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長文,多圖。

僅從各朝組織結構設置上探討歷史各朝代的特點,以及各朝滅亡的原因。
其實換個角度,把各個王朝作為企業來看,把政治制度作為企業制度來看,把統治者作為管理者來看,會有意思得多。朝代的更迭史也是不同企業的發展史。
在這裡,謹將各朝看做企業,那麼企業的組織機構必然由企業的基因決定,企業的發展和消亡也可從組織機構上略見一斑。

10月29日更新晉和隋
10月30日更新唐
11月2日更新:感謝各位的支持和期待,說實話其實已經之前完成了各朝代分析的粗略版,但是意外收穫這麼多贊和關注,著實是有點壓力,也想寫的更加完善,所以要對粗略版做做加工。由於這段時間出差在外,難有完整的時間重新翻閱資料來驗證,所以更新進度可能會稍慢,盡量本周更新宋元,下周更新明清。再次感謝各位,同時歡迎共同交流探討,一家之言畢竟有限,且個人選擇的角度也比較局限,歡迎補充。
11月4日更新宋
11月10日更新元
12月23日更新明,這日期我都寫的不忍直視。
1月4日更新清。後續正在考慮中。
-----------------------------------------------------------------------------------------------------------------------------------------
其實有心人就可以看出,歷史確實是個可以經細細琢磨的東西,從歷史各朝代的組織機構設置上完全可以揣摩企業組織管理體系設計的精髓。
組織結構設計就是一個讓決策者激情澎湃、卻又無比痛苦,既想實現管控、又想發展業務,不斷吸取教訓、卻又不斷製造麻煩的過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我們看了太多的中國特色、也強調了太多的中國特色,不管是歷代朝廷和政府、還是當今我們所在的企業;組織結構設計貌似簡單,但做好不易、做壞卻是分分鐘鐘的事。

本文行文有所借鑒:
錢穆先生《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書
微信公眾號:煮酒談史。10月25日推送文章:萬萬想不到,中國的歷史其實是三個短命鬼打造的

夏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1、

1、中央層面:夏王為最高統治者,在中央政府層面下設分管各個領域的文官。原始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第一個朝代,嘗試了在管理層面的探索
2、地方層面:施行分封制,分封諸侯國,諸侯國隸屬於夏王朝但擁有相對獨立的統治權。在政治上為從屬關係,經濟上為貢奉關係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夏朝處於部落聯邦制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分封諸侯且諸侯國自治在客觀上給了諸侯國獨立發展的機會和可能性
  • 當日積月累,強大的諸侯國孕育自身實力,一旦夏王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能力不足以把控全國局面,夏王朝核心的能力不足以震懾諸侯國時,諸侯國便開始考慮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唯獨等一個道義上的機會

  • 於是,夏桀給了這次機會

  • 夏,撲街

商朝:不長記性的夏朝翻版,哀呼商湯

1、

1、中央層面:商王為最高統治者,在中央政府層面設立相來輔佐商王,通過設立四大類政務官來統管全國事務
2、地方層面:類似夏朝,分封諸侯國,諸侯國有相對獨立的自治權,可以具備自己的軍事力量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組織管理機構與夏朝基本一致,僅在中央政府層面更加精細化設置管理崗位
  • 所以在諸侯國方面依然存在和夏朝一樣的問題,對諸侯國疏於管理或者說難以實現真正的管控,導致諸侯國具備發展自身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可能性,只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便可揭竿而起
  • 於是,商紂給了這次機會。商湯在九泉之下要氣得噴血
  • 商,撲街

周朝:採用分封制與宗法制並存的管理模式,然並卵

1、

1、中央層面:周王為最高統治者,下設三公、六卿、五官等;周朝制定了兩部法律:《宗法制》和《周禮》,試圖通過道德和法律,對諸侯國進行思想上的管控和行為上的限制,這是相對於夏和商的進一步嘗試,可惜在公元前就是個利益至上的時代了
2、地方層面:在地方上,分封制和宗法制並存。周天子以嫡長子繼承,天子的子弟就被封為諸侯;諸侯以嫡長子繼位,諸侯的子弟就被封為大夫;大夫以嫡長子繼位,其他子弟就獲得士的身份。周朝統治序列為周天子—卿士—諸侯—卿大夫—士—國人,卿士輔佐周天子執政,諸侯世守其國,卿大夫輔佐諸侯治理國家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在夏商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嘗試,組織設置相對更加完善,且嘗試通過道義和法律來控制諸侯國
  • 但是宗法制的存在直接導致諸侯國越來越多,同時意味著周王朝的管理成本越來越大,西周中後期周王朝對於諸侯國已經難以實現有效的管控,周王朝存在的形式大於意義,更多的是諸侯國之間的相互博弈與爭鬥
  •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加速了西周的滅亡;而東周自建立之日起,便已經是各大諸侯國自己玩兒的局面了

秦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摒棄分封制,施行郡縣制,奈何胡亥……

1、

1、中央層面:秦朝首創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製為中央官制,管理層級意識加強,中央集權意識爆發

2、地方層面:秦朝雖然一共只有十五年,幹了兩屆(不運算元嬰),但上的全是硬菜,統一全國就不說了,修長城、開靈渠、車同軌、書同文、千里馳道、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等等,使中國成為一個全方位的整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郡縣制

  • 秦朝剛成立時,在對地方的統治制度上出現了分歧,老派官員堅持繼續使用分封制,但是負責司法的李斯提醒始皇:
    皇上,您想想夏商周是怎麼完蛋的,如果施行分封制,前三代還好,畢竟是皇帝您的子、弟,但三代之後,情誼疏遠,諸侯遠離統治中心,難免心懷叵測;再過三代,實力漸厚,天子也難以制約;春秋時有一千多個國家,戰國時分分合合也有幾十個國家,您應該不想讓您的子孫也要重複您的故事吧。不如趁現在統一全國之際,把全國的統治權都牢牢控制在中央層面,讓天下只有一個統治中心,從體制上直接杜絕地方諸侯國做大的可能性。
    始皇一想,對呀,寡人制服六國已經耗費了大秦幾十年的積累,焉能在大秦的統治下還存在出現另一個「大秦」的可能性。
  • 於是自秦開始,摒棄分封制,施行郡縣制,郡和縣的主要官吏直接由中央任免,把對全國的控制權收回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
  • 中國歷史自此朝著中央集權的封建社會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後來的漢朝基本搞的就是秦朝這一套。漢朝的一切,秦朝都已經鋪好了路。長城也修了,馳道也通了,靈渠也開了,制度都定下了。可笑的是漢朝竟然還想開倒車,劉邦稱帝後馬上就分封天下,有人反對,最終搞了一個分封制和郡縣制並存的體制。劉邦死後呂后篡權,分封呂氏外戚,呂姓王又被劉姓王幹掉,劉姓王又被削藩,前前後後折騰了幾十年,最終引起了七國之亂,把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坑得夠嗆。不過這是後話,在下面漢朝的時候再聊。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從分封制到郡縣制是一個跨時代的改革,它意味著我國歷史上王朝的組織管理機制告別原始階段,開始逐漸摸索成熟的管理機制。但是改革是要付出代價的,是要得罪人的,是要動大手術的。這一動,難免就牽扯到一些利益,會引發動蕩
  • 施行郡縣制後,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力度加強,但是秦二世的能力極弱(若長子扶蘇能夠繼位,也許秦朝是另一番模樣了),宦官的輔佐讓秦的管理方式更加粗暴,統治者忙於宮廷鬥爭;再加上民眾經歷長期戰亂尚未休養生息,又逢殘暴無能的中央政府,在起義或者死的選擇下,各地紛紛舉起起義大旗,最終推翻秦王朝的統治

漢朝:披上了秦朝的嫁衣,又被外戚、宦官和地主鑽了空子


1、中央層面基本沿襲了秦朝的中央政府結構,施行三公九卿制;需要注意的是,漢朝中後期,為了強化皇權,也由於皇帝能力有限,皇帝將由自己宮內親信構成的尚書台權利強化,弱化了三公九卿權利,在東漢時期尚書台的權利甚至高於三公。而尚書台大致也是後來尚書省的發展前身了

2、地方層面

  • 初時開了倒車,高祖稱帝後實行郡國並行制,立即分封劉姓諸侯王,諸侯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在封國內獨攬大權。這樣的設定給孫子漢景帝挖了個大坑。高祖死後呂后篡權,強行分封呂氏外戚為王。劉姓王不幹了,辯其不義、吞其土地、奪其權利,驅逐呂姓。那皇帝又不幹了,仗讓你打了,名聲讓你拿了,土地和錢還特么歸你了,這哪行。漢景帝第二年就著手準備削藩,七位劉姓宗室諸侯王為抵抗削藩,聯兵反叛,但最終被平定。自七國之亂後,諸侯國僅為榮譽封號,再無實際統治權力
  • 但是平心而論,我確實覺得漢朝的地方政治是比較完善合理的,往前遠勝夏商周,往後超越唐宋元明清。中國歷史上講到地方行政,一向推崇漢朝,所謂兩漢吏治,永為後世稱美。
    • 先說地方政府設置:漢代地方政府共分兩級:郡和縣。大體說,漢代有一百多個郡,一個郡管轄十個到二十個縣,大概漢代縣數,總在一千一百到一千四百之間。縱向對比一下:唐朝玄宗時期有一千五百七十三個縣,三百五十八個州;如今一省之大堪比一國,一省所轄縣有六七十個以至一二百個。大家可以自行琢磨一下。所以單就行政區域劃分而論,私認為漢制是值得稱道的。
    • 再談地方政府官制:漢代郡長官叫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再進一步就是三公。當時一百多個郡,太守和九卿地位平級,且漢代郡太守縣令長可自行任用下屬官員,具備相對獨立的自治權,因此雖是中央政府大一統的局面,雖是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得比較小,卻並不十分覺得中央政府高高在上,郡縣之治反而頗為稱道。縱向看唐朝:州縣長官無權任用部屬,全由中央分發。地方官地位低、權力輕,州刺史地位遠低於六部長官,州刺史唯一所盼便是升遷。但是唐朝時期縣分上中下三等,州分上中下三級,由下到中,由中到上,看似升了幾級,實際無甚變化。下級的永遠沉淪在下級,輕易不會升遷到上級去。

      於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漢代地方最高長官為郡太守,而唐朝地方實際最高長官竟是中央派下來負責監察的觀察使(實際上成為了比州更高一級的地方長官),邊疆最高長官便是節度使。既是中央派下來的,那軍事權、行政權甚至用人的權力便也在其之手,本意監察實為掌控,那觀察使、節度使不斷做大也在情理之中了。清代的巡撫也大致是這個意思了。這就值得深深意味了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對於能力較強的皇帝如高祖、文帝、景帝和武帝,能夠掌控各級機構,實現對中央權力的控制,但是對於能力較弱的皇帝,尤其是漢朝出現多位娃娃皇帝(那為什麼會出現幾位娃娃皇帝,又是值得意味的好玩兒的事兒了),由於實際能力不足,會過於仰仗尚書台的支持和輔佐,直接導致尚書台權利膨脹,外戚和宦官伺機利用執掌尚書台的機會攫取權利,弱化皇權,導致中央管理崩盤
  • 外戚和宦官擾亂朝政的同時,對於民間就是一種災難。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民憤不斷,地方武裝興起,以黃巾起義為代表的各地起義,讓中央再也難以控制。地主軍閥和起義力量最終加速了漢朝的滅亡

晉朝:存在感極弱的司馬氏王朝

1、中央層面:皇帝為最高統治者,摒棄三公九卿的管理模式,設置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分管全國政事,在不同時期會視情況強化或弱化某一省的權力以達到平衡和控制。三省制現雛形,為隋唐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礎

2、地方層面:仍沿用郡縣制,因地方權力和規模不斷擴大,增置州刺史或州牧,增加州一級高於郡縣級,形成州、郡、縣三級管理層級。其中州郡主要官員仍由中央任命,部分縣級官員可以由州郡長官任命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自司馬氏篡權至晉朝消亡一共一百五十五年(從司馬炎篡權開始算,若要從滅吳開始算那也就140年),在大一統王朝中僅比秦、隋、元更長,秦隋是因為二世祖太差,元朝那更像是蒙古人民來中原遊玩了百年,而晉朝東西兩晉一共15任皇帝,加起來一百五十五年,和平時間總共也就11年(280年滅吳統一,291年就八王之亂了),316年北方就被匈奴佔領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司馬氏也是夠差勁的,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多差勁
  • 漢朝是怎麼沒的,西漢末期王莽篡權,王莽怎麼上來的,從大司馬大將軍(三公之一)上來的;東漢董太師、曹丞相更是從三公位置上開始稱雄的。那從晉朝開始,乾脆就不要三公九卿了,就只設置三個省來幹活兒,最終審批權還得在皇帝手裡。這樣一來減輕了中央政府的管理成本,相對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皇權還凌駕於三省之上,保證了皇帝的權力。

    但是,司馬氏各位著實是不怎麼樣啊,皇權是足夠高了,但是能力跟不上;這時候相對簡單的組織機構就體現出了劣勢,中央政府組織機構是簡單了,但是地方上加了州一級以後是複雜化了,一方面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過於局限,另一方面中央官員的減少就直接代表著地方藩鎮官員的增加,有野心的地方統治者就有機會發展自身的實力並逐漸蠶食晉朝。東晉後期朋黨相爭不斷、民眾起義不停,終於由劉裕終結了晉朝

  • 內部鬥爭不斷的同時就給了市場上外部競爭者機會,少數民族同胞們覬覦中原多少年,到了晉惠帝終於忍不住了,五胡亂華,把晉朝趕到長江以南,南北朝局面漸漸形成。

隋朝:嗚呼隋文帝辛勞一世打下的基礎,哀哉讓隋煬帝做了老好人一把送給了李唐


1、先吐個槽:跟秦朝驚人的相似,隋朝一共不過三十多年(謝 @柳不器 提醒,已修改),也是兩屆政府,一代隋文帝楊堅,二代隋煬帝楊廣,乾的也全是硬活。 大局面上統一中國,結束動亂;政治上施行三省六部;基礎設施上開大運河;官制上首創科舉制。

先說科舉制,隋朝以前選官制度叫察舉制,就是上面來人察一下,看到不錯的就推薦。那都察誰啊?肯定是察自己家親戚唄,要麼就是有錢的唄,沒關係又沒錢的基本沒有被察舉的可能性。所以,隋以前全是世家大族,袁紹家四世三公,同樣顯赫的還有司馬氏一家,上層建築全被大家族承包了,社會基本沒有流動性。但是搞了科舉制以後,大家憑本事考,雖然也會有貓膩,但是壟斷就很難了。但是一旦不能壟斷了,肯定也會有人不樂意啊:我辛苦大半輩子不就為了能夠蔭蔽子孫么,你現在說改就改,經過我同意了么!不讓我兒子當官,我讓你兒子當不了皇帝,或者乾脆讓我兒子直接當皇帝。所以隋朝後期世族門閥或勾結起義勢力,或自己揭竿而起。

到了唐朝,那就是又照搬了隋朝的一切,成就了盛世。李世民還天天發朋友圈,笑話楊廣,開隋朝的批判會,說楊廣奪位。這就是江湖規矩,佔了便宜的往往要再猛踩一腳。不過沒關係,反正他們是親戚,互黑很正常。

2、中央層面:新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組織運營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和對地方的控制。六部制一直沿襲到清朝

3、地方層面將原來比較混亂的地方官制從州、郡、縣精簡為州、縣兩級,撤銷境內500多郡,裁汰了大量多餘官員,提高行政效率。九品以上的官員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任用權一直歸吏部所有。同時,每年吏部要對地方官進行考核,以決定獎懲、升降。在人才選拔上,初創科舉制,建立了新的人才選拔機制。

單從這個層面來看,隋文帝簡直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大師,先穩定局面(統一全國),然後定規劃、建制度(減輕民間壓力)、優化組織結構(三省六部制)、精簡管理層級(合併郡縣)、建立績效考核(吏部負責考核官員),順帶還優化了選人育人機制(科舉制),真是佩服

4、探討其滅亡原因:

  • 舊話重提,改革是要付出代價的,是要得罪人的,是要動大手術的,且文帝這場手術直接切在了門閥和世族的要害。門閥對科舉制度嚴重不滿,頻與其他勢力勾結,對抗皇權。每次改革都得用血鋪路,若想得知改革的代價究竟有多大,抵抗力量究竟有多強,請看商鞅、王安石、張居正、譚嗣同等等。
  • 隋煬帝從文帝手中接管局面時,國家已經一統,制度日趨完善,人民休養生息。楊廣一看:挺好,謝謝老爹,我可以放心折騰了,於是建東都、鑿運河、征高麗。雖然這些從後世看來是利在千秋,但是奈何苦在當代,隋煬帝又是個不折騰會死星人,窮奢極欲濫用民力,稍微穩固一點點的統治基礎立馬就毀於一旦,最終將革命果實拱手送給了李唐

唐朝:可愛可悲的盛唐。李唐以後,再無盛世

1、中央層面: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監體制已經非常完備。管理核心在三省六部,其中中書省主負責制定政策、草擬詔敕,門下省負責政策的審核復奏,尚書省負責政策的頒發執行;吏部負責管理官吏,禮部負責祭祀、禮儀和外交,民(戶)部負責管理土地、戶籍和財政稅收,兵部負責武官管理、軍事物資管理,刑部掌管司法,工部掌管工程。此外,御史台作為國家監察部門,負責監察六部和地方。說來尚書省也算是悲劇,政策是人中書提的,對政策的審核是門下乾的,尚書省參與不了最高決策的制定,只負責政策的頒發執行。回過頭來,御史台對中央的監察只對尚書省六部監察。

唐朝的組織結構設置達到了中央集權的新高度,體制相對完備,各個部門職責明確,部門之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牽制;各種職官分工細密,職守分明,中央組織機構趨於成熟

