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為什麼政治如此混亂,宋朝又是如何終結這一混亂的?

五代十國似乎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時期。君不君、臣不臣,內亂頻發,奪位篡位、兒子殺老子、下屬殺上司更是常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政治博弈和權力鬥爭為何如此沒有規則和底線)
宋朝又是如何終結這種混亂的?
為何春秋戰國時期這種事情就很少發生?
五代皇帝為什麼沒有做出努力或者終結這種混亂?
中國曆朝又是如何鞏固皇權、維護政治秩序,不致大權旁落的?

一直疑惑地是,難道五代十國這種權力鬥爭、政治混亂不應該是常態嗎?其他王朝為什麼就鮮少人謀反篡位呢? 皇帝們是如何維護統治、維持政治平衡,而不被人謀害呢?
問到這裡突然覺得怎麼像在問帝王術,這些似乎史書上不會寫。

(如果能推薦些書籍就更好了,非文言)


如果只說兩本的話,題主需要的是:

(1)王賡武,《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 ;
(2)顧宏義,《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為中心》。

前者可以幫助梳理五代王朝的基本脈絡,後者則可以滿足題主對北宋皇權的許多關切。但總體而言,我自己在閱讀時有一種感受,已有的討論似乎過於強調執政者及其政策的作用,相對而言傾向於忽視一些長線程變化——如人口的遷徙、地域經濟格局的相對變化、不同階層文化或觀念的互動與轉變,等等。

我們可以嘗試簡單梳理一下九世紀後期到十一世紀前期的變故。

~·~·~

884年黃巢之亂被平息,新的勢力開始了長期的戰爭,河東、中原、契丹呈現出三足鼎立之世,而爭奪的焦點在於河北(吳麗娛,2014)。下圖呈現了三個主要勢力的分布,以及其人口基礎:綠色的是河東,紅色的是契丹,藍色的是中原各政權的中心區(黃巢之亂之後這裡受到了很大的破壞)。

然而,數十年間,北方的持續戰爭改變了地域間的經濟格局,河東最優秀的武人不斷進入中原,成為新的中原政權的基石。947年契丹南下,河北經濟幾近枯竭,這使得河北的人力資源漸次向河南遷徙——他們甚至還改變了中原的口音(譚凱,2014)。對比1100年代的人口分布,我們可以發現河北的衰落——當然,其中的最後一擊來自於1048年之後的黃河改道。


隨著武人精銳的南遷,在947年以後,開封凝聚起了契丹以南最強的軍隊;而契丹在收穫幽雲與南下失敗之後,則放棄了直接介入更南方的區域的戰略。河北與河東的勢力被開封與塞北瓜分——北方的權力結構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與此同時,黃河以南的經濟與漕運正在恢復,一個以開封為樞紐、以水路運輸為紐帶的跨區域市場正在形成(宮崎市定,1943),在支持龐大的禁軍與中央政府的同時,也吸引著更多的士人、武人乃至商人來尋找自己的機會。而隨著對南方的征伐,黃河下游、渭水、汴水、淮河、長江中下游乃至鄱陽湖水系正在被聯繫起來(見上如),在十一世紀中,穀物的價格將更加緊密得相關聯——標誌著一個全國市場的雛形(Guanglin William Liu,2012)。開封正在成為這個市場的中心(久保田和男,2012)。

——開封城及其水路運輸網,在征服淮南以前,五丈河將山東的物資運至開封。

——開封城及其水路運輸網,在征服淮南以前,五丈河將山東的物資運至開封。

隨著開封、洛陽一代的恢復與繁榮,上層武人的觀念與心態也在轉變。他們依然希望建立功業,成為刺史與節度使,並為子孫積累財富。但他們不再希望長久地佔據一個或多個州郡,並由子弟世襲。相反,他們開始注重在開封、洛陽地區的產業,融入京畿的文化與宗教生活。高大的宅邸、寺廟成為了新的權力的象徵。由此,他們不再爭奪某個藩鎮的具體職位,而希望掌握渭水的木材貿易,從而在京城的天際線上佔得先機。同時,京畿的醫療使得他們更願意在這裡終老,日漸成熟的使職系統確保他們的子弟繼續獲得有前途的職位(趙冬梅,2010)。邊境武人所特有的文化觀念逐漸淡化(古代人怎樣看待在他們之前的歷史? - 知乎用戶的回答),跨越文武分野的文化風潮在十世紀中葉就開始出現:武人的墓葬同樣開始呈現出文人士大夫的山水世界(陸揚,2010),而新的制度設計乃至國家話語某種意義上也吸收了許多武人固有的信念。新的、上層的政治文化正在使帝國的權力結構變得日益穩定。

基於人口、經濟乃至觀念的諸多變遷,947年以後開封的政權可以逐漸掌握契丹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使得藩鎮割據成為過去,使更穩健的改革成為可能。

這時,中原的禁軍開始成為權力的中心,但禁軍系統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已經建立功業的武人必須獲得與之相稱的功賞,而少壯的武人必須獲得可以一展宏圖的職位。這要求朝代建立者不斷規範禁軍內部的遷轉。在一段時期內,這意味著皇帝本人必須在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但之後,隨著高度規範化的遷轉與功賞體系的建立,武人的命運不再由皇帝個人的權威來維繫,他們的職業生涯變得更加可以預期。軍隊系統在變得更加穩定。事實上,「杯酒釋兵權」正是這個長線程變化中戲劇化的縮影(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為什麼沒演變成流血事件,這一朝君臣為何那麼獨特? - 知乎用戶的回答)。而許多當時尋常的制度調整,在宋人的記憶中不斷被重繪成恢弘的遠略,以祖宗故事的形態,常存於史籍之間(鄧小南,2006)。

當然,在南方的不同區域,相若或不同的變化也正在展開——如果有合適的問題,也可以做一些初步的梳理。

總體而言,持續的戰爭使文官系統變得更加專業與高效。新時代的管理者熟悉文書的運作與錢糧財賦的統籌,而唐以來延續不斷的詞臣掌握著帝國的詔令,維繫著王朝的尊嚴。在這個過程中,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許多新的家族在不同的地區積累了財富,並願意投資部分子侄追求科業——即使他們的成功的希望依然渺茫,但這無疑可以鞏固家族在地方的積累(愛宕元,1997)。秦州的王仁裕家族是五代後期極好的例證,而同鄉李益則呈現了一種更真實的風貌。他通過管理酒場積累了大量財富,並送出了一名進士。在本地,他擁有數以百計的隨從,足以脅迫郡守以下的官員。在開封、河內,他有著廣闊的社會關係,甚至可以在官府之前獲得來自開封的信息。在978年,宋太宗決定斬除這一地方毒瘤,但有理由相信這樣的勢力者遍布帝國的各個鄉村(Brian E. McKnight,1992; 黃寬重,2004)。

——1080年前後北宋各州郡的商稅,此時秦州已經成為西陲的商業中心。地方的稅務往往為勢力之家把持,他們同時也投資子弟參加科舉(圖片來自China GIS)。

——1080年前後北宋各州郡的商稅,此時秦州已經成為西陲的商業中心。地方的稅務往往為勢力之家把持,他們同時也投資子弟參加科舉(圖片來自China GIS)。

士人的基數在幾何級數地增長,從十世紀後期開始,許多觀念隨之發生變化:他們重視仕官而非門第,注重經世的能力也注重文章所承載的道德價值(Peter Bol,1992)。980年代以後,中央政府最終決定大規模地錄取這樣的士人——他的財政已經使她可以支持更大規模的文官團隊,而他正需要更多的官員來管理經濟更發達、社會流動更快的不同地域。

——進士及第者的地域分布(圖片來自China GIS)。

——進士及第者的地域分布(圖片來自China GIS)。

由此,人才與財富更加穩定地向開封湧來,這對帝國人事與稅收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新的變革的展開,11世紀的時候已經形成了令現代人讚歎的會計制度(Christian Lamouroux,2003)。人事方面,官員的資歷成為尤為重要的因素(梅原郁,1985;鄧小南,1993)。在一段時間內,這意味著更加專業、富有經驗的官僚開始管理有關事務,尤其在財政與人事領域,這標誌著官僚制的一大發展(E. A. Kracke Jr.,1953;Robert Hartwell,1982)。

儘管有著這些變化,宋廷並不能改變舊有軍隊的積習,並擊破更強大的對手(曾瑞龍,2003)。在許多軍事災難之後,1005年,宋與契丹達成了戰略均勢——宋廷實際上放棄了最北方的一些州郡,而契丹也放棄了對實際佔領線以南的企圖。戰爭漸漸成為過去。1022年,宋真宗去世,12歲的仁宗繼位,並在1033年親政。一個多世紀來,未成年的天子第一次成功地繼承政權——而沒有在較短的時間內被推翻。一個和平、穩定的時代就這樣來臨了。

