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定要結婚,要組建家庭嗎?獨身女人老了會特別慘嗎?

題主女,年近30,身邊很多同學,尤其大學女同學都單身未婚。都說,看的上眼的男人都結婚了,剩下的要麼條件好太挑剔,要麼實在沒法要。加之都工作數年,有一定經濟基礎,單身過得也瀟洒,只是偶爾也會孤單,但是,大家一致認為湊合嫁了,拉低生活水平,還不如不嫁。題主現在想單著,又怕老了各種孤單寂寞沒辦法克服,對未知的未來充滿了恐懼。身邊上了歲數的女性一致口徑,女人一定要有家庭!故提出此問,希望能有高人指點迷津,謝謝

26/7非原題主補充:希望有相關經驗的人可以談談。
畢竟不是站在那個年齡,沒有足夠的經歷,有些感觸還是不夠,也不足以讓人信服。


去年年底,我還是單身,正跟爸媽打電話時,忽然覺得氣氛有點不太對,於是刻意停頓了一下,感覺二老有話要說。

果不其然,我媽頓了頓嗓子,以一種極其不自然卻努力裝作極其自然的聲調,試探性的問我「談戀愛了沒?有中意的男生嗎?」

我心裡一驚,想他們之前從來沒問過啊,這也太突然了,剛剛不還是讓我吃好喝好注意安全么?

「矮油,你們好煩」,我故作傲嬌的回答。


可讓我沒料到的是,這才只是個開始。

隨後的幾次電話,我爸媽步步緊逼,問題已經從當初的試探轉至赤果果地「你也老大不小了,這事兒得放在心上,你看那誰誰現在可著急天天相親呢……」

「哦。」


就連不常聯繫的親戚,我記得上次見面還「哎呀,好久不見又長高了呢」,這次直接是「有男朋友沒啊?哎呦初中跟你一班的XXX上個月都訂婚了,你也要抓緊了哦」

「嗯,阿姨您吃菜。」


心情有點不太美麗,想約個朋友出來喝茶。

「周末?周末不行我要去買東西呢哎呀結個婚好麻煩的等你結婚就知道了你啥時候結婚哪哦對你還沒對象是吧?」

「……」



眾人的圍攻,成功地讓我開始著急了。

何止是著急,我簡直是焦慮了!!!

我也開始進入題主所描述的糾結。

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我就在糾結。

越糾結越失眠,越失眠越糾結。


為了不至於浪費一晚上的睡眠,我在迷糊之中做出一個決定:

那就來實際了解下吧,選一些樣本,看看結了婚或者沒結婚,哪邊人更幸福。


然後我就睡著了。


醒來我簡單畫個圖,如下:


然後我就按照這個框架,開始搜集所有我認識的、能接觸到的、現在城市的或者老家的、大齡女青年。(其實當時我也覺得有點不太對勁,但尋思著即便不能得出數據性的結論,一些直覺性的判斷總會有的吧。)抱著這個想法,我開始繼續對她們「深入了解」。


所謂深入了解,就是盡量找機會和她們接觸,約一起吃飯,約一起出去玩,翻微博微信,沒事找事聊天……然後我果然有了新!發!現!

我的新發現是,這個世界竟然如此規律,除了聊得來的,就是聊不來的。


所謂聊得來的,就是和一些人呆在一起,我很容易就忘記本來的目的了,只覺得太開心,時間過得太快:


有個單身同事,愛吃不胖,32歲的年齡23歲的身材,愛美酒,極其愛烹飪,第一次去她家我倆就開始切磋廚藝,自己吃嗨了還做了滿滿一大盒甜點第二天帶給辦公室同事。


有個美女姐姐,20出頭就嫁人,生完孩子身體完全沒走樣,回到職場還自帶幹練氣場。看向自己老公孩子時眼神瞬間放光,解釋不愛在朋友圈曬娃是因為「都是正常生活嘛,也沒什麼好曬的」……


而另一群人,何止聊不來,簡直是不用「我就是來了解一下」來安慰著自己,你都想收拾東西立馬走人。


「每個周末都差不多吧,在家呆著,身邊人都結婚了,結婚了誰還理你呀,眼裡都是自己的丈夫孩子,我也不自討沒趣……唉,我雖然沒結婚,但男人也未必靠得住,結婚了離的不也多的是,至少我也沒折騰……」


「男人,都是結婚前一個樣子,結婚後一個樣子,沒一個好東西……婆婆更別提了,不就看我是外人,全都欺負我,說到底這世界上最疼自己的還是自己爹媽……哎呦,寶寶來媽媽這裡,哎呀我就指望我家寶寶了,寶寶你要爭氣哦」


……


話說,聊了一圈時,我開始反思我最初的想法,是不是哪裡出錯了?

