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底層人物成功上位並且報得大仇的例子?
好吧,其實我本來想問的是這個問題: 歷史上有哪些一個人原本是現代意義上的屌絲,但是逆襲成功並大仇得報的例子? - 歷史人物
但是改了之後又被人改回去了, 大牛們積極回答了這個問題, 也看看我原來要問的那個問題吧
看了一圈兒, 好像沒人提下面這兩位:
1. 張儀
張儀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就不用細說說了, 魏國人, 在楚國被誣陷,差點被打死,然後入秦,拜相,首倡連橫之術,遊說列國,先後掛多國相印,更是把仇敵楚國連坑帶騙,差點玩兒死。
這裡主要展開說的,是他的後輩,秦國的另一個報仇宰相——
2、 范睢
出身跟張儀是一樣的,是戰國中,對秦國支援最大,輸出人才最多的國家——魏國人氏。
本來是魏國外交官須賈的門客。 門客大家都好理解,官員的幕僚,手下,放到現在就是個公司職員,典型的屌絲。
但是范睢有本事,在跟從須賈出使各國的時候,留下了好口才的名聲,因此齊王還特地送給他禮物。 這麼一來,就引起了老闆須賈的誤會,以為他勾結齊國。
要說須賈這人,也是比較猥瑣的,自己的門客自己瞎懷疑不說,還去報告魏國相國魏齊,說范睢這小子有通敵嫌疑,我懷疑這次外交事件不順利就是他搞的事兒。 老闆偷偷跟大老闆舉報自己手下的職員,須賈這種行徑也是真是夠了。
結果就是魏齊大怒,派人把范睢抓起來,一頓猛揍,揍得幾乎渾身骨折,牙齒掉光。揍完還不解恨,接著命人把范睢用席子捲起來,放在廁所里,讓手下的人挨個兒排隊上去撒尿。
多大仇啊這是。
范睢當時靠著裝死和好口才,才僥倖逃脫,逃到哪兒了? 沒的說,秦國! 屌絲的逆襲之路從此展開。
范睢在秦國改名張祿,也是從做門客開始,然後一步步計劃接近秦昭王,靠自己的雄才大略,幫著秦昭王剷除了權臣禳候和宣太后(這女人也是一代傳奇,史上第一個稱太后的女人。當著外國使臣用自己跟秦惠王性生活打比方的哪個就是她),然後被拜為秦相,將秦國治理的國力大增,威震山東六國。
逆襲完成,就開始報仇了。 秦國東出向來第一個欺負的就是魏國, 魏國被嚇慫了,只能遣使求和。 派來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范睢的老上司,須賈。
范睢咬著被子打滾兒開心啊,終於等到這天了。
他偷偷一個人溜出自己的丞相府, 換上很破爛的衣服,去拜見須賈。 須賈見了他之後大吃一驚,說:「這不是小范么? 你還沒死啊?」
范睢說:「是啊我沒死。 」
須賈問:「你現在在秦國幹啥呢?是不是在外面跟了哪個大老闆,被派過來跟秦國搞外交了?」
范睢說:「哪裡,我搞外交搞得命都差點沒了,現在也就是流落到秦國安身,給人打工,跑腿辦事兒的。」
須賈一聽,這混的連個門客都不是啊, 於是放心了。加上此刻身為求和使臣,他鄉遇故知,也不由得他不唏噓不已,他對范睢說:「小范你現在混得看來也挺凄惶的。今兒就別走了, 我請你吃飯。千萬別跟哥客氣。 出門兒在外,大家都不容易,哥懂得。你看你這 一身,連個像樣衣服都沒有。來人,把我舊衣服拿一件來送給小范。」
然後須賈說:「小范啊,你現在在秦國混,聽說你們秦國新任的國相張祿現在很牛啊,國事都是他說了算。 」
范睢說:「沒錯。」
須賈說:「那你在秦國混了這麼多年,有沒有熟人朋友什麼的,能搭上線,引見引見?」
范睢說:「我現在的老闆,跟張國相挺熟的(還真不算撒謊,他的老闆就是秦昭王,跟他自己也真挺熟的。), 您要是想見張國相,我可以幫你介紹一下。」
