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弟子規》?

總 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 則 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則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丑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斗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泛 愛 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親 仁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余 力 學 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房室清 牆壁凈 几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總有人說,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弟子規》雖然不是聖訓,但不至於一棒子打死。
理是這麼個理,但是其精華還是太少了,糟粕還是太多了。
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啃不完,非要摳《弟子規》里那麼一點點的所謂精華部分,有意思嗎?
打個比方,你現在每天有數不完的瓜果蔬菜可以吃,你非得拿個刀,雕個爛杏,還說:「這杏雖然全腐爛了,但是我剝了皮肉,掰開果核,裡面杏仁總該是可以吃一點吧。畢竟這爛杏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
《論語》之類也要批判地看,卻對《弟子規》之類的垃圾頂禮膜拜,我真是給這幫受馬克思主義教育的人跪了。



啪啪啪

(出處見水印,侵刪)


某位土豪家長給學校買了一千多本《弟子規》,希望每天的晨讀前能讀讀這個東西。我看了一遍後對孩子們說:讀可以,別讓我看見。
班主任,就是任性。


因為論語啊三字經啊等等等等都有專門的人來注釋來解釋了
古往今來都解釋透了

只好找個偏門的來鼓吹好騙錢了

PS:二十四孝
文革的時候,有個老頭經常說二十四孝,把學生們噁心的夠嗆
學生們冬天把他抬到湖邊,說我們打聽了,你媽病了,你來表演一個卧冰求鯉
嚇唬了一頓

後來這貨回來大病一場,以後再也不提二十四孝了

再PS:他們給屌絲們宣傳的是二十四孝,自己學的,是孝經
是讓你們屌絲們去乾的!!

最後PS:不過是賺錢的工具而已


傳統文化本身不害人,一「熱」就很麻煩。冷的時候,愛看的人看,不愛的人不看。社會上一熱,從讀書少年到少年的家長很難坐得住,傳統,聽起來就正派高深,文化,更是亮閃閃的好詞兒,誰不想有文化呢?

我們老家的農民們也坐不住了,可是他們本身就是農民啊,字兒都認不了幾個,好好學學認字讀書科學種田該多好,沒人學,要學傳統文化。村長說傳統文化是個啥呀?村裡有個能人會上網,下載了二十四孝圖,找人刷到了牆上。埋兒卧冰啥的在理不在理先不說,這幾十張畫吭吭哧哧畫完,無非是想說個「孝」字,國家聰明就聰明在這兒,只提倡傳統文化還沒說那麼細呢,農民自己就把二十四孝給畫好了,養兒防老,誰也別虧了爹娘啊,得,主動給國家省養老金了。

我去一個縣裡的幹部家裡做客,這人以前是廠里的工人,學修拖拉機的,技術突出,人也正派,當了幹部也很清白。這人就一個毛病,熱愛傳統文化,給孩子買了三國紅樓水滸傳就算了,還從小逼著閨女背《女兒經》,說這樣閨女長大一定特有氣質。《女兒經》可是一本奇書啊,只要頭腦清醒的現代女性,翻開這本書,不可能不反胃鬧心,「夫無嗣,勸娶妾,繼宗祀,最為切」,「遵三從,行四德,習禮義,難盡說」,什麼鬼?

《弟子規》和《女兒經》類似,甚至格式都差不多,目的也一樣,培養男孩女孩的社會意識,方便融入社會生活。裡面的內容本身在當時大部分都是有合理性的,代表了當時主流的道德觀念、生活智慧和意識形態,和現在中小學生守則裡面講的「熱愛祖國,擁護啥啥啥的領導,團結友愛,預防近視」差不多。站在我們這個時代回去嘲笑奚落自可不必,其中的修辭掌故等文史信息拿來研究都是可以的,甚至其中的思想觀念、價值觀也可以拿來討論,只是萬不該給孩子們讀,尤其不能讓以下兩種人給孩子讀:沒文化的家長和別有用心的商人。

中國傳統社會是小農經濟,自有一套與其配合的文化、知識和倫理,而掌握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當時的日常生活與今天不同,但需要解決的問題與今天並無二致:家長理短、收租納糧、勞役抽丁、讀書取仕,都是真實的繞不開的生活,就像今天的家庭生活、工商稅務、理財教育、衛生保健一樣。《弟子規》也好,《女兒經》也好,作為啟蒙讀物,起的就是這麼個作用,讓孩子們懂一點社會常識而已,它們的出現有它們的合理性。《女兒經》里也不全是宗法規訓,還有「我家富,莫欺貧,借物件,就奉承,應他急,感我情」、「丈夫窮,莫生瞋,夫子貴,莫驕矜」。《弟子規》也不全是禮教束縛,還有「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丑」、「用人物, 須明求 ,倘 不問, 即為偷」,持家之道,待客之道,修身之道,像一個個小的tips。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用這些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積攢下來的傳統價值觀來教育今天的兒童,實在是過於冒險。給孩子看的電視劇動畫面,只要有一個鏡頭露點,廣電總局或家長立刻就慌了,可是你們給孩子讀的書里,那麼多複雜的匪夷所思的內容,為何就不擔心了呢?尊卑高下,三從四德,和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和觀念已經格格不入了,我們應該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尊嚴、有擔當、性格健全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別說幾本奇奇怪怪的古人的課本了,集當今頂尖教育專家之智慧,在一個負責任的教育制度下,付出無數的愛,還有可能失敗。教育和其他領域一樣,沒有捷徑。

我對傳統文化是非常感興趣的,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有價值的內容非常多,而且由於文化的紐帶,我們讀起古書會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正因為如此,我對近些年的國學熱更感警惕,這背後很可能有巨大的陰謀。


《弟子規》應該有一個更加準確的名字,叫做《通往奴役之路》。

其實這套東西的受眾,就其初衷而言,應該是統治階級的下一輩。例如裡面有言:「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想想看,什麼樣的人有「婢僕」?當然是統治階級,至少是經濟條件較好的中上階層。而現在一些人把這些東西拿出來給平民子弟灌輸,就其心可誅了。

現在這套東西顯然是有部門在推動的。比如下圖,是林妙可在國子監帶領小朋友們唱弟子規。參與人數達到300人,這顯然不是什麼自發行為。

要知道,當突出強調「孝悌」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要進行奴化教育了。以《弟子規》為例,開篇就叫「入則孝」、「出則弟」,從具體內容看,子女在父母面前,少年郎在長者面前,幾乎毫無尊嚴可言,完全是搞尊卑有序的那一套。你要明白,這是一套啟蒙讀物,當一個小孩子從小就接受了在家聽從父母,在外聽從長者這一套東西之後,日後走上工作崗位,很自然的就把「父母」、「長者」替換成了「首長」、「老闆」,這樣一來,這個人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以下這套東西。


其實子女對父母的感情是自然而然的,即使要強調孝敬,也應以感念養育之恩,恪盡贍養之責為根本,何必要灌輸盲從?同樣的,長者相對於少年郎的權威,也無非來自於其寶貴的人生經驗,何必要灌輸卑躬屈膝那套?

這麼講,無非是循序漸進的達到奴化的效果。我直接跟你說,你對官員、對老闆要遵從「為首長服務的藝術」,一個天性善良的孩子自然不可能認同:我是人,他也是人,憑什麼他高人一等?所以,就需要從一些看似正確的角度入手,循循善誘,最好的抓手就是父子親情,先告訴你要孝敬父母,你覺得沒錯,再告訴你要尊重兄長,你覺得沒錯,再告訴你他們都是長者吧,所以你要尊敬長者,你要還覺得沒錯,就進坑了。

至於後面的「謹」、「信」等部分,基本上是一些行為規範,例如一些晚睡早起身體好,飯前便後要洗手的大道理,這些問題倒不是很大,但任何一個幼兒園老師都有100種辦法教會小孩子洗手,根本用不著背這對東西。

而真正貫徹落實《弟子規》最到位的地方在哪裡?首先是北朝鮮,其次是南朝鮮。
怎樣看待朝鮮的世襲制?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一本清朝的老教材而已。有些風靡一時的東西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並不是因為它本身變壞了,而僅僅是因為屬於它的時代過去了。
《弟子規》在它誕生的年代無疑是一本優秀的蒙學讀物,它把儒家的經典教義編成語錄歌的形式,提高了私塾先生的教學效率,因而廣受歡迎(類似的事情咱們在上世紀60年代也沒少干)。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弟子規》不是類似《懺悔錄》這樣的哲學書籍,而是類似《三點一測》或《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這樣的教輔書籍。我們不會去探討《三點一測》裡面有多少精華、多少糟粕,我們僅僅關心它是否能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弟子規》本身是沒有自己的精神內核的,它僅僅是官方教科書的某種縮寫版。書中的思想再好,也不能歸功於作者李秀才;反過來,書中的思想再差,板子也不該打在李秀才的屁股上。因為所有的思想都不是源於《弟子規》本身,而是源於它背後那個龐大的封建官方話語體系。
所以,當我們回到《弟子規》最初的面目,把它當作一本學習儒家思想的入門讀物,就會發現它是好的。但問題在於,清朝的蒙童學《弟子規》,目的很明確,是為了學好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那我們的孩子學習《弟子規》是為了什麼呢?
教科書都不在了,還抱著《三點一測》幹嘛呢?
教科書為什麼會都不在了呢?因為它落後於時代,被淘汰了唄。的確,經典中有很多前人留下的智慧財產,這是無可否認的。歷史上被淘汰的東西幾乎都不是一無是處。比如馬車並不是因為不能拉貨而被淘汰,僅僅是因為火車的效率更高罷了。封建思想也不全然是錯誤的,但既然我們有了更現代化的價值體系,為什麼還要去故紙堆里刨寶貝呢?
具體到《弟子規》來講,不少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道理當然是好的,但是要教小孩這些道理完全沒有必要通過這些佶屈聱牙的文字來實現。父母跟孩子的互動、情感的交流比什麼空洞的說教都要有效。我見過很多關於嬰幼兒情感發育的心理學研究,可從沒發現通過灌輸某篇文字能達到什麼效果。心理醫生診斷的時候也不會告訴你,因為你當初沒給孩子念《弟子規》,所以導致了孩子的心理障礙。話說回來,要是教育孩子是靠念一篇古文這麼簡單的方法就能做好的,那倒是人類的福音。
如果說認為讀《弟子規》能提高孩子的識字水平,那倒不如教孩子念《笠翁對韻》,「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有圖有畫有知識有概念,這不比乾巴巴的「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強得多?中國啥都缺,就是不缺好詩文。
更何況《弟子規》里還摻進來不少三聚氰胺,像什麼「非聖書,屏勿視」,你要怎麼跟孩子解釋呢?語文課本是不是聖書?物理課本是不是聖書?都屏勿視了那也就不用上學了。「親有疾, 葯先嘗」,這符合現代醫學的精神嗎?別等下孩子孝順了,科學常識沒了。我就不用提後面那些什麼「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這些大話了,別說小孩子,你們自己有幾個能做到?
封建時代的孝遠遠超出我們現代人的想像。舉幾個「二十四孝」的例子,如埋兒奉母,為了孝順老母親能把自己兒子活埋了;蘆衣順母,被後媽虐待也得乖乖忍著;刻木事親,把已經死了的父母刻成木頭人,每天伺候吃喝拉撒(我懷疑這個是精神病)。且不說裡面充斥著大量的封建迷信,比如郭巨活埋兒子的時候挖到老天送給他的一壇金子,單是這麼個孝法,就無法讓現代人認同。在灌輸給小孩之前,請確保你真的明白你將要灌輸給他的是什麼玩意。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過去了就要學會放下。你是堂吉訶德不要緊,你不要把你的孩子變成你的桑丘。


