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和隋唐的統治者都是鮮卑人嗎?
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的皇族是清一色的漢人,老百姓大部分是漢人,部分是南方少數民族。
北魏皇族是鮮卑人拓跋氏,後來全盤漢化。老百姓大部分是漢人,部分是五胡。
北齊皇族是鮮卑化的漢人, 皇帝高洋不認同自己漢人的血統。北周皇族宇文氏是鮮卑化的南匈奴人。
隋朝皇族父系是漢人,被賜姓鮮卑姓氏普六茹, 後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隋文帝之父楊忠,隻身一人投靠南朝梁,後來參與陳慶之北伐,大概碰到了當年武川的舊友,所以又投靠北朝了。如果楊忠是鮮卑人,不會一個人投靠南朝。
唐朝是爭議的焦點——
第一說 :唐朝皇室父系是漢人,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祖籍隴西成紀,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五世孫。李暠生李歆,是西涼第二任君主,史稱西涼後主。李歆生李重耳,李重耳在西涼滅亡後,出仕北魏,官至弘農太守。李重耳生李熙,官至金門鎮將,曾率領豪傑鎮守武川,因而在武川定居安家。李熙生李天錫,官至宿衛統兵的武官幢主。李天錫即李虎的父親。李虎是西魏八柱國大將軍,被賜姓鮮卑姓大野。鮮卑人獨孤信的三個女兒,長女獨孤氏是北周明帝皇后,四女獨孤氏是唐高祖生母,七女獨孤氏是隋文帝皇后。唐高祖李淵父系漢人血統,母系鮮卑血統。唐高祖皇后是漢人竇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是鮮卑人。
第二說 :唐朝皇族出自武川鎮鮮卑化漢族軍人,以及純鮮卑軍人。關隴集團學說始於陳寅恪,解釋西魏、北周、隋、唐政權的特點,關隴集團的起源便是六鎮。六鎮將校多是鮮卑貴族出身,而唐皇室是隴西李氏的可能性不大。唐太宗時法琳和尚公開質疑李唐皇室的出身,而且言之鑿鑿的說唐宗室出於北狄,這大概可以說明至唐初民間仍有這類傳言,可能許多人都清楚李唐皇室的來歷,但其中大多數心照不宣而已。估計唐初就是個公開的秘密,世間長了便弄假成真。攀附隴西李氏很有可能是在奪取帝位之後,所以隋朝過來的人,至少知識分子多知其底細。到中唐以後大部分人可能真相信李唐皇室是隴西李氏。持這個觀點的人認為,其要麼是鮮卑化的不太高貴的漢人,要麼是不太高貴的鮮卑人,而且李氏崛起時北方漢人與鮮卑人融合程度大概已經很高,而古人未必有強烈的民族觀念,所以鮮卑人冒充漢人望族也有可能。總之隴西李氏幾乎可以肯定是假,因為成於北朝的十六國及北朝史書無記載,只有唐代國史這麼說。李煕地位不高,沒記載很正常,其父亦無記載。但卻有一個李初古拔,見於南朝的記載。這不是漢人的名字。李初古拔可能是李煕之父李重耳,南朝記載的李初古拔與唐史中的李重耳官位一致,推算起來年代也差不多。
第三說 :李唐皇族是李陵之後。那倒真是隴西李氏了,不過不是唐朝附會的那個譜系。李陵之說雖遠,但北方草原一向服從最強者,最強者為何族,其他部族也會主動融入。比如宇文氏最初也不是鮮卑,宇文氏是匈奴單于的旁系後人。
以上三種說法,都沒有確鑿證據,只是猜測。 官方則用李唐皇族自稱隴西李氏的說法。
======================================================================
文化認同要高於血統認同。
北齊高洋是漢人,但他自認為是鮮卑人,推行仇殺漢族的政策。北魏孝文帝是鮮卑人,可他推行漢化政策。
民族的身份並不是決定思想意識的決定性因素,文化身份才是決定性的。高洋空有漢人的血統,卻陶醉於鮮卑人的文化價值觀中,所以他迫害漢族。
愛新覺羅家族會漢語,康熙皇帝母親也是漢人,可他不認同自己是漢人。所以他那二分之一的漢族血統是沒有用的。
