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和清朝以南北朝的形式進入近現代世界,那今天的中國會是怎樣的?

如果當初南明和清朝僵持下來,清朝沒能統一中國,中國以南北朝的形式進入近代世界,會是怎樣的一番場景?


只要南明統治者稍微聰明一點,在面對切實的北方威脅時,就不會反對引進西方的武器。畢竟明末時葡萄牙、荷蘭都已經與明朝接觸。

開一下腦洞,若是崇禎有個能幹的兒子跑到南方繼承大統。靠著聰明才智、陰謀權術把亂黨奸臣一網打盡,整合軍事力量,招撫被滿清擊潰的農民軍。那麼肯定會守住「淮河大散關」一線,維持相當於南宋時期的版圖。

由於當時經濟中心早就在南方了。一旦江南生產力恢復,特別是美洲高產作物普及。這將給南明帶來充足的兵源、糧草。

那麼明清若劃江而治,很有可能是沿黃河為界,而不是淮河了。

當然北部邊患沒那麼輕鬆消除。所以南明會比大一統的王朝更有可能學習新鮮事物,當然只是有可能,也就是說或許就完全偏安混吃等死。

有可能的一種現代化路徑就是:為了抗清開始購買西洋火器、僱傭洋人教官——通過談判處理澳門台灣問題——開放通商——江南的資本主義萌芽因此茁壯成長——商業發展到一定高度,開明地主開始轉行經商——國家賦稅仰仗富賈,皇帝開辦議會拉攏地方豪強——富商推選內閣首輔——君主立憲——穩步贖買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資本主義。

最佳情況下,明朝會取代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轉型的君主立憲國家。東南亞由於在文化上受到中國輻射影響,所以明朝開始殖民擴張後,東南亞很快就會被同化,徹底變成我國領土。但黑龍江、新疆和外蒙估計不保。


曾經的腦洞,就當小說看看吧!
【將1644年後的人物進行嫁接,如曾國藩在明末建立湘軍挽救南明,左宗棠帶領楚軍收復西域等等】
中國歷史有一個有趣的「規律」:短暫統一王朝+長期統一王朝+長期南北對峙。按照這個規律,清朝時應該是第三次長期南北對峙時期,假設這個規律也出現在公元1644年後的中國。依此構建一個架空的歷史:元朝→→明朝→→第三次南北朝→→中華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秦朝統一時間14年,隋朝國祚38年(實際統一30年),元朝國祚98年(實際統一89年),因此「中華帝國」統一時間設定在100年以內。在長期統一王朝到南北朝之間會有一個過渡時期,漢朝之後出現三國、西晉、東晉,西晉屬於統一王朝(實際統一37年),東晉國祚103年,三國時期60年;唐朝之後出現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北宋勉強屬於統一王朝國祚167年(實際統一148年),南宋國祚153年,五代53年。由於北清已經佔領華北,南明以及之後政權作短暫統一可能性不如南北對峙大。並且,1644~1949共304年,小於漢朝滅~隋朝始367年,小於唐朝滅~元朝始373年。所以捨去「西晉+東晉」和「北宋」部分,之留下「三國+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南宋」模式。鑒於漢朝後的蜀漢屬於三國時期,唐朝後的後唐和南唐屬於五代十國時期,故明朝後的南明各政權歸於「新三國」時期(南明體系下的汪楚、大西和北清)。形成:
元朝→→明朝→→新三國→→北清南楚→→中華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於1935年12月25日陝北子長縣瓦窯堡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決議》提出將「工農共和國」的口號改為「人民共和國」。因此設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時間為1935年10月1日。
大綱設定如下:
南明/北清:1644~1691;
南楚/北清:1691~1860;
中華帝國:1860~1922;(一戰擊敗俄羅斯帝國,分離出北華共和國,耗盡帝國國力,短時間融合南北引發矛盾,1922帝國覆滅,群雄並起)
中華民國:1922~1931;(新五代十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1931~至今(二戰戰勝日本,與美國並稱兩極至今)

南明—→北清:江南戰爭(1644~1654)→《淮安條約》,以秦嶺黃河為界
【1654年淮安條約簽訂標誌著東方現代國家、民族國家開始形成。曾國藩組建湘軍(後稱楚軍)挽救中華於最危急的時刻。江南戰爭中最著名的是揚州大屠殺和江陰保衛戰】
南明—→尼德蘭:台灣戰爭(1661),收復台灣
【1662年江南和廣州發生「蠶吃人」事件,桑蠶紡織業與人爭地。同時南明仿效西歐建立南洋公司,蘭學開始在南楚和日本流行】
南明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爪哇海戰(1662),南明大敗,鄭成功犧牲
【1672~1674年英格蘭尼德蘭爆發第三次戰爭,得知這一消息後,南楚國趁機發動馬六甲戰爭。尼德蘭為避免分散力量,暫時放棄馬六甲】
南明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馬六甲戰爭(1673),《馬六甲條約》:尼德蘭割讓馬六甲
【明末顧炎武、朱之瑜、黃宗羲等思想家正式提出「實學」思想,認為從事商業活動也是報效國家,報效民族的方式之一。提出「君不作為,國有利」的思想,將老子的無為思想延伸過來,認為君主不作為,不干涉大臣,反而有利於國家。同時日本數學家關孝和受朱之瑜邀請到嶽麓書院任職】
北清—→南明:江淮戰役(1673),《開封議和》,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藩屬國:朝鮮屬於清國藩屬國,琉球、安南等南洋諸國屬於楚國藩屬國
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南明南洋公司:第二次馬六甲戰爭(1678),尼德蘭奪回馬六甲
南明南洋公司—→渤泥國:渤泥戰爭(1680~1683),渤泥國成為南明保護國

