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骨折後為什麼不馬上動手術?

我爸爸脛骨平台骨折,在醫院住了幾天還沒動手術,醫生說要先讓傷的地方腫起來再消腫,最後才能動手術,我就想為什麼呢!明明有傷為什麼還要晾幾天,難道不會更嚴重嗎?


站坑。簡單一句話,腫著就做會導致皮縫不上,鋼板外露,災難性的感染。這個地方的閉合骨折,兩周之內早做晚做差別都不大。

———————————————————————————————————————————

填坑。

各位同道批評指正。

骨折手術時機的選擇,是骨與軟組織的trade off,全身與局部的trade off。此外還要考慮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和臨床上很多情況一樣,對具體的病例可以給出分析,但要給出一個滴水不漏的全面描述並不容易。

單考慮骨的方面,手術越早越好做。14天是「新鮮骨折」與「陳舊骨折」的分界。14天後,硬骨痂開始形成,骨痂不好去除,會影響解剖複位,並且周圍組織的粘連機化會使手術難度增加。實踐中對大多數骨折來說,14天內做,效果差不多。

軟組織方面:軟組織腫脹不利於軟組織癒合,且增加感染風險;骨折端的移位和移動也可能會加重軟組織損傷。腫到一定程度,需要先消腫。實踐中這個程度的界定主要依據術者經驗,也一些相對公認的標準,比如出現水皰。消腫的時間書上說10-14天,但實踐中以主觀經驗為主,一個相對客觀可靠的體征是局部出現皺紋(說明腫脹已跨過峰值,開始減輕了)。

全身方面:創傷帶來的血流動力學問題和全身炎症反應,全身狀況差的患者經不起手術打擊;但不做手術,病人卧床制動會帶來例如呼吸和泌尿系統的全身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創傷控制骨科」的概念,遇到全身狀況不行的,先在24小時內做暫時的固定,再爭取10天到15天做徹底的固定,這個時間既躲開炎症反應,也趕在臨時固定物帶來的感染髮生之前。一些特別容易發生全身併發症的部位的骨折,時間也和其他不一樣,例如股骨幹建議24小時內做確定性手術。


其他方面:


感染:為降低感染風險,開放性骨折最好在6小時內清創。這時間是根據細菌繁殖的時間推斷的,目前尚無循證醫學證據。


骨筋膜室綜合症:@Roy wang大夫在評論區提到骨筋膜室綜合征,是一個一旦懷疑不行,就馬上開刀切開筋膜減壓的骨科急症,寧可錯殺三千,不能放過一個。


為什麼你寧願相信知乎上連你爸哪只腳骨折都不清楚的小毛孩的醫學科普,也不繼續問問站在你爸身邊的那位已經對你作出解釋的醫生?


如果不是腦部,脊柱等關鍵部位,胳膊,腿部的骨折,那麼哥們以自己身邊骨折病人的親身經歷告誡大家:

骨折後千萬不要因為著急,馬上選擇手術!!!

一般沒有碰到骨折的人可能對這個理解比較困難,為什麼骨頭斷了,不趕緊手術用鋼板接上?

簡單一句話解釋: 大部分骨折都會引起軟組織腫脹, 強直手術刀口是不易縫合而且很容易感染

再簡單一點解釋,就舉個栗子。

一個人小腿骨折,剛剛開始腫脹,幾天後小腿腫的比大腿還粗,如果在腫脹上升期,剛骨折就手術,病人就會碰到下面問題:

- 先不說骨折造成的軟組織腫脹,你手術劃一個口子,這個傷也傷了軟組織,腫脹更厲害,本來小腿腫脹高峰是到大腿那麼粗,這一刀,可能就是要到1.5個大腿那麼粗。都TM要爆炸了!!!