須賈一愣, 他原先只是隨口這麼一說,沒想到范睢還真敢接這個茬, 頓時有點不爽,想那張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豈是范睢這種連衣服都破破爛爛的人能隨便見的,看來這小子還是改不了吹牛的毛病。 但剛才話說出去了,又不好往回收,之後推脫說:「哎呀,本來是沒問題的,不過不巧我那輛賓士剛剛被人把胎扎了,後軸也斷了。我這人你是知道的,當外交官講究的就是個范兒, 出門兒開日本車我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這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好車啊,我看還是算了吧,算了吧。」
范睢說:「沒事兒,我跟我老闆借一下他的法拉利。」
接著就真找了一輛駟馬大車,須賈也不得不上了車。范睢親自趕車當司機,一路就來到了相國府。
相國府的門衛看見自家國相親自當司機趕著大車過來,頓時就懵逼了,看著國相一個勁兒的朝他們拋眼神兒,也只好滿臉迷茫的配合相國一聲不吭。
范睢把車停在門口,回頭對須賈說:「我進去打個招呼。」 就進去了。留下須賈在外面等。
須賈等啊等啊,眼看著飯點兒都到了,還是沒人出來, 心道:「不好,這小子是報仇來了,把我晾這兒是玩兒我呢吧。」 又不敢在張相國門口發飆,只能上前問門衛說:
「哪個范睢,怎麼進去半天還不出來啊?怎麼回事兒啊?」
門衛繼續懵逼:「范睢?啥范睢? 哪個范睢?」
「剛剛跟我一起來哪個屌絲,給我開車哪個司機,剛進去的。」
「那是我們相國張君啊!」
「是我們相國張君啊!」
「我們相國張君啊!」
「相國張君啊!」
「張君啊!」
「啊!」
須賈啥都明白了。原地站立了一會兒, 默默的開始脫衣服。
最後脫得只剩褲衩,然後跪著一步步爬到門口,口稱罪人。
范睢命人打開大門,把家裡所有的儀仗全部排開,四周掛上各種錦繡的簾幕,把一國宰相能展現的威儀全部炫耀出來, 然後站在須賈的面前,看著眼前這個趴在地上的昔日上司說:
「你可知罪?」
"知罪。"
"既然知道,你有幾條罪?"
「我的罪太多了,把我薅成光頭,用我的頭髮來數,也數不清啊。」
「唉……」 范睢輕輕一嘆,「看來你還是不知罪,你的罪沒有那麼多,只有三條。」
「世人報效祖國,是因為祖國是自己祖先的埋骨之地,我范睢的祖先也埋骨在魏國,當初我一心為國,你卻懷疑我裡通外國,這是你的第一罪!」 范睢的聲音寒冷入骨。
「身為門客,寄身於主公,所圖不過衣食庇護。但是當初魏齊抓我,打我,把我扔進茅廁里羞辱,你身為我的主公,一句勸止的話都沒有,這是你的第二罪!」 范睢雙眼通紅。
「更有甚者! 魏齊使人辱我, 你, 跟著眾人一起往我身上撒尿…… 你!你怎麼忍心! 」 范睢睚眥俱裂,「這是你的第三罪!」
須賈此時早已如同一灘爛泥,渾身戰慄不能言語。
「本來,我應該殺了你。 」 范睢的語氣恢復平靜,伸出手,臂彎搭著一件舊衣服,「但這件舊衣服救了你的命,你以為我落魄,雖然依舊勢利,卻還有幾分故人之情。」
言罷,逆襲男范睢大袖一揮走了,隨後秦昭王降下令旨:不見魏齊的頭顱,不言和。寡人誓為范先生報此大仇。
在送須賈離境的宴席上, 范睢把須賈安排在門口最偏僻的角落, 身邊是兩個受過刑的犯人。桌上擺的也不是酒食,而是牲口的草料。
須賈回去告知魏齊, 魏齊大驚,逃亡往趙國平原君處。其後在范睢和秦昭王的逼迫下顛沛流離,最終自殺了事。
而范睢,從當上相國那一刻起, 就散盡家財,報答每一個在他落魄時幫助過他的人, 也把所有欺負過他的人報復了個遍,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里給他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評語: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睚眥必報這個成語,就出自此處。
屌絲逆襲至此,可謂快意哉~有哪些大仇得報的例子?我倒想起了一個。
隋朝時,晉王楊廣爭奪太子位,對太子楊勇進行構陷,最終使得楊勇被廢為庶人,最後被害。嗯,這是公元604年的事情。
