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楊朱的「一毛不拔」?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
楊朱的「一毛不拔」是利己還是避世?關於典籍的一些問題:
孟子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根據是什麼?
儒家和道家對於楊朱的評價哪一個更可信?
《列子·楊朱》是偽作嗎?
為什麼《墨子》完全沒有提到楊朱?楊朱的學派和墨家存在直接的衝突和辯論嗎?
列子,墨子和楊朱的出生年代順序是怎樣的?
要評價楊朱的『一毛不拔』,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點,這個「一毛不拔」的斷語來自於楊朱派的宿敵孟子,而孟子所言多誇張,未必就是楊朱學說的真實反映;第二點,即使孟子所謂楊朱「一毛不拔」的評論是沒問題的,這句話實際上還有另一種解法。
《古史辨》(忘記是哪一篇了)中曾經說到這個問題,指楊朱『一毛不拔』的思想,要點並不在自私,而在於「全性保真」,堅守自我信仰,不輕易為外物左右。後人認為「一毛不拔」是自私,可能是誤解了原文: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有學者認為原文中前後兩個「利」字用法不同,於後者,墨子的「摩頂放踵利天下」,是「有利於天下」;而前者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是「利之以天下」,翻譯成白話,可作:「孟老先生說:楊朱這個人,總把他自己看得很重,哪怕是把全天下拿來換他腳上一根汗毛,他也不屑一顧;而墨子則(不顧自身),熱愛眾生,只要有利於天下(百姓的),哪怕自己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
按照通常的解法,將楊朱和墨子對比,是著重於他們的「自私」與「無私」,如果按照上面的解法,實可更深一步的理解,兩人的對比,也是「自我價值」的對比,楊朱認為自我就是人最大的利益所在,而墨子認為人需要有利於天下眾生才能實現自我價值,雙方對於』自身『的取捨不同。
楊朱的自私,是一種重視個人、重視自我的價值取向,他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還重,全天下之大利來引誘,也不能改變他的自我認知——楊朱學派正是要以這種思想推之於所有人,如果大家都不為外物左右,一心保存自我本真,一心「養生」「為我」,也就不會有貪婪,不會有掠奪,更不會有戰爭——就想要達到的結果而言,他與墨子其實是殊途同歸的。
上文過長,但讀來還是嫌論證得不夠清楚,一言以蔽之:楊朱的『一毛不拔』,當然是自私,不過它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自私自愛」,他們這一派的自私,既不求外物的利益,也不因愛己去損人,完全是一種出世超然的態度。
2,以楊朱和墨翟兩派相比的話,楊朱一派的可稱為「極端的自由主義」,他們只承認自我的生命、意志是最寶貴的,其他的都不足掛齒,《韓非子》對這一派總結得更好:「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輕物重生之士也。」而墨翟一派則有類於「原始共產主義」,他們愛一切人,哪怕犧牲自己的利益亦在所不惜,所以我們看到墨子與楊朱不同,墨派的人常常幫人去守城、去抗擊侵略,是真心在實踐捨生取義的。
3,回答題主的問題:(1)《列子》未必全偽,但《楊朱》篇不可靠,舊說是魏晉人寫的,表現出的是魏晉時代那種消極頹喪的精神,楊朱的思想,可能更接近於莊周。(2)楊朱本身即是道家一派,顯然道家的材料可靠些,雖然如此,但道家文辭虛誕,史料又少,研究楊朱,恐怕還是要仰仗儒家材料。(3)《墨子》沒提到楊朱很正常,《墨子》甚至《孟子》都沒提過老子,可見古書中對於先賢和時賢並不需造表列名的(雖然曾經有人據此認為老子晚於孟子,今暫不論)。
……俟補
楊朱或稱陽朱,其學說在戰國時期的學說中自成一派,所謂「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 但留下來的記載不多,先秦至漢代古籍中有零散記載,歸納其思想難以形成系統。加之楊朱學說後繼無人,形成了空白斷層,到如今解釋,難免以今人之心妄作論斷。
要闡述楊朱的學說,要了解當時的學術脈絡,這就需要拉出幾個代表人物,來代表這一時期的學說理論。- 孔子,開創儒家,講「仁」,講「禮」,講「忠恕之道」。大約看來,其根基在「仁」,其規範在「禮」,其目的在「大同」。具體表現就是社會規範,家庭倫理以至政治秩序。
- 墨子,開創墨家,講「兼愛」,講「非攻」,講「天志明鬼」,其中有「非儒」,即是以「兼愛」反對「仁愛」,以無等差反對有等差。具體可見我之前的回答為什麼墨家會沒落? - 夏目非的回答
- 老子,道家學派代表,其學說不好歸納,貴柔,尚自然,辯證法等。
- 楊朱,其學說在後文詳述。
- 孟子,「王道」。
楊朱應當在墨子之後,孟子之前,這一脈絡是有一定的邏輯關係的,撇開老子不說,此四子大概是前後順序,後者反對前者的關係,由宗法而來的」仁愛「被墨子的」兼愛「所反對,而楊朱則反對損己利人的」兼愛「而崇尚」為我;重生;貴己 「。之後的孟子又回歸到」仁「,反對」無父無君「的楊墨之說。正其所謂
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楊朱的學說不好歸納為某一家,從其淵源上勉強可推斷為受了《老子》的影響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但其內涵和老子,莊子的學說又有所不同,因而與道家相異。
「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莊子·駢拇》)
「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莊子·胠篋》)
「而楊墨乃始離跂自以為得,非吾所謂得也。」(《莊子·天地》)
由此可見,道家對楊朱的認識類似名家,糾結於名實之論,遊離在詭辯之中。譬如
「楊朱之弟楊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子毋擊也。子亦猶是。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子豈能毋怪哉!』」(《韓非子·說林下》)
這雖然是楊朱學說的一部分,但莊子也有些以偏概全,未見全體。
由此觀之,儒家,道家對楊朱的認識都稍顯偏頗,楊朱學說自有其可取之處。
關於典籍的一些問題:
孟子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根據是什麼?
儒家和道家對於楊朱的評價哪一個更可信?
《列子·楊朱》是偽作嗎?
為什麼《墨子》完全沒有提到楊朱?楊朱的學派和墨家存在直接的衝突和辯論嗎?
列子,墨子和楊朱的出生年代順序是怎樣的?
第一二個問題已經回答,後面三個問題,在下文引用中有答案。
關於楊朱學說的解讀,歷代名家都有述略,原本打算自己大概概括一番,但搜索文獻時發現東北師範大學葛然先生的碩士論文,頓覺珠玉在前,自家見識尤顯淺陋,只能全文引述,免於貽笑大方。《楊朱及其思想學派研究》葛然
I
摘 要
在先秦諸子中,楊朱似乎是一個神秘人物。目前為止,對他的研究不多,在這些研究中,大多數研究者都是偏重其某一方面,而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論述,且結論大多都不盡相同。這是不奇怪的,因為楊朱其思想無專著留傳,而且大多零星地分散在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人的著作中。雖然這些夾雜了作者主觀意圖的楊朱思想只能算是二手材料,但卻是目前我們研究楊朱思想的最主要的資料。今存《列子》一書中有多處關於楊朱的記載,並且有專門的《楊朱篇》,但是《列子》一書是出於晉人張湛的偽托,已早有定論,所以其內容不可偏信。不過本文認為《列子》一書並非全為憑空捏造,而是大多抄襲於先秦古籍並且經過了作偽者的改造,所以《列子》一書有關楊朱的資料本文採取的態度是有選擇性的加以引用。
就楊朱的先行研究而言,存在著很多問題和爭論。主要表現在大多數研究者對楊朱思想的研究不夠深入,不能從歷史事實中去研究楊朱,只根據片面的材料進行主觀分析,從而曲解了楊朱思想,認為其「為我」「貴己」思想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現等。另外有些研究者的認識很片面,只論及其思想學派等某一方面而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把握,這是本論文在研究過程中所要儘力避免的。儘管如此,先前的許多學者還是做出了很有價值的探索,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拓寬了視野。雖然目前還有許多爭論,如對楊朱生存年代的疑問,對楊朱思想歸屬何家何派的爭論,對於楊朱研究中可信之材料的運用上的疑問等等。
對於以上這些在以前的研究中所產生的問題,本文試圖從更全面的角度研究楊朱及其思想、學派,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楊朱,並對在以前的研究中所產生的疑問提出自己的見解。
本論文共分四章,引言及第一、第二、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探討楊朱其人、其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楊朱的基本思想和楊朱思想與儒家、道家、墨家的關係及其思想消亡的原因分析,結語對前面進行簡單概括並對前面尚無論及的部分進行必要的說明。
關鍵詞:楊朱;為我;重生;貴己
IV
目 錄引 言 ………………………………………………………………………… 1
第一章 楊朱思想的源流 ……………………………………………………………3
一、楊朱其人及其生卒年代……………………………………………………3
(一)楊朱其人…………………………………………………………………3
(二)楊朱的生卒年代…………………………………………………………6
二、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8
(一)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9
(二)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學術淵源……………………………………10
第二章 楊朱思想的基本內容 …………………………………………………… 12
一、有關楊朱思想的現存史料 ………………………………………………12
二、楊朱思想的基本內容 ……………………………………………………14
(一)「為我」思想 ………………………………………………………14
(二)政治思想 ……………………………………………………………15
第三章 楊朱與道家、儒家、墨家的關係 ………………………………………17
一、楊朱與道家的關係 ………………………………………………………17
(一)楊朱與老子的關係 …………………………………………………17
(二)楊朱與莊子的關係 …………………………………………………18
二、楊朱與儒家的關係 ………………………………………………………19
(一)楊朱與子莫的關係 …………………………………………………19
(二)楊朱與孟子的關係 …………………………………………………20
(三)楊朱與荀子的關係 …………………………………………………20
三、楊朱與墨家的關係 ………………………………………………………21
第四章 楊朱身後思想的發展及其消逝的原因 ………………………………23
一、短暫的延續 ………………………………………………………………23
(一)楊朱死後其學說發展綜述 …………………………………………23
(二)子華子的思想 ………………………………………………………24
(三)詹何的思想 …………………………………………………………25
二、楊朱及其學派消逝的原因…………………………………………………27
(一)學說本身的原因 ……………………………………………………27
(二)楊朱學說之政治思想主張不適合當時的社會 ……………………27
結 語……………………………………………………………………………29
參考文獻……………………………………………………………………………30
後 記……………………………………………………………………………331
引 言
關於楊朱及其思想,史料記載極為有限,僅在秦漢少數典籍中有零星記載,且難成體系,古今學者對楊朱及其思想的研究也不夠全面,所以今天我們對於楊朱及其思想的了解非常有限。但這些僅有的資料卻是我們研究的基礎。陳寅恪先生曾云:「吾人今日可依據之材料,僅為當時所遺存最小之一部分;欲藉此殘餘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構,必須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後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謂真了解者,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此言對於本文來說非常貼切。
關於楊朱的名字,古籍上有很多提法,如楊子、陽子、陽子居、陽生。關於其人及其生存年代的考辨,許多學者已經作出過非常有價值的探索,清末學者嚴復在《莊子評點·在宥》中說:「莊周即《孟子》七篇中所謂楊朱。」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了「楊朱實即莊周」之說,唐鉞先生認為楊朱不是陽子居,鄭賓於先生認為楊朱即是陽子居。錢穆先生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第 80 云:「至於楊朱,其事少可考見。先秦諸子無其徒,後世六家九流無其宗,《漢志》無其書,《人表》無其名,則又烏可見其為『盈天下』者?唯劉向《說苑》稱楊朱見梁王而論治,《列子》書言楊朱友季梁先楊朱死略可據以推考。」《考辨》第 79 又說:「《列子·力命篇》言『楊朱之友季梁病』,《仲尼篇》言『季梁死,楊朱望其門而歌』,則季梁先楊朱卒。季梁之於楊朱,殆如惠施之於莊周矣。」錢穆先生的考證沒有詳細說明楊朱的生卒年代,並且多引《列子》有關楊朱文字為證,然《列子》一書是偽書學界已有定論,其內容不可偏信。關於楊朱的生卒年代,唐鉞先生認為他略生於公元前 360 年—公元前 300 年間,胡適先生認為他當在公元前 440 年—公元前 360 年間,近代學者馮鐵流先生認為他的學術活動應在公元前 350 年左右。雖然這些學者們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但是卻對我們繼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對此,本文會在第一章加以詳細論述。
對於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的研究學術界雖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爭論也很多。有學者肯定其「貴己」「為我」思想,也有學者否定這種思想,有學者認為楊朱思想屬於道家學派,也有學者認為楊朱思想不屬於道家學派,還有學者認為楊朱思想自成一派。比如,以馮友蘭先生為代表,認為「老莊書中楊朱緒餘之論仍然存在」,實質上是把楊朱作為道家的始祖。高亨、詹劍峰先生認為楊朱與道家無關,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獨立學派的開創者」。郭沫若先生則認為楊朱是老聃的弟子,屬於道家。胡適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認為楊朱的人生哲學只是一種極端的「為我主義」。侯外廬先生在《中國思想通史》中認為楊朱的「為我」「貴己」是其思想的糟粕,但是楊朱思想的道德論卻含有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並且認為楊朱及其學派的道德論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劉澤華先生在《中國政治思想史》(先秦卷)中認為 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隨著個性解放潮流的興起,對楊朱「為我」思想的評價越來越高,這種思想在當時可以說是最激進的思想之一,是反抗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關係的強大思想武器,楊朱提出了自己應該是自己的主人,是時代的最強音,最富有解放意義。葛兆光先生在《中國思想史》中認為楊朱思想在當時是很受歡迎的,其原因為一方面吻合了那個秩序變動時代中人們普遍的利己心態和實用心態,另一方面切中了人類心靈中最為深刻的生存意識,因為它的基點是個人主義的,他認為楊朱之所以「為我」,是因為它確立了人的個體存在價值,他的思路背後依憑了一個自然主義的合理思想,即「天道自然」,他的思路包含了一個價值的兩分原則,屬於外在的是「物」,屬於內在的是「人」。英國學者葛瑞漢(AC.Graham)在《道的論辯者》中指出,個人主義這一哲學賦予上層人士抗拒公眾義務及其巨大道德壓力的權利,在中華帝國一直存在,而楊朱的思想就是其早期形態,它僅僅從計算利害出發,與儒、墨都不一樣,它不追問人類如何對社會有益或社會如何對人類有益,而是追問:什麼真正對個人有益?什麼真正對個人有用?所以它提出的是「貴己」「為我」的口號。建國以後,對楊朱及其思想的研究一度中斷,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研究諸子學的不斷升溫,關於楊朱的研究文章也不斷出現,然大多數文章的研究水平遠遠落後於解放前,許多人不辨真偽,胡亂將有關楊朱的資料拿來,為我所用,甚至把楊朱思想與人權建設,居勒尼學派這些毫不相關的問題進行比較,更有甚者認為楊朱思想是佛教的產物,還引用《列子》一書的材料,認為楊朱是縱慾、享樂主義的代表。對於近年這些已經偏離了楊朱思想本來面目的研究,本文希望能夠在研究的過程中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楊朱。之所以這些學者對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的研究產生這些不同的結論,主要就是因為楊朱及其學派留傳下來的思想資料極其有限,各個學者只能根據這些有限的材料進行主觀推測,所以結論必然會不盡相同。但是這些不同的論述對我們有效地理解和把握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第一章 楊朱思想的源流
