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傳位於四阿哥」的傳聞是真的嗎?

好吧,我是新來的不知道知乎的規矩,應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我是耍流氓....已經得到滿意答案了,請各位不要再回答此問題了。


首先,清代傳位詔書、遺詔一向是滿漢合璧的。例子很多,滿漢合璧的詔書我手上就有,但是出於版權問題,不能放全文,給截個圖吧——雍正遺詔:(戳之看大圖)


其次,關於前段時間新聞說康熙遺詔滿蒙漢三語的問題,我嚴重懷疑是記者分不出滿蒙文來,誤以為上面有蒙文。當然遺詔抄錄頒發全國,也可能是有蒙文版的,但是滿蒙漢出現在同一份詔書上的可能性不高。

然後,再說說改詔書的傳言。遺詔這種東西,其實沒有什麼改的必要,因為本來也不是老皇帝在位的時候寫的……遺詔一向都是老皇帝駕崩之後起草的,康熙時代關鍵是臨終有無末命,之後就是秘密立儲了。換句話說康熙駕崩後到底誰做皇帝,要看康熙末年皇帝的態度。正史關於此有很多論文,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康熙意屬雍正的。再退一步說(以下為個人觀點),讓誰做皇帝都輪不到十四啊,清代入關後,你見過繼承人還被下放到邊疆打仗的么?萬一掛了誰負責?在胤礽還是太子的時候,康熙就是出去蒙古辦事(順道打個獵)都不肯帶著太子,而是要求太子留在京城坐鎮。由此就可見一斑。

最後,再再退一萬步說,假如看到這裡還有小白蘿莉們傷心滴捂臉大叫「我不信我不信你們就是改詔書了!」,我就再說說改詔書會是個多麼大的工程。

1. 由於詔書是滿漢文的,所以兩個都要改……
清代漢字「於」字寫「於」,有點不太好改喲~ 腫么辦!好吧,我們再假設大臣們眼睛都瞎了(- -b),承認了「於」字的正當性——可惜,那時候傳位詔都是寫「皇某子」的……譬如,「皇四子」「皇六子」:

皇十四子要怎麼改成皇四子!(塗掉了會不會太著痕迹?!)

這還沒完!假如這位皇子彼時是有爵位的,那麼稱號也是要寫在「皇某子」前面的,如雍正遺詔:(我把滿漢文PS在一起做下對比)

漢文全文是「寶親王皇四子弘曆秉性仁慈……」由於「寶」字在前面一行,且遺詔缺失了,所以把滿文放上來作對比。滿文寫「Boobai cin wang duici age hung li banin salgabuhangge gosin...」

所以說稱號也要改哦……

(老闆呼喚我了,於是樓主先去也……滿文部分待續- -b)

--------------------------------------------------操練一天後滿血歸來的鹵煮---------------------------------------------------

前文說道稱號也是在上面滴~所以說,鑒於每一位皇子的稱號都不同,如雍正彼時是「雍親王」,從胤禵彼時爵位「貝子」改過來實在是有些困難。

2. 然後我們再說說滿文。
滿文對「皇四子」(以下就以皇四子為例)一律寫duici age XX——直譯是「第四阿哥某某」,而皇十四子則是 juwan duici age(第十四阿哥)——想要更改,肯定無法把juwan(十)改成「於」了,這主要是因為按滿文的語序,「於XX」「讓XX」是寫在人名的後方的。

如雍正時期讓怡親王之子甘珠兒繼怡親王位的詔書中說到:「mini deo i jui g"anjur be urgun cin wang sirabume fungne」——漢文對應:「吾弟之子幹珠耳著襲封怡親王」,直譯是「把我弟弟的兒子甘珠兒襲封為怡親王」。mini deo i jui=我的弟弟,g"anjur=甘珠兒,這個斜線加粗且加下劃線的be字便是滿文中表示「把」字的虛詞。表示「(給)於某某」之意時亦可用虛詞de,這個詞一樣是放在人名之後的。

所以滿文若想更改數字軍團的數字,必須(跟漢語一樣)塗掉juwan(十)字。前面也說了,滿文詔書部分也有稱號,彼時「雍親王」稱號滿文寫 hūwaliyasun cin wang,而「貝子」寫作 beise——你們造改這倆有多不容易嗎!塗掉都不管用好嗎!從beise這麼短的詞寫到hūwaliyasun cin wang這麼長的詞,字間距都不夠好嗎!拼了個圖展示一下長度差距:hūwaliyasun cin wang vs. beise


