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周瑜沒有英年早逝,那麼他的兩分天下之謀能否實現?

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馬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收到了一些贊同,分下行方便閱讀,順便說幾句題外話。

我讀史其實不怎麼帶感情,但是對於周瑜這個悲劇人物是很早開始就寄予同情了的。很多年前,我讀過一篇名為《建安十五年》的歷史小說,這篇小說最遲在本世紀初那幾年就可以在一些三國題材的BBS上見到了。那篇小說的作者也是個周瑜粉,裡面就隱隱談到了孫權對周瑜並沒有那麼信任,當然,情節沒有向陰謀論方向走,但是對於當時只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我來說,也是個很大的震動了。

之後讀到正規史料時,一些細節則讓我感到周瑜之死背後的疑雲並非空穴來風,終於自己整理出了一篇文章,一開始發在人人上。在知乎上看到題主的問題時,感到有必要來回答它。

我的回答是:即使周瑜不死於孫權的陰謀,按照下面對這一時期形勢的論證,他絕無可能順利進行二分天下的計劃。

最後還是需要嚴肅地聲明一下,陰謀論絕不代表100%的歷史事實,只是一種可能性,不過,它起碼應該是邏輯自洽的。下面的論證其實都是為了這一點。看到 @姬軒亦兄與我想法暗合的回答,我很欣喜,不過姬兄的答案好像過於篤定於陰謀論,略顯得故弄玄虛了一些,這也算是美中不足吧。畢竟,中古史材料一共就那麼多,前人也鑽的差不多了,「搞個大新聞」既無可能,也無必要,能提出一種自洽的可能,就是幸運了。

舉個例子吧,妹子約會遲到,她說是路上堵車了,但是我根據她平時的性格,判斷她是看韓劇看忘記了。這後一種看法可能是事實,也可能不是,但是史書只會記載妹子官方的說法。

這就是陰謀論、記載和真相的關係。

搞清楚了這個,就可以放心地看接下來的內容了。

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曹操重要幕僚郭嘉於三十八歲去世後,曹操曾對荀攸說他的死是「中年夭折」,十分哀痛。(《三國志·郭嘉傳》,以下出自此書者只註明傳記篇目)可見雖然當時由於連年戰亂,平均壽命頗低,但對有一定地位,可以享受最好醫療條件的政治軍事人物來說,36歲遠遠不是一個正常的死亡年紀。


事實上,在整個後漢—三國時代,達到了周瑜的地位(去世前為偏將軍,南郡太守)而又在比周瑜年紀輕時自然死亡的,寥寥無幾。其中最有名的恐怕便是35歲去世的魏明帝曹叡與30歲去世的吳景帝孫休,這兩位自幼養在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帝了。而周瑜短暫的一生中長期輾轉於各地征戰,去世時離赤壁之戰相去不到兩年,可謂恰好在自己事業的巔峰時期。


若是故事到此結束,恐怕我們也只能感嘆造化弄人,過早地讓一代名將退出歷史舞台。不過,如果仔細閱讀了相關史料,我們對於周瑜的死還會有一些其他的疑問。


「夭亡」和「暴亡」,在史冊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夭亡可以是長期卧床病重不治,一把年紀的人也可以突然暴亡。按照常識,從染病到發展,到最後死亡,一般需要一個過程。在整部《三國志》的體例里,被記載「卒」或「病卒」的人物,一般可以認為是比較平緩地去世的。在這裡我們以吳國官員駱統為例,他和周瑜一樣,三十六歲就去世,毫無疑問屬於「夭亡」,《駱統傳》中記載道:「年三十六,黃武七年卒。」而以前對其政治軍事活動的記載停止於黃武初年在濡須帶兵抵抗魏將曹仁的事迹。對於駱統來說,他的死顯然不在「暴亡」之列。

對於周瑜的死,本傳的記載是「……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雖然用的詞是「病卒」,但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典型的暴亡。要證明這個結論,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周瑜去世時的背景。


赤壁之戰取得大勝後,周瑜並未就此班師,而是對曹操控制下的荊州展開了趁勝追擊。經過一年多的相持,曹操指派防守江陵的曹仁撤退,東吳集團控制了整個長江北岸的南郡地區。而同一時期,赤壁之戰時處於周瑜羽翼下的劉備集團趁機接收了抵抗薄弱的荊南地區,自曹操南征後再次擁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此時,對於東吳未來的長期發展戰略,有兩種不同的思想,第一種是周瑜等人堅持的「伐蜀」,第二種是魯肅等人堅持的「借荊州」。周瑜從前線返回京口,向孫權闡述了自己的戰略構想,他說道:

「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孫權的反應是什麼呢?「權許之」,也就是得到了孫權的首肯。而就是在回到江陵的路上,周瑜突然去世。顯然,從當時的背景來看,誰都沒有想到周瑜在這樣一個時間點離開人世,完全可以稱他的死為「暴亡」。


這不僅是我們的推斷,也是周瑜自己的認知。他在去世前寫給孫權的信中寫道:「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說的很清楚,遇到的是一場「暴疾」,前一天開始治療,第二天就到了已經知道自己必死,開始處理後事的地步,這場「病」的烈度實在令人咋舌。


有人曾把周瑜的去世與一年前攻打南郡時受的箭傷聯繫起來,這種猜想是沒有根據的。的確,本傳記載道:「瑜親跨馬櫟陣,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但是,這畢竟只是外傷,而且是一年前的一次外傷,沒有任何外力影響的情況下,它是否能在短短几日內奪走一個健康成年人的生命?《三國演義》為解決這個問題,把那支箭渲染為毒箭,又敷衍了諸葛亮三氣周瑜使金瘡複發的情節,但這畢竟是小說家言,不屬於我們考慮的範圍。


那麼,這真的只是一個「急病帶走名將」的故事嗎?


我長期以來一直這麼認為,直到我注意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記載。


上面說過,「伐蜀」和「借荊州」是江陵之戰後東吳內部的兩種不同的聲音,在赤壁之戰時與周瑜同為鐵杆鷹派的魯肅此時卻堅決地提出「借荊州」的策略。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兩種策略是無法共存的,如果東吳失去了南郡這個關鍵的後勤補給據點,獨自進攻蜀地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周瑜死後,孫權仍然向已借到荊州的劉備提出了一起取蜀的建議。劉備的幕僚當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吳終不能越荊有蜀」,打消了劉備的疑慮。(《先主傳》)《魯肅傳》注引《漢晉春秋》里記載道:

「呂范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


注意,扣留當面請求孫權借荊州的劉備於京口,然後收服其部眾,西取蜀地,這裡雖然只提了呂范,其實這正是周瑜伐蜀計劃的一環。周瑜本傳記載道:


「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劉備去京口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借荊州。司馬光在《資治通鑒》明確寫道:「(備)乃自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深入吳都,對已經跟赤壁之戰時的老大周瑜翻臉的劉備來,說是一次大膽的冒險。果然,周瑜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軟禁劉備」的計劃。


應該說,這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想法。軟禁劉備,不僅可以一舉去掉伐蜀道路上來自側翼的威脅,更可以吸收劉備手下具有陸戰能力的部眾,作為對不擅陸戰的吳兵的補充。不過,裡面還是有一些想當然的部分,比如說以關羽、張飛和劉備的關係,要周瑜「挾與攻戰」顯然不太現實。但是總的來說,這應該是周瑜伐蜀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結果,運氣一直很好的劉備這一次又賭贏了,孫權並沒有採納周瑜和呂范的意見。而對於魯肅提出的借荊州計劃,「權即從之」。劉備就這樣把周瑜花費一年拼死拼活打下來的南郡攥在了手中。而這當然是不可能被周瑜接受的。


從《周瑜傳》的記載來看,孫權同意魯肅借荊州計劃和劉備在京口是同一時間段,此時周瑜仍在江陵,尚未啟程去京口,所以才會「上疏」給孫權來闡述軟禁劉備的計劃。


這就讓事情變得很有趣了。


對借荊州計劃,「權即從之」,後來對周瑜當面提出的伐蜀計劃,「權許之」。而上面已經論證過,這兩個計劃是相互抵觸的。那麼,難道孫權得了健忘症?或者是孫權心太軟,不好意思拒絕別人?


如果我們承認孫權不是白痴的話,那麼就必須注意到這樣一種可能:孫權在權衡兩個計劃的時候,事實上已經做好了斬斷另一個計劃的準備。我們知道,事實上中斷的是伐蜀計劃。那麼,正如那位大偵探掛在嘴邊的話一樣,剩下的那個可能無論多麼荒謬,都是真相。

周瑜之死,孫權涉案。


一下子拋出這個石破天驚的結論似乎顯得過於草率,那麼我們從其他的一些角度來進一步進行論證。


赤壁一戰之後,周瑜的名聲急速膨脹,曹操欲蓋彌彰地對孫權寫信說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這從一個側面亦可折射出當時周瑜聲名鵲起的威勢。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對於作為東吳實際統治者的孫權來說,這並不是樂於見到的局面。


空發誅心之論自然不妥,還是讓我們用白紙黑字的史料說話。周瑜與孫權之兄孫策的關係長期以來膾炙人口,兩人升堂拜母,共定江東,按照孫策的說法,兩人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江表傳》)。不過,這種關係的背後同樣有陰影的存在。


隨孫策東渡之後,周瑜曾一度返回袁術控制下的壽春,「術欲以瑜為將」。但此時周瑜「觀術終無所成」,於是再次東歸,受到了孫策的親自迎接。這裡存在一個很少有人去思考的問題,在江東初定,百廢俱興時,周瑜為什麼卻北歸袁術?雖然名義上是跟隨從丹揚太守任上卸任的叔父周尚去壽春接受新職,但是此年周瑜已經二十四歲,完全具有自己的行為能力,那麼他回到壽春的行為只能解釋為,他還沒有對江東的新政權忠誠到後來死心塌地的地步。他最後回到吳地的理由是因為認為袁術不會有什麼成就,那麼,後來曹操派蔣干去揚州說服他來投,曹操不能說是沒有成就的君主,為什麼他不北上投奔呢?換言之,如果袁術是個有成之君,周瑜就未必返回江東,那麼那一段歷史也要重新寫就了。


周瑜在孫策有生之年並未參與中樞要務,而是長期在外地征戰與鎮守。當時孫策政權的中樞頭腦另有其人,是後來赤壁之戰前主張投降北軍導致威望大減的張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張昭傳》),在孫策被仇人襲擊,傷重未死的時候,他託孤的對象也是張昭,而非在外駐守的周瑜。《張昭傳》記載道:「策臨亡,以弟權托昭。」

周瑜在這個時候的反應是什麼呢?本傳記載道:「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按照時間順序來看,「昭率群僚立而輔之」(《張昭傳》),孫權開始行使權力之後,周瑜帶兵返回吳地,這顯然是逾越了自己身份的舉動。一面是年僅十九歲的孫權,一面是周瑜手中能征善戰的兵將,雖然史書中輕描淡寫地用「赴喪」來概括,但我們不難嗅出後面的凶氣息險。結果就是,周瑜進入了中樞,分去了一部分張昭的權力。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權當然沒有實力去改變這樣一種權力格局,但是這段經歷想必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火種。赤壁之戰之後,周瑜的名氣躥升點燃了引線,終於在建安十五年引爆了火種。

那麼,周瑜自己在建安十五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里是怎麼認識撲朔迷離的局勢的呢?讓我們回頭來看周瑜死前寫給孫權的信,這封信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周瑜的政治遺言。因此我在這裡不嫌煩瑣,將這封信三個版本的原文照錄於下。


《周瑜傳》本傳版本:

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


《江表傳》版本:

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資治通鑒》版本:

修短命矣,誠不足措;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儻所言可采,瑜死不杇矣。


其中,《資治通鑒》的版本顯然是由《江表傳》節錄後半部分而來,因此我們研究的核心就放在了前兩封信的區別之上。正如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時對《江表傳》中周瑜信箋內容的評述,「案此箋與本傳所載,意旨雖同,其辭乖異耳。」「提醒曹劉威脅」和「推薦魯肅自代」這兩個主旨,在兩封信中都得到了表達。不過,從語氣上來看,兩者的差距非常明顯。《江表傳》版本的信語氣顯得激昂壯烈,至今讀來仍然給人一種建安年間特有的悲壯之氣。本傳版本的信語氣則顯得異常沉鬱,甚至在最後露出了乞求孫權的意思。從感性角度來看,我們很難相信本傳版本出自正當盛年的周瑜之口。以下,讓我們對書信真偽問題進行一些更為詳細的論證。


《江表傳》的作者是西晉人虞溥,輯錄一部分東吳原始史料成書,成書年份不詳,但不會晚於三國末期或晉初,基本可以認為和陳壽的《三國志》處於同一時期。而眾所周知,陳壽《三國志》的吳書部分主要取材來源是吳國由韋昭編撰的官方史書《吳書》。韋昭本人即為吳人,本朝人修本朝史,自然代表著官方對這段歷史的態度,這段書信也必有官方底本。《江表傳》的材料來源雖然不明,但既然被尚能見到很多當時材料的司馬光採用,自然也並非偽作。


兩段言辭截然不同的書信同時流傳,又都非偽作,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周瑜的書信在寫入吳國官方檔案時被進行了篡改。被篡改的版本被寫入《三國志》,而原本則被《江表傳》保存下來,並被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時部分採用。


司馬光注意到了本傳中周瑜信箋語氣的詭異,因此選取了《江表傳》版本的信作為基礎文本,並刪去信的前一段,這樣信表達的內容基本和本傳版本保持了一致。這樣的工作看起來對兩封信進行了巧妙的平衡,但刪除《江表傳》原文其實是一個自作聰明於是畫蛇添足的舉動,刪除的那幾句話看上去只不過是正題前的客套而已,其實周瑜是將死之人,國事急於星火,哪有寫客套話的心情和精力?這些話里隱藏著的題外之義正是被刪除的關鍵。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讓我們看一個更為本質的問題:周瑜為什麼要在死前給孫權寫下這封信?以下分析基於的文本是《江表傳》的版本。

要知道,周瑜是在從京口返回的路上去世的,他剛剛見過孫權不久,雙方表面上已經在伐蜀計划上達成了一致。他在臨死之前之所以要再次給孫權寫信,一方面再次說明了周瑜之死的突然,另一方面,他這封信難道真的只是寫給主君孫權一人看的嗎?


