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貧的生活?
最近在小木蟲科研論壇看到一個帖子,一個剛畢業不久進入高校任教的博士提問說做科研如何能快速賺到一百萬,他解釋說和他一塊兒長大的朋友從小成績就不如他,大學沒都上出去打工結果現在月薪都一萬多,他就很不服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讀到博士最後出來還不如他的那個朋友賺的多。結果下面的評論罵聲一片,雖然也有一些人理性幫他解答問題,但是大多數人都是說「你這種人最好早點滾出高校」,「根本不配當老師,在高校只會誤人子弟」,「不配做科研」之類的話。我就納悶了,難道科研工作者就理所應當應該過清貧的生活,熱愛科研到不應該在乎物質的地步嗎?
因為社會輿論導向是這樣,好像科研人員賺錢多就有天大的罪過一樣,都快跟官員包二奶貪污什麼的相提並論了,不知道為什麼畸形成這樣。
整天就噴大學教授不潛心學術老出去做商業講座開公司賺外快,那是因為潛心學術不賺外快的大學教授真心沒什麼錢啊。
為什麼各行業的人都要用工資福利去激勵,科研人員就要抱著一份崇高的使命感清貧度日?
我不知道為什麼。
不要跟庸眾爭辯,要順著它們的思路來。就算將來掙了錢也別說自己是通過科學掙了錢的博士,要說自己是個熱愛科學的暴發戶。
最近剛好又看了清華大學付林老師的案子(詳情鏈接在底部),有一些關於科研人員的收入和科研行為中涉及的收入的不成熟想法,簡單說一說。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科研人員的收入在什麼水平算是「合理」而又不「清貧」的收入?
在我看來,這是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至少從以下三個角度,目前都還沒能很好地回答。
第一就是科研工作的不確定性。這個是當然的了,也是科學研究作為一個行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可以說絕大多數科學研究工作本質上都是一種投資行為。既然是投資行為,那就自然會面臨失敗的風險。
現代科學逐漸形成體系不過幾百年,從最初的與宗教和哲學無法分離,從事形而上的研究,到脫離宗教化而貴族化,到再脫離貴族化而世俗化,其研究風險的承擔者除了科研人員本身而言一直是在變化的。在早期,這種風險是由宗教機構和貴族所承擔,後來則是宗教色彩濃厚的大學,進入二十世紀由於戰爭頻仍,科研的風險則是由民族國家而承擔的。直到冷戰結束以後,在資本國際化的大背景下,資本才更多地介入到科學研究中來。這種變化充分說明,科研體系的構成一直在變化,那麼如何對沖科研工作本身存在的不確定性?目前的體系也不過運行了幾十年而已,還一直處在動態的磨合過程之中,尚未也很難有一種客觀的風險評估和對沖機制。
正是由於這種特性,就導致了很難對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進行合理的評估。然而恰恰在資本主導的評估體系的今天,這種不確定性又和資本的短視直接衝突,進而導致了對於其個人待遇評估的難以估量。換句話說,貴族化的科研體系甚至是國家主義的科研體系中,科研人員的個人待遇可能反而不會有如此大的落差。
第二,「科研成果」本身存在巨大的產權真空。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從事基礎研究的所謂縱向課題成果的產權界定上。從法律上說,科研人員從國家或者其他來源申請獲得科研經費,在從事研究活動前,都需要對於預期產生成果的產權歸屬有明確的界定和合同。一般來說,縱向課題的成果產權無疑是屬於所在單位的,對於我國公立大學和研究機構佔主導的情況下,這些成果當然是歸國家或者說全民所有的。那麼在技術轉化產生更高利潤的過程中,就存在著挪用國家資產進入個人腰包的法律風險。當然,在科研課題進行的過程中,國家出了錢,用來購置設備和其他支出,科研人員則從事了腦力和體力勞動,那麼在轉化時科研人員能獲得多少利潤?「應該」獲得多少利潤?這都是一直在爭論的問題。這個比例多少算合適呢?
可能有人會說,那提高科研人員的工資啊,和成果轉化脫鉤,可是還是存在類似的問題,由於不存在市場的人才流入流出機制,給多少工資算合適?算不清貧?以高校為例,過去由於沒有市場流動,教師是國家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每一筆收入都是要經過財政測算的,以什麼標準來提高工資呢?如果要改動的話,大家都是吃財政,用上海的標準還是新疆的?近些年通過改變聘用制度增加競爭,確實是給體制外教師提高了可觀的待遇,但是一旦有了競爭,就需要標準,以科研成果為標準?那麼第一點提到的不確定問題還是存在。以論文為標準?那當然什麼好發做什麼了。以同行評議為標準?那麼怎樣遏制其中可能存在的群體性腐敗風險?這都是在制定製度時需要考量的問題。
第三,在後工業化和後現代化的時代,對於科研工作的解構式解讀仍然不夠。科學研究、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大學中的科研工作者還沒能回歸到一個普通行業和從業者的位置上。
每個時代都會由於時代的特性造就一些屬於那個時代的價值承載者,但是這些承載者是在變化的。十八十九世紀,是工業時代的頂峰,那個時代人們崇拜物理學家、工程師、設計師,他們帶來了交流電、埃菲爾鐵塔、巨型飛艇、泰坦尼克號。進入二十世紀,人們和戰爭抗爭,人們需要領袖,需要元帥,需要自己拯救自己。冷戰時人們迷戀星際迷航,崇拜宇航員,需要無所不能的科學怪人。然而1991年之後,人類的目標呢?沒有了。這種「奇怪」的平靜可以說幾乎解構了人類一切激烈的「信仰」,解構了幾乎所有充滿「聖意」的形而上的對象和工作。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時代的來臨更是踏破了一切知識的門檻,因為知識本質上也就是信息。這種解構加上科學研究本身向著「勞動密集型」轉變的趨勢,使得科研工作快速被解構成了專門化的「技術工作」,逐步脫離了幾百年前科學形而上的高尚。
正是由於這種特質,加上科研工作與資本的交叉越來越深,使得科學研究的獨立性也有被消解的趨勢。前沿的成果需要越來越多的錢,需要非五常出不起的錢,使得投資方對於產出的質量和時效都越來越重視;需要越來越多的人,使得個人英雄主義越來越不顯著,意味著科研工作的方向會受資本、收益、政治等等的影響越來越深。換句話說,在一些大公司里做科學研發,比如谷歌、特斯拉、甚至華為,所做的縱向研究並不一定比傳統科研體系中產生的縱向成果差。那為什麼沒人抱怨谷歌給的待遇低呢?在這種時代特質產生的勞動關係下,即便是在傳統的大學或研究機構里,科研工作者申請到了經費無論在法律上算委託還是僱傭,一種(近似)的僱傭關係就已經產生了。有了僱傭關係,科研工作者最終還是回歸到了無產者的位置上,和在企業工作的白領中產,並無任何區別。
