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頸椎病有什麼癥狀?

我一直從事辦公室工作,最近有點脖子疼,可能是前段時間加班,回家還玩電腦的事情,不知這是頸椎病不???


頸椎病主要癥狀如下:

(一) 疼痛

偶爾一次落枕不是頸椎病。但是如果頸肩背部疼痛超過2個月,就屬於慢性頸部疼痛。一般頸1、2疾病導致枕部及上頸部的疼痛;頸3-5疾病導致頸中部和肩上部疼痛;頸6以下疾病導致肩背部疼痛。這種疼痛大部分呈間斷性,勞累之後會加重,休息後減輕。椎間盤突出或骨質增生的壓迫會導致沿神經根分布區的疼痛和放射痛,頸1、2病變可以導致枕頸部放射痛;頸34病變可導致頸肩部放射痛;頸5病變會導致肩部外側和上臂前側的放射痛;頸6病變會導致拇指背側及虎口部位放射痛。這种放射性疼痛發作的性質也與壓迫的程度有關係,輕度壓迫會導致間斷性的放射痛,休息後減輕,勞累後加重,並與姿勢有明顯相關性;重度的壓迫會導致持續的放射性疼痛。疼痛的程度與病變局部的致炎致痛物質的濃度有關,新鮮的椎間盤脫出患者,由於髓核組織的暴露,局部致炎致痛物質濃度較高,患者疼痛劇烈;隨著病程的延長,致炎致痛物質濃度降低,疼痛會逐漸減輕。神經根壓迫還可以導致神經組織缺血缺氧,表現出活動之後疼痛加重,稍微休息後疼痛緩解。總之,沒有放射痛的頸椎病的疼痛一般屬於肌肉韌帶骨骼性的疼痛;伴有放射痛的頸椎病的疼痛一般屬於神經根性的疼痛。

(二) 頭暈

頸椎病所導致的頭暈與頭頸姿勢明顯相關,應該請專科大夫排除美尼爾氏綜合症等耳源性頭暈、眼源性頭暈、腦源性頭暈、血管源性頭暈等等疾病之後方可確診。作者研究證實,頸椎病頭暈與頸椎不穩明顯相關。而且頸椎不穩的類型決定了患者頭暈加重的頭頸部姿勢。頭頸部旋轉時頭暈加重者存在明顯的旋轉不穩;低頭時頭暈加重者存在椎體間明顯的向前的位移台階或後成角增大;仰頭時頭暈加重者存在向後的位移台階或者前成角增大。頭暈可以表現為昏昏沉沉的輕度頭暈,也可以表現為伴有噁心嘔吐的嚴重頭暈。

(三)上肢麻木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上肢麻木一般呈與神經根分布範圍相一致的節段性麻木;臂叢神經牽拉試驗時明顯加重。一般頸5神經根導致肩部外側麻木;頸6病變會導致拇指背側及虎口部位麻木;頸7病變導致中指麻木;頸8病變導致小指尺側麻木;胸1 病變導致肘內側部位的麻木。脊髓型頸椎病也會導致上肢麻木,容易混淆,需要進行鑒別。一般脊髓型頸椎病會導致四肢的麻木,表現出軀體不規則的感覺障礙,同時伴有淺反射的減退、肌腱反射的亢進以及病理反射的陽性體征。

(四)上肢無力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上肢無力一般表現在其運動神經根支配肌肉節段;一般還伴有肢體麻木、放射性疼痛;臂叢神經牽拉試驗時明顯加重。一般頸5神經根導致肩部外展、肘屈曲無力;頸6病變會導致拇指背伸、手腕背伸無力;頸7病變導致中指屈曲手指無力;頸8胸1 病變導致五個手指分開、合攏無力。脊髓型頸椎病也會導致上肢無力,容易混淆,需要進行鑒別。一般脊髓型頸椎病會導致四肢的無力,同時伴有軀體不規則的感覺障礙,同時伴有淺反射的減退、肌腱反射的亢進以及病理反射的陽性體征,甚至有大小便的功能障礙。