改進:

改進:


南楚南洋公司—→亞齊國:第一蘇門達臘戰爭(1704),佔領北蘇門達臘
南楚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次蘇門達臘戰爭(1713),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割讓巨港,南楚重建明朝「舊港宣慰司」
北清—→準噶爾汗國:清軍入藏(1718),全軍覆沒
南楚—→準噶爾汗國:拉薩戰爭(1719),南楚收復和碩特地區,重建「烏斯藏都司」
北清—→南楚:康熙南征(1720),《濟南議和》:維持秦嶺淮河邊界,同時雙方約定以崑崙山脈為邊界,西藏屬於南楚,西域屬於北清
南楚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爪哇海戰(1719),楚軍敗退


南楚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次爪哇海戰(1740),巴達維亞華人起義響應楚軍成功登陸巴達維亞,《爪哇條約》:尼德蘭割讓西爪哇
【1748年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發表,被南楚皇室列為禁書。但是海外華人領地仍可以傳播】
南楚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爪哇戰爭(1749),尼德蘭割讓東爪哇
北清—→準噶爾汗國:乾隆西征(1755~1757),準噶爾汗國滅亡
南楚南洋公司—→柔佛國、尼德蘭東印度公司:柔佛戰爭(1755),柔佛國割讓北部領土

【1769年華人鄭信建立泰國吞武里王朝】

【1769年華人鄭信建立泰國吞武里王朝】
【1770年英國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岸】
吞武里王朝、南楚南洋公司—→柔佛國、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次柔佛戰爭(1770),柔佛國滅亡
【1777年蘭芳共和國成立】
蘭芳共和國、吞武里王朝、南楚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次馬六甲戰爭(1780),《馬六甲條約》:尼德蘭割讓南洋領土,退出南洋
【1788年1月18日,英國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
【1788年6月,南楚一支船隊登陸「南方大陸」東岸,今布里斯班的莫頓灣】
【1789~1794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這場革命的思想流入楚國】
南楚南洋公司—→尼德蘭東印度公司:錫蘭戰爭(1790~1792),尼德蘭割讓錫蘭島,尼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
南楚—→英格蘭:警告山戰爭(1802),《南方大陸條約》以警告山為界,以南屬於英格蘭,以北屬於楚國
【1795~1804年,南楚受法國大革命影響,爆發白蓮教起義。從原本農民起義擴大到市民革命,要求擴大個人權利的革命。1804年楚國頒布了自己的憲法《中國憲法》,成為美國、法國、普魯士之後第四個擁有自己憲法的國家。受這次革命影響,實學開始偏向個人解放,「愛」和「仁」只有先愛自己,對自己仁才能對其他人仁愛,個人主義興起。梁啟超發表《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明確提出:「今日欲救中國,無他術焉,亦先建設一民族主義國家而已。」,民族主義開始出現】