2、地方層面:沿用隋朝州縣制,但是如上文所言,唐朝的州縣長官並不比漢朝的郡縣長官般具有相對獨立的自治權。州縣的一切官員由中央直接任用,州刺史縣令長沒有人事權利,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權。為監察地方,由御史台將全國分為十道,派遣觀察使負責觀察地方行政。名為觀察,實際上就是常駐地方了,成為了地方最高長官,凌駕於州刺史之上。名不正、言不順,但中央集權著實是做到位了,呵呵。若觀察使觀察邊疆且在邊防重地停下來,由中央任命其對地方事務隨宜應付,這就是節度使了。節度使在其地域,掌管軍事,負責財政,順便作為中央官員把用人的事兒也管了,這就是「藩鎮」了。
本意在於中央集權,由中央官員直接管理地方,最後卻尾大不掉。安史之亂即由此產生,安史之亂後,此種割據局面更加穩固。唐室之崩潰,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多說一句,清朝設置巡撫與此情形簡直一般模樣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中央層面的組織機構設置確實一騎獨塵,遠勝秦漢,部門職責明確,相互配合又相互牽制;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監官員職權分明
  • 主要問題出在地方層面。中央想集權,於是派遣大吏到外面去,剝奪地方官職權。而結果反而是由中央派去的全權大吏在剝奪地方職權之後,回頭來反抗中央,最後終至把唐朝消滅了。安史之亂因此而生,自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收到重創,更加無力抵抗,唐朝滅亡後割據勢力也形成了五代十國的局面
  • 在此多說兩句私貨,依我國土地之遼闊,人口之眾多,實不宜過分的中央集權。再拿唐與漢相比,似乎唐的中央行政著實優於劉漢,但地方行政卻又不如了。這也引出一個問題:為何各個朝代要如此設置自己的組織機構呢。
    我們回顧漢朝是如何崩潰的:中央治理不力,外戚宦官篡權,在中央層面出了問題。那如此來看,唐朝在中央層面加強也就不意外了。再往後看,唐朝受制於地方藩鎮的軍事力量,那到了宋朝太祖上來就杯酒釋兵權,開始文人治國,其中的邏輯也就解釋的清楚了。那再縱觀歷史各朝代,有意思的地方就更多了,我盡量在文末做總結的時候列出來個人的感悟與各位共同探討

4、多說兩句

從官制,到考試製度,再到財政制度,再到軍事制度,我們可以說: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個最大的轉折點(其實隋本有此機會……)。對唐朝也是值得更多的考究的,在此引用錢穆先生《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關於唐朝制度探討時的一段話,希望各位也能感覺有點意思。

唐以後中國的歷史演變是好是壞,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羅馬帝國滅亡了,以後就再也沒有羅馬。但李唐覆亡以後,依然有中國,有宋有明有現代,還是如唐代般,一樣是中國。這便是唐代之偉大遠超過羅馬的所在,更是它遠超過世界其他一切以往的偉大國家之所在。但專就中國史論,漢以後有唐,唐以後卻再也沒有像漢唐那般有聲色,那樣值得我們崇重欣羨的朝代或時期了,那也是值得我們警惕注意的。

宋朝:收之桑榆,失之東隅,文化復興的軍事弱國

1、中央層面:三省逐漸消亡,中書門下設政事堂,為最高行政機關;軍務收歸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中書省和樞密院合稱兩府,為宋朝最高管理機構。此外,財政大權集中在戶部司、鹽鐵司、度支司(合稱三司)。中央政府的用人權原本在吏部,即在宰相下面吏部尚書的事,宋代卻又另設一個考課院來負責用人的選拔。中書則為宰相,自宋朝始,宰相不再掌管軍事、財政和用人之權。

宰相權力旁落代表著君權的提升。宋太祖在後周時不過是一個殿前都檢點,就是一個皇帝的侍衛長。一夜之間突然做了皇帝,而像他這樣黃袍加身做皇帝的,宋太祖已經是第四個了。五代時期,軍隊要誰做皇帝,誰就得做。現在不再動亂了,要開始尊王,要讓所有人知道皇帝不是誰要做就能做的。於是宋初的宰相也會刻意謙遜,捧起皇帝。大小事宜必須經過皇帝同意方可去辦;大小官員必須經過皇帝認可方可上任;大小制度必須經過皇帝審批認同方可頒布。


此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改變。原來漢唐中央政府中有這樣一個鏈條存在:


在監察機構中,有專門負責監察皇帝的,叫做諫官。諫官自漢代便有了,大抵是挑選年輕後進,有學問、有氣節,而政治資歷並不深的人充任,他們是專門向皇帝諫諍過失的。宰相有不便同皇帝直接講的話,可讓這些小官來講出。這樣一個小小的鏈條,其中蘊含的政治藝術卻相當豐盈。

但是到了宋朝,這些諫官脫離了中書省,不再受宰相的管轄和提拔;反而由皇帝直接提拔,故而不再諫諍皇帝而是諫諍宰相。【這裡多說一句諫官的特點:諫官本來就是以言為職,無論什麼事兒什麼地方他都可以說話,不說話才是不盡職,講錯話不要緊。而且這些諫官位低權輕,本來就是挑選年輕有學問有名望有見識有膽量能開口的才做諫官。就算他們講話講錯了,那最多就免職,但是免了職以後反而會聲望更高,反而更有升遷的機會。所以說,宰相說東他們便說西,宰相說黑他們便說白。開開嘴炮還不用負實責,一不小心被免職了對他們來說還是好事兒,那還不拚命噴宰相啊。】宰相不管做什麼都有人反對,同時又要對付皇帝,那相權的旁落也就是必然了。


還有一個大前提,宋初時太祖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設中央機構和地方機構,這種種措施,明顯有不合理之處,但是五代以來武力盛行、學術中衰,大家都忙著活下來,哪兒有功夫和能力去念及王朝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對以後發展的影響,所以雖然有人覺得宋初的制度和唐朝好像不一致,但是也並不知道怎麼才能合理,這就埋下了隱患。宋初讀書人是人又少能力又弱,丞相趙普半部論語治了天下,但是慢慢的讀書人就多了,懂得歷史、政治、學術的人就多了,尤其到了仁英神三朝,大家發現不對勁,開始琢磨如何變革。但是這時候距離開國已過數代,積勢已成,急切改變反而效果不好,范仲淹失敗在前,王安石失敗在後。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積勢已成,二來想必也有諫官嚴厲反對的因素,就算神宗很信任王荊公,竟也終究抵不過諫官們無數張嘴,終於諫官得勝而王荊公落敗。此風盛行之下皇帝、政府和民眾均不樂意了,皇帝支持的人竟然都無法得勝,政府這般努力竟然都無法對抗區區諫官,民眾更是對這群位低但是嘴臉囂張的人不滿,於是在多方打壓下諫官終於漸漸退出主要舞台。但是如此一來,權臣又有機會得勢,蔡京、童貫,這都是幫助大金國南下的好人。所以說,權力的遊戲、管理的藝術在政治場上真是淋漓盡致。


2、地方層面:宋代地方政府分為三級。最高一級稱為路,類似於唐代的道;中一級是府、州、軍、監,類似唐代的州府;最低一級仍為縣。有幾個特點:

  • 一是其實宋代根本無地方官,只有隸屬於中央的官員來兼管地方事。自五代以來,地方行政長官本都是軍人。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把各將官的兵權削了,武臣不再帶兵也不準再管地方民政。比如州府,原來的長官是武臣,比如說江蘇督軍,實際上中央保留你的職位,但是不讓你管事兒,請你來中央住,實際上再派一個文臣去管江蘇的事兒,這個文臣就叫知X州事、知X府事。這些知州知府實際都是中央官,只是被派來兼管地方事。
  • 二是宋朝的監察制度更加奇葩。我們上文講過,唐朝派遣地方去監察的人叫觀察使,後來漸漸變成地方首長了。到了宋朝更奇葩了,這個負責監察地方的官叫監司官,且每一路共有四個監司官,稱為帥(安撫使,掌管兵工民事)、漕(轉運使,掌管財政)、憲(提刑按察使,掌管司法)、倉(提舉常平使,掌管救恤民眾)。唐代的州縣,只奉承一個領導就行,到了宋代就要奉承四個領導,知州知府們的日子料想也不會太好過。這四位都是中央派來監管指揮地方的,這四位里以轉運使最重要(畢竟從字面看可以扭轉運勢【認真臉】)。宋朝的地方財政除了本地政府支出外,是要全部上交中央,地方不留存儲。那轉運使就負責把地方的財富轉運到中央去,其中利害,可想一斑,宋朝發展後期,轉運使就逐漸涉及監察、行政、邊防、治安等事務,隱隱成為最高長官。
  • 三就是宋朝地方的財政。宋代的中央集權是軍權集中、財政集中,而用人權則早在唐代就收回中央了,地方日漸貧弱。平常就很艱苦了,那一旦出事兒,就出大事兒了。所以金兵南下,汴京一破,勢如破竹般橫掃北方,直接把趙構打到了長江以南。回看唐朝,安史之亂時,兩京俱失,但是依仗其州府的積累,還有辦法存活。但宋朝,哎。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地方薄弱。中央的高度集權導致地方失去了軍事權、財政權、用人權,又沒錢又沒權力賺錢,平常日子已經不好過了,一旦出了事兒,那可就是大事兒了。金國南下破汴京以後完全是勢如破竹,沒有任何阻攔最終被長江攔住。依黃河而立的宋朝馬上變成了依長江而立的宋朝。

  • 嚴格的重文輕武。
    宋朝統治者既擔心養出藩鎮勢力,又擔心武將做了宋太祖第二,所以想盡各種辦法限制武官,同時五代時期國家飽受軍人之禍,於是自打宋代開國起就強調尚文輕武,宋朝歷代統治者無一不尊重文臣士大夫,連諫官都能那般容忍,話說到這兒,也正因此,在唐末五代時期如此混亂黑暗的局面下,宋朝竟然能夠實現文化的復興、思想的發展、甚至連文學藝術和科技創新都有了不小的進步,也算是一種成就罷。唐代武力昌盛,宋代便如此矯枉過正,歷史的有意思之處著實眾多。

    宋代武將最有名的大概是狄青了,但是回顧狄青的官路:行伍出身,立功不斷,最終出任樞密使四年,最終竟抑鬱而終。功如狄青,在宋朝時期也是備受猜忌,抑鬱而終,這便是宋朝大多數武將的縮影了。地方負責軍事的督軍,中央不讓你在地方呆,在汴京給你弄套房子,行了你在這兒住著吧,工資照樣給你發,補貼一分都不少你的,但是你別想著去地方管軍隊了,老實在皇帝眼皮底下歇著吧。這樣一來督軍沒法督了,那總得有人去督啊,沒關係,中央派人去,這就是安撫使了唄。宋朝為何這麼多官,可見一斑了吧;還有禁軍中負責戍邊的武將,這沒辦法人家畢竟要負責保衛邊疆,你這不能把人限制在京城了吧。沒關係還有辦法,武將動不了,我把你手下的兵動一動,宋朝的兵制中,負責戍邊的軍隊,絕無可能在同一地方久呆,今年你在河北,明年就把你調回中央,後年把你放去山西。於是乎,宋朝雖然不是年年打仗,但是單從軍費支出上看就是年年打仗的消耗,而且如此下來兵不習將、將不習兵,這軍隊戰鬥力怎麼提升;再說到具體打仗的時候。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將帥有統兵之權。前方有什麼重大軍事想法那是要申報樞密院審批的,而且歷任樞密使除了狄青以外基本都是文官,所以宋朝這軍制生動地給我們闡釋了什麼叫貽誤戰機。

  • 軍事方面。本來只想探討組織機構的,但是說到宋朝的滅亡原因的時候,難免要說到軍事了


    首先得提一個人,從某種程度上,整個宋朝就毀在他一個人手中。自他以後,中原王朝在與游牧民族的軍事鬥爭中處於無險可守的被動地位,由於中原以步兵為主,而游牧民族以騎兵為主,中原步兵們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對騎兵的衝擊,士兵們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個大宋王朝走向徹底滅亡。趙姓同胞們請記住他的名字:石敬瑭,若不是他也許各位仍是王公貴族也說不定。石敬瑭此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特別大方地將北邊險要之地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宋朝整體的都城選擇、國防政策和國防資源都因為此舉發生了變化。

    • 都城選擇:太祖定都開封,開封這個地兒,遠不如長安,也不如洛陽。各位可看一下中國地形圖,開封是一片平地,過了太行山以東儘是平原,騎兵過了太行山,兩三天就能到開封城門口。宋朝之初算是沒有國防的,那為什麼建都開封,而不選擇不遠的洛陽或者更安全的長安呢?因為窮。宋朝建國之初,缺錢缺糧,急需從南方運糧過來,感謝隋煬帝的大運河,可以從揚州一路運到開封,但是開封到洛陽段的汴渠早已毀壞,宋又缺乏人錢糧物去修葺;又因為此時的長安早已一片荒涼,於是為省卻糧運,故而遷就定都開封。當時宋太祖也提過說日後若有實力,國都還是要西遷的,但是沒想到竟再無機會。
    • 國防政策:宋朝的整體國防政策是偏防禦性的,不敢主動攻擊,募兵主要用於防禦。想開封以北是什麼:長城、太行山,想主動出擊對宋朝人民要求太高,被動防禦已然不易了。說一可笑可嘆的故事:檀淵之盟後,宋朝無法主動布置國防,只能獎勵農民多種水田、多開水渠、在田地旁多種榆樹楊樹,只盼日後打仗了還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 國防資源:這也是宋代的一個遺憾。北方作戰定要騎兵,騎兵所需的馬匹只有兩個地方出產:東北和西北,往往高寒之地能出好馬。但這兩地,正好一個被遼國拿去,一個被西夏佔有,與騎兵相關的精良鐵礦也在東北塞外。缺少資源也是宋朝國防的天然缺憾。

  • 總而言之,私以為,宋朝滅亡的原因就在於頂層設計。試圖中央集權卻害了地方,試圖限制相權卻養了諫官誤了朝政而且最終竟還是有了蔡京童貫之流,試圖尚文輕武卻將武放得太輕,試圖遏制武力最終卻亡於武力貧弱。

    但這也是歷史的可愛與可恨之處,站在當下的角度,我們可以肆意批判,肆意點撥,肆意總結,但是回到千百年前,回到夏商周,回到秦漢,回到隋唐,回到兩宋,能有魄力去改變、去探索、去適應,已然不易。在此,一面哀嘆各朝亡朝的不幸,另一面只能以史為鏡,細細琢磨老祖宗們留下來的寶貴的政治教訓和經驗。

元朝:蒙古同胞在中原的百年游

1、中央層面:沿襲過往設置,但是有所簡化,中央組織機構設置相對簡單

2、地方層面:首創行中書省(即行省)制度,行省即行動的中書省,行中書省是由中央分出一個機關駐紮在外面。蒙古同胞征服中國後,不敢把政權分散,要完全集中在中央。所以地方政事,中央也要嚴格把控。如此一來,地方絕無大權,權力只在中央。所以說元代是由中央無地方的,中國只是蒙古同胞的政府地,就像早期英國與澳洲的關係一樣。當然,這種行省制度也就方便進行軍事上的控制,各地的軍權也牢牢被控制在中央手中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元朝管理者缺乏管理意願,貪圖享樂,尤其是元朝後期,整個元王朝從上到下都透露著一股腐敗的氣味兒。蒙古族同胞最初打下中原是妄圖將中原作為蒙古族的放馬場,這些蒙古的征服者似乎從不認為在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們甚至在滅掉南宋以後還經常考慮把這些佔地方的傢伙殺掉,把土地用來放牧。最終未嘗試將漢族人民驅逐出去的原因僅在於希望漢族人民接受統治、進行農耕商貿、按時提交稅賦,以實現元朝統治者們坐享其成的目的。從賦稅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來的科目,都可以用來收錢,過節要收「過節錢」、幹活有「常例錢」、打官司有「公事錢」,甚至什麼也不幹也得交「撒花錢」。從意願層面來說,元朝統治者無心管理,不圖國強民富,旨在統治和享樂,其出發點就值得哂笑了
  • 組織設計有漏洞。地方加設行省一級,且設置行省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地方的行政、軍事、司法權力。雖然是地方層面的組織機構,但是其官員和管理許可權依然在中央層面,蒙古同胞對地方的統治主要是走心,想一出是一出,地方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似乎並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唯一所求就是能夠實現元朝核心的中央政府(或者說是皇帝)對地方的強管控。從組織管理與組織設計的角度來講,這樣的組織機構和職能設置是有極大隱患和不足的。縱向來看,私以為晉朝和元朝的組織管理機制最欠考量
  • 管理手段簡單粗暴。蒙古族同胞們在戰爭過程中一大特點是騎兵厲害,另一大特點是屠城。從東亞打到西亞再到歐洲,一直都是這一套,不投降必屠城,投降了也屠城。金全盛時(1207年)有戶768萬,蒙古滅金時(1234)剩下87萬戶,下降89%;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有戶1267萬,蒙古滅宋時剩下937萬戶,下降26%。粗暴程度令人咋舌。元朝滅宋以後,雖不用再打仗,其管理手段依然粗暴、原始、人性,統治者把人分成了四個等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實行等級管理制度。最高級的蒙古人殺掉一個南人,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是一頭驢子,如果南人沒有什麼背景,連一頭驢子都不需要。當時的蒙古同胞們對漢族人民缺乏重視和尊重,民族矛盾不斷激化。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下過了60多年後,漢族同胞們在各地起義不斷,最終由誅元璋同志推翻了元朝統治。

明朝:朕為你們打下的江山就這麼亡了?!——朱重八


1、中央層面:丞相被撤,相權徹底湮滅,皇權至高無上,皇帝直管明朝全面事務。

宋元時仍有皇權和相權的互相制約,宰相作為百官之首,一方面幫助皇帝統管大小事宜,另一方面又能制約皇帝的一些不靠譜的想法,但是造反專家朱老爺子並不是一個喜歡放權和信任下屬的領導,所有事兒都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放心,罵我我就打你,對我有意見就幹掉你,想搶我的東西我連你全家都收拾了。


