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柴榮不死中國會怎樣?

柴榮如果不死必可以一統中原(趙老大完全按世宗的戰略部署來乾的啊,還乾的不怎麼樣,畢竟資質低。。。),而且其北伐時已擊敗契丹,契丹當時是穆宗——睡王耶律璟,這種昏君完全不是柴榮的對手啊,柴榮完全可以收復燕雲十六州,有了養馬地在休養生息幾年,世宗的能力完全可以北卻契丹,西征党項,南滅大理啊。世宗又是商人出身,重視商業,有了他的支持還有穩定的內外環境,中國可以更早更好的資本主義萌芽,就算蒙古崛起,有了養馬地還資本主義萌芽的中原王朝就不可能滅國,就不會「宋亡之後無華夏 明亡之後無中華」,中原王朝可以繼續發展,也不會有朱重八的禁海令,那麼中國就不會有近代史上的屈辱了。如果柴榮不死,中國會怎麼樣?


1

朱熹說:

晉悼公幼年聰慧似周世宗。只是世宗卻得太祖接續他做將去。雖不是一家人,以公天下言之,畢竟是得人接續,所做許多規模不枉卻。且如周武帝一時也自做得好,只是後嗣便如此弱了。後來雖得一個隋文帝,終是甚不濟事。

大體,從內政而言,後漢、後周、北宋太祖朝,包括太宗朝,無論是官僚群體還是基本政策,都有相當的連貫性與一致性。說到底,947年後漢建立到976年太宗繼位,不過三十年。這三十年的基本政治、軍事格局大體相仿:耶律德光去世以後,遼國不再推行南下戰略,北方局勢暫趨緩和;數十年戰亂之後的河北,農田荒蕪,人口流失,不再對中央構成威脅;隨著河北、河東等地職業軍人向開封、洛陽一代遷徙,中原的禁軍具有空前的實力,對周圍政權的軍事壓制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隨著禁軍系統的強化與膨脹,中原政權必須改革地方治理,提供穩定的財源,安置功勛卓著的軍人。這些改革的推進,又需要一個成熟、穩健、高效的文官團隊。黃巢之亂以來,大量中原士家喪盡。新興的政權甚至需要在邊緣地區延攬人才:馮道來自瀛洲,王仁裕得自秦州西川。950年以後,或許一些精英家族重新開始向京畿地區遷徙,但無論如何,從各地延攬文人士人,重建晚唐以來政治文化的格局,便成為當務之急。

後漢以來的君王,大體就身處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某種意義上,他們有著無上的權力,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承擔了無數人對他們無聲的要求與期待——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又被捆綁在規則的世界之中。這些事情,周世宗要做,宋太祖也要做。所以,朱熹說得好,「雖不是一家人」,但是「以公天下言之」,就是得有人接著做。如果周世宗還活著,那他也是一樣:繼續做下去。

2

就軍事而言,情況就有所不同了么?朱熹說:

五代時甚麼樣!周世宗一出便振。收三關,是王朴死後事。模樣世宗未死時,須先取了燕冀,則雲中河東皆在其內矣。本朝收河東,契丹常以重兵援其後。契丹嫌劉氏不援,始取之。

朱熹相信,如果周世宗在世,一定會先取幽燕,再平河東。換而言之,在他心目中,周世宗真是一代霸主了。

但朱熹似乎忽略了一些問題。無論周世宗死或不死,中原的軍隊都面臨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首先是軍中的功臣權貴。五代戰爭頻繁,許多人還是一介草民的時候奮力一搏,立下了戰功,然後就開始舒舒服服的過好日子了。他們在軍中也許還兼著要職,地方上至少還掛著刺史,一旦開戰,先想著保命。這確實是周世宗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高平之戰樊愛能、何徽關鍵時刻掉了鏈子,三軍陷入危機。樊、何就地正法了,但軍中的舊臣始終是個問題。史書說:

世宗將北征,命通與高懷德、張鐸先赴滄州。

先不說高懷德,張鐸這個人就是要錢太守的典範。周世宗似乎還是願意把這些老將挪來用一用。他覺得這些人更有戰鬥經驗?還是他擔心這些人在地方上做節度使反而麻煩?無論如何,萬一出了什麼亂子,這不是開玩笑的。難道要再蹦出一個趙匡胤來……