1409年後,也就是公元2013年,在揚州有一個房地產開發商在建樓過程中,無意間挖開了一座古墓,根據考古學家鑒定,該墓為隋煬帝楊廣之墓。
那個開發商名字叫做楊勇。
隋煬帝墓重見天日 所在地皮開發商叫楊勇與其兄同名宋朝末年,泉州商人蒲壽庚投降蒙古,陰謀殺害宋室2000多人,加速南宋滅亡。明朝朱元璋建國後,把蒲壽庚後人抄家,生生世世貶入賤籍,永遠不能當官,而且把蒲壽庚屍骨挖出來放入豬圈~(PS:蒲壽庚是穆斯林)
桓溫是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人,宣城內史桓彝的長子。出生不滿周歲,溫嶠看到了,大為驚訝,說:這個孩子骨骼不凡,再讓他哭一下。
聽到哭聲後,說:將來肯定能成英雄。
能得到大名士溫嶠的賞識,桓彝欣喜無比,於是給他取名為「溫」。
蘇峻之亂時,桓彝駐守涇縣。328年,他拒不投降被殺害,涇縣縣令江播是出賣他的叛徒之一。桓溫才16歲,日夜痛哭,眼淚裡面都帶著血。平叛之後,江播卻得到了赦免,逍遙法外,桓溫幾次請求官府嚴懲兇手,杳無音訊。
桓溫指天發誓,要為父報仇。從此,他白天勤練武功,晚上枕著兵器睡覺。江播聽說這個「拚命三郎」後,非常恐懼,身邊不離家丁,終日閉門不出。他的三個兒子身上都帶著武器,以防不測。
3年後,江播死去。桓溫打扮成一個弔喪的客人,混在人群中進入江家。三個兒子把劍藏在手杖里,大兒子江彪在守棺的屋內,桓溫悄悄走過去,一刀刺中要害。周圍的人一陣慌亂,四處逃散,桓溫追上另兩個兒子,手起刀落,雙雙倒在血泊之中。
為復仇殺人,在那個時代,不僅沒判死刑,還廣受稱讚,桓溫一舉成名。
他是趙國舊王孫,趙國滅亡後,自殘肢體入秦王宮,一己之力禍亂秦政,和六國復國軍裡應外合、殺盡秦朝宗室名將,一手將大秦帝國送入地獄。
再堅固的堡壘永遠是從內部被攻破,推翻秦朝的真正首功之臣,不是巨鹿大戰打垮四十萬秦軍的項羽,不是攻破數百年難攻不落之關中的劉邦,而正是此人。
他就是在史冊留下千秋罵名的秦朝丞相趙高。(??-公元前207年)
【趙高者,諸趙疏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史記·蒙恬列傳》
【謂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乃自宮以進,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仇之舉。】——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考證》
【本趙公子,為秦擒,被宮。六國未叛於外,而高先行陰謀於內,欲亡秦而報趙久矣。】——明· 趙時春《史論》
(ps:現代有學者根據出土秦漢簡,認為趙高不是宦者,而且是秦國遠支宗室「諸趙」,為解釋此說,還認為《史記》原文「隱宮」是機構「隱宮」的誤寫,
但是史籍中除生於趙地的秦始皇幼年用過「趙政」這個名字外,再沒有任何秦國國君、宗室使用趙氏的記載,秦王和秦宗室準確說應該是「嬴姓秦氏」,和趙國宗室的「嬴姓趙氏」早已涇渭分明,所以趙高秦人說,也只是一家之論。)
趙高作為趙國遠支宗室,在趙國被秦國滅亡後,為報卻國讎家恨,他毅然殘毀肢體,入秦國王宮為宦官,忍辱負重等待報仇機會。他從最低等的僕役做起,因為力氣大,善書法,通曉獄法,被秦始皇看中,任用為中車府令,兼掌符璽令事,並讓他擔任皇子胡亥的老師。
趙高憑著自家的勤勉工作和過人才識,一步步得到秦始皇和胡亥父子的信任,掌握秦帝國中樞紀要二十餘年。
秦始皇死時,趙高利用丞相李斯與皇長子扶蘇的矛盾,誘使脅迫李斯,篡改遺詔,賜死扶蘇和大將蒙恬、重臣蒙毅,擁立胡亥為秦二世。胡亥對趙高言聽計從,封趙高為郎中令,令他實際掌握了秦帝國中樞大權。懷著為趙國復仇之心,趙高開始了殺戮歷程。
