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代的校園暴力本質上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能否通過干預避免?

比如父母的干預,老師的干預,之類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不養熊孩子,更多兒童教育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兒童時代的校園暴力本質上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能否通過干預避免?

謝謝@劉柯邀請。

掃了一下,似乎答「干預」的比較多一點。

蘑菇就談一談關於這個「本質」的想法?吧。


在提到兒童犯罪/攻擊行為時,容易出現「性善論」和「性惡論」的討論。

我不懂三字經,但在一本書(講解Adler心理學的,《嫌われる勇気》)上讀過,希臘語中的[善(agathon)]不含有任何的道德意義,僅僅是[有益](Britannica Japan百科解釋為「滿足意志因而被判斷為具有積極意義的所有」,然各個哲學家對於[善]理解略有不同),[惡(kakon)]則是[無益]。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性善論」有理——哪怕是犯罪,對於犯罪者本人而言,是[善]。


人類的所有行為,簡單地說,複雜地說,都是個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兒童時代兒童所受到的環境要素的影響如下圖:

(MST: Multi Systemic Therapy)

(MST: Multi Systemic Therapy)

如圖,孩子受到家庭,小夥伴,學校,近鄰,地區,社會的影響。校園欺凌不外如是。問題在於,如何影響的?特別是,很多欺凌加害娃的家長看著人模人樣不像把小孩往壞處教的呀。大家最大的疑惑估計就是在此了罷,我猜^_^。蘑菇在此主要就家庭環境推開論述,因為與個人聯繫最緊密的就是家庭,兒童時代受家庭影響最大。


(註:犯罪到底是不是先天[與遺傳有關]?2015年4月份CNN報道有研究者發表研究結果說性犯罪不僅僅是環境影響,也有遺傳因素,見sexual offending runs in families: A 37-year
nationwide study。蘑菇對於疫學研究不太懂,生理學,生物學,遺傳學也不甚明白,對於犯罪是否有遺傳因素不好下結論,現階段的研究也無確切答案。先天非先天的研究重要性關係到治療教育的可能性,遺傳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但現在大家傾向於認為人類的很多行為包括犯罪都是遺傳與後天各種要素的綜合作用產物。這裡主要談一談環境因素。)


現在關於校園欺凌的研究特別多,日本研究這個研究了30年左右,有很多有意思的研究,前段時間有孩子因欺凌自殺了,鬧得是沸沸揚揚校長都呆不下去了,關係到孩子健康成長,日本缺娃還是很重視的。這跟蘑菇要說的沒啥關係,要轉的這裡可以刪掉。只是覺得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

蘑菇因實踐基地非一般學校,欺凌案件接觸不多,下面的案例都不是校園欺凌,而是更為嚴重的少年犯罪。——以下論述非研究,從自己研究暴力呀少年犯罪的角度來談一談對校園欺凌的我自己的理解。

嘛,總歸都是暴力。

因蘑菇自己帶著性問題少年的案例,想多學習相關的知識,於是托導師的福混進了她做督導(supervision,簡稱SV)的會議里,案例是之前就在問的,其中一個加害娃是把小學二年級的女孩子帶到公園僻靜處試圖強姦,
未遂(因為生理知識不全==!)。 CW(case worker,協調各方)說,「他爸媽都是老實人,既有社會常識,也有道德意識,為人很不錯也很配合的,對娃也有愛,就是普通的家長的感覺,我不能理解這娃怎麼會這樣的。我覺得這娃缺少對受害者的歉意和愧疚,得加強這方面教育。」

當時設施長也在場,就問了句:「我見過他的爸媽,確實看起來都十分的普通。為何這麼正常的普通家庭里會發生這樣的事?」

導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看著諮詢記錄問心理士,這娃是怎麼說家裡的情況的,於是結果是這樣的——

他們家3個屋子,4口人,1隻鳥。爸跟鳥住一屋,他哥雖然有個5平的屋子,但跟他、他媽三人睡一屋, 鋪蓋躺著順序是,他哥|他本人|他媽。要知道,這娃本人是初中生,他哥自然比他大。


導師的督導是這樣說的:「他初中生,他哥比他大,這樣年齡還跟媽一起睡,而且不覺得有違和感,儘管他本人可能覺得有點不對勁才跟心理士說,這事必然沒法跟盆友交流的——這是赤果果的性虐待(媽媽對兒子的,儘管無有性行為)。然後他爸媽是房內分居,關係應該是不行的。爸跟鳥一起,估計家庭地位是比較低的,屬於那種夫妻關係不好,媽媽把兩兒子規划到自己一方的關係吧。我聽到這睡法,就覺得這孩子的性暴力有了解釋。「


蘑菇舉這個案例是覺得,設施長的那問題很好,想表達的觀點是——看起來很正常的父母,看起來很嗨皮的家庭,內里也是可能存在各種形式的暴力和問題的。


校園欺凌的加害娃,蘑菇覺得亦是如此。

表面看來嘛問題沒有的家庭,其中可能存在隱形的暴力。像剛剛這樣的案例還算是比較明顯的,家庭內的冷暴力,夫妻關係不和,教育方式矛盾——DV(親密關係中的暴力 domestic
violence)中有性暴力、身體暴力、經濟暴力(不給錢或者強要錢)、社會性暴力(控制人際關係)、和心理暴力。這裡心理暴力是最難發覺的。

然而,還有一種,非暴力?還沒達到暴力的程度?,但是絕逼不嗨皮的情況。

無法表達自己情緒的家庭環境。

有個典型的例子,有個菇涼遇到車禍了,幸運的是僅僅受了輕傷,但驚嚇是足足的。她打電話給媽:「媽,我剛剛出車禍了!」她媽說:「能打電話,看來不是很嚴重。擔心你也好不了,自己好好養著吧。」

咋一看,這對話什麼問題都沒有,可能還覺得媽咪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菇涼的本意是「我車禍我害怕」,而媽媽說「害怕有鳥用」。

於是,菇涼就漸漸的不知道害怕是啥了。這是沒用的情緒。

從小這樣[理性]成長起來的孩子,不知擔心為何物,不知不安為何物,不知害怕為何物,不知開心為何物,他們有腦子而沒有心——剝離感情後,那是真正的心如止水,冷靜自持。好吧,社會也說,這是美德。

但有時候,就是莫名的鬱悶,莫名的不嗨皮,莫名的想找點茬,莫名的想刷存在感,甚至於,不會愛人,不會愛自己。

無法表達情緒的娃啊。

但情緒始終是會產生的,積攢起來,總需要排泄口。這「出口」(表現形式)可能是抑鬱,可能是受害(容易被選為受害者),也可能是加害。


為何會形成一個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家庭環境呢?

