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什麼沒有出現大商幫?
我們歷史書上只寫著明清出現了
宋代商人當然有各種組織,只是文獻遠遠少於明清。
事實上,樓上@鄭傑說的明代以糧換鹽的政策,在宋代已經非常成熟了。簡單地說,宋朝的政府募集商人,把糧食運到需要的邊境地區,邊境的官員呢,根據自己的位置和商人運來的東西,出一個憑證,然後商人拿著這個憑證到開封去兌現錢——很多時候,政府不直接付錢,而是授予商人買賣一定量茶鹽的許可證,讓商人去江淮進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宋代茶鹽史國家專賣的,利潤很豐厚,商人獲得買賣一定量的資格,就一定可以賺錢。
宋朝一開始主要是募集商人把糧食送到軍隊最集中的的京城。後來,邊疆吃緊,陝西、山西、河北駐紮的軍隊越來越多了,也需要商人來運輸。為什麼宋朝政府自己不運糧食呢?因為政府來做這件事情,要麼徵發老百姓來運,老百姓都是農民,本來就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土地,再加上地方官吏或有從中謀私利的,行政成本很高;要麼就得用廂軍來運,宋代的廂軍要負責各種事情,修路造橋造房子等等,當然也有負責運糧的,臨時很難組織一支廂軍往邊疆區運糧食並不容易。所以,有時和商人合作是個好辦法。當然,無商不奸,問題在所難免。
宋代的商人是很厲害的。李繼遷攻打靈州的時候,政府組織的糧食送不上去,商人就可以。但商人的要價也不菲——粟每斗千錢,根據當時的物價,大概貴了20倍。沒有一定的商人組織作為依託,是不可能做到的。
宋代最出名的商人組織大概是南宋的茶商——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後來造反了,還因為朝廷派了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去剿匪。南宋,茶葉繼續是國家專賣的。南宋政府要養一支很大的軍隊,還要交歲幣,所以財政捉襟見肘,茶葉專賣是一筆很大的收入。有專賣就有走私,專賣利潤越大,走私販的組織就越發達。宋至明清,就商人組織而言,理應有相當的延續性。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材料或許是徽州文書。其內容涉及徽州一帶的交易文契、合同文書、承繼文書、私家賬簿、官府冊籍、政令公文、訴訟文案、會簿會書、鄉規民約、信函書札等。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宋代的史料,相比明清,不僅數量上要少,結構上也很不同。宋代還是以文人士大夫的記述為主,經濟領域,比如長編,比如宋會要輯稿,比如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因之,我們只能透過他們的視角,去看商人在國家財政、地方治理中扮演的作用,我們很難知道商人群體是如何看自己的,是如何組織、管理自身的,也就很難深入討論商幫。但說宋代沒有出現大的商人組織,一定是一個錯誤。一樓所說的大商人或者大商隊,個人認為不能稱之為商幫。
簡單概括的話,商幫一詞需要滿足同鄉乃至同鄉且同業的特徵。自唐朝起商運就有「十船為一綱,每綱三百人」的商隊記載,宋朝更有明確的商隊首領相關記述,「以鉅賈為綱首」。不過要說到明確的同鄉同業,雖有泉州的海外貿易和廣西的茶葉貿易,但確實沒有到形成商幫的地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宋朝對貿易往來管制相當寬鬆,成為綱首隻需符合是「結伴商旅之長」,不需要付出太大代價。此外,目前史料所見宋朝也沒有形成大量客商(旅居他鄉的商人),也就是說做得大多是本地生意,無所謂同鄉不同鄉。
到了明代,尤其是澳門通蕃之後,客商數量激增,為同鄉商幫形成打下基礎;此外鹽法改革實質上是由政府指定商人擔任綱首,取得此資格的商人往往需要繳納巨資,非一人之力可得,這就使得同姓同宗的地緣力量得以發揮——舉個栗子,如果現在政府打破石油的央企壟斷,允許私企入場,但需繳納巨額「入場費」,那麼入場費的集資必然是同鄉商人間更容易互相信賴(參考江浙及閩南的地下錢莊和同鄉拆借),而集得巨資以後取得的入場資格和貿易機會,自然也會在同鄉內部進行消化。
也就是說,要符合同鄉乃至同業並且共同進退的「商幫」概念,確實是在明清了。試從自己的理解答。
要回答這麼問題,其實可以反過來說什麼明清出現了大商幫,如果重點在於「幫」字,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可以肯定的是,宋朝的經濟的高度發達的,沒出現大商幫,不代表其經濟上表現差,正如殷守甫所說,也不代表宋沒有大商人,但是確實沒有大商幫。宋經濟上發展好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政策上的相對自由。
而到了明,以晉商為例,直接導致其崛起的原因是明的開中折和折色制(開中折色制_百度百科)。
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出身農民的朱元璋認為吸取宋軍事弱的教訓,大力推行重農抑商,發展軍事。在惡劣的商業環境下,商人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只能抱團。因而這一時期的各種以地域、血緣為特色的商幫開始發展起來。清的經濟政策也有重農抑末。
僅供參考
廣州蒲家算是大商幫不?還有西北折家,養著一支龐大軍隊,沒有雄厚的商業資本撐著,恐怕也支持不下去吧。宋朝商業極度繁榮,只是商業領袖多半都不大出名或者刻意低調而已
商品經濟不夠發達唄,不然能有啥理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