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史為什麼沒有被寫成民國演義?

民國史也同樣精彩,類似三國時期,為什麼民國時期沒有被寫成《民國演義》這樣的著作?


話說今天周末,閑來無事整理書櫃,卻在書櫃底部發現半本殘書,無頭無尾,不知何名。觀之半晌,這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 @關毛 君所說的作死道人寫的那本《民國演義》嗎?於是抄錄其中半回,與大家共享。

第三十九回:孟良崮張靈甫殞命 延安城胡宗南疲師

話說粟裕大戰萊蕪,生擒李仙洲,消息報入南京,那蔣中正聽得,不由得怒氣勃發,拍案大叫:「陳毅欺人太甚,眾將官,爾等有誰願提兵前往,與孤報此大仇?」但見帳下閃出一員大將,大叫道:「主公勿憂,末將願往。」那蔣中正定睛看時,卻原來是大將顧祝同,不由大喜,曰:「顧卿願往,孤無憂矣。只是那陳賊悍勇異常,顧卿單身前往,恐有不測。孤再與你三員大將,此去定能建功。」你道是哪三員?第一員乃是那蔣中正御林軍總管、天寶大將張靈甫,第二員乃是汜水關總兵黃百韜,第三員乃是黃泥關總兵李天霞。當下那顧祝同率領三將,點齊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山東而來。

卻說陳毅在山東聞得探馬來報,道顧祝同率三員大將、十萬人馬殺將而來,不由大驚,急忙傳令:「快快請粟將軍前來議事。」不一會,粟裕到得中軍帳中,問:「將軍喚末將前來,有何急事?」陳毅遂將顧祝同殺來一事說了,粟裕聽得,微微一笑,曰:「將軍勿慌,那顧祝同縱有十萬大軍,在末將看來無異土雞瓦狗,待我稍施手段,定叫他化為齏粉。」陳毅聞言,喜不自勝,急問:「計將安出?」粟裕大笑,曰:「將軍何妨升帳,待末將點將分兵,將軍自可明白。」

陳毅大喜,急忙傳令升帳,不一時,大小將官齊聚中軍帳中,陳毅端坐帥案,粟裕坐於副位,大小將官參見已畢,陳毅開言道:「眾將官,如今有那顧祝同,率領張靈甫、黃百韜、李天霞三員大將,十萬大軍,殺奔我山東而來,因此我與粟將軍點將升帳,你等俱要服從粟將軍遣派,若有違抗,軍法無情。」眾將俱皆稱諾,曰:「我等萬不敢有違粟將軍將令。」

粟裕乃曰:「顧祝同雖號蔣軍大將,實乃碌碌之輩,無足可懼。來犯敵將之可懼者,唯張靈甫而已。那廝身為蔣中正御林軍總管,身高丈二,胯下一匹包月烏龍騅,手使一桿鑌鐵方槊,實有萬夫不當之勇,蔣中正封其為天寶大將,並頒發金牌,上書『神勇無敵』四字,實乃我軍勁敵。此番出戰,只要斬了此人,蔣軍何足道哉。」

粟裕遂抽出一根將令,喝問:「陶勇何在?」陶勇出列,躬身施禮:「末將在。」「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前去迎敵。倘若遇到那張靈甫,你與他交戰,只許敗,不許勝,將他引至孟良崮,倘若能來時,記你大功,倘若不能,提頭來見。」陶勇大聲道:「末將謹遵將令」,轉身退下。

「王必成何在?」「末將在。」「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待陶勇將張靈甫引走之後,你可速速佔領垛庄,此地乃張靈甫屯糧之所,又是其撤退之必經之地,倘若佔領此處,張靈甫插翅難飛矣。」那王必成亦稱謹遵將令,轉身而退。

「葉飛何在?」「末將在。」「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待得張靈甫上了孟良崮,即刻將山團團圍住,不得走漏一人。」葉飛領令而下。

「韋國清、何以祥、成鈞、宋時輪何在?」「末將在。」「張靈甫被圍後,黃百韜必然拚死相救,命你等四人各率本部人馬,須得將他牢牢擋住,不可令其與張靈甫回合。倘有差誤,提頭來見。」四將亦齊齊稱諾,領命而退。

卻說這時卻惱起帳前一人,哪一個?正是許世友,此人本是和尚,出身少林寺,習得一身好武藝,因其性如烈火,人送外號莽金剛。後因耐不得寺中清凈,遂打出十八銅人巷,蓄髮還俗,投了解放軍。此時見粟裕點將,半日不點自家,不由發作起來,搶上前去,厲聲喝道:「粟將軍,為何這半日卻不提洒家名號?可是瞧不起洒家?」粟裕尚未開言,陳毅大怒,拍案喝道:「賊禿,中軍帳乃何等緊要之地,豈容你如此撒野?刀斧手何在,與我推將出去。」粟裕笑曰:「將軍不必如此。」迴轉身來,謂許世友曰:「許將軍驍勇如此,本將豈有不用之理。待得張靈甫上得孟良崮之後,你可與葉飛、陶勇、王必成、王建安各率本部人馬,圍而攻之,定要將那張靈甫斬殺於此。」眾將聞聽,齊聲稱諾。

陳毅聽了,不由疑惑道:「粟將軍,適才那張靈甫、黃百韜皆有處置,為何不聞李天霞?倘若他領兵來救,為之奈何?」粟裕笑道:「那李天霞與張靈甫久有宿怨,我料其必不肯真心相救,且李天霞膽小如鼠,待我略施小計,不用一兵一卒,定叫那李天霞抱頭鼠竄,不敢正眼覷我矣。」


遂令中軍官:「即刻前去民間查訪,若聽得有裱糊匠即刻帶來軍中見我。」中軍官領命退下,不多時帶來裱糊匠十餘人,俱是附近鄉里裱糊好手。粟裕遂吩咐道:「你等可照我所繪,裱糊如此紙人數個,以備軍用。」眾裱糊匠領命退下,帳中眾將面面相覷,不知何意。

卻說這一日,顧祝同率領大軍到得山東,遂擊鼓升帳。待得張靈甫三將齊集中軍帳中,顧祝同開言道:「列位將軍,如今已至山東,那陳毅匪軍驍勇善戰,非同等閑,我等須要同心協力,共破賊寇,以報主公大恩。」帳下閃出張靈甫,笑道:「將軍何必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想那共軍不過泥腿子而已,手無銳兵,身無敝甲,何足道哉。不用將軍上陣,只末將一人出馬,足以破賊矣。」


黃百韜曰:「張將軍不可輕敵,想那李仙洲亦天下名將,依舊遭擒,陳毅匪部實不可小覷。」張靈甫斜眼相覷道:「張某乃主公親封天寶大將,號稱神勇無敵,李仙洲何物,豈可與張某並論,黃將軍見僅及此,真正令人好笑。」黃百韜滿面慚色而退。

李天霞聞言,在旁冷笑道:「張將軍神勇無敵,我等豈能及之。此戰端看將軍,只是千萬莫要向我等求救才好。」張靈甫聽得,頓時怒髮衝冠,大叫道:「張某雖不才,卻也不屑求救於李將軍。」說罷轉身向顧祝同道:「顧將軍且安坐,看我破賊去來。」說罷,也不等顧祝同開言,徑自出帳去了。帳中顧祝同只是不語,黃百韜微微搖頭,李天霞頻頻冷笑而已。

且說張靈甫率領本部人馬前行未數里,只聽到前面一聲號炮,一彪人馬閃將出來,當前一面大旗,上書一個「陶」字,正是陶勇。那陶勇端坐馬上,睜眼看來,之間對面軍陣當中一員大將,頭戴虎頭皂金盔,身穿柳葉鳳翅甲,胯下一匹抱月烏龍騅,手中一桿鑌鐵方槊,果然儀錶堂堂,威風凜凜,真正好威風,好殺氣。

陶勇大喝道:「前面可是張靈甫?」張靈甫道:「正是本將。你是何人?」陶勇答曰:「我乃陳將軍、粟將軍麾下總兵官陶勇是也,奉了兩位將軍將令,前來擒你。」張靈甫哈哈大笑道:「無名下將,也敢口出狂言。」說罷縱馬向前,直取陶勇。陶勇亦挺槍向前,兩人戰在一處。未數合,陶勇假裝不敵,虛晃一槍,縱馬便走。張靈甫大喝一聲,道:「賊將哪裡去。」率軍追趕。

那陶勇跑得一陣,又回馬與張靈甫交戰,又假裝敗退,張靈甫愈發志得意滿,追擊不已,不知不覺,直追到一座山下。張靈甫看那山,只見突兀拔起,怪石嶙峋,陡岸孤峻,峭壁接天,恁的險峻,——正是孟良崮。再轉眼看時,那陶勇卻不見了蹤影,張靈甫登時醒悟,大叫道:「哎呀不好,中計矣。」話聲未落,只聽號炮聲響,四周無數人馬湧出,當前一員大將,正是葉飛。張靈甫急令撤退,正在這時,有探馬來報,道是垛庄為王必成所佔,後路已被截斷,王必成正率領大軍殺奔而來。張靈甫聽得,愈發慌亂,不知所措,遂令眾軍登上孟良崮,以拒敵軍。

待上得山來,張靈甫往山下望去,只見解放軍數路大軍縱橫馳奔,將那山圍得水泄不通。張靈甫惶然無計,只是一迭聲的問部下諸將如何是好,諸將面面相覷,許久方言道:「如今之計,唯有派人突出重圍,向顧將軍及黃、李二位將軍求救。」張靈甫無奈,只得派人喬裝改扮,裝成山中樵夫,摸出重圍,前往顧祝同處求救。

且說顧祝同聞得張靈甫中計,被圍孟良崮,大驚曰:「如此怎生得好?」李天霞在一旁冷笑道:「那張靈甫驕橫狂悖,不尊將軍將令,擅自出兵被圍,幹將軍何事?」顧祝同曰:「話雖如此,但那張靈甫乃主公愛將,倘有不測,主公怪罪下來,我等如何擔當得起?」黃百韜曰:「事已至此,別無他法。末將願率本部人馬,拚命向前,救出張將軍。」顧祝同大喜曰:「黃將軍如此,本將無憂矣。只是將軍孤軍前往,本將心有不安,須得李將軍同去,二位將軍互為犄角,方可奏功。」李天霞只是冷笑,顧祝同熟視之,方曰:「領命。」

李天霞回到營中,將中軍帳內情形向眾將說起,忿然曰:「張靈甫一貫小瞧於我,如今卻要我去救他,怎叫人咽下這口氣。」有副將曰:「無妨,將軍儘管起兵,待行至半路,只派遣百餘人馬,大張旗鼓,假裝赴援。我大軍且在後方安坐,豈不妙哉。」李天霞大喜,曰:「果然妙計。」遂依計而行。

且說那張靈甫被困孟良崮,葉飛、陶勇、王必成、王建安、許世友諸將率兵攻打,日日無歇,張靈甫縱然驍勇,但五將聯手,他又豈是對手。每天盼援兵如同大旱之望雲霓,而援兵不至。這日與眾將說起,眾將曰:「此必是顧祝同、李天霞等人嫉賢妒能,坐觀成敗。援兵必不至矣。」張靈甫大驚,曰:「似此為之奈何?」眾將曰:「將軍為主公愛將,若主公聞得將軍被困,必坐不安席。如今之計,唯有派人求救於主公,方可有一線生機。」張靈甫只得又派人偷出重圍,前往南京報信。

且說蔣中正在南京聞得張靈甫被困,大驚失色,曰:「張靈甫孤之愛將,如今中計被困,性命危在旦夕,而援兵不至,是何道理?」隨嚴令顧祝同、黃百韜、李天霞,曰:「倘若救援不利,必當軍法從事,絕不寬貸。」