然而,這種穩定事實上來自於人口與經濟增長的紅利。

開封的宋廷始終在與各個社會階層分享財富。即使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他們甚至與商人、富民合作,從專賣中分享巨額利潤(宋朝鹽酒茶專營等手段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 知乎用戶的回答)。基於稅收,又進行廣泛的再分配:他不斷擴編軍隊,吸收社會上的遊民,從而中和可能的不安定因素(鄧廣銘,?/2010)。他大規模錄取進士,僱傭官員,維持統治階層表面上的流動性,並強化政權在基層的基礎(John W. Chaffee,1995)。對於高官的子弟,他們提供大量恩蔭入仕的機會,使得文武高官的家族——至少在兩、三代人之內——可以常享富貴(何冠環,2003)。他利用國家祭祀與儀式,塑造崇高感的同時,並以此為契機擴大封賞的範圍,收穫更廣泛的忠誠。

這些固然可以增強王朝的凝聚力,但都建立在社會經濟高速增長的前提下。農業社會不可能維持長期的高速增長,宋夏戰爭使得這一天提前到來(汪聖鐸,1993;黃純艷,2013)。面對財政壓力,也面對重重的社會危機,改革勢在必行。1069年,變法由帝國中最頑固的人開啟,在最卑劣的人手中持續;更頑固的人將之廢止,但更卑劣的人總能在最不合適的時候將之重啟;最終,1127年,最愚蠢的人向最殘忍的人打開了城門,最繁華的城市以最慘烈的方式覆滅。

於是,再也沒有巨嶂山水,也再沒有清明上河。在異族的統治下,華北的村民仍然還會饒有興緻地商討本村的水利(井黑忍,2013),而杭州的新的宮廷里,貴胄們則把玩著團扇上的高山流水——在凝視周遭的同時將別一種主體性呈獻給世人:我們知道,又一個時代開始了。

~·~·~

我們匆匆梳理了九世紀後期到十一世紀的變故,甚至還張望了十二世紀的情形。

當然,基於個別知乎讀者的智識,此刻他們一定問我:那麼,到底,「五代十國為什麼政治如此混亂,宋朝又是如何終結這一混亂的?」 於是,我在野武將回答說:

五代十國的政治並不混亂,也並非沒有底線——儘管其中的政治規則我並不能充分展開;即使「混亂」,也並不是「宋朝」結束了這種「混亂」,這一個多世紀的變故有其自身脈絡,宋朝本身也是這個脈絡中的一部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宋只是十世紀的又一個王朝,在梁、唐、晉、遼、漢、周之後。再展開一些的話,「五代」的稱呼某種意義上割裂了這個時代自身的脈絡。880年代到1020年代或許可以稱其為「長君的時代」——年幼或缺少威望的繼承人無法穩定地、作為君主進行統治。如果說五代相預示著混亂與無序,「長君的時代」則提示我們有別一種規則——誰遵守它,誰就會獲得回報。

上文自然存在著太多的問題——但至少,期間已提到了許多優秀的學者,大多數都可以使用豆瓣找到。無法找到的同學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追本溯源的話,根子在節度使制度,也就是掌握了軍事權力就相當於掌握了所有權力。由之而來的題干中隱含的不守規則(比如對天子的不順從啊,對殺戮的不節制啊,以下犯上)等等就很順理成章了。拿到槍杆子的話事,這種規則下可不就這樣么。

而節度使不受控制的根子在安史之亂後續問題的處理。不用舉例證明的是,在玄宗治內,直到賢相張九齡時期,中央對各地的統治力都還很穩固,這也是被稱為「開元盛世」的時期。李林甫上台之後,就每況愈下了。但如安祿山,還能本著對李林甫的顧忌不敢心存反念,但這種靠個人的狡猾維持的恭順是不足長久的,制度設計上的缺失終究不能靠個人彌補。
而安史之亂本身就是地方大員掌握軍事權力後足以威脅皇權和中央統治的實例,安祿山叛亂的時候身兼三鎮節度使,使河北成為唐朝治下的國中之國。而解決了安史之亂後,唐肅宗並沒有運用足夠的政治智慧解決河北孤懸於中央統治外的痼疾,反而設了四鎮節度,意欲以分權來避免災禍,結果反而導致河北四鎮再次從中央控制中脫離,甚至可以自行任命官員不經中央批准。從此尾大不掉,之後愈演愈烈。不受節制的節度使再也不僅僅局限於河北四鎮。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或許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會急劇衰弱到肅宗朝的地步,也可能會有其他防範在日後可以彌補這種地方軍事上的絕對控制。但也不好說。

再往下深究一層,節度使的前身行軍大總管只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節度使一職在睿宗朝成為固定職銜,自玄宗朝大盛。
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根本我覺得還是緣於府兵制的崩潰,在府兵制下,番上宿衛制度導致將領不能擁兵自重。這樣就杜絕了之後藩鎮割據的可能性。但府兵制的崩潰有其必然性,均田制的破壞和久戍不歸都導致到了玄宗朝,府兵制已然成為惡政,不可能繼續實行下去。除了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轉變,北衙禁軍對南衙禁軍的消解和高宗朝以來的歷次政變,也徹底地改變了玄宗朝的軍事結構。在轉變過程中,未曾從制度上對節度使的權力做出足夠監督和防範是後來產生問題的根本。從中央到地方這中間巨大的權力真空,被節度使攫取了。
當肇始者和模仿對象是安祿山的時候,之後五代十國的種種混亂和慘劇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宋朝是如何解決這一切的呢?結論也是制度設計。
經過的中唐之後的糾纏亂局一直到五代十國的大戲,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宋朝對武將的嚴密防範是為什麼了。
宋太祖趙匡胤設計了更戍法,又稱出戍法,直到宋神宗時被廢止,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各地駐軍定期輪換,和府兵制的番上宿衛本質上是一回事,將領不能長期固定統領手下兵丁,擁兵自重的可能性就被杜絕了。
終宋一朝,對武人的防範和壓制自始至終都很強烈。比如宋朝官員有文資和武資之分,同級的官員見面,文資一定是在武資之上的。
樞密院的設立,樞密院又稱樞省,是宋朝中央對軍事負責的機構,但樞密院的官員是文官,也就是中央主管全國軍事的,全是文人。而宋朝講究「將從中御」,也就是大的軍事行動,必須通過樞密院審核批准,武將在戰場自作主張行動,哪怕獲勝也是要受罰的,這保證了中央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我曾經去過開封一行,開封作為北宋都城(汴梁),它的城牆是所謂的「文城牆」,非常矮,和同樣作為明朝都城的南京城牆相比,基本不具備軍事功能,就是出於防範政變的目的(當然可能也有宋太祖和太宗定都地點分歧的原因在)。任何人在京中政變,勤王的軍隊都可以迅速攻進都城,想要「斷絕中外」就很困難了。從這些小的細節也可以看出來五代十國的陰影實在導致,宋朝前期確立的對武人的防範,在每一個細微的方面被寫進了骨頭裡。
這些措施確實確保了中唐以來的悲劇在宋朝一朝被杜絕,卻也帶來巨大的副作用。以宋朝絕頂的經濟繁榮文明昌盛,也不過堪堪綿延了三百年而已。
比如更戍法,是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罪魁禍首。對武人的壓制,也是譬如像狄青這種名將早死的原因,如果不了解這種長時間的觀念積累造成的後果,是不會明白為什麼岳飛一定要回去引頸就戮的,這不是單純的「忠」而已,讓一個人和通行一百多年兩百年的普遍觀念抗爭,最後失敗的必定是個人。
所以唐實亡於內憂,而吸取了教訓的宋確實是亡於外患了。


北宋襲承五代,五代那幾十年間跟咱北洋民國期間一樣,外有異族虎視眈眈,丟了大片領土,而中央換了無數皇帝,地方上軍閥割據。宋太祖秉承著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原則黃袍加身,完成了建國大業。但是,太祖靠兵變上台,太宗靠政變上台,都知道軍隊做大了威脅統治,於是玩了個杯酒釋兵權,百萬大裁軍,並實施大軍區輪換制,導致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之後又撤銷野戰軍組建禁軍,把女兒侄女外甥女什麼的紛紛下嫁,形成聯姻關係,鼓勵軍隊經商,在汴梁及各地搞三產,使得禁軍戰鬥力極速下降但獲得了武將的大力支持。曾經朝堂上軍人佔主導的情況又變成了文官為主。而針對於文官,實施五套班子擴容制度,導致「州縣不廣於前,而官五倍於舊」,大量安置官員,形成史上最龐大的的公務員系統,良好的公務員待遇加上「蔭補」這個不經科舉直接繼承做官的特權,使得政權廣受文官支持。
這樣搞下來,文官和軍隊都滿意了,但是冗員、冗兵就多了,加上需要對梁山好漢們維穩,冗費也就多了……