另一個問題,就是曾瑞龍先生早先說過的,五代用兵,武將喜歡斗勇,以進為榮,以退為恥。在有限的空間內,城廓河道之間,步兵與步兵對抗,問題似乎不大。但開闊空間、複雜地形,面對契丹的機動部隊,宋軍的悲劇並不是偶然的現象。結合前一點,少壯的武人求功心切,開始死追佯退的契丹人,追求享受的老將們卻以極慢的速度向北推進,最好避免戰鬥。這時怎麼辦?難道一開始就設計好陣圖么?嗯,宋太宗也這麼想的……

毫無疑問,周世宗的軍事能力遠高於宋太宗——質疑這一點我覺得意義不大。但個人的統籌、指揮能力是一回事,整個軍隊系統的現狀、武人群體的作戰傾向又是另一回事。就算周世宗三關之後,幸運地進入幽州城,這根本不是戰爭的結束。恰恰相反,中原契丹間全面戰爭重新展開。這個時候該怎麼辦?中原軍隊的頑症,不是補充軍馬就可以解決的。武將群體內部的新陳代謝如何規範化?如何協調勇怯不一的各個作戰單位,又防止過度干預?並且,在幽州城如果駐紮重兵,就一定能防止契丹長期騷擾了么?這支軍隊又怎麼控制?等有天幽州的武夫悍卒佔領中·環了,嚷嚷這權那權了,又怎麼辦?

總之,我覺得宋太祖的統率力大概89吧,宋太宗61,就算周世宗有99好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這些能力上的差距真的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么?我表示懷疑。譬如打三國11,對方騎兵,武將「疾馳」,你這裡啥特技都沒有,出劍兵還是騎兵,主將統率多少,能有什麼差別……

但我想朱熹還是對的。無論周世宗能做到多少,他身上至少帶著一種霸氣。那是一種南宋人、以及很多時代的中國人非常希望看到的霸氣。


回答:題主對宋太祖趙匡胤和周世宗郭榮的認識似有偏頗。兩人皆為不世出人傑,不用褒此貶彼。
如周世宗延命二十年,他的帝業成就,與宋太祖並不會有本質差別。
同一星空下的兩位不世英雄:嘆周世宗、宋太祖之爭。 - 狐言論史 - 知乎專欄
先糾正一點基本歷史事實,
周世宗文皇帝郭榮,姓郭不姓柴,繼位前就是其姑父兼養父郭威正式冊立的皇子,繼位後嚴守自己身為郭家嗣子的本分。
不曾與柴家生父見面,待之以元舅之禮,也不曾封親兄弟為王,不曾封柴氏族人為皇族。當然更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改姓為柴了。
歷史上後周王朝兩代皇帝,「郭榮」「郭宗訓」,之所以在史書上變成「柴榮」「柴宗訓」,原就是宋朝史官篡改歷史的產物,其用意無非是削弱周世宗統治合法性,也等於變相加強趙宋王朝取而代之的合法性。(柴可代郭,趙自可代柴),與唐朝史官修改玄武門之變相關歷史,倒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周(宋)與北漢之爭,郭榮與趙匡胤的戰略方向異同
周(宋)與北漢之爭,正是晚唐以來持續了百餘年宣武軍與河東軍爭霸的延續。
後梁太祖朱溫對唐皇室和朝官趕盡殺絕,對盟友坑蒙拐騙,對部屬冷酷暴虐,個人私德方面更出了名的糟糕,信義廉恥皆與之無緣;
但同時他興農桑、輕賦役、安定生產,對治下百姓的定亂恤民之功,遠不是李克用為首的河東沙陀集團能比的。
後者是尚未脫胎換骨的異族武人集團,到李嗣源、石敬瑭時代才略有治平之像。
從李克用父子生平種種作為看,說此酋竟「忠於唐室」是天大笑話,即使當時也無人相信。
朱溫死後,其子無能滅國,隨後建立的後唐後晉後漢三朝,一直是沙陀武人集團掌權,稱霸北中國數十年。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孟知祥、李從珂、石敬瑭、劉知遠……一時多少亂世梟雄皆出於此。
傳承到北漢政權,依然結連契丹,為中原漢人政權的頭號大敵
河東軍與河南軍的爭霸,河東據形勝之地、表裡山河之勢,輸掉十次仍能憑地利堅城苟延殘喘,而河南慘敗一次便是萬劫不復之勢。五代史中多次王朝更迭皆證明了這點。
朱溫舉四戰之地,連橫合縱整軍安民,其軍政才幹被後人稱為可比曹孟德,但就因圍太原不克留下遺患,其死後,朱梁帝國終被李亞子一鼓而下。之後還有石敬瑭、劉知遠,皆是舉河東軍破汴梁而成一朝帝業。
因此對汴梁政權來說,佔據了地勢優勢的河東軍閥就是其長久噩夢、催命無常,關乎政權生死存亡。而諸如南唐後蜀那種據地自守的政權,在攻擊日程表上則相對次要。
雖然到北漢劉崇父子時代,這個河東政權已經到了兵不精將不強的末期,但架不住人家認了個好乾爹,便是統一漠南和遼東,又得燕雲之地,擁兵數十萬的契丹遼國。