趙高先將秦始皇的其他九個兒子盡數誅殺,(「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皆流涕拔劍自殺」),同時又利用自己掌控的帝國國家機器,變本加厲地行使苛政,讓秦朝民心盡失,關東六國故地皆反。然後趙高便以平亂不力為罪名,逼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自殺,將左丞相李斯五馬分屍,將秦國的王室貴族、忠臣良將殺戮一空。
此外,趙高又誘導秦二世胡亥耽於享樂,不問朝政,同時對他封鎖消息,讓他根本不知道帝國早已處處烽煙;對秦朝的平叛將領和地方官吏,則以嚴刑峻法逼他們要麼叛變、要麼去死,逼得章邯所部二十萬秦軍走投無路,只能投降項羽,最後於新安盡數被坑殺。
等到秦國的統治支柱皆被砍伐後,已經是丞相的趙高當著秦二世的面,做了著名的「指鹿為馬」實驗,朝中群臣皆被嚇軟了骨頭畏懼趙高,而寧可違逆皇帝。
不久後,趙高即將已無利用價值的胡亥殺死,完成了對秦帝國的徹底復仇,並暗中派遣使節,和劉邦的反秦義軍協商戰後勢力分配。豈知他選中為臨時招牌的秦王子嬰,假意屈服,暗設埋伏將他暗殺,令這位真正的滅秦第一功臣,倒在成功黎明的前夜。
然而,秦國的國家機器、秦軍的戰爭機器已經被趙高徹底摧毀,子嬰空有八萬關中軍團,卻難以抵抗劉邦的兩萬楚軍偏師,僅僅支持了四十六日便拱手而降,延續四百年的秦國社稷,至此徹底滅亡。
兩千年來,因為儒家士大夫的封建君臣觀,身為宦官天生被歧視、同時又欺君弒君的趙高,一直被《史記》為代表的傳統史家所批判,認為他是禍國殃民的卑瑣小人、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卻忽視了他的本心為何。如果趙高僅僅是為一己私利而篡奪天下,他在已經得到帝國大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後,又何必種種倒行逆施,非將國家弄到瀕臨滅亡的地步?
——只因為對一個趙國舊王孫而言,他從來沒有將秦朝當成自己的國家!
戰國七雄並非是後世的王世充竇建德、陳友諒張士誠那種軍閥政權,而是有著少則兩百年歷史如趙魏韓、多則八百年歷史如楚燕、貨幣不同、語言不同、文字不同、有自己統治精英集團、形成了自己民族意識的真正國家。
是以在相互兼并戰爭中,才能動輒出兵數十萬(戰兵+輔兵+民夫),將全國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投入一場戰爭,打得出類似近代工業化國家的殘酷總體戰。
秦滅六國戰爭,兩次重大失利,一次是桓齮十萬大軍攻趙,被李牧全殲;一次是李信蒙恬二十萬大軍攻楚,慘敗於項燕。其後秦國更舉國空甲士,舉六十萬大軍滅楚;論亡國之慘烈,論抵抗之堅決,也以楚、趙兩國為最。
秦始皇雖然有車同軌、書同文的努力,統一到他去世尚不到二十年時間,根本不足以磨滅關東六國的民族意識。不論對楚人項羽,還是趙人趙高而言,秦帝國就是滅亡自己國家的侵略者。要復國、要報仇,這樣的信念寫進了他們的血液和骨髓。
秦國滅趙,靠的是用反間計離間趙國君臣,先讓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堅守不出的廉頗,方有長平慘敗,四十五萬趙軍被屠;再用重金收買奸臣郭開,驅逐了「尚能飯」的老將廉頗,更害死曾殲滅十萬秦軍的良將李牧。其手段不可謂不卑鄙。因此趙高潛身秦國內部,反殺秦國的忠臣良將,正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從趙國的立場亦無可指摘。
當項梁兵敗被殺時,楚懷王熊心麾下只不過殘兵數萬,卻豪情萬丈喊出了「先入關中者王!」,一邊讓項羽范增率五萬楚軍主力,去迎擊章邯王離兩個軍團的四十萬大軍,一邊讓劉邦僅僅帶領數千兵馬游弋迂迴,一路招降納叛,最後兵臨武關,殺進空虛的關中。為何新敗之餘的楚王,竟會有這等自信,自然是因為秦國最高層人士已經和他暗通消息的緣故。此人不是趙高,又會是誰呢?
