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兩晉南北朝史較冷門?
其實,兩晉南北朝的歷史遠遠要比三國還要精彩啊,明清就更不必說了。
客觀的講,這段歷史冷門,很大的原因在於它自身的缺陷。像@張戰 君的答案那樣,把責任一股腦全推到政府和歷史書的身上,是很不嚴謹又不負責任的做法。冒犯地說,這是純粹的被害妄想症。
我也特別喜歡這一段歷史,但是它不適宜詳細寫的原因如下:
1.史書記載太混亂
關於這個時期的戰爭(我比較喜歡看這個,所以了解得多一點)。各項記載都十分誇張失實,並且各項文獻還經常自相矛盾。
比如「白袍將軍」陳慶之的相關記述:
陳慶之一生的主要戰績,就是數千軍隊縱橫北國。據記載:
徐州之戰
率2000軍防守,對北魏2萬,大勝。這是陳慶之領兵的第一戰,大概也是與敵軍數量最不懸殊的一戰。最不懸殊哦
渦陽之戰
先是率200人突襲北魏15萬軍隊的先鋒,奔襲數十里,大敗之。逼得北魏軍前進停滯。
膠著一年後,梁帥欲退兵(此時陳慶之是副將),陳冲進營帳逼宮,取得指揮權後率全軍(仍是數千)突襲,連破十三道營壘。魏軍全潰,書稱「屍首淤塞淮水」
北伐洛陽
重頭戲來了,北魏爾朱榮之亂,宗親北海王難逃,欲向梁借兵復國。梁武帝使了個壞,嘴上答應,結果僅派陳慶之率軍7000,護送北海王北上洛陽稱帝。
北海王估計都絕望了,蕭衍這老東西,想讓我送死就明說π_π(結果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傍上了超人奧特曼。←_←)
陳慶之7000人北上洛陽,居然連戰連捷。在睢陽大破7萬守軍,攻佔城池;考城殲滅2萬守軍,攻佔城池;進攻7萬御林軍防守的滎陽,膠著中遭援軍20餘萬包圍,然後在包圍圈形成之前,大破滎陽,攻佔城池。-_-||
破城後北魏軍包圍滎陽,20餘萬軍隊中15萬是騎兵。結果陳慶之城都不守,直接率3000騎兵背城而戰,全殲20萬北魏軍……這這這O_o
大勝之後陳慶之乘勝追擊,還率這3000騎兵直奔虎牢(喂喂喂你擊潰了30萬敵軍自己都不帶一點戰損的么?!),虎牢守軍一萬直接棄城而逃(別笑這守將,我要真碰到這麼個開whosyourdaddy的無恥對手我也撒腿就跑)
然後你肯定期待著洛陽之戰的高潮,攻克洛陽對吧。可惜沒這個機會了,因為陳慶之天神妖孽一般的表現,魏孝庄帝嚇得趕緊逃走,洛陽守將直接投降。陳慶之就這麼率領著7000白袍軍,席捲了半個中原,攻下北魏帝國的首都。
攻克洛陽後,北海王即位稱建武帝。陳慶之仍然率七千白袍軍駐守洛陽門戶中郎城。
爾朱榮不幹了,舉國南下,號稱一百萬軍隊浩浩蕩蕩的撲向洛陽。一開始爾朱榮還不信邪,率大軍猛攻陳慶之部。當然,你們能想到,就算滿人口,還是干不過開掛的對不對。於是百萬大軍又被擊退了。
爾朱榮吃了虧,終於學乖了,繞過陳慶之直擊洛陽,建武帝哪是這百萬大軍的對手。直接跪了,當了四個月皇帝,最後死在軍中。
陳慶之沒了據點,只好引7000白袍軍南歸(注意一直到這個時候白袍軍仍然是7000),爾朱榮率大軍追擊,仍不能傷白袍軍分毫。陳慶之幾乎全身而退,直到黃河邊上,準備渡河的時候,突然撲天而來的洪水將7000白袍軍全部吞沒了。(某個路過的神仙大姐GM終於看不下去了,封了這個掛逼的號)。陳慶之隻身逃回梁朝。
此次北伐,陳慶之率七千白袍,大戰四十七,全勝!攻城三十二,皆克!取帝都,卷半國! 最後若非天災,還要全身而退。北方民謠稱: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這是怎樣牛逼的戰神?漢尼拔孤軍深入亞平寧,也沒能取下羅馬城;項羽的破釜沉舟、東城快戰從此黯然失色;斯巴達三百壯士聽了這神跡也會斯巴達掉;200人滅掉印加帝國的西班牙火槍隊都要羞愧得舉槍自殺;其他諸如張八百大破孫十萬之類的,根本都沒臉出來丟人現眼了。
好了,陳慶之的傳奇說到這。各位看官看得可爽?反正我當時讀來是熱血沸騰,爽得不得了。
所以這段記述各位看官可會相信?反正我當時看完就不信了。這就是一段玄幻小說,作者為眾南朝不要臉大吹比史學家(節操喪盡的那種)
陳慶之這樣近乎已經到神話傳說級別的傳奇記載並不是孤例。其他諸如冉閔、陳霸先、慕容儁等人的傳記里也經常出現這樣反科學反人類的戰例。
中國古代的史學家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沒節操,誇張起來超過小說家,春秋筆法起來天書都沒他簡略。
2. 時間跨度太長,王朝關係錯綜複雜
