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相比於歷史上任意一場屠殺的遇難者,比如愛爾蘭人屠殺、印第安人屠殺、猶太人屠殺甚至廣島長崎原子彈,是否應當認為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與中國國民有相似或更深的關係?


@一笑風雲過 謝謝艾特,以及……手把手教用知乎……


其實一個中國人,只要不是全然封閉,認知中就必定烙上過「南京大屠殺」幾個字。這是一種被賦予的關係,無法推諉,但也並不牢固,人生經歷會決定它後來的走向。之前的許多答案實際上是在回答「南京大屠殺和『你』有什麼關係」。我不妨說一點自己的經歷吧,很個人的東西,或者說,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我不是南京人,第一次接觸南京大屠殺是小學組織看《屠城血證》。故事沒怎麼看懂,但記得一個鏡頭,是一雙被活埋的同胞的手,伸出黑土,直指天空。之後幾天我反覆回想這個畫面,我想如果被活埋的是我,我有沒有可能倖免。我設想過在泥土裡屏住呼吸等日本兵離開,甚至還在心裡演練過幾次。這種設身處地的想像讓我感到自己和南京大屠殺有些許聯繫。現在想起來,可能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就是害怕有一天這樣的災難也臨到自己

(上圖為《屠城血證》劇照)

95年的時候我看了吳子牛導演的《南京1937》。那時候我上初中了,「南京大屠殺」五個字已經耳熟能詳,也確乎記住了時間地點和30萬這個數字。但這部電影讓我發現了許多不曾知道的內容,比如南京守軍曾有過殊死抵抗,比如遇難同胞除了平民還有大量戰俘,比如存在一個庇護難民的國際安全區,而駐紮的日軍中也有台灣籍的士兵……這些細節讓我驚訝地發現,我雖然早就熟悉了南京大屠殺這個辭彙,對它實際的內容卻一無所知。這讓我產生了一點去了解它的衝動,高中時也買了《東史郎日記》和《拉貝日記》來看。但衝動不足以維持熱情,南京大屠殺是身外事,比不得柴米油鹽,有切身的利害。——兩本書我都沒能夠看完。

(上圖為《南京1937》海報)

很多年以後我知道了更多關於這部電影的事。其中一件是,男主角秦漢的父親是參與過南京保衛戰的88師師長孫元良。因為這種聯繫,他主動提出降低片酬出演。另一件是關於女主角早乙女愛的,幾年前她已經去世了。影片中有一段,是她飾演的日籍婦女到安全區求助,遭到難民圍攻,當時的群眾演員里有經歷過大屠殺的老人,因為激憤而動了真,推攘中把她的頭髮也扯掉了。這件事讓早乙女愛很受刺激,影片最後一幕時怎麼都不肯說出「南京」兩個字,只能靠配音完成。這兩件事和問題沒有太大關係,不說出來卻如鯁在喉。南京大屠殺在這兩位演員身上也烙了印,一筆一畫比許多人來得真切和複雜。


高三有個小插曲,是複習世界史的時候,看見教科書(人教版)二戰一章的小字寫著日軍於「1938年12月「進行了南京大屠殺。我指給同桌看:「不是37年么?」她說:「要不要給編輯部寫封信?」但之後這點波瀾就被高考衝刺熨平了。


後來是07年,去看了紀錄片《NanKing》。我記得最初買票是出於義憤,因為看見報道說南京本地竟然沒有引進這部電影。

後來我在電影院里哭了。

我印象很深的是幾位妓女的事,後來在《魏特琳日記》里讀到過,也在《南京!南京!》里看到,就是日軍要建立慰安所,召集安全區的婦女,準備帶走100名從事「那種職業「的女性。後來有二十多位妓女自己走了出來。還有常志強(Chang Zhi Qiang)老人的故事。他的媽媽在他面前被殺害了,他弟弟那時很小,還爬到媽媽身邊,扒拉衣服找奶吃。還有張秀紅老人講述自己被強姦。當時她12歲,爺爺替她哀求,日本兵用槍托砸,她就跟爺爺說,爺爺你不要攔了。後來日本人走了,她身上都是血,爺爺給她揉腿,說,紅子啊,你太小了,你太小了。她說,爺爺啊,要是你被日本人殺了,我也活不成啊。我記得她講述整件事的時候十分平靜,連哽咽都沒有。但我看的時候眼淚一顆接一顆往下掉,最後哭出了聲(2016年12月20日:張秀紅老人已於昨天去世)。


大概正是在這個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和南京大屠殺是有關係的。之前這種關係曖昧不清,因為我沒有接觸過事件的細節。宏觀敘述和抒情並不給人切膚之痛,真正具備震撼力的是那些關於個人的故事,雖然細微平實,卻可以被理解,被感知。我相信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對苦難感同身受的善良,在為他人嘆息和流淚的時候,我們也在憐憫自己身為人的脆弱。這種情感的共通提示我們並不孤獨,這是對受難者的寬慰,也是對自己的寬慰。我想,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如果南京大屠殺在心上只如粉筆作畫、可以輕易擦去,那只是因為還沒有機會了解那些故事。

(上圖為紀錄片《NanKing》海報)

另一個讓我震動的是國際安全區。那時安全區的宣傳還很少——納粹和傳教士,這是組織者們的」原罪「。但這部紀錄片很詳盡地講述了這個區劃,講它如何創立和運轉,在板蕩中庇護萬千中國人。戰爭放大人的惡,也放大人的善良。在幾十年之後,在對和平、安樂習以為常的時候,我已經很難想像曾經有這樣一些人存在過。所以我很慶幸之前的經歷讓我對南京大屠殺有所惦念,否則我不會看到這部影片,也不會了解到信仰和人性所爆發過的亮度。除了當時已經有所了解的約翰拉貝和明妮魏特琳,我還對一位叫羅伯特威爾遜的醫生印象很深。他出生在南京的傳教士家庭,從哈佛醫學院畢業之後返回中國,在鼓樓醫院(如今的南京大學附屬鼓樓醫院)擔任外科醫生。城陷之時他決意留下,不得不送別妻子和出生七周的女兒。他對這個決定的解釋是,如果我走了,我就失去了這樣一次服務上帝的機會。大屠殺開始之後,他成為南京唯一的外科醫生,高峰時期可能「每小時做一例截肢手術」(《威爾遜日記》)。1940年他因為身體原因返回美國,後來在東京審判南京大屠殺單元,他作為控方證人第一個出庭作證。

(上圖為羅伯特威爾遜)

幾年之後和一個朋友聊起《金陵十三釵》,她可能是隨口地問「如果讓你來寫南京大屠殺,你會怎麼寫」。我立刻想起威爾遜醫生,就說,「我會寫一個鼓樓醫院的醫生吧」。那時候的我正是把創作衝動錯當創作才華的年紀,把這種想法跟幾個朋友一說,受到鼓勵,就真的決定要寫這樣一個故事。於是用一年多的時間寫了初稿,放在網上一個小角落,後來因為稿子毛病很多,不大改無以見人,又默默刪掉了(現在正在寫二稿,放了一些在這裡:知乎專欄,期待建議)

無論最終如何,這個過程本身是有意義的。

查找資料讓我看見了更多人的故事,有遇難者,有加害者,有記錄者,也有秦漢和早乙女愛這樣後來的人們。一些材料也改變了我從前的認知。比如南京保衛戰,我那時才知道它是在「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的狀況下打響的。我也看到了戰事的脈絡:後方部隊調動不及,參戰的大多是淞滬退下的殘部,彈藥緊缺,臨時補充的新兵基本沒有經過訓練(按譚道平《南京衛戍戰史話》的估計,新兵接近四成),多支部隊通訊阻隔、語言不通。交戰時,中下級官兵不可謂不忠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雨花台、紫金山戰況和此役殉國將領名錄),但戰力懸殊,只堅守了九天(從12月4日88師與日軍在南京以南正面接觸起算)。城陷之時,撤退令下達極為混亂,表述含糊,毫無規劃,軍隊與難民混擠一處,在挹江門督戰的36師甚至沒有第一時間收到指令,導致友軍對峙甚至開火。而在江岸,因為此前唐生智為表死守決心收繳大部分渡船,造成「船隻既少,人人爭渡,任意鳴槍,許多官兵拆取店戶門板,製造木筏,行至江中,因載重過多,船至江中沉沒者有之;因水勢洶湧,不善駕馭,慘遭滅頂者數以千百計。(宋希濂)」之後日軍以汽艇封鎖江面,岸上騎步兵先後趕到,包圍中殘兵投降,下關全部淪陷……以前我從不知道這次敗戰的壯烈和慘痛,而當我了解了個中曲折,對城陷後投降而遭屠殺的士兵就有十分不同的感受。我心裡有了沉痛,無法用蔑視和譏笑來面對這些人們。