因為,這個家庭無法承受情緒之重(認為情緒是無法控制的)——你一哭,你媽驚慌失措;你一生氣,你媽驚慌失措——你害怕你媽動搖,害怕自己動搖,怕自己和你媽一動搖即崩潰。

我們把這個叫做[情緒反射]。我們觀察身邊大人的反應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或者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這種行為。

你不願被認為是弱者,於是不願哭泣;你不願自己所想、所感為人所知,於是即便十分興奮激動也不願表現出來 ……

中槍的有木有?


蘑菇所在研究室與一個兒童收容設施合作著一個項目,以初三兒童為對象(因為這裡最多收容到初三,之後從這裡畢業,做小組有一部分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出去後好好適應新環境)的治療教育小組,今年上半年做的男生,前期準備時我們在案例表上看到他們大多是對教師暴力或是對家長暴力的孩子,於是預估他們應當是控制衝動能力比較差的暴力型的孩子,在做項目時加重了impulse control方面的教育比重。然而,第一次小組開始,他們就完全顛覆我們的預估,清一色的乖寶寶,瞬間理解了他們為什麼會「出手」,因為他們不適應親密的關係,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情感,憋不住了又說不出來可不就出手揍人了嘛。這個乖寶寶的情況幾乎一直持續到最後小組結束——當失敗吸取教訓了。


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教師,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家庭和學校都是相對封閉、關係比較緊密的生活區域。這種形式的暴力與拉幫結派搞黑社會出去群毆是不一樣的——他們不能算那種真正的暴力型犯罪,而是相對比較慫逼一點的。衝動性不強,反而是一直忍耐忍耐,然後爆髮型的。


蘑菇覺得校園欺凌的加害者就屬於這種慫逼型,一是家裡不是那種能夠理解接受處理心情的環境(往往,他在學校欺負別人,在家卻是常常被批評的),無法表達自己的不安、擔心等負面情緒,只得故做牛逼;二是因這種家庭環境而形成的交流模式導致他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沒有正常的排泄口。


學校欺凌的介入,須是多方位的,對孩子本人(雙方)、對孩子父母(雙方)、對教師、對校方。協調方面若能以修復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為指導則是很理想的。


暴力預防的話,研修時從朋友那聽說過米國的一個項目,有機會複習下再說吧。想100%杜絕是不可能的,但減少是闊以的。


皮埃斯:

突然覺得有必要說明一下,受父母(家庭環境)影響因為父母教育方式的原因,這兩者的區別。

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看到很多朋友的答案似乎都混淆了這一點,認為只要父母改變教育方式,採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就會好。

對於這一點,蘑菇是要堅決說NO的。

關鍵在於 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你要教育孩子訴說自己的不安,你自己就得、必須能表達並且表達自己的不安;

你要教育孩子不怕挫折,你自己也不要一遇挫折就頹廢一有不愉快就在家發脾氣;

你要教育孩子會哭會笑要陽光,你自己就得會哭會笑表情陽光;

你教育孩子要有出息,你自己就得為了自己目標努力而不是得過且過地說「爸媽這輩子就這樣了」;

你若只是口頭說大道理,鬼鳥你!

解決方法最重要的不在於父母改變教育方式,而在於父母改變自己。


*轉載註明出處即可。


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見證各種校園暴力,但是我卻不是受害者,絕對不僅僅是靠運氣。小學四五年級第一次我同學給我起外號的時候,直接一腳把那個小男生鼻子踢出血了。
現在我自己都快當媽媽了,第一是一定要送寶寶去一個校風好的學校。第二一定要送他學跆拳道,絕不允許主動欺負其他人,但是受到威脅一定要有保障自己的能力。
多年經驗,看起來好欺負的人,遇到的不公平待遇總是稍稍高一些。


謝 @劉柯 邀請。對於兒童時代的校園暴力,家長、老師做的事情:

1.幫助孩子發展特長,獲得外界肯定,重塑孩子的公眾形象。校園暴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施暴者的自卑心理。很多孩子在家遭受父母的漠視,打罵,被當成發泄情緒的出氣筒,經常聽到「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沒用的廢物」「你學習那麼差,以後有什麼用」之類的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內化父母的自卑性投射,認同這種發泄情緒的攻擊行為,潛意識裡認為1.我是沒用的,不被肯定的。2.不被肯定的人是要被欺負的。3.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拿這些不被肯定,沒用的人出氣。這種自卑,不被肯定的狀態,和孩子的自尊需要相衝突。為了維護一個積極良好的自我形象,孩子可能會認同一個攻擊者的角色,通過對弱小者的欺凌來獲得控制感和自信心,從而彌補之前受挫的自尊。

因此,在學校里,那些自尊心受損,並且遭受過家庭暴力的孩子,很可能會變成校園惡霸,當自己情緒不好,或者自尊心受挫的時候,便會找上那些他感覺沒用的,弱小的同學,通過言語,肢體暴力來發泄自己的不滿,獲得一種心理上的補償。或者,他們會討好自己認同的老師,成績好的同學,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從而彌補之前被權威性的角色(即父母)否定的挫敗感。因此,內向,怯弱,和同學關係疏遠,在學習,體育等方面沒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容易成為校園欺凌的對象。

對於這類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家長可以因材施教,幫助他們發揮特長。喜歡畫畫的孩子,家長可以給他們報繪畫課程,幫助他們競選文藝委員,參加繪畫比賽。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宣布繪畫比賽的結果,告訴大家:「XX小朋友畫畫能力很強,獲得XX比賽一等獎,值得大家學習」,幫孩子塑造一個「小畫家」的形象。這樣一來,校園惡霸會明白,孩子是受關注的,有價值的,並不是一個好欺負的對象,因此會慢慢減少對孩子的欺凌行為。

2.幫助孩子融入群體,擴大社交圈子,避免成為被排斥者。校園暴力的另一大原因,是施暴者對外群體成員的排斥。施暴者可能會將班集體看作一個內群體,認同內群體的成員。而對於一些性格孤僻,遊離於班集體之外的同學,施暴者可能會把他們看作外群體成員。對於內群體的成員,校園惡霸可能會保持認同的態度:「我們是一個班的同學,要相處得好一點。」而對於一些很少參加班級活動,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同學,他們可能會想起被父母忽視、拒絕的經歷,對外群體成員產生敵意心理:「大家都是一個班的,他天天誰都不搭理,拽什麼拽。」施暴者會認為這樣不合群的表現是錯誤的,對內群體有攻擊性,充滿敵意的。因此,他們會貶低不合群的同學,採取暴力的方式打擊外群體成員,從而消滅他們認為的敵意性的來源,補償受挫的控制感和自尊心。

對於這類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融入集體,成為內群體的一員,避免被校園惡霸排斥,攻擊。家長可以讓孩子確認幾個平時玩得比較好的同學,周末約他們到家裡來做客,或者約他們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看電影,到兒童樂園玩。在家長的帶動下,孩子會有更多機會與小夥伴接觸,融入一個社交圈子。等孩子交到幾個好朋友,更積極地參與班級活動,那校園惡霸們會認識到,孩子是集體的一員,也有很多好朋友,並不是一個孤僻不合群的人。慢慢的,他們也會認同孩子內群體成員的身份,解除對他的敵意與誤解,減少欺凌行為。