楊朱作為先秦時期重要的思想家,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都在各自的著述中明確提及過,直至兩漢、魏晉時期仍多次有人論及楊朱,雖然其學說後來銷聲匿跡了,並且其生平事迹與其著述都無專著保存下來,但是有一點即楊朱在歷史上的存在確是毫無疑問的。只是由於確信的資料太少,後人無法對楊朱進行確切的考證,因此才會出現各種推測。雖然關於楊朱的爭論很多,但是對楊朱的生存年代的爭論是本文研究的首要目標,著名哲學家羅素在《西方哲學史》的序言中說,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並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獨立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楊朱也是一樣,其思想的產生是與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狀況密切相關的。因此只有首先證實了楊朱的生卒年代,才可能以那一特定時期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研究為基礎了解其思想產生的淵源。
一、楊朱其人及其生卒年代
楊朱,史書上又稱陽子居、陽子、陽生、楊子、楊氏,由於可信之資料不足,在以前的研究中,學者對於楊朱其人及其生存年代存有很大爭議。對此我們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分別論述。
(一)楊朱其人
先秦古籍中,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思想家都確切地提到楊朱,只是出於各自原因提法略有不同而已,因此楊朱其人的存在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前面說過,在這些古籍中,對楊朱的稱呼又有陽子居、陽子、陽生、楊氏、楊子,那麼這些稱謂是不是都是指楊朱呢?這些稱謂主要出現在下面這些典籍中:
(1)《莊子·應帝王》作「陽子居」;《莊子·駢拇》作「楊墨」;《 莊子·胠篋》作「楊墨」;《莊子·天地》作「楊墨」;《莊子·徐無鬼》作「儒墨楊秉」;《莊子·山木》作「陽子」;《莊子·寓言》作「陽子居」;
(2)《孟子·滕文公》作「楊朱」「楊氏」;《孟子·盡心》作「楊子」「楊墨」;
(3)《荀子·王霸》作「楊朱」;
(4)《韓非子·說林上》作「楊子」;《韓非子·說林下》作「楊朱」; 《韓非子·八說》作「楊朱」;
(5)《呂氏春秋·不二》作「陽生」;
(6)《淮南子·俶真》作「楊墨申商」;《淮南子·汜論訓》作「楊子」;《淮南子·說林訓》作「楊子」;
(7)楊雄《羽獵賦》作「陽朱」;《法言·吾子卷》作「楊墨」,《法言·五百卷》作「庄、楊」。
綜上共有 20 處,其中作「楊朱」者 3 處,作「陽朱」者 1 處,作「陽子居」者 2 處,作「楊墨」並提者 6 處,作「庄楊」並提者 1 處,作「楊氏」者 1 處,作「楊子」者 4 處,作「陽生」者 1 處,作「陽子」者 1 處。本文認為,這些稱謂儘管不同,但都是指楊朱,對此本文將在下面進行論證。
古籍中,出於各種原因,有很多通假字,「陽」、「楊」二字古人便通假混用不分。《莊子·山木》:「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韓非子·說林上》:「楊子過於宋東之逆旅,……楊子問其故,……楊子謂弟子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二本古書顯然說同一件事,而《莊子》作「陽子」,《韓非子》作「楊子」,這是古人二字不分的第一個證據。《呂氏春秋·不二》作「陽生」,畢沅曰:「李善注《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引作『楊朱』。」這是古人二字不分的第二個證據。楊雄《法言·吾子卷》作「楊」,而楊雄在《羽獵賦》又作「陽朱」,這是古人二字不分的第三個證據,以上是有關「陽」、「楊」不分的證據。古書尚有其它關於「陽」、「楊」不分的證據,如《孟子·滕文公》之「陽虎」,而《鹽鐵論·地廣》引作「楊子」,《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作「楊」,《漢書·古今人年表》作「陽」,這些也都是古書「陽」、「楊」不分的證據。 因此陽子、楊子、陽生、陽子居、楊氏亦應同樣理解為楊子、楊生、楊子居、楊氏。古人尊稱學者大多稱曰某子,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則楊子是對
楊朱的敬稱,如今人稱呼某人為「先生」。所以,陽子、楊子同為楊朱而非二人已無疑義。現在再來說楊氏是否為楊朱,古書中,只有《孟子·滕文公下》作楊氏,此篇中言到:「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而《孟子·盡心上》又云:「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縱觀前後文,可見楊氏、楊子即為楊朱,墨氏、墨子即為墨翟也無疑問。只有《呂氏春秋·不二》中作「陽生」,這非常奇特,松皋圓曰:「『生』當似『朱』,形似至誤。」蔣為喬等曰:「松說甚是。《選注》《困學紀聞》皆作『朱』可證。」馬敘倫《莊子義證》謂:「高誘注僅曰:『孟子曰:陽子拔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不及其名,則《呂氏春秋》自作陽生,疑非是。今《選注》引亦作『楊朱』。不然,何獨陽朱而稱之『生』耶?」陳奇猷曰:「『生』字未定是誤字,《漢書·貢禹傳》『生有伯夷之廉』,顏注『生,謂先生也。』則『生』亦尊稱,與『子』義同。《史記·儒林傳》高堂生,『生』字亦此義。」顧實先生《楊朱哲學》曰:「凡稱曰子某子者,比於稱曰某子,是尤為特殊之敬稱也,而至楊朱稱曰陽生,此則陽生者,乃所予以特殊之敬稱也。大抵老聃、關尹子、子列子、陽生皆在戰國前期,而同一學統中人也。輯《呂覽》稱曰陽生無異於今人稱曰陽先生而不名也。」古稱先生亦單曰「生」,其風當起於戰國末而盛行於西漢初,《史記·蘇秦傳》之蘇生,《漢書·古今人年表》作嚴先生,皆其證也。因此,陳奇猷先生、顧實先生之說本人認為當是正確的。綜上,可謂陽生乃是對楊朱之尊稱也,陽生即為楊朱。
對於陽子居是否是楊朱,學者們爭議最大。唐鉞先生在《楊朱考》中認為楊朱與陽子居實為二人。他的理由是:1、《莊子》內凡陽子居都作「陽」,楊墨並稱都作「楊」;2、《莊子·山木》、《莊子·應帝王》、《莊子·寓言》分別提到了陽子、陽子居,而這些有關陽子、陽子居的文字與楊朱之「為我主義」及莊子所指「堅白同異之辯」都毫無關涉。
對此,本文認為唐鉞先生的根據是靠不住的。首先,古人「楊」「陽」通用,不但一書之中前後用字可以不一,而且一篇之中亦可以用字不一。如《莊子·逍遙遊》之宋榮子,即《莊子·天下》之宋研,《莊子·天地》之被衣,即《莊子·北游》之衣,《莊子·大宗師》和《莊子·外物》之務光,即《莊子·讓王》之瞀光,這些都是《莊子》一書中的同人而異名之例。其他古書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孫卿子即荀子等。那麼楊朱為什麼就不可能是陽子居呢?第二,唐鉞先生認為《莊子·山木》之陽子十之八九是陽子居,是老聃的弟子,與楊朱沒有關係。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作者自己不敢肯定陽子即陽子居,那麼就有可能陽子非陽子居又非楊朱,作者沒有證明之恐怕也無法證明之,所以作者乾脆忽略這一問題;其二,如果陽子居非楊朱,那麼為何偏偏只有《莊子》一書提及陽子居,而其他古書沒有提及呢?這個突然出現的陽子居作者恐怕找不到《莊子》之前和之後其他古書陽子居存在的證據。唐鉞先生所認為的陽子居非楊朱之兩個依據乃是一種猜測,實不能成立。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朱實為莊周。唐鉞先生說「這種說法起於日本人久保天隨,蔡元培先生也作同樣的主張。」,蔡元培先生認為:「孟子之所謂楊朱實即莊周。其理由是古音『庄』與『楊』『周』與『朱』俱相近,如荀卿之亦作孫卿也。」對於蔡元培先生的理由,本人認為作者是在主觀臆測,因此難免陷於武斷。首先,唐鉞先生在《楊朱考》中說:「古音『庄』與『楊』音雖同而聲紐則異,『朱』與『周』聲紐雖同而音則異。」唐鉞先生之說最為正當,豈可以音近而斷定莊周即楊朱。按照蔡元培先生之說是不是也可以說荀子即孫子呢?第二,更有事實可以明證莊周非楊朱:1、《莊子·駢拇》曰:「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莊子·胠篋》曰:「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莊子·徐無鬼》中云:「莊子曰:『然則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從這三段文字可以看出,莊周是排斥儒、墨、楊的,這裡的楊即楊朱,如果按照蔡元培先生之說莊周即楊朱,那麼豈有自己排斥自己的道理?2、楊雄《法言·五百》中說:「庄、楊盪而不法,墨、晏儉而廢禮。」可見楊雄時已認為莊周、楊朱為兩人。3、《荀子·解蔽》稱:「莊子……。」《荀子·王霸》稱:「楊朱……。」這兩處不但姓名不同,事實也毫不相干。如果莊周即楊朱,荀子何必忽而作楊朱而又忽而作莊周呢?況且荀子距莊周、楊朱之年代不遠,恐其說比今人更有說服力吧。以上三點足可以證明楊朱非莊周了。
綜合以上論證,可以認定陽子居、陽子、陽生、楊子、楊氏皆為楊朱,楊朱也非莊周。楊朱之稱呼如此不同,乃是由於作者對楊朱之態度或尊敬、或貶斥、或出於其他的原因而造成的。對此,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希望能夠盡量屏除個人之主觀態度,還原一個真實的楊朱。
(二)楊朱的生卒年代
楊朱的生卒年代,古籍沒有提及,因此,我們確定楊朱的時代只能根據先秦古籍中有關楊朱的內容進行推測,我們推測出的楊朱生卒年代在沒有可信實資料前,只是一種可能,正像目前我們仍不能確定老子、孟子、墨子等年代一樣。雖不能確切推定,但亦相差無幾,故不會對其思想產生的的社會背景及其學術淵源產生影響。
現將古籍中與楊朱年代有關的材料引用如下: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於此,向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莊子·應帝王》)
「陽子之宋,宿於逆旅。」(《莊子·山木》)
「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莊子·寓言》)
「楊子過於宋東之逆旅,有妾兩人,……」(《韓非子·說林上》)
「楊朱之弟楊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韓非子·說林下》)
「楊朱哭衢塗曰:『次夫過舉跬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荀子·王霸》)
「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然。……」(《說苑·政理》)
「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列子·楊朱篇》)
根據以上材料可以推斷出楊朱上可以見老聃,下可以見梁王。詹劍鋒先生曾說「據現存的先秦及兩漢的書籍,如《禮記》、《莊子》、《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韓詩外傳》等,都肯定老子是一個哲學家,生活於春秋時代,與孔子同時而略先於孔子,毫無異說。」,而「孔子生卒年為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5年」,以此推之,則楊朱如果可以見到老聃最晚應在公元前 479 年,而梁之稱王則在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徙都大梁之後,歷史上才開始有梁王之稱謂,即使楊朱 20 歲時即能得見老聃,而且又能得見梁王,則楊朱至少已經 140 歲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認為這些材料必有一些是不可靠的,或者有可能是老子的生卒年代與我們現在所推斷的有誤差,對此,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的看法還是認為《莊子》一書所提供之老聃見陽子居的材料不是歷史事實,而是《莊子》一書的作者借老聃和陽子居之名抒發自己的思想。當然我們說楊朱見不到老聃是有根據的。首先,如果楊朱能見到老子,則楊朱差不多是與孔子同時期之思想家,以孟子所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之言看來楊朱似乎是當時一顯赫人物,但是翻遍孔子之書及其與弟子的對話,看不到一句話提到楊朱之名字或者是與楊朱思想有關之話語,這是說不通的。其次,在孔子之後的著名思想家墨子,其主張為「兼愛」「非攻」與楊朱之主張「為我」「貴己」截然相反,並且墨子為一好辯之士,以其為人和當時社會之學術風氣來看,如果楊朱與墨子同時或在其之前,則墨子不可能不提及楊朱,但是很遺憾,所有的墨子之書均未提及楊朱,此為楊朱不能得見老子之二證。第三,現存《莊子》一書,並非莊子所作,蔣伯潛先生曰:「《莊子》一書本非莊子自著,乃由莊子之後學輯撰而成,且輯撰亦非一次,羼附者固不少也。今僅存三十三篇之本,容亦有所亡佚,但大部分乃經崔譔、向秀、郭象諸注家刪移增損而成。今晉人所注五本,僅存郭注一本,則《莊子》之本來面目如何,已不可復睹矣。」蔣伯潛先生所言有一定的道理,綜觀《莊子》全書,非莊子自著之證甚多,如《莊子·人世間》:「故《法言》曰:『傳其常情,無傳其溢言,則幾乎全。』」「故《法言》曰:『無遷令,無勸成。』」此《法言》乃西漢楊雄所著,所以此篇至少是西漢以後的作品,故非莊子本人所作,但是據此就斷定《莊子》一書完全沒有莊子本人的著述未免過於武斷,我們認為《莊子》一書至少有一部分內容還是莊子本人所作的,只是由於年代久遠,材料不足,我們現今已無法分辨哪些內容是莊子本人的原作而已。因此對於《莊子》一書,我們的態度應是不可偏信,但是也有一些內容還是較可信的,比如《莊子》中提到的楊朱見老聃的一些材料我們認為有杜撰的成分,而並非歷史事實。
雖然由楊朱見老聃而推測楊朱之生卒年代已不可靠,但是楊朱生卒年之線索並沒有中斷,還有楊朱見梁王論治一材料,本文認為這一材料應該是可信的,因為不但《說苑》和《列子》兩本書都提到這件事情,而且據此推斷出的楊朱之生卒年代與楊朱在老子、孔子、墨子之後,孟子、莊子之前都不矛盾。據此推斷,歷史上開始有梁王之稱謂在公元前 361 年,如果楊朱可得見梁王,必是在此之後,那麼,如果楊朱在 20 歲—80 歲之間某一年見到梁王,則楊朱之生年上限為公元前 441 年左右,卒年下限為公元前 300 年左右。再根據先秦古籍,最早提及楊朱的為孟子,其後庄子、荀子、韓非子等思想家也都明確提及到楊朱,故以此推斷楊朱當在孟子之前,墨子之後。根據梁啟超先生的《墨子年代考》、孫詒讓先生的《墨子年表》和錢穆先生的《墨子年表》推斷墨子生卒年約為公元前 479 年—公元前 381 年間,以此推斷,則楊朱之生卒年大約為公元前 381 年—公元前 300年之間,又根據元代學者程復心的《孟子年譜》推斷,孟子生卒年約為公元前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又根據馬夷初先生《莊子年表》推斷,莊子生卒年約為公元前 369 年—公元前 286 年,這些學者對於墨子、孟子、莊子生卒年的推斷與本文之推斷(楊朱之生卒年約為公元前 381 年—公元前 300 年)均不矛盾,所以本文之推斷當無大錯。故可說《說苑》和《列子》書中提到的楊朱見梁王論治之事是可信之材料。
楊朱之生卒年約在公元前 381 年—公元前 300 年,則楊朱之學術活動也應在此期間,而此時正值戰國中前期,所以本文下面所要研究的楊朱之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亦是根據此推斷而進行的。
二、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
(一)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