我一直是不贊成把兩晉、五胡、南北朝分得太開的。其實從五胡亂華拉開亂世的序幕開始。之後的歷史發展一直錯綜複雜,並且相對連貫,各家血緣、師生、上下屬,各種關係千絲萬連,時間跨度極長,人物羈絆極深,隨便漏掉一個重要人物不講,一次重要戰爭帶過,後面的各種恩怨情仇、家國設定就很難理解了。一般人光記住鮮卑匈奴羯氐羌就犯難了,你還要提前後趙、前後西秦、前後西北南涼、前後南北西燕、冉魏、北魏、東西魏、北周北齊宋梁陳。這不是要了老命了么?!(順便說一句就算同用一個國號,國君也不一定有關係,比如前後西北南涼就是由三個不同的民族建立的政權,前後趙也分別是由匈奴和羯建立的)
這個時候你還要給學生們介紹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慕容德慕容垂、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燾拓跋弘拓跋宏(不僅難記,而且難寫)還教個屁,他們就直接造反把你給趕下講台了。
所以說,能怪歷史書把這段歷史略過去嘛?不略過去你打算拿幾本書講這一段?
3. 相關文藝作品缺乏
按道理說,就算記載失實,關係複雜。史書不好讀,要寫小說卻沒影響(甚至記載誇張、關係複雜還對文學創作有好處)。這段歷史最吸引人的就是英雄梟雄層出不窮!從上至下,前有苻堅、冉閔、慕容儁,中間慕容垂、拓跋珪、拓跋宏,雙雄高歡、宇文泰,南邊劉裕、陳慶之、陳霸先,這些是巨星。其他的就是爾朱榮、候景不算,謝安謝玄桓溫郗超也能湊個數嘛。
可問題來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三百年亂世間的英雄,卻大部分活躍在北方戰場。其中大部分又都是胡人。這三百年,是漢族五千年來最黑暗的三百年,沒有之一,就算後來宋元清也不及這三百年的慘狀。北方的故園,就是漢人的地獄,各種被屠殺,被奴役。南方的漢人偏安一隅,苟延殘喘。三百年前所未有的長夜是所有漢族知識分子都不願回首的。小說家,戲曲家也都是漢人。寫個《三國演義》都要自發維護正統,貶低逆臣。更何況肆虐北方,在他們眼中如同禽獸一般的胡人?然而要寫這段,就避不開北方雄才大略的這些英雄梟雄們。漢人英雄又大多悲壯,不是偏安一隅,就是爆發一時,迅速隕落。悲壯不已。怎麼寫?
不如不寫。
就因為以上的這種種原因,對於這段歷史,官方研究困難重重。民間創作又進退兩難。所以才造成了現在這樣冷門的結果。
不過我相信仍然還是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熱愛這段歷史的,畢竟就算剔除史書誇張的成分,這段歷史仍然是如此的波瀾壯闊,遍地熱血;英雄輩出,燦若星河
——————————————————————————
另外如果有人想了解這段龐雜的歷史的話,我推薦先從幾個精彩的片段挑著看。
第一段:苻堅一統北方亂世,率龐大軍隊南下,最終功敗垂成,淝水崩潰
第二段:慕容世家南下入主中原,數代征戰,恩怨情仇。終於滅於北魏
第三段:承接上段,北魏拓跋氏一步步從弱小到強大,縱橫捭闔逐一消滅強敵,最後一統北方,暫時結束亂世,並且進行改革
第四段:爾朱榮之亂,高歡宇文泰雙雄崛起,兩分北魏,亂世再起。最終宇文氏數代經營,以弱勝強屌絲大逆襲,反吞北齊。(個人覺得這是整個三百年里最精彩的高潮,其中又有陳慶之白袍橫掃北方、北朝叛將候景作亂,將南朝耗得奄奄一息的插曲)
第五段: 人蔘大贏家陳霸先的傳奇一生
魏晉南北朝這段時間上承漢晉,下啟隋唐。期間各朝代國祚俱短,亂象叢生。在政治,民族,軍事,行政制度,禮儀等方面都經過幾次大的變動,中間得轉折起合繁多,說明白這中間得事情非常困難。所以對這個時期得研究得人非常少,而得出結果的更是少之又少。知識得傳播向來是由上而下得,源頭學術研究的缺乏,使一般人對這段時期得認知非常得少,故而缺少興趣。
其實這段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得地位--主要在社會領域--絕對不亞於先秦時期,隋唐體制規模多是在這段時期內逐步發展和定型得,影響直至北宋。中間可供思考得問題非常多,如有所得,對理解當下有一定得幫助,比如:
在政治方面,這段時期(僅以魏晉論),統治階級就出現數次更迭--是階級(所謂寒門豪門是也),不光是統治者;階級統治權的更迭的歷史條件是什麼?這段時期得政治思想是什麼(建議一本書《中國政治思想史》-蕭公權)?這種更迭對世俗社會得影響是如何得,是不是曹超就是代表了地主階級?等等
在學術方面,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道教的興起、佛教的輸入及西方(希臘,波斯)文化的漸入。這種融合的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是什麼?具體得演化軌跡是如何得?唐宋文化與這一段時期得傳承情況等等
