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流傳下來的那麼少?
11-17
偽問題。晉書,南北史,十六國春秋,五代史,好了,樓主你的書櫃滿了。
偽問題:第一是你自己知道得少,第二是一種朝代的錯覺。
第一,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也有好幾十卷,我不知道你讀沒讀過其中的任何一卷。
第二,五代實際上存在時間只有53年,53年的概念大概比清朝康熙和乾隆統治的時間差不多。
你知道清朝康熙時期的歷任四川總督都是誰嗎?在五代階段一共有四個人可以算作四川老大,一個是前蜀皇帝王建,他的兒子叫王衍,一個是後蜀皇帝孟知祥,他的兒子叫孟昶。這種檔次的人物可能在一個沒有戰亂的王朝可能都沒有傳。
明朝277年,五代53年,如果說五代佔便宜的話,多算一點也不會到100年。
單從史實的角度來看,應該比明朝更詳盡吧。(當然我預估每卷的字數都一樣的。)
其實也不少,只是你沒去看,拍的人也不多。拍一個殺光自己兄弟的漢,拍一個殺光大臣的爾朱榮嗎?
不邀自答,古代歷史流傳下來無非兩種形式:官方正史,民間演繹口口相傳。
二十四史中有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正史,而且還真的不少:《晉書》《魏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兩本《五代史》另外重新編撰的《南史》《北史》還有《遼史》也是同時代的詩集。 可以數一數,二十四史,這裡就有十四本,不可謂不多啊。
下班了,回家繼續。
書接上回。
看了大家的回答,實在也沒有研究過有什麼歷史問題嚴重到現在不能提,也許是讀書不精,鑽研不深,但那個時候某個荒野村夫或貪官污吏不至於是當今某高層Leader旳親爹什麼的吧?至於社會黑暗什麼的更是不可相比,這也是我個人認為的有關此問題的重要回答。其實如我之前說的,除去正史,大更多的歷史故事是由藝人口口相傳而至今日的,細數大家常常看到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不外乎三國隋唐兩宋明清。而這之中有多少是根據正史改編的?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岳飛抗金,忠烈楊家將,珍珠翡翠白玉湯,甄環傳。瞧我看的這些亂七八糟。這些完全都是戲說和演繹。而在中國歷史上最最動蕩的這兩個時期,老百姓是絕對沒有那個閑心去聽什麼演繹,看什麼戲說的。
中國古代人心最亂最不安的時期一定是兩晉南北朝時期,從一個側面就可以反映。
相信很多人看過少林寺這部五毛票價票房破億的神片,那個年代,這類以官府屠少林為背景的電影層出不窮,這並不是無端挑起人民內部矛盾,中國歷史上佛教道教大發展的時期正是南北朝時期,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都去信點什麼,肚子里越空,心裡得有個盼頭。大量的貧民湧入寺廟,各地僧眾一度突破百萬,梁武帝曾經三次大規模滅佛,可見當時宗教實力已經發展到了怎樣的地步,另外,這一時期的佛教建築也以精美絕倫而著稱。試想人們要麼出家要麼打仗,哪還有閑人說文斷字,娛樂大眾呢。總的來說,普羅大眾看到的都是娛樂大眾的產物,而這個娛樂大眾的產物絕對不是今天編造的,而一定是當時之人當時之事。
說了半天也沒給出正面證據,單憑一些側面現象找尋一些痕迹吧。
歡迎專業人事拍磚,別打臉!
1、你的問題說明你主要通過大眾媒體了解歷史;
2、因為那段歷史需要被和諧掉的東西太多。
倒不是歷史流傳較少,而是因為後世對這段歷史不是很重視,一般認為這段時間的破壞性大於其建設性,除了混亂沒有其他顯著性的歷史特徵,所以後世對這段歷史的研究比之於對其他幾個帝國時期的研究較少
此段時間主要是沒有一個正統,沒有多少正史,朝代存在時期太短
其實很多。只是不好說。太亂了。
個人覺得其實就是宣傳不多,而現階段對大部分人來說宣傳方式就是拍成電視劇或電影,畢竟主動會去看有關那些歷史書籍的人不多
舉個例子吧,長平之戰在當時的影響力,重要性,以及此戰背後的相關故事,都不亞於赤壁之戰吧。但赤壁之戰知道的人必然比長平之戰要多很多,因為三國是四大名著,電視劇電影拍得多啊。
幾百年戰亂,武強文弱。即使是最後的勝出方,也不會承認其他各政權的地位而為其著書立傳。反而查封府庫典籍。大量書籍佚失。北朝漢族地位被嚴重壓制,以致出現冉閔,都可以看出當時的情況。
推薦閱讀:
※單從歷史精彩程度來看,南北朝與五代十國,哪個更精彩?哪個普及程度相對高點?哪個適合用來寫小說?
※如何評價冉閔?如何評價五胡亂華這段歷史?五胡亂華這段歷史中國算是被侵略嗎?
※如何將東晉至南北朝這段亂世拍成像《權力的遊戲》這樣的史詩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