【1803~1815年歐洲爆發拿破崙戰爭,1807年楚國派出軍事訪問團前往歐洲學習最新軍事科技和理論】

【1803~1815年歐洲爆發拿破崙戰爭,1807年楚國派出軍事訪問團前往歐洲學習最新軍事科技和理論】
【1820年馬達加斯加王國朝貢南楚,成為南楚第一個非洲藩屬國】
【1822年南楚使團訪問倫敦,正式引進蒸汽機,成為英國、法國、美國之後第四個開啟工業革命的國家】
【1823年德川幕府開國,開始向南楚派出學生團】
南楚—→北清:淮北戰爭(1824),為奪取淮北煤田,發動收復領土戰役,清國割讓河南南部、山東南部
【1824~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爆發,南楚暗中支援緬甸。緬甸戰敗,簽訂《楊達波條約》。但是經過南楚協商,不劃歸若開、丹那沙林兩省,只支付賠款。南楚給緬甸提供貸款】
【1825年英國訪問北清皇室,次年北清洋務運動開始】
英格蘭—→緬甸、南楚:第二次英緬戰爭(1852)、第一次楚英戰爭(1853~1854),英軍正式進攻緬甸,英軍攻佔仰光並向緬甸政府發出最後通牒,緬甸王室向南楚皇室求援。1853年,南楚派出遠征軍支援緬甸,楚英戰爭打響。雙方簽訂停戰協定,英軍控制下緬甸,楚軍控制上緬甸。
日本—→北清:清日甲午戰爭(1834~1835),漢城保衛戰成功,清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劃分南北朝鮮
【為應對南楚統一中國的威脅,清國於1836年分別與英格蘭和日本締結友好條約】
【1840年,馬達加斯加成為南楚保護國。日本佔領「幾內亞」島東北部,建立日屬南洋群島】
【1858年5月28日,俄羅斯於北清簽訂《璦琿條約》: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公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
北清、英格蘭、日本—→南楚:統一戰爭(1854~1860),1854年在英格蘭支援下北清宣布南征楚國,袁世凱率領新軍成功抵禦英清聯軍,並宣布楚國全面向英國、清國、日本開戰,喊出「驅逐韃虜,統一中華」口號,中國統一之戰開始。
【1858年日本趁中國統一戰爭爆發時侵佔北朝鮮】
南楚、上緬甸、泰國、安南、蘭芳—→英屬印度:印度戰爭(1855~1860),南楚、上緬甸、泰國、安南、蘭芳聯軍分布從海陸進攻英屬印度
【1857~1859年,英屬印度爆發印度民族大起義,英軍受到牽制】
楚屬南華大陸自治政府—→英屬澳大利亞:南華戰爭(1855~1858),於1858年統一南華大陸(澳大利亞),英軍退守紐西蘭島

【1860年11月14日清國與俄羅斯簽訂《北京條約》換取俄羅斯支持。楚國北京政府宣布清國為非法政府,北京條約無效】

【1860年11月14日清國與俄羅斯簽訂《北京條約》換取俄羅斯支持。楚國北京政府宣布清國為非法政府,北京條約無效】
【1860年12月楚軍經過淮海戰役、京津戰役收復北京,發動遼瀋戰役收復東北。袁世凱在北京稱帝,改楚國為中華帝國,宣稱清國和楚國皆為中國領土,世界只有一個中國!】
【1860年12月28日,中華帝國與英格蘭簽訂《中英條約》:中國承認英格蘭在印度利益,並從印度南部撤軍。英格蘭承認西藏屬於中國,英格蘭宣布清國政府非法,停止支持清國,退出下緬甸但仍保有若開、丹那沙林兩省。緬甸獲得基本統一】
【1862年中華帝國軍隊收復西域,俄羅斯控制喀爾喀蒙古,中俄軍隊以黑龍江為界對峙。出兵朝鮮,擊敗日軍,朝鮮獨立】
【中華帝國成立後,廢除楚皇室,廢除君主內閣制。原楚國南洋屬地紛紛獨立,楚屬南華大陸宣布成立南華共和國。蘇門答臘、爪哇等屬地脫離中華帝國控制,獨立成眾多華人國家。蘭芳共和國宣布驅逐中華帝國大使。1862年,袁世凱頒布《中華帝國憲法》建立君主立憲制,宣布成立國民大會,設立首相,受國民大會監督。首相由現任皇帝從大臣中提名,須經過國民大會同意。同時馬克思主義開始在華人世界傳播,結合馬克思主義與舊實學的「新實學」開始萌芽】

改進:

改進:



(中華帝國國旗)

【1884年瓜分非洲殖民地的柏林會議召開,德意志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美利堅合眾國、義大利王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奧斯曼帝國、荷蘭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瑞典王國、丹麥王國、挪威王國、中華帝國、日本帝國參加這次瓜分,中國獲得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烏干達、肯亞,日本獲得索馬利亞、塞席爾島】
【1898年美國對西班牙宣戰,為了避免西屬菲律賓落入美國之手,中華帝國緊接著也對西班牙宣戰】
中華帝國—→西班牙:中西戰爭(1898),中國接管菲律賓和關島
【1910年,為應對英國與俄國結成協約國,中華帝國加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同盟國】
德意志帝國、中華帝國、奧匈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1918),1917年中華帝國軍隊進入東歐平原,與德國一起逼迫新成立的蘇俄投降。中蘇簽訂《遠東條約》:割讓楚科奇半島、勘察加半島、千島群島給中國,葉尼塞河以東的中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俄控蒙古建立「東俄羅斯帝國」,接受中華帝國駐軍,次年改稱北華共和國,華人組建政府】
【1914年日本加入協約國對中國宣戰,中日軍隊在朝鮮爆發戰爭。中英軍隊在緬甸爆發戰爭。南洋諸國與南華共和國保持中立】
【1918年,德國投降。協約國壓力全部集中到遠東的中華帝國,中華帝國以丟掉非洲領地、錫蘭島、安達曼群島,被迫使中屬馬來亞、中屬菲律賓獨立。日本獲得南朝鮮,英國獲得下緬甸和錫蘭島、安達曼群島】