唐朝皇室母系有鮮卑血統,但他們沒有認同鮮卑文化。所以唐朝皇室那一半母系鮮卑血統,完全不影響唐王朝是一個以華夏文明為基礎的中華帝國。
官方 :
唐朝束髮,皇帝按漢禮用冕服,官方使用漢文,全國百姓使用漢文。身份認同上,唐朝皇帝認同自己是漢人。
唐朝皇帝與群臣議事時, 君臣雙方經常會用「虜」、「北狄」、「胡虜」、「胡騎」、「戎狄」、這樣的詞語。
例如:
頡利可汗南下侵唐的渭水之盟時,唐太宗曰:「一與虜戰,所損甚多」。
李靖滅東突厥後,李世民曰:「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複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東突厥滅亡後, 唐朝為了處理突厥降眾,皇帝與群臣商議。
有朝士曰:「北狄自古為中國之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兗豫之間,分其種落,散居州縣,教之耕織,可以化胡虜為農民,永空塞北之地」。
夏州都督竇靖曰:「戎狄之性,有如禽獸,不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義教...」。
秘書監魏徵曰:「夫戎狄人面獸心,弱則請服,強則叛亂...晉初諸胡與民雜居中國...伊洛之間,遂為氈裘之域..."。
關於對薛延陀和親,唐太宗曰:「昔漢初匈奴強,中國弱,故飾子女捐金絮以餌之,得事之宜。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徙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薛延陀所以匍匐稽
顙,惟我所欲,不敢驕慢者,以新為君長,雜姓非其種族,欲假中國之勢以威服之耳。彼同羅、仆骨、回紇等十餘部,兵各數萬,并力攻之,立可破滅,所以不敢發
者,畏中國所立故也。今以女妻之,彼自恃大國之婿,雜姓誰敢不服!戎狄人面獸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今吾絕其昏,殺其禮,雜姓知我棄之,不日將瓜
剖之矣,卿曹第志之。」
如果唐朝皇帝身份認同上是胡人的話,斷不可能容忍此等言論。
軍事:
唐朝雖有使用蕃兵和蕃將的習慣,但初唐和盛唐完全不同。初唐的主要將領都是漢人,既有李靖、李勣、侯君集、李道宗、蘇定方等開國名將,又有王方翼、薛仁貴、王孝傑、裴行儉等後起之秀,唐初的幾個蕃將不是非常主要。唐朝從唐玄宗時代才開始「多用蕃將」。
無論是李靖滅東突厥(630)、李靖征服吐谷渾(635)、侯君集滅高昌(640)、李道宗滅薛延陀(646),還是蘇定方滅西突厥(657)、蘇定方滅百濟(660)、薛仁貴大敗鐵勒(662)、劉仁軌大敗倭國(663)、李勣滅高句麗(668)、王孝傑敗吐蕃收復四鎮(692),都是漢族主帥帶著漢族府兵打出來的戰績。李世民可是誇耀過:「以我府兵一千,可敵胡騎二萬」。 為什麼唐時漢族府兵打仗猛?一是當時尚武,二就是勝利後他們要掠奪戰利品。
唐朝軍隊任用很多胡人,但依然有漢本位思想。譬如唐朝用兵,兼用本國兵和外國兵,就稱「漢蕃步騎」,這就是把「漢」作為種族之名的證據。蕃人部隊想要殺戮掠奪,還得等唐軍先搶完之後。從這上可以看出漢族軍人的地位還是高於蕃人的。
文學:
唐人作詩皆以漢稱唐:「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漢庭中選重,更事五原西」。「漢皇重色思傾國」,「漢家大將西出師」,「弓弦抱漢月,馬足踏胡塵」等等。「自稱漢,對外稱胡」的詩句舉不勝舉。
李白《胡無人》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
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