3.幫助孩子慢慢學會與校園惡霸相處,滿足校園惡霸們的情感訴求,化解矛盾。校園暴力從另一個方面看,是關注和接納的訴求得不到滿足,因此用負面極端的方式來獲得關注和控制感,補償受挫的自尊心。對於施暴者來說,他們可能長期遭受父母的忽視和打罵,缺乏用關心,善意等方式來獲得愛的體驗,對於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有恐懼感,擔心自己被拒絕和嘲笑。因此,當他們產生情感需求的時候,他們更傾向於用熟悉和感到安全的方式——打罵,欺凌,來迂迴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如果能夠識別校園惡霸們的情感需要,給予回應,那訴求得到滿足的施暴者很可能會降低敵意,減少攻擊行為。

如果孩子對關心校園惡霸有抵觸心理,家長可以給他打預防針:「孩子,XX小朋友經常推你的書包,拿你的玩具,說明他關注你,希望能和你一起玩,他只是沒有學會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而已。他犯了一個錯誤,我們是不是可以幫助他,讓他多明白道理一些呢」,讓孩子產生幫助他人的控制感,對向校園惡霸釋放善意的行為有更強的內在動機。老師也可以多組織一些合作學習比如讓孩子和校園惡霸一起剪紙,畫畫,講故事,在完成各自的任務後,相互教授學習到的內容,從中學會相互理解和關心。久而久之,施暴者會認同孩子是自己的朋友,減少排斥感;對愛和理解的訴求得到滿足,減少用欺凌來補償受挫感的行為。


知乎首答。

兒童時期發生的一部分校園暴力,其實是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問題時的縮影,這一部分是可以通過家長和教師有意識的調節得到改善的。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兩個典型偏見

1.所有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都是本身就不太好的孩子

保羅· 休伊特的研究中曾經提到這樣一個案例:一個船舶供應公司的老闆勞爾· 烏加持在他女兒黛安娜在上六年級時發現,女兒遭到了班級里的一個男同學的言語騷擾,他會給自己的女兒起一些低級的綽號,威脅要給她點顏色瞧瞧等等。
作為父親的烏加持難以置信,他的家庭收入水平並不差,他不相信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於是這位父親決定要親自去學校替孩子解決這件事,但 11 歲的女兒哀求他不要這麼做,她說那樣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多數人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只是少數,集中在邊緣群體,但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邊緣群體只是更容易成為受害者,而校園欺凌的波及範圍遠比這廣泛。校園欺凌作為一個普遍存在於世界範圍內的問題,在任何一個文化中都可以見到。美國97年,98年和04年的相關數據表明,90%的中學生報告自己在上學階段曾被欺凌過,最早發生在學前期,約有10%~15%的學生曾經參與過校園欺凌。比如上面案例中黛安娜,她是啦啦隊的隊長,這顯然並不是一個大眾眼中典型的「受欺凌者」。

2.校園暴力總是伴隨著暴力行為

其實相比於肉眼可見的傷痕,更多存在於孩子們中間的是一些微妙的傷害方式,比如:

  • 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這通常是指通過故意操縱、破壞他人的同伴關係而傷害他人的行為,比如「我的朋友小紅今天和我不喜歡的小明一起玩,所以我聯合我的小團體故意排斥她」、「我發現小強還是繼續和小紅說話,所以我直接威脅小強再這樣我就和你絕交」等等;這些方式包括且不限於將他人排斥出團體,有目的地終止友誼或認同等等。

  • 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

間接攻擊同樣強調通過社會操縱地方式來傷害他人,但更傾向於非面對面的攻擊方式,比如背後傳一些謠言,通過迂迴的社會操縱達到使受害者面臨窘境的目的。

  • 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

社會攻擊的範疇要更廣,它通常是一些能夠損毀一個人的自尊、社會地位的行為,包括比如表情和姿勢的蔑視等等非言語行為,以及間接攻擊里的一些方式,比如誹謗、排斥等等。

這些攻擊模式都強調通過社會操縱的方式來傷害他人,並且,與人們的刻板印象不同,這種微妙的攻擊行為並不是女孩的專利,男孩同樣會這麼做。而這種傷害所造成的影響是更為深遠的;它們常常伴隨著暴力行為同時發生,卻更容易被監護人所忽視。

上面的兩個偏見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人們對於受欺凌群體和欺凌方式的誤解。

會在人際關係上遭受到欺凌的孩子常常有一些共同的特徵,比如欠缺社會問題解決( social problem-solving)的技能。這可能體現在他們被動、內向的性格上,使得他們在應對一些欺凌情景的時候缺乏讓事態緩和的技巧。一些在這方面比較成熟的孩子懂得用幽默回應挑釁,能夠看穿欺凌者背後的訴求,從而不受這些把戲的控制。
在學齡兒童之間,哪怕是好朋友之間也常常發生矛盾,在解決這些矛盾的時候,發展心理學家肯尼斯· 道奇發現成功的社會問題解決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步驟,而兒童在各個步驟上採用的信息加工策略的不同會直接決定他們最後的處理方式。

舉個例子 ,小強發現,自從在和小紅繼續玩之後,班裡的「小白」將對付小紅的那一套原封不動地用到了自己身上。現在,他迫切需要解決這個 social 問題,而這個步驟通常分有以下幾步:

  1. 找出並確認相關線索: 小白等人對自己態度冷漠,出言不遜並且偶爾有肢體威懾;
  2. 解釋並評價相關線索:自己沒有遵從小白一起孤立小紅,小白對此很惱火;
  3. 確定可能的問題解決反應:直接批評小白狹隘;把這件事告訴老師;向家長徵詢建議再做決定
  4. 評估反應及其可能的後果:直接批評可能讓小白更加惱火;告訴老師可能造成自己和一群小夥伴的對立;向家長徵詢建議還行,也許爸爸媽媽處理這些事更有經驗;
  5. 選擇一種反應:當晚回家向父母求助;
  6. 作出反應:避免當日和小白直接衝突,晚上回家把事情告訴爸爸媽媽,尋求建議。

很多孩子會卡在特定的步驟上,比如步驟 2 和步驟 4 ,因為孩子很容易對一些線索進行解讀和對後果進行評估時出現偏差,有些孩子可能對於判斷這些事情非常不擅長,無論是欺凌者或是被欺凌者可能都會出現這類問題。比如,小強可能會意識不到小白對自己的攻擊源於自己與小紅的關係,如果是這樣,那麼他就會對目前的境況束手無策;小白可能是因為將小強的「繼續與小紅玩耍」的行為解讀為「故意與自己作對」,所以直接發起了對小強的攻擊等等。