前頭加幾句。這個題有幾個人提出了一些話來打我的臉,比如說:你通篇只提了兩句弟子規原文,肯定沒看完就來瞎比比;又比如,弟子規難道就沒有可取之處,為啥你們這群XX就看不出好來。

其一,我想說,又不是說十三經註疏這樣的東西,一本弟子規幾個字,最早高中的時候學校校報上就看過了,後來很多地方猝不及防看到多次,遇到弟子規販子若干次,被網上言國學必稱弟子規的噁心過若干次。

引用少說明沒看過,這話真是醉了。

其二,其實原答案不想說的太有戾氣。其實對我來說,該書於孝悌等處的問題倒在其次,我個人討厭它,最簡單直接的理由就是,看不上弟子規這麼差的書。一個鄉里土秀才的東西,給蒙童上課就算了,捧到比論語名氣還大了,這不是咄咄怪事么。給蒙童看都嫌陳舊板腐,大學生還有這個選修課,真是醉了,難不成放著四書在那裡留著生蛆么。

再就是,一本書有可取之處,就該全國上下捧成國學必讀,各大高校紛紛開設選修課?為什麼不開設小時代研讀課,拜金算個毛線,你不知道小四多麼努力么。

----------------以下是原答案---------------------------

來淺談一點。

我個人是十分反感《弟子規》這樣的書的,然而其書出於其時,在道理上卻是說得通的。社會發展到那一步,文化扭曲到那一步,就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書。

我所反感的,是現如今這樣的社會裡,卻仍然在流行這樣被扭曲之後的東西。我反感《弟子規》,和反感女德班這些,是一個道理。社會上流行這些東西,並不能和國學興盛什麼的聯繫在一起。

《弟子規》不過對《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麼一句的闡發。但是闡發的如何呢?看上去是更加細緻了,細緻到了如何坐卧起居接物待人,其實明顯過猶不及,如何過猶不及?其實《弟子規》少說還算,說的太多,其實更是反映了孔子一路被解釋幾千年後終於僵化的狀態。

我想要引自己之前一個答案來佐證:

我覺得夫子的重視孝道,和後世的重視孝道,是不大一樣的。夫子的孝道,是發乎心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靠什麼來維繫?夫子給出的答案是孝悌,一個人生下來,最先接觸的是母親、父親,繼而外擴到家人、親人、朋友、社會,對自己的父母家人持有怎麼樣的態度和感情,是一個人的倫理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於他人交際的基礎。《論語》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亂者,鮮矣。」正是這種理念的體現。

由孝悌構建出的,是內對父母孝順,外對朋友信義,上對君王忠誠,幾千年的農業社會,社會結構其實是搭建在這樣的人際關係之上的。

所以一旦一種德行成為了倫理的基石,那麼它的異化就是在所難免的。統治者需要推崇這樣一種德行來維繫整個社會的穩定,從農村的家庭到宗族,再到整個社會,孝順成了社會最提倡的美德,二十四孝被當作範本大加頌揚,從這樣的行為中,其實我看到的並不是原生的發自人性的孝了,而是讓我看到了古時候的雷鋒張海迪們,有了造神運動的痕迹,孝的地位越來越讓位給順字,所謂的父慈子孝的前半截就不那麼重要了。

那麼問題來了,父慈子孝這個概念是合乎心理的,子感於父之慈而孝。而後來的無論父母如何,都應該孝且順,就是反人性的了,《弟子規》有:「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其中滋味,頗可玩味。夫子尚且不同意以德報怨,而易之以以直報怨,這裡的父憎子孝,是怎麼來的?《孟子》中提到舜於父母於其弟,我看更多也是一個[直]字,不怨,但和發乎心的孝,不一樣。

我一直認為,人們孝與否,是源自於人性的,而不是源自於社會輿論的提倡,父母生我養我,含辛茹苦,我理應以孝對待,這是最基本的情感了。而這樣的情感,才是夫子推崇的(父慈子孝),倫理上的價值,是基於人性自然而然可以達到的。

但是我見到的是什麼情況呢?反過來了,原生的感情訴求變成了強制性的要求。很多朋友的父母其實是覺得我生了你,你就必須對我如何,為了這個孝道,你必須要做出什麼犧牲,你要光耀爸媽的面子,你要對爸媽好,以後你賺錢了給不給爸媽買這個那個……這樣的孝道,其實是反人性的,之前曾經知道豆瓣有個【父母皆禍害】的小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裡面那些孩子們的故事,孝道二字以及背後的道德綁架帶來的家庭悲劇其實並不少。

這樣的本末倒置很可怕,說禮教的本意是好的,以禮教化萬民。但是為什麼到了民國,加在禮教二字之前的定語卻變成了【吃人的】?真的是夫子的學說不好么?

再扯遠一點,這種孝道其實是滿足了中國人的信仰需求的。我以前和一個朋友談話,朋友說,其實中國人唯一的宗教就是祖先崇拜。求祖宗保佑後人如何如何,樂此不疲。而所有的宗教到了中國,變成有中國特色的某教之後,不管這種宗教原來具備保佑這個功能與否,都紛紛變成了求保佑,求佛祖保佑菩薩保佑,到了全能神三贖基督,無非還是求保佑。

答主老家是晉南農村的,前年祖母去世曾完整的經歷了一次喪葬禮儀,之後發現,除了喪葬之外,幾乎所有的禮儀都像是玩耍了,最基本的停靈前的香火不可以斷掉,七天七夜守靈,到抬棺材一路上不許棺材落地……最誇張的是,打開我爺爺的墓室(是夫妻合葬),我爸特地觀察了墓室一角的罐子,罐子里是我爺爺十幾年前去世的時候停靈七天的祭祀食物,有說法說罐子里的液體是澄清的,家裡人後代就順利,如果是渾濁的,則不好。我爸上來說是清的,一家人都很開心。

在現如今,如嫁娶上樑這些事情的禮節都在不斷消亡,而喪葬上,卻是一如既往的嚴格,經歷了那七八天,我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都覺得體力吃不消。雖然舊社會在加速的崩壞,但孝道到如今依舊是維繫農村人際關係的基石。

說孝道是發乎心的不假,但是我目力所及的,其實很多人並不是孝順的人,但是為了社會輿論,或者為了祖先的保佑,而偽裝成了自己是孝順的。通過我奶奶的葬禮,發現了我們家的好些親戚其實是不孝順的,而且是不孝順的出奇,但是在面對外人的時候,面對我們小輩的時候,嘴上還是不斷宣傳著自己的孝順,宣傳著一家人血濃於水,潛台詞我看無外乎你們小輩將來有本事了別忘了我們這些親戚。

這樣的【孝道】讓我覺得可怕。我想夫子要是穿越到現代,面對這樣的孝道,他的表情肯定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弟子規》之流,可以休矣。

PS,今天看了一個新聞:六安街頭公益廣告"埋兒奉母"被指愚孝 安裝單位將替換 ,觸目驚心。


先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才有天下無不是的君父。

-


以下是方舟子推薦的文章【《弟子規》的傳播是場騙局?
原文地址:《弟子規》的傳播是場騙局?

按:只要微博上隨便一搜,就會發現無數的學校和企業在讀《弟子規》,把它當作中國古代「蒙學經典」。《弟子規》誕生於清代,而做清代文獻研究的黃曉丹老師,接觸了大量清代的詩文集、傳記和家譜,卻從來沒看到過哪裡提到《弟子規》。她問及研究民國文獻的朋友、讀過大量現代學者的回憶錄和傳記的朋友,發現他們也都從未見過《弟子規》。那麼,這個據說是「傳統蒙學經典」的《弟子規》到底為什麼避開了我們的視野呢?


今天,就分享黃曉丹老師在剛剛過去不久的首屆「親近母語」《兒童傳統文化教育論壇》上的講稿,讓我們看看《弟子規》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又是怎麼在近幾年大張旗鼓地流行起來的。

《弟子規》在古代是賢人君子們少年時代的啟蒙讀物嗎?


