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為何成長緩慢?

目前國內各醫院的高端核心醫療器械多為進口採購,國內的醫療器械產業中沒有成長起通信行業中的大中華和互聯網行業中的BAT這種地位的公司。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Edit 1:之前的問題描述不夠明確,使得回答中出現了很多縱向分析:「基礎薄弱」,「對國產採購意願不強烈」,這樣的分析可以說是對任何不發達國家的任何產業都是適用的,而解釋不了為何我國通信業可取得一定成績這種現象。Jun 23, 2014


說兩句。
「國內各醫院的醫療器械多為進口採購」不是很準確,真實情況是國內各醫院的高端醫療器械多為進口採購。必須說明的是,生物醫學工程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學科,醫學圖像、生化分析、醫用材料、醫用器具、治療設備等等都在此範疇內。我想,落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歷史因素。從行業的角度說,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晚,積累不足,而大型、高端的醫療器械是需要不斷積累經驗的,已經輸在起跑線上,想要趕上來,需要時間和汗水,以及錢。從企業的角度說,中國的企業歷史不長,技術積澱少、人才積累少,導致技術含量低、利潤低,反過來導致投資少,技術低,難以突破此循環。比如,CT(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技術,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已經發展到第5代,想從3代直接到5代,難度太大。
2. 基礎研究落後。許多大型高端設備的技術,其本身就是劃時代的突破。比如上例的CT,沒有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的發明(獲7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想要造機器,不可能。MRI、PET等亦如是。
3. 醫院採購進口器械的意願較高。中國人多,導致中國病人多,而許多病人已經富起來了,他們能承受更高的診斷、治療費用。所以,從醫院的角度,假設2000萬採購一台器械,大醫院一兩年之內就能收回成本。而醫院醫療器械的水平,是一個醫院診療水平的指標之一,醫院有動力、有能力採購國外更先進、更昂貴的醫療器械。客觀上不利於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的成長。
4. 國內學科設置不合理。 我國對醫療器械實行分類管理,主要法規就是《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要求二、三類醫療器械是要求有臨床驗證的。但是,國內的許多有研發技術的院校並不具備臨床實驗條件,具備臨床實驗條件的醫學院校又缺乏技術實力。二者需要結合,但是結合就容易產生變數。醫療器械的研發周期長,這種變數極有可能造成毀滅性影響。而且美國的醫生的工程技術功底比國內的強太多。
5.國內政策法規因素。由於對此領域不熟,請參看@Gang Lu的評論。
大概就是這幾點吧。至於監管的因素,我不是很了解,就不提及了。想說的是,其實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為醫療器械行業相關的領域太多,很容易受木桶效應影響,特別是計算機軟體的設計水平。國內很多企業現在的突破方向就是先在一兩個有技術優勢的細分市場上做強(比如血管支架,此例感謝@陳琛 ),再一步一步擴張。這說不定是條走得通的路,但是,離做甚至研發高端大器械,還有很長的路。


主要在高端領域吧。作為一個轉業的曾經BMEer,粗略歸納一下
1. 門檻高。
生醫是個跨界極其廣泛的學科,而每一門的最前沿科技門檻都挺高的,無論是物理材料,還是精密機械,還是高精度高靈敏度小信號檢測,還是高速處理,還是.....(很多門檻高的行業都是沒有一點成長,因為大家知難而退)
2. 責任大,審批嚴。
能用得起高端醫療器械的,都很在乎自己的生命健康。
3. 國內基礎科學薄弱。
能放衛星上天,但是卻生產不出高速示波器,我們整體的科技行業都沒有堅實的基礎科學支撐。


