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時大國間的戰爭還是爭霸戰爭為主,到了戰國就轉向更殘酷的滅國統一戰爭?

春秋時的強國以齊晉楚吳越為例,都止步於「與諸侯盟」,著名的戰役如晉楚城濮之戰,鄢陵之戰等都是小規模的爭霸戰爭,鮮有戰國時期動輒傾全國之力的「國戰」。這其中,自春秋末各諸侯國開始進行的各種社會改革必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其中的具體緣由望賜教。


先問一個問題:春秋的主線任務是什麼?
是開荒!開荒!開荒!


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來做一個計算題。
先複習中學語文課文: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孟子見梁惠王》

當時的100畝,大概相當於現在的30畝,也就是兩公頃。當時糧食畝產在100斤多點不到200斤,扣掉種子,100畝田打三四千斤糧食,正好夠8口人吃。
一平方公里土地是100公頃,按孟子的演算法,可以維持50戶人。

春秋初年,管仲在齊國變法的時候,把齊國分成21鄉,其中6個鄉發展工商業。其餘15個鄉,平時耕田,戰時一戶出1人,每鄉2000人,一共是30000人,分成三軍,每軍10000人。齊王自掌一軍,國高二氏各掌一軍。
注意,貴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手下軍隊只有30000人!
放現在,估計武大華工學生湊起來,就能把齊國滅了。

30000人,每戶1人,就是3萬戶,就算算上剩下6個鄉,估計也不會超過5萬戶。
前面算過,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養活大概50戶人,換算一下就是,貴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國,當時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不過1000平方公里!


我們知道,華北平原是30萬平方公里, 加上一些山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部分,當時所謂中華至少有40-50萬平方公里土地。

按《左傳》的記載,西周大概封了不到100個諸侯王,就算每個諸侯國都有齊國那麼大,100*1000=10萬。
所以,關鍵的問題來了:剩下的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是誰的
答案是野蠻人。包括但不限於夷、蠻、越、戎狄、肅慎、東胡等等。
從西周到春秋前期,華夏民族主線任務是開荒,是不斷的和野蠻人打仗
不要忘了周幽王為什麼要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的標誌,正是周幽王被犬戎殺了。

西周開張的時候,自己姬姓所有的人,加上聯盟中的盟友,再加上商朝舊貴族,有一個算一個,其人口也遠不能控制整個華北平原。
所以,西周採用的策略是:
1,將全部人口編組成若干個國;
2,每一個國都是一個武裝定居點;
3,將這些定居點灑在華北平原上,定居點之間互不接觸;
4,每一個定居點以城為核心,如果野蠻人打過來,老百姓就躲進城;
5,發展一種叫戰車的高技術兵器,驅逐野蠻人。
後面兩條使得華夏族在和野蠻人的戰鬥中取得了一定但非決定性的優勢。這也就是為什麼作為國家幹部的士大夫必備技能包——六藝,要包括打槍(射)和開車(御)的原因。

這就使得春秋早期的戰爭不是你死我活的類型。消滅一個國家是沒有意義的,自己邊上的地都種不完,跟人打仗又能撈到什麼好處?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人口不斷增加,之前互相不接觸的定居點漸漸開始接觸,這個過程中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的大國齊楚秦晉開始吞併周邊的各個小國,戰爭也變得激烈起來。
西周和春秋早期的戰爭以盡量少死人為目的,規定了一套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規則,比較遵守規則的宋襄公在後世被人稱作愚蠢,但是他遵守的不半渡而擊,不抓白頭髮的俘虜,正是西周戰爭規則的體現。畢竟大家都是華夏聯盟的人,有共同的敵人野蠻人,以後說不定野蠻人打過來了還要找人幫一把,所以為什麼要斬盡殺絕呢?
這就是為什麼宋襄公仍然被認為是春秋五霸之一,仍然得了襄這個美謚的原因。
而到了中期的時候,戰爭就變得劇烈了,殽之戰裡面,晉國險道設伏,都屬於超規則的不義之舉。到了戰國晚期,所有的國家都變成了戰爭機器,秦坑殺趙降兵四十萬這種戰爭烈度,在未來的兩千多年裡都很罕見。

那麼,春秋為什麼要打仗呢?
舉個例子吧。
假設我和我女朋友晚上要一起吃東西,我想吃紅燒肉,她想吃糖醋排骨,我們怎麼也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不吃東西又都會挨餓,該怎麼辦呢?
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打一架,誰打贏了聽誰的。
春秋早期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大體都是這種外交戰,相當於一個裁決程序,輸入兩支軍隊,輸出一個結果。因為戰爭輸出的結果是仲裁終局的,即使輸了,輸家也能服氣。既然戰爭的目的是這樣,那當然就是爭霸戰,不以滅國為目的了。

不過話說回來,跟女朋友意見不一致就要打架嗎?
這就是我為什麼找不到女朋友的根本原因。
不說傷心事了,吃紅燒肉去。

居然被督工翻了牌子,那就澄清幾個問題:
1,有人認為耕地面積不等於土地面積,那我們先來看地圖。
這是google earth的華北平原示意圖。華北平原土地同質化非常嚴重,至少80%以上的土地是可以耕種的,不然叫華北平原幹什麼。

再說了,我做的是數量級估計,就算耕地面積只有50%,2000平方公里也不影響最後結論啊。

再說了,我做的是數量級估計,就算耕地面積只有50%,2000平方公里也不影響最後結論啊。
2,八口之家和數口之家的問題。至少我讀書的時候課本裡面背的是八口。而且,八口很可能是一戶人的上限而不是下限,李悝做估計的時候只有一戶只有五口人。
還是那句話,這是數量級估計,所謂數量級估計,就是錯個100%甚至200%,也不要緊的估計。
3,國人和野人的問題。所謂野人,也就是沒有完全被同化、享受國人待遇的人。難道,同化野蠻人不是開荒的一部分么?
直到孟子見梁惠王的時候,惠王還在問為什麼我都給政策了,然而寡人之民還是不加多呢?
這說明直到戰國,吸收移民仍然是國君的KPI嘛。
跟女朋友有分歧,不一定要靠打架,吃一頓糖醋排骨也是可以的嘛。

最後,講一個故事。
春秋有個國家叫衛國,春秋初年,衛國的國君衛懿公喜歡玩鳥,給他的鳥封了大官。結果狄人打過來了,老百姓不願意給衛懿公賣命,說,你的鳥是大官,讓鳥去打仗吧。然後衛國城破,衛懿公被殺,據說肝都被狄人吃了。
宋襄公是個好人,帶領幾個諸侯國,收容了衛國的5000難民,又給他們另外找了個地方,讓衛國復國。
對了,衛國就是那個堅持到秦始皇稱帝的衛國。
故事說明了這麼幾個問題:
1,春秋早期野蠻人還是很強的軍事力量,而且他們真的很野蠻,比如吃人肝。
2,衛國是一個大國,首任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封了第二等的侯爵國。這麼個國家,滅國的時候也就逃出來5000人。假設只有10%的人幸免於難,衛國總人口也不過5萬嘛。
而且,靠逃出來的5000人,衛國還能重新復國,這非常說明春秋早年的人口狀況。
3,戰後衛國就遷都了。看起來,土地仍然是過剩,只要有人在,找什麼地方都能復國。

今天晚上打死不吃豬肝!分手也不吃!


請注意問題中「大國間」這個關鍵詞,如果沒有「大國」這個詞則該問題不成立。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嘗試以此為切入點,從更寬廣的視野來觀察人類的戰爭和歷史規律。


用現代語言描述,戰國時代之所以陷入屠殺戰爭是因為沒有實現產業升級,無法給年輕人創造出足夠多的就業崗位(生存方式)。

就業是跨越時代的共同需求
在古代農業社會,年輕人成年後的主要就業方向是務農,每個人的理想是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老婆孩子熱炕頭,過上田園詩般的日子。一家溫飽,一生足矣!


但遺憾的是,萬惡的人類會「飽暖思淫慾」,一對夫婦可以造2個以上的人!這就導致每個人分得的土地會越變越少。

人口增長是指數型的,理論上沒有極限。春秋時代土地多、人口少,政府給每家一百畝地,還可以敞開供應。但隨著人口總量的增加,到戰國時代,土地供應就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如果沒有土地作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年輕人靠什麼來養活自己

馬爾薩斯陷阱


就是沒讀過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傻瓜也知道,土地供應早晚會達到上限。各國諸侯不是傻瓜,所以就盯上了鄰國的土地,聰明的諸侯更是要在危機爆發前先下手為強。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Thomas Robert Malthus |


土地供應無法滿足會出現的危機:

  1. 沒有土地來維持生計的人,很多成為流民,或鋌而走險尋求非法的生存方式,成為盜匪。
  2. 政府鎮壓盜匪會大幅增加財政開支,為了維持財政平衡必然加稅,這又加重了全社會負擔。
  3. 長期加稅會使民間缺少糧食儲備,如果再遇到旱澇、小冰期等天災,會引發饑荒或內戰。

作為統治者很清楚這些環環相扣的連鎖反應,與其在自己國家內亂,不如把這股禍水往鄰國引。

春秋時代人口少,距離危機尚遠,雖然有戰爭,但屠殺較少,因為土地和人口是諸侯都想霸佔的。春秋戰爭可以看成吞國戰爭兼并戰爭,就是把整個國家吃下去,來壯大諸侯的整體實力。所以春秋戰爭對戰俘和平民的屠殺相對要少,與歐洲貴族打仗很相似,戰鬥相對溫和並遵循戰爭規則。很多時候,打完了還要開個多國峰會,會議主題只有一個——明確誰才是真正的老大!——而這就是會盟。

戰國時代則形勢全變了,人口數量接近危機點,社會動蕩已經開始湧現。諸侯必須靠發動戰爭屠殺敵國的有生力量,來獲得無主之地,這樣土地供應危機才會暫時緩解。戰國戰爭可以看成滅國戰爭,諸侯只把土地吃進去,但是人口拋棄掉。這時候的戰爭不需要什麼規則來約束,殘酷的殺戮就是最簡單有效的制勝秘訣。所以戰國就出現了《孟子·離婁上》所說的「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局面。

諸侯如果沒有搶到土地怎麼辦?
反正戰場上新兵蛋子的傷亡率最高,所以土地危機還是得到有效緩解……

戰爭吞噬了大量生命,人口數量又回歸到糧食產量所能承載的範圍,增長速度則從指數型變成下降型,如下圖:


