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清魏晉南北朝那段的歷史?
謝邀。
多圖預警。
想要理清順序,並不困難。
我來詳細解說一下,記住加黑的字體就行了:
撕逼大戰開始了,這就是魏、蜀、吳。
結果大家都知道,曹操用陰謀陽謀明說暗奪的摸,贏了。
這就是魏。
結果魏國被大臣司馬昭和他的兒子司馬炎給幹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篡權。
這就是司馬氏組建的優秀政府——西晉。
穩定而又統一。
和諧而又美好。
和諧而又美好。
安靜而又卓越。
有的同學問,真的么?
我就隨口一說。
很明顯,智商有問題。
這傢伙當皇帝,不被人玩兒都難。是的,晉惠帝讓人當傀儡了,把持朝政的正是他的媳婦——賈南風。
結果發生了八王之亂。
五胡趁虛而入,中原混戰,衣冠南渡。
西晉的臣民跑江南去了,建了個新都,這就是東晉。
呶,這就是南北朝的雛形啦。
呶,這就是南北朝的雛形啦。
劃江而治。
南朝一直穩定。
北朝是一群夷狄。
說好聽的,叫衣冠南渡,說難聽的,就是讓狗攆的。
南朝的順序是:東晉-宋-齊-梁-陳
北朝可就麻煩了。
衣冠南渡,霸道地佔有北方的是五胡。
各種大屠殺,隨手就屠殺幾十萬百姓,比牲口都不如。
史稱五胡亂華。
的確是有能力跑的都跑南邊去了,留下沒能力跑的在北方受苦。
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胡夏、冉魏、翟魏、西燕等等……你也用不著記五胡十六國的順序,太亂太麻煩。
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胡夏、冉魏、翟魏、西燕等等……你也用不著記五胡十六國的順序,太亂太麻煩。總之,不久後就被北魏統一了。
北魏內亂,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東魏被北齊篡了。
西魏被北周篡了。
最終,北周一統北方。
安定、和諧、美麗。
很厲害。
然後呢?
然後北周有個功臣,隨國公、大司空,名叫楊忠。
你沒聽說過他,但你聽說過他的蛾子。
他的蛾子叫楊堅。
楊堅的老婆是獨孤皇后,獨孤皇后是鮮卑貴族。
楊堅篡權鬧了革命,這就是隋。
因為他覺得「隨」這個字太隨便了,改成「隋」。
隋朝建立的時候,陳朝還沒滅呢。
楊堅同志的首要任務就是滅陳。
陳後主就是寫《後庭花》的那個。
多說一句。
多說一句。隋朝實質上到了隋二代楊廣就亡了。
隋末亂世,
百廢俱興。
最終迎來了盛唐。
(原日本制的盛唐圖不太準確,已刪,現在放的是維基百科的唐朝地圖)
(原日本制的盛唐圖不太準確,已刪,現在放的是維基百科的唐朝地圖)
以上。
拓展閱讀
=============================
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 豆子的回答
=============================
請大神概括一下,歐洲中世紀史的脈絡或結構圖是怎麼樣的? - 豆子的回答
=============================
南北朝,光看這名字就知道它是劈兩半的,即南朝和北朝。
北朝的前身是五胡十六國,當時,五胡內遷,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政權(成漢帝國特殊,在南方,後來被東晉咔嚓了)。西晉退縮江東,建立東晉。
420年,東晉的劉裕篡位,建立劉宋王朝,東晉滅亡。這就是南朝的開始。
439年,北魏蕩平中國北方大大小小的其他政權,分裂多年的中國北方重新走向統一。這就是北朝的開始。
一南一北,合起來就是南北朝。不過,南北朝只是一種總稱,在彼此攻伐的過程中,它們的內部系統都是在不斷更新換代的。南朝包括四朝——(劉)宋、齊、梁、陳;北朝包括五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為了便於講述,先說個總綱,再展開具體內容。
簡單地說,南朝就是宋齊梁陳四疊浪,後浪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北朝是先有北魏,北魏後來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東魏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周隨後統一北方,之後被隋取代,大隋消滅群雄,統一全國,成為最終的大贏家。
按照歷史學家的定義,南北朝是從420年開始的。就從420年開始說吧。
420年和421年,劉宋王朝和北魏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武裝衝突。
422年,劉裕一度籌備北伐,籌備還沒有完成就去世了。
同年,劉宋王朝因帝位之爭發生內訌,北魏皇帝拓跋嗣趁機南下,把勢力推進到了黃河南部。拓跋嗣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加點的熬夜,可樂咖啡濃茶兌一起喝,身子骨熬壞了,剛到30歲就騎著白鶴飛走了(423年)。
劉裕不幸,去世就鬧內訌,拓跋嗣命好,繼承他的大業的,是他的兒子拓跋燾。
拓跋燾文韜武略的水平比他的老爹高得多。按常理,他應該趁劉宋王朝內訌之際,一鼓作氣南下,但是,他繼位之後並沒有這樣做。不是不想,是不能,因為北魏後方還有強大的柔然在那裡虎視眈眈地盯著呢!
424年,柔然南下。拓跋燾御駕親征,率領兩萬人北上抗敵,他的才能是有的,但是這時候的他實戰經驗不足,被柔然大軍重重包圍,好不容易才擊退強敵。
當拓跋燾在塞外的層層包圍中殺開一條血路的時候,劉宋王朝的劉義隆也在陰暗殘忍的宮廷內訌中衝出重圍,成了這個帝國的最高領導者(424年)。接到這個消息,撤回大本營的拓跋燾長嘆口氣,他很清楚,因為柔然攪局,他已經錯過了南下的一個好機會。
425年,拓跋燾派遣五路大軍北伐柔然。柔然人不敢硬碰硬,一溜煙跑得沒影了。
429年,拓跋燾派遣遠征軍,離開國都將近4000里,先展開轟炸式攻擊,將敵人擊潰,再展開地毯式搜索,柔然人受到重創,內部分裂,元氣大傷。
拓跋燾與柔然人打架的時候,劉義隆在解決內部問題。當初他能在混亂的內訌中上位,主要是因為得到了權臣的支持。稱帝初期,實權有限,他不得不韜光養晦,等權臣被剷除了,大權獨攬了,他的勁敵拓跋燾也在與柔然的戰爭中佔據了戰略優勢,正磨刀霍霍地準備南下。
430年,劉義隆搶先出手,發動大規模北伐,先勝後敗,鎩羽而歸。第一次北伐就此收場。
431年到439年,南北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北魏主要在黃河以北活動,消滅了黃河北部的一些小政權。439年,北魏統一中國北方。
至此,南北對峙的格局最終形成。
440年到449年這九年里,南北雙方依然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彼此都在積蓄實力,等待第二輪交手。
450年,狼煙驟起,這一次是北魏搶先出手。劉義隆大怒,發動第二次北伐。由於準備倉促,決策失誤,南軍大敗。北魏軍隊長驅直入,飲馬長江,兵鋒幾乎推進到劉宋王朝的國都建康(今南京)。
戰後,圍繞著二次北伐的責任應該由誰承擔這個問題,劉宋王朝鬧內訌,宮廷鬥爭激烈,太子劉劭也捲入其中,想害死劉義隆。劉義隆哀怒交加,一度動過廢太子的念頭,卻遲遲不忍下手。
劉義隆很窩火,拓跋燾也很憋屈。
雖然北魏在第二次南北之爭當中獲勝,但是代價是孤注一擲,幾乎押上了所有的賭注。北魏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比較多,戰後,國內小規模暴亂此起彼伏,拓跋燾也是被折磨得心力交瘁。
一個叫宗愛的太監,跟太子不和,煽風點火,說太子結黨。拓跋燾一生氣,把太子的「黨羽」砍了,太子又氣又怕又無奈,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死了。太子一死,拓跋燾又是後悔得不行。宗愛擔心自己掉腦袋,就在452年發動政變,殺了拓跋燾。
消息傳到南方,劉義隆認為這是個好機會,發動了第三次北伐。然而這次北伐比較潦草,南軍稍一試探,感覺難度太大,就無功而返了。
453年2月,劉宋王朝發生政變——太子劉劭派軍攻入王宮,劉義隆慘死於卧室。
就這樣,拓跋燾和劉義隆這對打了一輩子的老冤家,以相似的死於非命的方式離開了人間。
為了保住帝位,劉劭不惜弒父,滅絕人倫,這可是作大死。他在皇帝的寶座上坐了不到3個月,就被三弟劉駿趕下來,腦袋也被剁了。
劉劭十惡不赦,劉駿的表現如何呢?劉宋王朝的大臣很快就會知道,跟劉駿相比,劉劭簡直就是活菩薩。
劉義隆的幾個兒子當中,劉劭本來是不受重視的,如果不是因為劉劭作死,他這一輩子連龍椅的毛也摸不著。當了皇帝之後,為了防止兄弟們以自己為榜樣,他大開殺戒,幾乎把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們殺了個精光。
南邊的劉宋宮廷里血流成河,北邊的北魏朝廷里也是鬼火飄飄。
太監宗愛殺死拓跋燾之後,立他的另一個兒子拓跋余為帝。沒多久,宗愛看拓跋余不順眼,就把他咔嚓了。
其實拓跋余是個很差勁的皇帝,很不招人待見,但是,無論怎麼說,他也是皇室子弟,哪能說殺就殺。宗愛這次一動手,有幾個大臣怒了,組了一個團,和宗愛對著干,擁戴拓跋濬(jun)登上了寶座。
拓跋濬,拓跋燾的孫子,曾經被宗愛氣死的那個皇太子的兒子。宗愛這一下是徹底完蛋了,拓跋濬一上台,就把他切了喂狗。
拓跋濬上台的時間是452年,去世的時間是465年,執政13年;劉駿上台的時間是453年,去世的時間是464年,執政11年。他們執政的時間基本上是重合的。
在他們執政的這十幾年裡,南北雙方基本上處於相安無事的狀態,大家還時不時開啟雙邊貿易,做點兒互通有無的買賣。
大致來說,拓跋濬是個文治型皇帝,執政理念和窮兵黷武的拓跋燾是反著來的,注重安撫民生,穩定內部,無奈當時北魏的內部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他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收效很有限。
拓跋濬的統治雖然算不上好,但是至少人家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內部阻力太大。劉駿呢?昏君,王八蛋,色情狂一個。
北魏不打了,劉駿開心得很,正求之不得呢!除掉了眾多兄弟(怕兄弟篡位)和能征善戰的武將(怕武將專權)之後,他天天在後宮開「海天盛筵」,聽說哪裡有美女,不管這美女有沒有丈夫,他都統統擄到皇宮。如果僅僅是好色,那也沒什麼,畢竟歷史上好色的皇帝太多了,但是劉駿做得很出格,突破人倫,破到了天際。如果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羅馬帝國艷情史》真是弱爆了。
464年,劉駿去世,465年,拓跋濬尾隨而至,離開人間。
劉駿的繼承人叫劉子業,是他的兒子。
劉子業,劉駿的加強版,劉駿突破人倫只是突破天際,劉子業則破了銀河系。劉駿已經夠黃暴了,但是跟劉子業比起來,劉駿簡直是謙謙君子。
劉駿當年大肆屠殺手足,沒有做得太絕,有幾個對皇位沒有威脅的弟弟還是活下來了。劉子業上位之後,繼承了他的老爹「大義滅親」的優良作風,把這些苟延殘喘的叔叔搜羅到一起,有的關押,有的殺頭,還把有的人肢解,挖出眼睛,放在蜜里腌成粽子。
劉子業喜歡惡搞,針對每個叔叔的特點,他給他們分別取了極有侮辱色彩的外號。其中有一個叫劉彧的,因為體形肥胖,被劉子業賜號「豬王」。劉子業把他關起來,在囚室的地上挖了一個坑,灌滿泥漿,再往裡面放一個裝著飯菜的木槽,讓劉彧照著豬的樣子,用嘴拱飯吃。
劉子業胡鬧了一年多,給民間增添了許多禽獸不如的花邊新聞,宮裡的一些大臣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發動政變,殺了劉子業,扶持豬王劉彧登基。
幾乎與劉子業被殺同時,北魏的拓跋弘繼承了拓跋濬的帝位。
這一年,拓跋弘才10歲出頭,大權把持在權臣手中。拓跋弘人小志大,隱忍不發,在中國歷史上著名女強人馮太后的支持下發動政變,誅殺權臣,重新奪回了大權。
劉彧政變和拓跋弘政變,都發生在466年,他們幾乎是同時站到了起跑線上。但是,當一號選手拓跋弘開始起跑的時候,二號選手劉彧卻站在原地左顧右盼。是因為劉彧肥胖,所以準備時間要長一些嗎?NO!因為他暫時還不能起跑。
事實上,在劉彧上位之前,劉宋王朝就發生了兵變,鬧事的是劉子業的三弟劉子勛。
劉子業是個瘋子、虐待狂加色情狂,劉子勛被這個失心瘋的大哥嚇怕了,擔心自己被幹掉,率先發動兵變,一路鑼鼓喧天地奔著國都殺過來了。就在殺往國都的路上,朝中幾個被劉子業搞怕了的大官也發動政變,幹掉了劉子業,扶持劉彧上位。
眼看著離皇位只有一步了,劉子勛接到了劉彧的聖旨——朕已經幹掉了罪魁禍首劉子業,你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劉子勛那一撥人傻眼了——造反圖個啥?不就是為了當皇帝?眼看著大業可成,劉彧卻捷足先登,這算是個啥事嘛!劉子勛朝聖旨吐了一口痰,並沒有回老家,而是自立為帝,然後帶著大軍繼續敲鑼打鼓奔著國都而來。
一開始,局勢對劉彧非常不利,劉宋王朝的版圖,劉子勛至少佔據了80%。但是在權力的刺激下,肥胖的劉彧氣喘吁吁地帶著拳擊手套上台,使出了一套神奇而威猛的組合拳,居然扭轉頹勢,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劉子勛打死了。
劉彧搞內鬥是一把好手,搞外斗是個慫泡。
467年,也就是幹掉劉子勛的第二年,劉彧派軍北上,向拓跋弘挑戰,結果一敗塗地,丟城失地。就是在劉彧手裡,北朝的實力壓過了南朝,此後再也沒有扭轉局面。
劉彧讓北魏揍了一頓,也就不想北伐這回事了,開始一心一意地搞內部清洗,剷除所有可能威脅到太子劉昱地位的皇室宗親。
472年,劉彧掛了,變成了一抔黃土,他9歲的兒子劉昱繼承了皇位。
476年,23歲的拓跋弘忽然駕崩,死因不明,成為歷史上的一樁懸案,9歲的拓跋宏繼位。
劉昱小小年紀就兇殘成性,發明了一大堆鎚子、剪子、鑿子、刀子之類的東西,經常微服私訪,看見誰不順眼就命令隨從把他們殺死,然後帶著屍體回宮,藏在密室里用發明的工具肢解屍體,以此消遣娛樂,嚇得老百姓白天不敢上街,家家閉戶。小小年紀就如此兇殘,長大了那還了得?
477年,蕭道成發動政變,殺了這個變態的小崽子,擁立劉昱的弟弟劉准繼位。
479年,蕭道成強迫劉准禪位,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南齊,劉宋王朝至此滅亡。
年紀幼小的劉准知道大難臨頭,在禪位大典上愴然哭喊——願生生世世不再生於帝王家!
在一個孩子撕心裂肺的血淚中,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創建的劉宋王朝煙消雲散,被驚濤拍岸的歷史巨浪砸成了塵埃。
遙遠的北方,龍椅上的拓跋宏雖然也只是個孩子,但是北魏並沒有上演權臣篡位的歷史大劇。因為在幼小的拓跋宏背後,站著一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強人——馮太后。(應該是太皇太后,為了簡便,以下簡稱馮太后。)
馮太后是漢人,執政期間銳意革新,在北魏大規模推行漢化改革,為游牧色彩濃厚的北魏建立了農業大國的雛形,也為北魏順利平穩地變成一個中原化的封建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82年,南齊首任皇帝蕭道成去世,其子蕭賾繼位。這兩個人都是賢君,喜歡搞建設,不願意打仗,與雄踞北方的北魏大致保持著友好往來,尤其是蕭賾在位期間,南齊還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盛世,史稱「永明之治」。
490年,感動北魏的馮太后去世,拓跋宏開始主政。
493年,感動南齊的好皇帝蕭賾去世,皇太孫蕭昭業繼位。同年,在拓跋宏的主持下,北魏遷都洛陽,實施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改革,史稱「孝文帝改革」。
拓跋宏是鮮卑人,但是在馮太后施政風格的影響下,他早已變成了一個漢化君主。為了繼續推行馮太后的施政理念,使北魏變成一個真正的中原化國家,拓跋宏把國都從山西大同遷到了河南洛陽,並大規模推進漢化改革,準備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統一中國。
對於北方發生的這場大變局,南方似乎耳目閉塞,並沒有什麼反應。蕭昭業繼位之後倒行逆施,南齊接二連三地發生政變,一連串的皇帝在宮廷內鬥中被剁得七零八落,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未免過於瑣碎,所以這裡略過不提,我們只需要知道當北魏進行大改革的時候,南齊正在搞內訌。
498年,元宏(就是拓跋宏,拓跋改成了元)大舉南下,聲勢駭人。南齊的一連串皇帝不像話,邊疆有幾個戰將還是很能打的,北魏雖有一些斬獲,但是代價極大,傷亡慘重。同年9月,元宏撤兵北歸,途中染病,於499年春季去世,繼位的是他的次子元恪。
500年,趁著南朝鬧內訌的機會,元恪興兵南下,佔領了南朝的荊州、揚州、益州等地。
502年,南朝政變,蕭衍篡齊,改國號為梁,史稱南梁,而蕭衍本人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褒貶不一的「菩薩皇帝」梁武帝。
503年,梁武帝派兵北上,抗擊北魏,雙方在淮南一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基本上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
507年,南梁大敗北魏,遏制住了北魏的攻勢,但是也難以繼續把戰線向北推進。
515年,北魏皇帝元恪去世,其子元詡繼位。
516年,北魏和南梁在安徽壽縣一帶劍拔弩張,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勢。梁武帝大耗民力,興師動眾地興建浮山堰,意圖用水攻的計策迫使北魏撤退,結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擊退北魏之後元氣大傷,只好暫停北伐。北魏撤退之後,再次陷入內亂的泥淖,被內部問題搞得焦頭爛額,同樣也無力南下。
元詡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孩子,朝政都由他的母親胡太后把持。經過外戰的消耗和內亂的折磨,北魏已經風雨飄搖,如果胡太后有馮太后那兩下子,未嘗不能扭轉頹勢。遺憾的是,胡太后離馮太后差得太多。
北魏建國初期,為了抵抗北方的柔然南侵,在邊疆地區設立了一支力量龐大的邊防軍,由鮮卑貴族當中能征善戰的人才統御。隨著柔然的衰落,邊防軍的地位漸漸有所下降。元宏推進漢化改革的時候,老派貴族扎堆的邊防軍極力反對,元宏說服不了他們,乾脆選擇無視,把他們扔在邊疆,任由他們吐槽,還設定了一些政策進行打壓。
523年,柔然發生大饑荒,餓急了的柔然人捲土重來,在邊疆附近的陰山黃河一帶燒殺搶掠,搶光了邊防軍的軍用物資。邊防軍活不下去,請求朝廷給予支援,胡太后跟打發叫花子一樣,只是隨便撥付了一點兒物資。
邊防軍本來就對朝廷不滿,胡太后這一下可是捅了馬蜂窩,被她氣炸了的邊防軍紛紛樹起反旗脫離朝廷。當地有些豪強大族也趁機招兵買馬,擴充勢力,其中有一個土豪的勢力極為龐大,他叫爾朱榮,當暴動平息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北魏境內首屈一指的大軍閥。
爾朱榮手下有三個戰將——高歡、宇文泰、侯景。後來,第一個創建了東魏,第二個創建了西魏,第三個搞垮了南梁。這三個人都是腹有鱗甲的一代梟雄,爾朱榮在世的時候,他們卻都得俯首帖耳。爾朱榮御下手段之狡詐兇狠,由此可見一斑。
528年,元詡密謀聯合朱榮率軍到洛陽誅殺胡太后及其黨羽,胡太后搶先下手,毒死元詡。爾朱榮打著為元詡復仇的旗號,呲著獠牙直撲洛陽,把胡太后沉河,立元子攸為帝,接著,他又以為元詡開追悼會為由,把宗室子弟和朝中大臣召集到一起,大肆屠殺,——史稱河陰之變。之後,爾朱榮返回大本營太原,在朝中廣布親信,在太原遙控著洛陽的政局。
元宏有一個侄子,叫元顥。爾朱榮在洛陽大肆屠殺的時候,元顥恰好在外鎮壓一場農民起義。聽聞洛陽慘案,元顥唯恐遭到起義軍和爾朱榮的夾擊,急忙南下投奔梁武帝。
528年10月,梁武帝派遣陳慶之率領一支7000人的軍隊護送元顥回國奪位。
529年5月,陳慶之攻入洛陽,元顥稱帝。
529年7月,爾朱榮率軍離開太原,殺氣騰騰地撲向洛陽,陳慶之提議請南梁派遣援兵,花天酒地的元顥卻一口拒絕,還密謀背棄南梁。在內外無援的絕境中,陳慶之腹背受敵,無奈南撤,元顥倉惶逃出洛陽,不久被爾朱榮殺死。之後,爾朱榮在中國北方橫掃群雄,盪滅其他割據勢力。到530年,他已基本上把中國北方收入囊中,一躍成為能夠與南梁分庭抗禮的人物。
530年11月,被爾朱榮捏在手裡揉來搓去的元子攸實在是受夠了窩囊氣,密謀了一次暗殺事件,在宮中埋伏武士,召見爾朱榮進宮,然後親自上陣,亂刃齊下,在大殿里把爾朱榮捅成了篩子。
同年,爾朱氏一家人發飆,攻入洛陽,手起刀落,砍死元子攸,改立元恭為帝。
元子攸一死,高歡立刻變臉,打起為先帝報仇的旗號,脫離爾朱家族,宣布與弒帝的爾朱家族不共戴天。
532年4月,高歡擊敗爾朱家族,進入洛陽,殺死元恭,另立元修為帝。
當時,在關中一帶,還有一股勢力強大的軍閥,領頭人叫賀拔岳,原先也是爾朱榮的戰將,趁著爾朱榮死後的大混亂局面割據關中,並在表面上保持著與高歡的友好往來。
因不滿高歡把持朝政,元修密詔賀拔岳討伐高歡,高歡搶佔先機,在關中策動內亂,殺了賀拔岳,隨後派遣侯景到關中接管賀拔岳的軍隊。侯景喜出望外,以為自己的好機會來了,大搖大擺地唱著「大王叫我去巡山」,火速奔赴關中。走到半路上,關中傳出消息——賀拔岳的部下已擁立宇文泰當了大佬。侯景只好無功而返。
534年,元修逃離洛陽,投奔妹夫宇文泰(元修的妹妹是宇文泰的honey)。高歡一看皇帝跑了,隨手立傀儡皇帝元善見。——史稱東魏。
同年12月,宇文泰殺死大舅子元修,另立傀儡皇帝元寶炬。——史稱西魏。
至此,北魏滅亡,一分為二,元善見和元寶炬名義上是皇帝,實際上大權都分別掌握在高歡(東魏)和宇文泰(西魏)手中。
東魏和西魏對峙的許多年裡,大小征戰不斷。從北魏接盤的時候,高歡占的蛋糕大,宇文泰切的蛋糕小,東魏對西魏佔據絕對優勢。然而就軍事才能而言,宇文泰略高一籌,所以在東西交戰的那許多年裡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處於攻勢的東魏屢攻屢敗,處於守勢的西魏屢守屢勝。
547年初,一代梟雄高歡去世,臨終時囑咐兒子高澄,務必盯住居心叵測的侯景,這個人有用,但是不好用。不出高歡所料,他屍骨未寒,侯景就起兵叛亂,並打算聯合西魏的宇文泰。然而,侯景想錯了兩件事:其一,高澄並不像他想的那麼弱;其二,侯景追隨高歡的這麼多年裡,早就把西魏得罪了,宇文泰對他的戒心很大。侯景被東魏和西魏逼得走投無路,只好倉皇難逃,投奔南梁的梁武帝。
當侯景來到南梁的時候,梁武帝蕭衍已經當了46年皇帝。梁武帝是個狂熱的佛教徒。在統治的前半期,他的表現相當不錯,在執政的後半期,他大肆耗費國力興辦佛事,搞得國庫空虛,田園荒蕪,民不聊生,幾乎把前半生攢下的家底折騰得底朝天。信佛信成這樣,恐怕也不見得比那些殘民虐民的軍閥好到哪裡!不知道他信的到底是佛還是魔?