在都城汴梁就在契丹遼國及其附屬北漢政權的直接威脅下,談什麼「先南後北」或者「先北後南」的統一大戰略,空泛而不切實際。
對每個政權來說,先保證生存,然後才談得上發展。當前噩夢不除,而先去經略江南荊湖,難道便不擔心重蹈朱溫覆轍,徒然為人作嫁么?

郭榮繼位初的後周帝國,本質上還是個剛剛建立沒幾年的藩鎮軍閥政權,難以類比恩義已立、民心已附的正式王朝。
即使是安史之亂時的唐朝,靖康之恥時的宋朝,論合法性和統治鞏固程度也遠勝之。
因此當北漢和契丹合計十萬聯軍襲來時,如果此戰輸了,那麼汴梁不守,後周一戰亡國就是必然,郭榮就只能在同時代的朱友貞、李從厚、李從珂等悲劇名字中再添一筆。
非河東軍出身的趙匡胤兄弟難以出頭,北中國亂世還要延續下去,不知幾何方休。
所幸天佑華夏,當周軍先鋒騎兵先遁、步兵解甲,皇帝郭榮率禁軍親冒矢石,禁衛大將趙匡胤振臂高呼「為了陛下,帝國興亡在此一戰!諸君誓死效忠!」(【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君臣同心,誓死拼殺,頓挫敵鋒,終於令士氣大振,將士奮勇爭先,陣斬北漢軍主將,一舉破敵。北漢皇帝劉崇潰退,次年憂憤而死。
高平一戰,堪稱後周真正立國之戰,郭榮趁勢殺到太原城下耀武,使北漢數年不敢南犯,之後才能從容經略,分兵攻取後蜀秦鳳,親征南唐奪取淮南,既取得兩塊戰略要地,亦令這兩個對手元氣大傷。後周從此成為無可爭議中原至強。
同樣亦是這一戰,趙匡胤真正嶄露頭角,立下殊功,才得郭榮信重,在禁軍中緩步經營勢力,終能在其逝後,黃袍加身,代周建宋。

趙匡胤即位後,先征北漢不利,驍將荊罕儒汾州戰沒,覺得這塊硬骨頭不好啃,方決定所謂「先南後北」戰略,但執行得並不堅決。而其平定南方諸國,都是遣大將與精兵前往,除繼位初平潞州與淮南起兵外,趙匡胤在位期間唯一親征,便是在後蜀滅亡後,以傾國之兵攻太原。只是遼軍急援,堅城難克,才收兵回朝。遣將轉向江南去滅南唐李煜。
然則此戰已將北漢打得奄奄一息,大半人口都被強遷到宋境,所剩十一州只剩三萬兵,所謂「雖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闢土,舍之不足以為患。」
而在基本統一南方後,趙匡胤又發動第三次北征,五路大軍勢不可擋殲敵數千直抵太原城下,若非其暴病身亡,又怎會不果而終?
說到底,趙匡胤何嘗不想滅北漢拔太原,先掃除這個對汴京的頭等威脅,只無奈其背後有遼國竭力撐腰,屏仗堅城地利,這才將戰略方向轉向南方,
同樣,若非天不假年,郭榮亦未必不會在頓兵堅城之下後調整戰略,聽取其謀主王朴在《平邊策》中諫言,執行類似趙匡胤的統一方略。

【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若其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州亦望風而至。惟并州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敗,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 】——王朴《平邊策》

畢竟是兩人作為當時英豪,都明白據地自守的南方諸國只是芥癬之患,河東軍及其背後撐腰的契丹遼國才是關乎帝國存亡的心腹大患。
趙光義滅北漢後,平毀太原城,就和楊堅毀鄴城一樣,背後都是對以此為中心的政權根深蒂固的忌憚之心。
經郭威、郭榮、趙匡胤、趙光義四代英主前赴後繼努力,方才剷除河東沙陀軍這個外聯契丹、內殘中土的軍事集團,前赴後繼平定了中原百年亂局,皆不愧英雄豪傑大丈夫。卻依然留下了制約北宋國防百年的遺憾:被沙陀人出賣的燕雲十六州。