……為什麼這個圖這麼大……大家容忍一下……

所以滿文也是非常非常難改的,比漢文還不好改——意思就是基本上就是沒有辦法改。而且我們不得不考慮到,一個遺詔拉拉雜雜是寫得很長的,其中這些「稱號+皇某子+名字」的組合會出現很多次,滿漢文還要×2……大家自己算一下這個工作要多大(要多瞎的人才看不見……)(還不如重寫- -b)。

3. 關於胤禛vs.胤禎
關於「十改於」的傳言,有個很重要的理論基礎,那就是禛禎同音的、滿文寫出來一個樣的問題(即均為in jen)——可惜,在清代皇子名諱的滿文寫法上,素來遵從古音,即禎寫作jeng,按照滿文的發音規律讀作zheng。見如下禛-禎滿文對比:

然而有一位叫做金承藝的先生曾寫過一篇「奇文」,論證胤禛並非清世宗本名,乃是即位後自己改名為「胤禛」(滿文in jen)(見《「胤禛」非清世宗本來名諱的探討》一文)。其便是基於胤禎滿文寫 in jen(讀 yin zhen),因此世宗不可能也叫in jen。金先生這篇文章比起其他人的謬論中比較進步的一點是,他提出了一個佐證,說1978年他看到過台灣公布的康熙遺詔中有提及崇禎,其名號寫為cung jen(讀 chong zhen),其中禎字變寫作jen——我對此頗為頭痛和不可思議了一段時間,因為理論上來講,禎字在清代由於遵從古音的緣故,應當寫作jeng(讀 zheng)才對。

當時我考慮到康熙年代屬清早期,出現禎寫jen的情況也並非不可能(如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的滿文老檔中禎可能寫作jen),然而寫在了遺詔這麼正式的場合出現這種紕漏(在入關後這種寫法無疑算作紕漏了),還是有些奇怪的。更何況多年來那些能看到一史館原件(一史館很少公布滿文原件或者轉寫,通常我等非專業人士只能看他們自己的、錯誤百出的漢語翻譯)的學者們從未提出遺詔原文中如此重大的問題,使我頗為懷疑金先生的記憶。直到最近我看了台灣庄吉發先生的一篇論文《滿文史料與雍正朝的歷史研究》中,意外提及了這份遺詔,並且按照台灣滿學界良好的習俗,給出了其滿文原文的影印版,我自己看到這其中「崇禎」一詞分明寫作 cung jeng(讀 chong zheng),不禁想問問金先生1978年看到台北故宮的康熙遺詔和庄吉發先生給出的莫非是不同的兩份不成?該不會是金先生自己寫的遺詔吧?

我特此將遺詔中出現崇禎一詞的這段話截圖如下:


其中紅框圈出的即為崇禎一詞,若有認得滿文字母的朋友,自然可以看出來此處寫作 cung jeng(讀 chong zheng)。

即便我們不算胤禎名諱大部分時間寫作胤禵,就算記錄為胤禎的情況下也一樣是寫in jeng,與清世宗滿文名諱in jen寫法不同。關於清代皇子凡是起漢語名字的,其漢文的滿文拼寫遵古音一事,胤禎也並非獨一份。如彼時太子胤礽,滿文寫in ceng,其中礽字讀cheng。再比如第十八子允祄(胤祄),滿文寫yūn giyei,其中祄字依然是遵古的寫法。又如允禔(胤禔)禔字讀zhi(感謝@梁海 童鞋提供組合寫法),允祺祺字讀ki等等。

關於康熙時期皇子名字的滿文讀法,可參考我以前寫過的一篇小文:※[原創]從滿文譜錄考康熙諸子姓名讀法 [懋勤朝暮]→[稽古右文·康雍夢華](註:此文中允?、允禑滿文寫法相同應是影印件不清晰的緣故,禑字寫作u而非o,滿文中u比o多了一點)。

因此事實上十改於最重要的「理論基礎」,胤禛胤禎滿文寫法一致這一點,事實上也是站不住腳的。

總結:
1. 遺詔為滿漢合璧版本。頒發至地方的詔書或有蒙文版,但滿蒙漢三文同時出現的遺詔可能性比較低,應當是寫新聞的記者不識滿蒙文之緣故搞錯了。
2. 遺詔本來就是新皇即位後文臣撰寫的,不存在「改遺詔」之必要性。
3. 即便小白蘿莉不想面對這一事實,非要說遺詔是改過的,也可參照上文,了解一下改遺詔需要修改滿漢雙語,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 「十改於」這一論點之重要的理論基礎,即禛、禎同音,在清代由於滿文拼寫遵古音的緣故,根本不成立。