海峽兩岸的研究生把《弟子規》拿來做碩士論文時,都會碰到兩個問題,第一,作者的生平很不清楚;第二,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及解放後一直到2000年,對《弟子規》的研究文獻都太少。


《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絳州的一位秀才,因為沒有中舉,也沒有其他學術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時代人對於他的記錄很少。台灣師範大學的劉雅苓同學在她的碩士論文里比對了各家的觀點,大致確定李毓秀生於順治四年(1647)、卒於雍正七年(1729)。東北師範大學的周明傑同學在他的碩士論文里羅列了大陸館藏的《弟子規》的十二個版本,其中最早的一個刊刻於咸豐六年(1856),而劉雅苓同學在台灣收集到了四個版本,最早的一個刊刻於同治五年(1866)。這告訴我們兩點:第一,《弟子規》在作者死後一百多年才被人們注意到;第二,《弟子規》的出版其實是在鴉片戰爭之後,是近代的事。


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國歷史紀年圖,會發現李毓秀生活的年代和《弟子規》的出版物能在市面上找到的年代,都處於中國古代史的最尾端,所以宣傳中說「古代出現了那麼多賢人君子,寫下那麼多唐詩宋詞,都是因為古人從小讀《弟子規》」這是不合適的。


另外一件我覺得奇怪的事情是,不管台灣還是大陸,所有人要證明《弟子規》曾經很流行,就引用這句話「《弟子規》編成後,因其通俗易懂,易於背誦,甚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還將其定為私塾、義學的必讀教材,甚至作為『勸善』書籍,在祠堂、茶館、書館中進行宣講,使其廣為流傳」。事實上這句話的源頭是1974年3月,發表在《天津師院學報》上的《&<弟子規&>宣揚了什麼》。作為批判文章,「廣為流傳」的說法有誇大和臆測的嫌疑,但是其中說「在祠堂、茶館、書館中進行宣講」大概是有根據的。我在《四庫大系系列資料庫》9153種書里,檢索《弟子規》,只找到兩條文獻。說明它真的沒有很廣為流傳。但檢出的一條文獻說:「勞乃宣,字玉初,浙江桐鄉人。同治十年進士,……任吳橋,創里塾,農事畢,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規、小學內篇、聖諭廣訓諸書,歲盡始罷」(《清史稿·勞乃宣傳》)。


這兩條文獻對照,告訴我們,《弟子規》在最初的使用環境是祠堂、茶館、書館,使用對象是幹完農活的成年人。這又解釋了我的兩個疑惑:第一,為什麼我看過的所有清代詩人的自傳都說自己是從論語、詩經、唐詩開蒙的,因為《弟子規》的適用範圍是社會下層;第二,為什麼《弟子規》裡面對兒童的童真童趣沒有一點欣賞的意味,因為它本來就不是專門寫給兒童的。

我們再回到《清史稿》去看勞乃宣使用《弟子規》的效果,就會發現,他遇到的問題是原先那些成年農民不識字也看不懂政府的法令,經常幹些違法的事,學了弟子規之後,能讀一些法令了,不違法了。那我就要問了,今天我們為什麼要拿一本近代才被注意到的,主要用於向那些被剝奪了更高發展要求的農民勸善的行為規範,來作為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的依據呢?李白杜甫沒有讀過它、清代的知識階層也不讀它,它在今天是不是被捧到了太高的位置?

那麼我們來看看,它是從何時開始被捧高的。我們看這張圖,是中國期刊網上以「弟子規」和「三字經」分別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的結果。從1956-2000年之間幾乎沒有人提到弟子規,但從2004年開始,它就飛速上漲,到2008年曝光率超過「三字經」。2004年之後的十年間,「三字經」的使用率膨脹了2.4倍,而「弟子規」的使用率膨脹了70倍。它在文獻資料庫中的檢出率對應著它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在最近十年里,遠遠超出《三字經》和《論語》。台灣的情況也差不多,台灣師範大學的劉雅苓就說,《弟子規》研究,是到民國八十八年(2000)才得到重視。


《弟子規》在今天為什麼一下就走紅了?


那麼,99年到04年之間發生了什麼?《弟子規》為什麼一下子就走紅了?故事要從台灣說起。九十年代,台灣迎來了解嚴後的教育自由化時代,1991年,儒家經典正式從台灣的教育制度中失去獨尊的地位。1991年10月17日《聯合報》有一則新聞報道此事,新聞題目是《兼容並蓄諸子百家,不再專攻四書內容,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決定重編》。因為官方減少提供儒家教育,那麼那些原本就喜歡儒家教育的人,就只能在民間結成團體了。同時,因為九十年代台灣教育在理念上實行「社會觀念鬆綁」和「多元文化教育」,在技術上支持「彈性課時」和「在家上學」,因此不管你是結成基督教教育團體,還是佛教教育團體,還是讀經教育團體,都比較容易。


因為政府減少提供儒家教育,民間就湧起力量彌補這一真空,就在1991年台灣教育部停止《四書》為中學唯一文化基本教材的同時,民間就有人在家自己教讀經了。王財貴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二十年間,王財貴的讀經書目其實是有窄化的趨勢,最初他的讀經書目包括中西經典,但後來為了「便利、普及、實效、實證」的目的多次修訂,真正普遍得到實施的,讀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規》。而同時台灣各種宗教團體也希望借著讀經來擴大自己的聲譽。在1993-2000年之間,台灣天帝教、一貫道、佛教的各種組織都捐印了大量讀經手冊和書籍。而這些宗教團體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簡短、不涉及形而上辯論的《弟子規》。十年前,大部分人獲得的第一本《弟子規》都是從佛教寺院里拿來結緣的。

但《弟子規》在大陸的流行,更要歸功於凈空法師。2004年,凈空的「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江西廬江湯池奠基,2006年開始對外招生。到2008年解散之間,總共耗資2億。湯池實驗號稱僅僅讀弟子規就可以使犯罪率降低、離婚率降低、外出打工的人回歸鄉土、婆媳不吵架以及夜不閉戶。這個理想也吸引了大量尋求心靈寄託的現代人,在06-08年之間,大量的白領辭去工作從北上廣奔赴湯池。(可參照南周報導《離開「孔子」的日子》南方周末 - 離開「孔子」的日子)


我們講了這麼多,說《弟子規》寫出來是到鴉片戰爭後,流行起來更要到二十一世紀,無外乎就在證明,它並不是「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那麼,「兒童傳統文化教育」到底是什麼呢?有同學在寫關於傳統蒙學的碩士論文時,綜合了十位學者的觀點,發現他們說得都差不多,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異議,就是分為五類。用鄭振鐸先生的命名法,就是「倫理、故事、識字、常識、詩歌」五類。而且在每類之中,都有十分豐富的文本可供使用。我自己是讀古代文學的,我知道在中國的古代典籍中有多麼大量的故事、常識、詩歌。我自己是一個小孩的時候就被這種東西迷住了。因此我想說,傳統蒙學是非常豐富的,《弟子規》頂多屬於其中「倫理類」文本里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不大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以為「兒童傳統文化教育」就是把一千多字的《弟子規》讀個五百遍一千遍的話,不要說不能培養一個合格的現代兒童,也遠遠不夠培養一個合格的古代兒童。這樣的小孩就是放到古代,也是一個只會複述一些僵化的道理,而不知道自然知識、生活常識、不會講故事,不懂得鑒賞詩歌,沒有用處,沒有趣味的人。他在古代也不會受歡迎的。


結論:為什麼說《弟子規》會給現代人帶來的心靈衝突?

那麼我這部分其實要想講兩個結論:第一,《弟子規》不能代表傳統蒙學的全貌,要防止對傳統兒童教育的窄化;第二,傳統中本身存在很多互相對抗互相補充的因素,這是傳統不斷煥發生機的動力來源,要防止對傳統的極端化。因為它極端化的一天,就是死亡的那一天。


有人問:「《弟子規》不屬於傳統經典,那麼有沒有可能,它正是因為符合了某種現代性的需要,而具有被重新經典化的可能呢」?就我自己而言,我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我覺得一個時代的文化狀況中有三個必須得到平衡的訴求:過去傳統文化資源的如實繼承;當下物質和精神需求的滿足;未來發展潛能的醞釀。


首先,說古代的賢達都是讀了《弟子規》才成為賢達的,這就不如實;


其次,要談當下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滿足就要談到現代的兒童觀。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來說,「童年」是被發現的,在現代之前,所有國家所有文化,都不認為童年具有獨立的價值。在那時候,文化假設童年只是成人的準備期,童年縮得越短越好,兒童越像成人就越得到表彰。但是在現代社會中,「童年」被賦予了獨立的價值,隨之衍生的,就是兒科學、兒童教育、兒童文學、兒童心理學等學科的產生,以及專門的童裝、兒童語言、兒童遊戲場所、兒童保護法案的出現。現代心理學,不管是皮亞傑還是艾瑞克森,他們都認為你人為縮短童年期,就會帶來不可更改的創傷,發展就沒有後勁,潛能就沒法實現。因為這個前提假設是根本不同的,你無法在一個「童年具有獨立的、不可替代的價值」的假設之下,去執行一種僅僅著眼於訓導兒童成為成人的行為規範。


第三,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性而言,當下社會以及未來社會,已經不可避免地告別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社會,兒童必須學習如何在陌生人社會中與人合理合法相處的技能。


因此我最後要談到學習《弟子規》這樣的文本會給現代人帶來的心靈衝突。我並不覺得讀《論語》會導致這樣的衝突。


當涉及到那些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的內容時,《論語》和《弟子規》帶來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因為《論語》不是一個行為規範,而是一個建議。論語基本上是講一個大致的道理,孔子從來不越出他的時代和處境隔著幾千年的社會落差直接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而且《論語》之中具備著多個聲部,使得你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個恰當的建議。所以當現代人讀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時候,我們不會有焦慮覺得不要坐在凳子上了,趕快去弄一張席子鋪在地上。但是《弟子規》每句都是在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哪怕他完全不知道你是誰,你的具體處境是怎樣委屈的,它依然以強烈的訓導口吻和死板規定對你提出種種要求。這使得我們必須歪曲自己的生命經驗來湊這個文本,導致生命體驗的虛假化。


我非常喜歡榮格心理學中對於在世界各種文化中都可能存在的聖賢之說的墮落化的解釋。他們說,所有聖賢的教諭,都來自於他們真誠的生命體驗。而當你能真正體驗宇宙的真實、生活的本質時,這種覺醒的經驗是不需要你額外再提醒自己去記住的。只有當人不能再獲得這種體驗時,才會希望將它記錄下來,甚至變成教條,靠意志來執行。而如果它只是教條,而不能與自己真實的體驗結合的話,就會帶來道德的虛偽化。這就是所有聖賢之學墮落的軌道。