如果按照我第一開始的設想,那我所了解的這些一點意義都沒有。

單身也有幸福的和不幸福的,已婚也有幸福的和不幸福的。


這時我才反應過來,是我最開始的歸類就錯了。


怎麼會有這麼簡單的事情,只要選擇不結婚或者結了婚就會幸福?


生活里,本就不是

而是


我們所有的迷茫與糾結,恰恰因為我們把目光只放在【結婚】或者【不結婚】,我們輾轉反側,因為我們期盼只一種選擇便可以帶自己過幸福生活。


但如果只是一張證就能決定幸福與否,人生未免也太輕鬆了吧?


真正的幸福,應該是取決於你內心的標準和你為之付出的努力。當你內心有一種「我要過怎樣生活」的期望,你所有的選擇會向它靠攏,引導你過上如是的生活。要不要結婚、跟誰結婚,這也是個人應該承擔的選擇。

不願意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希望一勞永逸,希望別人指出哪條路是正確的,以便於當結果有偏差時可以把責任推卸給別人,這是懶惰。


對自己的生活懶惰,那又能指望生活回饋給我們什麼呢。


懂得如何讓自己幸福的人,在單身時會幸福,也會幸福的結婚。她們自己幸福,也能給別人帶來幸福。

無法讓自己幸福的人,在單身時不幸福,即使結婚,也無法幸福,更無法給別人帶來幸福。

然後我就想通了。

並為自己之前的糾結感到羞澀(chǐ)。

所以寫這麼多,也是希望把這個心路歷程分享給大家,趁早擺脫糾結,抓住每一天的幸福。


以上。

利益相關:不是獨身主義者,也不主張大家都要結婚。只是不建議大家把所有的不幸福推給單身、或者推給結婚。


畢竟是自己的生活,咱能推給誰呢?


那些獨身女人活的漂亮的,是因為她們的生活能量本身就很高,她們單身或進入婚姻都能過的很好。

而不是想結婚卻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對象,不得已考慮獨身,
當一個人失去尋找捕獲異性的本能時,說明生活能量已經很低了,
證明精力不夠,不是很會玩的那種人,
這種情況下並不應該考慮獨身。

不論將來怎樣,現在應該先充實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有多一點的選擇權,
無論選擇獨身還是婚姻,都不要讓生活逼迫做出不得不的選擇,而是在有選擇權時選擇自己更喜歡的生活方式。


我一定要與大家講的一個人是我曾經的房東 Cathy
照片里她笑得像個小朋友一樣燦爛。那天我自己買了羊肋排,不會用她家的烤箱,請她幫忙。

我沒問過她的年齡,也不擅長猜測,50多歲總有了吧。

cathy 自己住在一個非常溫馨的房子裡面,屋裡面的傢具和擺設都帶著花邊,廚房和浴室纖塵不染,讓我這個男生住的超級不敢舒展。

我站的地方右手邊就是她家了,直接把人家家貼上網不太好。

我站的地方右手邊就是她家了,直接把人家家貼上網不太好。
大約類似這種房子
兩間卧室,客廳連著廚房,一間浴室,後面是車庫


kathy至今未婚,也沒有小孩。父母都去世了。
在一家傢具公司做文職,一禮拜有兩三天假。白天上班,晚上回來踩縫紉機做手工或者看書。有時候看一會電視,然後就早早睡了。
車庫裡一台本田飛度,淡藍色的。
周末要麼去看她妹妹,要麼去和他男朋友玩。
對,她有男朋友。她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還滿是得意。她和她男朋友談了19年戀愛,一直也沒結婚。她說她男朋友想結婚,想同居,但是她自己不樂意。

冰箱上貼著一個小男孩的照片,蠻可愛的,她說是她妹妹的小孩。

kathy就這麼幾十年如一日地,少女心一樣地活著。
我也沒覺得她哪裡過得不好,家裡也沒有寵物。就是極其乾淨,又很溫馨。

我覺得中國女人也不一定人人都渴望婚姻家庭生活。尤其是中式家庭家務繁重,家庭主婦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報償。但強大的社會壓力迫使人不得已做出選擇,在東亞國家,活得與眾不同,需要更加強大的心理和自我認同。