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像這樣的詩如果敢在清朝寫,詩人會非常麻煩
綜上所述——整個北朝就是個胡漢結合的社會,到底是胡人還是漢人,本身就是一筆糊塗賬, 根本用不著去搞清楚。關鍵是,隋朝和唐朝的皇族自認為是什麼人。歷史上,他們都自認漢人,這就夠了。
判斷一個政權是哪個民族的政權,不能僅看皇帝一人的血緣關係。要看整個執政集團的立場、來歷、血緣。要綜合來看。
所以南朝、隋唐都是漢族政權。唐朝宰相列表:
僑郡士族:琅琊王氏4;陳郡謝氏0;陳郡袁氏2;蘭陵蕭氏10,共計16人。
三吳士族:吳郡顧氏1;吳郡陸氏6;吳郡朱氏0;吳郡張氏1,共計8人。
山東士族:清河崔氏12;博陵崔氏15;范陽盧氏8;隴西李氏10;趙郡李氏17;滎陽鄭氏9;太原王氏7,共計78人。
關中士族:長安韋氏16;長安杜氏11;弘農楊氏11;河東裴氏17;河東柳氏3;河東薛氏3,共計61人。
北朝士族:鮮卑元氏1;鮮卑長孫氏1;鮮卑宇文氏3;鮮卑於氏3;鮮卑陸氏0;鮮卑源氏1; 共計9人。
大部分結合著各條回復,都可以知道個大概 我來糾正幾個錯誤
其一,冤死的陳寅格, 因為陳寅格從沒說過李唐皇室是胡人,陳寅格的考證是李唐皇室可能是出自趙郡李氏的破落戶,而非隴西李氏高門,同時陳寅格還否定了李唐出自戎狄的謬論。
其二 法琳說李家出自胡人,不是民間認同,而是宗教鬥爭原因,因為漢族政權和親漢政權都支持道教,而胡族政權傾向於佛教,佛本戎神, 李唐上台之後在宗教鬥爭上都是偏向道教,作為佛教的代表的法琳 妖魔化李唐族屬,本身就是想忽悠讓皇室改宗佛教。 但是這件事也有下文,那就是李世民本人親自駁斥了這個法琳的話,以誹謗皇室的罪名下獄, 這件事恰恰反證了李唐是漢人
其三 李唐先人姓名古怪,其實是一個特定的歷史現象,很多人光看到異族漢化,卻往往忽視了漢人胡化這個歷史現象,實際上北朝乃至蒙元 漢化的胡化嚴重程度遠高於我們的想像,之所以現在遺留下痕迹那麼少 是隋文帝和明太祖搞的文化修正政策有很大關係, 所以李唐先人的古怪現象 和蒙元時期的用蒙古名的漢人 和 近代的李安娜 張彼得是同樣的現象, 在這點上陷入泥潭,其實是陷入過度中國文化中心論,而忽視了漢人也會蠻夷化現象的錯誤結果
其四 在一些帖子提到的, 秦楚是蠻夷轉換成華夏論,也和第三點一樣的原因忽視了漢人蠻夷化的真相, 秦楚不是蠻夷華夏化,而是華夏蠻夷化, 秦國的源頭是周天子直屬大臣的分封去鎮壓西戎, 楚國起頭上還和齊 魯 衛這些王室近親一起並事康王 這是楚王自己親口說的, 春秋戰國時期是華夏大擴張時期,同時其實也是一些諸侯國不斷拓邊也不經意間逐漸蠻夷化的過程,周代並不是一直華夏化過程,而是一個諸侯國內部的華夏化和蠻夷化不斷博弈的過程,只不過最終是華夏化勝利,才讓我們忽視了其中蠻夷化過程。 例如楚國其上層和語言上是絕對的漢語族,例如楚辭是典型的漢語族, 但是因為其底層有蠻夷成分,例如楚國公子記錄的越人歌是需要翻譯, 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說楚辭是南蠻產物。 這是顛倒前後
秦楚被稱為蠻夷 本質上是華夏諸侯國擴張 和 華夏內部互相對罵(和現在北漢罵南漢是百越 南漢罵北漢是胡人 如出一轍)產生的歷史現象, 但是無法否定其華夏族源。
這些理論都是上世紀一些學者過度疑古產生的謬論,在這幾十年的考古發現,例如楚帛書記載的楚國神話是以禹 后稷 伯夷為主角的華夏式神話 秦公大墓證實秦國始祖是顓頊高陽氏都證明秦楚的華夏族源, 秦楚異族論這些老掉牙的理論不宜再繼續重複。
近代非常流行的文化論,本人不敢苟同, 很多人光講文化,卻忽視了血統這個基礎 百越等等蠻夷故地的漢化的是基於漢人移民這個催化劑進入才實現的漢化,所以文化和血統並不能矛盾,而一味鼓吹文化論 到有點接近精神鴉片的意味,因為一味誇大華夏文明同化能力,而忽視了血統本質作用並不對
因為從歷史來看 認同華夏文明的人不一定認同中國人,日本就是例子, 只有在血統意義上認同華夏才算中國人。 其實古人講的文化論 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現代的血統論