在民族方面,比如人口得遷徙(是否可以還原各地得民族構成和文化構成),比如都知道五胡亂華,但其背景及發展軌跡卻鮮有人知,而且然既有前車之鑒,唐朝為什麼又會有安史之亂?;或者五胡亂華是否可以避免,是否是必然事件,建議產考為什麼同期古羅馬帝國覆亡(原因之一是北方蠻族得入侵),為什麼兩者在同一時期發生,地球上到底出現了什麼自然情況?等等
在制度方面,封建製得回頭及流產(八王之亂)得源頭和影響何如?為什麼周分封天下,保八百年基業,而漢分封卻有七國亂,晉分封有八王亂?大英帝國某種程度上是否有分封得影子?所以分封得歷史條件是什麼?等等
在軍事方面,罷州郡武備及府兵制,前者是否可以解釋300年間兵禍勾連得原因,後者對隋唐兵製得影響。安史之亂和趙匡義得黃袍加身是不是都可覓蹤可循?
在政權方面,南北政權得差異,政權得組織方式,代表階級。政權得更迭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社會得變革( 建議一本書《政治科學要義》 )?這種更迭是革新性質得,還是順延性質得,兩者所造成得影響是什麼樣得(對階級內的影響喝對階級外的影響)?向來有以北伐南之說,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在什麼條件下成立?現在還成立否?等等。
所述甚多,而且各個模塊間互有牽連影響,在此不能一一道來。如果對這方面有興趣,可以關注一個人,然後看兩本書。人是陳寅恪,名門之後,學術地位不必說,在中古史這塊,無出其右者。書是他的兩本書,一本是《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另外一本是他的學生萬繩楠整理得《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最好先看講演錄,是用白話文寫的,中間引釋也比較簡單易讀,對於理清脈絡有幫助,而且可以糾正很多我們學校教育得偏見和錯誤。兩本論稿後看,版本都是繁體字得,啟文是半文言,有根底得話是沒問題得。這個東西看完算是入門了,就可以自己找史料分析了。至於陳先生得柳如是別傳,名氣大大,但絕對不適合初學者看(不要以為這是一本稗官野史之類得東西)。如果對這段時期毫不知情,建議還是先檢索著看通史類得東西,錢穆雷海宗呂思勉司馬光的都可以看看。
讀歷史要有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就像看故事一樣,主要看人物誌和事情脈絡,吸取經驗,這條腿很容易邁出來,一般喜歡野史的人都喜歡。一條是還原(或者構造)真實情景,就要對當時得社會情況有充分了解,對變遷脈絡有明晰認知,這方面需要對國內外得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要有所涉獵。兩條腿缺一不可。只圖後者,容易淪為學究一流,對現實世界毫無幫助。只圖前者,容易對權術謀略上癮(原因你懂得),而且不明世事變遷,有刻舟求劍之虞。
知乎真是越來越水了,最高票簡直滿口胡言,其他回答也鮮有說道點上的。
魏晉南北朝這段時間在中國歷史上是相當重要的節點,尤其是制度史,在學界從來就沒有「冷」過。至於感覺不熱門,是因為①多數人水平有限做不出來新東西。②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經有相當的高度了,如果沒有新的研究方法、新材料,難以超越。
事實上對真正喜歡歷史的人來說,南北朝未必很冷門,真正冷門的,是對歷史不那麼喜歡的普通人對南北朝的認知程度。
毛的《沁園春·雪》很好的說明了一種傾向,大部分人喜歡的,並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歷史中的名人,比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開疆擴土開創盛世的英雄型帝王,比如文藝作品中的經典形象,楊家將、包青天、三國、劉羅鍋、清宮劇這些,南北朝雖然冷門,花木蘭可是深入人心。
但即使很得人心的大唐盛世,問隋唐誰最能打,是個人都會說李元霸,問關隴集團和關東集團的糾葛,估計就沒幾個人能說出來了。
如果拋開文藝成分,雖然研讀史集的歷史粉不少,但按人口比例,應該說所有歷史朝代都屬於冷門。其實,三國兩晉南北朝應該放在一起來講,才相對完整。這段歷史波瀾壯闊,精彩紛呈,很多現象是獨有的,比如六廢六立的皇后羊獻容,你在其他歷史時期絕對找不到第二個來。