到了神宗時期,土地兼并嚴重,財政收入銳減加上三冗,中央財政瀕臨破產

這樣下去是作死的節奏啊……

於是經濟沙皇王安石抬著棺材橫空出世,

以分稅制改革為核心,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全面推動改革,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挽救了瀕臨破產的中央政府。但是,一刀切的政策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損害,加之觸動了某些階級利益,遭到了強烈反對。所以隨著王安石下台,改革也戛然而止。

等到了徽宗上台,面臨的是王安石改革後留下了新黨舊黨相互攻伐的局面。而有宋一朝,自太宗以降,皇權被整個文官系統壓的很厲害,有多任皇帝都不知名。但徽宗很精準地把握住新舊兩黨的矛盾,支持他們以「黨人」為界限相互碾壓,每次鬥爭都是挖出蘿蔔帶著坑,並打破了行不上大夫的慣例,竟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
你把這些相似點仔細分析分析,會豁然開朗的。


最後,圖文無關,請勿聯繫!


謝邀,你這個問題大到我想哭。
五代十國的混亂其實是承接唐中後期的節度使軍府政權(主要還是河北藩鎮),以及黃巢以後的各路軍閥混戰的局面的。我一直覺得黃巢前後是最殘忍的時代,其實真正的五代十國大分裂對百姓的殘殺還沒那麼嚴重。其實就統治集團內部鬥爭而言,五胡十六國的激烈程度也不遑多讓。各種兄弟大戰,親戚之間完全亂來的。臣弒君神馬的也平常。就帝王個人的殘暴程度,好像五胡十六國以及南北朝的皇帝真心也沒好到哪裡去。所以,這種事,不是特例,是亂世通則。
春秋戰國情況不同,因為春秋戰國的時候政治資源還沒那麼集中,也就是諸侯無法對其治下百姓進行個別人生支配(後期的秦國除外)。貴族制下的政權,總是效率沒那麼高的,並且春秋戰國時期君主和臣子那種家人的溫情脈脈的感覺,這個家……和血緣家族不一致……就是諸侯有國,大夫有家,的那個家……世代博弈而聚合起來的經濟政治共同體。所以雖然春秋戰國也很亂,戰國後期的戰爭對百姓傷害也很大,但是看起來殘酷性卻沒那麼高的原因也正是如此。當然,時代過於久遠,史料散失過於嚴重,有些殘酷的事,也可能不得而知了。
宋朝結束混戰,首先因為後周基礎打得好,基本上後周的周世宗如果不死,不出意外的話也能統一。至於為什麼是後周能統一,這個原因極其複雜,當然是其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有優勢了。而別的國家又剛好非常不爭氣了……中原五代,周邊十國,五代是更替的,十國是有些並存的。其實有戰鬥力的就是五代,十國是周邊小國,定了中原,就是掃一掃周圍的事了。前面「四代」沒搞定,就是他們本身太短了,內部鬥爭無比激烈,沒騰出手去。
至於如何鞏固皇權的問題,這,真是……沒法說……太大了……我再次想哭……如果搬教科書也 沒啥意思,就是掌握兵權(直接掌握禁軍,廢節度使,文官任樞密使掌指揮權)。分割地方權力(把地方行政區劃搞得無比混亂,大家權力掣肘。宋朝的行政區劃很奔潰的,轉運使、指揮使、按察使的轄區是不一樣的,也即是有三個省級單位,但邊界不同,要了親命了。)分割宰相權力(雖然唐朝已經一堆宰相了,但是宋朝就更誇張了某木有)。還有很多很多,從各個方面都能說……寫一本書都寫不完,這要一套書啊,親。我覺得我說啥都是不全面的了,所以乾脆不說了。
就思想上,以及在某些制度上,北宋初期如何維持穩定的,有一本書不容錯過,北大鄧小南的《祖宗之法》。五代十國的研究大家都不是很行啊,起碼不出大家。關鍵是那段我不熟。所以……悲劇到此為止……就只能這樣了……


你說「春秋戰國這種事就很少發生」,這可真是……

籍籍無名的咱就不聊了,名留青史的君王里:
被兒子活活困死在沙丘的趙武靈王、死後爛在床上漚蛆的齊桓公滿臉都是淚啊


你說「其他王朝為什麼就鮮少人謀反篡位呢?」,這可真是……

散落在不同朝代的分散事件咱就不聊了,南朝不過三百年的時間裡:
晉恭帝司馬德文、宋順帝劉准、齊和帝蕭寶融、梁敬帝蕭方智,以及他們的一大串爸爸哥哥、叔叔伯伯再以及北邊的拓跋、慕容家難友們滿臉都是淚啊