因此,目前我國科研工作者認為自己待遇低,並不奇怪。近些年照樣國企離職的員工也經常見到報道,在知乎上公務員辭職的也不少啊。這是我們國家轉型期遇到的共性問題,傳統的管理模式在新常態經濟下需要調整。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其他行業的薪酬體系受市場影響相對深入,而科研體系相對孤立,人才的流出通道非常封閉,而我們的社會其他行業的創新能力還是比較差,也沒有能夠容納這些人才的足夠空間。科研人員帶著事業的「光環」也不認為離開這個行業是個可考慮的選擇,就導致了這種「出路少」的結果。當然,我們要建設創新型社會,這些都是在動態調整的,我相信是不會一直這樣下去的。
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望輕拍。
總而言之,現行的科研管理體系也就不過幾十年,問題仍舊多多。而大眾對於科學的認識也需要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當然要承認事物和矛盾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需要更多的人共同的努力。
http://mp.weixin.qq.com/s/5SB8_qyvMLcY7x1K7xGRYQ
最近《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員的自白:我為什麼選擇離開?》傳遍學術圈。又一次激起了大家關於國內學術界科研人才流失的討論,但是在學術圈內,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圈外人可能不知道,學術圈內經常有很多開玩笑似的吐槽,「讀博窮三代,科研毀一生。」「還有什麼是人工智慧未來無法取代的? 研究生,他們的勞動力太廉價了!」所以,筆者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半吊子科研工作者,著實非常能夠理解這位先生的困惑和不滿。
回想起來,幾年前,復旦大學的王傳超博士就在《Nature》上就發表過一篇名為《Give youth a chance》短文,當時在國內學術圈引發了不小的震動。他在文中懇求有關部門採取措施,為新畢業的博士生提供資金和機會,以免青年科研人員外流、長期留在國外或完全脫離科研界。當時的情況與現狀相比並沒有什麼兩樣,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是:雖然目前中國的科研支出在持續增加,雖然中國的民眾都在期待中國在科學技術上的巨大進步,然而,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包括研究生和博士在內,正在告別自己的科研生涯。第一個重要原因是:雖然中國的科研投入越來越多,但剛畢業的碩博們卻很難申請到科研課題和經費。
目前,中國面向學術界新人的第一大基金是青年研究基金(Young Research Fund),約佔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預算的20%,然而每個項目在三年期限內只有24萬元RMB。第二大基金是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期限為兩年的項目總共能獲得5-8萬元RMB。坦率的講,這些科研經費很多時候都不能滿足需要,甚至連購買必要的實驗室試劑和耗材錢都不夠。正因如此,許多年輕的研究人員都在積極的申請海外的Ph.D,結果是,這些年輕人把科研生涯中最寶貴的時間貢獻給了那些留學國家,不僅如此,很多科研實力強的也會因此留在國外。所以,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主動放棄美國國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是打心底表示敬意。鄧稼先前輩回國報效國家是偉大,這是一種英雄的精神;但不能因此就對二老進行道德綁架,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
第二點,國內的學術圈子裡,許多不成文的條條框框太多了。例如一些人都認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貧的生活,一些人認為大學教授不潛心鑽學術做講座開公司就是腐敗,一些前沿學科領域年輕學者經常會受到一些人帶有偏見的評價。難道做科學家就應該比做工程師要更加清高?科學家必須不食人間煙火才顯得出類拔萃?難道前沿理論學科就只能甘於奉獻不求回報?早幾年,從事生物信息學的科技機構「華大基因」就曾因為研究的是技術和方法,追求效益而被斥「沒有科學含量」誤國誤民。而2012年12月20日出版的《Nature》評選出了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讓37歲的華大人王俊成為唯一一位入選的中國人,狠狠的打了一些質疑者的臉。後來《Nature》對此發表社論,題目就是《科學家真的需要博士學位嗎?》對此,汪建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頭腦里沒有框框的年輕人更適合搞創新,我們就是要給年輕人幹事的空間,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放眼世界,情況也沒好多少,貧窮依舊是科學發展的最大壁壘。科學界總體上與整個社會一樣,也存收入差距過大的情況。在加州大學,有醫學研究員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但博士後們的收入不到5萬美元。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成了科研之路上的攔路虎,過去幾十年,精英科學家和「科研民工」的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Nature》調查了超過3600名研究員的薪水,超過半數表示自己為了科研事業犧牲了生活質量,其中有20%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會向學生推薦科研職業。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搞科學研究充滿風險且代價昂貴。數個世紀以前,科學家多數是貴族出生,而今天的情況比那時也沒好多少。其中對中國的研究顯示,進入頂尖大學的官員和富商的子女比例更高。出生於貧困家庭的科學家經濟負擔很重,對博士後和初級研究員來說壓力更大,所以很多人因此轉向了海外。雖然有關部門已經開始利用高薪吸引海外科學家歸國,但能夠得到高薪的科學家畢竟只是其中的極少一部分人。