我覺得女人在經濟獨立的情況下,對待婚姻非常慎重不是什麼壞事。

在中國大城市的高房價之下,男女結合既是情感訴求,也是經濟合作的需要。社會的巨大壓力,單憑一個人獨木難支,需要兩個人共同來承擔。其實古往今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就是社會的組成單位,男耕女織既是經濟形態,又是生活常態。一個人在農耕文明,太過脆弱,忙了一整天,回家連口熱飯都吃不上,所以才有田螺姑娘的傳說故事。給予單身漢些許盼望和溫暖。

進入工業社會,最小生產單位由家庭變成個人,白領依附於公司而不是家庭。於是人和人的獨立性開始凸顯了。
女權主義運動和性解放運動也讓女性有了獨立和表達慾望的權利。
有學者稱,一切的壓抑都是性壓抑,我對這句話大部分贊成。

在城鎮化與工業化日益成為主流的中國,是否還要固守農耕文明的一套價值觀,把性和婚姻,把家庭和幸福捆綁在一起,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隔海相望的日本,性產業極為發達但是性犯罪率逐年下降。
而中國,一次次的凈網行動,與女大學生失蹤,女教師夜跑罹難這類刑事案件發生在同一時空。

年輕男女有性需求,其中的一部分又不想過早進入婚姻。然而價值觀普遍反對非婚性行為,以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婚不嫁,不是gay就拉拉「,這樣一種單一的,毫無包容性的社會價值。

於是婚姻就成了解決經濟壓力,和解決性需求的唯一答案。
而高昂的房價,高額的稅負和不平等的勞資關係,都轉嫁給適婚年齡的青年,就變相成了」性稅負「。中國男性的」性成本「和」性稅負「,在全世界應該是最高的。

同樣,女性也面臨著必須潔身自好,想做就必須嫁,要嫁就嫁個有房有錢的。這樣的婚戀觀。「經濟適用男」不一定能讓女性有慾望,但是卻是「一定要嫁人」下的最優選擇。這種選擇也催生了婚外戀或者家庭不睦,種種不穩定因素又使得這種經濟聯姻變得岌岌可危。

每次我看到這類問題,都會想起kathy,想起她雖然一個人住但是光亮如新的家。

每次我看到這類問題,都會想起kathy,想起她雖然一個人住但是光亮如新的家。

人是社會動物,但也沒必要每個人都擠在一塊,每兩個都要粘在一起。
中國這種二元經濟,年輕人既不服從鄉里農村那一套,走到了大城市價值觀契合,但是經濟壓力又巨大。被父母催婚,和被房租催婚,都是一樣催婚。
假如決心不過一種依附男人的生活,又能獲得男朋友的諒解和尊重,那就是kathy的生活。
如果堅決一個人承受,但是遇到喜歡的男生,可以在一起試試,那就會被坊間冠以「greentea」的稱號。
假如自己受不了經濟的壓迫,和父母的威逼,又找不到自己摯愛,能心悅誠服的婚姻,我只能建議男生擦亮眼睛。

晚景凄涼是每個人所極力避免的境遇,然而為了避免日後的頹唐,選擇閹割自己的慾望,又是另一種渾渾噩噩。
有一種得過且過的女人,跟誰在一起都是害人害己。因為每條路都不是自己選的,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們什麼都想要,沒有主次之分。吃一百個豆不嫌腥,這山又望著那山高。

一個對待生活不怯懦的人,生活也會給其相應的報償,無論婚姻、離異還是壓根就沒結婚,都不會動搖一個人自娛自樂且樂在其中的根基。
我希望勇敢的女孩收穫幸福。
乖女孩不被傷害。
好女孩少抽煙喝酒,
傻女孩傻人有傻報。