古代所說的漢化是指在族譜宗族上也改宗到漢人名下的血統意義上, 隋唐很多鮮卑人的族譜頭一個要麼是炎黃 要麼是漢朝的皇子 或者扶風竇氏這些名門其實是反應兩個事實,一個在漢末三國南北朝長達幾百年大亂 確實有大量漢族人口遷往邊疆胡化*(這點在世界其他文明崩潰時也發生的普遍現象)
其二鮮卑人的漢化是基於血統意義上的認同中國人 ,而非單純說中國話
北朝分別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南朝分別是:劉宋、蕭齊、蕭梁、南陳
北魏為鮮卑拓跋部,拓跋部是鮮卑各族中最後內遷中原的。
東西魏是北魏一脈相承,這個沒什麼可說的。
北齊高歡是漢人,但是鮮卑化了,他有自己的鮮卑名:賀六渾。其妻婁昭君為鮮卑貴族,其子高洋從血統上來講是半個鮮卑人。繼位於高洋之後的兄弟高演、高湛也跟高洋一樣身上有一半的鮮卑血統。第三代高緯(玉體橫陳那位)是高湛和胡氏的兒子,胡氏是漢人,其母是范陽盧氏,好像是漢人血統占的更多一些。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范陽盧氏也與拓跋皇室通婚,漢人血統佔多少不知道;第二,北齊鮮卑化很嚴重,隨便舉幾個例子,婁昭君稱自己的兒媳婦高洋的皇后為「漢老嫗」,這是有蔑視的成分;侯景稱高歡長子高澄為「鮮卑小兒」;高歡自己也說過「遂同鮮卑」的話。這裡面漢化和胡化的問題比較複雜,不一一敘述。
北周宇文泰是匈奴化的鮮卑人,府兵制的源頭也是部落兵制,在鮮卑化這一點上北周較之北齊更為徹底。
南邊這四個政權血統上講都是漢族王朝,秦漢魏晉宋齊梁陳一路追溯的正統、漢家衣冠。
魏晉南北朝隋唐之際的漢化和胡化實際上一種交替出現的態勢,在漢化的同時伴隨著胡化,此強彼弱、此弱彼強,但是總體仍是向漢化的趨勢。兩種文化之間的融合絕不是那麼的簡單和諧,過程中必然有碰撞、抵抗、磨合,在反覆的進程中逐漸完成漢化。
上面也有答案提到了文化認同和血統認同,從血統上來講隋朝楊堅雖然姓楊,但其祖上必然不是純粹的漢族血統,北方漢人大多如此,這是漢化的必然結果。楊廣的母親是鮮卑人,從血統上來講,他至少是半個鮮卑人。但是隋朝雖有鮮卑痕迹,而且還比較重,但並不以鮮卑自居。
據考證,李唐的祖上曾出現過李初古拔、李買德這樣的名字,懷疑其祖上就是鮮卑人,從父系一支說血統就不純粹。母系這邊李淵的母親是獨孤氏,這是鮮卑族。李世民的母親是竇氏,這是鮮卑姓紇豆陵氏改的,李治的母親長孫氏也是鮮卑人,所以到了李治這一代至少是7/8鮮卑血統,漢族血統已所剩無幾。可是在文化認同上仍偏重於漢,而且越來越重。到唐中後期,代表部落兵制的府兵制崩潰,取而代之的募兵制。隋唐一路承襲北朝的均田制,但隨後也被兩稅法取代。唐初本與北朝一樣都是崇尚軍功勇武,這一點從初唐的詩里就能出來看,氣象與後世絕不一樣。但逐漸偏向文治,重經學、書法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繼續漢化直至徹底融入漢族,但這種融合併非是毫無保留的徹底吞噬,而是磨合後的一種相互取捨,以漢為主體。
最後摘抄一段:
以漢族為主體的這個民族其本身就一直在對其它民族、其它文化包容、消化,這是這個民族的文化魅力。椅子是胡人發明的東西;漢代繼承的秦制,而秦一度是被視作戎狄;漢賦來自南蠻楚國的楚辭;此類例子不勝枚舉。而唐朝不論是從禮樂文化還是政治制度也絕非僅限於繼承南朝或繼承北朝,而是輻射到周邊各國,甚至是波斯、天竺。唐朝的國樂九部樂其中七部來自西域,只有兩部來自漢魏。這體現了唐朝世界帝國的形象,也體現了那種自信氣魄。
從唐詩上看,博大、雄渾、深遠、超逸、充沛的活力絕對是北朝氣魄的注入,但意向的運用、意境的表現、性情聲色的結合卻是南朝的基礎。由此形成盛唐詩歌與其它詩歌相區別的特色。我們可以窺見大眼光、大格局的盛唐氣象,其結果不言而喻。
清朝皇室娶了很多蒙古人,清朝的統治民族是蒙古族嗎?