但是,人們普遍對這段歷史的認識了解都很少,這點是事實。究其原因,的確存在歷史教學中故意弱化這段歷史,同時,這段歷史如果僅僅把握主線的話,對後續歷史的理解,似乎影響不大。
但是為啥要弱化這段歷史呢?一言以蔽之,亂。主要有這幾層意思:
一,是人物歷史的關係紛繁複雜,千頭萬緒,不好梳理。各地人物跟走馬燈一樣登場又退場,隨時還預備著下次露面。
二,是這段歷史確實是亂世,各種毀三觀,發生的事情直接觸及人性的下限。比如,歷史上第一次明確記載的以人為軍糧,就發生在張方的部隊里。
三,是史料相對缺乏,同時,史書的記載也有很多存疑的地方,同一個人物,同一個事件,在晉書,魏書當中就會有不同的細節,而且後世涉及到這段歷史的史書,比如《資治通鑒》,記載也會與此時的史書不同。並且,不排除史官有意隱瞞或者篡改史實的情況。
人都傾向於多說好的方面,不願意多說陰暗面,所以,這段歷史被刻意削弱存在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並不會削減任何精彩之處。有心的人可以去好好看看相關的史料,太好玩了。
天涯上當年有個長貼:「細說兩晉南北朝」,大家可以去圍觀。從第六頁開始,我覺得寫得很好。
傳送門:http://bbs.tianya.cn/post-no05-146711-6.shtml
政府在教材中極少提及南北朝的原因:
1 粉飾胡化隋唐的正統性
2 增加大漢族為中心的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下面看看南北朝歷史: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由公元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該時期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南北兩勢雖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所以稱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齊、梁、陳四朝;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
分析南北朝,要看其內容和結果。
去除各種歷史事件看,南北朝的內容是:
一 南朝漢族南移
1 衣冠難度
2 南蠻漢化
二 北朝融合
1 胡人漢化,漢人胡化
2 鮮卑和漢族的融合
南北朝的結果:
一、催生了偉大王朝的誕生-鮮卑化的漢人隋唐
1 隋朝開國大皇帝楊堅,鮮卑化漢人又名普六茹.那羅廷
2 唐高祖李淵,其母獨孤氏-出自縱橫幾百年的鮮卑貴族集團,唐朝的首相超過20人都為鮮卑人,當然其姓氏早就為漢姓了。
二、誕生了新的偉大民族-新漢族
1 胡族的融合
五胡亂華的匈奴鮮卑羯氐羌融入漢族。
最大的胡族匈奴雜居之後,借用了漢姓劉、高、喬、王等,而今都已經淹沒在歷史的潮流之中,成為十餘億漢族人的一份子。赫連、鐵伐、沮渠姓氏人數比較少,現在也是漢族人。
2 鮮卑的消失
伴隨著隋的統一,到隋末,影響中國歷史近千年,被漢人恨之入骨的『索虜』大鮮卑民族的消失,鮮卑語稱為死語。鮮卑人改漢姓,稱為新大漢族的成員。
拓跋氏改為元氏、獨孤氏改為劉氏、步六狐氏改為陸氏、賀拔氏改為賀氏、尉遲氏改為尉氏、侯莫陳氏改為陳氏、叱李氏改為李氏、可頻氏改為王氏等等等等。每個現代漢人都有十分之一的鮮卑血統。
潑墨漢家子,走馬鮮卑兒,衣冠風流,鐵馬金戈都還煙塵
前陣子,與友論及此題,又是歷史"學術化"vs"公眾普及"的深坑…
三國兩晉南北朝(公元220-589),三百六十九年亂世如長夜。時間跨度之長,不容小覷;於中華民族教訓之慘痛,宜予反思。若喉頭魚刺,不能夠也不可能被忘卻!
歷代國祚最長:西周+東周,凡810年;後世唐宋明清,均未超越369這條紅線。南北硝煙,彌經N個政權更迭推衍,作為整體研究對象,對後世的政經、科教、文藝、禮典等諸多層面,學術價值不可估量,即學界研究的熱門。
(敝校利益相關:中國3-9世紀研究所曾由唐長孺先生坐鎮)
所以,題主所謂"冷門"應定義為—— "大眾普及度" 不高。類似問題:
1.為什麼魏晉南北朝歷史普及程度低?
2.為什麼兩晉南北朝的歷史沒有漢唐宋明吸引人?
3.為什麼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些精彩萬分的歷史在民間被忽略?
4.三國被津津樂道,而同處分裂時期的五代十國與南北朝卻沒有?