如果我們談「兒童傳統文化教育」只著重外在的行為規範,不著重內在的心性涵養,那它必然也是墮落的。


我想,無論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能在現代社會實現兒童個人的潛能的最大發展」,還是「如何能傳承傳統文化中優雅和高貴的內容」我都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在千千萬萬的文本中選擇《弟子規》。


國家支持國學,讓孩子們熱愛中國文化,絕對是好事,但是《弟子規》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國學經典」。

這書是17世紀山西一個叫李毓秀的落第秀才寫的,生前無人問津,他死後100多年,鴉片戰爭之後被一個在山東吳橋縣當官的進士發現,放在縣裡的茶館裡面,教那些幹完農活休閑的底層平民學點文化知識用。偶爾有些私塾拿這個教學,也完全不是主流。

宣傳中說「古代出現了那麼多賢人君子,寫下那麼多唐詩宋詞,都是因為古人從小讀《弟子規》」完全是謊言,唐宋時候根本沒有這本書。而且,這書問世之後也一直是給那些目不識丁的大人看,完全不是給小孩的教材,甚至到了新中國,七十年代,我們還在批判這本書。因為書里的內容迂腐、陳舊,難以教書育人的重任。

這個一百多年來默默無聞的東西,突然登堂入室成為官方力推的教科書,其流行趨勢很值得懷疑。據說還要成為學校必修書籍?各位有小孩的為人父母可要小心一點了。


學者錢文忠:全按弟子規等行事90%要吃虧,因為這是滿清培養包衣奴隸的教材!

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過《弟子規》的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錢文忠,去年11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表示,有人問他這幾年講國學、講《三字經》《弟子規》,你覺得最大的難處在哪裡?他認為,最大的困難是如果按照《弟子規》《三字經》的標準培養出來的孩子,到社會上90%是吃虧的。「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規》那樣培養成忠誠、守信、孝悌、守規矩的孩子,到社會上混混看,馬上被人擺平,這是大問題啊。」錢文忠說。

孔子堅決反對「以德報怨」,而提倡「以直報怨」,並不是讓你去做「受氣包」!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師傅,別人打了我,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拿起板磚飛他!看!就因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話,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現在這個溫婉的受氣包形象。

好孩子長大不應是順民

駱承烈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明末清初,統治者除採用種種高壓手段讓百姓馴服外,還要在意識形態上做文章,以造就大量順民,康熙末年的《弟子規》就應時而生。因此,《弟子規》充滿舊時說教。依照這一方式培養的孩子,從小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長大以後更是一個順民、良民。

打造順民 不利於獨立思考

依照這一方式培養的孩子,從小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長大以後更是一個順民、良民。

《弟子規》中對父母之孝,主要體現一個順字,不但「父母教,必須聽」,而且「父母責,須順承」。不但「親愛我,孝何難」,即使「親惡我」,仍然「孝方賢」。父母對自己的好與壞都應聽從。發現父母有過,對父母諫諍時,強調「怡吾色」、「柔吾聲」;父母不聽,要「嚎泣隨」,父母責打也要「撻無怨」。這正是封建時代後期強調的父為子綱的表現。

對長者,中國古代五倫中長幼有序是應該的,但《弟子規》中說起幼人與老年人的關係卻是這樣表現的:「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即已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依照這一方式培養的孩子,從小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長大以後更是一個順民、良民,正好符合滿清初年統治者對百姓的要求。而這,與當前孩子要有獨立思考,有創見的要求相反。

反對閑管 不利於人們正常相處

作者要把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培養成封建社會標準的好孩子,廣大勞動人民的孩子學習它,又有什麼用呢?

社會生活中存在人際關係,人們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關懷,《弟子規》中說「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強調的是明哲保身,只顧自己。書中不僅不分好事壞事,一律視作與己無關還要人們「說話多,不如少。惟其事,勿佞巧。」叫孩子們不要多說話,說多了會招惹是非。

誰都知道社會上好人多,壞人少,但《弟子規》的作者卻認為「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他認為社會上好人少,壞人多。而對奴婢「慈而寬」,是給有婢僕人家的孩子寫的,而不是寫給普通老百姓看的。駱承烈教授反問說,作者要把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培養成封建社會標準的好孩子,廣大勞動人民的孩子學習它,又有什麼用呢?

勉強湊字 不合語法令人費解

作者為了用這一巧妙形式灌輸他的說教內容,在很多地方勉強湊字,硬造名詞,不合乎語法,令人費解。

駱承烈教授告訴記者,今日人們所見的弟子規是幾經修改的作品,此書最初由清康熙時絳州李毓秀寫成後,陝西浮山儒生賈木齋將原書做過一次修改,並將李編的《訓蒙文》改為《弟子規》。同治五年陝西三原人賀瑞麟又將此書編入他所輯的《西京清麓叢書·養蒙九種》之中,重新出版。共1080字,通篇採用三字一句,每小段均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易學易記。

但作者為了用這一巧妙形式灌輸他的說教內容,在很多地方勉強湊字,硬造名詞,不合乎語法,令人費解。比如「居有常,業無變」之「業無變」之業,應是祖宗傳下來的事業不變更,但與「居無常」聯繫不起來。「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己」這句話顯然依據的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即速己」卻讓人費解。像這樣的湊字還有很多。

宋豫人先生關於弟子規、二十四孝之討論

您在講述中國歷史的視頻里,多次聽到您抨擊《二十四孝》《弟子規》,認為是奴才哲學,奴化教材。的確,暴元所用,必有所圖,韃虜所重,必有所害。但是看看內容,雖說卧冰求鯉,嘗糞,埋兒奉母這幾個典故的確迂腐愚昧,但是黃香溫席子,陸郎懷橘也是挺感人的;我曾經去天津很有名的食品企業「果仁張」參觀,這家百年老字號的老闆,作為成功人士很是推崇《弟子規》,說是作為培訓員工的準則……

所以我難免困惑了,從漢本位角度抨擊元清,是否可以說這兩代的文化都沒有好東西了呢?一棍子打死是否有點不分青紅皂白了,希望您也發表意見指點與我!

呵呵。。。指點不敢,然《二十四孝》《弟子規》還談不上什麼道矣。觀吾漢家講究陰陽之道,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符合吾漢家之道哉。此類《二十四孝》《弟子規》只要求一方孝、規之理念顯然不利於吾漢家。難道百年老字號的老闆,作為成功人士很是推崇《弟子規》就能證明其謂其系好貨乎?難道那推廣「(偽)國學」、「(偽)唐裝」者豈不比那老闆更牛乎?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若君台能用《二十四孝》《弟子規》及讀經培養出吾華夏此輪救族之精英而不是那「老闆們」之奴才,咱亦許會重新審視。。。呵呵

我很認同前輩的框架歷史學,凡是這種單方面義務都和我漢家陰陽之道相違背。

呵呵。。。拱手。。。

很多人不明白的就是那韃系、西系大廈上亦有不少不錯的建築裝修材料則也。若框架不對,再好之材料亦是枉然矣。

昨天於中新網瀏覽新聞時忽見社區推薦了一篇《二十四孝》圖錄,再次瀏覽一遍,更覺荒唐,而觀其後之回復,回想滿社會人們對《二十四孝》之熱捧,備感悲哀,遂在其後回復了幾句,以正視聽。

「埋兒奉母」、「嘗糞憂心」、「卧冰求鯉」等幾條簡直是糊弄傻瓜的。把自己的孫子給殺了來孝敬老太太,這老太太不氣死才怪,這叫孝嗎?祖先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這裡被當成了屁話。而讓嘗他母親的屎來判斷病情的那大夫絕對是個庸醫。而把自己衣服脫光卧暖冰為母親找鯉魚的人更是個傻瓜,不會找個東西把冰砸開?還有把自己凍死了對母親就是孝?至於其他的孝,是個人都得做到的,奉養父母,那是天經地義,不養父母的那是畜生。更深層次的「孝」是尊重父母,並且不能縱容父母的錯誤,傳承並教育好後代,等等。

《二十四孝》是蒙元時期統治者指派御用文人或者說漢奸編出來讓我們華夏民族老老實實當奴隸的,唉,後世的我們卻拿這個當成大孝的標準了,杯具(悲劇)。漢奸的水平是不低的,二十四孝講的也確實全部是漢人的故事,也不乏名人之真實故事,於是,我們會覺得,這是一本多麼好的弘揚華夏兒女孝道傳統的書啊,於是,我們便不容易發現其中的一些荒唐的故事根本不可能是我們這樣一個文明的族群所能做出來的。

其實當時奉行的還有一「孝」那幫御用文人沒敢寫出來呢,那就是新媳婦要讓老父親先睡三天,這叫孝。事實上,我們祖先哪敢真這樣做,但無奈的是,父親不逼著這樣孝順,但大元帝國統治者需要啊,於是當年的漢人新媳婦都得讓村裡的蒙古保長先睡三天。於是,當年我們的祖先每家每戶都將第一胎孩子含淚摔死、溺死、打死……不容易啊,為了保證我們的血脈的延續,從血與淚中走過來的我們的祖先。

盛唐是否並非是真?還是李唐只是犯錯而已,導致後世宋朝半壁江山?

