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病歷對個人就醫是否有實際用途?

由於自己沒有太好的收拾習慣,所以每次看病都是到醫院現填寫一本新的病歷。由此想到,對於個人而言,病歷到底有沒有實際用途?如果沒有很大作用,只是當時醫生用來臨時記錄一下傷患的描述,那診療過程去掉這個小本不是可以省去不少消耗?
進一步說,以往的醫療和健康記錄(比如體檢)是不是也沒有保存價值,只要當時知道有毛病或者沒毛病就行了?


先簡單答覆:有。

上一位匿名用戶已經簡要回答了醫學資料對顯示個體差異的重要意義,我來繼續扯點兒別的。

目測提問者平常身體比較健康,就算去醫院也是看急症,比如輕度外傷、傷風感冒、急性腹瀉之類,這些情況和就診者既往的病史關聯不太大,接診醫生需要知悉的既往史通過簡單詢問往往能夠獲得,一般不至於詢問既往醫療記錄的去向,所以讓你覺得既往醫療史沒什麼用,大概是這樣?

然而,對於慢性病,全身性疾病,既往醫療記錄就顯得很重要了。

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甲亢,貧血(包括但不限於!),這些疾病需要定期複查監測生物學指標(我是說,血糖、血壓、甲狀腺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血紅蛋白等這些檢驗項目)水平,如果你每次去都不帶之前的醫療記錄,醫生沒發飆就不錯了,就不要怪醫生對你態度不好啦。醫生的治療措施需要根據檢驗指標的變化來調整,你把既往的醫療記錄丟掉,就好像讓動物學家蒙起眼睛幫你辨認一隻六隻腳的蟲子,你覺得坑爹不?說句不好聽的,自己都不願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幹嘛指望別人啊。

咱們還說糖尿病。疾病剛開始的時候,患者多不會有明顯異常的什麼感覺,頂多就是經常犯渴,喝水多、出汗多,食量可能也會增大,但是人不見胖。大多數人不會以為這是異常,也不全會去就醫,倒是會因為一些糖尿病的併發症就醫,比如視物模糊,間歇跛行,浮腫。到這種程度,病情已經比較重啦。如果門診的專科醫生沒有聯想到糖尿病,只是腳痛醫腳,你每次都拿本新病歷去,醫生沒想起問你還有什麼其他問題,你也沒覺得之前看過的病跟這個無關就不提,醫生就沒機會把上面三條線索拼在一起給你查空腹血糖。糖尿病是慢性進展性的疾病,越早開始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對身體越有好處。萬一你不幸中彩患了糖尿病,但是有隨手丟病歷的習慣,那你可能給自己損失很多治本機會啊。不要藉機說這都是你們醫生業務不精,這種情況本不該出現的。醫生……又不是神仙,再說了,萬一看浮腫的腎內科醫生細心給你查個血糖,結果你其實沒糖尿病,查一下沒問題,也不知你會不會像有些神奇的病人似的嚷嚷「過度醫療」「給我退錢」呢……

再說一種精神疾病。近來我跟的精神科門診上越來越多見這麼一類病人:一臉病容,眼角耷拉著顯得愁苦,坐下來就拿出一厚沓既往檢查,不等醫生問哪裡不舒服,就給醫生看,邊給邊說,自己最早這裡不舒服,然後就去了這個科,什麼什麼檢查結果在這裡,當時醫生說問題不大,是XX炎,吃藥治療兩個月還是不見好,於是就去了那個科,又做了什麼什麼檢查結果也沒大問題,又加了一種葯吃,後來開始出現新的什麼癥狀,於是去了另一個科室,醫生檢查後說沒啥問題,但是讓來你們這裡看一看,我覺得自己精神沒問題不願意來,但是那個醫生還挺好的,就決定來試試看。如果是中老年大媽,可能還會有些誇張地表示,醫生啊你救救我啊,我實在很難受啊,這病看不好我活不下去啊。

問問這類患者日常生活,大多有無法逃避的慢性壓力,平常生活也比較簡單,沒什麼娛樂,也沒什麼釋放壓力的途徑。排除相關的軀體疾病後,我們會給這類患者下個「軀體形式障礙」的診斷。這種病多見於性格內向敏感、文化程度比較低的中老年家庭婦女,心裡的鬱結無處發泄,就轉化成軀體不適的表現。這種痛苦客觀存在,但是僅僅是作為她們的主觀感受,旁人看身體檢查結果沒什麼問題,往往會覺得「裝病」、「添麻煩」,難以理解。她們的病痛表現為遊走性,不適感不會固定在一個地方。一般這類病人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是因為過於關注才導致一點不舒服就被放大、不能忍受),會完整地保存就醫資料。有經驗的醫師看到多會想到排除疑病症、軀體形式障礙,而建議患者來精神科就診。