卻說那黃百韜領兵拚命向前,欲救張靈甫,行至半路,只見前面數路人馬排開,遮住道路,為首四員大將,正是韋國清、何以祥、成鈞、宋時輪,那韋國清縱馬橫槍,大喝道:「前面莫非黃百韜乎?我等奉粟將軍將令,等候你多時了。」黃百韜更不答話,舞刀縱馬,直衝向前,韋國清等四將各舞兵器,一起上前,將黃百韜團團圍住,四面圍攻,四匹馬兒猶如走馬燈一般圍住廝殺。想那黃百韜豈是四將的對手,戰不到十合,刀法漸漸散亂,不得已,照何以祥面門虛晃一刀,何以祥待要躲閃時,黃百韜乘機突出,敗退了下去。四將也不追趕。

再說李天霞,那日率軍救援,走到半路便紮下營寨,只派一小隊人馬大張旗鼓,故作姿態,自己則日日在帳中飲酒,好不快哉。誰知這日自南京發來蔣中正手令,命他急速救援,若有拖延,必斬不貸。李天霞暗叫晦氣,沒奈何,只得起兵前往。正走到半路,卻聽得號炮聲響,只見前面樹林之中,金鼓齊鳴,旌旗招展,不知有多少人馬,再定睛看來,只見樹林中赫然有四五個巨人,身高十四五丈,渾身若精鐵鑄就,手中或持巨劍,或持刀槍,恰如防風氏再世,巨靈神臨凡。——卻正是當日粟裕命裱糊匠所扎之紙人。

李天霞不由得駭然,問曰:「此何物也?」左右雙股戰戰,面面相覷,李天霞視之良久,忽大驚曰:「吾知之矣。向聞日本國有機關人曰高達,身高十餘丈,人坐於其中操控,力可移山填海,非人力所能敵。此必高達也。」左右不信,問曰:「高達既為日本所有,共軍焉能有之?」李天霞曰:「汝等不知,那共軍與日軍作戰多年,繳獲數架也是有的。」左右聞言,皆曰:「將軍果然明見萬里,只是如今之事該當如何?」李天霞曰:「高達既非人力所能敵,如今不退何待?」於是撤軍而去。後人讀史至此,有詩讚曰:

孟良崮上虎賁垮,千里馳援李天霞。


非是見死不相救,奈何共軍有高達。

且說張靈甫在孟良崮,苦盼援軍不至,心知不免,遂謂左右曰:「我此番中計,兵敗身辱,實非我之罪也,乃顧祝同、李天霞輩心懷叵測、坐觀成敗所致。雖如此,我有負主公重託,待軍破之日,我必自戕以殉。」左右皆相抱大哭。

話說粟裕在中軍帳內,聞報李天霞與黃百韜兩路援軍盡皆退去,大喜,謂諸將曰:「破敵只在今日。」乃頂盔貫甲,罩袍束帶,頭戴亮銀獅子盔,身穿大葉連環甲,胯下追風白龍駒,手中一支八寶亮銀槍,率領眾將,齊齊往孟良崮上殺來。

那蔣軍士兵被困多日,不得食水,哪有氣力抵擋,見粟裕殺來,直如波開浪裂一般,被粟裕直透中軍。那張靈甫在中軍帳中,聽得帳外喊殺聲震天,心知大勢已去,拔劍就要自刎,只是那劍架在脖子上良久,竟是不忍割下去,最後頹然長嘆一聲,曰:「今日方知一死之難也。」吩咐左右曰:「且換了衣服,我等悄悄混下山去吧。」左右有人問曰:「倘若天憐我等,竟以活命,得見主公,主公責以我兵敗之事,當如何解之?」張靈甫曰:「此戰非我之罪,是陳賊裹脅士紳兒媳,裸身露體在前衝鋒,我軍將士不忍相殺,以至大敗。」左右大喜,曰:「將軍真大才也。」遂改換衣服,悄悄摸出帳外,上馬便欲逃走。

量張靈甫這番作為,豈能瞞過粟裕,他衝到帳外,只見帳後有數騎欲逃,心知即是張靈甫,遂大喝道:「張靈甫哪裡去。」張靈甫見被識破,愈加不敢回頭,只是縱馬狂奔,未料想粟裕馬快,轉眼即追將上來,手起一槍,將張靈甫挑落馬下,左右士卒一擁而上,張靈甫竟死於亂刀之下。

張靈甫左右中,唯有一人逃出重圍,不敢停留,急急直奔南京。話說那日蔣中正在宮中正與眾將議事,忽報有張靈甫麾下請見,遂吩咐叫他上來,卻說那人上得殿來,大哭一聲,跪拜於地,只說得句「張將軍殉國了。」蔣中正聞得此言,大叫一聲:「痛殺我也。」便向後倒去。左右急忙扶起,過了半晌,才悠悠轉醒,問究竟如何。那人將陳毅匪部裹脅士紳兒媳衝鋒,將士不忍,以至大敗之事陳述一遍。蔣中正又大叫一聲,幾欲昏厥,半晌,淚如雨下,曰:「痛哉,惜哉,痛哉,惜哉。」又口占輓詩一首,曰:

「孟良崮上床單飄,地主媳婦百媚嬌。


國軍健兒心不忍,百戰虎賁煙雲消。」

又恨恨曰:「靈甫遇害,實黃百韜、李天霞救援不力之罪也。」隨下詔,黃百韜免為庶人,戴罪立功,李天霞下獄問罪,准其以黃金贖之。


我跟一樓看的是一個版本吧??

(這玩意是上周從舊書櫃里翻出來的東西,我原以為是什麼盜版民國史之類的。嘿,沒想到別的地方還真有同樣的書啊。私以為裡面寫得最精彩的的是五打井岡寨,英雄反圍剿。就把寫得比較好的黃公略大戰蔣家軍抄上來給大家看了。(o ̄? ̄o)?)大家給那麼多贊了,我慢慢把一些以前沒貼的也貼上吧。

第十八回:三州府舉兵入寇 蔣中正一打井岡

……

卻說各路諸侯商議已定,蔣公回府升帳,聚一眾文臣武將,共議舉兵大事。


公環視諸將,曰:「剿共大業,初戰為重。孤聞井岡山兵強將勇,朱毛善謀、彭黃能戰,實乃勁敵也。誰敢提一旅之師,先挫敵銳氣,待我大軍進剿,列為首功!」話閉,只見帳下一人出班道:「公何挫己之士氣,漲敵之威風乎?吾觀井岡鼠輩,草芥爾,何須公等大軍親動,末將領兵出戰,井岡一盪而平也。」眾視之,乃江西巡撫,平西候魯滌平也。


那魯滌平乃湖南生人,行伍出身,雙臂有水牛般力氣,馬上一桿狼牙棒,神出鬼沒,有萬夫不當之勇。原為桂系名將,後蔣桂戰爭,感蔣公大義,遂降之。平日嘆無寸功報效,今見三軍用命之時,急請戰陣前。


蔣笑曰:「此人正是對手。」遂拜魯滌平為平西兵馬大元帥,領張輝瓚、譚道源為左右副將,手執令旗,點起十四萬精兵,殺奔瑞金而來。


話說大軍前進,早有細作探知,報與井岡山寨。托塔天王朱德道:「蔣匪此番來犯吾寨,數十萬精兵席捲而來,那先鋒張輝瓚,曾在東瀛異人處習得武藝,弓馬嫻熟,號『萬人敵』,非同小可。諸將計將安出?」諸將聽聞蔣兵來犯,兼有海中狂蛟、空中飛龍妖術助陣,吾師兵微器陳,維血肉之軀忠勇之義,恐難抵擋,亦面有難色。唯有那毛公潤芝呵呵作笑,道:「吾道何事,自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帳下這麼多弟兄如狼似虎,某略施小計,管教那蔣匪大軍,化為齏粉!」公以目視林彪,彪低首不語。卻得一旁飛將軍黃公略朗聲道:「你們怕他,吾卻不怕,吾願為先鋒,斬他幾員大將歸陣,若不得勝,甘受軍法!」毛公大喜,曰:「公略去吾無憂矣。」

諸將見公略爭先,豈容落後,軍神劉伯承、急先鋒粟裕、金槍手徐向前皆曰:「某亦願往!」毛公大喜,遂取過兵符,設定計謀,分撥已定。諸將皆喜形於色,領兵而去。


調度已定,帳下一人卻面有慍色,原來是黃埔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豹子頭林彪也。

林彪曰:「公何不用我?」毛公道:「林教頭若有心去,可領麾下人馬,作偏師,助公略一臂之力。」林又不喜,曰:「吾為紅軍先鋒大將,理應當先破敵,今作偏師,豈不自羞?」公曰:「非也,吾見公略自去,怕事不諧。將軍乃軍中冠軍侯,彼處乃兇險之地,公略獨木難支,豈有作為?若得教頭去,吾方無憂矣!此是大公一件,教頭不可等閑視之。「 林彪大喜,領兵自去。


朱天王道:」林彪雖勇冠三軍,然此人不祥,好大喜功,不服管束,日久必為患。「毛公曰:」吾早觀此人腦後有反骨,憐其勇而用之,今後國定天下平,此人必作亂,彼時再做計較。」遂與朱天王穩坐大寨,專候諸將見陣成功。


話分兩頭,那魯滌平與張輝瓚、譚道源兵馬進犯井岡邊界。觀那紅軍數里一處,共結十寨,兵卒羸弱,旌旗亂擺。魯滌平大喜,曰:「蔣公畢竟多慮,朱毛不識兵法,調教如此弱旅,豈能擋我十萬雄師?」遂與張、譚二將於帳中日日飲酒。一日,忽報南寨有軍搦戰。左將軍張輝瓚道:「井岡賊寇烏合之眾,吾去斬之。」遂提過三尖兩刃八環刀,拍馬便走。


張輝瓚細看時,卻是井岡第一慣衝頭陣的急先鋒粟裕,手持金蘸斧,也不打話,舉斧便劈。輝瓚舞刀相迎,粟裕略戰數合便走。張便乘勢襲了南寨。魯滌平大喜,便令張打北寨。北寨乃井岡天目將,軍神劉伯承也。見張來,也不戀戰,撥馬便走。張又襲了北寨。金槍手徐向前引金槍班來救,卻被譚道源殺退。數日間,紅軍所結十寨,皆為張、譚二將所破。魯滌平大喜,厚賞張、譚二將,修書與蔣公,表張輝瓚首功。


那左將軍張輝瓚數日之內,連破紅軍十寨,魯滌平大喜,言朱毛不過爾爾,遂令張追剿殘敵。數日間人馬抵達龍岡。只見此處崇山峻岭,雜草叢生。是日,霧滿龍岡,人馬照面,無法辨認。輝瓚部狂蛟飛龍,均無法施展,只得統騎兵步卒身隨。前哨探路回報,言不見一人一騎。張大異,曰:」人言朱毛多詭計,善用兵,此數日一觸即潰,吾料乃誘敵之計也,今入險境,不得不防。「問身旁土著,此為何地。雲」龍岡「。張大駭:」吾乃張,張者」獐「也。龍岡乃卧虎藏龍之地,獐豈能降龍伏虎?此地於吾不利,快快撤兵……「遂令後隊改前,火速撤離。言未閉,忽聽一聲炮響,一彪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將乃虎威將軍豹子頭林彪也。林彪於馬上大叫:」張輝瓚!爾中我毛公妙計矣!吾卻在此等候多時!「張大怒,拍馬舞刀,直取林彪,兩馬相交,刀槍並舉。二將大戰二十餘合,輝瓚刀法漸漸凌亂,料斗林彪不過,奪路而走。卻不提防前方早有一將,手持傲雪梅花槍,身披黃金雁翎甲,足跨黃驃馬……正是井岡第一籌好漢、龍翔將軍、飛將軍黃公略也。張輝瓚於重霧中望見黃公略,竟疑為星宿臨凡、武曲降世,肝膽皆裂,又見麾下紅軍天兵天將漫山遍野,陣容整齊,毫無破綻,知無處可逃,只得勉強交戰,公略縱開黃驃馬,揮舞梅花槍,逞天威,奮神勇,數合之間,一槍將張輝瓚挑於馬下。身後早有小校蜂擁而至,將張綁縛歸寨。但見滿山遍野,紅旗亂舞,呼聲震天。國軍余部全無戰意,四處潰散。黃林二將引兵追殺潰兵不提。