太祖自造反頭子搖身一變為皇帝後,逐漸感受到造反和當皇帝的不一樣了,造反的時候是沒有後路的,大家腦袋懸在褲腰帶上全都是為了日後可能的權利,而這權利得靠眼前的造反頭子,所以造反的時候大家都聽老大的;但是造反成功以後當上皇帝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沒有什麼負擔了,太平盛世哪兒還有什麼掉頭的機會啊(當然,朱老爺子讓手下們明白了老大永遠是老大),就剩下爭權奪利了,老大要是給我地位那是應該的,老大要是不給我地位那就不合適了,朱老爺子這時候發現反而自己當上皇帝以後,不是所有事兒都能自己一拍桌子都能定了,不是所有事兒自己說什麼手下都能去幹了,而且丞相還總是帶頭來反對他,文武百官竟然還支持他。奶奶的,老子打了這麼多年仗,不就是為了當上皇帝爽一把么,不讓我爽的都得死。


看看明朝開國二十年里,太祖先後以不同的原因幹掉了左丞相楊憲、右丞相汪廣洋、左丞相胡惟庸,後來也沒有放過開國元勛李善長,連右丞相徐達將軍也被賜了蒸鵝一隻。所以私以為,太祖是先有了撤丞相這個意思,然後才有了幹掉丞相們的舉措,無非是為了徹底解決相權掣肘的問題。明朝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因造反被幹掉,被幹掉六年以後又被加上了通倭的帽子,明太祖處理了胡惟庸以後,決定自他開始明朝永遠不準再立宰相。


沒有了宰相,沒有了中書省和尚書省,六部最高的長官六部尚書就是當時最高的官階(二品),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都察院是原御史台化身而來,繼續行監管督查職責。都察院和六部合稱七卿。七卿之外,還有一個通政司,一個大理院,總稱明朝的九卿。通政司只負責管理管理奏章、公文出納;大理院負責平反,刑法案件到最後判決不了的都可以去大理院平反。故刑部、都察院和大理院又叫做三法司(可以簡稱為三司),都是司法機關,如果朝廷有特別重大的司法案件,就由三司共同會審(琅琊榜中的刑部、懸鏡司和大理寺也是如此這般了)。

在武官方面,廢掉丞相以後,將原來的大提督府(類似前朝樞密院)分為左、右、前、後、中五軍提督府,各提督府均為平級,分管不同地域。五軍提督府作為軍事機關,與兵部分掌兵權,「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有統兵之權,而無出兵之令。」(《春明夢余錄·兵部》)。戰時全國五大提督府只管帶兵打仗,平日徵兵調遣工作由兵部負責。


明代政府經過這樣的改變,一切大權都回歸皇帝手中,帝王的權衡之術在此時演繹到了極致。但是皇帝一人畢竟無法完全管盡所有事,那麼皇帝的秘書處就顯得重要了。

明代皇帝的秘書處,稱為內閣,秘書們就是內閣大學士。太祖時,內閣學士不過像是皇帝的顧問,皇帝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隨時問他們作為參考。成祖時,仍然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有活兒都自己幹了,畢竟批一天的奏章已經比從北京打到南京要輕鬆多了。但是自明成祖起,再下去的兒孫,從小就生在深宮,不像太祖那般當過和尚殺過人,也不像成祖那般清過君側打過仗,精力上自然是逐代萎縮,自然是不能像兩位老祖宗那般萬事親力親為。所以後來皇帝們對內閣的依賴度越來越大,內閣的權力便慢慢重起來,內閣首輔也漸漸成為能夠呼風喚雨的角色。

內閣大學士就是個五品官,所以通常內閣大學士都由尚書兼任,這樣就是二品大員了。而且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們通常都是太子的經筵講官出身的,都做過皇室的老師。這樣一來,明代的大學士(皇帝秘書)以六部尚書(政府行政長官)和曾任經筵講官(皇帝的老師)的人來兼任,地位自然就尊嚴了,自然也比普通尚書要尊貴一些。


此外,明朝中央集權制度下還有一個特色的產物:廠衛。
衛指錦衣衛,廠指東廠、西廠和內行廠,廠衛均為明朝內廷偵察機構。此為偵察,與都察院的監察職責可是大不一樣。都察院負責對各部門各任職人員進行明面上的監察,就是看你是不是能夠完成今年業績指標、在完成業績指標的時候是不是偷偷摸摸用了非常規手段、完成業績指標的過程中有沒有太過於欺負下屬和百姓、在完成業績考核的時候是不是順道給自己留了一點富裕等等;廠衛不一樣,他們關注的是你暗地裡做的事兒,下班以後是不是辱罵領導了,是不是勾結同僚了,你今天收了誰的賄賂明天又賄賂了誰,以及一些刑事大案,他們可以繞過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直接對感興趣的人進行偵查、控訴、提審、審判、執行。

這裡也簡單談一談廠衛的差異:

    • 其一,錦衣衛是軍隊,同時負責了宮內的保衛工作,東廠、西廠、內行廠則不是軍隊性質的組織,而是純粹的特務組織;
    • 其二,錦衣衛的長官一般都由外戚或功臣擔任,而東廠、西廠則由太監統領;
    • 其三,廠衛並不是同級的,錦衣衛偵查一切官民,東廠負責偵查官民和錦衣衛,西廠監督東廠,內行廠監督東廠和西廠。

在明朝時,權衡之術確實到了巔峰,而這一切權力最終都控制在皇帝手中。那問題來了,廠衛是為什麼出現的呢?丞相制度的廢除導致皇帝政務壓力巨大,錦衣衛和東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皇帝解決一些事情,而且忠誠度比較高;明朝皇帝與官員之間的關係比較僵持,疏遠和不信任是皇帝與官員的關係特點,那皇帝不信任大臣,自己一人又無法對整個官僚隊伍進行有效的控制,職能利用身邊的心腹來實現對官員的控制;宦官因為其身份特色,與皇帝有更多溝通的機會,對皇帝的心思又更深的揣摩和迎合,接近權力中心的這群人在明朝時也終於獲得了一些權力。

總之,因皇帝的專權意識和控制意識,廠衛在明朝成為有特色的組織機構,發揮其重要的負面影響,嚴重幫助了明朝堅持走固步自封、保守傳統的路線。


明朝的組織結構,最突出的是皇權專制,凡是阻礙皇權的都要被毀滅,包括丞相和一些內閣首輔;凡是得到皇權寵幸的都加速發展,包括廠衛和一些內閣次輔。保守、維護傳統、維護皇帝的權力貫穿始終,控制、維穩、權衡是明朝演繹的核心辭彙。


2、地方層面:

明朝地方設置與元朝類似,但是由於丞相被撤,中書省不復存在,行中書省就沒法再叫下去了,所以把行省掌管改稱為承宣布政使,全國劃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使是指的官,司是指的衙門。與承宣布政使並列的,還有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揮使。布政使管行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揮使管軍事。

在明朝,地方行政中最低一級為縣,縣上面是府州,這是第二級;府州上面是省,就是承宣布政使司,這是第三級。但是府州多而布政使司少,所以在府州和布政使司之間加了一級,叫做分司,地方組織共設四級。

明朝地方組織與職位設置有兩大特點,也是導致明代地方政治一大失敗的主要原因:

  • 其一,親民的官少,管官的官多。明末大儒王船山所著《黃書》里曾有統計:山東省有六個府,但有十六個分司;山西省有五個府,有十三個分司;陝西省有八府,有二十四個分司;四川省九府,有十七個分司。縣上面是府,府上面是分司,分司上面才是司,而親民的官是縣官,縣官數量少、職位低,服侍奉承上面的長官還來不及,哪兒有功夫去親民。謂之親民的官少,管官的官多。回顧宋朝,何嘗不是如此,但是到了明朝,依然如此,便有些喟然了。
  • 其二,中央仍要插手來管轄地方政治。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已然是省一級的最高長官,但是在地方上,他們頭上,還有更高一級的官,那邊是總督與巡撫。總督巡撫皆為中央政府派來監管地方的官,但是在明清時這種臨時官制逐漸變為固定官制,而且這個總督巡撫與唐朝時的節度使還有不同,節度使雖然也是中央派遣下來但再也沒有收回去的官,但是節度使初衷是為了穩固邊防,是針對外國軍事的,算是事出有因;但是總督巡撫意在對內防亂,那其權利邊界便無法界定了。地方官無法管地方事,地方政治焉能善也

3、探討其滅亡原因:

  • 整體格局的局限導致了明朝自上而下更關注於安內,內部的鬥爭是整個大明王朝的主旋律,對於外部的關注往往是被動的,於是才有于謙捍衛北京城、戚繼光抗倭、袁崇煥駐軍關外,但最終明朝還是滅於內憂外患。

    自太祖成祖徹底解決掉蒙古同胞的威脅、鄭和下過西洋以後,朱姓皇帝們對於外部環境便似乎失去了關注,只關注於安內,整體戰略意識和對外部環境的掌控都比較差,土木堡輕視蒙古同胞、海上被動招來倭寇、東北任由滿族同胞發展等等,似乎並沒有迫切的要發展自身整體實力的意願,只求繼承太祖的衣缽穩固王朝內部的統治即可。

如此做來,雖然內部各種監察各種管控組織結構設置的飛起,東廠啊錦衣衛啊六科給事中啊都察院啊等等,似乎已經將全國上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國外有國,管控沒錯,但是更重要的是發展吶,自身整體實力的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肯定是要出問題的。而且內部的管控手段似乎也並沒有十分好的效果,當某一制度施行了較長一段時間以後,就有人能夠發現制度的漏洞,鑽了制度的空子,你方唱罷我方唱,最後內部也沒有管控好,外部也沒有震懾住,內有闖王外有滿清,終於還是將太祖打下的江山讓與他人。而且明朝這些皇帝們啊,太祖和成祖是你罵我我就打你,但是其他皇帝是你打我我就罵你,真不知皇子皇孫們如何在地下面對太祖。

  • 中央集權過於嚴重,靠近權利中心的各組織各管理人員均伺機從皇權中攫取一些權利給予自己,從而內閣、宦官、廠衛等組織機構有機會發揮了遠超過本身被賦予的職責,進而影響帝國的正常運營。
    裁撤丞相,設置廠衛,權衡內閣與宦官,設置總督與巡撫管控地方,一切手段均為了中央集權,所有大權在名義上均最終回到皇帝手中。那麼當皇帝不足以掌控手中權力時,最親近皇帝的群體便具備了沾染權力的可能性,張居正、嚴嵩父子、魏忠賢、東林黨等等,或內閣或宦官在明朝中後期均不同程度的倚仗著權力中心發揮了極大的能量,對於明朝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一切事務均歸皇帝,雖然有利於皇權的加強和集中,但是畢竟皇帝的精力和能力有限。
      縱觀明朝16位皇帝,唯有太祖與成祖堪稱勞模,崇禎皇帝也算是半個勞模(但是朱由檢同學也就勤勉這一點尚能值得稱道,其他方面跟老祖宗誅元璋和朱棣的水平差的真不是一兩個檔次),這幾位起早貪黑,按時上下班甚至經常性的加班都沒問題,但是這幾位能這麼干是有原因的:
      太祖那是放過牛當過和尚的,後來更是造反了十幾年,相繼幹掉了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脫脫,後來又當了30年皇帝徹底過了癮之後才西去,對他而言當皇帝不就看個奏章殺個把人,那比造反輕鬆多了;
      成祖更是裝過瘋賣過傻,躲了削藩清了君側,從北京殺到了南京,期間數次陷入險境,要不是朱允炆的照顧早就西去了,後來又遷都北京徹底解決蒙古問題,兢兢業業膽戰心驚幹了20年皇帝,於他而言,當上皇帝幹上活那是自己拼了命換來的,必須得努力珍惜,從早到晚幹活又算得了什麼;
      而崇禎同志,那其實完全是被迫的,他從小就沒被當作繼承人對待,治國之道、識人用人之法從未接觸,一下就從外地進了紫禁城當上了皇帝,能力不行勤奮來湊唄那就,可惜崇禎畢竟不是太祖成祖那般英雄人物,局面最終也沒能挽回。
      但是明朝其他皇帝們,從小在深宮院牆內長大,紫禁城都沒出過幾次,朱祁鎮同學倒是走得挺遠,一走就走到了蒙古瓦剌部。讓這些皇帝們一個人把全國的大事兒全擔起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兒,於他們而言按時上下班已經是困難了,嘉靖和萬曆更是幾十年不上朝。於是皇帝總得找一些人來幫他處理政務,那最接近皇帝的其實就兩撥人:內閣和宦官,內閣是皇帝的秘書處,宦官是與皇帝接觸最密切的人。
    • 先說內閣,太祖、成祖時代,皇帝自己處決事情,口頭吩咐大學士代筆,大學士們自然只如秘書。後來皇帝們年輕不懂事,事事都要諮詢大學士們的意見。而且有些年輕皇帝們呢,自己不懂事,對於內閣大學士們也有莫名的敬畏,怕和大學士們見面,內外一應奏本,先由大學士看過,寫上他們的意見,附在奏本上,這叫「票擬(票就是小條子的意思)」,再由皇帝審閱決定,皇帝收到以後,把小條子撕掉,親自用紅筆批下,這叫「批紅」或者「硃批」,批好拿出去就是皇帝的諭旨了。所有詔令,最後一步都是皇帝這紅筆一批,所以才說明朝近乎皇帝獨裁了。但是除了太祖成祖外,其他皇帝較為依賴內閣,所以內閣的票擬意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硃批的結果,所以內閣的重要性也逐漸提升起來。但是,內閣畢竟無法直接做最後的決定權,在這個角度來說的話,內閣便不如下面要說的太監了。
    • 明朝的太監,仰仗於明朝的政治制度,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上面提過,內閣票擬以後提交給皇帝硃批,但是內閣不能隨時直接進宮啊,皇帝和內閣的接觸得靠太監,於是便多出了這樣一個讓太監上下其手的機會。別說你是內閣大學士,就算你是內閣首輔,也得靠公公們幫你傳遞票擬啊,公公一個不樂意,把你的小票撕票了或者改成自己意見了,你上哪兒說理去;而且硃批的筆總得有人保管吧,這就跟現在企業的章得由財務保管保管,當時硃批的筆就由司禮監保管,有時候皇帝嫌麻煩或者心情不好,直接讓司禮監批了,那也是大大存在的事。那太監要是再犯了懶,直接把你的奏本給扔了當做沒看見,或者故意就不批你的奏本,也都是實際存在的情況。這種程度的黑暗腐敗,也只有明代有。太監領袖稱司禮監,明代政治制度最壞的時候,司禮監就是真丞相,甚至是真皇帝。

      若是內閣和司禮監勾搭起來,那更是了不得,如張居正先生這般能把司禮監和太后一起勾搭起來的,往前往後三百年,也僅此一個。但是張老先生也並未得到善終,他死後,家立馬就被抄了。這體現的是明朝政治的另外一個特點:我見不得你比我好。內閣次輔見不得首輔好,司禮監秉筆太監見不得掌印太監好,尚書們見不得內閣大學士好,左右僕射見不得尚書好,六科給事中見不得六部好……內部鬥爭自太祖其便紛繁不斷,從洪武年間的淮西集團與浙東集團的爭鬥,一直到明末九千歲和東林黨的鬥爭,明朝內閣首輔的更迭史更是精彩無比。但這內部的消耗,對於大明王朝和百姓們而言,卻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好處。

總的來說,自太祖撤銷丞相皇帝獨裁後,大明王朝獨有的政治制度存在了兩百餘年,期間既有劉瑾、嚴嵩父子、魏忠賢這樣的弄臣,也有張居正、于謙、戚繼光這樣讓後人銘記的名臣,但他們無一逃脫不了得寵則上天堂、失寵則下地獄這樣的原則。在獨裁的大明王朝里,我們必須感謝,感謝這些中華民族歷史上湧現出來的人才,讓大明二百餘年未曾大衰;但是同時也要惋惜,在大明同時期的西方,資本主義正在走向了新的近代史階段。

  • 兵制出了問題
    滿清入關時,八旗子弟滿打滿算也就不到十萬人,加上調動的蒙古軍隊,一共不到二十萬;闖王進京時軍隊號稱百萬,實際也得有個大幾十萬;而明朝軍事到了後期,全國的軍事力量保守而言也有百萬,那最後為何是滿人得了天下呢?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均有駐兵,論總數的話自然是高高在上。但是自成祖徹底解決蒙古之患以後,國勢隆盛,四境基本太平,兵卒大多數終其一生不能參與打仗,精神上有了懈怠也是正常,假使要動員打仗,按照明朝制度是要全國分調的,雲南調五百,四川調一千,然後風風火火感到京城,全國各地的兵卒湊出幾十萬來那肯定沒問題,但是這幾十萬人從全國各地到了京城以後早已精神疲憊,加上各地的風俗面貌甚至語言都並不相通,溝通上是第一難;人到了,得發裝備吧,打開武器庫,裡面所藏的兵器和裝備,已經不知是多少年前存貯的了,刀也銹了,線也爛了,把這些破爛裝備發給兵眾,臨時倉促,胖子穿著緊的,瘦子穿著肥的,大家想調換一身合適的衣服,在軍營里也不是件容易事。臨出發前得祭旗吧,總得殺頭牛吧,但是一刀下去,剛剛破了皮,牛還好好兒的呢,連祭旗的刀都這樣,武器得啥樣就不贅述了。裝備是第二難;打仗得要糧食得要錢吧,打開國庫,沒有,問戶部要唄,也沒有。那錢呢?!不知道。這就好玩兒了,沒有錢支撐是第三難。這三難下來,縱有百萬兵力,也躲不過滿清十萬精兵的侵犯。當然,也要受當時瘟疫、天災等影響,但是此處畢竟只談人禍。

題外話
於是又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八旗子弟在關外茹毛飲血長大,只熟悉打獵,對於經濟發展和文明進步基本不懂,但是明朝文化、經濟、政治制度肯定是要比松花江上的滿清進步許多的,但是文化先進看似發達的民族反而被相對落後的民族幹掉了,為什麼呢?