【1922年,因為一戰消耗國力,北清南楚長期分裂形成的南北矛盾終於爆發,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中華帝國建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史稱「中華第一共和國」,開啟軍閥混戰的新五代十國時代。英國趁中國「五代十國」時侵佔上緬甸,日本侵佔北朝鮮和北菲律賓(呂宋島),蘇聯策劃北華共和國顏色革命,成立遠東共和國】

【1922年,因為一戰消耗國力,北清南楚長期分裂形成的南北矛盾終於爆發,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中華帝國建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史稱「中華第一共和國」,開啟軍閥混戰的新五代十國時代。英國趁中國「五代十國」時侵佔上緬甸,日本侵佔北朝鮮和北菲律賓(呂宋島),蘇聯策劃北華共和國顏色革命,成立遠東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統一加里曼丹島,爪哇共和國佔領蘇門答臘島,南華共和國正是與日本帝國約定以「新幾內亞島」中央山脈為界】


中華民國政治體制:


【193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新五代十國時代,重新統一中國。史稱「中華第二共和國」】
「新五代十國」的中央政府分別是北約軍閥、皖系、直系、奉系、國民政府,最後中共推倒國民政府重新統一全國。「十國」分布為桂系、滇、黔、川、西藏、西北三馬、新疆等認同或者半認同中央政府的地方政權。
在1922~1931是日本的發展黃金其,歐美各國為阻止中國重新實質統一,紛紛干預中國內政並支援日本發展。
【193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就遠東問題進行談判,簽訂《中蘇條約》:恢復北華共和國,承認北華共和國為永久中立國,蘇聯放棄楚科奇半島荷勘察加半島領土主張,中國放棄天山山脈以西領土主張】
1937年日本進攻中國,東方定義的反法西斯二戰開始;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西方定義的反法西斯二戰開始。英國、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組成西方反法西斯同盟,中國、蘇聯、南華共和國等南洋諸國成立東方反法西斯聯盟。中國成為共產國際領導者,獨自打敗軍國主義日本。

平行宇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5年中蘇聯軍與美英聯軍會師柏林,中國和美國分別獲得納粹德國的火箭研發資料,並開啟冷戰模式。中美航天競賽正式開始。
1991年蘇聯解體,1993年歐盟成立。

(冷戰形勢圖)

(冷戰形勢圖)
由於是這裡是新實學,所以沒採用計劃經濟而是市場經濟,也沒有發生WG。


那麼我們就假設,南明小朝廷借兵西歐成功。

永曆帝登基後立刻以自己及皇室受洗,並定國教為基督教為條件,像教皇求助。
教皇大喜,決定拯救遠東的羔羊們。
西葡諸國,也因為明朝許諾貿易優待而援明抗清。大量出售先進軍火及海軍支援。
此後便發生了著名的遠東聖戰,史稱「十字軍的大航海時代」。

當然,海權時代還沒有徹底到來,大明東拼西湊也僅能保有南方。
接下來,在諸國的調停下,明清以秦嶺淮河為界。中國再度進入南北朝。

清朝由於受南明掣肘,不敢再強制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反而似北魏一樣,選擇逐步漢化。同時,為了同南明爭奪群眾,高舉儒教大旗。選擇用道統贏得法統的曲線救國計劃。
明朝雖然保有南方,但因定國教為基督教,在戰後卻引起士紳階層的大規模反對。而耶穌會等組織卻因為開始走下層路線,得到了不可思議的效果。產生了有「南明特色的基督教」。

那麼有好戲看了,百年的明清撕逼大戰:南明罵北清是「竊國建奴」「東來韃虜」。北清罵南明是「不尊禮數」「認賊作父」。

至於其後百年,什麼資本主義,什麼一戰二戰的。容我先去找個鎚子,開開腦洞再說。

只是那個時空里,若干年後的中國某中學歷史課本上,開宗明義的提到:「聖馬丁號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天主的福音」。


最晚到一戰以前,清國被俄國不斷蠶食奄奄一息,明國勾結日本瓜分清國。
明國北邊國境大概能維持在長城一線。
蒙古和西北盡歸俄國,也許會有獨立政權;
西藏維持獨立狀態;
東北直接被日本吞併。
反正這些地方從來都沒被漢人真正控制過,不算喪權辱國。

君主立憲、工業化,然後因為離得近,搶在日本人之前就能殖民東南亞,日本也不敢進攻明國。

一戰日俄在東北開戰,日本為使明國對俄宣戰,承諾朝鮮獨立、割遼寧給明國。明國參戰,俄國爆發革命退出戰爭,隨後明國保持中立。

二戰,為了徹底排除蘇聯在西北的威脅,明國加入了軸心國。不會進攻美國但早晚還是要被美國胖揍一頓而成為戰敗國,海外殖民地盡失,川滇獨立,北方邊境縮減至1900年的水平。北方存在蒙古人民民主共和國、大宋人民共和國和滿洲聯邦三個政權,美國在台灣建基地。