原來那毛公夜觀天象,知此日龍岡大霧彌天,故先令黃林二將領兵設伏於此,又知那魯滌平之流乃有勇無謀,不識兵法,故布下口袋陣,前日令粟裕、劉伯承、徐向前等詐敗,乃驕兵之計也,專引其入此天羅地網。正是」毛公智算黃林勇,初反圍剿第一功「。


毛公有詞單表黃林二將龍岡神威: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朱天王與毛公于山寨中,聽得諸將凱旋而回,大喜。安排功勞簿,令鄧小平、王稼祥等設宴,山寨飲酒作樂,大慶三天。少頃,又聽得林彪押解張輝瓚部一眾偏將、俘虜歸寨,毛公命重賞之。將戰俘關於後山小寨。後又有黃公略擒得張輝瓚歸寨,獲軍旗、兵器、鎧甲無數。毛公大喜,帥眾將於數里外相迎,但見公略儀錶堂堂,威風凜凜,那張輝瓚怒目而視,不肯就降。


朱天王道:「吾素聞張將軍威名,若肯投吾山寨,共聚大義,豈不美哉!」毛公亦道:「吾欲立紅軍軍政大學,將軍可為教頭,教演習軍馬。」張輝瓚睜目怒叫:「毛村夫!汝設詭計,用妖法。忠臣豈可事二主?汝可殺我!」張輝瓚厲聲大罵,毛公遂令斬之,以全其義。

那廂魯滌平聽得張輝瓚戰敗遭擒,所部五萬人馬僅有數百逃得性命。大駭。曰:」敵損我輝瓚,損一右臂也。「急切之下,幾欲親戰。右將軍譚道源大叫」不可「。言紅軍兵鋒正勁,不可貿然交鋒,可修書與蔣委員長,委派精兵上將,方可與之對敵。魯滌平深懼朱毛兵威,遂然之。


——————————————————————————————————————————————————————————————————————————————————————


第二十回 黃公略失陷火龍陣,蔣中正三打井岡山

……

蔣中正立馬於中軍腹地,眼見那黃公略日不移影,連打中原各部戰將一十二員。蔣公遙望公略,橫槍立馬,威風凜凜,猶如天蓬降世,心中自是傾服。回頭見魯滌平云:「此人果真悍勇,我中原名將,車輪苦戰,且勝他不得,今次剿共,又功虧一簣?」魯滌平諾諾而道:「此人乃井岡五虎上將之首,號「飛將軍」,前兩次非屬下無能,實乃此人英雄無匹,非一般大將能敵也。吾麾下頭號猛將張輝瓚,正是折在此人手中。」蔣嘆道:「奈何天下英雄,皆歸朱毛所有,惜哉!」


二人正交談間,卻惱了旁邊一位壯士,乃平西右將軍譚道源也。善使一開山斧,人稱「賽咬金」。與平西左將軍張輝瓚,乃江西聞名之勇將也。見蔣只遣中原大將出戰,好生小覷了江西各部,心中不忿。盪開深烏馬,出陣道:「殺我兄弟,我去報仇。」也不等蔣、魯回話,倒提開山斧,殺向黃公略。


那黃公略正少歇,見又有將出馬,也不打話,舉槍就刺。兩位將軍這場好殺!但見鞍上人斗人,鞍下馬戰馬。那譚道源要在蔣公前賣弄本事,恨不得數合間平吞了黃公略,又有心欺公略久斗身疲,使出兩臂千斤之力,將那八十斤開山斧閃轉騰挪,舞得天花亂墜。卻也奈何不了公略。斗有二十餘合,譚道源氣力不加,卻賣了個破綻,撥馬回陣,公略去趕,那譚道源按住斧柄,早暗藏鐵鎚在手,覷得公略門面較親擲去。卻不知公略早有提防,大喝一聲,使槍隔開鐵鎚,投擲於地。道源見公略如此了得,早已破膽,慌向本陣逃命。卻又不知公略黃驃馬快,兩馬相交,公略將槍環帶住鐵槍,右手擎過那五十斤金鐧,只一鐧,將譚道源打得口吐鮮血,跌落馬下。


那魯滌平眼見譚道源有失,大驚失色。急把令旗一揮,那公秉藩、李明等江西八驃騎齊出,圍住公略,救得譚道源歸陣。公略將槍頭往天上一招,井岡陣中,伍中豪、曾士莪引兩翼紅軍鐵騎殺出。蔣軍怎敵得住紅軍善戰、公略神威?大敗而走。蔣中正眼見那黃公略縱馬沖陣,猶如天將足跨龍駒;那梅花槍神出鬼沒,如雪花亂墜。各部早已膽寒,無心迎戰。蔣中正料敵不住,只得引軍退入興國城中,堅守不出。

……

……

……

……

公略卻不等大軍聚合,連日與伍中豪、曾士莪引輕騎追擊蔣軍,不覺已追三百餘里也。一日見一山頭樹一」蔣「字大旗,滿山皆插滿青天白日滿地紅,又見蔣中正貼身死衛虎賁軍左右都統衛立煌、李延年將兵馬屯駐于山腰處,大喜,曰:「吾聞衛、李二人領虎賁軍離蔣寸步不離,此必蔣中正中軍營地也,殺蔣中正,頂一千員上將!」副將伍中豪道:「吾聽毛公臨出征時有雲,將軍此去凶多吉少,今觀那蔣匪中軍,必有重兵悍將死守,將軍僅引輕騎數百,恐急切難得,望將軍小心為上。」公略厲聲道:「吾乃紅軍上將,誓以平定蔣匪,使中原遍地,工農紅旗飄展為己任,死何足惜!」遂勒過黃驃馬,單槍匹馬,向山頭奔去。伍中豪慌忙招呼步騎緊隨上山,卻不知飛將軍黃公略馬快,早已投半山腰而去。


那衛立煌、李延年見公略來,大喜,曰:「果不出軍師所料!」依計要賺公略上山。遂各舞手中兵器,來戰公略。二人且戰且退,公略大怒,一槍戳中李延年肩,翻身落馬。蔣軍陣上人多,前有衛立煌拚死抵住,後有兵卒將李延年救回本陣。衛立煌戰鬥多時,漸漸不支,撥開槍頭,望本陣逃命。公略殺散兵卒,舍了衛立煌,馬蹄聲碎,踏開亂石,直奔山頭蔣軍大營……看官且記,至此,公略槍挑鐧打,連敗蔣營一十八員上將,非死即傷。殺得中原蔣軍一聽「飛將軍黃公略」名號,皆呼爹喊娘,恨不得多生兩腿,以逃出生天!


卻說公略殺向山頭,見一石碑,上書「六渡坳」。公略沖向營帳,舉槍就刺,卻是一空營也!情知中計,勒轉馬頭,正欲回走,忽見遠處飛來一神龍,原是蔣軍周繼柔作動妖法,驅龍上山。那龍口吐鐵珠,公略猝不及防,竟被亂珠打落馬下……痛哉一代名將,卻死於妖術之手。真乃「可憐飛天將,落地竟無聲。」


後毛公潤之挽黃公略曰: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甚恨大禍從天降;

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雙槍將伍中豪兵馬抵達山頭,卻尋不見公略。後在六渡坳處見到公略屍首,大哭。忽聽一聲炮響,山下伏兵齊出。伍中豪保著公略屍首,身中數箭,死戰得脫,孤身殺出重圍,投井岡山寨而去。曾士莪引軍斷後,陷於蔣軍重圍,竟死於亂軍之中。那黃驃馬後為蔣軍所得,絕食三日而死。
……
……

卻說毛公于山寨中,夜觀天文,見西北方一將星大如斗,忽而墜地。由是日日擔憂公略生死,令哨馬一日三探。先聽得黃公略斬將攀旗,連贏數陣,蔣軍退兵數百里以避之,心中稍安。卻又聽得黃公略孤軍深入,直搗蔣匪大營,大叫不好!眾人大驚。毛公曰:「蔣中正治軍甚嚴,豈會隨意暴露大營蹤跡?此必是老賊楊永泰設計,要賺公略也。公略此去,必然有失。天數如此,吾卻不得盡人事?誰敢引軍接應公略歸寨?」急先鋒粟裕道:「吾與公略,情同手足,願生死與共也,我去救公略歸來!」毛公於是喚過警衛,取過地圖,將吉安地理小路說與粟裕。粟裕正要出發,卻見一人滿身血污,大叫歸來,哭拜於地,眾視之,乃公略副將伍中豪也。毛公一見伍中豪,大叫一聲:「公略休矣!」口吐鮮血,竟哭倒於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民國演義》,又名《全本繡像說紅革命演義》。
作死道人·撰
第一回:西太后怒砸封魔台 長庚星托生番禹縣
第二回:楊承瓚演說推背圖 袁世凱北京打擂台
第三回:眾好漢結義日本國 混新軍起事武昌府
第四回:馮國璋力敵四將 袁世凱匹馬入京
第五回:袁世凱篡位僭大統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
第六回:衡山郡真龍出世 奉化縣鼉蛟降生
第七回:辮子軍復辟北京 段祺瑞槍挑張勳
第八回:顯手段吳佩孚出山 賣武藝張作霖稱雄
第九回:張作霖一打曹錕 孫中山密會羅剎
第十回:蔣中正黃埔打擂 張作霖二打曹錕
第十一回:馮玉祥起兵西北 孫中山遺命北伐
第十二回:猛葉挺血戰車輪陣 張作霖入關統三軍
第十三回:夢台灣驚恐鼉蛟 起政變屠殺黨人
第十四回:國民黨寧漢合流 眾好漢南昌起事
第十五回:朱鐵槍轉戰江州 喵委員智取井岡
第十六回:三諸侯興兵反蔣 何應欽激戰桂軍
第十七回:張作霖命喪皇姑屯 蔣中正南京登大統
第十八回:三州府舉兵入寇 蔣中正一打井岡
第十九回:何應欽調兵十八路 董振堂怒降井岡山
第二十回:喵主席擺布游龍陣 蔣中正三打井岡山
第二十一回:黃公略戰死六渡坳 察罕汗指劃中國事
第二十二回:日本國興兵入寇 蔣中正四打井岡
第二十三回:西番將執掌軍國 喵主席病退瑞金
第二十四回:蔣中正五打井岡山 彭德懷怒斥賣爺崽
第二十五回:楊永泰謀獻三鳥計 井岡軍血灑湘江畔
第二十六回:喵主席再度出山 井岡軍四戰赤水
第二十七回:破四難天兵過川 遭三險喵張分兵
第二十八回:林彪槍挑魯大昌 三軍會師會寧城
第二十九回:西路軍慘敗涼州 彭德懷橫刀斷後
第三十回:徐海東勞山叫陣 日本國砲打北平
第三十一回:蔣中正遭禁西安府 眾諸侯議敵日本國
第三十二回:蔣中正損兵折將 日本國半陷河山
第三十三回:喵主席智布麻雀陣 李宗仁血戰台兒庄
第三十四回:彭大斧起兵百團 國民軍浴血武漢
第三十五回:八路軍十面結寨 蔣中正調兵征南
第三十六回:美夷妖法炸廣島 蘇狄胡騎入遼東
第三十七回:日本舉國投降 南北議和備戰
第三十八回:蔣中正盡起精銳 解放軍中原突圍
第三十九回:孟良崮張靈甫殞命 延安城胡宗南疲師
第四十回:獨眼劉躍進大別山 小將粟混戰揚州路
第四十一回:粟裕力斬王耀武 林彪活擒廖耀湘
第四十二回:黃百韜力戰身亡 杜聿明喪膽遭擒
第四十三回:雄師百萬渡長江 鐵騎三千定西涼
第四十四回:巴蜀地望風歸順 解放軍西征吐蕃
第四十五回:天下一統慶昇平 中正灑淚台灣島
附錄:
麥阿瑟興兵入寇,知後世需買《征東》
天竺國謀劃吐蕃,想再看加買《征西》
察罕汗陳兵漠北,精彩事掏錢《掃北》
交趾國黷武犯境,這一出再買《平南》

