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初學者如何入門歷史?

作為一個歷史的入門者,歷史知識完全是一張白紙,而且看了也記不住,不知該如何從讀書或者什麼下手,到底應該從哪裡入門……


寫完答案三年以後的註:這篇答案是方法論、方法論、方—法—論——其中推薦的書並非唯一正解,有其他或更好的替代品是很自然的。歡迎推薦書,歡迎有理有據的批評,不歡迎人身攻擊,不會理雞蛋挑骨頭與偏離重點的有意找茬。祝閱讀愉快。


——————————我是老答案————————

1.讀通史,自己整理時代主線,列個時間軸之類時東西掛牆上,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邊寫同時代的中國史大事(只放你覺得對世界起重要作用的大事,不必事無巨細地都寫下來),讀書過程中不斷補充。比較好的世界史書推薦全球通史,儘管有些錯誤,但難得在視角不是西方中心,作者又有完整的史識。帕爾默的現代世界史在學術上更站得住,但西方中心也比較嚴重。另外極簡歐洲史脈絡清晰,有史識也好讀,可以看看。中國史推薦錢穆的國史大綱,配合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來看。你做的時間軸是否精彩不是關鍵,對比地把中外通史讀完才是關鍵。

2.如果你真的把書讀完了,時間軸做出來了,你的知識框架就建立起來了。接下來就是取得感性認識。你可以去看歷史主題的美劇英劇(唐頓莊園、都鐸王朝之類),或者去玩遊戲(全面戰爭、軒轅劍、文明或者其他我在好玩單機遊戲的回答里列舉的遊戲),或者去讀小說(比如芮瑪麗的波斯少年,了解亞歷山大),給自己點時間,找自己喜歡的東西看,直到你發現自己主要的興趣在於哪個歷史時期為止。

3. 利用各種工具查找你感興趣時期的專史。如果你感興趣的是西方史中的一段,可以查看《歷史著作史》找到主要史書和史料。中國史的主末流更容易辨識,每個時代的官史的資料一般最全(都到了這個階段了野史什麼的就別查了,非看不可的話納入第二階段建立感性認識,但是注意存疑,凡是沒有註明言論來源、或者來源無法考證的,均應視作謠言處理。謠言也不是沒有價值,因為它可以讀出當時的民意,不過對於第三階段來說,野史不足以憑據),此外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劉知己的史通也都可以檢索該時代的主要資料。當然你也可以偷懶查維基了解領域概況,或者豆瓣相應主題的書單,只是一定要注意鑒別資料來源。面對專史時永遠必須以原始材料為第一憑據,以當事人寫的當時史為最佳,後人轉述概括的二手材料,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應劃入第一階段通史畫框架的部分。

了解到該看什麼,有個書單了,接下來就是讀。讀史時切切不可無圖,從網上搞錢伯斯歷史地圖,或者直接維基地圖看位置(注意古今地名差別)都可以,史實一放在圖上,就會出現很多不言自明的當時狀況,很有意思。此外,讀別的無所謂,讀史一定要做筆記。把史實以時間表的形式列出,把作者的解釋一一概括分條,以各種歷史證據來理解其正確與否。這個過程很像在讀推理小說,具有強烈的精神愉快。

三步走完,估計至少半年到一年。等你脫胎時,恐怕就不只是業餘愛好者,而是比很多科班出身的人都勝一籌了。

——————————老答案結束————————

20161005附上最近整理的歷代行政區劃圖,不精確,示意圖而已,但應該對讀史有幫助。畫圖主要還是為了落實前面的方法,圖本身有若干錯漏之處,不建議參考哈。
(p.s.不是中國史專業,以下地圖有不準確之處,感謝評論區朋友勘誤,其他朋友注意哈:
"內蒙古"?這是本朝建立後才有的概念,元朝到1912年以前,蒙古是個整體,而且東南邊的熱河省在哪裡?還有,四川西部在本朝建立前有"西康省」的概念,最早的時候318國道就被叫做"康藏公路"...不能泛泛地說"明、清區劃與現代相近"呀...)

漢以前:


唐(宋基本沿用)

元(明清與今天相近)

p.s.給讀完這篇的讀者一個小福利:我做的(十分美麗因此我很得意的)4000年世界歷史線索圖。


謝@雲雀 邀。

這個問題我本來是沒資格答的,因為我自己就還沒入門呢,哪裡還敢去指導別人。不過呢,既然那位曾經以約炮為目標但至今尚未達成的某人已經將我掛了出來,我感覺還是說兩句吧。

「歷史該怎麼入門」這個問題,我是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那就簡單說說我讀書的一點體會吧。

1、讀歷史,一切以史料為準。史料上有的東西,辯證地接收,史料上沒有的東西,千萬千萬不要去自己腦補。前輩學人說「有一份史料說一句話」,就是這個意思。胡適有句名言,叫做「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話對研究而言,當然是不刊之論,但對我們這些連門都沒入的愛好者來說,大家千千萬萬把前面四個字忘掉吧。某位曾經以約炮為目標但終未達成的某人說「史料不是鑰匙」,這話誰信誰瘸。

2、史料,還是史料。一切論斷,都必須建立在史料的基礎上。千千萬萬別去搞什麼陰謀論、人性論。這兩種東西,都是最庸俗、最low的玩意,都是以自己那點淺薄的見識、卑微的心理,毫無證據的去憑空揣度別人,從而得出一種充滿惡意的、無任何價值的結論,比如說「岳飛是軍閥,死得活該」等等,這種東西除了貽笑大方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將自己的low展現出來給別人看。

3、作為一個愛好者和初學者,還是要相信權威。雖然有時候反抗權威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不過我相信我們大家都已經過了這個中二的年齡。權威們當然不會是每句話都正確,但肯定大多數是正確的。比如岳飛是什麼樣的人,其實只要看看鄧廣銘《岳飛傳》、王曾瑜《岳飛新傳》、龔延明《岳飛評傳》,就基本不會有錯了。因為以我們的史料收集能力和分析水平,肯定是遠遠不如這三位大家的,既然他們做出了這樣的結論,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接受呢?非要和專家頂著干?他說東我偏往西?他說打狗我偏攆雞?——這不叫標新立異,這叫腦袋裡缺根弦。

4、立場還是很重要的。讀史書,你的屁股在什麼地方?有的人讀史書,自覺把自己帶入到皇帝的角色中,比如一看岳飛的事迹,馬上就說殺得好啊殺得好,不然趙官家要卧不安枕了。——呸,就憑你也配姓趙?即使是古代,我們也從來不缺民為貴君為輕的仁人志士,難道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卻要成為權術的奴才?


找個文獻少的時代,隨便看幾本書,找幾個學者的名字罵一罵或者吹一吹,胡編就行了唄。
王威就是這樣速成的。
畫鬼容易畫人難的典故你們想必也是知道的。
我這段時間特別忙,就是潛水看看,不過在撕王威大師這兒真是忍不住了2333。

上古史文獻,極少,不需要多大閱讀量。當然更多的人也懶得閱讀,所以王威還是有粉絲的。

就醬。

正經回答看三紅。


(前面照例塞國濕肛棍,不愛看的直接看下面正文)
啊~王大國濕不去想辦法起訴咱家,或者向110報警,說咱家誹謗他。

又跑來扯淡了?

@王威

昨天才剛剛被咱家用史料給打了臉,今天又忘記了?

來,接棍:

「慶曆三年,太常禮院議:《禮記》:"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又曰:"三年之喪,人道之至大也。"請不以文武品秩高下,並聽終喪。"時以武臣入流者雜,難盡解官。詔:"自今三司副使已上,非領邊寄,並聽終制,仍續月奉。武臣非在邊而願解官者聽。"

凡奪情之制,文臣諫舍以上,牧伯刺史以上,皆卒哭後恩制起複;其在切要者,不候卒哭。內職遭喪,但給假而已,願終喪者亦聽。惟京朝、幕職、州縣官皆解官行服,亦有特追出者。
----《宋史 卷125 志78》

碩大一排字就放在這裡。

當年富弼以母喪去職,「帝五起之」,最終還是沒成功。

你這是讓大宋的皇帝們向天下宣揚「以孝治國」是臭狗屎嗎?