這就是戰國版的馬爾薩斯陷阱。

秦漢時代的馬爾薩斯陷阱
如果把時間尺度擴大一些,分析從戰國末期到東漢初年這300年,根據歷史地理學者葛劍雄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估算的人口數據【1】:

  1. 戰國時代人口約4500萬,各國之間頻繁爆發戰爭。
  2. 秦朝建立初期人口約4000萬,僅14年秦朝滅亡,楚漢戰爭爆發,到漢初時人口不足2000萬,接下來是文景之治的盛世。
  3. 到漢武帝初期實際人口超4000萬,武帝開始窮兵黷武,導致全國人口減半,最低時人口約2000萬,接下來是昭宣中興。
  4. 到漢平帝時期人口達到約5900萬,但很快王莽奪位西漢滅亡,到東漢初年人口2100萬,然後又是光武中興。

相信你已經注意到了規律,秦漢時代的人口好像總有一個天花板,超過這個天花板就會爆發各種戰亂,導致人口銳減,接下又是緩慢的盛世中興,開始另一個循環周期。

如果把時間尺度擴大到整個人類歷史,就會發現同樣的循環周期在過去數千年里反覆上演。馬爾薩斯陷阱其實是饑荒、戰亂和朝代更替的內在力量。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人口論和經濟學角度,來發掘人類歷史中的現象和規律,這門新學科被稱為計量歷史學(Cliometrics)。

有篇很好的文章推薦大家閱讀,就是經濟學家陳志武的《量化歷史研究告訴我們什麼?》。這篇文章提出世界歷史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界點就是工業革命,在此之前馬爾薩斯陷阱一直主導人類社會,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逐漸走出危機。陳志武還在清華大學開設了量化歷史的講習班。

近代中國的馬爾薩斯陷阱
把時間拉回到近代,距離我們最近的戰爭就是日本侵華戰爭,也是因為當時日本有限的資源支撐不了上億的人口,直到戰後才通過製造業和市場經濟徹底解決。

等等!這麼說來,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好像也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也可以這樣說,因為計劃經濟和國有企業缺乏活力和容量,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所以才引發各種政治浩劫,而計劃生育可以推遲危機的到來。過去嚴格的城鄉戶口政策也是為了把農民鎖定在農村,如果都擁到城市來根本解決不了就業問題,只會是城市的犯罪率升高和出現大量的貧民窟(想想印度)。

不過現在的中國經濟大部分已經市場化,正在快速的進行產業升級,到處需要大量低廉的勞動力,所以戶口政策也逐漸放寬。再加上現代人有各種保障,不需要眾多子女來贍養。多生孩子不僅剝奪大量個人自由,經濟負擔也極重,不要說子女的教育、結婚和房子問題,就是想想老了還要照顧幾個孫子……就快瘋了!

如何解決馬爾薩斯陷阱?
解決的方法很多,簡單的說就是讓社會系統不斷的進行產業升級,創造出更多不需要土地的就業機會就行了。

有人說的很好,就是讓社會系統升維,從原來的二維升級到三維或更高維度,把過去的追求面積,改為追求高度。

春秋戰國的齊國是解決馬爾薩斯危機的成功典範。

時間再回到3000年前,當時齊國創始人姜太公在創業時很艱難,因為齊國不在交通要道上、土地多是鹽鹼地,而且人口也少。但是姜太公揚長避短,著重發展工業和商業,使得後來的齊國製造業非常發達,齊國生產的絲綢、服裝和鞋帽等產品暢銷海內。除了製造業,齊國還有利潤更豐厚的魚鹽工業【2】。

紡織工業可以在很多領域創造就業機會,從桑麻的種植、布匹的紡織、衣料的印染、成衣的剪裁、飾品的製造等生產環節,到貨物的運輸、服裝的批發、商店的零售等流通環節,都可以讓各階層的老百姓、特別是女性獲得大量的就業機會。

齊桓公時代的齊國總理管仲更是把齊國的工商業發展到了全新的高度,在齊國設立了很多經濟開發區,鼓勵老百姓消費,奉行積極的財政政策。

管仲還大力扶植服務業,其中一項比較有爭議,就是管仲讓妓女合法化,鼓勵「青樓」等無煙工業,把臨淄城建設成春秋時代的美麗東莞,當然這免不了有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抨擊【3】。

管仲的思想非常超前,他還提出,當國家經濟陷入困境,社會失業率增加時,政府應該大興土木,用這些土木建設項目給無業者提供各種就業機會【4】。這不就是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嗎?吳曉波也在《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一書中,稱管仲為中國古代版的「凱恩斯」。但是管仲比凱恩斯早2600多年,凱恩斯主義是不是應該改名為管仲主義更合理一些?

越是了解管仲,越是發現他有超越那個時代的經濟頭腦,說他是穿越回去的也不為過。吳曉波的《管仲變法:中國經濟第一場成功變革》就介紹了管仲的各種經濟措施。

齊國不僅培養工商人才,還特別重視高級知識分子。戰國中後期,齊王出資建立了高等教育學府——稷下學宮,邀請各國的著名學者前來講學。而且科研經費不封頂,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百家爭鳴的盛況就出現在戰國後期的齊國。(什麼?你說最近那次也算!拜託那次是釣魚好嗎!)


與古希臘哲學家同時代的這些諸子百家,例如老子、墨子等,都曾提出很多先進的哲學和科學思想。而這些都是在自由的學術環境中思想碰撞的結果。之所以百家爭鳴出現在齊國而不是秦國,就是因為農業經濟只能讓人解決溫飽,卻沒有餘力去發展自由思想。只有商品經濟才需要科學、哲學和藝術來提升人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自由思想的基礎是競爭激烈的商品經濟,而不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

如果假以時日,再給齊國500年,工業革命就很可能首先誕生在中國,徹底解決馬爾薩斯陷阱(當然這只是假設,不具有必然性)。可惜的是,這種蓬勃發展的思想大爆炸卻因為一個人而戛然而止,讓百家爭鳴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曇花一現。

這個把中國引入歧途的人就是商鞅,他提出了重農抑商的政策,終於把中國從封建社會拖入了中央集權社會的泥潭。

關於重農抑商的分析篇幅太長,如果想知道為什麼百家爭鳴會曇花一現,請移步《怎麼評價重農抑商政策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

工業革命暫時終結了人類社會的馬爾薩斯危機
人們發現,工業革命之後的發達國家普遍出現了人口生育率降低的現象。2013年,義大利人口僅增長3萬,死亡人數超過了出生人數(義大利人口數為6078.3萬)。

過去人們多生孩子有經濟上的原因。因為孩子多了,雖然年輕時累一些,但是老了以後可以有眾多的子女提供經濟支持,在醫療和養老上就有了保障。加上兒童夭折率高和成人患病早亡的風險,多生孩子可以儘可能的分散風險。家庭的人丁興旺也意味著力量強大,不會被外人欺負,給家庭成員更多社會資源的保障。

而工業革命後,醫療水平大幅提高,兒童和成人的死亡率降低。社會福利制度的普及,又讓普通人在醫療和養老上有了完善的保障。人們通過多生孩子來降低未來風險的動力完全消失了,這對降低高生育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子女教育上,中產階級也發現提高質量比增加數量更有效。因為在現代社會裡,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的社會地位越高,家庭的實力更強。而兄弟姐們的數量對提高個人社會地位已經沒有太多幫助。相反,子女過多反而會稀釋每個孩子的教育資源,所以父母更要少生孩子,來提高孩子的教育質量。

同時工業社會和民主制度為人類提供了空前多樣化的就業生態系統,人們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當父母有了穩定的收入,下一代就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機會,很多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自由選擇各種社會上升的渠道,而不是像前工業社會,需要固守一個職業干一輩子。

所以工業革命和民主制度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自由,在醫療、養老、教育、就業、個人發展等方面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人們更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願意過早的生孩子,剝奪自己的自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推遲了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選擇在30歲、甚至40歲之後再結婚生子。

很多人也發現,「晚婚晚育,少生孩子」,才是現代社會中的最優選擇!社會越發展,人口越減少,人類社會的馬爾薩斯陷阱暫時被解決了。

為什麼說暫時解決?
因為醫學和生物技術會快速進步,早晚會通過器官再生、癌症根治等技術,使人類壽命的大幅增加、翻倍甚至更高。當人類壽命增長到一定水平,馬爾薩斯陷阱又會捲土重來。長遠看,太空移民是必然的選擇。

好吧,小說《三體》也是在講一個關於馬爾薩斯陷阱的科幻故事。

推薦馬特·里德利(Matt Ridley)的《理性樂觀派——一部人類經濟進步史》,書中詳細分析了人類社會如何通過經濟擺脫了馬爾薩斯陷阱。

結論

  • 人口指數型增長和土地的有限供應,是戰國陷入屠殺戰爭的主因,是馬爾薩斯陷阱的戰國版。
  • 馬爾薩斯陷阱是人類社會中饑荒、戰亂和王朝更替的幕後力量。
  • 人類社會的馬爾薩斯陷阱只能靠社會系統的不斷升級來解決,利用工業、商業、服務業來創造大量不需要土地的就業機會。
  • 工業革命和民主制度給人們帶來了空前的自由,人們發現在這樣的社會,「晚婚晚育,少生孩子」才是最優的選擇,馬爾薩斯陷阱暫時得解。

其實,到目前為止,題主的問題已經得到解答,但我還不想停止腳步,讓我們把視野一步一步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來分析歷史上更多的周期規律。如果有興趣請移步我的專欄鋒之蠱,超越人類歷史來了解《馬爾薩斯陷阱和大歷史周期律》

後續閱讀

  • 百家爭鳴因何幻化成曇花一現:《怎麼評價重農抑商政策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

推薦閱讀

  • 陳志武《量化歷史研究告訴我們什麼?》
  • 吳曉波《管仲變法:中國經濟第一場成功變革》
  • 馬特·里德利(Matt Ridley)《理性樂觀派——一部人類經濟進步史》

參考資料
【1】葛劍雄,《中國人口史 第一卷 導論 先秦到南北朝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12,300,312,375
【2】《史記?貨殖列傳》:
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則人物歸之,繈全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
【3】《戰國策?東周策》:
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
【4】《管子?乘馬數》:
若歲凶旱水泆,民失本,則修宮室台榭,以前無狗後無彘者為庸。故修宮室台榭,非麗其樂也,以平國策也。


謝邀。

呃,恕我直言,題設可能有問題……

為什麼春秋時大國間的戰爭還是爭霸戰爭為主,到了戰國就轉向更殘酷的滅國統一戰爭?

