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文天祥?
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
上戰場要喝壯行酒,一時英雄主義上來,生死置之度外了。這個不難,汪精衛還一時衝動刺殺攝政王呢。難的是給你足夠的時間細思量細權衡。洪承疇被俘,也默寫正氣歌。皇太極說讓他想想。然後洪寫正氣歌的字跡就越發凌亂,看到庄妃白花花的大腿就徹底想通了。忽必烈給他想想的時間不是天計而是年計。北京的文天祥祠我去過,就在段祺瑞執政府後面的衚衕里,據說是關押文的地方。我在裡面就想,大宋國滅了,繼續抗爭徒勞無功,死了毫無意義,活下來還有很多事可做,還有生活可享受。每年看著草木枯榮,看著綠葉新發,睹物思情,會不會有太多太多值得回味和留戀的?換我會怎麼做?仔細想過,我做不到,估計99.999%的人都做不到。
文丞相想了很多年。然後他留下一段話,從容赴死。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世間奇男子,堂堂偉丈夫。
一個幾經宦海的青年官僚,錦衣玉食,紙醉金迷,一如末日王朝的官員們。
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宋史·文天祥傳》
國亂歲凶,文相公毅然毀家紓難,募兵勤王,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拯救這個已經奄奄一息的國家。
談判被扣留,押解北上,竭盡全力逃走奔赴流亡小朝廷。此時連最傻的白痴都能知道,小朝廷已經無力回天。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督軍江西,終因寡不敵眾被擒。
最為不幸的,文天祥在崖山親眼目睹小朝廷的崩塌,自己夙興夜寐終究換不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按說此時君(宋恭帝)已降,國已滅,作為臣子已經無所效忠,即使投降也無可指責。
對於文天祥,忽必烈有意延攬,甚至開出為相的高價,也體現了難得的耐心,三年多的時間各種招降手段,宰相,同殿舊臣,已經投降的南宋小皇帝,甚至忽必烈本人親自出馬;用文天祥妻子,女兒來威脅,文丞相始終沒有屈服。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衣帶文
孩提時,文天祥看見學宮中所祭祀的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的畫像,謚號都為「忠」,即為高興,羨慕不已,說:「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自為童子時,見學宮所祠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像,皆謚「忠」,即欣然慕之。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 ---《宋史·文天祥傳》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始終不忘初心的人。
至於評價的話,個人認為暫時還沒有超過宋史的。
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兵敗身執。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壯其節,又惜其才,留之數年,如虎兕在柙,百計馴之,終不可得。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宋史·文天祥傳》
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宋史·文天祥傳》
暴力可以消滅肉體,但是永遠也無法征服信念。在這場火與劍的廝殺中,歷史證明,文丞相才是最終不折不扣的勝利者!
--------------------------------------------------------------------------------------------------------------------------------------------
附上個人最喜歡的文丞相詩兩首。(廣為人知的《過零丁洋》就不貼出來了)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嗟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正氣歌》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
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干戈何時畢。
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無疚,我生之後遭陽九。
厥角稽首並二州,正氣掃地山河羞。
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間關歸國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當。
出師三年勞且苦,只尺長安不得睹。
非無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為人擒。
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
古來何代無戰爭,未有鋒蝟交滄溟。
游兵日來複日往,相持一月為鷸蚌。
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氣欲黃河吞。
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
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
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只有茲有船在。
昨夜兩邊桴鼓鳴,今朝船船鼾睡聲。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此詩作於文天祥親眼看見崖山海戰宋軍戰敗之後。能深深體會文相公的悲憤與絕望,讀之掩卷落淚。
謝謝邀請,趁元旦放假,答一下。
@趙希茂 立足於《宋史》的資料,給了文丞相很高的評價,而 @孔鯉 的角度,應該是脫胎自修曉波《文天祥評傳》里的立場,著眼點在於拿掉名教綱常這頂帽子後的文天祥「氣節」的現代意義。他們說的都深合我心,敬二位。
公元1234年金王朝滅亡,1235年蒙古侵宋,破唐州、棗陽,蒙宋戰爭拉開序幕,1236年文天祥出生。
這裡插一句。宋代政治體制,從太宗開始到王安石變法時有了很大變更,雖在元祐時期有恢復,崇寧年間又大程度崩壞,南宋後期韓侂胄、史彌遠做大,成了宰相專權時代。(兩宋政治空間變化,平田茂樹)
文天祥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不同的是權相換為丁大全、賈似道之流。這時的南宋,風雨飄搖,外有強敵內有敗政,幾入膏肓。
文天祥生於書香門第,受朱熹理學影響深刻,在他前期詩歌中,「三綱五常」「君臣父子」「忠君報國」等內容屢見不鮮。所以我認為文天祥有積極的入世思想,是個非常注重自身修養及道德實踐之人,不管是他後來高中狀元,還是起兵勤王,乃至不屈而死,都是在儒學價值觀的激勵下踐行的。他讀聖賢書,追求理想人格,可死不可降,將封建社會裡的君子規範做到極致,可歌可泣。
但即使這樣,我還是認為,他沒能脫離當時理學思想環境的束縛。他忠君,不止於忠君,宋恭帝降而天祥不降,宋王朝滅而丞相不滅,所以他忠的是國家社稷,因此必須將他與那些激於一時義氣一死報君王的人分隔開來。但是文天祥忠的是天下嗎?我不這麼認為,畢竟囿於當時社會環境,他很難越過當代眼光
行超俗邁流之事。前面已經說過,這個結論是把文天祥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來分析所得。
當然,如果拿到現代來看,三綱五常早腐朽不堪,我們更該注重的確實是他與世長存歷久彌新的浩然正氣。
文天祥仕途不順,因得罪寵臣或被同僚排擠,致一貶再貶。他嫉惡如仇,為天立心為民立命,真儒生風範。
而改變他命運的,還是德祐抗元。他的法天不息,畢生抱負,明知不可而為之的人格精神,都在彼時一一展現。
1259年,忽必烈攻鄂州不下,蒙哥合州戰死,恰逢蒙古內亂,於是引兵還。1270年,蒙古再攻襄陽,準備滅宋。1273年襄、樊失守,次年度宗病故,太后號召諸師勤王。
「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郡中豪傑,並結溪峒蠻。」
勤王軍因陳宜中阻撓,始終無法進京,文天祥被迫出任平江府。
元丞相伯顏攻常州,常州失守被屠城。朝廷一心議和,文天祥卻被阻在京畿之外,1276年,伯顏進軍臨安,宋朝廷獻玉璽請降,宋恭帝削去帝號。
德祐二年,文天祥帶親信入元營談判,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希望其退兵。這時宋朝廷已降,而文天祥面無懼色,慷慨陳詞,「吾南朝狀元宰相,但欠一死報國,刀具鼎鑊,非所懼也」。
春秋時期常有以言退敵,以口舌存宗國的故事,文天祥天真至此。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復宋。
這期間文天祥堅持不降,被監禁半月,後於鎮江走脫。逃跑之前,杜滸問他如果死了有沒有怨言,文天祥以手指心說,寧死不悔。
逃亡之驚險,《指南錄》中記載頗為詳細。
嗚呼!予之及於死者,不知其幾矣!詆大酋當死;罵逆賊當死;與貴酋處二十日,爭曲直,屢當死;去京口,挾匕首以備不測,幾自剄死;經北艦十餘里,為巡船所物色,幾從魚腹死;真州逐之城門外,幾彷徨死;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竟使遇哨,無不死;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圍中,騎數千過其門,幾落賊手死;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夜趨高郵,迷失道,幾陷死;質明,避哨竹林中,邏者數十騎,幾無所逃死;至高郵,制府檄下,幾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亂屍中,舟與哨相後先,幾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無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與寇往來其間,無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幾以不納死;以小舟涉鯨波出,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嗚呼!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他抱著必死之心來求生,只要事尚可為,便不輕生,是他的責任心。
這次逃亡可與他第二次入元營做個比較,那時他兵敗被俘,親眼目睹崖山之戰20萬宋軍覆滅,陸秀夫趙昺投海,復國無望,只欠一死。
只要一死就能全節,就能盡忠取義,而他為何寧願受盡折辱,不投降也不自殺?非要等到忽必烈動手?