貌似有點離題了哈,詞不達意,言不一一。


上了知乎覺得結不結婚真不是個事兒。
回到生活才發現,結不結婚還真是個事兒。


人的衰老本來就是一出悲劇,結婚未必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很窮的話,婚姻甚至會加劇這個悲劇。
1、生活重心問題。你很可能好不容易退休了兒女結婚了 你卻仍然得不到休息,因為你有孫輩了。就中國現狀來講,雙職工家庭是沒有太多精力帶小孩的,都是老年人幫著帶,小孩最小最不聽話(也聽不懂啊)他們扔給老年人,但當小孩懂事一點可愛一點了,他的父母就會去索要孩子了,你仍然被拋下了。
然後呢?你老伴又生病了,如果你家沒錢,你請不起僱工,你兒女沒時間沒精力,只能你去伺候病人。你以為病人是好伺候的?很多老頭都得的是心血管疾病,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 生活不能自理,這是好伺候的?(當然你也可以不伺候,不過有輿論壓力。我家對門一老太太不過經常抱怨 哭泣 說自己太苦 (他家老頭長得又高又壯 中風 生活不能自理 )都被人說「你看王奶奶李奶奶哪個不是這樣 就你嬌氣」)
也就是說,在你老了退休以後,在你還有精力的時間裡,你有很大的可能性就忙著伺候嬰孩伺候病人。
2、孤單寂寞問題。因為男的壽命比女人短,大部分都是老頭子早走一步,兒女上班 孫輩上學 跟你沒共同語言 住在一起權利支配等問題,你仍然會被世界拋下,該孤單的你還是會孤單
--------------------------------------------------------------------
所以說呢,結婚不會解決你的老年問題,你要是真想為老年生活早作打算的話,就好好賺錢強大內心充實自己有自己的生活重心鍛煉身體。
不過如果你結婚的話,鍛煉身體未必是個好主意。我外婆說,「先死的人享福,後死的人受苦。」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外公中風九年一直是我外婆盡心伺候 陪著他 送他走,等我外婆病了 你覺得她兒女有那個精力去伺候她陪伴她?床前三日無孝子。不過,即使女人先生病先死也未必就能落著好,因為我很少見到老頭子伺候老太太,有的老太太生病沒兩年就死了。哎,看來不管早死還是晚死,都未必能享福啊~~~真的很考驗RP啊,如果你真的為老年生活考慮,更要謹慎選擇對象啊,不然穩賠不賺不是開玩笑的。


~~~~~分割線~~~~

我發現很多男同志的理解能力亟待提高,我哪個字讓大家不要結婚了?莫名其妙啊,我只是說女人不要為了找保姆找護工而結婚,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就搞笑了。
還有咒詛人孤獨終老的,謝謝你了,我看你素質那麼差嘴巴那麼毒,嘖嘖嘖,據我生活經驗,這樣的老頭是沒有人願意伺候的,在床上拉屎撒尿 你老伴可忙著打麻將呢~


只不過那些一生浸泡在相夫教子瑣碎生活中的不太幸福的老年女性,大家一般不太會用「慘」這個字來形容,他們會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實呢,只不過因為「幸福」和真理一樣,是需要智慧的——它註定不屬於大部分人,不管是結了婚,還是不結婚。


感覺一上知乎就覺得自己哪怕再單身個五六七八年也不是什麼事兒。。。瞬間幸福感飆升。什麼結不結婚的都不要緊,知乎你千萬不要關了情感話題就好。


我有個忘年之交,第一家公司的財務總監。今年60歲,未婚。她獨立,優雅,從容,博學,精通政治歷史文學,生活小資又有品位,經常一個人看音樂會,看畫展,旅行,獨自去感知這個世界的軟弱與美好。看起來過得很棒。實際過得也很不錯。

只是,她的身體不太好,心臟不好,腎臟不好,肝臟不好,經常做手術。彼時看到她術後一個人顫顫巍巍走進雨里,第一次覺得,孤老並不美好,需要巨大的勇氣。

而她和我說,失敗的婚姻好過沒有婚姻。生命是一場過程,去做就是了,點點滴滴都是珍貴的體驗。

她在北京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後回到故土上海。她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她有一個兄,一個姐,都有各自的家庭和生活。前年的某一天,我收到她的簡訊,她說,我看完了香樟樹,我終於回到上海。但孤獨是永遠的,就像張愛玲回到美國。

彼時,冷下來的黃昏,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著她的簡訊,突然就覺得寂寥像一把尖刀,插進我的心裡。她的孤獨終老看起來很美,話劇畫展音樂會環球旅遊,只有她自己知道,生病的自己,術後的自己,節日的自己,有多麼孤獨,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孤獨,撕裂的孤獨。