事實是:
春秋時,有秦,有吳,有齊,有魯,有燕,有蔡,有曹,有陳,有宋,有衛,有越,有鄭,有溫,有劉,有甘,有樊,有召,有毛,有畢,有薛,有莒……我都報不完。
這些國後來,到哪裡去了呢?
當然是被滅了,被統一了。

戰國呢?眾所周知,戰國七雄。戰國的開始時間有爭議,公元前476到公元前403都有。我們就算是公元前403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吧,這中間,從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30年,是七國並立,然後十年之間,秦滅六國。

春秋時,天下數百小國,被滅,被兼并,不斷減少。
反而是戰國時,七大國均勢保持了二百多年,最後十年間解決。
論起滅國戰爭,春秋時華麗太多了。
至於所謂大國,吳越爭霸,算是大國了吧?可是他們都沒挺到戰國七雄時代。吳,公元前473被越滅掉。越,被楚國滅掉。越滅吳,總該算是大型滅國戰了吧?而吳之前由孫武和伍子胥,可是滅了楚的,這更是超級滅國戰了。
鄭莊公首創跟周王打架,算是大國了吧?鄭,公元前375年被韓滅掉。
陳,公元前478年被楚國滅掉,楚王飲馬黃河。曹,公元前487年。
至於其他小國,被隨意砍爛的更多了。無數次大國滅小國、更大的國滅大國,加上三家分晉一類,才慢慢促成了戰國七雄的統一——這中間的大型兼并,並不少。

相比春秋動不動滅國來,戰國的均勢,保持得長久多了。趙國遭受長平之敗,之後邯鄲被圍這樣的滅頂之災,還是被竊符救趙和諸國聯軍救了。要在春秋時,早滅了。合縱連橫,其實是延長了戰國諸侯均勢的。

實際上,春秋時滅國有多普遍?著名的崤之戰,秦國本來要滅鄭,鄭國得了通知,秦國知道不妙,就順手「滅滑而還」,滑這地方太可憐了!但那時候滅起國來,就這麼簡單。

至於說到大國看上去滅得少,幾個情況。
首先,有些國其實是已經完了,但因為政治需要,又扶起來了。比如伍子胥已經滅了楚國,申包胥請諸國出面復了楚國。比如晉國大亂,秦穆公幫著平了晉亂。這些其實和諸國救趙解邯鄲之圍一樣,是政治需求。

此外,春秋早期,大家的兵力都少,而且按照規定,上中下三軍,一國最多也就三萬來人。晉文公玩小把戲,也就是想讓國家軍隊規模到七萬五千而已。而且春秋時,仗打不久。所以許多在當時看來算是巨大的滅國戰——比如楚滅陳——在戰國看來就不算大規模了。

這一點,趙括他爸爸和救了齊國的田單聊過:
田單認為:
「帝王之兵,所用者不過三萬,而天下服矣。今將軍必負十萬、二十萬之眾乃用之,此單所不服也」。
趙奢的看法:
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城雖大,無過三百丈者,火雖眾,無過三千家者……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齊以二十萬之眾攻荊,五年乃罷。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

春秋時的小國,通常一兩個城,輕易就能滅掉。但是,大國的壟斷程度還不夠,所以也不能太猖獗;所以大國對小國,一口氣就吞了;反而是大國對峙,往往爭個霸,決個勝負,保護了自己的保護國,然後就算了:要達到的效果,其實往往是小國對他們的臣服,獲得足夠的威望,而非徹底征服。

戰國七雄時,大家壟斷程度高了;小國如燕和韓,都是千乘國,而且利益更糾結,周天子又不管事了,所以動不動斬首數十萬。蘇秦說六國時就說過韓和魏是保護山東諸國不受秦侵害的關鍵,這是非常利益相關的事兒,所以動兵累萬,務求斬草除根,比春秋時殘忍暴力得多了。

這裡好有一比:
一個市場剛開拓,百家爭鳴的時代,大家雖然大魚吃小魚,但不至於太撕破臉皮。
市場只剩寡頭之間的競爭時,就是你死我活,更殘忍更血腥,但出於利益糾葛,卻又可能盡量保持均勢。
前者是春秋,後者是戰國。


一言以蔽之:非不欲也,實不能也。
題主提到了城濮之戰。城濮在今天山東,晉國的核心區當時在山西,楚國的核心區在湖北,這點距離在現在也就高鐵兩個小時,但是考慮當時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越過中原n多諸侯國,去進攻楚國是不可想像的,大家學過燭之武退秦,秦國想跨界滅掉鄭國這個小國都不可能,何況是同樣千乘之國的大國?周昭王前車可鑒,南征不復的例子就在眼前,那時候的楚國還只是蕞爾小國。退一萬步講,即使僥倖取勝,攻佔了楚國,結果呢?還是要分封一個上卿守之,這麼遠的距離,生產方式和民俗完全不同的一個國家,脫離宗主國的掌握是必然的,那麼勞師遠征又何必呢?所以精明的政治家如管仲,雖然大會諸侯,南討荊楚也只是讓其貢上苞茅象徵性屈服了事。
這點伍子胥看的很清:陸人居陸,水人居水,夫上黨之國,我攻而勝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魯之於齊、陳蔡之於楚,大致也是這種關係。
如果可以,大家很願意直接滅掉鄰居的,這種兼并甚至早於東周就開始了。梁啟超說,楚國春秋時期滅掉有史可考的諸侯國「凡四十二」,晉國也不遑多讓,左傳說了「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若非侵小,將何所取?」,其他幾個戰國諸雄也都是站在小國累累白骨上的!所以盟會只是戰爭中的插曲,是強國設法取得國家利益的手段,戰爭才是主流。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看到春秋戰國的變化,似乎是一下子完成的,但是古人為了完成這個變化,走了二百多年,單以戰爭而論,齊桓公是一變,至晉文又是一變,至孫子滅楚又是一變(此時已經具有滅國戰爭的一些特徵),戰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戰爭的烈度在不斷加劇,所以戰爭不是一下子變成殺人盈城的,是逐步「進步」到這個階段,到了戰國中期以後,七雄無論變法程度如何,都已經具備古典軍國主義的特徵,全民戰爭已經變成常規形勢。實際上題主問的很有意思,選了兩個前中期的例子,對比戰國後期的戰爭,覺得差距大也是正常。
另外再閑話一句,大家注意一下齊桓公的口號,「尊王攘」,再想一想孔子那句話,「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這兩句話透出一個事實,春秋時代尤其早期,蠻夷的勢力相當強大。今天我們想當然的以為漢族是這塊土地想當然的主人,可是具體到春秋,那卻未必。以晉文公為例,他霸業的頂峰是戰勝楚國,但霸業的起點是討伐叔帶之亂,叔帶借狄人之力把周天子都趕跑了,事實上,就在離王都成周不遠的地方就有伊洛之戎,今天的華夏核心區,當時還有大面積為戎狄所佔,相比較而言,很多華夏諸侯國反而更類似於據點,所以孔子提夷夏之辨,在當時是有現實意義的。
很多大國前中期,也都在快樂的進行「民族融合」,組隊練級不漲惡名,刷戎狄副本爆資源,大家同去同去,何樂而不為呢?再拿晉國為例,晉國最初只是「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後來大家都知道了。。。。。。。
---------------------------------------------------------------------------------
既然被發現了,安利個遊戲,歐陸風雲3春秋mod,玩這個很能模擬春秋的情形,缺點是,殺時間,有bug,會跳出。。。。。


春秋各諸侯都是城邦小國,齊桓公、晉文公、鄭莊公等等都只不過是城邦之主,超過城邦的距離就必須依賴盟約、依附關係、冊封來加強控制力,這種措施肯定是不長久的,所以春秋爭霸的特點就是誰也滅不了誰。

春秋城邦的形成和同時期希臘城邦的形成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春秋時代,城中的居民稱國人,國人在政治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在戰場上也是應徵參戰的主力軍,由於有國人階級的存在,異邦諸侯如果名不正言不順,則很難在新佔領的城邦里久待。然而在春秋時代發生了兩件大事徹底顛覆了中國的城邦時代。

首先是鐵器發明,農業生產效率大幅上升,由此催生了土地兼并的需求,國人從平等的自由人開始逐漸分化出地主階級,正如羅馬共和國的土地兼并導致自由民成了依附地主的流民一樣,國人也喪失了作為國家中堅力量的獨立性,此時地主勢力開始崛起。

其次是楚國發明了大殺器——縣制。楚國是春秋最早設縣的諸侯,正因此,楚國被中原諸侯視為禮崩樂壞之國,楚國將征服的小國變為自己的縣,由國君認命行政長官,這種創新性的制度一開始為齊桓公等諸侯所不齒,然而隨著齊國大權迅速旁落,晉國主導的一系列中原爭霸戰爭的激烈程度遠超想像,這套高效的管理制度逐漸隨著諸侯們拋棄禮樂的腳步而被模仿。因此產生了晉楚這樣的超級大國,雖然在君主之下仍有封臣,但基層管理已經有縣制的雛形。

有了土地兼并的需求和高效的行政管理手段,隨之而來的就是慘烈的土地兼并戰爭。

時間有限無法搜集證據以支持論點,以後有機會了慢慢補充乾貨。


布希說:「我們準備槍殺4千萬伊拉克人和1個修單車的。」
CNN記者:「1個修單車的?!為什麼要殺死一個修單車的?」
布希轉身拍拍鮑威爾的肩膀:「看吧,我都說沒有人會關心那4千萬伊拉克人。」