另外,鄙人略觀弟子規,並無奴化之語言,而先生說弟子規是滿清所編之奴化教材,該怎樣抉擇?而二十四孝確實離譜,當初初次讀二十四孝也覺有異。

呵呵。。。關於唐之問題,我們要從陰陽兩面去看。唐做為吾漢家朝代是沒有問題哉,安史之亂前之盛唐亦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唐對隋之撥亂反正、夏夷不分、縱胡人掌軍等致命錯誤以致安史之亂我們亦是不能迴避。今之此錯亦正在重犯也。關於「弟子規」之問題,不要只去看那具體的內容如何,其致命之處在於只要求弟子規而不要求師長規矣。然不分師長之所規亦只能產生曾國藩這類只知盲目盡忠服從之奴才漢奸人物而已矣。然吾漢家乃玩陰陽之出身,若有「師生規」才謂之正章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者是也。

弟子規為清人所著,去古聖遠矣。讀經宜以古聖之言為是。不可謂近人之書皆不可讀也,然則弟子規與古聖賢之意,確有不相符合者。遠不如論語,孟子,孝經,禮記,道德經,莊子之正也。然則,今之流行本之經典,亦多為蒙元,滿清之改竄本。故讀經,宜以唐宋以前之古本為是。

前幾天在一家茶館喝茶聊天,說到一句出自《增廣賢文》的俗語「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老闆高興道:「最近我請人給我們的員工講《弟子規》」。邊上另一個大企業的老闆介面道,他也在用國學經典《弟子規》教育他的員工,並且「取得了極好的效果」。我聞言不禁一驚,回來後上網一查,才知道我out了,現在許多地方都把《弟子規》、《三字經》等過去的啟蒙讀物當做國學經典來教育企業員工。

老實說,我真的「被啟蒙」了。雖然我們經歷了幾次文化劫難,中國的傳統文化由此受到很大破壞,但難道真的要全民再從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學起嗎?何況那裡面有許多過時了的思想不值得再提倡了,既使為了傳承傳統,教育兒童來學習,也應該有指導的有辨別的學習,更不能盲目的把它作為培訓職工教材。

如果熟知《弟子規》的內容就可知道,老闆們如此做法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自己無知;二是以此來愚弄自己的員工,使之更好成為自己掙錢的工具。

這些老闆們之所以青睞《弟子規》是有原因的。因為《弟子規》把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閹割了,只教導人們畏首畏尾,循規蹈矩,正適合老闆們愚民式的管理。

弟子規批判

前段時間幫一個教育機構製作弟子規的錄音,對這個只有模糊印象的東西有了重新認識。三字一組的《弟子規》,讀起來朗朗上口,現在也被作為「國學素質教育」大面積推廣。實際上,弟子規是一部毒害少兒的迂腐之作。

《耶經》和天主教哲學也強調「順從」,「作僕人的……用誠實的心順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順從基督一般。」;或教皇格萊孟十三世撰寫《求賜諸德經》里的「順從長上,顧盼屬下」。但聖經更強調平等,「
因為你們凡是領了洗歸於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為你們眾人在基督耶穌內已成了一個。(迦拉達書3章)」;又如聖瑪竇福音「你們知道:外邦人有首長主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在你們中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為首,就當作你們的奴僕。」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前提。

儒家的孝是最人性化的 根本不是愚孝

而且反覆教你千萬不要愚孝

比如老爹拿棍子打 要忍著 但拿著可以傷人的大棍子打 那你就得跑掉

曾子被他老爹拿棒子打暈了 孔子是要罵他的

晉太子申生 他老爹對他百般猜忌羞辱
他不為所動 最後他老爹聽了小妾讒言要殺他 別人讓他反 不反
讓他逃 也不逃 讓他去和父親說明真相 他說我不願讓父親因失去愛妾而痛苦
最後甘願受死 這個夠孝嗎?

春秋評價 孝
但不是純孝 因為他犯了很重一條 陷親於不義

你們說儒家是愚孝么

等你養不起父母的時候,你要記得把自己的孩子埋了。又或者是你父母有病了,記得割下自己的肉來熬藥。以上都是屬於你認為不用批判的二十四孝!

儒家思想 從來就將講究
忠孝仁愛,現在的現象是兒女對父母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談何極端?

文化的傳承本來就是應該批判繼承、揚棄創新的。片面的丟棄和繼承都是絕對錯誤的!可惜現在缺的就是:不知啥為精華,啥為糟粕?。。

韃靼人 根本沒什麼
忠孝仁愛的思想 ,是 他們才到了中原以後 才偷到的,他們以前 是部落奴隸制
根本沒什麼哲學思想底蘊

對於父母,孝當然要敬,這是一種良知。但不是愚孝,華夏講的孝,還要子女提出父母的錯誤,以便讓父母知而能改。父母生病了,盡自己的力救治就行了,但為之自殘身體,根本就不包含在孝內。對於師,弟子規也是太過了,若要從弟子規的話,那麼宋代,蘇軾就應該完全順從其老師王安石執行新法,但他作為禮部尚書,有自己主見,保留了免役法,總的來說站在舊派這一邊

二十四孝里有不少迷信、愚孝、愚蠢的糟粕是必須剔除。莫非某些人覺得現在不講孝道了,就要全面復古推廣全套的二十四孝?

冠必正?滿清的死辮子能戴冠嗎?

我曾就見過親生父親和後母把兒童毒打虐待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可憐的孩子。滿清絕大多數太監是在兒童時被父親閹割入宮的,就算你在聰明伶俐遇上這樣的父親你也要當太監。鄙視虐待兒童的人

為人父母了的哪位捨得在自己家裡推崇發揮24孝呢???~這是我們祖先對付子孫的刑具嗎?這種心態可以理解阿,就怕你做的不夠所以想拚命推來洗腦,不過大多數年輕人都會覺得那很sb~於是就逆反了唄~現代子孫殺祖母,兒子殺父親,多不勝數,都是廿四孝惹的禍。。

二十四孝故事是元代編成的。裡面那個頌揚受後母毒打虐待的故事《王詳卧冰》讓我毛骨悚然。

弟子規瘋狂地強調忠孝、順從,把愚忠的奴化思想從小灌輸給孩子們。第一句「弟子規,聖人訓」,就有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聖人不是上帝,有何資格用發號施令的態度?(孔子回車、孔夫子拜項橐為師、兩小兒辯日的故事說明了聖人的態度)

全篇弟子規強調的都是,晚輩跟長輩、學生跟老師是不平等的,晚輩要絕對順從長輩,學生要絕對順從老師。「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那如果反過來,孩子跟家長提意見,或者同輩之間呢?為何獨獨是對「父母」必須唯命是從。無形之中,從小給孩子灌輸了一種等級思想、一種不管正確與錯誤,只要是高等級向低等級發號施令,都必須遵守;有異議如果是等級不夠也不能表示反對的觀點。「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這在我們已經普遍有了一定民主意識的社會中來看是不可思議的——為什麼父母有錯誤,孩子向他指出,被父母打了還要「無怨」還要繼續向父母提出。(有人打你的左臉,請把右臉也伸過去)

同時,弟子規也束縛著人的思想。「居有常
業無變」,這完全是無理取鬧,居然限定人不要搬家、不要換工作。「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莫閑管」是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一套灌輸給孩子們。「非聖書屏勿視」什麼是聖書什麼不是,這都有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不應該除了所謂「聖」書一概拒絕。

整體來說,弟子規宣揚的是一種高壓奴化教育,強調絕對順從、甚至是遵守一些莫名其妙的規定。文字上來說,讀起來根本沒什麼文學性可言,跟打油詩差不多(這個倒可以原諒,因為給小孩子看,簡明易懂也可以);教育意義上來說,像「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或許還有些教育意義,其他的東西大部分抹殺個性,扼制創新,使學子個個都變成順民。書要看一樣的書,走路要一樣的姿勢,早晚生活起居都規定死了必須怎麼樣怎麼樣,連「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都是聖人訓。弟子規教的就是不能當狗奴才,要爭做好奴才!這樣的糟粕之作居然被當做國學經典用以增強國民素質,對孩子們進行所謂國學素質教育,完全是毒害青少年!弟子規這種爛書應該丟進歷史的垃圾堆!

2011-12-04 14:37回復

97歲的中國國民黨**委員會原中央顧問張克明先生對此現象批評道:「教育今天的青少年,怎麼能用300年前的老藥方《弟子規》呢?用300多年前陳舊的行為準則來培養21世紀的青年學生,豈不可笑!」

張老先生嚴厲的指出「請問現在那些大肆吹捧《弟子規》的人,是否真的相信《弟子規》那一套?」這句話可謂說到了那些鼓吹者的痛處。我認識的幾位要求員工們學習《弟子規》的老闆,其中有自己根本沒讀過該書的,還有雖讀過也不信的,真正是僅拿它當了矇騙員工的工具。

中國文化是講理性的,講道理的,如果一個文化,捨棄理性,追求權威的樹立,這就造成清國現在專制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國文化其實是很理性的,提倡父慈子孝,君正臣直,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理性,權利義務是講究對稱。這樣的一個文化才是一個健康的理性的和諧的有生命力的文化。

弟子規中的某些教導缺乏理性,如「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這句話就充滿非理性,如果父母糊裡糊塗,胡作非為,卻要求自己的兒女都個個成為賢聖君子,有這樣的道理嗎?所謂,言教不如身教,以身作則。如果父母都行禽獸之事(當然極少數,並非沒有),而要求子女一定恭順恭敬,做一個聖賢君子?沒有這樣的道理。

首先,父母要有父母的樣子,父母要懂得做父母應當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事情應當做,什麼事情不應當做。兒女要有兒女的樣子,然後才有資格教導子女怎麼做,子女做好子女的本分,有一個做子女的樣子。這是一個圓滿理性的教育,這樣的社會也是一個理性和諧的社會。如果一個文化教育,只注重一方的責任而義務,而忽視另一方的責任義務,必然造成專制橫行,權利義務機制失衡,使社會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所謂,廣行人道而失天道,人之道,損不足以益有餘,天之道,損有餘以益不足。

中國本來的原本的文化是很健康的,很圓滿的,但是後來的儒家知識分子迎合統治者的需要,對中國原本文化經典作歪曲的解釋,錯誤導向,終致中國數千年治亂興亡循環往複不斷,走不出這個怪圈。原因是什麼呢?權利義務不均衡所導致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樣的社會不可能可持續和諧的發展,最終要崩潰。

特權意識,官本位,等等無不與這種文化品**息相關。韃清國是全民腐敗,都想搞一點特權,即使那些沒有能力搞特權的,他們並不是反對搞特權本身,而是反對搞特權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這都與這種顛倒不均衡價值觀的倡導密不可分。