侯景來到南梁不久,高澄派遣的追兵尾隨而來,與南梁大打出手。之後,高澄提議和解,條件是交出侯景。侯景唯恐被引渡回國,於548年8月發動叛亂,囚禁梁武帝,將他活活餓死。
549年,東魏發生變亂,侯景的老上司高澄遇刺身亡。西魏的宇文泰匆忙出兵,打算到東魏擄掠一番,結果,他的軍隊剛開赴國境,高澄的弟弟高洋就嚴陣以待,成功地禦敵於國門之外,迫使宇文泰不戰而退。
550年5月,高洋廢掉傀儡皇帝,改變高歡和高澄處其實而不慕其名的作風,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
高洋有精神分裂症,發混賬的時候禽獸不如,清醒的時候雄才偉略。宇文泰感覺這個精神病難對付,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南梁。高洋覺得宇文泰這塊老薑太辣,不好吃,也來動蕩的南梁湊熱鬧。就這樣,南梁成了群雄角逐的一個大戰區。
內有侯景叛亂,外有高洋和宇文泰趁火打劫,南梁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大亂之世,必有天縱英才,滄海橫流,必有中流砥柱,南梁也是如此。在平定侯景叛亂的過程中,南梁有兩個人漸漸脫穎而出,成了力挽狂瀾的中堅人物,他們就是陳霸先和王僧辯。
552年4月,陳霸先和王僧辯合力擊敗侯景,結束了長達4年的侯景叛亂,並於同年11月共同擁立蕭繹在湖北荊州為帝。
蕭繹的文藝修養在中國歷代帝王當中是數一數二的,然而,其人心胸狹隘,狠毒暴虐,書都念到了狗肚子里,登基之後,他不思安撫流離失所的百姓,整天召集一大幫文藝圈人士在皇宮舉辦文學沙龍,喝咖啡,抽雪茄,虛偽矯情地談論詩和遠方。為了穩固帝位,他還大肆屠殺同宗兄弟,毫不心慈手軟。
在這樣一個皇帝的管理下,南梁要是能復興,可真是見鬼了。不久,南梁發生民變,起義蜂起,蕭繹命令陳霸先出鎮江蘇鎮江,王僧辯出鎮江蘇南京,以便於彈壓民變。
554年10月,西魏興兵南下,直搗南梁國都荊州。555年正月初二,城破,文藝帝蕭繹被處死(沙袋壓死),西魏扶持蕭詧(cha)稱帝,建立了一個傀儡政權,史稱西梁。
當年,梁武帝曾派遣侄兒蕭淵明北伐,兵敗被擒,成了高洋的俘虜。如今,高洋一看宇文泰佔了大便宜,趕快拉著蕭淵明出發,帶著刀子叉子盤子,風急火燎地派兵直奔南京而來,也想學著宇文泰的樣子在南梁身上割一塊肉。行軍途中,他給鎮守南京的王僧辯寫了一封信,說老王呀,我帶著你們的新皇帝回來了,趕快殺豬宰羊,來城外接我。起初,王僧辯對高洋的提議是拒絕的,還派兵和高洋打了一仗,結果戰敗。王僧辯這一下害怕了,大開城門,迎接高洋入城,同意蕭淵明繼位。
陳霸先一聽這個消息生氣了,老王這個人太沒節操!——一對曾經親密無間的老戰友就此反目成仇。
555年9月,陳霸先發動突襲,老戰友王僧辯兵敗被殺,蕭淵明被迫退位,帝位由文藝帝蕭繹的第九個兒子蕭方智取而代之。在隨後的一年裡,陳霸先左右開弓,一隻拳頭抗擊北齊,一隻拳頭橫掃王僧辯的餘黨,兩拳出擊,打得虎虎生威。
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西魏的宇文泰這時候去哪裡了呢?為什麼建立西梁傀儡政權之後,他沒有再接再厲,而是沒動靜了呢?
因為,宇文泰老了,老得必須考慮後事了。他的繼承人宇文覺還是個孩子,幼子登基而被篡位的事他見得太多了,讓這樣一個孩子在亂世中壓場顯然是危險的。當死神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可聞的時候,當陳霸先在北齊和王僧辯的餘黨之間輾轉騰挪的時候,宇文泰對無止境地對外開疆拓土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而是想趁著有生之年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鍛打成鐵板一塊,然後把繼承人扶到不可撼動的鐵王座上。
556年正月,宇文泰在西魏推行新官制,削弱地方官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同年4月,他開始啟程巡視邊疆,巡視的結果使宇文泰很滿意——邊疆並無異動。在回朝的路上,他忽然感染惡疾,自知時日無多,急忙派人召來侄兒宇文護,委託宇文護幫他照顧幼子,完成統一九州的大業。在此時的宇文泰看來,內部已經固若金湯,邊疆也無強敵大患,把朝政委託給最放心的侄兒,由他輔佐幼子,西魏建立王圖偉業指日可待,自己亦可含笑九泉。然而,宇文泰忘記了四個字——禍起蕭牆。
556年10月,宇文泰去世。
557年2月,宇文覺廢掉西魏的傀儡皇帝,改稱天王,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
同年,宇文護逼迫宇文覺退位,痛下殺手,擁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繼位。
同樣是在557年,南梁也變天了,陳霸先逼迫蕭方智禪位,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陳。——史稱南陳。
559年,陳霸先去世,傳位給侄子陳蒨。同年,高洋喝酒喝高了,死了,傳位給兒子高殷。
560年,三國都有大事發生。
北齊的高演發動政變,篡了侄子高殷的位。
北周的宇文護打算另立一個聽話的傀儡,毒害宇文毓,宇文毓很清楚自己是遭到了暗算,臨終時趁著神志清明,當著其他重臣的面傳位給弟弟宇文邕,暫時挫敗了宇文護的陰謀。
南陳發生叛亂,叛軍聯合北齊與北周,水陸並進,一起殺向南陳國都南京。
事實證明,陳霸先、宇文泰、高歡三個人當中,陳霸先選擇繼承人的眼光是最好的。面臨強敵之際,陳蒨鎮定自如,兩線出擊,左掌封鎖長江險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右拳擊退叛軍和北齊聯軍,成功地捍衛了疆界,也終於使南陳的國勢得以落定。在此後的幾年裡,陳蒨勵精圖治,安撫民生,南陳的綜合國力嗖嗖上揚。
然而,陳蒨選擇繼承人的眼光不如他的叔叔陳霸先。
566年,陳蒨去世,傳位於兒子陳伯宗。
568年,陳伯宗的叔叔陳頊發動政變,篡了侄子陳伯宗的位。幸運的是,陳頊還算是個好皇帝,上位之後並沒有七搞八搞,而是繼續沿著陳蒨制定的路線大搞經濟建設,維護了南陳的和平和穩定。
與陳頊相似的是北齊的高演,高演的帝位同樣是從侄子手裡篡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好皇帝。然而,他在皇位上只坐了一年多就因病去世,從他之後,北齊昏君成串,勢力江河日下。
572年,在宇文護的陰影里隱忍多年的宇文邕發動政變,在大殿上親自動手,捅死宇文護,掃滅宇文護的黨羽,成功地奪回了政權。擦乾王座上的血跡,宇文護磨刀霍霍,準備發動對外戰爭,決定先消滅江河日下的北齊,再消滅南陳,完成宇文泰的未竟大業。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北齊是軟柿子,畢竟它也曾經是個強國,家底子在那裡擱著呢!為了增加勝算,宇文邕給陳頊寫了一封信,邀請陳頊共同出兵,夾擊北齊。
573年,南陳出師北伐,575年,淮南地區歸入南陳版圖。
577年,北周消滅北齊,宇文邕連戰馬都沒有下,就馬不停蹄地揮師南下,猛攻南陳。陳頊奮起抵抗,卻遭到了登基以來最慘痛的失敗。
可能是南陳命不該絕。就在陳頊被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宇文邕忽然去世,繼位的宇文贇(yun)是個小混蛋,無心征戰,禍亂朝政,大權旁落,漸漸落入楊堅手中,楊堅密謀篡位,暫時無心南征,南陳就這樣有驚無險地躲過了一劫。
581年,楊堅篡位稱帝,改國號為隋。
582年到586年,楊堅忙著穩固內部,安撫人心,平定叛亂,培植羽翼,並沒有大舉南下。
對於南陳,這4年未嘗不是一個積蓄實力的機會,但是,陳頊(582年去世)選了一個不靠譜的繼承人,他就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段子手陳叔寶。陳叔寶是個奇葩,凡是有利於建設國家的,他樣樣稀鬆,凡是有利於搞垮國家的,他樣樣精通。南陳落到他手裡,也就只能掰著指頭過日子了。
587年,楊堅廢掉了傀儡國西梁。
588年,楊堅派遣三路大軍伐陳。
589年,南陳滅亡。
590年,楊堅平定嶺南。
至此,隋朝一統天下,結束了中國自東晉南遷(317年)以來長達273年的南北分裂狀態。
大混亂時代,game over。
(以上為精簡版,詳細的精編版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閱過邊界)
====================================================================
感謝各位朋友的鼓勵,指出錯誤的朋友,尤其感謝。這個答案忽然讓我意識到自己可能是藍綠色盲,嗯,是個意外而痛苦的領悟。(尷尬臉)
一個類似的問題,掛在下面。
如何理清五胡十六國的脈絡關係? - 呂輕侯的回答
兩萬字長文,千萬慎入,算是我自己讀了這段時間的北朝史的一個總結,從社會史和政治史的角度,梳理一下從五胡亂華到安史之亂的政治變遷,因為內容過於宏大,自己又不是專業的,所以不免出錯,還望諸位海涵、賜教
==============================正文============================
八王之亂以來,西晉中央政權崩潰,中國再次陷入長期的混戰之中,經歷了長達兩百餘年的胡漢交融,歷史終於從秦漢帝國走向了新生的隋唐帝國,而北朝和關中,則再次成為了歷史的出口。
楔子:舊時代的終結
秦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極為強盛的時代(尤以西漢武帝至宣帝時期為頂峰),而其強盛的基礎則在於極為徹底的編戶齊民制度,國家通過控制編戶,強有力的保證了稅源、兵源的充足,為其開疆拓土提供了條件。
但是自西漢元帝以來,伴隨著官僚機構的逐漸腐化,地方豪族出現,他們包庇人口、武斷鄉曲,他們的存在與秦漢帝國的體制相對立,到了東漢中期,部分豪族通過家傳經學逐步轉變為士族,逐步從地方進入中央官界,進一步鞏固其勢力。與之同時,官僚機構進一步腐化,導致皇權弱化,外戚和宦官不斷的爭鬥導致了中央權威的喪失。在中央和地方兩股離心勢力的影響下,國家對地方日漸失去控制,最終本為監察區的州轉變為行政區,帝國開始走向瓦解。
西晉雖然實現了短暫的統一,但是士族和豪族完全佔據了中央與地方社會,國家對地方控制極弱,晉武帝繁瑣、細緻的布局正體現了西晉局勢的一觸即潰,最終在晉武帝去世後不久,毀滅晉王朝的八王之亂正式爆發。
八王之亂看似為宗室間的大混戰,但實質上則是被諸王引為幕僚的士族間的亂戰。宗王本身並無自身勢力,他們在出鎮一方之後吸收當地士人進入都督府,成為地方勢力的代言人,通過地方士族對州郡進行控制,趙王倫之孫秀、齊王冏之五公皆是地方上的次等士族代表(經知友@戴萬琦提醒,五公中四公籍貫不可考,身份難以認定,因為無關主旨,所以行文的時候未經查證,確實是我的疏忽,不過縱觀齊王冏及其他諸王的幕僚構成,說各個宗王在構成上屬於士族政權當無大錯,也感謝執正)。因而八王之亂實質上是離心於中央的地方勢力的亂戰,是中央皇權與地方士族之間的矛盾,體現了西晉社會整合的失敗。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內遷的胡人站上了歷史的前台。
綜而言之,魏晉時代無法統一最重要的問題,在於秦漢的編戶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士族和豪族成為了地方上的主宰,如何處理與其的關係,成為魏晉時代最為嚴峻的問題。
魏晉時代的北中國歷史可以分為三段:五胡時代、北魏時代、北朝時代。其中北魏時代以孝文帝遷都洛陽為界又可分為「後五胡時代」和「前北朝時代」。就北中國的具體事實而言,其主要矛盾有一橫一縱。
橫向的矛盾在於民族關係(魏晉時代的民族矛盾與近現代以來的國族矛盾截然不同,魏晉時代遠遠沒有出現政治意義的民族共同體,此時的民族是以文化為基本區分標準的,因而斷不可以近代視角觀之),胡族的活躍造成其塞北體制、文化與漢地的強烈衝突,造成強烈的民族矛盾,突出表現在兩趙時代,這一矛盾貫穿整個五胡時代。
縱向的矛盾在於階層關係(政治矛盾),長期以來士族都是官僚的主要構成,胡族君主如何處理與士族、寒門、地方豪族的關係,直接影響到帝國的統治基礎是否穩固的問題,這一矛盾在孝文帝門閥改革之後表現的尤為突出,造成了北魏末期的崩潰,並成為北朝時代最為重要的議題。
一、胡漢分治與兩趙時代
長期以來,北方的胡族都保持著部落制的社會組織形式,但是五胡的君主早已不是北方的單于,而是帝國的皇帝,如何處理胡族與漢族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之間的關係,便成為擺在胡族君主面前的重要問題。應該承認,雖然如劉淵這樣的君主對漢文化有著豐富的了解,但是胡漢社會的矛盾並不是靠君主的個人才能便可以解決的,在五胡時代初期,胡族君主對此往往沒有什麼辦法,因而他們只能選擇一種較為簡單的方式:胡漢分治。
所謂胡漢分治,顧名思義是對胡族和漢族兩種不同的社會實行不同的統治方式,一方面模仿漢人官僚結構,建立一套漢化的帝國系統,另一方面建立一套專門管理胡族的機構和組織,兩者互不干擾,同時並存。由此形成皇帝-官僚-州郡、大單于-酋長-部落兩套系統。
胡漢分治的重要標誌便是大單于的設立。大單于即是胡族機構的長官,一般由宗室擔任,諸如劉聰、石虎都曾任此職,兩趙時期大單于基本相當於皇位繼承人,大單于的專屬機構為單于台,下設左右輔及其他官吏,【胡、羯、鮮卑、氐、羌豪傑為之】,屬於胡族自治的範疇。
應該說胡漢分治的體制是極其簡陋的,並沒有試圖解決胡漢對立的問題,只是將之擱置以圖穩定,卻為王朝埋下了隱患。這體現了五胡時代前期,受制於時代的影響,胡漢矛盾的難以調和,而這種民族矛盾又深刻的體現在兩趙政權之中。
如果說劉淵冒稱漢室體現了他的漢化傾向的話,隨著靳准之亂的爆發,劉漢政權之內的胡漢矛盾也顯現出來。劉曜平定叛亂之後改國號曰趙,是為前趙政權。前趙雖與前漢一脈相承,但是在政治認同上卻是屬於兩個完全的系統,劉耀以【冒頓配天,以元海配上帝】,實則意味著拋棄了劉淵所宣揚的劉漢宗親的身份,回歸了匈奴傳統,體現了五胡時代的胡漢對立。
後趙政權的體制與前趙基本相同,同樣以大單于為核心構建了一套胡漢分治的體系,而其民族矛盾比之更為嚴峻,最終在宗室、武人的亂戰之中,後趙政權在冉閔的大屠殺政策中落下帷幕。
除了胡漢分治以外,兩趙政權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宗室之間的殘殺。谷川道雄在《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中直言,宗室在兩趙政權中佔據重要地位,實則是繼承於胡族部落傳統,宗室掌握了軍政大權,往往對皇權造成威脅,皇權為了鞏固權力提拔外戚、宦官,最終加劇了政治內鬥,引發了政權的衰亡。
應該看到,宗室問題體現了在五胡時代初期胡族傳統和漢族體制的衝突,如何抑制宗室,加強皇權成為五胡時代的重要命題。
總而言之,兩趙時代作為五胡時代的前期,是胡漢矛盾最為激烈的時代,內亂、屠殺層出不窮,體現了胡漢衝突對於政權穩定的烈影響。就其體制而言,主要體現在胡漢分治和宗室掌權兩個方面,顯現出胡漢融合依然任重道遠。
二、五胡時代的後期與秦燕對立
冉閔之亂後,後趙政權趨於崩潰,北中國再次陷入混亂之中,而繼之而起的則是前秦和前燕兩個政權,兩個政權處於五胡時代的後期,都對胡漢問題進行了一定的解決,促進了民族融合的過程,但是仔細考察兩國的體制,會發現由於地緣條件、社會結構的不同,兩個政權的體制存在不同的傾向,而這兩種不同的傾向也成為北魏政治的先聲。(同時存在的還有前涼政權,應當說諸涼政權保存了大量經學文化,為之後的胡漢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地緣獨立性,與北中國政治主線關聯較小,在此不論)
(1)前燕與士族政治
前燕政權應當說是五胡時代漢化較為成功的政權了,這與其特殊的地緣條件息息相關,晉末以來神州沉陸,地方勢力較大的豪族以塢堡的形式在亂世中生存,而那些勢力較弱或是不願忍受戰火的漢族士人則開始逃離中原,去往邊疆。陳寅恪先生敏銳的指出五胡時代漢人的遷徙大體有三個方向,向南投奔東晉、向西投奔前涼、向東投奔前燕。
由於前燕所處的關東地區歷來以文化見長,因而漢人士大夫的文化素養對前燕政權的性格產生很大影響,他們也成為前燕政權入主中原的中堅力量。前燕政權憑藉這一優勢,積極推崇晉室、僑置郡縣以便吸引、安置漢人,並建立一套漢族官僚體制,將士人吸納進入前燕政權之中。晉書如是記載,【時二京傾覆,幽、冀淪陷,廆刑政修明,虛懷引納,流亡士庶多襁負歸之。廆乃立郡以統流人……北海逢羨、廣平游邃、北平西方虔、渤海封抽、西河宋奭、河東裴開為股肱……於是路有頌聲,禮讓興矣。】
就體制而論,前燕與兩趙相比一個重大的區別在於其廢除了以大單于核心的胡族自治系統,整個政權的中上層只有一套統一的漢化體制,體現了五胡時代後期的進步。但是這並不意味整個前燕政權的體制都是一元化的,其中還設有軍封(營戶),即由宗室統領的軍事特區,這一區域由宗室自治,君主對其控制較弱,應該說是胡漢分治體制的改善版本,同時也是北魏軍鎮的先聲。與兩趙相比,其進步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軍封與州郡只是軍事與行政的對立,而不是胡漢的民族對立,其對立範圍已經大大縮小,第二,兩趙政權自上而下的設置了一整套胡族自治體制,而軍封只是作為特殊行政區存在,不涉及中上層的國家行政結構,中上層結構依然是一元化。
雖然前燕大量吸收漢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大多身處地方州郡或是中層官僚,真正佔據政治核心的依然是宗室貴族,不得不說這同樣體現了胡族傳統的影響。雖然前燕政權在體制上與兩趙時代的胡漢分治相比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在政治核心層宗室和皇權的鬥爭依然激烈,在劇烈的內鬥和上層自身的腐化之中前燕政權最終被前秦所滅。
(2)前秦與皇權政治
之後我們再來看前秦政權。前秦政權前期同樣沿襲了兩趙的胡漢分治體制,苻健在【永和七年,僭稱天王、大單于】,【洪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改姓苻氏】,同時這一時間前秦政權主要由氐族酋豪構成,【以南安雷弱兒為輔國將軍;定梁楞為前將軍, 領左長史……氐酋毛貴為單于輔相】。
然而到了苻生時期,大單于一職便不再見諸於史籍,胡族體制也逐漸被漢化體製取代,也就是所謂【繕宗廟社稷,置百官於長安】,到了苻堅時代,其行政體制更是進一步完善,應該說前秦政權同樣改進了胡漢分治的體制,為民族問題的解決做出了貢獻。