(上圖為南京保衛戰照片)

又比如日本和西方對南京大屠殺的研究。與之前某篇回答所述情況不同,日本方面對大屠殺的研究實際上十分詳實,而至少在90年代以前,認為南京大屠殺是確鑿史實的「大屠殺派」在輿論中是佔據上風的。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士兵或戰地記者回憶錄中已有零散涉及南京的情形,而到七十年代,洞富雄(早稻田大學教授,「大屠殺派」代表人物)出版了《南京事件》和《南京大虐殺》(中文名《南京大屠殺》),這兩本書被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先驅。我讀過後一本,感覺是嚴謹、紮實,並且具有溫度,如果有朋友願意對南京大屠殺有系統了解,應該看看洞先生這本書。像他這類學者還包括一橋大學的藤原彰和吉田裕,以及擔任過南京師範大學和南開大學客座教授的笠原十九司等等。另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記者本多勝一。1971年他在《朝日新聞》連載《中國之旅》,記述他在中國訪問日軍暴行受害人的經歷,南京大屠殺在其中有比較重的分量。這些報道在1972年發行單行本,10年內重印了26次。我在自己大學的圖書館找到過(似乎是)南京大屠殺部分的英文版,上面殘留著借書學生用鉛筆做的標記。和洞先生的著作不同,這本書大概算採訪手記,更通俗平易,細節也更豐富。作者在很多地方做得非常認真,比如描述夏淑琴老人(如果沒記錯)一家遇難的情況,旁邊附了詳細的平面圖。西方的研究我了解不多,也沒有讀過專著,記得一點大眾化的信息,比如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保存有傳教士(大多數正是安全區委員)見證南京大屠殺的資料原件(張純如女士應該正是在這裡讀到了魏特琳日記),圖書館的網站可以查閱這些資料的備份。斯皮爾伯格拍過《辛德勒名單》之後,在南加州大學設立了一個項目,叫「IWhitness」,2012年加入了南京大屠殺單元,裡面保存著一些倖存者的口述視頻,註冊後即可查閱。還有那部紀錄片《NanKing》,導演之一是Bill Guttentag,是兩次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得主。

(上兩圖以此本多勝一《南京大屠殺》英文版封面和耶魯大學備份美國傳教士記錄/拍攝的南京大屠殺資料的網頁截圖)

這些信息讓我知道,在對真相的發掘中,沒有哪個民族是孤獨的。無論是日本還是西方,都有一些人在探索這段浩劫的原貌,為數不多,但彌足珍貴。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把自己封閉起來,讓本該屬於更多人的記憶變成內部宣洩或是程式化的年度點蠟呢?我們該去了解這段歷史,也了解執著於這段歷史的人們,然後同他們一起,把這件事做好。


還有很多,像屠殺人數的認定,罪證收集的努力與失力,證據的誤用和糾正……也許每個問題都可以獨立成篇,就不在這裡啰嗦了(最近正在回答另一個問題,也寫了不少 侵華日軍做過有「人性」的事情嗎? - 顧嘉音的回答)。但有一點,就是在這個閱讀查考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清晰地發現,我跟南京大屠殺的關係在變得密切。也許大多數人都有類似體驗,就是個人經歷造就了自己對某一段歷史、某一次事件的特別的執著。而於現在的我,這種執著指向了南京大屠殺。這是我的幸運,畢竟人還是樂於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麼,也樂於為所做的事情賦予一些意義。這也讓我體會到,我們跟南京大屠殺之間,雖然在初始時被賦予過一層關係,但這種關係的走向卻是自己來決定的。額外看一段史料,就和僅看教科書不同,而聽過倖存者口述,就和僅僅閱讀不同。那種原本外來的關係,會通過自己所做的事而內在化,最終成為屬於個人的體驗。這種體驗將會是更加獨立的,更不容易被左右和限制。


這個過程也讓我對自己有重新的認識,比如我潛在的價值觀。去年之前我從沒去過南京,我是在寫作中想像她,不知不覺地神聖化。後來終於得到兩周婚假,抽出幾天去了,先是跟幾位普通人交流,覺得「也無非是這樣」,之後又和賓館前台大吵一架(!)。那時候我在想,這是不是我一直想往的那個南京?如果是,為什麼它並沒有展示出特別的好來?而如果不是,我心中那個南京在哪裡?後來我發現,問題不在這座城市,這裡的人們可能和七十多年前無甚差異,都平凡地活著,展示人性的優點和缺點。真正的問題在我自己。可能我一直都下意識地覺得,只有好而不俗的人才值得紀念,所以我虛構一群理想中的人物,卻忘記那些震動過我的故事,大多數是關於平凡人的,這也就難怪我以前寫的東西,朋友看了說像唱紅歌。而在潛意識裡給人分出三六九等,再自動屏蔽底端的人們,這種心態放大來看尤為可憎,因為歷史與現實中有很多的荒謬和悲劇,正是源自於剝奪普通人的權利、漠視他們的尊嚴和聲音。我必須為這種心態反省。

(上圖為曾根一夫所著《南京大屠殺親歷記》台譯本截圖)

我也發現了內心的分裂,比如我可以因為讀到一段材料而流淚滿面,轉過背卻可以在網上罵街,激動處恨不得朝對方腦袋開一槍。這種陰暗一直存在,但對比使它清晰。我意識到這一點,以前讀日本士兵日記時的驚訝,也就不那麼驚訝了。有位叫曾根一夫的士兵,戰後他積極出書為大屠殺作證,而在戰前,他大概也是一個普通的好人,由信仰宗教的祖母帶大,相信誰也無權奪去別人的生命。但是在戰爭中他也殺過平民,其中一次是因為沒有能制止部下強姦,怕受害者向憲兵告狀。他也目睹過手下人逼迫一對母子交媾,雖然於心不忍,但還是選擇沉默,因為對方反問他,難道分哨長自己沒有強姦過嗎? 後來我讀到一段話,出自《日本人的戰爭記憶》的美版編輯,他說

……有著足夠道德良知的個體,是怎麼樣和為什麼全都落到集體性的狂熱和盲從之中。每個民族或國家的人,不妨都這樣問問自己。」

當我以自己的內心進行比對,我意識到,這個建議也是說給我的。什麼樣的成長背景造就了這樣的我,讓我心中充斥戾氣,容不得異見和反駁,可以隨意給人定性貼標籤,在為一些陌生人感動的同時,又對另一些素不相識者恨之入骨。而當我在謾罵詛咒的時候,如果給我殺人的權利,我能不能夠控制自己。這時候我才明白,南京大屠殺和我的關係並不僅僅在於我可能成為受害者。實際上我也可能成為加害者。「狂熱和盲從」距我並不遙遠,只是還沒有一個機制去強化它,再將它釋放。所以我想,如果要防備南京大屠殺的慘劇重來一次,比警惕一個族群重要的,可能是警惕那種孕育、激發再徹底釋放人心之惡的機制。

這些就是目前為止我和南京大屠殺的關係,如開頭所說,只是很個人化的經歷,但其實也和別人有共通處。在寫那個故事的時候,我和很多朋友交流過,收到過很多的幫助,其中一些人在此前素昧平生。但無論什麼樣的性情和閱歷,在談到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每個人都嚴肅真誠。這大概也說明,我們確實早已被賦予過同這件事的關係,無論願意與否,它確實存在那裡,並且多少影響著我們的一些態度。如今我的孩子出生了,我給他起了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所以他也在一開初就被賦予了同南京大屠殺的關係。當然這種關係也是不牢固的,可能強化,也可能淡化,全在他自己。那是他的故事,將由他來決定。