繡像圖開朝十大元帥、國民黨八大金剛等已散佚。所以沒法貼圖,大家用連環畫里的膀大腰圓鎧甲滿身鬍子一臉的人物腦補。

話說蔣公開賬,過問諸將討井岡對策,諸將皆噤聲無言。竟連喪門劍何應欽都不知井岡底細、蔣公大怒,命軍師楊永泰將探聽消息報來。
楊永泰展開一副畫像,說道:
「那朱鐵槍自是大夥都識得,曾是天南王蔡鍔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鐵槍出天南,匹馬定四川,日不移影,連打北洋軍大將七十二員。武藝更在何應欽、蔣鼎文之上。又仁義無匹,喜結交四方豪傑。端得是井岡寨第一條好漢。此人反叛,實為黨國之不幸也。
布衣短衫,頭髮凌亂,隨手不離一隻破舊鋼筆之人,正是喵委員。此人深不可測,有推山填海、移形換影、剪草為馬、撒豆成兵之能。自共軍南昌兵敗,朱鐵槍走投無路之際,喵委員隻身入井岡,說服二位寨主歸順,自此打下井岡山鐵桶社稷。此人曾混入國父幕府,許久為眾人所不知,端得是蔣公一大勁敵。
那排行第三之人,正是彭大斧,湖南人也。自幼愛舞刀弄棒,不服管束,被逐出家門。後來在羅霄山得遇異人,吞食九牛二虎一龍,自此可力敵萬人。異人曰:倘他日美夷妖人來犯,唯你可力敵之。此人端得是名將之才,望蔣公能禮賢下士將其收服,國家之幸也。
排行第四之人,名曰黃公略。在吾黨軍中籍籍無名,然自入共軍。武藝突飛猛進,更有百步穿楊之能。連傷我大將數員,更在黃竹嶺生擒魯滌平麾下頭號猛將張輝瓚。亦不可輕視。
除井岡外,尚有賀一刀、徐金槍、方雙鞭反亂四方。皆勇悍之徒也。
余等皆不足慮也。」
蔣公看罷大笑:「此皆癬疥之疾也,軍師莫漲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何應欽乃中原第一名將,朱鐵槍老矣,豈有何喪門之勇?然反亂興於我土,又仗著朱毛妖術敗我兩次,自當重兵平之。此番孤親自挂帥,起大軍三十萬,以何應欽為前部正印先鋒,長驅直入,當盡掃共軍。」
何應欽這便領走令旗,穿起狻猊鎖子連環甲,手持八十斤烏金喪門劍,胯下西番吉普青毛驄。點起本部兵馬,便朝瑞金方向殺去。

這裡居然有第十一回:民國史為什麼沒有被寫成民國演義?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裡居然有地三十九回:民國史為什麼沒有被寫成民國演義? - 三種不同的紅色的回答
可見這本書是客觀存在的……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巧了,我也閑來無事整理書櫃,卻在書櫃底部發現半本殘書,無頭無尾。隨手翻閱,大驚!——這也是 @關毛 君所說的作死道人寫的那本《民國演義》嗎?於是抄錄其中部分,家中並無水表。


第四十一回:粟裕力斬王耀武 林彪活擒廖耀湘

前文書說到年初時,粟裕生擒李仙洲,又大敗顧祝同,逼死張靈甫,活捉李天霞。一時間濟南、兗州、徐州諸城真箇是風聲鶴唳,眾兵將皆生怯戰之心。

話說這一日王耀武正於帳中踱步,忽一小校倉惶來報:「稟將軍,匪兵許譚二將昨夜引兵襲了兗州,今日又往濟南來了!」王耀武聞言大驚:「省府危矣」!遂召諸將升帳,以求禦敵之策。然諸將皆低首默然,無一人言語。半晌,城門校尉吳化文起身曰:「城中雖尚有十餘萬人馬,怎奈皆是殘敗之兵,不堪驅用。莫說共軍二十萬,人人披堅,個個執銳,士氣正盛。就是二十萬頭活豬,拱也將這濟南城拱塌了」。眾將大笑。

王耀武聞言嘆道:「前些日在萊蕪,守瀛若有五萬頭豬,怕也不會三日就被抓完」。言罷轉身歸了後帳,諸將見主帥並無辦法,只得徑自散了。

次日平明,西城外喊殺震天,王耀武知是匪兵已經殺到,傳出三道命令,十萬人卻有九萬都匯於城西。共軍向前時,城上滾木礌石,萬箭齊發,共軍攻了半日無果,只得鳴金罷兵,再作它法。耀武見共軍上不得城,大喜過望曰:「我少年時也曾見二犬爭食。二犬皆黑,一者大,一者小。觀者無不道大犬必勝。然爭了許多時,卻是小犬勝了,想來是大犬輕敵,小犬得道矣。吾觀今日之勢,勝必在我,只需在城西抵住匪兵,以待光亭率兵來救,大事濟矣」!言罷伏地大笑,涕淚橫流,旁人大惑。

是夜,風雨大作,屋瓦皆震。王耀武正處置軍務,忽然桌前燈燭無風自動,「啪」的一聲竟然滅了。耀武驚疑不定,謂旁人曰:「此主何兆」?巡城校尉曹振鐸進言道:「近來坊間有一童謠『東頭有十萬,西頭有十萬。來時堆成山,大雨沖滾蛋。』又加之燈燭驟滅,必是匪兵軍中生變,濟南城穩如泰山了」。耀武未敢深信,正慮間忽又聽得城東喊殺聲大作,遣人問之,回報曰共軍已攻上城東茂、硯池、回龍三座山頭,王耀武忙棹吳化文領兵去救。

戰至次日正午,有一軍士慌忙來報:「吳化文將軍投共了」!王耀武聞言並不驚慌,轉入後帳,不多時,取出兩件法寶。眾將觀時,卻是一把「中正斬妖劍」和一件「五行遁龍甲」。王耀武環顧諸將:「諸公不曾見過我這兩件寶貝,這中正斬妖劍乃是陛下所賜,上古隕鐵打造,分可為數千,遮天蔽日。合亦成神兵,銳無可擋。今日我這寶貝莫名顫動,按都按將不住,怕是要死許多雜魚了」。說完面露得色。眾人又問那五行遁龍甲是何用處,耀武又曰:「此甲五寶所就,乃是金蠶絲、焰駒鬃、海龍麟、長生蔓、不動土。刀槍不入,水火南侵,五行得一時,催動咒語,便可須臾遁至千里之外,有此二寶,共軍能耐我何」?又有一人問:「若是能戰,遁龍甲何以用之?若是要逃,斬妖劍便是廢鐵」?耀武聞聽,勃然大怒:「你好不曉事!我正要與匪兵激戰,此番定要拿了粟裕,你卻問出這等渾話,慢我軍心,左右!於我將此人推出去,殺了祭旗」。眾將震肅,不敢再言,這邊按下王耀武整頓軍馬迎戰不提。

單說粟裕,兵圍濟南,急攻難下。徹夜苦思,又憶起十四年前譚家橋一戰,被王耀武祭出斬妖劍打傷,險些喪命,至今每逢陰雨,傷處仍隱隱作痛。粟裕心下道:「這王耀武乃當世名將,又有二法寶護身,傷他不得,擒他不得,怎地是好」。正思間,一人進得帳來,粟裕視之,乃偏將宋時輪。粟裕曰:「城東數個山頭激戰正酣,你不領兵,怎麼到我這來」?宋道:「將軍莫急,城東山頭已盡數拿下,我是來問計的」。粟裕聞言更加不悅:「我讓你領兵殺敵,你問得什麼計?多殺敵便是計了,你可速去」!「殺敵十萬,不如活捉一個王耀武...」粟裕大驚。宋時輪見粟裕並無破敵之法,又道:「起初交戰,我軍士氣極盛,然進兵越甚,兵士畏戰越多。此非為別,乃王耀武為萬人敵之故。我素知將軍忌憚此人,特帶來法寶,可助將軍得勝」。言罷從懷中取出一物,粟裕視之,乃是一疊白絹。「你這廝腦子被鐵丸打了?在這裡扯淡,這法寶自己留著擦屁股罷」!宋笑:「將軍神算,正是用來擦腚的」。粟裕回身去抄「干越龍雀刀」,正待讓宋住口,又聽身後有言:「此絹若在王耀武手中,他便是遁到天涯海角,只要上了茅廁,定會被人發現」。粟裕回首大驚:「好個猴崽子,這麼好的計策,說了許多廢話,不怕誤了時辰?還不快去」。宋時輪得了將令,自去設計。

再說王耀武,見東城有失,城西戰事又緊,只好在內城南門擺下一座機關,喚作「陰陽縱橫絕命台」,王耀武端坐台上,只將斬妖劍祭出,傷了十幾員共軍戰將。不多時,粟裕親率本部兵馬殺到,聽得此事,忙催馬來到絕命台前。但見王耀武被發跣足,身穿遁龍甲,手執斬妖劍,台上陰風慘慘,黑氣騰騰。便知他厲害,一時未敢輕動。忽聽旁邊一聲炸雷:「什麼妖人,身上綠瑩瑩,莫不是大頭蒼蠅成精,我酒神可不怕你」!看官都是明白人,這「酒神」便是共軍大將許世友,此人身高八尺,禿頭無盔,身穿五金唐猊鎧,腳踩紫花登雲履,坐下一匹青鬃分水獸,掌中一桿雷音降魔杵,正是「平魯先鋒真良將,神勇無敵第一僧」。

王耀武也不答話,念咒催動斬妖劍一躍而起,直奔許世友面門而來,許世友一晃降魔杵,硬生生吃了一劈,只覺得兩臂酸麻,雙眼發昏,心下道「好個王耀武,端的厲害,若再受他一記,便是我吃得住,我這馬也吃不住」。趕緊撥馬回歸本陣。

粟裕見許竟不能勝,親提干越龍雀刀出陣,王耀武又發得一劍騰空,只是不落,眨眼間,又化為千百把劍,一齊奔粟裕飛來。粟裕大叫:「來得好」!把掌中龍雀刀用力一擲,正中王耀武左肩。王中刀後,千百把劍霎時蹤跡不見,只剩一把頹然墜地,王耀武見勢不好,忙用五行遁龍甲逃去。國軍餘眾見失了主帥,盡數歸降。

......
......

王耀武遁到一處,人煙稀少,便覺無事,行十里,見一茅廁,便入。事畢,竟於懷中摸出一疊白絹,大喜,遂用白絹拭之。旁邊有一老農見了,心下自思「自大清亡了國,信了什麼狗屁三民主義,廁紙都不曾用過,此人竟是用絹擦,我身上還穿著麻布呢」!便覺事有蹊蹺,趁王耀武尚未擦完,上去一腳將他踢翻,壓在身下,又大叫引來旁人,扒下五行遁龍甲。

可憐王耀武,茅廁乃至陰至穢之地,法術盡皆失用。飛不出,遁不走。被綁了送至共軍大營。

粟裕早在營前等候,見王耀武來,問曰:「佐民兄,別來無恙否」?