二戰後明國成為漢族為主的民族國家,類似現在的德國。

冷戰:明、滿、朝、日四國親美;宋、蒙、川、藏四國親蘇。

於是,1960年的東亞:


我到想推薦一本小說叫 大明1937,雖然水平一般,但是某些設想是差不多的。明清劃江而治,明朝勉力維持長江防線,但清會受到沙俄和日本的直接威脅,拖的越久就越難出現大一統


南宋以商業立國 不抑商 題主yy的可能是南明也以商業立國 擴大海外貿易 甚至比日本還早搞文明開化舊邦新造 然後憑藉政治經濟的優越和軍事強大北伐成功 最終一統華夏並且將朝鮮越南蒙古以及中南半島的小國都變成殖民地 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超級大國 也許成為君主立憲國家 文化傳承不中斷 大家業餘也愛穿漢服 apec沒有唐裝的事


如果是以南北朝的形式,姑且就叫南明與北清吧。明朝當時在武力上應該是無力抵擋清朝了,那在就在長江天險劃江而治吧,北清過不來,南明過不去。
要知道,在明朝晚期,世界貿易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本來南方的廣州、福州、寧波等地就已經是一個對外的港口了。江南各地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小手工作坊,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萌芽。並且當時南明弱小,衣冠南渡,可能會實施一些輕徭薄賦的政策,並且政府會發現可以通過開通商埠來增加稅收。(個人認為這是極有可能的。)如此一來,西學東漸,政治逐步開放、慢慢融入全球貿易的浪潮中,逐漸演變成君主立憲的國家也未可知。
北清雖然也有海岸線,但貌似沒有大些的對外貿易的港口,並且以清的治國思想來看,開放通商口岸概率也較小。那麼南北之勢日益顛倒,越顛倒北清越容易閉關鎖國,後面的事就從1840年以來你所看見的一樣。


南明能守住長江,你以為滿清能安穩統治北方?

滿清能夠打敗南明的唯一優勢,就是軍事統合度高而已。

南明能守住長江的話,無論是人口,經濟,工業,文化,糧食產量,軍事資源都比北方高太多。

不出10年,就是再一次洪武北伐的局勢。

南明之所以被打敗,就是敗在軍事力量沒有統合完畢,所有資源沒有為軍事服務。以至於成為抱金磚過鬧市的小孩子。

一旦小孩子長大,有錢有力氣的時候,北方怎麼可能打得過。

就算南人不尚武,但是南方資產階級不會閉關鎖國,那麼跟上世界工業革命是完全可行的。
這個時候,談什麼日本?日本能成為列強,完全是滿清自己太菜才造成的。


大清人民共和國總書記vs大明帝國總統

一戰爆發,明清均加入協約國,清國出兵干涉俄國革命。明國派兵登陸歐洲作戰。明日(明國和日本)聯合艦隊在攻打在太平洋的德國殖民地。。。。。戰爭勝利後,黃種人開始和白人平起平坐。整個大東亞一片祥和,甚至有人提議成立亞洲合眾國。

一戰結束後,新政激化了社會矛盾。大清爆發革命,滿洲貴族被推翻,清共掌權。清共與八旗的內戰爆發。八旗節節敗退,最終外國干涉軍以保護清國皇室為由介入,其中包括明國。在內戰期間清共處決了末代清皇,並放棄了對朝鮮的控制。清共在蘇聯的幫助下擊潰了八旗和干涉軍。建立了大清人民共和國。。。大清人民共和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由若干游牧民族組,成統稱大清民族。。。。。從此開始瘋狂工業化。加入共產國際。

朝鮮獨立為大韓帝國

經濟危機爆發。。席捲日本和明國


明、日國內法西斯運動風起雲湧,清國工業化悶聲發大財。

明、日法西斯先後上台。。明國首輔成為傀儡

明、日入軸

西藏宣布為永久中立國

日本入侵朝鮮,清國趁機出兵與日本瓜分南北朝鮮。。日清在板門店勝利會師

歐戰英法失利,明國對英宣戰佔領英殖民地緬甸,準備進攻印度

德國閃擊蘇聯,明、日對清宣戰

明、日聯合艦隊在東海團滅北洋水師

清國喪失制海權

清國殘存的北洋水師4艘戰列艦龜縮海參崴。。。並在海參崴悶聲發大財重建海軍

日軍登錄庫頁島失利

日軍由天津,明軍由華北。東南並進,一直推到北京城下。清共中央總書記發起全國動員:大清雖大,但我們後面就是山海關!