小時候學校附近一條街拓寬施工,挖地基挖出來一坑白骨,引起很多人圍觀,我們班好多小朋友都跑去看熱鬧,我也想去的,但是因為下雨我感冒了就沒去,準備第二天再去。

第二天雨過天晴,一坑白骨變成了詭異的黃綠色。

然後南京軍區防化團的防化兵來了,穿著外星人一樣的防化服把一坑白骨揀走,然後進行大面積洗消作業。

南京軍區日本遺留化學武器銷毀辦公室鑒定結果:變色骸骨為南京大屠殺期間,侵華日軍榮字第1644部隊的人體生化實驗遺留物。

於是那天到現場看熱鬧的人全部被要求去指定醫院注射防疫疫苗,我僥倖不用去了。

榮字第1644部隊,跟731部隊齊名的一支部隊,其他不用我多說了。

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不想再重複了,每次有好友到南京來旅遊,提出想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我都會再三反覆的跟他們確認,我說要是來旅遊的我建議不要去,確實影響心情。曾經陪一個大男生參觀的時候,走了三分之一的館廳,那孩子精神近乎崩潰差點當場吐出來,非要沿原路返回,打死不願意看完。我說真要想接受教育,最好下次專門來,我帶你把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雨花台幾個革命教育場館專門好好走一趟。

截止今天,華東、東北地區每年還能挖出很多日本侵華時期遺留的武器彈藥,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生物化學武器,生物武器一般不會再有殺傷力,但是化學武器往往仍然有很大的威脅。我在相關部門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日本人非常清楚在中國哪些地區還留有多少武器,但是因為根據中日兩國間的協議,中國發現的日遺武器彈藥,要經日方確認確為日軍遺留後,共同監督銷毀,然後由日方支付一切開支。所以每次挖出了武器彈藥,日本人一聽是在何處挖出的,基本上就承認了。但是日本人堅決否認有清單,畢竟每挖出一批彈藥,日本人就要支付一筆錢,沒挖到的,日本人就裝傻說不知道有。

這是我一個小夥伴的朋友圈,南京大屠殺對我們的影響並沒有遠去。


前年六月初 廈門BRT上有人點燃汽油 死了四十多名無辜乘客 車站就在我們學校下一站 如果不是高考第一天 高三留下考前指導 其他年段放假 放學時間該有多少同學在那輛公車上 後來看到一段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輛被炸毀的公交車,很像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大家都在同一輛車裡,如果一個人絕望,那麼所有人都不安全。所以永遠不要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不是你我。"


這是我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拍下的照片(為什麼我能拍照與問題無關,不解釋)
這是入口處的雕像

走進來之後是一個空曠的廣場,但卻壓抑得令人窒息

和平大鐘在廣場正前方,十字架,碎石,營造了一個有序的絕望空間。


走進內場,首先是滿地的蠟燭,每一個蠟燭都代表一條人命,牆上的花圈裡不停變換的是當年遇難者的照片


旁邊這堵牆上是遇難者的名字,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頭,很多人是全家人都死光了,可能是鄰居旁人追憶的名字,所以會出現xx的姑姑,xxx的大伯


接下來是幻燈片及歷史照片部分,非常血腥,我覺得這可能是已經挑出來最不血腥的照片了,大部分都是動手前的照片加文字描述,即使這樣,身邊還是有女孩子被嚇到的尖叫和老人的嘆息聲。

著名的南京大屠殺油畫,是湖南籍旅美畫家李自鍵先生的作品,當年在歐洲巡展時曾遭到日方抵制,居然就被迫撤展了,我真的是呵呵了。

著名的南京大屠殺油畫,是湖南籍旅美畫家李自鍵先生的作品,當年在歐洲巡展時曾遭到日方抵制,居然就被迫撤展了,我真的是呵呵了。

這是一個電視牆,每一個屏幕都是一部講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對應的屏幕有耳機,耳機是一部電話,彷彿你通過電話在傾聽一個過去的故事。


旁邊有一個碩大的資料牆,其實,是一面死亡名單資料架


高約6米,長達10米左右的資料架,而這還僅僅是館藏極少的一部分。

當我看到這個,我捫心自問,你在說誰不正視歷史?那這又是什麼?


在前往萬人坑遺址時,建築師故意設計了一條兩側封閉,道路狹窄的通道,但又是露天的,這種設計令我產生了一陣顫慄的壓抑,你看得到天,但你逃不出去,宛如當年等死的人。

轉角有一個巨大的祭奠牆,路很窄,要走過去的話,等於是要走一段回頭路,而且很長,你可以不去祭奠,繼續直行走到下一個景點,這樣的路線設計產生了一種思考:你願意花力氣回頭去看看歷史嗎?
氣氛很凝重,很多人在排隊等,等前面一個人走過去,鞠躬祭奠,再走回來,下一個人再走上去。

後面的我就不拍了,進入室內後光線太差了。

南京人的素質確實很高,很安靜,喧嘩的人很少。也可能是被這種建築所營造的氣氛壓制住了。

有很多老人帶著孩子來看,有一個老人邊看邊抹眼淚,手抖的非常厲害,但是她一直緊緊的拽著小孫子,指指點點努力的講給他聽,可惜方言我一句聽不懂。

我想:可能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會勾起她慘痛的記憶,但為什麼她不願忘記?為什麼還要告訴她的子孫?看那個老人的樣子應該是反覆來過這裡多次了,非常的熟捻。

我想這幅圖告訴了我答案


要說和我有什麼關係?
關係就是
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
我們這些享受著GDP紅利的一代
現在站的這塊土地上
曾發生過一場大屠殺
迄今為止
只過去了短短的78年。


貴和作為一個西化,同時期亞洲範圍內工業化,文化第一,國民識字率,受教育程度第一,誕生了無數文學家藝術家,弘揚過新康德學派的日式文化、人格、教養主義,文學出現過理想主義的白樺派,中產階級數量不斷擴大且要求推動民主自由,普選的國家。

【附戰前貴和中上層社會風貌: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978949
(這視頻的熟肉貌似被刪了。有野生字幕君湊合看吧)】


竟然能在一次次千奇百怪的政變中整個國家高層被重組清洗,進步人士被殘殺迫害。

然後對一個從近代以來就不斷嘗試與之保持友好關係的混亂落後的國家的首都實行原始部落才會進行的大屠殺。

貴和的經歷告訴我們。文明進一步何其難也,退幾萬步卻只在一瞬。無論人類自以為自己的文明發展到了何種程度,都要永遠銘記曾有兩個文明(貴德和貴和)一瞬崩塌的危機。


2007年韓國拍了一部反映韓國軍政府1980年血腥鎮壓市民運動的電影《華麗的休假》,裡面很多劇情是真實發生過的。片名源自那次鎮壓行動軍方的代號,影片的官方網址http://www.rememberu518.co.kr意為記得5月18日,光州事件發生的日子——1980年5月18日
光州事件_百度百科

光州事件有多可怕?

一位青年跳上坦克揮舞國旗,示威民眾齊唱國歌為他加油,軍隊卻把他當場擊斃」 「數千名軍人開著坦克進入市區,儘管有市民卧路阻擋,但坦克仍然肆無忌憚地壓過他們的身體入城。戒嚴軍佔領了道廳,槍殺了最後一批不肯撤出道廳主樓的20多名學生和市民」

電影里有個片段讓我感觸很深,最後一批不肯撤出的學生和市民被軍隊射殺,空曠的街道上,女主角護士申愛在一輛吉普上聲淚俱下地一遍遍喊著,「親愛的市民,請記住我們,請不要忘記我們」

到了電影最後,也是這部片子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一張婚禮的合影,所有人都開心的笑著,惟有新娘申愛鬱鬱寡歡。在笑的人都被軍方打死了,活下來的人卻再也笑不起來。他們本來只想無憂無慮地活著,迎來一個普通的假期,卻被逼成為了歷史祭壇上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

到了電影最後,也是這部片子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一張婚禮的合影,所有人都開心的笑著,惟有新娘申愛鬱鬱寡歡。在笑的人都被軍方打死了,活下來的人卻再也笑不起來。他們本來只想無憂無慮地活著,迎來一個普通的假期,卻被逼成為了歷史祭壇上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


記住這次事件里死亡的他們,能讓這些平凡的生命復生嗎,當然不能。這些人和你有關係嗎,好像確實沒有。對於韓國人來說,光州事件是韓國民主化運動的開端,韓國民主運動並沒有因這次的殘酷鎮壓而陷入低谷,反而愈演愈烈,在光州事件7年後的1987年,軍政府的獨裁統治最終被推翻,韓國人民為自己爭來了美好的時代。可20多年後,很多人韓國人都已經麻木,把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僅僅當成一個符號,一個普通的名詞而已。2002年世界盃,光州主場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在韓國人慶祝自己球隊勝利之時,韓國媒體不忘指出本國的年輕人早已忘記了二十年前的歷史,他們根本不知道光州在20多年前曾經遭受過什麼苦難。更別提韓國以外的人民了,很多人都壓根不知道韓國歷史上有這慘案。20多年前的事情都能被人忘得差不多,而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快80年了。