雖然本人家境尚可,但我自始至終非常能夠理解那些為了生活放棄夢想的人。鄙人有一位摯交好友,某省高考狀元,天資聰穎,勤奮刻苦,讀研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發表了多篇包括SCI、EI檢索的學術論文,被其教授稱為「10年難得一遇的科研型人才」,考慮推薦其保送清華的Ph.D,但被他拒絕了。畢業後完全放棄了之前的學術背景,進入一家知名券商的後台從事系統開發工作,也自此斷送了自己的學術生涯。朋友們無不表示惋惜,對此他笑笑說:「比起科研,我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只有我知道,在他的家鄉,那個十八線縣城下的某個村子磚瓦房裡,卧病在床的父親,年老體衰的母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家徒四壁的情景,在生活和現實面前,理想又算的了什麼?我想,一定是這個時代哪裡出了問題。
如今,在學術圈內的年輕科研工作者經常被一種迷茫感籠罩。有一些事情需要改變,有一些研究需要繼續。這裡提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果可能的話,應該盡量在科研大牛和新人之間保持資源分配的均衡,將一部分科研計劃和經費留給敢於嘗試、有發展潛力的年輕人;應該考慮給那些科研新人維權的機會,以及向學術腐敗說不的權利;應該做到利益均沾,避免學術領頭人獨佔資源,好處應該人人有份,按勞分配,以免去年輕科學家成為」科研民工「的命運,同時幫助其解決一些家庭方面的實際困難;應該創造更加開明和公正公平的環境,並提高新人待遇,建立機制,把面臨選擇境地的可塑之材留下。
英雄不問出身,關於如何吸引和留住科研人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要讓時代的悲劇繼續,科學研究不應該是只憑情懷和熱血才能堅持下來的事業。所以,請社會能夠對科研新人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責;請有關部門不要放棄TA們,很多科研人只是希望能夠活的更有尊嚴;請記住一點,給每一位年輕的科研工作者一個機會,就是給整個民族乃至人類美好的未來多一絲希望。
倉促行文,如有詞不達意,讓您感覺不適之處,還望包涵,敬請批評指正。
最後的最後,向那些捨身忘己,捨己為人,堅持奮戰在科研一線的同行們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文獻資料:
[1].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0/n7549_supp/full/520S36a.html
[2].Is science only for the rich?
[3].時代的悲劇,科研只是富人的遊戲? - 知乎專欄
我覺得這是在中國的一個怪現象。
學問做得好和家境和富裕以否,有必然聯繫嗎?
學問做得好,就沒法掙錢嗎?
專心做學問就一定必須清貧嗎?
好像不清貧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科研的。
我們在宣傳某個成功人士,都喜歡說他家境貧寒,恨不得說自己是三代貧農。
例如我校新晉院士。
不知道是不是49年以後出現的這種宣傳套路:家境貧寒——自幼努力——歷經磨難——取得成功
所以清貧似乎和美德划上等號了。(隨便舉個反例,梁啟超的兒子們)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也是被用來衡量知識分子的道德準則。
這裡就有的吐槽了,到底是窮(處於逆境)的時候,不墜青雲之志難,還是富裕(處於順境)的時候,不墜青雲之志難?
我以為,這句話的核心在不墜青雲之志,而不是窮且益堅。
會到題目本身來,認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貧,這個恐怕是未必吧。
無論國內國外,尤其是國外,科研做得好,經濟收入也高的,恐怕不在少數。
國外的教授們做著科研開著公司,大把掙錢。我記得Matlab軟體,當初就是Cleve Moler教授為了學生做數值試驗編的一個小軟體。
清貧是個模糊的描述,怎麼樣算清貧這個很難說的。
清貧也是一個相對量,這和個人的慾望有關,你和比爾蓋茨比,誰都算清貧的;你和一般的工人比,高校教師恐怕是算不上清貧的。
我非常贊同@陳浩 的觀點,科研只是職業之一,別把科研神聖化,科研承載不了太多的聖人的要求。
做科研未必能發大財,但是做科研的同時又發財了,這絕對不是罪過。
順便來點更刺激的,傳播點科學家的緋聞,科學家一定要品德高尚嗎?
看了上面大部分的答案,有些忍不住了。
第一完全沒理解題主的問題所指,題主問的是大眾的心理,是為什麼人們認為「做科研得忍受清貧」。
第二就是很多人竟然覺得做科研應該忍受清貧。
回到題目
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人(社會上大多數人)對科研工作的不了解所導致的,他們總認為做科研應該一心學術,超然物外,追求真理,探尋真知,為了人類的事業做貢獻,而不應該考慮物質,不應該追求物質享受。
所以當有一些科研人員想要追求物質(吐個槽:現在這社會,一百萬真心不算什麼)的時候,就有人不忿了,「你們這些搞科研的憑什麼去想著掙錢」blabla。我真覺得莫名悲憤。
我來分析下這些人為什麼不爽:
1.自己掙不到錢,也不想讓別人掙,不患貧,患不均嘛。
2.認為想著掙錢的人就搞不好科研(某方面來說,一心掙錢的人確實不適合做研究),從道德帝的角度,用道德制高點進行譴責。
3.其他跟風,看著這個博士不爽。
以上
拉到題目外,真的很想替做科研的說幾句,做科研本身是很累的事情,而且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為什麼我們做那麼累,還不允許我們追求一下生活品質。
社會上很多人對科研的誤解,還有對科研的神化,真的都對科研人員沒有任何好的影響。
說的有點亂,先去吃飯,把答案先放上來,回來再改。
過去幾十年我國很窮,對於優秀科學家只能進行「精神獎勵」,給不起物質獎勵。
但等我國富起來之後,某些當權者就覺得「既然給你精神獎勵你就好好乾活了,我幹嘛給物質獎勵?」。這就導致「好人必須受窮,高尚必須餓死」的流氓邏輯甚囂塵上。
市井小民連精神獎勵都碰不了,所以就有了一種病態心理——「只要你比我過得好,我就受不了」。
且看CCAV在很多事件上的嘴臉。報道了很多科學家、學者、醫護工作者、一線職工的先進事迹,但從頭到尾都在說兩個事兒——「他們窮」、「他們成功」。
憑什麼好人就要吃不上飯?人家欠你的?不給獎勵還有理了?