任何一種事物,從它開始,你就要看到它的結局!「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這樣的教導,對於個別的修養,能做到很好,不反對某個人他追求這樣的人格道德理想,但是如果作為一種廣泛傳播的價值觀,要求每個人都這麼做,作為普世的價值觀,那就是有問題的。

這還涉及到韃清國文化的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常常走極端,某些不應當要求所有人都做到的事情,卻要求每個人都去這麼做,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很好,甚至激動人心,令人激情澎湃,說出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具體到每一個人卻未必做得到,甚至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但是嘴巴上還不得不讚美順從,講大道理振振有詞,言行分離,造成國人人格的分裂和虛偽狡詐的國民性。

深圳晚報批判弟子規

比如《弟子規》的最後一句「聖與賢,可馴致」,一般解釋就是聖與賢通過「馴化」是可達到的。這也與《論語》中的孔子思想,完全不符。孔子強調的多是弟子「當仁,不讓於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怕的就是學生的被馴化、唯唯諾諾。但孔子這些思想,在《弟子規》中卻極少得到體現,而更多地被轉化成了「話說多,不如少」「對尊長,勿見能」之類的斷章取義的觀點。《弟子規》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個字是「勿」,有43處之多。這種教訓、戒條式的口吻,是違背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要的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不僅重視學習的樂趣,而且期望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而不是一上來就告知學生當做什麼、不當做什麼。

《弟子規》的問題還有一些,很難用一篇短文說清。在我看來,《弟子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儒家思想的一種誤讀,丟失了儒家中很多珍貴的情懷和常識。《弟子規》倒是能教出老實聽話的孩子,但卻很難培養一個孩子健全的人格。孔子很早就指出過這種學問的分野,他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裡「為己」的意思,不是指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說為了自己的人格,也就是學問的目的是指向自我的。完善自我,成就一種理想的人格,是學問的最終目的。「為人」的意思,則將學問的目的指向了外在或他人的認可,為了迎合社會規範而進行的學問。這裡的「為人」之學,指的就是《弟子規》這類學問。

把《弟子規》當作歷史文獻讀一讀,或許沒什麼壞處,但肯定不能當作儒家經典來信奉,那隻會造成對儒家思想的誤解。

弟子規》是什麼,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因為此文乃滿清Z.F推廣的奴化讀物,歷經三百來年,很多內容已和現實相去甚遠,可操作性不強,有些內容和精神文明相違背,不民主,很下賤、很教條。此文讀起來文字散亂,內容啰嗦,從文學角度而言也無什麼可取之處。現在的徐州市青年路小學拿會背《弟子規》做為入學必備條件,難道我們要重新回到舊社會,重新受通古斯殖民者的束縛嗎?

如果照弟子規裡頭的文字去做,如「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那麼做什麼事都明哲保身,誰來捍衛正義,誰來堅持真理。

再如「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長輩犯了錯,為了給長輩提意見,被鞭打也不吭聲,不要說當今的孩子,就連你們這些可能已經當老子的老師們可曾做到過?

如果把《弟子規》當聖經的學校還被大家認為是徐州市的一流小學,那麼徐州的小學生將來的出路在哪裡?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創新型人才,如果從小孩子一懂事就開始被這些條條框框所束縛,那麼將來我們國家培養出來的將是什麼樣的人才?《弟子規》有精華所在,但也不乏糟粕,內容繁多,卻很多不切實際,就算是小孩子背下來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知其所以然則更可怕,中國人的後代也許就只懂得順從,一代將不如一代,中國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弟子規》雖有一些理念出於《倫語》,有儒家思想的精髓,但它所產生的歷史背景,更有一些時代的局限性,對當今教育有些已不合時宜。如果我們國家現今的科學家,政治家,文學家都是從小背過《弟子規》才成才的,那我無話可說。

還有我們徐州市青年路小學的老師和校長們,你們小時候可曾背過《弟子規》,如果你們說「是」,那麼請說出你們讀的是什麼學校?

如果只是你們校長老師們為了趕時髦,崇拜那些所謂的國學大師(其實多數為騙人錢財的國學騙子),那麼請你們自己當好「追星族」,不要把祖國的未來帶回舊社會!

如果你們認為這是一種教育創新,那麼我想請問徐州市青年路小學的校長老師們,拿你們老祖奶奶的裹腳布給你們的兒子當領帶用也叫創新的話,我就非常認同這種「創新」!

尊敬的徐州市青年路小學的校長老師們,請你們做好你們的本份,不要被某些利益驅使,為了那些無良的出版商多賺些利潤幫他們推銷那些文化垃圾!給孩子們多些時間去學習更加有益的知識。尊敬的徐州市青年路小學的校長老師們!你們肩負著孩子的未來和祖國的希望,請你們還校園一片凈土,多一點藍天!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不是垃圾文化的祭壇,我們當代的優秀小年兒童也不是你們的祭品!讓孩子們多學習雷鋒,會背八榮八恥就夠了,《弟子規》太長了,不僅不好背,也實在太難理解了。如果將其作為少年兒童可了解內容也許並不過份,強制要求背誦,並且還要踐行,真的讓人匪夷所思!

偉大的校長、尊敬的老師們,如果您們真的覺得《弟子規》如此神奇好用,請回家教會你們自己的孩子會背,您們和您的孩子們能夠踐行就夠了,請讓它遠離校園,就象成人要遠離毒品一樣,請給孩子們一片純凈的藍天,能夠讓孩子們自由的成長!

尊重孩子,比孩子背多少遍《弟子規》都有用,如果不懂得尊重,只懂得束縛,那麼孩子只會畸形的成長!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一般自由放養的狗很少咬人,用繩子拴著的狗一旦鬆開繩索多數會咬人!現在孩子的家長多數都是有文化,有頭腦的人,是給孩子一個廣闊的空間,還是給他們脖子上套一個無形的枷鎖,讓他們成為一個無罪的囚徒!

不要給孩子們的脖子上拴上繩索,困在一個不見天日的牢房!如果長此以往,中國未來教育的結果就是孩子們都只會更聽話,更懂得順從,那麼中華民族受外強奴役的日子也不遠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們,請你們出手救救那些可憐的孩子吧!為了這些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是為了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求求你們了!

如果有父母規,官員規,教師規,醫生規,Z.F規,bingqie 大家都勉勵尊守的話,讓孩子學弟子規也沒什麼不可以。可惜,有嗎?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試圖把孩子培養成綿羊,那將來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我忍不住大吼一聲:不要假惺惺地說這是國學!這不是國學!是亡國之學!正是那個時代那麼多人都被強制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背誦這些玩意兒,才會導致隨後幾十年的亡國之痛苦。

在眾多蒙學文獻中,《弟子規》的內容是主要是約束學生的。過往對學齡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一般是用《百家姓》,學校選擇要求孩子(甚至家長)學習《弟子規》,明顯帶有的利己性,用句俗話——不厚道!你們的良心叫狗吃了!

「勿自暴 勿自棄」---整天念叨這話的孩子好不到哪裡去,兩個家長,一個一直告訴孩子要做個有抱負的自強不息人,另一個天天教訓孩子不可以做一個自暴自棄的人,單從心理暗示角度看,前一個孩子比後一個更可能自強不息,後一個孩子比前一個更可能自暴自棄。

半世紀前的那個荒唐時期,人手一本紅寶書,人人都得背幾句語錄,有人隨處攔下來背誦檢查,那怕是上上世紀出生的已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都得背。背《弟子規》和那時的行為何其相似啊,反省一下那段荒唐歲月吧。

呵呵,其實我並不認為《弟子規》是個什麼了不得的好東西。

書分幾種,有的書寫得好看,給人享受,《弟子規》不屬於這一種;有的書教授人知識,《弟子規》也不屬於這一種。有的書教人做人,《弟子規》屬於這一種書,但是屬最下等。

為什麼說它屬於下等,首先,勸人為善,要以最易被人接受的方式進行才可以達到好的效果。弟子規行文生澀,不易被根本就沒怎麼接受過教育的的小孩子理解;而內容都是死板的教條,更不容易被小孩子接受。其次,其中很多東西都已過時,雖然有些人聲稱可以選擇性學習,但是選擇的標準又如何?

文字不易理解,內容不易被人接受,主張多已過時,這種教育書籍值得看嗎?說不定不但沒教好孩子,反倒使其產生了逆反心理,這不是適得其反嗎?

如果單純教育孩子學好,我們有很多通俗易懂的書可以用,為什麼非要用弟子規?還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一個孩子的道德品質的塑造不是填鴨式的教育灌出來的,更重要的是家長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且教書本來就是學生入學後學校的責任,為什麼要推到家長身上?

吾愛吾師但吾愛真理!弟子規強調的是什麼?無條件服從,從行為上給人套上種種規範,而不管人的內心世界是否得到清潔.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有: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盜女娼.道學的死結就在這裡,對行為儀式上的東西近乎偏執的強調,而無視真理的存在!可悲!!

3字經與弟子規完全不同,個人以為3有80%以上的積極性,弟基本倒過來.我們不反對行為規範的重要性,如果把行為規範到一種病態的地步,就是反人性的!國學的範圍很廣,如果把弟一個滿清沒落時期的作品拔高到高學的高度,實在貽笑大方!

補充一下,企業老闆最喜歡讓員工看《沒有任何理由》、《給加西亞送信》。這無可厚非。可是如果你自己還屁顛屁顛地看得來勁,並且不遺餘力地實施,我只能說...嘿嘿。弟子規,要的就是一個聽話、好管,培養出來的都是廢物。

為什麼弟子規披上了文言文的外衣,就成了應該學的呢?它有什麼東西我們以前的德育課沒有包括呢?也就是一些陳腐的內容被排除在外了吧?弟子規中任何有積極意義的東西,後來的道德教育課都繼承了吧?
既然如此,何必學弟子規呢?如果要學古文學經典,也只需要學論語老莊之類的絕對經典,學唐詩宋詞,古文觀止等。弟子規本身沒多大的文學價值,行文也不優美。

一本弟子規讓這裡許多人推倒那麼高的高度,什麼做人的根本都說出來了。回去翻翻你們以前的中小學德育課本,看看除去了那些共產主義理想方面的內容,是不是涵蓋了弟子規中所有積極正面的東西?