明軍逼近北京,甚至已經能看見崇禎皇帝上吊的煤山


入冬北京霧霾蔓延,因為缺乏免疫力,明日聯軍在「霧霾將軍」面前喪失戰鬥力

清軍反攻,日軍撤出天津,朝鮮日軍被趕致釜山。明軍全線崩潰一名元帥投降。

明日聯軍改變戰略,明軍入侵馬來亞,澳大利亞。。日軍偷襲珍珠港

美國參戰

明日聯軍被反殺

明軍南征軍在印度尼西亞被英美殲滅

美英聯軍登錄越南

日本沖繩被美軍佔領

明國爆發起義推翻法西斯政權,支持皇帝掌權

日本派兵進入明國解救法西斯領袖,並抗擊美軍。。。。。失敗

明國重造君主立憲,宣布加入同盟國

核爆日本

。。。。。看贊接更

日本對神州大陸一直起到制衡作用,一直防止其中一方做大

若干年後的今天,清共登上台灣島。。聽說明國又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清遊行。。。好多明國的東北餃子館都被砸了
若干年後的今天,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小明南蠻侵略澎湖。。。聽說又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明遊行,好多清國的沙縣小吃都被砸了


清國幫助北韓推平了南韓。明國爆了越共的菊幫南越統一了大南。


幾個月前看過一本 《大明1937》


以下是某天摘的一段……

第四卷 194集 黑夜中的希望
......
前面一百多步,是棵一百多年的老槐樹。這棵老槐樹自從老劉小時候記事起,每年都有好多人來上吊。他記得最清楚的第一次,是五十年前。那一年鎮上「老蔡家酒館」生意紅火,被官府找借口沒收了。蔡掌柜一生積蓄連同棺材本頃刻化為烏有,求告無門,走投無路,老兩口就在這棵槐樹上上吊了。
之後的每一年,他都記得有人在樹上上吊。
直到戊戌年,光緒爺開始變維新,此後的幾年中,上吊的人越來越少,後來一年中也沒一兩個上吊的了。
那段時間,官府修鐵路、辦新學,民間做生意、開工廠,縣城裡那些秀才、舉人們,也爭相買印刷機,辦報紙,搞得興高采烈,不亦樂乎。那段時間官府也都收斂了很多,老百姓自己賺到的錢、掙到的產業,官府看著眼饞,但也不那麼急吼吼地來搶了。
越來越多的平頭百姓開始做小買賣,滁州縣城裡、大王鎮上,不斷有人因為做生意,從窮棒子成為闊佬,小買賣做成大生意。就連那些自己不當掌柜的人,也能因為幫人做工,掙到比種田多得多的錢,過上比以前好得多的日子。
那段時間確實非常好,各種從來沒見過的現象,都像變戲似的出現了。很多以前官府不讓乾的事,現在都讓幹了。城裡的洋學生們拿著《大清憲》到鄉下,在田間地頭上給農民們盡講些「大逆不道」的話。農民們聽不懂,聽得心驚膽戰的,但卻覺得刺激之極。
維新那十幾年的時間雖然短,但對老百姓腦袋的衝擊卻非常大。劉掌柜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身邊的老百姓們,不再像以前那麼信「命」了。就連鄉下那些整日種田的泥腿子們、那些最窮、最苦的人,心思也都活泛起來了。看著身邊一個又一個白手起家的例子,他們都相信,只要自己勤勞肯干,自己也不會窮一輩子,也會像那個誰誰誰一樣,擁有自己的酒樓、擁有自己的店鋪、甚至擁有自己的工廠。
那段時間,大清確實富了。大清現在那麼多的公路、鐵路、橋樑、工廠,都是那時候打下的基礎。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一切都慢慢變了。
地方官府終於忍受不住誘惑,開始嘗試著把手伸向民間的那些生意,強制合夥、找茬查抄、沒收,然後要麼變為官辦的,要麼直接交給自己的子弟、親友經營。開始那些受害的老百姓還嘗試著去打官司。後來發現,「變法」變的那個「法」,根本就是擺設,從《大清憲》往下,全是擺設。
