州,或下漢中以擾梁州;攻北魏則襲上邽(今甘肅大水)。這都涉及到了南北雙方利害攸關的地區。劉宋失益州,則失上游之勢;北魏失上邽,則關中形勢將趨不利。
  仇池的這種反覆無常的做法,終於將劉宋和北魏捲入了直接交兵。宋元嘉十九年、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2年),劉宋發荊、雍(僑立於襄陽)二州之兵,會合梁、秦二州之軍,山漢中進攻仇池。氐王楊難當不敵,逃奔上邽,宋軍佔領仇池。
  北魏迎楊難當至平城。同年七月,北魏宣稱為楊難當報仇,發軍會攻仇池。次年二月,宋軍被魏軍擊敗,餘眾退還漢中。北魏佔領仇池。此後數年間,劉宋還試圖奪回仇池,但都未能成功。北魏據仇池,完整控制隴西,南朝西部形勢漸趨不利。
  若由漢中地區向東伸展,兩側地形呈現一種驚人的對稱。秦嶺向東延伸,然後向北包轉,與熊耳山、崤山、華山等山相連,形成潼關險要;大巴山及向東延伸,然後向南包轉,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形成三峽險要。這些險要是川、陝二地成為天府之國的地理基礎,卻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川、陝勢力的東出造成了困難。換句話說,東部勢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這些險要阻擊川、陝勢力的東出。戰國初,魏立都安邑,控崤函之險,秦即被遏關中,不得東出。金遷汴京後,扼潼關、守黃河,蒙古亦不得規中原。三峽方面,孫吳和陳都曾扼西陵峽險要以阻擊益州之師的東出。
  大巴山脈和秦嶺分別向南、北包轉,形成三峽和崤函險要,而在大巴山和秦嶺巴之間,漢水東流,出秦、巴山地之後,到達南陽盆地。這裡卻是一片可以縱橫四齣的開闊地:可以北上三川河谷,可以東出中原,可以南下兩湖。這樣,當東、西方之間在潼關或三峽正面陷入僵持局面時,西部勢力可以出漢中從側翼打開僵局。

備註:以上文字非原創,節選自《布局天下》一書


推薦閱讀:

殲20對中國空軍實力有多大提升?
歷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預言?
古代的城池不能繞過去走嗎?
怎樣才能消滅 ISIS?
為什麼每次印度閱兵就要疊羅漢表演各種雜技?

TAG:中國歷史 | 地理 | 軍事 | 歷史地理學 | 歷史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