窗體頂端
窗體頂端
【後梁軍制】   唐末藩鎮各自擁有軍隊,朱溫(朱全忠)雖以身兼21鎮而滅唐建後梁,但其直接統轄的主要是原先所領的宣武(汴州)、宣義(滑州)、天平(鄆州)和護國(蒲州)四鎮軍隊,而以起家的宣武鎮兵為基礎。朱溫的辦法是不斷提純,建立起諸軍、禁衛軍、親軍的體系。
諸軍馬步都指揮使,簡稱諸軍都指揮使,為後梁軍事長官,以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為副長官,統轄後梁諸軍,實際所統仍只是宣武等四鎮之兵。後梁建立,即以元帥府都押牙[衙]劉為諸軍馬步都指揮使。其後轄兵增多,長官仍以親信擔任。開平二年908年十二月後,長期實際只有4萬8千人,其中騎兵8千、步兵4萬,精銳多被抽去禁衛軍。後梁實際控制的州只有三十幾個,15萬馬步軍隊,其中騎兵2萬5千、步兵12萬5千。各地鎮守騎兵8千、步兵4萬,3戶養一個步兵,25戶養一個騎兵,親軍和禁軍野戰騎兵1萬1千、步兵5萬5千,7戶養一個步兵,35戶養一個騎兵,禁軍留守騎兵6千、步兵3萬,5戶養一個步兵,25戶養一個騎兵,則後梁人口大概80萬戶350萬人(http://www.doc88.com/p-9045292754377.html
杜文玉前輩的統計有些邏輯錯誤。
冊府元龜卷486,後周顯德六年958年:五年十月,命左散騎常侍艾穎等三十四人使於諸州,簡定民租,明年春,使回,總計簡到戶二百三十萬九千八百一十二(人),定墾田一百八萬五千八百三十四頃,淮南郡縣不在此數。《宋史》等,建隆元年960年,宋受周禪得戶口967353戶,其中淮南226574戶,則後周一戶三口略多,當時全中國大約300萬戶,其他勢力因為沒有鼓勵開荒,所以一戶多為五六口,南唐、後蜀、吳越人口基本與後周相等,但是缺乏開荒潛力,且偏安不善戰)
(北宋)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國家養馬太多,試計一騎士之費,可贍步軍五人,三萬五千騎抵十五萬步軍,既無所施,虛耗國力,臣恐日久難繼。」一個指揮,馬軍是100騎、步軍是500人。(北宋)《武經總要》第一卷:宋沿唐末五代之制,並號禁軍,黥面營處,衣食公上,草教日閱,無得番休。大凡百人為都(都頭),五都為營(指揮),五營為軍(軍使,步軍2500人,或都將,馬軍500騎),十軍為廂(統軍,步軍5000人加馬軍1000騎)(兩廂為軍,都指揮使,步軍10000人加馬軍2000騎)。十軍為廂,五代初是二軍為廂,馬步分開則是四軍為廂。五營為軍,應該是分開來單說步軍,也就是每軍有步軍五指揮、馬軍五指揮,也可以獨立為純步軍、純馬軍。宋真宗虎翼軍(步軍25000人加馬軍5000騎)左右廂各五軍、每軍十指揮(五馬軍、五步軍)。   
後梁仿唐制,建六軍為皇帝衛士。唐代六軍早已不存在,後梁建立伊始,《五代會要12卷.京城諸軍》:梁開平元年(907年)四月(以功臣和招募的屠酤佣販之徒新建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改(原元帥府)左右長直(各5000步兵、1000騎兵)為左右(天武軍),左右內衙為左右(天威軍),左右堅鋭(各2500人)、夾馬(各1000騎)、突將(各2500人)為左右(英武軍)。左右親隨軍(各2500人)、將馬軍(各500人,也就是原廳子都和落雁都)為左右龍驤軍。其年九月,置左右天興、左右廣勝軍,仍以親王為軍使(步軍2500人)。 【廳子都】   大順元年,奏加檢校兵部尚書,又命統親軍。是歲,郴王遷寨,未知所往,忽逢兗、鄆賊寇甚眾,太祖亟登道左高阜以觀之,命張歸厚領所部廳子馬直突之。   出沒二十餘合,賊大敗將北,而救軍雲至,歸厚即綴賊苦戰,請太祖以數十騎先還。時歸厚所乘馬中流矢而踣,乃持槊步斗漸退,賊不敢逼。太祖至寨,亟命張筠、劉儒飛騎來迎,然謂已歿矣。歸厚體被二十餘箭,尚復拒戰,筠等既至,賊解乃歸。太祖見之,撫背泣下曰:「得歸厚身全,縱廣喪戎馬,何足計乎!」便令肩舁歸汴,日降問賚,恩旨甚厚,尋遷中軍指揮使。   時初置廳子都,最為親軍,命鄧季筠主之,旋改統親騎,又遷將中軍。   梁祖之鎮汴也,選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帳下,號曰「廳子都」。(《清異錄》:宣武廳子都,尤勇悍,其弩張一大機,則十二小機皆發,用連珠大箭,無遠不及,晉人極畏此。)王晏球預選,從梁祖征伐,所至立功,累遷廳子都指揮使。
【龍驤軍】及昭宗還京,賜范居實迎鑾毅勇功臣,遙領錦州刺史,又遷左龍驤馬軍都指揮使(騎兵1000)。(908年)四月,改左右長直為左右龍虎軍,左右內衙為左右羽林軍,左右堅銳夾馬突將為左右神武軍,左右親隨軍、將馬軍為左右龍驤軍。(908年)開平二年,霍彥威自開封府押衙、右親從指揮使、檢校司空授右龍驤軍使(步兵2500)。(908年)開平二年十月,王彥章自開封府押牙[衙]、左親從指揮使授左龍驤軍使(步兵2500)。三年(909年),轉左監門衛上將軍,依前左龍驤軍使。(910年)懷貞等還,至三水,知俊遣兵據險邀之,左龍驤軍使壽張王彥章力戰,懷貞等乃得過。懷貞與裨將李德遇、許從實、王審權分道而行,皆與援兵不相值。(910年)(鄧季筠)太祖鎮汴,首署為牙將,主騎軍。。。季筠為晉人所擒。。。季筠在並門凡四稔。景福二年,晉軍攻邢台,季筠領偏師預其役,將及邢,邢人陣於郊,兩軍酣戰之際,季筠出陣,飛馬來歸;太祖大加獎嘆,賞賚甚厚。時初置廳子都,最為親軍,命季筠主之,旋改統親騎(龍驤軍應該就是廳子都、落雁都改編而來),又遷將中軍。。。太祖受禪,改鄭州刺史,尋主兵於河中,為都指揮使。時並人寇平陽,季筠接戰於洪洞,大克,拜華州防禦使。。。又繼領龍驤等諸軍騎士,累官至檢校司空。(911年)梁有龍驤、神威、拱宸等軍,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費數十萬,裝以組綉,飾以金銀,人望而畏之。(911年)梁軍大敗,棄鎧投仗之聲,震動天地,龍驤、神威、神捷諸軍,殺戮殆盡。(911年)柏鄉之役,季筠臨陣前卻,太祖亦未之罪。癸丑,閱武於州闉之南樓。左龍驤都教練使鄧季筠、魏博馬軍都指揮使何令稠、右廂馬軍都指揮使陳令勛,以部下馬瘦,並腰斬于軍門。(911年乾化元年王彥章任行營左先鋒馬軍使)。(908年)太祖受禪,黃文靖復為蔡州刺史,入為左神武統軍,(911年)又改左龍驤使。乾化元年,從太祖北征,因閱馬得罪,命斬之。文靖驍果善戰,諸將皆惜之。(912年)時有左右龍驤都在東京,帝[朱友貞]偽作友珪詔,遣還洛下。先是,劉重遇部下龍驤一指揮於懷州叛,經年搜捕其黨,帝因遣人激怒其眾曰:「郢王以龍驤軍嘗叛,追汝等洛下,將盡坑之。」翼日,乃以偽昭示之(《通鑒考異》:《梁太祖實錄》:「丙戌,東京(謠)言龍驤軍准詔追赴西京,軍情不肯進發。」。。。友貞偽作,但激怒言坑之耳)。諸軍憂恐,將校垂泣告帝,乞指生路。帝諭之曰:「先帝三十餘年,經營社稷,千征萬戰,爾等皆會從行。今日先帝尚落人奸計,爾等安所逃避。」因出梁祖御容以示諸將,帝欷歔而泣曰:「郢王賊害君父,違天逆地,復欲屠滅親軍,爾等苟能自趨洛陽,擒取逆豎,告謝先帝,即轉禍為福矣!」(912年)朱友珪之篡位也,懷州龍驤守御軍作亂,欲入京城。已至河陽,友珪命晏球出騎迎戰擊亂軍,獲軍使劉重遇,以功轉左龍驤第一指揮使。梁末帝嗣位,以晏球為龍驤四軍都指揮使。(915年)是時,朝廷既分魏博六州為兩鎮,命劉鄩統大軍(六萬)屯於南樂,以討王鎔為名,遣澶州刺史、行營先鋒步軍都指揮使王彥章領龍驤五百騎先入於魏州,屯於金波亭。(915年)三月二十九日夜,魏軍乃作亂,放火大掠,首攻龍驤軍,王彥章斬關而遁。(916年)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將(騎兵500)李霸等作亂,縱火焚剽,攻建國門,梁末帝登樓拒戰。晏球聞亂,先得龍驤馬五百屯於鞠場,俄而亂兵以竿豎麻布沃油焚建國樓,勢將危急。晏球隔門窺亂兵,見無甲胄,即出騎擊之,奮力血戰,俄而群賊散走。梁末帝見騎軍討賊,呼曰;「非吾龍驤之士乎?」晏球奏曰:「亂者惟李霸一都(騎兵500),陛下但守宮城,遲明臣必破之。」既而晏球盡戮亂軍,全營(騎兵500)族誅,以功授單州刺史。(907年)天佑三年,沈贇補同州左崇勇馬軍指揮使(騎兵100),入典衛兵,歷龍驤、(923年)拱宸都指揮使,累有戰功。及庄宗平梁,隨段凝等降,不改其職。同光三年,從魏王繼岌平蜀,屬康延孝叛,魏王署贇為一行馬步都虞候,領兵從任圜襲擊延孝。   