耀武答曰:「杜聿明害我,只是不服,要殺便殺,留我做你祖宗不成」?!粟裕遂命斬之。

後人有詩曰:
譚家橋前曾用計,孟良崮時萬難通。
濟南苦守扶社稷,斬妖神劍貫長虹。
絕命台上終失算,孤身總是業難成。
鬼神不知蹤難覓,奈何白絹縛蛟龍。

......
......
......

《民國演義》第一回 西太后怒砸封魔台 長庚星托生香山縣 - 靜靜的頓河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民國演義》第二回 楊承瓚演說推背圖 袁世凱北京打擂台 - 靜靜的頓河的文章 - 知乎專欄
第三回:https://zhuanlan.zhihu.com/p/23097177
第四回:https://zhuanlan.zhihu.com/p/23517508
第五回:https://zhuanlan.zhihu.com/p/23640964

(廖耀湘的實在沒時間抄錄,繼續搬磚了)


洪朝演義
無名氏編

第一回 授龍種天意興洪 育新民同學年少
第二回 赴京師聯姻楊氏 寄學堂無名受辱
第三回 新青年仲甫播種 倡共產守常獻身
第四回 聚一大十三使徒 會嘉興南湖扁舟
第五回 游湖南調研農村 奔廣州入閣禮部
第六回 提合作羅剎授意 反軍閥黃埔演兵
第七回 助北伐所向披靡 搞農運怨聲載道
第八回 清黨側寧漢合流 秉遺願介石上位
第九回 奮孤軍南昌起義 趁秋收韶山暴動
第十回 勢不敵會師井崗 或割據定都瑞金
第十一回 反圍剿三戰三捷 清AB富田生變
第十二回 奉尚方項英奪權 狗不理龍游淺水
第十三回 主長征聯盟伍豪 會古田前敵三人
第十四回 戰瀘州四渡赤水 逃陝北國燾難追
第十五回 攻山西少帥受惑 囚蔣公二次合作
第十六回 假招安師編八路 偽抗日軍名新四
第十七回 懇南灣精兵簡政 種特貨通商募資
第十八回 見斯諾談笑風生 練舞步窯洞笙歌
第十九回 開邊卡招攬青年 斥眾議收納藍蘋
第二十回 用衛黃打倒王明 提整風統一思想
第二十一回 批得華百團大戰 論持久保存實力
第二十二回 守正道花旗施援 背人心倭寇受阻
第二十三回 雅爾塔羅剎要約 德黑蘭三頭博弈
第二十四回 受降兵舉國歡慶 搶地盤兩頭爭先
第二十五回 假和談重慶赴會 真文采揮斥方遒
第二十六回 破約定東北鏖戰 動兵戈四平爭奪
第二十七回 主和平花旗調停 緩兵計戰略相持
第二十八回 據優勢長春圍城 能攻心北平納降
第二十九回 靈甫身亡孟良崮 劉鄧挺進大別山

第三十回 湯恩伯不戰而走 赤紅旗插上鐘山
第三十一回 蔣中正避居荒島 白崇禧敗走西南
第三十二回 將剩勇窮追敵寇 不沽名學做霸王
第三十三回 稱萬歲南面閱兵 擬國號定都北平
第三十四回 開政協收攏英豪 定憲法人民專政
第三十五回 搞土改清地剿匪 收國有公私合營
第三十六回 肯納諫百家齊放 有明謀秋後算賬
第三十七回 大躍進全民鍊鋼 建公社大鍋共食
第三十八回 鬧分家脫離國際 反修正九評蘇共
第三十九回 遇災害咬牙援外 批得華炸平廬山
第四十回 時不利退居二線 面受辱自我批評
第四十一回 罷懋恭海瑞罷官 貼字報轟擊司令
第四十二回 倒衛黃文化革命 要武裝檢閱小將
第四十三回 扶育蓉預備接班 拔洪文獎褒後進
第四十四回 批陳譚二月政變 進藍蘋主持中央
第四十五回 伍柒壹半途而廢 三叉戟漠北折翼

第四十六回 穩大局復用小平 改方針重會花旗

第四十七回 防改弦批林批孔 清後側再貶小平

第四十八回 伍豪薨暫免後患 唐山震又驚龍脈

第四十九回 長太息金山倒崩 留遺命辦事放心

第五十回 葉華汪宮闈生變 誅四害民心大慰


《民國演義》蔡東藩寫過,上面有人說了,我就不贅述了。
但是另外一本奇書,可能知乎很多答主沒有看過,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上世紀90年代,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這套書,當時讀之,驚為天人啊!

在線閱讀

在線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
序言里是這樣說的:

周恩來同志提倡,"學史明志"。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尤其應該重視普及黨史知識,加深對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理解和認識,加快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祖國的步伐。普及黨史知識,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利用文藝手段,包括歷史小說這種體裁。建國以來,一些作家已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成功的工作,如杜鵬程的《保衛延安》,魏巍的《地球的紅飄帶》、黎汝青的《皖南事變》等。這些以中共黨史某一戰役、某一事件為題材的小說的出版,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全面地、系統地敘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成就的通史演義問世。

張濤完成的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是繼明清民國通史演義學家之後,第一個以文學筆法和章回小說形式寫出的中國共產黨創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也是他撰寫中華人民共和國通史演義所做的大膽嘗試。

這部書共一百一十一回,前十七回敘述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中國人民創建共和國的光輝歷程,接著的三十九回描寫和敘述了建國後頭十七年共和國建設發展的歷史,又接著的四十六回敘述了十年動亂前後的歷史,最後九回敘述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歷史。"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佔了四十回左右的篇幅,似乎多了些。但這十年是黨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生死搏鬥的十年,鬥爭異常激烈、曲折、複雜,需要較多的筆墨,才能敘述清楚。近十幾年的改革開放成績很大,理應多佔些篇幅。但因時間太近,許多經驗尚需進一步總結,這一段歷史寫得稍"粗"些。我認為,作者這種考慮是妥當的、合理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嚴格遵循黨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精神,飽含著對黨、共和國和人民的真摯的熱愛,以熱烈的筆觸,展示了共和國勇往直前的光輝歷程:"一五"計劃、抗美援朝、一化三改、中蘇論戰等共和國經歷的重大鬥爭,都在這部演義中再現出來;舉凡有影響的勞動模範和戰鬥英雄的風采都在這部演義中展示出來。全書生動地告訴人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讀了這部演義,我們更加珍惜共和國的輝煌歲月,也更加激發起我們對共和國的熱愛,對黨的熱愛。

毋庸諱言,建國後,黨的領導也出現了一些失誤,甚至出現了象"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失誤。這部演義的作者按照黨的有關決議的精神,如實寫出了這些失誤產生的原因、過程和嚴重後果。作者尊重歷史,在寫這些失誤時,如實地寫了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彭德懷、葉劍英、李先念、彭真等黨中央領導人和黨的各級幹部、廣大群眾為抵制和糾正這些錯誤所表現的英勇的、奮不顧身的、可歌可泣的高貴品質。實際上,像"文化大革命"這樣時間較長、危害很大的全局性的錯誤,正是在諸多黨中央領導人領導全國人民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作了無數次殊死鬥爭後才得以結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對這段歷史的描寫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這部書寫的是共和國歷史這樣一個尖銳而敏感的題材,這就決定了這部演義在政治上的嚴肅性。全書的絕大部分主要情節完全取自於可靠的、公開的史料,只是在一些次要情節上有虛構。這些虛構的次要情節也是有可靠的史料作依託的,符合書中人物的身份、思想和當時的環境。我們完全可以把這部書作為共和國的歷史去閱讀。

過去的歷史演義,受到正史史法的影響,字裡行間,演的儘是帝王將相統治階級內部篡竊亂奪、勾心鬥角,乃至宮闈秘聞之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則不僅寫了政治史、軍事史,還重筆反映了共和國各條戰線的巨大成就。工業戰線的大慶、農業戰線的大寨、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醫藥戰線的斷手再植、科技戰線的核彈火箭、體育戰線的女排五連冠等人民群眾的英雄業績。

塑造人物形象來體現主題思想是一切文學著作的共同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的作者下大力氣,濃墨重彩地塑造了幾百個為創建共和國和建設共和國而作出重大貢獻的革命領袖、元帥、將軍、領導幹部、戰鬥英雄、勞動模範,歌頌了他們的歷史功績,寫出了他們的個性特點,使得他們的英雄氣概栩栩如生,激起人們對他們的無限愛慕和敬仰。這部書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無情的鞭撻,深刻揭露了他們兇殘反動的本性,從而激起人們對他們的憎惡和仇視,使他們的醜惡形象永遠釘在恥辱柱上,成為歷史上難得的反面教員。

你們感受一下!


觀作死道人大作,不禁愛不釋手,拍案叫絕。於是抄錄其中半回,與大家共享。

@關毛 求指教

第十六回:三諸侯興兵反蔣 何應欽激戰桂軍

民國十九年,話說那蔣公中正北伐諸侯,又寧漢合流放逐了汪兆銘,大江南北一時太平,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蔣公便思莫非天命在江寧,與軍師籌劃著一一剿滅不臣諸侯,欲登基續大統。

蔣公乃授意文膽撰文《奉蔣公討賊檄——以氣節廉恥為立國之本》,並潛令河南刺史韓復榘秘密捉拿有異心之諸侯。山西太守閻公百川正欲往鄭州就任國民軍副總司令,途中忽然頭風發作,聞得檄文「以投機取巧為智,以叛亂反覆為勇,氣節墮地,廉恥道喪」兩句,一時大驚,頭風忽然痊癒。恰逢手下細作報知韓復渠正秘密潛來,不敢多耽,連夜向北逃回山西,與廣西太守李宗仁,西北五省督師馮玉祥計議一陣,決意廢蔣公自立。

閻公百川乃作檄文曰:「將統率各軍,陳師中原,以救黨國。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者,全國必有而討伐之,今有挾黨部以作威福者,全國人亦必起而討伐之。」時民國十九年四月。

先是,西北督師馮公煥章與蔣公不和,託病出南京北上。廣西太守李公德鄰本有隙於蔣公,前數年北伐時,暫與蔣公合作。然李公自以軍勢之盛,只在蔣公嫡系之下,方今時機成熟,乃與軍事廣西刺史,小武鄉侯白公崇禧計議,白崇禧道:「馮公玉祥公開反蔣,此時正是我等再起之時。」李宗仁拊掌陳善,乃遣人密與馮公交通。

卻說馮玉祥北走豫北,心知自己勢單力薄必非蔣公之敵手,恰在此時,軍師中郎將鹿公瑞伯奏道:」廣西太守李公宗仁與廣西刺史白公崇禧遣溫公喬生前來商議反蔣大業。「馮公玉祥大喜,曰:」快請進來。「鹿鍾麟上前道:」主公且慢,吾有一計。主公並未與蔣公決裂,李公進兵,蔣公也必拉攏主公。不如佯裝答應溫公,賺蔣公李公大戰,主公可收漁翁之利。「馮公笑道:」此妙計也。「乃作憤恨狀曰:「蔣公欺我太甚,我必欲斬之而後快。」溫喬生恰被引進中軍,聽聞此言,便從中門進,拊掌道:「馮公此言有理,我家主公廣西太守李公宗仁都督廣西經年,又助蔣公北伐諸侯,如今寸土未得,此我家主公與馮公之公敵也。我家主公正欲出兵反蔣,馮公可願助我家主公一臂之力?」馮公玉祥佯喜道:「甚合我意!」

溫喬生方走,鹿鍾麟奏道:「蔣公特使大鴻臚邵公力子、宣威將軍、西鄉侯賀公耀祖已至中軍帳前。「馮公喜道:」大事諧矣!「乃召入兩人道:」李賊謀逆,不自量力,吾遣上將韓復榘,並十三萬大軍,以及一併軍械糧草,助蔣公剿逆。「兩人所以來者,本欲勸馮公共剿逆賊,不料馮公竟率先提議,兩人稍一合計,便向馮公道:「甚善,我家主公得馮公相助,必當克敵制勝。願馮公克日起兵,事成之後我家主公將封馮公為行政院長、兼湖南湖北兩省巡撫,開府治事。」