如果孩子在面對欺凌時無法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就很難做出正確的反應,相反,如果孩子能夠理解事情發生的真實情境,那麼他能夠選擇的解決方案也就更合適。因而,在兒童的交往過程中,如何與他人談論自己,如何談論朋友,如何通過言語了解朋友,關注朋友的訴求,以及如何向他人提建議……這些都是家長需要重視的技能,並且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在適當的場合下給予建議和支持。

此外,家長還能做的有:

  • 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
  • 鼓勵他們及時說出生活中遭遇的欺凌事件
  • 讓孩子更多地和同伴一起參加活動
  • 當孩子遭遇欺凌之後,讓他們確信「遭遇欺凌並不是我的錯」
  • 適當教授孩子一些言語技能和身體技能,以緩解或制止欺凌發生

此外,從欺凌者出發,改善欺凌者的行為其實也是干預校園欺凌的方式之一,這個在 @覃宇輝 的回答中有提及,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後,我想應該加上 @蘇中彥 老師提到的一些建議:

儘管social problem-solving的確是處理校園霸凌的常見措施之一,但釜底抽薪之計應是從校園氛圍、行為管理角度營造良性校園環境。畢竟個體行為受到環境的很大影響,就算把孩子打造成八面玲瓏的金剛,也抵不過惡性環境的侵蝕。

確實如此,這篇回答的重點偏向於教授受到欺凌的孩子如何應對欺凌,關於蘇老師提到的這一點,我會再去查詢一些資料以作補充,謝謝建議!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屢見報端,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今年省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和委員也不約而同地關注了這一話題,並形成意見、建議帶上了會議。

記者了解到,就在省兩會召開前夕,團省委聯合團杭州市委,專門就杭州市的「校園欺凌」現狀展開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杭州市青少年校園暴力主要以性格缺陷型暴力為主,冷暴力是主要表現形式,宣洩型暴力偶有體現。暴力的發生主要為即時型暴力,蓄謀型暴力事件偶有發生。

參與此次調研的專家、杭州師範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趙定東表示,與全國範圍內的校園暴力形態相比,杭州在暴力形式與程度上都表現出一定的「良好」現象,但性格缺陷引發的冷暴力、即時型暴力等隱性化趨向的暴力,要比顯性暴力在預防與治理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

報告從增強立法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注重家庭教育觀念和教養方式的改變、加強學校管理措施、學校教育中平等對待學生的個性特點、激發朋輩群體的力量、引導社會工作者進入校園暴力的預防與治理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那麼,在「校園欺凌」該如何預防與治理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專家又是怎麼說的?

代表、委員有話說

應努力使學校成為最陽光的地方

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春暉中學校長 李培明

李培明認為,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是有關聯的,但需要做區分,「校園欺凌不是一個法律用詞,它特指在校學生群體之間發生的不良行為,不應把外延擴大。」

從學校教育的層面來說,李培明說要堅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個是愛心與責任,第二是規則與秩序,第三是課程與文化,從學校的小環境來說構建一種秩序。」

他說:「愛是教育的源起和全部。教育的崇高就在於培養學生真善美的人性,不忘初心,堅守如一。對於學校教育來講,監管的責任首先是怎樣預防和引導,教育不能以對立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守住教育的責任就佔有了教育的高地。」

李培明說,愛心與責任是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基礎。李培明建議,學校還應開展規則意識和法制教育,「首先從校長到教師要有依法治校的意識。」這幾年在春暉中學,「依法執教」被列為教師師德考評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此外李培明認為,課程與文化是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路徑,「在學校教育與管理中,包括課程設置、活動安排,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當中,怎樣來定位、來把握問題,也是預防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架構心理健康課程體系省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嘉興市委會秘書長 迮育彬

從事教育24年,雖然現已調離教育系統,但迮育彬仍然非常關心這方面的問題,「校園是一方凈土,如果連校園都缺少安全、理想和人文關懷,對青少年的成長、對整個社會都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無論是校園欺凌也好,暴力也好,其實是一個很系統的工程。」

迮育彬認為,要科學看待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學校教育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同時也應該關注到老師的心理健康,把好入職關口。」

從課程體系上來說,迮育彬建議,從課程目標、內容架構以及教學方式、考評等方面,架構一個符合孩子成長的、貫穿整個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從源頭上設計一個比較好的教育途徑,相信對於減少校園欺凌現象是有所幫助的。」

因此,她建議,校園欺凌問題還是要回到源頭,抓早、抓小、抓苗頭和干預。她也呼籲廣大媒體正面關注此類事件,「媒體要建立情懷和社會責任來報道這樣的事件,在還原事件真相的同時,更多的是充滿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形成正面引導。」


解決校園暴力靠社會齊力省政協委員、舟山市副市長 徐燕峰

作為舟山市副市長,徐燕峰分管教文衛。在撰寫這一次的會議提案時,她將目光放在了校園暴力事件。「舟山的學生數量在全省同類城市中不算多,但同樣不能避免這類事件發生。」徐燕峰說,校園暴力事件呈現低齡化和上升趨勢,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怎樣杜絕校園暴力的發生,成了她思考的內容。她翻看了相關資料,分析了校園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她發現,有些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留守家庭或離異家庭放任不管,使孩子在成長中缺少關愛和教導,導致孩子心靈不健全。有些家長管孩子,可是教育理念、方法存在問題,導致孩子遇到問題時傾向於用暴力方式解決,「學校方面,也存在法治、心理等教育不到位的情況。」

另外徐燕峰也看到,目前一些網路小說、遊戲包含著色情、暴力情節,甚至連一些熱門幼兒動畫片也有「暴力」傾向,處於青春期的學生非常容易受影響,極易因盲目模仿、追求刺激而產生暴力衝動。

這些現狀雖然不容樂觀,但徐燕峰覺得,只要社會各界一起努力,這些現狀還是可以改變的。比如,去年出台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涉及了政府、學校、家長等,大家要各司其職做好相應工作。比如中小學校要承擔起育人的主體責任,有關方面要加強校園周邊治安管理,積極利用新媒體手段,建立校園暴力網上舉報平台,設立諮詢熱線等。另外加大對各大視頻網站、平台的管理。


專家解讀缺乏家庭監護的留守兒童應成關注重點

浙江警察學院教授,省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 金誠

「現在網路上關於校園欺凌的報道很多,我個人認為我們首先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把校園欺凌的現狀搞清楚。」金誠認為,無論是對施暴者還是被施暴者,校園欺凌的危害都很大。

對於校園欺凌問題,金誠認為應該「寬容不縱容」,給予實施欺凌少年一些法律懲戒,「從英國這方面的一項研究來看,95%左右的青少年到了成年後犯罪自然會中止,只有5%最後會走向職業犯罪,這個5%是我們今後干預的重點。」