(五)交感神經刺激癥狀

由於頸椎不穩等因素刺激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制癥狀。由於椎動脈表面富含交感神經纖維,當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時導致椎動脈的舒縮功能異常。交感型頸椎病在出現全身多個系統癥狀的同時,還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的表現。

1.頭部癥狀:如頭暈或眩暈、頭痛或偏頭痛、頭昏昏沉沉、枕部痛,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頭暈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癥狀:眼脹、乾澀或多淚、視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霧等,畏光;耳鳴、耳堵、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乾、聲帶疲勞等;味覺改變等。

  3.胃腸道癥狀:噁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以及咽部異物感等。

  4.心血管癥狀: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

  5.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有時有不按神經節段或走行分布的疼痛、麻木。

以上癥狀往往與頸部活動有明顯關係,坐位或站立時加重,卧位時減輕或消失。頸部活動多、長時間低頭、在電腦前工作時間過長或勞累時明顯,休息後好轉。

(六)大小便功能障礙

如果頸椎病發展到大小便功能障礙,就應該高度懷疑脊髓型頸椎病了。除此之外還會有四肢無力、淺發射減弱、肌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等支持診斷。小便功能障礙可以表現為小便無力、尿等待、尿不凈、尿有餘淋甚至尿瀦留或尿失禁等;大便功能障礙可以表現為便秘、大便無力、大便排不凈甚至大便失禁等。

(七)下肢無力

如果頸椎病發展到下肢無力,很可能屬於脊髓型頸椎病。除了下肢無力之外,還會有肌腱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痙攣、大小便功能障礙、跛行、走路足底有踩棉花感覺等支持診斷。  


頸椎病都有哪些表現呢

其實頸椎病本身就紛繁複雜,而壓迫不同的組織其臨床體征也不同,且癥狀多變。多表現在頸項、肩臂、肩胛上背等。其中以上胸壁及上肢麻痛最為常見。患者往往因頸部扭傷、過勞、寒冷刺激加重。值得注意的是,其臨床癥狀的產生隨著病變平面改變,及範圍的差異而改變。

大體上把頸椎病分為以下類型:
1. 頸型
由於頸椎各椎間關節、筋肉損傷,導致頸肩背酸脹、疼痛、僵硬,致使不能做點頭、仰頭及頭頸部旋轉活動,呈斜頸姿勢。患者轉頭時,身體同頸椎一起旋轉。
2. 神經根型
由於頸叢和臂叢神經受壓,造成肩胛上背、上胸壁、肩臂和手部放射性麻木、疼痛無力,嚴重者可導致肌肉萎縮,感覺異常。
3. 脊髓型
頸脊髓因受壓而缺血、變性、導致脊髓傳導障礙。可造成四肢無力,走路不穩,癱瘓,大小便障礙、或失禁。
4. 椎動脈型
由於鉤椎關節蛻變、增生,壓迫到椎動脈,致使脊髓前動脈、後動脈供血不足,造成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猝倒等。此類病症,當頭部趨向某位時,可又發眩暈、猝倒等,歸位時則相應癥狀立即解除。
5. 交感神經行
由於頸交感神經受壓,造成心率異常,假性心絞痛、胸悶、頑固性頭痛、眼痛、是物模糊、眼窩發脹、流淚、肢體發涼、指端紅腫、出汗障礙等綜合征(又名:霍納爾氏征)。
6. 混合型
臨床同時存在兩型 或 兩型以上者即可診斷為「混合型」頸椎病。

本文只科普相關知識,切勿對號入座,更佳不可自我診斷,如有存在上述體征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以確診。


頸椎病很困擾,但只要方法得當,康復沒有那麼難!

脖子酸、脹、痛,頭皮發麻,四肢麻木,頭昏眼花,嚴重的引發嘔吐和休克,這些都是頸椎病的主要癥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防慢性疾病~一項至關重要的投資》報告,脊柱疾病(包括胸椎、腰椎、頸椎病)已被列入影響人類健康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並能直接或間接引發70餘種相關疾病。

每次看到很多人受頸椎病嚴重困擾,有些又因四處道聽途說耽誤正確的治療而雪上加霜,真是令人著急。作為一名專業從事頸椎病及失眠症(相當一部分失眠症症和抑鬱症患者都和頸椎病有關係)康復研究的醫生——我認為:絕大部分沒有嚴重影響到急需入院搶救的頸椎病患者,都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得到康復的!下面以個人經驗給大家通俗的解釋一下治療和預防方法!