然而同為五胡時代後期,前秦政權卻顯現了與前燕政權截然不同的政治氣象。前燕後期已然是一派腐化之相,【王公貴戚,多佔民為蔭戶,國之戶口,少於私家;倉庫空竭,用度不足】,這樣的景象哪怕即使是敗亡之際也未在前秦出現,恰恰相反,史載其時【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谷川道雄甚至直言「讓人想到了類似漢唐統一帝國的極盛時期」,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異呢?我認為相當於從地緣條件和政治體制之中尋找答案。
如果說關東濃厚的文化氛圍造就了前燕的「士族政治」,那麼關中的景象卻是截然不同,自古以來關中地區彪悍尚武,文化素養相對較弱,故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俗語,加之東漢以來關中飽經戰火,士族進一步凋零,前秦政權內部士族勢力十分弱小,正是在這一特殊的社會條件下,前秦政權創造了與前燕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
苻堅統治期間,重用王猛等漢人官僚,打擊氐族權貴,建立了強大的專制體制。苻健皇后之弟特進強德【昏酒豪橫,為百姓之患。猛捕而殺之,陳屍於市】,鄧羌【與猛協規齊志,數旬之間,貴戚豪強誅死者二十有餘人。於是百僚震肅,豪右屏氣,路不拾遺,風化大行】,苻堅不禁感嘆:【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為尊也】。
前秦的這番景象不禁使人聯想到了同為關中政權的嬴秦與西漢,其厲行法治、打擊豪強之決絕,彷彿使人置身於恢弘的秦漢帝國,那是一個君權強盛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德昌明的時代,在苻堅和王猛的身上人們重新發現了這種「關中性格」。
在中國古代史的前半期,北中國存在兩個核心區域,也就是關中和關東,由於地緣條件和社會風俗的不同,二者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模式,正如戰國時代秦國與六國的對立一般,在五胡晚期,前秦和前燕代表著關中和關東再次對立起來,這一次的對立,也成為北周、北齊對立的先聲。
自秦漢而魏晉,漢族社會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政治傾向,一種強調君權至上,追求君主的絕對權威,另一種強調士族利益,主張將士族廣泛吸納入政權之中,前者是秦漢傳統,後者是魏晉風貌,前者代表皇權政治,後者代表士族政治,當民族問題逐漸緩解,更為現實的政治問題擺在胡族君主面前,是回歸秦漢帝制,還是接受魏晉現實,這樣的爭論從燕秦之爭延續到北魏時代,成為貫穿北朝史的重要議題,而此時仍只是萌芽。
然而秦漢帝國存在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了,在士族與豪族縱橫的魏晉時代,他們不可能建立一套覆蓋整個北中國的戶籍制度,更不可能重建秦漢時代「一君萬民」的政治體制。前秦政權打擊士族、豪強,卻無法建立完善的戶籍制度,最終導致了淝水之戰後由於對地方控制能力的不足,前秦政權土崩瓦解,可以說,前秦政權的敗亡,在民族矛盾的背後,同樣隱藏著政治上的矛盾。
田餘慶先生在《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中論及前秦的敗亡,認為之前苻堅遷徙氐人分守重鎮的政策導致了中央地區實力虛弱,是一大失政。但是苻堅之所以要遷徙氐人,恰恰是因為之前北海公苻重在洛陽謀反,因而才希望通過這一政策穩固關東。對於前秦政權而言,遷徙氐人是叛亂,不遷徙氐人同樣也是叛亂,這與政策本身並無關係,前秦政權本身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局,這個死局的關鍵就在於其所追求的秦漢體制。
綜上所論,前秦政權是民族矛盾和體制問題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由於此時民族間矛盾極深,五胡貴族在無法真正融入前秦政權之中,另一方面由於前秦打擊豪強的政策,他們對地方控制能力極弱,一旦叛亂爆髮根本無力阻擋。
苻堅和王猛嚮往著那個恢弘的秦漢時代,他不顧所有人的阻攔一心南征,只是因為他用一生追尋著那個【混六合為一家,視夷狄如赤子】的全新世界,也許他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該在在一個士族桀驁、夷狄奸詐的時代,追尋著不合時宜的理想,徒留後人憑弔。
關中與關東、皇權與貴族,在五百年後,歷史彷彿重新回到了秦與六國的時代,只不過這一次,歷史的出口更加遙遠。五胡晚期的燕秦對立,意味著胡漢矛盾開始逐步緩解,胡族君主開始探尋歷史的出路,開始嘗試建構一套全新的政治體制,待到北魏重新統一北方,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始。
三、崔浩事件與北魏的政治分野
淝水之戰後,統一的前秦政權開始崩潰,各個政權紛紛復立,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北魏政權,道武帝拓跋珪在參合陂大破後燕軍隊,自此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北魏的前身代國在五胡時代前期並無特殊之處,距離中原核心區也十分遙遠,那麼北魏政權究竟憑藉什麼樣的特質才會如此迅速的崛起呢?近人論及此時北魏體制,無不提及離散諸部一事。
【登國初,太祖散諸部落,始同編戶】,【道武平中原……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所謂離散諸部,顧名思義,即是將原有的塞北部落體制徹底打碎,由中央進行直接控制,以此達到加強皇權的作用。但是必須要強調的是,如果認為北魏就此便實現了中央集權,能夠對地方實行強有力的直接控制,恐怕與事實不符。
事實上,離散諸部的政策並不是道武帝的獨創,早在前秦時代,苻堅便實施了相應的政策,【散其部落於漢鄣邊故地,立尉、監行事,官僚領押】,這既印證了苻堅恢復皇權體制的志向,卻從側面證明了制度與現實政治的脫節,前秦最終便亡於社會整合的失敗。
魏晉時代中國之所以難以統一,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於如何整合以士族、豪族為代表的中層社會。士族和豪族在地方擁有強大勢力,使得可供王朝利用的編戶十分稀少,王朝的財政、軍事力量得不到保證,如果不能將這些中層社會整合進政權之中,帝國的統治根本無法穩固。而在胡族政權之中,以君長、酋豪為代表的部落首領同樣是與之性質類似的中層領袖,想要利用一項改革就徹底擊垮他們顯然是不可能的,所謂【始同編戶】更多的只是一種政治理想罷了。
胡族體制被打碎之後,如何儘可能的整合胡漢中層社會力量便成為擺在北魏政權面前的重要命題,由此產生了宗主督護制。宗主督護制是對漢豪族權力的承認,也是對胡族酋豪的妥協,使之成為北魏政權的基層領袖,既吻合漢地的社會結構,也是北魏前半期國家力量的極限。
北魏的歷史以孝文帝遷都洛陽為界,可以劃分為前後兩期,前半期為後五胡時代,後半期為前北朝時代,劃分的依據在於在孝文帝改革之前,胡漢民族矛盾依然是北魏政權的主要矛盾,但是政治矛盾也開始顯現,而到了後半期,隨著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民族融合逐漸完成,政治矛盾取代民族矛盾成為北魏政權的主要問題,開北朝之先聲。
自五胡後期以來,民族矛盾開始緩和,更為現實的政治問題開始顯現出來,亦即如何整合社會各個階層,鞏固政權的統治基礎,維護帝國的統治。這一問題在五胡後期便開始出現,前秦和前燕給出不同的解答路徑,北魏即將統一北中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一問題能夠得到順利解決,恰恰相反,北魏政權內部出現了鮮明的政治分野。這一矛盾的第一次突出展現,在於崔浩事件。
崔浩作為太武帝拓跋燾的首要文臣,為北魏統一北方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不僅僅是因為他屢出奇計大勝敵國,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他作為北方士族的領袖,積極幫助北魏政權吸收北方士族,擴大了統治基礎,推進了漢化進程。史載【冠冕州邦、賢儁之胄】【皆差次敘用】。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功臣,最後卻在國史一案慘死,近人對此事論述已多,尤以陳寅恪先生所論影響最廣。「崔浩事件的發生,表明在北魏的政治上,鮮卑部酋反漢化的力量超過了漢人儒家大族的漢化力量。」陳先生敏銳的抓住了北魏前期的胡漢民族矛盾,可謂真知灼見,但是一個令人關心的問題在於,在崔浩事件中太武帝的態度又是怎麼樣的?
《北史·崔浩傳》記載【帝大怒,使有司按浩……真君十一年六月誅浩,清河崔氏無遠近,及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浩之姻親,盡夷其族】,太武帝這種大怒應該說值得關注的,中國曆來重視史書,但是因史書編纂而遭致如此滅頂之災的事件卻並不多見,崔浩為太武朝首臣,為北魏統一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面對鮮卑貴族的攻擊,太武帝不僅沒有保護崔浩,反而藉機大肆打擊漢人士族,試想氐族豪酋何嘗不憤恨於王猛,但是即使他們想要誅殺王猛,苻堅又怎麼可能會應允呢?又據《魏書·崔浩傳》【世祖繼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毀之】可見鮮卑舊貴族對崔浩的不滿早已存在,而太武帝卻一心維護崔浩。那麼何以在國史案中太武帝的態度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崔浩與太武帝之間的關係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不由得讓我們深思其背後的政治因素。
《北史·盧玄傳》記載【浩大欲齊整人倫,分明姓族。玄勸之曰:「夫創製立事,各有其時,樂為此者,詎幾人也?宜其三思。」浩當時雖無異言,竟不納,浩敗頗亦由此。】崔浩所謂【分明姓族】直指恢復魏晉時代的門閥體制,讓漢人士族進入進入北魏的政治核心,是孝文帝分定氏族的先聲,太武帝與崔浩關係的轉變,或因於此。
太武帝在位期間南征北戰,統一北方,同時重視儒學,設立國子太學,加之部落傳統的影響,太武帝的政治傾向帶有鮮明的皇權色彩,強調君主的權威,然而崔浩在得勢以後,試圖建立門閥體制,這與太武帝的政治理想背道而馳,二人雖然表面上關係如舊,但是暗地之中確實矛盾叢生,最終導致了國史之案中太武帝不僅不維護崔浩,反而將之夷族的慘劇。
由此我們再來重新梳理一下崔浩事件所反映的現象,從民族矛盾的明線上來看,崔浩死於胡漢矛盾,但是從政治分野的暗線上來看,太武帝皇權政治與崔浩門閥政治的矛盾才是崔浩之悲劇的內在原因。
在北魏政權內部存在皇權君主、漢人士族、鮮卑貴族三種政治勢力,分別對應著秦漢帝制、魏晉門閥、塞北部落三種社會體制,太武帝與崔浩因漢化的共同目標結合起來,崔浩幫助北魏吸收士人鞏固其統治基礎,太武帝則給予漢人高門以優待,二者共同合作,共同限制鮮卑舊貴族的反動。然而到了太武帝後期,隨著士族大量進入政界,之前掩蓋於漢化目標之下的太武帝和崔浩的政治分歧日益凸顯,最終導致了二人的決裂,太武帝最終借鮮卑舊貴族之力對崔浩及漢人士族進行強力打擊。
過去論及北魏政治,關注胡漢矛盾者多,重視政治矛盾者少,應當來說,在漢化集團內部,依照其政治理想的不同,又可分為皇權派和門閥派,因而北魏政權內部,既存在胡族勢力與漢化集團的對立,也存在內亞部落體制、秦漢皇權政治、魏晉門閥體制三種不同政治傾向的對立,而這樣的鬥爭在北魏之後的歷史中依然存在,影響了北魏後期的歷史。
四、太和改制與北魏的門閥化
崔浩事件後,原本相互平衡的政治格局受到衝擊,北魏政權由此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動亂,宗室之間相互傾軋,甚至連太武帝本人也死於宗愛之手,而政權重新獲得穩定,已經到了文明太后時期,因崔浩事件而一度減緩的漢化進程至此進入了發展更為迅猛的新時代,而政治傾向的矛盾也更見明顯。
文明太后雖為母系,但實則是北魏皇權的代理人,觀其施政,也完全繼承了北魏君主百餘年來的集權政策,並通過太和改制將之提升到全新的境界,為隋唐帝國的統一奠定了制度基礎。
太和改制的主導者是文明太后和李沖,史載李沖【隴西人,敦煌公寶少子也】,為西涼王室後裔,然而西涼立國不久便為北涼所滅,後太武帝統一北方,李沖之父李寶投奔北魏,而李沖本人則【為文明太后所幸,恩寵日盛……於是始為富室】。可見李沖雖然家世顯赫,到敗亡甚早,到李沖之時只能作為官僚而非貴族從政,即使不是寒門,也只能算是次等士族。李沖其人,是太和改制的中堅力量,其政治勢力一直延續到孝文朝,其與文明太后的君臣組合,隱隱有苻堅、王猛之感。
文明太后的改制,首推均田制和三長制。關於這兩項措施對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貢獻近人論述已多,在此我想要強調的是作為社會組織體制的三長制的局限性。三長制重新規划了社會組織結構,層層分級設立管理官員,乍看之下彷彿回到了秦漢帝國時代,但是受制於時代限制,三長制和離散諸部一樣,收到的效果與制度構想存在較大差異。【太和十年,給事中李衝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長取鄉人強謹者】,可見李沖雖欲恢復漢制,但是仍必須向地方豪族妥協,由地方豪族擔任三長,因而倘若認為均田制和三長制的實施使北朝政權完全實現了對地方的直接控制,顯然是不合適的。
這裡想要多談一點的是,國人論及制度,往往將制度之變革視為重大分界線,然而考察歷史事實,其實任何制度都是受政治現實影響而變動的,比如曹丕實行九品官人法,論者往往認為這一制度標誌著門閥體制的正式確立,然而最初曹丕設立此制目的正是希望將鄉議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是由於士族力量的強大,逐步侵蝕了這一制度,才使其變成了我們熟知的樣子。再如科舉制度,論者認為隋文帝創立此制標誌著中央集權的強化,甚至將隋文帝視為僅次於秦始皇的中國第二皇帝,但是必須要指出,科舉制創立之初遠遠不是我們看到的樣子,直到唐朝中後期,士族依然是科舉士人主要來源,隨著中古士族的自身萎縮,直到宋代才真正成為我們所知道的完善的科舉制度,應該說科舉制的發展經歷了隋文帝、隋煬帝、武后直到宋代長達三百年的流變,將其功勞全部歸功於隋文帝顯然是不準確的,這種看法忽視了政治現實對制度的影響,忽視了歷史的動態演進。
太和改制的挫折證明了在士族、豪族控制地方社會的現實狀況下,想要通過打擊、消滅豪族建立由國家直接控制的編戶制度是完全行不通的,這就為孝文帝的門閥化改革埋下了伏筆。
近人論及文明太后與孝文帝的關係,往往以漢化為線索,因而大多認為孝文帝是文明太后的繼承者,此點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倘若我們仔細探究,會發現文明太后和孝文帝的政治傾向全然不同,文明太后一心試圖恢復皇權體制,然而孝文帝則重用士族,在北魏上層確立了門閥體制,這一點往往為論者忽視。
孝文帝遷都洛陽,標誌著北魏的漢化政策進入到最終階段,這一舉動意味著孝文帝決定放棄胡族傳統,徹底融入漢族社會,就此解決五胡時代以來困擾北中國兩百餘年的胡漢民族矛盾,實為五胡時代的真正終結。而其政策中對政治體制影響最為深遠的無疑是分定姓族的門閥化政策。
所謂分定姓族,旨在通過將以八姓為核心的鮮卑舊貴族融入新的門閥體制之中,與漢人士族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融合胡漢新統治集團,以此保證政權上層的穩定,維護北魏政權的穩定。同時對士族地位和權力予以確認,使之融入北魏政權之中,加強北魏對地方的控制力,以此在社會的上層和中層維持統治的穩固。
應當說,孝文帝的門閥改革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北魏上層社會的胡漢矛盾日趨消解,漢地以士族為代表的中層社會被納入體制之中,對於鞏固政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孝文帝的門閥改革卻忽視了作為胡族社會中層力量的北鎮武人,最終在三十年後爆發了六鎮之亂。
北魏政權的體制大體以州郡為主,同時在邊地或新征服地區等統治尚未穩固的地區設立軍鎮,即軍政合一的軍事特區,由此形成軍鎮-州郡的二元體制,然而必須要強調的是,這種體制與兩趙時代的胡漢分治截然不同,在北鎮之中除了鮮卑武人,同樣有大量漢人存在,由於特殊的社會環境,他們較早的消除了民族矛盾,通過姻親關係形成了類似於漢地鄉里社會的中層社會關係,成為北魏政權獨特的政治單元。
在早期的北鎮體制中,鎮民擁有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可類比於具有強烈榮譽感的貴族親兵,然而孝文帝門閥改制以後,上層統治集團日趨固化,隨著鮮卑貴族日益門閥化,與漢地風俗格格不入的北鎮武人不僅上升渠道被阻塞,甚至有日趨賤民化的趨向,而這種矛盾不僅體現在地方,在中央同樣有所體現。
在孝文帝最初的設想中,【若有高明卓爾、才具雋出者,朕亦不拘此例】,然而制度構想與現實政治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偏差,北魏的門閥體制自確立以來便日益固化,在崔亮設立停年格制度以後,武人的上升通道被徹底阻塞,門閥階層徹底固化,由此還引發了羽林軍叛亂,目睹此時的高歡坦言【吾至洛陽,宿衛羽林相率焚領軍張彝宅,朝廷懼其亂而不問。為政若此,事可知也】,可見北魏政權在後期已經腐化到了何種程度。正是在門閥體制日益僵化、腐敗的大背景下,被排除於這一體制之外的北鎮武人掀起了叛亂,最終吞沒了北魏政權。
那麼可否認為,是孝文帝的改革造成了北魏的衰亡呢?我認為不可,任何對於歷史人物的判斷都不能離開其所處的環境,孝文帝面對的與苻堅一樣,是一個死局。
首先,在孝文帝改革以來,胡漢民族矛盾日漸解決,然而政治問題則日益凸顯,如果說民族矛盾是一種橫向的矛盾,那麼政治矛盾則是一種縱向的、關於如何整合社會各個階層的矛盾,在北魏時代,士族在地方和中央都擁有極大的勢力,如果無法團結士族,那麼政權的統治不可能穩固,如果不能使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真正結合起來,那麼只能再一次重演崔浩事件的悲劇,而太和改制的挫折更是證明了試圖回到秦漢帝制根本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門閥改革是孝文帝唯一的選擇。
