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短短100年出過如此多風流人物,為什麼魏晉南北朝很少被人提起?
同樣是亂世,魏晉南北朝的時間更長,梟雄奸雄英雄才子佳人都應該更多,卻不曾被人們憶起,感覺很可惜啊,如果出一本書,會不會比三國更精彩?
這就像日本人推崇白居易一樣,理解力就到這個層面了,太難的就理解不了了,你看哪個日本人推崇過李商隱?
這個問題很有趣。
當然會有很多硬體上的原因,比如線索太多,人物太繁等。
但是我想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魏晉南北朝是個道德失范的時代,沒有光輝如劉備、孔明的君相,也缺少始終佔據道德制高點的大人物。對於將「正義」視作基本歷史要素的傳統歷史敘述來說,這段歷史是個很卑下很不足道的時代。
當然,其實,在混沌之中有秩序,在黑暗之中也有人性發光的一面。
占坑待填。
時間與河流 http://zhuanlan.zhihu.com/timesandrivers
下周末會更新這個話題~
拿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舉例,我記得當時一上初中,早晚讀就背古詩,課外古詩第一首就是曹操的《龜雖壽》,同時這課本里還有曹操的《觀滄海》,說真的我都忘了這本課本里居然還有一課叫《世說新語(兩則)》……從這裡看,三國影響傳播力度確實大於魏晉南北朝。
不可否認,《三國演義》真的是一個好廣告,中國四大名著好嘛!我小時候還不知道三國是哪三國的時候就知道四大名著里有一本《三國演義》。有了劇本就好拍電視劇拍電影,各種素材隨便用,大眾辨識度高呀。若是拿魏晉南北朝來打廣告,太小眾啦,還要花口舌做鋪墊,而且還不一定接受得了。
其實魏晉南北朝挺有故事可說的,畢竟比三國還亂,越亂越有故事,越亂越有八卦。但是啊,都亂瘋啦!「竹林七賢」的劉伶,喝酒喝high了就裸奔。「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禈衣,諸君何為入我禈中!」「故去巾幘,脫衣服,露醜惡,同禽獸。「雖然魏晉南北朝開放了點,男生喜歡女生打扮,看到喜歡的人可以隨便送東西(可憐的美男潘安呦),但是就算社會發展到現在,至少我是不能接受這種」同禽獸「與自然親密接觸的行為的,更何況是封建時代呢?還有這幫文人太喜歡喝酒了,竹林七酒鬼……曹操煮酒論英雄啊,霸氣啊!比起來魏晉文人不免顯得小家子氣,過於追求自我,醉生夢死了。從社會主流價值觀來說,同樣是喝酒,三國又贏了。家長總不會願意讓小孩子整天看這些現在看來都有些三觀不正的東西吧。
哦對了,岔開一點,魏晉名士喜歡煉丹求佛,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大家都曉得伐,佛教在兩晉南北朝絕對是「國教」,現在能找到一個南北朝的佛像簡直可以說是文物中的文物,還有好多經文就是在那個時候流傳過來的吧。但是感覺三國挺牛的一點是,關羽能單獨拿出來成被「神化」,武財神關公,也是厲害。
話題講回來。雖然」魏晉風流「被文人推崇,文學從偏向政治更多的偏向了對個人精神、自然的描寫(歷史環境使然),但是也越來越追求華麗啊!駢文的全盛時期啊!從我個人來講,駢文讀起來是美,但是過於追求表面詞藻,略顯空洞。當然不可否認魏晉時期也有空靈的文章。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其實大多追求的還是入仕。孔夫子還周遊列國想入仕吶。魏晉南北朝的文人怎麼會不想?寫寫田園詩,說一下自己不想同流合污要潔身自好,也真是為難了。對於積極向上的社會,還是少一些這樣的作品好,我個人還是比較贊成入仕的。讀這麼多書難道就是為了寫寫文章種種田?老百姓都那麼苦,想個桃花源出來有什麼用?美好願景再美好也是願景,沒有人願意犧牲實現,不如沒有想過。不得不說諸葛亮遇上的是好時機,本來在山裡待著,也能站出來推動一下歷史,在歷史上留個名,還有孔明鎖啊孔明燈這類附屬產品,而不單單只有孔明詩。
所以呀,對於社會發展來說,主流價值觀更喜歡三國那種豪放的氣質,而不是魏晉南北朝的追求自我精神要潔身自好。對於個人行為來說,我還真是無法接受南北朝這麼前衛的行為。被大眾不喜歡的,不接受的,自然就少了一些傳播的價值。當然在歷史上,魏晉南北朝還是有很多不可否認的貢獻噠。如果有人願意把南北朝的故事寫成書當然好,雖然雜,但是會挺有意思的,這種精彩,是和三國不一樣的精彩。
首先,其實「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段包括了三國的很大一部分時期,往寬了的概念說,也可以包括三國時期了,只不過以曹魏的國號來代表。
三國的吸引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現在《三國演義》的普及性。正因為三國演義小說乃至電視劇的精彩,才會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時代,願意去了解這個時代。但其實很多人印象中的三國人物是小說中的形象,而非歷史上,史書中的。所以就容易形成一種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人物俱風流之感。就我所見的史書中的三國與晉南北朝相比,我覺得各自有各自的精彩之處。
三國演義對大眾的普及作用,其實南北朝的名臣猛將也是不少。
大多數題材沒法寫成暢銷書,更沒法拍成電影電視劇,涉及民族問題會直接被斃掉。。。
所以對於一般老百姓,確實比較陌生。
寫出來就是中國的冰與火之歌了。。。
一松就亂,一統就死,中國文化歷史的規律
三國是好萊塢大片,六朝呢,更象小眾文藝片,其實很多人性閃現也同樣有趣,你們都忘記「竹林七閑」了么,《世說新語》呢?
個人認為,魏晉南北朝時間跨度有點大,不適合當成小說寫,單寫某一時期的話,故事情節上又比不上三國複雜
魏晉南北朝之間還隔著個五胡十六國呢
主要就是因為亂,還有時間跨度太長,很難讓讀者有深刻的印象還有就是缺乏個一個渠道讓大眾接受,三國有三國演義這個四大名著,現在還衍生齣電視劇
我個人最喜歡南北朝,但如果有一本南北朝演義的話我相信也不會火。因為南北朝實在是太亂了,光是燕國就有好幾個。
三國演義嘛畢竟就三個國家,很好寫。五胡十六國時代怎麼寫呀?讀者怎麼也記不住啊。而且再怎麼牛逼的人物出來幾天就go die了,誰願意讀啊。
再有,這玩意兒太血腥了。觀眾總是喜歡大團圓結局,南北朝嘛,都不得善終。
三國正好,國家太多會導致線索紛亂,難以寫出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來。
南朝還好,北邊國家太多。
有啊,陶淵明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啊
關鍵是羅貫中沒寫南北朝的故事。
知道三國演義的人很多,熟悉三國志的人有多少呢?
因為大分裂,政權短命,除了蕭衍,缺少具有主角光環的人物,難以被改編為講述正史的影視劇。所以,普及得少,很難為人熟知。
不過這三百多年,是秦後中國首個大分裂時期,影響至為深遠,歷來是重點研究對象。
例子比比皆是唾手可得——你看現在位於長江以南的南京,方言不是蘇南吳語,而是江淮官話,起因可能在1600多年前的衣冠南渡就已經埋下。
前有三國演義,後有隋唐英雄,於正們比較好借鑒。
三國 = 東漢末年 + 魏晉,二者有重複的地方。。。
沒有羅貫中再為孔明借一場東風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