- 腫脹成這個樣子,肯定是縫不上了。你想想皮膚就像橡皮筋,再有彈性,也有個度,拉過了就斷了。就算腫脹前完成手術是縫合了,那就更可怕了,感覺上就是往一個封閉的油桶裡面倒水,倒滿了之後還往裡面倒,裡面的壓力非常大,結果裡面的毛細血管,神經啥的都會壞死。這就是手術醫療事故,也就是「骨筋膜室綜合征」

- 軟組織腫脹不利於軟組織癒合,且增加感染風險。一旦感染了,那很容易形成骨外漏,等著植皮啥的吧。

(上面的白話文理解了把)

所以,在骨折早期主要目標在於保持肌肉張力和減輕局部腫脹,防止出現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使骨折癒合與功能恢復相結合。如果不是開放性骨折,沒有嚴重的神經血管損傷等,就診時傷肢腫脹較嚴重,裡面有血腫,為了防止手術過程中出血較多,應先消腫,待傷肢情況穩定後再手術較好。


那麼再以身邊的真實案例說下嚴重性:

去年在孫醫生門診看到的這個小女孩,這個不是因為手術過早引起的骨筋膜室綜合征。不過道理一樣,這個是石膏擠的:感覺上就是往一個封閉的油桶裡面倒水,倒滿了之後還往裡面倒。壓力過大,裡面的神經組織,毛細血管都壞死了。

就這樣,小女孩的手成了爪型手,再也無法彎曲過來。

- 5個手指彎曲,彎曲無法伸開

- 胳膊無法正常旋轉

手臂的旋轉也不行了,喪失了旋轉功能。

天真無邪的小女孩,還笑著,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用左手拿水杯喝水了。

真實視頻:16年爪型指_騰訊視頻


再有一個真實案例:前幾天在孫醫生的微信後台收到的一個病例,加了微信後的情況:




那麼如何判斷手術時間:

一般分以下幾種情況:

1.骨折後若局部無明顯腫脹,無傷口可疑感染的情況,一般做完相差術前檢查後就能手術,經常是入院後的第二天做;但是這種情況不是很常見,除非是很輕微的骨裂、骨折啥的。

2.若骨折處組織明顯腫脹,或有可疑感染傷口, 須先行抗炎消腫等治療,視恢復情況選擇手術時間,一般需要幾天或者1-2周的時間,視情況而定。

3.若患者本身患有重大疾病或身體很虛弱,則須進行相差治療後才能決定手術時間,一般需要時間較長。

簡單一點,如果你的受傷處的皮膚開始有皺紋了,就說明開始消腫了。

骨折後,一般在兩周內行手術治療都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骨折治療最終目的是使患者最早的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任何手術絕不可能是治療的全部,故康復護理在骨折患者的治療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康復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加速骨折癒合,避免組織粘連、瘢痕形成、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

當然如果你碰到這種醫療事故,最好的醫治手法就是找孫醫生。上面那個小姑娘的手,經過一年的手法治療,已經恢復這樣:


這次回去,剛剛好幫小朋友手法治療了近一年的時間,除了大拇指有彎曲外,其他手指已經恢復正常。

詳見視頻,17年3月來門診看病的時候

16年爪型指_騰訊視頻


其實雖然孫醫生對這種病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和把握,但是真的到恢復到正常,也是一個長期的手法治療工程,一般都是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

手術後,一定要找對醫生和醫院,選好手術時間和治療方案!!!


大多骨筋膜室綜合征都是由於骨折手術事故造成的。所以對於所有骨折病人,如果選擇通過手術治療,一定要選對醫院和醫生,不要由於這種事故造成「終生的功能喪失」。

最後離開門診的時候,看著小朋友手裡能輕鬆地捏著她媽媽的手機軟殼,真的替她感到高興。


看了看上面所有的「熱心」的醫療從業者的回復,查體不明確、病史不明確、就一主訴,還是代訴,就分析來分析去的,沒見著大病例就開始說合適嗎?有疑問,找主管醫生去,知乎不看病這規矩什麼時候改了?已舉報


骨折是一個創傷,創傷後軟組織會水腫,會形成一個水腫高峰,手術也是一種創傷,也會形成一個水腫高峰。兩個高峰重疊在一起,是加成的效果,不利於軟組織生長修復,皮膚張力會很大,不好縫。


腫的時候縫線就相當於在一堆水上縫,等腫消了,線也鬆了,鋼板就露出來了


醫生不是告訴你了么?要消腫。。。。其實題主真的是想問醫學原理嗎?醫生沒有騙你。。。。


這個問題哥們實在是太他媽的有發言權了,因為哥們就是他娘的被骨折後當天動手術動搓b的重大受害者之一!