整個滅秦過程中,趙高的過人智慧、堅定意志和深謀遠慮,足以令後人嘆服,遠非荊軻那種匹夫之勇可比,和劉邦、項羽等反秦英雄正是志同而道合,彼此遙相呼應,內外默契,方能一舉功成。
【趙高趙國諸王孫,求為秦賊肢體殘。鹿馬計勝長平戰,趙高功冠漢諸臣!】
正因為趙高滅秦,對取而代之的漢朝居功至偉,因此漢朝雖然為了宣揚君臣大義,沒有從官方角度去肯定他的功績、洗刷他的惡名,但漢朝時人們還是通過民間筆記和傳說來紀念他,認為趙高魂魄不死,位列仙班。
漢時《列仙傳》中記載,趙高和齊地方士韓終同游交好,得其傳授仙術丹法,因此不畏寒暑。《拾遺記》進一步補充說,趙高得到仙術後,冬月可坐于堅冰,夏日可卧於火爐之上,而冰火九重天,皆不能傷。秦王子嬰擒下趙高時,先將懸於井中,七日不能淹死;更以滾燙湯水生煮趙高,同樣毫無效果,只得以刀劍加身殺之。
【秦時趙高得傳韓終丹法,不畏寒暑。】——《列仙傳》
【(子嬰)囚高於咸陽獄,懸於井中,七日不死;更以鑊湯煮,七日不沸,乃戮之。子嬰問獄吏曰:「高其神乎?」獄吏曰:「初囚高之時,見高懷有一青丸,大如雀卵。」時方士說云:「趙高先世受韓終丹法,冬月坐于堅冰,夏日卧於爐上,不覺寒熱。」】——《拾遺記》
除此之外,趙高還是一位對中國文字進化頗有貢獻的書法大家。他善於「大篆」字體,著有《爰歷篇》六章,和李斯一起,將大篆簡化改為「小篆」,
可說他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這一漢字簡化進程的先驅;同時更是秦朝統一華夏文字,「書同文」的重要貢獻者。因此被北魏王情的《古今文字志目》,列入古今五十九位書法家之列。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和者。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
手握江山,權傾天下,胸懷丘壑,逆轉乾坤;如許人物,百年千年,方得一見;如許人物,千人萬人,唯此一人……
【當年舉世欲誅秦,哪計為名與殺身?留侯椎鐵荊軻匕,不及秦宮一趙高!】
三十五年,楚伐隨
隨曰:我無罪
楚曰:我蠻夷也
--- 史記.楚世家
第一次看到這個的時候 ... 真的笑傻了好么!我蠻夷也 ... 流氓得如此有個性~
後來和小夥伴聊,知道了「我蠻夷也」的歷史背景:楚國在周朝,很不受待見,被以蠻夷相待。「我蠻夷也」有點揚眉吐氣的意思。
「老子現在叼了哼哼哼 ... 你們不是當我流氓么那我就流氓給你們看啊」
堪稱逆襲界的典範!「伍子胥,名員,父伍奢,兄伍尚,其先人伍舉以直諫顯名楚國。子胥為人,智而好謀,勇而矜功 」,其父認為能成大事。至楚平王時,聽信奸臣費無忌讒言,坐伍奢與太子勾結謀反。平王為免除後患,乃以伍奢為餌,引伍氏兄弟自投羅網。子胥聞伍奢之召,果然立刻識破其中的陰謀,於是勸說其兄伍尚勿從俱死,留有用之身以報父仇。他說:「 楚之召我兄弟,非以欲生我父也,恐有脫者後生患,故以父為質,詐召二子。二子到,則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 ? 往而令仇不得報耳。不如奔他國,借力以雪父之恥,俱滅,無為也。 」伍尚則雲:「 我知往而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又謂員:「 可去矣 ! 汝能報殺父之仇,我將歸死。 」(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第六 )伍尚亦清楚此去並不能救父,但願與父俱死。這正與伍奢所說:「 尚為人仁,呼必來。員為人剛戾忍詬,能成大事 」相應。清吳見思評此段曰:「 員所言者勢,尚所言者情,兩相對照,各成其是。 」(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第六 )伍氏兄弟所為皆是量力度德,各有所得的。於是子胥「 貫弓執矢向使者,使者不敢進 」,遂逃亡。