張純如的1997年所著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里有一段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一位南京大屠殺期間差點被日本人活活烤死的倖存者告訴我,當他聽到傳言,說中國政府已經原諒了日本人過去的罪行時,不禁失聲痛哭。還有一位婦女,她的父親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被日本人殺害,她說當她母親在廣播里聽到日本總理大臣到中國訪問的消息時,立刻昏倒在地。

要知道南京大屠殺之所以沒有像納粹屠殺猶太人或廣島核爆那樣被全世界人記住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施害者和受害者長期保持沉默。國際社會也對此置若罔聞,不管不顧,和西方人對盧安達暴行的反應有著可怕的相似,電影《盧安達飯店》里有一段對白就很現實,一位西方國家的記者對主角說:

「你以為拍下的東西就會有人看?這樣就有人會關心這兒的情況?我想不,他們會邊看電視邊說:天哪,那真恐怖!」然後繼續吃飯。」

和高贊回答里提到的「大部分國人談起南京大屠殺,都只是三分鐘的義憤填膺,之後妞照泡舞照跳。」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是這些慘案的受害者,當你發覺旁觀者無動於衷,施暴者又長時間得不到應有的懲罰時會怎麼想?更可怕的是當你發現一段時間後,沒人再記得這件事的時候又要承受多大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只會比肉體受到的傷痛更殘忍吧。猶太人可以利用自己的金錢與人脈在戰後對全世界宣傳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與倖存者至今被全世界重視過嗎?若不是張純如在1997年寫了這本書並很快登上歐美暢銷書榜,可能至今南京大屠殺都不會被西方人所知曉,而且在國內改革開放前,南京大屠殺連我們自己都不重視,普通中國人像日本人一樣也對此只能知道個大概,政府直到改革開放後才真正重視起來,因此錯過了收集資料的黃金期。

和高贊回答里提到的「大部分國人談起南京大屠殺,都只是三分鐘的義憤填膺,之後妞照泡舞照跳。」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是這些慘案的受害者,當你發覺旁觀者無動於衷,施暴者又長時間得不到應有的懲罰時會怎麼想?更可怕的是當你發現一段時間後,沒人再記得這件事的時候又要承受多大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只會比肉體受到的傷痛更殘忍吧。猶太人可以利用自己的金錢與人脈在戰後對全世界宣傳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與倖存者至今被全世界重視過嗎?若不是張純如在1997年寫了這本書並很快登上歐美暢銷書榜,可能至今南京大屠殺都不會被西方人所知曉,而且在國內改革開放前,南京大屠殺連我們自己都不重視,普通中國人像日本人一樣也對此只能知道個大概,政府直到改革開放後才真正重視起來,因此錯過了收集資料的黃金期。

所以我個人一直覺得宣傳南京大屠殺最終目的不應該是用來製造中日仇恨,而恰恰是用來警醒日本人自己的,可能很多人去過日本或通過其它渠道發現現在的日本人民很平和有愛啊(你看我頭像就知道,我還是挺喜歡看日劇的),絕沒有軍國主義復活的可能性,所以覺得很多歷史欠賬過去就不用再提了吧。可若是仔細回顧那段歷史,你們會發現,經歷了自明治維新70多年不斷西化的日本人,看似早已文明開化,很多日本軍人在國內或是海外也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可在對外戰爭中,卻逐漸淪為毫無道德底線的惡魔,干出無數駭人聽聞的暴行。到底是什麼因素讓很多日本軍人從一個在國內善良的老百姓變成了戰場上的惡魔,一整代日本人又為何如此輕易的把國家推向毀滅邊緣?後人難道不應該時刻警惕嗎?可現在的日本人對那段歷史就像集體失憶了一般,或多或少的知道一點當年日軍在中國幹了什麼,僅此而已,很少見他們去深刻反思過去這段歷史的危害性,天真的想靠遺忘來跳過,甚至內心深處認為當年的行為只不過是迫於無奈,根本就無需認錯!可能在很多日本人眼裡,反思過去就是揭自己的傷疤,會讓自己難堪,迴避比反思更好受。真正意義上的反思,也只有一小部分學者和宗教人士在做。對比同樣在二戰中犯下滔天罪行的德國人,德國人在二戰中和日本相似,本應以理性著稱的德國人竟然短短几年時間就被納粹黨洗腦,全民族走向狂熱,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德國人在戰後毫不避諱的承認過去干過多麼醜惡的事情。可就算如此嚴苛的對待那段歷史的德國人,新納粹主義勢力至今依舊活躍著,近些年來更是有死灰復燃的趨勢。所以日本人對待歷史的漠然態度實在是很令人失望,也讓我覺得後怕。

甚至南京大屠殺照樣可以讓國人反思一下,我們對自己的歷史有良好的反省態度嗎?文革中,平常關係很好的朋友鄰居,甚至是自己的親人,突然變成了自己的敵人,瘋狂的批鬥對方?甚至被批鬥已經算溫和事情的了,很多地方竟因為文革發生了互相殘殺的暴行,北京大興、湖南道縣,廣西。。。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這些人間慘劇,怎麼就發生了?以後還會發生嗎?但除了文革後一段時間大家不疼不癢的談一談,漸漸的,
不管是老百姓還是官方都不願再多提,搞研究的人也只能在內部發表,80年代出版過很多有關文革的史書都不能再版。很多人的父母長輩都或多或少參與過這場運動,可30多年後,這一切就像沒發生過一樣,更別提懺悔了。似乎什麼都沒發生,一切只不過是一個遙遠的傳說。

其實我們也對那段歷史集體沉默了啊。去年張藝謀拍個《歸來》就讓媒體和廣電如臨大敵一般。相反,我近幾年才開始接觸德國人自己拍的二戰片,驚訝的發現原來外國人反映德國納粹暴行的電影,或多或少都有點保留,甚至還有些許的美化,但德國人自己拍的時候卻毫無保留,有部德國歷史片《我們的父輩》里,第一集就有直觀的展現納粹是怎麼殘殺兒童的劇情你看過的電影中出現的最令人恐懼和震撼的死亡場景是怎麼樣的? - 流放瘋的回答,初次看的時候沒把我嚇死。這種尺度在外國人眼裡是根本是不能直接拍出來的限制級情節。而且,德國影視作品中的反思不止限於此,有直接批判德國戰後全國人民對戰爭行為主動進行忘卻和沉默的緘默的迷宮 (豆瓣),也有探討納粹思潮在現代社會是否可以短時間內死灰復燃的浪潮 (豆瓣),15年更是又拍了一部表面喜劇,實則在反思德國現狀希特勒回來了 (豆瓣)等等。這些反思已經開始觸及本民族乃至人類的靈魂了。那場浩劫中,德國百姓難道真的可以問心無愧的說自己完全無辜?不管是南京大屠殺也好,納粹大屠殺或是近些年的IS也好,我們都能發現一個共同點:人們在群體性影響下從眾作惡時,往往都會認為既然體制讓我們這麼做,既然這個群體也都這麼做,那自己當時的所做所為不管多麼喪失人性也是情有可原的。就算有些人良心不安,也往往會拿當時被脅迫,被洗腦等等理由為自己開脫,事後對那段歷史保持集體緘默。

所以抹殺和忘記這段歷史就是犯罪啊!歷史已經多次告訴我們:人在一定的條件下,總會展露出最黑暗,最原始的一面,納粹主義,軍國主義等等極端思想絕不是德國人,日本人獨有的特產。而沉默、迴避更是一股可怕的力量!人類怎麼能忘記自己在物質文明上取得極大進步的同時,精神文明上卻常常止步不前甚至大踏步的倒退!忘記了這些慘痛歷史帶給人類的教訓,歷史終會重蹈覆轍,我們的後代還會一次又一次遭遇同樣的悲劇。那麼當時死去的人就真的毫無意義了。可怕的是韓國人,德國人已經敢於面
對自己的歷史, 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的未來又在哪裡?