其次,另據毛漢光在《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中的統計,在太武帝統一北方以後,士族在中央的比例已經從36.7%上升至66%,而孝文帝時期則達到了77.5%,可見孝文帝改革並不是北魏的門閥化過程的起點,而是這一過程的完成。在北魏時代,任何一個統一北方的政權都不可能徹底消滅士族勢力,與之合作是唯一的選擇。胡族政權的士族化是這一時期無可避免的歷史大勢,即使太武帝一心阻攔,半個世紀後,崔浩的政治理想最終由孝文帝實現。
總而言之,孝文帝面對的是一個死局,實行團結士族實行門閥統治,意味著門閥貴族的日益腐化,中層社會發生動亂,而不實行門閥改革,則意味著統治基礎薄弱,國家國力弱小且受到社會力量的嚴重威脅,這是這一時期的社會結構決定的,孝文帝無能為力。只有當北鎮之亂後,缺乏士族傳統的關隴地區出現了一個融合北鎮武人和漢人豪族兩種社會中層力量的新政權,這一死局才會有答案。
《走向共和》中李鴻章說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對孝文帝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自西晉八王之亂以來,胡漢矛盾激烈,嚴重阻礙了北方政權的社會整合,而孝文帝幾乎以一己之力,將胡漢社會全方位的融合到一起,從此徹底解決了困擾北方社會將近兩百年的民族問題,功莫大焉,在北魏的殘骸與遺產之上,宇文泰和他的關隴集團即將繼承苻堅、文明太后、孝文帝對於新世界的偉大志向,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
五、軍政二元體制與北齊政局
六鎮之亂掀起了北方的動亂,各路梟雄漸次登場,最終北齊神武皇帝高歡整合各方勢力,在亂局之中定鼎中原,開創了東魏北齊王朝,然而北齊繼承了北魏的疆域和遺澤,也繼承了北魏後期以來的重重社會、政治矛盾,為其敗亡埋下了伏筆。(高氏政權自神武帝入主洛陽以來經歷了北魏、東魏、北齊三朝,為了行文方便,以下均簡稱北齊政權,北周政權如是)
六鎮之亂以來,北方陷入動亂,各方勢力先後登場,高歡憑藉其個人才能在信度建義、入主洛陽之後成功整合包括北鎮武人、河北豪族、洛陽士族在內的多方勢力,奠定了北齊政權前期的雄厚基礎。
然而複雜的政治集團也造成了北齊政權內部的不穩定,北鎮武人在高歡立國之後轉變為北鎮勛貴,原先在北魏政權中處於中層地位的武人如今已經躋身政權核心,洛陽士族是原先北魏政權的核心力量,依然擁有很大的政治勢力,因而親近孝武帝的河北塢堡豪族便成為高歡的首要打擊目標,高乾兄弟的悲劇蓋因於此。
在孝武帝西狩以後,高歡出於軍事、政治方面的考慮,遷都鄴城,由此確立北齊政權長達半個世紀的鄴城-晉陽軍政二元體制。六鎮之亂的核心問題在於北鎮武人與洛陽門閥之間的矛盾,如今這兩派勢力皆歸於北齊政權之內,政治隔閡極深,無法完成上層的整合,因而此時雖然與孝武帝時期一樣同為二元格局,但是矛盾早已不同,前期是孝武帝和高歡的矛盾,而後期則是高歡集團內部北鎮勛貴和漢人士族之間的矛盾。
晉陽是北齊政權的軍政中心,也是北鎮勛貴的勢力中心,高歡憑藉自身的才能和地位坐鎮晉陽、統領北鎮勛貴,總領與西魏之間的戰爭。同時,隨後派遣其子高澄入主鄴城,打擊鄴城權貴,培植以漢人官僚為主的自身勢力,構建完善的官僚體制,使鄴城成為北齊的行政中心。
應當說,在高歡在世時,鄴城-晉陽的二元體制運行的仍算順利,然而神武帝去世之後,隱藏在北齊政局中的矛盾日益凸顯。高澄在鄴城擁有一套自己的班底,其中又以楊愔、陳元康、崔季舒等漢人官僚為核心,而在晉陽,女主婁昭君被視為北鎮勛貴的領袖,而高澄只能依靠母后婁昭君和斛律金等忠臣的支持維持統治,這已經體現出作為北齊政權統治者的高澄對於晉陽控制力的不足。
這一傾向在高澄意外身亡後更加明顯,繼位的高洋為了穩固自身地位,積極謀求代魏立齊,然而未曾想卻遭到了母后婁昭君為代表的北鎮勛貴的反對,婁昭君直言【汝父如龍,兄如虎,猶以天位不可妄據,終身北面。汝獨何人,欲行舜、禹之事乎!】北鎮勛貴的激烈態度,一方面是出於對作為鄴城集團核心的漢人官僚的敵視,認為一旦高洋篡位,漢人官僚作為嫡系的地位會上升到北鎮勛貴之上,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北鎮尚武傳統,對於高洋篡位資格的不認可。然而最終,高洋還是依靠高德政、楊愔為首的漢人官僚的力量成功嬗代,這也體現體現了高澄、高洋時期鄴城官僚的相對優勢。
然而高洋去世後,其子高殷成為北齊的新任統治者,幼主殷弱,這也為對鄴城官僚早已不滿的北鎮勛貴提供了機會,在太后婁昭君的策劃之下,北鎮勛貴發動政變,包括楊愔在內的鄴城核心官僚盡遭屠戮,高洋之弟高演被擁立為帝,至此北鎮勛貴徹底掌握了北齊政權,以婁昭君為代表的北鎮勛貴對帝國政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皇位繼承實行全面干預,兄終弟及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北鎮勛貴逐漸老去,政治勢力逐漸減弱,而給予勛貴集團致命一擊的,則是女主婁昭君的去世,由此鄴城和晉陽的勢力再次發生顛倒。當時的統治者高湛重用祖珽、和士開等近臣,形成了圍繞在皇權身邊的恩幸勢力,武成帝時期以恩幸勢力為支持的皇權迅速擴張,重新實現了皇權的一元化,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北齊政權的強盛,恰恰相反,在無盡的政治內鬥、官員腐化之中,北齊政權的政治氛圍日漸腐敗,國力日漸衰弱,最終亡於北周之手。
縱觀北齊政局,複雜的政治組成給北齊政權帶來了眾多矛盾,甚至可說是傳統北朝所有政治矛盾的集合,當神武帝在世時,尚能維持各個勢力的平衡,而神武帝去世之後,北齊的政局也就日趨崩潰。這裡包括了鄴城-晉陽的軍政二元格局、漢人官僚和北鎮勛貴的政治對立、胡漢的文化衝突,也包括了皇權與霸府的矛盾、上層政治核心與中層社會勢力的矛盾,有女主幹政、有恩幸專權、有勛貴政變、有士族腐化,可以說自八王之亂以來的所有困擾北朝的歷史矛盾在北齊四十四年的歷史之中都能找到印證。北齊政權的種種矛盾,實際上是舊時代最後的詛咒與玩笑,在荒誕與血腥之中,北齊政權落下了帷幕,而新的世界,則將在關中浴火重生。
六、關中:通過帝國之路
正當爾朱榮入主洛陽,北魏朝局內亂不休時,一支人數稀少的西征軍正在前往關隴的路上,他們的目的很簡單,是要平定万俟丑奴的叛亂,這樣的叛亂在六鎮之亂以來並不稀奇,大概短則數月,長則三五年便可平定,然而無論是西征軍首領爾朱天光還是賀拔岳,亦或是其時仍為賀拔岳別將的宇文泰都不會意識到,他們正走在一條即將改變整個中國歷史的大路上,一條通往隋唐帝國的恢弘大道。
關中,因其特殊的地緣條件、社會風俗,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是個獨特的文化區域,其尚武的民風與關東的門閥士族截然不同,故而中國自古便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俗語,《隋書·地理志》指出關隴地區【地接邊荒,多尚武節】,而關東地區則是【多尚稼穡,重於禮文】,再加之漢末以來關中地區飽經戰火,經濟水平不斷下降,加之胡族的滲透,關中的文化氣息日漸凋零,江統在《徙戎論》中寫道【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雖不免有誇張之嫌,但是也可大略了解其社會風貌。
關中特殊的社會導致了這一地區的士族高門並不多見,這點可以從《周書·儒林傳》中看見端倪。《周書·儒林傳》中立傳者只有六人,且其中一人來自江南,五人來自關東,沒有一人為本籍人士,而《北齊書·儒林傳》中立傳者共十六人,全部來自關東地區,這當然不能說明關中沒有一個文化高門,但至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在士族數量和質量上與關東地區的極大差距,即使是關隴地位最為崇高的韋杜楊蘇在北魏朝堂之中也鮮有高位,遑論其他。
魏晉時代,社會中層勢力主要有士族和豪族兩種,相較之下士族因為可任官僚,因而地位較豪族為高,大多是家學傳世,而豪族則依憑其自身勢力,以耕戰合一的塢堡形式維護地方秩序,大多具有豪俠氣質,正如《隋書·地理志》所言,關中地區【豪強者縱橫】,豪族的普遍存在是關中地區與關東地區最為顯著的不同,作為地方勢力的豪族與士族相比更具尚武精神,而少奢靡之風,因而不易腐化,他們在日後也將成為關隴集團的骨幹力量。
正是這樣獨特的條件,才孕育出了以府兵製為核心的關隴軍事政權,掃去五胡以來數百年的陰霾,他們即將探尋到歷史的出口,將中國歷史帶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就在北魏的廢墟和遺產之上,創造出隋唐帝國兩百年的輝煌!歷史,在七百年後,再一次回到關中。
爾朱榮被殺之後,爾朱集團乃至整個北朝政局都陷入了分裂,面對如此巨變,西征軍領袖爾朱天光決心東還,而賀拔岳則深知王業不可復興,決議【且鎮關中,以固根本】,從此徹底放棄東還之可能,立足於關中。賀拔岳很快與侯莫陳悅聯合攻下長安,將一支西征軍成功轉化為一個關中政權,為關隴集團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立足關中之後,賀拔岳隨即開始了本土化政策,廣泛延攬【六郡良家之子】,包括蘇綽、韋孝寬在內的眾多關隴豪族便在這時進入政權之中,可以說關隴集團整合北鎮武人和關隴豪族的基本政策在賀拔岳時就已見雛形,實為宇文泰之關隴集團之萌芽。
然而由於武川領袖賀拔岳遇刺身亡,關隴政權再一次陷入動蕩之中。針對當前的亂局,北鎮武人中有人主張擁立荊州賀拔勝,而趙貴則力排眾議,擁立了賀拔岳左丞、夏州刺史宇文泰,宇文泰迅速返回關中穩定政局,並迅速平定了侯莫陳悅,使得關隴政權真正穩固下來,後孝武帝與高歡的矛盾徹底激化,孝武帝西狩,西魏政權至此正式確立。
宇文泰確立政權之後,延續了賀拔岳時代的關隴化政策,並將之制度化、體系化,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蘇綽的六條詔書,尤其是擢賢良一條,體現了西魏政權立足關隴、否定門閥體制的政治傾向。同時,北鎮武人作為原先北魏軍鎮系統中的中層勢力在尚武精神、維持基層社會穩定這一方面與同為中層勢力的關隴豪族暗合,這也是二者進一步的融化提供了條件。
然而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府兵制的創立,府兵制不僅僅是一種兵制,更是整個關隴政權社會體制的核心。府兵制的成型意味著影響中國歷史近一百五十年的關隴集團正式成型,關隴政權的內部整合得以實現,同時也意味著一種與之前兩百年來北朝的歷代體制絕然不同的新型關隴軍國體制最終成型,以此為基礎的歷代關隴政權混一寰宇、威服四方,開創了隋唐盛世。
當時的西魏政權內部包含了三種政治勢力,北鎮武人、關隴豪族、北魏士族,其中隨孝武帝入關的士族們在西魏政權中從未佔據高位,可見關隴政權的尚武特性,而在前兩者中,以北鎮武人為核心,而以關隴豪族為骨幹,前者佔據了政治權力中心,而後者則在中層支撐著關隴政權,而府兵制則是二者連結的橋樑。府兵制的創立,意味著將原本分屬於胡漢社會的兩鍾中層力量全面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凝聚力極強的關隴軍事集團,甚至可以說,府兵制和關隴集團本身就是關隴軍國體制的一體兩面。
大統九年,經歷了邙山大敗之後,宇文泰【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是府兵制發展的重要階段,意味著西魏政權進一步吸收關隴豪族,擴大其統治基礎。而大統十六年,【籍民之有材力者為府兵】,後逐漸形成了柱國大將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的政治等級序列,其中儀同三司以上的等級具有開府權,以此形成二十四軍的基本軍制,是為府兵制的正式形成。而之後蘇綽主導的周禮改制則建立了與之配套的文官系統,實現了府兵制的文武合一。
與府兵制配套的眾多政策比如均田制、輸籍法都是在宇文泰、蘇綽時期便已漸次展開,但是必須要強調的是,這一系列加強中央的措施都是以府兵製為核心而展開的,在府兵制的條件下,豪族被納入專權,其控制的人口逐步轉變為編戶齊民。沒有府兵制所形成的關隴軍事集團,其他政策便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府兵制將自西漢以來便處於對立面的皇權和豪族結合起來,實現了二者的共存,正是由於府兵制的存在,關隴政權才能在缺乏編戶基礎的魏晉時代重新實現統一,府兵制一方面在政治上加強了集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在社會上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和動員能力,因此是整個關隴政權的核心。
在府兵制的等級序列之中,北鎮武人佔據高位,而關隴豪族則位於中層。八柱國之中,除不領兵的元欣之外,其餘七位均為北鎮武人,十二大將軍中有七人為北鎮武人,開府儀同三司之中北鎮勢力也在半數以上,而在儀同三司及其以下則以關隴豪族為多,由此也可管窺其時的政治構成。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近人論事,往往經常使用「集團」概念,諸如所謂【豐沛集團】【潁川士人集團】等等,包括我也是如此,但是我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陳寅恪先生最初提出關隴集團的概念,與今日論史者常言之集團有很大區別,今人所謂集團,大多只是指其政治核心層,而不包括其下的兵士,比如豐沛集團所指代的是蕭何、樊噲、曹參等人,而並不包括元從劉邦起義的豐沛子弟,但是關隴集團,不僅僅包括宇文泰、獨孤信等上層領袖,還包括了作為政權中層骨幹的眾多豪族,可以說陳寅恪先生的本意更接近集團的本來含義。
最後需要就軍國體制的問題做一個說明,我之前在論及秦代時也用過這一概念,由此也產生了一些爭議,我想說明的是此處強調的軍國體制固然是與近代以來的法西斯主義截然不同,但是在秦國、關隴政權的體制卻同樣是一種「以生產供給軍事,生產為軍事服務」的特徵,可以說軍事就是政權本身的核心命題,這也就是我稱其為軍國體制的理由,當然這絕不意味著這種體制與二戰時期的法西斯體制相同,毋寧說這是軍國體制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不同表現。
另外,關隴軍國體制(或可稱府兵軍國體制、新關中軍國體制)和秦代的的關中軍國體制也有很大差別,這主要是由不同社會結構決定的,關中地區的特點就是缺少文化氣息濃厚的貴族、士族,因而具有尚武精神,便於形成動員機制,然而由於時代不同,關隴軍國體制與關中軍國體制也存在很大不同。關中軍國體制的核心在於軍功授爵,而關隴軍國體制的核心在於府兵制,二者都不僅僅是單一的爵制、兵制,更是塑造整個軍國社會的核心元素,是整個軍國體製得以運轉的關鍵,其不同在於社會結構的差異。
戰國時代宗族解體,核心家庭成為主要的社會形態,政府通過編戶齊民將其整合起來,通過軍功授爵鼓勵百姓耕戰以獲取爵位,是一種國家直接針對個人的整合機制。而魏晉時代,雖然關隴地區士族薄弱,但是個人並不具有戰國時代的獨立性,而是依附於豪族,可以說豪族的塢堡才是這一時期的基本單位,因而軍國體制的動員對象不再是個人,而是豪族,而府兵制則是將豪族及其鄉兵整體納入中央軍制之中,豪族可以憑藉軍功提升職位,以此實現社會流動,促進軍國體制的擴展。
府兵制的完善標誌著關隴軍國體制的成型,然而在關隴政權之中依然存在著政治上的變動。宇文泰雖為關隴集團的領袖,但是其地位並不穩固,其掌權本身便有偶然性,其他柱國此時仍與之【等夷】,類似於關隴集團的盟主,而不具備明確的上下級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宇文泰為了穩固其勢力,必然會加強提拔自己的親信,而其中最為顯著的例子便是宇文護和于謹。
在平蜀、伐江陵兩次大戰役中,于謹和尉遲迥的地位得到提升,這可以說是宇文泰側重加強嫡系權威以壓制其他柱國的主動策劃。然而宇文泰的突然病重又使得政局重新開始動蕩,宇文泰遺命其從子宇文護輔政,然而其時宇文護僅為大將軍,包括獨孤信在內的多位柱國大將軍並不滿於這一安排,【群公各圖執政】,正是宇文泰嫡繫於謹力排眾議才確保了宇文護的執政地位,然而這一權力變動還是引發了關隴集團內部的政治動蕩,曾經擁立宇文泰的趙貴和獨孤信謀圖政變,事敗被誅,進一步削弱了北鎮武人的勢力。
宇文護執政後迅速實現了魏周嬗代,然而關於宇文護和皇權之間的爭鬥卻愈演愈烈,宇文護甚至廢殺了兩位皇帝,最終周武帝誅殺了宇文護,重新恢復了皇權的絕對權威,也就是在周武帝時期,府兵制進一步擴展,【改軍士為侍官, 募百姓充之,除其縣籍,是後夏人半為兵矣】,府兵制就此徹底深入到基層社會之中,便在此時一舉吞併了腐敗的北齊政權。
自宇文泰執政開始,宇文氏的權力便是不斷加強的,雖有宇文護的專權,但是到了周武帝之後這一趨勢更加明顯,武宣之際,作為皇帝近臣的內史、大御正權力進一步提高,皇權更加強化。然而宇文氏加強皇權的舉動實則挑戰了關隴集團的共同利益,尤其是作為關隴集團中堅力量的關隴豪族,他們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長期處於宇文氏嫡系和北鎮武人之下,隨著北鎮元老的逐漸凋零,關隴豪族開始抬頭。
政局的轉變發生在宣帝的暴斃,此時作為皇權近臣的劉昉等人決心擁護楊堅輔政,這一政治變動再一次引發動蕩,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掀起了三方之亂,覆蓋了關東、巴蜀、江陵的大面積區域,甚至可以說除了關隴本地之外,北周全境都陷入了叛亂之中。楊堅此時積極團結內部力量,任用韋孝寬、高熲、李德林等人,最終平定了三方之亂,而這些楊堅嫡系和關隴豪族,也取代日漸凋零的北鎮武人,成為關隴政權的核心。西魏政權中的改胡姓、改漢姓事件,與其說是民族矛盾的再起,不如說是政治核心轉移的反映。
就關隴政權的發展而言,周隋革命具有比魏周革命更為深遠的歷史意義。可以說周隋革命以及三方之亂的根本原因是宇文氏加強集權的舉動侵害了關隴集團的利益,由此關隴集團放棄宇文氏,重新選擇代理人的過程。周隋革命不僅僅是一家一姓之轉變,更是政權核心從北鎮武人到關隴豪族的轉變,關隴政權最終以這樣的方式實現了本土化,再次實現了政治整合,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在經歷了一百年的動蕩和整合之後,關隴政權憑藉其強大的動員力和凝聚力,終於邁向了歷史的出口,楊素南征的黃龍戰船,即將征服衰朽的六朝衣冠,在經歷了三百年的殺戮與動蕩之後,楊堅和他的關隴集團終於實現了苻堅和孝文帝的偉大理想,一個混一寰宇的偉大帝國即將誕生,一個恢弘壯麗的偉大時代即將到來!