你不僅僅是愚蠢和無知,你完全就是信口開河。

~~~~~~~~~~~~~下面是正文~~~~~~~~~~~~~~~~~~~

公元2016年12月14日,就是啃老的王大國濕還在知乎上繼續鬧騰「我要起訴你」卻死也不願意報警的那一天,咱家獨在知乎上到處亂竄,遇見一位小同志,前來問咱家道,"公公你可曾對自己的學史經歷寫過一些什麼沒有?」咱家說「沒有」。他就正告咱家,「公公你還是寫一點吧,從來不寫總是不好。」


這是咱家所知道的,但凡咱家寫過的東西,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罷,反向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俗物纏身的咱家卻往往沒有仔細總結過。咱家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於此事毫不相干,但冷落了人家總是不好,況且咱家大抵也只能如此而已。


遊戲完了,正經碼幾個字,來和這位小同志交流交流咱家的一點個人經驗。

眾所周知,咱家是個野地里長出來的野種,和這位小同志這樣本科專業出身的歷史系學生不同,咱家是沒有受過系統的歷史領域的專業訓練的,咱家的出身是工科,拿的是工科的文憑。換句話說,咱家搞的這一套,在歷史領域基本就屬於野路子。咱家沒有師承,沒有譜系,沒有人傳授心法,沒有什麼來歷。所以,如果咱家說了什麼外行的話,這位小同志請多擔待,「擇其善者而從之」,因為咱家就這麼個認識水平。


那麼我們就從這位小同志提的這個問題開始:


「寫一篇文章時要做什麼準備」?


事實上,寫一篇歷史文章,要能經得起考驗,首先的基礎就是你自己的長期積累。歷史學習或者研究,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評價淚痕春雨的「史學水平」的那個問答中,咱家就簡要談過這個:


人類的一切認識,都來自於實踐,而不是空想,對歷史的認識也是如此。對我們學習歷史來說,主要就是閱讀史料來獲得我們的感性認識。通過我們的感性認識的積累,以及我們對自己感性認識的「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反覆辯難、分析、考證,我們才能把自己的認識發展提高到理性認識的程度。由此我們才能抓住歷史事物的本質,從而發掘史料背後規律性的東西,掌握真知。


像王大國濕那樣,連基本文獻都不掌握,連具體細節都不清楚,就可以在哪裡搞「邏輯史學」,本質上就是扯淡,和《說岳全傳》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只有在掌握真知的基礎上,你開始寫一篇文章,向讀者論證你的想法和論點的時候,你才有充分的材料和依據,來說服你的讀者。而事實上,要能找到充分的材料和依據,是需要非常多的積累的。


咱們舉一個例子,之前曾有一位同樣是歷史專業的小同學,給咱家發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寫南宋晚期的一位川籍將領「曹友聞」的。這篇文章還是今年準備參加宋史年會的一片文章。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咱家就不引用出來了,只是略微概述文章的介紹內容。


在文章中,作者簡要的描述了曹友聞被記載的九次作戰,其中第八次和第九次的作戰,對作戰的過程描述略詳,但總體來說,都只有作戰過程的描述,沒有具體的分析。這個問題直接導致了他的下一個環節和下下個環節的重大問題。


他的下一個環節,是試圖在軍事上,對列舉的曹友聞的軍事工作,做出軍事技能上的評價。如,他這麼寫到:

第一,身先士卒。在這幾次作戰中,曹友聞多次在戰鬥一線去指揮作戰,如秦填之戰和陽平關之戰。指揮官在第一線指揮、作戰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勵部下,得到將士們效命的他取得最終的勝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善於突襲作戰。前已提及,宋軍在這裡兵力不足三萬,即便加上曹友聞自行招募的,總兵力也不到四萬人。而此時蒙古方面的兵力,宣稱有五十萬,雖然有所誇大,但是遠比宋軍多,當毫無疑問。面對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敵軍,採取突襲作戰,利用敵人混亂取得較大戰果也是不得已的方法。


第三,善於利用地形優勢。曹友聞作戰的地區,正是現在的四川東北、甘肅的西南部、還有陝西南部部分地區。這一地區,本是多山地形。在此作戰,蒙軍難以發揮其騎兵之所長。曹友聞在作戰中也是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在指揮作戰時,多次注意搶佔有利地形,居高臨下打擊蒙軍,如陽平關、雞冠隘等戰役,並在這些戰役中取得了較為客觀的戰果。


我們看完以後,不難發現,他的總結評價是可以放到任何一個有經驗有戰績的軍事工作者身上的。甚至可以這樣說,換個名字,換個地域,換個朝代,換個背景,就可以直接套用上去,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那曹友聞之所以是曹友聞的特點在哪裡?他沒有特點,那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難道僅僅是為了提高我們對南宋史的認識嗎?可此人史料甚少,要提高對南宋史的認識,為什麼不去找記載更豐富的其他人?非要找他?


這就是這位作者在第一部分的軍事工作的描述中,沒有深入挖掘其軍事工作背後的潛藏的背景所導致的最直接的問題:料不夠!


事實上,曹友聞這個人物,雖然史料記載比較少,但並不等於說對這個人的軍事分析和評價,就沒有可做的文章了。我們要進行軍事上的分析,就要抓住軍事上的幾個點來進行分析,如軍事地理、歷史經驗(往往與地理有關)、戰略、戰術這些領域。


例如,曹友聞此人活動的時期,正是蒙古開始大舉進攻南宋的川陝地區的時期,是有一個蒙古南下的大戰略背景的。同時你還要知道,這次蒙古南下的大戰略背景,是屬於公元1235年開始的「長子西征」這個更大的背景的,是蒙古人第二次戰略擴張中的一朵浪花。


如果不能把蒙古南下的大戰略背景給描述清楚,單獨談這個人物,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其次,在戰術領域,也有非常值得深入的點。例如,曹友聞在他第二次被記載的作戰中,派左軍統制杜午先進攻,自己則帶人搶佔有利地形的指揮,就有戰術學上的意義。在遭遇戰時,指揮官必須掌握住「三先」原則,即「先敵發現、先敵展開、先佔領有利地形」。而這「三先」原則,並不是要教條的去遵守它,而是要抓住這個原則的核心和本意,是要在野戰中採取一切手段,與敵人進行主動積極的作戰。三先只是手段中的一部分。


再比如,對比曹友聞和岳飛,如果通讀過兩人傳記,也可以發現不少戰術學領域的線索。例如:

「方郾城再捷,飛謂雲曰:『賊屢敗,必還攻潁昌,汝宜速援王貴。』既而兀朮果至,貴將游奕、雲將背嵬戰於城西。雲以騎兵八百挺前決戰步軍張左右翼繼之,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孛堇,兀朮遁去。」


----《宋史 卷三六五》


「(蒙)兵退,(曹)友聞謂忠義總管陳庚及(時)當可曰:『敵必旋兵攻雞冠隘,宜急援之。』既而(蒙兵)果以步騎萬餘攻隘,(陳)庚以騎兵五百直前決戰(時)當可將步兵左右翼並進,王資、白再興又自隘出戰,蹀血十餘里,兵乃解去。」

----《宋史 卷四四九》


對比兩人的戰術部署,不難發現兩人頗有暗和之處。兩人都用過以少數騎兵為突擊力量,輔以在兩翼展開的步兵戰線,對敵軍發動攻勢。這是一種反常規的布局,他們為何要這麼干?還有什麼人這麼干過?為什麼要這麼干?這幾個問題要解釋清楚了,曹這個人物的形象,和介紹他的意義,一下就立體起來了。


第三,在戰役組織領域,對於這次作戰,一樣有非常值得深入的點。何謂戰役組織?戰役組織是軍務作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把整體的戰略構想落實到戰役布勢這個過程中的工作。在戰役組織中,涉及後勤、組織、人事、部署等多方面的問題。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規劃好戰役的進行過程,準備好需要的各種資源,是一個高級指揮員必須具備的能力,甚至某種程度上而言是超過戰場指揮能力的更重要的能力。


進入近代之後,由於建立了「總參謀部」這種軍事組織實體,大部分的具體細節工作可以交由總參謀部來做,他們負責搜集情報、分析問題並提出意見。但在古典時期,軍事工作的複雜程度和信息的傳遞速度,還不足以刺激出具有近現代性質的參謀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戰役組織的工作基本依靠高級指揮員(以及他的幕僚)的情報分析、判斷和組織調度能力。


戰役組織過程中,需要指揮者識別整體戰略構想的重點和非重點,從而集中主要的軍事資源在重點,以次要的軍事資源來應付非重點。如果他識別不到重點,就自然無法保證在重點目標上投入絕對的主要資源,自然也難以保證戰略構想的落實了。我國的古典兵學,雖然並沒有明確地把戰術、戰略、大戰略這些軍事工作的不同層次的概念和關係區分清楚,但是由於軍事活動規模大,對抗實踐內容豐富,所以積累了大量的案例和經驗,為古典軍事理論的升華、抽象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這些經過升華和抽象的軍事理論中,充滿了大量的樸素主義辯證法的內容和對快慢(久速)、利害、多寡、主客、大小等不同概念的辨析。


這些相對的概念、「奇正相生」的轉換邏輯、樸素辯證法的反覆辯難,本質上是一整套理論工具,便於指揮者識別戰役組織中的不同內外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優秀的軍事工作者能使用這些理論工具,在不同的規劃或實施階段進行定性分析,在不同階段中找到戰役組織工作的重點。只有識別出重點之後,才能抓住重點牢牢不放,迫使敵人按照自己的意圖來行動,最終掌握戰略行動的主動權。


在這次作戰中,你可以從地理分析開始,談談蒙軍的戰前部署,他們的戰略意圖,他們的戰役決心,他們的作戰路線。同時對照的介紹下,曹這個人物對戰役組織的意見,其含義是什麼,為什麼是正確的?

從戰役組織這個角度來進行分析之後,曹這個人物在戰略上的高度,也立了起來。


有背景、有戰略、有戰術,再加上地理考證,這個人物的介紹和分析,就明顯豐滿了很多。結合他的多次作戰經歷,做一些戰場態勢的分析,作戰的復盤分析,再進行戰術指導的總結。這整個流程做完,這個人物在軍事上的價值,和介紹這個人物的意義,可以說就比較全面了。


當然,如果還有餘力,可以以此人的這個案例為中心,把官制、軍制、戰術、指令系統這幾個作為觸點,放到兩宋這個大背景中去進行整理,標定它們所處的位置


甚至還可以此人自行募兵,官方不禁的記載,結合南宋初川陝將門的地方化課題,做出更深層次的討論。


繼續展開的話,此人自行募兵補充官兵的不足,體現出川陝戰區的經濟情況的巨大問題。川陝戰區距離政治中心非常遙遠,中央對其掌控能力是很有限的。根據南宋的傳統,川陝戰區的財政費用,是自行解決的。為什麼呢?這個地區如此遙遠,每筆開支都要上報到中央批准,然後再調撥過來,運輸成本太高了。最快的方式自然是自產自銷。而事實上四川也具備這麼乾的條件。


川陝地區的收入情況是什麼呢?分農業收入和分農業收入:


農業收入:兩稅、頭子錢、義倉稅、勘合錢、牛皮稅、和賣、預備稅、兩川畸零絹估錢、兩川激賞絹、西川布估錢,這些是來自農業部門的收入。

非農業收入:商稅、礦稅、專賣(食鹽、茶、酒)、契稅、免役寬剩錢、經總制錢、稱提錢、免行錢、絕戶田產錢、坊場錢

這些收入有多少呢?咱們用紹興七年四川都轉運使的報告來核算,那就是:

舊額所管:1599萬

紹興新增:2068萬

小計:3667萬


記住,這還不算髮行紙幣的收入,僅趙開在四川主管經濟工作的短短几年,就發了1700萬貫以上的紙幣!而川陝戰區中,各地官員的供給額是多少?在紹興七年的時候,就有1316萬貫!這是還沒算上軍隊的情況。最後這筆賬算下來,自給自足做不到不說,反倒還需要中央每年補貼160萬貫。一名軍兵,在南宋中晚期,一年耗費大致是50貫,我們打寬算,一個人一年耗費100貫。加上官員耗費,則至少應能贍養20萬人才是。而事實上呢?川邊地區有沒有十萬人都是個問題。


那麼,這麼多的政府資源,耗費到哪裡去了?應該養的那麼多兵哪裡去了?這也是一個以此人的事迹為引子值得挖下去的點!


因此,結合以上談到的幾個領域的問題,我們不難知道,這個人物的事迹記載比較少,「螺螄殼裡做道場」,固然是狹窄了一些。但我們就要儘力擴大我們的活動空間,放寬我們的視野,學會從這個人物的事迹中找到各個可以擴張的點,用這些我們擴張出去的點,來深入的研究和論證,再把這些論點帶回到我們這個人物身上來。


如此,這個人物就豐滿了,立體了,形象鮮活起來了,介紹這個人物,搞這個課題的意義也明確了。


我們能去做這一切一切的工作的前提,就是我們要有長時間的豐富的文獻積累的同時,還能注意學術情報,掌握學術動態,關注學術前沿。如此才能開闊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閱歷,擴寬我們的思路。我們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我們是不能僅僅依靠十幾本通俗歷史書和少數基本歷史文獻來搞這些工作的。像這種搞法,只能是用腦洞去填充另外一個腦洞,而搞不清楚歷史的脈絡了。這種搞法還能冠名以所謂的「XX史學」,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沒有細節支撐的史學,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的話,似乎更應該叫「出租司機史學」。這是因為,無知的人看歷史,永遠逃不出權力鬥爭的窠臼,而看不見背後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動力。就像王大國濕做的那樣。無論怎麼講,這和歷史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咱家碼了幾個字,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的閱讀。


PS:

咱家正在準備這個題材的LIVE,如果有興趣,到時候可以多關注一下。


咱家保證,乾貨滿滿的~


放下成見沒有問題,但是成見放下了,史料要拿起來,否則一味的憑藉自己的想像發揮,與白日夢何異?不是要說入門歷史么?下面我就用秦檜的一樁公案做例子,看看一個對歷史有真正熱愛的人是如何去了解歷史的。順便也批判一下此人答案中的這句話:

最初書生氣重,一力主戰,沒錯,你沒看錯,秦檜最初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奏章的語氣也是無比的悲壯,寫著寫著自己都能看了感動的哪一種。

秦檜真的書生氣重么?我們都知道秦檜早年似乎曾經做過一件非常有骨氣的事情——給金人上書要求立皇太子為君,從而被金人抓去。這件事情也一度曾為其南歸之後的政治資本。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秦檜給金人的上書,語在宋史:

檜荷國厚恩,甚愧無報。今金人擁重兵,臨已拔之城,操生殺之柄,必欲易姓,檜盡死以辨,非特忠於主也,且明兩國之利害爾。

趙氏自祖宗以至嗣君,百七十餘載。頃緣奸臣敗盟,結怨鄰國,謀臣失計,誤主喪師,遂致生靈被禍,京都失守,主上出郊,求和軍前。兩元帥既允其議,布聞中外矣,且空竭帑藏,追取服御所用,割兩河地,恭為臣子,今乃變易前議,人臣安忍畏死不論哉?

宋於中國,號令一統,綿地萬里,德澤加於百姓,前古未有。雖興亡之命在天有數,焉可以一城決廢立哉?昔西漢絕於新室,光武以興;東漢絕於曹氏,劉備帝蜀;唐為朱溫篡奪,李克用猶推其世序而繼之。蓋基廣則難傾,根深則難拔。

張邦昌在上皇時,附會權幸,共為蠹國之政。社稷傾危,生民塗炭,固非一人所致,亦邦昌為之也。天下方疾之如仇讎,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四方豪傑必共起而誅之,終不足為大金屏翰。必立邦昌,則京師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天下之宗子不可滅。

檜不顧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願復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萬世利也。

這一席話,可謂是慷慨激昂,在最後兩段甚至還有隱隱威脅之意,「則京師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天下之宗子不可滅。」是告訴金人,你們如果不立皇太子,小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里,這個狀的全文在宋史中刪除的有:

大金果能滅宋,兩河懷舊之思亦不能亡。如其不能,徒使宗屬賢德之士倡義天下,竭國力以北向,則兩河之民,將去金而歸宋矣。且天生南北之國,方域至異也。晉為契丹所滅,周世宗復定三關,是為晉報恨,然則今日豈必趙氏然後復仇哉!

這樣的句子,連周世宗的威脅都出來了。很多人也因此而感嘆,秦檜的故事說明了一個理想主義者到現實主義者的蛻變等等。但是從宋朝就不乏有人質疑秦檜的,在《揮麈錄余話》中就講述了一個當事人馬伸的親屬告訴王明清的故事:

明清《第三錄》載秦會之靖康末議狀全篇。比見表侄常保孫言:「嘗聞之於游定夫之孫九言云:『乃馬伸先覺之文也。

初,會之為御史中丞,虜人議立張邦昌以主中國。先覺為監察御史,抗言於稠人廣坐中曰:『吾曹職為爭臣,豈可坐視緘默,不吐一詞?』當共入議狀,乞存趙氏。會之不答。少焉屬稿,遂就呼台史連名書之。

會之既為台長,則當列於首。以呈會之,會之猶豫。先覺帥同僚合辭力請,會之不得已,始肯書名。先覺遣人疾馳,以達虜酋。所以秦氏所藏本,猶雲『檜等』也。

先覺中興初任殿中侍御史,以亮直稱於一時,為汪、黃所擠,責監濮州酒稅。後高宗思之,以九列召,示以大用,而先覺已死。會之還自虜中,揚言己功,盡掠其美名,遂取富貴,位極人臣,勢冠今古。

說本來是秦檜的下屬馬伸推動寫的狀子,但是秦檜將這個功勞據為己有。南歸之後,馬伸已死,故而專美於前——恩,這個符合秦檜的形象了,但是我們依然有兩個疑點:

  • 如果是聯名,為什麼只有「檜荷國厚恩……」而不是「檜等荷國厚恩」。
  • 如果說稿件被篡改,那麼為什麼金人也只抓秦檜一個人。

那麼有兩個可能:

  • 秦檜是蘭台之長,為了保護手下,把等去掉了。
  • 金人只抓秦檜,因為秦檜要負主要的領導責任。

對於可能一,如果證實了的話,似乎還對秦檜有利;對於可能二,則其實不是一個可能,因為金人其實已經決意立張邦昌為皇帝,不太可能單獨抓一個秦檜,而把其他反對張邦昌的人繼續留在城裡。

如果一二都不是,那麼還有一個可能:

  • 馬伸這個人慫恿自己的長官上狀,慷慨眾人前,署名秦檜自己來。

這個說法也能自圓其說,我們要看看馬伸是什麼人。《宋史馬伸傳》也記載了這件事情:

眾唯唯,伸獨奮曰:「吾職諫爭,忍坐視乎!」乃與御史吳給約秦檜共為議狀,乞存趙氏,復嗣君位。會統制官吳革起義,募兵圖復二帝,伸預其謀。

似乎不太像啊!難道我們又發掘出一個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大宋奸臣?

面對這種史料的衝突,南宋的史學家也進行了考察,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里就有批判《余話》:

此段實毀檜太甚,按珫錄,檜獨具單狀而首詞云:某身為禁從,職典台諫,則必非連名也。
然當時金人獨取秦檜而不及姚、馬,則未嘗連名可知,或者馬伸嘗慫恿之。今略修潤,令不牴牾。

其實理由也很直觀,金人壓根不抓馬伸,馬伸怎麼可能署名?

這件事情倒是也不怪李心傳,因為在宋朝想要知道真相幾乎是無解的。直到元滅金之後,金朝的官方文獻《大金吊伐錄》流傳了出來,裡面記載了秦檜的狀原文,才給了我們一點解決問題的希望:

朝散郎、試御史中丞致仕秦檜:「准元帥府指揮,如別有異見具狀申者。右檜竊以自古建國立王,非為率眾庶以奉一夫,蓋欲代天致理,使生靈有所依歸,不墜塗炭也。契勘張邦昌在上皇時執政日久,伐燕敗盟之計皆所預知,今若冊立,恐元帥大兵解嚴之後,奸雄竊發,禍及無辜,將不稱元帥弔民伐罪之意。若蒙元帥推天地之心,以生靈為念,於趙氏中推擇其不預前日背盟之議者,俾為藩臣,則奸雄無因而起。元帥好生之德通於天地,檜雖草芥,亦被生成之數。無任待罪隕越激切懇求之至,謹具狀聞,伏候台旨。」天會五年二月十四日,朝散郎、試御史中丞致仕秦檜狀。

原來的慷慨激昂不見了,只有委屈求全的乞憐,這似乎也可以解釋一個小疑惑——連周世宗奪三關的威脅都出來了,為什麼金人為什麼僅僅是把秦檜抓了起來,沒有殺掉。

但是更大的問題來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狀子是鬧哪樣?!

宋朝這邊的版本慷慨悲壯,金朝這邊的版本委屈幽怨,還都是記載進官方史書的,也就是說雙方的文武大臣當事人,都對此沒有任何爭議!

當排除了一切可能性,唯一的不可能就成了真相。千年前的一樁貍貓換太子,終於漸漸浮出了水面。

馬伸等御史官們確實寫了一個狀子,交給了秦檜,秦檜因為下屬的壓力,也不得不署了自己的名字,但是——秦檜害怕這個狀子交上去,自己要掛,於是偷偷的自己寫了一個狀,換了聯名狀,單獨的送給了金人——秦檜也知道這個狀子的語氣,是馬伸他們斷然不能接受的,所以秦檜也沒法找人聯名,於是只能自己署名。於是宋朝的史料記載的是送上去的是聯名狀底稿,而金朝的史料裡面記載的是秦檜真送上去的狀子。

平心而論,秦檜當初做這個事情,估計也就是為了保命,在朝不保夕之際,要說有多少籌謀也太高估他了。而陰差陽錯,當秦檜南歸之後,當事人均已經離世,於是秦檜順理成章的把把聯名狀的功勞完全的據為己有。

不考慮後面的攬功,就單獨換狀這個做法,秦檜倒也不算是特別的壞,但是看秦檜在整件事的表現,他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書生。理想主義這個詞,安給馬伸等一干監察御史身上都要比在秦檜身上貼切的多。

這個事情後來也引起了歷史學界的主意,有一篇論文也講過 秦檜「乞存趙氏」議狀真偽辯 - 《中國學術期刊(網路版)》。

我為什麼對這件事情有興趣?也沒什麼不好意思說的,因為十幾年前的時候我也逆反過,用放大鏡找岳飛的缺點,試圖給趙構洗地,合理化秦檜的動機,但是後來越讀史料,越覺得各種惡意壓根就掛不到岳飛身上,於是懷著挑刺的心態去看岳飛,看來看去看出一個粉來,古往今來,能經得起這麼考驗的文臣武將,還真不多。

如果一個人真的熱愛歷史,他會在提出假設之後,去實實在在的去讀史料,去求證自己的猜想,而不是以假設為根據,妄加推論,來得出一些看似與眾不同的觀點而沾沾自喜,這恐怕並非是真的歷史愛好者所為,或者說,這是缺乏對歷史的尊重。

-------------------------
更新:

應邀貼出下面是宋史中不載的秦檜狀餘下的原文,非常好看,御史們真是國家的良心啊:

晉武帝因宣景之權,以竊魏之神器,德澤在人者淺,加以惠帝昏亂,五王爭柄,自相戮害,故劉淵、石勒得以據中原。猶賴王導溫嶠輩輔翼元皇,江左之盛,踰於西京。
  石晉欺天罔人,交結外邦以篡其主,得之以契丹,失之亦以契丹。況少主失德,任用非人,曾無德澤以及黎庶,特舉中國藩籬之地以賂戎人,天下其何思之哉!此契丹所以能滅晉也。