孤獨終老,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和一副好身板。
當然,結婚生子並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徑,有的人單身一輩子,只是終老,並不孤獨。而孤獨終老大概是個暗含否定評價的偽命題。

附上她16年上半年學習畫畫的作品


獨身男人老了一樣很慘


有一些類似的調查研究,記得大意是單身女性比已婚女性更幸福,沒過生孩子的女性比生過孩子的更長壽。(可以去國外的研究網站上找,國內是找不到這種不利於男權至上的東西)
說這些的意思是不要為了結婚隨便找個人,不是真心相愛對你好的,寧可不結。(直男癌請滾開,直男癌請滾開,直男癌請滾開)


北歐的單身母親和單身女性不要太幸福好伐。世界上最幸福的母親和單身女性天堂,就是北歐三國。

很多北歐妹紙,會選擇去西班牙荷蘭義大利這些帥哥多的地方旅遊渡假,然後就懷了個孩子回來,然後就單身母親了。

原因主要是不願意因結婚而降低生活質量,以及因婚姻關係而招惹一堆麻煩事……嘿嘿。

單身女性也差不多。

這事,事關兩個主要因素:社會保障福利體系,社會觀念。

中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不懂尊重他人權利邊界的族群之一,絕大多數人理所當然地對別人的私生活指手劃腳,甚至企圖支配和控制,在這點上,我朝族群的素質距離現代文明社會還有好多光年的距離。

而這種情況的最大受害者,就是單身女性和單親家庭,尤以單身母親為最。甚至在法律上直接歧視,沒結婚的,可以去試試給孩子上戶口,不交錢也就是所謂的社會撫養費這個罰款,看能不能上。在很多地方,甚至連產婦進行正常的孕產婦醫學檢測的權利都會被剝奪,沒證婦幼保健院就不給建卡,很多必須做的檢查項目不給做不可以做。而建卡,得去街道辦小卡,沒有結婚證……你試試。

社會保障體系……還是不說了吧。

所謂不幸福,恐怕最大不幸福就是來自長舌婦們的惡毒了。

-----------------------

同學們,讀文多少要講究點閱讀理解。

我開篇說,北歐三國的單身妹紙和單身母親過得很好,這沒錯吧?題主沒限定地區吧?只是問女性不結婚可以幸福嗎?不想因為結婚而降低生活標準。那麼我的意思就是:可以啊,完全可以過得很幸福,北歐妹紙就是典型。

然後我說了什麼?說想要這樣,最關鍵得有兩點,社會保障福利體系跟上,社會觀念跟上。

而我朝,觀念落後人家好幾光年,社會保障也落後N多年,還列舉了幾個難題。所以呢,自然是你在本朝這麼干還想幸福的難度不小,最大的難度則來自於長舌婦們的惡毒。

然後,你們想和我辯論什麼?


我只說一句 當我月薪800 的時候 年齡才20歲
我高一就讀大學 20就畢業咯 當時超想嫁人 覺得有了老公就可以安穩過日子咯
當真有男友後 發覺家務義務翻倍 中國的男人很少有能照顧你情緒的時候
當我月薪10000的時候我就不想嫁人咯 自己有穩定的收入有個人的空間和愛好 發覺兩人在一起連睡眠時間都不契合 反而不自在
不管結婚與否 自己想要而不是別人說你應該。生活才過的自在。不管男女 記得結婚是兩人一起生活 而不是靠誰來改善或提高你的生活 才會有平淡心
好多人活在別人的眼光和嘴裡。


放心,沒錢的老女人晚年才慘。


不結婚不代表不幸福。結婚幸福前提是選對人。
我二姨跟強姦他的男人結婚,17年前便去世。
我三姨基本算靠賣菜獨自帶大表姐到大學,姨夫各種全國各地浪,最後買房都是三姨積蓄加表姐存款。姨夫一開始還讓只寫他名。表姐勸離婚,三姨不忍,沒離。
四姨夫各種小三,被四姨發現打了一架,最後四姨睜隻眼閉隻眼,沒離婚。
五姨在表姐16歲那年生了第二個。姨夫就愛打牌,根本不管兒子,有時奶粉錢都是五姨借的。表弟比同齡人瘦了兩圈。
大姑媽則是天天受婆婆氣,忍了23年終解脫。姑父對姑媽的委屈一直視而不見。
二姑媽家有錢(實際負債),但姑父抽煙各種女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因為沒人管最後根本無法溝通。
相對幸福的大姨吧,兩人疾病纏身。小姑媽女兒是癲癇。而我媽,她女兒也就是我,是個先天性重度弱視。

一輩子的幸福需要對的人需要經濟基礎,以及兩人能夠長久包容的感情修行,可就算這樣,會生病會缺錢,就算你倆不生病,也不能保證孩子生下來是健全的,就算孩子是健全的,也不能保證他能成為一個正常的人。

其實一個人活著最輕鬆呢,沒有責任沒有壓力不用考慮別人,不用吵架,不用把時間精力耗在雞毛蒜皮的事上。有興趣愛好哪裡會有時間孤單。老了活夠了就自我了斷。:)

對了,聽說當年我二姑媽,五姨,四姨都以為自己選對人了,以為找到了可以走一生的人很開心地結婚了,當初也是小幸福過的。而三姨大姑媽則是看別人都結婚了就看對方看上去還不錯湊合將就了。


看到越來越多點贊,有點慚愧,這答案確實如文中最後所言,只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碗雞湯,其實答非所問。現在依然每天努力,偶爾懷疑與消極,但幸好積極的時候比較多。我把答案改掉了,謝謝大家的鼓勵。


