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忘記學到的知識、卻不會忘記怎麼游泳怎麼騎車?

十年沒游泳的同事很擔心下水了不會遊了,但是一沾到水,立刻就會了。許多年不騎車也不會忘了。請問為什麼人不會忘記這些?原理是什麼?

為什麼以前學到的知識會忘記呢?例如可能想不起來如何做線性代數的題目。

能不能補充一下:外語學習屬於哪一種記憶呢?我覺得理解這一點對外語學習會很有幫助啊!


走路、游泳、騎自行車、手眼協調、打字、用滑鼠、聽覺語言等,屬於perceptual-motor skill.
做數學題、決策、寫文章等,屬於cognitive skill, 或曰intellectual skill.

傳統上認為perceptual-motor task難以用過程描述,靠模仿、重複學習,學好後不易忘記;cognitive task容易用語言描述,但學好後容易忘記。比如很難描述騎自行車的步驟或者游泳的步驟,但解方程的步驟可以一步一步寫出來。基本上perceptual-motor task有即時的、現實的反饋,而cognitive task的反饋則較遠、較符號化。比如騎自行車、游泳,每一項動作之後都能感受到具體的結果,但做數學題則不能,所有的過程都是抽象的。

運動技能的學習與記憶,至少有紋狀體、小腦和前額葉皮層等參與。小腦有記憶功能,但俺比較懷疑小腦「是存貯運動性學習記憶的主要功能腦區」這種說法,覺著這個結論跟他小鼠實驗的任務密切相關;更懷疑「大腦記住的東西是會忘記,小腦存儲幾乎是不會忘的」這句,包括快捷鍵的比喻。覺著很大程度上是腦補。
有觀點認為兩類任務(或者技能)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只有程度上的差異。cognitive task比perceptual-motor task離即時反饋更「遠」,更抽象,更複雜。cognitive skill容易忘記,更可能是與其複雜程度有關,而不是「大腦記憶」和「小腦記憶」的本質差異。樂器演奏是一種比較複雜的perceptual-motor skill,長時間不練會手生。就是比較簡單的任務,比如走路、說話,長時間不練習的話也會生疏甚至遺忘。而數學加減計算,雖然被劃分為cognitive task, 但……有人長時間不用就忘了整數加減法法則么?稍微複雜一點的乘法計算(都牽扯到長時記憶了啊!),有人忘了么?三七得幾來著?

參見:
What Are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http://www.ehow.com/facts_5900878_perceptual-motor-skills_.html
David A. Rosenbaum, Richard A. Carlson, and Rick O. Gilmore (2001). Acquisition of intellectual and perceptual-motor skills.
Cohen NJ J, Webb A, Colcombe SJ J, Kramer AF F, Kirk I Erickson, Scalf P, Naftali Raz, Korol DL L, McAuley E, Kristen M Kennedy and Kristen M Kennedy (2005). Age, sex and regional brain volumes predict perceptual-motor skill acquisition.
Avi Karnia (1998).The acquisition of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a memory system in the adult human cortex


因為存儲的地方不一樣。
游泳、騎自行車、寫字等等程序化的運動的「記憶」。不是由大腦皮層的負責,而是儲存在小腦。
實際上來說,小腦存儲的是這些程序化動作的分解動作,包含有怎樣的肌肉運動。這些一組一組的肌肉運動方式儲存在小腦。
我們游泳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在想水裡應該動那些肌肉以多大力度向什麼方向等等細節。哪怕一點兒也不知道這些東西,也能夠在水裡游的很歡暢。這也是因為存儲的地方不同。就好像我們走路的時候不會先去想:我得先把左腳抬起來,著地,蹬地,然後,邁右腳,等等等等。我們只是想,走吧 。然後就走了。而走路這個組合動作的具體運動方式存儲在小腦。
大腦皮層用來記住知識類情感類等等,大腦記住的東西是會忘記的。記憶曲線說得就是這個,如果不重複的複習的話,腦子會把他們扔到一個角落裡面,這樣我們就忘記了這個東西。要費一番功夫才能再找出來。
之所以叫運動學習記憶,當我們第一次學習的時候,比如說,從來沒有游泳的人開始學游泳的時候,他是通過大腦來學習的。他會想,我該先動那隻手,手怎麼動,腳怎麼動。這些信息存儲在大腦,經過很多次的實際操作,大腦將這些信息傳送給小腦,存儲下來。從這以後,大腦只要發出遊泳,這個總的指令就好了,小腦會告訴肌肉怎麼運動的。然後我們大腦當初學習到的如何去運動的那些信息就被大腦遺忘了。而小腦的遺忘機制與大腦的不一樣,當程序化的運動在小腦存儲了,幾乎是不會忘的。
(有點像忘了網址記得存了個快捷鍵一樣~)
-------------------------------試圖說得更專業一些的分割線不看不影響理解-------------------------
因為@甘禮良的答案我再多說一些。我說的是比較淺。不過,好懂不代表都是我腦補。我自身不是神經科學或者腦科學的專業,肯定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繼續討論。至於那個比喻嘛,比喻總是有像和不像的,能幫助大家理解就好了。