難怪有點本事的都在「用腳投票」。中美差距在哪?很多方面就是管理上存在天壤之別。我國政府就能噁心得你半天喘不過氣。
讓一個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受窮,不是他的光榮,而是我們的恥辱。謝邀。
前些日子教師上街遊行要求漲工資,也是一群人在噴。後來知乎上有個小和尚說因為和尚用手機被人噴了,說和尚也是人,怎麼就不能用手機?現在題主作為一名科研人員,說工資太少,想賺點外快,被一群正義之士討伐,來知乎尋求幫助。但你不要以為在知乎上就會好很多,倘使你在自己寫的答案下頭貼上自己公眾平台的二維碼,你也會被一群人噴。
因為他們認為知乎是一個免費分享知識的平台,教師是傳道授業的職業,醫生是救死扶傷的天使,律師是匡扶正義的菩薩,都不該和錢打交道。高尚是高尚了,但你已經不是人了,出門都踏著雲,要啥自行車啊?看了某些評論我真是又生氣又悲哀,忍不住多說幾句,高技術門檻和能創造高社會價值的工種對應相應高回報薪酬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這不才是最符合市場原理的事情嗎?居然真還有人扯「想要高薪水就別搞科研」「十五萬怎麼就在北京活不下去」這種話,科技興國,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喊了幾十年,我國群眾意識里還是把科研工作者應該安於清貧視為理所應當,哪個強國不把高知識的科學家當成寶一樣,用各種高福利吸引各類科研精英去鑽研,我真是看的心裡發堵。
--------------------------------------------------------------------------------------------------------------------------------------------
哈,我居然也要開始寫「我有一個朋友」系列。
X姓友人,北大物理學博士,高中老同學,當年我們市的狀元,他這一家也很傳奇,小他兩歲的妹妹也考上北大。
以留美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待了兩年,前幾年在等離子體物理分會(APS/DPP)的年會上以首位中國在讀研究生在此年會上作邀請報告。中國青年科研人員在此作邀請報告尚屬首次,北大官網新聞也有報道。不細說了,免得透漏他人隱私。等離子體物理分會(APS/DPP)算是美國物理學分會比較大的一個,據X姓友人說,這個年會基本上是他研究領域很權威的一個活動。他具體研究方向太前沿了,我不是很懂,大概和可控核聚變相關。
回國後和他深聊過一次,他曾表示,雖然國內的科研環境不太好,但是只要能年薪15萬以上,他就能接受繼續搞科研。期間,他的導師試圖用情懷打動他,讓他繼續深造(博士後),但是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找到薪酬15萬以上的工作。他幾經掙扎和反覆,博士畢業後還是進入一家業界小有名氣的私募基金,第一年稅前收入30萬。自此中國少了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多了一位優秀的金融從業者。
老實說朋友圈裡也有一些從事科研工作的,私底下都很惋惜,通通表示科研這門工作,勤奮和專註只佔成功的很小一部分了,絕大多數時候都要靠天賦和才華,一萬個庸才也比不上一個天才的作用。毫無疑問,X姓友人算是這方面的天才。
他在臨畢業之前掙扎時,微信電話和我聊過多次,我可以感受到他打心眼裡透出的彷徨和苦悶,我了解,他是真心熱愛科研這個行業,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他家庭只能算是工薪階層,無法在經濟上給予他援助。前女友也是外地人,兩個人在北京生存壓力巨大,也因為他可能要繼續學業的問題和他分手。博士畢業他已年近三十,說是高知識分子,但還沒有正經收入。不用說,我期間極力勸阻他讀博士後,以他的智商能耐在哪混不比搞科研好,以朋友的立場我怎麼忍心勸他忍受清貧,堅持科研。憑什麼?情懷嗎?!
以現在的輿論風向,無盡的謳歌那些有才華,肯鑽研的高知識分子安於並甘於忍受清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艱辛研究。這些苦果不是「遲早」會報在我們所有老百姓身上,而是我們當下已經緩慢但堅定的品嘗到這些負面影響了。
PS:我沒有鄙視金融工作者的意思,只是以我有限的見識,一個是參與資本分配的工作,一個是對未來一百年最有可能改變世界格局的可控核聚變有所貢獻的科研工作,我想後者對於全人類來說遠比前者的貢獻來的大。
「搞科研就要甘於清貧」
這麼想的人太多了,國家這麼想,老百姓這麼想,甚至一部分科研人員也這麼想,這是制約我國科研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的瓶頸。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搞科研確實不是為了發大財,比如你夢想著開豪車買別墅,那搞科研確實是進錯行了。這點我想大多數科研人員也是同意的。
但是,不能發大財絕對不等於就應該貧困。
我覺得這種病態的觀點長期來源於國家的宣傳,尤其是關於「愛崗敬業」「勤勞奉獻」等的宣傳!!現在是什麼時代,現在馬上就2020年了,這是一個按勞分配的時代,干多少活給多少錢唄,獻什麼身奉什麼獻???有病簡直!科研就是一份普通的職業,千萬不要在給與什麼精神上的誇讚與要求了,一點用都沒有。
其次,我國科研人員的生活水平與國外有較大差距,我並不是比較工資的絕對數值,而是相對值,在國外當教授只靠工資也基本能過上較為體面的生活了。國內僅靠工資??呵呵。中科院的百人計劃專家,大部分是40多歲,基本可以算作國內第一流的科研學者了,這些人一般都是非常出色的教授博導,目前這類人才在北京的工資也就2W-3W。你覺得多嗎??