看了一圈答案,感覺所謂「政治正確」的答案其實都還沒出現。。。
先說立場:單單就針對女人的角色而言,在一般情況下,結婚的收益完全是負的。

[此處增加洗地說明
評論區有評論說我不能代表大部分,的確原答案的觀點讓一部分人覺得我所說的「大部分」就是「全部」。在此先為自己洗地,本文僅站在願意選擇獨身的女性角度,討論關於社會婚姻契約關係的部分,並沒有探討任何關於愛情與婚姻、感情相關的內容。也完全沒有任何試圖勸導題主或其他女性選擇單身的意圖。婚姻自由,連父母都無權干涉,我們討論的就僅僅是討論而已。另外提醒一下,答案是「女人一定要結婚嗎」,而我的答案是「不一定」,並不是「一定不」。其他文中不妥的言論歡迎評論區指出探討。謝謝]

在目前國內的大環境下,女人的社會壓力並不比男人小。
我們的父輩祖父輩,還有不在少數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結構。女人在結婚之後,不管是否是全職家庭主婦,基本上都承擔了大部分家庭內部分工,例如家務,撫養子女,家庭理財等。祖父輩的大多女人,還承擔了生育機器這一要職。她們大多數人的一輩子在我們看來都非常辛苦,但她們仍然「樂在其中」。
例如很多母親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兒子和老公的生活被照顧得妥善,並得到他們的肯定和認可。年老時,有老伴的陪伴,有兒子的照顧。
有時我在想,那她們自己呢?有沒有關心過,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這要牽扯到一個非常深遠的話題:社會中,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轉變。(原諒我用了一句這麼不準確又不專業的話來闡述這個問題)

在我們的父輩祖父輩的概念中,「人」的「身份」大致是由職業(單位)、家庭、社會關係等等角色而組成的,在這些成分中,唯獨沒有太多關注「自我」。
所以他們會告誡你,女人沒有家庭,是會很慘的。
因為在他們的自我認定中,沒有家庭的人(尤其是擔任家庭組織靈魂人物的女人,簡稱女主內)就缺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證指標,人的身份會因此而不完整。
同樣,他們也會告誡男人,男人沒有事業(穩定的工作或單位),是會很慘的。
因為男主外嘛。

這種意識的形成原因?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口號不是白喊的。
所以到趕上獨生子女潮的80.90後時,被缺失的「自我」突然復甦並膨脹。
當我們開始關注自身,而非外界時,他們覺得不可理喻,為什麼你沒有社會責任感?
當我們勇敢的說出自己的真實性取向時,他們覺得,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太可怕了。
當我們決定把自己的人生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留給自己時,他們說,你老了就知道孤獨了。

是的,他們不能忍受孤獨,是因為他們不會享受孤獨。
他們的生活永遠活在各類集體中和別人的眼裡。

古老的傳統社會結構中,婚姻是一種對女人的保障。因為以前女性的勞動力低下,大多數必須依附男性和家庭,才能夠在社會中得到足夠的保障與供給。所謂傳統婚姻契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男性提供社會勞動力,女性以自己的家庭貢獻,去換取供養與保障,這樣一種分工合作的交易契約。不光是存在在夫妻關係中,還有親子關係也有類似邏輯。故古時有「三從四德」之說,從父,從夫,從子,從根本上,都反應了在男權社會女性無能力獨立的社會現象。

而現代社會中,不再依賴體力勞動,而轉變為智力勞動,故女性的勞動力低下這個情況逐漸不復存在。那麼,在承擔同樣的社會勞動的雙方,女性在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下,還需要更多的承擔婚內家庭勞動。如此算來,收益當然是負的。
那麼這樣,結婚就變得並不是「一定要」的了。而是能夠由女性自由選擇結或者不結,也跟愛情有了更大的關聯。
當你人格獨立,經濟獨立,並不需要「婚姻」這樣一個契約關係來幫助穩定自己的生活時,那婚姻真的就只是一張紙。
可要可不要。要了,會多很多的責任和義務,就像題目所說的,降低生活水準。不要,會少一些傳統意義上的樂趣(例如孕育生命和陪伴孩子成長,當然這個不一定非要結婚才能夠體驗,但不結婚又想要孩子會很難),也會少一些枷鎖和煩惱。
當然,如果找到了廝守終身的伴侶,那麼不結婚的話,會免去一些財務、孝道方面的問題,但也會相應的失去一些保障。

至於年老的孤獨,就像很多答案所說的,與「湊合」的人相伴終身才是真正的孤獨。很多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家庭,那種孤獨並不比自由自在獨身一人的孤獨來得輕鬆。