舊五代史卷九十四:潘環,字楚奇,洛陽人也。父景厚,以環貴,授左監門上將軍致仕。環少以負販為業,始事梁邢州節度使閻寶,為帳中親校。及(後唐)庄宗定魏博,移兵攻邢,寶遣環間道馳奏於梁,梁末帝用為左堅銳、夾馬都虞候,累遷左雄威指揮使。時梁人與庄宗對壘於河上,環每預戰,先登陷敵,金瘡遍體。(《玉堂閑話》云:潘環常中流矢於面,骨銜其鏃,故負重傷。醫療至經年,其鏃自出,其瘡成漏,終身不痊。)庄宗知其名,及平梁,命典禁軍。同光中,從明宗北御契丹,鄴軍之亂,從明宗入洛。天成初,授棣州刺史。會定州王都反,朝廷攻之,以環為行營右廂步軍都指揮使。賊平,改易州刺史、北面沿邊都部署,後移刺慶州。受代歸闕,明宗召對,顧侍臣曰:「此人勇敢,少能偕者。」尋除宿州團練使。清泰中,移耀州。天福中,預平范延光,授齊州防禦使。四年,升金州為節鎮,以環為節度使,久之,入為左神武統軍。開運初,契丹入寇,王師北征,以環為北面行營步軍左廂排陣使,預破契丹於陽城。軍回,授澶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傅。 各軍號軍每廂有兩個混合軍(2500步兵加500騎兵)或四個純軍,每廂設一個夾馬指揮使領兩個馬軍共1000騎,堅銳(2500步兵)、夾馬(1000騎兵)、突將(2500步兵),類似清朝的護軍、驍騎、前鋒,前鋒為正隊、護軍為奇隊預備,騎兵為兩翼,是一支鎮兵部隊的常見配置,英武軍(後改神武軍)只是由普通鎮兵三部組成。劉悍,天復三年(903年,904年唐昭宗死)左右長直都指揮使。冦彥卿,元帥府押衙、四鎮通贊官行首兼右長直都指揮使。左右長直大概各5000步兵、1000騎兵。《舊五代史梁書列傳十二》:「牛存節,字贊貞,青州博昌人也。本名禮,太祖改而字之。少以雄勇自負。唐乾符末,鄉人諸葛爽為河陽節度使,存節往從之。爽卒,存節謂同輩曰:「天下洶洶,當擇英主事之,以圖富貴。」遂歸於太祖。初授宣義軍(滑州)小將。屬蔡寇至金堤驛,犯酸棗、靈昌,存節日與之斗,凡二十餘往,每往必執俘而還,前後斬首二十餘級,獲孳畜甚眾。太祖擊蔡賊於板橋、赤岡、酸棗門、封禪寺、枯河北,存節皆預其行,與諸將於濮州南劉橋、范縣大破鄆眾,自此深為太祖獎遇。文德元年夏,李罕之以並軍圍張宗奭於河陽,太祖遣存節(滑州宣義軍夾馬指揮使)率軍(1000騎兵)赴之。屬歲歉,餉饋不至,村民有儲干椹者,存節以器用、錢帛易之,以給軍食。大破賊於浿河,罕之引眾北走。又預討徐、宿有功。及討河北,存節前鋒(騎兵)下黎陽,收臨河,至內黃西,以兵千餘人當魏人萬二千眾(10000步兵、2000騎兵),大破其陣,僵仆蔽野。太祖深所嘆激,謂有神兵之助。大順元年,改滑州(宣義軍)左右廂牢城使(10000步兵)。與諸將討時溥,累破賊軍。景福元年(892年)秋,改遏後都指揮使(10000步兵、2000騎兵)。攻濮之役,領軍先登,遂拔其壘。二年四月,下徐州,梟時溥,存節力戰,其功居多。乾寧二年,授檢校工部尚書。三年夏,太祖東討鄆州,存節領軍次故樂亭,扼其要路,都指揮使龐師古屯馬頰,存節密與都將(500騎兵)王言謀入鄆壘。十二月,存節遣王言夜伏勇士於州西北,以船逾濠,舉梯登陴。既而王言不克入,存節獨率伏軍負梯〈車童〉破其西瓮城,奪其濠橋,諸軍俱進。四年四月,陷其城,尋與葛從周降下兗州,加檢校右僕射。其年秋,大舉以伐淮南,至濠州東,聞前軍失利於清口,諸軍退至瞷河,無復隊伍。存節遏其後,諸將釋騎步斗,諸軍稍得濟,收合所部並敗兵共八千餘人(殿後作戰,損失慘重),至於淮涘,時不食已四日矣。存節訓勵部分,以御追寇,遂得旋師。五年,除亳州刺史,俄遷宣武軍都指揮使(10000步兵、2000騎兵),改宿州刺史。明年,淮賊大至彭城,存節乃以部下兵夜發,直趣彭門;淮人訝其神速,震恐而退,諸將服其智識。光化二年,罷歸,復為左衙都將(500騎兵)兼馬步教練使。天復元年,授潞州馬步都指揮使(500步兵、100騎兵),法令嚴整,士庶安之。及追赴行在,士卒泣送者不絕於道,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改滑州左衙步軍指揮使(500步兵),知邢州軍州事。天佑元年(901年),授邢州團練使。時州兵才及二百人,晉人知之,以大軍來寇。太祖在鄴,髮長直兵二千人(騎兵,左右長直各5000步兵、1000騎兵)赴援,存節率壯健出斗,以家財賞激戰士,並軍急攻,七日不能克而去。太祖召至,勞慰久之,厚賚金帛鞍馬,加檢校司徒。冬,罷軍,署為元帥府左都押衙。四年,太祖受禪,除右千牛衛上將軍。其秋,攻潞州,以存節為行營馬步軍都排陣使。開平二年二月,自右監門衛上將軍轉右龍虎統軍(5000步兵、1000騎兵),駐留洛下。是歲,王師敗於上黨,晉人乘勝進迫澤州,州城將陷。河南留守張全義召存節謀,遂以本軍及右龍虎、羽林等軍往應接上黨。師至天並關,存節謂諸將曰:「是行也,雖不奉詔旨,然要害之地,不可致失。」時晉人新勝,其鋒甚盛,存節引從而前,銜枚夜至澤州,適遇守埤者已縱火鼓噪,以應外軍,刺史保衙城,不知所為。存節才入,晉軍已至矣,乃分布守御。晉軍四面攻斗,開地道以入城,存節亦以隧道應之,逆戰於地中,晉軍不能進;又以勁弩射之,中者人馬皆洞,經十三日,晉軍死傷者甚眾,焚營而退,郡以獲全,太祖屢嘆賞之。 五月,遷左龍虎統軍(安徽人是炎帝後人以左為尊,朱溫朱元璋也是),充六軍馬步都指揮使。十月,授絳州刺史。」朱溫因為龍虎軍等屠酤佣販之徒戰鬥力不強,所以只留他們看家護院。 二年(908年)十月,置左右神防[捷]軍(各2500步兵、500騎兵)。十二月,改左右天武為左右龍虎軍,左右龍虎為左右天武軍,左右天威為左右羽林軍,左右羽林為左右天威軍,左右英武為左右神武軍,左右神武為左右英武軍(,設統軍使[六軍馬步都指揮使]為長官)。《金史》卷57《百官志》:「前朝(唐)置龍虎[武]六軍,謂之衛士,至是(開平二年908年十二月)以(左右)天武、天威、武英等六軍,易其軍號而任勛舊焉」。因為屠酤佣販之徒戰鬥力不強,所以朱溫取消了他們上六軍的資格,貶為下六軍,天武軍等解晉州之圍,升為上六軍。 《舊五代史》卷 4 ,後梁《太祖紀》四),《五代會要》卷 12 《京城諸軍》:開平二年908年十月,「以行營左廂步軍(都)指揮使(5000步兵)賀瑰為左龍虎統軍(接替牛存節,5000步兵、1000騎兵,十二月改稱左天武軍),以左天武軍(原左長直)夾馬指揮使(1000騎兵)尹皓為輝州刺史,以右天武[軍]都頭(100步兵)韓瑭為[左]神捷指揮使(500步兵)、左天武[軍]第三都頭胡賞為右神捷指揮使。以尹皓部下(殘存的)五百人(騎兵)為神捷軍。」。左右天武軍改稱左右龍虎軍,從左右天武軍中各分置出解晉州圍有功500人(擴為2500人)設左右神捷軍(各2500步兵、500騎兵)。 龍虎軍(原天武軍原長直)戰鬥力是很強的,親兵之內實冠爪牙。《舊五代史》卷 4 ,後梁《太祖紀》四:「(909年)如活捉得劉知浣者,賞錢一千貫文,便與除刺史,有官者超轉三階,無官者特授兵部尚書;如活捉得劉知俊骨肉及近上都將並梟送闕廷者,賞賜有差。辛亥,駕至蒲、陝,文武百官於新安縣奉迎。劉知俊弟內直右保勝指揮使知浣自洛奔至潼關,右龍虎軍(原右天武軍)(馬軍)十將(相當於步軍的都頭)張溫以上二十二人於潼關擒獲劉知浣,送至行在。敕:「劉知浣,逆黨之中最為頭角;龍虎軍,親兵之內實冠爪牙。昨者攻取潼關,率先用命;尋則擒獲知浣,最上立功。頗壯軍威,將除國難。所懸賞格,便可支分,許賜官階,固須除授。但昨捉獲劉知浣是張溫等二十二人,一時向前,共立功效,其賞錢一千貫文數內,一百貫文與最先打倒劉知浣衙官李稠,四十三貫文與十將張溫,二十人各與錢四十二貫八百五十文。立功敕命便授郡府,亦緣同時立功人數不少,所除刺史,難議偏頗。宜令逐月共支給正刺史料錢二百貫文數內,十將張溫一人每月與十貫文,餘二十一人每月每人各分九貫文。」 天武軍(原龍虎軍屠酤佣販之徒)戰鬥力則很弱。《資治通鑒》第二百六十七卷:「(910年)梁將韓等將步騎三萬(天武等五廂,留一廂守營,每廂5000步兵、1000騎兵),分三道追之,鎧胄皆被繒綺,鏤金銀,光彩炫耀,晉人望之奪氣。周德威謂李存璋曰:「梁人志不在戰,徒欲曜兵耳。不挫其銳,則吾軍不振。」乃徇于軍曰:「彼皆汴州(新)天武軍(原龍虎軍),屠酤佣販之徒耳,衣鎧雖鮮,十不能當汝一。擒獲一夫,足以自富,此乃奇貨,不可失也。」德威自引千餘精騎擊其兩端,左右馳突,出入數四,俘獲百餘人,且戰且卻,距野河而止;梁兵亦退。」梁軍天武軍兩廂2千騎兵被晉軍千餘騎兵隨便虐,在另外三廂趕到前。 後期沿唐制以重臣任「判六軍諸衛事」,並設「六軍諸衛副使」,統轄六軍十二衛7萬2千人(每衛各5000步兵、1000騎兵),每軍分左右廂,每廂分第一(步)、二(步)、三(騎)、四(騎)軍。六軍稱為禁衛軍,是後梁直屬軍隊的核心部隊。
禁衛軍外最為親近的軍隊,稱為侍衛親軍,這是由朱全忠任宣武節度使時的「廳子都」親兵發展起來的,後梁建立時稱為「元從親軍」,開平二年(908年)夏,改稱「侍衛親軍」。這是一支不大的軍隊,但戰鬥力強又最受皇帝寵信,軍號先為龍驤、天興、廣勝(很可能後期改名龍驤、神威、拱宸),後有神捷、控鶴等,軍設都指揮使、廂不設統軍(類似北宋廂軍)而只設軍使都將、營設指揮使等為長官。每軍各5000步兵、1000騎兵。總共大概有3萬人。 梁有龍驤、神威、拱宸等軍,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費數十萬,裝以組綉,飾以金銀,人望而畏之。 梁軍大敗,棄鎧投仗之聲,震動天地,龍驤、神威、神捷諸軍,殺戮殆盡。 沈贇,字安時,徐州下邳人。少有膽氣,初事梁太祖為小校。天佑三年,補同州左崇勇馬軍指揮使,入典衛兵,歷龍驤、拱宸都指揮使,累有戰功。 親軍和六軍下的騎兵有軍級單位的馬軍都(都將,500騎兵,指揮,100騎兵,十將,10騎兵),很多也有綽號,如廳子馬軍都、落雁馬軍都、左右踏白馬軍都、左右雄威馬軍都等,也就是禁軍十一個軍的騎兵部隊都有綽號: 【捉生都】癸卯夜,捉生都將李霸作亂,龍驤都將杜晏球討平之。時遣捉生軍千人戌楊劉,軍出宋門外。是夜,由水門復入,二鼓大噪,火發燭城,李霸與其徒燔建國門,不克。龍驤都將杜晏球屯鞠場,聞亂兵至,率騎擊之,亂軍退,走馬登建國門。晏球奏曰:「亂者惟李霸一軍,但守宮城,遲明,臣必破之。」未明,晏球誅霸及其同惡,京師方定。【此處的杜晏球應該是王晏球,「王晏球,字瑩之,自言洛都人。少遇亂,為蔡賊所掠,汴人杜氏畜之為子,因冒姓杜氏。」】   六月,晉人急攻邢州,帝遣捉生都將張溫率步騎五百人入於邢州,至內黃,溫率眾降於晉人。 【拔山都】   唐中和末,蔡寇陷許昌,王重師脫身而來,太祖異其狀貌,乃隸於拔山都。   【親騎都】丙午,至相州,賞左親騎指揮使張仙、右雲騎指揮使宋鐸,嘗身先陷陣,各賜帛。   時初置廳子都,最為親軍,命鄧季筠主之,旋改統親騎,又遷將中軍。   【雲騎都】丙午,至相州,賞左親騎指揮使張仙、右雲騎指揮使宋鐸,嘗身先陷陣,各賜帛。 各軍的步軍有些也有綽號:   【長劍軍】太祖受禪,改張歸弁滑州長劍指揮使。   時初建左長劍都,以朱友恭董之。   文德中,令王重師董左右長劍軍。   光啟初,蔡寇屯金堤驛,徐懷玉將輕騎連破之,由是累遷親從副將,改左長劍都虞候。   【匡衛軍】不詳,查到這個番號是在後唐部分,而且統帥還是我們的老熟人李建及。   【靜安軍】不詳,查到這個番號是在後周部分,還是設立在南距冀州百里,北距深州三十里,夾胡盧河為壘的寨名。   【神勇軍】范居實從征淮南回,改登州刺史,轉左神勇軍使。

