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宋以後就很難再現南北朝劃江而治的局面?

南宋滅後,中國的政局就很難再現依靠長江天塹而形成南北兩個政權對峙的情況,是因為武器的進步使突破自然的阻隔不再困難?還是因為文化上的大一統已經形成,民族統一的版圖意識修鍊牢固?
相比之下,是否可以解釋越南的南北分裂難以維繼,很快趨於統一。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局面則可以穩固很長的時間?


具體分析南京的話,六朝的都城南京和宋之後如明前期以及民國的都城南京,看似還是同一個南京,實則已經天翻地覆。六朝時,天下的重心還在北方,南京不過是一隅小朝廷的偏安之地罷了,定都南京的優勢是長江天險、江淮河網對於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帶來的便利,主導點是對外的險要;宋之後的南京,伴隨著江南經濟的崛起以及與此同時除江南外天下其它幾乎所有板塊的衰弱,中國經濟重心徹底南移,此時的南京,主要的優勢便不再是對外的險要,而是地處長江之畔、中國最發達地區的中心帶來的對內的交通發達、統治便利。可以這麼說,宋之後的南京就好比漢唐的洛陽,北京就好比漢唐的長安,漢唐都長安其實和後世都北京一樣是諸多原因制衡迫不得已,而都洛陽則和後世都南京一樣,都城本身建在天下最發達地區的中心,可以顯著地降低統治成本,在這兩者之間,開封、杭州所代表的兩宋則是過渡期。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宋之前還有長期的南北對峙局面,宋之後,則再無這樣的場景出現了。南明、太平天國、1949年的民國,希圖於和北方政權劃江而治從來不被接受的原因就在於中國的中央政權在此時已然離不開南方,要麼南方的政權幹掉北方自己成為中央,主動負擔起對北方的義務,如明朝、民國,要麼被北方幹掉,被動負擔起對北方的義務,沒有第三個選項。北方獨立維持一個系統的國家機器的成本在宋以前是可以輕鬆接受的,但是宋之後北方政權如果不把南方拿下,就不可能養得起這麼多人。至於為什麼在北方經濟發達時,南方可以不依靠北方,而南方經濟發達時,北方卻一定需要南方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北方多務」,中國古代的威脅,尤其是亡國滅種、生死存亡的大威脅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北方,即使是近代,沙皇俄國和其後的蘇聯帶來的威脅也遠遠比遠涉重洋而來的英、美大得多,北方發達的時候可以獨立抵禦,如戰國時燕、趙、秦抵抗匈奴、東胡,如南北朝時北周、北齊抵禦突厥,而北方衰落後,就必須依靠南方共同來抵禦,南方如果做不到和北方共同抵禦,結果就是迅速和北方共同淪陷,這就是南明為什麼不能效仿晉、宋,而蔣公只能跑去台灣的原因。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長江以南地區在我國古代很長時間內都是蠻荒之地,而這其中得到了較好開發的其實也就是吳越和四川(甚至四川在很長時間內不被認為是「南方」),而四川是不在長江防線的範圍內的,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守衛長江的直接目的是保住長江中下游的武漢、上海、杭州、南京等重要城市。而這些城市距離長江一線的距離都不遠,甚至可以說,到了以長江為防線時,這些核心地域反而就成了主戰場,相當於直接堵在家門口乃至於到家裡干仗,這仗打著打著不管勝敗南方勢力必亡,因為你已經喪失經濟支撐點了。所以,其實嚴格意義上,並沒有能成功地「劃(長)江而治」的局面出現。

再其次,長江其實一直以來都不是能夠有效阻擋北方軍勢的自然險阻。軍事上一直有「守江必守淮」的說法,我國歷史上兩次大的南北對峙,南北朝和南宋,其實主戰場都是淮河一線,如果淮河流域被來自北方的勢力奪取了,而這個勢力又想向江南進軍,那麼南方的勢力一般來說就只有招架之功,且一般會隨著長江防線被突破而迅速崩潰。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隋文帝滅亡陳朝、宋太祖統一中國、元朝滅亡南宋。

宋之後只有三個封建王朝,在這其中可能出現南北對峙狀況的只有明代,而明代為什麼沒能保住南明小朝廷呢?