補充一些定義:記憶是指:信息加工, 存儲和提取信息過程。
記憶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分為很多種類:
內隱記憶
外顯記憶
短程記憶
長程記憶
陳述性記憶: 事實和事件的回憶 declarative memory
程序性記憶:怎樣去做某些事的記憶 procedural memory。
等等,而問題討論可以是說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的區別。
記憶相關的大腦組織 和他們負責的記憶種類。

小腦: 程序性記憶,記憶主要靠後天重複,以及經典條件作用獲得

小腦: 程序性記憶,記憶主要靠後天重複,以及經典條件作用獲得
紋狀體 前腦的複雜的結構 習慣的形成和刺激反應的聯繫的基礎。
大腦皮層,負責感覺記憶以及感覺間的關聯記憶
杏仁核和海馬組織,負責時間、日期、名字等表象記憶,也負責情緒記憶。
丘腦、前腦葉基部和前額葉也與不同種類的記憶有關。
小腦的結構:由小腦灰質、小腦髓質,小腦核、頂核,球裝核、栓裝核、齒狀核。組成。通過皮質丘腦束與大腦聯繫,通過橄欖小腦束接受來自脊髓的運動感覺,可以使隨意和不隨意運動變得圓滑而精確。小腦的活動是無意識的。
程序性記憶主要由齒狀核及小腦皮層。這種記憶可以是長程的也可以是短程的。通過反覆的刺激,形成神經細胞蛋白和突觸的改變,認為長程的運動記憶與紋狀核和小腦後葉有關。
現在隨著技術的進展,可以直接利用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CT)直接觀察腦部活動。實驗表明:在學習新的複雜動作時,小腦的齒狀核和皮層都有活躍的神經電活動。也證實小腦是程序性記憶的主要結構。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小腦不僅是維持機體平衡的重要器官,更是存貯運動性學習記憶的主要功能腦區.小腦的學習記憶功能主要是通過蒲肯野氏細胞上的AMPA受體的磷酸化作用,以小腦突觸長時程抑制(LTD)的形式來實現的.小腦蒲氏細胞突觸後膜AMPA受體的磷酸化作用是小腦LTD形成過程中各種神經遞質傳導的共同通路,也是LTD形成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步驟之一.因此,AMPA受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突觸可塑性變化和小腦學習記憶功能的關鍵物質

[1] 劉勇,王登高,余爭平等.116 AMPA受體與小腦的運動性學習記憶功能[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3,30(6):351-356.
[2] 王省,孫銀平,蔡新華等.大鼠小腦皮質內神經肽Y能神經元的形態與分布小腦的運動學習、記憶及整合功能[J].中國臨床康復,2005,9(16):242-243,封三

感謝諸位的評論。讓我把這個問題不停的完善。:)
太長了,對吧。看起來很不舒服的,對吧。


一般來說記憶可以分為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很多和運動相關的記憶屬於程序性記憶,比如穿衣用筷子騎車游泳什麼的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4425


用事實說話,我上一次游泳是在五年前,那時我讀高一,但是就在上個星期,和同學一起去游泳館游泳,但是,我發現,我居然忘了,害我嗆了好多水,最萬惡的是,我還是沒有找到游泳的感覺,真的是忘完了的感覺一樣!!!!!