喔,疑病症。疑病症是軀體形式障礙的一種,表現為不相信診斷為「無病」的醫生,又不能遵守診斷「有病」的醫生的治療建議,而不停因為身上出現的新癥狀前往不同醫院、不同科室尋求治療。翻閱軀體形式障礙患者的病歷,會發現大量不同科室的就診記錄,病史都比較簡單,這些科室就診檢查得到的陰性結果是進一步確診的重要證據。

疑病症和軀體形式障礙都是可以治療的。如果……如果你是一位喜歡隨手丟掉醫療資料又不會主動訴說既往就醫經歷(雖然……這個簡直是不可能的……)的軀體形式障礙患者,醫生難以發現你真正的問題而儘早勸你到正確的科室就醫。醫療費用這麼高的今天,你說這樣多浪費錢啊是吧。


門診病歷至少記錄了當時考慮的大致主訴、診斷,和開具的醫囑,對於你下次就診時候,判斷病程長短、病情發張過程和選擇治療都有意義。

還有之前的體檢記錄、檢查結果等也是應該終身保留的,舉個例子,有很多檢查結果即便在正常範圍,醫生也可以將之前的結果和現在的值做一個對比,比如血清肌酐,可以以之前的檢查結果正常值作為基線值,來判斷當前肌酐升高的程度,對估計腎損傷也是很有價值的。

每次收病人什麼的,最怒其不爭的一點就是不帶之前看病的資料,或者說搞丟了,保存幾份資料很難么?有的人老覺得人來了就可以了,問題是你人來了我們也就只能知道你現在的情況,不知道你之前啊,很多人口口聲聲說以前什麼都是好的,結果叫他回家把以前的例行體檢拿來看,問題早就出了好幾年了,從經驗和診斷學原則要求來說,病人的口頭自述和回憶都是極其不可靠的。你自己不懂就不要自以為是了,不知道該保留哪些就都留著總不會錯


如果是門診病歷的話,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慢病管理:
病歷可以記錄既往的病情和檢查結果,便於前後對照,了解病情變化,和每次就診的原因。幫助醫生判斷病情、調整藥物。即便檢查沒有發現問題,這些檢查結果也是有意義的,因為可以與以後出問題時的檢查指標對比。比如身體上長了個腫物,就要前後對比腫物大小,評估生長速度。所以陰性結果或者「沒病」的結果也是有意義的。化驗指標更不用說。

體檢報告也是同理,每年的體檢報告應該都保存好,甚至要按時間順序排好。這樣哪一年新出現了問題可以用來對比。一個例子是甲狀腺結節,這是很多人常見的問題,很多情況都不需要處理,只要觀察,觀察的方法就是每年定期體檢,前後對比,看看長大了多少,長得很慢可能就無需處理。

主要作用之二是完善既往史信息:
醫生可以了解患者既往的疾病、用藥情況,有些事情患者可能不太在意,但是對醫生可能很有價值。比如既往用藥、手術、外傷信息等。盡量記在一個本上便於醫生看,有時候醫生不用看得很細,看看患者之前去過哪個科就能發現很多信息,比如去過內分泌或風濕免疫科,醫生就會考慮這些科的慢性病。這樣問診才能有的放矢,這對於需要吃很多葯,有多種疾病的老人尤其有價值。

對於住院病歷,尤其是手術的,一概建議患者自己要複印留底,當然這個是出院之後做的。入院期間病歷常常沒有完善,很多檢查還沒做完,信息還沒來得及寫上去,病情還在動態變化之中,患者拿著不完整的病歷去複印,不僅是誤導自己,還常常給醫生添亂所以住院期間嚴禁患者自己把自己的病歷夾拿走,如果想了解病情或詢問某些結果應該直接找醫生詢問,不要自己翻病歷夾甚至把病歷夾偷偷拿走。
怕拋開司法意義不談,出院後複印病歷對以後其他情況需要再住院的很有價值。比如,過去在外院做過手術,給體內植入過東西,這次換了家醫院,上次的信息電腦里沒有,這次入院要知道上次植入的東西是什麼材質什麼型號,對這次能不能做核磁、這次該如何二次手術,都很有影響。如果是二次住院之後才跑去複印第一次住院的病歷,那就會手忙腳亂。

影像結果和片子也可以前後對照,對於慢性病和老人尤其有意義,要留底,現在很多資料還可以做成數字化光碟,這樣更好。當然,各醫院結果可能不互認,有時候還得重新拍片。超聲結果由於受檢查者個人判斷影響大,更是需要常常重做。

目前各醫院就診資料連網互通程度極低,只能保證院內信息互通,所以如果指定的就診醫院水平較高,值得信賴,建議盡量在固定的醫院就診,盡量每次用同一個病曆本,同一張就診卡,不然過去的信息查不到醫生也很頭疼。