我們知道,對峙要求雙方能夠形成均勢,下面來分析一下歷史上的南北均勢是怎麼形成的。
南北朝時期,北方雖然被諸胡佔據,但是很長時間內難以形成一個統合的力量,北方各個勢力之間互相攻殺不止,而南方也內亂不斷,可以說南北雙方都很難集中力量對付對方,此為均勢之所在。而一旦南北中的一方完成力量整合,立馬就會出現大規模且戰果不菲的南征或北伐。南征屢屢失敗,因為北方總是做不到內部的完全統一且還要面對來自更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壓力,而南方北伐的屢次失敗,則是由於當時南方的經濟實力完全無法支撐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南宋時的南北對峙,其出現的真實原因並非宋的國力弱小而是因為上層統治者的腦殘決策失誤:靖康之恥本身就是趙宋官家自己作死出來的,而後來岳飛北伐也是趙構扯後腿,失去了在金國完成對北方力量有效統合控制前的最好機會。而自唐代以來,南方地區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開發,因而此時,南北雙方在一方不作死或者說還沒腐爛透的情況下,另一方已經無法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來完成對另一方的軍事征服。
而明末為什麼沒有形成南北均勢呢?理論上,此時南方的經濟實力已經強於北方,是不至於敗的那麼乾脆的。但出現這種情況,就是我上面說的,是南明小朝廷自己作死+腐爛透。南明基本是完全繼承了明朝二百多年的積弊,內部矛盾極其尖銳,不論是貧富矛盾,還是朝堂上的黨爭都夠一個國家喝一壺了;相比而言,南宋時趙宋立國不過一百多年,別的不說,首先土地集中就在一個可以忍受的範圍內,起碼經濟矛盾並不尖銳,而靖康中原有朝堂格局被一舉清空,貫徹北宋後半期的新舊黨爭也被外部消滅。同時當時南方也存在著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活動,再加上張獻忠的流竄性破壞,更使得南明政府的經濟,軍事實力受到了極大的損耗以及牽制。而反觀滿清,在入關前其統治階級就已經相當程度的漢化,且有相對明確的施政方針,也遠非之前的幾個北方游牧政權可比,南北的「勢」有了如此巨大的差距,也就難怪南明短命了。

其實明朝之所以能基本完整地撐二百多年,我個人認為在軍事上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並非一句空話,這並不是說明代皇帝覺悟高,而是因為皇帝在北方(甚至就直接處在二線戰場上,一旦一線被突破就要直面北方的兵鋒),那麼整個國家對北方的軍事經濟支持都更加有力,不論糧食財富還是兵力都被堆積在北方,且客觀上在北方建立了一個「在政治上絕對不能陷落的要塞」,使得農耕文明面對游牧民族時最大的劣勢——力量整合困難——被以極大的損耗為代價抹平了(漕運一向是一個損耗巨大的活動),而這種損耗如果不是因為皇帝以及所有高級官僚的需要是很難堅持下來的。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北京多次遭到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攻擊,沒有陷落的重大原因就是在此。其實我們大可假設,如果沒有成祖遷都北京,或許也先(就是打土木堡那位)時,或許俺答時,明朝就變南明了。如此也能看出成祖遷都北京在客觀上的正確性。

至於之後的國共時期,已經到了現代戰爭,地理上的艱難險阻已經很容易克服了,也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


西到關中漢中,東到泰山膠東,北到幽燕太原,南到南陽淮河。三國以前,這一大片是兩漢帝國的基本盤,也是中華文明的基本盤。

秦始皇、漢高祖、光武帝,他們統一中國的主戰場基本都在這個範圍內。可以說,這個時期就是得江北黃河便得天下,南方的發展很不充分。


可是東漢以後,以蜀中、荊襄、浙北(那時候這裡還差一些)為代表的長江以南為代表的地區發展起來了。

可是東漢以後,以蜀中、荊襄、浙北(那時候這裡還差一些)為代表的長江以南為代表的地區發展起來了。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
吳國有52.3萬戶,230萬人,
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吳蜀兩國面積不比魏國小,但人口差太多,可是如果倒退一百年,南方人口根本就支撐不起這兩個國家,這已經是很大進步了。