這一點文天祥和忽必烈都明白,因為他求的是個成全。
因為他所受的教育不允許。
前面說過,文天祥的思想是入世,他注重的是孔孟先賢提倡的道德實踐。
「殺身慷慨猶易勉,取義從容未輕許」,他要的是死得其所,是道義成全,是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在乎身後名,他的詩文中不止一次提到這點。
人世誰不死,公死萬千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要不朽的功名,這與名利之徒所要的虛名不一樣,文天祥要的是對其反抗精神的承認,是他認可的最高自我實現,他要以身殉道。
他要高呼,我儘力了,矢志不渝,未曾辜負孔孟教養。
他這一生都在建立自己心中的理想人格,
我也會綱常謀,有身不得顧。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長與地久,此恨極千古。來生業緣在,骨肉當如故。
每次讀這首詩,還是禁不住淚盈於眶。我們現代人跟古人想法的出入已經非常大了,三綱五常忠君報國,在我們體會不深,其中有一些甚至成了很可笑的四舊。但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我重複提到它),應該由衷尊重他們做出的選擇。
看待歷史人物,應該具有一種同情心,要看當時的環境及原因。所有之前的制度與教養,都可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應當看到裡面人物對其所做的努力。中華民族,國祚綿長,歷千百劫而不亡,該感謝他們。
由此,文天祥的價值觀,他的反抗精神,其對故國的守衛,不管可取之處有多少,都值得我們尊重。
面對勸降,文天祥曾在囚途中絕食八日,以明死志。後來因過了吉州,在家鄉殉節的志向未能實現,遂重複進食。
他不願不明不白死去,他是司馬遷太史慈之類的人,在乎的是功名垂千古,為後世師表。
張弘范勸忽必烈不殺他,也是這個原因,文天祥跟他們遇到過的漢人都不一樣,他們怕成全了他。
至元十九年,宋亡國三年後,忽必烈知勸降無望,終於決定殺文天祥。
就義之時,文天祥作詩兩首,後擲筆於地,言「吾事已畢,心無怍矣」,南拜而死。
他死後,於他衣帶間發現一篇絕筆書
吾位居將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矣。頃被執以來,欲引決而無間,今天與之機,謹南向百拜而死。其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
文天祥少時,
見學宮所祠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像,皆謚「忠」,即欣然慕之。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
求仁得仁,復有怨乎?
丞相千古
文天祥、于謙,是我最欽佩的兩個英雄,總是想下筆寫,又總是覺得言語的無力。
貼之前看到的一個答案,我覺得寫得很好,在這個問題下也很適當。原答案地址協助滿清入關的漢人是漢奸還是祖國統一的功臣,抵抗清軍的明臣,是愛國英雄還是抗拒統一的罪人? - 南河的回答
協助滿清入關的漢人是漢奸還是祖國統一的功臣,抵抗清軍的明臣,是愛國英雄還是抗拒統一的罪人?
南河,
----------------------------------------------(一)如何定義背叛者---------------------------------------------
前面的答案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不可脫離歷史背景,不能以今繩古。這個可以多多地討論,因為很多人總是在這點上出問題,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個問題才是好的。歷史背景,四個字很簡單,但是理解到位卻不容易。
舉個例子,春秋戰國的各諸侯國,與當今世界的民族國家有何區別?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因為總有人拿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去類比諸侯國的關係。其實,諸侯國都尊奉一個周天子,實行的是同源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傳統,這些都來自於三皇五帝文武周公的一脈相承,也就是說他們屬於同一個文明體系,那就是早期的華夏文明。這個體系之外的,例如當時被稱作犬戎的,又或者獫狁的,他們的位置與諸侯國明顯不同,這些當時的蠻族,所對應的不是某一個諸侯國,而是整個華夏文明體系內的所有邦國與人民。在當時的華夏文明體系里,人們不僅尊奉同一個傳統,有著相近的生活方式,還擁有密切的經濟與人員往來,唯一的藩籬就是各自為政的諸侯政權。這些政權組織,其實就相當於如今的各個省市,即使各省都不再聽從中央號令,但是我們全國範圍內的人還是一體的,與外國人畢竟不同。你可以從這個省轉到那個省,那麼當時的人們就可以從這個諸侯國轉到那個諸侯國。背叛了諸侯政權,背叛了他的君主,不過是背叛一家獨夫而已,何嘗背叛過整個華夏民族?所以,我們就知道,遊走於各個諸侯國的人,沒有什麼現在意義上的漢奸,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做出背叛整個華夏民族背叛整個華夏文明的事情,他們所秉持的其實都是華夏一統的觀念。這些人不僅有伍子胥,也有商鞅孫臏,有蘇秦張儀,等等多得數不過來的人。這些才智之士正是積極謀求王道或者霸道能夠實現華夏一統,而絕不肯死守某一個地方諸侯政權。不僅如此,我們中華文明的主要先哲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其周遊列國其實就是周遊列省,以求實現各省政權重新集中於中央,消弭軍閥戰禍實現太平。最後,諸侯國各自為政的歷史,被秦始皇結束,然後得到了統一加強。