有房地產,稀土等礦產,誰還去搞那些風險大,科技含量高,回報周期長的產業


這種與基礎材料學緊密相關而且需要靜心研發設計實驗的領域,恕我直言,沒見過天朝在此方面優秀的。


1. 低端領域國內廠家已經佔有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反而進口廠家才開始推出針對低端市場的產品。
2. 高端領域目前確實國內廠家跟GPS等沒辦法競爭,原因大致如下:一高端材料、技術、工藝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二中國工業基礎太差,差距巨大;三,醫療設備目前只靠民營企業在做大做強,政府扶持投入不足(最近幾年稍好轉,但效果一般);四客戶原因,在大多數醫院(除外大三甲和衛生院),設備經過使用者主任設備科長主管副院長院長輪番考察討論決定採購,在國產和進口產品間的選擇對中間層的影響非常大,同樣檔次的設備,國產的相對便宜 ,倘若設備出現故障,大部分情況下結果是:國產歸咎於產品質量低劣,進口產品歸咎於運氣欠佳,雖然國內廠家對故障會很緊張,服務會相對好點也無法改變這一根深蒂固的觀念,這是國內廠家樹立品牌的難點;五是市場原因,進口品牌採購金額更大(HK問題),再結合第四點,選擇傾向就出來了。
3. 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看起來不快,也源於人才的匱乏,交叉的學科實在太多太多了,臨床,電子,眾多物理學,生物,影像,材料,統計等等,而且要交叉配合,很不容易 。

總結:國產醫療器械發展相對其他行業看起來是慢,但空間大,潛力也大,絕對的朝陽行業,國產廠家只要不急功近利自毀品牌,用心做好產品和市場,讓支持者買的放心用得有信心,何愁沒市場份額。

一個人吃飯,單手手機回答,純屬個人意見,若有紕漏,請指正。


引用一篇公眾號文章來回答一下吧!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逆襲,難在何處?

(本文作者:Mr.J,轉載或交流請加微信號mrjmed)

之前聽到不少同行和醫生朋友感嘆說國產器械尤其是高端器械發展的太慢,而且品質與進口產品相比差距還是很大。雖然內心愿意(至少號稱願意)支持國產產品,但幾台手術下來,還是覺得寧可貴個2-3倍去選擇進口產品,至少可以買個安心。

本人在國產醫療器械公司奮鬥了十幾年,也在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外企工作了兩年,目前負責一家Startup階段國產器械公司的整體市場銷售。因此,對國產產品進行進口替代的踐行算是有切身感受。在此和大家分享幾點鄙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交流指正。

從筆者看來,所謂的高端核心醫療器械的特點包括:

1. 技術含量高。這個主要涉及到精密加工,微量控制,新材料等各個方面的技術。比如:神外植入物,創傷類可變角度鎖定板,高精度微量輸注泵,動態血糖監測,心臟瓣膜,心血管支架,微創腔鏡吻合器,CT,MRI等等。

2. 風險等級高。一般來說風險等級高就要求研發人員對於各類標準的安全規定要吃得很透,研發過程中的各種驗證和確認要做到位。

3.分類級別高。高端醫療器械在CFDA的器械分類裡面大多歸屬於2類或3類,CE體系內歸於II,IIB以上。這就意味著註冊周期長,資本投入大,拿證相對困難。

從這幾個特點出發,分析一下所謂高端醫療器械發展緩慢的原因:

1. 研發層面

研發層面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產品原創性,產品技術細節和產品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幾個層次。

首先,目前產業和臨床需求的合作研發模式很不成熟,很難有原創性的產品。

舉個國外的例子,骨科行業的標準和研發思路提供者是 AO(國際內固定學會),他們與Synthes(辛迪斯,全球最大創傷骨科類生產企業)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從醫生的需求,醫生的建議,到產品的定型,生產,改進,以及臨床試驗,雙方都是緊密合作的。最終產品的知識產權AO有很大的一部分獲益,從而反哺AO進行各類學術推廣,而這種學術推廣又反過來促進了產品的銷售。所以AO+Synthes的模式,是 治療理念推廣+產品研發銷售 兩條腿協調走路。國內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基本上所謂的產學研結合都走的磕磕碰碰,鮮有成功案例。所以,國產產品目前大多數還是處在Copy階段。

其次, Copy進口產品的過程中存在技術細節差距。

目前國產公司的進口Copy過程中,由於對設計研發思路的理解不夠深刻,很多細節上只能做到形似而神不似,這遲早會在臨床應用上導致各種問題。所以,一些國產公司會選擇挖個進口公司最懂產品的產品經理來參與研發,但這些產品經理大多出身臨床,很多時候只是理解操作層次的細節(開玩笑的說,外企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譯PPT和DA),但對於整個研發設計思路和深層次的技術問題是不甚了解的,往往難以找到根本癥結。

不過,隨著很多進口產品的生產本土化,或者是創業團隊整體由國外團隊轉化而來,有一部分國產企業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思路。此時的最後的一道門檻有可能會卡在新材料和關鍵組件上面,理解不夠深入,甚至是採購不到,最後做出來的產品還是無法完全達到進口水平。