後梁各地節度使所轄的軍隊,實際上是具有半獨立性的地方軍隊,大體上服從後梁的節制。各地割據勢力在稱帝、稱國王以前,也常以節度使身份表面上對後梁表示臣屬,對內則進行割據統治。節度使通常都兼刺史作為地方行政長官,主管軍事的佐官為行軍司馬,大多為節度使的親信,權勢很大,其他軍事屬員有判官、掌書記、推官,掌書記官位雖較低,但主管文書機要,地位很重要。大的藩鎮還設有中門使,職責類似朝廷的樞密使。節度使軍以牙[衙]內馬軍、步軍都指揮使等為長官。設廳子都以統節度使的親兵,設親從指揮使等為長官。
詳細編製    馬步軍都指揮使(節度使)下通常分設馬軍、步軍都指揮使或指揮使等,後梁王朝以及軍隊多的節度使,馬軍或步軍之下分設左、右廂,廂下設軍,廂下屬軍以第一軍、第二軍等排列順序,有時軍號軍直接分為左、右軍,左右軍號軍下屬軍以第一軍、第二軍等排列順序,各設都指揮使(都將)等為長官。朝廷的軍通常有「軍號」,如後梁所設的左、右控鶴軍等,在軍號下分設第一軍、第二軍等,有的在軍號下先分為左、右廂,再在廂下設軍。較小的節度使在馬步軍都指揮使下,只分設馬、步軍指揮使。營「指揮」為軍隊的基層單位,每軍號軍轄二三個~十多個指揮不等。控鶴軍20指揮1萬人,右控鶴軍10指揮5000人,第二軍5指揮2500人。軍下為營「指揮」,每一指揮人數不等,自二三百人至上千人,標準是馬軍100人、步軍500人,設指揮使、副指揮使為長官。 唐末和後梁初,又于軍中設都,其地位則在「指揮」之下。唐末天佑三年(906年),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將「部內男子無貴賤,並黥其面,文曰定霸都,士人黥其臂,文曰一心事主」(《資治通鑒》卷 269 ,後梁貞明元年三月),定霸都為親軍廳子都。朱全忠在稱帝前任節度使時,也在兵士面上刺上軍號以防逃亡。在兵士面上刺上所在軍隊的名稱,也稱涅面、面涅,當上高官後才能以葯除字,為五代、宋代所沿襲。刺、涅成為招或強徵士兵的代名詞,如刺為某軍等。《五代會要?京城諸軍》中說「凡五百人為一指揮,其別有五都,都一百人,統以一營居之。」都頭是都的長官,由都頭升為指揮使,都頭下的低級軍官還有「軍頭」。軍下設營指揮,指揮下設百人都的軍制,為後唐、晉、漢、周及宋代沿襲。秦朝和西漢初一個曲候領5000戶,王莽時全民官升三級,一個「曲候」領100戶,所以東漢才有了500人部曲督和100人部曲將。唐初一個折衝府都尉領800、1000、1200、1500兵,估計到了唐末只有100兵,所以都頭叫法很可能其實是都尉轉化來的。五代沿設都,每都人數自一二百人至數千人不等,大「都」的長官稱都指揮使、都知兵馬使等,俗稱都將,百人「都」的長官稱都頭。有獨立的特種部隊,如後來南漢所設的「媚川都」,專以採珠;吳越的「營田都」,專以興修農田水利,更多的是普通軍隊中的精銳部隊,節度使的親兵通常稱為「廳子都」,後梁天雄軍(魏州,今河北大名)節度使楊師厚「選軍中驍勇,置銀槍效節都數千人,給賜優厚」(《金史》卷 44 《兵志》),類似朝廷的侍衛親軍。 https://tieba.baidu.com/p/3546024279 https://tieba.baidu.com/p/2615754700 https://tieba.baidu.com/p/5055968438?fid=354028#105905081980l
【後唐軍制】  
後梁廢唐代樞密院,建崇政院,以親信敬翔為崇政院使,權逾宰相。崇政院使雖以軍事為重,但崇政院職權實與「中書」(政事堂)相似,是第二「中書」而權更大。   後唐建立後,廢崇政院,重建樞密院,任親信為樞密使。樞密院主軍,中書主政。如同光元年(923),因經費缺少決定削減官員,中書在提出文臣裁減措施之後,對於武臣的裁減,即明確提出「其西班上將軍已下,仍望宣示樞密院斟酌施行」(《舊五代史》卷 4 ,後梁《太祖紀》四)。樞密院主軍的制度為後晉、漢、周及宋代沿襲。後唐李氏起自沙陀族,軍隊中少數民族也較多,設蕃漢馬步總管為後唐統軍長官,或稱蕃漢內外馬步總管、蕃漢總管等;副總管為副長官,後稱總管副使,例以心腹大將擔任,周德威、李嗣源(明宗)等身系後唐興衰的重臣先後任此職。建國前已設此職,建國後權位隆重,遠非後梁的諸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所可比擬。明宗在天成元年(926)即位前,一直任蕃漢總管等職,但在即位後不久即廢此職。   後唐沿設六軍,其中左、右龍虎也避唐諱而改稱左、右龍武。設判六軍諸衛事為長官,雖以親王、重臣擔任,但權位在蕃漢總管之下。蕃漢總管停設後,成為後唐最高統軍長官,設六軍諸衛副使、六軍(亦稱諸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等長官,屬官有判官、推官等。 庄宗稱帝前,親近侍衛為銀槍效節都,稱帝後為金槍、捧日、控鶴等軍。
明宗即位,合併禁軍的神威軍、雄威馬軍和魏博鎮的廣捷軍為左右羽林軍後改名左右嚴衛軍,合併禁軍的龍武軍、神武軍為左右捧聖軍,以捧聖、嚴衛軍為侍衛軍,各40指揮,設左、右廂馬步軍都指揮使等。天成二年(927),重設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以六軍諸衛副使兼任,後專設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等為長官。後唐明宗李嗣源羽林軍(後改稱嚴衛軍)有40個指揮,馬步各5指揮一個軍,2軍一個廂,左右廂一個軍號軍
後唐長興三年三月勅:「應軍神威、雄威及魏府廣防以下指揮,宜改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揮,毎十指揮立為一軍,置都指揮使一人,兼分為左右廂。」 應順元年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揮為嚴衛左右軍,龍武、神武四十指揮為奉聖左右軍。 (後唐末帝李從珂)清泰元年(934)六月,改捧聖馬軍為彰聖左右軍,嚴衛歩軍為寕衛左右軍。
https://tieba.baidu.com/p/4363082968穆靜:五代控鶴軍考
【後晉、後漢、後周軍制】
晉天福六年七月,改拱宸、威和、內直軍並為興順。至八月改奉、徳兩軍為防聖左右軍。 周廣順元年四月,改侍衛馬軍曰龍防左右軍,歩軍曰虎防左右軍【御撰其名】。 顯徳元年十月,上謂侍臣曰:"侍衛兵士,累朝以來,老少相半,強懦不分,蓋徇人情不能選練。今春髙平與劉崇及蕃軍相遇,臨敵有指使不前者,茍非朕親當堅陣,幾至喪敗。況百戶農夫未能贍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眾,宜令一一選精鋭者升在上軍,怯懦者任從安便。庶期可用,又不虛費。"【先是,上按於髙平。觀其退縮,慨然有懲革之意。又以驍勇之士多為外諸侯所佔,於是召募天下豪傑,不以草澤為阻,進於闕下,躬親試閱,選武藝超絶及有身首者,分署為殿前諸班。因有散員、散指揮使、內殿前直、散都頭、鐵騎、控鶴之類】 二年十二月,改東西小卒為東西班,承旨。其月,以新收復秦、鳯州所擒獲川軍,署為懐恩軍。 四年四月,以先降到江南兵士分為六軍,共三十指揮,賜號懐徳軍。
後晉、漢、周雖仍沿置六軍,但地位日益降低,逐漸形同虛設。而長官判六軍諸衛事,僅後晉初年楊光遠擔任,未再任命他人,此職遂廢。侍衛親軍逐漸成為朝廷正規軍的名稱,長官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位已僅次於宰相、樞密使,相當於此前的蕃漢馬步軍總管、判六軍諸衛事,是最高統軍長官。後晉初年所設的判六軍諸衛事,其實際職權已低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侍衛親軍司下分設馬軍、步軍,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管理兩侍衛軍的馬軍,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管理兩侍衛軍的步軍,使得兩侍衛軍不得專權。兩侍衛軍,後唐時先稱捧聖,後改步軍捧聖、馬軍彰聖,後晉、漢又合併稱護聖,後周改稱龍捷,後唐時先稱嚴衛,後改步軍寧衛、馬軍嚴衛,後晉、漢又合併稱奉國,後周改虎捷。兩侍衛軍的軍號下分設左、右廂,廂下設軍以第一、第二序設。侍衛馬軍、步軍,軍號(如護聖等)左右廂或左廂、右廂等,皆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為長官,與侍衛親軍司設官相同。軍下設指揮,指揮下設都。侍衛親軍作為朝廷直屬軍,已分駐外地以鎮守或征討。 後晉天福六年,護聖軍左右廂馬步39指揮討伐鎮州安重榮,可見侍衛軍是混合部隊。後晉開始設立小規模的殿前軍。  
外六軍既然已經與內六軍合為一體,內多老弱不忠,侍衛親軍司既已成為統轄朝廷正規軍「禁軍」的機構,需要另外建立新機構以統領侍衛皇帝的諸班、直及親軍,擔任宿衛宮城及宮、殿之職,因建殿前司。 這也是延續朱溫時代的不斷提純的規律。朱全忠稱帝前即設有長直,稱帝後有內直;後唐有從馬直、馬前直、長直、東西班。後晉設大內都點檢,下有內殿直、東西班、控鶴軍等。後漢設殿前都部署,其下除諸班、直、控鶴軍外,還設有小底軍。   後周太祖於廣順二年(952)四月,親征慕容延超時,以樞密副使鄭仁誨兼權大內都點檢。七月,設專職的大內都點檢,後改設殿前都指揮使,機構稱殿前司。此後皇帝親征離京時,仍以重臣為大內都點檢,返京後即撤消。殿前司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為長官,顯德三年(956)末,設都點檢,後又設副都點檢,權位在都指揮使之上。殿前司長官的地位雖低於侍衛親軍司的長官,但更為親要。統內殿直、外殿直、內直、東西班等班、直,小底(後改鐵騎)、控鶴等馬步軍,其下設置略同於侍衛親軍司。
【「十國」軍制】   
「十國」中稱帝諸國大都仿唐制或中原皇朝軍制,稱國王諸國與稱帝諸國略同而稍簡,封王的節度使諸國設置則類同於大藩鎮,而且記載缺略。除荊南等小國外,「十國」中大多設六軍。南唐、前蜀、後蜀、閩等以親王、重臣為判六軍諸衛事。此外,尚有設諸道都統、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諸軍都指揮使、牙內都指揮使等,作為最高統兵官,有的則以元帥、判六軍諸衛事等兼任,或以都督、判中外諸軍事為最高統兵官。   南唐設侍衛諸軍都指揮使,由神武統軍兼任,下設都虞候等。吳以控鶴軍為侍衛,設軍使、都虞候等。前蜀初有奉駕等軍,設軍使等,後以左、右龍武軍為親軍,設馬步軍都指揮使等。後蜀設匡聖、衛聖軍等親衛軍,設馬步軍都指揮使等。吳越有親衛、內直殿等,設指揮使或都知兵馬使。楚設牙內侍衛指揮使、長直都指揮使。閩的侍衛軍為拱宸、控鶴二都,還曾設宸衛都,設軍使、都指揮使等為長官。北漢實行後漢軍制,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為最高統兵官,以親王兼任;親衛軍亦隸屬侍衛親軍司,設置簡略,有供奉官、殿直等。
【五代鄉兵(民兵)】  
五代、宋代實行募兵制。五代時,偶以徵兵制點集鄉兵。後晉天福九年(開運元年,994)三月,面臨契丹南侵,「敕天下籍鄉兵,每七戶共出兵械資一卒」(原本就是七戶養一兵,現在等於養兩兵,當然不可能實現)。五月,「詔諸州所籍鄉兵號武定軍,凡得七萬餘人」。開運三年正月,改名天威軍。後晉自建鄉兵後,「教習歲余,村民不閑軍旅,竟不可用」,不久即廢罷,同年末後晉亡。後周廣順年間,在「鎮州(今河北正定)諸縣,十戶取材勇者一人為之,餘九戶資以器甲芻糧」,稱為弓箭手(七戶養一個募兵,兩戶養一個民兵弓箭手);還「點秦州稅戶充保毅軍」(《舊五代史》卷135《劉守光傳》),這是地方性的鄉兵。五代設置地方性鄉兵的,還有瀛州(今河北河間)、霸州(今霸縣)等地的「強壯」鄉兵等,其他割據政權也間或設鄉兵,如北漢曾以鄉兵參加對後周的戰爭。
窗體底端