動作記憶和語義、情感等記憶方式不同,所以遺忘規律也不同。一般來說,動作性的程序性記憶是最難遺忘的,然後是帶有情感的情境性記憶(即你在某地體驗到了某種情緒),然後是圖像記憶,然後是聲音、語義等記憶。


記憶也分幾種,游泳自行車吃飯都屬於程序記憶,屬於無意識提取


因為身體的記憶比腦子的記憶更緩慢卻更深刻。
身體的記憶是體驗性的,腦子的記憶是概念性的。
體驗的東西總比無體驗性的概念的東西來的深刻。


有個東西叫肌肉記憶。我解微積分到了這個程度,考研數學基本可以心算,3小時能從頭到尾做兩遍的那種。考完研快八年沒算過積分了,前幾天沒事打開書,還是能一道一道心算出來,把自己都下了一跳。
你會忘記只不過是不夠熟練而已。


其實發現游泳真的會忘記的。。。


就好像你受傷失憶了,如果你學過英文,你還是懂得說的。


清明放假回家我問我爸我為什麼不會忘記吃飯?我爸說,因為你吃飯不過腦子。


誰說的,我宿友就忘記怎麼騎自行車了!


學了兩年跳舞和游泳,都沒有掌握要領,或者昨天會了,今天又忘。半個月不開車,就感覺不怎麼會開了。鬱悶。


但是我真的會忘記游泳。當很多年沒游之後,發現自己完全不會換氣了。(當年游過兩百米的測試)後面練習了好一段時間才回復了這項技能。


記憶按其信息保持時間長短可分為感覺記憶 短時記憶 長時記憶。長時記憶中,分為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有關事實和事件的記憶為陳述性記憶,比如背課文;有關如何做事情的記憶為程序性記憶,比如游泳,程序性記憶回憶時不需意識的努力,習得時困難,遺忘也叫難,陳述性記憶相反。


忍不住的問題,翻了老梗
沒有準備文獻refference
沒有高大上的學術名詞和圖文
可以說是,原創的胡說!瞎掰扯!

1. 以上解釋中關於記憶中的記錄部分,是沒有異議的;
2. 僅針對本提問,只說記,解釋的就片面了,還有讀取的處理;
3. 所謂學到的知識,和游泳騎車等不在一個可以比較的條件;
4. 而且神經元記憶和本能都是會變,會被忘掉的。
5. 關於外語學習

記憶至少要分【讀】和【寫】兩個維度展開說,各有學術幹線和分支(另一派應用技巧,比如各種媒體都說爛了的記憶宮殿,把記憶和回憶這種瞬間過程整合為一套系統,任何一脈記憶課題都可以無窮盡的細分下去),簡單舉例比如,無論是光碟還是硬碟即便寫入技術再快再精準,沒有讀取技術一樣白搭,我們的記憶空間和迴路就像光碟上面有無數的各類劃痕和污漬,代表感官(到底能瞬間結合幾個感官因人而異,也和後期訓練有關)的光頭在讀取時需要大量的模糊處理和再梳理,隨後重新寫入,周而復始(每次看一個電影的鏡頭心情都不一樣,記憶湧現和本能出現的時候也會根據臨場不同而變化)。

記要考慮【身心環境】因素,同樣讀也依賴【身心環境】。比如分腦記憶會玩出很多像『 抖腿、咬筆、眨眼、掰手或者用手在平面上畫方圓,寫完一段話死都要點上一個點 』 等攔都攔不住的小動作,在讀取時會很自然的重現(看眼神的方向決定是否說謊是坑人的,部分情況回憶就是參雜著創造的過程,只能作為以環境為依據的推理輔助),所以反過來你也可以在不影響雅觀的情況下培養一個BIGGER高的輔助動作。

進入【讀取】的正題:游泳自行車滑雪滑冰語言公式條款文字這些,每一項,注意是每一項,都不是同一類的記憶邏輯。從學習動作上而言,對於人類本身,需要不同的感官配合和感受,比如平衡感、順應重力和自然力、克服心理恐懼等等,所以再次使用時,感官是在和當初非常相似的環境下被自然結合調度的,反之,一個會在水裡游泳的人仍到泥潭裡一試便知;這也是為什麼學動作要領(包括語言的發音)要正規,一旦這個反覆打磨的瞬間行為進入記憶和神經元,以後再想覆寫就非常困難,需要在環境的壓迫下綜合覆寫。PS:嗅覺和聽覺在神經元的調度中非常重要,但記憶邏輯和其他感官完全迥異,說著太費勁。