所以,在研發層次,國產進口的差距是有兩種情況的。一種是70分和100分的差距(核心技術基本掌握,產品細節存在差距),一種是Yes or No的差別(核心技術或部件無法獲取)。前者的一個例子是骨科植入物,隨著高精度加工機床和加工技術引入國內,目前創傷類植入物,國產進口的差距已經很小。後者的一個例子是動態血糖監測探頭,關鍵原材料合成技術始終未能完全掌握,因此在獲得此項關鍵技術之前,國產探頭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夠採購到怎樣的關鍵原材料。

2. 質控體系層面

醫療器械必須保證產品能夠達到「安全有效」,此處安全是放在有效前面的。這就對醫療器械公司的質控體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是產品的研發和技術更改階段有反覆的驗證確認過程,另一方面則是體系必須保障產品的批量性穩定並能夠持續性改進。

筆者之前所在的一個公司在十幾年前接手了一項為進口公司OEM的項目。當時每次提供的樣品對方完全認可,而一旦進行批量化生產時,檢驗合格率又始終達不到要求。這也是當時很多國產公司的一個真實寫照,沒有體系,或者有空架子體系,為了通過審查而維持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產品的批量穩定性都不能保證,又何談產品的持續性改進呢?

3. 公司運作層面

醫療器械的每個細分領域市場容量相對都比較小。比如骨科算是醫療器械細分領域裡面比較大的行業了,國產公司一年賣到3-4個億基本上就能排名全國前三了,這個體量和做葯的比起來就太小了。比如除新華醫療外,營業收入最多的醫療器械A股上市公司樂普醫療,如果放在同年度製藥企業裡面進行排名,大概只能在40位左右。

引自2015年各公司年報數據

醫械企業Top10的企業規模也不大,更何況各個細分行業的中小型企業,其規模很難支持有效的研發和大規模的市場推廣。所以,到目前為止,真正投入學術,培訓,市場宣傳的基本上只有進口大公司。倒逼回來就是三甲以上醫院主要還是採購進口品牌為主,國產產品只能針對二三線市場進行價格戰,通過經銷商的高空間和中間環節費用搶佔市場。這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反過來說進口公司,比如美敦力,強生,波科等等,往往都是多產品線同時運營,在市場學術品牌投入上有規模效應。品牌上來之後,廠家的利潤空間又大大提升。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所以,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圍繞核心業務的整合併購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這顯然對於一家公司的併購思路,人才儲備以及整合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引自微創醫療2016年年報

4. 資本層面

為啥現在投資最火的是OTO,TMT之類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項目?因為足夠有爆發性,足夠有市場容量想像空間,更重要的是項目周期短啊。

但是醫療器械以上三點都不滿足。基本上是,沒有爆發性,沒有海量市場容量,而且項目周期很長。同時,研發風險高,政策影響大。

以三類醫療器械為例,從拿到投資算起,研發2年算快了吧,3年註冊證拿下那可是運氣好到爆,算你產品好空間大,渠道鋪起來神速,那參與各地的招標之類的也要花個1-2年。也就是說,從投入資金到真正大規模賣至少需要7年的時間。額,不對啊,一看VC的回收期到了,面臨馬上變現退出的壓力。 退一步講,不考慮藉助外部資本,內部自己投,那有魄力持續十年投入一個項目的老闆或創業者又有幾個呢。所以,這就不難理解聯影這種規模的醫療器械企業,如果身後沒有國家資本的支撐,根本走不到今天。

讓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情況,美國有著非常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從天使到VC、PE、納斯達克和產業資本,一波又一波的資本持續接力,協助創新公司的發展。例如研發出POCT神器i STAT血氣分析儀的初創公司,以及研發出GeneXpert PCR分析儀的Cepheid,從創立那天開始,二十年如一日持續虧損,這要放在國內投資人肯定要拍桌子的。

成功案例

總的來說,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國產和進口產品的差距正在日益縮小。越來越多掌握核心技術的國產企業正在逐步打破進口品牌的壟斷,甚至逆襲成功。比如心血管支架領域國產進行進口替代是比較成功的,除了前述微創醫療,樂普醫療也表現不俗,並且更為穩健;而山東威高在骨科耗材方面也走在國內前列。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總的來說,國產和進口產品的差距正在日益縮小。越來越多掌握核心技術的國產企業在各個領域正在逐步打破進口品牌的壟斷,甚至逆襲成功。比如心血管支架領域樂普,微創,吉威三家國產公司的進口替代是非常成功的。