這封信與其說是一封給孫權的私人信箋,不如說是周瑜猝然去世前對於自己政治態度的一次聲明。可以說,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晉人編撰《江表傳》時收錄了此信的全文從側面說明了它當時的流傳度。不過,來自東吳官方的篡改顯然是周瑜始料未及的。對於今天的我們,這種篡改卻可以從一個側面讓我們看出當權者欲隱藏的東西,從而進一步接近真相。


在信的開始,周瑜明確地提出了伐蜀計劃,「規定巴蜀,次取襄陽」,又寫出了「染病」的經過,「至以不謹,道遇暴疾」。這兩點正是孫權不欲為世人所知的要點,而在這封信中被周瑜所特意點出,周瑜染病經過的突然會令人懷疑,而取蜀計劃正是矛盾衝突的焦點所在,也是周瑜最後暴死的深層原因,可惜的是,周瑜臨死前才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周瑜對權力的窺視與爭取毋庸諱言,不過這種權力欲與其說像懷抱篡心的司馬懿,不如說像後主時期大權獨攬以便推行自己國策的諸葛亮。此刻的他已不是那個帶兵回都的桀驁外將,而是真正想為東吳開拓基業,形成天下二分之勢的棟樑。可是,他的主公孫權也不再是當年那個懵懂而不諳權術的少年了。這種角色的前後衝突,最終造成了不可調和的悲劇。


雖然周瑜死後,東吳的取蜀戰略由於群龍無首,很快土崩瓦解。但在當時,這一由周瑜一力推行的戰略卻不乏追隨者,從歷史記載來看,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人:策劃者龐統、執行者甘寧、副手孫瑜。以下分別進行簡要的介紹。


龐統在建安十五年左右一系列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在《三國志》本傳中晦暗不明,他在周瑜取蜀戰略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由一本地方志揭示的。《太平御覽》引《荊州先德傳》佚文記載:


「周瑜領南郡,以龐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可見此時龐統在周瑜幕府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相當於周瑜的機要秘書。但由於他特殊而超然的身份,在這一階段並未走上前台,因為他最終歸蜀,這段早年歷史也被湮沒,被陳壽所不載。


雖然一開始龐統是被周瑜「逼」出山的,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江表傳》載程普語),龐統最終被周瑜的氣度折服,死心塌地地參與了周郎的取蜀規劃。

我們知道,後來龐統投奔劉備後,很快為他提出取蜀的上中下三策,於是劉備決定帶他入蜀,而留諸葛亮鎮守荊州。這樣系統的謀劃,顯然不可能出自一時一地,而是從更早的時期就開始了。再聯繫到周瑜當時首要的大事便是入蜀,被「任以大事」的龐統參與甚至主持了入蜀的謀劃,是相當合理的推斷。只不過天意弄人,這一計劃後來竟改頭換面,成為給劉皇叔的見面禮了。


龐統執掌周瑜幕府的機密,地方志並非孤證。周瑜軟禁劉備的計劃,龐統也有參與。《江表傳》記載:

「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


與周瑜去世前公開上疏不同,他對孫權提出的軟禁劉備的建議是對外保密的,如劉備說的「密有白事」,而劉備如此坦誠地對龐統拋出問題,可見龐統在周瑜帳下時可典機密,在劉備集團也並非什麼秘辛。


一個這樣身份的人,為何在周瑜去世後果斷棄吳西奔?初讀史時,我也對這一段殊不可解,直到破解了周瑜之死的冤案後,這段枝節才迎刃而解。


龐統作為周瑜的私人幕僚,忠誠對象並不包括孫權,而是周瑜個人。周瑜暴死之後,龐統送喪至吳,可以看作是為故主站最後一班崗。周瑜之死的內情,作為親信的龐統應該是清楚的,他知道此刻他在吳國的位置已變得尷尬而微妙,如果繼續仕吳,失去了靠山的他幾乎肯定將遭到孫權的迫害。而借荊州計劃的推行,亦讓東吳方面的伐蜀計劃失去了繼續進行的可能性。西奔劉備於是成為龐統此刻唯一可能的選擇。


如果事情並非如此進行,那麼便無法解釋在龐統身上發生的一系列弔詭的事件。比如,《龐統傳》本傳記載,他在送喪周瑜期間,「吳人多聞其名」,包括陸績、顧劭、全琮在內的東吳權貴都十分欣賞他,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表示了要向主公孫權引薦他的意圖。龐統西歸時,送別的陸績等人說道:「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這句話放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有著別樣的意味。


當然,僅從理論上說,借荊州完成,作為南郡功曹的龐統自然要歸附南郡新的主人劉備。但這樣讀史,難免緣木求魚,在那樣的戰亂時代,人才在幕府間自由流動,規章制度早已成為具文。《諸葛亮傳》注引《袁子》記載,赤壁戰前,諸葛亮遊說東吳參戰,「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以張昭之古板,諸葛亮在劉備軍中之地位,尚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東吳之大又怎麼留不住一個小小的功曹呢?所以,陸績等人的態度只有一種解釋:他們知道作為周瑜幕僚的龐統不會見容於孫權。


甘寧是支持周瑜取蜀計劃的東吳鷹派軍人的典型代表。《劉備傳》記載道:「益州牧劉璋綱維頹弛,周瑜、甘寧並勸權取蜀。」將甘寧放在與周瑜並列的位置上。甘寧本傳則記述了甘寧在初投孫權時便有取蜀的想法。在與孫權探討進攻江夏黃祖之時,甘寧把視野放到了更遠的地方:「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盧弼在做《三國志集解》時,在這裡親自批註:「此即公瑾關蜀之策,宜其識拔推薦也。」明確指出了兩者的聯繫,是很準確的結論。


由於赤壁之戰是東吳一場賭上國運的戰爭,東吳的主要高級將領幾乎悉數隨同周瑜出征抗曹,並參加了此後的南郡戰役。周瑜的取蜀計劃,自然也需要這些將領的支持。除了甘寧外,明確附議取蜀的將領並不多,但是作為職業軍人,在周瑜手下效命的他們一定會幫助周瑜完成戰略規劃,應該是無可置疑之事。


《呂蒙傳》在傳主參加江陵之戰後繼續記載:


「益州將襲肅舉軍來附,瑜表以肅兵益蒙,蒙盛稱肅有膽用,且慕化遠來,於義宜益不宜奪也。」

可見當時周瑜集團控制地域已與益州接壤,且前期的政治攻勢很可能已開始進行。


精英軍人幾乎全部為周瑜在荊州戰區驅使,這給孫權造成了尷尬的局面。赤壁戰後,孫權趁勝出擊合肥,由於缺乏帶兵的將領,竟然派遣不長於軍旅的張昭攻擊九江當塗來響應主戰場,結果可想而知,曹操援軍還未派出,孫權和張昭就無功而返。相比於在江陵打得熱火朝天的周瑜,28歲的孫權心中是否會有一絲嫉妒情緒不太好說,不過從心理學上來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再加上當時「瑜威聲遠著,故曹公、劉備咸欲疑譖之」(《江表傳》),促使了孫權加快玩弄權術,分割周瑜集團的步伐。


孫權並非乃兄孫策那樣擅長戰陣的君主,周瑜死後,他多次攜眾優秀吳將以壓倒性兵力親征合肥,都以失敗告終,還順帶成就了張遼的威名。同樣是帶兵作戰,孫策身先士卒,橫掃江東;周瑜在江陵之役中身中流箭仍「輿案行軍營,激揚吏士」,終於擊退曹仁。而孫權卻在合肥之戰中因冒失而身陷險境,被周泰、凌統等人冒死救出,士氣大挫,耽誤戰局。如果只從軍隊的價值體系來衡量,吳將會對誰抱有更多敬意與忠誠,不言而喻。孫策、周瑜可以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來獲得將領的欽服與忠誠,而孫權只能採取成本更高的方式,將籌碼壓在權術之上。他對武將的籠絡,可謂不遺餘力。孫盛曾經有這樣的評論:


「觀孫權之養士也,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陳武之妾,請呂蒙之命,育凌統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


這句話中提到的四個人除了陳武之外,其他三人都跟隨周瑜參加了赤壁、南郡之戰。應該說,孫權對他們的籠絡是成功的。其中的呂蒙後來更是在孫權的悉心栽培下,成長與周瑜、魯肅並稱的東吳第三位軍政重量級人物。不過,他並沒有周瑜、魯肅那樣獨到的戰略眼光,雖然留下了「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但所為之事終究也不逃一員戰將的藩籬,趁盟友北伐之時偷襲荊州雖然在戰術上無懈可擊,在戰略上卻成為破壞聯盟的大敗筆。呂蒙去世時,本傳濃墨重彩地渲染了孫權的悲痛,遠遠不是周瑜、魯肅去世時可以比擬的。在孫權心中,親手栽培的大將終究勝過有獨立戰略思想的帥才。


但並非所有人都像呂蒙那麼好運。作為剛剛歸吳便「勉建方略」(《甘寧傳》),早於周瑜提出伐蜀計劃的甘寧在周瑜去世,伐蜀計劃擱淺後便成為孫權手下一員斗將。他雖然留下不少英勇事迹,卻再也沒有提出戰略的機會,亦終生再無機會踏上曾近在咫尺的蜀地。甚至,《呂蒙傳》中還有這樣的記載:


「甘寧粗暴好殺,既嘗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呂蒙評論甘寧是「斗將」,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要知道,呂蒙還「少不修書傳」的時候,甘寧已經在國家戰略上令張昭啞口無言了。不過,人能否全部發揮其才能,並不完全取決於才能,更重要的是機遇。如果主君是孫權這種類型的人,則更是如此。


甘寧後來在鬱郁不得志中去世,其子甘瓌「以罪徙會稽,無幾死」。甘寧生前並未封侯,死後也沒有被孫權追封。潘眉在讀《甘寧傳》時感嘆道:


「甘寧之勇烈功績,與魏典韋相上下,韋不封侯,寧亦不封侯,酬功之典,均為未副也。……若甘寧則身未封侯,而其子於未得罪前亦不加追錄,則所以待寧者,不亦薄乎!」

呂蒙之升與甘寧之頹,這種鮮明的對比給周瑜之死的疑雲下了另外一個鮮明的註腳。


孫瑜是孫堅表弟孫靜之子,在周瑜的取蜀戰略藍圖中,他實際上起的是類似赤壁之戰時程普那樣的作用,也就是主要的副手。首先,他和周瑜早在建安十一年便有合作,「與周瑜共討麻、保二屯,破之」。其次,他本人對取蜀戰略也非常積極,甚至在周瑜死後,他仍率領水軍進駐夏口,只是此時借荊州已經完成,實在沒有機會越過劉備軍取蜀,才被孫權召回。第三,則是他作為宗室的特殊身份,可以成為周瑜與孫權之間的一道緩衝帶。因此,周瑜在對孫權闡述取蜀計劃時,多次提到了孫瑜(前已引)。他對孫權說,取得蜀地後,留孫瑜在蜀地鎮守,與馬超結盟,而周瑜返回和孫權一起從襄陽北伐。


周瑜的這番話不能不說有向孫權剖白的成分,蜀地山高路遠,自古以來就是據險自立的寶地,本朝開國高祖劉邦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周瑜明確提出讓宗室孫瑜留守,而自己在取蜀成功後返回荊州。可以想見,周瑜將孫瑜拉入取蜀計劃一定經過了精心的權衡,可惜的是,這番剖白並沒有打動陽奉陰違的孫權。無獨有偶,呂蒙和宗室孫皎也有著類似的糾葛,不過結果截然不同:


「後呂蒙當襲南郡,權欲令皎與蒙為左右部大督,蒙說權曰:『若至尊以征虜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此目前之戒也。』權寤,謝蒙曰:「以卿為大督,命皎為後繼。」


將兩個事例比較,周瑜和呂蒙在孫權心中的親疏應該不難判斷了。對於這位吳主來說,將帥擁有獨立的戰略思想,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孫瑜在周瑜去世後五年,建安二十年去世,年僅三十九歲。


以上從龐統、甘寧、孫瑜作為三類不同人物的代表分析了以周瑜為中心的政治漩渦給東吳造成的影響。也許讀者會覺得這裡呈現的孫權形象太過陰暗,那麼下面我將略為從孫權的角度論述一下「暗殺周瑜」這個行為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另外也將順帶分析一下這一階段另兩位重量級人物:與周瑜的「伐蜀」戰略對立的「借荊州」戰略的鼓吹者魯肅與受益者劉備。


按《三國志》乃至中國傳記體史書的體例,君主的傳記一般是按年份順次記載國家發生的大事。而孫權的傳記《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十五年發生的事時,只寫了一句話:


「十五年,分豫章為鄱陽郡;分長沙為漢昌郡,以魯肅為太守,屯陸口。」


這一年發生了這麼多的大事,最重量級的便是周瑜之死。而這裡一句話全在說借荊州的行政安排,毫無疑問是史家的曲折筆法,告訴我們:孫權這一年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完成了借荊州。

相對於「取蜀」,「借荊州」是一個大器晚成的戰略計劃,也可以說它本來是因為赤壁戰後劉備勢力令人始料未及的飛速躥升,而由魯肅一力推行的急就章。最主要的證據之一,便是魯肅本人早年的戰略構想亦包含了向西發展的部分。《魯肅傳》載: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的話是非常有名的「榻上策」,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東吳版的隆中對。在這篇說辭里,雖然並沒有提到取蜀的部分,但是荊州全境在魯肅當時的構想里卻是務必牢牢掌握在東吳手中的。正所謂「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這樣一來,無論是鼎足江東,還是西進取蜀,都有一個牢固的根據地。


不過,劉表的去世打破了這個計劃的一個關鍵立足點,也就是荊州控制在暗弱的劉表而非「天下梟雄」的劉備手中。如果劉備集團還如早年一樣顛沛流離,並無穩定的戰略構想,也就罷了。關鍵是,在更勝魯肅一籌的大戰略家諸葛亮眼中,荊州也是必須由劉備集團控制之處。這對魯肅來說是個噩耗,意味著他必須修改自己一開始的戰略構想。剛接到劉表去世的消息,他就立即請求孫權西去弔喪,而實際目的則是接觸劉備集團,「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魯肅傳》)這次接觸的結果讓魯肅進一步堅信,對於這樣一個由「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先主傳》陳壽評論)的劉備領銜,「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周瑜傳》周瑜語),諸葛亮制定戰略計劃的可怕集團,除了聯盟抗曹,別無他途。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個時候,在大家都還在憂心是否能戰勝曹軍時,魯肅心中已有了戰後「借荊州」戰略的萌芽。正如本傳注引《吳書》所評述的那樣:「(肅)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