文字語言或者說概念類的記憶會經常被忘記,其本身就是語言環境和生活心境的問題,人用語言記語言,圖像記圖像;語言是非常保守的,在概念的核心原理和邏輯沒理解透徹之前,語言的記錄會隨著保守的屬性被排解,所以別人一說,你能想起來,沒人提的時候全靠邏輯臨時組裝,大意就是,其實你還記得,但是它被其他語言老夥伴給孤立了,這些老夥伴在你腦袋裡和你的年齡一樣大,在世界中,比任何存活的人都老資歷;要不忘新接觸的概念需要直至你為它建立了一套體系,(像前面回答的記憶法則一樣反覆錘鍊)它在一大套的邏輯之中形成了穩定的語言結構和世界觀,也就能繼續在記憶中存留;同樣也是一圈人說一圈話的原理。

最後,那些游泳啊自行車之類的看似靠肢體操作的記憶,一樣會忘。第一,每一項肢體運動都有自己最效率的科學理論,俗話的動作要領和競技策略,這些也一樣是概念,要灌入到肢體和動作中比單學知識難多了,就像格鬥技巧和射擊技術長時間不用,不單單是酷炫的動作打不出來,還打不到目標位置。其二,是自然力的變化;知識一時想不起是有一個很明顯的標準,就是沒想起來;而游泳和騎車其實也一樣,仍水裡都能游,但是未必有以前快(除了肌肉調節和控制力還有感受自然力的能力變差了)。最後的最後,語言的環境變化能導致記憶褪色,同樣,身體和自然環境變了也會具足無措,比如比以前胖了或者瘦了特別特別多,甚至斷肢的悲劇;動作要領其實都還記得,但是,即便如此相似的環境下,規則完全變了,只是被認為是承載和運用的肢體的存在與否能帶來強烈的心理反應,其實該忘的技巧也忘差不多了,只是東西還在就覺得能用就行,感覺上好像沒忘(比如玩水上芭蕾的人10年不玩,再玩一回就能嗆一口);相反被認為是記知識的腦袋一直都在,所以有些沒有體系的記憶被排擠了,就覺得好像忘了。說到忘,記錄過程非常關鍵,同樣如果是感知到忘,要考慮讀取記憶的過程和環境改變了。

------------------------------------------------

忽略了外語學習: 記憶法就是打打基礎,主要靠戰鬥中學習

語言都講究建立體系,奮力提高母語的單詞量能提升世界觀的清晰度,不會被混淆概念,以此為基礎外語的辭彙量才會自然的產生指數級變化。其他記憶方式用感官學習,屏蔽母語先,眼睛看到什麼想到什麼直接用外語說,從單詞開始到成段語句,單詞量和語法自然就熟悉了(模擬你母語體系的建立過程)。看外語劇或新聞,人物提問,你來回答。 在現實中,就使勁說;學習外語靠心理反應和感官記憶最實在,書本里你打好基礎,但是會錯的依舊改不過來怎麼辦,在現實中話說不明白,被人翻白眼,尷尬症能教會一切。


玩魔方似乎是兩者皆有啊


casualty 傷亡人數
最為一個帕金森間歇性外語失憶症晚期患者,在生命中某人考我這個單詞之前,我每記一次忘一次。
我想知識如辭彙,其實想通。
你沒能長久記住這個知識,可能是這個知識和平常事般,太過普通。你把它聯想其他一起記試試?


PS:邀請我這個幹嘛(⊙o⊙?)我是學酥啊!


我已經8年沒游泳了 下禮拜去證實一下

今天去了 已忘


加減乘除的方法你也不會忘記,而這也是學到的知
相反,如果剛學會走路腿就斷了,等到腿好的那天你還是要重新學走路
所以我的看法是:不存在能永遠記得的東西,只在於你的熟練程度,能否讓身體在長時間不接觸這系列東西的情況下,突然喚醒曾經的記憶。


推薦閱讀:

怎麼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為什麼在做重複勞動的時候,必須開個視頻聽個響才做得下去?
某種語言的母語者與將它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語言的習得上有哪些不同?
為什麼漢字順序有時候不影響閱讀?
為什麼人腦會覺得 A、B 區域兩塊顏色是不一樣的?

TAG:學習 | 心理學 | 記憶 | 認知科學 | 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