那些在春秋被滅的小國,就是被你們忽視的伊拉克人。。。


1.春秋時期,周天子影響力比之前西周時期下降了,但是還是作為天下共主的存在,大家還是要賣人家周天子的面子的,
2.再加上天下剛剛崩潰,各諸侯國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統一天下,或者說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例如楚國被伍子胥搞得國都攻破,連前任老大楚平王都被拖出來鞭屍,但是楚國很快借秦國幫忙復國),
3.以那個時期的國力只能夠滅掉那些小國,以楚國為例- 商朝末年,楚人首領鬻熊協助周文王姬昌起兵滅商,成為功臣。前1042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孫熊繹為子爵,楚始建國。楚熊渠時期,西徵庸國,東攻揚越。春秋前期,楚大舉進攻蠻人,史稱楚武王「大啟群蠻」。楚文王時期,滅鄧國、絞國、權國、羅國、申國等國。
公元前306年,滅越國。越國是春秋五霸最後一霸,還幫楚國報了仇,滅了吳國,到頭來還是被楚國給滅掉,;
但是戰國時期,各個小國被幾個大國給滅了,周武王分封的八百諸侯只剩下齊楚秦燕趙魏韓以及幾個可以忽略不計的保護國,其他的小國基本不存在了,各個大國之間已經沒有緩衝了,想要擴張就只有直接硬碰硬了,那麼打得就是滅國戰爭,但是其實在秦始王滅六國之前,好幾次幾個諸侯國也被打的快亡國了,但是很快就可以復國;例如樂毅伐齊,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72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昭王封樂毅為昌國君。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當時齊國僅剩莒、即墨仍在堅守,樂毅圍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後,剛剛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齊將田單的反間計,撤掉樂毅,由騎劫掌軍攻城。久攻不下,卻中田單的火牛陣,身死軍敗。齊國趁勢收復所有失地。樂毅伐齊之功盡失。
我國史學界把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是認為三家分晉這個歷史事件,就是晉國被趙魏韓三家給瓜分了,這個也就是表示周天子的影響力已經基本為0了,以前諸侯國是需要周天子冊封的,現在人家自己直接當老大,根本不鳥周天子,也就是孔老夫子說的禮樂崩壞了,周天子就成為了一個橡皮圖章了;
說道這個想起一個很有意思的成語-
債台高築 說的就是周天子的事情,大家可以查查,很有意思,通過這個詞,大家就可以知道周天子是過得多麼凄慘了


提供一個新思路
順便安利一下趙鼎新老師的《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 (豆瓣)》

(雖然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宏大研究的提綱,但其中的邏輯和觀點依然值得重視,期待一下最終完整、成型的研究成果。)

本文的中心論點和本題相關的是:

  • 春秋時代封建制度導致了諸侯國之間頻繁而輸贏不定的局部性戰爭(戰爭一般在鄰國之間展開,行軍距離較短,目的是掠奪戰利品和奪取霸權),而這種競爭和衝突促進了效率導向型的工具理性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擴展。
  • 對於新占的領土,強國的管理方式於此時出現了兩條路徑。而封建危機、貴族分權最終刺激各國進行封建制改革,並隨之增強了軍事能力及擴張慾望(即「戰爭驅動型改革」)。
  • 改革後科層制逐步發展起來的諸侯國將不斷提升的國力投入到新一輪的戰爭中,時代也由此進入全民戰爭時期。

詳細的關於本文的總結和綜述可見下方
(來自Memo (評論: 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

在最初的霸主時期,各諸侯國的國力還較為弱小,戰爭也一般在鄰國之間展開,行軍距離較短。當時戰爭的目的是掠奪戰利品和奪取霸權。戰敗後的諸侯國淪為霸主國的屬國,其內政外交往往被霸主國把持,後者還要求其提供後勤及軍事支持。而一個諸侯國一旦成為霸主國,會選擇通過保護周王室來獲得合法性。由於難以盡心遠距離作戰,趙認為在中國大地上存在四大戰區:東方(中原)戰區——以齊為主,南方戰區——以楚為主,北方戰區——以晉為主,西方戰區——以秦為主。不同於《春秋》、《左傳》的記載,趙認為魯國史官的記錄受其自身國家利益的限制,在短距離作戰為主的時代並不關注遠方的威脅,因而在開始時過度強調了魯周邊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為了史書中的偏差,趙指出鄭國與相鄰的晉、楚的結盟時間基本等長,也就意味著晉並未如《春秋》記載、取得相對於楚的絕對優勢,且從行軍距離上看更可能落於下風。由此,趙認為春秋時期基本維持了大國間的平衡,很少出現如今日美國的獨霸局面。這一部分的論述有證據不足之嫌,雖然以行軍距離為指標考察當時一國的作戰能力乃至綜合實力具有令人讚歎的想像力及洞察力(在春秋時代生產力普遍落後的條件下,長途作戰需要的後勤補給以來較之別國更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但由此否定大國間此消彼長之可能性的存在,卻是不足的。戰爭的一個後果,是效率驅動型文化的興起。「大國逐利棄禮於前,小國群起而效尤於後」。「不重傷、不擒二毛」的宋襄公戰敗命隕於泓水。趙國更是搖擺於晉、楚之間,「唯強是從」。周禮衰敗,實用主義的政治文化成為諸侯國立足於亂世的不二選擇。對於新占的領土,強國的管理方式於此時出現了兩條路徑。一種是延續封建制,即諸侯王分封公室家族成員或公卿大夫,趙稱為「二級封建化」、「三級封建化」。很顯然,這種方式使封建制固有的危機進一步深化,引發諸侯國君與世卿貴族間的衝突。另一種是(郡)縣制,即諸侯國君委任官員(縣尹)進行管理。作為最初去封建化的科層制形式的萌芽,(郡)縣制在當時卻並未能完全避免封建危機。因為最初的縣既是行政管理單位,又是軍事單位,為縣尹坐大提供了可能。隨著這些矛盾的日益顯著,歷史沿著其邏輯由霸主時期向新的時期過度。(第七章)

封建危機、貴族分權最後埋葬了霸主時期。不同於傳統史家,趙提出霸主時代結束於晉楚弭兵。他以召集會盟次數和參加國的多寡、戰爭捲入國數為衡量國家實力的指標,並結合地緣政治的劣勢,認為之後崛起的吳、越並不具備比肩之前霸主的實力。在轉型期,法家改革率先在地緣政治形勢極其不利的魏國打響。提升國力後的魏國對周邊諸侯國形成威脅,刺激了這些國家的改革,而相繼而來的改革增強了諸侯國的軍事能力及擴張慾望——即,戰爭驅動型改革。(第八章)

改革後科層制逐步發展起來的諸侯國將不斷提升的國力投入到新一輪的戰爭中,時代也由此進入全民戰爭時期。這一時期的戰爭目的由爭奪霸權轉為擴張土地,因而也發生了多次屠殺上萬的戰爭。在春秋戰國時期的20次死亡超過2萬人的戰爭中,15次發生於這一時代。由於戰爭的需要與激發,法家改革導向了強勢國家的興起。如吳為入主中原而興修邗溝、菏水。也是由於戰爭的高昂成本,當時的諸侯國力行經濟改革,棄責薄斂,通商寬農,輕關易通,導致了一批商業城市的湧現。但為何商業城市的崛起在中世紀歐洲形成了一股有效制衡國家政治權力的經濟權力,在中國的戰國時期,國家權力卻能將經濟權力納於控制之下?趙認為,關鍵在於歐洲最重要的商業城市先於國家的集權化進程發展為商貿中心,當軍事衝突上升時,能力微弱的國家只能通過與城市資產階級討價還價、妥協的方式籌措軍費、徵募僱傭軍,由此在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之間形成了相互對立、相互妥協的關係。而在中國,商人階級從未組織成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商業城市也從未能獨立於國家之外,反而成為諸侯國戰爭的爭奪對象。商人(以呂不韋為例)試圖從體制內部獲得權力,因而與政治權力形成零和博弈的局勢,並最終潰敗。(第九章)


1、從意識形態主張春秋、道德思想這個角度去看
春秋在表象上還是在延續周朝的政治體系,諸侯們還必須尊奉《周禮》,做出承認周王「天子」地位的樣子。所以春秋時強盛一時的大諸侯,也只是稱霸。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著名成語出自《左傳》,原型就是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齊桓公為例。
再如孔夫子,他生活在春秋末期,以畢生精力去追求「王道復古、尊奉周禮」的這套主張。他的這套意識主張,符合當時的主流道德體系,所以諸侯表面上還算尊敬他,對待他很客氣。但是孔夫子一輩子周遊列國,卻沒有啥成果,他的主張推銷不出去,那些勢力強的大諸侯國更是不接受他的觀點。
這實際上說明,儘管在春秋晚期,諸侯紛爭加劇,大家心裡早就不服周天子了,但還沒人敢捅破這層窗戶紙。
到了戰國,周室的影響力更家微弱,最後乾脆被人忽視和滅掉了。
從」三家分晉「開始,五國相王、秦齊稱帝,再到最後的公元前256年,秦軍攻破東周都城洛邑,殺周赧王,東周滅亡。戰國的各大諸侯國,已經越來越有膽子甩開周天子單練,乾脆完全無視周室,不受任何」傳統思想「的束縛。

2、周朝是分封制,是最經典的封建社會。到了戰國中後期,進入了「分久必合」的衝刺階段。
《荀子》里,說周朝的天下是「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清注意,他說還是周公旦時的西周初年。
到了春秋時代,諸侯國已經有數百之多。小諸侯的地盤,也就是勉強一個縣的實力。按照周朝的分封等級,貴族體系內還有地位次於諸侯的大夫、士卿,他們在諸侯國里也要繼續分封。
這樣的分封體系,就導致天下散碎如沙,絕大多數諸侯和大夫、士卿的實力都不強。

在這些貴族當中,肯定有野心大、能力強,渴望兼并別人的強人。他們一邊作出尊奉周室的假象,一邊也在落實著兼并別人、壯大自己的霸業。有這周想法和做法的,肯定不止一家諸侯。野心家們的稱霸與兼并步伐,伴隨著競爭與退縮,成功與失敗,這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實現「分久必和」的目的。
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以及戰國初期的三家分晉、五國相王等事件,實際上就是這個漫長兼并戰爭的積累階段,到了戰國的中後期,兼并也已經進入最後衝刺——春秋時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到現在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為首「七雄」了。

這就好比一場真人秀的娛樂節目,當初海選的時候,報名選手好幾百,這些選手的素質參差不齊,好壞都有。經過出賽預賽淘汰賽……大部分人都被篩下去了。到了半決賽階段,連十個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一定是競爭更激烈,節目更精彩,收視率蹭蹭的漲。當然了,選手們為了獲勝,到了這時候,出奇制勝的、駭人聽聞的……也是什麼樣的招數都敢使出來了。