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產於崑崙之崗。大禹生於東夷,文王生於西羌,聖賢所出,何必常處
南朝宋齊梁陳都是漢人呀,北朝北齊高歡一家也是漢人,不過高家鮮卑化了。隋唐兩家都是在鮮卑環境一步步成長奪權的,他們自稱是漢人,不過有很多人懷疑他們的血統,特別是李唐,世代和鮮卑通婚,鮮卑血統肯定是很重的。
其實呢,鮮卑族早就融入漢族了,現在都沒有鮮卑族了,說不定你我這些漢人身上就有鮮卑族的血統呢。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隋唐皇室當然是漢人,心理認同。不過有些地區胡化比較嚴重。
我說,這種低質量的問題能少問些嗎?我記得有個問李唐是不是鮮卑的問題,沒見過啊?話說你好歹問北朝假隋唐啊,什麼叫南北朝加隋唐啊,南朝也成鮮卑人了?
北朝是鮮卑政權,隋唐漢政權,識不識得?
獨孤信的女兒是漢人生的,順治是蒙古人生的,康熙乾隆都是漢軍旗,so,你告訴我李唐,愛新覺羅家族都是什麼族?
漢族是靠什麼證明的?血統還是文化認同?
秦始皇的后羿算不算漢族人?
楚國的後裔算不算漢族人?
東北那一部分日本人留下的後代是不是漢族人?
猶太人留在中國的後裔算不算漢族人?
各少數民族和外藩進獻的美女生下的子孫是不是漢族人?
那些只留下名字的吐谷渾,樓蘭,百越,西涼,古蜀國,柔然,夜郎等等,他們的後人有專屬民族嗎?
日本遣唐使留在中國的後裔呢?
從古至今,不同民族混血的後裔難得就不能歸屬漢族?
中國歷史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的堆積而成。那是東亞大陸各民族的5000年來,正常的歷史衍化!
否則,
古越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苗族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楚國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匈奴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柔然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突厥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鮮卑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蒙古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魏晉南北朝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西域各國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西夏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契丹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金朝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西藏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大理國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蒙元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滿清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越南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高麗歷史是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否?
這些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其中的殺戮就是各民族融合的一部分的重要事實!
蒙古,越南,朝鮮,都是東亞大陸歷史的一部分!
蒙古國人,越南國人,朝鮮國人,為了自己國家的獨立地位,當然不能承認歷史的事實,當然會討厭中國人!可以理解。
元代蒙古人赤裸裸地歧視和虐待漢族,是歷史事實!
但是當代中國政府必須承認元代,這也是歷史事實!
只有大漢民族主義的人,不願承認歷史!大漢民族主義的人,才是歷史的罪人!因為他們的行為,將中國歷史肢解了、破碎了、沒有統一的中國歷史觀了!這個結果,恰恰是分裂中國的人希望的結果!
南京大屠殺的主體,大和民族是外族,5000年來沒在中國歷史衍化進程中。
所以,南京大屠殺的責任民族必須追索責任,直到大和民族承認他的錯誤!
大和民族直到今天,從文化思想政治運作,都認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南京大屠殺只是一次戰役後正常的戰場穩固行動!