這事兒說起來就有意思的多了,文化先進的民族被相對落後的民族征服,在歷史上並不少見,西晉和北宋的滅亡,還有明朝皆是如此,再看世界史也同樣這般,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波斯帝國被馬其頓幹掉,蒙古同胞橫掃亞歐大陸。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兒,在此先留個坑,日後儘快補上,各位也可在評論區探討一番。

清朝:走上封建專治的巔峰,走出天朝上國的美夢


1、大前提

要想了解清朝,必須先理解一個大前提:清朝畢竟還是滿清,那是滿族人的清朝,愛新覺羅氏也只是作為滿族人的代表和首領而已。雖說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的皇帝,但是他們也是滿族人的首領,他們之所以能夠帶兵打進關內佔領紫禁城,是因為八旗的支撐、滿族的支撐,那當上皇帝以後肯定是要先滿足八旗的需求、滿足族人的需求,官要先讓滿族人做,錢要先讓滿族人拿,地要先讓滿族人分;同時呢,表面上要做好文章,要吸取元朝蒙古族兄弟們迅速滅亡的教訓,要顯示出對於漢人的尊重和重視,吸取元朝的教訓,起碼要象徵性地對老百姓表示關懷,但是也要保證漢人無法獲得足夠的權力來影響滿族人的統治。


這個大前提掌握了,清朝的政治制度、組織機構設置、各種舉措便可以理解了。

2、中央層面

核心組織機構為內閣、軍機處(雍正年間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皇太極設立,乾隆撤銷)。與明朝同樣,設內閣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中樞;雍正當朝年間因西北戰事設軍機處,起初主要負責軍務,後來逐漸演變為全國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地位高於內閣,但軍機處的高級官員——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都為兼職,一般由內閣大學士兼任;議政王大臣會議為類似軍機處的存在,皇太極時期為了弱化貝勒權力,強化身邊大臣的權力,設議政王大臣會議商討重要事務,雍正時漸漸由軍機處代替其職責,乾隆時期徹底裁撤。


滿清同胞們在分析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時總結了經驗教訓:話語權還得在自己手裡更靠譜。所以清朝時期,事無巨細,一切都要聽從皇帝的號令。不管什麼內閣、軍機處還是早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只是一種形式上的組織結構,完全是作為皇帝的秘書處存在的,而軍機處更像是皇帝又設立的一個南書房。在清朝,是這麼玩兒的:小事兒呢,是由內閣提出建議報給皇帝,皇帝審批以後經內閣傳給六部,然後就可以實施了;大事兒呢,皇帝自己琢磨好了,頂多參考一下軍機處的意見,確定下來方案以後就由軍機處直接發令給責任人,內閣啊六部啊根本都沒有參與討論的機會,比如說有關經濟財政問題的,送給江蘇巡撫,連戶部大臣也不能看;軍事方面的問題,送給兩廣總督的,連兵部尚書也不能看,這是清朝特有的秘密政治,其獨裁程度在歷史上也算是頭一位了。

其他中央層面的組織機構基本沿用明朝設置,設五寺、六部、兩監、三院、三府。分別為:

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鴻臚寺、光祿寺

六部:吏部、兵部、刑部、禮部、戶部、工部

兩監:國子監、欽天監

三院:理藩院、都察院、翰林院

三府:內務府、宗人府、詹事府

雖然組織結構看似一致,但是內里仍然有清朝自身獨特的地方。

一是六部尚書的權力已經大幅縮減。六部尚書已經無法影響地方最高的總督和巡撫,因為如果有事兒的話皇帝就直接通知地方總督、巡撫了,所以六部尚書的影響力也就大幅減小了。六部如此,其他寺府便也是如此了。

二是六部尚書侍郎都要向皇帝單獨彙報。這樣一來,尚書就管不著侍郎。而且清朝時期,滿漢是要分開的,有一個漢族尚書,就得有一個滿族尚書;有兩個漢族侍郎,就得有兩個滿族侍郎。於是一部之內就有六個長官,而且六個長官都可以向皇帝單獨彙報,尚書不知道侍郎和皇帝彙報了什麼,而且漢族尚書也不知道滿足尚書和皇帝溝通了什麼,這樣的六部還能做些什麼呢?!

三是用人的權力完全放在皇帝手中。吏部原是負責提拔官員的,當然,比較重要的官員在前朝是經過廷推由皇帝確定的,到了清朝就不這樣了,不用廷推了,皇帝一個人就能定了;而且不管多小的官,經過吏部選拔出來以後都要見過皇帝以後才能上任,皇帝看你不順眼你的話,對不起,你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吧。什麼?吏部已經給你任命了?那正好,你和吏部選你的人一塊兒回家吧。

三、地方層面

基本沿襲明朝設置,全國在十八省的基礎上後來拓展到二十三省,省下設道,再設府,再設縣,一共四級。與明朝類似,同樣設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和監察。但是在布政使上面又有常設的總督與巡撫,布政使便實際上成為了其下屬,也便不再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了。地方的官級是這樣的:從知縣到知府,到道員,再到布政使,再到上面的巡撫、總督,就是五級。到了後期清朝真正打仗的時候,中央還會另派經略大臣、參贊大臣等臨時官員來做主。總之,清朝同樣不許地方官有真正的權柄。


這總督、巡撫與唐朝的觀察使有相似之處,但又有不同的地方。兩者均是出自於軍事的考慮,但是觀察使本來旨在鎮守邊疆,也並非常設職位,只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接管了地方州縣的政務;而清朝的總督巡撫,則是常設的職位。同時唐朝的觀察使權力相對而言比較獨立,對於地方政務、軍事有較大的話語權;但是清朝的總督巡撫們,則完全是皇帝的代言人,一切措施均要聽從皇帝的號令,但也只是作為傳達命令的角色,將皇帝的旨意施行到地方而已。這地方政治說到底也變成了皇帝的私事。

四、探討其滅亡原因

  • 中央層面,設置了軍機處和內閣作為皇帝的輔助機構來緩解皇帝壓力,但是最終內閣和軍機處也僅是傳遞皇帝命令的所在,終清朝一朝兩百多年,也沒有出現像嚴嵩、魏忠賢那樣的角色,皇帝的獨裁和王朝的封建統治在清朝又到了新的高度。同時,也像上文提及的,本來應該發揮重要作用的六部也無法發揮其應該發揮的職能。

  • 地方層面,一如既往的,中央集權就同時代表著地方執政的衰弱,而且是中央刻意地攫取了地方執政的權力。

  • 按照清朝這樣的組織設置,總部的部門沒有獨立的行政權力,也無法對地方的行政單位進行管控,所有總部的人員全成為了皇帝一人的秘書,偌大的清朝,就像是所有人為皇帝服務一般,這樣的空殼子當然會有問題;地方一樣如此,一切措施、一切行為皆是皇帝個人的主意和旨意,這樣下來,權利全部歸於皇帝,但是責任還是由各級官員們來擔,因為皇上是不會出錯的,那自然日久下來管理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當然,凡事既有起因,我們可以琢磨一下為何清朝的組織結構會設置如此,而這深度的原因也正是清朝崩潰的內部原因

私以為滿清同胞們是因為怕。滿族祖宗們從朱姓皇帝手中奪取了天下,雖然一直追殺到廣州終於將南明餘孽徹底清除,但是回顧中華上下五千年,漢族統治這片土地有數千年之久,中間唯有蒙古的同胞們伺機搶奪了統治權,但也僅僅享受了幾十年之後就被誅元璋同志趕出了中原,這還不算完,還被趕出了漠北,連家都不能回,不得不去歐洲大陸發展。我要是滿族同胞,我是不想要元朝的下場的。但是漢族太強大了,人口眾多而且聰明人太多了,滿清對於統治下的漢族人民,想必是帶有一些又恨又怕的態度的。各位想啊,人家滿族同志們大老遠從長白山旁邊兒的松花江畔過來,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披著獸皮扛著凍,甭管什麼天氣都得出去打獵,有一些生活必需品還得用辛苦打獵的成果去換,而且指定得被明朝商人們坑;現在好不容易進了關,紫禁城住著,滿漢全席吃的,錦帽貂裘穿著,無聊了就去遛鳥聽曲兒逛窯子,這日子多瀟洒,但是這日子要長久,就必須得防著漢人,怎麼防呢?


怎麼防就有講究呢,畢竟作為統治者,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得不露痕迹地防著他們,既有效地限制他們又不能被他們看出來,怎麼辦呢? 那就讓他們做官吧!這樣看來清朝同志們還是很有管理藝術的,聰明人太多,怎麼能把他們揪出來不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潛在隱患,那就直接把他們放在自己身邊吧。


通過科舉把優秀的讀書人選出來做官,在清朝文臣之極也就是六部尚書了,但就算你到六部尚書了,你往下看看,自己有四個副手,兩漢兩滿,滿人肯定是不搭理你了,兩個漢人侍郎呢還是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的,你還管不著;往旁邊看看,還有一個滿人尚書,而且皇帝明顯更喜歡人家同族的人;再往上看看,皇上有事兒找你得馬上去,你想找皇上,對不起,打個報告吧先。太憋屈了。


那不幹尚書了,去地方當個頭兒去。沒問題啊,給你個江蘇省布政使做吧,一省大員,總算能揚眉吐氣了吧!但是真到了工作崗位你就發現了,你還是個打工的,頭上有總督和巡撫壓著你,想幹什麼都得請示他們,有好處他們收著,有責任你得自個兒擔著;上頭是管不了了,那管管下面吧,可是手下的這些道員、知府、知縣,自己連任命的權利都沒有,得吏部提名讓皇帝決斷,面對這些下屬都不能硬氣地說一句:不聽我的就讓你回家種地!這官當的太憋屈了吧,想罵人了吧,想寫篇千古流傳的文字來吐槽一下吧,千萬控制住。在清朝,話是不能隨便說的,牢騷是不能隨便發的,文字不是隨便寫的,你是沒有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而且還得小心措辭,說不定因為你說了什麼話就讓你下獄呢,清代文字獄的恐怖程度絕對是歷史巔峰級別的。

這些都屬於鎮壓的,那還有懷柔呢?沒錯,這點上愛新覺羅氏還是有覺悟的,以上說的種種壓迫其實都是對於讀書人的,是對於知識分子的,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他們在表面上還是會討好的。康熙年間取消了丁口稅:之前種地不僅要收田租,還要按你家裡的人頭數收取丁口稅,康熙五十年統計全國人口後,從這年起開始永不加丁賦,就是你們家從這年起就算多生幾個娃都沒有人口稅了,但是這年以前已經存在的人還是要交稅的;看似一項仁政,畢竟子孫後代都不用再交人口稅,也算是減輕了一項負擔。但是實際上自明朝起丁口稅已經計入到田租裡面,而清朝沿襲了明朝的稅賦制度,田租中早已含了丁口稅,所以丁口稅的取消實際上只是取消了一項根本不應該收的稅而已。

可是這種欺騙面子上做得再好也畢竟經不起考量,日子一長,畢竟是要被識破和拆穿的的。到了乾隆年間,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漢族知識分子們的奴性已經滋養,他們的反抗意識越來越薄弱,隨著滿族官員越來越跋扈和腐敗,漢族的知識分子們也愈發消沉,同流合污;但是群眾們對於所受的痛苦越發難耐了,民變四起,最有名的算是川楚教匪,還有19世紀的太平天國一旦揭竿而起便迅速佔領南京,可惜洪秀全們也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沒有什麼成就呢就先惦記著封王稱帝了,內部的崩壞導致了太平天國的迅速崩塌。所以就算19世紀外部競爭者沒有前來中國這片沃土,滿清統治也未必能堅持多久。


因為清朝統治者滿族人的身份,所以萬事均要先應付了滿族人的需求,那必然就有不公平之處,其實也就是狹隘之處。對於滿族人要盡量滿足,那對於漢族人就只能胡蘿蔔加棒子了,你聽話就給你胡蘿蔔吃,不聽話就揍你,雙管齊下必然是有效果的。但是你要是拿假冒偽劣的胡蘿蔔給人吃,卻拿鋼化的狼牙棒打人,這就不地道了。這便是清朝從內部崩析的原因了。

  • 以上談的是清朝內部的原因,下面咱們來說說外部原因。

談到外部原因,其實很清晰,大家心裡對此都有個數,自秦漢以來到明清為止,封建集權統治是愈發厲害,至清朝到了頂點,封建的一大特點便是強調保守和秩序、強調向下施壓、強調內部管控,統治者們的統治重心從對外開疆拓土轉變成對內守業和維持,這樣的轉變和封建體制讓整個帝國管理層的眼光和境界都局限了起來,安於亞洲東部的土地上。

而與此同時,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明治維新,西方社會逐漸進入到自身發展的新階段,甚至曾經被天朝看不上的島國扶桑,也已實現了自身的蛻化,進入到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和擴張的新時期。


但是此時的明清,對於外部這些競爭者們的發展毫無感知,依然沉迷於天朝上國萬萬歲的美夢之中,終於被英格蘭人用大炮轟開了久閉的國門,清朝早晚要亡,外部競爭者們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不去發展自身實力、不發展業務,再精密的制度也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中華民國:中國歷史上一次新的嘗試


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新的嘗試,是孫先生革命的成果,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清朝的各項制度已經不是康梁所想的變法所能解決的了,必須得實現自身徹底的革命方能實現中華民族的重新振興;但是執政黨自身實力太弱,未能有效把握中國社會的傳統頑疾——底層農民和城市無業者的需求;疊加市場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最終走向失敗

對於王朝更迭的總結和思考正在進行中,各位有什麼想法也歡迎探討。
歷朝組織管理機制演變回顧:

其餘陸續更新……


既然說是王朝,那就從夏開始。

王朝滅亡一般都是長期階級矛盾(地方起義)不可調和、外部力量過於強大(外族入侵)、政變(重臣奪位篡權)的後果。

1.夏朝(前2070-前1600年)。夏禹死後,其子啟擔任王,從而由「禪讓」轉變而「家天下」。
第16任王夏桀,雖智勇兼備,但生性殘暴,沉溺聲色。武力征服不從部落,且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盡搜刮民脂民膏,加劇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
分封制下,諸侯有很強的獨立發展空間。東方孟渚地區的商部落乘機崛起,財力物力軍力(主要指人口數量)均得到了一定積累,再加上夏本身就內外交困,失了民心,最終商湯伐夏成功,夏滅亡。

2.商朝(前1600-前1046年)。商朝出現宰相伊尹,也是第一個有歷史紀元。
這個帝王大家很不陌生,就是封神榜裡面的那個商紂。對內:不務朝政,對外:攻打黃土高原和東夷地區。這些加劇了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的力量。
而在岐山地區的周部落,休養生息,悶聲發財,最後商紂無奈自焚,商滅亡。

夏商的滅亡,有很大的相似點:內部矛盾加劇,諸侯崛起,無力抵抗。
(另外:朝鮮就是商紂時箕子過去,周武王分封與他。)

3.周朝(前1046年-前770年)。周分為東西二周。
西周。這次要追溯到周宣王時期。周宣王時,土地改革中央加強了對土地的控制,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遭到大貴族的反撲。然後千畝之戰大敗,宣王的南國之師被摧毀。
到了周幽王,違背嫡長子繼承製,廢太子另立,引起諸侯不滿。加上褒姒,上演烽火戲諸侯,諸侯憤怒。而後,被廢太子聯合外公申侯,犬戎入侵鎬京,諸侯不救,西周滅亡。
東周
東周東遷後,大量土地分封與諸侯,控制諸侯的力量徹底消失,諸周天子成為傀儡,出現了春秋戰國局面。

4.春秋戰國(前770年-前221年)。各種家產生,思想、教育、軍事、政治家
不知道這算不算王朝的滅亡,姑且認為它是秦結束了戰國的局面。
商鞅變法。打破世襲,挖掘民間高手;重農抑商,確立地主和小農經濟(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解放生產關係);郡縣制,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統一度量,便於經濟發展;推行法律,依法治國。
外交。遠交近攻,因為齊國實力強大,先與聯盟。然後逐步蠶食周邊小國(韓魏趙等)。這裡有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蘇秦合縱抗秦,但是六國人心不齊;張儀連橫,秦齊聯盟,秦攻韓魏,齊攻燕趙。
變法,激發了生產力;外交,不樹強敵,分而擊之,逐個攻破。

5.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始皇末年,重心不在發展上,在努力建設世界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阿房宮、驪山陵墓、萬里長城、秦八大直道……徵用太多的徭役與稅負,階級矛盾嚴重。
以《韓非子》為本,嚴刑酷法,焚書坑儒等做法是矛盾更加劇烈。
秦末年,皇子胡亥與宦官和丞相勾結奪位,逼迫太子扶蘇自殺。登基後重用趙高,朝廷內部矛盾激化。
外憂。開疆擴土(嶺南地區)使得關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精銳北上阻擊;地方起義(陳勝吳廣)爆發。
巨鹿之戰,章邯率殘部被項羽擊敗,劉邦趁勢入關中,秦滅。

主要是地方起義,諸侯聯軍反秦。

6.漢朝(前202年-220年)
分為東西漢,中間有外戚王莽篡位,這不做說明。
西漢。漢武帝志在疆域,對外連年征戰,國力消耗殆盡。
霍光死後,外戚王莽逐漸掌權,6年,殺平帝廢孺子自立稱帝,西漢滅。

主要是外戚奪權政變。

東漢。劉秀起兵,大敗王莽,稱帝,國號仍為漢。
末年,後宮干政。竇太后垂簾聽政,竇氏家族將國庫掠奪一空。而後,鄧太后剷除竇太后,重用宦官和外戚,這些都孤立了皇權,使之成為傀儡。

農民起義。張角等黃巾起義。
隨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孫堅割據一方。此時漢朝雖然未滅,姑且歸為三國開端(220年曹丕稱帝,漢滅)。

外戚奪權和地方起義。

7.三國時代(220年-280年)
司馬懿奪權,接管曹魏,此後司馬家族代魏立晉打下基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
吳國政局動蕩,國主孫皓荒淫殘暴,軍心渙散;而此時司馬炎隔江相對,招撫渡民,輕徭薄役,並在江邊安營紮寨,訓練水師。279年,攻破建業(南京),吳滅。

外部力量強大(在三國時期,魏國最強)。

蜀國阿斗寵信宦官黃皓,不勤政,不納諫。因荊州孫吳殺關羽,蜀吳聯盟開始破碎。諸葛亮和姜維常年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耗盡國庫,軍力下降。鄧艾,鍾會伐蜀。鄧艾繞過蜀國前軍,奇襲益州(成都),此時國內空虛無軍可戰,阿斗降,蜀滅。