人們發現,像以前那樣「白手起家」,現在越來越難了。大到工廠,小到早點鋪,想把生意做好,勤勞幹活、用心經營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了。三百六十行,無論哪一行,只要官府一來,民間的競爭者很快就都干不下去了,關的關、賣的賣。很快,在這一帶就只有官宦子弟經營的獨一份。那些物美價廉的東西,漸漸的再也買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只能花更多的錢、買更差的東西。
民間開始百葉凋敝,而那些壟斷的官宦資本卻肥得流油。老百姓越來越窮,權貴們越來越富。窮人正當發財的路都被堵死了,由此,大清也陷入了「為富不仁,為窮不義」的惡性循環,坑蒙拐騙盛行,道德風氣敗壞。
就在老劉掌柜三十五歲那一年,光緒爺駕崩。宣統爺上位第一件事,就是下詔,宣布進一步變法,要全國剪辮子。但是,宣統爺詔既然是變法,就要把以前變法中不好的部分去掉。現在民風敗壞,姦猾之徒甚多,就是報紙今天罵這個、明天罵那個,把老百姓都帶壞了。從此,禁止民間辦報。
那時候老百姓也都真相信。他們也希望,不讓民間辦報之後,能恢復從前淳樸積極的風氣。不料民風沒有好轉,而隨之跟來的,卻是吏治的迅速敗壞。官府連最後的忌憚也沒有了,在幾年之內就成了吃人的活閻王。那些各地的軍隊,也成了穿制服的土匪。老百姓連起碼的安全都沒有了。
從那時候起,劉掌柜清楚地記得,這棵老槐樹上弔死的人,又是一年比一年多了。四周村子裡因為各種原因發瘋的人,也越來越多。現在每到晚上,鄉間小路上都能聽到不同瘋子的凄厲叫聲。夜晚的墳頭邊上,經常能看到黑乎乎、人不人鬼不鬼的「東西」,靠在樹榦上自言自語、唱歌……
年復一年,逃往南明的人越來越多了。各地殺官造反的流匪也越來越多。朝廷把戶籍制度發揮到了極致,所有人都被捆在自己的家鄉了。如果沒有路條、離開本州本縣的話,甚至有掉腦袋的風險。每月都有好幾次南逃的人被抓回來,當著鄉親們的面被砍去腦袋……縣城裡、鎮子里、村子裡,整日的抓人……到了前朝嘉德的時候,大清的老百姓已經像奴隸一樣了。
從那時候到現在,二十多年間,簡單算了一下,這棵老槐樹上的弔死鬼起碼有上百。
……
老劉師傅苦苦地嘆了口氣,坐在田坎上,看著天上的明月,看著遠處那棵鬼氣森森的老槐樹。他又掏出懷錶看了一眼,11:50了。時間快到了。
遠處隱約傳來了一聲凄慘的叫聲。
這個叫聲老劉很熟悉了。這是鎮上的女瘋子秦寡婦在發瘋。每天晚上快十二點的時候,秦寡婦就會跑到鎮外野地里,漫山遍野地瘋叫,又哭又笑又唱,周圍幾個村子都能聽見。
遠處的女瘋子嚎叫了幾聲,又哈哈大笑了一陣,然後聲音小下去了,伴隨著嗚咽的哭聲。很快哭聲大了起來,成了嚎啕大哭,然後又變成了狂暴的乾嚎。乾嚎中,還在唱著什麼。
這種乾嚎聲凄厲可怖,乾嚎聲中能明顯聽出滿腔的怒火在迸發,彷彿要把天地都吞掉。
「你塌了罷!老天爺……你塌了罷!你塌了罷!……」
秦寡婦嚎唱的這個,大清老百姓都會唱。據說這是三百年前北明末年最黑暗的時期,當時老百姓的民謠。因為是諷刺明朝黑暗的,所以在大清廣播電台里也經常播放,同時對大家說現在的南明是多麼黑暗。
老劉師傅低下頭,輕嘆一口氣,也在跟著她輕聲哼哼。
……
「老天爺,你年紀大,耳又聾來眼又花……老天爺,你年紀大,你看不見人來聽不見話!
「殺人放火的享受榮華,吃素看經的活活餓殺!……殺人放火的享盡榮華,吃素看經的活活餓殺!
「老天爺,你不會做天,你塌了罷!……老天爺,你不會做天,你不會做天,你塌了罷!……你塌了罷!……你塌了罷!……
「老天爺,你塌了罷!……你塌了罷!……你塌了罷!……」
……
前幾年,老劉師傅聽到那女瘋子嚎這個調子的時候,還會心中泛酸,眼角忍不住也流些淚水。但是現在,他的心也完全麻木了。每次聽到,也就習慣性地跟著哼哼幾句,不當個事兒了。