歷史上,匈奴,鮮卑,突厥,蒙古,滿族,等等之類,這些就是屬於中華文明體系之外的民族和國家,當它們與中華對立時,才會存在是否背叛民族與文明的問題。其中匈奴突厥等等被中國趕走或者消滅了,鮮卑之類的則是主動消融於中國,蒙古和滿族則是被動消融於中國。另外一個是日本,它失敗了。歷史上,這些都不屬於中華文明,與我們完全相異,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對手。在我們與不屬於中華文明體系的外族對立之時,選擇損害我們民族和文明的利益從而加重我們的災難程度的人,就是背叛者。這個概念有三個要點,一是外族,二是「之時」,三是損害。前面很多人一直都在強調的就是,第二個因素,一定要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考慮當時的對立是不是外族對立,而不能站在如今的角度消解當時的外族對立概念。得出這個結論,我們就十分容易去衡量歷史上某人到底算不算背叛者。舉例,項羽劉邦,項羽抗拒漢朝的統一,但這僅僅是華夏民族內部的政權爭奪戰,所以項羽不是漢奸,同時假如項羽成功了,劉邦也不會是漢奸。舉例,放清兵入關的吳三桂,幫助一個與當時的中華文明幾乎沒有共同點的外族征服中國,是一個背叛者。
有一個與上面提出的原則不兼容的選擇標準:是否抗拒統一。這是一個具有強大欺騙性的誤區。根據前面舉到項羽劉邦的例子,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失敗者都會被勝利者說成是抗拒統一,這與是不是外族沒有關係。我們不能因為外族意欲實行的是統一,就取消它與中華文明的對立,就給抗拒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扣上反對統一的帽子。為啥?因為,我們可以倒過來說。反抗外族統一的人,試圖打敗外族的侵略進而統一中國進而統一外族,這也是一種事實。想一想,岳飛難道不是試圖領導宋兵收復中原統一中國?文天祥難道不是試圖領導趙宋政權實現逆轉統一中國?交戰雙方,既然都是意欲統一中國意欲獨自主導這片土地,那他們就是平等的對手,既然都是一樣的,那就只有成敗,沒有對錯。只不過岳飛和文天祥失敗了,金兵和元兵成功了,我們絕對不能說是岳飛和文天祥抗拒統一;同樣,假設金兵和元兵失敗了,我們也不至於說他們是抗拒「祖國」統一。所以說,沒有什麼抗拒統一,只有失敗的統一。那有沒有成功的岳飛和文天祥呢?自然是有的。春秋的管仲,戰國的李牧,漢朝的霍去病,漢末的曹操,東晉的謝安,唐朝的郭子儀,宋朝的范仲淹,明朝的于謙……沒錯,這些就是成功了的岳飛和文天祥。無論成與敗,他們的出發點,他們的目的,他們的所作所為,都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搞清楚了這一點,就不會再陷入所謂的「抗拒祖國統一」的誤區了。
還有一個投降與背叛的區別。投降與背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投降未必是背叛,背叛也未必是投降,只不過投降就直接等於背叛的情況比較多而已。投降是表面的行為選擇,背叛是內在的精神選擇。舉例,身在敵營心在漢,這是明面採取投降的妥協行為,實質卻並不是背叛,不但不是背叛,反而還可以是忠義的一種體現。舉例,割讓燕雲十六州的石敬瑭,這次割讓只是一種出賣利益換取支持的交易而不是投降,但是這個交易損害了華夏民族整體的長遠的利益,那麼石敬瑭就是一個背叛者。正是因為投降與背叛,有著區別,又有著交集,所以,歷史上有些人到底是不是背叛就比較難以判定。而且,還恰恰就是有人利用這一難以判定的問題,蒙蔽大眾攫取利益。有些所謂的「曲線救國」正是這種把戲,對這類宣稱,我們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同樣,也有不少人投降後,做的都是利用投降後獲得的身份和權力,努力減少殺傷努力照應自己民族的事情。這些本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放棄自己的名譽換取對本民族的實際好處的人,也不是沒有。但是即使有,也很難讓人們了解到,因為這些都是在當時的條件下不能明說的,苦只能自己吞,有沒有好處讓歷史來判斷。綜上,分析投降與背叛的區別,進一步明確了我們對背叛的定義。
現在再來著重說一下蒙古和滿清的問題。蒙古和滿族,以外族的身份,征服了當時的中國。但是他們本身卻被消融了,他們的後代,相當多的都變成了和漢人無甚區別的人,他們的文明消融於中華文明之中。雖然如此,他們並不具有優惠的歷史話語權,因為這東西真不是想有就能有想給就能給的,這就是成王敗寇的獎勵,是人多的權力,這就是殘酷的歷史與真相。你看,早已消失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民族,沒有什麼人會為它們惋惜和聲張權利,輸了就是輸了。留下子孫的蒙古和滿族,失去了自己的文明,想為自己的祖宗聲張權利也已沒有了資格,一時的政權勝利沒能保證文明的勝利,到頭來還是輸了。我們明白這些,就不會因為對當今的民族遺留成分存有顧忌,就否定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就為歷史上的漢奸翻案。時間的推移,就是遺留的輸者進一步的輸,擋都擋不住救也救不了的輸。有些顧忌,有些政治正確,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時間站在哪一邊,權力就在哪一邊,這是比一時的成王敗寇還要殘忍的真相。
另外,對於歷史上的那些外來者而言,他們也有背叛自己民族的,同樣也會被稱作背叛者,只不過現在的人們了解比較少而已。最後,我們應該尊重我們曾經的對手,我們與他們都有各自的背叛者,唯一的區別是我們活下來了,而且我們仍然還是我們。
-----------------------------------------------(二)不與外族合作的原因-----------------------------------------------
上面說到我們如何定義背叛。現在,我要說說那些不與外族合作的歷史人物作出如此選擇的原因。上面說過,交戰雙方是對等的「人格」,得勝與統一是相同的意願,這是一種競爭。所以,我非常樂意引入博弈論那著名的囚徒困境,其最佳策略被證明是一報還一報。這些名詞我就不解釋了。
假如交戰雙方勢均力敵,例如宋朝和金朝。他們到底誰能得勝,誰能主導中國,我想這絕對是大家最樂意搬板凳嗑瓜子擦亮雙眼盯著屏幕看的好戲。如果想達到一種均衡,那就需要採取合作的態度,囚徒雙方的利益都是相對的最大化。事實上,這段歷史真的就是一種均衡。南宋與金的對峙,就是誰也沒有力量一鼓作氣地滅了對方,既然如此,雙方採取議和。如果哪一方非要打破均衡,那麼對另一方而言,最佳的策略就是一報還一報。你打我一下,我必定要還你一下,你不讓我贏,我也不會讓你贏,不然不能保證我在整個博弈中的利益。如果一方採取進攻,另一方不還,或者不但不還還主動投降,那均衡就迅速打破,結果迅速得出。不使用一報還一報的一方就立刻死得很慘。也就是說不抵抗一定輸到底。最終我們看到南宋和金,在來來回回無數次的一報還一報中,終於達到了均衡,實現了議和。