「還有必須注意到的是,城市的欺凌現象實際上並不顯著,但在留守兒童當中帶有一種普遍性。」金誠說,調查顯示,在全國902萬留守兒童中有34萬農村留守兒童沒人監護,「我們對校園欺凌重點要關注的是浙江省到底有多少缺乏家庭監護的留守兒童,這個留守兒童既包括被欺凌也包括欺凌,這才是反欺凌干預的一個重點。」


學校應引進社工

參與校園暴力的預防與治理

杭州師範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趙定東

「前期,我們對杭州主城區的15所中小學進行了調研。」趙定東說,調查中發現,部分家長的觀念有問題。

「比如說我們調查的時候,有家長打來電話說就是鼓勵寧可我的孩子欺負別人,不允許別人欺負我的孩子。」趙定東認為,過度放縱自己的孩子,是校園欺凌問題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趙定東就此建議,「除了制度上完善、措施上完善以及對家長進行教育外,杭州市急需學校社工,請他們介入校園暴力的預防與治理工作。」

職能部門說

走專業化、精細化的預防道路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未檢處檢察員 童麗君

2013年5月,省檢察院專門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校園欺凌案件就歸該處審查。

童麗君認為,校園欺凌重在抓早、抓苗頭,其實應該早期預防這個行為,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檢察機關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與教育廳、學校配合,做一些校園預防工作。

」據悉,2016年,全省檢察機關單獨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18個,有171人擔任了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進校園巡講477場次,覆蓋學生185815人。

「但也有校長反映,法治進校園這項活動雖然歷年都在開展,但針對性不是特彆強,他們希望有一個菜單式的預防項目,比如說男生朋友怎麼相處,女性怎麼預防性侵,應該走一條專業化、精細化的預防道路。」

針對辦案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童麗君建議在修改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能夠增加中間處分措施,如保安處分等。另外就是建議對家長進行嚴加管教。


通過考核倒逼成效

浙江省教育廳 潘偉川

去年下半年,省教育部門開始關注校園欺凌事件。「針對校園欺凌我們開展了一次專項整治活動,並把它納入暑期對各個市、縣年中工作督查的一個重要內容。」

潘偉川說。潘偉川介紹,在省綜治辦的支持下,校園欺凌事件已被納入省委、省政府對地方黨委、政府平安考核的內容之一,「已經對幾個市、縣相關情況進行了扣分。」

潘偉川認為,校園欺凌事件產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相關的學生缺乏法律道德方面的知識或意識;二是學生間的一些矛盾沒有及時發現進行化解;三是家長或者教育管理不到位。

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潘偉川表示,下一步教育廳將對已經發生的事件進行認真梳理和分析,進一步探索如何加強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及時發現學生之間的相關矛盾。

「我們還要持續對這塊工作進行考核,通過考核倒逼地方政府、社會、學校、地方教育部門來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潘偉川還指出,教育部門可通過家長會等方式引導家長形成良好的教育方式方法,在親子關係上做些努力。


摘自微信公眾號「升學情報局」,如侵立刪。


先做孟母,再三遷。

將來孩子。

不是孟子也是君子 。


直接搞啥學區房,天天報班的,先好好反省自己偷懶吧。


一.孩子之間的攻擊來自什麼?
1.孩子之所以對他人行使暴力,是因為他們自己時常體驗暴力。
一位朋友開了一家藝術治療的學校,有幸在她的幫助下可以完成這項實驗。
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孩子在家庭中的感受與孩子對待屬於自己的小熊方式的相關性
在孩子進入學校的第一天我就會參與他們所有的活動,當哪個孩子不開心的時候,或者哪個孩子做出了特別優秀的事情之後,我都會偷偷的贈送他一個小熊玩具。
之所以不集體發放,而是在悲傷或者特別開心的時候私下贈與,是為了讓小熊和孩子形成親密的鏈接,讓孩子感受到,這個小熊是屬於我的,用此來賦予小熊更高的情感價值。
在2個月的觀察之後,得出了部分初步結論:

a.處於較為嚴重衝突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對小熊虐待的現象
b.處於控制型家庭的孩子,會對小熊很好,無微不至的照顧,這種照顧非常類似與控制,讓小熊按照規定的方式做好
c.較為孤獨的孩子會時常陪伴小熊,我問過那個時刻帶著小熊的孩子,為什麼做遊戲也帶著這個小熊?孩子說:我怕小熊會孤獨。

(參加藝術學校的孩子比較少,所以樣本很稀缺,參加藝術學校的孩子大多數家庭有問題,所以只能通過研究「特殊」來探究)
總結:被控制的孩子會控制小熊,被指責的孩子會虐待小熊,孤獨的孩子認為小熊也很孤獨。
這三個特殊現象似乎都在說明:孩子會把自己現在的感受投射給小熊。
孩子之所以對他人行使暴力,是因為他們自己時常體驗暴力。


2.對現實的不滿更容易造成暴力現象
在未保中心實行「天使援助」計劃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出去給孩子們買小包子,他們很喜歡吃。之後想要再買,但是被工作人員制止,因為孩子們的飲食是國家供給,不能自費買。二是外面的東西有安全隱患。
孩子們知道沒有小包子吃了之後都很沮喪,當天的暴力行為多了很多。
我觀察到了這一現象之後,就每次他們遇到一些他們不滿的事件之後,當天他們的衝突會不會增加。
觀察結果證實了我的猜想,當孩子們遭遇了自己無法超越的挫折之後,他們更加容易互相使用暴力。
這一點在我們成年人身上也有,當我們工作上遭遇不順的時候,家庭爭吵的概率會加大。

以上兩點的總結:
我們因為挫折而產生攻擊性,這種挫折越是難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超越,攻擊的可能越大。
當我們自己時常被暴力對待的時候,我們更加容易選擇使用暴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攻擊性。


二.如何解決?
1.減少不可超越的挫折
非常建議家長在家中設置代幣制對孩子進行管理,孩子想要一個腳踏車,你可以讓孩子用一些基本的勞動自己賺取,比如自己疊被子,洗襪子... ...
這會幫孩子擁有【延遲滿足的能力】、【自我效能感】、【通過自己的努力超越挫折】。
家長不需要幫助孩子完成任務,但是需要陪伴孩子超越困難,包容孩子犯錯。
這樣,孩子更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使用理性,而不是隨著情感發泄。
家長需要做到:
a.積極關注孩子表現出來的優點
b.包容孩子的錯誤,讓孩子勇於嘗試,自己改正
今年夏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游泳,觀察到了很多有價值現象,孩子學游泳的時候,如果家長在旁邊不斷嘲笑孩子的動作丑,孩子學會游泳會很慢。相反,如果鼓勵孩子每一點的進步,孩子進步會很快。
有一個孩子不會換氣,下去就上不來了,問我怎麼換氣,我演示了一遍,孩子模仿了一下,雖然動作依舊很不到位,但是我依舊說了一句:哇!你是怎麼做到的?剛才還不能換氣,現在這麼快就學會了?
之後那個孩子不斷的在我身邊游,我就這樣看著,做的好的就鼓勵一下,第二天我再來的時候都已經游的比我好看了。
孩子眼中的困難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因為他們更弱小;
孩子眼中的困難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小,因為他們善於遺忘。