伍子胥出奔的過程,司馬遷在本傳中用詳略相間之法展示。其中,對他輾轉多國的經歷運用的是具體敘述。 「 幾不得脫 」,「 追者在後 」,雖只數語,卻寫出極其危險之境況。中間又插入漁父之事,用漁父之口說出平王急切殺子胥而後快的心情:「 得子胥者賜粟五萬石 」。漁父相助,表明子胥逃亡,在當時還是有人能理解的,同時也暗示出子胥出亡的環境之險惡。而「 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 」一筆帶過,卻仍能讓人思考其間之不易,留給後人廣大的闡釋空間。又司馬遷在 《 范睢蔡澤列傳 》 中借范睢之口道出「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闔廬為伯 」。用互見法道明其父奢對子胥所下的「 為人剛戾忍詬,能成大事 」的評語,亦表現出後世士人對子胥的景仰。
伍子胥明白,要想復父兄之仇,逞匹夫之勇無濟於事,必須藉助他國的力量,方能達到復仇的目的。自申公巫臣奔晉之後,吳楚交兵已數十載,因此扶吳攻楚是最好的策略。他首先把闔廬扶上王位,然後養精蓄銳,終於在九年後,用合圍之法,攻入楚都郢。此時,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出亡。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終於報得大仇」。著名的幹將莫邪啊,最牛逼的報仇
楚國有幹將、莫邪夫婦二人,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很生氣,想殺他。劍有雌雄二柄。當時妻子懷孕快生產了,丈夫對她說:「我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了,我去一定會被殺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長大後,告訴他:『出房看南山,松樹長在石上,劍在它的背面。』於是拿著雌劍去見楚王。楚王非常生氣,叫人去仔細查看。驗劍人說:「劍有兩把,一把雌一把雄,雌劍帶來了,雄劍沒有帶來。」楚王發怒了,把幹將給殺了。
莫邪生下的兒子叫赤。後來長大了,問他母親:「我父親在哪裡?」母親說:「你父親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把他殺了。他走時囑咐我告訴你:「出房看南山,松樹長在石上,劍在它的背面。」於是兒子出房,往南看沒有山,只見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劍石,就用斧頭砸開它的背後,得到雄劍,早晚都想找楚王報仇。
楚王夢見一個男孩,眉間廣闊,約一尺寬,說要報仇。楚王懸千金重賞捉拿。赤聽說了這件事了,便逃走,跑進山裡悲歌。碰到一位俠客,說:「你年紀輕輕的,怎麼哭得這樣傷心?」赤說:「我是幹將、莫邪的兒子。楚王殺了我的父親,我想報仇!」俠客說:「聽說楚王以千金重賞購買你的腦袋,請把你的腦袋和劍都交給我,我為你報仇。」赤說:「太好了!」於是自殺,雙手捧著腦袋和劍,屍體卻僵立不倒。俠客說:「我決不會辜負你!」這樣,屍體才倒下。
俠客提著赤的腦袋去見楚王。楚王很高興。俠客說:「這是勇士的頭顱,應當用大湯鍋煮。」楚王照著他的話做了。三天三夜也煮不爛,頭還跳出湯鍋,瞪著眼睛充滿憤怒。俠客說:「這小孩的頭煮不爛,請大王親自到鍋邊一看,就一定能煮爛。」楚王立刻走近去看,俠客用寶劍向楚王的腦袋砍去,楚王的腦袋隨著寶劍掉進湯里;俠客也砍掉自己的頭,頭也掉進湯里。三個腦袋都煮爛了,沒法分辨。於是把肉湯分成三份埋葬了,籠統稱為「三王墓」。如今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縣境內。