《三國志》中,陳壽花了很多筆墨來渲染魯肅和諸葛亮之間的友情,剛一見面,魯肅就豪爽地對諸葛亮自我介紹道:「我子瑜友也。」魯肅於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後,本傳記載,「諸葛亮亦為發哀」。這些細緻的描寫絕非史冊中出現的閑筆,而是點出兩人在那段波雲詭譎的時間裡,在雙方集團里起到作用的同質性——發展戰略的執牛耳者。如果說赤壁戰前的孫劉聯盟是在北軍壓境之下迫不得已形成的,那麼戰後的這種聯盟之所以能維繫下去,就是兩位戰略巨人合力促成的。而衝突的關鍵荊州,則以「借荊州」的方式交給了諸葛亮代表的劉備集團。這多少讓人有一種東吳集團吃了虧的感覺,不過事實上,如果我們理性地來看這個問題,會發現「借荊州」在當時對東吳集團來說,確實是比「伐蜀」更為理想的戰略。


聯盟的目的是抗曹,那麼曹操集團對此事的反應就是我們來衡量這一戰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在這個問題上,《魯肅傳》記載:


「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對於陸戰能力欠缺的吳軍而言,如果控制荊州,雖然全部長江天塹落入手中,其意義卻更多體現在防守上,自守有餘,而侵略性不足。赤壁戰後,東吳陸上兩路出擊,主力軍團苦戰一年才取得南郡,起輔攻作用的合肥方向則很快失敗。很難想像戰線拉長的江東能給曹操持續的軍事壓力。李安溪所謂「如無瑜者,權必不能獨當操」,表達的也是這樣的意思。而劉備集團的陸戰能力超群,有關羽、張飛這樣可以如周瑜一樣獨當一面的大將,取得蜀地之後,從關中、荊州兩個方面對曹操保持軍事壓力並非鏡花水月。事實上,這也正是諸葛亮「隆中對」的核心部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軍出於秦川」云云,早已膾炙人口。而同時,東吳可以專心在合肥一線作戰而不必擔心戰線問題。有理由推斷,當時魯肅已和諸葛亮關於這一戰略交換過意見。

事實上,後來的歷史的確是這樣發展的。劉備在漢中拖住曹軍主力的同時,關羽的北伐節節勝利,讓曹操慌不擇路,甚至想到了遷都。這種成績,還是在「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呂蒙傳》)的情況下取得的。而雖然由於陸戰能力的低下,孫權與吳軍在合肥並沒有取得赫赫戰功,但是也給肥沃的淮南地區的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果這樣的局面發展下去,對於孫劉聯盟來說,蠶食中原不再是一個夢想。可惜,短視的呂蒙,或者說他背後短視的孫權偷襲荊州,斬殺關羽,令這一切戛然而止。


很多年後,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喟然感嘆道:


「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聯盟的破裂,早在魯肅生前就有徵兆。劉備佔領益州後,孫權求取荊南三郡不果,平日對荊州的關羽「常以歡好撫之」(《魯肅傳》)的魯肅變紅臉為白臉,以大義斥責關羽,最後雙方訂立湘水之盟,一場兵戈消弭於無形。公正地說,這一次的衝突理虧方是劉備,魯肅畢竟低估了流離半世的梟雄對於土地的貪婪。魯肅去世後,諸葛亮為之舉哀,除了為一位私交甚篤的好朋友,恐怕更是為了風雨飄搖的孫劉聯盟。


讓我們把視線轉回到周瑜身上,回答另外一個如果不釐清周瑜之死真相,就近乎無解的問題:為什麼周瑜死前要推薦魯肅來接任?


周瑜在信中已明確說了「劉備寄寓,有如養虎」,這是公然與當時魯肅借荊州聯合劉備的政策唱反調。在這之前,魯肅已經否決了周瑜軟禁劉備的計劃。可是,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周瑜臨終上書,都無一例外地推薦魯肅來接任自己的職位,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嗎?雖然赤壁戰後,魯肅立即返回江東,沒有參加此後的南郡之戰,也沒有跟周瑜有私下交流的記載,但如上文分析,魯肅的政治態度並非一朝一夕形成,李安溪指出:「肅始終本末大計,與劉氏合規,此處頗異公瑾耳。」後人從史料中都可以得到的結論,周瑜不可能不知道。那麼,這一反常行為的動機究竟為何?為什麼周瑜不推薦政治態度和自己相近,資歷也不輸於魯肅的甘寧、孫瑜來接替呢?


答案只有一個:周瑜對主君孫權在自己「暴病」中的作用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由於伐蜀計劃里所謂的「野心」被清除,那麼去世後的接任者一定是主張借荊州的魯肅。在信箋里這麼寫,一是警示魯肅這位多年好友,雖然自己不在後,東吳必將聯合劉備,但是不能玩得過火,以至養虎遺患;二是為了不造成東吳軍政高層的公開分裂,在孫權面前服軟,使魯肅順利接任,以此為代價,來換得自己嫡系部將與後代不遭遇迫害。


一代名將,在面對來自背後的黑槍時,也不得不低下了高昂的頭顱,令人感嘆。更令人感嘆的是,就算如此,他的後代也沒有倖免於迫害。


周瑜長子周循早死,次子周胤因罪被流放廬陵郡。諸葛瑾、步騭等人後來聯名上書,請求孫權赦免其罪,這封上書寫的非常有意思,並沒有怎麼提到周胤之罪本身,倒是花了一大半的篇幅來為他的父親周瑜表功:


「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夫折衝扞難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貴重,故漢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書,重以盟詛,藏於宗廟,傳於無窮,欲使功臣之後,世世相踵,非徒子孫,乃關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懇懇,如此之至,欲以勸戒後人,用命之臣,死而無悔也。」


很顯然,他們對於周胤被貶謫真正的原因心知肚明。


孫權一開始並沒有同意赦免周胤的要求,後來朱然、全綜等人也上表請求,孫權才勉強同意。不過,在赦書下達的前夕,周胤卻神秘地病死於徙所,陳壽寫道:「權乃許之,會胤病死。」一個會字,讓人生出許多聯想。


後來全綜上表,表舉周瑜的侄子周護當將軍,理所當然地沒有獲得同意。孫權拒絕的答覆也非常有意思,照錄如下:


「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聞峻亡,仍欲用護,聞護性行危險,用之適為作禍,故便止之。孤念公瑾,豈有已也?」


一開始反覆強調自己沒有忘記當初周瑜的功勞,然後輕描淡寫地說了一下周護「性行危險」,所以不能當將領。事實上,以潘璋之嗜殺,賀齊之奢靡,都能做到頂尖的高級將領,受到孫權的寵愛,偌大的吳國又為何容不下一個周護呢?最後,也許是尚嫌不夠,又欲蓋彌彰地說道:「孤念公瑾,豈有已也?」可見,對於上表者的真正意圖,孫權也是心如明鏡的,因此,他乾脆沒有打太極,而是直接點出了「公瑾」這個問題的關鍵。全綜如果稍識時務,恐怕再也不會對孫權提起這個話題了吧。


而整篇周瑜本傳,也在「孤念公瑾,豈有已也?」這句話中結束了。


雖然周瑜並不完全贊同魯肅的戰略規劃,但是多年風雨共濟,對於他的人品,周瑜絕對信賴。《魯肅傳》記載:


「周瑜為居巢長,將數百人故過候肅,並求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定僑、札之分。」


兩人漫長的合作與友誼就此開始,在臨終時那樣兇險的情況下,信賴魯肅成為了周瑜最後的抉擇。他相信,魯肅任何舉動的出發點都絕不會是害東吳。而且,魯肅和周瑜一樣,都是有天下之志的人,他在赤壁戰後東還見到孫權,本傳里寫道:


「曹公破走,肅即先還,權大請諸將迎肅。肅將入閤拜,權起禮之,因謂曰:『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肅趨進曰:『未也。』眾人聞之,無不愕然。就坐,徐舉鞭言曰:『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輭輪征肅,始當顯耳。』」


返回吳地,意味著魯肅要在那個錯綜複雜的階段為孫權掌握局勢,出謀劃策。這是他履行職責前對孫權的一次嚴肅聲明,他的一切行為和謀略都是為了東吳的利益,而不是個人的權力。我想,他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孫權對周瑜採取極端手段,他應該不知情。他和周瑜的計劃本質都是為了東吳能在天下爭霸中佔據一席之地,為了孫權能「克成帝業」。這和後來的呂蒙等輩是有本質差別的,後世的韓菼指出了這一點:「呂蒙貪功喜事,無遠略至計,其去周、魯不可以道里計,合傳似少史識。」

不同之處在於,周瑜的計劃類似於一場豪賭,賭贏了便二分天下,賭輸了便輸掉身家;魯肅的計劃則無論進退,都可以鼎足三分。後來的歷史,基本沿著魯肅的軌跡在進行著,孫權登基稱帝前,對大臣說道:「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不過,後來孫權在對陸遜回憶周瑜、魯肅、呂蒙三人時,卻非常不厚道地把孫劉聯盟一度破裂的黑鍋扣到了魯肅頭上:「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呂蒙傳》)明明是呂蒙與背後的孫權破壞了魯肅生前的戰略規劃,卻要魯肅來背這個黑鍋,顛倒黑白可謂嘆為觀止。在周瑜的賭與魯肅的穩之間,孫權選擇了穩,從國家的角度,這並沒有什麼過錯,甚至對賭不起的東吳來說還是更明智的決定,但是用極端手段清除異己,則將他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扣給不在人世的魯肅一頂莫須有的帽子,則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這位主君的氣度與人品。


如果說魯肅在借荊州戰略的推行前後有什麼失策,那麼就是仍然低估了劉備集團的執行力與決心。這個錯誤周瑜同樣也犯了,他沒有想到在赤壁之戰前幾乎毫無自己力量的劉備可以飛速發展,還幻想著可以裹挾劉備集團取蜀。而魯肅則沒有想到劉備在取得益州的情況下竟然抵賴歸還荊南三郡,給聯盟造成無法彌補的裂痕。而這樣的行為碰上了東吳方面不好惹的呂蒙,苦果則由劉備和關羽自己咽下。


不過,至少在建安十五年,劉備應該是天底下最開心的人,因為周瑜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劉備。自此,懸在他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消失,他如同「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周瑜評劉備語),入川,取漢中,劉備在失荊州前一路高歌猛進,一改前半生失意者的形象。


不過,蛟龍得雲雨,一半歸之於時運,另一半則要歸之於自己的努力。赤壁戰前,劉備的處境似乎用「喪家之犬」都難以形容其落魄之萬一,慘敗於曹操南征大軍,好不容易和江東孫家搭上線,又幾乎成為人家去邀功的籌碼。《程昱傳》記載:


「太祖征荊州,劉備奔吳。論者以為孫權必殺備。」


足見當時劉備已經沒有任何資本,存亡全繫於孫權一念之間。幸虧諸葛亮、周瑜、魯肅等高瞻遠矚的「亂世弄潮兒」(呂思勉語)一力促成孫劉聯盟,保下了一世梟雄的性命。說是聯盟,其實劉備方面完全屬於從屬地位,與客將無二。《江表傳》寫道:


「(備)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備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


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劉備方面屬於從屬地位的客觀情況。這種從屬地位一直延續到南郡之戰之時,從赤壁戰後到周瑜死前,雙方力量在荊州此消彼長,犬牙交錯。劉備和周瑜的關係也從親密合作共抗曹軍,到最後撕破臉皮分頭上京告狀。由於本文主要探討周瑜之死背後的陰謀,關於這個話題不擬展開。總之,歷史事實是,在周瑜安排與自己謀劃的雙重因素作用下,劉備集團趁江陵激戰的時候奪取了防禦薄弱的荊南地區,「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諸葛亮傳》),從此擁有了與東吳集團討價還價的資本,並最終在與周瑜的角斗中成功勝出。


劉備上京面見孫權請求借荊州,西返時,對孫權說的一番話頗令人尋味,《江表傳》記載說:


「劉備之自京還也,權乘飛雲大船,與張昭、秦松、魯肅等十餘人共追送之,大宴會敘別。昭、肅等先出,權獨與備留語,因言次,嘆瑜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可以想像,劉備這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會在孫權心中激起多麼大的波瀾。孫權的那點權術,在閱人無數的父親輩劉備眼中可謂洞若觀火,只須一點點小作用力,就能推倒孫權心中那道薄弱的防線。此後的事態發展,可謂完全在劉備集團控制之下。可憐孫權、周瑜各自處心積慮,到頭來卻是為一個外人做了嫁衣。


現在,我們可以用最簡略的語言來總結一下圍繞著「周瑜之死」發生的這一段歷史的真相了。


曹操南征,擊敗荊州的劉備。毫無資本的劉備投奔東吳,被周瑜裹挾參與赤壁之戰。赤壁一戰大勝後,周瑜名聲躥升,引來孫權的疑慮。周瑜繼續在荊州作戰,劉備在周瑜的羽翼下慢慢積累資本,最終提出借荊州,意圖搶奪周瑜在荊州的勝利果實。此時圍繞東吳今後的國策,出現了以周瑜為代表的「取蜀」派與以魯肅為代表的「借荊州」派。在權力的誘惑下,孫權最終出手暗害了周瑜,周瑜臨死前意識到了背後的陰謀,上書孫權請魯肅接替自己。魯肅推行借荊州戰略,劉備取得荊州,隨即在參與東吳取蜀計劃的前周瑜機密幕僚龐統輔佐下西進,奠定天下三分。


每一個疑點似乎都在這樣的主線下得以被解釋,不過,作為一個讀史者,我還有最後一個疑問。


《三國志》的作者,史家陳壽,知道這件事的真相嗎?


一個一千八百年後的普通讀者都可以從史料的細枝末節中推測出不合情理之處,那麼陳壽當時能接觸到的史料碎片,一定要遠比我們現在更為完整,以前四史作者之一的史識,怎麼可能不知道真相呢?


可是,證據呢?