後論 關隴時代的終結
行文至此,對於北朝政治史的梳理便已告一段落,但是因為關隴軍國體制一直延續到唐中期,因為其連貫性,不妨簡單梳理一下自隋朝統一到安史之亂的後續歷史,以便對這個時代有一個完整的理解,因為不關宏旨,所以可能引證更為簡單,煩請諒解,具體的論證可參考後附的參考論文。
府兵制和關隴軍國主義無疑是一種戰爭時代的特殊制度,隨著隋朝實現了統一,必然要從以武立國轉向以文治國,同時正如前文所述,因為府兵制和關隴集團是一體兩面,因而對於皇權而言,如何擺脫關隴貴族的影響,樹立皇權的絕對權威,從關隴本位轉變為沒有地域本位傾向的普世帝國,便成為隋唐政權的重要問題,以下就這兩個問題進行論述,首先是關於關隴集團的瓦解問題。
其實隨著隋朝統一進程的開展,絕對的關隴化便是不可實現的,擴大統治基礎是皇權的必然選擇。比如開皇時期的四貴之中,楊雄、蘇威、虞慶則為關隴集團成員,高熲則是關東人,但主要依靠隋文帝的幕僚身份掌權而非關東士族身份,可見隋文帝時期關隴集團雖然仍然佔據優勢,但是並非沒有裂痕。
然而在隋文帝時期,關隴本位仍然為主流,以下可資印證。第一,隋朝中關東人的代表李德林仕途及其不順。第二,隋文帝時期多次遷徙山東士族,並禁止士族間相互通婚。第三,便是楊廣和楊勇的儲君之爭。楊廣背後依靠的是楊素為代表的關隴集團,而太子楊勇依靠的則是文帝朝首臣高熲,然後最終的結局卻是楊廣成功立儲,而高熲作為統一的第一功臣卻從此離開了政治中心。
然而楊廣登基之後卻沒有順從楊素的意願,一方面延續了遷徙山東士族的政治措施,另一方面著手打擊關隴集團,【令魏周官不得為蔭】,同時營建洛陽,決議遷都擺脫關隴集團的政治束縛,這無疑體現了隋煬帝試圖成萬世功業,一舉實現普世化的宏大願望,但是也造成了一方面關隴集團離心離德,另一方面由於士族的遷徙無法控制山東豪傑,不久山東豪傑掀起大叛亂,而楊玄感的起兵則給了隋煬帝和他的大業致命一擊。
隨之而起的是李唐政權,李淵政權相較於隋文帝時期無疑更為開放,在太原元謀功臣名單中關隴人士只是略過半數,但是考慮李淵起兵於太原,並不能以此說明李淵已經放棄了關隴本位的政策,尤其是作為核心謀臣的裴寂和劉文靜都是關隴人士。再加上李淵起兵直奔沒有鞏固根本,而是直奔關中而去,可見其立業之基仍在關中,雖然關隴集團人數比例進一步下降,但仍可認為李淵此時仍具有關中本位的傾向。
真正的變革在於秦王李世民,由於李建成早早立儲在長安輔政,軍政大權被授予次子李世民,李世民借四方征戰之時積極培植自身勢力,其中尤以秦王府、天策府中的山東豪傑為重,作為核心幕僚的房玄齡便是關東人。可以說李世民集團無論在數量還是權勢上,關東勢力都與關隴集團平分秋色,甚至稍佔上風。
與之相比,李建成府中雖然也有魏徵、王珪這樣的關東人士,但是作為輔政太子,其立業根基仍然在於長安的朝廷班底,比如裴寂在儲君之爭中便明確支持李建成,而在朝廷之外,除河北羅藝外也未見李建成勢力。
隨著李世民勢力日漸壯大,李淵決心扶植李建成、李元吉,給予二人領兵機會以壓制李世民,最終父子矛盾激化,玄武門之變爆發。由於李世民集團內部身兼關隴、山東,因而玄武門之變的歷史意義還在於關隴本位政策的真正解體。太宗朝氏族志的編訂便是一個重要標誌,唐太宗【崇重今朝冠冕】的原則,一方面繼續打擊了關東門閥士族,另一方面也確認由秦王集團領銜的關隴關東並重的新型政治秩序,可以說隋唐帝國的普世化是在李世民時期正式確立的,自此關隴集團便開始走向瓦解。
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認為武后時期是關隴集團瓦解的重要時期,應該說陳寅恪先生敏銳的捕捉到了武后朝科舉制度的發展,確實是真知灼見,但是在我看來關隴集團的瓦解無需等到武后時期,不如說武后時期是關隴集團瓦解的終點。
近人論及初唐的關隴集團代表人物,無不舉長孫無忌的例子,但是仔細考察下來,長孫無忌在太宗朝並無太高的權勢,其在高宗朝的權勢與其說是因為他是關隴集團的代表,不如說是因為他的元舅外戚身份,論者為了證明長孫無忌為關隴集團代表,竟然將依附於長孫無忌的江南人褚遂良也納入了關隴集團,實在有欠妥當。當然,若以長孫無忌之失勢作為關隴集團瓦解的標誌,倒也無大錯。
到了高宗武后時期,關隴集團瓦解,帝國的普世化進程正式完成,而其重要標誌便是武后遷都洛陽,可以說從武后到玄宗初期的盛唐時代便是隋唐帝國普世化進程的最終結果。
之後我們將在制度層面梳理府兵制及其軍國體制的瓦解。
隋朝統一之後府兵制的性質便開始發生改變,開皇十年隋文帝下詔【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這一政策標誌著府兵在社會中的特殊性開始轉變,其根本原因在於隨著統一進程的結束,帝國需要從一個軍事國家轉變為文治國家。
近人論及府兵制的衰亡,大多提及均田制的敗壞,這自然是對的,但是前已論及,府兵制並不僅僅是一種兵制,而是維繫整個關隴軍國政權運行的最關鍵因素,起到了溝通國家與社會、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國家統一,府兵制已經無法提供社會流動的力量,因而他的衰敗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發揮最為重要作用的便是科舉制的發展,科舉製取代了府兵制促進社會流動的功能,成為整個社會運轉的核心力量。因此,武后時期的科舉改革,既是關隴集團瓦解的最後階段,也是府兵制衰亡的重要的時期,或許這就可以從側面顯示出為什麼府兵制和關隴集團是關隴政權的一體兩面。
府兵制是一種混容性極大的體制,正是因為這種混容性,他才能使以軍事為核心,將其他方面依附於軍事之中,而到了統一帝國時期,文武分化是統治的基本需求,因而在隋文帝、隋煬帝時期就多次改革官制,去除府兵制帶來的文武合一的色彩。而在軍事領域內部,日益分化明顯的禁軍、地方軍體制也進一步在內部擠壓了府兵制的生存空間,導致了其敗亡。
自隋文帝時期開始,便曾多次試圖推廣府兵制到全國,然而直到唐代中期,府兵在關隴地區的數量仍然佔到了七成左右,這就顯示出在新的歷史階段,府兵制已然失去了繼續向外推廣的動力。由於府兵制的衰敗,唐玄宗不得不在邊境地區設置節度使維持穩定,這也為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至此影響中國歷史兩百年之久的關隴軍事集團和府兵制都成為了歷史。
最後為全文做一個總結,魏晉時代分裂的最大問題在於地方上士族和豪族佔據了太多勢力,以編戶齊民為基礎的秦漢式帝國統治基礎十分薄弱,難以為繼。隨著胡族內遷,胡漢的民族矛盾又在北方興起,兩趙政權只能採取胡漢分治的消極策略,最終在民族矛盾中身死國滅。繼之而起的前秦和前燕緩和了民族矛盾,並給出了不同的政治解答,前燕政權積極籠絡士族卻因為宗室內鬥的矛盾而走向腐化,最終被前秦所滅。而前秦一心打擊豪強,強化皇權,但是因為籠絡士族不足,當淝水戰後民族矛盾爆發,一戰即潰。北魏政權在經歷了長期的動蕩之後,由孝文帝的改革徹底解決了胡漢問題,但是其門閥化改革卻為六鎮之亂埋下了隱患。北齊政權繼承了北魏的大部分遺產,也繼承了種種矛盾,最終在混亂中走向滅亡。而立足關隴的北周政權卻憑藉關隴地區得天獨厚的社會條件,以府兵製為核心,將皇權與豪族融合為一凝聚力極強的關隴集團,構建了一整套軍國體制,加強了對社會的動員力和控制力,最終實現了統一。統一之後的隋唐帝國開始了普世化的轉型,由此開始了一段極盛時代,但是隨著府兵制的衰敗,節度使的設立也為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
===========================分割線=========================
參考資料:
出版專著:
谷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呂春盛:《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
王怡辰:《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
李憑:《北魏平城時代》
閻步克:《波峰與波谷》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
專題論文:
楊術暉:《西晉八王之亂與士族關係研究》
閆旭梅:《胡漢分治問題試析》
崔一楠:《十六國時期北方政權政治模式研究》
仇鹿鳴:《僑郡改置與前燕政權中的胡漢關係》
陳琳國:《前秦政治制度與民族政策》
何茲全:《崔浩之死》
李明剛:《關隴集團形成過程研究》
鍾盛:《關隴本地豪族與西魏北周政治》
熊偉:《府兵制政治過程論》
王玉來:《承續與更始:隋代統一過程中的地域集團和政治整合》
汪箋:《唐太宗樹立新門閥的意圖》
張欣:《皇權政治視野下的關隴集團研究》
李君:《李世民功臣集團研究》
李虎:《李唐政治軍事集團研究》
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與政治秩序的變遷》
做了個excel表格
以三足鼎立、西晉興衰、淝水之戰、北魏統北、侯景之亂周齊代魏、隋朝統一七大事件六個時間點為區隔標誌將魏晉南北朝分成五個時代。而後以時間為經、地域為緯,政權標註其間,旨在用一個新工具,從一個側面呈現一個魏晉南北朝政權更迭史,希望對本題有幫助。
表格圖例:
- 深橙黃色黑字:秦漢中原漢人政權
- 淺橙黃色黑字:胡化北方漢人政權
- 鮮綠色黑字:鮮卑人政權(含段部、慕容、宇文、拓跋、乞伏、禿髮諸部)
- 淺膚色黑字:內遷匈奴人政權(含盧水胡人)
- 淺黃色黑字:羯人政權
- 紫色白字:羌人政權
- 淺紫色白字:氐人政權
五幅表格為了適應各自的時代特性需要,不僅對魏晉歷史主要區域的劃分有調整,也對其排列順序有調整。這兩類調整的基本原則是:
1.前半部為北方,後半部為南方,秦巴兩淮荊襄等南北間地區,會因其不同時期更常為南北中的一方所控制而在不同時期劃入南方或北方;
2.前後半部各自的居中位置為各自的核心區域(長安洛陽、吳越荊州),其他區域漸次毗連分布於核心區域兩側。
漢末三國到西晉統一【三國時代】【219-310】
西晉滅亡到淝水之戰【前十六國時代】【310-384】
前秦滅亡到北魏統一北方【後十六國時代】【384-450】
北魏統一北方到侯景之亂【前南北朝時代】【450-550】
侯景之亂到隋朝的統一【後南北朝時代】【550-589】
補充:
【前後十六國與前後南北朝劃分視角的理由】①前後十六國與前後東晉:
北方五胡政權
A.政權角度:淝水之戰以前,歷經了西晉以後百年來的第一次統一,雖然短暫而不穩固,卻為北魏半個世紀後的統一北方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淝水之戰後,北魏循著前秦的節奏,實現了北方的再度統一。
B.族群角度:淝水之戰之前,匈奴與羯基本耗盡了元氣,為鮮卑系的勃興騰出了空間。淝水之戰之後,氐族在前秦的散布駐防政策中被前秦崩盤之政局反噬,羌也在經歷了與符秦的關中爭衡後衰弱,鮮卑從此主導北方,上古漢人的鮮卑化就此開始。
南方的東晉政權
A.政權角度:淝水之戰前,司馬家族尚有與荊州軍權及門閥士族爭權的心與能,淝水之戰後則徹底受制於門閥軍閥。
B.版圖角度:淝水之戰前在版圖上東晉僅僅是當年的東吳外加雲貴,淝水之戰後則全取南方,奠定日後南朝之基礎。
因此,前秦與淝水實乃十六國東晉時期的一大足以區分前後期的轉折。
②前後南北朝:
6世紀中期的一系列政局變動(周齊代魏與候景之亂)
在北方,象徵著漢化的鮮卑人與胡化的漢人取代糾結於漢化門口的元魏鮮卑人,掌握政權。
在南方,候景之亂徹底擊垮了南朝政權的內部穩定(荊揚對立激化、巴蜀再歸北方),使得南方淪為3世紀中後期的東吳政權,被北方及巴蜀包圍在東南一隅。南北失衡。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局勢總結】
淝水之戰奠定了南北對立的局面,6世紀中期的南北政局變動導致了南北對立局面的結束。據此分合之勢,我們可以把魏晉南北朝時期分為如下四大時期:
第一分合(全國性):三國與西晉時代近百年,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瓦解,並走向統一(漢末軍閥的割據與一統)【赤壁與夷陵&>&>&>西陵與滅吳】
第二分合(南北性):前十六國時期七十年,南北對立局面在晉室南渡和北方亂局中逐漸形成,北方經歷亂局而得前秦一統,南方經曆數次北伐及內鬥而漸趨穩定(匈奴的絕唱、前秦的一統與東晉的北伐)【八王之亂&>&>&>淝水之戰】
第三分合(南北性):後十六國與前南北朝時期一百五十年,南北相當對立局面(鮮卑與漢人的對立)【淝水之戰&>&>&>候景之亂】
第四分合(全國性):後南北朝時期四十年,南北失衡,北方東西整合,南方徹底殘亡,北強男弱,走向統一(胡化漢人與漢化鮮卑人的最終勝利)【候景之亂&>&>&>滅陳之戰】
在這四輪分合中:有一次脆弱的大一統:西晉;有三次脆弱的局部一統:後趙、前秦、東晉;有四次較穩固的局部一統:曹魏、北魏、劉宋、北周;有一次較穩固的大一統:隋
【南北雙方向對方的主動出擊總結】
有14次(批次)南方主動出擊的北伐:
劉備軍關羽北伐1次(219)襄陽之圍與失荊州
蜀漢諸葛亮北伐5次(228-234)出祁山
蜀漢姜維北伐9次(238-262)
東吳諸葛恪北伐2次(252、253)一勝一敗,東吳唯一一次主動出擊
東晉祖逖北伐(317-321)全取黃河以南地,被司馬睿制約不得進
東晉殷浩北伐1次(352、353)
東晉桓溫北伐3次(354-369)
東晉謝安北伐1次(384、385)趁前秦敗亡之際北進,終於謝安亡故
東晉劉裕北伐2次(409、416)滅南燕、後秦
劉宋到彥之北伐1次(430-431)
劉宋元嘉北伐1次(450-451)「元嘉草草」那次
蕭梁陳慶之北伐2次(529、535)
陳朝吳明徹北伐1次(573-578),利用建陳土豪軍北上,短暫收復淮南江北領土於北齊,於北周滅齊後貪圖淮北而大敗
北伐多受制於本政權內部紛爭或戰略缺陷,而無法痛快完成
有10次北方主動出擊的南征:
曹丕南征攻東吳(222-223)江陵之圍A
曹休南征東吳(228)石亭之戰A
司馬兄弟三平淮南叛亂(251王凌、毋丘儉255、諸葛誕257)A
鍾會鄧艾滅蜀(263)B
王濬滅吳(279-280)C
前秦系列南征東晉:373入蜀、374平蜀、378克襄陽、379攻淮南AB
前秦苻堅南征東晉(383)淝水之戰C
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攻略黃河以南劉宋地盤(422-423)A
西魏全取梁朝西川(554)B
北齊全取江北淮南地區A
北周全取江北淮南地區(578)A 對吳明徹北伐失敗的反撲
隋朝滅陳(589)C
南征有三種,一種為攻略兩淮以鞏固北方政權的A,一種為攻取四川以順流而下為徹底統一做準備的B,有奔著全國統一來的C。ABC路線,為魏晉南北朝時代南征統一的標準步驟
一分鐘解決樓主的問題。
北方是五次大一統,四次大混亂。第一次,西晉一統,八王之亂,第二次,後趙一統,冉閔之亂,第三次前秦一統,肥水崩盤,第四次北魏一統,六鎮起義崩盤,第五次北周一統。
南方沒有發生系統性的崩盤,世係為東晉-楚-東晉-宋-齊-梁-陳,中間夾雜孫恩民變一次,侯景叛亂一次,宗室叛亂+西軍東下N次。
涼州地區的世係為前涼——前秦——後涼——涼州的分裂,其實最混亂的是這裡。從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開始,到589年隋滅南朝陳、統一全國結束,其間約300年。
這300年,又可分為兩段,把約前150年看做「兩晉十六國時期」,後150年看做「南北朝時期」。
這兩個150年,為簡化記憶,又各分為3段,每段50年,分別視為「兩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的「前期」「中期」「後期」,這樣就是六段,以各階段重要的政權,依次記為「趙晉」「秦晉」「魏宋」「魏齊」「魏梁」「周陳」,每階段的前一個字表示當時最重要的北方政權,後一個字表示當時最重要的南方政權。如果分別看北方或南方,則為「趙秦魏魏魏周」「晉晉宋齊梁陳」,這能幫助我們回想當時政權的變遷。
一、趙晉(兩晉十六國第一階段,第一個五十年)
國家:前後趙,西東晉
人物:司馬衷賈南風、八王、李特李雄、劉淵石勒、王導王敦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280年,三國歸晉,司馬炎成為全天下的統治者。但只過了十年,司馬炎就死了。以「何不食肉糜」著稱的傻子司馬衷成了新皇帝,皇后是又矮又丑的賈南風,她與楊太后有矛盾,就發動政變,滅了楊家,之後,又殺死了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
十年後,賈南風與太子矛盾激化,廢黜並殺害了太子。趙王司馬倫在心腹孫秀的慫恿下起兵,殺死賈南風,掌握了權力。張華、淮南王司馬允、潘岳、石崇先後被殺,綠珠跳樓。在司馬倫稱帝後,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齊王司馬冏、常山王司馬乂起兵討伐他,司馬倫被迫自殺。但這幾個王又互相攻殺,司馬乂殺了司馬冏,司馬顒又殺了司馬乂,在之後的亂局中,司馬穎、司馬顒也先後被殺,傻子皇帝司馬衷被毒死。至此「八王之亂」結束,七個王(亮瑋倫冏乂穎顒)死於非命,司馬越成了「勝利者」。
但天下已經亂了。李特在蜀中起兵,他在與鎮壓軍的作戰中戰死,李雄等繼承者繼續奮戰,建立了成國。慕容廆建立了前燕。劉淵在山西起兵,建立了「漢國」,自稱是劉邦、劉秀、劉備的繼承者,他死後,他的繼承者劉聰、大將石勒攻滅了西晉。第二年,琅邪王司馬睿在建康即位,建立了東晉,他在王導、王敦的輔佐下,在江南站穩了腳跟。
漢國皇帝劉曜改國號為「趙」,早已尾大不掉的石勒也在張賓的輔佐下獨立建了「趙國」,這就是史書上的「前趙」和「後趙」。石勒連續攻伐,佔據了山西、河南、河北的大片地區。最後,後趙攻滅了前趙,石勒稱帝,這時後趙已擁有了北方大部分的土地。
在東晉,王敦不滿於受到抑制,在荊州起兵直指建康。在建康的王導頓時陷入困境,周顗說服了皇帝救了王導,王導卻不知道這一點。王敦攻克建康後,殺死了周顗,王導並未為他求情,事後王導才知道周顗救過他,哀嘆道:「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但王敦沒有廢帝,只是奪回了權力,繼續做權臣,在後來有人起兵反他的戰爭過程中,他病死了。
二、秦晉(兩晉十六國第二階段,第二個五十年)
國家:前秦,前燕,東晉
人物:冉閔,苻堅王猛,慕容垂
王敦死後,東晉的內亂繼續了一段時間,後來桓溫成了荊州的重臣,他舉兵西進,滅掉了李家的「成漢」。這時北方後趙的石勒早已去世,繼任的石虎很殘暴,使國內陷入混亂,在石虎病死之後,就陷入了內戰,北方大亂,後趙滅亡。冉閔屠殺了幾十萬胡人、羯人,建立了「冉魏」,但兩年後就死於前燕慕容儁之手。苻健在關中建立了前秦。
桓溫趁北方大亂的時機,興師北伐,打到了關中,但他並未攻擊長安,而是退出關中,佔領了洛陽,但後來洛陽又被前燕攻克。桓溫北上伐前燕,被慕容垂擊敗。桓溫想用北伐撈取政治資本,以取代晉帝,但沒有成功,就病死了。
這段時期,主要的強國是西北的前秦、東北的前燕、南方的東晉。前燕陷入了內亂,慕容垂叛投前秦。這時前秦的皇帝是苻堅,他在王猛的輔佐下,完善了國家的統治。苻堅命王猛東進,攻滅了前燕。之後又攻滅了前涼,北方統一。
三、魏宋(兩晉十六國第三階段,第三個五十年)
國家:北魏,後燕,東晉,劉宋
人物:謝安謝玄,拓跋珪,拓跋燾,劉裕
在前秦統一北方的時候,王猛已經死了。苻堅忘記了王猛「不要攻晉」的忠告,興兵南下,意圖滅晉。當時東晉掌權的重臣是謝安,他用弟弟謝石、侄子謝玄為將,在淝水以弱勝強,大破前秦軍。苻堅狼狽逃跑,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一代梟雄的霸業,就此成為了泡影。
北方又分裂了。慕容垂脫離苻堅,建立了後燕。姚萇殺死苻堅,建立了後秦。謝安趁北方混亂的機會,派劉牢之北伐,打到河北,被後燕擊敗。
拓跋珪在北方建立了北魏,後燕慕容垂派兒子慕容寶討伐他,在參合陂大敗,慕容垂憤恨而死,後燕的好時候過去了。拓跋珪攻後燕,攻佔了山西、河北的地盤。
東晉的局勢在謝安過世之後又陷入混亂。桓玄、孫恩各起叛軍。北府軍劉牢之本來是鎮壓叛亂的重將,後來卻朝三暮四,眾叛親離,自殺身死。這時孫恩也兵敗自殺。桓玄便逼皇帝禪讓,建立「楚國」,自己做起皇帝來。劉牢之的老部下劉裕在京口起兵,攻滅了桓玄。
劉裕掌權之後,進行北伐,攻滅了南燕,之後再次北伐,入關中,攻滅後秦。真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在聽說留鎮建康的劉穆之病故之後,劉裕匆匆回兵,關中被赫連勃勃的夏國所得。
劉裕篡奪皇位,建立了劉宋,東晉就此滅亡,南朝開始了。
四、魏齊(南北朝第一階段,第四個五十年)
國家:北魏,劉宋,蕭齊
人物:劉義隆,蕭道成,蕭衍
劉裕只做了兩年皇帝就死了。他的兒子劉義隆在後來的政變中被當做傀儡扶上皇位,他卻能隱忍韜晦,後來殺掉了權臣。後來,劉義隆又殺了檀道濟,留下了著名的「壞汝萬里長城」的話。
北魏在拓跋燾的帶領下,攻滅了夏、柔然及北方的諸國,統一了北方。十六國時期結束,北朝開始了。
在南北朝時期,格局不像東晉十六國時期那樣混亂,都是南朝一個國家,北朝一個或兩個國家的局面。第一個時期,就是北朝的北魏與南朝的劉宋的對峙。劉義隆派兵北上,拓跋燾率兵南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戰爭,不分輸贏,雙方都元氣大傷。