要了解楊朱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就必須要了解其當時的社會背景。楊朱生活於戰國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動蕩,制度變革,為適應新的政治制度,各種學說競相出現,百家爭鳴,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春秋戰國時期的這種學術思潮,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思想是社會的反映,因此這一時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是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之一,另外,當然還包括作者的主觀因素。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社會的需求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的重大轉型時期。這一時期是社會的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的時期,各諸侯國都經歷著劇烈的社會變革。各諸侯國為了國家之生存和擴張的需要,相互之間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而傳統社會的生產關係已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於是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改革,這些改革出於戰爭的需要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而新出現的社會的統治思想還沒有形成,這就為諸子百家的爭鳴局面的出現創造了有利條件。由於此為社會之需要,因此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期社會各階層的思想家都能夠四處奔走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和著書立說,而這些思想家的主張和學說不會因為和各諸侯國君主政見不同而受到打擊。
2.春秋戰國時寬鬆的學術政策
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可以百家爭鳴,與當時寬鬆的學術政策分不開,特別在戰國,「士」階層有充分的學術自由。這為其宣傳自己的思想、著書立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各思想家之間不但可以談論思想,也可以談論政治,不但可以相互自由辯論,而且可以遊走於各國宣傳自己的思想,各諸侯國為增強國力也紛紛尊賢禮士,政見不同也不會受到追究,在這種學術自由的環境中,各家思想紛紛出現,各種觀點並存,各種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有發生,這無形中又鼓勵了更多思想家的出現。
3.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地理條件的便利
對夏、商、周的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春秋戰國各思想家思想的形成的基礎。因為任何一種新學說和新思想都必須要有一定的思想資料作為基礎而不能憑空產生。在夏、商、周時期,各種學問只能「學在官府」,而史官是官府里掌管文化知識的人,這期間的各種典籍只藏於官府的圖書館或太史的家裡,而普通百姓是看不到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不僅各史官流落民間,各種典籍也同時散入各諸侯國併流傳下來,從而為諸子百家所據以創造新學說、新思想的主要資料。當然,也有許多民間傳說與詩歌甚至包括歷史資料是通過口耳相傳而保存下來的,這樣的例子在諸子書中有著明顯的體現。此外,春秋戰國時期大部分的諸侯國都是周王朝分封的,所以文化差異不大,且大部分集中於中原地區,各諸侯國林立,彼此相領,沒有明確的國界,各國人員都可以自由走動,這就便於了在當時交通極為不便的情況下各思想家的自由流動,所以那一時期的思想家幾乎都周遊列國以宣傳自己的思想,在當時傳播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這對各個思想家了解彼此的學說思想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產生的學術淵源
前面已說過,任何一種新學說或思想都不能憑空產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思想資料作為基礎,必定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某些思想家的影響。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的產生亦如此。先前學者在研究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時總是樂於把楊朱歸為某某「家」,如馮友蘭先生認為楊朱乃道家之先驅, 高亨先生認為楊朱思想本自成一家,非道家也。另外,許多研究先秦思想的著作也都把楊朱列為道家,如劉澤華先生的《先秦政治思想史》, 徐復觀先生的《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張默生先生《先秦道家哲學研究》 等。實際上,「道家」之名稱,在先秦時代並沒有此種說法,直到西漢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才始將「道、儒、墨、名、法、陰陽」並稱為「家」,而在當時的諸子時代,並沒有自稱為某某「家」者。現在提到的某某「家」只是根據研究需要認為某人的學說與某人的學說相類似,便將他們歸為一家。本文認為,要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楊朱,了解其學術思想淵源,必須首先摘掉其頭上的「道家」光環。誠然,楊朱思想確實有和道家相類似的地方,但是以此便把楊朱歸於「道家」是不合適的。本文認為,先秦時代之真實楊朱,並不屬於某「家」,而是自成一家。明確了這個論斷,我們再來研究其思想來源時,便會把楊朱看成是一個獨立的思想家,而不會因為思想慣性一提到楊朱便常識性地把他定為某一學派的思想家。 楊朱及其學派的主要思想「為我」、「貴己」、「全性保真」等可以說和道家的貴生之論有一定關係。如《老子》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十三章:「何為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
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
乃久,沒身不殆。」此外《老子》之言還有許多包含有「為我」「貴己」等貴生思想。楊朱之時代,在老子之後,故楊朱可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並經發揮,而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這一點我們不能否定,但只是應該說有這種可能,以目前可供參考的資料來看,還不能據此下結論。
另外,在春秋戰國時期,與老子、孔子、墨子等顯學相對應的還有一種隱逸遁世思想,《論語·微子》中云:「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些反映了孔子對一些有才能的隱逸之士的評價和態度。同時,《論語·堯日》中云:「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可見,在楊朱之前,並不僅有老子、孔子、墨子等賢人存在,也存在許多隱逸之士,這些隱逸之士,不各國奔走宣傳自己,不著書立說,不拜師收徒,故他們的思想主張是什麼今人已不知曉,然楊朱生活在戰國中前期,又四處奔走,故也有可能其思想受到某些隱逸之士的影響,然今亦不可知矣。
第二章 楊朱思想的基本內容
今天我們研究楊朱思想的最大困難是得不到相關的第一手可信的資料,這可能是楊朱沒有著過書,也可能是他的弟子沒有像孔子的弟子一樣對他們老師的思想言行進行過系統總結,又或者是楊朱及其弟子有過著述而後來亡佚,到底情形如何,今天也已不得而知。雖然看不到楊朱的書,但是在古代典籍中有許多都記載著楊朱及其後學的思想,這些記載經過了多次傳抄,不免有許多訛誤之處,並且大多還夾雜著著者對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的主觀態度,這或多或少地掩蓋了楊朱及其學派思想的本來面目。所以本文認為在研究過程中應該對這些材料謹慎地選取,不盲目,不偏信任何一家。本部分首先將古籍中有關楊朱之記載集錄如下,然後再根據這些記載根據以上原則進行論述,以期望能夠還原楊朱及其學派的本來思想。
一、有關楊朱思想的現存史料
有關楊朱的史料主要見於《孟子》、《莊子》等。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
「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孟子·盡心下》)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於此,向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蹙然曰:『敢問明王之治。』」(《莊子·應帝王》)
「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莊子·駢拇》)
「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 法之所無用也。」(《莊子·胠篋》) 「
而楊墨乃始離跂自以為得,非吾所謂得也。」(《莊子·天地》)
「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莊子·山木》)
「然則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莊子·徐無鬼》)
「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莊子·寓言》)
「楊朱哭衢塗曰:『次夫過舉跬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荀子·王霸》)
「今有人於此,義不如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從而禮之,貴其智而高其行,以為輕物重生之士也。」(《韓非子·顯學》)
「楊子過於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韓非子·說林上》)
「楊朱之弟楊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子毋擊也。子亦猶是。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子豈能毋怪哉!』」(《韓非子·說林下》)
「楊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韓非子·八說》)
「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陽生貴己,……。」(《呂氏春秋·不二》)
「兼愛、尚賢,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楊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淮南子·汜論訓》)
「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淮南子·說林訓》)
「百家異說,各有所出。若夫墨、楊、申、商之於治道,……。」(《淮南子·俶真訓》)
「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畝之園不能芸,言治天下如運諸掌,何以?』楊朱曰:『誠有之,……』。」(《說苑·政理》)
「楊子曰:『事之可以之貧,可以之富者,其傷行者也。……。』」(《說苑·權謀》)
「庄、楊盪而不法,墨、晏儉而廢禮。」(《法言·五百》)
「古者楊、墨塞路,孟子辭而辟之,廓如也。」(《法言·吾子》)
「是故楊子哭歧道,墨子哭練絲也,蓋傷離本,不可復變也。」(《論衡·率性》)
「楊、墨之學不亂傳義,則孟子之傳不造。」(《論衡·對作》)
二、楊朱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為我」思想
通過以上的材料,可以概括出「為我」是楊朱的主要思想,大凡知道楊朱者均知道楊朱「為我」、「貴己」。《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呂氏春秋》曰:「陽生貴己。」《淮南子》曰:「全性保真,不以物形,楊子之所立也。」
楊朱的基本思想是「為我」,那麼生活在戰國時期的楊朱為什麼要提出「為我」的主張呢?《列子·楊朱篇》中有云:「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衛,肌膚不足以自捍禦,趨走不足以從利逃害,無毛羽以禦寒暑,必將資物以為養,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養之主。雖全生,不可有其身;雖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橫私天下之身,橫私天下之物。不橫私天下之身,不橫私天下物者,其唯聖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謂至至者也。」 雖然這段材料出自偽《列子》一書,然此句話我們認為可以解釋楊朱的「為我」思想,應該是可信的,大概是作偽者抄襲自某一古書。從上面這則文字中看,楊朱之所以提出「為我」思想,是因為他認為人不能像動物一樣有強健的肌膚以抵禦自然風險,因此人首先應該保全自己的身體,只有保全了自己的身體,才能有所作為,才能把自己這屬於天下的身體化為公有,把屬於天下的物資化為公有,這才是至高的道德。可見,根據這個解釋,楊朱之「為我」思想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是只有以人人「為我」為基礎,才可能利天下,否則,如果沒有一個一個的人,焉有天下?又言何利天下?可以說,楊朱已經看到了人是構成社會的主體。但是,「為我」兩個字,很容易引起人的誤解,今天就有許多研究者即是只看到了楊朱「為我」兩個字,而不了解其內涵,從而造成了更多的人對楊朱存有誤解。從一方面看,戰國時期楊朱的「為我」思想如果被統治者接受並如同儒家思想一樣成為治國綱領,固然可以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養成人類自愛、自重、自立的美德,使世界向著「至至德」的方向發展。但是從一方面看,又有一些人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打著楊朱「為我」的招牌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尋找理論根據。如某些人提倡的「為集體、為社會」,等等主張,聽起來似乎有一些道理,但是仔細分析,便會發現,所謂的「為了集體、為了社會」歸根結底還是「為我」,只是如果明說「為我」好象與某些社會主張不協調,故把「為我」立於對立的地位,從而似乎聽起來冠冕堂皇一些,以便自欺欺人。其實,我們一講到「為集體」即已包含有「為我」之觀念,例如,一個人愛家、愛社會、愛祖國,這是普遍公認的有道德的行為,但是為什麼要愛家、愛社會、愛祖國,答案很明了就是「為我」,只有人人愛我,才可能有家、社會、祖國之愛的存在。
總而言之,「為我」乃是我們為了保證每個個體的存在,從而保證社會、國家之存在。所以無論墨子之主張「兼愛」還是孔子之主張「仁、義、禮、智、信」,探求本真都是一個「為我」。需要說明的是,楊朱的「為我」是建立在「不侵物」的基礎上的,即「為我」的前提不等於「利己」,更不等於「損人利己」,雖然諸侯爭霸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為我」,但其「為我」是建立在「損人利己」的基礎上的,因此,雖然有許多人,許多戰爭都可以以「為我」為借口做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但這樣的「為我」並非真正楊朱「為我」之本意。古往今來,任何一種學說思想不過代表某一人的思想,也就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礎上,無自我之基礎,安有其思想?此等思想才應該是歷史上本真的楊朱「為我」思想之原意。
(二)政治思想
先秦時代的思想家,在闡明自己思想的同時,基本上都帶有政治目的,他們在各國奔走宣傳自己的思想時,也是在向各諸侯國推銷自己,楊朱作為戰國時期「士」的一員,也是如此,他所提倡「為我」思想,也是有著政治目的的,那就是他期望「為我」思想能被諸侯國接受,成為一種治國主張,以便結束當時各國互相混戰,人民生靈塗炭的局面,從而達到其利天下的目的。應該說他的主觀願望是美好的,但可惜的是,他的思想脫離了當時的社會實際,因此不可能被統治者接受,到最後不免陷於空談。