門診病歷的保存對於患者自身和醫生而言都是意義重大的。

  1. 醫院的病歷系統肯定無法阻止互聯網第三方病歷系統的發展。應該說如果沒有行政手段的干預,目前幾乎所有的zf系統都應該被效率更高的第三方系統所淘汰;好產品是不用擔心沒有市場的。
  2. 在醫學常識普及度不高的中國,大部分患者對自己的病情知之甚少,對自己吃的葯更是摸不著頭腦,門診病歷的數據化有助於為患者提供這方便的幫助。
  3. 病歷保存對於許多慢性病的患者非常有用,他們需要長期記錄病情的發展,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病情。
  4. 等等。。。

我們團隊的產品@病歷管家 (http://www.bingli.me)已經正式上線,歡迎大家使用,有任何批評與建議,請毫不吝嗇地砸來~


對於醫生診斷肯定是有參考價值的,因此當然對患者也能有幫助。
至於能否省去,紙質病歷是可以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完善中被省略的,目前應用市場中也出現了很多可以代替醫院病歷的工具,例如健康之路推出的小薇社區微信公眾號,就能夠很好的幫助醫生管理患者病歷,省去紙質病歷的浪費,並且幫助醫生更有效便捷的保存患者的就診歷史,提高效率。


個人表示,醫生寫的病例,從來沒看懂過,那根本不是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隔行如隔山。

再說 或者你也看不懂我們專利這行的 哈哈哈哈或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
會,而且必需。
首先說說我自己的病情。白癜風,這應該算是一種疑難雜症,目前暫無什麼非常好的治療手段,但是並不影響身體健康。這也困擾我許多年了。打算過段時間去華山醫院看看。牽扯到個人情況我就可恥的匿了。
第一次去醫院確診是2007年,那次的病例也一直用到現在。因為預約的都是同一個醫生(算是這領域的專家吧,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醫院是這麼宣傳的)。就醫過程也很簡單,輪到我問一問病情進展,然後就是看我的病例,包括上次開的葯,詢問有無副作用。並由此來進行我這次的診斷。
如果是普通病人就醫,不是需要長時間戰鬥的(如同我的情況),我認為病例就不顯得這麼重要了,去挂號臨時辦一本也是可行的。在住院病人特別是需要手術等治療手段的時候,病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完整的保存自己的病例就是必需的了。


病史對臨床醫生鑒別診斷、確診疾病極為重要。
做一下補充,書上說很多疾病的初始表現都只是一些小問題,比如牙疼、左肩痛可能是心臟病;咽炎可能發展為心臟瓣膜病、關節炎、腎小球腎炎等;病毒性感冒有可能發展為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太多了,醫學之複雜,需要我輩一生去學習,鑽研。同時也希望患者如實詳盡告知病情。謝謝


我寫病歷的時候開始老是忘記寫日期,老師提醒了一次後還是忘,以至於後來被狠狠地批了一頓。
為什麼有病曆本,因為你的癥狀從什麼時候開始,之前是什麼樣,後來怎麼變化,去哪看過,做了那些檢查,什麼結果,吃過那些葯,吃了有沒有用,有多大的用,做過哪些治療,效果如何等等重要的信息你一個月內能記住,三個月後,半年一年之後能記住多少,即使記住了,但如果癥狀稍微複雜,你會記錯!!!
當前的醫療現狀是,你可能花100塊看專家號頂多給你幾分鐘的時間,病曆本一塊錢,每次都記錄在一個本子上,可能你看不懂,但是醫生能看懂,大大縮短問診時間,更關注於查體與思考,會讓你就診費更物超所值!!!


在醫院之間沒有互通病歷資料前,自己保存病歷還是很有必要的,醫生需要知道病情的既往史,如果自己能夠保存資料,就不用擔心從這個城市到那個城市,醫院之間的病歷是否互通了。可以試試」掌上病歷「這個APP來保存自己的資料。


有效正規的病歷能讓醫生少走彎路,讓醫生迅速知道你的用藥禁忌,比如我女朋友每一次去醫院我堅持讓她告知醫生她有輕度血小板減少症,對青黴素中度過敏,癲痕體質!這樣會讓醫生迅速避地雷!


對於初步判斷是有用的

而且對於你挂號要掛什麼科室也是有用的

尤其是當你在線上預約挂號平台(http://www.quyiyuan.com)

進行挂號時 有很大的用處


不請自來。
看了很多醫學高手的回答。
我想從法律的角度拋磚引玉。法律上作為受害人對自己的受害情況進行治療的初步證據。在這本病歷上,有初次診斷時的情況說明。時間,就診醫生,初診情況,醫生在操作中有無不當。當醫療事故出現時也許其他的診斷證明會缺失或者串改,但是這份病歷或許是唯一重要的線索。
病歷包含很多的信息,針對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作用。
歡迎補充和指正!


網路秘書可以代為保存病歷,你只需要把你的病歷掃描或者用手機拍照,發給我們.


所以,現在很多醫院門診都變成就診卡了,一刷卡,既往病史一覽無餘。當然,都是本院的


推薦閱讀:

TAG:醫療 | 醫療診斷 | 醫療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