鄙人不才,盡量試著用簡單的方式回答,不那麼冗長學術。(回答最後有乾貨
政治制度的精髓在於制衡二字,細分到具體的制度設計都圍繞在這兩個字之上。
而制衡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分權和監督,而缺點就是行政效率下降。這個很好理解,如果真的要做一件事,相關的人吵吵鬧鬧,沒人拍板,還有不相干的人指手畫腳,到最後很多事估計就歇菜了。
而一個良好的政治模板需要做到政權穩定與行政效率的統一。
如果明確上面的那些道理,從唐至宋的變革就比較好理解了。let"s go!
唐代藩鎮割據的源頭在於節度使制度。節度使制度的產生和當時唐王朝在邊疆問題上的形式密不可分。頻繁的對外戰爭需要一個能夠靈活處理的地方軍事中心,於是節度使應運而生。
按說這樣也沒有多大的問題,和本朝的軍區制度好像也比較類似嘛,初期也讓大唐在對外戰爭中捷報連連。不過唐朝政府對節度使信任過頭了,一般節度使還會兼管內調度軍需之度支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節度使變成軍民才權於一身。
而唐玄宗經常還加碼,時不時有人擔任三鎮節度使,四鎮節度使。由於缺乏必要的監督與控制,於是平衡被打破,外部力量遠遠大於內部力量,隱憂就此產生。而安祿山同志辜負組織上的信任,於是大唐盛世徹底終結。
期間大唐內部一陣折騰,軍閥混戰,龐勛叛亂,黃巢叛亂,太監們欺負皇帝(皇帝第一次這麼憋屈,被家奴凌辱)。折騰到最後,就剩最後一口氣,朱溫的臨門一腳讓兩百餘年的唐氏公司歇業。
五代十國亂世可以看成是唐朝藩鎮混戰的延續,缺乏禮教的制約,互相攻殺,新的平衡一直在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一直沒有形成,武人篡權基本上稱為標配。
能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也只能是形成新的制衡,從制度設計出發。
宋太祖即位之後開始著手對新制度的設計,確保皇權的絕對主導地位。
簡單來說,大致有如下幾點吧。(又變成了分點的老套路了,如果諸位還是覺得太長,直接看分標題即可)
1、分割相權
皇權與相權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矛盾之一。就如同現在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的關係,皇帝大人原本是想事無巨細都由自己來打理,但無奈精力有限,另外還要抽時間和某某妃子過夜,實在是忙不過來。只好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來幫忙統治國家,可這位職業經理人也不是吃素的主,個人的職業道德(孔孟的那套)和個人對於權力的慾望時常會與皇帝大人發生衝突。之前的幾百年大家就這麼湊合著過來了。
宋朝的官制在這就不說了,想到都想吐,麻煩到無以復加了。簡單說一下宰相的設置。
宋代的宰相制度其實是繼承唐朝後期的制度,除了本身的同平章事(正宰相),為了防止專權設置了參知政事(副宰相)來分權。另外 ,樞密使和三司使也被稱為宰相,分管軍事和財政。
如果宰相想再和皇帝陛下抬杠就沒那麼容易了。
2、軍制改革
安史之亂的啟示就是當地方上的軍事力量大於中央的軍事力量時,政權的安全性就很低,包括後唐,後漢的覆滅都印證了這一點。五代的國家大部分帶有軍政府的痕迹,如果你不明白軍政府的危害,請看看緬甸。據說當年汴京的市民都被搶習慣了,隔幾年沒被搶渾身難受。
最主要的是兩點:1、統兵權和調兵權割裂開;2、守內虛外的政策
這點排名第一的答案講的很清楚了,我這個人懶,就不展開了。
3、地方行政權力的變更
改變地方上軍人主政的狀況,一步步消弱節度使的權力,地方上的行政領導改為文官。節度使慢慢變成榮譽頭銜,定時領個工資就行。
因為文官對於皇帝的危害要小很多,文人壞不過多要些錢,武人可能要的是皇位。地方上設置知州為地方長官,又設置通判來制衡知州的權力,從此知州和通判成為一對歡喜冤家。
當然這一切變革的基礎在於掃蕩割據勢力的強大軍事力量。
4、社會階層的流通
科舉制起源於隋朝,但在唐朝官場公務員編製還把持在士族階層。到了宋代科舉製成為王朝選拔人才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並且刻意重用通過科舉考試的士子。科舉制把吸收人才的觸角伸向了下層階級,大大拓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這些措施對大宋王朝的命運起著根本性的作用,皇權得到了加強,濫觴與五代十國的武力與混亂得到壓制,新的平衡形成,新的政權避免重複半個世紀的短命。
然而,一個王朝的基因就此種下,重文抑武的國策導致王朝基本沒有內患,而亡於外禍。
上一次是錯的,並不代表你這一次一定對,對於政治,尤其如此。
而政治制度,不可能做到完美,只能做到最佳。
----------------------------------------------------------分割線------------------------------------------------------------------------
以下是乾貨(推薦書目),如果題主對於唐宋變革這段歷史特別的感興趣,建議通讀一遍。
1、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
2、漆俠《宋代經濟史》
3、梁太濟《兩宋階級關係的若干問題》
4、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
5、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
6、虞雲國《細說宋朝》
7、朱瑞熙《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