後記: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放眼未來,對於國內市場,國產進口替代是大勢所趨,國家的政策也在向國產器械傾斜。海外市場也許會被貿易保護政策和專利政策延緩一段時間,但性價比高的中國製造遲早會對國際大品牌在全球範圍進行挑戰。真正能限制國內醫療器械水平發展的瓶頸可能在於臨床研究、新材料和新技術等基礎學科方面的差距。

本文作者:Mr.J,轉載或交流請加微信號mrjmed.


我在醫療器械外企幹了七年研發,真心不覺得國產醫療器械發展緩慢。
大型影像設備有國家隊聯影,小型臨床設備有邁瑞。國產的病人監護儀可佔了國內約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跟通信,IT,互聯網不一樣,醫療器械行業總體發展緩慢,蛋糕就那麼點大,每發展一步都是虎口搶食啊。


1. 起步晚。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經濟發展的時間軸來看,國內醫療器械的發展本來就不會好到哪兒去。

2. 發展的根本在於科研。國內的大學,以及Siemens等公司的科研落後於別的國家太多。我對大多數國家就不評價了,美國的大學所做的科研,和國內的所謂「研發」完全就不是一個水平的事兒。我在國內面試的時候我說我熱愛研發什麼的,面試官直接跟我說國內市場不成熟啊,科研都沒什麼價值啊,你還是別回國了... 另外咱不提大公司,在美國大學每年新的spin off和國內每年新公司的數量也完全不成正比。

3. CFDA的落後。本來醫療器械就不是個短期投資項目,CFDA的流程能把投資回報再拖好幾年。畢竟一切都是要有incentive才能實行的,沒有經濟回報,連經費都不會有,就不要提發展了。

4. 其實BME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個比較新的學科。在美國這個專業同樣不是前景很好的一個。我同學畢業後轉行的也挺多。有一些堅持在這個專業耗著的,混得一般化。大家都有世俗的慾望,於是人才就從這個行業流失了。


作為一個醫療設備行業從業者,隨便說幾點:

1. 醫療設備行業同國內的基礎工業一樣,在核心技術、技術積累、材料、製造工藝、管理等各個層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都是有差距的。說白了,基礎很淺,很多領域只是發展了十幾年甚至幾年,跟國外幾十年的發展基礎不可同日而語;何況醫療設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跨學科領域,橫跨計算機、電子、生物醫學工程、材料、光學、聲學、放射學等各種領域,技術和工程上的難度都相當大,產品研發周期長,質量體系要求高,人才稀缺;

2. 政策支持。。。這個就不說了,想想為什麼政府用車用奧迪和豐田而不是長城奇瑞比亞迪就知道了;

3. 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因為醫療設備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高要求,國產設備在這方面的水平與國際大廠商的水平差距很大,無論是從技術、設計還是部件、整機的工藝水平,目前都還存在很大差距,故障率、維修維護頻度、安全性這些對醫院來說都是很頭大的事情,也怪不得醫院喜歡買進口貨了。


作為醫療器械檢測行業,我來說兩句。
大環境:首先說明醫療器械是壟斷行業,有競爭力的總是那幾家大公司,強生,西門子,BD,3M,拜耳等等國外大企業。國內都是小公司,生產口罩啊避孕套啊之類的產品,主要考的是價格戰。當然國內也有不錯的醫療器械企業,我就不提名字了,他們的特點是中型企業,有自己的主打產品,技術與國外的也差不了太多,缺點是產品鏈太單一,只生產某一類或者幾類產品,無法與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外企業抗衡,但我依舊看好他們。
政策:不得不說可以看出來的是,國家已經將發展國內的醫療器械行業了。至於我憑什麼這麼說,因為政策明顯兩極化,國外產品註冊越來越複雜繁瑣,又是要做臨床有是要做其他實驗,而國內的則盡量簡化流程,規定政府必須在多少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國外的產品明明在國外做過臨床了,又要到國內做,產品周期會大大加長,因為國內能做臨床的實驗地點屈指可數,那對於我說過的國內的中型企業無疑是個福音,產品周期短,更具有競爭優勢。
市場:不得不說的是,醫療器械採購是不利於國內醫療器械發展的主要原因,醫療器械的主要市場還是醫院,而醫院又分兩極化,低端產品靠的是回扣,高端產品看的是品牌。這不是一個短期能解決的。
但我仍然看好國內的醫療器械行業,尤其是那些塌下心來做產品的中型企業。