《說苑·政理》中云:「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畝之園不能芸,言治天下如運諸掌,何以?』楊朱曰:『誠有之,君不見夫牧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隨之,欲東而東,欲西而西。君且使堯牽一羊,舜荷杖而隨之,則亂之始也。臣聞之,夫吞舟之魚不游淵,鴻鵠高飛不就污池,何則,其志極遠也;黃鐘大呂,不可從繁奏之舞,何則,其音疏也。將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謂也。』」
《列子·楊朱篇》中云:「楊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以上這兩段材料都涉及楊朱的政治思想。可以看出,楊朱自比堯舜,稱自己為「得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的賢人。這話有點和「掃天下者未必掃一屋」相近,楊朱雖不能治一妻一妾,不能芸三畝之園,但是可以治天下。楊朱認為捨棄當今的人而去讚譽古代的先王,如同讚譽枯槁的死人骨頭。因此,他主張建立新的社會。這種政治主張也是從「為我」的學說中衍生出來的。一方面,從「損一毫而利天下,不為也」衍化出「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另一方面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為己而不侵犯別人,則天下治矣。楊朱的這種主張個人自由的政治論,自然是要反對干涉主義的,他認為個人是社會的一份子,社會之良善,完全由各個人努力向上所致。社會所以常常不免糾紛,正是因為個人不能人人達到「為我」的境界。人人不能「為我」,就會造成社會糾紛。以此理論由個人推演到國家也是如此,如果世界上各個國家都能「為我」,都具有獨立的能力,則即使有野心家也無法實施侵略他國的目的,這樣天下就會太平。這個世界之所以有戰爭,就是因為有不能獨立的國家,這就會產生威脅或者統治他國的國家,這就是楊朱在「為我」思想上發展起來的政治思想,楊朱的這種政治思想是與當時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互混戰,生靈塗炭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 總之,楊朱政治理論的全部精神,不外是要養成人人「為我」,以此自發地形成自治的社會,而不允許有任何的干涉,要形成自治的社會,只有首先人人「為我」,有了這個基礎,才能人人「為天下」,只有人人可以自治了,則天下治矣。
這與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有些類似,但是其出發點是根本不同的,或許這也是許多學者把楊朱列為道家的原因吧。第三章 楊朱與道家、儒家、墨家的關係
如前所述,所謂「道家」「儒家」「墨家」之稱謂,並不是春秋戰國時就有的,而是後人為研究方便而進行的歸類。西漢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把先秦諸子分為陰陽、儒、墨、法、名、道德六家,漢末劉向父子將司馬談的六家擴大為九家,東漢班固又將先秦諸子定為十家,較司馬談之六家又增加了縱橫、雜、農、小說四家,此十家之說一直沿用至今。此十家之說雖方便了人們對於先秦諸子的了解,但是也有不當之處,即是把許多思想家的思想忽略了或者是硬性地安在某一家之上。楊朱的思想長期以來就一直被安在道家的頭上,然實際上楊朱的思想本自成一家,本文的這一部分就將探討楊朱與道家、儒家、墨家這三個與其聯繫最密切的學派的關係。
一、楊朱與道家的關係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為老子和莊子,雖然老子之年代至今學術界還有爭論,但是在楊朱、孔子之前,應該沒有問題,這一點前面也已經說過。而莊子之年代是在楊朱稍後學界已有定論,這點也是沒有問題的。下面本文即將討論楊朱與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的關係。
(一)楊朱與老子的關係
在時間上,楊朱在老子之後約一百年,所以是沒有見過老子的,但是老子的思想楊朱大概是了解的或者讀過老子的書,美國學者本傑明·史華茲認為:「楊朱主題就是老子通見(vision)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且楊朱只是從整個通見(vision)中截取了適合他本人目的的一部分。」其後,他又說到:「事實上,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假定楊朱認同老子的原始主義的立場,對高等文明進行過任何意義上的批判,並且真正代表了他思想的社會學說——假如他有的話——也許就是,無論處於哪一種社會環境中,人們都應當儘可能的使自己感到安全和舒適。」這位美國學者所說的楊朱的「為我」就是為了「使自己感到舒適和安全」而沒有真正地理解楊朱思想,其他方面我們認為可能比較接近事實,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材料證明楊朱的「為我」思想就是來自老子思想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沒有確切的資料前我們只能進行最有可能的推測。道家之思想主旨是「道」,「道」包含有「天道」「世道」「人道」,《老子》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將「道」作為世界的本源,並將其作為哲學本體論的最高範疇,莊子繼承老子的思想,將「道」作為宇宙萬物的本源,認為「道」是「全」是「無」。但是楊朱思想無「道」之說,也沒有哲學上的本體論之說,所以說楊朱思想與道家在根本上是不同的,以楊朱有「為我」「重生」思想,老子亦有「貴生」思想而便把楊朱列為道家是不合適的,所以我們認為楊朱與老子之關係至多只能用「楊朱從老子思想那裡借鑒了一部分並加以發揮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僅此而已。至於僅僅依靠《莊子》中所記載楊朱與老聃的問答而便把楊朱定義為老子的學生更是牽強,前面已有論述,此處自不必贅述。
(二)楊朱與莊子的關係
與《老子》一書不同,《莊子》一書多次提到楊朱,莊子的年代略晚於楊朱,故可能莊子對於楊朱的思想比較了解,但是《莊子》一書並非莊子所作,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子的思想,外篇和雜篇為莊子弟子及後學所作,但是其中究竟有多少是莊子本來的思想現在已很難區分。楊雄在《法言·五百》中說:「庄、楊盪而不法,墨、晏儉而廢禮,申、韓險而無化,鄒衍迂而不信。」可見,在楊雄看來,楊朱與莊子之思想有著共同之處。《莊子·胠篋》云:「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莊子·天地》云:「而楊墨乃始離跂自以為得,非吾所謂得也。」《莊子·徐無鬼》云:「然則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從以上這些《莊子》一書的材料看,莊子是反對楊朱思想的,所以說他們的思想還是有著根本的不同的。 《莊子·逍遙遊》中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可見,莊子認為「至人」之最高境界就是「無我」,莊子的「無我」是為了修身,而後又引不受天下之許由,為己對照,以此說明自己的學說不是為了謀求一官半職而用來治世。莊子認為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一切能滿足自己的基本生存即可,否則如果貪得無厭地去追求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就會傷身。通過以上可以看出,莊子與楊朱雖然都有「無己」「為我」的思想,但是其目的是不同的,楊朱希望用「為我」思想來治理天下,並希望能藉此謀個一官半職以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莊子「無己」「就是要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不應因己是人而喜而樂,不應有任何高於其他物的情感,達到與天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至人」的境界,無任何政治目的。莊子與楊朱可謂思想相左,故對楊朱思想進行排斥。《莊子·秋水》中記載有兩件事,一為:「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二為:「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此二則記載不一定是莊子所為,然表達了莊子一派對權力的看法,即對權力是蔑視的,對追求權力的各思想家也是加以譏諷,所以莊子對楊朱進行譏諷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楊朱與儒家的關係
儒家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先秦諸子中重要的一派,此派人物眾多,思想鮮明,因為其思想有利於中央集權制社會的統治,故後來被各國統治者所利用,孔子及其弟子便在自漢以後的各代帝王的頂禮膜拜下,逐漸背離其本來面目了。其派核心的政治思想為「禮」,以「禮」治國;倫理思想為「仁」,強調「仁義禮智信」。儒家這種思想可謂和楊朱思想不相干,只是兩種不同的治國思想而已。孔子曾雲「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此處孔子認為:古代的學者學習知識是為了自己,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並且認為「忠信誠義」是個人分內應具備的,沒有其他的目的,而現今的學者學習知識是為「他人」為「名」為「利」,以此理解,孔子的「為己」與楊朱的「為我」區別僅在於治世觀念的不同,其本質仍是一樣的。可是孟子對楊朱思想卻是堅決反對,並斥之曰「禽獸」,讓人很難理解此話出自以標榜「仁義禮智信」的儒家之又一大師孟子之口。此外,儒家學派的子莫和荀子也曾提到了楊朱,下面分而論之。
(一)楊朱與子莫的關係
《孟子·盡心上》中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關於子莫對於楊朱思想的論述只有此一句,且為孟子所云。此子莫是何許人尚有疑問。孫詒讓、俞樾認為是魏中山公子牟,羅根澤認為是《說苑·修文篇》之顓孫子莫。然顓孫子莫是何許人?孔子有弟子顓孫師,字子張,此顓孫子莫即為顓孫師?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此觀點,可能是古書傳抄所誤,也可能歷史上確有子莫其人,亦未可知。但是孟子稱之曰「子」,必是儒家之前輩而敬稱之曰「子」,如孟子稱呼「子思、子夏、子產、子路」等。故本文將子莫列入儒家。通過孟子的話可以看出,子莫對於楊朱思想並不是如孟子一樣堅決排斥,而是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吸取其合理成分,以為我用。然此子莫和楊朱的關係只有此一句話,由於資料的缺失只能有此大概了解,具體吸取了楊朱思想的哪些合理成分今天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了。
(二)楊朱與孟子的關係
孟子,孔子之後儒家又一大師,先秦時期其思想影響不大,同孔子一樣遊走列國而未受到重用。後來借漢後之獨尊儒術的機會方為世人熟知。孟子對楊朱、墨子的思想是堅決排斥的。《孟子·滕文公下》曰:「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此孟子反對楊朱墨翟思想態度之堅決,用詞之粗野,思想史上罕見,暫且不論楊朱、墨翟思想是否正確,觀乎孟子之言辭,實在有失儒家大師之風範。孟子之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無君是禽獸也。楊朱之學說為放淫辭,其邪說誣民,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此等言辭未免太絕對了,太主觀化了。楊朱之「為我」思想果如其說是「無君」嗎?前面討論楊朱思想時已經說過,楊朱其「為我」不是利己主義,而是用「為我」之前提而「利天下」,孟子之理解楊朱的「為我」思想未免有失公允。然縱觀全文,孟子說這番話好像是為了保持天下公允,他又說自己不是喜歡辯論,而是不得不辯論,因為天下有像楊朱、墨翟一樣的人到處「放淫辭」而亂了天下。孟子的這種說法貌似冠冕堂皇,細心思考,實則錯誤百出。
(三)楊朱與荀子的關係
荀子是孔孟之後儒家又一大師。《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曰:「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禝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滑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此處可見司馬遷對荀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荀子言楊朱的話只有一句,《荀子·王霸篇》曰:「楊朱哭衢塗曰,次夫過舉跬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此亦榮辱安危存亡之衢也,此其為可哀,甚於衢塗。嗚呼哀哉,君人者千歲而不覺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荀子是在感嘆君主雖稱為千歲,但是卻不知道求楊朱這樣的賢能之士,真是可悲。可見,荀子不同於孟子,荀子對於楊朱不但不排斥,反而認為楊朱是賢能之士。又據《史記》之說,此荀子能從儒、墨、道等各家思想中,合理吸收其思想,而不是憑主觀好惡而排斥,此等思想家方為儒家之大師也。但是可惜的是,荀子對於楊朱的評價,也是只有此一句話,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判斷出荀子對於楊朱思想是贊同的,對於楊朱其人也是非常尊重的。
三、楊朱與墨家的關係
墨家創始人為墨翟,生卒年大約為公元前 468 年至公元前 376 年之間,較楊朱稍前,所以墨家的書里沒有提到楊朱。墨子初學於儒家,後大概因為思想不合,遂自創墨家學派,其學派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正與楊朱的「為我」思想相反。古籍中大多楊、墨並提,一種可能是他們的生活年代很接近,另外也可能是他們的思想在當時很具有代表性。本文所討論的楊朱與墨家的關係也主要是圍繞著楊朱與墨子的關係展開。
《墨子·兼愛上》開篇說:「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察其何自起,皆起不相愛。」可以看出,墨子認為,聖人治理天下,必須首先知道天下動亂的原因,這樣才能治理,不知道就不能治理。現在天下大亂,各國互相攻擊,其原因就是人人都「自愛」,只有首先找到了這個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治理當下之天下大亂。雖然墨子認為天下大亂的原因就是因為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皆「自愛」而不「兼愛」的認識有失偏頗,但是如果從歷史的角度進行考察,當時的「自愛」「自利」之說卻有著歷史的進步性。「自愛」之說是伴隨著私有制的產生而產生的,伴隨著私有制的產生,個人獲得了極大的解放,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有此基礎,各諸侯國方有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條件,也就有了以後的秦之統一。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墨子只看到了「自愛」「自利」消極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墨子其主觀意圖是為了治理天下,以救天下之亂,其學說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楊朱的「為我」思想限於資料的缺失,雖然不如墨子論述的這麼詳細、這麼有針對性,他們的根本思想也完全不同,但是他們的目的卻是一樣,都是為了「治天下」。故楊朱、墨翟周遊天下向各個諸侯國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以期待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他們論述思想的目的與莊子論述思想的目的完全相反,所以莊子稱他們為「爚亂天下者」。至於他們是否真的是「爚亂天下者」,歷史自會明鑒。