弟子規作為滿清時期的啟蒙教材,能挽救滿清的利樂崩壞嗎?滿清王朝時期的人,更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可他們又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什麼光彩的東西?有句話,古來有之吧:俠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念書人。

弟子規不過一個滿清酸腐秀才寫的文理不通的東西,倒成了什麼聖人古訓,文學經典了。

還外國人都背弟子規呢,你忽悠誰啊。難免有幾個外國籍的華人腦子不清楚,讓孩子背弟子規的。

弟子規完全就是在說教,說教是沒有用的。多翻翻歷史吧,看看這些鳥東西起過什麼大作用。


如何用《弟子規》戰勝父親


看見兒子,老李就氣不打一處來。
你看他那倒霉德行,你看他那倒霉德行!
兒子上衣所有的扣子一個不落,全扣得整整齊齊,一直扣到下巴底下,看著喘氣都替他累得慌。他慢慢悠悠邁著四方步,身子筆直端正,走起路來就跟屁股後面藏了根通條似的。
老李沉著臉,看著兒子像鴨子一樣踱到自己跟前。
兒子在床前做了一個深揖,聲音低沉深切地說:父親,您昨晚睡的香嗎?
老李睡得一點都不香。
自從兒子背熟了《弟子規》以後,這幾天他睡得都不香。
老李最為一個國學愛好者,把兒子送去參加了一個國學班。兒子在那裡的第一個作業就是熟背《弟子規》。兒子本來很排斥,不肯背誦,說這些東西沒意思都是騙人的。但是忽然有一天,兒子喜歡上了背弟子規,不但背,還做筆記,在書上反覆打紅線。他一邊打紅線,還一邊沉思。偶爾還捧著書,用一種古怪的眼光看著老李,那個眼神有點像老貓打量耗子。
然後一夜之間,兒子就變成了這幅德行!
老李問他為啥這樣子,兒子解釋說:「《弟子規》里說了,冠必正,紐必結。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我要身體力行。」

老李說:「睡得不香。」
兒子關切地問:「父親,您為什麼睡得不香?」
老李說:「因為你半夜三點半推醒我,說你起夜要上廁所。」
兒子柔聲說:「這在書上是有教導的。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老李盯著兒子的眼睛,說:「你真是這麼想的?」
兒子誠懇地回答:「我真是這麼想的。」
老李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兒,他想起來一件事:「昨天在路口,你為啥忽然下車?」
兒子說:「因為我看見了張伯伯。」
老李問:「看見張禿子,你為啥就要下車?」
兒子吃驚地說:「怎麼能不下車呢?《弟子規》里說了: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我整整替張伯伯數了一百零一步,這我才上的車。」
老李嘆了口氣:「張禿子腦溢血,走路有點偏癱,他那一百多步用了差不多十分鐘,你知道吧?」
兒子說:「知道啊。」
老李氣得叫了起來:「我在紅綠燈那兒停了十分鐘!你知道後面那些車怎麼罵我的嗎?他們鳴著喇叭說我是傻逼你知道吧?」
兒子搖頭說:「那都是些沒讀過《弟子規》,不懂國學的粗人。父親不必和這些小人計較。」

今天是周末。剛吃完早飯,老李就開始緊張了。他知道每天的功課開始了。
果然,兒子站起來,深深做了一個揖,臉上表情顯得非常和悅,聲音也極其低柔:「父親,昨天您和同事在電話里說經理的壞話,我都聽見了。兒子認為,這極為不妥。《弟子規》里是說過的,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請父親您千萬不要再這麼做了。」
老李的臉沉下來了。背後不說人壞話,生活還有什麼樂趣?
兒子接著說:「還有,昨天爺爺問您要五萬塊錢買理療儀,您卻不同意。」
老李吆喝起來:「我能同意嗎?我能同意嗎?!那都是騙子賣的東西!什麼用都沒有!我辛辛苦苦的血汗錢,怎麼能白白送給騙子?」
兒子接著說:「兒子認為,這極為不妥。《弟子規》里是說過的: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您這樣做是不對的,請父親您給爺爺那五萬塊錢吧。」
老李說:「你給我閉嘴。」
兒子說:「既然您不高興,我就不多勸諫了。」他又深深做了一個揖,退到一旁。
老李不搭理他,看了會兒電視,是他最喜歡看的綜藝節目,看了一會兒,老李心情高興點了。兒子在旁邊察言觀色,馬上湊過來問:「父親,您心情好點了嗎?」
老李點點頭:「嗯。」
兒子說:「《弟子規》里說了,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既然您現在心情悅了,我就要再勸諫您,千萬不要在背後說經理的壞話…….」說著,他居然嗚咽起來。
老李心情馬上就惡劣了。
兒子又說:「還有您和王阿姨…….」
老李跳了起來:「你信不信我揍你?你信不信我揍你?!」
兒子把一本《弟子規》捧在胸前,大義凜然地看著老李。
老李舉起手,終於沒有落下來。
他忽然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啊,是不是因為我跟你媽離婚,你恨我啊?恨我你就說……」

下午老李就病倒了,發燒。
醫生給開的頭孢。兒子把老李攙到床上,倒了一杯水,然後拿起頭孢,對父親介紹說:「這是頭孢氨苄片,一種抗生素,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一次兩片,小鼠口服半數致死劑量為每公斤2600毫克。但是《弟子規》里說了,親有疾,葯先嘗。我先替您嘗一粒。」
老李撲上去從兒子嘴邊搶下頭孢:「滾滾滾!滾!」
晚上,老李做了夢。夢見自己自己醒了以後,兒子坐在床邊,說:「父親,昨天您和同事在電話里說經理的壞話,我都聽見了。兒子認為,這極為不妥……」
等他徹底醒過來,才發現不是夢。兒子真的坐在床邊,手裡拿著一本書,在黑暗中目光炯炯地看著自己。
老李說:「你幹什麼?」
兒子輕聲說:「《弟子規》里說了,晝夜侍,不離床。」
老李說:「你可真TM煩人啊。」
兒子微笑著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老李說:「你這樣非把我孝順走了不可…..」
兒子說:「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您也可以放心,《弟子規》里也說過:喪三年,常悲咽。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我一定會守三年之喪。」
老李嘆氣說:「你怎麼守啊?」
「當然是休學三年!三年不用上學……」兒子的臉在黑暗中似乎也在發光。
不光兒子的臉在閃光,他手中的書似乎在黑暗中也在發光,封面上《弟子規》三個大字也更加鮮艷了……

(文章來源:如何用《弟子規》戰勝父親)

————————

本來還有一個賽艇的東西,不放了,謝謝大家。


以下是知乎luhan chen的回答,通俗易懂,都在點子上。粘貼過來而已

望子成龍比自己成龍容易,讓小孩提高情商跟自己相處比自己提高情商跟小孩相處容易,自己文化底子差,跟小孩吹弟子規比跟大人談國學容易。

一句話,給別人定規矩比給自己定規矩容易。
---------------------------以下是嚴肅的-------------------

弟子規本質上是在代際之間的power play,即,在一組雙邊關係中,一方要求另一方提高情商(控制情緒表達、behavior的能力)來適應自己,是自己更加舒適的自處。弟子規本身是一個「文本」,但是親代(包括老師在內的尊長階級)把這個文本傳遞、宣揚、強化、要求誦讀領悟的這個行為本身,是一種比文本本身還要強悍的語言,這種昭示著權力與階級的語言才是「弟子規走俏」這個事件的本質。

親代明明知道自己作為成年人,遠比幼童有控制自己行為和情緒的能力,遠比幼童更善於溫言揖讓,更善於在矛盾發生的時候通過技巧去化解而不是發泄情緒肆意妄為——但他們要求幼童這麼去做,而不是去要求自己。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權力。為什麼不是古代女性編寫《男則》,並將它傳遞、宣揚給男性並要求男性遵守?為什麼不是幼童編寫《師長規》並要求親代、師長去記誦?為什麼國際關係中的文本(規則)是由美國力主編寫、加以推廣的?權力,是這種言語行為的核心。有權的一方運用權力,去要求無權的一方遵行某種讓自己更適意的處事方式。

舉個例子,親代極力宣揚弟子規之類文本當中子代對親代的尊敬,要求子代去照顧親代的情緒與感受。但就是這幫父母,在處理自己的大孩子與小孩子之間的關係時,卻普遍要求大孩子讓著小孩子,要求大孩子表現出更高的情商和更高的寬容度去和小孩子相處——在這裡,年齡的法則不適用了。為什麼呢?弟子規里的「兄弟睦 孝在中」讓我們窺見了答案:兄弟和諧符合親代的利益,為了實現這種利益,親代怎麼方便怎麼來。因為我有權力,既然我知道要求大孩子表現出高情商比較方便,我就這樣做。教弟弟去敬哥哥?有點麻煩啊,要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於我有什麼好處呢?只有當某種秩序對我有好處的時候(代際之間的幼敬長),我才會付出努力去做。

至於弟子規的後半部分,十分荒誕。自己當聖人難,卻指望幼童去當聖人了。
---------------------------------------------
總結 power play 本身是世界的鐵律沒錯,可是我很反感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行為。弟子規的走俏本質就是那麼回事,就別扯出傳統文化來當遮羞布了。
2013


垃圾,文雅點說,叫文化糟粕。

「居有常,業無變」之類不符合現代社會和人的發展拋開不談,就講《弟子規》的核心思想——孝與學——已經把原本的孔孟之道扭曲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孔子只是說「禮」說「敬」,《弟子規》卻說「父母責,須順承」,「撻無怨」,「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基本上就是將孩子當做父母的附屬品,簡直就是活著光是為父母意願。孔子的「禮緣情設」已經不知道被扔到哪去了,孟子都知道講「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孟子·告子下》)。帝王儒表法里扭曲儒家之道也就算了,一個村夫子也來湊這個熱鬧。中國宗法制度重整體輕個人的缺點基本已經被放大到極致,沒想到當代社會還有一大堆甘心作附屬品且看不得別人不願作附屬品的人。

「孝弟」被扭曲了,學業也好不到哪去。「有餘力,則學文」本來就是儒家道德至上的陋說,《弟子規》照抄就算了,還來個「非聖書,屏勿視」。真照這個來,除了四書五經其他絕大部分書都該燒。〈離騷〉都算過分,六朝宮體或者詞之小道簡直是麗淫,《金瓶梅》看了瞎眼,《紅樓夢》合該付之一炬。以這種書作為童蒙教材,怪不得會教出晚清一幫國破家亡還哭著喊著「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要「以忠信為甲胄,禮義為干櫓」來禦寇的奇葩。

儒學自先秦起本就有自身的問題,何況還被「獨尊」折騰了千年,已經很夠嗆了;就算所謂聖賢之言,也不是句句在理,更不可能拿來當真理用。孔子說「君命召不俟駕而行」,孟子就已經知道民貴君輕了,今人難不成還認為皇帝說了算?彼時人觀點固陋是時代所限,但明清時中國就已有更合理的思考了,明末清初就人懂得「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顧炎武《日知錄》),清代的窮酸秀才還兩眼一抹黑地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罵這是垃圾罵什麼是垃圾?