中國的老師與家長特別善於使用嚴肅來建立權威,這樣的權威只有約束而沒有歸屬。
老師需要先了解孩子,然後再使用對待方式,因為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他們有著不一樣的管理方式。
班主任是孩子在校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班主任的能力直接決定了班風。
我初中時的班主任開學就知道我是混混頭子,直接安排我做了班長,自此之後壓根不敢犯錯,認真履行職責,保護班上的同學不被欺負,同學們也很認可我,越認可我我越負責。
如果他當時知道我的過去把我當壞孩子對待,他一定會收穫一個非常頭疼的學生。他沒有用我的過去定義我的現在。
孩子的調皮是環境與性格共同造成的,否定環境,把調皮當做孩子的個性,那麼孩子真的會把調皮發展成特質。
一個老師能夠不需要通過教師的身份建立權威,那麼這個老師就是成功的。只有對自己不自信的老師才會用嚴肅偽裝權威。(針對兒童教育)

2.引導兒童象徵性的表達自己的攻擊性
a.做遊戲
為了解決流浪兒童之間的相互攻擊,我試過很多辦法,再沒有哪個方法有做遊戲簡單了。
給孩子們設置一些比賽,根據興趣報名,那段時間確實累趴了,因為有些項目只有一個孩子報名,我需要都會,然後成為比賽對手。
有個孩子愛好繡花,我連穿個針都練了很久......
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愛好提名比賽項目,照顧到每個孩子,邊緣的孩子特別容易有攻擊現象和內心挫折感,所以不能一鍋端,如果學校只有籃球比賽,那麼身體弱小的孩子會很沒有存在感。
b.衝突干預
當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時候,老師的干預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時機。
大多數老師面對孩子打架,都是一個人一巴掌,根本不問為什麼,孩子們依舊不知道錯的什麼地方。
衝突干預有一個原則:認可他們憤怒的情緒,幫助他們改正發泄憤怒的方式。
孩子犯錯,是對錯交加的,老師以為正確的批評,孩子會委屈,因為老師大多數全盤否定。
步驟:
1.澄清發生了什麼
2.表述其中正確的部分
3,。幫助孩子們學會互相尊重,用其他方式發泄自己的憤怒,比如兩個人去跑步,誰輸了服誰,或者比賽成績,或者其他比賽... ...
不要逼著孩子認錯,而是讓孩子真的知道哪裡錯了。


我來稍微歪個樓,說個初中時候的事。
我從來沒有和任何人說過,這件事影響了我的職業選擇。
有個同學,叫凱。成績不太好。其他並沒有什麼特別,也不調皮。莫名的一天,他被封為「霉神」,說只要被他碰一下,班上的人就會倒霉,比如考試考砸,無辜被老師訓,做點踩線的壞事被老師抓到等等。
從此以後,全班都變得神經兮兮,他所到之處人人避之則吉。狹路相逢避無可避之時,都是一副慷慨就義之態。
這個班的同學都非常優秀,大多都是大學教授的孩子,各種競賽不知拿了多少獎,現在基本都在國外。
但是當時,他們都像著魔了一樣,變得非常迷信。凱什麼都沒有做錯,就被全班孤立了,這種全班的冷暴力非常可怕。
凱越來越沉默,越來越沒有存在感,我經常看見他腆著笑想要討好某個同學,但是人家一見他靠近就做驚嚇狀跑得遠遠的。
我對這樣的事情是看不慣的,但是我也不敢站出來反對他們,帶頭的都是全班成績第一梯隊的,其他人是跟著湊熱鬧,我如果反對,想想也知道大家會對我什麼態度,輕則傳我喜歡凱,重則連我一起孤立。
我曾經在給班主任的周記裡面提到這件事,但是班主任完全沒有理會,倒是我某次點評班級裡面幾個優秀學生的管理藝術,班主任誇我「分析得很有水平」。
三年過去,凱的成績越來越差,高中沒有考上,畢業就完全消失了,不曾參加過同學聚會,後來輾轉聽說他得了抑鬱症,會胡言亂語,但是十幾年前,我完全不了解抑鬱症是個什麼病,後來就再也沒有聽到過他的消息。

我們的德育教育一直在灌輸:大家要友愛,要善良,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可是事到臨頭,就沒有人再談這些了,校園暴力就是因為同學的冷漠、惡意,班主任的漠視、不作為,才能一屆屆的發展下去,如果當初有人能站出來干預這件無聊的事,凱的人生定是不一樣的。

我對自己當初懦弱的自責,促使我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因為這樣,當我再次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我不再是當時那個膽小的初中女生,我可以鼓起勇氣,站出來大聲地制止他們……


我的辦法是向地藏菩薩低頭,先求個buff再說,要不腦袋一激動就不清醒,越幫越忙倒是有份。


原因是多方面的,沒有本質原因一說。干預方式?當然有,問題在於願不願意承受干預的代價。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校園暴力:
目前關於暴力的定義得到較多認可的有兩種。第一種是(Olweus,1999)「暴力是動作發出者的攻擊性行為。即他是用自己的身體或別的物體(包括武器)去傷害(通常很嚴重)另一個個體的攻擊性行為。」第二種定義來自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1999)「對自己、他人、群體等廣泛地使用體力或其他能量來恐嚇,其結果導致了或最大可能導致了受傷、死亡、心理傷害、發展不良或剝奪的行為」。校園暴力是近年來在教育界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近期有研究者將校園暴力概括為:「一般泛指發生在青少年之間,與學校的教學活動直接關係的暴力行為,既包含了發生在校園內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發生在校園外但與學校有著直接關係的暴力行為。」

然後分析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婚姻生活、家庭教育方式等都是影響校園暴力產生的重要因素。我國大多數父母並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推崇。據有關調

查發現,80%的問題學生來自問題家庭。我國司法部少年犯罪與改造研究課題組對全國 16 個省市 18 個少管所的 6 495 名少年犯的抽樣調查表明,有 26.6%的少年犯來自破碎家庭。夏以玲研究指出,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其家庭是單親家庭或破碎家庭的比例要高於一般少年。馬利克和戴維斯發現,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較容易產生打架、攜帶武器的行為。普利斯和阿法里特也指出,在暴力程度高的學校內,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人數佔有很高的比例。有研究表明,家庭婚姻生活和諧、婚姻狀態較好、家庭氛圍較好的家庭,其子女發生暴力行為與偏差行為的情況較少,也就是說,父母婚姻狀況越和諧,子女越不易產生暴力行為。