1.從春秋到戰國,滅國的戰爭一直都有,戰爭規模越來越大,這一點大家已經有所論及。從周初分封的百三十國到最後的七國,不是戰國一蹴而成的,所以滅國可謂是東周慣有的,貫穿始終的,爭霸與統一隻是滅國的不同階段罷了。所以題主拿滅國與爭霸相對是不當的。
2.戰國時代,列國君主基本上除了秦國都是以爭霸的心態去變法圖強,即便到了七雄並立的時代,各國還經常搞會盟,何況稱王本身其實就是另一種稱霸。東方六國本身的封建體制要比秦濃厚的多,所以六國自始至終都在玩那套尊王攘夷、連橫諸侯的策略,從未徹底變法。
3.六國變法阻力太大,這是分封制的惡果:無論你下位貴族如何流血政變屠殺著上位總有原來比你還下位的貴族想著過幾年養成了自己的勢力再替代你。所以六國君王無不時刻戰戰兢兢地調和下位貴族們與自己的矛盾不敢輕易大力變法增強君主所能調動的權力。這一點,可以參照西歐德意志列侯以及英法君主們在近古時代的妥協與流血政變,這是中西封建社會的通病。這就從根子上決定了六國充其量也就稱稱王、爭爭霸,什麼兼并天下是不可能從列國君王嘴裡說出來的
4.秦國是東周才正式成為周天子冊封的諸侯,封建底子不足。商鞅變法以後逐步削弱了秦國各級封建貴族勢力,郡縣取代了封建,王權從王地拓展至全國。這才使得秦王有那個實力向外拓展,也有實力突破爭霸心態,實現兼并天下的目的。
3.滅國是春秋戰國的常例,爭霸和兼并才是相對的概念,這是春秋戰國大部分時期爭霸戰爭與秦兼并戰爭的區分所在、也是歷史的轉折所在。這一轉折的表現就是:秦滅周,秦是先滅了周才開始兼并戰爭的,從那一刻起兼并徹底取代了爭霸以及爭霸的變體:合縱連橫。在理論層面,法家理論最終取代縱橫家理論,也以此事件為標誌,之前的諸侯王們只是偶用法家變一下法,縱橫家才是戰國諸侯們最為常用的人,而秦國作為一個唯一徹底遵行法家謀略的國家,自此開始了其將法家模式推廣全國的進程。


主要原是生產力不同。春秋時期,諸侯國內部有「國野之別」。國或者說「城」內,才是大夫的「家」可以管理的地方,城外有的是野蠻人。西南很多少數民族常常說祖先在河北,為啥到西南了?你懂的。

一方面是內部可開發土地多且內部威脅沒有消除,另一方面無論是物質上還是制度上並不能高效調動國家機器。

精銳部隊肯定是脫產的,那麼就需要有更多人耕地來養活他們。如果百畝地都養不活幾個人,更別提軍隊建設了。

鐵器、牛耕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中國。在這之前,土地產出都低下,諸侯國兼并速度並不快。周王室還可以試一試通過聯姻等辦法翻盤。

但技術革新帶來了三大影響:

1、鐵器牛耕導致大量新開墾的土地不受制於井田制,一批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台,逐步滲透進了開明奴隸主階級內部。從階級上瓦解了貴族對於井田制、分封制的支持。

2、鐵器牛耕帶來了人口爆炸。生產效率的提高必然在農業社會引起人口爆炸。這種情況下大大增強了國家的動員能力。

3、最終導致了吞併土地帶來的收益指數上漲。

所以,戰國開始,不僅僅是吞併土地的願望變得瘋狂,諸侯國兼并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周王室永世不得翻身了。那麼這塊大肥肉可不是對手認慫就可以讓出去的,必然要打到身死國滅才罷休。


完全反對@霍真布魯茲老爺扯淡且瞎扯且毫無根據的答案:非不欲也,實不能也。
建議他在學歷史前先學學地理順便讀讀春秋,槽點太多,讓人覺得他到底是不是白痴?
錯誤一:「去進攻楚國是不可想像的」,呵呵,提到了晉楚之間的城濮之戰(今山東境內),只允許楚國跨界從湖北不遠千里到山東不允許別的國家南下?逗比么?春秋時齊桓公曾經和諸侯會盟伐楚,結果楚國畏懼主動承認錯誤而作罷,地理位置的遙遠並不是決定因素,這位答主卻把地理位置的影響無限放大,著實可笑。
錯誤二:「越過中原n多諸侯國,去進攻楚國是不可想像的,大家學過燭之武退秦,秦國想跨界滅掉鄭國這個小國都不可能,何況是同樣千乘之國的大國」
我就呵呵一下,你的地理是音樂老師教的嗎?有空去查查春秋戰爭地圖好嗎?炷之武退秦師時,秦的範圍主要在陝西西部和甘肅,和豫東南的鄭國之間幾乎全是晉國的勢力範圍----這才是決定秦國無法滅鄭的原因,而@霍真布魯茲老爺在回答時候卻再次用這個證據來說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有些憐憫你的愚昧了。


以下是我的答案部分:
戰爭是生產力發展的推動力,也會反過來推動生產力的進步,就春秋時期而言,存在著以下現實:
1.生產力不發達;生產工具、生產技術還處於奴隸制社會末期,
2.蠻夷的廣泛存在,半個膠州半島、半個甘肅,甚至連當時的鎬京都是左衽蠻族的聚居區,秦、晉、齊、燕等國家周圍都滿是蠻族部落,戰國七雄的燕國在春秋時期因為北戎的壓迫不得不求助於齊桓公。
3.周禮和周王室仍然具有一些的影響力,這使得諸侯會盟時期仍然需要藉助「尊王」這面旗號,諸侯會盟需要「禮」,軍事和戰爭也需要符合「禮」,就軍隊上限而言,天子六軍、諸侯三軍,連戰車位置的坐法都有嚴格的禮法(很囧......)
而到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很大的發展,首先是奴隸制的土崩瓦解(以井田制消失為代表),廣泛的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李鋰、商鞅變法為代表)、空前繁榮的思想解放(百家爭鳴)------換用孔子的說法就是「禮崩樂壞」,實際上這正是生產力解放的表現。而生產力的發展造就了武器和戰爭方式的進步,戰車被騎兵淘汰,大規模武器零件化組裝生產開始出現,對青銅的更好的冶煉方法問世,指揮藝術以兵法為載體開始問世。
同時經過春秋數百年間對蠻族的征伐(尤其秦國數位先王在征討羌族時戰死),各個諸侯國不僅獲得了勞動力、也擴充了領土。
與此同時,周王室更加贏弱,春秋時期只有楚國敢稱王而其他國家都「稱公」,而到戰國時期,「稱王」已經成了默認的準則----雖然這不合周禮,但是這時周禮代表的周王室已經毫無存在感。

這個過程是由數百年連續發展的,也就是我的結論:分裂只是一段時間的主題,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從春秋到戰國必然會面對戰爭方式的更加殘酷和戰爭規模的急劇擴大。

最後再指正一下,我是EU3春秋mod(問鼎)的成員之一,這也是我來答這道題的原因:我們已經改用黃帝紀元,後期跳出的問題早就不存在,完全可以正常運行,而以前也是可以通過命令行工具解決跳出問題。@霍真布魯茲老爺沒玩過或者不會設置就不要瞎bb,@霍真布魯茲老爺你黑冉閔、黑諸葛亮、黑漢族,別連我們的mod也一起黑,這是我們的心血不喜歡請別玩,不然真覺得你很噁心。


春秋時期,如同顧德容《春秋史》中所說,秦國吞併二十多個國家 成為西方的大國,齊國吞併十幾個國家成為東方的大國,楚國吞併五十多個國家成為南方的大國,晉國吞併三十多個國家,征服四十多個國家,成為北方的大國。
春秋時期的諸侯兼并程度遠遠不是戰國時期的國家兼并數量可以比的。春秋初期諸侯國數量當在200個左右,戰國初期諸侯國的數量細細數來,也就20個左右。春秋時期的諸侯兼并程度遠遠多於戰國時期。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春秋時大國間的戰爭以稱霸為主,戰國時期大國間的戰爭以兼并為主」,是因為戰國時期強大的國家已經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弱小的國家已經滅亡,會盟已經不能滿足大國的需求了。
春秋時期的霸主並非虛名,而是有很多的實際利益。霸主可以得到小國國君的覲見,每次覲見都會攜帶大量的禮品,甚至有很多小國朝貢大國的情況發生,而貢品則是小國的統治階級在不斷搜刮人民的基礎上得到的。
看到一些得到贊同量比較多的答案,還是有一些想法。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結構大調整、大動蕩的時期,社會轉型的劇烈程度遠非後世朝代變更可比。兩千年的帝制封建社會就是建立在春秋戰國之後的秦朝的基礎上的。絕對不能把春秋戰國這段歷史當作一段普通的中國歷史來看待,更不能等同於其他時期的歷史,因為它的重要程度絕對不是中國其他歷史時段可以比較的。
社會結構的大調整、大變化用一句話概括:周朝建立的封土建邦的領主封建社會向帝制封建社會的轉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戰國時期的人口數量遠遠多於春秋時期。按照童書業《春秋史》所說,春秋時期的人口密度不論在東西南北哪個方向都是很稀少的,甚至就是人口密度相對來說最為稠密的鄭宋魯衛周的周文化圈,到春秋後期還有大量的無人區空地出現,兩個國家甚至還因此產生一些外交故事。
而這種現象的出現,是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低所導致的。牛耕還根本不可能應用到農業中,而農業用具還是以青銅器為主,效率遠遠不及春秋末期出現的鐵器。雖然人均土地佔有數量跟戰國大約相同,為「百畝」,但是此百畝非彼百畝。出土的《孫子兵法·吳問》中,孫武回答吳王的問題,晉國六卿普遍打破了百步一畝的制度,改變最少的范氏和中行氏都以「百二十步」為一畝,是舊有畝制的1.44倍,而改變最大的趙氏,畝制已經達到了「二百又四十步」,是舊有畝制的5.76倍。充分說明,人民的生產能力得到提高,人均可耕地數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春秋與戰國的交接點是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的點,生鐵冶煉技術尤為重要,鐵器普遍取代了青銅器,農耕文明達到了新的高度。戰國時期的人口數量當在2000萬左右,絕非春秋時期可比的。商業、手工業、製造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春秋末期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商業寶典(計然),甚至有了放高利貸而發財的大戶(范蠡就是其中之一)。
那麼春秋時期為什麼大規模戰爭不以兼并為目的很好回答了:根本兼并不了。生產力孱弱就會導致農業人口數量少,可供養的士兵數量很少,兵器也極其有限,還是易脆的青銅器。這種情況下,某個國家經歷一場「大規模失敗」根本不算什麼,因為國家本身也沒有什麼。
春秋戰國之交的生產力大飛躍,為後面的事情提供了很好的解釋。因為有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各個國家實力得到了普遍的升高,然而曾今的大國相比於小國更是拉大差距。打個比方:齊國和魯國,西周時期都是東方大國,春秋時期有了實力的差距,這個差距也就是2000對1000,有1000的差距。但是到了戰國時期,生產力提高,兩個國家實力都有增強(實際上很多生產力的提高都不涉及小國),都多了60%,那麼,實力對比就是3200:1600,有了1600的差距,3200對1600進行大規模的兼并戰爭,仗著這麼大的實力優勢,很好進行。戰國初期,齊國對魯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兼并戰爭,讓魯國一夜之間從一個在東方還能說話的國家淪為一個芝麻小國。這不是哪個齊國國君腦子一熱就想出來的,而是長時間的生產力堆積壘出來的。
戰國時期,只要有差距,就很難是長時間的差距。大國戰爭不以霸主為目的,因為相比於春秋時期,小國的進貢根本不值一提了。而真正劇烈的兼并,也僅僅發生在公元前232-前221十幾年而已,之前的戰爭只是實力上的此消彼長。
為什麼不能七雄共存?
其實有人存在這個問題,比如齊宣王就問孟子,天下會平定么?這個問題既然會產生,就說明,當時有人抱著這種心思,即幾個國家相安無事平穩度過歷史的歲月。
但是兼并戰爭還是不斷地到來,戰國時期幾乎無年不戰,跨年戰爭也時常有,動輒死幾萬人(這就是少的了),兩方兵力拿出來,沒幾十萬你都不好意思打仗(田單因為這個問題和趙奢爭論,結果被辯得面紅耳赤)。
到底為什麼一定要兼并呢?
答案是思想,而非人口需要。
為什麼不是人口需要?難道不是因為人太多,所以大家會爭取有限的資源?
當然不是,戰國時期,縱使戰爭激烈,但人口數量仍然在增長。韓、魏這種實力強勁但是土地面積狹小的國家,會通過「務盡地利之教」這種方式緩和矛盾,也就是精耕細作。當然,人口矛盾是兼并的原因之一,可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早在上古傳說年代,就有了《禹貢九州》,有了天下大一統的觀念,而第一次書面表達出來則是在《公羊傳》中,戰國時期鄒衍更是提出了「大九州」的觀念。統一的觀念深入人心,因為我們曾經擁有統一的歷史(西周)。縱觀中國的歷史,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會只分不合,因為大家都想要統一。這是儒家思想的作用。