毫不誇張,部分國人的歷史架構是這樣的:
夏商周-秦漢三國-隋唐-宋元明清
兩晉南北、五代十國被集體遺忘,靜靜躺在百度詞條里。倘不提及,普通讀者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接觸。(不禁聯想《桃花源記》有一句——"乃不知有漢")
"不知南北朝" 的現象不是因為信息不對稱,而是一開始就播灑下的"盲點"。
以下謹從"歷史啟蒙教育"的角度分析(扯淡),出現朝代認知斷層的原因:
一、蜻蜓點水
人接受歷史啟蒙的最佳年齡在十幾歲(正值初中)。七八歲孩童當然可以看完整本《明朝那些事兒》,但不是看懂。心智發育、社會閱歷沒有跟上,無法培養獨立思維積澱下來。看不透人情世故,摸不清事態導向,要麼過目即忘,要麼易受誤導。
歷史啟蒙不宜過早,卻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內完成,任務艱巨。中古史只是整個教學框架的小部分, 所以教學側重點在於"掃盲"——不摳細節,但求完整;抓大放小,蜻蜓點水式的專題考點,以點帶面,分清主次,打通主線劇情的脈絡。歷史時間軸是條暗線,支線副本僅供學有餘力的玩家去刷。
重要的事件人物意義點撥一下,剩下的時間和篇幅就不多了。或許教科書上的一個人物屹立在一個時代上,這一頁就掀過去了…
蜻蜓點水不代表敷衍,相反是負責任地引導。試想,你的學生不再接受高中教育,今後走出社會,你給他的第一次,就是他的全部!他將帶著他的"全部"思考世界。作為中國人,對自身悠遠歷史和璀璨文明不甚明了,乃不知有漢,得有多可怕! 這時不怕淺嘗輒止,生怕知識黑洞深不見底。
如果答主沒記錯,初中歷史教學大綱是這樣展開六朝的:
(1) 政治:北方五胡割據,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考試熱點;(九品中正、門閥、府兵制未必提及)
(2)經濟:中原人口第一次南渡,農業畜牧業飛躍發展;
(3)科技文化: 王羲之書法、龍門石窟、敦煌壁畫(魏晉佛教全指望它了)、還有神奇的《齊民要術》、圓周率神馬的
(關鍵要突出世界領先)
運氣好的話,苻堅"淝水之戰"有幾集通告(一統北方的創業史,還是回去講給你家王猛聽吧);
拓展部分,或許會出現都城建康是為了避司馬鄴的諱(司馬睿哭暈在廁所);陳叔寶掉胭脂井裡打瓶醬油;
劉裕 拓跋燾?倒是高中語文課本,辛棄疾詞下"寄奴""佛狸"的注釋部分,手快有手慢無; 梁武帝?乖乖在附錄躺好,一大把年紀了。
教科書羅列的典型人物似乎與我們的版本有所出入。
蜻蜓點水,純屬無奈。
不妨稱之為"善意的閹割":
如此合乎邏輯的教學範式下,那條時間軸暗線的大膽還原——
三國盡歸司馬,五胡入主中原; 晉朝龜縮江南,擋住苻堅一波技能; 拓跋氏匡定北方,歡聲笑語,齊唱愛我中華。最後政權不明覺歷旁落楊堅蜀黍。一統中原,媲美秦始皇。369年亂世不痛不癢,沒有赫然盛世,漠不關心。
二、避談亂世
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盛世情結和領土野心,仰慕四境清平、國泰民安、疆域萬里、聲威遠播的繁華盛世。(最諷刺的例子:提及元代疆域之廣袤,多少人倆眼放光,心神往之)
國號前加個"大"字,氣魄萬鈞—— 大漢、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可曾聽過 "大晉"、"大齊"、"大梁"、"大陳" ?偏安一隅的漢族政權們,也曾努力過收復河洛之地。即便被奉為正朔,仍不能博得處女座們的芳心。 他們腦海中早已勾勒出一幅 "大一統格局"的中原版圖,潛意識裡對於"分裂與混亂"本能地排斥與厭惡。謳歌盛世,循環播放,倒帶沉醉~任何撕碎版圖的亂世年代,條件反射按下"快進"鍵,寶寶就是不聽,不聽,不聽!
還有病入骨髓的皇漢意識:先入為主的情感浸淫,糾纏於胡漢之防,華夷之辯。被五胡政權吊打上高的醜聞,"選擇性失憶"不失為一劑良方。這似乎符合觀眾一貫"聽喜不聽憂"的行事風格。當然有些傷痛逃避不了,這時候亟待祭出神器"民族精神",同仇敵愾,輸了比賽贏了氣節。還有,若干奸賊佞臣,準備接鍋。
這兩點,使得盛世長歌 "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七下西洋(永樂盛世)"、"康雍乾",比 窩裡斗系列 "更始之亂"、"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侯景之亂"、"安史之亂"、"靖康恥" 更容易入圍教科書。
當然淡化個人英雄主義,倡導民族團結的時代主旋律,張戰君已概括得很清楚了~
三、朝代混亂
三國算是亂世的特例,為人們津津樂道。評書演義塑造的形象深入民心;再者前面提到,三個漢族政權的版圖拼起來,似乎很契合狹義的"一統中原"概念;最後,前後三代人的恩怨,不像南北拉鋸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後面又有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兜底。這樣的遊戲設定下,小人物的光輝也會被放大,容錯率高。
儘管公認西晉短暫的37年統一併不能hold住局面,但起碼緩衝作用生效了。假設把三國直接和南北朝串成串,串一個同心圓,估計又少了一大批三國粉。
拜王莽"去二名"所賜,三國人名簡單易記;到六朝畫風突變,政權林立,譜系凌亂,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史料失考,人名地名生僻拗口。(來,跟我讀,赫連勃勃、乞伏國仁、沮渠蒙遜、禿髮烏孤…)
請簡述八王之亂的始末?