而一個和自己的愛好待在一起的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如果決定獨身,那麼在30歲以前建立老年的保障(為什麼30歲以前?因為越年輕保險越便宜^_^),為自己規劃好退休後的經濟來源與抵禦風險的保障,為自己培養能夠陪伴一生的愛好和理想。並且學會並習慣獨身所必需的技能,例如安全方面的問題等。無論男女。

我身邊有很多決定獨身的朋友。
但如果只是為了貪圖年輕時的瀟洒而不結婚,又不為50歲以後的自己做打算的話,那必定是沒有「長醒」(方言,指不成熟)。

最後啰嗦一句,愛情與婚姻是兩回事。以上關於婚姻的所有討論,僅限於指刨除愛情相關成分的婚姻契約關係。


先回答樓主的問題,女人不一定要結婚的,婚姻是一種人生選擇,但不是必選的。如果結婚是為了防止老了以後沒有照顧,那其實結了婚也要擔心這個問題的,因為你始終不知道自己與伴侶誰會先離開,孩子是不是長大後一定會留在自己身邊幫自己終老。之前諮詢師 @劉婧恆 Jingheng 有在TEDxNingboSalon裡面說過兩個大齡未婚女性的故事, 經歷和樓主有不少相似之處,在這裡分享一下,然後在說說大齡單身的壓力問題。

一、B小姐的故事:父母衝突最讓人痛苦

B小姐27歲,爸媽說要趕緊結婚,不然來不及了。給她介紹了一個男性,相處了大概一年,互相都覺得好像沒什麼不好,於是決定那就結婚吧。雙方父母如火如荼籌備婚禮,可是到要領證的那天,B小姐突然說:「我真的沒辦法對自己下這個狠手,這個婚我不結了,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婚姻。」她逃婚了。由於請帖什麼的都發出去了,逃婚之後雙方的親戚爸媽都非常崩潰,特別是她自己的父母給她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她非常非常的痛苦。

在我的訪談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大一部分人的結婚的壓力其實是來源於他們的父母,也就是說和父母的衝突其實他們最最痛苦的地方。

二、L小姐的故事:社會壓力無孔不入

L小姐今年39歲,未婚,來自北方的一個小城市,現在在南方的一個大城市工作,來到這個大城市之後,她覺得生存的壓力非常大,可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冷漠、孤獨,反而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自由。在小城市的時候,很多時候她受到的結婚壓力,會讓她覺得是羞辱的。

傳統價值觀

L小姐在她的家庭中是被當做兒子來撫養的,所以父母並沒有對她逼婚,但是在社會上並不是這個樣子,某些地方一個傳統或者是價值觀:說女人的青春只有那麼一段,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特別是到了30歲以後就完了,在婚戀市場上已經沒有價值了,沒有人要了。

父母逐漸老去

她本來覺得,結婚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前年的時候,L小姐的媽媽生了一場重病,她去照顧媽媽的時候特別難過,很後悔自己沒有成立一個家庭。那個時候,她才覺得自己是煢煢孑立,自己是獨立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的。

相親過程物化每一個人

後來她開始積極地去相親,可是在相親的過程中她就覺得似乎有種買賣豬肉的感覺,男性的資本只剩下金錢、學歷,女性的資本就只剩下年輕漂亮。L小姐是很在乎心靈契合的人,但是這在相親過程中完全被忽略掉了。

同學聚會飽受非議

同學聚會時大家都會談論家庭、小孩,會被問現在結婚了沒有。她說沒有,同學就會投來特別異樣的眼光,有同情、憐憫,或者是幸災樂禍,這些都讓L小姐覺得不知所措。

求職之路也受到影響

在求職的時候面試官可能就會問,你有沒有結婚?有沒有小孩?當L說沒有的時候,面試官就會竊竊私語。後來再遇到這樣問題,她就會反駁說:請問你問這樣的問題,和我所要做的工作有什麼關係嗎?

大齡未婚=失敗的人生?

其實她在某種程度還可以去應對這些問題,最令她傷心的是,這種點點滴滴的無孔不入的來自社會他人的評價。他們覺得年紀這麼大了還沒有結婚,一定是有問題,你是一個失敗者。這些評價也會影響到L小姐對自己的評價,讓她也或多或少的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她最後笑著補充了一句:「也許其他人或者社會覺得我是十分失敗,但是我自己覺得我自己,是五分失敗。」

未婚者的壓力源

1、未婚者所面對的壓力源

1)父母