1、浮躁,不肯靜下心,埋頭專註於專業領域默默耕耘,太著急要收穫。
2、行業不規範,產品太容易被複制,缺乏必要的保護。辛辛苦苦的前期投入往往最後為別人做了嫁衣裳。我服務的一家民企,是國內上市的醫藥公司,花費巨大的調研成本和時間成本確定了一個核心產品的研發方向,結果被商業間諜泄露,很快被競品公司仿製。
3、在這個行業能堅持下來並發展穩健的,背後誰不是血淚斑斑得創業史。在中國創新並保持創新的領先,需要太多客觀條件的完善,而這,絕非企業一己之力能實現的。


之前接觸過醫療器械的項目,我稍微講下我所聽到以及了解到的知識:
題主問同樣是基礎薄弱,為什麼通信行業可以有巨頭,而醫療器械沒有。
首先醫療器械是個跨學科,多學科交叉,涉及醫藥、電子、機械、化工、材料等行業的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天朝在電子、計算機等方面發展迅速,但在機械、材料及化工方面,卻落後美帝等國太多,加工工藝的精密性差距大,這也導致國內醫療器械的製作工藝一直發展不起來!之前接觸過的幾家比較不錯的公司,他們現在用的還是上世紀美國、日本的那套製作工藝!
天朝的醫療器械行業總體起步較晚,國內大部分企業都是在接觸到進口產品之後,才開始研發生產,你想想,國外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搞CT啊B超啊X射線啊監護設備啊,而天朝大多也就是在1990年才開始進行自主的研發。醫療器械行業的知識和技術,相對穩定,需要長時間的縱線積累和深度摸索,而不像通信行業那樣時時刻刻都在更新,晚入者可能可以與老前輩處於同一起跑線。
醫療器械行業不僅需要技術支持,更需要資金支持。各種關係的打通,各種准入證的辦理,還有大量的精密的加工設備和流水線,這種前期投入沒個幾千萬不行的,許多企業根本無法從一個小小的工作室就開始成長。
國外像GE醫療、西門子都已經發展成一個體系了,CT、B超、X射線樣樣有,而國內除了像邁瑞,其它基本都是做B超的就B超、CT的就CT,無法像國際大廠家那樣形成一個生態鏈。不過啦,天朝算是後知後覺了,這幾年明顯加大政策投入與政策引導,而且隨著農村基層醫療體系的完善,低價位醫療器械的需求越來越大(你不能總指望一個基層醫院去買一台幾百萬的GE牌B超吧),所以對於國內的中小廠家也是一種激勵。
總的來說,國內很多企業家還是有那麼些情懷在裡面的,畢竟中國人的健康,還是讓我們中國人自己來打理比較好。


醫療器械整個市場巨大,但是是由無數個細分市場組成的,每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和成長速度跟互聯網和個人消費電子類相比基本不值一提。而且這一行研發周期長,投入產出比一般比較低,薪酬待遇和融資都會更困難一些。現在互聯網和創業公司越來越多,傳統行業只怕是會越來越難啊。


其實發展的不慢的,
M打頭某原NYSE list 醫療器械公司國際市場,後來轉任國際銷售。
至少從我從事的產品線來看,監護儀和麻醉機都是世界前三了。
20+年的歷史,從白紙一張到TOP3,這速度一點都不慢。

但是這種公司還是處於少數,國內大部分企業還處於非常初級的水平,所以可能給你的印象是發展很慢。
但是如果你去CMEF,後者別的大的醫療器械展,中國產品的水平和層次,我覺得至少比棒子強多了,對日本也毫不遜色(放射超聲不了解,僅談監護麻醉)