我一直在尋找這樣一個證據,因為如果陳壽都不能確定這個真相,今天的讀者來作考據,難免有嘩眾取寵,空中樓閣之感。如果他能確定的話,即使是在魏晉易代那樣政治黑暗的時代,以一名「良史之才」的職業良知,他也一定會留下什麼線索,這線索不會僅僅是乾巴巴的材料,而一定是屬於自己的觀點。


直到我翻到孫權傳記《吳主傳》的傳後評論,我才為之釋然,寫下了這樣一篇文章。


「評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句踐,也就是越王勾踐。除了割據範圍都在吳越,很難找到從十九歲擔任最高統治者一直到七十歲去世的孫權和卧薪嘗膽忍辱復國的勾踐有什麼相似之處。唐庚就在此處迂腐地質疑道:「吳之受爵,乃由與蜀相攻,恐魏議其後耳。陳壽乃以句踐比之,句踐未嘗受吳封爵也。」


不過,我們知道,這位越王在滅吳之後曾經大殺功臣,包括獻滅吳七策的大夫文種。


也許有人會說,這裡應該暗示的是孫權晚年因爭儲事件而屠戮大臣的事件吧。這種看法同樣不正確。


因為就在這一段評論後面,陳壽提到了孫權「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讒說殄行,胤嗣廢斃」,對於孫權末年殺功臣的事迹,無論是韋昭的《吳書》還是《三國志》都並未予以過多隱瞞。只有早年的不光彩事迹,才有隱瞞的必要。


而且,陳壽在把孫權比作勾踐之後寫道:「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這樣,就把時間斷到了三分天下之前,而與晚年無涉。


的確,除去周瑜讓東吳沒有了志在天下的「賭徒」(孫策也曾在官渡之戰時謀劃偷襲許昌,倒是可以和周瑜的取蜀計劃相映成趣),不會再出現押上國運的豪賭,「自擅江表」不成問題。不過,孫權也親手掐滅了一絲赤壁之戰後出現的,「總括九州」(魯肅語)的曙光。


再來看後面的評論,便會發現陳壽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暨臻末年,彌以滋甚」的意思,是晚年這種傾向愈加嚴重,也就是說還在「成鼎峙之業」的階段,「性多嫌忌,果於殺戮」的特點,就已經顯現了出來。


我曾無數次想像過這樣的場景:在建安十五年某個寒冷的冬日夜裡,龐統站在一艘順流而下大船的船頭,面對著寒冷的江風,卻沒有回艙的意思。艙里,放著的是周瑜的棺木。而與此同時,魯肅站在江東的某個港口,沉默地望著漆黑的長江,一動不動。清冷的吳宮中,孫權對著孫策的靈位,一對碧眼裡似有什麼東西在閃動,卻直到最後也沒有流出來。


在中國古代殘酷的政治遊戲中,這個無言的結局,也許,也是唯一可能的結局。


偽命題。周瑜不是英年早逝的。多讀讀你自己引用的這段話吧。


孫權已經決心把荊州交給劉備。他之前和劉備,魯肅已經達成了一致,見魯肅傳,先主傳。


周瑜去找孫權面談,孫權又當面同意了他以荊州為基地進攻四川的計劃。


然後,周瑜死於路上。


還要陳壽多說什麼?


再不明白,翻看一下江表傳和三國志中,關於周瑜遺書的兩個版本。


「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原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


這是陳壽根據吳國史書寫的官方版。


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這是江表傳的版本。


不同之處就是,江表傳里,把周瑜的死因寫出來了:道遇暴疾。周瑜在江表傳中的遺書內容,除了和本傳中一致的兩點,第一曹操劉備在側,要努力奮鬥,第二推薦魯肅之外,就是說自己的死因,什麼死因?即將奪取巴蜀,襄陽的時候,眼看志在必得,遭遇不可預測的疾病。


春秋筆法,你體會下。


-------------------------------------------


一個邏輯問題,如果陳壽紀錄的遺書是真實的,江表傳的作者就在撒謊。如果江表傳是真實的,陳壽就在撒謊。或者說,兩者都是假的。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看兩份遺書,會發現深層次的問題,兩份遺書有完全相同的後半部分,但是陳壽的版本沒有前半部分。如果說江表傳作假,江表傳作者的動機是什麼?增加一段看似不痛不癢的話,對他和周瑜形象有什麼作用?如果說陳壽作假,刪除前半部分,為的是什麼?


這些問題就是史官的留白——當然,他會給你開後門。比如,另一個邏輯悖論是,如果孫權決定支持周瑜,又怎麼會放走劉備?如果孫權決心把荊州交給劉備,為何又要同意周瑜?


有很多答案,最簡單的那個答案是,孫權不敢和周瑜交心。陳壽對孫權的評價是什麼?越之勾踐。


一個在校富二代,老爹突然死了,年紀輕輕當了集團董事長,對公司經營一問三不知,這個時候怎麼判斷託孤重臣ceo是不是忠臣?

很簡單,如果ceo說少東家你毛都不懂,咱們還是保守經營,這幾年保住現有營收額度,等你積累經驗親政之後再做打算。ok,這就是忠臣。

如果ceo說少東家你年輕有為,必須銳意進取,今年先收購十家子公司,明年大舉殺入房地產。ok,這就是要轉移資金,叛出自立的節奏。

鍾會是司馬昭的謀劃之臣,入蜀之後尚且有異心,孫權這個少東家,聽著大管家周瑜要入蜀的想法,心裡會有多少波瀾呢。

同理,為毛劉備放心把荊州交給關羽,而不是別人呢,因為關羽的能力高到爆表,但性格導致情商偏低,沒有結黨自立的可能。


-,-

先謝邀。

這個邀請放了好久,總這麼掛著還是挺不合適的。

先有姬喵喵和吳易兩位老兄論述了周瑜之死的極大可疑,間接說明了孫權對此戰略的不認同。
但其實我相信題主的本意是一個假設,假設孫權願意執行這個戰略,有沒有可能成功?

我懶得翻書了,所以一切全憑記憶描述,不另摘抄史料。
這樣隨意寫的東西必然會有錯漏以及腦補,如有發現,還請狠狠打臉。
而且我是吳黑,對東吳的東西沒那麼熟,隨手寫著玩,題主就看一樂呵吧。

首先,要實現二分天下的戰略,周瑜要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是霸佔荊州,且劉備不會搗亂。
第二是東吳內部對此計劃一致認同。

第一條在當時不難實現,無非是和劉備干一仗。
真打起來,周瑜會贏,但劉備不會輸。簡而言之,是個魚死網破的局面。
東吳的經濟實力優於劉備,但劉備有荊州士族的支持,以及強大的野戰部隊。

周瑜想吃掉荊州,得狠狠掉一層皮,老劉會傷點元氣,卻也不可能傷筋動骨。
最後必然是在僵持下,曹丞相歡天喜地打秋風,兩敗俱傷。
所以真的發生這種情況,他們應該會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
因為是假設,我們就只當他們會商討出一個合適的交易,保證周瑜能夠執行他的戰略計劃。

然後是第二條,內部的支持。
我們先看,這二分天下奪西蜀的計劃是誰提出的?

有三個人倡議過這件事,分別是周瑜、魯肅、甘寧。
周瑜是這個計劃的堅決支持者,而甘寧將是實行這個計劃最大的籌碼。

東吳的部隊構成很奇葩,不像曹丞相有自己一手拉拔起來的貼心肉,或者聽調不聽宣的僱傭軍。
他們的主力以各個家族的部曲為主。
與北方的其他軍閥不同,孫吳政權默許當地豪族私占土地,隱匿人口,並擁有大規模部曲編製。
以這種違法亂紀的代價,換取大族的信任與支持。
而他們的部隊平時屯駐在各家族自己的塢堡中,遇事則隨軍出動。

這種軍隊的特點就是,在守土戰爭時非常玩命,因為身後就是自己家的產業。
但是在對外時,廢物無比,不堪一用。
打起仗來,此消彼長。有打伏擊的部隊,就有扛衝鋒的炮灰。
各個家族之間爭權奪利,各懷鬼胎,誰也不願意為別人做嫁衣,去白白損耗自己的實力。
於是乎,孫權一敗合肥,二敗合肥,三敗合肥,四敗合肥……終於死了,輪到諸葛恪五敗合肥。

天高皇帝遠,東南一帶大族勢力盤根錯節。誰想在這裡站住腳,都要和當地豪族建立良好關係。
孫策入吳後,通過數次的試探,開始不斷向大族靠攏,並最後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得到對方肯定。
而孫權缺乏孫策的軍事能力,無法以此得到大族認同。
孫策選擇孫權做繼承人,而不是軍事能力更卓越的孫翊,張昭等人是很意外的。
這也導致了孫權一輩子在和大族的苟合與疏遠中虛度。

說回正題,周瑜自己出身就是豪門,擁有部曲。
通過對抗曹丞相的赤壁烏林戰役,穩固了在東吳各大家族部曲之間的威信。
在他一系列的表現中,可見周瑜是繼承了江東大族對孫策的那種認同的。孫權肯定很嫉恨這點。

我各人不認為江東大族會非常反對他的伐蜀計劃,也許會有疑問,但最後很大可能還是支持。
真正的問題是親孫權的南渡北人,以及朱治、凌統,這些鐵杆。
我們不考慮這些因素,先假設他們一團和氣的都同意伐蜀好了。

於是周瑜的部隊浩浩蕩蕩開往益州,並且從江陵開始,拖了長長一條補給線。
在進攻蜀地時,他手下最大的籌碼甘寧該發揮作用了。

為什麼說甘寧是最大的籌碼呢?
因為這傢伙和呂布、張遼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三姓家奴。
他是益州巴郡人,當錦帆賊在長江上游搶劫時就是在老家巴郡臨江。
甘寧的老家在巴郡中部緊鄰長江,這裡有一個大江灣,水流舒緩,是商旅往來頻繁的口岸。
後來甘寧加入了劉焉的東州軍,在劉璋繼位後東州軍發動了一次叛亂,被趙韙平息。
甘寧等叛亂分子則被趕到了荊州,他就這麼逃難似的投入了黃祖麾下。

這傢伙是個了解益州內情,並且熟悉地形的人。
周瑜想入蜀,必然要依靠他的能力,以及在老家的關係。

但是,甘寧對益州的熟悉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劉備入蜀的時候,他擁有的是更加優秀的內奸,嚮導,與情報網。依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周瑜靠一個帶路黨甘寧,就想舒舒服服進四川,那是很不現實的。

益州也是一塊被土著大族影響著的土地,與江東不同的是,他們對外抵抗的態度相對消極。
劉焉入蜀、劉備入蜀、鍾會鄧艾入蜀,益州人從來沒有表現過堅持到底玉石俱焚的氣勢。
因為地理的原因,益州相對封閉,很難受到外界的干擾。
所以益州大族看重的,是這個外來的統治者是否能維持益州的利益。漢室、魏室、晉室?無所謂。

劉焉進入益州時,展現了足夠的能力,得到了益州大族的認同。劉備亦如是。
但是當益州大族認為這個外來統治者不再能夠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利益時,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他。
他們這樣拋棄了劉璋,也這樣拋棄了劉禪。一切都是為了益州的安定繁榮,這不能說是錯。

而要他們拚命,也是很難的。與江東一樣,益州人對守土的熱情遠大於進取。
劉焉聯合馬騰討伐董卓時,只派的出六千人,這應該不是意外。後來毫無懸念的被李傕全乾掉了。
順便說,董卓手下第一能打的強將絕對是李傕。
諸葛亮、姜維兩代人數次北伐,在益州人身上總能看到種出工不出力的態度。這也許是我多心吧。

周瑜的水戰能力很優秀是沒疑問的,但陸戰能力未必會比劉備強。
打曹仁在靠關羽配合消滅援軍的情況下,打了一年才吃掉南郡。甘寧這個伐蜀籌碼還差點賠進去。
雖然曹仁是曹營里數一數二的猛將,不過打一座無援孤城差點把自己打亂營,這戰績真不算好看。
個人愚見,周瑜的陸戰能力,是絕不會比當時擁有關、張的劉備軍強的。

曹操佔領漢中時,面多茫茫秦嶺,發出了得隴望蜀的嘆息。
東部靠近荊州的地理又如何呢?
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的河谷後,是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的山地。
整個益州,都被這種叫人看一眼都會感到絕望的地形包裹,喪失進攻意念。

東吳的部隊多是江東大族的部曲,以江東人為主。
他們熟悉的是家鄉縱橫交錯的河道,丘陵,與小平原。更別說我國西南的海拔平均高於東南。
指望他們踩著尖石嶙峋的山頭摸進四川,和一群擅長飛檐走壁的益州土著拚命?

我們已經見識到了,東吳部隊在相似地形的合肥與南郡,表現出了怎樣的戰鬥力。
絕對不應該奢望他們在面對益州崎嶇的山地時會發揮的更好。
而且以江東部曲一貫的勇猛,張任的亂箭將會讓他們前仆後繼的潰散。

個人意見,劉備軍的陸戰能力絕對優於周瑜。
益州的地形惡劣程度,也絕對是周瑜很難處理的。
甘寧這個帶路黨的優勢,不會超過張松、法正、李恢這些小叛徒。
劉備在進入益州之前,就得到了一部分益州士族以及東州軍幹部的認可。
周瑜這個江東外星人突然跑到益州去砸場子,人家不可能給他面子。

在天時、地利、人和,三不沾的情況下,陸軍的戰鬥力還是個問號。
周瑜伐蜀顯然是一場水中撈月。

孫權肯定是個毫無進取心,只想和大族扯皮的傢伙。
但二分天下的戰略構想,缺乏能夠實現的要素。
竊以為周瑜的謀劃,哪怕得到孫權的支持,依然沒有實現的可能。
更別提在遭遇失利後,江東大族的反對,孫權的翻臉,曹操的旁觀,以及劉備必然的捅刀子。

但是,我會得出這麼個結論,純粹因為我是吳黑。
不會放過任何貶低東吳的機會。-,.-


周瑜之死這個問題真是千古掐點,於是我也來貼下自己的想法,大體上是憑記憶寫的不算嚴謹:


1. 關於箭傷。如果說建安十五年周瑜在巴丘猝死事有蹊蹺,因為建安十四年南郡之戰的箭傷不應該影響到後來的事情。我得說這個影響很大,本來記載就是重傷了,如果因肋部中箭而留下肺部後遺症,在日後因為感染源出現而一發不可收拾,這並不罕見。也有人研究過三國時期的的流行瘟疫,此處不詳細考察,只說有猝死的可能。


2. 關於瑜肅矛盾。所有人都知道在對待赤壁之戰後荊州的處理問題上周瑜魯肅意見不一,根據他倆的長年友誼來看,基本可以認為他們對彼此的立場都心知肚明。問題在於時間點,三國志本傳的時間順序並不清晰(陳壽的這個毛病也不止一次了),以致各種自相矛盾,拋開這些矛盾不談,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孫權決意借出荊州,周瑜是不是必須死?