  宋有天下九世,比隆漢唐,竊觀今日計議之士,多前日大遼亡國之臣畫策定計,所以必滅宋者,非忠於大金也,特假威以報怨耳。
  頃上皇誤聽奸臣,因李良嗣父子之怨,滅契丹盟好之國,乃有今日之難。然則因人之怨以滅人之國者,其禍可勝言哉!彼必曰:滅宋之策,在絕兩河懷舊之恩,除鄰國復仇之志而已。又曰:大金兵威,無敵天下,中國之民,可指麾而定。
  大金果能滅宋,兩河懷舊之思亦不能亡。如其不能,徒使宗屬賢德之士倡義天下,竭國力以北向,則兩河之民,將去金而歸宋矣。且天生南北之國,方域至異也。晉為契丹所滅,周世宗復定三關,是為晉報恨,然則今日豈必趙氏然後復仇哉!
  中國英雄亦將復中國之恨矣。
  又況禍莫大於滅人國,昔秦滅六國而六國滅之,苻堅滅燕而燕滅之。頃童貫、蔡攸貪土以奉主欲,營私而忘國計,屯兵境上,欲滅遼取燕雲之地。方是時也,契丹之使,交馳接境,祈請於前,為貫攸之計者,當從其請,為國遠慮。乃欲邀功以兼人之地,遂貽患今日,雖焚屍戮族,又何益哉!
  今元帥威震中原,功高在昔,乃欲用離間之論,而矜一已之功,其為國計,亦云失矣。貫攸之為,可不鑒哉!自古兵之強者,固不足恃,大金自去歲問罪中國,入境征戰,已踰歲矣,然所攻必克者無他,以大金久習兵革,中國承平百年,士卒罕練,將帥未得其人也。使異日士卒精練若唐藩鎮之兵,將相得人若唐肅、代之臣,大金能必其勝負哉?且世之興亡,必以有德而代無德,以有道而易無道,然後皇天祐之,四海歸之。

至於《大金吊伐錄》,裡面記載的都是金朝和偽楚的官方文件,可以和宋史互相參照。目前還沒有人嚴肅的質疑其可信度。大金吊伐錄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學歷史第一件就是不要看王威以及是王威那樣觀點的專家解說,這很重要。學歷史要確立方向,你是對哪個朝代有興趣,對制度、經濟、文化哪一項更感興趣,一旦投入進去你還發現專研歷史的方式並不全都一樣,不然就不會有學術分歧了.

王威那種人呢,告訴你怎麼樣怎麼樣,這很危險,找錯了方向後,你再找回正確路子很難。比如你要走去北京,結果走反了方向,那麼你要走從原點雙倍的路途才會抵達目的地。人一旦從初學就學歪以後,往後學的越深他的言論會更加扭曲。個人淺見,畢竟我也是門外漢。


仔細看了一下題主的原話:「作為一個歷史的入門者,歷史知識完全是一張白紙,而且看了也記不住,不知該如何從讀書或者什麼下手,到底應該從哪裡入門……」

我對您原話中的一部分做了黑色加粗標註。對此,先提供一個明確答覆:哪怕專業學歷史的,接觸的內容稍微多一些,也照樣記不住,唯一的辦法就和學英語一樣——「好腦筋不如爛筆頭」。
了解歷史,光是看和讀,遠遠不夠,需要做大量的收集、走(采)訪,建立認識和加深印象;在廣泛收集素材的基礎上,自己再做考據、比對和調研,最後有一個結果,或者說對自己能有一個交代。
我舉個我自己經歷過的例子,我很久以前,曾經與美國國家地理和日本NHK合作,協助他們拍攝一些中國歷史文化紀錄片。其中接觸過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東亞語言文化研究所的學者個與碩士研究生。
他們不是坐在屋子光看書看資料就能出成就,很多時候要去布里亞特、阿爾梅基耶夫等地做實地調研和採訪,收集當地諸如堪布、桑布亞之類的遺迹,得到的都是第一手資料。
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還會得知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說59年逃到印度的那位黃教教宗,在我國官方媒體上,只要他又到某個國家「竄訪」,我國必定對這個國家明確表示抗議。但在與WEAI接觸的時候,我看他們以前的研究成果,有詳細的達賴活動記錄,發現04~05年前後,達賴還曾前往俄羅斯,是去參加當地卡爾梅克蒙古人的大型宗教活動。
但是就此次「竄訪」,當時中方雖然同俄方交涉了,但並沒有經過國內主流媒體公開報道。
類似這樣的歷史細節,就不是從書上可以看到的了。

這樣把,我介紹兩位正經的歷史學民間科學家,這些人雖然不是專業出身、但治學態度、付出的努力和敬業精神,都是特別讓人嘆服了。

1、2014年11月去世的馮其利先生。
中間穿灰白上衣者——

他是《尋訪京城清王府》和《清代王爺墳》等著作的作者。

他是《尋訪京城清王府》和《清代王爺墳》等著作的作者。
馮先生就是沒接受過專業歷史學教育的「草根學者」。他在1968年初中畢業後,到北京電冰箱廠做工人,因為能寫一筆很漂亮的毛筆字,原本是平時偷偷摸摸接點謄抄文案之類的私活,賺點外快。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對自己抄錄的文檔內容產生了興趣。
在隨後的三十多年,通過自己的走訪,完全憑個人之力,找線索、查資料、實地踏勘,去搜集北京城內和周邊王府、王墳的資料,並查閱大量的資料去論證,與自己的實地走訪結合。
作為民間研究者,沒人給他撥研究經費。馮先生的長期堅持,就給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檔案,而且他自己還做出重要的歸納整理和總結。
儘管他是歷史方面的民間科學家,但某方面的突出成績,已經超越了相關專業的專業學者了。
這樣的民間科學家、「草根學者」,是特別值得肯定的;他的去世,也是讓人深感惋惜的~~
相關媒體報道:馮其利 經歷了多少苦 草根兒熬成了大學者

2、中國近代海軍史、相關洋務運動研究者陳悅
陳悅是我非常佩服的海軍史研究者,實際上他的求學經歷,比馮先生更接近專業學者。我認為他取得的成就,除了實地走訪外,再有就是詳細周全的考據,特別是對外文資料的搜集整理。

一、
我簡單說下自己的體會。
我們身邊,不乏有許多有些誤人子弟的偽歷史民科,「網路歷史學家」、「工地流宋史學家」,這種人常年在互聯網上遊盪,而且還特別擅長表現貫口相聲《報書名》,能列出一大堆相關歷史學科的大部頭書目。
但請注意,這種言行,頂多證明他知道這些書名而已,不代表他看過,更不代表他認真看過;也沒準他就知道書名,從來沒讀過。
真是認真踏實、靜下心來想了解歷史的人,一定要做到兩點:
1、做大量的閱讀筆記,對所看過的書籍、資料內容做歸納整理,不要指望看完書,腦子裡就全都能記住。
2、不僅限於讀書,在自己個人條件力所能及的範疇內,盡量通過走訪、收集等方式,獲取到一些書上不會寫的東西。

帖幾張圖~~
下圖第一是我前年完成的《清代旅蒙商述略》,第二張圖是當初寫這書,在整理參考資料時,隨手邊小本上做的筆記,集中不同的參考資料,有些內容是一致,但有些內容有矛盾,把出現各種問題的頁碼記下來,以備自己在寫作時,互相比較考據。
我的字寫的不怎麼樣,諸位湊合看咯~~


在第二圖的右側,還有一張紙,上面有一串地名和數字。
這是一個更有意思的來歷:
我在去年,開始動筆寫一個有關晚清中國鐵路事業開拓史的著作,為此要先收集資料。很大一部分內容涉及到日本在東北地區的「滿鐵」和侵華戰爭時期的「北支建設」。
在查找相關日文資料時發現,在1935年,日本策劃「華北五省自治」、「冀東自治政府」時,曾有一個「新關內外鐵路計劃」,打算在京奉鐵路外,再修建一條從瀋陽到天津、北京的鐵路複線,而且是等級還不低呢,在設計時要求能使用「亞細亞」車頭的高速鐵路。
這個「新關內外鐵路計劃」,是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一手經辦的,鐵路路線的勘測也初步完成了,但是在隨後37年七七抗戰時,中國守軍在京津華北地區的抵抗力度不大,再加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這個計劃沒執行。
但是如果能在書中收錄、介紹下日軍的這個計劃,則比較有歷史意義。所以我給日本方面發電郵,對方把當時的勘測計劃的掃描件給我了,但當是正好趕上我國對GMAIL系統郵箱封的挺嚴,我這邊又常出差,所以就隨手找個A4紙抄錄下來,上面從瀋陽到白家莊,是沿途各站的站名和累計里程。

這些數字,是1962~1971年間,內蒙古通遼縣境內小黑馬河的夏季降水水文數值記錄。

這些數字,是1962~1971年間,內蒙古通遼縣境內小黑馬河的夏季降水水文數值記錄。
當時我國鐵道兵部隊曾打算修建由瀋陽到呼和浩特的草原鐵路,要在當地修路橋,所以勘探與地質部門記錄這條河的情況。
我通過朋友關係,找到這份歷史資料,但是人家檔案館的庫管員表示不能外借,資料上還有公章,他怕我拍照以後傳出去惹麻煩。最後我只好說,乾脆,我自己動手抄寫下來還不行嗎。當時天挺晚的,自己又餓,他在旁邊又催,只能趕緊把數字記下來。
總之,還是那句話,如果真是對歷史感興趣,光看書用腦子記,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自己多做記錄。

有些歷史愛好者,在自己最喜歡的專業方向上,還想再寫點東西,這是值得肯定的好事。現在網路發達,寫東西、找參考資料相對容易,有很多學術期刊網站和可供下載的文檔。但是請記住,既然你能想到從網上找,別人也早想到了;同理,對於已經出版的參考書籍,你能買到,別人也能買到。
如果真是打算想找到那些別人找不到的稀少資料,讓自己有所突破,只能自己通過走訪等方式,去下功夫。

二、
任何學科,都少不了良師益友的幫助提攜,歷史也一樣。
世上不乏有才智極端初中的天才,自學能力超級強。但絕大部分人才智平平。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瞎看瞎琢磨,不僅經常摸不到門道,還容易走火入魔。但是有高人行家指點,則是很好的捷徑、機遇,甚至可以說可遇不可求。

02年和12年,金鐵柱導演策劃《復活的軍團》,以及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劉元導演製作《玄武門》時,邀請我參加創作。在這個過程,借著央視的關係,我能接觸到「秦俑之父」袁仲一先生。
我們當初是本著剖析秦軍軍事方面的興趣去採訪他老人家的,但是袁先生給我們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料和具體解釋,特別是從冶金、秦俑坑土層考察這兩個角度的介紹,給我們的啟示相當大。
就比如說秦鏃、趙鏃——

圖一是秦鏃,圖二是收藏價值很高的趙鏃「右得工」。

圖一是秦鏃,圖二是收藏價值很高的趙鏃「右得工」。
秦鏃短、粗,形狀更近似一個三稜錐,鋒刃一體了,他的加工(尤其是磨鋒、開刃)就比趙鏃簡單,秦國工匠的制鏃工序就相對簡單,製作效率就會更高。
一個完整的箭頭,是前面的鏃鋒(刃)和後面的鋌。趙、燕兩國經常是銅鏃鐵鋌,但並不是他們冶金技術更比秦國先進,而是鐵在趙燕所處的華北地區儲量更大,加工更容易,是便宜的「賤金」。
如果能有機會結識這樣的高人良師,對自己是大有裨益的~

三、
最後,最好會一門外語,就以英語為例,哪怕向我這種,只是二把刀英語,湊合能和洋老闆對話的就成。
英語就是一個工具語言,歷史這種文科類社會科學,也有大量的資料是英文,會英語能大大拓展你的閱讀範疇。
我在知乎上寫過這個長文:《印度威脅論簡述》—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在知乎上我只貼出了3萬字的內容,目前全文已經寫完,明年出版。寫這篇的主要參考資料來源是美國外交協會的檔案,特別是1962~1968年有「瘋狗」之稱的鷹派政客、國務卿臘斯克的報告,和艾森豪威爾政府時代副總統尼克松的咨文。

當時艾森豪威爾雖然當總統了,但是接連生大病,身體很差,不能完全行使總統職能。時任副總統的尼克松,經常要代替他發揮總統的權職。
1953年,艾森豪威爾政府正在與中朝方面展開朝鮮停戰談判,就在年初,美國在新墨西哥靶場成功試驗了核大炮(網上很多年前就有的視頻),標誌著核武器從原來單純的戰略打擊武器,也發展成為戰場戰術武器。因此美國就在談判中展開核訛詐,在核大炮試驗成功前後,美國人在談判桌上的態度是有明顯變化的,也成為之後促使中國大力發展核武器的一個原因。
這些知識都沒有相關現成著作,更沒有中文的,只能從美國外交協會的英文檔案里找。


談不上經驗指導,只能分享一點自己的親身經歷。