《莊子·天下》說:「墨子稱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張岱年認為:「墨子要將大禹治水的精神實踐出來!極端的刻苦,以求有以利天下,他實在是愛好天下,如目的不能達到,雖枯槁亦不舍」在這裡,墨子以古之大禹為榜樣,心中沒有自己,即使累的「腓無胈,脛無毛」為了治理天下,也在所不惜。可以說,墨子的主觀願望是好的,其決心也很大,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學說是行不通的,試問之,縱使墨家的各個思想家都可以做到這點,但是各個諸侯國的國君怎麼可能還像大禹一樣,「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呢?大禹生活在原始社會階段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期,那時人與人之間還沒有明確的等級、貴賤之分,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情況已大不相同,有了私有財產,人與人之間也有了等級、貴賤之分,君主已不可能像平民一樣了。墨子拿大禹時代的治國標準來要求其時下的社會,顯然不能被各個諸侯國們接受。墨子的這種治國思想和楊朱的「為我」治國思想一樣,雖然他們的思想新穎,旗幟鮮明,但是脫離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而且很容易被誤解,到最後終究不免陷於空論的命運。 總之,墨子的「兼愛」和楊朱的「為我」思想可以說只是治國理念的不同,他們的主觀願望都是美好的。儘管在實踐上都行不通,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應該說他們的思想都屬於可貴的探索。第四章 楊朱身後思想的發展及其消逝的原因
一、短暫的延續
(一)楊朱死後其學說發展綜述
楊朱卒年不詳,大概是楊朱在晚年時已經很少各國遊歷宣傳自己的思想了,因此其「為我」思想興盛了一段時間後,也慢慢地沒落了,只有一些思想家偶爾提到一兩句,還大多夾雜著諷刺、反對的意味,以至於後來被越來越多的人誤解。楊朱生前是否著過書,大多數學者持懷疑態度,民國時期顧實認為楊朱曾經有過著作,因為在兩漢魏晉人書中,有許多都提到楊朱的事情,只是到了晉朝張湛偽撰《列子》時才亡佚,唐鉞認為楊朱沒有留下什麼著作,但其理由都不充分,到現在我們還找不到足夠的材料來證明楊朱是否有著作留傳。這些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楊朱學說在經歷了短暫的盛行之後迅速沒落了,楊朱其人及其主要思想只是借著後來被廣為尊崇的儒家大師孟子的罵名才勉強沒有被遺忘,這實是近人某政治家所云的「歷史是為勝利者寫的」,看來在思想史上這話也是通用的。楊朱生前還不能確定是否有入門弟子,古人稱其師大多稱子某子,如子墨子、子莊子、子列子等,但是,從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材料上,還沒有一個人稱呼楊朱為「子楊子」,雖然《莊子·山木篇》曾有過「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的記載,《韓非子·說林上》也曾說過同樣的事情同樣的話,但是均未提及其弟子之名字,可能是楊朱弟子名聲太小,不為人熟知,也可能是此二書的偏重點不在此,不必提及,當時之具體情形如何,今天已很難考定了。《列子·楊朱篇》,《列子·說符篇》提到了孟孫陽、心都子二人,他們稱楊朱為「夫子」,好像是楊朱的弟子,然此孟孫陽、心都子何許人?除《列子》外,其他古籍未有提及二人者,《列子》一書出於張湛偽撰,其內容大多抄襲自先秦古籍,並且夾雜著大量晉朝人思想,其內容雖然有一些可供參考,但大多真假難辨,偽撰之處甚多,此孟孫陽、心都子是作偽者偽撰出來的還是抄襲自今已亡佚的先秦古籍,還沒有材料可以確證,然《列子·楊朱篇》提到了孟孫陽,《列子·說符篇》也提到了孟孫陽,根據其記載看似其對楊朱思想很了解,並且還向墨子之弟子禽滑離講解楊朱之話語,然並未提及其思想主張是如何。《列子·說符篇》提到了心都子,其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 非本不一,而未異若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張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此心都子之稱呼「先生」當謂楊朱,其把楊朱抬到很高的地位,似乎是弟子對老師的尊敬,然此話語不似先秦人所為,故疑其為作偽者據「楊朱哭衢塗」之事而編造的,此孟孫陽、心都子可信性不高,也不見其思想主張是什麼,所以本文對《列子》此處之記載持懷疑態度,故不加以詳細闡述。 總之,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不能確定楊朱是否有入門弟子,這大概也是楊朱思想之延續如此短暫的原因之一。雖然如此,但是楊朱其思想並未「後續無人」,子華子、詹何可能是楊朱思想的繼承者,也可能只是吸取楊朱思想之合理成分為我所用的獨立的思想家。對此,我們將在下面詳細論述。
(二)子華子的思想
子華子,生卒年不詳,《莊子·讓王篇》中說:「韓、魏相與爭侵地。子華子見昭僖侯,昭僖侯有憂色。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韓昭僖侯曰:『善哉!……』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呂氏春秋·審為》中說:「韓、魏相與爭地。子華子見昭厘侯,昭厘侯有憂色。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昭厘侯曰:『善。……』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知輕重,故論不過。」 縱觀兩書對此之記載,幾乎完全一樣,然《呂氏春秋》之昭厘侯到了《莊子》忽變成昭僖侯,前面已說過,《莊子》一書大約成書於漢代,故晚於《呂氏春秋》,大概是作《莊子》者抄於《呂氏春秋》而又加以修正。然歷史上既無韓昭厘侯,又無韓昭僖侯,只有韓昭侯,韓僖王。高誘注《呂氏春秋》曰:「昭厘,復謚也,韓武子五世子孫哀侯之子也。」《史記·韓世家》曰:「韓武子生景侯、景侯生列侯、列侯生文侯、文侯生哀侯、哀侯生懿侯、懿侯生昭侯。」故哀侯為韓武子五世之孫,哀侯之孫為昭侯,高誘之注哀侯之子誤。「韓昭侯於公元前 362 年—公元前 333 年在位,公元前 357 年,魏伐韓,取朱。是年,魏圍韓宅陽,韓昭侯與魏惠王盟與巫沙。是年,宋伐韓。公元前 356 年,魏最強,迫於形勢,韓、魯、宋、衛朝魏。」子華子見韓昭王當為此時,故韓、魏相與爭地,韓昭王有憂色。以上事實說明子華子見到的當為韓昭侯,時間約為公元前 357 年左右。則此時間為子華子之學術活動期間,而楊朱見魏惠王也差不多在此期間,故楊朱與子華子之生卒年應該相差不多。子華子生前不知是否有著作,陳奇猷曰:「《子華子》一書,《漢書·藝文志》未有著錄,今本《子華子》題晉人程本忤時不仕者所偽托。」可能是《子華子》一書在漢時已亡佚。古籍中有關子華子之著述零星分散在《呂氏春秋》和《莊子》書中。
「子華子曰:『全生為上,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呂氏春秋·貴生》)
「子華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淵成而魚龜安矣,松柏成而塗 之人已蔭矣。』」(《呂氏春秋·先己》)
「子華子曰:『王者樂其所以王,亡者樂其所以亡,故烹獸不足以盡獸,嗜其脯則幾矣。』」(《呂氏春秋·誣徒》)
「子華子曰:『夫亂世之民,長短頡啎,百疾,民多疾癧,道多褓襁,盲禿傴尩,萬怪皆生。』」(《呂氏春秋·明理》)
「韓、魏相與爭地。子華子見昭厘侯,昭厘侯有憂色。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昭厘侯曰:『善。……』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知輕重,故論不過。」(《呂氏春秋·審為》)
「韓、魏相與爭侵地。子華子見昭僖侯,……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莊子·讓王》)
通覽這些材料,可知,子華子學說之要旨是「全生」「重身」,這與楊朱思想之主旨「為我」「貴己」有相通之處,然是否就可以說子華子是楊朱的後學呢?如果子華子是楊朱的後學為什麼在這些材料中沒有提及楊朱呢?可能已經亡佚的《子華子》書中提及了楊朱?今已不知矣。前面已經推斷,子華子與楊朱之生卒年代相差不多,當然,此推斷只能算是一個推測。如果歷史確實如此,有一點卻著實令人疑惑。既然子華子和楊朱生卒年相差不多,那麼就應該也在孟子稍前或者同時,楊朱與子華子思想又基本相似,但是孟子卻為何只攻擊楊朱而隻字不提子華子呢?本文認為,一種可能是子華子在當時的名氣不如楊朱大,所以孟子不知其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子華子是楊朱的後學,所以以楊朱為代表即可,而不需再提子華子了,當然這些推測都還沒有材料可以證實。不過我們還是傾向於認為,子華子與楊朱之關係猶如楊朱與老子之關係一樣,子華子可能是一位獨立的思想家,他借鑒吸收了老子或者楊朱的思想而加以發揮,又或者兼而有之,所以我們不能斷定子華子就是楊朱的後學,也不能說子華子思想是對楊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如果一定要把子華子和楊朱聯繫到一起,那麼把他們歸為一派,應該更合適,因為子華子和楊朱一樣,不但思想主張和政治主張都很相似,即以「貴己、重生」思想治國,韓昭侯向子華子問政的例子便是這種思想的體現。(三)詹何的思想
詹何,其人生卒年亦不詳,史書無明確記載,亦不知其是否有著作,今天我們了解他的思想也只能從先秦典籍中的零星資料中去分析。
「楚王問為國於詹子。詹子對曰:『何聞為身,不聞為國。』詹子豈以國可無為哉?以為為國之本在於為身,身為而家為,家為而國為,國為而天下為。故曰以身為家、以家為國、以國為天下。此四者,異位同本。」(《呂氏春秋·執一》)
「中山公子牟謂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詹子曰:『重生。重生則輕利。』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猶不能自勝也。』詹子曰:『不能自勝則縱之,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縱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呂氏春秋·審為》)
「以詹何娟嬛之數,猶不能與網罟爭得也。」(《淮南子·原道訓》)
「而詹何之騖魚於大淵之中,此皆得清凈之道,太浩之和也。」(《淮南子·覽冥訓》)
「詹何曰:『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淮南子·詮言訓》)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鳴於門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以詹子之術,眾人之心,華焉殆矣!故曰:『道之華也。』嘗試釋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視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傷神而後與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韓非子·解老》)
《淮南子·道應訓》和《列子·說符篇》記載楚莊王向詹何問政一事,似乎詹何是與楚莊王同時的人物,然考楚莊王為公元前 613 年—公元前 591 年當政,此時尚未有老子、孔子、楊朱等思想家,則詹何是老子、孔子以前的思想家?那麼為何老子、孔子、墨子、楊朱、孟子皆不提詹何?同一件事《呂氏春秋·執一》則記載曰「楚王向詹何問政」,而不曰楚莊王。又有《呂氏春秋·審為》、《淮南子·道應訓》、《莊子·讓王》記載中山公子牟和詹子的對話,《漢書·古今人表》列公子牟與楚頃襄王同時,則詹何是楚頃襄王時人,楚頃襄王在公元前 298—公元前 263 年當政, 詹子是此時人與歷史事實相符。所以綜合來看,《淮南子》之說有誤,而《列子》一書的作偽者不加區分直接抄襲《淮南子》一書,所以根據我們的推斷,二古書之楚莊王實為楚頃襄王之誤。據此判斷,則詹何的生卒年晚於楊朱約六、七十年,應該不及見楊朱。 根據上面古籍中所記載的相關材料,我們可以概括出詹何思想的主旨是「為身」,他認為治國的根本在於「為身」,他說:「身為而家為,家為而國為,國為而天下為。」可見其治國思想與楊朱「為我」的治國思想基本相同,詹何又後於楊朱,故本文認為詹何最有可能是楊朱的後學。然詹何亦沒有著作傳於今天,我們無法確切了解其全部思想,通過《淮南子》、《呂氏春秋》、《莊子》三本書記載的詹何的零星材料,我們沒有見到他提到楊朱的名字,也沒有與楊朱思想有關的話語,其原因我們還不能作出判斷,但是其思想主旨「為身」「重生」與楊朱的思想主旨「為我」「全性保真」非常相近,所以把詹何列為楊朱之後學或者把詹何之思想看作是對楊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都不為過,他們之間的關係比楊朱與子華子的關係要更進一步。然詹何也在子華子之後,詹何思想與子華子思想主旨「全生」也很相近,說詹何學於子華子亦有可能。總之,子華子、詹何之學說在楊朱思想的掩蓋下,影響不大,其原因有可能是楊朱之「為我」學說更容易引起誤解,因而會招來更多的攻擊,而子華子、詹何之思想避開「為我」之說,轉而強調「全生」「重生」,所以受到的攻擊少,影響也就較小,基於此點,也可以認為他們的思想是對楊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所以我們把楊朱、子華子、詹何放在一起,把他們歸為一派應該說更接近歷史事實,也更容易讓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到了詹何以後,鮮有思想家涉及,但也不能說是後繼無人,對楊朱、子華子、詹何的學說進行全面總結的是《呂氏春秋》一書,該書的《孟春》《仲春》《季春》三卷共十五篇對此學說之論述最為詳細,有可能是楊朱之後學所作,《呂氏春秋》把他們的思想列為開篇之語,可見在呂不韋時,他們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但是這三卷的作者是誰,《呂氏春秋》一書卻沒有說明。公元前 237 年,秦相呂不韋被免職,這些思想家沒有了可供依附之勢力,也就都流落鄉土,只留下一本集結著數百人之思想精華的《呂氏春秋》一書。二、楊朱及其學派消逝的原因
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盛於戰國中前期,衰落於秦漢之際,其後無傳其學者,造成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迅速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學說本身的原因
可以說,楊朱及其學派他們所提出的治理亂世思想的不完善性是其迅速衰落的一個原因。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已經看到,不管是楊朱,還是子華子、詹何,我們都沒有看到他們的著述,他們可能寫過書,不過已經亡佚,又或者根本沒有寫過書,不管怎樣,都說明他們學說的影響力在當時都不大,而孟子所說「楊墨之言盈天下」顯然是有誇大的成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學說缺乏系統的統一性,他們的學說只有寥寥數語,因而造成其思想的不完善性,也就讓人很難理解,所以他們的追隨者很少,且沒有很大的成就,因而我們沒有看到他們有像孔子、墨子一樣有許多傑出的弟子,再加上其學說本身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所以其學說在經過了幾代人之後就漸漸不為人所熟知了。
(二)楊朱及其學派之思想不符合當時的社會
楊朱及其學派之思想從產生到絕滅都發生在戰國時期,這一時期,各國相互混戰,可以說戰爭是各個諸侯國的政治主題,這一期間產生的大部分學說都可以說和政治有關,諸子百家,不管哪家,只要其主張能說服統治者,統治者認為這種學說能夠富國強兵,就會受到重用,而學說本身也會隨著統治者的重用而發揚光大。楊朱學派之學說雖然也有其鮮明的政治主張,但是其主張的「為我」「重生」思想,雖是仁義之說,但是在戰國時期各國為了爭奪土地而互相混戰的時代,如果哪個君王採取此說治國,則必是自取滅亡,這一點君王們心裡自然清楚,因而不管他們如何奔走,其治國思想都是不會受到重用,因而他們的學說就不會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而到了秦漢時期,隨著國家的統一,中央集權制度的最終確立,統治者便需要一種思想作為支撐,這種思想首先就是要有利於封建統治,而被孟子斥之為「無君」的楊朱思想顯然不符合條件,試想如果人人「為我」,還有誰會甘願受統治者奴役和剝削?因此,秦朝的統治者選擇了利用法家思想治國,而漢以後的統治者們皆利用儒家思想治國,統一專制的帝國統治者們是不會允許「異說」存在的,因而會有秦朝的「焚書坑儒」和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之後,楊朱及其學派思想便同除儒家外的其他思想學說一樣迅速消亡了。 雖然,楊朱之學消亡的原因可能還有其他的方面,但是我們認為都不能構成主要原因,而這兩點就足夠其消亡的了。結 語