很多人說,我月工資才2K,我難道就不活了?你一個月掙5K掙8K還有啥不滿足的?說這話的人你得明白一個道理,很多掙8K的博士生,如果他不搞科研,他是能掙2W的,你不掙2K你有其他的選擇嗎?他有的選,你沒的選,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我剛才說了國內科研人員不足以過上小康,與之形成對比的就是大金融與IT了,還有很多其他的行業我就不列舉了。目前的現狀是,很多博士研究生是完全有能力轉行的,所以目前僅我了解的,就有不少非常優秀的博士生畢業後去IT公司了,這完全是浪費了研究生期間所學的知識,反正基本博士畢業的,不管幹啥都比搞科研強,而更多的是很多非常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或者大學生壓根就不會進入科研這個行業。人才缺失,這是目前的現狀啊。
這種觀念非常嚴重的打壓了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目前可以說是惡果初現。現在的社會不像10年之前,那會工資差距還沒那麼大,工作沒這麼難找,房價什麼的也沒這麼誇張。就我個人的體驗,最近5-6年新入學的研究生質量與數量都成下降趨勢。而且基礎學科越來越無人問津,大家都一窩蜂的去找應用型的,工業型的。
所以說,搞科研該不該清貧就繼續爭論吧,可以拭目以待這種論調下將來的科研發展。小學時候受課外讀物的毒害太深
以前看科學家研究這研究那總是這樣描述:
在XXXX的艱苦條件下
通過勤奮和努力的研究終於在某一天研製出/發明了/發現了XXX
並且最終獲得了XXXX獎項
於是就輸出了一種觀念:
做研究就應該是在特別艱苦的條件下
取得特別牛逼的成就
這樣才能顯出一個科研人員的偉大
至於他們的成就細節具體是什麼在這時就並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
在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研究。。。
都認為如果你想年紀輕輕靠研究就賺大錢 就是對科學和研究人員的侮辱
但是我覺得這事兒還是要追溯到大眾最初是如何認識科研這個行業的
這是個很老的模因了:凡是能歸類到「士」的人(包括但不限於官員、教師、科研)獲得物質收入都是不道德的。
大多數人認為科研工作者應該忍受清貧的生活可能與特殊時代的政治宣傳有關,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深入人心。並且大家好像也將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神秘化,認為這必須得在清貧的狀態下才做得好,好像謀求些正當收入就為人所不恥了。說到底科研工作者的待遇低都是文化背景和社會輿論的結果,一時半會難以改變,不過希望大家能夠知道幾點:1.科學研究和其它工作一樣,有許多有熱情的人在做,也有一部分人將其作為一份謀生的工作(顯然虧了),當然,極有熱情和極度功利的都在少數。2.科學在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雖然某些基礎研究似乎沒價值,但對納稅人來說這也是必不可少的投資,有的可能改變了你的生活,有的肯能改變你子孫後代的生活。
3.可能所謂「撈錢」的大項目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確實存在,但並不能否定中國基層科研人員待遇低的總體情況,希望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社會輿論層面都能關心一下這個問題,別一提到科研人員就覺得他們應該自甘清貧 。
我覺得恰恰相反,搞科研,不但不能清貧,還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譬如我們實驗室做博士,一個月只有國家給1000的補助。別說貼補家裡了,連養活自己都不夠。何況讀博士的往年輕了說,也是25~28歲這個年齡段了,需要考慮成家立業了,這樣的收入水平,拿什麼成家呢?如果想要進一步贍養父母,就要在外面兼職打工,那又哪裡做得好科研呢。
受邀。不過我的答案向來只廢話,不提供解決方案。
我在這類話題下的字數已經多到令人作嘔了。
博士畢業在即感覺導師在刁難自己,很可能會影響畢業,應如何應對?
對於搞科研學術的研究生而言,究竟該專註於平心靜氣做好研究工作,還是應該為以後找工作早做打算?
讀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學位以後經歷和感受是怎樣的?
知乎是不是年輕人比較多,很多基本的道理需要重重複復地講。
這不是科不科研的問題。我們國內,不敢說長久以來,至少現在似乎有一種文化,那就是幹什麼都是一樣「掙錢」,職業生涯並不納入人生價值的實現。不同的職業,其內容是次要的,其收入是主要的。有很多人覺得,誰談職業不以收入作為第一位誰就是耍流氓。讀博也好,去公司也好,考公務員也好,都只是option。一個人很可能對哪個都沒什麼熱情,如果不看錢,就真不知道還能憑什麼其他標準去選擇了。這可能是由於從小到大他們都是被逼著做事,長期沒有被關心過「你喜歡什麼」,也沒有培養出興趣愛好特長,只是變成了一個完成世俗任務的機器。於是久而久之自己也喪失了認識自己喜好的能力,也沒啥喜好,現在培養也遲了。於是人生除了多掙點兒錢換成物質享受還有點盼頭之外,想不到別的啥意義。很多人探討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社會這麼物質和拜金,提出很多理由,但我覺得「中國式的應試教育」(國外的教育也不是完全不應試)應該是很重要的因素。一個高學歷的人,如果他對人生除了多掙點錢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包括給小孩也吃好穿好住好用好)之外沒別的指望,那他就往往可能僅僅是應試教育下的成功者。
說完了。
=========================
我發現這個提問有兩方面問題,我只針對了一方面。
一是那個同學覺得自己讀了博士收入不如人家沒上大學出來打工的,覺得不服氣。我之前主要是在評論這個方面。
二是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報怨就說這個人做科研卻耐不住清貧——而這才是引起本頁問題的原因,我沒有對這個方面進行評論,但是很多人回答得很好:就是因為被洗腦吧。因此我也不展開了。
最後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把這個問題扯到應試教育上。
很多人都容易想到那個「需求層次」理論。但是這個理論中的幾個層次要區分一下。生存和物質需求是本能,不用教就懂的。但是更高層次的社會和文化需求,則不是一滿足生存和物質需求之後就會自動產生的,而是要通過相應的教育才有可能產生。如果沒有受過教育,就算再滿足生存和物質需求,一個人也產生不了更高的文化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段子說:等我有錢了,下館子叫兩碗面,吃一碗,倒一碗。普遍地說就是拿物質需求(「能否當飯吃」)來衡量高深學問。如果已經算受過教育了,還是不懂尋求一些高層次需求,只盯在基本需求層次,那就是教育出了問題。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教育沒有把人教成有情趣的人。因為人們潛意識裡,都希望別人為自己犧牲,而自己不需要付出代價。就好像,希望醫生無償治病,希望作家無償寫作……一邊把某種職業當成聖人的所在,一邊強迫普通的從業者做無欲無求一心奉獻的聖人。把對方奉為聖人,和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是一回事兒。把對方奉為極度的聖人,也就意味著自私到看不到對方的真實需要。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討好別人謀求私利的經驗吧?