同上,外部力量強大,內部君臣不一。

8.晉朝(265年-316年)
西晉時期,出現了五胡亂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結合,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羌,契丹,氐)。大量土地荒蕪,百姓戰死,加上天災大旱,國力極為虛弱。
司馬家族代表的階層主要在士大夫內,並且篡位沒有獲得社會認可,使得國內凝聚力不高,中央對地方控制薄弱。
之後,匈奴首領大舉南侵,攻入洛陽,西晉滅。

外族入侵。

東晉時期,主要是軍閥奪權。劉裕經過一系列戰爭,不斷膨脹軍事實力,領土面積,徹底控制了東晉朝政。最後逼迫司馬德文禪讓,東晉滅。

軍閥政變奪權。

9.南北朝(420年-581年)
這是一個混亂時期,很複雜,參與的國家太多了(宋,梁,齊,陳,北魏,北周,北齊)。

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魏,齊,周。

楊堅輔政,逼迫靜帝禪位。

政變篡位。

10.隋朝(581年-618年)
前期大興土木,建大興城、開鑿運河;後期又修建洛陽城、隋煬帝肆意揮霍國庫;軍事上,三次遠征高句麗,隋朝國力銳減,士兵消耗殆盡,階級矛盾加劇。
中央失去力量,地方勢力反彈。
群雄割據,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淵等起兵。最後李淵攻入長安。618年,稱帝,隋滅。

地方起義。

11.唐朝(618年-907年)
期間有武則天政變,雖為周,納入唐,但是不作說明。
安史之亂:府兵制遭到破壞,士兵無地可耕,逃亡。府兵制改募兵制,喪失了對軍隊的控制,將權力交給節度使。安祿山與宰相楊國忠不和,聯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長安,奪取洛陽,玄宗出逃,軍事力量完全喪失。
地方割據。中央薄弱,地方割據,全國混戰。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損一空。窮兵竇武,加劇階級矛盾,激化黃巢起義。
宦官專權。宦官廢立多位皇帝,造成朝政動蕩,皇權成為虛設。
遠征高句麗、吐蕃、突厥等。這些對外戰爭,磨滅了唐的軍事力量。
朱溫在鎮壓起義時崛起,控制政權。907年,篡國,唐滅。

安祿山政變,黃巢起義,軍閥朱溫奪權。

12.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五代十國比較亂。
923年,後梁北太原晉王李存勖滅,建立後唐,地方起義。
936年後唐被契丹滅(石敬瑭勾結),建立後晉,外族入侵。
947年後晉被契丹滅,建立遼,外族入侵。
947劉知遠建立後漢。
951年郭威篡權,建立後周,政變奪權。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

政變奪權。

十國的理不清楚了。

《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小說基於此時代背景。

13.宋(960年-1279年)
軍事上,蒙古人善於騎射,大規模使用遠距離作戰——弓,軍力是騎兵,突擊機動性強。
西夏物資匱乏,搶劫大宋,矛盾升級。二者不斷發生戰爭。
《水滸傳》小說時代背景,宋江方臘作亂。
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長驅直入。
1125年金完顏家族南侵,宋軍失敗,割地議和。宋朝軍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戰大臣遭擠壓。1126年,徽欽宗被擄。
1127年,北宋滅。
當時形式西夏,遼,金與北宋互相影響。北宋和金共同伐遼,所以有助金滅遼,引金亡宋。遼的滅亡使得金與宋缺少屏障。再者靠得太近,很容易被探聽虛實,金抓住了宋的弱點。
宋朝崇文抑武,士兵作戰意識、作戰能力大為降低。

南宋。蒙古鐵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統,積累了雄厚的軍事實力。
宋朝軍事將領岳飛被殺,岳家軍戰鬥力瓦解。
由寧宗理宗開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後來,重蹈覆轍,助蒙滅金,引蒙亡宋。南宋毀約,出征收復原本約定滅金中劃分給蒙古的領土,淮北一帶,進而激怒蒙古窩闊台汗。
蒙古南侵時,善用投降將領轉而攻宋,軍事上又一次痛擊。
1279年,崖山戰敗,陸秀夫背著八歲的趙昺投海,南宋滅。

北南宋都屬於外族入侵。無論北宋南宋,他們的皇帝都有一個特點,沒什麼骨氣。遇到國難的做法,都是禪位、賠款議和的手段。

14.元朝(1206年-1368年)
《倚天屠龍記》小說時代背景。
民族矛盾。瘋狂擴張實行搶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漸降低,黃河長江流域的漢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滿,矛盾尖銳。
社會性質倒退。草原屬於奴隸制,中原已經到了封建制高峰,生產關係和生產力受到束縛。
統治上,因對中原(封建社會)認識不足,政治基礎薄弱,失去漢族擁護。
前期的大量征伐(兩次遠征日本),使得軍事力量消耗嚴重;蒙古人南居中原成為貴族,驕奢淫逸,蒙古軍隊戰鬥力驟減。
地方割據。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紛紛起兵,天下大亂。
後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機發展,脫離蒙古。
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達等能征善戰,攻陷大都改為北平,元順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稱帝。

地方起義。

15.明朝(1368年-1644年)
中間有朱棣奪位,不作闡述,仍為明朝。
三大機構:錦衣衛(特務),東廠(宦官),內閣(文官),使得皇帝孤權,武將受限。
經濟上因為社會進步,資本主義等萌芽,經濟發展明顯,需要更多貨幣政策以防止通貨膨脹或緊縮,當時沒有這個能力,因此農商業手工業等波動較大,阻礙了生產力進步;連年東征(出兵朝鮮抗倭,鳴梁海戰就在這時候),消耗了諸多軍事力量;
政治上,張居正改革失敗,階級矛盾嚴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穩,百官變動,人才流失。
魏忠賢時期,政治極為黑暗腐敗,捕殺東林黨,黨羽鬥爭加劇,朝政動蕩,國庫日漸空虛。
軍事上,袁崇煥回京被殺,失去關寧防線;
加上中原地區旱災嚴重,無糧可食,激化階級矛盾,農民起義。李自成,吳三桂起兵。
外部因素,皇太極戰勝蒙古,財力物力人力積累迅速;吳三桂引兵入關,為清兵入關掃除障礙。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煤山自縊,明滅。

外族入侵。

16.清朝(1644年-1911年)
閉關鎖國,禁錮思想,科技進步緩慢;
社會制度上,落後列強的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係生產力得不到解放。
外敵太過強大(八國聯軍),列強帝國的不斷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軍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條約中割地賠款國庫空虛,喪失民族氣節,民眾大失所望,得不到群眾基礎擁護。
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地主階級洋務運動,階級矛盾爆發。
西方思想與傳統思想衝擊,資本主義救國熱情空前高漲,為階級矛盾。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1912年,溥儀退位,清滅。
(清滅的原因錯綜複雜,但是都不可避免,它所在的時期,甚至都比不上明朝。它的滅亡和其他朝代都不相同,更具有國際因素)

地方起義和外族入侵。


謝謝閱讀,感謝評論中指出不足的知友。


華夏文明的滄桑激蕩三千年(上)

原創 2017-01-15 白雲先生(發表於微信公眾號: 至道學宮 zhidaoxue)
華夏文明的滄桑激蕩三千年(上)

一、夏商周大同社會,荒唐的五種社會形態論,中國從無奴隸社會


從小到大,歷史教科書關於我們這個民族的幾千年歷史,給出了一些社會科學一般的總結。根據一種線性演進歷史學模型,把我們的幾千年歷史,分為五個形態,分別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五個階段。


實際上,首先,社會科學這個說法,根本就是不科學的。其次,歷史也不是以線性演進的,更不是螺旋上升的。第三,我們現在學的歷史,從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和結論看,幾乎全都是錯的。


馬克思關於社會五種形態和階段的劃分,針對的只是歐洲社會,他從來沒說過也適用於中國的歷史和社會。但是,我們的學者們,卻一廂情願的,把這套東西搬過來,削足適履,邯鄲學步了一番。食洋不化到了可笑的地步。


這背後反映的是,我們國家,以西方的思想、文化、歷史,來套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這種現象,就是歷史虛無主義。為什麼我們會推翻並虛無化本民族的歷史呢,它背後反映的是西方中心主義。而西方中心主義的實質,站在西方的文化和歷史視角與標準,看待我們這個民族的一切,這就是殖民地史學。


從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到建國後,我們國家的殖民地史學,出現了三次以夷變夏的浪潮。洋務運動,開始以西方的視角來打量自己,懷疑自己。它使得我們的文人們,失去了思考本民族文化的第一人稱。


新文化運動,中國的文人,完成了身份切換,以第一人稱思考西方文明,以第二人稱思考華夏文明。到了建國後,情況更糟糕,中國的文人們,打量和思考本民族的文化,開始換成了第三人稱,文化出現了徹底的斷裂。至此,殖民地學術體系的大廈竣工封頂。


本文將徹底推翻殖民地史學,以第一人稱視角,重新審視華夏文明史,和我們這個民族的興衰榮辱。


首先要說明的是,中國社會從未出現過奴隸社會這種東西。把夏商周三代稱之為奴隸社會,這種觀點和結論,無恥至極。不知道我們的當代學者們,到底有沒有看過四書五經,哪怕是通讀過一遍也行。如果能通讀過一遍先秦典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夏商周三代和奴隸兩個字聯繫起來。


在儒家的思想中,三代是中國社會第二美好的時候。第一美好的時候,則是三代之前的三皇時期。而我們的當代歷史研究,則認為三皇時期,是比奴隸社會更差勁的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的定義是什麼,它是指以奴隸勞動為生產主體的社會形態。按照這個標準來說,中國社會,從未出現奴隸社會。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自耕農勞動為生產主體的社會形態。


而且,中國的自耕農為勞動者主體的社會,從伏羲開始起,最大的兩個特點,一是以血統宗族為基礎建立國家,二是在生產勞動上,以國有制和公有製為基石,建立社會倫理和生產關係。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規模的家庭。


也就是說,孔子所懷念的那個曾經的美好社會,在《禮記》中所闡述的大同社會,並不是孔子所發明的,而是古代自古以來就有的,它的存在時期,長達幾千年。


我們民族的歷史,是從淳樸美好的大同社會開始的。而不是從愚昧的原始社會開始的,更不是從野蠻的奴隸社會開始的。


我們來看看孔子在《禮記·禮運》一篇中,是怎麼說的。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這段話說的是,孔子的志向在於,恢復夏商周三代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是怎麼樣的呢。孔子接著闡述了什麼是曾經的夏商周大同社會。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同社會失去之後,天下就變成了小康社會。大同社會和小康社會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於大同社會是天下有道故而天下為公,小康社會是天下無道故而天下為家。孔子進一步闡述了什麼是小康社會。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大道隱沒,天下為私,而不復為公,小康社會,就成了天下的次優選項。但是在孔子的時代,連小康社會也成了一種奢望。因為小康社會的核心,就是禮樂文明,禮崩樂壞了,那小康社會就不復存在。


在儒家的另一本經典《公羊春秋》裡面,講了天下三世循環的思想,這三種社會形態分別是據亂世,昇平市和太平世。太平世,對應的是大同。昇平世對應的是小康。據亂世對應的是禮崩樂壞的天下大亂。


為什麼我們的歷史上,會出現禮崩樂壞這種演變呢。借用當前比較喜聞樂見的語彙來描述,把大同社會理解為共產主義社會的話,那麼可以認為,大同社會的終結,是因為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摧毀了共產主義社會。


困擾我國當代殖民地學術界的一個大問題是,為什麼中國近代史上,沒有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為了尋找這個答案,那些蠢得跟豬一樣的殖民地學術工作者窮經皓首的到處瞎琢磨,最後卻一無所獲。


這個答案,其實非常簡單。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中國農業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超級繁榮和發達的時期。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都是農業資本家,因為太過於發達,以至於強大到可以篡奪王權的地步。呂不韋,可以拿很多國家做生意籌碼,把很多國家玩弄於鼓掌之上,可見當時的市場經濟有多麼發達。


為什麼孔子會在春秋時期出現,為什麼《資治通鑒》要從三家分晉開始寫,因為春秋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從那之後,中國從大同社會結束,或者說,從共產主義社會,退化到了資本主義社會。農業資本家,和呂不韋這樣的金融資本家們,控制了整個中國。


大道既隱,天下大亂。以王公貴族為代表的農業資本家,和以商賈為代表的金融資本家們,為了爭奪私利,互相討伐。整個天下,進入了人頭翻滾模式。


二、秦漢對農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的反擊,秦之後的中國社會是郡縣制,而不是封建制


我們剛才論述了中國歷史,大同社會終結,從共產主義退化到資本主義。它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呢。根本原因在於土地國有制的崩潰。在三代封建時期,土地都歸屬於國有,受封者,只有土地使用權,而沒有土地所有權,也不能買賣土地。而且,天子可以強制回收王公貴族們的土地,進行土地的再分配。


所謂的封建,就是分邦建國。分封國土多少的標準,是以爵位為依據。周朝的爵位制度,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在農業文明時代,土地就是最大的資本。從所擁有的土地資本看來,周王室是個巨無霸的國有企業。其他的諸侯國,都是周王室的下屬鄉鎮企業,根據經營狀況,向周王室納稅。周王室統治天下的保證,一個是禮儀,第二個軍事威懾和討伐。


後來為什麼那些鄉鎮企業,會反過來推翻了周王室呢。第一,有周王室國有企業自己經營不善的原因。第二是體制問題,周王室要不停的分封新的王族成員後代,那麼屬於中央的土地,就會越來越小,到周平王遷都時,已經從最開始的千里,變成了不足六百里。第三,不對稱的競爭。因為諸侯國等鄉鎮企業可以利用拓荒來增加土地供給,還可以通過稅收優惠,來鼓勵勞動力流入。在農業文明時期,如果土地資本供給增加,勞動力供給也增加,那麼勢必諸侯國就會越來越強大。


這中間,有兩場很重要的戰爭,一個是周幽王時期,在犬戎之亂中,王師慘敗導致精銳喪失殆盡。第二個是周桓王時期,日漸衰弱的周王室,試圖重新振作起來,維持和加強對諸侯的統治權,結果又被鄭莊公打敗。王師從此之後一蹶不振。


周王畿的土地,越來越少。又失去了軍事霸權,那麼要再強行回收諸侯國的土地就不太可能。同時,稅收也成了個問題。沒有武力的保證,稅收顯然就成了很縹緲的東西。於是,周王室越來越窮,窮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曾經跟諸侯國借錢。


失去了中央的武力鉗制,也喪失了禮樂這種倫理約束,諸侯國這些農業資本家們,如脫韁的野馬,一發而不可收拾。從此,諸侯國的主旋律,就變成了爭奪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從春秋爭霸戰爭,一直發展到戰國的滅國戰爭。於是,共產主義社會,徹底被農業資本主義社會所摧毀。


這裡面有個問題,為什麼和夏商兩代相比,周朝的農業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會這麼的發達。以至於可以把共產主義徹底摧毀。一方面的原因,隨著諸侯國的開疆拓土,耕地越來越多。更多的耕地,意味著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那麼人口也就會越來越多。同時,隨著手工業的進步,生產效率也在提高。這就導致,農業資本主義的空前發達。


秦朝統一天下,秦始皇要面臨的問題是,怎麼才能不步周朝後塵,導致央企被一群鄉鎮企業所打敗呢。新帝國所面臨的敵人,就是農業資本家,金融投機資本家。要避免重蹈周朝覆轍,短期看,要徹底剷除舊的農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們。長期看,只有廢除分封制,以免未來再產生強大的諸侯國和地方豪強勢力。


始皇帝的改革辦法是,把整個國家,變成一家巨大的央企,不再設立下屬鄉鎮企業。而是把地方的經濟問題,交給郡守和縣令來負責。郡守就是省級分公司總經理,縣令則是中央帝國的縣級分公司總經理。三代的封建制,是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相分離。相比三代的封建制來說,秦朝的郡縣制實現了管理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自耕農成了社會勞動的主體,恢復了大同社會的耕者有其田的制度。郡守和縣令,都沒有土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而只有對百姓的管理權,負責維護生產秩序,負責向地方徵稅,並上繳中央。


商鞅變法,便是國家資本,對新興的農業資本家,和金融投機資本家的一次全方位沉重打擊。秦朝為什麼可以橫掃六合,這次變法是根本。秦孝公死後,王公貴族所代表的農業資本家,發起反撲殺死了商鞅,商鞅以身殉道。


中國歷史上,存在長期的重農抑商政策,根本原因,是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金融投機資本家們,以呂不韋為代表,他們翻雲覆雨,把天下興亡,玩弄於鼓掌之上,這是十分可怕的事。很多殖民地學術工作者,經常說市場經濟是蠻夷文明傳入中國的,中國歷史上沒這種東西。這都是不讀書的人才會產生的文盲觀點。中國的市場經濟,不是晉商,也不是徽商,而是在戰國時期,就達到了巔峰。


秦國滅亡,一方面是趙高毀秦。另一方面,則是農業資本家們的全國聯動大反撲。被滅的六國舊貴族們,聯合起來,推翻了秦朝。既有內因,也有外因。趙高為什麼要毀秦,因為始皇帝駕崩之後,他要直面蒙氏家族。他和蒙毅之間又存在著宿怨。


如果接班人是蒙家人所控制的扶蘇,那麼趙高必死無疑。而李斯呢,他的法家治國之策,又不被扶蘇接受,如果扶蘇成為接班人,那麼李斯也得死。將相寵臣之間的三角制衡,在接班人問題上,出現了失衡。當趙高和李斯聯合起來的時候,蒙恬蒙毅,扶蘇,就出局了。


這反映的一個問題是,中央集權制度,權力制衡,是關鍵的關鍵。根本原因還是出在了始皇帝身上,因為他居然用趙高,來作為近臣制衡李斯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和蒙氏家族為代表的武官集團。始皇帝為什麼喜歡趙高呢,因為趙高這個人,一是有才能,二是太會阿諛奉承了。始皇帝喜歡聽人阿諛奉承他。按照秦律,趙高之前犯過死罪,蒙毅就該處死他。但是始皇帝卻親自赦免了趙高。這是趙高毀秦的禍根。