二、郭榮的身後事安排之失、後周王朝被取代之必然
郭榮最大的缺失,便在於他的身後事安排。
從中唐藩鎮割據以後起近兩百年,不知兵不立恩信的孺子,能單靠血緣就保住地位的,根本沒有一例。這和大一統王朝傳承是完全不同的。
郭宗訓在當時局面下,是沒有一絲可能保住皇位的。即使沒有趙匡胤,如郭威的女婿張永德、外甥李重進這些人,同樣對皇位蠢蠢欲動,一樣可能取而代之。
孫策不傳子孫紹而傳弟,司馬師不傳嗣子司馬攸而傳弟,高澄不傳子而傳弟,郭威登基後不考慮廣納後宮生子,而毫不動搖地栽培養子,都是基於同一個道理。
甚至趙匡胤長期以趙光義為實際儲君,等到親兒子長大成人後,趙光義羽翼已豐,尾大不掉,欲易儲已不可能,也是同樣緣由。
郭榮重病後,為保孺子皇位,費盡心思去打壓張永德、李重進,反讓和郭威毫無關係的趙匡胤輕易得了天下,是他眼光和胸襟不如他養父的地方。

當然,這也是他作為郭威嗣子而非親子的先天不足,使得他明明有幾個血緣上的成年親兄弟,(其生父柴守禮生了五個兒子),卻不能栽培重用。明明有一個人丁不算稀少的血親家族卻不能依靠,
反而從繼位起為了避嫌還要刻意疏遠。再加上郭威在世時為了維護郭榮的皇嗣地位,沒有給張永德、李重進同樣皇子身份;因此郭榮臨終面對的儲位問題,幾乎無解。
(所以孔明為何僅僅是蜀漢小國之相,卻得歷朝歷代君主大力推崇,這樣既忠且能,扶立幼主鞠躬盡瘁的臣子,幾乎是所有帝王對大臣的終極夢想。

趙匡胤既是郭榮麾下得力大將,又是他的親戚,(趙光義和郭榮是連襟),因此得到重用,被委以心腹之任,也就毫不奇怪了。
所以說若郭榮真是「柴榮」,若後周真是柴家天下不是郭家天下,那趙氏兄弟要想得國近乎不可能,即使能成功,過程也必會比歷史上艱難得多。

郭榮重病後,能讓郭周政權延續下去的可能,幾乎無解。 在幾個法定繼承人同時都是幼年孺子的局面下,其實即使郭榮能夠大公無私,願意讓權給郭威的張女婿或者李外甥。
他們和郭威生前並沒有父子名分,終究也一樣是改朝換代,只不過是可能在新皇室延續了郭威的一絲血脈。
但是中國與日本西歐的禮法習俗完全不同,女婿與外甥傳承的女方血脈是毫不受重視的,和路人甲區別並不大,郭威寧舍張永德李重進,而選擇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內侄做養子,在五代亂世也不足為奇。

郭榮如果想學南唐烈祖李昪(徐知浩),改郭姓為柴姓,讓柴家變成名正言順的皇族,依靠親兄弟來扶保幼主,同樣不可行。
畢竟郭威是終結沙陀武人三朝亂政,光復華夏的英雄豪傑,而且仁德愛民、威望甚高,遠不是楊吳政權一權臣徐溫可比的。郭榮如果不是郭威的養子,那麼本身不過一個貧寒茶販,何德何能去登基大寶?
而且徐知浩從入主楊吳政權中樞,到最後改回李姓稱帝,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 郭榮從成為皇子起到執掌天下,加起來才不到十年,即使他有心去做也根本來不及了。
何況即使捨得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孺子柴宗訓還是一樣保不住皇位。柴氏江山即使能夠壓制郭氏忠臣、以及趙大這樣的心懷不軌者,順利延續,最後能繼位的也必然是他的成年弟弟。
如此勞心勞力、為人作嫁,卻又何必?