鹵煮又要上班去了……就寫到這。


Hasuran Li的回答有觀點,有論據,值得一贊,不過我覺得還是要提出幾點異議。

1、雍正繼位是清朝的一大疑案,改詔書(十和於)的說法必然是民間野史,不值得相信。但是雍正年間對胤禛得位不正既有民間傳說,也有公開的廟堂討論。雍正本人甚至親筆寫了一部《大義覺迷錄》公開回應這種質疑。不能不說雍正被康熙指定繼位這件事被當時社會視作出乎意料的事情,並非純粹的捕風捉影。可惜這部書在乾隆一上位就全部收繳,原因可能是書中有很多不能推敲的疑點,同時也暴露了康熙駕崩後,紫禁城內皇子大臣的眾生相。改不改詔書,並不妨礙雍正有可能奪位的事實。

2、「清代入關後,你見過繼承人還被下放到邊疆打仗的么?萬一掛了誰負責?在胤礽還是太子的時候,康熙就是出去蒙古辦事(順道打個獵)都不肯帶著太子,而是要求太子留在京城坐鎮。由此就可見一斑。」這個推測其實很難站得住腳,如果說繼承人因為安全原因不能出兵打仗,那皇帝是不是更不能親兵遠征?但事實上,康熙帝自己多次親歷戰場,而康熙幾個潛在的繼承人都是成年人,完全可以上戰場。按照明清慣例,京城是根本,必須有有力人物坐鎮。康熙遠征,所以當時的太子胤礽坐鎮京城。等到十四子胤禎(潛在繼承人)出征,康熙坐鎮京城,都符合這種慣例,並不能因此說明胤禎不夠繼承人資格。
相反,胤禎遠征時的頭銜撫遠大將軍、王,以及眾親王(當時康熙眾皇子)相送等禮儀細節表明胤禎地位在眾皇子中相當高。並且皇子作為統帥更多是象徵意義,不會到作戰的第一線,(安全問題樓主想得到,那個時代的人也想得到),真正制定作戰方案的,是身邊經驗豐富的將軍。

3、雍正年間似乎特別喜歡為康熙皇子改名,每次都是有其涵義。例如將當初與其競爭皇位的皇八子、皇九子改為「阿其那」、「塞斯黑」(滿語豬、狗),原因當然是憎惡其為人,同時也說明雍正為人氣量比較狹隘,又如將十四子胤禎的名字改為胤禱,而將自己名字改為胤禎,其中的原因是否值得思量?其實,個人感覺,雍正帝喜歡在文字上下功夫,這一點在他的奏摺批示上比較明顯。而在雍正年間,因文字而起的大案也非常多。可以想見,雍正對文字多麼重視。

坦率的說,我一直認為,歷史考證已經越來越難,尤其關於皇帝家族的很多歷史謎題已經很難解開真相。一方面中國的帝制決定了皇帝和政府掌握著大量的資源,可以湮滅很多對其不利的證據;另一方面,由於時代變遷,社會和風俗已經和幾百年前迥然不同,可以說普通人對古代皇家和政府制度大多是一知半解,在這個基礎作出的判斷準確度可想而知。


不讀歷史瞎看穿越劇還有的治嗎?


此回答僅針對其它回答中對「於」,「於」二字的誤解,不涉及改詔書說法真偽。
康熙字典中「於」,「於」二字釋義:


說文解字:


聖旨是滿文漢文都寫上的。那個只是坊間傳言而已,做不得真。
下圖是同治年間的聖旨。


原詔是滿、蒙、漢,三種文寫的,且漢文用的是繁體。改字篡位的謠言請勿再信。


本來就有漢、滿兩份,「十四」改「於四」本來就是偽說。


IT男怎麼會相信這種東西,題主這麼問一定是在惡意賣萌。


本來就是滿蒙漢三種文字啊,不要信戲說,更不要信電視劇啊。。。


關於康熙的傳位詔書上會不會有蒙古文,有一點提出旁證以作存疑。
事實上。康熙除了滿漢兩個帝號以外,還有一個蒙古式的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平和寧靜汗。加上直到康熙那一代為止,大清依然有固定的後族,也就是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博爾濟吉特氏,在其他方面,其實還保留了很多蒙古汗國特有的體制,比如宗王議政會議制度(忽里台大會)。
因此康熙時代的大清國其實還保留了不少後金汗國時期的政治特點,依然將蒙古文作為詔書文字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但雍正似乎就沒有大汗號,而只有滿漢兩種帝號了,皇后也改為老滿族的烏拉那拉氏和鈕咕祿氏,可見康熙以及之前金覺羅家族和蒙古黃金家族的聯盟關係有所下降,蒙古文變為一種次級的公文語言也在情理之中了。
雖然沒有見過所謂遺照原件,我也不懂滿蒙文,但從這些方面推斷,康熙遺詔中有蒙古文版本應該不是記者弄錯了,只是後來的詔書可能因為政治聯盟關係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上面舉的詔書都是雍正之後的,其實不能推出上述結論。