答案不一定是一般認為的是。事實上,如果要借,周瑜最好別死,而且跟魯肅一起開開心心地借。

首先我們基本認定荊州是在周瑜死後借出的,因為如果生前就借出的話,周瑜絕不可能去伐蜀,更不可能在遺書里交代魯肅接班。那麼,周瑜死了再借荊州是個好主意嗎?我得說這個想法本身不是敗筆,但發生在那種時機,就等於跟劉備說:不好意思我們家大將掛了,所以讓你一城,咱好好做鄰居吧。

這不是作死地自削籌碼嗎?唯一能壓住劉備的人不在了,那談判還有什麼好談的?

結果就是沒談出足夠有利的結果,東吳虧大了。如果孫權和魯肅都不是蠢材的話,那麼推論就是:周瑜之死,他們始料未及。


3. 關於甘寧。有人為甘寧可惜,說他因為跟周瑜一樣是伐蜀黨所以後期沒得到重用,說呂蒙將他貶低為「斗將」,引用這句話的人看看史書前後是怎麼說的:

甘寧粗暴好殺,既保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甘寧出身不佳,估計性格也不大好相處,時常惹孫權生氣是完全可能的,要是看看另一個也喜歡捋虎鬚的人虞翻的話,就會發現甘寧待遇已經不錯了,且在合肥之戰中表現出色,如果僅僅因為取蜀方略沒得到實施就是他招人慢待了,那對孫權也不公平。

呂蒙是否貶低甘寧?顯然以甘寧的大局觀來看他不僅僅是個斗將(雖然他給人的印象可能是這樣),而我認為,呂蒙之所以給他扣上這個帽子只是因為他要給自己的朋友開脫(他倆本來就私交甚好),而且那時候呂蒙是得寵的紅人,以他的智商和情商犯不著在孫權氣頭上說傻話。


4. 關於呂蒙。許多人說此人是四大都督里最沒有戰略頭腦的,我以為不然。「沒頭腦」派認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是破壞聯盟之舉,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北方的威脅。但是,策劃這事的權蒙二人真的無視聯盟了嗎?不是,他們想要打了再談判,把當年虧掉的部分奪回來。

有點眼光的人都知道吳蜀不團結起來就是死路一條,關鍵只在於怎樣劃分勢力而已,自從荊州借了一去不還之後孫權就心裡不舒服,眼看著劉備越做越大自己還無能為力,如果讓他繼續發展下去,赤壁之前的孫劉形式就要倒過來了。而且荊州就是東吳西邊的大門,家門口的威脅比起北邊防守全勝的紀錄來看,哪個優先處理?

再者,奇襲荊州的計劃陸遜也有份參與,他,是,沒有,頭腦,的人嗎?!

看看之後陸遜主導的夷陵之戰,也是打了再談判,聯盟也沒有真的破裂,那些替吳蜀瞎操心的人真是少見多怪了。


5. 關於周瑜與孫權。說起這倆人的關係,觀點分歧真的蠻大的,我個人認為,周瑜在世的時候孫權心裡可能有猜忌,但也僅止於心裡想想,行動上還是給予了全力的支持。有很多人也那周胤的案子說事,這個的確很蹊蹺,我也不敢說什麼,但我一點也不認為孫權有心要把周瑜全家一窩端。

一則,如果孫權真的打算削除周瑜後代的影響力的話,為什麼要把女兒嫁給周循?為了向陸遜示好也只是嫁了孫策的女兒而已,周家大兒子可是娶了孫權最喜歡的孫大虎,小兒子也娶了宗室。如果有人硬要自由心證地說「這是做錯事之後的補償心理」,那我無話可說了。

二則,周胤事件中,所有求情的人都在反覆地提周瑜的舊情,這說明兩件事:周瑜生前人緣不錯;周胤自己犯的事證據確鑿,沒法開脫。


6. 關於周瑜的權力欲。好多人盯著「將兵赴喪」這幾個字不放啊……我說,他本來也不是多守規矩的人,要沒有點魄力,做得出後來那樣的大事嗎?周瑜是第一個明確表示支持孫權繼位的人,這裡一部分是因為孫氏的情分,另一部分也是為了他自己,當時孫權那麼年輕軟萌,面對英明神武的大哥哥必然言聽計從。周瑜為了自己的理想,選了個適合自己的主公。所以說蔣干來遊說的時候說不動他,因為在曹操麾下,周瑜絕不可能有赤壁之戰那麼大的發揮餘地。

真要說什麼權力欲,周瑜不是被這玩意牽著走的人,一開始跟張昭分權而治,沒人說半個不字,跟程普的矛盾也漂亮地解決了。他只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發揮的餘地,不需要的部分壓根懶得去拿。


7. 關於建安十五年。說實話,周瑜死在這一年既是不幸又是大幸,因為這是最燦爛的人生頂點。不管是人為的還是自然死亡,在這個時間點死去,都美妙地像一首詩。如果真讓他走下去,也許會成功,但不會一直成功,總有一天他會被凡人的命運擊倒,變得跟其他人一樣。

從歷史走向來看,依我看魯肅是真正的明眼人,他看得清事勢的走向,懂得促成歷史潮流,但周瑜是個逆勢而行的人,赤壁之戰他要破掉北方一統天下的大勢,伐蜀之策他要破掉鼎足而立的大勢,無論何時都迎著潮頭,最終死在征途之上。

真的,他怎麼死的,幕後有沒有黑手,其實都無關宏旨,因為他那短暫的三十六歲,已是我能想像的,作為一個將軍最好的人生。


謝邀。個人意見,周瑜死得比較及時,倘若所謂的二分天下之計付諸實施,恐怕是場戰略災難。

先看周瑜的全盤謀劃: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蹩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

乍一看,大氣磅礴,懦夫將勵,但仔細一品,周郎盤算的無非是如何取劉璋、吞張魯,連馬超,擴張東吳地盤,末了找老曹拉清單,試問,劉備何在?

赤壁戰後,天下三分已現雛形,周郎在帷幄運籌了半天,只算了孫曹的賬,卻視劉備若無物,這鬧的是哪出?眾所周知,早在隆中對策之時,益州已被列為劉備集團核心利益所在,能不能取得益州,直接關係到劉備集團的生死存亡。日後,不過因為區區荊州三郡之地,東吳即不惜撕毀盟約,襲殺關羽,後世尚有不少評家之辯護,現下周郎要奪益州,這可不是啥動動乳酪的問題,而是徑直置劉備集團於死地,試問,劉備又當如何?

周瑜謀劃能忽略劉備,有兩個前提必須成立其一:
一、孫劉在益州問題上利益一致;
二、劉備的實力不足以威脅孫權的軍事行動。

前提一顯然不用考慮,且不說《隆中對》舉列明明,若周郎之計成,劉備將完全被封閉於荊南四郡,徹底喪失北出空間,淪為地方軍閥。

再說前提二。赤壁之戰前,劉備集團即擁兵二萬,戰後全取荊州四郡,又獲得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來投,實力迅速膨脹。略估其兵力,數年後劉備入蜀,本部兵力一萬,荊州守軍僅關羽機動兵力即約三萬,諸葛亮、張飛等援軍數萬,則劉備集團總兵力恐有八萬上下。即便周瑜畫策時數不及此,但多半相去不遠。眾所周知,赤壁之戰時周瑜黃蓋全軍不過三萬人,孫權出兵雖動輒十萬,但戰略重心在揚州,僅就荊州戰場而言,恐怕孫劉強弱之勢已然顛倒。面對如此強悍的軍事存在,孫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即不難理解。

如上所述,劉備既有干涉的動機,又有干涉的實力,周郎卻視若無睹,大打如意算盤,其謀劃在戰略層面存在嚴重隱患。

若東吳取蜀成為現實,劉備是否不惜一戰?無需腦補,史實俱在:

《獻帝春秋》:孫權欲與備共取蜀,遣使報備曰:「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為曹操耳目,規圖益州。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備欲自圖蜀,拒答不聽,曰:「益州民富強,土地險阻,劉璋雖弱,足以自守。張魯虛偽,未必盡忠於操。今暴師於蜀、漢,轉運於萬里,欲使戰克攻取,舉不失利,此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雖有無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議者見操失利於赤壁,謂其力屈,無復遠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將欲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何肯守此坐須老乎?今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於操,使敵承其隙,非長計也。」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備不聽軍過,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即便孫權打算分享蛋糕,亦招來了大耳朵的全武行。打得孫瑜,你道就打不得周瑜?

再看蜀中實力。劉璋雖然暗弱,但並非人心盡失,且益州富足,兵力強盛,人才輩出。日後劉備精銳盡出,內外夾攻,捎帶做足了政治工作,尚且攻戰三年,以周瑜一軍之力,強推三峽之險,恐怕大高而不妙。

更可慮者,吳軍在荊州僅有南郡為基地,且北有曹操,南有劉備,若主力深入三峽,爭險苦戰,曹、劉隨時可以襲擊南郡,切斷補給線,則周瑜的下場可以參見建安二十四年的關羽。

再看其遠景規劃,原本張魯可為蜀中之患,但周瑜卻將其列為并吞目標,逼著張魯與劉璋吳越同舟。至於周郎唯一引以為援的馬超嘛,明年就被老曹滅了。

總之,周郎妙計安天下,拳打劉璋,腳踢張魯,手淫劉備,意淫曹操,強悍的人生只需要敵人,吾從未見過如此牛逼閃閃之人,下一個這麼乾的恐怕就是慈禧老佛爺了 ╮(╯▽╰)╭

周郎既掛,這份二分天下之計立馬遭到孫權捎帶魯肅拋棄,真是打臉不過年。須知,魯子敬不但與周郎多年基情,更在當年首倡取蜀全據長江,現下二分天下的祖宗都反了水,真不知周郎於地下感想如何。

通觀全局,周瑜二分天下之策存在如此眾多之疏漏,更在其身後被東吳決策層果斷否定,則不難得出結論:此計可行性極低。

周瑜搞出這號戰略大躍進,刨去其本身戰略眼光有限,更可以從政治上挖掘。譬如此前孫劉高峰會,雙方達成借南郡共識。這兒前腳剛散會,南郡太守周瑜立馬急風急火進京,找孫權拋出二分天下之策,要求率兵入蜀,等於強行撕了峰會共識。待到周郎半途暴亡,一切恢復原狀,神馬二分伐蜀,統統都是浮雲,孫劉兩家按照此前協議,該幹嘛幹嘛。

政治問題不在本題討論範疇,姑止。


冷兵器時代,在白刃相交之前,決定戰鬥勝負的,是補給。
從南郡到襄陽,就已經使得關羽的兵力無以為繼,後方空虛。
諸葛亮伐魏,也要出漢中道,力求拿下關隴之地,才能徐圖長安。
而此二者皆不得成功。
連隆中對,都被偉大領袖批為,戰線太長,豈有此理。
那麼美周郎的戰線,從江東,過荊州,至巴蜀,更比諸葛的隆中對戰線長上一倍,以當時的運力,成數幾何,不問可知。
如果是孫伯符,還有可能衝動;孫仲謀是不會如此浪漫的。


實際上,魯肅和周瑜是代表著當時東吳政權內如何對待劉備的兩種辦法:強硬派和妥協派。

所以,如果周瑜沒英年早逝,問題無非是,東吳集團如果執行周瑜的計劃,必然是和劉備火併(周瑜又不是傻子,不會真的不管劉備去進攻巴蜀的)。當然,我發現很多人把周瑜當傻子,把孫權當腦殘,然後腦補出一個大敵當前,孫權嫉賢妒能毒計暗害周瑜來……,然而純粹腦補歷史,毫無可信度。

樂觀的可能,孫權以可以承受的代價把劉備火併掉,從而徹底控制荊州,然後更可以進攻益州,從而真正實現第一個南北朝對峙,然後大舉北伐。

悲觀的可能,孫劉激戰後兩敗俱傷或者一死一傷,最後便宜了曹操。

到底哪個結果會成真,因為周瑜死了,我們永遠沒有答案了。我們只知道在周瑜死的時候推薦魯肅代替自己,實際就是放棄了他自己的戰略計劃。

這是因為周瑜經過這段時間知道這個戰略計劃不可能實現,但是自己難以轉舵正在找辦法,正好他死了。還是周瑜相信除了自己,東吳無人能執行火併劉備的計劃?還是那句話,我們永遠不知道了。

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後來劉備大舉進攻劉璋,大舉進攻孫權,實際都是蜀漢版本的周瑜計劃而已,總之,曹操大敵當前,我們不但不弱弱聯合對抗曹操,反而搞弱弱兼并,因為弱弱合縱,總有可能被強者瓦解,只有弱弱兼并變強,才能真正和曹操對抗……

總之,成了,那就是劉備進川,別管卑鄙也好,對付盟友也好,都是英明神武。輸了呢?那就是劉備進攻孫權了……

總有人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歷史,自己喜歡的人火併盟友以小博大以弱勝強都是英明神武的體現,成功了,那自然是算無遺策,失敗了,那是壯志未酬。而自己不喜歡的人呢?火併盟友成功了,那是鼠目寸光愚不可及,失敗了呢,那自然是腦子進水了。很不幸的,看三國這段歷史,太多人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歷史的。


我想指出的是,因為對劉備和諸葛亮以及關羽的喜愛,很多人往往傾向於低估孫權和周瑜,對周瑜,往往傾向於批評兩點:

1、敢想火併劉備不自量力
2、陸戰能力差

1、實際上,周瑜是流傳千古的人傑,藝高人膽大,別人當劉備當世梟雄,忌憚萬分,而他就敢把劉備當一盤菜,準備一口吃下去。

當初敵強我弱,他都敢逆流迎擊曹操。如今孫強劉弱,以他的自信自負,他自然堅持收拾劉備了,正如日後劉備堅持和劉璋和孫權火併一樣。周公瑾可是志在天下的男人,沒有這種自信,那還是那個以寡敵眾對抗順流而下的曹操大軍的周公瑾嗎?