是以,為郭宗訓嘆,亦為郭榮惜。郭宗訓讓位後被軟禁,剛到二十歲便死且絕後。郭榮的其他幾個兒子同樣早夭、或「不知其所蹤」。
剩下一些即使在大周朝也不算皇族的柴氏族人,給新朝的仁德厚道當活招牌。當然,王朝鼎革,此亦在所難免。論血腥程度,已遠遠較之前各朝更迭時為輕。
不論如何,趙匡胤終究是終結了劉裕開啟的持續數百年的惡例。他跟從郭榮征淮南屠楚州時,單活一巷的愛民之舉流傳至今,足以見其惻隱之心。

三、周世宗郭榮的歷史評價
歷史上的郭榮,被歷代史家稱為五代第一英主,絕不是因為「周世宗英武,若不早死必可一戰平燕雲遠勝兩宋」的假想,
而是他在位的短短六年里,已經極稱職的完成了作為一個北中國政權的首領的本職工作,其軍功政績是汴京政權從割據軍閥過渡為真正大一統王朝的不可磨滅的一環。
整頓禁軍,沙汰老弱,建立殿前諸班,初步革除中唐以來冗兵積弊;
施政有方,擴大汴京外城,疏通運河,留心農事,均平田租,招撫流民,恢復生產;
限制佛教,嚴禁私自出家,收繳大量佛像和鍾、磬等法器被鑄成通錢,令國庫充盈;
革除弊政,用法嚴峻,約束群臣,令州縣官吏佔有的課戶及俸戶勒歸州縣,改由中樞直接發給俸錢,強化中央集權;
征伐四方,所向克捷,高平之戰令強敵北漢「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破孟蜀奪秦鳳四州把他們打回四川,奪淮南十四州六十縣把南方霸主南唐打成江南國自去帝號,
接連打敗三個方向的強敵,讓他們從統一中國的競爭里出局,為之後北宋的統一打下堅實基礎。
而他生命中最後一次出征,趁敵國庸主在位,一路招降納叛,兵不血刃,從北方霸主契丹虎口拔牙搶回關南二州三關十七縣,對其後中原王朝與契丹的長期相持更具重要戰略意義。
所以《五代史》里稱讚他是「殊不知其料強弱、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機,此非明於決勝者,孰能至哉?」
因為前面戰爭太過輕易,郭榮不顧眾將反對,想趁亂取幽州,也是得隴望蜀、人之常情,只是隨即就因為生病而停止了,這未嘗不是天意。
畢竟睡王再差再不成器,上升期的草原帝國同樣朝氣蓬勃,廢愚立賢不過等閑事爾,絕不是朱元璋徐達面對的魯班天子裸奔將軍可比的。

郭威——郭榮——趙匡胤——趙光義,這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整體。四代君王歷時近半個世紀後,才終於在李唐帝國的廢墟重建了一個新的漢人王朝。
所以趙光義時代雖然兩次北伐不利,折損兵將,但這個王朝的根基已經穩固不可動搖了。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比較有可能的是廟號為周出帝,五代變為六代而已。

第一,我覺得深信柴大官人北伐就能收復幽燕的,應該先比較一下石重貴官家和柴大官人對契丹的戰績再說。柴大官人唯一一次與契丹正面交鋒的結果是覆軍殺將,而石官家北伐前好歹先後取了近萬級契丹腦袋。

然並卵。

就是比起狗血來,重貴大帝北伐前發出的時代最強音,豪情萬丈到足以讓每一個皇漢少年再次熱血沸騰一遍——

專發大軍,往平黠虜。先取瀛、莫,安定關南;次復幽燕,蕩平塞北。」又曰:「有擒獲虜主者,除上鎮節度使,賞錢萬緡,絹萬匹,銀萬兩

然並卵。

第二,我覺得還可以比較一下柴大官人和宋太宗北伐的具體表現。
柴大官人花了42天還在關南討論要不要繼續進軍,趙二4晝夜已經突襲到幽州城下了。

然並卵。

柴大官人還在磨蹭的時候,遼穆宗已經親率三十萬騎雲集幽州;而趙二攻幽州,一部遼軍來不及進城不說,甚至還打退了第一波遼國援軍的攻勢。

然並卵。

我就不用特意說柴大帝北伐時賬面兵力只有十萬,外有北漢南唐,內有驕兵悍將的基本面了。當然,可能在相信憑藉勇氣就能一統天下面前的你眼中,這都不算個事兒。

我就摘引一段——

丙午,宴諸將於行宮,議取幽州。諸將以為:「陛下離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虜騎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上不悅。
是日,趣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先發,據固安。上自至安陽水,命作橋,會日暮,還宿瓦橋,
是日,上不豫而止。