一、興趣大於天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入門有很多種方法,但從興趣入門絕對是最「事半功倍」的方法


如果你喜歡詩詞,那就去讀老杜的《詠懷古迹》:庾信蕭瑟、宋玉悲涼、昭君青冢、丞相祠堂。或者去讀辛棄疾:劉郎才氣、寄奴曾住、樹猶如此、季鷹歸未。這些歷史典故在讀詩的時候,就會潛移默化的記在心間。詩句都是帶情帶志帶溫度的,通過讀詩詞了解歷史,你了解的將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帶有溫度的熱血。


如果你喜歡遊戲,想了解三國歷史,那就玩《光榮三國志》、玩《傲世三國》、甚至玩《三國殺》都可以。陌生的歷史人物,忽然之間變成了朝夕相處的朋友,大家就這麼熟悉了起來。即便不是玩歷史類遊戲,你玩《王智榮耀》看到莊子騎著大魚說出句:「我就是蝴蝶,蝴蝶就是我」時,莊周夢蝶、濠梁觀魚這些典故,就順帶了解了。不經意間的接觸,往往更能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你喜歡電視劇,這個就更容易了。想了解民國,就看《走向共和》。想了解唐朝,就去看《貞觀之治》。想了解明朝,就去看《朱元璋》。即便你看的是《西遊記》和《封神榜》這樣的神話劇。看完後也會玄奘西行、武王伐紂有所了解。即便你看的是《琅琊榜》這樣的歷史架空劇,看完之後也會對南北朝產生興趣。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目的明確,過程不重要。


如果你喜歡讀小說、聽評書。有《三國演義》,有《岳飛傳》,有《隋唐演義》,有《東周列國志》、有《大秦帝國》、有《康熙王朝》。這些藝術作品通俗易懂,貼近平民視角,看閱讀的同事,還能清晰的捕捉到作者價值觀。這些藝術作品可能和真實歷史有出入,但是不要著急,學習歷史是條漫長之路,先把興趣培養起來再說,慢慢走,自會漸入佳境。


總之,第一步就是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去了解你最感情興趣的歷史。


二、觸類旁通

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以為自身情況為例,我就是從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演義》電視劇、玩「三國」遊戲,開始入門三國,逐漸進入整個中國歷史的。因為當你熟悉一段歷史之後,你會發現歷史上很多都是相同的。


劉備小時候對著家門口的大樹說:「我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劉邦小時候指著秦始皇的車蓋說:「大丈夫當如是!」

劉備小時候說完一句查水表的話後,他叔叔捂著他的嘴說:「汝勿妄語,滅吾門也。」

項羽小時候說完一句查水表的話後,他叔叔項梁捂著他的嘴說:「毋妄言,族矣。」

這樣,你會通過劉備的童年經歷,慢慢的讓你對劉邦項羽的楚漢之爭有了初步了解


曹操看到部下私通袁紹的書信,付之一炬,表示同情理解,軍心既安。

劉秀看到部下私通王郎的書信,付之一炬,表示既往不咎,人心既定。

曹操看完陳琳罵自己的書信後,極為欣賞,恨不為己用。

武則天看完駱賓王罵自己的書信後,大讚其才,責備宰相失職。

這樣,你會通過曹操的經歷,慢慢的讓你對光武中興、大周代唐有了初步了解。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舉例。通過這種觸類旁通的方式,慢慢到滲透到各個歷史朝代。雖然這個框架此時還不怎麼穩定,但你已經逐漸的摸到了歷史的骨骼。骨骼有了,下面就該填肉了。


三、構思整合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一步本身是枯燥的,又是費精力的。但因為有了第一步的興趣培養,第二步框架搭建。第三步就會省力很多。關於如何填肉,我有三把寶劍可贈君。


1、讀名家之書,走自己之路:

名家之書不一定是正確之書,起碼是經過世間歷練、公眾認可的精品。讀陳寅恪、陳垣、錢穆、呂思勉,總比是讀地攤文學、匿名網文要強很多。但不管讀誰的書,都要自己的想法,去偽存真、加以辨別,切忌人云亦云。別人的觀點是用來武裝自己的裝備,而不是引導自己的地圖。


2、感書中之情,寫心中之念:

讀歷史,我們常常會被古人,心之所系,情之所牽。心之所在,既為是非之所在。情之所在,既是善惡之所在。用「正義感」去頌揚英雄,用「同情心」去憐憫終生。心與情都具備了,你不妨拿筆寫一寫感悟,不拿起筆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有多麼強大。自己寫出的東西,方是自己的東西。


3、觀古代之事,審當下之局:

古今為一體,政史不分家。將古人的是非榮辱,化為自身的經驗。將歷史的興亡成敗,作為當下的反思。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才是讀歷史的意義。千卷史書讀罷,你我都是史中人。


知乎果然是裝逼犯彙集。
人家門都沒入,空白。你們都叫人家去讀國史大綱,世界通史。
國史大綱,非歷史專業的人有興趣啃?沒文言根底的人能啃得動?
現在的大學生,有幾個啃國史大綱的?除非歷史迷。
而層主這樣的小白,能啃動國史大綱?真是笑話。
通史更不能看。記不住。流水賬一樣,看著有什麼意思?
你要說這書其實很高深,那也得是深入淺出的人才能有的認識。
對於小白,即使三國演義,都會記不住。
光看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在小白的基礎上,我估計看5遍也不見得能記住。
樓上小飛俠說的很好。
層主之所以記不住歷史,是因為沒興趣。
電視劇你能記住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從現代人解讀的歷史開始看,
什麼易中天、黎東方、徐興無、當年明月等
這些人或許水平不那麼頂級,不那麼專業,
但是他們的書之所以賣的好,就是因為他們是寫給入門者看的。
由點到面,逐漸擴展開來。這才是好方法。
上面竟然有人說,層主這種歲數,這種方法已經晚了。和人過招10分鐘露出破綻。
原來這人學歷史是為了裝逼,還tm過招。
咱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行不?
不懂的也沒啥丟人行不?
知道一點是一點,慢慢地就知道多了。
上面好幾個回答,看起來很長,其實都是教層主以裝逼為目的的學歷史的歪門邪道。


謝邀,對於這個問題,不妨看看前輩學者學習治學的經驗,推薦閱讀參考嚴耕望的《治史三書》,其中有很多寶貴的意見和經驗。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前輩同行的學習、治史的方法有龜鑒之功,此書很值得一度,特別把書的目錄摘錄出來,可見其內容之廣泛,針對之具體。


治史經驗談
序言/
一 原則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專精」,也要相當「博通」/
(二)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制得太短促/
(三)集中心力與時間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
(四)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
(六)其他幾點意見/
二 幾條具體規律/
(一)盡量少說否定話/
(二)不要忽略反面證據/
(三)引用史料要將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斷章取義/
(四)儘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後期改編過的史料/
(五)後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為正確者,但須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證/
(六)轉引史料必須檢查原書/
(七)不要輕易改字/
三 論題選擇/
(一)具體問題與抽象問題/
(二)問題的實用性/
(三)大問題與小問題/
(四)自己能力與材料情況/
(五)檢查論著目錄/
四 論著標準/
五 論文體式/
(一)常行體/
(二)綱目體/
(三)綱目變體/
(四)複合體/
六 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
(一)引用材料方式/
(二)注釋方式/
七 論文撰寫與改訂/
八 努力途徑與工作要訣/
(一)立志與計劃/
(二)工作要訣/
九 生活、修養與治學之關係/
(一)健強身體、健康心理/
(二)一心力、惜時光/
(三)淡名利、避權位/
(四)堅定力、戒浮躁/
(五)開闊胸襟/
(六)慎戒執著/
治史答問
序言一/
序言二/
一 我研究歷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二 我在中學大學讀書時代的課外閱讀/
三 我對於政治制度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四 我對於歷史地理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
六 我對於上古史與考古學的興趣/
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腳的園地/
八 我對於唐詩史料的利用/
九 我今後的撰述計劃/
十 研究歷史不要從哲學入手/
十一 研究中國史不必要從中文入手/
十二 社會科學理論只是歷史研究的輔助工具,不能以運用理論為主導方法/
十三 「無孔不入」、「有縫必彌」/
十四 目錄學與校勘學/
十五 年齡與撰述/
十六 前進與落伍/
十七 史學二陳/
十八 通貫的斷代史家——呂思勉/
十九 翻譯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 我購藏書刊的原則/
二十一 我對於中國通史講授的幾點意見/
附錄一 嚴耕望先生訪問記(黃寬重)/
附錄二 《唐代交通圖考》序言/
錢穆賓四先生與我
序言/
上篇錢穆賓四先生行誼述略/
下篇從師問學六十年/
附錄一 我與兩位王校長/
附錄二 我對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
附錄 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敬悼嚴耕望學長(余英時)

------------------------------------------------------------------------------------------愉快的分割線
這部書的好處是有大的原則,有細小的例子供理解之方便;有具體的個人治學成長經歷的完成展現,有名家的諄諄教導以身示範,也有多年總結的心得感想,得其神韻可以很好的去讀書、求學、撰文,可謂是史學入門必備必讀的良好工具書。
《治史三書》內容很豐富,涉及到讀書的方法、治學的基本原則、寫論文選題技巧、論文格式、人生與學術關係、工作方法等等。第一部分可謂是史學入門手冊,寫的都是具體的小問題卻切中要害,是初入門的人所需要了解掌握的基本內容,在行文中舉出豐富的史料和自己論文的例子進行解釋,使得這部分很有針對性。
我覺得全書最精華的部分還是第二部分,就是問答部分,這部分有21問,靈活多樣的問題和睿智的回答使得史學躍然紙上,是嚴耕望先生治學研究畢生的回首,也是與青年人的交流分享,最具有參考性。很多問題都是初學者容易犯的和關切的,這部分有答疑解惑,開門見山的功效,也是難得的以身示範。