2、周瑜陸戰能力差,我不明白這是從那裡看出來的,江陵是荊州最重要的堅城之一,而且是毫髮無損的被曹操接收,曹操北歸留下防守的又不是庸才,背後還有襄樊支持,在三國時期,攻城戰從來是苦戰,孫權打不下合肥,曹操打不下濡須,諸葛亮打不下陳倉,劉備自己還不是在培城困了好久,攻城戰時間長這能說明周公瑾陸戰能力差?這種邏輯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看了 @琅邪楊文理的分析,有所啟發,補充一句:

我認為周瑜的計劃明顯是被東吳把最關鍵的那一部分,火併劉備給抹掉了。楊文理的分析,周瑜不可能無視劉備阻攔進川是很對的,所以這裡就有很大蹊蹺了,無論怎麼評價周瑜,他也是當時第一流的人傑,怎麼可能真把他計劃中最明顯的阻礙劉備集團真當空氣?要知道這之前他還強調劉備梟雄,關張熊虎之將要把劉備扣下呢。

我個人認為,如果劉備去見孫權那會真把劉備給軟扣下,然後脅迫關張進川,這個進川計劃至少是個雖然冒險,但是是可以冒險一搏的計劃。而在劉備已經回去的情況下,周瑜無視劉備必然的阻攔空談進川,這根本不像是一個正常能被孫權通過的計劃,而是YY了。

就算周瑜腦子進水了無視劉備YY,但是孫權也好,東吳其他重臣也好,都不可能無視劉備的存在啊。孫權肯定會問周瑜,劉備阻攔你你怎麼辦?周瑜可能說劉備肯定不會阻攔嗎?就算周瑜說的出,孫權也得信啊。周瑜自己會相信嗎?之前之後強調劉備梟雄的可是他啊。如果周瑜立刻啞口無言,或者只能用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來敷衍孫權,那周瑜憑什麼讓孫權同意他執行這個計劃呢?


所以我們不能不懷疑,史書是不是遺漏了一些周瑜的規劃。劉備阻攔怎麼辦?我想史家對此避而不談的最大可能是,周瑜準備提前玩呂蒙那一套,搞閃電戰火併劉備,然後入川。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料,哪怕是裴注三國志,其實都是極度缺少的史料。對比下宋明清那種浩瀚的史料,我覺得最大可能是,孫權後邊為了突出他多善良多仗義,借了荊州,完全是劉備不仗義,故意把這段同意周瑜劉備火併,然後進川的記載從自家史書上抹掉了。

不然孫權後邊吹自己多仗義,對比這會同意周瑜火併劉備,就不是笑話嗎。考慮到當時竹簡保存信息並不方便,考慮到三國時期史料的匱乏程度,考慮到這裡涉及的是最高層內部討論的絕密檔案,孫權要去掉這個記載,難度並不高,畢竟周瑜沒能開打甚至沒能完成開打準備就去世了嗎。

個人認為這個推論,比那些認為孫權同意這個計劃是要暗害周瑜的推論靠譜很多,畢竟這個時代,孫強劉弱,如何對待劉備自然容易產生爭論。孫權的決策也是不斷變化的。


首先,讓我們還原一下周瑜死前的天下形勢。
周瑜死前,曹操赤壁之戰剛剛敗北,元氣大傷,主要矛盾已經從孫劉等實力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演變為消化和應對因為實力消長而引起的內、外部不安因素。在其內部,有各地門閥豪強階級和漢室殘餘;外部,在北方尚存在實力較弱的遼東公孫,西涼韓遂馬超,漢中張魯等割據勢力。當前曹操的著眼點更多在於穩定內部和周邊局勢,撿軟柿子捏,以震懾不安定因素。其後曹操確實主攻馬超韓遂張魯而在荊州採取守勢,證明了這一點。

劉備此時尚未在荊州站穩腳跟,正處在實力崛起的前夜。劉備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取得一塊資源豐富且穩固的根據地,作為進一步發展實力的根本。荊州,一近,二地理位置關鍵,三劉備和荊州士人政治親緣性強(名義上都曾經屬於劉表集團,而劉表和孫吳的關係。。。),為劉備集團勢在必得之地。為此除非吳國願意承擔和劉備翻臉的風險,否則很難在不付出相當成本的基礎上掌握荊州。

其次,周瑜所在的吳國的核心利益是什麼。
需要看到的是,吳國政權的本質是建立在江東世家大族共同擁護基礎上的集權制。東吳掌握實權的,實際上是主公和各大族共同認可的「都督」職位。東吳將領均有屬於家族和個人的私兵,其政治和利益訴求著眼點在於家族利益上。這樣的軍隊倚仗長江打擅長的水上本土防禦戰,維護各家族利益時戰鬥力強,但損失巨大為孫氏拓土自己家族不見得能撈到好處的進攻性陸戰,吳軍並不擅長。這樣的政治體制也導致東吳的軍事資源動員能力遠不及曹魏或劉備。對於吳國的統治階級,其核心利益是,保存自家實力,共治東南,對東南的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多打打容易打的山越小怪積蓄實力,而不是急著爭霸天下。這一點和宋齊梁陳乃至南宋都很有共同點。

再次,實現「二分天下」的困難和障礙。
困難和障礙首先就是荊州的劉備。二分天下和劉備有原則性的衝突,和劉備矛盾激化會導致實力嚴重受損,淪為曹操眼中「實力較弱」的諸侯,下場和韓遂馬超不會好到哪裡去。其次是東吳較弱的陸戰能力和蜀中的地理險要。劉備入蜀是趕上了好時候,被劉璋迎進去,但還是損兵折將,初期灰頭土臉。東吳到益州,中間還擱著個劉備,補給能運上嗎?兵員能補充嗎?劉備背後捅刀怎麼辦?就算打下了益州,吳國的實力消耗過重,能守住嗎?再聯想到東吳內部世家們的主要政治訴求,應會導致在東吳內部的政治集團們從一開始就不支持攻蜀。

最後,東吳如果要二分天下,對自己的政治定位就必須是曹魏政權的直接衝突對手,以獲得全國範圍內的政治號召力和各地方諸侯的「盟主」角色。可是,東吳有沒有這個魄力不說,你把劉備集團的政治定位往哪裡擱。。。

所以說來說去,東吳二分天下,繞不開的問題主要是劉備,不以低成本控制荊州二分天下基本沒戲,打了劉備成本太高實力消減又要被曹操盯著,自身難保。對東吳而言,最優的策略就是在荊州保持存在感,同時穩定內部加強集權削弱各大族,開發東南資源積蓄實力,等待低成本取得荊州的時機。就跟打德州撲克一樣,曹操這種大拿本錢多輸得起,東吳如果不謹慎而冒進,輸了本錢,翻本都很難了。周瑜是不是活著,我覺得無關緊要。


本答案與提問無關,純粹是看了幾個答案之後的感想,知乎請摺疊
===============================================
看了 @吳易 和 @姬軒亦 的陰謀論想像,從《吳書》本傳和《江表傳》記載的周瑜遺書都不同能推出那麼一堆故事來。我覺得,花了這麼大功夫讀史,力氣用的不小,但似乎是用錯地方了。
史書中引文的形式很多樣,有全文照錄的,有原文節錄的,也有僅錄其大意的。不同史料中對同一篇文章的記載有詳略、有不同,僅表明對不同作者而言,這段文章的用途是不一樣,並不是有什麼春秋筆法。(關於春秋筆法與《三國志》的春秋筆法,可參見附註1。)
《吳書》本傳中的周瑜遺書,並不是記在《周瑜傳》,而是記在《魯肅傳》里的。引用目的也不是描述周瑜如何激昂壯烈,而是為了講清楚周瑜臨死的時候上表推薦魯肅,給下文「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鋪墊。無論是陳壽還是韋昭,在引用周瑜遺表時,並不需要考慮原文如何、語氣如何這些屬於細枝末節的東西,他們只需要按照他的理解把需要內容的大意複述出來,甚至不必完全遵照願意,完全不需要做什麼過多的解讀。即使解讀,也需要按照基本法。(關於《三國志》中引文的多樣化,可參見附註2。)
=====================附註1======================
春秋筆法通俗的講,就是「微言大義」、「以一字寓褒貶」。其特點,據說是左丘明說的,叫「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其作用呢,按照呂大圭的說法,是「明分義,正名實,著幾微」。以「齊崔杼弒其君」為例,用弒字不用殺字,表明對這種違反禮法行為的反對。所以春秋筆法,並不是今人所想像的那種陰謀論的東西。
以《三國志》為例,《魏武帝本紀》裡面對於曹操的稱呼有三種,太祖、公、王,一開始是太祖,後來就變成公,後來就變成王,最後又變成太祖,通過特定的用詞、寫法的變化,表明陳壽對曹氏篡位的否定。而周瑜遺表的兩個記錄不同,都不是陳壽一個人寫的,根本不符合「微而顯」、「志而晦」、「盡而不污」的特點,談不上什麼春秋筆法。
多說一嘴,春秋筆法這個事兒,很大程度上是後人誇張的結果,朱熹就曾經說過公羊家那套是胡說八道。如果不信,就請仔細研讀一下春秋三傳,我相信一個頭腦正常的人,都會知道公羊家和穀梁家那套東西有多不靠譜。
=====================附註2======================
《三國志》不同方式的引文舉例

  • 全文照錄的,諸葛亮《出師表》即是。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這篇引文,格式非常齊全,有開頭有收尾(比照《文選》中引文,文前少了「臣亮言」,是因為陳壽引用時前面用了「臨發上疏曰」,所以「臣亮言」三字可以省略,但格式依然可以說是齊全的),能夠充分的反映諸葛亮對當前國家形勢的認識、對朝政的關心與安排、對後主的期望、對北伐的決心。陳壽全文照錄這篇文章,就完全不需要他自己再絮叨些什麼。

  • 原文節錄的,諸葛亮《自表後主》即是。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這篇引文,儘管陳壽也在前面寫上了「自表後主曰」,但是即使加上了「臣亮言」之類的格式,讀起來依然會覺得很彆扭。這是因為陳壽在這裡根本沒引全文。根據《北堂書鈔》,此表當為:

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陳壽引這段表的目的,是為了表明「及卒,如其所言」,因此「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沒有意義,自然可以忽略不錄。

  • 僅錄其大意,曹操《請追贈郭嘉封邑表》即是。

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

陳壽在本傳里引用的部分就是這些。裴松之從王沈的《魏書》中找到了全文

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盪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勛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並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陳壽在這裡完全沒有照錄原文,而其大意在裴注中也未必都能找到對應的東西,比如「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如果以本傳和裴注的不同,就推測曹操對郭嘉有什麼特別的態度,那是不可靠的。陳壽怎麼知道裴松之會把這篇表的原文都給翻出來呢?《三國志》的大部分引文,都屬於節錄和大意的綜合,並不能用以推斷什麼。


拿《建安十五年》作根據我就笑了,文章出自用畢生精力來神化周瑜的一幫瑪麗蘇同人女(之一),主要思路是周瑜什麼都好,別人要麼不如他,要麼對不起他,要麼既不如他又對不起他。你現在去她們大本營建安十三論壇看看,還可以看到她們圍著周瑜中心耽美文意淫得熱火朝天。這幫人自我作古發明一個「將兵赴喪犯忌,孫權嫉恨周瑜」理論,可謂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恨,樓上一幫男的跟著湊什麼熱鬧?

「將兵赴喪」是孫策猝死、孫吳腹心空虛、周邊形勢不定下的必要措施。親歷其事的人比如東吳君臣、接近那段歷史的人比如寫了辯亡論的陸機、研究那段歷史的史家、直到現在的專業歷史研究者,沒有對這點提出質疑的,一個也沒有。因為是非常明顯的結論。將兵赴喪有奪權嫌疑這個思路,是被讀書不精且為偶像清譽吃遍了飛醋的早年bbs野生歷史學家、加上讀書不精卻諳熟辦公室權力爭鬥邏輯的猥瑣男比如高希希之流提出,再發揚光大的。

三國志和江表傳兩者所記遺書的差異,是正常範圍內的;尤其考慮到江表傳的文字,是風格一致地整飭美觀,作者個人加工的影響也許很大。三國志與注、乃至志本身的傳與傳之間記事略有出入,都屬平常,這種一般的文字差異,什麼都說明不了。

至於二分天下,劉璋孱弱,攻取的難度未必大過勞師襲遠此事本身;考慮到孫吳本身實力和北方形勢,再考慮到處置劉備一事上體現出的君臣對東吳實力的不同認知和期待,直覺上覺得不太可能;但歷史不容假設,也沒有什麼展開討論的意義。

周瑜的抱負和孫策相似。他為了向西拓展疆土,想必也作了不少的努力,可惜因為早死,益州將領的攜兵來投,成為只存片語的偶然事件;結連馬超這類的謀劃,也沒有機會展開成為故事。孫策的兒子名紹,周瑜兩子名循、胤,均取克紹箕裘、繼承功業的意思。史書里充斥著的無數未及實現的期望,不免讓讀到的人略為感傷。


知乎里兩位大神,均提出了對周瑜之死的懷疑及看法,並拋出了陰謀論,即周瑜死於孫權之手。吳易兄相對委婉一點,他提出:即使周瑜不死於孫權的陰謀,按照下面對這一時期形勢的論證,他絕無可能順利進行二分天下的計劃。

但我覺得並非如此,我認為:周瑜死於疾病,而孫權失去了二分天下甚至一統全國的最佳機會。

首先,先討論孫權會不會因為嫉妒或者說記恨周瑜而痛下殺手。答案肯定是不會。原因如下:
第一,孫權絕不可能因為嫉妒殺周瑜。因為成本太大——謀殺重臣;代價太重——涼天下人才之心;不合情理——孫權怎麼可能做這等愚蠢無腦之事!

第二,孫權也絕不可能因為記恨殺周瑜。因為無所有恨。孫權哪裡表現出恨周瑜?或者說周瑜哪裡做的讓孫權記恨?吳易兄說周瑜反覆無常【隨孫策東渡之後,周瑜曾一度返回袁術控制下的壽春,「術欲以瑜為將」。但此時周瑜「觀術終無所成」,於是再次東歸】。對於這一段歷史,卻有如下記載: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志,統率部卒。周瑜從父周尚為丹陽太守。正好孫策入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將要東渡,於是寫信給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孫策,給他以大力支持。孫策十分喜悅,說:「我得到你,太好了。」
於是,二人協同作戰,先克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當利)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今江蘇江寧秣陵關),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佔湖孰(今江蘇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公元195年(漢獻帝興平二年),逼走劉繇(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當時孫策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他對周瑜說:「我已經有了平山越的兵力財力糧食。你還是回去鎮守丹陽吧。」於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陽。不久,袁術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到了壽春(今安徽壽縣)。袁術發現周瑜有才,便欲收羅周瑜為已將。周瑜看出袁術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只請求做居巢縣長,欲藉機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事實是孫策讓周瑜離開自己。這又如何解釋?