呵呵。


以柴榮,不到目標,誓不罷休的性格,根本不能長久的維持強盛的局面,戰事可以以能將悍將抵抗外族甚至制服外族收復失地,但是內政方面,從自己的妻兒的下場來說根本就沒有做到有效防範身邊這些能人!即使他不早逝,窮兵黷武式的對外戰事,對中原政權也是不能持久的。遼國作為當時東亞最強的國家被後周打擊如此,一定會有內部秩序的重新建立,遼國內更強的人物一定會出現登上舞台抑制住頹勢。後周在軍事上最好的結果是收復燕雲十六周以幽州為疆界不斷受到遼國的侵擾,西面的党項、回鶻爭鬥,後周趁虛而入拉攏一派成為河西走廊的實際控制者,吐蕃受到後周冊封,定死在川藏,後周待西北已定再圖之,這個戰略的實施不可能是一代君主柴榮可實現的。即使柴榮再強勢,也不可能做到一生完成北據契丹,西征党項、回鶻、西南平定吐蕃。因為這幾股勢力在不斷的變換,就像小三國一樣,趙光義時代的西征就是例子。所以,後周柴榮時期可能達到的最大的成就在於控制燕雲十六州以抗北方,西面拉攏離間與制衡。保證中原政權的穩定與繁榮,這樣一算基本上在軍事上與明都有差距。內政的管理和遠見來說趙匡胤朱元璋都是比他高,只不過一個仁慈,一個手狠。最後又看了下題主的問題,柴榮不死不準確啊,是柴榮不早逝。以上~


柴榮開啟不死,就可以當肉盾上戰場衝鋒,軍隊有危險時就開嘲諷吸引大遼、西夏、大金、大元火力,立刻反擊殲滅。整頓內政之後,開始西征,滅花剌子模,拿下阿拔斯,打穿拜占庭,橫掃西歐諸侯,南下取非洲大陸,出海收兩美、澳洲。然後就可以發展科技,推動生產力,向月球邁出柴榮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


滅了遼都有可能 .比較一下趙匡胤和柴榮
1.關於兩人的戰略眼光,大多數人都認為,柴榮最賞識的是王朴的平邊策,所謂「先易後難」,先南後北,但實際上這種分析並不準確,其實柴榮幾次伐蜀和淮南都是為了北伐收復幽雲做準備,但其半路上無奈病逝。而趙確實是完全的貫徹平邊策,包括趙普的雪夜定策也是類似平邊策而已,而這段時間(959到969)正是遼國昏君穆宗當政時期,(要知道遼太宗之後,世宗阮和穆宗璟兩代爭位,國內政局大亂),而趙花這10年時間在對付南方那些孱弱不堪的腐朽政權,而錯過了收復北方的最好時機。有時候常常在柴榮這些決策上看見李太宗的影子,這種能察覺時機,果敢決斷的氣度,是老趙沒有的。
2.關於兩人的北伐戰略,趙一心的想法就是要,先拿下太原再伐幽雲,但這其實是一種短視的戰略,實際上剛開始宋在與遼軍的交戰中是往往能取勝,但常常就受困於對太原的攻堅和遼軍的增援,但柴榮的戰略是明智的,當時宋軍的戰鬥力並不像後來那麼低,而遼尚處在整頓期,全力收復幽雲,小小的北漢是無力去救援,如果幽雲收回了,北漢只是瓮中之鱉。而到了宋太宗的時候,雖然解決了北漢,但是遼已度過了危機期,幾次北伐攻遼都受挫,戰鬥力消耗殆盡,宋軍積弱,再也無力收復,最終陷入金錢買和平的循環中。
3.關於兩人的政治遠見,趙的想法無非是文化武將,但這樣常常是拆西牆補東牆,靠著親和的權術手段控制武將,只能使戰鬥指揮能力下降,有功勛才能的比不上聽話的,岳飛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趙的幸運是柴榮是一個只知道進取而缺乏權謀的帝王,將精銳的兵將全收歸禁軍,從而提高戰鬥力完成統一,而不像宋後來建立的內強外弱的軍事體制,最後讓統領禁軍的趙佔了便宜,如果柴榮能有唐太宗那樣的權術,後周大有可能迎來又一個貞觀
並不是貶低趙匡胤,其也算很有作為的君主,寬容大度,團結部下,只是戰略和政治遠見上去世宗遠矣。