一方面由於生產力不夠發達,原本有限的南北交通已經無法將已經發展起來的南方和北方聯繫在一起。一方面地方豪強和世家大族的發展,分裂已經不了逆轉。

西晉的統一,只是曇花一現。

之後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南北分裂更加不了逆轉。不過由於之前說的兩個原因,不管是得一時風頭的南方軍閥還是已經漢化的北方政權,都無法統一南北。

從195年天下分裂到580年隋滅陳,一共385年,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南北漸漸再次連在一起,之後隋煬帝修了大運河,從此將南中國和北中國連接成不可分割的一體。

自此以後,南北長期分裂不再可能。但一種情況除外,就是民族矛盾,華夷之辨 民族矛盾可比長江蜀山還天塹。所以宋朝即使一度丟了淮南,仍然能夠扛住女真南下。

再一次南北分裂就是元末和南明了,可蒙古貴族和南明那幫人太不爭氣了,有人禍的原因在裡面。


最根本的還是經濟原因。

東漢末年時期:
曹老闆大力推行屯田制,恢復了黃河流域的經濟,讓洛陽重新成為經濟和政治中心;
劉皇叔落戶益州,益州在末年戰亂中破壞有限,加上土地肥沃人口充足,圍繞著都江堰中心的農業發展策略,使得成都經濟發展迅速;
孫十萬的江南也穩定發展,建康也成為南方的中心城市。

巴蜀地區、江南地區和黃河地區逐漸形成三個成熟經濟區,並且可以彼此抗衡。經濟上的對峙慢慢演化為地理上的對峙,這是三國形成的經濟基礎。不過總體來說,黃河經濟區還是比巴蜀地區和江南地區都要繁榮不少,這也是魏晉後來實現統一的原因。

八王之亂過後,北方尤其是黃河經濟區遭到長期破壞,而長江經濟區則穩定發展,此消彼長過程中,南北經濟的差距越來越小。到東晉時期,南方基本形成了以江南為主的經濟區。從經濟上來看,我國正式形成了南北經濟對峙的局面,這也是之後持續了一百多年的南北朝對峙的基礎。

早唐時期,南北還是均衡發展的,北方有洛陽長安,南方有揚州成都,關中地區和長江流域都非常繁榮,而經濟重心還是集中在北方黃河流域;
中唐時期,安史之亂嚴重破壞了北方經濟,南北經濟地位開始逆轉,這個時候,中國的經濟重心正式南移。

到北宋時期,南方的人口戶數、糧食產量、紡織業、商業等均壓倒性超過北方,中國經濟重心完成了徹底的南移,中國古時經濟南強北弱正式成為定局。

宋朝之後,沒有了經濟基礎作為支撐,自然也再難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了。


因為歷史太短。本身就沒幾次機會。。。就像拋硬幣連續拋了四五次正面。為什麼拋不出背面呢。。。


東漢後期到宋以前,是士族地主、封建莊園主導,對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有很大的離心力,三國時期正是他們發展壯大的階段。所以依靠門閥士族為支柱的西晉就享年不永。五代以後,分散的莊田,出自凡下的庶族地主,只能依靠強有力的封建國家來保障他們的利益,而不足左右皇權的社會實力。儘管在一段時間裡,握有重兵的軍閥可以要挾朝廷,甚至稱王稱帝,但這種趨勢終究不能長久。所以,五代王朝像走馬燈似的更換,藩鎮的財富朝夕易主、瞬息轉手,封建秩序到了無法維持的地步,物極必反,統一代替了割據,而中原地區自行分裂之局從此基本不復見於中國封建時代的歷史。


因為這條江已經被欽定了


什麼叫民族統一,除了三國,其他分裂都是少數民族南下造成的。

為什麼元以前,兵鋒只能指到秦嶺淮河?

第一,攻略更西面,納入西藏,從側翼包抄。以前,只有北面防線,後來必須兵分兩路,而北方力量機動力高於南方。


70年前貌似有過那麼一會兒


元朝的海運第一次比漕運更便捷地溝通南北。
明清之際,皮島總兵毛文龍的敵後游擊戰、孔有德渡海叛逃降清、任辰戰爭中朝鮮烏龜船、鄭和七下西洋……
南北對峙的長江天險不復存在啊!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政治 | 國家 | 地域 | 政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