在現今這個思想混亂、道德崩潰、各種外國思想充斥的令人時時感到迷惘的古老的中國,我們的精神寄托在哪裡?或許先秦時代的思想家早已經給出了答案,而那一時期的思想高峰伴隨著兩千多年的打磨,可以說到現在已經差不多是平原了。對於先秦時代的思想家們,我們應還他們一個本來的面目,既尊重而又不盲從,對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家們,我們亦應如此,然而現實仍然是許多人對楊朱思想存在誤解或認為其「為我」即是「利己」,或片面相信孟子、莊子等思想家一面之詞,更有甚者,一些人不辨真偽,把《列子》這一偽書之材料全部拿來為我所用,將楊朱思想與所謂的「快樂主義」和風馬牛不相及的「居勒尼派」對等起來,此等謬論不絕於今,著實令人遺憾。在研究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時,我們最大的困難就是相關材料的缺失和一些先秦古籍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抄,已經讓人難辨其本來面目到底如何了,因而在文中出現了許多像「似乎」「可能」「大概」一類的推測辭彙,這實在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我們期待能有更多的古籍重見天日。
最後,我們要對楊朱及其學派作一個簡要的總結。通觀全文,有一種內容不夠豐滿的感覺,實際上也是如此,對於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主旨,只需「為我」「重生」即可概括,對於這四個字的理解不應該是一種養生、利己的思想,而是一種政治主張,對於當時社會的諸侯混戰,生靈塗炭,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家是抱著「治國而使天下太平」的願望來宣揚自己的思想的,這如同今天生活在戰亂的國家而希望和平一樣,在這個基礎上理解楊朱及其學派的思想才是客觀的。當然,由於歷史的局限性,楊朱的思想主張是不能得到施展的,他們的理想中的國家如同「烏托邦」一樣只能是其美好的願望。參考文獻
一、古籍類:
[1]《諸子集成》[G],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2]《十三經註疏》(影印本)[G],北京:中華書局, 1957 年。
[3]司馬遷:《史記》[M],長沙:嶽麓書社,1986 年。
[4]楊伯峻:《孟子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5]楊伯峻:《列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
[6]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年。
[7]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M],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8]張純一:《墨子集解》[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 年。
[9]趙善詒:《說苑疏證》[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年。
二、民國類:
[1]張默生:《先秦道家哲學研究》[M],濟南:山東文化學社,中華民國二十二年。
[2]顧實:《楊朱哲學》[M],上海: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二十年。
[3]陳此生:《楊朱》[M],上海: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十七年。
三、現代研究類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
[2]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年。
[3]馮友蘭:《三松堂文集》[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4]馮鐵流:《先秦諸子學派源流考》[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年。
[5]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年。
[6]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7]侯外廬:《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年。
[8]馬達:《&<列子&>真偽考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年。
[9]韓東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
[10]韓東育:《天人·人際·身心》[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11]韓東育:《道學的病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年。
[12]錢穆:《國史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年。
[13]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辨·楊朱考》[M],(影印本)上海:上海書店,1992 年。
[14]蒙文通:《古學甄微·楊朱考》[M],成都:巴蜀書社,1987 年。
[15]劉澤華:《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 年。
[16]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7]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年。
[18]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年。
[19]公木,邵漢明:《道家哲學》[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1 年。
[20]郭沫若:《十批判書》[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年。
[21]羅根澤:《諸子考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
[22]金德建:《先秦諸子雜考》[M],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年。
[23]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年。
[24]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史料學》[M],上海:三聯書店,1982 年。
[25]任繼愈:《中國哲學史》[M],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6]楊寬:《戰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
[27]丁原明:《黃老學論綱》[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年。
[28]馬積高:《荀學源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29]林劍鳴:《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
[30]王長華:《春秋戰國士人與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31]朱伯崑:《先秦倫理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年。
[32]成中英:《合外內之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
[33]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1985 年。
[34]呂思勉:《論學集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年。
[35]童書業:《先秦七子思想研究》[M],濟南:齊魯書社,1982 年。
[36]劉岱:《天道與人道》&<思想篇(二)&>[M],上海:三聯書店,1992 年。
[37]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年。
[38]葛兆光:《中國思想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年。
[39]余英時:《現代儒學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40]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1]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第 1 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第 3 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4]樓宇烈:《東方哲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
[45]章太炎:《現代中國學術經典·章太炎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
[46]王守華:《日本哲學史教程》[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 年。
[47]朱謙之:《日本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8]陳鼓應:《道家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49]朱學西,張紹勛,張習孔:《中國歷史大事編年——遠古至東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年。
[50]賈豐臻:《中國理學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年。
[51]蔣伯潛:《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年。
[52]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年。
[53]謝無量:《中國哲學史》[M],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6 年。
[54]何兆武,步近智,唐宇元:《中國思想發展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0 年。
[55]顧頡剛:《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56]【美】本傑明·史華茲:《中國古代的思想世界》[M],程剛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7]【英】羅素:《西方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
後 記
時光如梭,轉眼我在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就度過了兩年的學習時光。這期間,歷史文化學院的諸多老師在學習期間都給予了我諸多方面的悉心幫助和熱情指導,尤其是在思想史方面的教誨,令我受益匪淺。歷史文化學院嚴謹的學術風氣和諸多老師淵博的知識都給我留下深刻而又難忘的回憶。 在這即將畢業的時刻,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韓東育教授,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淵博的知識尤其是在思想史方面的鑽研精神令我感到由衷的敬佩。而他對於我的悉心關懷和不厭其煩的熱心幫助更令我感動。在韓老師和諸多老師的關懷鼓勵下,我在思想史方面的學習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些知識都是我不曾學到的寶貴財富。此外,我還要感謝我的同門師兄們在論文修改及平時的學習、生活方面給予我的支持與幫助。
另外,由於本人才疏學淺,論文中疏漏不當之處頗多,希望各位老師能夠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葛然
2008 年 5 月 20 日
再次感謝。
一毛不拔的楊朱
楊朱何許人也?不知道,史書上沒記載,沒說他是某某年生某某年卒,只知道他大致是與墨子先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比孔子要晚出生100年左右,要比墨子晚而比孟子早。為何要講楊朱?而大家所聽到的楊朱或許就是他那句「一毛不拔」吧?不過這只是半句,全句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出自《孟子·盡心上》)還有來自《韓非子·顯學》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這就是一毛不拔的來歷,不過這也不叫全句,為何?
首先楊朱本人沒有留下任何著作,這一點是很神奇的,他所有我們知道的話語全部零零散散地來自《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等書。雖然他沒有著作,但是從《孟子·滕文公下》中可以看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這樣的話,也就是說在孔子死後的一段時間內天下的言論實際上分為贊成楊朱的和贊成墨子的,也就是:「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說明當時楊朱的主張是收到非常多人的青睞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主張呢?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一毛不拔。這裡就要說說一毛不拔的故事:
墨子德爾學生禽子問楊朱:「拔先生身上的一根毫毛用來拯救天下世道(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這樣的事情先生幹嗎?」楊朱說:「天下世道可不是我一根毫毛就可以拯救的呀(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不依不撓:「如果真的可以,您願意么?(假濟,為之乎?)」楊朱木有鳥他直接走了,禽子無奈,出了門找楊朱的學生孟孫陽將這件事情告訴他。孟孫陽說:「你們是不懂先生的良苦用心啊!(子不達夫子之心!)這是還是我來替先生給你講講吧!請問哈,要是有人提出,痛扁你一頓,然後給你一萬塊,你幹麼?」禽子說:「干!」孟陽孫又問:「要是砍斷你一條腿,然後給你一個國家,你幹麼?」禽子不說話了。於是孟陽孫就說:「與肌膚相比,毫毛這種是微不足道的;與肢體相比,肌膚有事微不足道的。這道理大家都明白哈。但是,沒有了毫毛就沒有了肌膚;沒有了肌膚,就沒有了肢體。一根毫毛固然只是身體的萬分之一,但是難道就因為他的小,我們就可以不當回事么?(奈何輕之乎?)」(以上來自《列子·楊朱》)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首先對孟陽孫的話進行理解,他這人說話還真是話糙理不糙啊!既有道理又有教訓:首先口子可不能亂開,今天你可以為了所謂的天下世道而拔一毛,那好明天或許就可以撕一張皮了;今天可以為了所追求的能挖一塊肉,明天可能就剁下來一條腿;今天可以去傷害身體,明天就可能要去殺人或者自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口子不能亂開,口子一開,一發而不可收拾。所以孟陽孫問禽子,拿一條腿換一個國家行不行,禽子為何不進行回答呢?因為禽子也是聰明人,他很清楚要是回答接下來的問題就會是:「要是砍掉你的腦袋來給你換取整個天下,你幹麼?」難道這也能同意?
其次,即使是微小的局部也不可以小看。雖然我們整天都會說整體利益大於局部利益,而且也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就如孟陽孫所說:「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但是這也絕不是說局部利益就不是利益而可以隨便犧牲。因為整體也不過是局部之和,不把局部利益當回事,那麼今天可以犧牲一個,明天再犧牲一個,最後的最後整體利益也沒了。所以神馬「大河不滿小河干」這是不對的,即使是長江黃河事實卻是長江黃河都是由涓涓細流而匯聚成的,要是所有的泉水、湖泊、小河、溪流都乾涸了,那麼長江黃河還能有水么?