馮公見計得售,心中暗喜,密令韓復榘緩緩進軍,實則欲作壁上觀。卻說李公德鄰厲兵秣馬,聽聞馮公上將韓復榘引兵南下,以為將助己,乃增兵湖南,欲為大戰,時民國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是夜,李公德鄰與白公崇禧夜觀月色,白公道:「蔣氏雖有二分天下,然黃埔系能征善戰,不可小視,還要慎重。」李公道:「月明星稀,莫非預示天命有變?」白公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自清末起兵以來,平廣西,助北伐,哪有什麼天命!」

己巳年丁卯月丙子日, 李公上將何健通電擁蔣,翌日,上將李明瑞、楊騰輝於前線倒戈。李公德鄰驟聞驚變,不及與白公崇禧商議,便於次日晚戰略性放棄武漢,敗逃鄂西。

後人有詩讚曰:「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

卻說,蔣公收買了李公心腹上將,聽聞李公實力大減,乃任命北伐鐵軍軍長張發奎為第一路追擊軍司令兼第4師師長,進駐湖北宜昌,與朱紹良、夏斗寅一同率部追擊桂軍。

李公倉皇逃遁間,又聽聞蔣公派人招撫了上將胡宗懌、陶鈞、夏威等,李公乃長嘆:「大事去矣。」白公崇禧道:「此言差矣,雖然大軍主力盡為敵招撫,然以護黨救國為名,天下必將響應。蔣公雖強,但足以對抗天下諸侯否?」李公聞言大喜,道:「甚善。」

李公乃在梧州通電組織「護黨救國軍」討蔣公,令白公崇禧、黃公紹竑率軍分兵兩路進攻廣州。5月15日,何健軍克桂林,隨以主力協同粵軍夾擊梧州。6月2日,粵、湘軍聯合攻陷梧州。12日,蔣公命李明瑞、楊騰輝兩師南下援粵圍攻桂軍,白崇禧、黃紹竑率軍力戰,屢遭敗績。24日,白、黃敗逃交趾。6月,李公通電下野,與白崇禧先後逃往香港,潛回廣西,以圖再起。


待更,寫文戲真是作大死


《金陵春夢》是一部長達230萬字的章回小說,全書共分八集三百二十回。寫蔣介石在大陸的大半生,從崛起到覆滅,遁往台灣,另續殘夢為止。八集分別為《鄭三發子》、《十年內戰》、《八年抗戰》、《血肉長城》、《和談前後》、《台灣風雲》、《三大戰役》和《大江東去》。

起自第一回《逃荒年鄭家拆骨肉;找奶媽蔣府迎新人》,終於第三百二十回(第八集第四十回)《炮聲雷鳴,大上海勝利解放;五內如焚,蔣介石澎湖棲身》。既寫蔣介石几十年中的行事,更寫中國幾十年間的變遷。從每一集的題名就可以看到,這一段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幾乎都包括進去了。八集互相銜接,也可獨立成書。
作者唐人,江蘇吳縣人。

從每一個具體回目更可以看到大事的細節。以第一集為例:
第一回 逃荒年鄭家拆骨肉;找奶媽蔣府迎新人
第二回 隨後爺三發改姓蔣;歸奉化奶媽作夫人
第三回 鹽商世家長袖善舞;訟師行業足智多謀
第四回 逃洛陽父子又分離;歸故鄉二拐訴別情
第五回 鄭老大函詢三發子;侍衛官光臨前鄭庄
第六回 三發子聞訊傷腦筋;鄭老大關進集中營
第七回 考秀才名落孫山;投軍校遠離奉化
第八回 進軍校如魚得水,派留學東渡扶桑
第九回 聽分析反對袁世凱;經介紹謁見孫中山
第十回 充都督英士招兵;殺成章介石亡命
第十一回 回上海兼充教練官;垮台後變成馬浪蕩
第十二回 開香堂五花八門;吃硬飯三刀六洞
第十三回 寄人籬下飽受排擠,證券交易大搶帽子
第十四回 逛窯子指點門徑;長大瘡舉步維艱
第十五回 止付支票老四賠禮;大灌迷湯阿寶得寵
第十六回 覓金屋介石藏美;付銀紙阿寶贖身
第十七回 豪賭必輸蔣介石破產:擺酒賴債虞洽卿撐腰
第十八回 無官可做黯然回春申;有機便投夤夜上兵艦
第十九回 孫中山堅守英埔;某秘書解剖叛徒
第二十回 蔣介石苦思登龍術;孫中山脫險到香港


昨天看到這個問題。。今天在圖書館翻書看到了。。。


來本已經出版的《解放軍演義》
中國人民解放軍演義(上下冊) (豆瓣)

引子
第一回 朱玉階設宴公安局 周恩來建軍南昌府
第二回 周恩來病倒南征路 張太雷捐軀廣州城
第三回 何長工秋收做軍旗 毛澤東連隊建支部
第四回 毛澤東義收綠林漢 革命軍井岡樹紅旗
第五回 毛澤東井岡會朱德 紅四軍湘贛吃兩羊
第六回 王爾琢崇義追叛營 彭德懷寧岡吐心曲
第七回 彭德懷冒死守井岡 毛澤東復職打吉安
第八回 毛澤東移軍下吉安 楊開慧慷慨赴刑場
第九回 戰龍岡生擒張輝瓚 捷東固誤釋公秉藩
第十回 周恩來除諜霞飛路 蔡和森就義城門洞
第十一回 周恩來黃陂殲王牌 彭德懷廣昌罵顧問
第十二回 博古失機走湘西 陳毅帶傷戰油山
第十三回 陳樹湘斷腸湘江岸 毛澤東掌權遵義城
第十四回 毛澤東渡赤過金沙 楊成武飛兵奪瀘定
第十五回 張國燾草地害中央 毛澤東通渭頌長征
第十六回 張浩傳旨保安縣 紅軍會師會寧城
第十七回 國共合作抗暴寇 蔣毛攜手赴國難
第十八回 八路軍首捷平型關 賀炳炎再勝雁門地
第十九回 陳錫聯奇襲陽明堡 聶榮臻草創晉察冀
第二十回 陳賡巧伏神頭嶺 陳光強擊午城鎮
第二十一回 王震斷水收苛嵐 賀龍鏖兵克七城
第二十二回 葉成煥捐軀長樂村 唐延傑破敵五台縣
第二十三回 周恩來主編新四軍 先遣隊大勝韋崗村
第二十四回 陳毅率兵進江南 粟裕拖刀踏敵營
第二十五回 王稼祥歸國傳指示 周恩來返漢守國土
第二十六回 蔣介石設計換軍長 周恩來視師定方略
第二十七回 葉飛團易名戰東路 王必成持符會江抗
第二十八回 徐向前大破六離會 劉伯承威震香城固
第二十九回 賀龍齊會破吉田 王震腰澗殲敵營
第三十回 羅榮桓梁山滅長田 張宗遜陳庄斬水原
第三十一回 楊成武炮打名將花 白求恩身殉黃土嶺
第三十二回 彭紹輝大破殺馬計 總司令痛擊反共潮
第三十三回 羅榮桓移兵抱犢崮 楊靖宇盡忠漾江縣
第三十四回 胡服談兵藕塘鎮 陳毅鳴金泰州城
第三十五回 六元帥集總論破襲 二司令武鄉發百團
第三十六回 楊成武神克井陘礦 聶榮臻義救美穗子
第三十七回 陳錫聯血戰獅堖山 周希漢火燒正太線
第三十八回 賀龍揮兵同蒲路 陳賡喋血雙峰鎮
第三十九回 毛澤東發電獎百團 彭德懷籌謀破囚籠
第四十回 邱蔚血克東團堡 鄧華兵圍靈丘城
第四十一回 劉鄧出兵榆遼路 二陳會師石匣村
第四十二回 斬岡崎謝家慶殉國 破掃蕩呂正操收功
第四十三回 胡服揮師進蘇北 陳毅點兵守黃橋
第四十四回 項英失機困深山 葉挺臨危擔重任
第四十五回 周恩來題詞揭皖變 毛澤東發令建軍部
第四十六回 聶榮臻險伏常家渠 五壯士勇跳狼牙山
第四十七回 羅榮桓留田突圍 許世友膠東破敵
第四十八回 田家會賀龍斬林川 十字嶺左權殉中華
第四十九回 呂正操血戰掌史村 王長江鏖兵北陽堡
第五十回 陳宗堯首墾南泥灣 曠伏兆再打地道戰
第五十一回 劉先勝破敵過中秋 李先念回兵慶凱旋
第五十二回 王建安分兵守岱崮 羅榮桓點將破掃蕩
第五十三回 周士第甄家莊斬凶鬼 鄧小平晉東南殺虎倀
第五十四回 曾思玉奇襲八公橋 王近山全殲觀戰團
第五十五回 王道邦練師平田匪 鄧小平發兵救豫西
第五十六回 模範旅南征失虎將 解放軍反攻雪國恥
第五十七回 毛澤東赴渝爭和平 劉少奇留延主大計
第五十八回 劉伯承揮師戰上黨 楚大明登城破長子
第五十九回 鄭國仲血戰磨盤堖 陳再道馬踏老爺嶺
第六十回 劉伯承單騎赴會 高樹勛全軍起義
第六十一回 周公臨危讓傘包 烈士壯死殉真理
第六十二回 賀晉年生擒謝文東 楊子榮活捉座山雕
第六十三回 周恩來視師反內戰 李先念飛馬出中原
第六十四回 王震旅北返抵延安 粟裕軍七捷保蘇中
第六十五回 劉伯承走馬邯鄲道 鄧小平宣檄馬頭鎮
第六十六回 李成芳官雀滅悍匪 吳效閔陳堰破敵陣
第六十七回 韓先楚智破老爺山 胡奇才力擒千里駒
第六十八回 陳雲定策保臨江 林彪揮兵下江南
第六十九回 劉鄧二出隴海路 陳粟三捷津浦線
第七十回 戰萊蕪陳元帥大點華野將 送寒衣炮司令善視敵酋傷
第七十一回 殲王牌陳元帥揮師孟良崮 抗悍敵廖師長浴血天馬山
第七十二回 陝北轉戰崑崙巍 蟠龍奏捷胡膽寒
第七十三回 毛澤東盛讚廣播員 解放軍大捷四梅線
第七十四回 劉伯承巧取湯陰城 毛澤東智伏天賜灣
第七十五回 鄧小平破釜黃河岸 劉伯承視師羊山集
第七十六回 汝淮神傳劉鄧捷 大別喜逢李鄭回
第七十七回 十萬將士縫寒衣 四大主力剃鐵頭
第七十八回 打鐘松李得勝亮相 攻豫西陳大將渡河
第七十九回 聶榮臻大捷清風店 楊得志迅克石家莊
第八十回 鄧小平統軍大別山 劉伯承揮師平漢線
第八十一回 東野換名克東北七城 四平易主困蔣軍三地
第八十二回 彭德懷整軍宜瓦大捷 許光達追敵延安光復
第八十三回 劉鄧對掌定統帥 二陳攜手戰洛陽
第八十四回 劉胡蘭卧鍘文水縣 徐向前揚威山西省
第八十五回 許譚兵團掃齊魯 華野縱隊克名城
第八十六回 劉鄧用計南陽地 粟裕攻克開封城
第八十七回 粟司令統兵開決戰 許上將受命攻濟南
第八十八回 董存瑞獻身橋頭堡 程子華浴血塔山陣
第八十九回 下錦州曾澤生起義 困長春鄭洞國投誠
第九十回 戰遼西第十縱守衛黑山陣 滅廖師子弟兵解放大東北
第九十一回 鄧陳赴戰鄭州易主 何張舉義賈汪驚變
第九十二回 鄧小平挂帥戰淮海 陳錫聯領兵斷徐蚌
第九十三回 出奇兵韋兵團潘塘破計 斬百韜粟大將碾庄奏捷
第九十四回 劉伯承點兵戰黃維 廖運周得令舉義旗
第九十五回 捕戰機將軍生白髮 滅悍敵統帥留釣餌
第九十六回 戰平綏毛澤東連下嚴令 赴戎機楊得志夜涉冰河
第九十七回 劉亞樓巧設盜書計 曹里懷勇撞天津城
第九十八回 總前委勸降陳官莊 華野軍生擒杜聿明
第九十九回 北平城和平解放 野戰軍統一整編
第一百回 徐向前扶病攻太原 彭德懷助戰下晉陽
第一百一回 黨中央進京趕考 總前委沿江布兵
第一百二回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第一百三回 戰上海玻璃櫃捉鼠 宿街頭司令部挨淋
第一百四回 四野渡江進長沙 陳賡統兵取廣州
第一百五回 戰衡寶四野大捷 取兩廣桂系覆滅
第一百六回 胡宗南兵敗關中 彭德懷軍臨西安
第一百七回 彭大將軍西出師 絲綢古道笳鼓競
第一百八回 平西南劉鄧出奇兵 走棧道賀龍過巴山
第一百九回 說革命批唯心史觀 閱雄師行開國大典
第一百十回 救唇亡毛澤東送子參戰 防齒寒彭德懷帶兵入朝
第一百十一回 毛岸英烈殉大榆洞 張魁印奇襲武陵橋
第一百十二回 英雄師神勇敵膽寒 萬歲軍美名天下揚
第一百十三回 馬特悟出月圓攻勢 彭總打贏國際官司
第一百十四回 曾澤生血戰漢江岸 鄧副帥奏捷橫城原
第一百十五回 彭總賠梨空寺洞 虎責殲敵紺岳山
第一百十六回 彭德懷痛失南下師 傅崇碧死戰北進敵
第一百十七回 彭總單騎慰鐵軍 總理親手制炒麵
第一百十八回 彭德懷點將建志後 洪學智設計破絞殺
第一百十九回 守坑道烈士獻身 攻金城朝鮮停戰
第一百二十回 數戰績共和國頒軍銜 保人民解放軍立新功