後來劉義隆被太子劉劭殺害,劉宋皇室就陷入混亂,直到這個五十年的最後,蕭道成篡位,建立了齊國,歷史上叫做「蕭齊」,劉宋滅亡了。
五、魏梁(南北朝第二階段,第五個五十年)
國家:北魏,蕭梁
人物:拓跋宏,蕭衍,爾朱榮
北方,「文明馮太后」以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做了二十幾年實際上的皇帝,推行「均田制」等制度,政績很好。她死之後,孝文帝拓跋宏終於掌握了實權,他繼承祖母的意志,進行改革,並遷都洛陽。他要求穿漢服、說漢話,並把鮮卑姓改為漢姓,他自己的名字也由拓跋宏改為元宏。
南方,蕭齊的最後一個皇帝「東昏侯」蕭寶卷昏庸無道,在他害死了蕭懿之後,蕭懿的弟弟蕭衍起兵攻克建康,殺死蕭寶卷,建立「梁」國,史稱「蕭梁」,南齊僅僅存在了二十幾年就滅亡了。
北魏和南梁在鍾離展開大戰,北魏的將領是元英、楊大眼,南梁的將領是曹景宗、韋睿。這戰梁軍打贏了。但之後的戰爭里雙方互有勝負。
北魏爆發了六鎮起義,北方戰亂不斷,後來胡太后毒死皇帝立小皇帝,爾朱榮即發兵到洛陽,殺死胡太后和小皇帝,擁元子攸即位,但實際權力在爾朱榮手裡。葛榮在北方稱帝,兵勢強大,爾朱榮興兵討伐葛榮,以寡擊眾,大破之。
趁北方混亂的時機,蕭衍派陳慶之送元顥進洛陽,陳慶之率七千白袍軍,橫行北方,留下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績(因為史書上的記載過於驚人,以至於讀者普遍視為不實)和「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傳說。最終陳慶之不敵爾朱榮的大軍,撤回南方。爾朱榮卻在後來的一次覲見中被皇帝親自率人砍殺。爾朱兆發兵洛陽,爾朱榮的老部下高歡趁機脫離了爾朱氏。
六、周陳(南北朝第三階段,第六個五十年)
國家: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陳、隋
人物:高歡、宇文泰、陳霸先、楊堅
高歡起兵打敗爾朱氏,成為了洛陽實際的掌權者,皇帝懼怕他,就逃向關中投奔了宇文泰。高歡於是另立了一個皇帝。從此北魏一分為二,成為東魏、西魏,實際權力分別在高歡和宇文泰的手裡。
東西魏一直互相攻打,高歡的東魏實力強,採取攻勢,但幾次進攻都被宇文泰的西魏防禦住。東魏大將竇泰、高敖曹先後陣亡。此後雙方對峙,戰事不斷,高歡、宇文泰都親歷險境。
在幾番進攻都被擋住之後,高歡病死,他沒能統一北方,他的繼承者個個荒唐,內亂不斷,東西對峙的局面,就漸漸從東強西弱,變成東弱西強。
在上個五十年的後半、這個五十年的前半,南朝一直處於蕭衍的統治之下,他是歷史上排得上號的統治時間很長的皇帝。但到在爾朱榮和高歡手下效力過的大將侯景來降,「五十年來,江表無事」的日子就到頭了。侯景其人反覆無常,不值得信任,但蕭衍接納他也誠意不足,還想把他獻出去,於是侯景造反,攻克建康,大肆掠奪後撤走。蕭衍在氣恨中病死。侯景自稱「宇宙大將軍」,掌控權力,諸王起兵討伐侯景,王僧辯、陳霸先兵抵建康,侯景乘船逃跑,被手下殺死。
蕭繹成為了南梁的皇帝,但他不願遷往建康,而是定都江陵。蕭紀也在成都稱帝。這兩人在討伐侯景時就勾心鬥角,至此正式對立。西魏宇文泰趁機興兵入蜀,兵抵成都,蕭紀卻還在東進討伐江陵蕭繹。西魏佔據了蜀地,蕭氏兩兄弟的鷸蚌相爭,以蕭紀兵敗身死告終。
但蕭繹也不是勝利者,不久,西魏兵出長安,攻陷江陵。蕭繹知大限將至,反而遷怒於藏書,一把大火,燒掉十幾萬卷書籍。許多珍貴的書籍從此失傳。
平定侯景叛亂有功的陳霸先起兵攻打建康,殺死了另一位功臣王僧辯,掌握了權力,之後經過一系列戰爭,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逼皇帝禪讓,登基稱帝,建立了「南陳」。
東魏和西魏的皇帝本來就是傀儡,權力在高歡家族和宇文泰家族手中,他們分別稱帝,北齊代替了東魏,北周代替了西魏。北齊高氏統治混亂,國勢不如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個有能力的皇帝,他興兵東出,滅掉了北齊,使北方重新統一。
但宇文邕不久就死了,他的兒子更是二十二歲就病死,繼任的小皇帝太小,實權就落在小皇帝的外公楊堅手裡,很快,楊堅就篡位稱帝,建立隋國。不到十年之後,隋軍南下滅了南陳。至此,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朝的宋、齊、梁、陳,及更早的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統統成為了歷史,這段長達三百年的大動蕩時代過去了。
寫在後面:
兩晉南北朝的歷史,是個大亂世,英雄豪傑太多,事件太零碎,讀著總是不得要領。好在找到了沈起煒的《細說兩晉南北朝》一書,配合維基百科上的年表,acfun站布哈林做的歷史地圖,及知乎上一些作者整理的脈絡,用我喜歡的「分階段年表」做工具,勉強理清了故事,把人物、事件都定位到了適當的位置。
兩晉十六國時期,有一些國家沒有重點提,例如幾個涼國,因為感覺它們與「中原逐鹿」距離較遠,不算主線。北方的後趙、前秦、北魏的三次「統一」北方或「准統一」,是用於記憶的基本點,當然,它們之前夾雜著分裂後的亂局。於此同時的南方,一直是東晉,以王導、謝安、劉裕為記憶要點。後趙對應王導,就是第一階段,從西晉八王之亂開始的亂局,到前趙滅西晉,石勒後趙取前趙而代之,漢人衣冠南渡,建立東晉,王導為穩定局面立下汗馬功勞,以這兩人為軸,又能想到石虎、冉閔引起的混亂,及王敦的叛亂。前秦對應謝安,就是第二階段,淝水之戰,前有苻堅王猛君臣相得共建霸業,後有謝石謝玄小兒破賊草木皆兵,然後慕容垂、姚萇紛紛自立,北方再次爆炸。北魏對應劉裕,就是第三階段,前者統一北方完結了「十六國」,後者建立劉宋完結了「東晉」,至此「東晉十六國」成為過往,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三個階段的北朝依次是北魏、北魏、東西魏北齊周到隋,南朝則依次是宋齊、齊梁、梁陳。第一階段北魏對宋齊,前面元嘉草草,胡馬窺江,後來劉宋內亂,蕭齊代之。第二階段北魏對齊梁,以六鎮起義、爾朱榮討伐葛榮、陳慶之橫掃中原為高潮。第三階段,以高歡宇文泰雙峰並峙,侯景在南方翻天為看點,到北周席捲天下,卻被楊堅篡位,直到北軍南下,陳後主「玉樹後庭花」曲散為終,「南北朝」至此結束,天下歸入大隋。而後面,就是隋唐的故事。
三國的孫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這六個朝代,合起來叫「六朝」。這期間,謝靈運、謝朓、鮑照、庾信等都留下了出色的作品。不過文藝方面,值得用專門的時間來研究和敘述,就不多說了。這個時代,佛教大盛,人世間的黑暗和苦難,讓人們到宗教中去尋找安慰,那些巨大又安詳的佛像,承載了人們的信念和寄託。
附註:本篇所採用全部地圖,均來自acfun網站的歷史地圖作者「布哈林」大神,已徵得他允許使用。他是網路上許多流行的地圖及視頻的作者。
====附:我的「梳理歷史脈絡」系列文章====
歐洲歷史:簡單說明下歐洲歷史? - 祁達方的回答
春秋戰國:如何理清春秋戰國的歷史? - 祁達方的回答
楚漢歷史:求推薦楚漢爭霸的書籍,能深入了解的,不是小說類的? - 知乎
魏晉南北朝:怎樣理清魏晉南北朝那段的歷史? - 知乎
隋唐歷史:好書一起讀(244):隋唐往事 - 知乎專欄
兩宋歷史:閱讀什麼書籍可以由淺入深的學習宋朝歷史? - 知乎
魏晉南北朝全稱三國兩晉南北朝,一共14個朝代。從220年曹丕稱帝至589年隋朝建立,這段時間只有37年的大一統,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為動蕩的時代,人物多,民族雜,堪稱中國歷史上的冰與火之歌。不過魏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看似繁雜,其實是有一條主脈絡的,這便是儒家豪族與非儒寒族的相互制衡,彼此爭權的過程,往大了說就是一種社會價值觀,是一種思想觀念的鬥爭,那就是到底是有真命天子,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三國(共60年):三國時期即是寒門掌握政權的時期。
1、魏(220-265):曹魏是以出身於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的曹操為奠基,曹丕所建立的寒族政權,是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所以成了魏晉中的「魏」。
2、蜀(221-263):蜀漢是以劉備為代表的打著漢室世族中山王劉勝名號的寒族政權。
3、吳(222-280):孫吳是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的次等士族,所以也算不得豪門。
4、西晉(265-317):司馬懿來自河內(今河南溫縣)司馬氏,這是一個地方豪族,類似於抹大拉的瑪利亞,各各他的耶穌之類的感覺,世族都有XX地XX這樣的格式。司馬懿的成功直接來自於世族對同為世族的他的支持,以及寒族風吹兩邊倒的特質。比如蜀漢境內就因為沒有強宗大族的漢人組織,所以反抗力量也很薄弱,易於統治。
當時的寒族有後來成為「淮南三叛」之首的王凌,也有成為晉室元老的賈充,因為寒族沒有根基,沒有人脈,沒有死忠的對象,所以這估計也是寒族在官場上為人所蔑,以及難以高升的原因。所以西晉是世族掌權的時期。
豪族掌權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官場潰爛,因為富人更富,窮人更窮,錢是固定的,那麼只能想方設法把資金從百姓手中回籠起來。特點之二就是貴族階級的統治者不懂百姓疾苦,缺乏生活常識,比如晉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
西晉的政治上有兩件大事,一是罷州郡裝備,二是行封建制度。原本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而解除的地方武裝,可到了用兵之時,卻也無兵可用。而封建制度導致諸王擁有封國,皇帝控制的州郡沒有了武裝,可封國卻有軍隊,於是晉惠帝的政權落入傳說中又丑又狠毒的皇后賈南風之手後,果不其然就於291年發生了「八王之亂」,這是一場長達16年,主要人員遠遠大於8人的中國史上最嚴重的皇族內亂,導致了西晉的亡國,以及之後更為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
這裡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道教天師道的傳播。自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受到殘酷鎮壓,而五斗米道張魯歸降了曹操後獲得了官爵,這樣就開始變成了官方宗教加以傳播,五斗米道逐步代替太平道後,改名為天師道。從三國時的甘始,左慈都天賦異稟,於是在北方廣為流行。後來瘟疫流行,民眾也都用道教符水避災,東吳有一名為于吉的到時,影響力上達達官貴人,下至百姓兵卒,終於被孫策所殺。
當時的社會特別流行道教,延伸到南北朝時期也是如此,比如琅琊王氏就是天師道的世家,有點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的感覺。西晉出了一個我特別特別喜歡的人,就是張華。張華出身於今天的河北,是張良的後人,張九齡的先祖,但當時已算寒門。之前為賈南風重用,也是頗有建樹,但賈后固執,所以在作死的道路上也沒被張華攔住。張華最後在八王之亂中被趙王司馬倫所殺,賈南風也被他賜金屑酒導致吞金中毒而死。我喜歡張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寫了《博物志》,這本書實在是太有意思了,推薦。
西晉還出了一個奇男子,就是「冰清玉潤,看殺衛玠」的衛玠。他是曹魏將領,書法家衛瓘的孫子,也是我國歷史上那名傳說中的超美少年偶像。衛玠(286-312)本人是玄學家,不僅生的美好,更是才氣飛揚,當時琅琊王氏有三傑,王澄,王濟和王玄,居然都在衛玠之下。王濟還說感覺和衛玠在一起時,就像自帶璀璨星光,走路都有風。於是大家紛傳「衛玠談道,王澄傾倒」「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衛玠除了才貌雙全,更驚人的是他還特別謙遜高冷,因為覺得人無完人,所以寬宏大量,所以從不喜形於色,沒人見過他生氣的樣子,說不定發怒時更加美型俊朗呢。然而衛玠紅顏薄命,從小就病弱體虛,如同衛瓘預料的那樣,二十七歲就離世了。
說道衛玠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就是「貌若潘安」的潘安。在四大美男的好幾種不同說法里,一直都榜上有名的就是衛玠和潘安,其他諸如曹植,沈約,宋玉等等都不一定,所謂「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潘安(247-300)在文學上往往與陸機並稱「潘江陸海」,古語云「陸才如海,潘才如江」。年少以才名聞世,二十歲寫文誇晉武帝,受人忌憚十年不得升遷。三十多終於當上河陽縣令,令全縣種桃花,出了個「河陽一縣花」的典故。後來越混越好,與石崇、陸機、劉琨、左思並為「賈謐二十四友」,潘安為首。孫秀當政,遂夷三族,時年53歲。不過很多史學家認為是迷霧重重,是個冤案。因為如果直接參与賈南風去陷害太子,為何在東晉南北朝人寫的史書中卻沒有記載,幾乎是不可能的。直到300年後,房玄齡才寫出了這件事。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潘安肯定是沒有衛玠那種仙風道骨的,是一個會做人的人吧。
玄學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門類,而「清談誤國」也是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狹義的清談專指文人雅士談論玄理老莊,比如以「魏晉風骨」傳為美談的「竹林七賢」。魏晉風骨指的是一種文藝風格,一方面繼承了《詩經》和漢樂府詩歌那種現實主義的對百姓生活狀態的真切描寫,一方面又抒發著自己想要為國立業的一腔豪情,比如曹植,以及後世的李白。李白的詩歌有種清淡的美感,比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但又有一種無奈,比如「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總體來說,李白所推崇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追求。
西晉的這些人們崇尚自然,避世,所以被統治者認為不孝不仕,嵇康因此被殺後,向秀之流聞風轉舵,完全改節失圖,就連阮籍也半推半就才得以保命。而後的官場風氣就變了,周孔名教與老莊自然相結合,負有最大責任的官員開始滿口大話,不做正事,那時的西晉官場一面侈談名教自然
,一面窮極奢侈享受,有點像現在的某些達官顯貴,一邊表示自己與他人不同,佛里佛氣,一方面酒肉不斷,惡行不止。西晉由名士擔任高官,此風一直延續到西晉滅亡。
311年,「永嘉之亂」爆發,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旋攻入京師洛陽,俘獲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漢族建立的政權被外族推翻,統治集團幾乎全滅。
5、東晉(317-420):五胡亂華的原因之一是強制讓被漢化的胡人再回到老家去,這點其實情理之中,畢竟游牧民族的生活是比較凄慘的,誰都想過好日子。而五胡亂華期間,漢人被大量屠殺,有一種上帝之鞭的感覺。西晉有能力的人都跑到了南方,建立了新的晉朝,東晉。因為這大規模的「衣冠南渡」,使得時局產生了南北朝的雛形。一般認為,現代閩南人的始祖,大多是來自於此時期漢人大規模南遷入閩的中原人。由此可見,武裝力量才是鞏固政權的根本,這也是歷史的一條大規律,所以皇帝才忌憚將軍,因為實際掌握軍隊的將軍其實勝於了所謂掌握將軍的皇帝。
五胡是一胡(匈奴),二羯,三鮮卑,四氐,五羌。當時他們這一堆人以及漢人建立了「五胡十六國」,實在是太混亂了,略。而且他們居然都給自己取了漢姓,可見漢化之深。比如胡的劉淵,羯的石勒,鮮卑的慕容皝,氐的苻堅,羌的姚襄。其實五胡亂華的根本目的我倒覺得比起奪取政權,更多的是過上安定生活的渴望,如果自己掌握了政權,有了穩定的疆域,那麼就不用再擔心被漢人趕來趕去了。
南北遷徙的人口大變動一共有三條主線,一流向東北,在鮮卑慕容政權之下,二流向西北,在涼州張軌之下,三流向南方,在孫吳之下。為了保全自己,這些流民發現地廣人稀的京口(今江蘇鎮江)一帶非常好。這種人口大遷徙是很悲壯,有種闖關東或者是凱爾特人的樣子,十分的可憐,但是逃不過來的更可憐。司馬睿在琅琊王氏的擁戴下於建康建立東晉,中興晉室,但是掌權勢力是南來北方士族和江東本地士族。
東晉的另一件大事是「淝水之戰」——383年由北方統一政權前秦的苻堅率領的80萬大軍對抗東晉的謝安率領的8萬將士的一系列侵略戰役中在淝水(今安徽壽縣)的決定性戰役。前秦退敗至黃河,北方各民族紛紛從中脫離,為東晉帶來了和平的時局。在淝水之戰中嶄露頭角的陳郡謝氏是唯一能與琅琊王氏平肩的世家,以至後人將門閥士族鼎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喻為「王謝」並稱的年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
陳郡謝氏興起於曹魏,衰落於南朝梁,至南朝陳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與很多士族一樣走向沒落,在南朝四大僑望之中沒有能像蘭陵蕭氏那樣繁盛到唐朝,相比整個魏晉南北朝的所有門閥士族,陳郡謝氏在文學藝術方面的貢獻是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的偶像謝靈運。
《新唐書》載: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五朝門第中僑姓「以王、謝、袁、蕭為大」。南渡後期出現了江左兩王,指的是琅琊王儉和東海王僧孺。江左指的是長江以東,大致範圍包括今湖南、皖南、蘇南、上海、浙江、贛東北。南梁的王僧孺好典籍,藏書萬餘卷,率多異本,與沈約、任昉並為當時三大藏書家。南齊的王儉是東晉名相王導五世孫,年僅38歲就暴病去世。
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是不一樣的。太原王氏起源於山西太原,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並列為「五姓七族高門」。
琅琊王氏脈祖王元是長支,太原王氏脈祖王威是二支。王維,王昌齡,王之渙,王勃,王昭君,王莽,王冕,王安石,王夫之乃至王陽明等等,都出自太原王氏而非琅琊王氏。
僑望中最低調的是陳郡袁氏,笑到最後笑的最好。陳郡袁氏所崇尚的門風比較謙恭清素,在政治上不求過分顯達,在那樣長期動蕩的年代裡,幾乎沒有見到陳郡袁氏有刀光劍影的記載。陳郡袁氏自袁滂任司徒開始,直到唐代,子孫連續13代都有人擔任重要職務,活躍在政壇將近600年。袁滂雖然官至三公,卻始終清心寡欲,不說別人的壞話。東漢末年,黨派動蕩,只有袁滂中立於朝廷,不被牽連。就是這麼一個世家。
南朝(共169年):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跌宕,但文藝和宗教卻尤其繁盛。在書法藝術方面,楷書真正出現了。繪畫藝術的變化雖然不像書法那麼顯著,但是社會風氣的變化,崇佛思想的上揚,都讓本來簡略明晰的繪畫進一步變得繁複起來。曹不興創立了佛畫,他的弟子衛協在他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作為繪畫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南方出現了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等著名的畫家,北方也出現了楊子華、曹仲達、田僧亮諸多大家,畫家這一身份逐漸地進入了歷史書籍的撰寫之中,開始在社會生活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這一時期的皇室和私家收藏,已不限於單純的收集和保管,同時還開展鑒別、評級、著錄等一系列活動,拉開了我國早期鑒藏史的帷幕。因此,對古畫鑒藏的研究,應該從魏晉南北開始。