對於有的人來說,以傳統為大旗再好用不過:男女不平等是傳統,談性色變是傳統,官老爺高高在上是傳統,思想一定要與傳統保持一致,否則就是崇洋媚外,背祖棄宗。合著平等自由不是基本人權,中國傳統獨立於人這一物種。再說哭著喊著要恢復傳統的人,八成是最不了解傳統的。喊要把漢服作為日常服飾的,有幾個知道中國古代服飾的演變史?喊著要恢復儒家文化的,有幾個真的能背四書五經,熟讀了十三經?瞎喊又不要錢更不費勁,是吧。


--好啦更新了很多--

我原來也讓兒子背「三字經」,然後有一天我抱著兒子看國家地理「月球」,看到宇航員在月面上蹣跚,科學家設計月球基地小屋,
然後我兒子用一種我很少聽到的語氣說:「爸爸,我也要到上面去玩。」
我突然醒悟:
我的孩子,沒空去背那些低價值的東西。

---補充--

當時是看到這一幕,我兒子突然插話。

當時是看到這一幕,我兒子突然插話。

兒子只有4歲,聽不懂英語也看不懂字幕,我全程口述,他突然幽幽地說他也想上去玩兒。

我就知道,時代不一樣了。我們應該將人文方面的東西,交給其他有興趣、並願意付出、努力的人去辨析。

而我的孩子,從嬰兒時代就特別喜愛機器人、科技領域這一類領域,他應該將注意力放在他喜歡的這些事物上。

我當時只是和他講:「只有最優秀的小朋友長大後才有機會上去上玩,你願意做一個最優秀的小朋友嗎?」

他說願意。

我不認為,一句承諾能代表多少東西。

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誰知道呢?

--觀點--

其實我認為「弟子規」這種東西,太膚淺,所以覺得是低價值。
我從不覺得它就是垃圾。
但我默認「垃圾」是指的營養價值不高,參見「洋快餐」
國學中有些東西,就是「精神垃圾食品」

比如說女訓、弟子規中的某些內容。

另外綜合考慮到效率、愛好、樂趣,學習的動力。

你覺得:


更能激發一個四歲孩子學習的樂趣,還是直接用:



抹殺他對於知識的憧憬與渴望

--選擇--

有的東西很精華,例如孫子兵法「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伐攻,最下攻城」

比如韓非子、莊子、伊索寓言。

哪怕是唐詩三百首。

比如我第一次讀到「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發現原來文字可以這樣玩。

這些東西,若做父親的夠一定水準,講給孩子聽,那麼比洗腦式的「弟子規」,孰上孰下?

就像你有能力為孩子提供精緻的家庭美食,豈願意給他吃垃圾食品?

如果只有精神垃圾食品怎麼辦?

那是父母的責任,更是父母的懶惰無能。

不能給孩子豐裕的精神美食,就培養他的愛心吧

我兒子有時候去單位玩兒,我同事問,你兒子怎麼這麼高興?

我說:「他每天都這樣子」。

是啊,我的孩子總是笑眯眯的,當然有時候也會哭鼻子,但很快就好。

如果連培養他的愛心都做不到,就逗他每天呵呵笑吧,至少他會是個樂觀的人!

--
--

有的東西存在巨大的爭議,絕對不能現在就拿去束縛小孩子的心靈。

比如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

本人認為「人性本私」。

很多人不理解這個「私」其實有「利他型」「利己型」之分,因此片面對此加以口誅筆伐。

其實非要說人心本善,100%錯。

非要說人性本惡100%錯。

人性無善無惡呢?我也不知道。

人性本私照樣存在爭議。

那麼你怎麼可以,將七百年前老學究未經討論過的一己之見,直接塞進你的寶貝兒腦子裡?

尤其是,有些東西吧啦吧啦要你這麼做那麼做,就是不告訴你——為什麼

還不讓你問,問也問不出所以然。

不是孩子還小無法理解,而是大人自己其實也不懂,因為這些東西,深入進去,有些地方會很複雜

滿紙說教的《弟子規》,絕不是好的倫理學啟蒙書。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是這樣長大的:

當我醒悟到,成長不該是這樣,我便開始注意保護好我的孩子。

--說說「」的真相--

忠孝信悌禮義廉恥,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哪有什麼永恆的真理。

這八個字,都大可深究,這裡只談最重要的這個「孝」:

我用不著我的孩子孝順我,我愛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愛我。我和他就像好朋友一樣。好朋友互相幫助,難道不是應該的嗎?因此我常常和兒子說:「爸爸和崽崽是好朋友嗎?」然後他親我一下。

難道我需要向他解釋,兒子你必須孝順我,因為聖人是這麼說的?

我有個同事說過這麼件事:

他父親高血壓,心臟病,同時特別愛吃肥肉。

有一天他父親又做了一碗紅燒肉,準備大快朵頤。

然而這個同事直接端起碗,連碗帶肉一起丟進垃圾桶。

(別小看人,那貨可是B超科骨幹。)

那麼這是孝還是不孝?

他是不是應該抱著老父的大腿:「父親呀,別吃啊,大肥肉有毒啊!」

若真這樣,那這算是孝順,還是有病?

(亮哥你不在知乎吧?表打我。)

對於年幼的孩子,父母就是一切,就是「天」。

那麼我們不要太無恥,更不要太無知

古代以孝治天下,是很高明的統治之道,一個孝的帽子,扣殺了多少亂臣賊子。

又絞殺了多少獨立思想、渴望自由之人?

精神上的東西,甚至可以比藥物更可怕。

統治階級懂得這個,因此,文字獄貫穿人類文明史。

類似《弟子規》這一類的東西,明顯是精神上的「藥物」。

身在當代,仍然不加辨析地胡亂吃藥,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只是,我想說,放過你自己的孩子!


--呼籲與建議--


相信自己的孩子,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相信人性本身,讓他成為一個洞悉邪惡但仍然善良的人。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自律是一切成功的源頭。

培養孩子的專註力,任其自由發展。

很多家長這也做不到,那也做不到,卻丟本《弟子規》,又不解釋為什麼,卻試圖讓孩子這也做到,那也做到,以為這樣就能讓他成才。

可惜生孩子不是買彩票。

給孩子一個又一個謊言,這是最壞的結果:

--補充點--

新好於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

我不是說舊的全都不好,而是說新的通常會更好。

國學國學,國學並非僅僅是一個寶庫,也是一個大垃圾場。

最重要的是:您認為老祖宗那個年代,能和我們這種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相提並論嗎?

難道生活在今天的我們,還必須墨守數百年前的城規,固執地不願意相信,自己有能力比老祖宗懂得更多,更具備智慧與經驗?

承上啟下,繼往開來。

私以為:《弟子規》這種程度的國學,就像一張過了時的地圖。


你願意讓你的孩子用舊地圖來勘誤他的人生嗎?


古代童蒙教育讀物


滿清秀(奴)才寫的封建糟粕,偽滿洲國的洗腦工具,禮教之害。
另外我發現回答和評論幾乎沒有女性出來幫「傳統文化」說話 反而是一些男士特別激動,這說明了什麼?
坐等國學黨....


謝邀。

沒必要貶太低,至於捧就算了。說到底,《弟子規》,啟蒙讀物而已。何必較真?

不識字的孩子,拿來讀讀練練口齒也行。裡頭的思想嘛,聽過就算了。跟背《百家姓》差不多,可以練個貫口。比《百家姓》好的一點是,可以教點兒典故。

我是覺得,有時間教孩子讀《弟子規》,還不如直接背《論語》那句: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聖人的原文朗朗上口,還有節奏;比起背鄉村秀才三個字三個字硬搓的,有口感多了。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哪位如果要教孩子讀古文,那麼庄生司馬的文采都很好;你要教孩子儒家道理,放著《論語》,哪裡有《弟子規》什麼事兒?
放著十三經不讀,抱著《弟子規》不放,好比不肯讀《莊子》卻去讀《于丹莊子心得》,好比不去博物館看原畫卻抱著印刷品和畫冊啃個不休,多沒意思。

最後多說一句。我是覺得,《論語》從辭藻音韻到態度,都比《弟子規》溫和到位得多,也沒有那麼多小市民氣的磨磨唧唧。讀《論語》會覺得孔聖人是個好老師,談吐溫厚,確實有德行;《弟子規》就是塾師翻來覆去,連嚇帶哄弄孩子呢。真沒必要跟這玩意較真。至於把《弟子規》捧到經典地步,要求幼兒園以上孩子去讀的,這若非別有用心,就是對文章的品味比較奇怪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吃狗肉這種行為?
建議在餐廳大吵大鬧的孩子安靜些,被孩子媽媽罵「我孩子用你教?有錢你去移民呀!」怎麼辦?
如何看待「最美鄉村教師候選郜艷敏: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相關新聞?

TAG:文化 | 國學 | 道德 | 弟子規 | 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