第三部分是作者本人的學術人生的回顧,是回憶反思。這一部分對於青年求學讀書也有啟迪思想、引導探索的功用,更多是個人情感的抒發。
因此這部書體系完備,文筆簡練而內容實用,值得初學者按圖索驥,以此為治學門徑去探索。
《治史經驗談》以雄厚的累積指引欲攻史道的學子,大道何在如何進取;《治史答問》以答問的方式為學子解惑,何者該為何者當謹慎;《錢賓四先生與我》則梳理一生的經歷脈絡,從師承、際遇、友輩等方面描述中國一代史人的路程。此書極老實,以作者閱史之眼光批剳世事學問,於讀者立世處事人情為業均大益。
------------------------------------------------------------------------------------------------------------------------------------

《治史經驗談》
序言 
1.有基本邏輯觀念
2.仔細研讀經典研究著作
3.本書概要:「原則上: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以具體問題為先著,從基本處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則,不依傍,不斥拒,能容眾說(包括各種理論和個別意見),隨宜適應,只求實際合理,不拘成規。方法是:堅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為巧,以慢為快,聚小為大,以深鍥精細為基礎,而致意於組織系統化。目標在:真實,充實,平實,密實,無空言,少皇論,但期人人可以信賴,有一磚一瓦之用;若雲文采,非所敢望,光輝則心嚮往之而已。最後一篇特措意於日常生活與人生修養,要鍛煉自己成為一個健康純凈的『學術人』,此實為學術成就的最基本條件。」

一、原則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專精」,也要相當「博通」
1.尤重精、通
2.博通:(1)史學本身的博通(2)各種社會科學的旁通
(二)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制得太短促
包括前代與後代,尤側重前代
(三)集中心力與時間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
1. 研究問題目標要大,範圍要廣,以大題目囊括小題目(問題群)
2. 步驟:閱讀基本典籍,發現材料的衝突或勾聯,讀書不必趕急
(四)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
1.學問要有根,看書要徹底
2.最笨的方法不會遺漏材料
3.著眼點:從頭到尾讀正史,在求對一時代的全盤認識,找材料在其次。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
1.意在鉤沉,而非標新立異:「把前人為明白述說的重要歷史事實用平實的方法表明出來」。
2.以正史為基礎,由舊史料推陳出新,「不要愁著沒有好的新史料可以利用」
(六)其他幾點意見
1.慎作概括性的結論
2.注意普通史事,即歷史上一般現象,不要專註特殊現象
3.概括敘述性證據與例證性證據,對前者要慎重。
4.注意時間性和空間性。「研究問題,搜集證據,在腦海中要時時記住縱的時間和橫的空間,即年代與地理區域」

二、幾條具體規律
(一)盡量少說否定話
1.A史事>B記錄了的史料>C傳世史料>D個人所見史料
2.「無記錄絕不等於無其事,自己未見到更不等於無其事」
(二)不要忽略反面證據
注意關於該問題的所有史料,不可抽樣取證
(三)引用史料要將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斷章取義
(四)儘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後期改編過的史料
1.史料改編不能完全保存依據原本的內容
2.作者無意中受到自己時代實際情況的影響,以今論古
(五)後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為正確者,但須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證 
(六)轉引史料必須檢查原書
(七)不要輕易改字

三、論題選擇
(一)具體問題與抽象問題
多做具體問題,少講抽象問題
(二)問題的實用性
1.問題選擇:「從事文史學科的研究,本不應談實用問題。不過假若你想你的工作對於別的研究者有較大用處,甚至對於一般人也有用,換言之,希望有較大的影響力,那就不能不考慮實用問題。論著本身成就高低是一回事,對於別人是否有用又是一回事,這兩方面往往不能兼顧,但也可以兼顧,關鍵是在問題方面的選擇。」
2.關於《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只要能如我一般肯花時間,肯用心思,肯用笨方法,不取巧,不貪快,任何中人之資的研究生五六年或六七年之內都可寫得出來。
(三)大問題與小問題
1.問題的系統化與條理化
2.對付大問題,下細密功夫
(四)自己能力與材料情況
(五)檢查論著目錄
是必要步驟,但不必費太大功夫

四、論著標準
1.「充實而有光輝」:基本上工作要做得「充實」,但最高標準則要兼具「光輝」。
2.方法:「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聚小為大」,整理、組織使之系統化,講出大問題、大結論。
3.工作須鍥而不捨,深入縝密。

五、論文體式(所論為史學論文寫法)
(一)常行體
夾敘夾議,注意簡練,多加小標題,多作小結論,最後有總結論
(二)綱目體
1.綱目:朱子《通鑒綱目?自序》:「大書以提要,分注以備言」,又《與門人趙師淵論綱目書》:「綱欲謹嚴而無脫略,目欲詳備而不煩冗。」是謂用大字書寫謹嚴的提要是「綱」,用小字分注詳備的是「目」。例如:柳翼謀《中國文化史》,錢賓四《國史大綱》
2.綱文等於小結論或較詳之小標題,目文則說明得此結論、有此標題之原委,最能以簡駁繁;然亦有弊病。
(三)綱目變體
日本著作體式:「每章正文都極簡要,而聯貫書之,一句或數句下標一注號,其注文稱為『考證』,置於章末,各條『考證』且標立題目,或不止一目,每一標目之下,則詳為考論」,「正文之每一句即後面『考證』之小結論」。
(四)複合體

六、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
(一)引用材料方式
1.直錄原料:須痛下裁剪功夫,務使上下文意脈絡連貫。適用於專門研究性論文。
2.作者轉述:對原文了解透徹,有較高文字修養。適用於通論性論文。
(二)注釋方式
1.中國:小字雙行夾注
2.西方:附註、底注

七、論文撰寫與改訂
1.史學論文重在搜集材料,搜集完備再開始撰寫,一氣呵成,續作補訂,而大改不易。
2.初稿寫成,宜打鐵就熱,馬上審核補充。
3.文章不宜匆匆刊布,貴仔細精改。

八、努力途徑與工作要訣
1.悟性與記憶力
2.勤能補拙:長久不懈的努力
(一)立志與計劃:有抱負、有信心、有計劃(必須採取實行的步驟)
(二)工作要訣:勤、謹、和、緩、恆、定、毅、勇
1.勤: 不能勤就談不上做學問。
閱讀(精讀、粗讀、檢讀、泛覽兼具並行)、思考、抄錄(準備小紙簿,隨時記錄)、寫作、聽受與講授
寫作是最精細的閱讀,最嚴密的思考,也是問題研究進程中最嚴肅的最後階段,非寫成作文,不能視為研究總結。至於發表不發表,就治學本身而言,反不是寫作的最大作用!
2.恆:恆比勤更重要,也更難做到。不怕不太勤,只怕沒有恆
3.毅:耐性
4.勇: 立志、堅持、懷疑、設想、立論,大膽假設
5.謹:小心求證
6.和:從容客觀、態度溫和,不可爭狠一時、強辯是非
7.緩:工作緩做,不要搶快;著作完成,暫緩發表。

九、生活、修養與治學之關係
若只在學術工作本身下功夫,還嫌不夠,尤當從日常生活與人生修養方面鍛煉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純凈的「學術人」。想達成這一目標,須要真能做到:工作隨時努力,生活隨遇而安。
(一)健強身體、健康心理
(二)一心力、惜時光
(三)淡名利、避權位
總而言之,學術工作只為興趣與求真的責任感。
(四)堅定力、戒浮躁
1.內:內在興趣、工作方向,要堅定信心,不要見異思遷
外:遭遇外在壓力,不能屈服,面對外在誘惑,不能動搖
2.戒浮躁:所以一個做學問的人,也要隨時反省自己為學為人,是否輕浮急躁。如犯此病,就當極力戒除!
(五)開闊胸襟:容納眾說
(六)慎戒執著
對外要開闊胸襟,迎接萬千。對內則當戒除執著,免得陷於拘泥不化。

治史答問
一、我研究歷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二、我在中學大學讀書時代的課外閱讀 
三、我對於政治制度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四、我對於歷史地理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五、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
六、我對於上古史與考古學的興趣 
七、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腳的園地
考慮向宋代發展。一方面著眼於史料情況,另一方面著眼於宋代在中國史上的特別意義,也考慮到前人對於兩宋的研究工作不如理想。
就政治軍事言,宋代雖然是中國衰弱不振的時代,但就社會經濟文化言,卻是中國史上一個大轉變大有進步的時代,可以視為中國近古時代的開始,有別於漢唐的中古時代,這已是人人所能了解的了。
再則就材料情況言……綜觀各個斷代史,當以兩宋時代的材料情況最為適中。宋代人文發達,印刷業也已相當發達,當時人寫的大部頭史書與重要人物的文集以及筆記類書保存得很多,所以研究這個時代不虞材料缺乏。
只有兩宋的研究,若能自青年時代就有大決心,下大工夫,是可以將現存的宋代重要史書全盤看一遍的。
八、我對於唐詩史料的利用
我愛杜詩,是深感杜翁對家庭,對朋友,對社會人群都有一分真摯深厚的感情,而以沉鬱雄渾的風格發之於詩篇,對於我有極大的吸引力,所以深愛其詩。以我的記憶力之差,也能背誦一百多首,往往山林海濱高歌狂吟,似有「意氣風發」之概!我對於古今任何人物,只有欽佩,而無崇拜,只是對於杜翁近乎崇拜,是個例外。
選題:《唐詩地名考》。
《杜工部和嚴武軍城早秋詩箋證》(《華岡學報》第八期《慶祝錢賓四先生八十論文集》)
九、我今後的撰述計劃
十、研究歷史不要從哲學人手
從哲學入手來講史學,多半以主觀的意念為出發點,很少能努力詳征史料,實事求證,只抓住概念推衍發揮,很少能腳踏實地的做工作。
例如湯用彤先生研究中國佛教史,蕭公權先生研究中國政治思想史,就是好的例證。不過也因為湯先生為人極踏實,極沉潛,蕭先生的秉性也相類似,而且兼學政治學,所以他們兩人有那般真實的成就,只見有哲學根柢的好處,不見從哲學入手的毛病,此外似乎就很少有!
十一、研究中國史不必要從中文人手
歷史學是一項人文學、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包羅萬象,任何歷史現象都當寄予關懷,甚至天文曆數動植礦等純自然科學也當留意,所以研究歷史就當從史學本身入手,庶免有先天性的先入為主的性向。
十二、社會科學理論只是歷史研究的輔助工具,不能以運用理論為主導方法
十三、「無孔不入」、「有縫必彌」
所謂「無孔不入」者,當建立自己論點時,要從各方面儘可能的找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與理由,來證明或加強自己的論點;當發現史料或他人論點有矛盾或不合常理處,尤其是個好的孔隙,可以鑽進去作一番探尋。