所以抹殺和忘記這段歷史就是犯罪啊!歷史已經多次告訴我們:人在一定的條件下,總會展露出最黑暗,最原始的一面,納粹主義,軍國主義等等極端思想絕不是德國人,日本人獨有的特產。而沉默、迴避更是一股可怕的力量!人類怎麼能忘記自己在物質文明上取得極大進步的同時,精神文明上卻常常止步不前甚至大踏步的倒退!忘記了這些慘痛歷史帶給人類的教訓,歷史終會重蹈覆轍,我們的後代還會一次又一次遭遇同樣的悲劇。那麼當時死去的人就真的毫無意義了。可怕的是韓國人,德國人已經敢於面
對自己的歷史, 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的未來又在哪裡?


四月的一個周末,我在南京,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時候,想起了一位非常偉大的華裔女性。

她叫張純如,是《南京大屠殺》一書的作者,卻只度過了36年的短暫人生。而她人生中最後的和最光輝的歲月,全部獻給了這本書和它背後苦難的中國抗戰史。

張純如的外祖父母都是南京人,在1937年南京淪陷之前逃亡重慶。後來,她的外祖父母和父母皆輾轉檯灣,又遠赴美國。

張純如在美國出生、長大,卻在父母口中聽過太多抗戰的故事。大學畢業之後,她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記錄片。她被其中記錄日軍殘忍殺害、強暴、凌辱手無寸鐵的南京平民的圖像深深震動,卻發現西方社會幾乎對這段歷史聞所未聞,就連在美國長大的其他華裔青年對此都一無所知。

這個如水般溫柔美麗的年輕女孩,像是被使命驅使到了這裡,她堅定得投入了這場揭露歷史真相的曠日持久的戰鬥。

那一年,她不過29歲。

寫作此書的過程中,她因為看了太多真實的影像資料、聽了太多倖存者的講述而壓力驟增,一度被噩夢纏身,精神瀕臨崩潰。

當母親勸她要不要停下來時,她說:「我現在承受的痛苦與在大屠殺中死去的那些遇難者的遭遇完全無法比擬。」

她還說:「作為一名作家,我要將這些遇難者從遺忘中拯救出來,替那些喑啞無言者呼號。」

我們的教育只讓我們接受了這場暴行,可她日日夜夜思索的,還有這場暴行背後更深刻的心理因素——關於一個普通的日本軍人如何在戰爭中成為泯滅人性的惡魔。

張純如的父母皆為哈佛大學的博士,分別從事物理學和生物學研究。她原本可以在這樣的家庭中選擇優渥、安寧、富足的一生,可她卻心甘情願地背負了人類最深重的苦難,也背負了人類最殘暴的罪行。甚至,她因此受到了日本右翼勢力的持續威脅,卻從未畏懼和妥協過。

《南京大屠殺》一書出版之後,連續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她收集的所有素材和史料,完整又真實得還原了整個事件的全貌,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促使西方國家就二戰賠償問題不斷向日本施壓,甚至扭轉了世界對於二戰的認識,中國在二戰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在東亞戰場上起到的關鍵性作用被重新估量。

但是,讓人悲痛的是,她因為寫作過程中見過了太多的黑暗而染上了抑鬱症,在36歲那年自殺身亡,告別了深愛她的父母、丈夫和年僅兩歲的兒子,以及無數深深敬愛她的讀者朋友們。

在那之前,她的精神和身體狀況都每況愈下,卻仍然堅持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並進一步深入對二戰的研究,為推動人權主義事業做出了殫精竭慮的努力。

就像她的英文名字「Iris」一樣,她變成了一個彩虹一樣的人——稍縱即逝,卻燦爛如花。

我在19歲那年在圖書館看到了她的書,又看到了她去世之後她母親為了紀念而寫作的《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

很難描述,那是怎樣的感喟和觸動。


在我的大學平靜如水的校園裡,在我們都在汲汲營營地吃飯、逛街、生活,甚至以逃課為樂時,我想像著一個和此時的我差不多年輕的女性,就這樣孤身走向了自己的深淵甚至噩運,可她卻從未後悔和畏縮過。

某種程度上,她改變了19歲之後的我,成為我心裡最難忘懷的一位現代女性。


2014年12月13日,趁早品牌創始人王瀟女士在趁早大會的演講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今天是12月13日,在1937年,今天是南京淪陷,發生南京大屠殺的日子。……對國家來說,落後就會挨打;對個人來說,軟弱就無法把握命運。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要說,女性強則國強!因為我們會成長為人格獨立完整的人,我們會為這個世界貢獻智力與天賦,我們會成為世界的另一半人也就是男性的伴侶和妻子,我們還會成為媽媽,撫育和教育整整一代人。」

我忍不住想為這段話鼓掌,因為其中所蘊含著的對女性力量的認知、肯定和無限鼓勵。

南京大屠殺,和一切人都有關係。


沒有關係。
事實上,大部分國人談起南京大屠殺,都只是三分鐘的義憤填膺,之後妞照泡舞照跳。
死的不是你,不是你的家人祖上,那自然和你沒關係。
你只需要記住這件事就可以了,沒人要求你一定要做什麼。
不需要你咬牙切齒,斷指明志,甚至不要求你提起這件事,不要求你去紀念。
只需要記住,就可以了。
要記住,在我們衰弱的時候,會有人來到我們的土地,把我們的人當做豬狗一樣殺戮。
遺忘歷史的民族沒有前途,糾結於過去的恩怨也不明智,只需要記住發生過什麼,自然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
卧槽才幾個小時就六百多贊了?不勝惶恐。
因為匿名了所以無法評論,在這裡和題主說一下,你最開始的提問沒有任何補充,所以被罵成狗一點不冤,別說答題的人「熱血青年」什麼的。
你如果一開始的發問目的就是像你說的那樣「做哲學題來解」,那你倒是一開始就說明白了啊。
我來當一次小人猜一猜:要麼你是初來知乎,不明白如何正確提問;要麼你是打算拋出個富有爭議的話題打算架秧子看熱鬧……或者第三種,你就是像題目中那麼想的。
無論是哪一種,你這樣都不應該。
……………………
對於 @琦念 的問題,因為我匿名了所以無法評論,在這裡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你說我記不記住不能改變什麼,因為我不是社會棟樑、國家元首或別的什麼,你還說我的記住是漠不關心的,最後只會遺忘。

1.你說我記不記住不能改變什麼,因為我不是社會棟樑、國家元首或別的什麼,你還說我的記住是漠不關心的,最後只會遺忘。
2.你說我連同情都做不到,何談記住。
是這樣的,首先我並沒有說我不同情死難的同胞。另外,就像你說的,我不是能引領政治走向的社會精英,那麼我除了記住,還能做什麼呢?你說說看,我們還要做什麼?
你怎麼會把我的「記住」理解為背公式呢?我很好奇。你懂什麼叫記住吧?
你說我漠不關心,但我並不認為我的銘記是冷漠的,我的血也是熱的,只不過我不喜歡把它到處亂灑,不喜歡大呼小叫四處奔走,不喜歡砸日本車燒日本國旗這些無聊的事。
銘記歷史有很多種形式,集會也好,點蠟燭也好,砸日本車也好,默不作聲也好,關鍵在於記住,在於去思考這一切悲劇是如何發生的,應該如何避免,而並非宣揚仇恨,標榜自己的憂國憂民。你說我當婊子還立牌坊,我當然不認為我是婊子,這倒無所謂,你說我是婊子我也沒法讓你閉嘴。關鍵在於,我真的沒有立牌坊——你理解什麼是立牌坊嗎?
……………………
下面我要說的你可能不愛聽,但我覺得你確實需要提升一下了。我不喜歡 @獵鹿人 說話的口氣,但我今天準備學學他,因為效果拔群。

看到一個回答,多讀兩遍分析分析再下結論,點贊的人大多不比你蠢,你讀懂我的答案到底什麼意思了么?你沒有。非要我把話說明白你才能看懂嗎?那不是我的責任。
然後,你自己看看你的回答邏輯多混亂。
我哪裡說我沒有同情?
什麼叫記住又遺忘?
記住是為了遺忘的?
批評完我,你的觀點呢?你倒是說說既然不該像我這樣想,那應該怎麼想怎麼做。
不要看到自己不喜歡的觀點就被憤怒沖昏頭腦,想到什麼寫什麼,多琢磨琢磨自己到底想表達什麼觀點,想反對的是哪一個觀點,把話說清楚,你罵我婊子不會讓人們討厭我,只會拉低你自己的檔次。
網上的憤怒是廉價的,「我們中很多人淪為看客」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完全是你的幻想。反對我的答案?你倒是擺觀點啊,一串反問沒有價值的。
很巧,有兩句大實話,說給你聽,也可以用來分析中日關係。
憤怒這東西,並沒有什麼分量。
知恥而後勇才是根本。