顯然囚徒困境只是一個理想的模型。歷史中的雙方,未必就是力量均衡,其中一方可能使不出一報還一報的手段,或者說使得出但效果折扣。這就是文天祥的遭遇。那怎麼辦呢?難道在蒙古鐵騎給你一報的時候,你把脖子一伸迎上去受死?毫無疑問這樣不抵抗甚至主動投降,會立刻將本來就不平衡不理想的博弈決出勝負,一句話,死得更慘。以此推論分析,如果大家全都是立刻投降沒有一點反抗,越是這樣,越是輸得快輸得徹底。這樣會輸到中華民族亡國滅種,因為你不抵抗嘛,人家自然一殺到底;或者不殺光你,但是把你全都改造成了蒙古文化下的人,這還是中華文明的一輸到底。
文天祥選擇一報還一報,堅決不投降,即便他的一報力量很弱。正是這永不停歇的微弱的一報還一報,讓另一方明白,人是殺不絕的,仗是打不完的,一味的進攻只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可能只剩下50%的利益。正是這寧死不降,讓另一方明白,在某種程度上,妥協與合作能夠達到一種有利的傾斜均衡,反而會讓他佔有90%利益。換句話說,正是有了文天祥等人的抵抗,才有了那些投降派的生存空間,恰恰是抵抗派的努力,讓投降派享受了那剩下的10%的利益。很弔詭吧。這個均衡是傾斜的,所以強勢一方有最大的概率導致暴脹後自我耗竭,這就給了另一方翻盤復活的機會。為了加深這個理解,我們再回到上一段中的假設,假設所有人都不抵抗,大家都迅速投降,那這就變成了蒙古佔有100%的利益,全民投降派佔有的還是0%。同時,如果你去合作,你等於幫助蒙古延緩它暴脹後的自我耗竭,等於推遲自己的復活。這也解釋了投降滿清的比投降蒙元得多,那滿清就更容易維持利益延緩耗竭。(所以我對那些給滿族統治者出剃髮易服等等陰損之招的背叛者抱有最大的批判,正是這些人的努力配合,讓滿清做到了比蒙元還厲害十倍的傷害,嚴重推遲了中華文明復活的時機)。
這就是真相。想一想,面對蒙古鐵騎,是不是有一些全民投降的民族呢?有的,請自翻史書,請問你今天還找得到他們嗎?他們因為全民投降,他們的文明最終佔有0%的利益,而且相當於全力延緩蒙古的暴脹耗竭,推遲自己的復活,結果就是自己再也復活不了只能消失在歷史之中。所以,我今天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訴那些試圖嘲笑和否定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物的人,你們和當時的投降派一樣,享受著抵抗派的努力所帶來的紅利,是抵抗派們給整個民族爭取了那麼微小但是足以續命和復活的話語權。投降派們,醒醒吧,征服者善待你們,不會是因為你投降你願意做奴隸,而是因為有人不投降才顯得出你有投降的價值。即便你全民投降,保得了奴隸的生命,但你保不了自己的文明,你會被改造和同化,除非你反抗。
現在,我們來看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多數人都讀得出這句詩中不懼死亡慷慨赴義的精神,但我說這只是表面的人生意氣。還有人說,這句詩道出了文天祥寧死不降的原因,那就是他希望死得有意義希望死後青史留名,但我說這是表面的功利之心。那什麼才是內在的玄機呢?我告訴大家,玄機在於「汗青」二字之內。汗青是什麼?汗青代指的就是史書,就是歷史評價。大家想一想,如果文天祥死後,中華文明從此消亡,世界上的汗青是誰的汗青?是征服者的汗青,那麼請問,征服者的史書會去高度評價一個阻礙征服的異族人嗎?如果你消亡了,別說你曾經的阻礙會被批判,就是你曾經的成就也會被抹去。所以,對於文天祥而言,期待一個異族的史書來高度評價自己,來證明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無異於天方夜譚,還不如投降之後做個經世安邦的宰相來名聲來得快。連桓溫都說過,做不到流芳百世就寧願遺臭萬年,如果文天祥為的只是青史留名的功利,那他擁有太多的辦法了,唯獨不會選擇慷慨赴義。但事實是他依然選擇留取丹心,他依然期待將來的史書能夠肯定他所有執著的意義給予他應有的評價。那麼我們就知道,他所期待的這樣的史書只能是自己民族與文明的史書,那個汗青一定是中華文明的汗青;那麼我們就知道,他所期待的就是民族與文明的復活,就是阻止征服者成功等待征服者衰落促進征服者崩潰之後的自己的復活。文天祥擁有的正是這樣的期望,才會選擇慷慨赴義,這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玄機,這就是寧死不降的真諦。是的,所有的原因與目的,都是為了自己文明的存活,哪怕是歷盡劫難的復活。想一想,如果你處於忽必烈的位置,你去勸降文天祥遭到了失敗,你會怎麼想?你只能感嘆,這艱苦卓絕的文明竟然培養出了寧死不降的精神,你身為天下的征服者,竟然征服不了這種精神,這是何等的挫敗。你回到宮中深思熟慮,只能選擇忍痛處死具有經世濟民之才的宰相,只能選擇與這種文明進行一定程度的妥協,來保證帝國利益的最大化。然後就是你深深的無奈,無奈自己尚武好戰的蒙古文明卻遠遠沒有培育出這種執著與復活的精神,恐懼一旦帝國崩潰,蒙古卻沒有自己的文天祥來維持蒙古文明,所以你選擇了藏傳佛教來加強蒙古的凝聚力。但是你的擔憂終於出現了,混亂不堪的皇位爭奪,民不聊生的社會激憤,元帝國終究要分崩離析,而且分崩離析之後再也沒有復活的力量,不但沒有復活的力量,連帝國的影響力都像風吹雲散一樣一片不留好似元帝國從來不曾改變過中華文明。想想吧,這是多麼令人深思的事情。明白了這些,我們才會明白抵抗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文天祥是稀有的。一個人,總是會有私心,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是聖賢,選擇投降獲取自己人生的功利,原本也情有可原。便是在這裡說得滔滔不絕的我,我也得承認,我存在屈服於嚴刑拷打屈服於威逼利誘的可能。但是我告誡自己,能反抗一分便是一分,努力克己而已。所有的希望都是,大家戮力同心維護中華文明的存活。歷史讓我們告訴那些選擇背叛的,背叛也需要保持一顆羞恥慚愧之心,你可以背叛,但是請你承認你的背叛請你不要否定別人的崇高。你不能硬性抵抗,你是否可以軟性抵抗,你不能軟性抵抗,你是否可以不妥協,你不得不妥協,你是否可以不合作,你不得不合作,你是否可以利用合作的身份盡量減少傷害……只要你還不至於無恥,歷史會原諒你的一己之私,這就是歷史最大的寬容。讓我們再一次感嘆墮落的容易,感嘆崇高的艱難吧。