所以最後得出的教訓便是:「不要把小民不當人」換句話講就是,不要整天動不動就以國家呀,天下呀這些的名義而任意侵犯和剝奪人民個人的權力、利益與生命。雖然個人之於國家、天下真的確實如毫毛與肢體全身的關係一樣,但難道就因為他們的渺小就可以不當回事么?(就所謂「奈何輕之乎?」)小民也是人,小民的生命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也是生命啊!所以我們都得同樣去尊重,去珍惜。哪怕真的是輕如毫毛。所以不論誰要是把我們這些小民當做毫毛,隨隨便便就拔拔,對不起,堅決不幹!
所以顯然可以看出楊朱所謂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只不過是「極而言之」,說穿了就是面對那些下套的,比如先哄騙我們拔一根毫毛,然後哄騙我們獻出肌膚和肢體,最後又用天下大義哄騙我們獻出生命。因此面對這樣的下套我們只能把話說透,說到底,說到白,說到極致:「別說想要我的命,就是一根毫毛,也不給!」
這讓我忽然想起周星星版的《鹿鼎記》,韋小寶初入天地會的那段,陳近南一臉正氣地拉他進密室說,我們反清復明,就是要搶回屬於我們的錢和女人!韋小寶問,那為什麼要說反清復明之類的屁話呢?陳近南說,聰明人只對聰明人說實話,外面那些笨人只要拿空洞的理想忽悠之……韋小寶大悟,兩人一拍既合。出來後,兩個人依舊是一臉正氣地面對那些呆鳥,慷慨陳詞。所以神馬天下大義都是給笨人說的,你要是想明白就應該是面對任何誘騙都要「一毛不拔」。
不過楊朱雖然說過「損一毫而利天下不與也」但是還是有下一句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大家都只記得前一句而經常性忘記後一句所以這句話應該是「損一毫而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腫么理解呢?就是說犧牲個人來滿足社會(損一毫而利天下),這是不對的;犧牲社會來滿足個人(悉天下奉一身),這更加是不對的。社會和人應該是對等的,誰都不應該損害誰而來滿足另一方。只有每個人和社會都不受到損害,都不進行犧牲,才會達到「天下大治」。這實際上才是楊朱思想的完整表達。
好了,開始大家只知道楊朱是極端自私的「一毛不拔」,但是現在呢?他所說的「一毛不拔」看似為「極端自私」但是這種極端自私的行為卻是打著「大公無私」的旗號來進行的。因此,為了矯枉,只好過正,即是為了否定「悉天下奉一身」而只好連「損一毫而利天下」也一併否定掉。也就是說,你想「損人利己」么?那好,對不起您了,我「一毛不拔」。
所以馮友蘭先生講先秦道家有三個階段,各有一個代表,楊朱就是第一階段的代表,也是先秦道家第一人。將他奉為道家第一人也就是因為他真正代表了道家的典型思想也是與儒,墨,法三家的主要區別:「無為而無不為」或者說「不利而無不利」。所有人都不損害自己,那就沒人受到損害,所有人都不做犧牲,那麼就都沒人犧牲。一個既沒人受損害,又不需要有人做犧牲的社會,難道還不是太平盛世?
楊朱因為一毛不拔而聞名於世,可是的確在現實生活中他的思想被曲解了,本人也被妖魔化了。在這裡我也不是為其正名,因為我沒那麼大的本事,但是我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去追求自己內心所要的東西,找到自己內心的思想與方向!
關於楊朱,我覺得所謂的一毛不拔,實在是曲解了楊朱之學,好比一聽見「法師」這個詞,人的第一念頭是想起了西方的魔法師,而不是道教,佛教的法師。同樣的道理,楊朱的一毛不拔,意思是不幫不助,這是建立在政治上,古來道家皆是君人南面之術。不幫不助也不害,如老天一樣,對萬物的公平,而這種屬於任能任賢。如果帝王能夠如此,那天下必然興盛。而非所謂的隱世不出,別忘了,道家所論功成身退,是建立在功成後。
至於楊朱,我覺得我沒必要寫文章了,因為我在丹道文學網中看到篇很好的文章,現在我接引下來好了。
作者:xgz0225202
由於楊朱的專著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大家對楊朱的映像,基本上是來自孟子的說法:「楊氏為我」、「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多數人會認為楊朱就是極端自私、自利的人,這麼自私的人怎麼會耗神去寫書?宛如一位活脫脫的「自了漢」。
但是這位能言善辯的孟子卻又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可見這個自私的人,還挺勤於著述的,能與墨派對峙,似乎門徒也很多,完全不像個「自了漢」。《莊子·應帝王》說楊朱拜見老子,辟頭就問「明王之治」,可見這位「自了漢」,入老子門下之前,似乎很熱衷於入世。不知為何,在老子那邊學了幾年,人生態度就轉了180度大灣,搞得孟子冒火大罵豎子「無君」,「是禽獸也」!然而《列子·說符》卻說楊朱是一個很熱心且富有哲思的人,鄰居家丟了一隻羊,請楊朱來幫忙找。出乎大家意外的是,拔一毛而不為的楊朱竟沒推辭!就派了他的門徒沿路去追,人多力量大嘛,誰知歧路復有歧路。結果羊還是沒找到。這就是著名的「歧路亡羊」。這件事觸發了楊朱的哲思,影響深遠,後來《荀子·王霸》也記載了此事:「楊朱哭衢塗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楊瓊註:「衢塗,歧路也」。《淮南子·說林訓》也說:「陽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這是說四通八達的路口,可南可北,可東可西,錯走了半步,待到發覺後已經差距千里了,其中的道理,不禁讓楊朱黯然神傷而涕零哀哭。不拔一毛的自了漢,卻為了一個空理而落淚。還有,《列子·仲尼》說「隨梧之死,楊朱撫其屍而哭」。可見,楊朱也是性情中人,從這一點看,新儒家熊十力的風格與之倒有幾分相似,這讓孟夫子情何以堪?《韓非子·說林下》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對生活的態度:「楊朱之弟楊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呔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子勿擊也,子亦猶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墨而來,子豈能毋怪哉"。楊朱的弟弟楊布養了一條狗,雨天,楊布穿雨衣回家,狗卻不知主人,朝他亂吠亂叫,楊布怒要教訓其狗,被楊朱制止「你也別怪狗了,要是狗出去時是白色,回來卻是黑的,你能不奇怪嗎?」由此可知,楊朱還是一個懂得恕道的人。
在《孟子》書中,言治國時,經常提及「運於掌」來比喻。如: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公孫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公孫丑上》: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
而「運之掌上」這個比喻最早使用者,大概是楊朱,楊朱早期似乎也像孟子一樣頗熱衷政治,曾用治天下如運於掌來喻,不料卻引來梁王的調侃。
《列子·楊朱》: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梁王曰 :「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畝之園,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運諸掌,何也?」對曰 :「君見其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竹垂}而隨之,欲東而東,欲西而西。使堯牽一羊,舜荷棰而隨之,則不能前矣。且臣聞之: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何則?其極遠也。黃鐘大呂,不可從煩奏之舞,何則?其音疏也。將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謂矣 。」
此事在西漢時,還被編入《說苑·政理》中。
此後,楊朱後學詹何,在答楚王時,以亦以運於掌為喻,只不過把「掌」用「一握」來替代:
《列子·湯問》:當臣之臨河持竿,心無雜慮,唯魚之念;投綸沈鉤,手無輕重,物莫能亂。魚見臣之釣餌,猶沈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強,以輕致重也。大王治國誠能若此,則天下可運於一握,將亦奚事哉?
《呂氏春秋·執一》也記載了詹何與楚王的對話,此可作為《列子》所記的補充:
楚王問為國於詹子,詹子對曰:「何聞為身,不聞為國。」詹子豈以國可無為哉?以為為國之本,在於為身。身為而家為,家為而國為,國為而天下為。故曰以身為家,以家為國,以國為天下。此四者,異位同本。故聖人之事,廣之則極宇宙,窮日月,約之則無出乎身者也。
此由身推家、國、天下概是出於楊朱貴己、重身之主張,所謂天下如運於掌。詹何亦承此說:
《列子·說符》:楚莊王問詹何曰:「治國柰何?」詹何對曰:「臣明於治身而不明於治國也。」楚莊王曰:「寡人得奉宗廟社稷,願學所以守之。」詹何對曰:「臣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又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對以末。」楚王曰:「善!」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推己及人的這種主張,再配上「天下可運於掌」比喻的典故,當是受了楊朱的啟發。
有人或說論語已有此說法,《論語·八佾》篇第十一章:「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並舉《中庸》十九章曰:「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來說孟子乃沿襲孔子的說法。
按:此似是而非,孟子所言者乃「運」,而非「示」(或讀為視,或置)。且宋朝陳善云:「郊社之禮,所以 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 其如示諸掌乎」,此尤不可曉。按《論語》「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此孔子以當時之禘,有不如禮,不欲斥言之,因以掌而示門人,曰:其甚易知如此耳。弟子因而 記當時,孔子所謂示諸斯者,是指其掌也。今《中庸》乃言治國其如示諸 掌,無乃非其義也。〈仲尼燕居〉又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 其如指諸掌而已乎」,予以此知三者,皆是漢儒誤讀論語之文,因而立說, 非孔子之意也。 (見《捫虱新話》)可見中庸的說法是比較晚的,但恐怕也不至於到西漢,可能只是晚於孟子而已。因為只有儒門運諸掌的說法流行後,才會有孔門弟子誤將之與孔子「示諸掌」混言在一起。
楊朱之宗旨在輕物重生,此猶佛教勸人出世常以寶珠相喻。孟子譏為無君。實則孟子在理論上已經相形見絀,只能斷章取義,斥為極端自私自利一毛不拔者,誣罵為禽獸。然而《孟子·盡心下》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以此看來,楊朱之學,數傳後,流弊橫出(林子大了什麼鳥沒有),其放者極倡享樂、放任縱慾(列子書中亦可見,非魏晉思想),已去楊朱之全性保真甚遠,因此孟子之批評,恐亦是一事實,故能在當時湊效,並影響千年。(口頭禪、狂禪也算是同類的產品)但是,拿一派大宗師開玩笑,其作法不可取,現在一概把孔子目為封建,其伎倆也同孟子一般。楊朱思想在我看來就是,「既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也不做舍己利人的事」。儒家宣揚舍小取大,楊朱一派不願意,就被道德綁架為「自私」
個人覺得,楊朱的思想應該體現在個人的自我價值覺醒上。
現代人對於個人價值或人身自由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在古代就不一定。
感觸最深的是之前看斯巴達克斯,一個奴隸經過萬般折磨,終於在角斗場殺出一條血路,奪得冠軍,獲得一個寶貴的願望,領主可以實現它,我在心裡狂呼「我要自由了~~~」,
泥妹,結果那奴隸懷著神聖的心情說到,「讓我做你一輩子的奴隸」,我一口老血。我後來漸漸也理解了不能用現代思維處理古人的問題。在哪個時代,當奴隸真的是可以當出花的,上文那個冠軍,成為了領主的奴隸教頭,負責訓練其他奴隸角鬥士,成為了奴隸中的翹楚,免除死亡威脅,就實現了他的人生理想。但是人身自由呢?說走就走呢?人家根本就沒有這意識好嘛?貴族由血統決定,所有資源由貴族掌握,我不僅又開始為斯巴達克斯這傻13擔憂,他只能是個先行者探索者,絕對有沒有一個巔峰的奴隸舒適。
話題轉移到楊朱。
他首先提倡人身自由,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不需要祈求領主安排,這無疑給予諸多附庸於貴族的人開了新的門,在春秋時代,貴族解體,大家沒了主心骨時,他給予這些人新的方向。
進一步講,自己的人身甚至不需要神來安排,宗教是講究個人奉獻給神,行為受神約束的。楊朱直接否定外力對自己的操控和侵害,我懷疑他由此把許多人從宗教的沉迷中拉出來,這也許是中國人不講宗教的源頭之一。這比歐洲近代的倫理主義早了幾個世紀。
最後總結一下,我覺得楊朱應該在當時絕對有巨大的積極作用,不然不會流行於半壁江山。我們現在還需要重新認識他。楊朱學派本質是個人主義價值觀,
個人主義本質是自我負責,而非讓別人為自己負責,
一點淺見,禽滑釐(墨家弟子)問:拔先生一根毫毛,來拯救天下,幹嗎?
楊朱(道家老師)說:世道不是一根毫毛就能拯救的。
禽滑釐說:如果能,願意嗎?楊朱不理睬他。禽滑釐出門,把這事告訴了楊朱的學生孟孫陽。
孟孫陽說:你們是不懂先生的用心啊!還是讓我來替先生說吧!請問,如果有人提出,痛打你一頓,給你一筆巨款,你幹嗎?
禽滑釐說:干!
孟孫陽又問:砍你一條腿,給你一個國家,幹嗎?禽滑釐不說話。
於是孟孫陽說:與肌膚相比,毫毛微不足道;與肢體相比,肌膚又微不足道。這道理誰都懂。但,沒有毫毛就沒有肌膚,沒有肌膚就沒有肢體。那麼請問,難道因為毫毛微小,就可以不當回事嗎?
