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在河流中的傳播速度大概是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


6謝@Neil及 @飛鳥游魚邀請。

看到問題的第一眼,竟然看不出來這個問題到底是專業問題還是隨便問問而已【原諒我是個學渣】,但是仔細思索學校學習的內容,結合近幾年工作的情況,【主要是翻了翻課本和文獻】,加上自己的略加思索,來嘗試答一下吧。

跟飛鳥游魚同學的質疑一樣,這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表現在泥沙學並非十分科學,或者說現有的研究學還未達到「十分科學」的精度。僅僅是學術方面的話,我個人觀點是,對於泥沙的研究目前是中國領先,但是也不算非常有深度,目前的模式是對研究對象分類——實驗——擬合公式,大概是這樣。

至於飛鳥游魚同學說的泥沙的概念模糊,其實我想敲他腦袋......對於業外人士,泥沙的概念模糊正常,業內人士就別這麼說了吧。我來解釋一下,在水流中,運動的泥沙是分為兩大類的,其一為床沙質、其二為沖瀉質,其中床沙質可以以推移質或懸移質的形式存在於水流層,也可以靜止的形式存在於床面層。所以推移質和懸移質不算嚴格意義的泥沙類型分類,而是運動形式的分類,並且懸移質和推移質在水流中是可以互相交換的。具體含義的話,沿河床床面滾動、滑動或跳躍前進的泥沙稱為推移質,在水流的諸流層中懸浮前進的泥沙稱為懸移質。而沖瀉質指的是以浮游的形式存在於水流層,自河底至水面單位水體中含量相差甚微,在床面層中為數極少的泥沙。

這個時候有人就會問了,那懸移質跟沖瀉質怎麼區分呢,都是在水體里啊。嗯,其實實際操作中區分不出來。但是在理論上是可以區分的,這就是研究的(微觀的層面上)泥沙的第一種運動形式:沉降
泥沙在靜止的清水中等速下沉時的速度,稱為泥沙的沉降速度,由於跟泥沙粒徑呈直接正相關,所以也稱水力粗度。在一段既有的水流中的泥沙的沉降速度主要跟該水流中泥沙顆粒的形狀、泥沙的絮凝作用(這個屬於顆粒的電化學作用)、水體含沙量等有關,但作為單個顆粒的泥沙的固有屬性,主要是與泥沙的粒徑有關。當泥沙顆粒的尺寸小於一定的尺度時,顆粒表面的物理化學作用可使泥沙顆粒之間產生微觀結構,甚至可吸附水分子使顆粒之間聯結形成絮團,這時候泥沙顆粒在單顆或小絮團的形態下難以自主下沉,而大絮團又加快下沉。沖瀉質跟懸移質的區分需要靠臨界粒徑來進行區分,目前臨界粒徑的區分方法還不夠嚴謹【嗯,只能按照理論大概分一分】。

而河道水流中泥沙的兩大主要運動形式就為推移質運動和懸移質運動。就數量而言,沖積平原河流攜帶懸移質的數量往往為推移質的數十到百倍,山區河流也基本在十倍以上。以故在宏觀層面上,懸移質的運動一般是泥沙動力學的重點研究對象。但我還是先從微觀角度上講講泥沙運行的第二種運動形式:起動。【沒錯我就是這麼任性】
泥沙的起動指的是,在一定的床面上,逐漸增大水流強度,直到使床沙從靜止轉入運動,這種現象。目的為明確在怎樣的水流條件下某種性狀的泥沙能夠起動。結論是,對於單顆泥沙顆粒來說,由於所受的瞬時作用底速或拖曳力有脈動特性【意思是大小很隨機】,由於沙粒大小、形狀、位置具有變異性,所以,額泥沙的起動是具有一定隨機性的。從微觀角度就難以解釋這個問題,所以從宏觀上進行觀察的話,把眼見為實的泥沙起動作為一個分類,可以從實驗學的現象觀察中得出泥沙弱動、中動、普動等三種起動判別標準。

所以在泥沙研究學中微觀性的研究需要跟宏觀的現象結合起來。
so,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什麼呢,在水流中運動的泥沙佔主導的為懸移質,可懸移質的微觀運動形式定義是,在各個流層中懸浮前進,留下只具有統計學機遇性質、而無力學必然規律的跡線。除特殊情況外,懸移質含沙量沿水深的分布都是上稀下濃,表明懸移質運動過程中有一條重要規律,即懸移質在二維均勻紊動水流中,既因承受重力作用而下沉,又因承受紊動擴散作用而上升。說明懸移質在水這種連續介質中可作為連續介質處理的散粒群體,這才適用紊動作用。
雖然就每顆沙粒在每一短的時段中來說,它的運動速度基本上與它附近的水體的運動速度相等,但作為每一單位床面到水面的柱狀體積的清水與泥沙的群體比較起來,則是水體前進速度大於泥沙群體的前進速度。【這大概就是回答題主的問題吧】懸移質沿垂線含沙量分布的梯度越大,則水體與泥沙群體的這種速度之間的差別將越大。

推移質的運動速度或者說運動的泥沙的運動速度根本不是研究重點,對於床沙質的運動,主要研究的是單位時間內的輸沙量。表現在推移質定義為推移質輸沙率,表現在懸移質定義為懸移質挾沙力。

but,以上全部都是針對牛頓流體哦,如果挾沙水流的懸移質含沙量超過一定數量(如S&>200~300kg/m3時),在協沙中又包含一定數量(如S&>5kg/m3時)的細顆粒(如d&<0.01mm),渾水雷諾數小於一定數量(受其他條件影響),足以在懸移質中產生凝聚現象,形成鬆緊不同、大小不同的網路結構時,會使流體失去牛頓流體的特性,顯現賓漢流體或者半賓漢半牛頓流體的性質,此時的水流稱為高含沙水流,比如我們的黃河【。】、長江的部分河段,高含沙水流會造成水流的不穩定性,要麼不發生淤積,要麼大沖大淤,揭河底或者發生異重流。嗯,基本難以研究。但從泥沙本身宏觀來看,河道中高含沙的水流前進速度也一般大於泥沙速度,水庫中則表現為水流變靜止泥沙以異重流的形式在床面往前推進(這個時候泥沙行進速度比水流速度大)。

宏觀上泥沙運動的表現形式還有很多種,比如沙波、沙壟之類的,具體研究的是表現形態而非推移速度【這塊內容我忘了】,就不多闡述了。

推薦張瑞瑾《河流動力學》《河流泥沙動力學》。由水動力學入手慢慢研究水沙二相流。


斯托克斯公式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不僅牽涉到河流,與管流等其它流動都有關。泥沙的速度與泥沙本身粒徑的大小以及水流的運動強度有關。一顆極細的顆粒會與水同游到大海,而一粒大石頭可能寸步難移。


什麼啊?幾乎是瞬態的,你從上游倒一桶沙,瞬時下游就出一桶沙,雖然不是同一桶沙,但是其效果等價,,,,

車間生產線2分鐘出一台車,,,


河床坡度,曲折率,水動力,地貌條件
暫時想到這些,不專業


推薦閱讀:

能否根據身高,影長及測量影長的時間得知人的地理位置(經緯坐標)?
為什麼南北半球冬夏相反?
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如何?
李四光到底預測了哪四大地震?
為什麼江浙滬一帶近海海水是黃色的?

TAG:地理 | 地球科學 | 河流 | 水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