所以我說,那些看起來註定失敗的抵抗,為中華文明爭取了避免一輸到底的砝碼,爭取了未死者隱忍的權利,爭取了後來者復活的機會。感謝這些身處絕境而不言棄的英雄吧,感謝這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義士吧,是他們讓我們有了死後還能復活的希望。放眼全球幾千年歷史,哪一個民族沒有扶搖直上的時代,哪一個民族沒有引以為傲的強者,這都不稀奇。但是有哪一個民族,能在自己衰弱的時候,培養出自己的岳飛培養出自己的文天祥?有哪一個民族在自己走投無路的時候,培養出寧肯跳海殉國的宰相陸秀夫和追隨的萬民?有那一個民族在自己被異族征服的時候,培養出絕不出仕而寧肯隱居著述尋求革新思想的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請記住文天祥的一句話,【時窮節乃見】,只有衰落的時候,才看得出誰才能熬過山窮水盡,才能看得出誰才是真正的強大。有些民族,他們可能一時剛強無雙,但是他們不能在最弱的時候為自己續命。他們的文明,培養不出時窮節乃見的仁人志士,所以,他們輸了一次就輸了全部,他們死了一次就死了永遠。只有我們,輸了還能再贏,死了還能復活。難道我們不該為這樣堅韌不拔的文明而自豪嗎?難道我們不應該維護和弘揚這樣生生不息的文明嗎?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想,大家就會明白,孔子為什麼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不是為了一時的得失成敗,這是為了將來。相比于軍事和政權,我們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體系,具有最為重要的地位。它的生死存亡,就是我們整個中華文明的生死存亡。是孔子這樣的大哲,為這文明注入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注入了死後依然能夠復活的力量。這文明經歷了秦火之後的復活,經歷了數次異族入侵之後的復活,而今又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面臨脫胎換骨之更新,早已命若懸絲。但是我相信,在一貫對外擴張到自我耗竭的西方文明在地球已無處擴張只能自我耗竭之時,我們中華文明會再次復活,獲得新生。是的,別人會自我耗竭,我們不會;別人會死,我們會復活。
---------------------------------------------(三)5月29日之後的補充更新---------------------------------------------
上面兩章成文於27日。這兩天我一直隱隱覺得少了點什麼,今天就再增加一些補充說明和更新。其實上面兩章,有幾個未能解決或者說未能闡釋的地方,是兩章的弱點,一直沒有人來提。詳論已是奢望,現在只是把這幾個問題列出個概要,這些概要幾乎相當於全是論點沒有論據(其實前兩章也存在這種特點),若條分縷析作文章,恐怕一輩子也干不完。列出來,算是以資啟發。
其一,舉到的周朝分封的例子沒有得到詳細的分析,也沒有談及秦統一的問題。所謂封建其實更適合指商周的這種分封制度,而不是秦以後的中央集權制度,這是中國史學名詞錯位的一個公案。分封制度下的國,與現在意義下的國,是兩個概念,不能因為用了同一個字就混淆了兩者。至於從文字差異及方言差異等處將分封國定義為如今概念的獨立民族國家,其不恰當之處就不必多說了。我提到的這種分封制度所代表的同源傳統,就是秦統一的基礎。這種同源,往古了說,肯定是要上溯到三皇五帝,不必在這裡大加溯源。我想著重提一提的是「九州禹跡」這個問題。大禹在治水過程中遍歷四方,成功以後丈量土地分封諸侯,將天下分為九州,這才完全建立起了中國的概念,儘管當時沒有中國的稱謂。夏商周三代與秦的統一,均構築於九州禹跡之上,所以才有「百郡秦並」的說法。秦始皇自認功高三皇五帝,而集取皇與帝二字成為皇帝,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傳統是如何繼承與發展的。這與亞歷山大帝國這種征服異質文明而建立起的帝國統一,有著根本不同。另外就是秦始皇所實現的統一,其實是站在了其他幾國的巨人肩膀之上的成就,六國早已各自統一了多數諸侯國,齊楚等國也都有一統的意願和一定程度的實力。
其二,屈原這位理想主義大人物,是很多領域都繞不過去的,談論忠貞與背叛自然也不能不涉及。近代以來,屈原被作為典型,抬到愛國主義的神位上,我認為這更多的是一種應激救亡的手段。而當今出於某些考量,一直沒有退去屈原的愛國主義高帽,就像沒有退去魯迅後兩個高帽一樣。我認為,理想主義這四個字才更適合評價屈原。在文學上,楚辭的理想主義與詩經的現實主義同佔半壁,足見地位之高影響之大;在政治上,屈原同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幻想著自己能夠在楚國施展才華實行理想中的政治從而解決戰國紛爭。如果有人認為屈原投江等同於文天祥赴死,那就是陷入了誤區;又或者認為屈原因為楚家政權覆滅而寧死不降,那就更是誤區了,因為楚國在屈原死後幾十年才為秦所滅,屈原殉的是理想,而不是後世統治者推崇死君的愚忠。請讀《離騷》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屈原將自己定位為高陽的後裔,高陽就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黃帝之孫。屈原和秦始皇一樣,都認為自己屬於華夏正統,不存在認為秦國為蒙古那樣的異族的問題。不僅如此,從屈原「連齊抗秦」的主張來看,屈原其實認同諸侯國的同源,屈原與秦之爭,就像項羽劉邦一樣,其實是一個體系之內的競爭。屈原的矛盾,其實是理想主義與腐朽的楚國貴族的矛盾,對楚國權貴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失落感,是美政與堯舜之道的失落,是小人陷害懷才不遇的失落。請讀《離騷》最後幾句:「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幾句話,道出了屈原的理想就是一展才華實行美政。而他的其他楚辭作品,還都透露著哀民生之多艱的理想情懷,以至於後人將屈原作為孔子仁政的繼承者。如果探究他投江自盡的原因,我認為這兩句名言已經寫出了一切:「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其三,元與清的區別,滿族的漢化問題。清是第二次少族征服全部中國的情況,它專門借鑒了元失敗的教訓,採取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元統治者上層,主動拒絕漢化的聲音佔據主流,將全國分為四等人種,將漢文化和漢族知識分子打壓到最底層,知識分子臭老九的外號就是那時產生的。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種族壓制,其實和印度幾千年來的種姓制度有著相同之處,所幸的是它隨著元的崩潰而消失了。