提問者麻煩先查一查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就算「於」和「於」是兩個字,那你告訴我怎麼把「拾」改成「於」


一樓說的好全,贊一個,話說影視劇也不是全在妄言,李翰祥《乾隆皇君臣鬥智》里其實說的就很清楚,還有各種有趣的隱喻,鏈接在此,可以從53分看起:
視頻封面【邵氏經典】乾隆皇君臣鬥智視頻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 今朕年屆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實賴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涼德之所至也。歷觀史冊,自黃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餘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臨御至二十年時,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時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尚書*洪範》所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以考終命列於第五者,誠以其難得故也。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孫百五十餘人,天下安樂,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極以來,雖不敢自謂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上擬三代明聖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樂業,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嘗少懈。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勞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論概以為酒色所致也,皆書生好為譏評,雖純全凈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蓋由天下事繁,不勝勞憊之所致也。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以比擬?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為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如舜雖稱無為而治,然身歿於蒼梧,禹乘四載,胼手胝足,終於會稽,此皆勤勞政事、巡行周曆,不遑寧處,豈可謂之崇尚無為、清靜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嘗言及人主之事,可見人主原無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盡瘁,誠謂此也。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無取天下之心,嘗兵及京城,諸大臣咸雲當取,太宗皇帝曰:明與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國之主,不忍取也。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剪滅闖寇入承大統,稽查典禮,安葬崇禎。昔漢高祖系泗上亭長,明太祖一皇覺寺僧,項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歸於漢;元末陳友諒等蜂起,而天下卒歸於明。我朝承襲先烈,應天順人,撫有區宇,以此見亂臣賊子無非為真主驅除也。凡帝王自有天命,應享壽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壽考,應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讀書於古今,道理粗能通曉,又年力盛時,能彎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漢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采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及百分之一。昔梁武帝亦創業英雄,後至耄年,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禍;隋文帝亦開創之主,不能預知其子煬帝之惡,卒致不克令終,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孫百有餘人,朕年已七十,諸王大臣官員軍民與蒙古人等無不愛惜。朕年邁之人,今雖以壽終,朕亦愉悅至。
  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卯


康熙詔書是有滿漢兩文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傳位十四阿哥改成於的,更何況,那個時候的於是寫成於,所以你說怎麼改


首先遺詔是滿漢蒙三種文字寫的,改字一說純屬子虛烏有,前段時間不是發現了康熙遺詔嗎?上面滿漢蒙三種文字清清楚楚寫得是傳位於四子胤禛。之所以有這種民間傳說,估計是雍正的皇位得之不易,九龍奪嫡,歷史罕見。雍正得帝位後,他那些兄弟們不服氣但又無可奈何,所以只能在民間編排編排,說雍正得位不正,以此製造輿論,或是為發泄不憤,或是想藉機東山再起吧。雍正繼位後對八王爺一黨比較狠厲不是沒有原因的。


請遵循知乎傳統,問為什麼前先問是不是。


雍正更改遺詔一事當然是假的,因為康熙是暴卒暢春園, 根本就沒有留下遺詔。康熙死的時候只有雍正和隆科多在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有他們兩個知道

所以,儘管康熙傳位於四阿哥or十四阿哥的傳聞是假的,但雍正得國不正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是史家公論。

如果通過批駁」康熙傳位於四阿哥or十四阿哥的傳聞」來表明雍正是正當得國,是打了一個假靶子。


這是個很明了的問題,沒什麼爭議。野史們這樣說是有當時的原因的。康熙朝時吏治不嚴,很多官員在國庫里借賬,後來雍正朝時手段嚴酷,各種逼債,自然侵犯到了當時官員的利益。後雍正又推行官民一體納稅,更是侵犯了整個世族,地主階級的利益,這使得他受到各種攻擊。但正是他十三年的所謂酷政,才有了康乾盛世,乾隆才能活的那麼滋潤。


康熙遺照是滿蒙汗三種文字;說雍正繼位不正統的都是一些當年沒繼承大統的利益集團編造的謊言


推薦閱讀:

清代有什麼比明代好的地方?
如果明朝和清朝以南北朝的形式進入近現代世界,那今天的中國會是怎樣的?
爲什麽清代宮廷服飾都那麼寬大?穿的人不會覺得笨重不舒服麼?
電視劇《雍正王朝》服裝考究嗎?

TAG:歷史 | 清朝 | 雍正帝 | 歷史學 | 滿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