如果不是趙高毀秦在先,誅滅了秦朝宗室和文武重臣,寒了天下士人之心,六國的舊農業資本家們的反撲,並不能奈何秦朝。無罪殺人,而且是大規模的殺人,在中國歷史上是趙高開的先河。


秦朝滅亡,被漢朝取代。漢朝面臨的敵人,和秦朝一樣,也是農業資本家,金融資本家兩大類。為了繼續剿滅農業資本家,漢朝先滅了異姓王,又誅滅了劉姓諸侯國。從那之後,郡縣制便深入人心。為了徹底剿滅金融資本家,漢武帝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議,實行了鹽鐵和酒的國家專賣制度。


現在我們歷史教科書上,說秦朝之前是奴隸制,這是沒常識的文盲話。又說秦朝之後是封建制,這更是沒常識的文盲話。秦朝之後,是郡縣制,並不是封建制。建國後幾十年以來,竟然沒有一個學者站出來,質疑和反對這種可笑的文盲話,而且這種指鹿為馬的謊言還大興其道。可見,我們的文人學者們,如果不是智力有問題,那就可能是精神不正常吧。


在剿滅了帝國的敵人,農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之後,漢武帝的目光轉向了帝國的第三個敵人,遊俠。公孫弘上書,請誅豪強郭解,郭解被殺。隨後很多遊俠豪強皆被誅殺。從此遊俠就退出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舞台。


遊俠是怎麼產生的呢,它是秦滅六國王公貴族,百姓失去依附,很多地方豪強充當人主,收養流離失所的百姓,漸漸就成了遊俠這種新興的地方豪強。遊俠被漢武帝誅滅之後,中國社會也就不再怎麼出現這個群體。當代社會,宣揚什麼遊俠精神,多麼的粗鄙好笑。還說什麼,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俠士文化,這又是多麼的沒常識的文盲話。


當代所謂的武俠文化,不過就是香港台灣那種沒文化的地方,披著遊俠外衣的黑幫文化和會道門文化罷了。大陸人,本來沒有那麼傻,也沒有那麼粗鄙,都是被港台那種垃圾地方的垃圾文化給污染了。


西漢的均田制,耕者有其田。這鞏固了中央集權,打擊了農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但是西漢的均田制,有個問題,它允許土地交易。這就為後面的土地再次兼并,埋下了隱患。


三、帝國的新敵人,豪強死灰復燃,士族門閥所代表的權貴資本主義興起


被漢武帝剿滅的地方豪強,和官僚資本家,到了西漢中後期,死灰復燃。帝國出現了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面對這樣的大機構,自耕農相當於小散戶,他們在資本和生產工具,人力方面,天然的處於劣勢。競爭失敗的自耕農,紛紛破產,淪為佃農,或者淪為流民。到了西漢晚期,流民泛濫,整個國家,變得民不聊生。


這時候,朝野上下,都紛紛呼喚有一個能夠匡扶天下的聖人出現。王莽作為這樣的一個人人交口稱讚的大聖人,就被全國人民選中了。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開始對帝國的政治經濟政策,進行全盤改制。首當其衝的就是土地改革。王莽宣布,新朝實行王田制,土地歸國家所有,先收歸國有再按人頭平均分配土地。並且,從此以後,任何人不準買賣土地。


土地國有,不準買賣,這是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公有制制度。現在的人,一說起王莽,就說他穿越了,是個穿越過去的共產主義者。實際上,王莽不是穿越而是復古。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大同社會。說王莽穿越的人,都是沒怎麼讀過書的人。


王莽篡漢,為什麼那麼輕易的就得手了呢,為什麼士大夫和漢朝軍隊沒有平叛鋤奸呢。這跟漢儒的神棍化有關係。漢儒曲解了先秦儒,導致讖緯之學這種妖氣衝天的異端大興,當時的算命先生們說,天命已定,天下要改姓了。於是很多大臣和將軍們,就都很溫順的接受天命。全國人民,歡天喜地的把王莽送上大位。


王莽自己呢,也是飄飄欲仙,真以為自己是聖人,就跟個神經病一樣,還把自己當成孔子再世。可見,淫祀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全國人民自上而下的全部陷入了癲狂之中。漢儒的淫祀巫妖之風,後來悉數被佛教所竊取繼承,對帝國的軀體發起更猛烈的毒害,這是後話,我們後面再說。


篡漢成功之後,轟轟烈烈的土改開始了。王莽對大地主和大官僚說,你們趕緊把土地分給流民。又對流民們說,你們趕緊去向大地主要地去。但問題是,大地主憑什麼要平白無故的分地給失地流民呢,失地流民,靠什麼手段來從大地主手裡拿到地呢。王莽很幼稚的認為,土地革命這件事,靠人民自覺就能完成了。


土地革命這種事,歷來都是需要鐵血政策來實現,幼稚的王莽,卻把它當成了兒戲。結果是,流民要不到土地,王莽得罪了流民。官僚資本家,地主豪強所代表的農業資本家們也埋怨,我們把你推上位,你為什麼還要讓流民來分我們的土地。於是王莽也得罪了這些人。土地革命推行不利,還把全天下的人民都得罪了。


原本大家興高采烈的認為,選一個聖人,就可以匡扶已經糜爛的漢朝社會,結果所有的人都大失所望。王莽當初是全國人民的希望,現在,王莽變成了全國人民的仇敵。流民軍開始起義,豪強們開始割據,天下大亂。憤怒的流民起義軍,最後衝進了皇宮,把王莽給肢解了。


王莽死後,天下無主,出來平定天下的人,是光武帝。光武帝為什麼能從一群流民軍和豪強割據中脫穎而出呢,首先是他的個人素質太高,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大概只有劉邦,李世民,朱元璋可以和他相比。而且,光武帝劉秀作為一個創業皇帝,他所面臨的困難是最大的,甚至比後來的劉備面臨的困難還要大。


其次,光武帝在戰略上是正確的。他先是和豪強流民軍組成反王莽聯盟。推翻王莽後,他又和豪強結成同盟關係,蕩平了流民軍。最後,又消滅了蜀隴兩地的豪強割據。第三,光武帝除了特別會打仗之外,還特別的善於識人善用。


跟隨光武帝打天下的那些地方豪強們,在東漢建立後,光武帝並沒有對他們的既得利益進行清算,也沒有像西漢初年那樣,對天下按人頭均分給天下人。而是承認豪強們的既得利益。東漢的土地制度,主要是莊園製為主。這就為三國時期的天下群雄四起,埋下了伏筆。


東漢的豪強們,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一樣,越來越壯大,一當中央集權式微,那麼他們就會走向春秋戰國模式。到了東漢獻帝時,為了平衡豪強,亡羊補牢一般,東漢推行了職田制。職田是什麼呢,它是官員們的工資。皇帝把土地分封給官員,他們在這些土地上面,僱傭佃農勞作,勞動所得扣除稅收之後,剩下的就是他們的工資。


莊園制催生了門閥豪族,職田制催生了官僚士族。士族門閥們合在一起,導致中國的中國的土地兼并政策,到了空前的地步。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社會階層,也出現了極端的固化。


在九品中正制之前,中國社會的選拔公務員的機制,一個是鄉里舉賢,二是國家官學機構培養。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漢朝只是承古制。曹魏篡漢,推行九品中正制,企圖打破東漢已經糜爛的社會結構,增加社會階級流動性。


在階級已經固化,士族門閥控制了朝政和全社會土地的情況下,九品中正制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怎麼才能當上官呢,家世成了第一重要的考量,拼爹,就成了魏晉時期官員選拔的主旋律。雖然九品中正制,實現了對地方郡守一級權力的回收,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在統治階級的上層,卻走向了更不可救藥的階層固化。


曹魏篡漢沒多久,很快,司馬氏又篡了魏。對於司馬氏來說,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他們想改變士族門閥控制朝政的問題。曹家能篡漢,司馬家能篡魏,那其他士族門閥,同樣可以如法炮製篡晉。


怎麼防止這一天的到來呢,司馬家的應對方法,就是復古走分封制,把國家權力掌握在自己一家人的手裡,不相信外人。更荒唐的是,他們為了防止皇家血統流入其他家族,進而導致因為分封皇族,讓權力旁落其他豪族之中,司馬家選擇近親結婚繁殖後代。


晉朝復古實行分封制的後果,則是災難一般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讓帝國的精銳毀於一旦,導致胡人趁虛而入,最終造成了更慘烈的五胡亂華。在八王之亂之前,夷狄根本不足為懼。三國曹魏時期,隨便一個地方豪強武裝,都可以擊敗胡人軍隊。但是八王之亂之後,華夏對夷狄,開始從攻,轉向了守。晉朝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司馬家是千古罪人,全是一群弱智當皇帝。


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的大亂世,是士族門閥政治,這種病態糜爛的社會土壤上,所綻放出來的一朵毒罌粟。天下無道之甚,莫過於此。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國祚越來越短,社會越來越亂。流水的皇帝,鐵打的豪族。上面走馬燈一樣換皇帝,下面的真正統治集團,卻依然還是那些豪族。皇帝成了豪族們的傀儡。


所謂的君主立憲,所謂的民主政體,實質就是中國古代的士族門閥政治,很多沒讀過書的人,覺得這些東西多好一樣,不過是中國早就玩剩的東西。它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對於我們的歷史來說,士族門閥政治,只意味著混亂和災難。


以劉裕之雄才大略,他要統一天下,也不是做不到。根本原因在於,當時的士族門閥們,不想改變舊格局,沒人再對統一天下,匡扶天下這種事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利益,至於天下有道無道,百姓疾苦,他們一概的漠不關心。


華夏的命運,走進了一條死胡同,一場長達幾百年醒不來的惡夢。在這樣的困局中,所有的人都充滿了危機感和焦慮感,都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所有的仁義道德,禮義廉恥,都全部淪喪。人漂泊在巨大的不安中,社會現實給不了他們安全感,那麼勢必又要從精神上找到安全感。怎麼從精神上獲得安全感呢,答案是淫祀。


兩漢的淫祀巫妖之風,催生出來了王莽這種怪胎。士族門閥政治,則催生出來了一個比兩漢淫祀更可怕的異端,佛教。佛教,就是兩漢淫祀巫妖之習的升級版和加強版。兩漢讖緯淫祀文化,孕育出來了王莽這種怪胎,南北朝的佛教巫毒文化,則孕育出來了梁武帝蕭衍這種更可怕的怪胎。佛教是兩漢淫祀文化的升級版,蕭衍這個怪胎,則是王莽的升級版。


中國真有人崇信佛教嗎,並不是。佛教的教義,讓人內滅心外絕物,而那些佞佛之人,則是恰恰相反,內心比誰都狂野,對財富比誰都貪鄙。在黑暗的社會中,那些怕黑的人,怕死的人,怕窮的人,為奸而富怕失去財富的人,每個人都缺乏安全感,他們需要通過淫祀來給自己趨福避禍。而佛教,只是淫祀文化的一種集大成者。所以他們便選擇了佛教。


長期的士族門閥政治,伴隨著長期的戰亂,在這種社會中,軍事集團,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為胡人在人口數量上天然的劣勢,長期的戰亂,導致他們耗光了男丁,不得已只能啟用漢人當兵打仗。戰爭機器的控制權,再次轉到北朝的漢族軍事集團手裡。


掌握軍權的軍事集團代表,隋文帝楊堅推翻了鮮卑人,消滅了南陳。混亂了幾百年的中國,再一次迎來了大一統。隋朝建立了。


四、隋唐臟濫之盛,僧侶資本主義和軍閥資本主義的興起。從安史之亂到陳橋兵變,中國逐步轉向了以文抑武


隋文帝統一天下,復漢制,絕胡俗,這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同時,他個人身上的一些缺陷,又為中國的後世,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楊堅是從那種無道之世的人頭翻滾社會中,九死一生爬出來的人。所以他極其的缺乏安全感。為了獲得安全感,他狂熱的痴迷所有的淫祀迷信。這導致,他登基之後,全國復興佛教。之前被拓跋燾消滅的佛教又再次興盛了起來。而且隋朝規定,佛教享有超國民待遇,對寺院田產免徵稅收。


繼蕭衍之後,第二個佞佛的大妖怪出現了。楊堅為什麼會如此佞佛,第一有家庭因素。他的母親是個十分迷信的佛教徒,他自己從小也是尼姑養大的。第二點,他是篡逆之主,所以也害怕被別人篡逆。於是內心裡,總是伴隨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第三點,楊堅是個沒文化的粗人,很多沒文化的人,為了顯得自己看上去有文化,都有以文飾粗的嗜好。而佛教,就是很多粗人裝飾和掩蓋自己渾身文盲氣質的最好化妝品。一種廉價得冒油的化妝品。


第四點,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士族文官集團,勢力強大一手遮天,讓楊堅這種軍事集團出身的人,對文官集團懷有天然的不信任。所以他需要佛教這種夷狄之法,來制衡和打擊本土的儒家士大夫文官集團。隋唐兩朝以武制文,以佛攻儒的體統,便是這麼來的。


為了防止被有才德的人篡逆隋朝,楊堅把天下有本事的人都快殺光了。在楊堅看來,只要你有本事,客觀上會對隋朝造成威脅,不管你有沒有謀逆之心,都會被殺掉。這叫防患於未然。隋朝的棟樑都被殺光了,楊堅留下的,就是楊素和李密這種奸人。還有一個逆子楊廣。


李密楊素和楊廣,並不是導致隋朝短命的根本原因。讓隋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楊堅父子推行的均田制和科舉制,觸犯了當時的既得利益集團。均田制打擊的是那些軍閥資本家,和門閥豪強資本家。科舉,打擊的則是士族文官集團。


隋朝的均田制,規定國家可以回收土地。自耕農死了之後,土地上繳國家再根據新的人丁,重新分配土地。這對於那些土地兼并的既得利益者來說,隋朝的均田制,是要了他們的命,他們自然要反抗。王莽土地革命未遂的那一幕,又重演了。全國人民,都起來反對隋煬帝。而又恰逢這個時候,隋朝與高句麗戰事失利,幾大合力加在一起,就造成了隋朝的短命。


李淵作為一個漏網之魚,僥倖沒有被楊堅父子作為潛在謀逆對象而剪除。在天下大亂之時,舉兵起事,沒過幾年,便平定了天下。唐得天下如此容易,僅次於王莽得天下之輕巧。原因在於,李唐得到了關隴軍事集團,和山東軍事集團的支持。


隋唐兩代,以軍事集團立國,興於兵,也亡於兵。為了制衡軍事集團,李淵用突厥人幫他打天下。後來,唐朝皇帝,又使用回紇人,沙陀人,等各路蠻夷兵幫自己打仗。以兵制兵,層層制衡,直到鬧出來了安史之亂。這便是隋唐以武抑文的結果。毫無節制的軍事集團,弄出來了無法收拾的藩鎮割據大亂世。


在土地制度上,唐朝承隋制。隋朝所制定的一個統治體系,也是現代國家統治體系的模板。這個體系是,戶籍制,加均田制,加租庸調製。均田制是土地制度,租庸調製是稅收制度。土地按人丁均分,那麼戶籍制度,就是均田制的基礎和前提。耕者有其田,那麼稅收就需要按人頭徵稅,那麼租庸調製這種稅收制度實行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均田制。


到了武則天時期,唐朝均田制全面崩潰。自耕農紛紛破產,失地農民為了逃戶和逃稅,要麼去進寺廟做佃戶,要麼就去當兵變成職業軍人和僱傭兵。因為唐朝仿效隋朝,對寺院廟產不徵稅,很多有錢人,就為了偷稅,就變相的成立寺廟,然後僱傭很多失地流民幫他們耕種賺錢。於是,佛教就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僧侶資本家利益集團。


寺院裡面的生產勞動,剝削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的地主農莊。為了讓這些流民自甘忍受非人的折磨和壓榨,洗腦就成了一個很關鍵的事,否則那些流民覺醒的話,衝出寺廟,他們就會向西漢末年的赤眉綠林軍那樣起義。這時候,皇家統治者,地主和佛教三者之間,就達成了骯髒的交易和同盟。


神秀去長安給人洗腦講課,武則天要對神秀行跪拜禮。可見當時的佛教勢力有多麼的可怕。陳禕,也就是西遊記裡面的那個唐僧,他死得時候,全國有一百多萬人給他送喪。平時在廟產的耕地上勞動的那些佃戶們,他們被洗腦,不給錢不給好好的吃飯,無償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被洗腦成,他們這是禮佛,是應該的,是光榮的。這麼嚴酷的壓榨,顯然造成疾病,生病了怎麼辦呢,就給這些佃戶吃龍湯,毒死他們。所謂的和尚,其實就是種地的佃戶,都是假的。一切都是生意,一切都是買賣。


龍湯是什麼呢,是大便和小便混合的發酵物。人長期的重度體力勞動,出現了疾病,為了淘汰掉這些不能幹活的廢物,寺廟裡面的領導,就給這些生病的人喝龍湯,一般喝完,人就差不多要死了。病弱的死了之後,寺廟在招募和矇騙更多的健康的失地流民進來幫他們無償勞動。


既不用交稅,還不用支付工資,而且出現了工傷,還可以給他們吃大小便毒死他們,傷天害理吃了官司,政府還不敢追究。所以,佛教在唐朝可謂是無法無天。漢傳佛教,是這個星球上,人類所能發明出來的最令人作嘔的東西,它的本質就是一種奴隸農業莊園。我們當前社會上,寺廟用的也是這種手法,廟產經營賺的錢,不用交稅,平時還有大量的捐贈。通過洗腦,招募一些義工進來從事無償勞動,也不用支付工資。


所以很多有錢人,就跟唐朝那時候的有錢人一樣,變相的建立寺廟,來進行斂財和詐騙。這裡面有人信佛嗎?根本沒有。有的只是生意,只是可憐了那些被蒙蔽的人。雖然現在寺廟裡面,不準給信徒們灌龍湯喝了,但是他們可以宣揚吃了和尚的大便可以有加持法力和獲得福報,於是,很多和尚所到之處,他們的大便,都有人搶著吃。