大和民族認為【我們沒有錯誤,這是戰爭時期的正常行為!】
人們常說唐朝皇帝父系血統是漢人,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就是因為父系血統,所以唐朝皇帝就更不是漢人了。不僅不是漢人,甚至不是漢化的鮮卑人,而是非常有可能是冒名頂替的高車降戶。
作者:蛙眼睇中華
鏈接:唐朝皇帝真的是胡人嗎? - 蛙眼睇中華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唐朝的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朝代,武功赫赫,經濟繁榮(至少大眾印象是這樣),萬國來朝,今天中國人在海外還可以驕傲的自稱是「唐人」,總的來說,唐朝帶給中國人太多的光榮,但是在我看來,唐朝也是一個測驗一個歷史愛好者的民族主義傾向是否強烈、是否具備理性客觀中立的研究態度的門檻,因為我感覺任何一個對中國歷史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人都不能忽視唐朝有異於其他漢族王朝的胡人色彩。
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唐朝皇帝也可以說是漢人,也可以說是胡人,也可以說二者兼有。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了關於「漢人「」胡人」的定義,我們只有把概念搞清楚,才能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需要對胡人的概念進行界定,通常意義上來說,胡人是中國北方和西方的不同於漢族的游牧民族,並且被貼有「野蠻」、「好戰」等標籤。但是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在文明化過程中未必會繼續認為自己是野蠻的胡人,而是認為自己是天下的正統,他們往往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塑造自身的合法性,比如德運、聲明對前朝的繼承關係、宗教、祥瑞、大一統、服飾等等。隨著時間的發展,往往漢化的胡人也可以視作漢人。
全部北朝史中凡關於胡漢之問題實一胡化漢化之問題,而非胡種漢種之問題,當時之所謂胡人漢人大抵以胡化漢化而不以胡種漢種為分別,即文化之關係較重而種族之關係較輕,所謂有教無類者是也(陳寅恪)
下面是我的觀點:從父系血統上來看,李唐是胡人的可能性更大,從認同感來說,顯然李唐是漢族,從身份來說,李唐的開國者是半漢半胡的軍事貴族。
先說血統:結論——一種新的可能——高車人
大家一定要記住,南北朝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人口流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不僅在中原,在南方一樣也有民族融合和冒名頂替。
南方尚且如此,中原的民族融合與冒名頂替就更不用說了。
我對李唐皇室父系血統有懷疑,不代表我把唐和元清那樣的王朝歸為一類。前者會強調自己的漢族身份,而後不屑一顧。
再說認同感:我的結論是李唐是漢族的可能性更大。
十六國的建立者大多數會將自己祖先攀附華夏的神話或者歷史人物。但是拓拔鮮卑起初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拓拔鮮卑是十六國時代最後一個入主中原的民族中最野蠻落後的一個。
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比十六國的政權更加合理,但是不意味著拓拔對漢族的認同感比十六國的大多數民族更強烈,因此基礎不牢固,孝文帝之後失去了繼續改革的動力,很快就遭到了六鎮勢力為代表的反漢化勢力的反動,不久的分裂後,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在漢化的道路上基本都沒有進步。在關隴集團中,就有漢化程度更低的高車降戶李家。隋朝推翻北周、統一南北後,關隴集團的利益逐漸受損,分崩離析之後,李唐崛起,至少在唐初,關隴集團再次居於中國政壇的頂端,相當於隋朝,唐朝可能顯得更「胡」。但是唐朝的認同感是漢族無疑,因為
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比十六國的政權更加合理,但是不意味著拓拔對漢族的認同感比十六國的大多數民族更強烈,因此基礎不牢固,孝文帝之後失去了繼續改革的動力,很快就遭到了六鎮勢力為代表的反漢化勢力的反動,不久的分裂後,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在漢化的道路上基本都沒有進步。在關隴集團中,就有漢化程度更低的高車降戶李家。隋朝推翻北周、統一南北後,關隴集團的利益逐漸受損,分崩離析之後,李唐崛起,至少在唐初,關隴集團再次居於中國政壇的頂端,相當於隋朝,唐朝可能顯得更「胡」。但是唐朝的認同感是漢族無疑,因為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比十六國的政權更加合理,但是不意味著拓拔對漢族的認同感比十六國的大多數民族更強烈,因此基礎不牢固,孝文帝之後失去了繼續改革的動力,很快就遭到了六鎮勢力為代表的反漢化勢力的反動,不久的分裂後,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在漢化的道路上基本都沒有進步。在關隴集團中,就有漢化程度更低的高車降戶李家。隋朝推翻北周、統一南北後,關隴集團的利益逐漸受損,分崩離析之後,李唐崛起,至少在唐初,關隴集團再次居於中國政壇的頂端,相當於隋朝,唐朝可能顯得更「胡」。但是唐朝的認同感是漢族無疑,因為