人們無法追查醫生、科學家和作家到底有多少財產,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不是無欲無求,那麼自然的推理就是:只要他們始終貧窮不就行了么?
這種情形往往有美好的名義——為了真理,為了弱者,為了文化……而沒有人跳出來說:這樣不對,這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只有醫生的工資足夠高,才會有更多的優秀的學生選擇醫學;只有版稅足夠高,才會有更多的優秀作品面世……你可以強迫醫生無償勞動,但你沒辦法強迫高中畢業生去讀醫學院。
不尊重,或者不理解他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複雜性,結果只有兩種,要麼神化,要麼魔化。歸根到底,只是在攻擊他人的慾望,並放縱自己的慾望而已。既然題主的標籤里有社會心理學這一項,那我就試著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答一下。
我認為題主在題目當中問的"做科研的人就應該清貧么?"這個問題,在心理學當中有一個名詞叫刻板印象,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貼標籤。就像樓上有人說的,反思一下我們經歷的教育,發現國家實際上一直在宣揚科研工作者應該無私為國家奉獻,專心於科研工作,等等。我們在這種教育的影響下,不自覺的就產生了這個等式:科研工作者=為國家奉獻+專心科研+物質慾望極低。然後我們不自覺的就在拿這個等式套在別人的身上,只要不符合的,我們就認為這個人不是一個好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問題在於這個等式當中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科研工作者本身的訴求,這也是這個刻板印象最有害的一點,因為這種印象謀殺了科研工作者的人的價值,而只是強調了科研工作者這一社會角色的社會價值。
但是在題主的題干裡面,我不認為這個博士應該得到同情。因為實際上他發了這個帖子,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選擇後悔,他不願接受原來不如他的人現在比自己強的事實,自己的心態產生了不平衡。他不是在尋找一條掙錢的路,他實際上是在尋找自己比那個人強的方法。這種強烈的攀比心,我覺得是該被罵醒的。
20160125 現在回頭來看這個答案,就能看出當年自己寫的東西不僅內容混亂,邏輯也很不清晰。本想重寫一下這個答案,但想想還是保留下來吧。
兩年之後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放上來配合原答案咀嚼吧。
1、一些人對一個圈子的誤解,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他們了解的較少,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誘發了他們的防禦機制,即如果不這麼想,心裡會很難受。
2、如果一個職業或圈子相比類似的圈子,其基本要求很高,或其普通要求的崗位工資很低,那麼一定有其他的補償辦法,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亦或者只是暫時的現象。
3、或許有些收入,如果你沒有拿,那麼你就不知道其存在。
4、由於目前我接觸的科研領域中,人力幾乎是不計成本的。一個外包10k的項目學生解決了,只是稍微給些犒勞,有時給個獎勵就完了,哪怕這個學生的工作在這個組中的確是不可替代的。
5、部分被誤稱之為「學術腐敗」的錢真的只是人力成本費。不能大教授率十餘小弟沒日沒夜幾個月搞出來的東西,寫個感謝就完了。人心是買不來的,可是也不是這麼賣的。
6、隨著這幾年國際化競爭越來越激烈,我目前所在的地區給予搞笑老師的待遇已經很好了。足夠配得上他們所付出的時間了。
7、部分地區和學校可能還沒有達到職員所期望的數值,不過我相信很快就能夠擺脫「清貧」這個詞了。
大概就這7點吧。
-------------------------------------以下是原答案--------------------------------------
這算是處女答吧,第一次答題。
忍不住出來答題是因為看到上面的很多答案中隱藏了太多個人的或者文化的「偏見」,而且大家回答的也不是一個問題……所以我想嘗試一下來處理這個問題。
首先拿到問題,先解題(不是太較真,而是這個題目敘述的非常複雜 = =)
一、題目想要啥答案……
1、我來舉一些例子來區分事實與偏見。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認為吃飯是一件極度齷齪的事?」
如果我們做一個調查發現,90+%的人都不認為吃飯是一件齷齪的事,那麼回答這個問題的重點就不應該放在吃飯和極度齷齪的關係上,而是放在為什麼有10-%的人這麼認為,這樣好不好等等。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認為白人的智商比黑人的高?」