每次有知乎的朋友邀請我回答我這個問題我的心都要顫抖一下,然後默默的選擇無視。作為日本人,雖然是學政治方面的專業的,但我在知乎和微博從來不敢回答和提起政治和歷史問題,因為我很害怕很多人罵我,朋友和粉絲越來越少…但是我看到很多中國人回答這個話題,讓我學到很多東西,今天我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在日本的歷史課本里基本上都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描述。但是寫得很簡單,只寫了「那個時代的日本的軍隊殺害了中國人」。所以我們其實沒有學過南京大屠殺的被害者是多少個人,但是心理上很清楚的是那時代的軍人對中國人給了不少的痛苦。

同時在我們的認知里不知道南京大屠殺的時候的加害者是誰。明明知道加害者是日本軍人,但是無法知道具體的犯罪者是誰的。二戰的時候德國也對猶太人給了太多的痛苦,跟日本一樣的人立場,但是跟我們不一樣的點是德國人知道犯罪者是納粹。而我們對犯罪者只是個模糊的概念,不能具體到某個主體。

在二戰日本輸了以後,美國馬上就來管理日本,國內政治特別混亂,所有事情幾乎全部都有美國說了算,消失了給中國全面道歉的機會。而且老百姓不知道誰要有南京大屠殺的責任,應該去懲罰誰,不僅是政府,老百姓也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比較好。

二戰結束後過得太長太長時間了,參加過二戰的人也越來越少,現在的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想法也差不多沒有了,只是知道有個只是過去的歷史。

我常常想過中國人怎麼樣能原諒二戰的時候日本軍隊給中國人的痛苦。後來明白,我們需要道歉,這不是原不原諒的問題,是我們作為有加害者的歷史的國家,必須做的事情。

但是問題不那麼簡單了,國家對國家的道歉必須由政治領導人出面,一個國家的政治領導去國外抱歉是個特別難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日本在二戰中也經歷過南京大屠殺那樣的事情---- 廣島原子彈轟炸。 那場轟炸里數十萬日本人死亡。今年奧巴馬在選擇要不要去廣島參加紀念活動的時候美國美國國內有人反對他去。但是他最終去了,去的原因是1:日本人不要求他道歉 2:絕大多數的日本人不抗議他去 3 去這個紀念能提高美國的國家形象,符合國家利益。
所以日本首相要實現去南京大屠殺博物館表達對被害者的抱歉的話,不是他個人想去就可以去的。要看中國人讓不讓他去,他的支持者讓不讓他去。他的支持者包括日本老百姓和美國政府。甚至從根本上講現在中日關係好與不好也不是日本政府和日本老百姓能左右的。比如親華的鳩山先生還有之前親華後來又改變的安倍先生的遭遇都能體現這一點。

在以前的答案里很多很多網友給我留言說明自己不是仇恨日本人而是仇恨日本右派,日本政府這樣的觀點。我是很相信的。因為我在中國留學兩年期間,包括現在去經常中國都沒有遇到任何人因為我是日本人而不友好。因為大家接觸到真正的日本人的時候發現,對方其實也和自己一樣是一個個有身體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個冰冷的詞語和一個空泛的團體概念。作為一個日本的老百姓,我想不到能直接對南京大屠殺這種不可原諒的歷史抱歉能做的事情,只能提醒自己不要去忘記那段殘忍的歷史,通過自己努力讓中日兩國人能更多的相互了解。


我真心希望兩個國家民間的交流越來越多,畢竟一樣的膚色,相似的文化和傳統。當兩國人民能完全交流建立友好關係以後。原諒與不原諒都變得不會再重要。

同時也希望中國越來越好。只有中國足夠強大了中日政府方面的關係才能中日自己說了算。 發展經濟日本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日本。一個和平友好,經濟繁榮發展的東亞是每一個日本老百姓和中國老百姓都期待的。


地獄裡最熾熱之處,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德危機時,保持中立的人。
——但丁


以前我以為,南京大屠殺跟我的關係,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關係,後來我以為,南京大屠殺和我的關係,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關係。現在我覺得,南京大屠殺和我的關係,同納粹種族屠殺,敘利亞戰爭和我的關係,是同一種關係。我在感知這個世界,我也在組成這個世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你可以不去,但去了才會明白什麼是苦難和人性,才有人會想,到底是什麼機制讓人變成魔鬼。如果願意,這個世界都可以與你無關,可同時,你也不會與這個世界有關。生而為人,總要明白有些事是作為人的價值而存在的。
外婆家是上海浦東的書香門第,資本家庭,家裡原本有長工有奶媽有拳師,開學校建洋房。就算戰爭時兄弟姐妹也可生活無憂,但在大學裡讀書的大哥大姐一個加入了國民黨中統,一個人加入共產黨去了延安,十幾年沒跟家裡聯繫直到參加完朝鮮戰爭回國。有一次我問今年九十多歲的老人家幹嘛去打仗,她回問我「不然幹嘛去?」
#別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2個人,怎麼殺10個人。

2個人殺了10人中的第1個人,
另9個人說,跟我有什麼關係。

2個人殺了10人中的第2個人,
另8個人說,跟我有什麼關係。
.
.
.
2個人殺了10人中的最後一人。
2個人並沒有殺了10個人,
2個人只是把1個人,殺了10次。
2個人是一個團隊,而10個人只是個體的累加。

個體必須依附集體來逐利、避害。
日本人稱明治維新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國家主義,即國民對國家利益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切。


好了,講個真事兒。下面這些事都是我祖奶奶還在世時親口告訴我的。

上上上輩子,我祖爺爺哪輩子還是個地主,祖爺爺忠厚老實,靠祖上的積業和自己的勞動建立了一個在我們本地很大的家族,我祖奶奶是大家閨秀,讀過書,很有智慧,在他們老夫妻倆的努力下,我們家當是差不多是附近百里的首富。而且還經常救濟村裡的窮人們。

然後日本人來了,為了搶我家的金器財寶,一小隊日本人用槍押著他們夫妻倆,開始時用槍逼著搶東西。

見我祖爺爺不願意給,就要殺人。

當時,我們家一個長工(老家稱長工為大領),因為受我家恩惠多年,實在看不下去,憑著一腔忠心護主的熱血,衝到廚房提了菜刀,把我祖爺爺祖奶奶擋在身後,要和日本子拚命,被日本人打了一槍在胸口,倒地後又用刺刀扎了一下,當場死了。

老夫妻倆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跪地求饒,把家裡的金銀財寶幾乎都交了出來,只求保命。

我祖奶奶告訴我,日本人用木車從我家拉走了兩車東西,將我家洗劫一空。

從此家道中落。

我祖奶奶隨身有一塊玉,那是僅剩的東西,只好賣了換了點錢,兩夫妻含著眼淚把那個護主而死的長工葬了。

這段故事,祖奶奶不止對我講過一次。真的每次說,都要抹眼淚的。

從此之後,家裡從我祖爺爺輩到我這一輩,四代人,年年祭拜那個死去的長工。

我小時候每次放假回老家,逢年過節,我爺爺總會帶著我,祭拜祖宗之後,再去給當年被日本人殺掉的長工燒紙掃墓。

那時候我尚不知事,很不喜歡干掃墓這種事,因為我老家村子裡的墓,都在一片原始松林中,路難走,又臟。

有一次發脾氣,口不擇言:咱憑啥還年年給這個「大領」燒紙?

我爺爺當時特別生氣,對我說:你是不是還覺得你自己是個大少爺?當年要不是人家用命護著你老爺(我們那裡人的管祖爺爺叫:老爺),咱一家人都不會出現在這個世上。

記得祖奶奶也曾對我說過:老一輩受過的苦,遭過的罪,你們小孩子都要記得!以後一輩一輩的傳下去,就是要讓你們知道!你們今天過的好日子,都是老一輩人用命換來的。他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冤死的,他們的死,就是在告訴你們,你們吃的每一粒米,喝的每一口水,都來之不易。

要感念老一輩人捨命的恩情!要努力學習,建設國家,咱國家厲害了,就沒人再敢進咱家的院,搶咱的東西,殺咱的人了。

這段歷史影響有多大?