司馬倫欺負了賈南風妹紙,司馬冏、司馬穎、司馬顒紛紛表示見者有份啊!司馬乂橫插一腳,端了司馬顒,司馬瑋、攪屎棍司馬越分贓不均,一言不合拳腳相向。
老師你出來,保證不打死你!還有歡樂一家人: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你們咋不上天? 五涼四燕三秦兩趙,巴掌大的地方蹟滿了政權,害死密集恐懼症,哪個是哪個民族建立的,傻傻分不清。
區分人名地名成為一種負擔,確實有悖初學者邏輯。
三國人物忠於自己的政權,即便歸降,多屬曉以利害,棄暗投明;呂布、于禁之流,人所不齒;
六朝門閥政治和府兵制的背景下,心機婊們各自為戰,軍民流動性強。或許這波團戰輸了,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將領弒君頻繁發生,宮闈亂倫糜爛不堪,人性降到了冰點。這一時期出現了多少 醜惡離譜毀三觀的奇聞異端,不勝枚舉。只有讀者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不能一味盲目歸咎於五胡的開化程度。歷史不是殺戮奪位,在啟蒙教材中寫入這些,無異於誘導蒙昧心靈的暴力傾向。君子之於禽獸,寧不聞。待到能夠正視這段陰雨的年紀,批判處之,算是給老祖宗攢點顏面。
四、也無必要
歷史不是生活的全部,初中生還要學習地理、生物、化學… 大千世界多麼美好,何苦拘泥於一時。
朝代的斷片,無重大貽誤,不影響大局觀,合乎政治正確即可。說白了,歷史啟蒙教的開心,聽眾聽的也樂呵,就好了。是非曲直,交由興趣掌舵吧。
喜歡南北史的知友自會發揮主觀能動性課外加餐,感覺這段歷史精彩紛呈,君臣際會,思想與肉體的碰撞bla bla~ 完爆三國幾條街;
但至於不想了解的人,義務教育的基本任務已經完成,多說無益。讓學生搞懂"舊時王謝堂前燕"背後的寓意,不如多去寫幾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答主不才也是大學才接觸南北史, 之前鮮有時間精力及圖書資源。想把"兩晉南北"普及成"第二個三國",不是一兩本通俗讀物就能擔綱的,也無這個必要。填鴨硬塞式的教學,請參照《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於當代大學生之收效。
沒辦法,感興趣的畢竟是小眾…
冷門不要緊,我們知道它的精彩,粉絲的心是熱的。
那一夜,我夢見了百萬雄兵因為政府在引導人們對它不感興趣
高中歷史課本,秦、漢、唐、宋都作為一個單元來講,平均都有六七節課來講解相應內容。
而跨時長度達300多年,歷史事件層出不窮,對隋唐宋元直至以後的中國人的價值取向都產生了深刻影響的魏晉南北朝,只作為自學內容,寫了兩頁紙,配了幾張圖。
我們高中老師講到這裡的時候,說了一句:「大家自己讀一下,考試肯定不會考,我們就不講了」,然後就輕輕翻過去了。
三百年的歷史,中國人就這麼輕輕翻過去了。
那一課陽光很充足,從窗外照進來,我身邊都是21世紀的好學生,低頭預習著隋唐的要考試的內容,我坐在教室里,忽然感覺到可怖。
如果要究其原因,有很多很多:不利於民族關係、分裂時代闡述過多不利於大一統、線索過多太過紛雜......其實回過頭來看,都是那麼站不住腳,一攻即破。
歷史興趣是要從小培養的,中國這一代一代的學生對於魏晉南北朝了解的匱乏,不僅會造成社會對這段歷史的關注減少,更可能會導致集體記憶的斷層。 不僅魏晉南北朝史是這樣,中國近現代史一樣如此。
------------------------------------- 我是2013年10月26日增添線-------------------------------------------
我做了一個統計,從建國初到現在,以魏晉南北朝為背景的電影和電視劇,加起來只有19部,這其中還包括了只是提到過一個西晉皇帝的神話劇《人龍傳說》,和幾部《梁山伯與祝英台》。
19部當中,3部香港拍攝,2部台灣拍攝,大陸拍攝的,只有14部。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國家分裂,民族混戰的時期,對於現在共和國所面臨的台灣問題和民族問題具有「參照」意義,對於當權者來說十分敏感忌諱,在申請題材規劃立項時審查嚴格,導致以這段時期為背景的影視作品非常容易被「槍斃」。為了通過審查,國家背景和民族稱呼都要模糊化甚至大量改動,拍出來沒有意義,於是一些劇本改去其它朝代。已經在數量上幹掉了一些,又在質量上幹掉了一些,只剩下一些特定時代特別有名的名人(如花木蘭)能夠通過審查上映,而一些重要題材(如五胡亂華、晉室南渡、河陰之變)極難通過審查,投資人與導演紛紛望風而逃,避開這個「沼澤地帶」。陷入了審查嚴格→拍攝困難→導演不願意拍→數量減少→可參考劇作極少→服裝道具缺乏→拍攝困難的死循環。