1616年努爾哈赤建金,明-清(後金)百年戰爭爆發,戰爭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相持階段(1616-1644),明清兩朝在長城沿線長期拉鋸。

第二階段:明朝戰略轉進/清朝全面進攻階段(1644-1647),明朝內部叛亂,清軍趁機入關,擊敗大順軍,迅速攻佔長江以北。

第三階段:明攻清守階段(1647-1669),南明朝廷與順軍、西軍余部建立抗清統一戰線,在局部地區實現反攻,收復湖南、四川等省份,恰逢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去世,清朝時局出現混亂,清朝處於守勢。

第四階段:清攻明守階段(1647-1722),康熙親政後統合北方局勢,南明朝廷內部互相拆台,此消彼長,明朝處於明顯劣勢,但康熙受制於三藩、葛爾丹、沙俄等勢力威脅,無力發起統一戰爭。

此時的北方,歷經百年戰火摧殘,政治體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終形成了以八旗騎士為代表的軍功貴族階層,八旗騎士擁有食邑,低級的八旗騎士向中間貴族效忠,中間貴族則向他們的大家長-旗主效忠,旗主本身也是八旗騎士,強大的八旗騎士可以在地方上代行皇帝的權威,例如強大的吳氏家族、尚氏家族、耿氏家族等已經世襲了本省的軍政大權,而蒙古地區的勛貴,皇帝甚至沒有能力阻止他們的內部戰爭。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威脅,18世紀20年代,康熙帝去世後,務實派的雍正皇帝開始積極推動南北和談,雖然因為原則性的問題,兩朝最終未能達成和平協議,但卻心照不宣的實現了事實上的停火。即位後的雍正在清廷內部發起了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在文化方面全面推行漢化,促成民族和解,在政治方面,建立軍機處統攬大權,在朝鮮、蒙古、陝西等地推行改土歸流和廢藩建省,在經濟方面,進行鹽政和攤丁入畝的改革。

此時的南方,卻如同一潭死水,為了抗擊清朝,明朝曾大肆授權,於是到了18世紀,南方已經遍布著平東、安西、撫南、定北等小國,明朝真正控制的地域只有南直隸一帶,為了緩解財政困難,又向本地的商人勢力許諾,以權利換取金錢。在明清和談後,明朝中央啟動改革,企圖收回這些權利,結果觸動了地方實力派的利益,引發了南京、武漢、杭州、廣州等地商人領導的街頭革命,台灣鄭經、雲南李嗣興、廣西孫征淇以還政與君為理由,起兵呼應,最終革命勝利,新興資本家首次登上了歷史舞台。

清朝的改良運動在雍正去世後被短暫擱置,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看到明朝的內亂,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心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統一中國。攻破了長江防線,結果卻在南京城裡遭遇到了出人意料的抵抗,革命過後的南京市民以火一般的革命熱情生生拖住住了清軍的進攻步伐,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圍城和巷戰後,等到了南方來的援軍,最終將清朝逐出江南。

自此,明清進入冷戰,兩朝開始封鎖長江。

1840,英國人跨洋遠征中國,索取呂宋租借地,與明朝發生了戰爭,史稱庚子英亂,1850年,戰爭結束,中英停戰。1858年,清朝試圖在浩罕汗國推行改土歸流,浩罕勾結俄囯獨立,中俄戰爭爆發,史稱戊午俄亂,1860年,中俄達成和平協議,俄囯承認浩罕是中國保護國,中國承認俄囯對哈薩克的統治。

兩場戰爭的爆發,使中國人認識到與西方的差距,明清分別開始維新/變法運動,變法運動期間,民族主義思想流入中國。

1880年,明朝組織諸附庸會盟,宣布建立南中國聯邦,原清庭的平西王國、西藏宣慰司派人參與。1881年,清朝組織諸附庸會盟,宣布建立北中國聯邦,原明庭的安西王囯、寧夏王囯派人參與。
1883年,俄囯宣布與明朝結盟,對抗清朝,次日,英國、德國分別會面清朝高官,秘密結盟。世界各國開始紛紛站隊。

1900年世紀之交,明朝皇太子出訪越南升龍時,被子彈打中,震驚世界。經周旋不果,明朝對越宣戰,同日,越南國王宣布投降,越南太子當夜登船前往英國,在船上發電報要求清朝履行密約,當日下午兩點,清朝對明朝宣戰,次日,英國對明朝宣戰,一周後德國對明朝宣戰,第八天,俄囯沙皇在紅場講話,宣誓保衛明朝,俄國對清宣戰,第十五天,一艘美國運往明朝的貨船在印度洋被英國海軍擊沉,美國對英國宣戰,同日,清朝、德國對美國宣戰,第二十天,法國宣布履行條約,對清朝、英國、德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半斤八兩,都是中央集權制度走向尾聲。


如果明末劃江而治,北清不斷改朝換代,維持統一。南明四分五裂,內部矛盾不斷。直到工業革命。。。北方會依靠煤鐵資源率先完成工業化,發展出吃汽油的鐵騎,就像鐵浮屠,拐子馬。只要不吞併南明就不會停止擴張步伐。南明將依靠航海優勢發展貿易,購進鐵甲巡洋艦,向東南亞滲透。
北帝國趁歐洲內亂向北擴張,成為又一個帝國取代蘇聯成為社會主義老大「游牧民本就有共產色彩」。然後,北方帝國內爆,南明趁機北伐,卻導致自身社會矛盾爆發,赤化,隨後成立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參考歐洲一些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組成的歐盟)。隨後日本赤軍做大加入聯邦。朝鮮?一直被北帝國騎著。。。


根本不可能,近代社會需要的煤鐵資源都在北方,沒煤鐵怎麼發展資本主義?


推薦小說大明1935

寫的就是明朝沒有滅亡,和清朝對峙以後的世界。


推薦閱讀:

爲什麽清代宮廷服飾都那麼寬大?穿的人不會覺得笨重不舒服麼?
電視劇《雍正王朝》服裝考究嗎?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清朝 | 中國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