我祖爺爺去世時,一臉濁淚,連氣都喘不上來,還要硬撐著,留給我爺爺,我父親和幾個叔叔的最後一句話:「我死了以後,你們別忘了年年給咱家大領燒紙啊!」(當時我大概還在上小學,幾年級忘記了,但這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祖爺爺去世時,我也在他身邊。)

直到去年,我回老家探親,和我叔叔聊天時,無意提到,準備抽個時間去日本旅遊。

我叔叔當時眉毛一皺:去哪裡不好?去什麼日本?你別忘了,當年他們殺過咱家的人。

也許你們會覺得這種話有些狹隘,但當時我聽到真的心裡一酸,

因為我知道,那個年代那段歷史留給我們家族,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疼痛,其實依然沒有散去。

那種無法復仇的仇恨,讓我們四代人,在我們全村人,曾經在一個日本考察團被市領導帶來參觀我們村果園(我們當地盛產一種水果相當特殊的品種)的時,圍觀的村民,不停的有人大罵:「GRD日本子,滾出去!」

最後市裡的幹部和村領導再度反覆交涉,都不行。

因為村長說的,也沒人聽。沒人歡迎他們!即使他們沒有經歷過戰爭,也不是犯下那些罪惡的當事人。

但他們是那群惡魔的後代!

村民們也許不懂什麼世界格局,不懂什麼外交政策,也不懂什麼中日友好。

他們只知道,這群王八蛋的祖宗,殺過我們的祖宗!

你們現在居然還滿臉微笑的踏上我們的土地,參觀我們的果園?!

沒人忍得了,因為當年那段歷史中,我們村大多數家裡,都死了人。

手無寸鐵的被屠殺。

而他們的子孫,甚至不少當時親眼目睹的人,都還在世!

用郭德綱的話說:「法律要是不管,我早弄死你們了!」

狹隘嗎?偏激嗎?

那是因為曾經太痛苦了。

有人說:放下仇恨?

你可以把這句話講給我們老家的那些老人們聽!

講給所有那些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老人們聽!

看看他們的眼淚,看看他們留下的傷疤!

你怎麼忍心告訴他們什麼叫大局?什麼叫和平?什麼叫放下仇恨?!

自己的妻兒老小,親人、朋友,被異族人用刀挑死,用槍打死在自己面前!

這種事,但凡經歷過的,無不恨不得活颳了那些王八蛋!

這種仇恨,是無論zf怎麼宣傳,怎麼勸解,都無法抹平,無法減少半分的!

歷史上的其他屠殺,我姑且不多說。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是的,南京大屠殺,殺的不是我的親人,殺的也不是我的朋友。

但他們殺的是我們的同胞!

他們或許大多手無寸鐵,或許也有許多人曾跪地求饒,但他們的死不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用自己的命,自己的血,一個又一個,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這些後人:記得我們當年是怎麼死的!是為什麼死的!想想你們現在該怎麼做!否則,總有一天,災難終會降臨在我們,和我們身邊的人身上。

他們用自己的命激勵了整個民族,整個國家,才讓如今的我們能過上不用再擔心槍炮與謀殺的日子。他們都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落後就要挨打。這句簡單的話,是花了多少年,多少人的命換來的。

說大點兒,中國建國並不久,我們其實都算是這個新國家的新人,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更強大,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說小點兒,也許我們做不了這麼偉大的事,但我們起碼應該把這段歷史,把用血和淚換來的經驗和道理,一代代的傳下去。

最後,掛一個人,本來不想把這些東西放在回答里,怕影響大家閱讀,但這個人所作所為實在太令人噁心了!

@湯培俊 看你資料好歹也是個知識分子,還什麼博士後課程,可你的學識,你的素質,你的教養哪裡去了?你的長輩,你的學校教你的就是可以滿嘴髒話,對別人人身攻擊嗎?

我覺得,就算是日本的名古屋大學,也不至於教您罵人吧?

還是您在日本待久了,看不得別人說日本人的不好?

我回復別人,說老一輩地主也不都是壞人,也有仁義的。

你當然可以認為我說的不對,反駁我。

但你一句「小心將來生XX沒XX」是什麼意思?是缺乏家教嗎?

你回復說覺得我說的是假的,這沒問題。你當然有權利認為我是在編故事,回復里也有別人覺得我說的是假的,這本來沒什麼關係,玩知乎稍微久一點,都會調侃知乎是「分享你剛編的故事」,所以我對這種質疑,一向沒什麼情緒。

可你認為我是編故事就算了,你在評論里粘貼我的資料,我也能夠原諒你家教不好,不懂禮貌。

可是你又來一句「什麼阿X阿X都出來了」又是什麼意思?

對於你這種看似受過高等教育,但滿嘴噴糞的人,

借用您資料里的一句話:我也是怕你們這幫玩意兒了!

我實在沒啥想多說的了,只勸您別光顧著讀書,家教這種東西,你需要惡補,真的!


沒啥關係也有關係。

沒關係的原因是,這些東西離你已經很遠了,你看到時,無非是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感受一下慘狀,然後難受。這是個體對個體的悲憫,事實上你如果看到美國的種族大屠殺甚至原子彈炸日本的慘狀,也是會有這種悲憫的,這是個體對個體的悲憫。

有關係的原因,也很簡單。
你能在知乎提問,你能在知乎看到我的回答,你看到這個答案之後能點贊、能反對、能評論、能支持我、能質疑我,我想,這便是那場戰爭的意義,這也是那場戰爭中慘狀被我們銘記的意義。
甚至說,你能這樣想,都是因為這是那一代人留給我們的財產。
我尊重你認為沒有意義,但我認為,這是有意義的。
三十萬亡靈在上,歷史只有真假,無所謂深淺,我在南京上大學,每年去一次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我過去祭奠一番,我會感謝他們。
請記住,要說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而不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南京人忌諱這個,我不忌諱,但我同意應該說「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我同意別人認為沒有意義,我也同意「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但是我個人,是不會原諒的,我不原諒的不是現在的日本人,甚至不是那批日本人的後人,我不原諒的,只是那批日本人,就像我不原諒過去的滿人,卻尊重現在所有的中華兒女。

然後,我想說, @彭光棟的南京大屠殺中死的人和我有什麼關係? - 彭光棟的回答裡頭的回答:

起初他們迫害共產黨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馬克思的信徒。
後來他們迫害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日耳曼人。
再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牧師。
最後他們迫害到我頭上,我環顧四周,卻再也沒有人能為我說話。

這說的和題目無關,這說的是什麼呢?
是我常常說的,「為少數說話」,無論對方是強權還是輿論
說的是,「我今日為你的敵人說話,事實上也是在日後為你說話」。

最後,丟一段話,我認為應當人人都要知道: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國家自身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有什麼關係?

如果我姥姥當年不是幸運躲過那一劫的話,今天就不會有我了。

但是有很多人沒能躲過。

他們不能替自己說話了,所以就該被遺忘了嗎?

如果當年被殺戮的是你,你難道不希望有同胞能想起你、紀念你,然後替你說兩句話嗎?


實名反對@AreYouKiddingMe

歷史是在發展的,文明是在進步的。之前看過一個很生動的比方:你五歲拿石頭砸鄰居的玻璃,你三十五歲了還用石頭砸鄰居的玻璃。這兩件事都是錯誤的,但確能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嗎?

無論何時何地的屠殺,都是滅絕人性的、無恥殘忍的暴行。但用遠則數千年近則百餘年的屠殺來與南京大屠殺放在一起混淆視聽,不是蠢就是壞。

不妨看看其原答案:

南京大屠殺是為了激發民族仇恨,經過特別渲染的一個事情。中國近代歷史,官方的設定一直是苦大仇深的。這是為了革命的需要。

這話乍一看很有道理,可「為了」之後的話有何依據?又開始扯上近代歷史,言之革命,那姑且把這個當做論據,可時至今日官方依然宣傳南京大屠殺,還是為了革命?滿滿的「為革命保護視力」即視感,而且還是保護視力關係更大一點。

然而你不想想最近一兩百年,哪個國家不是遭受了革命戰爭和各種苦難的。中國人苦難又不是因為有了日本人才苦難的,五千年歷史 ,幸福的盛世有過幾年?