其實題主想問的應該是:為什麼春秋沒有被滅的大國,到戰國才開始有大國被滅
戰國軍隊日益半職業化,糧食足以長期圍城,各國勢力差距拉大,讓吞併成為可能
1、西周天子布局下,各個諸侯的地盤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處都是飛地,齊魯等因為祖先原本就戰功巨大,所以始封地原本就巨大,贏在起跑線,能夠吞併周圍那些封地太分散的諸侯,但是依然打不過底盤集中的諸侯,齊魯的曹穢論戰那仗就是,雙方旗鼓相當,防守方只要選擇防禦,進攻方就缺乏克敵的可能。比如

齊國一開始只有四個百里,吞併了紀國的飛地和郕國的飛地才達到了六個百里,之後又吞併了譚國和遂國,和魯國的汶陽的肥沃土地。

齊國一開始只有四個百里,吞併了紀國的飛地和郕國的飛地才達到了六個百里,之後又吞併了譚國和遂國,和魯國的汶陽的肥沃土地。
2、到了戰國,戰爭由春秋的奴隸主爭奪人口的戰爭,變為戰國的佃農主爭奪地盤的戰爭,人口死多少已經不重要了,屠城也開始出現了,只要地盤打下就行,往後殖民就好了。國有糧倉開始普及,因為生產力的提高,糧食大量儲存,可以讓前線區域全民脫產支援戰爭。

周天子的西六軍7萬5千、東八軍10萬都是貴族加民兵,魯國7百里才有三軍3萬7千5百,宋國5百里二軍,齊國一開始是4百里一軍,最早開始侵略,到管仲才有了6百里三軍。各國差別不大,兼并不能蠻幹,全靠時機,所以緩慢。《國語?魯語》雲:「天子作官(軍),公帥之。。。元侯作師,卿帥之(魯侯的三位卿各帥一個軍),以承天子。諸侯(普通侯爵)有卿無軍(剛滿一個軍,但需要留兵防守),帥教衛以贊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伯子男不算諸侯,只算附庸)。

《周禮》馭夫共60人,每天都有20馭夫休假,良馬1296匹36馭夫,駑馬4096匹4馭夫,駑馬三(倍)良馬之數,這些駑馬就是拉革車、糧車、工具車用的。1296匹馬,可以拉324乘戰車,1軍125乘,周王室直轄的有2個半軍,再加上各個邊伯的守邊巡邊部隊,估計有三個軍,最後再加上三公率領的三個軍,就是天子用於徵伐的西六軍。所以說:天子作師,公帥之(天子帥一個軍,三公各帥一個軍,另外三卿只留一個看家)。諸侯大國三軍,只是元侯魯國,7百里,750其食者半375,才有三軍三郊三遂而已,公爵,5百里,500其食者半250,才二軍,一般的侯爵,4百里,400其食者三之一125,才一軍。周禮體系的精髓? - 中國古代文化

大家其實都只是瘦子里的胖子,當然一口吃不下強的對手

比如都快到戰國了,七雄都城依然是長邊4.5公里也就是九周里,短邊最多3.5公里也就是七周里,為什麼?隨時可以拆了縮回來變七里正方形,天子都城九里,諸侯都城七里,即使是七雄也還是有怕違天子制的,更何況春秋


一軍有1萬2千5百人,西周天子有西六軍和東八軍(成周八軍、殷八軍),八百里秦川養活西六軍7萬5千人, 太華外方之間方六百里,再加上虢、鄶(kuài)的十邑甸男采約方五百里,扣除虢國的一部分,再加上許男,還剩10多個百里養活東八軍10萬軍隊。天子十四軍7000乘,再加上各路邊伯留守的一點點部隊,所以號稱萬乘。

公元前716年北戎侵鄭和公元前714年北戎伐齊。齊向鄭乞求救兵,一時之間諸侯皆來戍齊。公元前670年戎侵曹,曹羈逃亡到陳國。公元前664年,山戎禍患燕國。公元前650年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師等。
一曰赤狄,一曰白狄。其中赤狄最為強大。晉大夫士燮曾說晉文公時" 秦、狄、齊、楚皆強" 。狄人恃其強大武力,遍侵華夏邢、衛、齊、晉、鄭、魯諸國,確為一時之雄。僅據《左傳》,從公元前661年至公元前596年,華夏諸國幾乎無年不有狄禍。如:公元前661年狄人伐邢,邢國潰敗。次年,攻滅衛國。公元前650年,又滅溫。公元前644年," 狄侵晉,取狐、廚、受鐸,涉汾,及昆都(今山西臨汾縣南)" 。公元前623年,狄侵齊。公元前618年,狄又侵齊。次年,狄侵宋。次年,又侵齊。公元前614年,狄侵衛。公元前606年、605年連續侵齊,公元前603年、602年連續侵晉。甚至連晉國的中軍元帥先軫都死於狄伐晉的" 箕之役" 中。公元前699年,楚武王時,羅國曾聯合盧戎大敗楚軍。至楚文王時," 巴人叛楚而伐那處(今湖北荊門東南),取之" ,並一直攻到楚都城之門。公元前615年,群舒叛楚。公元前611年,楚莊王即位不到兩年,楚國發生大饑荒," 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今湖北房縣南),師於大林(今湖北荊門縣西北),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在今湖北枝江縣),庸人率群蠻以叛楚,麇(jūn)人率百濮聚於選(今湖北枝江縣境),將伐楚" 。楚國形勢危急,一度考慮遷都到阪高(今湖北襄陽縣西)以避其鋒芒。後出動重兵擊滅庸國,群蠻與楚盟而退兵。東南的淮夷,周初曾被周公戰敗,勢力較小,春秋時常依附楚、魯等國,但也於公元前647年禍患過杞國。但是,隨著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霸業的興起,侵入中原的戎狄漸被晉、齊、宋、魯諸國消滅。南方的群蠻、百濮、群舒漸次被楚國消滅。北部狄、西方的戎漸被晉、秦兩國消滅。東方的萊夷漸被齊消滅。


周室東遷洛邑以後,王畿尚轄有方六百里領地。這塊領地,據清代學者顧棟高說,在" 太華外方之間,方六百里".太華即華山,外方即嵩山,兩地之間處今河南嵩縣至陝西華陰縣。它" 西有虢,據桃林之險,通西京之道;南有申、呂扼天下之膂,屏東南之固;而南陽背澤、潞,富甲天下;轘轅、伊闕披山帶河" 。桃林之塞為陝西潼關,申、呂在今河南南陽,澤、潞是山西潞城、晉城二縣,轘轅在河南偃師,伊闕在河南洛陽市南。這600里王畿據有今河南洛陽市、沁陽地區及臨汝縣。周桓王八年,桓王從鄭國奪取了鄔(在今河南偃師縣西南)、劉(在今河南偃師縣南)、(wěi,音偉)(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北)、邗(在今河南沁陽縣西北)四邑的土田,而把叛王投狄的蘇忿生之田十二邑交給鄭國。用自己不能佔有的土田來換鄭國的土田,這種做法自然招致了鄭莊公的怨恨。但鄭莊公表面上泰然處之,反而拉攏虢公,用虢國軍隊伐宋,大敗宋師。周惠王四年(BC673),惠王將虎牢以東的土地賞賜給鄭厲公,將酒泉的土地賞賜虢公。周襄王十五年,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今河南嵩縣)。周襄王十八年(BC635),襄王將南陽的陽樊、溫、原、欑茅的土田賞賜晉文公。


魯在春秋時是最保守的國家,雖然自伯禽時就已經是方七百里大國三軍,由費伯、臧伯輔佐。至周靈王十年(BC562)" 作三軍",被三桓3個子爵瓜分。《左傳》襄公十八年(BC555):魯人、莒人皆請以車千乘自其鄉入。莒人也有了二軍。其後,一則考慮霸主征賦過重,二則由於權臣季氏為了私家利益,又於周景王八年(BC537)" 舍中軍" ,改為二軍之制四百里,季氏獨立為伯爵三百里。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卑公室也。毀中軍於施氏,成諸臧氏。初作中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之,而貢於公。昭公八年(BC534):(魯國)秋,大搜於紅,自根牟至於商、衛,革車千乘。只剩馬車250乘,二軍。《左傳》定公十年(BC500):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魯國已經拿不出馬車300乘了。《左傳》哀公七年(BC488):魯賦八百乘(哀公十三年同理),其中馬車200乘,軍隊2萬人。與《詩經魯頌》公車千乘(1500乘,其中馬車375乘)、公徒三萬(3萬7千5百)相比,反而越來越退步了。