在政治上,由於東晉的高門士族中缺乏可以領兵作戰的將才,所以也非常的脆弱,很快就被南朝——漢族政權的總稱——所更迭。宋,齊,梁的朝局是北人中善武的豪門當皇帝,善文的高門當公卿,一般來說都是高門當大官,寒門當小官,可是君主為了與貴族爭權,會委派重權給寒門小官,官大的不一定有權,有權的官小也無所謂,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6、宋(420-479):劉宋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號稱「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宋武帝劉裕是來自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的漢人,早年也是隨著晉室南渡的漢室,司馬氏的將領,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重要貢獻,被譽為「南朝第一帝」。在位期間實行「土斷」——以現居地為準,將人戶著之於籍;整頓了荒廢的吏治,清明了混沌的朝局,廢除了嚴苛的法律,減輕了沉重的賦稅。李贄贊其為「定亂代興之君」,他也是辛棄疾筆下「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是那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諸子爭權,混戰不止,帝王荒淫,朝政腐敗,劉宋也終於一蹶不振,蕭道成趁機迫宋順帝禪讓,改國號為齊。據說當時尚且年幼的順帝哭喊道「只願生生世世都不要再生在帝王之家」,我想很多皇帝都有這樣的無奈吧,若是可以選擇,很多皇帝都可以自在生活,也不會導致朝局荒廢,怨聲載道。這就是民主的好處了。
7、齊(479-502):蕭道成出身於蘭陵(今山東臨沂蘭陵縣)蕭氏,雖然時間短,不過也發生了不少事。蘭陵蕭氏是古代最輝煌的世家門閥,其始祖是漢朝開國第一侯蕭相國蕭何,蕭何公孫蕭彪徙居山東蘭陵,從此開創了輝煌的蘭陵蕭氏以及後來的杜陵蕭氏宗派,西晉末年,中原大亂,蘭陵蕭氏一族分徙江蘇常州,是為南蘭陵蕭氏,此後南蘭陵蕭氏成為了南方「四大僑望」之一,隨後蕭氏成為劉宋外戚,齊梁皇族,之後世代顯貴;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宋祁曾贊其「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可知蕭氏之門望。
到了唐朝,蘭陵蕭氏的勢力依舊龐大,最著名的人物當屬蕭淑妃。不過武后在殺害王皇后與蕭淑妃後,命王氏改姓「蟒」,蕭氏改姓「梟」,把族人流放到嶺南。但在武則天退位前,也給了王皇后、蕭淑妃平反,其母家後人可以為官。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身隋朝皇室,按理說武則天也是帶有鮮卑血統的,這樣倒也解釋了為何武氏向來出產男心女身的類型,包括唐玄宗時期的武惠妃也是一樣人物。
齊的滅亡依舊是統治者的荒淫無道。最後一任皇帝蕭寶卷自幼口吃,又不喜讀書,小時候只喜歡捉老鼠,長大後就喜歡在宮內搭個影棚假扮市集,自己在裡面玩COS。這和法王路易十四倒是非常相似,太陽王的愛好是搭設田園農牧風格的影棚,大家一起扮牧童和擠奶女工什麼的。而蕭寶卷最惡劣的是一個月30天居然有20天都要去當小偷,在作案的一路上,誰撞見誰就要死,所以他一出宮,官員就讓百姓迴避,順便把貴重財物帶走,街道空曠,不愧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這樣對百姓來說一個月能真正做生意的日子還不到十天,所以「工商莫不廢業」。對自己奢侈腐糜,對別人尤為吝嗇,是一個根本不受歡迎的昏庸皇帝。被近臣所害時只有19歲,蕭衍貶他為東昏侯,謚號殤。
8、梁(502-557):蕭梁是南朝中存在感最強的朝代。蕭衍本人也出自南齊宗室,篤信佛教,促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局面。蕭衍是個才子,當時他和另外七個人一起游於竟陵王蕭子良門下,被稱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朓、范雲等。蕭衍很有自知之明,早就說過「自我得之,自我失之」這樣的話,果然蕭衍死後,梁朝以幾年換一個皇帝的姿態飛速走到了終點,究其原因,還要說是宗教誤國。篤信佛教的蕭衍,優柔寡斷,對官員放縱,對子孫庇護,造成了根基鬆動。
那時流行道教,連貴族的小字也多以道教為源。百姓對佛教的熱忱遠沒有如今藏民這麼深入骨髓,自發自願,為了修建寺廟,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就產生了問題。梁朝時期士族都不用納稅,稅務都由庶民承擔。錢使人腐敗,梁朝的滅亡主要原因在於建業(今江蘇南京)和江陵(今湖北荊州)的士族集團腐朽,因為南朝的城市化很高,一旦滅城士族的根基就被摧毀,而北方宗族和土地更為密切,在土地等於政權的大規律下,北方士族延續了下去,影響了隋唐以後的歷史。這個道理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和官員廣為置業的行為也一脈相承。
當時的蕭衍有兩個好友,分別是沈約和陶弘景。沈約是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出身於「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門閥士族,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沈約歷仕宋、齊、梁三朝,是一個非常有才學的人。沈約也是有名的美男子,相傳腰特別細,李煜贊他「沈腰潘鬢消磨」,夏完淳也說「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但是晚年也和蕭衍產生了間隙,最後憤憤而死。
陶弘景是丹陽秣陵(今江蘇鎮江一帶)人,自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也歷經宋、齊、梁三朝,是當時一個有相當有影響的人物,博物學家,對本草學貢獻尤大。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但是居然也抵不過蕭衍的佛光壓制,迫於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一世而亡的下場。後人說這是齊梁佛道交融,但其實是為了茅山道眾被迫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云:「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作為兩個被蕭衍深深傷害的好朋友,其實陶弘景和沈約才是最惺惺相惜的。
蕭衍是被侯景活活餓死的,不知道這算不算冤親債主。侯景這個人毫無信義可言,是我國傳統觀念里最為鄙視的沒有騎士精神的人。據說他腳上有瘤是個跛子,走路不行但擅長騎射。心理學上說生理有缺陷的人心理通常也有缺陷,可能侯景也是如此。他本是東魏叛將,高歡的死黨,可高歡一死就沒人鎮得住他,後來投奔蕭衍。侯景是鮮卑化的羯人,高歡是個鮮卑化的漢人,想來也是神奇的緣分。
關於蕭梁歷史上的重點,還要一個民族就是滑族。滑族,為嚈噠人,是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游牧民族。5~6世紀一再侵入波斯和印度,根據《梁書——西域傳》中記載:滑國者,車師之別種也。他們原來居住長城以北,稱滑國,是中亞塞種人游牧民族與漢代大月氏人的後裔,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嚈噠國婚姻形式實行一妻多夫,是以女性為主宰的母系氏族體系,被譽為女兒國。就外形而言,應該是走異域風情路線的,與漢族人是明顯不同的長相,可能和我們腦海中的西域舞娘差不多。嚈噠人無城鎮、無文字,6世紀中葉被突厥汗國擊潰,其部眾大多加入突厥汗國,構成今天突厥語民族的源頭之一。
9、陳(557-589):南陳建立時已出現南弱北強的局面,所以陳霸先的最大功績是平定侯景之亂。侯景之亂後,社會經濟遭到破壞,士族的勢力變得衰微,使得陳霸先雖出身寒門也能有所作為。陳霸先本是吳興(今浙江湖州長興縣)人,在亂後5年建立陳朝。北朝的兩國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亂的機會吞併大片南朝土地,國力陡增,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陳朝第二位皇帝,陳文帝陳蒨是陳霸先的侄子,始興昭烈王陳道譚長子 ,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如果你沒聽說過他,你一定也聽過他的男皇后:韓子高。本名韓蠻子的他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家世寒微,侯景之亂平定後,與時任吳興太守的臨川王陳蒨相遇。時年十六歲,尚梳總角,男生女相,頗為文帝喜愛。陳蒨即位後任命韓子高為右軍將軍,封文招縣子,食邑三百戶。韓子高所統之兵很多,將士依附於他的,他都儘力加以提拔,陳蒨也都加以任用。無奈病逝的早,廢帝陳伯宗即位後,由其叔父陳頊輔政。韓子高因兵權過重,心中很是不安。567年,前上虞縣令陸昉和韓子高的軍帥舉報他謀反,後與到仲舉一同賜死,時年三十歲。
南陳的最後一任就是《玉樹後庭花》的作者,陳後主陳叔寶。杜牧寫「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王安石寫「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可見這首歌還是有影響力的。陳亡之後,隋文帝是容不下這些陳氏子孫的,他們多被流放至河西,因水土不服而死亡眾多。南陳的政治力量屬於南方蠻族的寒門勢力。
縱觀南朝頻繁的更迭,我們可以得出規律,但凡好皇帝,都聰明節儉愛讀書,但凡壞皇帝,都昏庸無道還奢靡,朝局的興旺都是因為選賢與能,反正荒廢都是因為官場腐敗,總而言之,就是不能太愛財,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時勢造英雄,必然有一個人會挺身而出,他秉承了百姓的希望,天下的興旺,所以受到扶持,但歸根結底,最主要的依然是他的出生,以及他背後的力量。
北朝(共195年):北朝與南朝是並列格局,此時原西晉的北方,也就是五胡十六國,被北魏取代,北朝是鮮卑政權的總稱。北朝結束了從八王之亂起將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戰的局面。後世的隋唐兩朝都是繼承了北朝,他們的開國皇帝們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貴,並且又從軍事和政治制度等各個領域都沿襲北朝並加以更好的發展和創新,簡單來說就是經常被某些漢族民族主義人士鼓吹的中國古代的隋唐盛年,締造者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人。
10、北魏(386-534):北魏政權由鮮卑拓跋部貴族建立,出於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做了這麼幾件事來推動各族人民大團結:遷都洛陽;改鮮卑姓氏為漢姓;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前期的漢化帶有不自覺性,被迫性,後期則是出於自覺性,主動性。但是有人喜歡漢化,就有人反對漢化,其中為首的就是高歡和宇文泰率領的「六鎮之叛」。
就本質來說,叛變是出於對漢化政策的反動。六鎮是北魏前期在山西大同以北,主要為了防禦柔然(泛稱匈奴、鬼方、獫狁、北狄……)等漠北勢力的六個軍鎮,名字都非常好聽,沃野(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縣),懷朔(今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武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撫冥(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王子旗),柔玄(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懷荒(今河北張家口市張北鎮)。其中懷朔出了高歡,武川出了宇文泰。
這六個軍鎮後來變成了一種美稱,楊隋和李唐都這麼標榜自己。李唐號稱自己源於隴西,家於武川,但是根據陳寅恪的觀念,楊系本家應該是出於山東的寒族,沒有根據表面出於武川,而李氏是否出於隴西不論,但追本溯源也並非出於武川。
11、東魏(534-550):風水輪流轉,寒門掌權的南陳滅亡後,又輪到豪門了。北魏分裂後變成了東魏和西魏,它們就像如今的韓國和朝鮮,每個都覺得自己才是正統北魏,對方是假冒的,其實都是徒有其表,真正掌握東西魏政權的都是關隴門閥。
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關中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擁立年僅十一歲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孫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東魏開始。高歡挾天子以令諸侯期間土地兼并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宿敵西魏宇文泰。
高歡本是河北景縣的漢人,但是從小在懷朔鎮的一堆鮮卑人中長大,以至於他覺得自己就是鮮卑人,後來的高氏一族哪怕遠房也都把自己當鮮卑人。教育很重要,從小接受漢文化的拓跋宏成為了一個特別喜歡漢族的鮮卑人,但是從小接受鮮卑文化的高歡卻成為了一個特別喜歡鮮卑的漢族人,所以他堅決反對漢化,帶領著同樣反對漢化的鮮卑人一起抵抗,這種精神簡直感人。所以我覺得游牧民族似乎因為生存環境的廣闊使得心胸也特別廣闊,包容心不是一般大。居然不以血統來製造民族成見。比如公元9世紀有個叫伊本土倫的人,原本是一個貢獻給哈里發的突厥奴隸之子,最後不僅被穆斯林世界接納,最後竟成了埃及代理總督,還建造了赫赫有名的伊本土倫清真寺。
12、西魏(535-557):534年,孝武帝元修脫離高歡,從洛陽逃至長安,投靠北魏將領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史稱西魏,政權實由宇文泰掌握。
宇文泰也屬於鮮卑門閥,宇文泰是南匈奴出身,屬鮮卑宇文部,當初西魏建立時,也是三分天下,東有高歡,南有蕭梁。宇文泰恢復鮮卑舊姓,如恢復皇族元氏為拓跋氏。而所將士卒也改從主將的胡姓。從形式上胡化一批的漢人,例如楊忠授普六茹氏,李虎授大野氏。這種關隴本位政策表現為文化本位,是出於政治目的的對抗,必須有一個在精神上獨立的,自成系統的文化政策,以維繫關隴地區胡漢諸族的人心,使之有凝聚力,鞏固關隴集團。
關是陝西關中,隴是甘肅隴山,門是門第,閥是閥閱,合為「關隴門閥」,意思是出於兩地的豪門世家。宇文泰是西魏八大柱國的上二柱,另一位是來自魏朝皇族的元欣。下六柱分別是獨孤信(鮮卑人,楊堅的岳父,李淵的外公);李虎(隴西人,李淵的祖父),李弼(遼寧人,李密的曾祖父),侯莫陳崇(鮮卑人,侯莫陳興之子),趙貴(甘肅人,趙仁之孫),于謹(河南人,於提之子)。
關隴門閥的力量很大,他們如同美國總統背後的財閥集團一樣,能夠將他們選擇的統治者推上王座。武則天的一大功績就是打壓了關隴門閥,抬舉了寒門子弟。門閥概念是自周朝歷來就有,名門望族是自古以來的名門望族,世上的貴族政權都大體如是,原因我想多半是貴族後代樂於提起祖輩的豐功偉績,而庶民後代則能不提就不提吧。在門閥制度之下,我們產生了諸如地域攻擊,講究祖籍,排外,門當戶對等等思想觀念,可以說門閥制度的產生至今還影響著當今社會。
13、北齊(550-577):東魏之後的朝代,由高歡之子高洋建立,也是屬於門閥掌控的時期。他的兄長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這位「內雖明敏、貌若不足」而一直不被看好的高洋,很快廢掉東魏傀儡孝靜帝元善見,即帝位。北齊歷史很短,最璀璨的星辰當屬蘭陵王高長恭。高長恭是高歡之孫,高澄之子,死於高湛次子高緯,也就是他的堂弟之手。高澄是高歡正妻婁昭君所生,是嫡長子,自幼聰慧過人,嚴明有大略,具備政治天賦,深得高歡喜愛。十五歲入朝輔政,通過改革官員選舉制度,懲治貪賄,整頓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確立了權威,無奈29歲就被刺殺。不過繼承了他的基因,高長恭本人在外貌和心智上都是才華出眾,不僅作為影視人物流芳百世,還以《蘭陵王入陣曲》走入日本雅樂的殿堂。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也因此被高緯以「國事即家事」所忌憚,最終飲鴆自盡。
14、北周(557-581):西魏之後的朝代,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第三子宇文覺繼任大冢宰,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北周歷史也很短,感覺高歡和宇文泰鬥了一輩子,就算是後人也是如此相愛相殺,此消彼長,分外默契。北周也是鮮卑貴族掌權的時期,其中發生的最大事件就是北周武帝滅佛,史稱「三武滅佛」之一,另兩人是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
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一事,被佛教徒視為佛教浩劫,竭力攻擊。但從當時歷史來看,周武帝的滅佛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利大於弊的。從公元574年到578年,周武帝下令「毀破前代關山西東數百年來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掃地悉盡。融刮聖容,焚燒經典。八州寺廟,出四十千,盡賜王公,充為第宅。三方釋子,滅三百萬,皆復軍民,還歸編戶。」當時有人稱讚說:「帝獨運遠略罷之(指滅佛),強國富民之上策」。滅佛事實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東平齊國,西定妖戎,國安民樂」的作用。正因為北周成功的滅佛運動,才使它國力大大增強,為滅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語:魏晉南北朝這一段歷史我一直都搞不清楚,藉由陳寅恪與周一良的著作才終於梳理出了大概。對我來講,我最想知道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為什麼會發生,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些人又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歷史能給人們提供的其實是規律,讓你有跡可循,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比如從統治階級分析,官場風氣分析,社會意識形態分析,宗教風氣分析,統治者性格和生平分析等等,這種規律就像大數據的規律一樣,是很有趣的。
在宗教方面,道教的天師道對皇室的滲透導致了八王之亂和其他叛亂,但也留下了竹林七賢對老莊玄學的美談,道教是好還是不好呢。梁武帝信佛,但是造成了社會民不聊生,周武帝滅佛,卻使得百姓拍手稱快,佛教是好還是不好呢。從68年白馬寺在洛陽的建立,到滅佛運動的興起,佛還是那個佛,廟還是那個廟,宗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一切問題都是政治的問題,時局的問題。
宗教的發展必須順應社會潮流,利於當局者的統治,在當今任何一個國家,規律也是如此。宗教與政治是相互影響的,所以他們必須制衡,相互約束,否則就會變成極端,使人失去信仰的自由。如果政治消除了宗教,那麼百姓沒有信仰,如果政教合一,那麼宗教就不能多元化發展,歸根結底信仰自由有選擇宗教的自由,也有信與不信的自由,一個好的國家,是能夠給人們以選擇的國家,讓他們自己做自己的選擇,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而不是強制的,一味的,自以為好的,給臣民把枷鎖禁錮。
我就說說十六國吧:補充一些勢力(十六國用黑體字標出,不屬於十六國的國家和勢力用下劃線標註,只看黑體字可了解梗概,看了下劃線字體可了解得更詳細)
成漢(巴氐),李特奠基,李雄建立,國號成,李壽改國號漢,李勢時滅於東晉桓溫(晉穆帝司馬聃)。
前趙(匈奴),劉淵建立,國號漢,劉聰時滅西晉,劉曜改國號趙,滅隴上司馬保,部將石勒建立後趙,前趙分裂,劉曜時滅於後趙石勒。
隴上司馬保(漢),屬西晉,在陝西,西晉滅亡後自稱晉王獨立,滅於前趙劉曜。
幽州王浚(漢),屬西晉,在河北,有不臣之心,西晉末期被石勒(前趙部將)所滅。