我沒理解錯的話,就因為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苦難,日本帶來的苦難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就沒有必要宣傳南京大屠殺了?就好比一個在家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到了學校遭遇校園暴力就是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了?

給你回顧一下。
? 公元前205年,秦末戰爭,殺1400萬人,殺全國70%人口。
? 漢武帝討匈奴,殺中國人口一半。
? 公元2年,西漢末年戰爭,殺3900萬,全國65%。
? 三國,殺3000萬人,估計佔全國60%。
? 南北朝戰爭,殺60%人口。
? 隋末戰爭,殺3300萬,73%人口。
? 安史之亂,殺3500萬,68%。
? 唐末戰亂,殺全國76%。
? 蒙古殺中國7千萬人,估計佔91%人口。
? 李自成到吳三桂,殺8千萬人,全國80%。
? 白蓮教起義,殺1.1億人。28%。
? 太平天國,殺2億人,全國46%。
? 抗日戰爭,中國死1700萬人,另有比較高的數字估計傷加亡4千萬。

又是列數字,又是舉例子,看似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硬要挑毛病也就這個「殺」看起來別彆扭扭的,那不妨一一來看:

太平天國(1851-1864),農民起義創造的農民政權,帶頭的洪秀全是個科舉落第後自行洗禮的神棍,沒記錯的話高中課本也提到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到這暫且按下不表。

白蓮教起義(1796-1804),白蓮教徒武裝反抗清政府,清中葉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至於白蓮教,因為其教義簡單,經卷比較通俗易懂,為廣大下層人民所接受。

至於李自成、吳三桂,幾年前《明朝那些事》掀起明史大熱,我也就不多啰嗦了。一個農民起義領袖,一個明亡降清將領,改朝換代之際人口大幅度減少也算是一種歷史現象。再往前回溯,基本上也都是一個王朝落幕帶來的戰爭傷亡,再其次王朝更迭之間各方割據動蕩年代的人口衰減。

至於討伐匈奴以解邊患,盛唐轉衰的安史之亂,一個是以絕後患的主動出擊,一個是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

到這為止,我把其提到的事件也都捋了一遍。大家應該也明白了,這些基本上與南京大屠殺沒有什麼相似性,完全是兩碼事。這就好比你上課指出老師錯誤,老師惱羞成怒說你成績那麼差懂個屁,不講道理。

只有蒙古當年南下屠城與之類似。

眾所周知蒙古的屠城、種族滅絕行為是全人類的災難,是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野蠻之舉、禽獸之行,無論何時都應該被唾棄被否定的,但因年代久遠以及天朝為了民族團結等因素鮮有提及,可就因為這樣,南京大屠殺就應該也這般扔進歷史的垃圾堆里蒙塵?

從來如此,便對嗎?

施暴者矢口否認自己的罪行,若被害者也忙著給其洗地,那其他人又何必幫你記住呢?我們是不是也太健忘了些?

都說銘記歷史、不忘歷史,也都說不是為了仇恨、更不是為了復仇。那是為什麼呢?

是為了更能珍惜眼下的和平、更能知悉戰爭的殘酷,是為了國民能自省自強、能以史為鑒不重蹈覆轍,是為了讓居心叵測者無可乘之機、讓軍國主義者難趁虛而入。

退一步講,無論是蒙古造成的人口大衰減還是其他提及未提及的造成平民傷亡的施暴主體,無一不是非現代文明的古代行為主體,就拿距離南京大屠殺最近的太平天國講,其和受西方文明影響的日本帝國主義比也是天壤之別。用自詡文明的主體作出的有組織的野蠻行徑與落後的農民政權在革命過程中導致的平民傷亡對比,當真合適嗎?更遑論比太平天國還要早的其他事件了。

再者,日本的南京大屠殺單從軍事講也是講不通的。且不說投降的部隊,那些二十萬平民是絕對無辜的。

為了防止其以後成為中方後勤,故屠殺以絕後患?這是不成立的。彼時的中國就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根本無力舉全國之力組織一場像日本一樣的總體戰。試想一個連社會基層組織建設都沒有的國家,何以對你大日本帝國造成威脅?更何況這些平民根本沒進行過後勤運輸與掩護工作,更不用說軍事訓練。

簡言之,南京大屠殺完全是一場毫無必要、獸性大發、禽獸不如的殘忍屠殺。戰略上講是毫無意義的,人道上講是慘絕人寰的。

我們作為受害者,沒有理由去選擇忘記。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你身上流著中華民族的血,你生長在華夏這片土地之上,你捫心自問一下有什麼關係。

—————

如有熟讀歷史的朋友還望不吝賜教或斧正一二,以使這些話更有力更可靠。先民屍骨未寒,革命者的血,亦不能白流啊。

如有看到這裡的朋友,沒什麼能表示的,只能說:

謝謝。


七七前面不說了,就從七七事變起


我的家鄉死了數萬人


南京死了三十多萬人

全中國按各種數據里最少的來算,是一千萬人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你問問他們,那次戰爭和他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他們要死,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你為什麼


小時候受傷破皮,媽媽會告訴我,沒關係,記住這次下次避免就可以啦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記住南京大屠殺,是為了下次不再受傷


馬丁.尼莫拉的短詩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聊聊美劇聊聊電影 知乎專欄


南京自1996年開始,每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全市試鳴防空警報。
那年我一歲。

整整二十年,每當那個凄厲的聲音如期而至,南京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放下手中的事情,起立,默哀。

2013年9月,我離開南京去四川上學。
從此故鄉只有冬夏,沒有春秋。

已經連續四年沒能聽見那個久違的、千迴百轉的聲音。

突然好想南京。
想念那個老師會讓學生起立的南京,
想念那個司機都會停下鳴笛的南京,
想念那個爺爺提起會沉默的南京。

【南京大屠殺事件與中國國民的關係是什麼?是否與歷史上其他地區的重大屠殺事件與中國國民的關係相同?】
相比於歷史上任意一場屠殺的遇難者,比如愛爾蘭人屠殺、印第安人屠殺、猶太人屠殺甚至廣島長崎原子彈,是否應當認為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與中國國民有更深的關係?

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問出這樣的問題。

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不屬於中國國民嗎?
三十萬遇難同胞,題主你知道是什麼概念嗎?

我不能也不願一本正經的回答這個問題。
真誠的希望題主親自去一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前年六月初 廈門BRT上有人點燃汽油 死了四十多名無辜乘客 車站就在我們學校下一站 如果不是高考第一天 高三留下考前指導 其他年段放假 放學時間該有多少同學在那輛公車上 後來看到一段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輛被炸毀的公交車,很像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大家都在同一輛車裡,如果一個人絕望,那麼所有人都不安全。所以永遠不要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不是你我。"
引自@兜兜轉轉,這是本題最好的答案。

朋友圈裡說,今天南京又下雨了。


在南京上了四年學,學校里有兩幢宿舍樓當年在動工時,挖開,是個萬人坑。
對,就是在這麼一個普通沒有什麼標誌性的土地上。
去年的國家公祭日,整個派出所的民警在會議室里都流淚了,電視里的南京,是我們熟悉的南京,卻又是我們不熟悉的南京,沒有在南京生活過的人也許無法了解,即使過了這麼多年,即使南京人一貫的大大咧咧熱熱鬧鬧,但是在這裡生活的本地人、外地人,內心裡的南京,永遠都蒙著一層無法驅散的灰霧。
只有經歷過戰爭的傷痛才知和平的可貴,顯然現在的日本政府根本還沒有引以為戒,依舊在蠢蠢欲動。
那些問跟我一個普通人有什麼關係的,告訴你,因為得以活下來沒有遭遇屠殺的不是你的長輩們,而有更多本來可以和你一樣過著無憂生活的一代代人,因為那場屠殺而止步於78年前,而你,僅僅是幸運而已。
幸運在,因為有千萬犧牲的先烈們的拚死抵抗,才打斷了敵人繼續屠殺侵佔的步伐,才不至於舉國淪陷,才有你們現在的生活。
有時間,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走一走吧,勿忘國殤。


推薦閱讀:

古時候夏天專供給達官貴人們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歷史上有哪些成就頗高但鮮為人知的人?
于丹是真的不懂《論語》,還是為了大眾能聽懂故意那麼講?
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歷史上有哪些人,本來是有豐功偉績卻被傳的遺臭萬年?

TAG:日本 | 歷史 | 抗日戰爭 | 南京大屠殺 |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