元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自己民族成了半消融,好歹還保留了文字和宗教,部分後代沒有完全漢化。但這也正是元成為過客的原因,清則吸取教訓,從過客變為半個主人,因為滿族幾乎完全漢化了。清入關,至少名義上是打著為明朝皇帝報仇的旗號的,整個滿族從準備入關開始就確定了主動漢化的方針。是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推翻了明王朝,因為他對地主階級和知識階級的殘酷,導致後者中的很多主動歸降了宣稱延續明朝國祚的清。李自成的失敗有那種沒有從革命轉變為執政的因素。清,就順勢拉攏吸納了一大批被清算的漢人,超越了元的純粹武力。這裡,我要提一提雍正,雍正這個人熱衷於辯白自己皇位的合法,熱衷於消除漢人排滿反清的動機,熱衷於雷厲風行的改革。結果,雍正皇帝自己竟然寫出了一本叫做大義覺迷錄的書,宣稱滿人是黃帝在關外的後裔,以主動漢化和實行漢文化意義下的仁政來消弭滿漢區別解決民族問題。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這是歷代入侵的少族包括歷代清朝先帝都不敢說不願意說的東西。由此可見清上層統治者對滿漢一家的執著,對自己帝統的辯護。有趣的是雍正之子乾隆帝一上台就禁絕了父親的這本書,歷來學人對此分析說是乾隆恐怕書中披露了過多的皇家秘聞不利穩定,就是雍正為奪位辯護的那些內容。但是除了子禁父書這一點違逆,乾隆一生幾乎全是雍正的繼承和追隨,他以實際行動實踐了雍正帝所有的理想,做成了一個幾乎徹底漢化的君主,維持了帝國的中興,而且還培養了一個完全是儒家概念的嘉慶皇帝。最終滿族幾乎完全漢化,失去自己的語言和文明,但做到了比元更為高明的統治。成與敗與,後人紛說。
其四,日本學習西方成為先進者的特殊之處。歷史上,日本是一個學習中華文明的獨特文明,在近代轉而學習西方,努力脫亞入歐,以先進的西方身份,對中國進行了侵略,是西方列強入侵中最嚴重的一環。在近現代這段時間,中華文明作為落後者的身份被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喪失了曾經面對少族入侵時的文明優勢,體驗到了比以往深重十倍的絕望和痛苦。人類文明的現代化,使得依靠原始武力的蠻族再也不可能對文明社會產生較大威脅,羅馬帝國和中國曾遇到的問題一去不復返,游牧民族的命運走到了歷史盡頭。這個時候,弱肉強食的先進壓迫落後,成為世界的主要變化,只不過如今達到了同歸於盡的核平衡,使得人們不得不尋求另外的出路。而公眾權利的覺醒,使得少族統治大族成為不可能,全球化則進一步消弭國界和民族的區別,全球的未來還正在創造。
另外,就前兩章的內容進行一點說明。①我在前兩章行文之中,的確過多地使用了具有感情色彩的手法,使得全文多了一點演講的味道,少了一點論文的味道。 我不僅希望能給出答,更希望把我作答的思考過程呈現出來,這就是那些感情色彩的來源。如果要作論文,自當擠壓取捨。②我採取的是自己民族的角度與立場,否則全文就不會存在上面談到的感情色彩。絕對客觀的上帝,以萬物為芻狗,描述歷史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相對客觀的人,以自己民族和文明為出發點,評價歷史總是圍繞著自己的利益。③當年沒有近代才興起的民族概念,文天祥不會想到所謂的「偉大的民族復興」,他的認知就是屬於孟子所說的「以夏變夷」的天下觀念,他想的是天下人不能倒退為蒙古那樣的野蠻。他所理解的復活,就是野蠻建立起來的政權終究會崩潰,天下還可以恢復為原來的天下,這種樸素的期待全都寫在他的文章詩詞里,不必苛求他表述得如何像今天這樣精確到位。④元清的影響是分層面的,要區別開文明和國家的不同。中華文明這四個字是一種文化體系和生活方式,雖然根植於中華大地,但是也具有超越領土的意識形態層面的含義,甚至於在火星上再造一個中華還依然能夠擁有。對於這種東西而言,元朝政權的確只是過客,我說他風吹雲散正是這個意思,清朝還算有點影響。對於中國這個實體國家和政權,元清當然有很大的影響,這個問題不是本題所談。另外,就是我跟「天朝」不同,如果有人問我怎麼看領土,我會給出一個不同於「自古以來」的答案。
最後,講一個前幾天看到的笑話作結吧。一人問重物與輕物哪個下落快。另一人就說,這要先分清重量與質量兩個概念的區別,再考慮物體密度和外形,再從流體力學的角度考慮空氣阻力,再建立運動方程……問者暴怒道,你啰嗦這麼多幹嘛,就一個字,快還是慢?我就差不多相當於那個啰啰嗦嗦的回答者,惟望這麼多啰嗦能給閱讀者一點有益的參考。
協助滿清入關的漢人是漢奸還是祖國統一的功臣,抵抗清軍的明臣,是愛國英雄還是抗拒統一的罪人? - 南河的回答
我最佩服的一個讀書人。
1.論學歷,狀元及第。
2.論文化,詩文出色。
3.論風儀,容貌出眾。
4.論生活,錦衣玉食。
5.論明理,毀家紓難。
6.論大節,浩氣長存。
文天祥要求自己死節,但並不要求別人死節;他不擅長帶兵,但知道採納別人的意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況下,他還是義無反顧。而且文天祥頂住了很多次忠義考驗,這是非常難的。他是一個真正的儒生。讀書讀成這樣,就算是到頂了。
補充一首文天祥的詞。
《念奴嬌》
驛中言別友人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衝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次韻寫到這個水平,沒得說了。
某人筆下的文天祥,明粉最熟的版本之一了,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此時的文天祥已經在元的監獄裡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時刻起兵的,組織義兵抗元,戰敗後被俘。
這樣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正是元朝統治者們理想的研究對象。是什麼支持著他去做這樣一件根本沒有可能達成的事呢?
於是,從投降的宋朝丞相到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皇帝,個個都來勸降,但他們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
絕不投降!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蒙古貴族們認識到,這個人心中有一樣東西在支持著他。
這樣東西叫做道義!
道義是個什麼玩意兒?