謝邀,簡單說兩句,人和狗一樣,總喜歡和義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也只有世界觀價值觀甚至脾氣度量相仿才能推心置腹的成為要好朋友,柴榮與趙匡胤就是如此,當然我認為兩者都與周太祖郭威寬厚睿智的品行脾性及其相似,可以說這兩位與郭威是五代以來三位最有能力的皇帝,而且由於柴榮與趙匡胤都在郭威帳下效力,所以肯定是一脈相承的關係,而周世宗將殿前督檢點的職位讓老趙坐充分顯示了對老趙的青睞。後來的事實也說明老趙的個人能力確實沒的說,不僅個人能力強,人家老趙的胸襟寬廣,後來陳橋兵變以後,宋太祖的度量與口碑大家有目共睹,對大臣們那叫一個忍讓,可以說正是柴榮慧眼識人開創了兩宋三百年的文化盛世,其實老趙的很多得力部下也正是柴榮提拔的,比如石守信,曹彬等等。作為太祖皇帝的老上級,柴榮的能力與氣度皆不在太祖之下,這也是得到太祖承認的,可以參考北宋初參知政事薛居正編寫的《舊五代史》,上面詳細寫柴榮的文治武功,有均田地,大力發展生產,向北以弱勝強擊敗契丹北漢聯軍,向南輕易攻略江淮十四州,向西破關中、奪蜀地,生命最後還能初步襲取燕雲等等,這裡不再啰嗦。

回到問題,如果柴榮不死,五代十國統一於大周,不僅文化繁榮,而且武力昌盛,取得的成就絕對不會在北宋之下。


「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很難想像這竟會出自封建時代的一位帝王之口
"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然而上天卻只給了他五年,連讓他嘗試去實現理想的機會都不給他,實在是令人感到遺憾!


柴榮不死又能怎樣?他的軍事能力體現在哪裡了?柴榮從頭到尾都沒有和真正的契丹精銳交戰過一次,
花了整整四十二日還停在關南和諸將討論要不要繼續深入,而遼軍早就在幽州嚴陣以待了;相比之下宋太宗從出兵到攻至幽州城下,總共只用了四晝夜
宋朝對燕雲的進攻,本來就不是一次大的戰略進攻就能解決的,這一點只有宋太祖看出來,因為山口都在對面手裡,而自己缺乏機動力,故無法封住入援的通道,遼是一個迥然不同於五代藩鎮的對手,雙方必然要像漢與匈奴,唐與突厥那樣百年爭鬥。
太宗和柴榮這兩個人水平半斤八兩,戰略上都是輕敵冒進的。
只不過柴榮,死的及時,能給人留下足夠的想像空間而已,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前期更是勢如破竹,有什麼用?


既然柴榮已經早死了,那麼任何若柴榮不早死則………的命題都是真命題——你無法證明其為否。

當然這種純邏輯的結論不是題主想要的。
那麼,固然要承認柴榮的軍事能力強,可是趙匡胤的軍事才能也不差,如果資質低,那可能就不是五代了,而是六代、七代、八代……
大宋雖然跟漢唐鼎盛期相比窩囊了點,但仍然是終結了亂世。

你憑什麼開上帝視角說耶律璟這種昏君完全不是柴榮的對手啊?
至於資本主義萌芽,明代雖萌,最終還是被清代替(什麼?滅明的是李闖?那就是說,清還沒動手,明就倒下了?)你說後周能萌到哪裡去?

就算柴榮個人能力再逆天,他老死以後也不由他控制。


「宋亡之後無華夏 明亡之後無中華」 看到這句,無語了,現在不是華夏也不是中華,那您老哪位?歷史這種IF,沒有討論的價值


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華
呵呵!!
If周武帝宇文邕不死,再滅南陳,是不是千古一帝?(連滅兩大分裂政權再統一中國自始皇統一六合還沒有這樣的君王哦?577年宇文邕滅北齊,583年隋滅南陳,此外宇文邕比楊堅還年輕兩歲,你說宇文要冤不冤)
還有如果宇文邕不死,北周不亂,哪裡有什麼大唐盛世?宇文邕可是鮮卑人哦?

統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個人的才幹傑出就行的。自我實力的增長,對方實力的損耗,都需要時間的。這個過程需要己方的內政外交各方面的改善,對方的出錯鬥志的鬆懈,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也許你傑出,但你時運不濟也沒法。秦昭襄王活了那麼久,武力也很強盛,施政才能也不輸贏政


然並卵,就算像明朝一樣把蒙古打成了韃靼,照樣有一群不靠譜的子孫大臣來敗光大周。


柴榮不死,至今1095歲,今年大概是顯德一千零六十二年


不要說柴榮不死,就算趙匡胤晚死幾年結果都會很不一樣。趙光義玩弄權術是把好手,但論治國理政,帶兵打仗根本不入流,毛澤東對他的評價就是「此人素不知兵」。從趙光義當皇帝的結果看,《琅琊榜》里把譽王幹掉是非常正確的。