有的父母會強迫孩子去相親,許多未婚者的壓力最大來源就是父母。有位受訪者曾這樣說:「那是2012年,我23歲,第一次感受到考慮結婚的壓力,因為媽媽強迫我開始相親。」

2)社會期待。

在我們社會中,「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社會期待,認為到了一定年紀就該結婚生子。另外,「大齡未婚」「剩女」等字眼也刺激著未婚者的神經。

3)孝道文化。

當談婚論嫁已經被認為是涉及家族延續的人生大事,未婚讓未婚者背負「不孝」的壓力。一位受訪者這樣說,「我父親認為作為子女孝順是非常重要的,而實現孝順的方法之一就是結婚生子。」

2、未婚者父母所面對的壓力源

1)死亡焦慮。一位來訪這麼說:「我爸爸在某年心臟病發之後就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尤其是在媽媽被確診為糖尿病之後。他們常常因為擔心我無法結婚而焦慮到失眠。」

2)面子。「面子」是中國文化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中都無法避免的一個詞,子女的未婚會給父母造成面子上的「過不去」。有位受訪者這樣說,「媽媽在參加完別人的婚禮之後情緒崩潰,開始逼迫我結婚,說再不結婚就沒法在別人面前抬起頭了。」面子問題,也讓來訪者感受到無法言說的羞恥感

3)責任。有好幾位受訪者都會提到「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父母會覺得在某一個年紀結婚生小孩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並且這不僅僅是個人的責任,還是整個家族與社會的責任。

其實樓主和別的被逼婚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內心的痛苦重點是來自於不被認可,這個不認可其實是來自於社會的不認可,父母的不認可,他人的不認可,再加上這些不認可都會回到我們內心,我們自己也不認可自己,這些不認可就會帶來巨大的內疚,以及更巨大的一種不可言說的羞恥感

單身真的那麼可怕嗎?

人們似乎對家庭生活的狼狽之處非常寬容,有一萬種美化它的辭彙(熱鬧、天倫之樂),卻對獨身生活偶爾的狼狽苛刻得要命,以至於有家事的人可以在社交網路上展示自己孩子嘔吐食物的崩潰現場。

獨身生活生病時可能確實沒人端水,可並沒有人對這件事發生在獨身者身上的幾率,同發生在有伴侶的人身上的幾率做過控制對比,看結果是否顯著。相反,有研究發現:

  • 獨身可以顯著的保持不發胖,20年後你也可以穿下自己年輕時的裙子,克里斯長期練瑜伽的身體就結實性感得不得了。2004年的研究還發現獨身的人更容易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這也很好理解,獨身就不會有一個不愛運動的伴侶拖自己後腿了,也沒有小孩子讓你哄睡之後只想在沙發上挺屍。
  • 獨身也更少為瑣事和錢煩惱,這確實是有研究支持的,密歇根大學2005年的一個研究證實獨身者做的家務比已婚者少——一個屋子裡人越多是越麻煩的。我們通常覺得結婚有經濟上的好處,但一份超過2000多人的調查發現,實際上有伴的人才更經常遭遇經濟問題。
  • 單身的人還會擁有更多朋友,麻省大學2006年的研究指出平均下來獨身者比有家室的人更善於維繫和朋友鄰里的關係。不要忘了劍橋大那個陷入熱戀會讓你失去大概7個朋友的研究。

其實生而為人這種脆弱的生物,無論獨身還是非獨身, 都有各自的可悲時刻。而人類最可悲之處,大概就是必定要以各種名義互相鄙夷攻擊,永不可能出現所有人和睦相處。

我們其實已經邁入了各主要大國適齡未婚率超過50%的時代了,社會文明能夠支持個體單身渡過人生的今天,不如放下把獨身看作通往非獨身階段的「過渡狀態」的念頭,也不要再默默為由此產生的焦慮、不安狀態感到不妥當了。

-----------------------------------------------

本文節選自無論獨身或非獨身,都有各自可悲的時刻以及大齡未婚≠失敗人生:最難在於認可自己 | 友一推 · 視頻點擊標題可閱讀全文。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到了歲數就得著急忙慌結婚,那再到了歲數是不是得著急忙慌去死啊!


單身老女人老年啥樣俺不知道。但是俺看到正處在婚姻中的並不老的女人過的能說得上幸福的沒幾個。


在知乎,這個問題和丁克一樣。基本上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回答,圖個樂就好了。
知乎的群體太年輕了。所有的答案都只能是猜測,估計,想像。
到底怎麼樣,幾十年後才知道。
具體要怎麼做,問問自己的內心吧。


推薦閱讀:

TAG:婚姻 | 剩女 | 中國社會 | 婚姻價值觀 | 不婚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