先縷一縷關係,周瑜及其叔夫本就是袁術部下,聽從袁術調令去壽春任職,周瑜只是跟著過去。不僅如此,孫堅也是袁術部下。孫堅戰死那一仗,也是受到袁術的要求。不過我猜測這可能也符合孫堅本人的利益,如果能攻破荊州哪怕只是佔據荊北,也足以成為一個獨立軍閥。由於孫堅的過早去世,所以直到最後也並非完全脫離袁術勢力。換句話說,此時的孫策及周瑜都是袁術的部下。兩個部下擁兵自重團結一心,你們想幹什麼,你們想造反么!袁術能不起疑么。作為想自立門戶的孫策正是忌憚這一點。此時並不是和袁術公開翻臉的時間,所以讓周瑜回兵丹陽。以上,證明周瑜絕非反覆無常。反而,在周瑜判定與袁術共事難能大事之後,果斷離開袁術,投奔孫策,這可相當於從袁省長的手下跳槽到孫縣長的手下,這是有何等的眼光和氣魄。所以,孫策才會親自迎接,並授予周瑜建威中朗將。此時的周瑜二十四歲。

之後吳易兄又提出了在孫策死後,周瑜「將兵赴喪」,意在以武力相威脅剛剛接任吳主位置的孫權,從而獲得了部分權力。那麼果真如此么?要講清這個疑問,我們得先來看看孫權此時所面對的情況。

易中天在《品三國》里對孫權此時的境況有一個簡短卻精準的總結(後續我將多次引用易中天先生的結論,當然,易中天的結論也是引用了史學大家呂思勉,陳邇冬,張作耀等的言論):年幼,勢孤,內憂,外患。

易中天先生用四十五分鐘的節目詳細闡述了此時孫權所面對的情況,各位可以去看一看,這裡就不仔細講述。總結起來,就是此時的孫式集團到了危機存亡的關鍵時刻。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接替孫策,按古人二十而沐冠的說法,此時的孫權還是未成年。年紀輕輕,身無寸功,周圍又都是一些戰功卓越的老臣,各地還有一些地方勢力在叛亂,孫權不知道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天就彷彿塌了下來,所以他在孫策的遺體旁哭個沒完。此時,首先站出來的是文臣首府張昭,他來到孫權旁邊說:小將軍,這個時候不是哭的時候,我們要旌旗舉起來,盔甲穿起來,擦乾眼淚,走出去,告訴那些文臣和武將,我們江東換新主子了。

但張昭只是文臣,怎麼能鎮得住那些虎視眈眈的武將呢。就在這個時候周瑜到了。我想,孫策在臨死前,有一系列的安排:首先叫來孫權,告訴他接替我的位置,並告訴他我把你託付給了張昭和周瑜。緊接著叫來張昭,囑以託孤之重。更會有一封周瑜親啟的密函八百里加急送往此時在巴丘鎮守的周瑜,大概內容我估計是「孤舊病複發,命危,傳位於吾弟孫權,孤命張昭為長史,卿為中都護,共掌眾事,以輔吾弟。事急矣,立集結兵馬火速回城,震懾左右,以護吾弟。速歸!速歸!速歸!」

所以才有了周瑜的將兵赴喪,他不僅不是在威脅孫權,更是在保護孫權,震懾四方。誰此時膽敢不服孫權繼任,我周瑜定讓你出不了大庭。

周瑜在孫策在位時沒有受到重用嗎?引一段記載: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周瑜經居巢回到吳郡(今江蘇蘇州)。孫策聞周瑜歸來,親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將,調撥給他士兵兩千人,戰騎五十匹。此外,孫策還賜給周瑜鼓吹樂隊,替周瑜修建住所,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孫策還在發布的命令中說:「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陽時,他率領兵眾,調發船糧相助於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論功酬德,今天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刻給我的支持呢!」周瑜時年二十四歲,吳郡人皆稱之為周郎。
因廬江一帶,士民向來佩服周瑜的恩德信義,於是孫策命他出守牛渚、後來又兼任春谷長。不久,孫策要攻打荊州,拜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隨軍征討。周瑜、孫策攻破皖城,得到橋公兩個女兒,皆國色天姿。孫策自娶大喬,周瑜娶小喬。孫策對周瑜說:「橋公之女,雖經戰亂流離之苦,但得我們二人作女婿,也足可慶幸了。」接著進攻尋陽,敗劉勛,然後討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今江西吉安)。周瑜留下來鎮守巴丘。】

很顯然,周瑜不僅得到重用,更與孫策結為連襟。江東武將一直很多,但最重要得就是鎮守長江上游地區的統帥。東吳有四任上游統帥,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江東四大英傑。此時鎮守巴丘的周瑜,不僅赫赫戰功,而且帶領過多次戰役,與孫策舊部,江東老臣,武將關係密切,儼然成為了江東武將之首。

更來看周瑜的下一個舉動。當時孫權接任時候職位只是將軍,所以很多人在禮節上,並沒有把孫權當作主子。剛剛回來的周瑜,史書上記載【帶頭行臣子禮】。

危機時刻,張昭負責處理孫策死後和孫權接任的一切官方事務,井井有條,絲毫無錯。周瑜穩住大局,團結一心,力挺孫權。兩人像兩根擎天大柱為孫權頂住了這將要塌下來的天。所以,孫權怎麼會記恨周瑜呢。

吳易兄引用過一段曹操派蔣干去江東說服周瑜的故事,可沒有引用完整,我們看三國志里後面的記載,周瑜是如何回答蔣乾的:
【三天後周瑜邀請蔣干參觀軍營,宴飲時還請侍者展示服飾珍玩,並向蔣干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蔣乾笑著但始終沒有說話。蔣干回去後向曹操稱讚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辭所能形容。】
我們還能懷疑孫權與周瑜之間的感情么?(以上內容大多引至易中天品三國)

從情感和道理上,實在是看不出孫權有殺周瑜的任何哪怕一點理由。那是軍事策略有分歧?先姑且認為「取西蜀」和「借荊州」兩個策略有分歧。有分歧,是勸說周瑜放棄取西蜀好,還是殺掉周瑜好呢?答案我想大家心裡都有了吧。

再來仔細來講「取西蜀」和「借荊州」。這兩個軍事策略有分歧嗎?仔細想想,沒有任何分歧。先來說何為「借荊州」。

赤壁之戰後,劉備軍事集團和孫權軍事集團對荊州地區的曹操軍事勢力進行了趁勝追擊。戰鬥結果是,荊州七郡(一說八郡,但這一郡時有時無)劉備得四郡,曹操一郡,孫權一郡,最後的南郡三家瓜分。此時劉備來求見孫權,求督都荊州。什麼意思?

說白了就是曹操已經被打跑了,荊州誰來管的問題。那麼荊州到底應該是誰來管呢?
1、荊州是誰的?荊州牧劉表的,劉表死了,傳位劉琮,劉琮不在了,劉琦的。而劉琦與劉備的關係,就不用多講了。現在劉琦也死了,當然應該是劉備的。
2、荊州人民希望誰是領導?這裡大家都沒有分歧,答案劉備。

那麼無論從哪裡看荊州都是他的劉備來求督都荊州,為什麼?因為大家還是盟友,而且盟強我弱嘛。我得知會盟友一聲么。孫權不同意得結果是什麼?兩家翻臉,打一仗。而這場戰鬥的正義一方是劉備。這就是劉備來了一出政治綁架。所以孫權必須讓出荊州牧這個職位。

那麼人才濟濟的江東能吃這個啞巴虧么?不會。於是孫權,周瑜,魯肅對劉備設了一計驚天陰謀。不僅同意你做荊州牧,更讓出我們已經佔領的部分南郡地區,換什麼呢?換我借道取蜀。一旦借道成功,在沒有劉備阻攔的情況下,周瑜拿下西蜀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旦拿下西蜀,劉備就得面對多面受敵的狀況。

那麼進而拿下荊州也是時間問題。這就完成了二分天下得布局,再憑藉長江天險,外加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四大州的地理優勢,與北方控制五個州的曹操爭奪天下(曹操并州)。

諸葛亮的隆中對上就說劉備只要有荊州和益州,憑藉益州天府之國,再加上荊州兵家必爭之地,已待天時假以時日,必能成就帝業,一統中華。而那時擁有四個州的孫權,天下統一指日可待。這就是驚天陰謀。這就是為甚麼孫權沒有選擇軟禁劉備,軟禁劉備的結果,必然是聯盟瓦解,大戰一場,這怎麼比得上江東的暗中計劃呢。

這個計劃劉備看出來了么?看出來了。可是能不同意么?孫權給了你荊州牧,給了你南郡地區,換個借道權,你能不給么?不給,就是兩家翻臉,而且此時戰爭正義的一方在孫權,這就是孫權把政治問題又拋回給了劉備。不同意,這就是給了機會,孫權就趁勢出兵進攻荊州,強弱分明,勝負已知,那孫權就得到了荊州。進而獲得益州,同樣達到預定目標。

為什麼說這是最好的時機?因為此時的曹操無暇南顧。赤壁之戰讓北方地區反對曹操勢力的人明白,曹操也並不是戰無不勝。曹操此時得重點在於穩定北方政權,處理赤壁之戰失敗帶來的問題及影響。所以此時曹操在對付馬超,韓遂,張魯等地方勢力和朝廷里的反對勢力。

可恰巧一場病,改變了整個局勢的走勢。易中天說了一個如何看待歷史問題的態度:我們向來不誇大個人能力對歷史走向的影響,但不可否認,在冷兵器時代,這些「歷史的弄潮兒」(陳寅恪先生的說法)對歷史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這就是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亂世必出英雄,這是歷史的必然;而這位英雄是誰?這是歷史的偶然,可能不是周瑜,就是王瑜,張瑜……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對這些英雄倍加推崇。他們主導著這個時代的走向。

周瑜之死,迫使整個軍事行動擱淺。接替周瑜位置的魯肅,是一個一流的政治家卻不是一流的軍事家。這一點魯肅自己也明白,魯肅從來只為孫權做政治分析,軍事上的事情,魯肅都是讓孫權問周瑜。可這一擱淺,劉備就對益州先動手了。因為劉備知道時不我待,此時不取更待何時。這也是為什麼劉備獲得益州之後,東吳集團決定必須要回荊州。之後的關羽大意失荊州,呂蒙白衣渡江等等大家都很熟悉了。


史書讀的沒 @姬軒亦那麼溜,單從戰略角度來看下:
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西蜀幾乎都是主公親征或天下已定時最後平定的。
這是因為西蜀地理位置極佳,易守難攻,但是本身出關又很難, 歷史上那麼多次出蜀伐中原,除了暗度陳倉一次,其它均以失敗告終。而川蜀之地本身又非常富饒,敵人打不進來,自己又打不出去,其結果就是很容易導致將領據地自立為王,王位世襲罔替。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所以歷代襲取川蜀者,要麼是天下大勢已定,要麼是主公親征,不然很容易導致伐蜀大將自立的情況。(鍾會如此深謀之人,也能為姜維之計冒族誅之險,意欲霸蜀地以自立。)

我輩能看到的事,張昭等一眾在赤壁之戰中失勢的江左文臣豈會不知?


我一直覺得周瑜的死,是孫權一手策劃的..

一.周瑜是孫策的基友,從小玩到大,還跟孫策分娶喬氏姊妹.關係自然不言而喻.這是資歷..

二.周瑜是託孤忠臣,孫策臨終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房事不決問草榴」.這是地位..

三.周瑜手握重兵,赤壁是戰是降有一定的決策權,戰後更因為戰功卓著直至功高蓋主.這是權力..

四.周瑜的家族在東吳也是名門望族,恐怕勢力不比孫家差多少.這是背景..

然而,自從孫策臨終傳位於孫權,紫髯小兒就沒有什麼耀眼的功績.在東吳真正主事的實際上是一班當初就跟著孫堅打天下的舊將老臣..

隨著孫權的漸漸成長,他越發地想培植個人勢力替換掉這幫動不動就以「三朝元老」自居的舊臣團,想把東吳的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想要做到中央集權,就要先收回兵權,最大的阻礙自然就是赤壁之戰第一功臣周公瑾童鞋了.但是因為開篇提到的四個問題,如果貿然地收回兵權,一個是於理說不過去,弄不好東吳還得改姓周..

所以我猜測孫權陰了周瑜一把,偷偷摸摸把他做掉了.要不堪稱東吳第一高富帥的周郎怎麼年紀輕輕就突然死了呢?沒準兒還是和大耳賊合謀,代價就是荊州..

周瑜一死,那幫老傢伙也就都老實了,領著高官厚祿安心養老,基本上也不怎麼參與國家大事了..

孫權把兵權拿到手了,自然要效仿父兄建功立業,樹立威信.可是別看孫權長得天生異相,真心不是打仗的料.搞個什麼御駕親征想撈點功績,不想在合肥被遼神照臉一頓抽,鼻青臉腫地跑回來了.
這才明白自己吃幾碗乾飯,不得不又把兵權下放給陸遜,老老實實地在後方管管內政和外交就得了..

p.s.半夜三更手機按的,沒排版,沒潤色,沒去找資料,有什麼紕漏各位海涵.跟題主的問題沒啥關係,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借這裡說說..