所謂「有縫必彌」者,已建立了自己的論點,還要看看這個論點與所用證據是否還有漏洞,可能為人所乘,被一舉擊破;或可能被人誤會有漏洞,引起人家懷疑,故必須預先彌縫起來,讓別人無懷疑餘地。
前者是積極的,是攻勢,是主導方法;
後者是消極的,是守勢,是輔助方法。


讀歷史書的原則:
1.對於你感興趣的事件或時期,盡量閱讀一種以上的歷史書。
2.不只要關心在過去某個時間、地點真正發生了什麼事,還要讀懂在任何時空之中,尤其是現在,人們為什麼會有如此這般行動的原因。

讀歷史書的方法:
1.每本書都有一個特殊且有限定範圍的主題,明確主題地讀。
2.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種,有按年代劃分章節的書,也有按經濟、宗教、文化等來劃分章節的書。明確這一點,才能抓住書的大綱。(如果是後一種,哪一個方面是作者認為最重要的?)

評論歷史書的要點:
1.這本書是否夠逼真?
可能我們會對書中描寫的那些有太多高尚情操的英雄人物產生懷疑,會覺得作者誤解了史實。而好的歷史學家要能兼備說故事的人與科學家的能力,必須說一些事確實發生過,一些事就是可能發生過。
2.作者是否誤用了資料,或缺乏關於他所寫主題的完備知識?
如果讀者對該主題有特殊研究時,可能就會發現這一點並感到氣憤。
3.與我何干?
歷史建議我們一些可行性,因為那是前人已經做過的事。所以歷史影響我們的實務面,也就是政治行為面。如今的世界已變得危機四伏,不只是政治人物讀史明鑒,每個人都應該把歷史讀好。

整理自 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


在此實名反對著名知乎大V王威一下先。

這是題主的問題。

這是題主的問題。

要入門,第一件事,就是學會放下成見。

這是王威的答案。

別說歷史初學者,就算專家教授,恐怕也難一碗水端平吧?
職業史學家、學者,全世界首部系統性的史學理論專著《史通》的作者劉知幾,算專家了吧?他對司馬遷所著《史記》百般推崇,但是卻竭力反對將陳勝、項羽列入本紀;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性靈派三大家之一的趙翼,算學者了吧?《廿二史札記》里黑朱元璋的段子一篇連一篇,文字獄一節全是胡唚之詞。

我的答案是:先培養興趣,然後建立自己的觀念,最後通過大量的資料閱讀來逐步消除或是減弱自己觀念中的偏見。

以我自身來說,本來我是明史起家,後來攻南明史,但是一年前因為一些原因,改研元史。元史方面我一開始是空白,相當於歷史初學者,以前我所接觸明史、南明史而形成的半「皇漢」思想,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我對元史的解讀。怎麼辦呢?
很簡單,偏見就偏見,但是書仍然要看,資料仍然要翻,最終對元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不至於看到就打瞌睡了,這就算培養出興趣了。
培養興趣很簡單,看一些通俗的、有趣的,容易看下去而又不會睡著的書,比如某月的《明朝那些事》,比如某飛的《兩宋風雲》。別上來就批判這二者多次,你知道這二者存在問題是因為你見得多了,題主問的是入門,既然是入門就得從最簡起步。那些一上來就讓人讀國史大綱、國史新論、歷代政治得失、二十四史原文甚至是實錄的,他們不是給別人說「你應該看這個」,那是裝逼來了,他們的意思其實是「老子看過這個」。

第二步的歷史觀更不用說,我好歹以「明粉」自居,對元朝什麼態度還用說嗎?
重點在第三步——弱化自己觀念中的偏見。
然後我看了很多史籍、考古資料、論文,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然後對元朝有了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於是發現,我所鍾愛的大明,很多東西都在元朝有一定的雛形,這意味著什麼?——明承元制。於是,對元朝的偏見就在這樣的比較、分析中逐步減弱,最終達到平衡。

歷史圈子內有各種粉,也有各種黑。之所以成為粉,兩種原因,要麼是一開始接觸,要麼是接觸久了;成為黑也是如此,要麼是沒接觸過,要麼是接觸久了。總而言之,見得多了,見怪不怪的也就不覺得黑或者粉有多麼重要了。
我一開始認為明朝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後來初一的時候看了《明朝那些事》,又認為明朝是最偉大的朝代,再後來看了國榷、實錄等各種古籍,見得多了,感覺不過如此。

但無論如何,「要入門,第一件事,就是學會放下成見」這事,做不到!至少我做不到。


建構歷史框架最重要吧。

歷史入門不在乎弄清王安石變法是什麼、光榮革命爲什麼會發生、鑑於歷史我們後人該怎麼做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說多了也記不住,何況這類概念本來也就迷霧重重、因人而異的。

建框架的第一步,就是背我國的歷史朝代啦。這可以去背朝代歌,如: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亡。

記得是小三小四的時候,《社會》這門課有教這首。一節課時間,幾乎全班都會背了,不難的。

中國人嘛,畢竟生長不離這塊黃土。平時電視劇什麼的,成天也有古裝劇。知道朝代順序,就不會對歷史那麼慌亂了。

懂得中國,然後還得瞭解西方。歷史入門第二步就是將西方歷史和中國歷史作比較,相輔相成。


公元前兩、三千年四大文明相繼興起。此時我們處於第一個封建王朝夏。

公元前一千年前後,西方希臘與東方周朝交相輝映,爲東西方今後的思想沉澱了基礎。

西元元年前後,羅馬出了個凱撒,被殺,他的甥孫屋大維後來建立了羅馬帝國。這時期,中國是漢朝。

西元500年前後,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而這時,中國分爲南北兩個部分(南北朝)。此後千年,中國有了盛唐富宋的輝煌,而西方卻開始了漫長的中世紀的黑暗。

西元1500年前後,東羅馬帝國GG,此時中國處在明朝初年。以此爲界,就是Stavrianos所說的,從各地區文明孤立到西方興起並在全球範圍內佔有優勢。這時期,明朝在鄭和七下西洋後逐漸閉關鎖國,對外探索的腳步停止。而西方卻伴隨著哥倫布、麥哲倫的船影,迎來了地理大發現時代。

十七世紀,君主立憲在英國確立,而此時的中國,清軍入關,取替了明朝。

十八世紀,啓蒙運動在西方蓬勃發展,拿破崙應勢而起,通過戰爭將啓蒙思想傳播遍歐洲乃至美國。此時,康雍乾盛世,將中國帶上了帝制中央集權的頂峯。

十九世紀,中西方文明產生了直接的碰撞。鴉片戰爭的失利,用鐵和血敲開了中國塵封已久的大門。此時,不遠處的日本,面臨和我們一樣的遭遇,嘗試自強,開始了明治維新。

1911辛亥革命,中國最後一個王朝覆滅。

其後的歷史就不用說了吧。

以上框架只是簡單的例子,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以修改。

再往深了研究,可以參考@Felania Liu 所說的。


先讀嚴耕望的《治史三書》吧


首先題主你要知道,知乎歷史板塊的平均水平是相對比較低的。你想學歷史最靠譜的平台永遠不是網上,甚至知網都不行。

所以我給你一個操作性強的做法。

1.首先你搞明白自己對哪段歷史感興趣。
2.每年九月多的時候到最近的985大學裡去查查自己感興趣的那一段歷史的課程。
3.一般老師到第一二節開始介紹該課程該怎麼學習,有哪些基本史料,有哪些熱點問題,有哪些權威大家。把這些全部記下來。
4.下課後拿著自己記得滿滿的工整的筆記去找老師問問題,要郵箱。一般老師看你筆記這麼認真都不計較你是不是本校的。實在是問到了,你就說自己是其他專業的,想轉專業。
5.回家上網查老師說的那些資料,全讀一遍,有問題可以發郵箱問老師。

方法就是這麼個方法,具體操作可以根據情況變動。

――――――――原答案―――――――――
前面大家都說的挺好。
我補充一點:我不主張一上來就讀通史、讀理論。

我認為作為歷史愛好者,最重要的是搞明白自己究竟對哪一段歷史感興趣。你就先把那一段歷史給搞明白(最起碼讀完基本的原始史料)。

因為假如你想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歷史研究,一般講你是不可能成為所有細分領域和所有階段的專家的。如果你不想研究,只是想隨便讀讀,就更沒必要去系統地讀理論讀通史了。

一上來就讀通史理論,對所有階段所有問題都略懂略懂,但沒有自己特別擅長的。這對大學裡的學生和老師來講沒有很大問題。但對一般的歷史愛好者來講,可操作性很低。因為一般的歷史愛好者除了自身求知慾和興趣以外就基本沒有其他動力來進行學習。

所以我給一般的歷史愛好者幾個建議:
1.搞明白自己究竟對哪些歷史事件、歷史階段、歷史問題感興趣。有個回答說得很好:「你記不住是因為你不感興趣。」所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最重要。
2.向足夠權威的該階段的歷史專家求教推薦基本史料和該方面的權威。(可以到大學裡直接去找大學歷史教授,知乎上也有相對靠譜的,印象比較深的有宋史的@經略幽燕我童貫 ,太平天國史的@曹變蛟 )
3.不要預設立場,從史料出發。
4.對於同一個問題,要不同立場的著作都讀一讀。

大致是這些,想到再補充。


又到了日常撕 @王威 的時候了。
其實知乎上史學方面愛好者互撕已經很常見了,童貫,黃粱,督公,親王,還有皇叔張方都被人掛過,但是大家互陳己見,偶有齟齬,不傷和氣。
為什麼國師一上來,就被群黑呢?
就看他在本題目下的答案就知道為啥了。

陳寅恪,陳垣,呂思勉,錢穆他們四位也提出過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尤其錢穆寫國史大綱的時候在史學界可沒什麼名氣,可是也沒見多少人群黑他,難道是因為王威不是權威,國師不是太師?

是因為人家寫出來,論據充足,史料翔實,邏輯嚴密。

可王威在岳飛那個問題下的回答,大家應該還記得吧,滿足上述三條了嗎?並沒有,他只是製造了一個觀點,而且還是撿了呂思勉的牙慧。

然後他拒絕承認自己有問題,反而把這個觀點衍生成:你們有成見,你們太狹隘,,,,,

咱們對別人的新觀點沒有成見,就對你王威有成見?

好,接下來正經答題:

歷史入門途徑多
且看前人如何說
觀其大略後深入
八面圍攻勤補拙

邏輯推論必修課
兼聽則明不貪得
每嘆興衰當年事
舟游一葉入長河

一字之差征千遍
一心之用行百年
讀史學劍真名士
能邁俗流見高賢


謝邀。

本著小白說話小白懂的友好交流,分享我作為小白的看法。
對歷史感興趣。我對歷史的態度是——「我同意誰」。在看歷史的過程中,會建立一個認知,同意某一個看法,然後遇到下一個看法,懷疑前一個看法,自己慢慢會選擇一個自己更同意的,變成自己的看法。這個「看法」,是流動的,變化的,但先是小溪,後成小河,其後匯江海,慢慢會渾厚一些,不容易改變了,穩固些,有你自己的態度。歷史嘛,肯定會有諸多爭議,我保持的態度也是,「我同意誰」,史料讀的不夠全,不夠多時,我同意我目前讀到的最值得我信任的。舉一例:《明朝那些事兒》培養了我對歷史的興趣,當年明月像我描述了一個「申時行」的形象,我第一次讀明史的書,我同意他。後來我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就顛覆了我讀《明朝那些事兒》形成的申時行的形象,拿「陰陽權術手段」去重新理解他的「和稀泥」。再後來,當我讀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還有去年讀朱永嘉先生的《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對明朝的政治制度重新認識了,自然對申時行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認知更清晰了些,自然又重新認識了他。這是我自己形成自己「認識」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誰對誰錯,有的是我從模糊到我自己清楚些,「我同意誰」,我知道我為什麼同意誰。