唐朝的失地流民,一個去向是到寺廟裡做奴隸。另一個去向,是到藩鎮那邊做職業軍人,做僱傭軍。百姓流入佛教僧侶資本家們的奴隸莊園,造成了佛教的鼎盛。百姓流入了藩鎮,造成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中唐以後,帝國健康機體的保障,自耕農這個階層消失殆盡。沒消失的,也都會逃戶逃稅,把自己的地,掛靠在那些免稅的寺院和軍田之下。這個社會,就變成了王莽時期的那種糜爛狀態。


唐朝社會的糜爛,不只是單純的糜爛,它還很臟。一個最典型的體現就是,佛教的興盛。中國的皇帝,要跪拜和尚,中國的皇帝,為了迎接印度猴子的一塊小骨灰,要誠惶誠恐地舉行隆重的國禮。這是多麼的骯髒啊。唐朝就是一個完全沒有任何道德倫理底線和文化底線的朝代。


兩漢末年,魏晉南北朝,社會都糜爛,但是,它們再怎麼糜爛,也沒有唐朝這麼骯髒。我們一說到唐朝,很多人的自然反應就是盛唐。唐朝所謂的盛,不過就是把膿瘡擠的綻開的那種盛放。李世民怎麼死的,他是吃了番僧的甘露丸死的。甘露丸是什麼呢,是和尚的大便混合女人的經血,人肉等物質搓成的球。


有人說番僧給李世民吃的是仙丹,這是瞎胡扯。西藏和印度的番僧,蠢的跟猴子一樣,他們哪裡懂什麼神農之學。煉丹,不通神農之學怎麼煉呢,完全沒法煉。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代雄主李世民,他是吃屎吃死的。所謂的盛唐,從頭到尾,都是個諷刺。


文化上骯髒,軍事上失控,國家首都,屢屢被蠻夷劫掠。還給後世留下了沙陀人,契丹人這種禍害。那麼我所說的唐朝的盛,到底說的是什麼呢?它到底盛在何處呢?有人可能說唐詩之盛了,其實唐詩恰恰是唐朝沒文化的體現。唐朝的詩歌,不過就是淫技罷了,並非士人志士之大學。


土地制度崩潰,稅收也隨之崩潰。帝國還是要運行下去的,怎麼辦呢。在唐德宗時期,宰相楊炎創立了兩稅制。以前按照人頭徵稅,難以為繼。那麼就只好按照土地徵稅。這就等於變相的承認了土地兼并中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按照土地徵稅,地主被徵稅了,他們可以轉移資產到寺廟裡,因為寺廟不徵稅。他們為了逃稅,就變相的設立寺廟,把農莊搖身一變變成寺廟。這樣就可以躲避國家的稅收。


所以,要把兩稅制落到實處,就必須得剷除寺廟這個毒瘤。這便是唐武宗滅佛的經濟原因。到唐武宗滅佛的時候,全國上下,光被查到的寺廟,就有四萬多家,僧尼將近三十萬人口。在寺院田產上做佃農的流民,更是不計其數。


三武一宗滅佛,根本原因,都是因為這個,僧侶資本家太強大,再不打擊他們國家就會滅亡。漢傳佛教的廟產,因為不徵稅,而且不發工資,員工累得工傷了,直接毒死。因為有皇帝保護,法律還不敢查辦他們。什麼事,都都有一套套的話術,來讓自己時刻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稅收優惠,低人權優勢,皇權尋租,法律優勢,道德優勢,披著宗教外衣的僧侶資本家們,他們的土地兼并擴張所向披靡。


這樣以來,寺廟就可以不擇手段,賺更多的錢,兼并更多的土地。在土地兼并的競爭中,寺廟是沒有競爭對手的一個可怕怪物。直到他們嚴重的威脅了國家的稅收和統治,皇帝才會把他們一網打盡。


唐武宗滅佛之後沒多久,唐朝的佛教又恢復了盛況。為什麼,因為經濟制度所導致的,人們已經習慣了那樣的病態骯髒的經濟生態和文化生態。可謂是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楊堅埋下的禍根,對後世造成了長達千年的毒害。


糜爛而又骯髒的唐朝,被佛教和軍閥兩大毒瘤所吞噬,直到它迎來了滅亡。這是隋唐兩朝,以武制文,以佛攻儒策略的總破產。清算的時候到了,一個叫做黃巢的人,一把火燒掉了長安城,也基本殺光了社會上的士族門閥。從東漢時興起的士族門閥,怎麼治也治不掉,被黃巢治掉了。


黃巢清算了士族門閥們,清算另一個社會怪胎佛教的任務,則由周世宗柴榮來完成。周世宗滅佛,再一次打擊了畸形病態的僧侶資本主義經濟。士族門閥被清算,佛教被清算,這是宋朝經濟復興,並走向巔峰的兩大基礎。


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篡周而建宋。從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到宋朝的陳橋兵變,這是帝國從以武抑文,到以文抑武的根本性轉向。漢唐都是因為兵強而滅,宋明則是因為兵弱而亡。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宋朝之後長期的以文抑武。為什麼會有這種轉向,因為唐朝的以武抑文的歷史原因是,他們起家于軍事集團,而且魏晉南北朝都是因為士族門閥政治而天下大亂。士族門閥又多興起於文官集團,所以隋唐的以武抑文是有歷史原因的,算是對魏晉南北朝士族門閥社會的一次矯枉過正。


那麼宋以文抑武,則是對藩鎮割據,五代十國軍閥大混戰,這種可怕社會的矯枉過正。隋唐修復了魏晉南北朝的系統漏洞,卻亡於新的漏洞。宋朝修復了唐朝留下的帝國統治系統的漏洞,則又亡於自己的以文抑武。


為了害怕宋朝被武將篡逆,宋朝皇帝讓文官統領武將。一個有才能的武將,在宋朝文官的眼裡,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他會不會造反,而不是他能不能打敗遼和金。秦檜殺岳飛,就是以文抑武的典型。趙構和秦檜,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岳飛會不會造反,而不是思考岳飛能不能打敗女真人,能不能收復中原。


因為這樣的以文抑武體統,儘管宋朝有最先進的文化,最先進的經濟,最先進的手工業科技,但是他們不敢放手讓武將們去打仗。層層制衡,遇到了強大而才華橫溢的武將,皇帝和文官們,第一反應就是殺掉他們。


強大的軍事,有賴於強大的武官集團,武官被文官集團壓制,那麼誰來幫宋朝消滅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呢。宋朝沒有給出答案,所以宋朝亡了。


元滅宋之後,因為和金國有仇,蒙古人尤其厭惡金國人,就把他們的土地和財產全部一搶而光。而對於南宋,大概是因為南宋曾經幫蒙古人復仇過,聯手攻打過金國。大宋對蒙古人算是有恩,所以蒙古人對南宋的大地主們,是很客氣的。不但沒有搶他們的土地,甚至都不收他們的稅。楊堅不收寺廟的稅,為帝國埋下了千古禍根。蒙古人不對江南地主收稅,則埋下了另一個禍根。


稅收優惠,再加上蒙元的無政府統治,造成了嚴重的土地兼并,流民四起,餓殍遍地。這個時期的中國,發生了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和經濟大崩潰。中國的北方,是一群蒙古貴族分裂成不同的既得利益集團。中國的南方則主要分成了江淮利益集團,江南利益集團,和兩湖利益集團。江淮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是朱元璋,兩湖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是陳友諒,江南的利益代言人是張士誠。


不同的集團之間,繼續進行兼并。淮西集團,兼并了江南集團和兩湖集團,標誌著南方的統一。在朱元璋統一南方期間,北方的蒙古人,也在忙著進行統治集團的內部兼并,但是他們的速度沒有趕上朱元璋。所以,北方的軍閥們,手握元軍主力,卻還在忙著內鬥,基本上無暇顧及南方的統一。


等朱元璋統一了南方,向北渡江作戰時,支離破碎的蒙古統治集團,根本上毫無抵抗力。明朝統一了中國,因為元末大混戰,導致人口銳減,和土地供給相比,勞動力反而成了稀缺資源。大亂世之後,都是這樣,因為人口減少,地太多,沒人種,一開始就會均田地。等生產恢復了,人口的增長,超過了土地供給的增長,土地就會變成稀缺資源,接著就是土地的大兼并。人口增長越快土地兼并就會越迅速。流民就會越來越多,然後等著下一次的大亂世到來。


明朝對宋元的系統漏洞,又是怎麼進行修復的呢,明朝又是怎麼滅亡的呢?我們接著看。


五、官紳不納糧,以藩屏帝室,白銀危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唐亡於藩鎮割據,宋亡於外患,所以朱元璋和朱棣兩朝皇帝,為了永絕後患,他們選擇把外患一勞永逸的斬草除根。於是明朝對北元政權發起一次又一次的主動打擊。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這個外患斬草除根,但也把北元的最後的那口氣給撲滅了。


頻繁的主動出擊,征討蠻夷,把外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就是明初的政策。打的差不多了,永樂帝舉行大閱兵,請很多國家的大使過來觀禮,看完明朝的大閱兵,很多國家當場就嚇壞了,紛紛扣頭稱臣。明朝是歷史上朝貢國最多的一個國家,這跟永樂帝關係很大。閱兵禮嚇壞了一些小國,鄭和下西洋,又嚇壞了很多小國。所以朝貢國才會這麼多。


消除外患基本上告一段落,怎麼防止國內的武將造反呢,明朝的統治系統,設計的是讓朱家的藩王來拱衛帝室。防住了武將,怎麼防文官專權謀逆呢,朱元璋的設計是廢除了相權,創立內閣制。


在土地制度上,明朝廢除了職田,直接發錢給官員做工資。不過明朝的工資水平相比其他朝代算是比較低的。文官集團不可以掌握土地,這也控制了士族門閥的形成。天下的土地所有者,主要分成了軍田,地主豪強,自耕農和藩王四種。


明朝的腐敗為什麼那麼嚴重,嚴重到了,怎麼嚴刑峻法都無濟於事的地步。根本原因,在於文官集團失去了土地,只靠工資生活。下一級的官員,為了想做官,就只能想辦法送錢給提拔他的上司。這錢哪裡來呢,靠那些有錢人送給他們。明朝的有錢人是誰,地主豪強,和商賈。


同時,明朝又有官紳不納糧的規定,地主豪強,商賈們,想要開辦商業機構,或者開辦農業莊園,他們就會掛靠在官員名下。要麼就乾脆直接花錢捐個功名。官紳不納糧,這是從宋朝傳下來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要以文抑武,貴文賤武。


明朝的黨爭,也嚴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根本原因在於,誰在朝廷上說話算話,那麼就意味著那些有錢人,都會送錢給他。所以,這些官員,就結黨營私抱成團,在皇帝面前,爭的頭破血流。大多數參與黨爭的人,其實並不怎麼關心社稷興亡,他們關心的,就只有自己的官品,如果自己黨爭贏了,可以掙多少賄賂錢。


官紳不納糧,很多地主掛靠在官員下面,這便形成了稅收優惠。優惠的稅收就可以給佃戶開高一點工資來吸引更多的人口,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地,久而久之,土地兼并就變得十分劇烈。人口和土地,都集中到了大地主手裡。這對自耕農和軍田來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自耕農紛紛破產,變成流民,軍戶也開始逃戶逃稅。


而藩王那邊呢,不僅不納稅,每年還要消耗大量的國家財政。國家的稅收狀況越來越惡化,怎麼辦呢。到了張居正時期,他對明朝稅法進行改革,廢除了兩稅制,創立了一條鞭制度。人頭稅,田稅,勞役,雜稅,都打包在一起,百姓不需要再用實物交稅,用白銀交稅就行了。


戶籍崩潰,土地政策崩潰,稅收混亂,金融秩序混亂。一條鞭制,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是亡羊補牢。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明朝出現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前面說過,蒙元的滅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嚴重的土地兼并。最直接的原因,則是貨幣超發,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人們的財富憑空被政府掠奪,所以大家就造反了。


明朝並沒有吸取元朝金融危機導致國家滅亡的教訓,在明朝初期,就出現了嚴重的貨幣超發現象。當時的法定貨幣,是寶鈔這種紙幣。寶鈔的信用崩潰,民間開始啟用白銀做貨幣。儘管明朝沒有承認白銀是國家法定貨幣,但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白銀就是明朝的通用貨幣。


這就造成了很嚴重的情況。明朝的官方央行,不發行白銀貨幣。那在明朝負責發行白銀的真正的央行是誰呢?是江南的那些大地主。隨著國家農業生產和商業的發展,白銀就越來越不夠用,出現了通貨緊縮現在。這時候,就出現貨輕幣重的現象。銀子越來越貴,米越來越賤。


對於江南的那些大地主來說,這時候怎麼獲得白銀,就比種地更划算。他們就把耕改種桑棉,加工成紡織品,和日本西班牙等國開展貿易,源源不斷的中國紡織品流向境外,同時,也有源源不斷的白銀,流入明朝。


白銀的價格和匯率,完全操縱在那些地主和商賈手裡,政府對白銀完全失去了控制能力。政府的央行,形同虛設,環太湖區的大地主和大商社的老闆們,充當了國家央行的職能。


江南的農業資本家們,在這個階段完成了向工業資本家的轉型,從種稻米的農業資本家,轉型成為紡織業資本家。中國和西班牙的貿易失衡,西班牙的白銀不斷的流入中國,那麼在西班牙國內,就會出現通貨緊縮。


西班牙政府的對策是,直接禁止和中國的貿易。對日貿易那邊,政府為了打擊走私,那些商社做生意也不交稅,所以明朝政府,就直接設置海禁。不準江南的商社和日本再開展貿易。


中國當時的白銀流入來源,主要就是西班牙和日本兩國。明朝海禁,和西班牙中斷對中國貿易。導致白銀輸入的規模驟減。這時候,明朝發生了很嚴重的白銀危機。生產規模越來越大,白銀越來越少,這是一場嚴重的通縮緊縮。白銀變的越來越貴,貨物變得越來越賤。在這種情況下,家裡持有白銀的商社,大地主和有錢人,他們都把白銀囤積或者埋了起來。


這就造成了通縮緊縮的惡性循環。錢越來越貴,商品越來越便宜,所有的東西都不值錢,所有的人都沒有錢,到了這個時候,整個國家的人,都在等著明朝崩潰,好迎接一個新王朝。


明朝滅亡,信用崩潰,國家失去央行的職能,在開辦商業和紡織業上,官辦經濟,又被民辦經濟打的潰不成軍。在國際貿易上,官辦經濟,也完全不是民辦經濟的對手。那麼,既然民辦經濟這麼發達,理論上說,那就意味著更多的稅收。但問題是,明朝對商業和以紡織業為代表的輕工業徵稅,徹頭徹尾的毫無辦法,根本就收不上來錢。


國家越來越窮,窮的連軍餉都發不起。地方豪強和商社,越來越富,他們富得成為了實質上的央行。天下大亂,烽火四起,他們擔心山窮水盡的政府來強征他們的錢去打仗,所以都故意把錢藏起來。朝堂上,再串通東林黨,配合他們偷稅漏稅。明朝到了這個地步,想不亡也不行了。東林黨,就是那群呼籲國退民進和國企改制的人。


《玄覽明鑒》系列專題,把當前思想文化領域中的一些基本問題說清楚,本文是第十篇。因為篇幅所限,《華夏文明的滄桑激蕩三千年》分為上下兩部分發表。本文是上部分,下一篇發表下部分,下篇主要講明朝之後的華夏文明,以及華夏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互相影響。敬請期待後續文章。

破乎封掉白雲先生,先生不能親自來回答您的問題,我來替轉載先生的文章。

想看先生更多的文章請到微信公眾號:至道學宮(搜索:zhidaoxue)中查看。

如果有問題請教先生,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同道學宮」,謝謝各位!

文章著作權歸原作者白雲先生所有。


權貴剝削平民,平民威脅穩定,穩定需要改革,改革如履薄冰,最後死在四個字上:內憂外患。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內憂必招外患!