看見前兩個答案都是生物醫學工程的同學,不由得想起自己也曾是這個專業的一員,並曾滿懷熱情地投身工作。
首先明確只是高端設備多採用進口,中低端的(耗材、工具為主)其實國內已有挺多規模較大的生產商。雖然很多人的腦海中醫療器械都是一些精密儀器。
關於樓主的問題,試著談一下:
1,國內很多技術的工藝水平本來薄弱,而高端醫療設備不僅需要各種尖端的技術,而且對精密性的要求很高。
2,從事醫療器械研究的專業叫做「生物醫學工程」,有興趣可以上網查一下課程設置,個人認為以國內的教學環境和方法不太可能誕生這方面的人才。
3,我曾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實習,老闆從國外帶回來一個產品(波譜分析儀),想在國內貼牌銷售。想在國內銷售就必須通過測試得到許可,直到我離開這家公司那天他們還在測試數據(已搞了半年多)。

總結:除非國家帶頭(看看我們的超級電腦、航空飛船),否則僅憑民間企業的力量幾乎不可能製造出真正高端的醫療設備。


物聯網能實現的話,bat之外第四巨頭可能會從醫療器械和醫療數據行業中誕生


曾經的從業人員
不說什麼起步晚,基礎積累不足之類的東西,而是中國的教育和社會文化,註定沒有這個搞高科技產業的基礎。舉個例子,ge北京工程生出來的機器質量和日本工廠生產出來的機器質量,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同樣廠家同樣的管理體制,一樣的QC體系,質量就是有差別。說到底是人的問題,沒有那種踏實做事的氛圍和精神。


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GPS三家基本佔據了整個江山,2014年80%的CT、90%的MR、幾乎100%的PET-CT都是他們的。國內本來就落後好多年,雖然說起來也是有上萬的醫械企業,但成氣候的屈指可數,質量、研發、產品線、品牌等等各方面根本沒辦法和三家巨無霸抗衡。

還有就是,它的研發門檻又特別高。一台設備的研發要及生物醫學工程、機械、演算法、電子信息、材料科學、醫學影像技術等很多領域,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創新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再加上研發燒錢費時間,整體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也不是沒有發展的好的,邁瑞已經不只在國內,國外也是風生水起的。上海的聯影也是走高端路線,自主研發做全產品線,從設計和技術上都超出國內同行很多。

現在國家政策支持也挺多的,慢慢來吧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將近2556億元,躍居世界第二,且在中低端醫療器械領域中,產品適量位居第一。不過70%的高端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我國醫療設備產業大而不強的發展現狀需要引起廠商重視。

不過,隨著鴻海精密的入局,將有更多代工廠商從消費電子中脫身,發力醫療器械領域,行業規模將進一步壯大,實力強大的代工企業將會從中脫穎而出,並發力高端領域,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瓶頸有望得到解決。

目前國際市場上,影像大型設備、心血管、體外診斷、眼科、骨科與內窺鏡是醫療器械產業中附加值最高的6大領域,國內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產廠商可以重點布局。另外,隨著國內BAT等企業正加緊布局醫療市場,中國醫療器械廠商也可以採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加大品牌影響力。


本人醫療器械4年從業者,一直從事市場工作,跟上下游都有工作往來。我覺得除了大家提到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營銷模式造成的!

聽銷售同事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我如果去賣XX家的產品(大眾眼中的Low)一樣可以賣的很好!

醫療器械採購過程中的利益關係網及不透明性導致了這個行業仍然主要處於營銷模式的低級階段——渠道為王階段!而其他行業早已踏著渠道為王,產品為王的屍骨走向內容為王和人格為王的遠端!

渠道為王說到底拼的是利潤率!

渠道銷售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1. 醫院指名要某些知名品牌(主要是進口器械),渠道想盡辦法找最低價供貨渠道,在此不贅述!

2. 渠道推薦品牌,只要質量不是特別差,渠道商必然追求最大利益,其結果必然也是導致了各廠家產品間的價格戰。

重大的研發投入跟回報不成正比,大部分公司研發團隊面臨考核壓力大,為避免落入高投入高考核指標的怪圈,而選擇逃避風險。了解到一些國內器械公司,研發團隊除了進行產品研發、創新外,很多工作是在思考如何花最少的錢做出湊合的產品!於是乎,研發團隊以省錢為第一要務,以不犯大錯為第二要務,在新品失敗比比皆是的自我暗示下緩慢的進行著完善及創新。

整個團隊你好我好大家好!


推薦閱讀:

醫療事故鑒定是否可以申請複審?

TAG:醫療器械 | 醫學 | 醫療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