這裡我們在中國做的調查和美國會有很大的區別。即使在美國文化中黑人和白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黑人會覺得黑人的智商更低一些,這使得他們在進行測驗的時候分數會由於期望效應偏低。在做智力測驗時將被試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告訴黑人被試在做智力測驗,另一組則不告知,那麼告知為治理測驗的那一組測的的結果比另一組低。文獻在學校,過幾天回學校補上吧)。
事實情況到底有沒有差異我忘記了……不好意思……
這裡提問者想了解的現象並不是一個事實,而是個人的或者文化的偏見。我們應該分別對問題中的事實和偏見進行回答,對他們的產生、發展、未來方向等進行分析。
關於偏見我不是很懂,沒有闡述,只在最後說明了一下,看其他高票的吧。
2、題目到底要問什麼
上面我看到的70多個答案大致把可能的意思都回答了……所以題目到底要問什麼這個必須明確。
有人把為什麼指向了「大多數」和「都」:回答為什麼大多數人而不是少數人這麼理解……
有人把為什麼指向了「認為」:回答為什麼一些人有了「科研忍受清貧的生活」的想法……
有人把為什麼指向了「忍受」:回答了為什麼從事科研的人會窮,或者為什麼不會窮……
有人把矛盾點放在了什麼是科研上,闡述科研是什麼樣子的,開發項目啊或者基礎研究博後站啊……
有人把矛盾點放在了什麼是清貧上,1月1000算清貧了,1月幾萬也不算什麼等等……
問題描述說「我就納悶了,難道科研工作者就理所應當應該過清貧的生活,熱愛科研到不應該在乎物質的地步嗎?」
這裡他問的是,科研工作者應該不應該過清貧的生活。可問題是這個和題目完全不沾邊兒啊……是否應該就涉及社會道德、個人道德、學術倫理、個人倫理、包括社會價值觀、社會價值觀(我也看到有人說科研更多涉及自我實現了,有可能就是跟隨著這個問題回答的)………………
所以我要嘗試把上面的問題一塊做個解答。
形式是,我來擺事實舉例子,答案觀者自有把握。
二、科研是個啥,清貧是個啥,生活是個啥……
1、科研
大概我要說的有兩種,第一種偏應用,第二種偏基礎。這兩種基本上情況是差不多的。但,我仍然相信兩者收入差異顯著。
應用舉例:
高中高考分科系統
北大方正高考擇校專家分析系統
這個很應用,做出來如果統計學指標好,很容易就被公司收掉,去做成商業化的系統。
企業員工幫助計劃
企業EAP(EAP培訓,心理管理,危機干預,員工心理)-林紫企業EAP服務中心
如果做的是這些方面的研究,有錢很正常。我認識的做這方面最好的月薪上10W沒有問題。給企業做EAP掙的錢不多,如果教一群人怎麼做EAP那掙的就多了。
但是如果是做基礎的:
辭彙加工初期語義屬性的激活程度:來自ERP的證據
注意捕獲對注意瞬脫的消弱作用
這些東西如果是方向內的可能能夠看懂或者說能夠看到花那麼多錢做這個有什麼意義。但是對這個方向不夠了解的人理解這些東西有什麼用是比較費勁的。尤其是這些東西可能永遠不能轉化成錢。
這裡研究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成功概率小,參看各種文獻索引的規模,學科知識是需要積累的。二是成功到應用時間長,開發個葯得過三期吧,開發個模型得需要各種驗證吧,就算做上面說的EAP或者高考那個,我知道的有個組已經做了3年了,還沒出來,信效度不是那麼容易做出來的,畢竟這是要做一份量表而不是一份調查問卷(另一種說法是這可能決定了一個學生的命運而不是一個產品的使用率)。
我有一個老師就是做eap,很掙錢~
當然我也有個老師開開心心做科研,工資也就7000+吧……沒什麼其他收入……
當然,即使同做基礎的也有收入差異。其中以部分在於灰色收入。
我來系統的舉一個例子。
一個項目申請下3000塊,最後剩1000塊,項目參與者2人每人能分200塊,項目帶頭人能分600塊,這個錢是否算學術腐敗?
當然算!以我個人的倫理觀,我不會要這筆錢。而且我還會勸其他人不要這筆錢!
如果我是參與者,我不會要這筆錢,如果我是帶頭人,我只能要這筆錢。並且還要發給其他人這筆錢。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如果我不發給參與者,他們以後就不會與我合作了,而且他們如果把這件事情傳播出去,以後我就很難和別人做項目。第二個:如果報的時候報2000或者2200(目前來看沒有這個機會,因為報的時候都是上面主動填最高,反正錢也不是他們的,他們報的少了可能上限就會下降,以後真用的時候就不能報了),慢慢的上面就不通過你的項目了,因為這個項目錢報到他們的上面去沒有好處。
我是一個解決問題比較理性的人,即使我完全按照我自己的價值觀行事,最終的結果就是我沒有拿到錢,並且錢一分沒有剩下來,以後我很難與別人做項目,很難申請項目。當然肯定會有人職責我為什麼不嘗試改變這些人,原因也有兩個吧,第一個是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足夠的難;第二個是我權力還不夠大,站在一個說被開就被開,項目金額就千兒八百塊錢連3Q都沒有的位置能改變什麼?!