這個態度很重要,我很同意@王威 說的,喜歡歷史,要學會放下成見。袁騰飛在知乎,特別不受待見,但如果是一個歷史小白,只要不是死腦筋,一開始讀讀袁騰飛的書又何嘗不可呢,寫的很有趣,也淺,適合小白。當然有一些漏洞了,但這些漏洞你往後讀書的過程中自然就修正了,而且不會自此而埋怨他,會對歷史有親近感,從不知到知,從懷疑到驗證自己的猜想,這個過程挺有趣的。你很幸運,因為易中天老師出版了一套《易中天中華史》,像他自己講的,論學術水平或許不如很多專攻的研究者,但他的史觀好,所以這套書易讀、作為歷史入門再好不過了。有這套書,跟袁騰飛的書一樣有趣、易讀,但內容比袁騰飛的要好。

易中天中華屎——2013-05-03 17:25:18

稍微讀過歷史的人,就一定知道,其實在中國讀歷史是一件很尷尬的事兒。通常我們都覺得喜歡讀歷史的人一定博古通今,可我中華歷史實在是浩瀚燎原,所以對歷史的研習常常必須要圈在某一個區間才能有所深度。比如圈在某一個朝代,或者圈在經濟、文化等某一個領域。

興趣使然還好,喜新厭舊按自己的口味調節就行了。但是如果是嚴謹的學術界,就不是玩笑話了。我昨天晚上看見易老師的新聞,標題很振奮人心,「易中天重寫3700年中華史」,我以為是炒作呢,畢竟國內的新聞行業,已經到了魚肉新聞到寧人髮指的地步了。太讓人詫異了,怎麼會有人敢重寫3700年歷史呢,這好不要臉呢這是。重新整理也還讓人好噁心一點兒。

一般人如果對歷史不感興趣可能沒什麼概念。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控制了,那麼必然有很多在史實上的加工捏造。所謂的歷史研究,首先就應該研究真實的歷史原貌,真正的歷史是怎樣的,解決這個問題是最基本的。那麼如何去確認歷史的真假呢,必須要通過各種正史、野史、書籍等材料融會貫通,再從中像福爾摩斯一樣層層拔絲找出論據引證出真正的歷史。所以,3700年是什麼概念。說出來跟笑話似的。

我絲毫不懷疑易老師的赤子之心,人過中年開始質疑人生的價值,又是學者,從浩如雲煙的歷史中清晰的認識到,想從浩瀚的時光中留下什麼印記,必須要做點什麼。比如,易中天中華史。呵呵,想法沒錯,值得表揚鼓勵,可是做法。我對易老師有信心,他會竭盡全力的編書,編一部好看的書,讀了有收穫的書,可是這不光是編一本書而已。明朝的朱棣,光芒四射的「永樂大典」,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我想易老師也許羨慕永樂皇帝這樣的豐功偉績,但是從可行性來看,唉。解縉如果知道現在的易中天要重寫3700中華史,會如何作想呢。

作為學者,跟那些寫文藝小說騙文藝青年掏荷包買書不一樣,人家是為了生活,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去勸人說「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樣的書讀了除了浪費時間就是減智商,本事好言相勸還要得罪人呢。反正是消遣。學者是應該為自己的學術負責的,社會是由各種各樣的人構成的。學者作為知識的上層人員,應該發揮自身的組織職能。社會要想進步,各個組織結構人員都必須要各自付出自己的力量。學者去當主持人主持節目,三流寫手去出書引領暢銷圖書榜,大學教師去升官發財,各種影星戲子去大學客串教授。越來越讓我長見識了,可是又越來越沖劑我的底線了。這個社會,真的是豐富多彩。

「易中天中華史」。
其實光書名散發的功利之心就讓人望而卻步了,我打標題的時候,搜狗輸入法還真是智慧版。

這是13年寫在豆瓣上的,這就是心有成見,小人之心,是噴子。
一直沒刪,留著這個污點,就是提醒自己,不要有成見,要去讀,去理解,在談感受。還好我願意讀了試試,所以追著《易中天中華史》讀到現在,快二十本了,讀的很暢快,舒服,易中天老師的文筆好,幽默。希望你以我為戒,不要犯這樣丟人的錯誤。成見讓人狹隘。

所以面對歷史小白,最推薦的就是:
1、《易中天中華史》系列;
2、《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3、《萬曆十五年》;
4、《中國大歷史》;
5、《戰天京》;

有趣、好讀,這些書適合小白拿來培養興趣,可內容又都是深入淺出會有收穫的。見過很多人講歷史,這是一個興趣愛好,學術的爭論很正常,但很多人因為學術的討論去攻擊人,這樣的人,不足以為師,盡量避著點兒吧。多跟那些寬厚,溫和的人學習,多看書,少看網上那些帖子。

對了,《中國通史》的百集紀錄片,我覺得最適合你了。


讀歷史大概基本分成讀中國史和讀世界史,我讀史一般喜歡先讀史實(歷史敘事)再讀史觀(歷史分析)。


中國史摸索


第一階段:通俗史引導興趣


很多人讀中國史,選擇正史二十四史著手,但文言文吃力,反而易生畏難情緒,通俗史中亦有佳作,易中天寫的《易中天中華史》系列,兼顧史實與史觀,書寫簡潔行文流暢,但正是因為簡潔,加上大量史觀,所以史實相對簡略,如想充實可以選擇一個捷徑,就是聽袁騰飛的《騰飛五千年系列》講座,最好走在路上聽音頻,當聽故事和相聲,可節約時間。如果是讀完《易中天中華史》後摸清中國歷史發展脈絡後,想深入了解各個朝代的歷史,就有不同朝代的通俗史讀本,比如明朝就有大名鼎鼎的《明朝那些事》,明朝之後一直到現代可以選擇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

第二階段:不同角度和


經過第一階之後,可以進階史觀了,這裡推薦魯西奇的《何草不黃》,這本書雖然是漢書講義,但更多是教人閱讀歷史的方法,比如如何對待史料的真實性,如何通過歷史切片看整個王朝的興衰、政治體制和統治治理方式。


按照中國傳統的歷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從經濟角度看中國歷史,這裡推薦通俗讀本是吳曉波的《歷代經濟變革得失》,如果對經濟視角比較感興趣,可以繼續閱讀吳曉波《浩蕩兩千年》(古代)《跌蕩一百年》(近代)《激蕩三十年》(現代)系列,如果稍微深一點可選擇錢穆講課稿整理的《中國經濟史》。


有了經濟基礎,就要了解政治體制,可以選擇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文化方面,有秦暉《傳統十論》和東財校友張宏傑的《中國國民性演進歷程》。除了政治、經濟、文化外,葛劍雄的《統一與分裂》從地理和人口視角看歷史也非常給人啟發。


第三階段:歷史的切片


截圖歷史中一個單個因素,進行單點突破,比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


時間

此外還可以從一個歷史片段或事件看一個王朝的興衰,經典有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通過那一年的歷史看整個明朝歷史的特點和成敗。


地點

如《耶路撒冷三千年》以耶路撒冷從古到今發展歷程來講述歷史。


人物

了解歷史可以讀些人物史,以人物為突破,了解當時歷史,通俗點的有張宏傑的《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唐德剛的《袁氏當國》。


事件

茅海建《天朝的奔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也是事件史經典,通過鴉片戰爭這一事件看清朝所處的內憂外患環境和王朝衰落,對如何研究歷史代表性事件很有指導意義。

第四階段:三類外人視角看中國史


讀了中國人自己歷史,難免有些狹窄,有三類人可以幫我們藉助他人視角來看中國歷史。


第一類人是港台歷史學家,比如唐德剛的《從晚清到民國》、許倬雲《說中國》、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


第二類人是漢學家,比如大名鼎鼎的費正清有《美國與中國》,通過兩個國家的對比,來了解中國歷史,當然還有貫穿整個中國歷史的《費正清中國史》。除了費正清外,當紅的還有史景遷《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通過西方世界如何看待中國的變遷來看中國歷史的發展,還有他的《改變中國:在中國的西方顧問》寫外國人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視角都比較獨特。


第三類人就是我們的鄰居日本,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學習、研究、保存都做得很好,甚至比我們更好,如果有耐心,日本講談社出版過一套《講談社·中國史》,如果只是想了解下日本的視角可以選擇比較受歡迎的陳舜臣的作品。

世界史如何摸索?


全球史

提到讀世界史當屬大名鼎鼎的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此書也是兼顧史實與史觀,可以清晰了解世界歷史脈絡,如果想更多了解史實可以選擇《簡明新全球史》,本書史實更為詳盡,且通過政治、經濟、宗教三條線寫,較為清晰。以上兩部都是大部頭,後者雖說是簡明,但也有900多頁,如果畏難不妨上網查閱世界史脈絡,然後讀《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圖文並茂,文字少,該書通過大英博物館不同時期的世界文物,展示全球史重要時段的歷史切片,比較好讀,可作為世界史的興趣引導。


另類視角的全球史

除了正常歷史敘述外,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從地理、生物、技術視角來看自然及技術在人類歷史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吳軍《文明之光》拋棄傳統歷史王侯將相敘事方式從技術、文化視角講述人類文明發展史,音樂、繪畫、近現代科技章節尤其棒。《人類簡史》分析人類各個階段發展根本動力和原因,這幾本書都給人以全新視角看待全球史。

國家史

了解全球史的脈絡後,休閑時可觀看《大國崛起》紀錄片了解各國歷史基本情況,然後選擇感興趣的國家史作為深入了解。首先很多人肯定想了解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史,但是美國傳承的是英國文化,英國地處歐洲,所以我建議先從《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看看歐洲文化甚至是整個西方文化的起源,然後可以選擇丹·瓊斯的《金雀花王朝》了解英國史,流暢好讀,簡直享受。然後通過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了解美國近代史,如果對美國政治制度感興趣可以選擇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和劉瑜的《民主的細節》。

以上談的書,大部分以好讀有趣為主,又不失品質,因為我一直認為興趣才是閱讀最好的老師,因為我在讀史方面也仍然在門口摸索,相信入門之後,問題會引導我們走向歷史的深處。


玩歷史遊戲。推薦P社四萌系列,全面戰爭系列,帝國時代系列。
看歷史小說。
自己寫歷史小說各種查資料。
etc


只是不得不推薦一款軟體
可惜沒有中文


推薦閱讀:

數學功底究竟指的是什麼?
經濟學中的效用 (Utility) 是如何衡量的?
在經濟學的數學建模中,最重要和應用最廣的數學門類有哪些?
哪些禮儀是一個人必備的?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沉溺於遊戲?

TAG:學習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