并州劉琨(漢),屬晉,在山西,西晉末期被石勒(前趙部將)攻破并州(同一年西晉被滅),投奔幽州段匹磾,後段部分裂,因一些原因被段匹磾處死(見段部)。
樂陵邵續(漢),屬晉,在山東,與曹嶷互相攻打,收留段部的段匹磾,滅於後趙石勒。
青州曹嶷(漢),在山東,向前趙、後趙、東晉都稱過臣,與邵續互相攻打,滅於後趙石勒。
中原李矩、郭默(漢),屬晉,在司隸,郭默本是劉琨的河內太守,被前趙逼迫投奔當時在滎陽的李矩,合力抵抗前趙、後趙。後郭默敗於後趙石勒,逃到東晉建康,後李矩也敗亡於後趙石勒,南下建康時墜馬而死。
平州崔毖(漢),屬晉,在遼東,滅於慕容部慕容廆。
段部(鮮卑),忠於晉室,首領段疾陸眷時,幽州王浚被滅後段匹磾(段疾陸眷的弟弟)受其部將邀請進駐幽州(西晉時),劉琨丟了并州後投奔段匹磾。而遼西段部經歷兩代後段疾陸眷從弟段末波奪權(東晉時),段部分裂。劉琨兒子歸屬了段末波,勸劉琨一同攻打段匹磾,段匹磾於是殺了劉琨。段匹磾被段末波和石勒(前趙部將)兩頭攻打,丟了幽州,投奔山東樂陵的邵續。段末波被投奔邵續的段匹磾和慕容鮮卑兩頭攻打,段遼時滅於前燕慕容皝。
宇文部(鮮卑),鮮卑部的一支,滅於前燕慕容皝。
代國(鮮卑),拓跋猗盧建立,拓跋什翼犍時滅於前秦苻堅。後拓跋什翼犍的孫子拓跋珪建立北魏。
吐谷渾,本為鮮卑慕容部的一支,慕容慕時滅夏國赫連定,一直延續到唐時滅於吐蕃。
前仇池(氐),楊茂搜建立,楊纂時滅於前秦苻堅。
前涼(漢),張軌奠基,張寔建立,張天錫時滅於前秦苻堅。
後趙(羯),前趙石勒建立,石勒於建國前滅掉幽州王浚、并州劉坤、打敗段部段匹磾,建國後滅掉樂陵邵續,青州曹嶷,前趙劉曜等,石鑒時被後趙皇帝石虎的義子冉閔廢殺,冉閔建立冉魏,打敗後趙殘餘政權兩個皇帝石祗和劉顯,後趙滅亡。
鐵弗部(匈奴),首領劉務桓時與代國相攻,後求和,後又歸降後趙。劉衛辰時投降前秦苻堅,苻堅滅代國後命他統領原代國黃河以西,與獨孤部劉庫仁相攻但失敗,前秦淝水之戰後劉衛辰獨立,滅於北魏拓跋珪。後劉衛辰的兒子赫連勃勃(改姓赫連)建立夏國。
慕容仁(鮮卑),慕容部慕容廆之子、前燕慕容皝弟,因不被慕容皝容納而反叛,滅於慕容皝。
前燕(鮮卑),慕容廆奠基,慕容皝建立,慕容皝時滅遼西段部和宇文部鮮卑,慕容儁時殺冉閔,俘冉智,滅冉魏,慕容暐時滅於前秦苻堅。
段齊(鮮卑),後趙將領段蘭(段遼弟)之子段龕建立,名義上歸降於東晉,滅於前燕慕容儁。
冉魏(漢),後趙石虎義子冉閔建立,廢殺後趙石鑒,滅亡趙殘餘政權兩個皇帝石祗和劉顯。後冉閔被前燕慕容儁打敗,冉智時被滅。
前秦(氐),後趙將領苻洪奠基,苻健建立,苻堅時滅前燕慕容暐、前涼張天錫,收降鐵弗部劉衛辰、獨孤部劉庫仁,楊茂搜建立的前仇池於楊纂時,拓跋部建立的代國於拓拔什翼犍時被苻堅滅,苻堅與東晉淝水之戰敗,分裂為數國,苻堅死於後秦姚萇,苻登死於後秦姚興,苻崇時滅於西秦乞伏乾歸。
姚弋仲(羌),羌族酋長,先降於前趙,後趙滅前趙後降於後趙,冉閔滅後趙後降於東晉,病死後姚襄繼任。
張平,後趙并州刺史,後趙滅亡後獨立,滅於前秦苻堅。
姚襄(羌),後趙將領姚弋仲之子,歸降東晉,受殷浩排擠而率部北歸,敗於東晉桓溫。死於前秦苻生。弟姚萇投降,後建立後秦。
獨孤部(匈奴),首領劉庫仁時屬代國拓跋什翼犍,前秦苻堅滅代國後命他統領原代國黃河以東,與鐵弗部劉衛辰相攻並獲勝,劉顯(與後趙殘餘政權皇帝同名)時被北魏拓跋珪打敗,滅於後燕慕容垂。
後燕(鮮卑),前燕慕容皝子、慕容儁弟、前秦將領慕容垂建立,慕容泓建立的西燕於慕容永時,翟遼建立的翟魏於翟釗時被慕容垂滅,慕容寶時北魏拓跋珪攻佔後燕都城中山,慕容垂弟、慕容寶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後燕分裂。慕容熙(慕容寶弟)死於慕容雲(慕容寶養子,本姓高),高雲被刺,大臣馮跋殺刺客,建立北燕,後燕滅。
西燕(鮮卑),前燕慕容儁子、前秦將領慕容泓建立,慕容永(前燕慕容皝堂侄)時滅於後燕慕容垂。
翟魏(丁零),後燕將領翟斌奠基,翟遼建立,翟釗時滅於後燕慕容垂。
後秦(羌),後趙將領姚弋仲、東晉將領姚襄奠基,前秦將領姚萇建立,姚萇時殺苻堅,姚興時殺苻登,滅西秦乞伏乾歸(後復國),滅後涼呂隆,姚泓時滅於東晉劉裕(晉安帝司馬德宗)。
西秦(鮮卑),前秦將領乞伏國仁建立,乞伏乾歸時滅前秦苻崇,滅於後秦姚興,後乞伏乾歸復國,乞伏熾磐時滅南涼禿髮傉檀,乞伏暮末時滅於夏國赫連定。
後涼(氐),前秦將領呂光建立,呂隆時滅於後秦姚興。
北涼(匈奴),後涼將領段業建立,後沮渠蒙遜殺段業繼位,沮渠蒙遜時滅西涼李恂,沮渠牧犍時滅於北魏拓跋燾。後沮渠無諱建立高昌北涼(已不屬於十六國),沮渠安周時滅於柔然。
南涼(鮮卑),後涼將領禿髮烏孤建立,禿髮傉檀時滅於西秦乞伏熾磐。
西涼(漢),北涼將領李暠建立,李恂時滅於北涼沮渠蒙遜。
南燕(鮮卑),前燕慕容皝子、後燕慕容垂弟、慕容寶叔父慕容德建立,慕容超時滅於東晉劉裕(晉安帝司馬德宗)。
後仇池(氐),前仇池楊纂宗侄、前秦將領楊定建立後仇池,楊難當時被南朝宋劉義隆打敗,投降北魏拓跋燾。
夏(匈奴),後秦將領赫連勃勃建立,東晉劉裕滅後秦後打敗劉裕在關中的守軍,佔據關中。赫連昌時俘於北魏拓跋燾,赫連定時滅西秦乞伏暮末,與北魏相攻但失敗,滅於吐谷渾慕容慕。
北燕(漢),後燕高雲被刺,大臣馮跋殺刺客,建立北燕,馮弘時滅於北魏拓跋燾。
譙蜀(漢),東晉譙縱建立,滅於東晉劉裕(晉安帝司馬德宗)。
大致以上,如有錯誤,不吝指教。地圖不可全信,但可給人留下直觀印象。
大致以上,如有錯誤,不吝指教。地圖不可全信,但可給人留下直觀印象。南北朝是第一帝國與第二帝國並存的大時代。
南朝是第一帝國的暮年,其孕育於春秋戰國,出世於先秦,一統於秦,全盛於漢,崩解於三國,重構於晉,因五胡亂華而南渡,金陵城破而亡。
北朝是第二帝國的幼年,其孕育於五胡亂華,出世於北魏,一統於隋,全盛於唐,崩解於五代,重構於宋,因遼金競起而南渡,崖山舟沉而亡。
在南北朝,可以看到由兩套不同的敘事語境,所構建出的兩套法統體系。南朝的禪讓鏈起於劉漢,終結於陳;北朝的禪讓鏈起於拓跋代,終結於趙宋。
以上
魏和西晉基本是傳承下來的。自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殺曹爽後,魏國實際進入了司馬氏統治之下。263年,司馬昭令鄧艾鍾會滅蜀國。265年,司馬炎廢魏元帝曹奐,改國號為晉。280年,益州刺史王睿,和石苞,楊擎等滅吳,三國正式統一。
西晉的歷史很短,就記住幾個名詞即可。一是"太康之治",即晉武帝司馬炎滅吳後改元太康,在280-289這十年間,司馬炎減輕百姓賦稅,修復自東漢末年70多年戰亂的創傷,迎來了一個繁榮穩定的時期。二是"八王之亂",司馬炎死後,晉惠帝無能,以趙王司馬倫為首的八個諸侯王叛亂。戰亂從291年到306年達16年之久,嚴重的削弱了晉王朝的力量,這使得北方的胡人趁亂進軍中原。
東晉和五胡十六國基本是同期,十六國這段比較亂,一個比較好的記憶方法是以民族對應記國家,以及哪些國家是自立的,哪些國家是傳承的。比如氐族的成漢,前秦和後涼;匈奴的劉漢,前趙,北涼和夏;鮮卑的南燕,前燕,後燕,南涼和西秦;羌族的後秦;羯族的後趙,還有什麼冉魏,西涼,北燕之類的。如果能搞清楚每個國家姓什麼那就更完美了。
五胡亂華的同時,317年晉元帝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北方大亂的時候,南方相對安逸,江浙一代繼東吳之後又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東晉這段歷史也應該記幾個關鍵詞,比如"祖逖北伐","淝水之戰","門閥爭鬥","孫恩之亂""桓玄稱帝"和"劉裕代晉"等,具體內容請自行百度。另外要記東晉的四大士族--王謝桓庾,以及各自家族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事迹,比如,王導,謝玄,謝安,庾思,桓玄。東晉雖然一度攻陷許昌,洛陽,長安等中原城市,但大體控制範圍在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一代。
接下來就進入南北朝時期,北朝分別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南朝則是南宋,南齊,南梁和南陳。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建立劉宋;439年北魏統一北方,標誌著南北朝的對立正式形成。期間互有攻伐,但南北方,尤其是北方在各自政權通知下經濟逐步恢復,逐漸治癒自317年西晉滅亡後100多年來的戰爭創傷。北魏在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達到全盛時期,在534年分裂為東魏和西魏。至557年高洋篡權,改國號為北齊止。 577年北齊被北周所滅,而周只存在了5年,在581年被楊堅篡權,建立隋朝。南朝這邊相對來講就亂一些,不像北魏一統100多年。領土除了南陳初期擴大至淮河以北,剩餘基本維持在長江以南地區。589年,楊堅滅陳,南北統一。
綜上,從220年曹丕篡漢至589年楊堅滅陳300多年間,除了從晉武帝滅吳(280年)到西晉滅亡(317年)期間短暫的統一過30幾年,國家(按今天的國家講)始終處於分裂階段。期間政權掌控者逐漸由士族門閥過渡至庶族,長江以南地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一階段總體來說是"國家分裂,民族融合",但伴隨其中的是經濟的衰退,民生的凋敝和人口的大規模減少。
權威史料「二史八書」,包括:《晉書》《宋書》《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北周書》《南史》《北史》。缺失的十六國史用《十六國春秋》,上溯到三國勢必還用《後漢書》、《三國志》。
題主的本意如果是以政治史切入理清歷史,那參閱《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是最佳方案,它紀年系事的功能減省了從紀傳體正史中按圖索驥的精力。以政治眼光論,呂思勉的斷代史不錯可看,王仲犖的稍遜。
由漢至唐變遷劇烈為明眼人所見,魏晉南北朝該梳理的又何止是一樁樁的政治事件,想深入了解必須涉及制度。首推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該書將歷史變遷門類化了,分為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雖然有南北誰為文化根源的價值判斷,引起學界公論,且不管。光它勾勒出的制度變遷就夠人瞠目結舌喝一壺了。
靠史實和制度的記載難以建立一個時代立體的形象,該期的文化風貌對學術史和美學都意義重大。漢唐之際儒、玄、釋、道各種形而上理論互相辯難、徵引、融合,官方學術與倫理標準與基層知識、信仰都處於劇變期。精神世界的外化也表現為人物品行、行為以多樣性見載,並包含了審美意義上的褒貶。除了史傳,士林八卦請看《世說新語》《人物誌》,釋教人物請看兩本《弘明集》《洛陽伽藍記》,道教人物《抱朴子》外就翻道藏。
以上大致能幫助建立起對魏晉南北朝歷史的概觀吧。不過我始終認為,細節才是最有愛的~
東晉以降,一南一北。北邊是民族(包括漢族)大混戰,南邊是門閥(士族地主內部、士族與庶族之間)大亂斗。新的思想、制度(科舉制、府兵制、均田制等)都在更為進取的北方萌芽,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這是一個殘忍、痛苦的時代,但也是一個中華大地浴火重生的時代。
我來說說吧:
惠帝天生有點癱,所以南風坑楊懽。
丑逼嫁作司馬婦,愛拿鮮肉操著玩。
誰知太子真礙眼,賈姐於是開刀先。
後送金墉玩虐戀,囚禁鮮肉好多萬。
齊囧身危兵著險,遂發洛陽要開戰。
拿出詔書敢不敢!阿囧宮變圍賈奸。
東西我不隨身帶,想啥寫啥樂的歡。
大哥發飆刀就砍,晉國從此有大亂。
兵禍持續好多年,東海王越收爛攤。
元氣大傷不能還,未幾匈奴洛陽犯。
自言身是大漢先,劉淵就把華統占。
明年鐵騎入長安,衣冠南渡不復返。
南北於是分兩半,先把南朝看一看。
王馬互擁入江南,建業建康把名換。
先遣祖逖復皇漢,共約劉琨大事干。
祖約一聽淚漫漫,王敦被逼也要反。
庾翼著實大二貨,殷浩也是表碧蓮。
王導真是嚇破膽,伯仁也不擔一擔。
逼我那就送一程,不料伯仁閻王見。
陶侃也被控制住,不越前方雷池線。
叛亂莫名被擱淺,王敦可能真命賤。
忘了前邊有蘇峻,反正大家都是叛。
滅了王敦起謝安,所以再起住東山。
統一北國氐人起,苻堅要入長江南。
朱序一聲震天吼,投鞭大軍瞬時渙。
一鼓作氣還是好,桓溫雄師下四川。
打完四川還不算,老子北伐入長安!
灞上老翁涕泗流,妄敢官軍此生休!
桓溫權衡萌退意,天晉再未長樂游。
歸國九錫劍履賜,更上一步雄心赳。
垂成一瞬身先死,桓玄起事展父愁。
幾經多難號大楚,糟蹋國運屍覆舟。
劉裕身從北府起,孫恩下海誓兜鍪。
劉牢東殺孫恩潰,群諫宋帝來加冕。
武帝勤儉譽滿天,鎮惡鈴石長安還。
道濟逼宮言談若,元嘉之功後人贊。
誰料玄謨貪功喜,勸進直下狼居胥。
志大才疏自不言,妄談敢做佛狸先。
北伐不成終將潰,縱有唱籌檀公還。
後毀長城不自泣,飲馬才道關山難。
莫道寄奴元嘉亂,後主更比此亂先。
宋主有娘不能搞,何似北關尼姑庵?
大家都穿開襠褲,想上就上嗨得歡。
前有劉裕把位篡,後有齊蕭來接管。
只怪海陵太混蛋,酒池肉林殺紅眼。
好在道成勤儉慣,吃住都是精細算。
兩朝皆由兄弟鬩,大開殺戒血漫天。
竟相殘暴無下限,可嘆東昏步生蓮。
後遂叔侄連角起,是時蕭衍代齊繯。
普通大同與天監,江表無事三十年。
虎牢滑台浮山堰,虐殺平民十幾萬。
囚戮漸多心漸老,捨身浮屠贖身難。
後聞魏虜天地變,便發偽帝洛陽還。
我有軍神陳慶之,各路諸侯頸濯好。
名師少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千人衝殺數十日,萬軍不敵便回跑。
喟嘆蕭氏無後至,慶之無力遂南熬。
太晚了 ,明兒接著寫。
個人經驗:史書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在於英雄事迹,兩晉南北朝三百年歷史,英雄層出不窮,按南北分抓住兩條主線和主線上的主要人物,時代的連續感是很明顯的。
南朝不提,東晉後面宋齊梁陳很容易。
重點在北方:第一階段:西晉滅亡後先搗騰起來的是劉淵立漢,後來被劉曜改成了趙,就是前趙。前趙內部搞分裂,皇帝管不住石勒,後者就建了後趙。後來石虎殘暴,激化民族矛盾,激起冉閔的殺胡令,這裡算個冉魏。這個時候,北方慕容家群雄走上歷史舞台,慕容恪智計天下無雙,這就有了前燕。慕容恪死後,慕容家族到底沒能勝過金刀王猛,後者幫助苻堅統一北方有了前秦
第二階段:苻堅作死敗於淝水,北方再次陷入大分裂,一邊姚萇造反有了後秦,一邊慕容垂虎入深山建立後燕,另一位慕容家子弟慕容泓作大死建立西燕。後燕滅了西燕後,老英雄慕容垂的生命在參合陂走到終點,對手就是新興實力拓跋珪。這個時候的拓跋珪建立的是代國,另一邊慕容德跑到山東建立南燕,另一個方向上馮跋造反滅了慕容家建立北燕。接下來拓跋家北魏開啟統一模式,把北方的政權統統搞定。這裡插一句,羌族姚家的後秦和鮮卑族慕容家最後的南燕,都被北伐的劉裕收服。劉寄奴真正堪稱不世出的天才!
第三階段就是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兩者又分別被替換成北齊和北周,然後北周統一,接下來就是楊堅建隋代周了。
主線之外需要額外記一下的就是些角色國家,包括五涼(前涼、後涼、西涼、南涼、北涼)、赫連夏和成漢。南涼是拓跋家另外一支禿髮氏,北涼是老妖怪沮渠蒙遜。赫連勃勃的大夏國讀史者應該是過目難忘。至於成漢比較特殊,窩在蜀地,後來被桓溫搞定。最後就是乞伏氏的西秦了,話說一直感覺這個姓好拗口。總結一下就是五涼、四燕、三秦、兩趙、一夏、一成漢。
個人感覺按照人物故事的主線讀下來,很快就跨越了三百年,回頭一看不由得發自內心的感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最後表示一下,一直很佩服慕容家那幾代,天縱英姿,俊采星馳,將家族的能量發揮到了極限。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可能還包括慕容翰),得一人都可堪稱國士無雙!中國歷史上一個家族能在短短几代人中如此密集的湧現出如此多又如此傑出的人物,真是屈指可數!
2015年5月2日攝於西安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第二展廳。
五涼四燕三秦二趙夏成漢,是謂十六國。
魏晉南北朝是個亂世,但也是個思想和文化超前的時代。
三國末期,諸葛亮出師北伐不利。魏國也一片混亂,曹爽和司馬懿正在進行奪權。而後司馬氏通過高平陵之變奪取權利,隨後滅掉蜀國,篡位建立西晉。西晉建立後滅吳,統一全國。
司馬炎死後,司馬衷是個名副其實的傻子,政權相繼落入到楊俊,司馬禕,賈南風手裡。隨後藩王不滿,開始「八王之亂」。中原不消停,北方更不消停,以匈奴、羌、鮮卑、氐、羯為首的五胡趁八王之亂時殺入中原,隨後西晉王室衣冠南渡,以建康為首都建立東晉。
由於天險長江,北方打不過來,隨後五個部落相繼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各部紛爭不斷。在紛爭中,實力強大的前秦大體上統一了北方,與東晉開始進行淝水之戰,由於淝水之戰的失敗,北方繼續分裂。
隨後拓跋珪建立北魏,一統北方。劉裕篡位稱帝建立宋,一統南方。從此南北朝的序幕就拉開了。
北方,由於改革,大臣高歡和宇文泰相繼扶持了兩位皇帝,一個是元善見,一個是元寶炬,史稱東魏和西魏。隨後,高歡兒子高洋,宇文泰兒子宇文覺相繼篡位建立政權,史稱北齊和北周。
南方,由於南朝宋的北伐失敗,導致朝政混亂,權臣蕭道成取代南朝宋,建立南朝齊。跟所有昏庸之君一樣,蕭寶卷由於昏暴,猜疑蕭衍對朝廷圖謀不軌,想毒害他,但蕭衍得到消息,率兵殺入皇宮,迫使蕭寶卷退位,隨後建立南朝梁。由於北齊和西魏的不斷進攻,加之國勢衰敗,蕭方智時期陳霸先篡位,建立陳朝。
以上是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就是隋文帝篡位,滅掉陳朝,一統全國。
280年,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司馬昭大兒子,不算明主,考試剛好60分那一類人)在幾位優秀將領的全權負責下滅吳,統一天下,大封宗族(埋下禍根,跟劉邦朱元璋一樣。老爸在,有人管;老爸一死,天下大亂),中原進入10年休養期(賦稅不低,但和平環境,田地有人種)。
290年,司馬炎病死,在賈充等人的斡旋下傳位給白痴兒子(先天性,可能懷胎時受影響,賈充女兒做了皇后)惠帝,之後,由於宗族勢力大,皇后干政,皇帝弱智等因素,爆發「八王之亂」,期間惠帝被廢立不久又複位,總之天下大亂,西晉基本國力被摧毀。
皇族戰亂,促使飽受西晉沉重賦稅的少數民族(五胡)揭竿而起,從此中原進入長期戰爭分裂局面。304,匈奴等多個少數民族稱王稱帝,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儘管西晉還是理論上的正統)。307,惠帝死了(病死或其他內部問題),其弟弟懷帝繼位。307到312年懷帝被俘,是西晉被五胡狂攻的時期,被稱為「永嘉之亂」,中原人口銳減了2000多萬(約90%的中原人口,真正的十室九空)。(死的人以漢人為主,除部分戰死,很大部分是被五胡蹂躪死的,男的當奴隸累死,女的晚上被虐待白天被當作軍糧吃。胡人喜歡吃人肉,特別是女的。因此經常出現胡人軍隊中有一大群女子,胡人稱其為「雙腿羊」)312年,洛陽被匈奴攻陷,懷帝被俘後虐待一年後被殺。313年,殘留的皇族繼位,稱為慜帝,被狂攻4年後,西晉滅亡。316年,長安被匈奴(趙)攻陷,慜帝被俘被虐待一年後被殺。北方繼續十六國殺人吃人局面。同年316,逃難到江南的司馬睿,做足江南權貴的人事關係,稱帝,東晉開始。
351,前秦建國(苻健),其後其堂侄苻堅殺其兒子繼位,並任用漢人王猛改革。382年統一北方,383年不聽王猛遺言和眾大臣規勸,渡江攻晉被大敗。其後,北方土崩瓦解,各族又起兵鬧事。385年,苻堅被殺,前秦名存實亡。394年,正式被滅。北方還是十六國時期,南方東晉時期。
386,北魏建國,439年統一北方,493年遷都洛陽,534年宗族內部分裂,形成東西對峙(東魏西魏);550年,北齊取代東魏;557,北周取代西魏;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1,隋朝取代北周。南北基本隔江而治。南方,420年,宋取代東晉,宋齊梁陳相繼更替。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全國。618年,唐朝建國。
這個問題似乎完全可以簡化成這麼一張圖,圖上上下為沿襲,左右為並存。對哪裡有興趣了再稍微百度一下,這個問題就大致可以理順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流傳下來的那麼少?
※單從歷史精彩程度來看,南北朝與五代十國,哪個更精彩?哪個普及程度相對高點?哪個適合用來寫小說?
※如何評價冉閔?如何評價五胡亂華這段歷史?五胡亂華這段歷史中國算是被侵略嗎?
※如何將東晉至南北朝這段亂世拍成像《權力的遊戲》這樣的史詩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