魏晉應該無疑是中國歷史很有看頭的一段,動蕩年代中魅力不減。
是繼春秋戰國之後,文化又一次繁榮,玄學興起,佛教流入;不同的是,思想風氣的解放。
「明星」都是成批出現:竹林七賢、建安七子;或者整個一家子都出名:老謝、老王(代表人物:謝安、王羲之)
如你所說:很精彩。
所以應該不會「很多人都不感興趣了」
儘管或許沒有像明清那麼火,多虧了清宮戲、穿越劇的幫助。
但一定還是有不少人感興趣,心裡嚮往著魏晉風度。而且很可能有一部分人,是只痴迷於這段歷史的。
呵呵,這個問題簡單呀。
第一,兩晉南北朝政權走馬觀花,遠遠不止十六個,無論是按國別史編年史還是紀傳體都無比混亂。
第二,南北東西拉鋸戰頻繁,洛陽,廣陵地區反覆易手,戰爭史也描寫不了。
第三,民族仇殺極其普遍,羌,鮮卑,羯,南匈奴依次崛起又依次滅種,我大華夏流血千里,不夠和諧。
第四,南北政局都無比混亂,北方天天爭霸戰爭,和平就前秦十幾年,後趙十年,北魏幾十年,南朝則流行強勢軍人政變,上游一不高興就順流而下平南京。人物繁雜至極,沒個幾百萬字根本說不清。剛看了下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和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的機構成員,感覺研究魏晉南北朝歷史的人還挺多的,所以應該算不上冷門吧。
然而我是歷史外行。
看什麼定義的冷門了。學術界研究魏晉的人一點不少。
1.殺戮太重,反叛頻出,上頭不願意宣傳;
2.民族團結問題;
3.線索混亂,不易傳播,到現在都沒有哪怕是一部演義傳世;
說實話,就因為這段歷史實在太亂了,千頭萬緒厘不出來。各大家族大人物之間關係紛繁複雜
我是通過梅毅的《華麗血時代》,了解到南北朝這段波瀾縱橫、精彩紛呈的歷史的。用來入門真的很好。
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說,這段歷史其實在歷史研究中真的不算冷門,儘管近代研究從陳寅恪才正式開啟。前面只有司馬光和范祖禹,以及清儒們做的一些對正史的補充、考訂工作。但陳寅恪以降,魏晉南北朝研究可以說是人才輩出,有「四大花旦」周一良、唐長孺、王仲犖、何茲全;「四小花旦」田餘慶、韓國磐、黎虎、高敏。史料梳理了一遍又一遍,能做的題目幾乎被做得了,據說現在的博士生寫畢業論文都不容易。
因為從南北朝起至五胡亂華那段時間,實在是華夏五千年歷史上漢族血裔最黑暗的地獄。
在西方歷史學方面,將中世紀稱為「黑暗中世紀」。相比較之下,南北朝這段年代有過之而不無不及。
從八王之亂始,司馬家族的混戰和各種狗血劇情揭開了這段黑暗狂歡的序幕。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將那段歷史稱之為「狂歡」——並非漢族血裔的狂歡,而是越過長城打破關隘的北地胡人的狂歡。搶劫和殺戮只算平常,將十數萬漢族女子擄掠作為軍糧,一路姦淫一路食用,等到了黃河邊再全部殺戮投入黃河,「屍塞其水」——這是以血為媒的狂歡,關於它的歷史每一行字都滴落著我們父祖的鮮血。
不僅是農夫,不僅是商販,不僅是士大夫——而是所有漢人的終結。黃河以北,「十室十空」。現在的東瀛有一個考古學上的名詞:「渡來人」,指的就是這三百年中從大陸藉助洋流,飄零流亡到東瀛的魏晉士大夫的後裔。他們給東瀛帶去了文字、語言、藝術、建築、鍛造等等先進的工藝,儺戲、太刀等所謂的「日本文化」都可以追溯到這一批背井離鄉的人們。
因此,我不難理解,十數年後,當冉閔帶領他的漢族戰士們高呼「殺盡胡人」時,天下震動,一呼百應。僅剩的漢人們在冉閔這不世出的民族英雄帶領下,復又拿起武器,砍向那些食人血肉的惡魔們。
自冉閔後,河北再無漢膽。
自冉閔後,胡人少虐漢人。
(以上是鋪墊,以下是對問題的回答)
這段歷史在國內冷門,原因有很多。其他同仁也回答的七七八八了,比如政審嚴格,比如歷史事件繁多人物關係繁雜,史料缺失,相互矛盾等。
這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是一段難以「主旋律化」的過去。