禽滑釐表示無話可說。
當孟孫陽問他拿一條腿換一個國家願不願意時,禽滑釐就已經清楚,後面等著他的問題必定是:砍掉你的腦袋,給你整個天下,干不幹?【圖片】
楊朱,一毛不拔錯了嗎?要拔你拔自己的···
這裡再順便說一下楊朱,之前很多人都在跟我諮詢什麼叫做一毛不拔!!楊朱這人也很有意思,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他可能是一個脾氣暴躁的老爺爺,當然腳上無毛可拔。而且一臉無辜···
楊朱的生平介紹很少,但是影響力很大,跟墨子一樣,當時的思想界,不是墨子粉絲,就是楊朱粉絲。完全沒有孔子什麼事!(儒生們大概又不服了)
一毛不拔的意思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就跟墨子的完全相反了,墨子恨不得把毛扒光了以利天下,但是楊朱這吊毛竟然毛都不肯拔一根。
問:拔你一根毫毛拯救天下你願意嗎?
答:天下不是一根毫毛就能拯救的。
問:如果有人打你一頓,給你一筆巨款,你願意嗎?
答:干啊
問:卸你一條腿呢?砍你腦袋呢?
與肌膚相比,毫毛微不足道,與肢體相比,肌膚又微不足道,沒有毫毛就沒有肌膚,沒有肌膚就沒有肢體,難道毫毛微小就可以不當回事嗎?
整體利益大於局部利益,這不意味著局部利益就可以隨便犧牲,今天死一個,明天死一個,請問最後整體利益還有嗎?(感覺墨家就是這樣掛掉的)。
但是如果拔一個毛真的能拯救天下,你幹嗎?當然干啊,但是得問清楚幾個問題,拔一根毛真的確定一定肯定能拯救天下嗎?如果可以,那誰來拔?我自己把就是烈士,自我奉獻,如果是別人,集體,或者某個部門,國家,那憑什麼拔我的毛,人民只是繳納稅款,法律沒有規定我們要繳納生命和個人財產,軍人等部隊不一樣。就算能隨時奉獻生命,也要有意義,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拔了以後用來幹嘛?如果是侵犯別人的利益,做違背良知的事情,那自然是一毛不拔!!!
楊朱宣言: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所以楊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莊子的思想都來源於此,莊子也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誰也不用救助,誰也不用犧牲,那還拔什麼拔。
墨子與楊朱,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分道揚鑣,卻又殊途同歸。楊朱不取天下,也不損天下,墨子愛天下,利天下,最後都希望生產資料歸天下所有,天下為公,非一家之言也。
如果結合莊子去看就很好理解。有這麼個例子:劃傷你的臉,給你一萬塊,你可能會答應。但是要砍掉你的四肢,給你一百萬,你就未必會答應了。
這裡面的邏輯就是,用極大的代價去換取極小的利益是不答應的,那麼用極小的代價換取極大的利益也應該是不答應的。
楊朱這個人是典型的道家精英級別的人物,既沒有留下什麼著作,也沒有留下什麼事迹,甚至名字都有幾種說法。這樣的人,在莊子裡面至少也是神人這個境界了,所以莊子懂的道理他也應該都懂。
總而言之,站在人的立場上,拔一毛利天下那是極好的,但是一個跳出了人的立場的人,壓根就沒把天下當回事,幹嘛要在「利天下」上走心呢。楊朱的這個話,很大程度上是關於政治的。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列子·楊朱》
打個比方吧,好比說一個國家有十三億人是一個整體,那麼獨一個人真是一根毫毛而已。如果要你犧牲一個人,救這一個國家剩下的,你幹嗎?
干啊,能救那麼多人呢。
如果明天遇到同樣的事,又要犧牲一個人,你還幹嗎?
干啊,剛剛都已經幹了。是
啊,就這麼時不時為了多數人犧牲一個人,不知多少年,終於有一天,須要你犧牲第六億五千萬零一個人來救剩下的人,你還犧牲他嗎?
犧牲……
那不是犧牲多數來拯救少數了嗎?
不犧牲……
可惜!之前犧牲那麼多人都白死了!
……不對!人會繁衍,多少年之後,剩下來的那一半人有很多子孫!
犧牲的那些人要是活到現在,難道不會生孩子嗎?
……難道從一開始就該眼睜睜看著所有人一起死嗎?
唉!
要是你不存在,難道他們就不會死了?你是殺他們的元兇不成?
可我在這!!!
因為你在這兒,難道他們就不該死了?難道你是天道他兒子,好大的面子!
天道憑什麼殺人!!!
憑著天生萬物以養人,世人猶怨天不仁。憑著善惡有報,天理昭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憑著神仙順天應人,太上忘情,不記得徇私枉法,不記得貪贓受賄,不記得消極怠工。
……難道就罷了不成?
罷了罷了,修行去吧,修行得道,正好先度己後度人,大不了犧牲了以後再起死回生。這天底下不要度己只要度人的高人多了,也不差你一個。修行不到,你就閉目塞聽,笑一聲「世界末日,與我何干!」,翻身做夢,宗教本就是夢中說夢。
這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正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謝唐一邀請,這個問題別人回答的已經很好了,你自己看吧,我自認為回答不出那麼好的,雖然如此,我還是置喙兩句。
楊子貴我,重生,在那個時代,不可避免的要和那些講奉獻的爭執,這是庄派有些責難的地方,但是愛護自己的生命是得到道家人認同的,莊子也是。
你讓一個不會騎自行車的人去講如何騎騎自行車不如會騎得去講,同理,懂得自己的生命真正需要什麼,也會懂得別人的生命真正需要什麼,這樣愛護自己生命的也能夠愛護別人的生命,可以把天下交給他。當然,這種人不是為私慾胡亂搞得,為了爬高位,為了爭名奪利,為了美色為了眼目鼻口的嗜欲去追逐的是一群小人,不是愛護生命,真正的愛護生命是去除自己多餘的嗜欲,內心充足快樂,不為外物所拘束。
哦,我有一個習慣,常常不同意前人說的,又太懶,懶到不想多費筆記反駁,就會直接改前人說的,,,,,,,
其中,孟子里有,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我給改成了,逃墨必歸於儒,逃儒必歸於楊,,,,,,,,
另外,老子我不喜歡,列子一般般,莊子有點小問題,楊朱感覺沒毛病,,,,,沒毛病是一個很高的評價,,,,,
其實儒家自己也覺得楊朱威脅大大滴,,,,,歷代罵楊朱的可比罵墨子的多多了,,,,,,程頤還能說墨子之德至已,,,,,,,
這恰恰說明你們不如人家,,,,,,
我認為楊朱的「一毛不拔」是一種對人權的尊重,他不但保護了自己私有財產「毛」不被別人以「利天下」為理由而拔去,而且同樣是在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毛」不被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例如為了國家利益等等)所拔去,這是對每個人的人權的基本保障。試想今天可以拔你一毛,明日可以為大眾利益取你項上人頭,後天可以借口為10億人的「利"而屠殺1億人。說犧牲小利去換取大義,這個似乎很有道理,但問題這個犧牲必須是財產的主人主觀願意,而不是以任何形式的強迫,威脅,利誘。
在普世價值中我們都知道,」公民的財產聖神不可侵犯「。私人財物應該是由自己支配的,而不是黨和「國家」。當我願意獻出私有財產去幫助社會的時候,那是一種道德的善。而當我不願意獻出私有財產,就算一毛不拔那也無可厚非。因為你在保護自身的權益同時也保護了大家每個人 的自身權益。社會是有無數個個體組成,只有每個人富裕了,國家才會真的富裕;只有每個人都幸福了,社會才能真的幸福;只有每個人的權益都被尊重了保護了,社會才能和諧。謝邀。我先來說說我對主題的個人看法,再依次對下面的幾個問題一一簡單答覆吧。評價楊朱的「一毛不拔」,需要將這四個字所傳遞出的觀點,放在楊朱觀點(我在這裡不願使用楊朱思想抑或楊朱學派這樣的詞,原因我後面會講)的大的背景下去觀察。基於此,我想大概談以下幾點我的想法。其一,楊朱觀點的特質。大凡討論學術思想或是進行評價,我想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有觀點,但並非每個人的觀點能夠精緻化到成緻密結構體系,並被稱為學派、思想、理論、主義等等的高度。楊朱觀點即是如此,這便是我前面說的我不認可楊朱觀點為學派或思想的原因,至少在我個人看來,楊朱的觀點遠遠沒有精緻化到成一個嚴整的體系。換句話說,他的觀念框架存在的不是所有思想或多或少都會存在的「結構缺陷」,而是一種「結構缺失」,而且具體到他的想法來看,這種缺失還很關鍵。上面說了一大堆,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吧。「窶亦不可,殖亦不可」,這話是楊朱說的,簡而言之,就是貧窮是他所不認可的,那麼勞動也是他所不認可,那麼既然如此,既要過上好日子,又不自己去創造,怎麼辦呢?當然要取諸於人了。然而,「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也是他所講的,那麼這就顯然自相矛盾了,再聯繫到楊朱綱領性的「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們會發現這根本不具備任何實踐上的可能。第二,楊朱觀點的流派歸屬。他是道家嗎?絕對不是!道家最基礎性的人物老子的思想很關鍵的一點是「無為」,是見素抱樸,是少私寡慾,尤其是少私寡慾這一項,與楊朱思想的徑庭,我想是不必多說的,他的觀點,絕不是道門的分支或流變。楊朱是獨立的一種觀點,一種變體儒家,在儒家中走向極端並走出了儒家圈圈的觀點。第三,來看「一毛不拔」。楊朱與墨翟同樣是理想主義者,不過兩個人的理想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墨翟的理想放眼天下,所以兼愛,重於實踐,而楊朱的理想從個人出發,認為每個人都過上理想化的生活,社會便達成了理想化的狀態,這中間是否具備必然的邏輯聯結,實際上沒有考慮。其結果則是楊朱的觀點擴大了強化了私性的一面,不僅沒辦法在理論上合理完善,而且在實踐中更是沒辦法推行。「一毛不拔」是集中的濃縮和體現,楊朱的理由是,拔一毛並不能解決天下的問題,那麼乾脆就不拔一毛了。然而當被追問如果可以解決,他如何選擇的時候。楊朱的反應是默然不應。也就是不置可否。這已經宣示了觀念體系的失守。很多文章都有為楊朱觀點洗地之嫌,其實大可不必,我們就簡單的直言,「一毛不拔」就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楊朱觀點就是一種極端的享樂主義,有何不可呢?在當時社會政治混亂,戰亂頻仍,生靈塗炭,生存成為重大課題的條件下,社會中產生這樣的思潮並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不用拔高他,也不必覺得不應該如何如何,生死關頭,有求生之思,這不是很正常的想法。我自己對於楊朱和一毛不拔的理解,就是這樣。下面簡單說下底下列的幾個問題吧。一,楊朱的一毛不拔,我認為是利己。楊朱說:「其可焉在?曰:可在樂生,可在逸生」,樂和逸,都不是避世的態度。二,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這種看法的根據,我只能在這裡猜測,是以對人心人性的一種判斷作為基礎。我認為這個逃字是很關鍵很重要的。苦日子過慣了,會報復性的去享受的,就像窮人乍富的狀態一樣,走到楊朱的極端方向上。而從楊朱那種狀態逃出來的,是從極端私性中解脫出來的,實際上對於人性的領悟和洞察是比更具理想色彩的墨者多一些的,所以他們不會走上墨家的道路,而是會選擇中間色彩較為濃郁的儒家路線。三,儒家和道家對楊朱的評價哪一個更可信?實際上評價這個東西,談不上是否可信,只能說各自從各自的角度闡明了自己的看法而已。就好像我剛才的一大串評價,會有人認可,有人反對,信與不信,其實都在觀者自身。四,關於《列子》,實際上偽作之說一直佔據主流。我個人也是認為是偽作的,不過我是這樣想,牽強附會,也是要有的牽,有的附,才能強為之會的,在楊朱材料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保守的有所保留的將其作為我們探討楊朱問題的一個門徑之一,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不信書則信孰?五,墨子從未提到楊朱的原因,正是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墨子生年大致在公元前475年前後,列子則生於公元前450年左右,楊朱則更在其後,那要到公元前380年左右了。這也可以看出,《列子》中對楊朱的探討,必是後人的附會了。
楊朱的一毛不拔如今看來,意思算是斷章取義了,原句是,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去也 人人不損一毫 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大意就是,如果大家都不瞎折騰,天下就算是治理好了,典型的道家的思想。孟子就說他吝嗇,明顯就是語文課閱讀理解不過關,沒有抓住要點,或者孟子的目的就是如此。
其實楊朱披露了一件事,統治階級會通過洗腦不斷要求個別民眾,這樣違法人性的行為出現就是從拔一毛開始的,一根毛你覺得不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那個思路背後的邏輯,下次可能就說天下需要你的手你的頭,荊軻刺秦用大義要了樊於期的人頭,國內近代電視劇也有放到出現組織要求某位女同志嫁給哪位首長,用的什麼理由,你應該為革命犧牲,照顧某位首長,這是組織的任務,一群人的個人利益叫國家利益,一個人的合法利益也叫國家利益
有時候一毛不拔,可以有效的防止某些人的得寸進尺。
實際上有兩句話「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先理解後面這句話,才可能把握前面這句話。
一句話解釋就是別把屁民不當人。
我讀書少,也沒仔細研究過諸子百家。但是我覺得楊朱的「一毛不拔」一點錯也沒有。
憑什麼個人就應該損傷自己的一毛而利天下。別人不願意可不可以,如果今天要我損傷一毛而利天下,明天要我一條胳膊,後天要我的命,大後天要別人的命。。。那利的這個天下還是天下嘛。要這樣的天下幹嘛?
個人自己願意,當然很好。那是別人品德高尚。
不願意就說別人是「禽獸」,孟老夫子這不是王道,是24k的霸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