慘,題目被改了……算了咱這答案可以被摺疊了。
——————————————————————————————
像伍子胥、吳王夫差、慕容盛、李德明這樣的人大夥都知道,說幾個冷門的。
西周時期,齊國逐漸將萊夷地盤全部蠶食,國土和同屬於姜姓的紀國接壤。紀國是商朝時期就已經存在的諸侯國,並非西周分封的諸侯。所以在齊國看來,向紀國拓展領土周天子肯定是支持的。可沒想到齊國的軍事舉動還是引起了周王室的猜疑,紀國國君親自跑到鎬京向周夷王哭訴,說齊國怎麼怎麼野心大,怎麼怎麼仗著太公望的征伐特權蠶食諸侯。於是周夷王下令將齊哀公抓來,活活地烹了。
從此之後齊國每一代國君都記著這個大仇,終於在東周時期,周天子威風掃地再也沒有能力干涉諸侯征戰之時。齊國國君,那個著名的戀妹狂魔,讓魯桓公戴綠帽子的齊襄公完全消滅了紀國。
從齊哀公被煮了到齊襄公滅紀國,一共隔了九代人。儒家各學派後來還為這種報九代人的仇是否合理做了法理上的爭論……
但到後來,漢武帝給了這個公案一個明確的答覆:「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柔然汗國是個比較有意思的游牧帝國,第一個發明了可汗稱號,還同時也學習了漢人的年號制度,一邊是可汗,一邊是改元某某,很混搭。柔然有個用過「始平」當年號的佗汗可汗,西征高車國時兵敗被殺,高車國國力遠不及柔然,有這樣中彩票一樣的大勝仗,高車王彌俄突大喜若狂,當即割了佗汗可汗的腦袋當貢品送給了北魏。
這時候佗汗可汗的兒子郁久閭丑奴即位,丑奴這名字好接地氣,可人家的汗號更厲害,叫豆羅伏跋豆伐可汗,改元「建昌」,這個汗號很可怕名字也很可怕的傢伙再一次出征高車,終於將高車王斬殺,報了殺父大仇。
南梁奔潰時期,南梁的頭號戰將王僧辯迫於北齊的壓力,要接來北齊送來的傀儡皇帝登基,招致南梁眾將不滿,終於被大將陳霸先殺死。陳霸先擊敗北齊進攻後功勛卓著,登基為帝。王僧辯的兒子王頒被西魏俘虜,投降西魏後每天都想著怎麼報仇,可陳霸先已經是南朝皇帝,這報仇就難了。
結果機會來了,取代了西魏的北周在吞併北齊後迅速又被隋朝取代,隋朝一舉滅掉南陳,統一中國。王頒就在隋朝軍中,攻陷金陵後,王頒掏了陳霸先的墳,將陳霸先的屍體真的做到了挫骨揚灰,還不解恨,把陳霸先的骨灰當咖啡喝了,這才罷休……
這傢伙夠絕,不過報仇還是靠了政府,跟為了報仇屠殺關羽全家的龐會一樣略顯不地道。
結果馬哈木一死,明成祖朱棣用來給軍隊刷經驗的副本就只剩了阿魯台一個。然後朱棣把阿魯台來來回回通刷五次,阿魯台被一次次地擊潰逃亡,為了能籠絡瓦剌各部,不得已將脫歡送了回去。結果脫歡長大成人,率領瓦剌大軍像掃垃圾一樣把已經被朱棣刷了五次破爛不剩的阿魯台殺掉,報了殺父大仇。
邵銘煌解釋,在國共合作時期,1924年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體代表大會,毛澤東出任候補中央委員,隨後轉往上海執行部擔任秘書,負責辦理黨員入黨等文書工作,月薪120大洋。而當時僅上海執行部就有毛澤東、邵力子等15名中共人士。
後來國民黨積欠薪水並研議全面減薪。毛澤東被欠6個月薪水,共計720大洋(俗稱袁大頭)。上海黨部來年元旦雖核發薪水,但毛澤東已轉往廣州黨部任職。
———————————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摘抄金一南將軍的《苦難輝煌》中最後一章的一段。
歷史的報復。
一位前共產黨員攻佔了紅色首都瑞金。
一位前共產黨員槍殺了前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瞿秋白。
歷史作為洪鐘,默默接納著、又默默展示著這千千萬萬令人驚心動魄的嬗變。