鄭在武公時就吞滅了虢、鄶(kuài)的十邑甸男采,約方五百里。鄭莊公以一代梟雄繼承父業,任王朝卿士,依靠優越的政治地位和武力,在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首先削平了共叔段之亂,統一了內部。《左傳》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這麼近不可能攜帶輜重車,所以應該全是馬車,這就接近二軍的兵力了,還不算共叔段的。《左傳》隱公五年,鄭在與衛、南燕聯軍作戰時,就曾出動三軍以上的兵力,並贏得了勝利(鄭祭足、原繁、泄駕以三軍軍其前,使曼伯與子元潛軍軍其後,燕人畏鄭三軍而不虞制人[制邑步兵,也就是虎牢關步兵],六月,鄭二公子以制人敗燕師於北制)。繼之對外用兵,先後伐陳、伐宋、入許、敗息、救齊,大敗戎師。周桓王七年(公元前713年)聯合齊、魯兩國伐宋,奪取了宋國的郜(在今山東省武成縣)、防(在今山東省金鄉縣西),一併送給了魯國。這就團結了齊、魯兩個較大的國家,為以後對抗王室而不至於招致大國的反對打下基礎。蔡、衛、郕三國拒絕參加鄭國的討伐行動,這年秋,宋、衛、蔡又攻入鄭國,鄭在戴(在今河南民權縣東)大敗三國之師。之後,鄭又以郕" 違王命" 為借口,聯合齊師攻入了郕國。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又在繻葛戰敗周桓王、陳、蔡的聯軍。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初,陳侯會楚子伐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鄭人怨之,六月,鄭子展、子產帥車七百乘伐陳,宵突陳城,遂入之。三軍375乘,因為是突襲,所以1乘馬車只帶了1乘輜重車。


春秋初,楚君熊儀(若敖)、熊眴(蚡昌)," 篳路[輅]藍縷,以啟山林" ,積極向外擴張。楚武王熊通伐隨,敗鄖(yǚn)與蒲騷。楚文王熊貲滅申、滅息、滅鄧,屢犯蔡國,勢力伸展到河南南部。楚也建立了" 三軍",楚武文兩王利用這支軍隊攻伐隨國,滅掉申、息、濮、鄧諸國。魯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楚成王以六百乘攻鄭,導致齊桓公與楚的戰爭。楚國一乘馬車只配一乘牛車,說不好這是不是300乘馬車,因為鄭國也有三軍。至楚成王熊惲時,更加緊北進,兵鋒常臨陳、蔡、許、鄭諸國。魯僖公二十七年633年,楚國一個側翼就有三百乘,也就是150乘馬車。第二年,城濮之戰,晉文公也有了三軍七百乘,應該都是指馬車,中軍200乘馬車,兩翼各150乘。七百乘已經是六軍了,所以晉文公不久就變為五軍三行(戰損)、六軍。春秋中期以後,楚在三軍之外,陸續在被它消滅國家的領地上建立了申、息、陳、蔡、不羹和許、葉之師,總兵力約達六七千乘車,四五十萬人。楚敗宋以後,聲勢顯赫,公元前637年伐陳,與衛聯姻,結好魯國、曹國。公元前634年,楚又伐宋、伐齊,佔據齊國谷地。公元前626年,楚太子商臣弒父而立,是為穆王。穆王在位十數年間,滅江、六、蓼,積極自強。其時,晉靈公年少昏庸,霸業不竟。公元前613年,楚莊王即位,更積極向外發展,先後滅庸和舒蓼。公元前606年,進兵中原,借伐陸渾戎之機," 至於洛,觀兵於周疆……問鼎之大小輕重".公元前609年,晉國內亂,靈公被弒,成公即位。但成公即位不過數年便死。景公嗣立,六卿不和。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晉、楚戰於邲,楚勝晉敗。《有度》載" 荊庄王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 。


齊國始封是方四百里,之後征伐五侯十一伯領地有所增加,但是西周晚期被天子周夷王討伐又失勢,到了東周,《國語鄭語》說:" 及平王之末,……齊莊、僖於是乎小伯。" 當時很多國家的飛地領地犬牙交錯,齊襄公嗣位後,利用本國領地較為集中的優勢,首先伐滅了阻礙齊國向外擴張的紀國(壽光、萊陽、煙台)的壽光部分的方百里,又趁著郕國(范縣、寧陽)與衛國交戰戰敗,滅其寧陽部分的方百里、伐衛國、伐鄭國、殺魯桓公。齊在桓公時代有參國(方二百里有多)伍鄙(方四百里有多)共方六百里有多,其食者半,300乘,也勉強建立了" 三軍"。《國語齊語》說:" 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鼓是軍中指揮號令系統,三鼓即說桓公與國子、高子各統帥一軍。齊桓公滅譚國、遂國,《荀子?仲尼》載齊桓公" 並國三十五" 。公元前655年,他召開了諸侯" 首止之會" ,安定了周惠王太子鄭的太子地位;公元前652年,他舉行" 洮之會" ,安定了周襄王之位。公元前651年,在" 葵丘之會" 上,推重周天子,甘居臣下地位,以約束諸侯。公元前649年,王子帶召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秦、晉伐戎救周。次年,晉為戎、周講和,未獲成功。齊派管仲" 平戎於王". "尊王" 的旗幟使齊桓公取得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政治優勢。齊桓公的" 攘夷" 功績,有以下幾個突出事例:即救邢、封衛、救燕、服萊夷和伐楚。魯閔公二年前660年齊救衛封衛,留車三百乘甲士三千,這是鎮守,所以全是馬車和精銳,不包後勤牛車和後勤雜兵。管仲立法,抵罪罰甲,所以齊國甲士特別多,原本1車3甲士,齊國是1車10甲士。《左傳》哀公十一年(BC484)吳攻齊:甲戌,戰於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巢。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獻於公。齊國至少1200乘,其中馬車300乘、牛車900乘,被俘虜的大多都是後勤輜重牛車。貴族戰車的功用之一:利於貴族甲士逃跑。


宋在西周,是" 王者後,於周為客" ,其制至春秋時未改,公爵國方五百里,其食者半,二軍,隨著擴張到方六百里以上,有了勉強建三軍的權力。周襄王十年,宋襄公伐齊,立孝公。次年,又執滕子,殺鄫子,攻伐曹國,在諸侯中立威。隨即轉而向南對抗強楚。楚成王也想乘齊霸衰微,北上爭霸。這就引發了宋、楚衝突。公元前639年,在諸侯" 盂之會" 上,楚人逮捕了宋襄公並討伐宋國,後來又放了他。宋襄公不能吸取教訓,於公元前638年伐鄭,楚救鄭伐宋,雙方戰於泓水,宋軍失敗,襄公受傷。次年,宋襄公因傷病歿,稱霸之夢遂化作泡影。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戰時,宋國就出動了" 三軍",所以太宰子魚說:" 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魯宣公二年前607年,華元被俘,宋軍損失460乘(大多是來不及逃走的牛車),還交出100乘馬車交換華元。


晉在春秋初期,由於曲沃叛亂,內訌不止,國力削弱。至周僖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僖王命曲沃武公為晉侯,允許組建一軍,晉始起步發展。武公子獻公積極對外擴張,先後滅耿、霍、魏、虢、虞,《韓非子?難二》載" 晉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公元前636年,晉文公回國即君位,整頓國政,通商寬農,啟用人才。他像齊桓公一樣打出" 尊王攘夷" 旗幟,於公元前635年出兵平定王子帶之亂,安定襄王,獲襄王所賜南陽之田,開闢了進出中原的捷徑。晉文公在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 作三軍" ,次年BC632年又" 作三行" ,公元前633年冬,楚軍圍宋。次年春,晉出兵救宋,一路侵曹伐衛,然後聯合秦、齊在城濮與楚展開大戰,擊敗楚軍。BC629年晉文公擴至五軍,擴編為六軍。其後,襄公恢復三軍之制。魯成公二年前589年已經有800乘馬車甚至更多,已經是六軍750乘的人數了,BC588年晉景公為賞鞌戰有功人員,又" 作六軍"。但是被楚國打敗,損失慘重。公元前594年、593年接連滅掉了身邊的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鐸辰諸小國。齊見晉敗於邲,興兵進犯魯、衛等小國,又南聯楚國,企圖與晉分享北方霸權。晉、齊衝突再起。遂有公元前589年的鞍之戰,晉大敗齊軍。邲戰十年之後,即公元前587年,晉又在麻隧大敗秦師。為了打破楚、秦聯合的局面,晉採取聯吳制楚的策略,派巫臣出使吳國," 教吳乘車,教之戰陣,教之叛楚。"晉在滅狄、服齊、敗秦、聯吳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後,專力對付楚國。晉厲公改編" 六軍" 為" 上、中、下、新" 四軍。晉悼公又撤" 新軍" ,恢復三軍之制,但晉軍總兵力並未縮減。昭公五年前537年:韓賦七邑(方百里,男爵領,100乘,其中馬車25乘),皆成縣(100乘)也。羊舌四族,皆強家也。晉人若喪韓起、楊肸,五卿八大夫輔韓須、楊石,因其十家九縣,長轂九百(其中馬車225乘),其餘四十縣,遺守四千(其中馬車1000乘)。周景王十四年(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在平丘大會上,晉置兵邾(zhū,音朱)國南,一次竟出動兵車四千乘,其中馬車1000乘,軍隊10萬人。《左傳》定公九年(BC501):晉車千乘在中牟。晉車千乘在中牟。衛侯將如五氏,卜過之,龜焦。衛侯曰:「可也。衛車當其半,寡人當其半,敵矣。」乃過中牟。衛國是侯爵,一軍,500乘,其中馬車125乘。所以中牟晉軍1000乘,其中馬車250乘,二軍。《左傳》哀公二十七年(BC468):中行文子告成子曰:「有自晉師告寅者,將為輕車千乘,以厭齊師之門,則可盡也。」成子曰:「寡君命恆曰:『無及寡,無畏眾。』雖過千乘,敢辟之乎?將以子之命告寡君。」