@關毛 君,這裡居然有部分散佚的繡像圖!


蔡東藩 民國演義


作為一名選修過《魯迅文學研究》的學生要提名一位,魯迅母親喜愛到讓先生回家稍幾本的作家作品-張恨水
「演義」是指根據史傳、融合野史經藝術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種通俗的長篇小說,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張恨水的作品一直具備著演義小說的特徵,而且與民國社會息息相關。


希望下文幫助大家理解張恨水的生平。
被歷史塵封已久的張恨水
被歷史塵封已久的張恨水:晚年名譽財產皆毀

1957年2月,62歲的張恨水仍在埋頭寫作。當時他正在編寫民間傳說《孟姜女》,並修改舊作《五子登科》

1957年2月,62歲的張恨水仍在埋頭寫作。當時他正在編寫民間傳說《孟姜女》,並修改舊作《五子登科》
張恨水以小說名世,他的小說創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是民國作家中產量最高的,一生創作的小說在兩千萬字以上,詩詞、散文、雜文、時評也有大約一千萬字;他的小說擁有廣大的讀者群,「是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老作家」;同時,他還是一位聞名赫赫的報人,如果從1918年初受聘擔任《皖江日報》總編輯算起,至1948年12月辭去《新民報》北平版所有職務止,他的報人生涯長達30餘年。
然而,他無疑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被歪曲、被誤解、被輕視、被冷落、被忽略、被埋沒最嚴重、最長久的作家之一。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或者對他視而不見,或者貶低他的文學成就,或者用一種肯定的方式抹殺他的獨特性,生硬地將他劃歸某一陣營。而作為報人的張恨水,談論的人就更少,我們幾乎完全不了解張恨水在這期間都做了什麼,他的鮮活的生命被歷史的塵埃所湮沒而不為世人所知。
魯迅為母親購十餘本張恨水小說
張恨水,安徽省潛山縣人,五四運動爆發的那一年進京求學,後居京從事新聞工作,兼作小說。他的小說絕大部分都是為報紙副刊撰寫的,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以及散文集《山窗小品》《兩都賦》《上下古今談》和《水滸人物論贊》等。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張恨水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價值。有人將張恨水與魯迅並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雙峰」,不能說沒有道理。
1944年,重慶《新民報》舉辦「張恨水五十壽辰,兼為從事新聞事業與創作小說三十年紀念」活動,老舍先生寫了《一點點認識》,稱讚他是「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老作家」,肯定他「是個真正的文人」,說他是個「重氣節,最富正義感,最愛惜羽毛的人」。
但是,讀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在現代文學的課程設置中是沒有張恨水的位置的,甚至大學中文系,長期以來,都不講張恨水。中小學就更甭提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版過幾種現代文學史,如丁易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略》、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劉綬松的《中國新文學史初稿》、張畢來的《新文學史綱》等,他們把新文學的左、中、右各派都講到了,對於現代評論派、新月派、現代派、論語派、民族主義文學派的各次爭論,甚至對於提倡復古的學衡派、甲寅派的爭論,也都非講不可,可就是不提張恨水的名字,好像這個作家從來沒有在歷史上存在過一樣。張友鸞先生曾經感嘆,這種做法「使人聯想到『漢代也許沒有楊子云』這個歷史故事」。
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首先,張恨水不屬於「五四」以來的新文學陣營,始終倒是新文學陣營批判、打擊的對象;其次,張恨水雖有文人的稟賦和氣質,但他不是名士,他不僅寫作平民化、市民化,生活也完全平民化、市民化了;再次,張恨水雖然一生不斷創作,但他的身份始終是個新聞記者和副刊編輯,在很多人看來,和所謂純文學作家或學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最後,張恨水朋友眾多,其中雖不乏左翼人士,當世名流,但經常來往的二三知己則均為民間人士,無黨無派,無權無勢。這些都影響到人們對張恨水的評價,其公正性也就很難說了。特別是歷史寫作,一個以政治畫線,一個以雅俗畫線,都將張恨水畫在線外,如此看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

圖為:20世紀30年代,張恨水夫婦與兒子張二水

圖為:20世紀30年代,張恨水夫婦與兒子張二水
張恨水的一生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辦報和寫小說上了,他的「婦孺皆知」的地位正是數十年來辛勤筆耕的結果。著名報人徐鑄成回憶當年北京善寫長篇連載小說的作家,認為「以《晨報》的陳慎言和《世界日報》的張恨水為最有名」。「九一八」事變後不久,上海新聞界組織代表團到北方參觀,嚴獨鶴約張恨水為《新聞報》寫長篇連載《啼笑因緣》,一經刊載即風靡了十里洋場的小市民群,排文明戲,編評彈,還拍攝了電影。從此,張恨水之名,洋溢南北。
張恨水說,他的小說「始終在那生活穩定的人家,為男女老少所傳看。有少年人看,也有老年人看」。但女性讀者尤其喜歡他的小說,據他自己講:「我十幾年來,經過東南、西南各省,知道人們常常提到這部書(指《金粉世家》)。在若干應酬場上,常有女士們把書中的故事見問。」他的母親也喜歡其中的故事,每天晚飯後,都讓兒女們念給她聽,數年如一日。研究者們還證明,魯迅先生的母親也是喜歡讀張恨水小說的,查《魯迅全集·書信卷》,1934年5月16日至10月20日之間,魯迅在致母親的五封信中都提到為其購買張恨水小說一事,前後至少在10種以上。
由於張恨水的小說擁有廣泛的讀者群,書商和報館的老闆都視他為「財神」,整天追著他索求書稿。《啼笑因緣》連載時,上海一些小報曾盛傳,張恨水在十幾分鐘內收到幾萬元稿費的故事,而且說他拿這筆錢在北平買了一所王府,自備了一輛汽車。這固然是流言,卻也說明了張恨水的行市。1937年3月12日出版的《電聲》周刊有一篇報道:「郭沫若稿費之大跌價,每千字四元不及張恨水。」
與此同時,新文學陣營也意識到了張恨水的「重要性」,他們視他為爭奪讀者中最危險的對手。魏紹昌在所著《我看鴛鴦蝴蝶派》一書中就曾指出:「事實上,在新文學方面寫的有關文章中,針對鴛鴦蝴蝶派的對象,早已不是徐枕亞、吳雙熱、李定夷之輩,而是包天笑、周瘦鵑、李涵秋、平江不肖生、顧明道、徐卓呆之輩。到了三十年代,由於《啼笑姻(因)緣》的影響特大,張恨水則成了更大的對象。」在此期間,沈雁冰(茅盾)、瞿秋白、錢杏村(阿英)都寫過批評鴛鴦蝴蝶派或禮拜六派的文章,其中都點了張恨水的名,把他歸入了「封建文人」的陣營。
被左翼策略性接受
有兩個因素從一開始就影響到張恨水的寫作,一是日益沉重的生活負擔,二是報紙對小說的限制和要求。張恨水說起寫作之初:「我的全家,那時都到了北京,我的生活負擔很重,老實說,寫稿子完全為的是圖利。」而他的小說,那時是完全寫給報館的,由報紙每日連載。這就使得他的創作,不能不時刻想到讀者的口味。
他後來放棄熟悉的都市言情社會題材,轉而去寫抗戰小說,除了他自身思想的轉變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考慮到了讀者口味在抗戰這個大背景下可能發生的變化。1934年5月,他自費赴西北考察民風民情,走了陝西、甘肅兩省,西北民眾遭受的苦難,在他心裡引起了強烈的震撼。從西北歸來,他根據當地民眾的生活狀況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燕歸來》和《小西天》。他說:「人總是有人性的,這一些事實,引著我的思想,起了極大的變遷。文字是生活和思想的反映,所以在西北之行以後,我不諱言我的思想完全變了。文字自然也變了。」後來他寫《八十一夢》《上下古今談》《牛馬走》《巴山夜雨》《五子登科》,都是延續了這種變化。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入川主持《新民報》副刊,他的思想和創作都顯示出一種新的氣象和傾向。所以才有中共領導人和左翼文人對他的肯定性評價,比如毛澤東1944年接見訪問延安的中外記者代表團時,就曾對《新民報》的趙超構說:「《水滸新傳》寫得好,梁山泊英雄抗金,我們八路軍抗日。」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飛抵重慶,與國民党進行和平談判。在渝期間,毛澤東除了接見《新民報》部分工作人員外,還單獨接見了張恨水,並以小米、紅棗和延安自製的呢料相贈。
中共另一位領袖人物周恩來也曾稱讚張恨水的小說,他說:「同反動派做鬥爭,可以從正面斗,也可以從側面斗。我覺得用小說體裁揭露黑暗勢力,就是一個好辦法,也不會弄到開天窗,恨水先生寫的《八十一夢》,不是就起了一定的作用了嗎?」
對張恨水的重新認識和評價,在1944年《新民報》為他慶壽時達到高潮。許多朋友撰文祝賀,除了老舍寫的《一點點認識》,《新華日報》還刊發了短評《張恨水先生創作三十周年》,以示祝賀。該社社長潘梓年也親自撰寫了《精進不已》的短文,對張恨水給予很高的評價,他認為:「恨水先生所以能夠堅持不懈,精進不已,自然是由於他有他的識力,他有他的修養,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由於他有一個明確的立場——堅主抗戰,堅主團結,堅主民主。」
這種肯定更多的還是政治的而不是文學的,而這種政治也只是黨派政治而非個人的和社會的政治。可見,左翼文化界或新文學界對張恨水的承認和接納,不僅是有限的,而且是有條件的,很大程度上甚至是政策和策略性的。所以,在後一階段,也就是1949年後,張恨水實際上是被「冷凍」起來了。他的作品不僅很少被再版,他也很少再被人提起,更少有人關注、研究這個作家和他的作品,這個「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老作家」,從此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晚年名譽財產皆毀
1948年底,張恨水辭去《新民報》職務後不久,家鄉潛山傳來了土地改革的消息,大妻被劃為地主分子,抗戰時期被家人藏在白岩寨得以完好保存的12箱書籍、手稿,或被焚燒,或被農民當作手紙,蕩然無存。許多心血化為烏有。隨後,他存在大中銀行的黃金也被經理全數席捲,逃亡台灣。張家除了一所大住宅外,幾乎是一無所有了。一連串的打擊,使張恨水於1949年5月下旬的一天突發腦溢血,致使右半身不遂,記憶力遭到很大破壞,說話也變得相當困難。
1956年2月,毛澤東會見著名報人、通俗小說家張恨水,雕塑藝人張景祜,作家杜鵬程(右起)。左一為文化部長沈雁冰(茅盾)
出院後,他將大宅院賣給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全家搬到西四磚塔衚衕西口很小的一個四合院住了下來。在最困難的時候,政府為他做了妥善的安排。他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還為他安排了文化部顧問的職務,每月工資120元,使他的生活有了基本保證。1954年,張恨水健康狀況好轉以後,部分恢復了寫作能力,就主動辭去了這個職務。1959年秋天,張恨水病情再次變得嚴重起來,一度恢復的寫作又中斷了,周恩來立即為他簽發了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聘書,每月仍領120元固定工資。
50年代,他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取材於民間傳說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部作品1954年1月1日先在香港《大公報》連載,反響不錯,香港文宗書店還推出了單行本。此後,他索性把目光轉向民間傳說領域,連續寫了《白蛇傳》《秋江》《牛郎織女》《孟姜女》《孔雀東南飛》《磨鏡記》《逐車塵》《重起綠波》《翠翠》《男女平等》《鳳求凰》以及現實題材的《記者外傳》等12部小說。
不過,總的說來,張恨水的晚年生活並不十分順心。文學界對他作品的冷嘲熱諷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甚至不肯把他列入作家的行列,只讓他與民間曲藝作者為伍。這對張恨水這樣一位名滿天下,創作了數千萬字作品的小說大家來說,是極不公正的,也使得他的自尊心大受傷害。1957年後,大批知識分子被打成右派,許多文學作品遭到無情批判,張恨水頭上那頂「鴛鴦蝴蝶派」的帽子也越扣越緊,他的小說被說成是黃色小說而遭到封存,即使是《五子登科》這樣深受讀者稱讚的作品,也被戴上了懷念舊社會的帽子,正在寫的《記者外傳》則被認為是替舊知識分子塗脂抹粉,是厚古薄今。疾病纏身、年過花甲的張恨水一想起這些便不寒而慄。
1967年農曆正月初七的早晨,差10分7點,張恨水起床,在家人為他穿鞋時,他突然仰身向床上倒去,從此再沒有起來。他是因腦溢血發作致命的,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一聲呻吟,更沒有一絲痛苦,安詳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享年73歲。