看不見也摸不著,但蒙古貴族們還是把握住了一點,那就是只要降伏了這個人,就能樹立一個典型,道義是可以被打敗的。
於是他們換著法子折磨文天祥,從舒適的暖房到臭氣熏天的黑牢,從軟到硬,無所不用。
但文天祥軟硬不吃。
文天祥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寫下了千古名篇——《正氣歌》。
其中有兩句話,是他內心的寫照: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一個人的氣節和尊嚴,正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體現出來的。
蒙古貴族們沒有辦法了,只好讓忽必烈出場。
忽必烈是一個接受過長時間漢化教育的人,他深知,殺掉文天祥很簡單,但要征服他心中的信念是困難的。
他以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對文天祥說,你是真正的人才,留在我這裡做個宰相吧。
文天祥拒絕了他!
忽必烈反覆勸說,都沒有效果,他實在無法了,只好對文天祥說:你想幹什麼,自己說吧。
文天祥昂頭說道:只求一死!
好好的活著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死呢,那個道義就那麼重要?
他佩服這個人,但也不理解他。
成全了你吧!
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場,他到達刑場時,周圍圍著無數百姓,他們將看著這個英勇不屈的人被處死。
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問題,南是哪個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給了他。
他向南方跪拜行禮,然後坐下,從容不迫的對行刑的人說:
我的事結束了。
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勝利者!
他以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告訴了所有的人,在這場以個人對抗一個國家的戰爭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勝利者!
他至死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
元朝的統治者們最終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其實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帶詔中,這也是他的遺書。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此誠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
文天祥的行為告訴了所有的人,肉體可以被征服,但道義是不會被征服的。
這種道義,不但屬於每一個人,也屬於他們的國家,民族。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當年看到這一段熱血沸騰的人們,你們有多久沒這樣了?
感謝邀請。
第一,如果降元,文天祥不需要背負多少道義包袱,因為當時已經山河易姓,而且文天祥也一直都在抗元。
第二,如果降元,文天祥應該仕途順暢,因為蒙元高層對文天祥頗為重視。
第三,文天祥死節之前卻並不苛求兄弟同樣死節。
總而言之,文天祥是在可以不堅持的情況下選擇堅持,這樣的堅持是真正的堅持,難能可貴。
我覺得正氣歌應該入教科書的,可惜進的是過零丁洋。正氣歌文辭未必極佳,但論感染力真是詩歌中罕有的。(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文天祥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我的老家在廣東潮汕,附近有宋元古戰場,這裡的百姓敬仰文天祥的氣節,附近村裡都建了文天祥及將士的衣冠冢,每年輪流祭祀,十年輪到一次,非常隆重,從明朝至今,除了文革中斷了幾年,一直流傳。
他希望能夠有機會逃脫,即使死也不能在荒山野嶺中,而要世人關注下悲壯而殉節。所以,文天祥就「配合」押解他的元軍,繼續北上。
但是,狀元宰相文天祥被俘的消息此時已經傳遍江南,他一直不殉國,讓無數人焦慮不安、坐不住了,唯恐文天祥不死,擔心他投降,從而讓他與大宋的貞節受損。
此時,南宋王朝已經徹底被滅,「舊中國」的無數官宦要麼被殺,要麼已經投降,包括文天祥的弟弟,而百姓和原來的低級官僚則是「沉默的大多數」。「沉默的大多數」並非不愛國,甘願接受異族統治,但他們自己不願意犧牲,那是「肉食者」當大官者們的事,但他們也有期待,就是希望別人為「舊中國」守節殉難。如今,整個江南都在看著被俘的文天祥,盼望著他早日殺身成仁。也許,他們是害怕又出現一個「李陵」吧。
喊出「沉默的大多數」心聲的是文天祥的老部下,也是他廬陵(今吉安)的同鄉王炎午。王炎午(1252年—1324年)字鼎翁,是一位愛國青年。文天祥贛州起兵勤王時,王炎午滿懷一腔報國熱血,參加抗元鬥爭事業,作了文天祥勤王軍中的幕僚,很快卻因為母親有病而回歸鄉里,並「躲過」文天祥部隊失敗捐軀或者被俘的機會。
這位當時28歲的王炎午,聞知文天祥押送船將過江西,即作了長達1800餘字的《生祭文丞相文》。王氏將《生祭文》謄寫近百份,「字大如掌,揭之高砌」,張貼於文天祥可能被押解經過的自贛州、吉安、櫸樹、南昌等沿途驛站、碼頭的山牆、店壁諸醒目處。還派人在各處宣讀:「嗚呼!大丞相可死矣……文章鄒魯,科甲郊祁,斯文不朽,可死……為子孝,可死。二十而巍科,四十而將相,功名事業,可死。仗義勤王,受命不辱,不負所學,可死。……雖舉事率無所成,而大節亦已無愧,所欠一死耳……」如果「志消氣餒」,「豈不惜哉」!
總之,文丞相應該死,而且要趕快死。他唯有一死方可明志,生命必須毀滅;忍辱偷生或者投降,就卻意味精神的死亡。王炎午們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鼓動文天祥「速死」以保持名節,這並非個體行為。那位曾經入獄探望文天祥,並給其演奏《胡笳十八拍》的道士汪元亮,也在探望過後「勉勵」文天祥:「必以忠孝白天下,予將歸死江南。」王炎午的行為,其實代表了當時江南在元兵鐵蹄下「沉默的大多數」的道德要求,這篇祭文對當時的震動因此很大。
王炎午如此大張旗鼓地勸文天祥死去,是有著社會心理基礎的。中國文化對文人的節氣和女人的貞節的重視,在進入宋代以後,已經形成了一種高調的社會文化,但能夠自覺實踐的畢竟還是少數,多數人並不去殉難,而是勸他人為了崇高的道德價值做出犧牲。這種高調的道德要求在文天祥以前就有存在,在其後也更有發展,但是像王炎午如此大膽地直接提出,形成對文天祥的道德輿論壓力,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次。
文天祥是千古一見的英雄,但是,身未亡,卻享受「生祭文」,傳世千古,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有文天祥一人了。