不是沒有人想過改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升斗小民。可多少有志之士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在推杯換盞的慶功宴上也明白:清理了碩鼠,不久又長出一群。前人管不了後人事,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歷史不是前車之鑒,歷史是一面鏡子,每個當代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升斗小民都看見了自己和當今。前人做夢,今人說夢,後人尋夢。

多少人說過多少漂亮話,古老的天下為公到近代的共產主義。而百姓需要的不過是一句來自古老《詩經》的話:碩鼠碩鼠,無食我粟。

樓下朋友補充了下一句: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是,但反對、監督之聲一出就引起煽動、擾亂之罪。我們客觀的根本利益是」無食我粟「,但主觀上顯然不是,否則一個政黨沒有力量阻止全國往前邁的腳步。到底哪根線不能過,一過就亡國?貪墨、霸凌(莫我肯顧)顯然不是的,官是大老爺,權是終極信條,而且沒有人能【天下為公】,人們辦事從來是公私兼濟,西方人正視這點發展了他們的民主政治,我們揣著明白(容忍「莫我肯顧」)裝糊塗(天下為公)。

一亡亡官,在改革不徹底。開啟民智讓百姓扒上井沿兒看了天上一眼又被舊權貴占死上升渠道,是為晚清廢科舉又立皇族內閣。有識之士報國無門只好自立門戶了,所謂亂黨、叛軍、革命者是也。

二亡亡民,在所謂」喪權辱國「。這片土地兩千多年來深深地被大一統意識浸淫透了,民族主義是所謂」國民性「或叫」傳統文化「里的【中流砥柱】。我們百姓的主觀根本利益卻不是真實存在的物質利益,是包含民族主義的傳統文化。就這點而言,打著為民名號並切實為民的做法行不通就說的過去了。

傳統文化相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許諾將來的強盛沒用,也只能殺雞取卵、開倉放糧。這點可以解釋一部分國共之爭,共:肅吏治、強軍隊、爭主權、殺地主分田地等都號准了【眼見為實】的脈。這是不是殺雞取卵還不得而知,政治的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弊也在千秋。借科幻《三體》里作者用毛主xi之口說的一句話作嘆息:要真的有外星朋友,那千秋功罪就有人評說了;毛主xi要是能看見這句話,這位不能以任何名詞一言蔽之的人在九泉之下應當含笑。(不敢打全名怕和諧,這點要吐槽老爺子的遺產,治水要疏堵兼顧怎麼一直靠堵,也虧這民心大堤「固若金湯」。但大堤總是毀於蟻穴的,信息時代小螞蟻越來越多嘍)

古今當權者總以【水可載舟,亦能覆舟】為律,我們百姓也飄飄然引以自慰。這句話不假,但這水是要通渠載舟還是泛濫覆舟卻不是百姓決定的,而是引水的人決定,也就是古今歷代爭天下和守天下的人。有一本詳細分析【水】的書叫《烏合之眾》。政治,政者撥亂反正(正不過來你就被反下去),治者治民如治水(治不好你就被淹嘍),造字的老祖宗們倒是看得明明白白。

不單今朝方針穩定第一,歷朝歷代都是;再大好的事、再大才的人,泛濫了就都得治理;同理,有好人就有壞人,有好官就有壞官,哪個官都要養育一方百姓,不過分則過(好人生生不息,壞人也前赴後繼,這社會總要有人治理),而一旦過分而泛濫也是要誅殺。再一點皇帝不怕貪,就怕不貪。不貪容易變成大貪:貪一個朗朗乾坤,貪一個改朝換代。那皇帝的位子便風雨飄搖了。相反,一貪就有了把柄,如清之和珅,被綁住腿的野雞飛不上天成不了鳳凰!無事則過,有事則誅。抬轎子則過,妨礙轎子則誅。


秦亡於法學刑法嚴苛,漢亡於外戚專權,晉亡於貴族權大,隋亡於勞民傷財,唐亡於極信外族,宋亡於尚文去武,元亡於迫害漢族,明亡於宦官亂政,清亡於歷史淘汰。


歷史的選擇,為了我黨的誕生做準備啊。


各種事物的影響都是多方面的,就人類的歷史來說也有主觀和客觀,中國人講究氣數,難道是真的存在嗎?
人類文明史有記載的大概在五千年之前,更早的證據也在逐漸發現,但範圍基本都在5000年到8000年,人類存在至少有幾百萬年了,但是為什麼文明史只有短短的不到一萬年。
間冰期(距今10~7萬年),全球氣候變暖,冰蓋融化,高山雪線下移,海水回升,蘇北平原的南通-鹽城-連雲港一帶被淹沒。


大理冰期(距今7~4萬年),全球氣候變冷,冰川向南推進,大洋水位下降一百米。黃海大平原出現了,海峽,日本海,黃海,還有很多地方都成了陸地,長江也變得更長了,因為海水下移了,比今日的長江還要長1000多里,大約一萬四千里左右。


最近一次冰期(距今3~1.2萬年),全球變冷,世界海平面下降值最高時達150米左右,黃海成大平原,東海部分裸露。


冰期結束(1.2萬年),全球迅速變暖,黃海上升約50米。中國進入母系氏族時期


第一次大洪水期(距今1.2~1萬年)
第二次大洪水期(距今約9200年)
第三次大洪水期(距今約8500年),此為伏羲氏後期
第四次小洪峰(距今約5500~5200年)
後期洪水高峰期(4100~4200年),堯舜禹治水期
距今一萬年前:進入全新世,氣候逐漸上升,第四冰期結束,人類走向衝擊平原,第一次農業革命開始
距今5000~4000年前後,世界上很多文明相繼產生,尼羅河流域埃及文明,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地中海古希臘文明,黃河流域中國文明幾乎同時發展壯大,幾乎都在這個時間段內開花結果。
那古代中國的發展是如何應對著氣候變化的呢?
中國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就是中原一帶,氣候條件溫暖,濕潤,這容易發生什麼呢,植物就會長得好,植物就是莊稼,植物需要什麼,首先需要日照時間,其次它需要濕潤,雨水量要豐沛,土壤層也好的話,那就是三個條件都具備了,自然農耕文化就會產生,糧食就長得好。

從圖上可以看到距今9000多年時候氣溫還比較低,在8500年前左右氣溫開始上升,而且上升的不是一點點,幅度很大,有6度左右,地球上氣溫改變一點效果都是很顯著的,比較好的是氣溫不但升上去了,而且保持了很久,一直到3000年左右才開始下降,這意味著什麼,假如在8000年之前人類還沒有什麼文化,而且人類的文化創造力很低,但是一定會有積累,可以相信在4000年左右會到一個相當輝煌的程度。

從圖上可以看到距今9000多年時候氣溫還比較低,在8500年前左右氣溫開始上升,而且上升的不是一點點,幅度很大,有6度左右,地球上氣溫改變一點效果都是很顯著的,比較好的是氣溫不但升上去了,而且保持了很久,一直到3000年左右才開始下降,這意味著什麼,假如在8000年之前人類還沒有什麼文化,而且人類的文化創造力很低,但是一定會有積累,可以相信在4000年左右會到一個相當輝煌的程度。

這是中國近四千年的氣溫變化,這就是我們歷史上是有史記載的一段,從這些氣溫變化上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呢?我想應該是文化

這是中國近四千年的氣溫變化,這就是我們歷史上是有史記載的一段,從這些氣溫變化上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呢?我想應該是文化
在溫暖的時期,人類的活動頻率就會增加,在寒冷的時期,活動就會相應的減少,就比如在冬天的時候,大家都願意窩在家裡不出去,而在春夏季,大家都比較愛出去溜達,氣候比較宜人,活動量增大,付出的能量多,創造文化的可能也增加。個人是這樣,民族千千萬萬人也是這樣。
夏商處在暖期,商朝的文化如何呢,商朝的文化可以說是相當輝煌,甲骨文,文字就是那個時候產生的,還有銅,鼎,銅器都是,現在能發現很多能代表中華文化的都是那個時候產生的,代表中華文化的是商朝,周朝只不過是繼承了而已,可是周,尤其是東周面臨了一個問題,當商朝末年的時候氣溫下降,氣溫下降了,意味著什麼,只是人類的活動頻率減少這麼簡單嗎,往往伴隨了很多別的東西,比如說天旱,河裡都沒什麼水了,如果你是一個以農耕文化為主的國家,如果說氣溫條件不好,那莊稼又怎麼可能長的好,農耕文明又耕什麼,糧食又從哪裡來,民以食為天,那就是跟天作對了,那一個王朝就可能難以存在了。那個時候商朝的末年產生了什麼現象呢?商朝為什麼滅亡了呢?如果看史書,那結論就很簡單,那就是商朝末代的王,比如說紂王那就是荒淫無道,這個答案特別簡單,好像就是由於他個人荒淫無道,這麼龐大一個帝國就滅亡了,真的這麼簡單嗎?跟商朝紂王可能有關係,我們如果從客觀一點,從當時的氣候條件來看,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果你看古代史,會有這麼一句話,叫做「河竭而商亡」,河是指黃河,黃河都幹了,有些史書家會怎麼解釋呢,黃河為什麼會幹呢?那不是你紂王造成的嗎,皇帝德行不高,你使上天震怒,上天就是要報復你,於是這個王朝非滅不可,好像王朝快要滅亡的時候,就會出現種種天象,老天爺跟你過不去,是這樣嗎
我們從那個時候的氣候來看,事實上是存在著巨大的氣候變化,黃河都幹了,一個農耕國家的莊稼怎麼能長的好,沒有了糧食吃,老百姓就不認賬,就要揭竿而起,起義。很容易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人民會把這種氣候狀態歸罪於某個統治集團甚至某個個人。想像一下假如那是一個世界上最英明的君主,德行高的不得了,他能不能挽救這個王朝,答案可能也是否定的,這叫做「天數已盡」,自然界的氣候要你滅亡的時候,你是沒有辦法不可能撐住的,所以商朝走向滅亡
我們再繼續看那個圖,之後又到了暖期,西周,然後是春秋,大家都知道春秋那時候文化很發達,春秋戰國,尤其是思想方面,諸子百家基本都在那個時候,我們對應氣候看,剛好是暖期,暖期對應春秋戰國。
再往右看,氣候又開始變化,雖說變化不是很多,產生了什麼,秦末農民大起義,為什麼揭竿而起會有很多人來響應,可以看到那個時候的氣候條件不太好,秦末農民大起義成功,雖然氣溫下降了,但是溫度還是不太低,所以出現了西漢,東漢這兩個王朝,西周800年,動不動就幾百年,但是漢朝無論怎麼輝煌,氣溫上不去,漸漸也就撐不住了,到了東漢末年,氣溫又開始下降了,也不是很快,如果年年收成都不那麼好,漸漸的民風,一個國家的風氣就走向衰落了,所以東漢就慢慢沒落了,改朝換代的時間來了,到了最低谷,是什麼,三國時期,很亂,然後是西晉東晉,後來暖氣又來了,南北朝的時候又稍微好一點點,對應的氣候也好了,老百姓有吃的,他就不容易去給你生事,只要沒吃的那就很容易產生變亂,那有吃沒吃和什麼相關呢,「靠天吃飯」
接下來又是暖期,可以從圖上看到,產生了盛唐文化,輝煌到什麼程度呢,輝煌到領先於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這是西方人說的,叫「害怕盛唐」,那盛唐不會下降嗎?到了晚唐的時候氣溫又開始下降,到了五代十國,但是氣溫一直沒有升上去,然後是什麼呢,北宋,南宋都處於氣溫條件特別差的時候,因此戰亂就比較多,動不動就打仗,而且動不動就打敗仗,皇帝都可以給你俘虜了,國家窮了的時候,北方民族想要征服你,不花太大的勁就能辦到,再往下看,南宋之後呢,氣溫又下降了,產生了一個新的王朝,元朝,元蒙帝國產生,蒙古族就那麼點人,他怎麼把這麼大個國家,民族比他多多少倍都征服了,為什麼能辦的到,內憂外患,自顧不暇,那個時候老百姓想了就算了,就認了,誰來當王都是當王,只要你讓我們吃飯,元朝的這段時間氣候還是不錯的,後來產生了元末起義,產生了一個新的朝代,明朝,明朝的文化可能有人說發展的不好,但是那個時候的氣溫條件是很低的,相對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後來到了明朝末期,公元1600年左右,氣溫陡降,各種農民起義,張獻忠,李自成等內亂耗盡了明朝的國力,被努爾哈赤,皇太極鑽了空子。
歷史的發展是有很多因素影響的,這只是從另外一個客觀方向來分析王朝的興衰更替。
此觀點為借鑒,答主只是知識的搬運工,參考《中西文化差異》——辜正坤。向知識致敬。


土地兼并,政治穩定後人口增加,但是土地供應量變化不大,中國人從來將土地視作最重要的資產,富人逐漸控制更多土地。失地自耕農變為佃農,要交地租了。碰到災年小塊土地擁有者和佃農抗風險能力極弱,大地主擁有糧食可以換取自耕農的土地,加劇土地兼并。循環往複多數人變成啥也沒有的赤貧者只能在荒年等死。或者成為流民,其實流民就是逃荒的,一堆餓著肚子逃命的人聚集在一起找活路,最容易發生群體性事件的,最終亂世來臨了!亂世N年人口少了,土地矛盾解決了,氣候又好起來了,這個時候一般又是帝國的前幾代君王和一幫創業時間不久的臣子們,這幫人能力過的去的話,由大亂到大治的階段開始了。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為什麼就沒有人能老老實實說一句,我不知道!

我覺得以現有科技水平和人文研究根本就是研究不清啊!

你們為什麼都是巴拉巴拉一套一套就跟你自己建立並親手毀滅似的!

想不明白!


1外戚,2內宦,3黨爭,4藩鎮,5邊患,6民憤,7保守
秦亡於6,西漢亡於1,東漢亡於1 2,晉亡於皇族基因 哈哈哈,南北朝是各種奇葩亡國方式,唐弱於3亡於4,宋亡5,元no zoo no die,明初弱於 3亡於6十5,清亡於7


你看題主沒好好上課,馬克思不早就說了,這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問題。


歷朝歷代都會總結前朝覆滅之原因,然後千防備萬防備,可是終究逃不過「人未亡而政已息」。最大的可能性建朝初期,前期的大量政治政策都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後世有些政策操作復雜,而國家機構卻變得臃腫不堪,於是有些政策變化廢棄,有些卻得已加強,這就使國家機器運行失常。又加之現實情況的改變,而上層卻總想用舊辦法解決新問題,說白了就是懶,舊有的利益階層不肯讓出利益來,對下層的壓迫又不減輕。
關於政府的這兩個原因交措,致使國家內憂外患,最終覆滅。
當然有皇帝和特權也是重要的兩個原因,這給了國家一個前提,上面好就國家穩定,上面不好就天下大亂,而下面一直是苦不堪言,老百姓連帝國的鏍絲釘都不算。


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王夫之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不可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後,稍削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蓋出於所備之外。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於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方孝孺《深慮論》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
第一講漢代
一、漢代政府組織
甲、皇室與政府
乙、中央政府的組織
丙、漢代地方政府
丁、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二、漢代選舉制度
三、漢代經濟制度
四、漢代兵役制度
五、漢製得失檢討

第二講唐代
一、唐代政府組織
甲、漢唐相權之比較
乙、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職權之分配
丙、中央最高機構政事堂
丁、尚書省與六部
戊、唐代地方政府
己、觀察使與節度使
二、唐代考試製度
甲、魏晉南北朝時代之九品中正制
乙、唐代之科舉
三、唐代經濟制度
甲、唐代的租府調製
乙、唐代賬籍制度
丙、唐代的兩稅制
丁、漢唐經濟財政之比較
四、唐代兵役制度
五、唐代制度綜述

第三講宋代
一、宋代政府組織
甲、宋代中央政府
乙、相權之分割
丙、君權之侵攬
丁、諫垣與政府之水火
戊、宋代地方政府
二、宋代考試製度
三、宋代賦稅制度
四、宋代兵役制度與國防弱點

第四講明代
一、明代的政府組織
甲、明代之中央政府
乙、明代內閣制度
丙、明代地方政府
丁、元明以下之省區制度
戊、明代地方之監司官與督撫
己、明清兩代之胥史
二、明代考試製度
甲、進士與翰林院
乙、八股文
三、明代賦稅制度
四、明代兵制

第五講清代
一、制度與法術
二、清代的部族政權
三、清代部族政權下的政府
甲、清代中央政府
子、清代的軍機處
丑、清代的六部尚書
乙、清代地方政府
丙、清代的各禁區
四、部族政權下之考試製度
五、清代的統制政策
六、民眾的反抗運動
七、變法與革命
總論
我看過後覺得這書作者給的主觀總結就是典型的文人視角,但是其中對各個朝代的政治制度的描述很客觀。


2000年的土地兼并史。
300年洗一次牌。


無非:
1,人民起義——經濟原因,貧富分化。
2,境外勢力入侵——軍事原因,軍隊腐朽。
3,內部篡權——政治原因,和平演變。


夏代虞,3。
商代夏,2。
周代商,2
秦代周,2。
漢代秦,1。
新代漢,3。
漢代新,1。
魏代漢,3。
晉代魏,3。
五胡代晉,2。南朝,3。
周代魏,隋代周,3。隋滅陳,2。
唐代隋,1。
五代,3。
宋代周,3。
金遼蒙代宋,2。
明代元,1。
順代明,1。清滅順,2。
民國代清,1。
共和國代民國,1。

有時候,1,2,3等因素並存,不如唐代隋,1,3皆有。清代明,1,2皆有。


…………既然有人想問後清…………

1,機率很低,熱兵器下,鎮壓效率太高,參考薩達姆的伊拉克,朝鮮,卡扎菲,塔利班,毒氣生化以後核武器,撕破臉下隨便干,更不要說水櫃輾壓。水炮其實很溫柔……
當然最近一個例子是烏克蘭,不過前提是境外勢力角力,外援,內政混亂,執政者根基不穩。

2,看起來機率大,實際操作難,近代民族意識崛起下,抵抗反彈大,成本收益不成正比,二戰後通過侵略合併都很少,比如柬埔寨,科威特。扶植傀儡成本也不低。
以米帝在阿富汗,伊拉克最後退出,以及成本-收益來看,2不現實。

3,這個歷史上其實占很大比例,鳩佔鵲巢,偷梁換柱,成本低,收益大,操作易,溫水煮青蛙,抗力低。田氏代齊,四馬同槽。中國歷史上,權臣立皇帝太多例子。
從懷仁之變,俄代蘇來看,實不變之變,也就要不要這張皮而已。蘇,東歐迭代,上台的還是原來統治群體里的哪些人,不過換個頭加換個名。

現在傳銷的,早就從軟禁洗腦賣洗頭水,進化到虛擬幣理財,國外上市原始股,商城返點,互助金融,期貨程序化交易,網路刷單,佛教開光聖物,木石文物等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人還是哪些人,換一個註冊公司就甩掉一大批受害者,另起爐灶繼續行騙。
不外如是。


權利越集中私慾就越大,私慾越大就越想獲得更大的權力,於是乎你來我往,因果循環不休。
夏嘗到了至高無上的甜果於是大家都想嘗,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雖然因為這個被嘉靖同志所禁,但是這句話說出了無數野心家的心聲。
總結起來都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嚴重削弱造成的,有的是嚴刑酷法導致的,有的是過於二逼導致的,有的是土地兼并造成的(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連年造反造成中央統治力削弱),還有外族入侵併不是本質原因。但這些都無外乎人們對那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追逐。
好多時候大家總覺得我們比古人聰明,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還在重複前人的故事?所以說歷史還是很重要的哇


個人覺得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導致的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從而國庫空虛,導致「有災不能救,有亂無力平」的局面,直到最後重新洗牌,通過戰爭等手段改朝換代,實現所謂「耕者有其田」。然而土地兼并是封建社會(特討厭這個詞)發展亘古不變的真理,所以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個人觀點,大概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文天祥?
如何閱讀歷史書?
五代十國的歷史記載很多,故事也十分精彩,為什麼就不如三國故事出名,被人熟知呢?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
每次讀兩晉南北朝歷史都因人物繁多而讀不下去,怎麼辦?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管理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朝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