究其原因,頸椎病的形成雖然很複雜,但絕大部份都是因為慢性勞損(主要表現在老年人)和低頭過度(主要表現在年輕人),造成頸椎曲度病變引發。

因此,康復的核心,一是恢復病變頸椎曲度(但是病變非一日之寒,恢復自然也非一日之功)。二是在恢復頸椎曲度過程中,「相對改變增生、突出、膨出等部位與血管、神經和韌帶的位置關係」,以達到解除壓迫,消除疼痛、酸脹麻木等癥狀的目的——實際上這也是絕大部分非手術治療頸椎病患者實行實現康復的途徑。這種方法可以由入院採用牽引床、牽引椅、配合頸椎托治療實現;也可以通過有資質的中醫骨科按摩實現。

但是,入院治療需要安排專門的時間(根據癥狀程度前期至少需要7—15天,有些會更長)配合療程治療,又不是一天兩天,而停工治療很多人確實又沒有條件。因此,由方便性和物美價廉角度,我建議可以自己在家採用專用頸椎枕實現自我理療:個人經驗認為,採用頸椎枕是最具經濟性和實用性的頸椎病治療方法。

不過,頸椎枕有各種形狀和材質,而頸椎病變的具體部位和原因也各不相同。又,眾所周知的原因,物美價廉的治療方案一般醫生不會推薦使用,而患者就算了解了,又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和使用才會有效。因此,頸椎枕在康復頸椎病過程中是否得到正確的使用,這也是很多認為頸椎枕有用和相當沒有用的主要原因!因此,採用這個辦法最好自己了解一點醫學知識,或是有個了解骨科、脊柱外科相關疾病的醫生朋友指導一下,那就完美了。

預防方面,特別提醒一下:絕大部分年輕人頸椎病都是原因看書、工作、操作電腦、手機、駕駛汽車等長期姿勢不正確,低頭過度造成。因此,從現在起抬頭挺胸,減少低頭動作、選擇正確的睡眠工具、堅持及時修復和維護治療是有效預防和快速康復頸椎病、保證不複發的前提和關鍵。


之前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偷懶把答案再貼進來。
頸椎病很多時候不單單是頸椎方面的問題,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癥狀。
頸椎部位:頸椎疼痛、僵硬、麻木、活動不利等。
擴撒部位:上肢麻木無力、疼痛難耐、頭暈頭痛等。
繼發癥狀:記憶力減退、視聽力下降、血壓升高、心律不齊等等。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更專業的檢查及諮詢,單純靠自己無法真正的消除頸椎問題帶來的影響。

辦公族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頸椎問題,尤其是經常用電腦、經常熬夜加班、經常玩手機的。題主如果只是最近出現一些癥狀,還不算是頸椎病的程度,沒能及時鍛煉調養,問題進一步加重才會形成頸椎病。


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複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跳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我沒上班,玩手機玩多了,導致頸椎病。
以前一直以為自己肩周炎。一般下午時間兩肩開始疼,如果出門那麼背上挎包的那一刻肩就疼,嚴重的時候睡覺疼醒。最讓我害怕的一次是,肩胛骨抽疼了一下,緊接著手臂發麻。這種狀態持續了一天。

今天去按摩,老闆說,肩周炎是雙臂無法上舉,或者上舉困難。而我的情況是頸椎病。頭低多了(手機玩多了)、保持一個姿勢不變太久、長時間看電腦導致。

希望大家多做運動,預防。


手麻之前都沒重視 已經麻了兩天了 今早起來右手臂中間也疼


頸椎病是以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的發生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的變化,由於神經、脊髓、血管受壓而產生相應的癥狀和體征。一般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發病率最高,常先有頸部疼痛及僵硬感,繼而向肩部及上肢放射;上肢有沉重感,皮膚及指端麻木感,臂力和手指握力減低。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們常常會有這樣的反應,脖子「咔咔響」或者頸部僵硬不適,同時還可能有頭昏、手麻這樣的表現。其實,這些都是脊椎病的表現。

那麼,什麼叫做頸椎病?