14年零5個月零13天後,1949年4月23日,「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第三十五軍佔領南京。
第三十五軍軍長吳化文,是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將領。
前共產黨人李默庵率領國民黨隊伍佔領了瑞金,前國民黨人吳化文也率共產黨隊伍解放了南京。
安排這一切的,是一支看不見的手。
要說報復,這是歷史的報復。
大仇得報的很多,卧薪嘗膽什麼的挺多的。這裡有個小仇得報的:
張申府和毛浙東都是1893年生人,在北大時期任...
(來自百度百科...)
建國後,張申府備受冷遇,甚至工作都成問題。(在周恩來的關懷下,張申府被安排在北京圖書館任研究員,並解決了住房。)1957年張申府被劃為右派。
你以為毛主席這麼英明神武的人物會算計張申府,得報小仇?NO,我說的不是這個,張申府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獲得平反,後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老人家活到1986,93歲,這才是笑到最後,小仇得報。
報仇還需老天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當年流傳於楚地民間的這句謠諺,現在看來更像是一個咒語。
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率60萬甲士攻滅楚國,斬楚名將項燕於蘄。世為楚將,卻沒能在最後一刻為國家守住門戶。
十六年後,項燕的孫子,在巨鹿破釜沉舟以兩萬楚軍大破秦軍四十萬,打贏了一場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戰役。
秦帝國覆亡的大門,終於還是被楚人一腳踹開。更加弔詭的是,這回給秦國守門的有一個是王翦的孫子,被項羽俘獲,叫做王離。
PS:再想想伍子胥鞭屍楚平王、申包胥七日七夜哭秦庭,還有那個自學成才後瘋狂報復學長和教授的北大圖書。。。說錯了,是少林寺火工頭陀.......楚人還真是不能惹啊~~葉赫那拉氏。
明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攻下了葉赫城,葉赫首領金台石被捉。據說,金台石臨死時大喊:我生前不能存葉赫,死後有知,一定不使葉赫絕種,即使剩下一個女人,也必定向你愛新覺羅子孫討還這筆血債!
兩百八十九年後,西太后病逝。
再三年,清亡!
占坑,十年之後回來答。
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海西女真僅存的一個部落葉赫部被努爾哈赤滅掉時,其最後一代貝勒布揚古說過一句話:「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掉建州女真!」
有意思的是加速了清王朝滅亡的慈禧姓葉赫那拉。葉赫部被滅後292年,即公元1911年,宣布退位,結束努爾哈赤親手創建的大清王朝的女人隆裕太后也姓葉赫那拉。
「我來自布列斯特」
劉邦斬斷白蛇起義,建立漢朝。
王莽篡位,大漢因此分成東西。
這是芒碭山一帶的傳說,就是劉邦斬白蛇的地方。
推薦閱讀:
※你最想把現在的哪本書,給古代的哪個人?
※怎麼評價張學良?較之其父張作霖,其差距在哪裡?
※袁世凱一貫沉穩老道,但成為大總統後,為什麼要在短時間內冒失草率地稱帝呢?
※為什麼錢穆還有很多人一致很多次都提到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期?之一都不用?
※有哪些冷門但值得了解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