秦本西陲一個附庸天子的非世襲小邊伯。西周末,秦襄公將兵救周,又護送平王東遷,始受封為世襲諸侯,平王賜以陷落戎族手中的岐豐之地。襄公及其子文公,歷時兩代,打敗犬戎, "收周余民而有之,地至岐 . "其後秦憲公(寧公)、武公又攻取西戎大片土地,在邽(guī,音龜)邑、冀戎、杜、郢等地設縣。《十過》載秦穆公" 兼國十二(《史記?李斯列傳》作" 二十" ),開地千里"。《吳子兵法、圖國》說:" 秦穆公置陷陣三萬,以服鄰敵。" 一軍有12500人,秦穆公的這三萬陷陣,據《文獻通考》說,就是三軍。《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載,秦超乘者三百乘,應該是無牛車的長途奔襲,步兵自己背糧食,所以很累,以至於輪流坐車休息。晉在崤山大敗秦師,獲其" 三帥" ,也透露了秦有三軍的信息。《左傳》昭公元年前541年,秦後子有寵於桓,如二君於景。其母曰:「弗去,懼選。」癸卯,金咸適晉,其車千乘。書曰:「秦伯之弟金咸出奔晉。」《國語·晉語八》秦後子來仕,其車千乘。楚公子干來仕,其車五乘。叔向為太傅,實賦祿,韓宣子問二公子之祿焉,對曰:「大國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夫二公子者,上大夫也,皆一卒可也。」秦晉路遠,千乘,其中馬車250乘,也就是二軍,秦國拿出了可能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兵力追隨秦後子金咸。《左傳》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申包胥以秦師至,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以救楚。為了救楚御吳,這應該是1馬車1牛車的快速集結,也就是馬車250乘,二軍。



據《左傳》載,吳王僚曾統帥三軍大敗楚國與胡、沈、陳等諸侯聯軍。至吳王夫差時,吳軍又發展成上、中、下、右四軍,總兵力達十萬多人。


《國語?吳語》說:" 越王乃中分其師以為左右軍,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 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最強盛時的三軍總兵力約五萬餘


《左傳》襄公〈前575年─前542年〉十四年說:" 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周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


《左傳》哀公七年(前488年),邾賦六百乘,其中馬車150乘,軍隊1萬5千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這樣的。
春秋時期,所以各個小國之間時有械鬥,但是還是有一定的規矩要遵循的,那就是周禮。
春秋時期的國家戰爭更像是一種遊戲,兩個國家間武力爭鬥更像是歐洲中世紀的決鬥,兩方必須遵守一定的遊戲規則。在當時,國家與國家之間耍陰謀詭計是為人所不齒的。因為春秋時期,周王室還有一定的威信,雖然大家背地裡可能並不把周當一回事,但是面子上還是要掛的住,因此也不敢輕視周禮這樣的遊戲規則。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前提,因此才會有宋襄公的仁義之師。宋襄公的做法在今天人看來非常荒唐,但是在那個年代,宋襄公的做法是極為正常,可以理解的。
但戰國時期就不一樣了,此時周天子已經威信盡失,秦乾脆直接就滅了周王室,其他六國也紛紛稱王。在周朝時,王是最尊貴的稱謂,其他國家再厲害也只能稱個公侯伯。遊戲規則已經被徹底破壞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鬥已經不是以前的貴族遊戲,點到為止,此時的戰爭是你死我活,不擇手段,對對手更多的是採取肉體消滅政策以免除後患。
現代人很難理解《孫子兵法》一書的偉大之處,《孫子》成書於春秋時期,當時的很多國家依然遵循著周禮——這種類似於騎士道的遊戲規則,但孫武最先提出了一個口號:「兵者,詭道也。」在當時,這句話是極有衝擊力的。春秋時期的孫子已經預見到未來戰爭的大方向。

泓水之戰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領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派能大將成得臣率兵向宋國國都發起攻擊。宋襄公擔心國內有失,只好從鄭國撤退,雙方的軍隊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約在今河南省柘城縣西北)相遇。
楚軍開始渡泓水河,向宋軍衝殺過來。目夷說:「楚兵多,我軍少,趁他們渡河之機消滅他們。」 宋襄公說,「我們號稱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布陣,目夷說:可以進攻了。宋襄公說:等他們列好陣的。等楚軍布好軍陣,楚兵一衝而上,大敗宋軍,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了大腿。
宋軍吃了敗仗,損失慘重,都埋怨宋襄公不聽公子目夷的意見,宋襄公卻教訓道:"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當作戰時,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就要滅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


春秋還是有滅國的,不過大多數是很小的國家,沒有明確記載。比如假虞滅虢啊之類。
春秋時期名義上的老大還在,吃相不能太難看,免得群起而攻之。這和後來大臣專政不取而代之而要先立個兒皇帝一樣。那個時候君主集權能力也差,搞舉國之戰還不如後來那麼容易。


你算算戰國還剩幾個國家~那些沒存在感的小國~你以為都成仙了嗎?~~~


吳越爭霸是以滅國結束的,從此標誌著戰國的開始


《資治通鑒》卷一開頭記載:「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司馬光覺得這事兒太扎眼兒,忍不住大發了一通議論:「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受制於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豈非以禮為之綱紀哉!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制支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支葉之庇本根。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職莫大於禮也。」

什麼是禮?說白了就是大家都承認並遵守的江湖規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子要做的事兒,就是訂規矩,哪個是君,哪個是臣,臣子里誰是三公,誰是諸侯,誰是卿,誰是士大夫。天下那麼大,人那麼多,如果沒規矩,累成孫子你也管不過來。有了規矩,一個人再牛逼衝天也得乖乖聽話。只有基於這麼一個共識,才能天子統三公,三公統諸侯,諸侯制約著士大夫,士大夫管奴隸們。總之,權利高的指揮權利低的,就像心腹指揮手和腳,權利低的聽命於權利高的,就像手腳衛護心腹。人人都按規矩行事,上下相安,一派和諧。

但是,可怕的事情出現了。

晉國國君勢微,家臣智瑤的土地被另外三個家臣魏斯、趙籍、韓虔所瓜分,並漸漸把整個晉國土地都給吞掉,而國君對此亂像卻不能制止。士大夫勢力強大威脅國君統治實際上在當時也不叫個事兒,這在別的諸侯國也並不鮮見,是種制度性衰退,也是種由上至下的制度性病變。之前是諸侯國力漸強威脅到周天子的權力,使其諸侯國間相征伐,周天子不能制。現在演變成士大夫掐架,諸侯國君管不了。但是隨著三家家臣勢力漸強,到了晉幽公時,居然需要君主去朝拜三家家臣:君主要給大臣下拜?!

這可不得了了,規矩不對了。

而對於士大夫們的這種無倫理行為,諸侯們共同尊奉的天下名義之主周武烈王(當時的周天子)反而認為:晉國國君嘛已經形同虛設啦,拜都拜了,那就乾脆點,得,魏、趙、韓也別做士大夫了,當諸侯!―――這可壞事了,這一鎚子讓天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再也用不著遵守周朝訂鼎天下時立下的規矩了。君主用不著世襲,滅掉國君,你就是國主,幹掉鳥人,你就是天使。所謂,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拳頭硬的說了算!

周室東遷後,王室一直衰弱不堪,「周之地不大於曹、騰,周之民不眾於邾、莒」。晉文公有勤王之功,向周襄王提了個請求,想在嗝屁後的葬禮上,有天子之制的規模待遇。結果給周襄王當場拒了。晉文公「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估計當時一張老臉雖不怎麼好看,但也只好老實聽話。齊桓公九合諸侯,多厲害啊,周襄王派人送去祭祀用的臘肉(胙)慶功,說你可以不用跪受。國相管仲說,不能這麼干,他雖然菜,畢竟君,你再牛逼,也還是個臣,還是得乖乖下跪。「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而三家分晉得到天子認可後,天下諸侯們正式扯開了遮羞布舔著臉盡情地撕逼了。如掙脫鏈子的瘋狗一樣,禮樂征伐皆由己出,以智力相雄長,標誌天下真正大亂,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來臨。周郝王五十八年,公元前二五七年,諸侯國秦攻入周土,天子頓首,沒人來救。周滅亡。距三家分晉時,只有短短的一百四十六年。
這表面上是戰爭擴大化,實際上是封建制度的沒落史,集權制的成長史。這種制度性衰退的結果,史實已經表明是由上而下的,首先是天子權力喪失,既而是諸侯國國君,最後是士大夫階層的沒落。最後,封建亡,秦朝立,不再分封建土,施行郡縣制。因為,集權這一特質不允許出現頂層權力受任何威肋。


呃。最多人頂的答案太尼瑪高深了。


巴西、西班牙、義大利、荷蘭、阿根廷、德國、葡萄牙、英格蘭、烏拉圭這些隊世界盃踢來踢去互有勝負,這叫爭霸。
巴西要是贏了義大利以後,輸球的義大利隊就要退出足球界,全國再也不踢,還要把踢得最好的貢獻給巴西,然後巴西持續地又戰勝了各路豪強,持續擴充球隊實力,使得全世界只有他一家國家隊,這個就叫做統一兼并。
春秋時有個國際足聯,周王朝,在那裡管著。「尊王攘夷」杯足球賽強隊誰也不能次次都踢贏對手,所以互相下手都有餘地。但是面對自己本地區的弱隊,基本都是下手不留情面,有機會就兼并了,弄強自己。比如說英格蘭搞定了威爾士(貝爾),阿根廷拿下了智利(桑切斯),德國拿下了奧地利(阿拉巴)。
到了戰國,國際足聯基本沒啥存在感了,各家就自己訂規則。戰國七雄基本都是按照「兼并」原則成為世界級強隊的,所以他們之間也承認「兼并」的原則。收益大,風險也大。越贏越容易繼續贏下去,越輸越不容易翻盤。馬陵道之後魏國基本就再沒起來過。樂毅雖然最後失敗,但是齊國也沒完全恢復。所以攢足了大招的秦國,帶著全新的戰術打法先搞了兩個偽強隊,升級成為超一流強隊,後來踢誰就都輕鬆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先秦諸子講故事喜歡埋汰宋國人?
無意間得知唐肅宗所封的古代六十四名將,然而很多並不為大眾所知。這些名將中,有哪些不為人所知的傳奇故事?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戰爭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