關於五代十國之前寫過一篇博客。簡短介紹了下(伺服器提供商跑路了,博客也沒了。。。)。
還好留了個圖


這個可以從帶隊大哥的水平說一說。
唐的前期,接連幾個皇帝(包括武周)的水平都不錯,自然開疆拓土,天下一統,鮮有二心;
玄宗後期,耽於安樂,使得河北坐大,叛亂遂起。玄宗急於平叛,最後一點家當也被折騰沒了(有點像某某大亨昨天還是福布斯名人,今天股價大跌就流落街頭)。肅宗雖然能回到長安,但已是竭盡全力(例如為了請援軍可以犧牲自己的兒子和臣民),暗自慶幸中自然沒有心思好好打理藩鎮問題;
接下來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太監都可以廢立皇帝,藩鎮離心越來越嚴重。為了提防不聽話的藩鎮,就建立更多的藩鎮。最後就沿邊成五代了;
藩鎮自身也有問題,藩鎮老大搞不好自己都會被滅族。藩鎮的第一代都是強人,但第二代很多是廢柴。殺掉廢柴,選一個新的強人,如此下去。若其中的第一代很NB,可能團結了很多人才,這個藩鎮就有可能擴大,例如朱溫的忠武鎮演變為梁,河東的李克用沿邊為唐。若不太NB,則只能保全自己地盤而已,例如李茂貞的岐,王重榮的鎮,王建的西川。第二代廢柴的話,要麼被殺,要麼由於家業大再耗上一代被殺,例如梁的廢帝和末帝;
李存勖相對於父親更NB,而末帝比起朱溫要差很多(如對楊世厚死亡後的處理),勝負自見;再比如楊渥相對於徐知誥,李(南)唐取代楊吳是自然的;
後晉、後漢由於開創者能力有限,繼承者水平太差,自然重複了二代的命運,更不用說發展了;
但是,後周由於柴榮的能力,整體的組織能力大增,發展勢頭看好。正如卧看遊絲所說,倘若柴榮再借五百年,歷史要重寫;
問題是柴榮短壽,宗訓年幼(這一點不同於皇太極之於康熙,後者是多個強人玩平衡的結果,柴家根本就沒人),於是黃袍加深,太祖接班。太祖很牛,而且弟弟也很牛,號召力剛剛的,拓土,改革,於是整個社會終於穩定下來了。
回過頭看,倘若如朱溫希望的那樣,自己有個李存勖那樣的兒子,估計梁就不僅僅是大藩鎮了;同樣的,倘若李存勖後期不犯迷糊,後唐的估計真的能做到「前後唐」了,要知道郭崇韜打下四川的時候,誰不認為氣勢如虹呢?
總之一句話,在那個時代,開國的前幾代(至少要兩代強人幾十年以上)奠定一個基礎,形成一種慣性,後面折騰吧,再折騰也能混上百歲老人。


你就把他理解成一千年前的清末民初時代就可以了


大宋三百年,趙匡胤時間 這本書講的符合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推薦閱讀:

中國最沒存在感的朝代是哪個?
「舊中國」真的是一窮二白嗎?
有哪些中國歷史冷知識?
歷史上比五胡亂華更黑暗的事件是什麼?
為什麼中國古代史上沒有造成百萬級別大規模人口死亡的瘟疫?還是說發生過但沒有史料記載?

TAG:中國歷史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