通俗來說,頸椎的長期勞損,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叫做頸椎病。

頸椎病有哪些常見表現呢?下面我們就來逐一認識頸椎病分型及對應表現:

1、頸型(又稱軟組織型)

多見於30-40歲女性。

頸型頸椎病是頸部肌肉及軟組織慢性損傷,當風寒侵襲、感冒、疲勞、睡眠姿勢不當或枕高不適宜,使頸椎過伸或過屈,頸項部某些肌肉、韌帶、神經受到牽張或壓迫所致。

多在夜間或晨起時發病,有自然緩解和反覆發作的傾向。

可表現為頸項強直、疼痛,可有整個肩背疼痛發僵,不能作點頭、仰頭、及轉頭活動,呈斜頸姿勢,也可有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脹麻等表現。

2、神經根型頸椎病

多見於 30 ~50 歲者,男性多於女性 1 倍。

由於頸椎間盤退變或突出、骨質增生、骨贅的形成壓迫頸神經根所致。在各型頸椎病當中發病率最高,多為單側、單根發病,但是也有雙側、多根發病者。

可表現為:

1)頸痛和頸部發僵,常常是最早出現的癥狀。有些患者還有肩部及肩胛骨內側緣疼痛。

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或麻木可以呈發作性、也可以呈持續性。癥狀的出現與緩解和患者頸部的位置和姿勢有明顯關係。頸部活動、咳嗽、噴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癥狀的加重。

3、脊髓型頸椎病

多見於40-60歲中年人群。

由於頸椎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壓迫脊髓,形成脊髓損傷。可造成肢體癱瘓,因而致殘率高。

可表現為:

1)首先出現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沉重感,隨後逐漸出現行走困難,下肢肌肉發緊、不能快走。繼而出現上下樓梯時需要藉助上肢扶著拉手才能登上台階。嚴重者步態不穩、行走困難,患者雙腳有踩棉感。

2)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持物易落。嚴重者甚至不能自己進食。

4、交感型頸椎病

由於頸椎退變造成刺激影響頸椎周圍交感神經,常常使交感神經興奮,表現為全身各個系統的癥狀。

可有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

5、椎動脈型頸椎病

長期不良的坐姿,引起椎間隙狹窄,造成頸動脈扭曲受壓,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的一些癥狀。表現為頸性眩暈、耳鳴、嘔吐等表現。

6、混合型頸椎病

兩種以上類型的頸椎病同時存在,可同時為兩種不同類型的癥狀表現。稱為「混合型頸椎病」


(1)頭頸活動受限,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起偏頭痛或眩暈。

  (2)活動時有疼痛。

  (3)頸部有僵直。

  (4)伴有手肩臂感覺異常疼痛(皮膚過敏、蟻走感、手指發熱、發冷等),手指無力。

  (5)由於顱內供血不足可引起腦後部缺血而表現一系列頭部癥狀,如偏頭痛、視力障礙、耳鳴、聽力減退等。

  (6)有椎管狹窄者可在低頭時突然引起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的感覺。

  (7)X線檢查、CT、MRI、DSA(椎動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可見椎體有唇狀變或骨刺。

  對於這種病症,中藥外敷是種常用方法,

  主要因為不耽誤生活工作,簡單易行,例如常用,的「%頸椎病順舒貼",

  若癥狀嚴重,應先到醫院確診疾病,在選擇合適的制了手段!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的照片?
歷史上有哪些精巧的局?對於這些局如何識破?
有哪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照片?
未來 10 至 20 年,中國繼「北上廣深」之後的第五大都市會是哪裡?
你做過什麼讓你覺得很酷的事情?

TAG:生活 | 頸椎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