沒想到一個周瑜二分天下戰略能否實現的問題最後竟然演變成周瑜是不是孫權害死的爭論。這又一次證明了陰謀論的市場。不過,我還是覺得應該自然而不偏激的思路來看待這個兩個問題。對於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東吳集團幾乎不可能與曹操二分天下;對於第二個問題,周瑜之死幾乎不可能與孫權有直接的關係。
先談第二個問題。
我贊同「哈哈」的看法,孫權暗害周瑜的可能性是極低的,周瑜死於孫權暗殺或毒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孫權對周瑜讚譽,高帽一頂接著一頂是事實,孫權沒有重用和善待周瑜後代也是事實。孫權內心對周瑜到底持何種看法,是看作國之肱骨,還是將其看作自己政權的潛在危險?由於周瑜過早地逝去,加之沒有更多的史料,我們無法得知了。從孫權的性格和作風來看,我個人估計他不會喜歡周瑜——資歷比我老,才能比我強,人望比我盛——凡人都難免生妒,何況孫權這樣的君主呢?事實上,不僅我這樣認為,曹操、劉備大概也是這樣認為的。因此,他倆都是不遺餘力地離間孫權和周瑜的。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問我怎麼和吳易走到一條路上去了。其實,我的觀點是,孫權或許真的很討厭周瑜,但是孫權和周瑜之死不會有直接關係。理由有三條:
第一條,周瑜的病死並沒有太多疑點。一者、當時長江以南地區尚沒有得到有效開發,生活條件差,疾病很多,人的壽命短。周瑜也並非東吳集團唯一早逝的將領,實際上魯肅、呂蒙等人的壽命都不長;二者,周瑜受過嚴重的箭傷,或許一直沒有痊癒,加上常年征戰,路途勞頓,病死也不應令人生疑。如果硬要說,孫權與周瑜之死有關,或許是周瑜得知孫權雖然表面答應自己取蜀的計劃,但暗地裡搗鬼阻擾,陰鬱而終。
第二條,孫權沒有暗殺周瑜的動機。周瑜一不謀反,二無忤逆。孫權到底和周瑜有什麼深仇大恨要殺之而後快呢,我想沒有。加之曹操一直虎視眈眈,劉備不得不防,孫權殺掉一名大將於己有什麼好處呢?孫權當時還是一位少年英主,恐怕干不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來吧。還有兩點值得一提,1、孫權年少繼位,是一個心機很重的人。在完全掌握權力之前,孫權是很慎重低調的,應該不會做出暗殺這幫唐突的事情,且在當時士族眼裡,搞暗殺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2、孫權依靠赤壁之戰獲得的威信逐漸攫取了江東政局的權力和贏得江東豪強的信任。赤壁之戰前,大臣們敢在他面前說三道四,面臨強敵壓境,不挺身而出,為主分憂,竟然敢勸主公投降!!赤壁之戰之後,當年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名聲掃地,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少年英主。因此,在這一點上,周瑜其實是孫權的盟友,周瑜幫助孫權掌握了實權。孫權萬沒有在此時暗殺周瑜的道理。
第三條,孫權沒有暗殺周瑜的條件。如果孫權要暗殺周瑜,但如何實施才能知道神不知鬼不覺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史書說周瑜是「病卒」,而且死前還上過遺表,這樣可以排除之間格殺的可能。這種事也不可能瞞住當時的人。如果說是毒殺,那麼除非是砷一類的慢性毒藥,不然也不可能不為人知。周瑜在自己的部曲中,孫權要買通周的一個近侍長期給周瑜下毒,這風險太大,說不通。吳易稱周瑜自己知道要被孫權謀害,還裝作不知道,乞求孫權能夠重用魯肅。這完全是腦洞大開。周瑜作為江東豪族之後,赤壁之戰後如日中天,會如此低聲下氣?這種事明朝、清朝還可能會有,東漢末年絕對不會有。大家可以把當時的情況和歐洲中世紀做聯想。東漢末年,像曹丕、孫權和劉備這樣的君王沒有絕對的權力,要依賴當地豪族的支持,這也是曹丕為什麼要實行九品中正制的原因。就像中世紀歐洲君王要依靠手下的貴族一樣。

啰嗦了很多來攻擊陰謀論。其實大家只要不要使用偏激的思維,陰謀論就不攻自破了。
再談正題,第一個問題。周瑜兩分天下能不能實現。我個人的想法,不能。除非,北方中原地區大亂。這倒和周瑜死不死沒有什麼關係。
第一,周瑜二分天下的戰略支點,軟禁劉備,耕織南郡地區,再取西蜀。難度太大。很多人的回答都提到了吳軍陸戰能力不行。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首先守住荊州很難,赤壁之戰對曹魏集團的打擊有多大,這點歷史上是有爭議的。心理上肯定對曹操本人留下了極大陰影,但應該還不至於扭轉整個戰場敵我強弱。東吳集團遲遲拿不下合肥,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南郡。說明吳軍在江北一線無法打開局面。其次,取西川,難上加難。東吳取西川,和劉備取西川是不同的概念。劉備是宗室,在西川頗有人望。劉璋雖然暗弱,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強攻不易,劉備是通過智取。事實上,以張松為代表的西川豪族已經準備拋棄劉璋,迎劉備入川了。但東吳不一樣,西川豪族歡迎帝王貴胄的劉備,但肯定不歡迎江東士族的代表孫權。
第二,東吳缺乏支持周瑜二分天下的戰略資源。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切不可忘記,三國的三足鼎立其實是一超兩強。曹魏是超級大國。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都是偏安小國。兩地人口稀少,民眾貧困。東漢的江東,和東晉以後的江南是兩個概念。當時的江東還沒有得到有效地開發。長沙依靠的還是戰國楚國(吳國)的老底子。即便東吳奪取了東西川,連荊州,還是不足以與中原的曹魏集團抗衡。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提到了一個前提,待天下有變。如果天下無變,曹魏攻入蜀地,在揮師江南是遲早的事情。除非,東吳集團能像南宋那樣在四川有死心塌地的吳階,在正面長江一線有岳飛、韓世忠等。但或許還是不行,因為東漢的江東地區沒有人口,沒有兵源,估計戰馬也少。實在是難以維持。雖然我本人是南方人,但我也知道,中國古代地理形勢決定,歷史上只要北方統一穩定,南方偏安政權都是危如累卵。


看到吳易的答案點贊破千,我都不信任知乎了。
孫權有害死周瑜的嫌疑?
除非他腦子進了太平洋。
不錯,即使是嫌疑也極其不可能(無限接近於100%,只是不想話說的太滿)
陳壽拿勾踐來比孫權,非常對。但是,請注意,勾踐是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曹操還想捲土重來呢!劉備還在虎視眈眈呢!孫吳內部還暗流涌動呢!天下別說尚未安定,可以說也是危急存亡之秋,這個時候孫權想害死周瑜?你覺得以他的智商,就算他再不待見周瑜,他做得出這樣的事情嗎?竊以為,孫權在周瑜死時,那句:周公瑾短命而亡,讓我依賴誰呢?正是他真實的心聲。
何況,孫權並沒有不待見周瑜,以保守的態度來講,孫權對周瑜都是比較喜歡的。首先,從史料來看,周瑜為人情商非常高。他不會給別人厭惡他的機會。更何況是效忠的孫權。其次,從孫權讓太子孫登、公主魯班和周家結親來看,(孫登、孫魯班在孫權心中是什麼地位請自行翻閱史書),他對周家絕對不可能是厭惡。再舉個例證,孫權和陸遜談起東吳前三位統帥。請回憶一下他如何評價周瑜。如果你說他是為了變相誇讚陸遜「君今繼之」,他又何必在評價呂蒙的時候,特意講呂蒙言發英姿不及周瑜(孫權多麼喜歡呂蒙不用爭論吧)這樣的話里多少總是蘊含了幾分情感吧。起碼從史料記載來看,孫權對周瑜是比較喜歡的。
當然,喜歡,不代表沒有防備之心,忌憚之心,孫權畢竟是君主。但是,在他從理智來看,不會害死周瑜,情感來看,也不想害死周瑜的情況下,你和我說孫權害死了周瑜。
我承認也有這個可能性——那就是孫權腦子進了太平洋。


突然發現這個回答,我關注的三國大神@吳易@姬軒亦@沃金@陸壞熊乃至爭論過的@鬼狂歌都給出了回答,似乎問題焦點集中在孫權對周瑜的信任上,乃至周瑜之死的陰謀論。我一貫喜歡那歷史對比,今兒也參合一下:

我的觀點是信任肯定有,猜忌也不可能無,隨著時間和地位的改變,彼此的關係也在變化,不能一概而論,拿早期的典故論證晚期的事。

孫策、孫權前中後期 與周瑜的關係,可以拿太祖前中後期 與林庄公的關係來做對比。我分四個階段:

一、平定江東階段,孫策、周瑜、袁術的關係,有點像太祖、庄公、周公的關係(整風運動前)。袁術是孫周倆人名義上共同的老闆,所以袁術對周瑜的調令,周瑜可以陽奉陰違,但不能明著對抗。吳易大神「術欲以瑜為將」那段我覺得是略有偏頗的。周瑜指揮的軍團,就是孫策長征打地盤的主力,但名義上仍是袁術的部曲,所以也需要聽中央的軍事、人事調令。而等到孫策明著跟袁術對抗的時候,周瑜馬上就帶頭跳出來站隊。所以我認為周瑜不是觀察袁術。
而且不能因為周瑜是袁術的學生,或者有過部分不利於孫策的言論,就認定有周瑜當時有二心或者待價而沽。太祖庄公兩個絕代才華的人相遇,策馬揮鞭指點江山般的瀟洒,情懷定然重於利益。

二、後來在廬山,太祖恰如孫權繼位,孫策中箭領了蛋炒飯,儲位之爭使得之前壓制的內部矛盾開始爆發,孫權面對幫派林立,彷彿坐在火山口。
而這時周瑜提四野雄兵入京壓住了蠢蠢欲動的各個幫派,這絕對是嫡系乾的事。我這點比較贊同鬼狂歌的觀點,此時的周瑜是一個報知遇之恩的純臣。

三、待到WG的赤壁之戰,可以把曹操當劉哀公,荊州是國務院,劉備當周公,太祖繼續當孫權,孫劉聯盟破操奪荊州。
當時孫權自己內心是主戰派,魯肅那段話,話糙理不糙,但麾下投降派居多,孫權歷來是先不表露態度,聽取手下意見後再選擇能代表自己觀點的實力派。
而周瑜的主戰派觀點必然是深慰朕心,孫權自然傾全力拔劍相助,憑藉一場曠世大捷,奠定了周瑜副統帥的地位。在這段時間之前,孫周自然是親密無間的好夥伴。

四、赤壁戰後,荊州攻防戰周瑜跟劉備開始分蛋糕。孫周矛盾也開始出現,劉備自然主張借荊州,重新取得國務院的主導權;周瑜則想讓孫權控制劉備,自己保持關張的武裝建制,伐西取巴蜀。
一旦向西開戰,就像珍寶島一緊張,國家自然先軍政策,手握絕對軍權的周瑜加上控制荊州,勢力更加無人可控。

如果把四人幫帶領的紅衛兵當著孫權麾下的部族武裝,則當時孫權給張遼在合肥當被當百萬雄師的經驗包刷,與周瑜的大勝一對比,多方面矛盾也逐漸公開化。向來借雞生蛋的劉備的自然開始自己最擅長的裝孫子後挑動內部矛盾從中獲利了。(歷史上曹操、公孫瓚、田楷、陶謙、呂布、袁紹、劉辟龔都、劉表、孫權、劉璋……恰似立三、國燾、博古、李德、王明、哀公、太祖、四人幫、庄公……)


於是有了70年「大有炸平廬山之勢」,孫權開始玩平衡,在部族武裝、劉備、周瑜之間搞制衡,明著支持周瑜,實際上卻暗中與劉備聯合使絆子。


五、至於結論般的913事件,本身眾說紛紜,陰謀論橫行。
因為周瑜手下甘寧孫瑜黃蓋龐統等四大金剛後來都各種不受待見,所以我覺得吳神和喵姬的腦洞很有可能,但似乎低估了劉備其間的作用。

至於待到後來劉備西取巴蜀,跟老美搭上關係,孫權就玩起了「批瑜批備」,靠著部族武裝的陸娘娘呂秀才試圖白衣渡江拿回荊州……這都是後話……與本題無關。

最後,關於吳易大神挑的周瑜子侄的不受待見的問題,我覺得也可以拿林豆豆作為對比。原因是我認為76年夷陵戰前,那個欲縱橫天下、親射虎的孫郎已經和好基友劉備一起去見馬克思了,之後的那位孫權,只不過是另一位摟著貓玩弄平衡,嘗試著與門閥共天下的另一代雄主罷了。


孫權19歲掌權,可以說沒有領過兵吧(雖然後面也打過合肥,但是那戰績也就算了吧),我們把領兵打仗稱為一個專業吧,孫權自己不懂這個專業,然後看著比自己大一輩的人在這個專業里很牛逼,各種榮譽加身,雖然目前表現地很謙虛吧。但老闆看的都是遠期嘛,現在謙虛有毛用,誰能保證以後呢?一想到這,孫權心中那個一定是天天波濤洶湧了。最後他受不了了,決定改變這種情況,這時,周郎自己恰巧掛了,那可能性我想確實也低了點,再聯繫到上面各位的種種分析,還是陰謀論更能解釋的清楚這些疑點吧?歷史上能夠做到對功臣不猜忌的皇帝屈指可數,不誇張啊,真是的屈指哦!你要想讓孫權對周郎100%的信任,換做是你,你做的到嗎?


首先,天下二分之計是現實可行的,川蜀的意義對比日後南宋抗金抗蒙的歷史就可以知道。以周瑜的個人能力和人望,以及前期孫吳軍隊的戰力,吞荊並蜀也是可能的。
其次,周瑜的戰略構想和日後劉裕北伐如出一轍,劉裕能做到的周瑜也有做到的可能。


夜深看這種稽古發微的文,有別樣樂趣。看@吳易 的回答看到一半,也把自己印象中的一條補上來吧:周瑜去世後,大致是長子早卒,而次子嗣。後來此人(抑或其子)有過,爵除。兩位實誠人諸葛瑾、步騭特為上書陳情,權答曰:
「……腹心舊勛,與孤協事,公瑾有之,誠所不忘。…… 孤於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乎?」
然後「會胤病死」。
後來又有大臣為周瑜之侄周護請領軍之職,其實就是自家將兵,自然傳子,東吳慣例,如後來陸家之在西陵;孫權卻又答說:
「孤念公瑾,豈有已乎?但聞護性兇險……」
聯繫孫權立嗣的紛爭:驕其子孫霸,卻又能狠心賜死,並對勸責他不該這麼亂來的陸遜責之再三,致其「憂憤而卒」…… 那麼事關周家後人的工作安排,不斷辯白「孤念公瑾,豈有已乎」,大有消息。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三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帶有假設的問題 | 周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