2.學校因素。一方面是教育因素,應試教育學過分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形成的培養。應試教育使一部分學生成了被淘汰者,於是他們試圖以基力這種特殊方式來獲取老師的關注與同學的承認,使其扭曲的成功心理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是教師因素,個別教師本身就存在心理問題,人際關係緊張,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也不夠科學。有些教師以個人喜好來對待學生,致使受不公正對待的學生心理受壓抑,對教師產生厭惡、報復心理,嚴重者甚至會走上越軌的道路。

3.學生個人因素。一是生理因素,學生精力旺盛,情感高漲,極富冒險性和衝動性,辦事莽撞,缺乏理性思考,生理與心理成熟不協調。二是心理因素,許多學生在家中被過分溺愛,缺乏應對挫折的經驗,遇到挫折不會應對,同時缺乏相應的社會支持系統,最終會導致內心情感無處排解而被壓抑,成為日後越軌行為爆發的潛在因素。

4.社會因素。一是社會環境,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風氣盛行,倫理道德被輕視,社會生活常出現以暴力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使學生被影響。 二是媒體過多的負面報道,社會媒體對校園暴力事件的重頭報道,使青年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模仿,甚至盲目跟從,也是引發相應暴力事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知道原因,當然就有干預方式:


1.來自家庭的干預。對父母進行培訓,教授正確的育兒策略。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要求家長要為子女營造一個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在單親或離異家庭中,要求家長更要借得如何「經營」好家庭。另外,家長應該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對孩子的經濟進行預算。

2.來自學校的干預。(1)進行廣泛的心理普查。通過心理普查,使學校了解新生入學後整體的心理狀態,為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制定有關心理教育政策提供客觀的量化參考資料。(2)在新學期初,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幫助新生順利的適應新的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自我心理調節等能力,並逐步完善其人格。 (3)通過豐富的校園活動來發泄壓抑的情緒。學生可以在校園活動中緩解人際壓力,培養良好交際能力,形成潛在社會支持系統。也可以通過校園文體活動來緩解生活中產生的挫敗感。(4)開展挫折教育。每一所學校都應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使學生在遇到挫折時能夠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提高其心理容納性和承受力。(5)學校要提高教師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有效防止教師的不健康心理波及學生。

3.來自社會的干預。公安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使學生產生震懾心理。公安部門負有維護社會治安的法定職貴,打擊和遏制「校園暴力」義不容辭。公安部門都應積極協同學校、家長,進一步加大對校園內外治安案件的查處打擊力度,對學生產生足夠的震懾心理。

4.建立學校—家庭—社會聯合預防機制。社會生態學理論」是目前比較理想的校園暴力的預防理論模式,由 WHO專家提出和倡導。其中除了對青少年個體的健康危險行為的了解外,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對學校、家庭、社會等環境的危險因素的分析,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聯屏障的預防和干預系統。

總結:從上面可以看到,干預方式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協同,但是有多少家長和學校可以做到呢。有多少父母會去接受培訓,學習育兒策略。有多少學校會進行嚴格的心理普查。就如:沒有破不了的案,只看你願不願意。可惜就連願不願意也不是你說了算的。

參考文獻:
張璐,蔣善,王衛紅(2009),中學校園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129,17-19
王曉梅(2013),心理干預在預防中學校園暴力中的應用,《基礎教育研究》,47-49
賈金玉(2006), 從心理學角度論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2,217-218
雲清,從心理教育角度審視高校校園暴力


其實很多所謂校園暴力,明明就是「校園有組織黑色性質暴力」,就是校園黑社會。

組織分明,小學生拜初中生為校外大哥,從而獲得自己在校內做大哥的權利。初中生拜高中生,高中生拜校外閑散人員。
有經濟利益:保護費層層上繳
有嚴密組織:一級級的大哥,一整個行政區的小初高中之間形成複雜的網路,下課話題都是「XX校的XX大哥真牛」
有社會地位:大哥有太妹圍繞,要求其他同學幫自己抄作業。
明目張胆:上課期間當著老師的面把沒交錢的拖出去
有發展新人方式:欺壓普通同學交保護費,進而要求他做其他事,最後發展成小弟
有晉陞希望:大哥畢業後小弟可以競爭大哥
平均每年幫派衝突砍死三人,一般是初高中生
整個模式完全無解,老師、家長、其它同學、校方都不行。
警方的話,有未成年人保護法。16歲以上進少管所至少要到兇殺級別,大量其他犯罪活動的「少年犯」逍遙法外,由父母「好好教育」。
這種「祖國的花朵」做這些事情不受懲罰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受家庭、環境影響嗎?那成年人犯罪不也有童年這些因素作用?人有free will本來就是法律執行的前提假設。成年刑事犯怎麼不請個心理醫生說兩句就放出去了呢?
而且不良少年如果是因為父母喝酒打媽媽童年有陰影,那麼其他兒童來學校每天擔驚受怕要交保護費還要被打,惹了他們每天出校門口被「熱烈夾道歡迎」,難道心理陰影不大嗎?
就因為他們是未成年人,對其處罰會影響他以後美好生活的希望嗎?憑什麼為了一個不良少年的希望要斷送五六個正常兒童的希望?很多兒童被打得學都不敢去上,家長覺得是小朋友打架不以為然。
看看新聞裡面被同學同齡人虐死打死性侵的少年兒童有多少。沒出人命的新聞沒報道的更多。
那些說教育、心理諮詢感化可以挽救的自己去試試。呵呵噠。
覺得小朋友天真無邪的輿論力量太強大了,匿了。


你知道為什麼人們總喜歡暴力嗎?因為它讓人感覺不錯。人們發現暴力帶來深深的滿足感,但除去這些滿足感,暴力行為會變得非常空洞。
——《模仿遊戲》


因為他們覺得很酷


初中,我說話很直接,得罪了班上最吃得開的女生A,但她一直沒說,一次小事,班上另一個跟全班關係都好的女生被老師誤解,A就造謠說是我說的,導致跟我關係比較好的一群女生都不理我,直接跑著躲我。其中有一個是從小學就認識的同學,回家的路上我跟她解釋了這個問題,她還安慰我,第二天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孤立我的團體。當時班上另外還有兩個女生,跟她們不怎麼熟的也被劃入了被孤立人群。好在是期末,就一個星期就放假了,開學後她們就跟沒事兒人似的,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我不在乎,但我不傻。之後就有要做到圓滑處事的想法,但情商過低沒成功,現在跟同學相處都挺正常的,挺能侃,但是就是會有沒來由的自卑感