首先說說理論:

伴隨骨折後發生的就是腫脹,一般骨折的腫脹期會持續一個星期左右,一般這段時間骨折帶來的疼痛是比較巨大的,而且由於很多位置,例如大腿骨折,小腿脛腓骨骨折都需要打骨牽來消除肌肉張力,所以病人心裡上會持續產生比較大的痛苦。那為什麼這個期間不能進行手術,或者說一定要等待消腫以後才能進行手術呢?原因很簡單:

1. 腫脹情況傷口不易縫合,有感染危險;

2. 腫脹期間屬於炎症期,如果進行手術會有進一步創傷,更容易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例如骨筋膜室綜合征,如果遇到這種病症,需要立即盡情切開減壓,簡單來說,就是在周圍直接劃開幾道,釋放壓力,如果處理不當,是有可能有截肢危險;

以上都是自己骨折期間憑藉自己所了解知識學習的,非專業理論。

其次說說情理:

記住:消腫後手術是醫學常識!就跟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的常識,如果哪個醫生告訴你,床位緊張,立刻安排手術,恭喜你,你已經被坑了。除非有嚴重創傷或者附帶其他病症需要立刻進行手術,一般情況下,一定是要消腫,不然後面你看看我的現身說法就知道後果了。

那麼為什麼常識還有許多醫生還在立即給病人進行手術呢?什麼你說醫生不懂?你太天真的,這都不懂還當醫生,那你都比他醫術強。因為拉你進手術室,他晚上就有酒有肉笑開顏了,根據我個人經驗,一般套路是這樣的:

- 床位非常緊張,先安排床位!
- 需要儘快進行手術!
- 鋼板用國產的還是進口的?
- 手術非常成功!
- 什麼?術後有問題了?我已經儘力了。。。您這種情況無法避免,可能需要二次手術!

一般一次套路下來,你還得上著紅包供著他。別說我過激,在中國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都說醫生的手術刀比劊子手來的還快,一點都不假,我有一個朋友就是根本需要手術的情況,被醫生忽悠的,上午進醫院當天下午就備皮,就是退毛,準備拉進去了,最後還好我哥們比較有主見,沒有手術。

我的現身說法:

首先說一下,我沒有發生最差的情況,上周還打球來著)

這是手術後第三天的腫脹情況,皮膚還沒有發現明顯壞死,但是腫脹情況比較嚴重,無良醫生做了「漁網減壓」,就是你所看到的一個個被搓開的小洞,其實是沒有減壓效果的;

這是手術後一個月的情況,皮膚周圍紅腫,表皮有明顯壞死,有骨外露風險;

所幸的是我沒有發生骨外露,也沒有進行植皮,骨筋膜室綜合征帶來的最嚴重的風險雖然沒有發生,但是其實術後腫脹對內部組織破十分嚴重,這也是我為何發生延遲癒合和骨不連的重要原因。

其實我不但發生了骨不連,還發生了爪狀趾(hammer toe)和鋼板斷裂,但是所幸我被一個中醫世家的醫生醫好,現在已經可以打籃球了。

事故原發地:

一年半以後:

醫療詳情有興趣者可以參考這裡:

中醫真的有那麼神奇嗎?真的有非常厲害的中醫(醫生)嗎? - TianciHuang 的回答 - 知乎


親,是為了讓你爸爸做完手術預後更好呀~

你也希望他以後走路不會一瘸一拐吧~
你也希望他以後天氣變化不會總腿疼吧~
你也不希望手術中因為炎症比較重,癒合不良吧~

所以,相信醫生吧,治好了患者他也高興呀~真的,非醫務工作者是理解不了那種病人痛苦因為自己而解除了或者緩解了以後的那種成就感和喜悅的……


馬上動手術 組織腫得就像豆腐一樣縫不起來


以下比喻不太恰當,已經接收批評。留存以做反面教材,感謝各位討論。
。。。。。。。。。。。。
地震(受傷)房子壞了(骨折)為什麼不馬上開始修房子(接骨手術)?
因為首先要救人(軟組織),房子先簡單撐一下(支具,牽引)就行了。
房子(骨頭)好建,人難救(軟組織感染壞死)。