我們要民族團結,我們要祖國統一,我們不需要冉閔這樣體現「大漢族民粹主義」的民族英雄;我們要八榮八恥,我們要禮讓謙恭,我們不需要冉閔這樣「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好戰分子。我們身上都帶著胡人的血統,照照鏡子,我的瞳孔是褐色的,你的也是。
但是,這不是我們忘卻的理由。那些潑灑在黃土地上的血,那些浸入過溫熱的鮮血、掩埋過被啃噬的屍骨的土地,總有一天會開出猩紅的曼陀羅花,在風中搖曳,提醒我們,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們的血統幾近斷絕。
PS:網上流傳的冉閔《殺胡令》,我傾向於是後人偽作。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天涯這篇文章:說說所謂冉閔《殺胡令》
上面各位大神都是長篇大論,我試著寫個簡潔的回答:
1.魏晉南北朝屬於一個漫長的社會轉型期,發生的事兒太多,太亂。中國的史家一般都是秉持著一個政治正確的態度來寫歷史的,所以遇到魏晉南北朝史,想做到政治上正確,難度太大。所以一般不碰(其實私底下,歷史學家都相當喜歡魏晉南北朝史,因為好玩啊!)
2.史學家中受過良好思想史訓練的,太少太少。寫魏晉南北朝史,繞不開那些儒、道、佛(尤其是佛教,魏晉南北朝是佛教思想在中國傳播的高潮,主要的佛典基本上在此時期翻譯完畢,至於以後的隋唐,譯經的規模和南北朝時期相比,是個渣啊),史學家中搞得定佛典的,鳳毛麟角(陳寅恪這樣的都不敢多說。湯用彤寫魏晉南北朝佛教史,算是很用功的了,依然被呂瀓批的體無完膚)。
3.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讓皇漢不舒服。怎麼說都是「內戰」,沒有漢、唐那麼V587,說來說去沒意思。說的多了,漏了底,很多皇漢發現自己的祖先原來都是胡人,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結論:政府不喜歡說,史學家不敢說,皇漢羞恥說,結果就是沒人說。其實私底下,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看的,看了就不說,就不說,就不說。。。
問題明明是為什麼沒人有興趣,怎最高得票的答案卻是何其重要和如何學習呢……在此並沒有表示對答主的不滿,只是表達一下不解而已,見諒。
在此簡單分析一下我想到的原因~
1.學習角度,這個還是教科書的問題,新的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中魏晉南北朝的文字,大概是每本書里有一兩句話,但是「魏晉南北朝」這五個字就要佔半句了,人民版、嶽麓版、大象版沒統計過,但是也不會差太多。這種情況下別說感興趣,不認真學歷史的話,連兩晉南北朝的存在都不知道……有這麼差的一個大眾基礎,兩晉南北朝受冷落就很正常了。
2.研究角度,我的論文導師就是研究魏晉南北朝,他曾說,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歷史,也是對中國非常重要的一段時期,但是就是因為太亂了,光是記住南北朝一大堆朝代的關係,就讓很多本科生卻步,考研也不選擇這個方向;加之史料遠遠不如隋唐明清多,研究的人就更少。然後,因為研究基礎差,這方面做研究往往都是從基礎開始,費時費力的事情少有人做,自然選擇研究隋唐明清了。
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3.所謂興趣,兩晉南北朝的人物都非常出彩,俊傑、傻瓜、瘋子、美人層出不窮,很多人的感興趣是對這些人感興趣,卻無關這個時代,也就是獵奇心態反而讓歷史人物的光輝遮蓋了歷史。比如《陸貞傳奇》很多人看吧,很多人感興趣了吧,但是這種電視劇……這樣的高湛……除了有個北齊的皮還剩什麼啊
(╯‵□′)╯ノ┻━┻
因為少了本如《三國演義》的演義小說,缺少了宣傳。
推薦閱讀:
※五胡亂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為什麼夏商周漢四朝就維繫兩千年,而之後的兩千年卻有幾十個朝代?
※中國歷史上思想最自由、最少束縛、人民最幸福是在什麼朝代?
※為什麼武漢從來沒有做過大一統朝代的首都,甚至沒有出過東晉這種佔據半壁江山的像樣的割據政權?
※誰是你們心中的魏晉南北朝第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