有人讚頌王炎午的這篇祭文:「感情壯烈,語言精湛,亦屬祭文中的傑作」。還有人認為:「洗鍊凝重,氣勢磅礴,對仗排列的句式使祭文鏗鏘有力,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有力地推動了當時形成的愛國主義思想浪潮,同時也體現出王炎午本人悲壯激切的忠貞氣節。」
中國人內心深處有一種道德崇高下對生命的冷漠,那就是對於為敵人俘虜的士人,與被玷辱的女子,都希望能夠以死守節。中國也許會善待俘虜的敵人,但不幸被俘或遭侮的自己人,如果不能迅速被殺,則最好及時自殺,以保持士人或者女人的貞節,反正是「期待」他們死掉。投降或屈服,意味著隨後無盡的罵名,如果被放回來,那與屈服和變節的結果差不多,一生中也會在道德歧視中受盡屈辱。當然,希望俘虜和被侮辱的女人自殺的人,卻是沒有犧牲的危險的,他們「安全」地道德觀望和審判,其任務只是給女人列貞節牌坊表彰,流傳烈士的英雄事迹。
然而,王炎午的祭文,在道德高調主義的熱情、壯烈下,卻掩蓋不住基本生命關懷的冷漠。他不是站在文天祥的生命立場來看待文天祥,而是以自己渴望卻不為的道德聖人標準,去要求妻離子喪的文天祥為了那個道德理想犧牲。文天祥的生死,需要他自己的抉擇,他的生命權只能由其自己支配;其他人,無論用多少聖潔的理想或者標準,都沒有要求別人去死的權利。
道德價值的實現,特別是需要生命的損害和犧牲,完全是個人的自由意志。所以,王炎午勸死文,是對文天祥生命的不尊重和冷漠,它的出現,並非什麼文化榮耀,反是一種文化悲哀。
從王炎午寫《生祭文丞相文》,到文天祥被殺,其間有長達三年半多的時間。當文天祥在監獄中歷盡折磨的時候,江南故國的人竟然不擔心他的健康,希望為挽救南宋做出卓越功勛的文天祥能夠多活些時日,而是希望他早死。他一日不死,王炎午們的心恐怕都不會安。王炎午們的心一直會為文天祥能夠按照自己的「理想」,敢於犧牲自己而擔憂吧。
讓王炎午們失望的是,文天祥並沒有看到他「好心」的勸死文;王炎午們也可以寬慰的是,他們顯然低估了文天祥的節氣,不用他們的「督促」,文天祥自有殺身成仁的勇氣和決心。
1282年十二月初九,當文天祥終於殺身取義,壯烈殉節。千里之外的王炎午得到死訊後的反應,是悲痛,也許更感慨,其中帶著心安之情,因為文天祥的死刑早就被他被判定了。在前一篇祭文的使命完成終結之後,他又作了一篇《望祭文丞相文》,第一句話是這樣的:「丞相既得死矣,嗚呼痛哉!謹此致奠,再致一言。」相比廣為流傳的正氣歌、過零丁洋,《六歌(擬同谷七歌)》更值得一讀。文天祥並非無情之人,他也牽掛戰亂中的妻、妾、子、女和妹妹,他也有「我生何不辰」的不甘,也有「我死誰當收我骸」的悲痛,但是終於選擇了慷慨赴死。這樣的文天祥才更完整。
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結髮不下堂。亂離中道逢虎狼,鳳飛翩翩失其凰。
將雛一二去何方,豈料國破家亦亡,不忍舍君羅襦裳。天長地久終茫茫,
牛女夜夜遙相望。嗚呼一歌兮歌正長,悲風北來起徬徨。有妹有妹家流離,良人去後攜諸兒。北風吹沙塞草淒,窮猿慘澹將安歸。
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噓欷,惟汝不在割我肌。汝家零落母不知,
母知豈有暝目時。嗚呼再歌兮歌孔悲,鶺鴒在原我何為。有女有女婉清揚,大者學帖臨鐘王,小者讀字聲琅琅。朔風吹衣白日黃,
一雙白璧委道傍。雁兒啄啄秋無粱,隨母北首誰人將。嗚呼三歌兮歌愈傷,非為兒女淚淋浪。有子有子風骨殊,釋氏抱送徐卿雛。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錢絡繡襦。
蘭湯百沸香似酥,欻隨飛電飄泥塗。汝兄十三騎鯨魚,汝今知在三歲無。
嗚呼四歌兮歌以籲,燈前老我明月孤。有妾有妾今何如,大者手將玉蟾蜍,次者親抱汗血駒。晨妝靚服臨西湖,
英英雁落飄璚琚。風花飛墜鳥鳴呼,金莖沆瀣浮汙渠。天摧地裂龍鳳殂,
美人塵土何代無。嗚呼五歌兮歌鬱紆,為爾溯風立斯須。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識桃李春。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風隨我鐵馬塵。
初憐骨肉鍾奇禍,而今骨肉相憐我。汝在北兮嬰我懷,我死誰當收我骸。
人生百年何醜好,黃粱得喪俱草草。嗚呼六歌兮勿復道,出門一笑天地老。
高中讀課文的時候知道的他。然後就覺得,文章中那麼多死,他都活下來了。
後來看書多了。就曉得了,氣節這個東西不是人人都有的。
到後來宋朝之後無中華這個句子一出,就想起了他。
看文言文的時候不懂,為什麼要跑到山裡絕食,為什麼要毀容報仇,也不懂為什麼明知道會死還是刺秦。時常覺得古人單純的可笑。為一件小事痛哭,為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去死。後來就曉得了,突然覺得特別特別可貴。
文天祥就是一個這樣單純的古人。他心裡有氣節,有信仰。活著就是為了驗證他心中的信仰。這麼多評論,沒有一個抖機靈說反話露嘲諷的評論。大家都一致口徑稱讚他的時候,我覺得我們都是好娃。
一個人一輩子總要堅持點什麼,把你的熱情奉獻給一樣東西。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用持續性的行動回答了什麼是節操的問題。
言出必行,知行合一。
大廈將傾之時,尤其見珍貴。
秩序的最終供應商,就是文天祥和岳飛這樣的人。反正在知道他從容就義前 面南而拜後,我很震撼。以至於後來有次想家鄉了,我也面南而拜,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拜之前是有一些好奇或者遊戲的心態在裡面的,但是拜下去的那一剎那,眼淚就出來了。
我做的事情只能感動我自己,而文天祥,他感動了後來人。
知乎里的人遭遇相同的情況時,90%直接投降,8%是那種不想投降卻又沒本事抵抗的人會昏昏然度過餘生,2%會跑到美國去。
能做到文天祥的,一個都沒有。
所以他偉大。
先生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捨生取義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帝王將相做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飾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無疑
文相能當此語!
但是書生掌兵,畢竟缺了將兵的能力,情懷偉大,在安穩現世當名於天下
脊樑
中華民族的脊樑
中國憑啥幾千年延綿不倒
就是這股浩然正氣
幾千年的歷史裡,有權謀有猥褻有軟骨有諂媚
但是,總有這股浩氣長存
快哉快哉
一個歷史人物,千年後這麼多回答竟沒有一個做一點負面評價,這就是最好的評價!文公可以欣慰了
忽必烈看了文天祥的正氣歌道:「好人,好詩,該殺。」
推薦閱讀:
※如何閱讀歷史書?
※五代十國的歷史記載很多,故事也十分精彩,為什麼就不如三國故事出名,被人熟知呢?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
※每次讀兩晉南北朝歷史都因人物繁多而讀不下去,怎麼辦?
※荊軻刺秦失敗真的是因為他劍術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