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比十六國的政權更加合理,但是不意味著拓拔對漢族的認同感比十六國的大多數民族更強烈,因此基礎不牢固,孝文帝之後失去了繼續改革的動力,很快就遭到了六鎮勢力為代表的反漢化勢力的反動,不久的分裂後,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在漢化的道路上基本都沒有進步。在關隴集團中,就有漢化程度更低的高車降戶李家。隋朝推翻北周、統一南北後,關隴集團的利益逐漸受損,分崩離析之後,李唐崛起,至少在唐初,關隴集團再次居於中國政壇的頂端,相當於隋朝,唐朝可能顯得更「胡」。但是唐朝的認同感是漢族無疑,因為李唐追認祖先為老子李耳。最後說身份:結論是半胡半漢的軍事貴族。陳寅恪先生提出的」關隴集團想必所有的歷史愛好者都耳熟能詳,即在南北朝中後期出現的一個胡漢融合、出將入相,他們建立了西魏到唐這幾個朝代並長期居於這些王朝的頂端。在這裡,我想擴展一下這種看法,那就是,從劉淵的漢國建立一直到趙宋開國(漢國到北朝的建立者都是胡人,隋唐至少有胡人血統這一點也沒什麼問題,趙宋的建立者受到胡化這一點有的人一定反對,這一點我在下面會詳細講到),這些北方王朝的建立者的身份實際上大致相同,那就是不同程度胡化的軍事貴族(或武人)。
(宋)太祖初及位,朝太廟,見所陳籩豆簠簋,曰:「此何物也?」侍臣以禮器為對。太祖曰:「我祖宗寧識此!」命撤去
唐末五代的河北,就如同北魏的六鎮,是漢化(或者儒化)程度極低、胡風鼎盛的地區。
出生地為河北的趙匡胤對儒教繁瑣的禮儀十分沒有耐心,南唐出身的徐鉉來到北宋餐廳,在她看來,北宋就是一個非常「胡氣」的王朝。
所以,血統的事情,大家不要太糾結了,關鍵的關鍵,是看認同感
—————————————————————————
在上面我提到,漢化的胡人也可以視作漢人,這種漢化有內因,比如自身對漢文化的追求、華夏思維的形成,而外因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政權的更北方,出現了更加落後野蠻的民族,比如柔然、突厥。
—————————————————————————
「漢」這個字眼在南北朝時期,是連漢人都不太喜歡用的low逼辭彙,因為國號不是隨便瞎起的,通常是來源於前朝授封的爵位或者封地,結果十六國中的第一個,也就是「漢/趙」,其創立者劉淵自認為匈奴和漢朝皇室聯姻,因此具備了傳承漢朝的合法性,這一招著實噁心到了晉朝以及此後的漢族王朝,即使是號稱漢楚王劉交後人的劉裕也沒有將國號定為「漢」,再加上後來的侯景居然也將國號定為「漢」,至此,「漢」這個名詞在南方算是徹底臭了。
而在北方,起初北方各民族較為落後,尚需要漢族高門的配合甚至東晉王朝的認可,但是到了後來,無論是自身進步導致的優越感還是長江對岸的門閥子弟實在是不成器,都導致了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對漢人的蔑視。
華夏不一定等同於漢族,入主中原的民族一樣可以自稱華夏,隨著時間的發展,他們甚至會主動或者被動的被歸入漢族當中;而且漢族也會被鄙視為蠻夷。
比如日本,將唐朝視作「藩」,將自己視作華夏,這當然不代表日本人認為自己是漢人。
比如金/女真,也非常具有華夏思維,將自己視作華夏
而且金朝的文人也這樣認為,甚至將自己成為
而且金朝的文人也這樣認為,甚至將自己成為而且金朝的文人也這樣認為,甚至將自己成為
而且金朝的文人也這樣認為,甚至將自己成為「漢」(ps:唐朝的文人也積極以漢喻唐)將自己視作「華夏」「漢」,而將南宋貶低為「蠻夷」
綜上所述,遼金前的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多數對漢族的認同感較為強烈,表現是將祖先攀附為華夏古代的神話或者歷史人物;而此後的北方民族,會更多的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尤其是來源上,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文明化的持續,最終與漢族的差距也會逐漸縮小,以至於同化
綜上所述,遼金前的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多數對漢族的認同感較為強烈,表現是將祖先攀附為華夏古代的神話或者歷史人物;而此後的北方民族,會更多的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尤其是來源上,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文明化的持續,最終與漢族的差距也會逐漸縮小,以至於同化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