宋遼大規模戰爭基本止於真宗時代。再往後是徽宗時期連金伐遼了,暫不考慮。
遼在最弱的真宗時期跟宋基本上是均勢,但是遼擁有主動權。
往前推,太宗的進取心和能力是強於真宗的,遼在太宗時期跟宋基本上也是均勢,但是宋擁有主動權。
往前推,太祖的進取心和能力又是強於太宗的,遼對宋的威脅不顯著,才能貫徹先南後北的統一政策。宋的國力的增長速度高於遼的國力的增長速度。時間站在宋的一方, 宋對遼擁有優勢,但是優勢是隱性的。
再往前推,五代第一英主——周世宗的進取心和能力又是強於太祖的。不但後周國力的增速高於遼,時間站在中原的一方。而且後周採取了主動出擊幽雲的戰略,後周對遼的優勢是顯性的。
後晉到真宗時期的大半個世紀里,中原對遼的優勢,應該是以周世宗時期為一個頂點。往前是晉出帝時期的契丹入寇被驅逐為一個低谷,往後是遼入侵宋以檀淵之盟終結為另一個低谷。如果周世宗時期不取幽雲,又有什麼時期能取幽雲?


論柴榮和丘處機誰更重要?


先說結論:我認為不可能出現題主所說的情況。
周世宗才識過人,氣魄出眾,五代諸帝無與倫匹。同樣出身微賤、知民間疾苦,禮遇賢才,勤政不綴的錢鏐、福建二王、後唐明宗、後周太祖都瞠乎其後,即使禮賢好學、眼光遠大的南唐烈祖也僅可望其項背。他的才識,尤其是戰略思想,也遠非宋太祖兄弟能及。自唐太宗之後,迄於兩宋,帝王中無出周世宗之右者。……自安史之亂以來200年的紛亂局面的扭轉,世宗確有撥亂反正的巨大歷史功勛,這是不可磨滅的。如果他的壽命延長,則「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圖是可能實現的,統一的局面也許會比北宋的局面好些。五代後期的歷史趨勢是統一,這是必然性。由誰來統一、怎樣統一?這是偶然性。每個時代都要有執行和完成歷史任務的代表人物,世宗壯年而喪,遂有趙氏兄弟踵繼完成統一,這是歷史必然性的表現。但由於他們的才識、氣魄的差異,戰略思想和開國政策也有差異,宋統一所積留的弊端、國防形勢的被動等等,都遠遠遜於周世宗。這是偶然性的表現。是不是周世宗北伐勝利,完成統一,就能重現漢唐盛世,乃至此後就不致出現金滅北宋、元並全國的局面,歷史會要改觀呢?這又過分誇大了傑出人物的歷史作用了。五代時期的將相公卿之輩暮氣已深,貪戀富貴,苟且偷安,積重難返,縱有後進銳去之士,也不如漢、唐初年人物,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經過一次巨大的、掃除舊朝的農民大起義來蕩滌舊風;唐末農民戰爭雖然掃除了一批舊勢力,而它被鎮壓的過程和此後數十年內,腐朽勢力惡性膨脹,滌除它們,不是傳統政權本身所能完全勝任的。這就決定了,無論後周或者北宋統一,都無法重現漢、唐盛況。周世宗可能收復幽薊,改變被動的戰略地位,但絕不會有漢武匈奴、唐宗制突厥那樣的威武場面;如果後周統一,也許不致像宋朝那樣,卻絕無漢、唐那樣風行海內、威動殊俗的盛況。試看兩次北伐都被諸將抵制而不果,代遇宿臣、禮遇降官而保其富貴;嚴密地方機構、招撫起義農民以弭除農民起義,與宋代相差無幾。這些都是當時形勢下的產物,傑出人物是不能脫離歷史條件為的欲為。
摘自人民出版社《中國歷史·五代史》作者:陶懋炳 張其凡 曾育榮


一種"如果潘金蓮不打開那扇窗"的即視感。


柴進不會做上梁山第十把交椅。(大霧)

柴榮,英主,坊間野史說,活過40會取得天下。類似的傳說出現在日本戰國,德川家康他爺爺。家臣稱,清康殿活過30必將取得天下。(『』日本副王『』吧,類似三好長慶)


題外話,柴榮的基業也是從姑丈郭威那裡『繼承』來的。之後柴的基業也被趙氏取代。開創宋朝四百年鼎足基業


推薦閱讀:

五代十國一向被稱為中國的亂世,但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中,哪些人性的光輝一面仍然讓我們感動的熱淚直流?
解體論者為什麼推崇五代十國甚於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
同樣是分裂政權,兩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為什麼不像三國和春秋戰國那麼出名?

TAG:歷史 | 宋朝 | 中國 | 歷史人物 | 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