《春明外史》
以報館記者楊杏園與妓女梨雲、女詩人李冬青的愛情故事為貫穿線索,背景宏闊,敘事從容、豪門、妓院、劇場、公寓、會館、學校、高級飯店、俱樂部、廟宇、名勝、三教九流無所不包,上到總統、總理、下到妓女、戲子,窮盡名色人等。是一幅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風俗圖,堪稱經典之作,至今讀來仍有著不朽的藝術魅力。

《金粉世家》-最知名作品
張恨水早期新聞生涯積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噴發,以一個豪門棄婦為貫穿線索,描寫平民女子冷清秋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國務總理金銓的小兒子金燕西從戀愛、結婚到婚變、出走的悲劇過程。

《啼笑因緣》-巔峰作品
該書採用一男三女的愛情模式為故事的核心結構,通過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樹與天橋賣唱姑娘沈鳳喜的戀愛悲劇,反映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黑暗、動亂的一個社會側面。它不僅在舊派章回小說的老讀者群眾,引起強烈反響;而且還使當時的新文藝界驚異不止,甚至還討論過《啼笑因緣》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流傳得如何廣泛。

最值得一提的是張恨水陪都寫的《八十一夢》
張恨水陪都寫《八十一夢》

著名作家張恨水原籍安徽省潛山縣,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寇大舉進攻中國,張恨水於1938年1月來到重慶,擔任《新民報》主筆兼副刊主編職務,開始了他在重慶近七年的生活和創作。
重慶市郊南溫泉桃子溝,張恨水的三間茅草屋,就建在這裡。這房子十分簡陋,黃泥塗牆,野草蓋頂,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捆綁房子。因為室內常常漏雨,張恨水自嘲為待漏齋。
住這樣的房子,張恨水並無怨言。可是,大敵當前,國難當頭,陪都重慶的國民黨反動官僚們仍然腐敗貪污,大發國難財……這些,令張恨水憤恨不平。
待漏齋對面有一座高山,山上雲霧繚繞。國民黨政府要員孔祥熙的私邸———孔公館,就掩藏在峰尖之下。不說孔公館的裝修如何豪華,單說孔公館腳下的一座防空洞,裡面還陳設有大舞廳,並安裝有沙發、電話,奢侈無比。
孔二小姐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為燙一次時髦頭髮,她常乘坐豪華轎車,驅車數十里山區公路,去重慶城裡的大中華理髮店。每一次去,她還非得打電話叫警察局長派一輛警車,專門為她開道。張恨水看不過,曾為此寫了一首諷刺詩:「荒村細雨掩重霾,警報無聲笑口開。日暮馳車三十里,夫人燙髮進城來。」
張恨水在新聞界工作,本可以將這些社會黑暗面寫成新聞報道出來。但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新聞檢查」,寫成新聞肯定難以見報。張恨水決定搜集一些素材,寫一部文學作品。
張恨水於是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八十一夢》。在重慶寫作《八十一夢》期間,他經常處於惡劣的生活環境里,甚至處於日機的狂轟濫炸之中。
1939年12月1日,《八十一夢》開始在重慶《新民報》連載,立即在大後方引起了轟動效應。
表面上看,這部小說寫的不過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夢境。但廣大讀者透過這些夢境,卻看見了一幅幅揭露社會黑暗的漫畫。每一幅漫畫,都有現實依據,都是實有所指。
有一次,孔二小姐進城理髮,汽車違反交通規則,被警察攔阻。孔二小姐跳下汽車,二話不說,就抽警察的耳光。這樣的新聞,報紙不敢登,坊間卻流傳很廣。在小說里,張恨水寫了一個潘金蓮打警察的故事。這潘金蓮的丈夫西門大官人,是十家銀行的董事與行長,或獨資或合資開了120家公司。讀者一看,自然心領神會,拍案喝彩。因為大家心裡都明白,這潘金蓮,罵的分明就是孔二小姐嘛。
在《八十一夢》里,《我是孫悟空》《天堂之游》等篇章,也引起了讀者很大共鳴。這兩章,張恨水集中筆墨寫了一個豪門,裡面住著一個戴有黃金、鉑金、赤金、鑽石、寶石戒指的通天大仙。該大仙有一條路通到半空,路盡處的門是一個大金錢,上寫「孔道通天」四個大字。齊天大聖孫悟空與該大仙鬥法,都大敗而去。明眼的讀者一看也明白:該大仙罵的正是孔祥熙本人,大家自然會發出會心的微笑。
《八十一夢》揭了國民黨財閥孔祥熙的老底,這引起了國民黨上層的注意。此後,張恨水遭到了特務的盯梢,來往書信受到了特務的檢查。一個在國民黨政府里擔任要職的安徽同鄉,悄悄對他說:「恨水兄,如果再不停筆,你有可能會被請進息烽監獄去。」張恨水被迫停筆,小說草草收場。
連載只得提前結束了,張恨水將報樣剪輯下來,交給了出版商。1943年9月,《八十一夢》正式出版。通覽全書,其實並無八十一夢,張恨水只不過寫了區區十來個夢而已。在原書楔子里,張恨水萬般無奈地向讀者作了一番交代,借口說「原稿潑了菜油,被耗子吃掉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


作者 張濤之

出版時間1995年,嗯。。。正是要團結人心,緩和矛盾的時候。

這書涵蓋了從辛亥革命到97香港回歸的中國史和和中共史,全書前17回追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建共和國的歷程,後94回描述建國45年間的風風雨雨。

我家以前買過,小時候看,建國前到赫魯曉夫論戰最精彩,中間和四人幫鬥爭和保衛作戰也有曲折,改革開放後就只有經濟了,比較乏味。作者也知道,文革後到97香港回歸的章節只有6回。

作者後來又出品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演義》

這個2009年出版,卻只講到朝鮮戰爭,出版社也變了,看來是缺錢的急就章


《民國演義》、《北洋軍閥演義》、《張作霖演義》、《桂系演義》、《國民黨建軍演義》、《國共演義》。。。演義太多了啊,題主怎麼說沒有呢!


我也來試試,個人認為應該從甲午開始寫比較正常,因為甲午是民國的前奏么。

第一回:萬壽園偷料社稷壇,長庚星托世番禺府
第二回:李少荃嘔血春帆樓,西太后怒宣萬國戰
第三回:欲奪誌哀帝行新法,願流血湖湘子殞命
第四回:袁項城小站初練兵,眾英雄夷州大聚義
第五回:弄偽憲朝廷怒眾紳,行義舉美人刺攝王

第六回:戍卒叫然後天下舉,威勢逼終令清室崩
第七回:倒乾坤帝國終遺恨,爭府院兄弟自相殘
第八回:北地變首傳大同教,孫逸仙改組國民黨
第九回:護國祚金蘭結同心,圖恢復兩黨共渡河
第十回:淚天下孫先生仙游,爭立鼎張大帥進京(這個概括的不太好,事情太多,我需要梳理梳理)

。。。。確實很有挑戰性,占坑緩更,抽空還可以加上大綱


前期還是水壺傳,毛匪軍申正義嘯聚井岡,國府兵繳毛匪調兵江西為好。後期是三國,申張大義張楊綁光頭,提兵入關日寇進中原;後期是封神演義,毛潤之撒豆兵三師變百萬,常凱申做祭壇日械變美援。再往下作死道人也不敢寫吶:萬壽無疆召紅衛紅遍全球,永遠健康駕灰機灰往匈奴。


誰說沒有,蔡東藩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裡面有一個民國演義。還挺好看的。就是沒寫到本朝。


蔡東藩先生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裡面有民國的一本


傳奇演義如果都是正史中的大事,讀來不免枯燥,不妨加些巷論街談,方顯生動有趣,再則《三國》有諸葛,《紅樓》有寶黛,《西遊》有悟空,《水滸》有宋江,本故事若不塑造主要人物,難免有記歷史流水賬之憾。

言歸正傳,既是戲說紅朝往事,恰有一人物,出身於寒微,然則在民國短短三十多年間,從不名一文到號令天下,從白領屌絲到華夏君臨,坐擁江山萬里,**團數千,豈非正合今日網上暢銷之意淫小說所書之事。此主人公是誰,想必大家心裡都清楚。

在下不才,在排名第一的答案前段,畫蛇添足一番,聊博眾知乎網友一笑,望能拋磚引玉。


十月革命列寧舉義
巴黎和會代表離席

長沙府毛潤之赴京
圖書館楚莊王待鳴

李守常壇說共產主義
陳仲甫醉鬧八大胡同

章行嚴大義贈千金 毛潤之蜇伏歸湘鄉

開天闢地南湖畫舫 舉手投足粵漢罷工

(註:百科上有言:***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之大事)


推薦閱讀:

中華民國真的如大家描述和想像的那麼好嗎?

TAG:歷史 | 中華民國 | 歷史演義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