冷暴力是最不會被家長老師注意到,殺傷力卻最大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我一直瞞著沒讓我爸媽知道,一次不小心說出來了,後來將近一個月我媽都在旁敲側擊的問都有誰,跟我最好的那個也參與了嗎,雖然知道是為我好,但是真的把這個當做人生恥辱不想再說,而且他們也沒有作出任何實質性的建議或意見,我爸還在後來教育我的時候扯舊賬扯到這個問題,說我是活該,我說話這樣怎麼可能有人願意理我。我當時已經快上高中,能夠理解有自己的錯,他說的也沒錯,但是這的確影響到了我的自尊順便延長了我的叛逆期。


小透明非常開心收到邀請
現在還沒正式帶班,之前所學也有限,回答對現象的理解還好,透過現象看本質以本人的學識和經驗還有些費勁,談談我的看法吧

孩子,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其行為模式主要來自於對父母親人的行為模式的複製,他們會觀察父母的行為並學習,同時也會自己用學來的各種方法來試探父母以及老師的底線。

孩子會在這樣的學習和試探中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如果其所有的不合適的試探都被父母所允許,那麼他可能會愈發趨向於任性、自我中心。通常在這樣的過程中,老師只能扮演引導以及示範作用,但最終的結局的書寫還是由父母來畫下


小孩子壓根就沒把暴力當回事,他們只是覺得好玩或者隨大流。根本的方法就是讓小孩知道被打人的感受。讓他們理解被打人的感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因為和小孩講道理他們根本聽不進去。


忍不住答一下。我的童年幾乎都在被欺凌中度過,最明顯的原因是我小時候長得又黑又胖又丑,成績差,還自閉(現在看我兒時的照片真覺得這小孩天生一副欠揍相)。所以幾乎天天放學後被同班的兩個小孩堵在路上打一頓,而我軟弱得既不敢還手更不敢告訴家人。最清晰的記憶是讀小學一年級時,課間休息時間,他倆在教室後面一個把我按在牆壁上,一個用拳頭用力捶打我的肚子,我同樣默默忍受,直到被老師看見。那是個新來的男老師,我至今都記得他斯斯文文的模樣。我害怕得要命,生怕他會像其他老師一樣嚴厲懲罰我。但是出乎意料,他很溫和地說了幾句類似不要再打架的話,就讓我們回座位了。我從此特愛上他的語文課,成績竟然慢慢上升了。後來,慢慢地,我的大腦好像突然開竅了一樣,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第一,不知不覺成為老師的得意門生,便不再有人敢欺負我,反而都爭著和我玩。
從我自身的栗子來看,無非是弱勢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而有效的干預也是著必須的。被欺負的孩子害怕大人知道後責罵,以致受到長期隱秘的傷害。所以家長或老師唯有溫柔以待,真正給予孩子關心和愛護,才是解決之道。


自己跑來說一點,其實,人的成長過程,很類似人的演化過程,原始的人類,就是通過暴力生存的,慢慢才會學到規矩,學到禮儀,變成我們今天的人類。擅自干預的成人,其實更多地是由於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舒適,其結果就是孩子無法正常過渡,有所缺失,要麼壓抑一輩子,變成窩囊廢,要麼壓抑到無人來約束時,然後用一些更高級更合法的方式去展示暴力,這都不算好結果。


我講一個我小學的時候遭遇的一次校園暴力吧。匿了。我小學時候吧,在一起玩的小孩中家庭條件算是還可以的,就因為幸苦攢了五塊錢,不小心讓他們看見了,有一個女孩,她就想要我給她買吃的,但是我沒同意,就背後說我的錢是偷來的。而在我小學以前,幼兒園的時候,我家是很窮的,而且我媽打我也比較狠。可能是那時候弄的心理陰影,那女孩在背後說我壞話後來傳到我耳朵里我也不敢跟她對峙,更不敢跟我媽講。再後來,忘了是什麼事了,有個小潑婦被那個女孩在背後搬弄是非,髒水潑到我頭上來,讓那個女孩領到我家要說法,我爸我媽當時就沒讓她,把她打發走了。然後那個潑婦就在我家樓道里寫我偷錢如何如何。把我媽氣壞了,後來領著我到那個潑婦家裡問是怎麼回事,然後讓她媽給我把那些字都蹭掉了。

這件事說的是什麼,第一點,不要總是無緣無故打小孩,這樣他們很多時候不敢跟你交流,你壓根不知道他們在遭遇什麼;第二點,多和自己的小孩交流,引導他們和你分享他們日常發生的事情,用你成年人的思維幫他們解決;第三,永遠不要覺得,哎呀就是小孩,又沒啥,很多時候就是這種小事會積累小孩的一些性格,積少成多,量變導致質變。

其實吧,千人千面。咱管不了別的小孩好不好,咱只能管好自己的小孩,好好教育他,讓他不要什麼都窩在心裡,出去挨欺負回家沒話說。這種性格的培養很重要的,你就像我遇到的那個女孩,你說我能怎麼辦?她就是那種喜歡搬弄是非滿口謊言的人,小孩子識人不清,做家長的只能從自己小孩的日常生活里提醒他,關照他,告訴他少跟這樣的人玩,當被欺負了,就得該算賬算帳,一味打小孩的父母也不是啥好父母。


兒童的思維其實是更接近動物的思維的。

一個動物出生後需要確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是確定自己處於食物鏈的什麼位置。

那些東西我可以吃,哪些東西會把我吃掉,他總要有個方式去判斷。

攻擊,是最常用的辦法。

兒童相互之間的,和兒童和成人之間的都是這樣。


這裡額外說一句,有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打大人,這個其實是你在他進行試探性攻擊的時候給他了錯誤的信息。
他第一次打你,你躲開了。他的本能是確定了你打不過他,而不是你愛他。所以,他推斷出你是處於他的「食物」里的,他可以命令你,攻擊你。所以以後當他有要求不能被滿
足的時候就會再次攻擊你,來檢驗他是不是還在於你相對的食物鏈的上游。如果,你一邊拒絕他的要求,一邊不對的的攻擊進行正面回應(沒錯,我說的就是打他)。他會陷入一個困惑的狀態。 為什麼這個弱小的東西不服從我的命令。
所以,當孩子在十歲以下,甚至十四歲以下時,合理的體罰是應該被允許的。

至於,小朋友之間的打架,如果不是特別嚴重,最好不要直接干預。讓他們一次確定出他們之間的「地位」關係,對他們以後得相處沒有壞處。

友愛,尊重,這些東西我覺得不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可以理解的,這些硬性灌輸沒有什麼意義,等待他們上學,讀書一點點學習知識,文明。他們自然會明白。

可是,學齡前,就進行這總教育,我覺得有點早。而且,長遠來說,也沒用。「中國式讓梨」就是典型的例子。


推薦閱讀:

從心理諮詢的角度來說,哭泣這種行為應該被鼓勵嗎?
如何選擇合適的心理醫生、抑鬱症醫師?
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死亡?怎樣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需要做哪些心理干預?
癮的定義是什麼?不想戒掉的能叫「癮」么?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人際交往 | 家庭教育 | 校園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