比喻各位覺得怎麼樣?最近在搜集這類溝通方式。


都說腫了是有感染的可能了,還要馬上做手術,再次感染了怎麼辦。
再說了,每天骨折的人那麼多,大家都往大醫院擠,知道我們老師連續通宵手術48h不休的感受嗎。每個人都想先做手術,醫院在安排的時候也是由重及輕啊。如果血管和神經損傷在6h之內,有哪個醫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會拒絕儘力馬上為你實施保肢手術呢。
同學,多一份理解好不好,換位思考好不好。
知道我話說的重,見諒。


第一要消腫。第二不會加重病情。放心。全地球都是這樣的規範治療。


腫的時候動刀,切下去,你那坨肉還能癒合嘛?本來腫的時候,血液供應就減少了,切下去以後在骨頭上打幾個洞,鑲幾顆螺絲,再放塊板,沒血液提供營養,那骨頭還能好嘛?請相信醫生,謝謝!


具體到你的病例,脛骨平台開放性骨折(就是骨頭、碎骨塊都露在皮膚外面了)才急診手術,但是都不能放置內固定,目的是為了避免感染;你的病例是閉合性骨折,要等局部軟組織條件改善了才手術,否則感染、鋼板外露就是災難。醫生沒有騙你。。。


請謹遵醫囑~


你寧可來知乎問也不相信你的醫生,真是悲哀。


現身說法,剛動完手術一個月,之前在醫院躺了五天消腫,醫生的解釋是手術過後不好縫。你應該相信醫生。就醬。


德國醫學界骨折的治療正進行著革命性的變革:通過手術植入物把骨頭碎片放回到正確位置,對位後沿破損邊緣重新捏合。骨折再也不需從外部打石膏了。統計表明,90%的下肢骨折在打過石膏後骨頭的生長是歪斜的。

現在通過矯正手術能給骨骼的破損處輕微的壓力,刺激骨頭的生長,因而術後恢復的更好更快,骨骼周邊的肌肉也不容易萎縮,可發揮良好的支撐作用。

以前採用的夾板是鈦金屬,外科醫生需在幾周後給患者做二次手術取出金屬夾板。現在最新的是鎂合物的骨骼螺絲,它由德國研究協會資助,科學家和醫生組成的研發團隊歷時10年開發出來的,現由德國漢諾威的一家公司生產並已獲准投放市場。


該螺絲可當骨頭長合以後在人體內完全溶解,溶解時釋放加速骨骼生長的鎂,同時患者能避免二次手術,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感染和麻醉的風險,加速康復。同時鎂是我們體內新陳代謝的一部分,因此該螺絲是完全能被身體所接受的。目前暫時沒有出現排異性和副作用。

該螺絲分解的過程何時開始取決於骨頭的大小,比如在足部或手部區域小的骨折,從6-8周開始,一種溶解酶通過血液到達骨骼螺絲,開始侵蝕並分解。整個過程根據螺絲的大小要經過1-2年時間才能完成,由於純鎂是很容易被分解的,因此該螺絲超過90%由鎂來組成,其它成分則是微量元素,以便延緩分解速度和保持必要的穩定性。

含鎂的骨骼螺絲目前在德國臨床應用已有三年,主要用於骨科的矯形修正。目前在德國的60家骨科醫院都使用了該材料。預計未來幾年市場上也會出現用相同材料的夾板和其它螺絲類型。


吵著無條件信醫生是什麼意思,醫生能給病人說這麼多?國內的醫生能給家屬的時間這麼多?專業辭彙就不讓慢慢理解?這麼相信醫生的溝通能力?小縣城裡沒有黑心醫生?真能腦補到醫患關係上去?自以為高明就鄙視發問的人?局面好些的時候就不讓人知道真相了?


推薦閱讀:

骨折後癒合的骨頭可能比骨折之前更強嗎?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有沒有可能恢復?

TAG:骨折 | 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