我的方案是:把所有的這種收入都攢下來以後做項目用或者買書用(專業的對項目有用的書),對別人的這種行為不干預,但在側面會想辦法以抱怨等方式來表達這麼做是不好的。等有一天我能夠到達足夠高的地位可以稍微影響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做一點改變,比如增加科研人員項目獎勵等等。
看到了吧,我這樣的以後如果走上了科研之路,必定是清貧的窮光蛋……尤其我還喜歡做基礎……
and,33%的非正常開銷是算很高了,我諮詢到的情況來看,等到百萬或者千萬的項目,就不可能有如此多的非正常開銷了……有個5%?最多了吧……
再and,那些防止從這裡面拿錢的方法吧,有很多,不過上有……下有……所以還是跟沒有一樣……
2、清貧
我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呢?經過了幾個不同的版本,,現在我的人生觀的最終版本停留在了:每個月有2000+(夠養活自己就好,父母的錢足夠養活他們的……)的收入~工作不累(別太體力活),能讓我有先功夫看書~最好還有圖書館資料讓我用~
(當然我這麼想可能是社會因素造成的,不過我相信還是有一定的個人經歷決定。比如我今天去圖書館看了好多雜書,比如概率論啊,精神分析引論啊還帶了一本兒字帖來練~我就是比較喜歡這些東西,喜歡看醫學,數學這些,喜歡看書,這可能決定了我更願意多看一些書而不是多掙一些錢。)
你看這個要求算不算是清貧?我還有一個哥們,行業不好說,現在大概每月1W多吧,覺得特別少,想買車,看上了一輛小200W的車,攢錢買呢~人家也20出頭,對於他來說,這也不算有錢~甚至在他的交際圈兒里,這就算清貧了……
如果我以後有7000+的工資做科研,我自然不認為是清貧,這跟別人有多少錢關係不大,博士平均月薪1W我拿8000也不嫌少。對於我什麼是清貧,我現在每個月只有800,我覺得不夠花~……
3、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些人喜歡攀比,贏了他就優越,輸了就暗暗發勁努力或者嫉妒,我覺得沒什麼不好,不用管他是否存在錯誤信念,每個人的理想生活都來自於他之前的經驗,所以他追求錢,或者追求知識,沒有什麼對錯,更沒有神聖與不神聖之分,那只是他的價值觀罷了。
而每個人只能過一種生活,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會後悔沒有做出另一種選擇,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也可能引起一些防禦心理,比如「酸葡萄甜檸檬」什麼的,很正常。同理,認同這正常或者認同這不正常也都是正常的,不會因為覺得我不認同「後悔正常」就不對或者不夠客觀,這些只是想法,經驗和基因共同決定出來的東西而已。
三、事實與偏好
「這個顏色的車真好看!」和「這個顏色的車真難看!」這兩句話表達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但是跟這個車沒關係,這只是一個人對車的判斷。
再比如同學兩個人說話:「你竟然喜歡吃青椒,多難吃啊!一股怪味!」,另一位「多好吃啊,甜甜的~」。他們的爭論跟青椒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只是他們在對各自的味覺(還是個心理量,爭什麼勁……)進行定性描述。
什麼是事實?「我覺得青椒是茄科的」。「扯淡,青椒怎麼可能是茄科的,那是辣椒科的!」。「瞎說,那是茄科辣椒屬……」這個時候爭論的是事實,雖然事實也不會根據他們說的事情改變,但是不依賴於各自的經驗,有獨立於感官的標準。
到這個問題這裡,
「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讀到博士最後出來還不如他的那個朋友賺的多?」
「根本不配當老師,在高校只會誤人子弟」
你看,這就是配不配,值得不值得,應該不應該,全都是基於個人的價值觀去衡量的,全都是我所謂的「偏好」,既然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心理諮詢上有句俗話「誰不爽誰諮詢」。
他們覺得不配,也有可能是一種防禦,因為考不到才這麼說的。
至於後半句,的確他們在說的是「事實」,但是不是「偏好」也不一定是真的,如果有人一直覺得三角形內角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180度,那麼他願意接受這個對於事實的假設,就讓他接受去吧,如果你願意改變他的假設,就是你的世界觀的事情了(如果你偏向存在主義可能就不會去說服他)~
四、偏見!
這個部分我沒法說,因為我沒有做過研究,也沒有經歷過這種偏見,所以我只能說,對於這種學術忍於清貧的說法,一定有文化偏見,但是能有多少就說不好了,可以做個實驗,跨文化或者跨社會經濟地位的,應該會有很好的結果。
這部分去看那些票特別高的就好,他們說了好多關於社會輿論導向什麼的,對不對的我也沒有做實驗,不知道。(別跟我說你已經學成木頭了,不做實驗連這種東西都自己判斷不出來了……那我問你,你信星座么?星象學的人格心理研究星象學對中國學生的影響的人格心理學研究 看完了?那我問你,你信實驗么……這種認識論的問題困擾我N年了……)
就這麼多吧,吃西瓜去了……有不對的我再來改……
洗腦術的結果,七八十年代以陳景潤為代表,描寫知識分子生活的報告文學洗腦的結果。
還有就是各種讀者體小品文的洗腦,例如:
有一次,英國女王安娜參觀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當她知道天文台長、天文學家詹姆
斯·布拉德萊的薪金級別很低以後,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可是,布拉德萊懇求她千萬別這
樣做。他說:「如果這個職位一旦可以帶來大量收入,那末,以後到這個職位上來的將不是
天文學家了。」
這個故事好像挺有名的,我就曾經受過其影響。可是,這個故事完全是編造的。
詹姆士·布萊德萊擔任格林威治天文台長是1742-1762年,英國女王安妮1714年就死了,當時的國王應該是喬治一世和二世。
其實這些洗腦的目的,完全是因為文革結束之後,「臭老九」的帽子雖然摘掉了,但只是政治方面待遇提高了,經濟待遇並未改善,而當時「建設四化」又的確需要這些知識分子出工出力,所以只好用上這些洗腦術來忽悠這些知識分子。之後就是因為宣傳的慣性和被洗腦成功的那些人接力宣傳的結果了。
其實現在在學校搞科研,的確不清貧了,只是分配方面有問題,學閥壟斷的太厲害了。曼昆《經濟學原理》:「教授在研究中獲得的樂趣彌補了工資的不足。」
推薦閱讀:
※杜克大學關於消滅癌症細胞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否靠譜?
※世界上有哪些失敗的大型科研項目?
※海洋科學目前有哪些研究熱點及應用前景?
※養細胞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如何在論文中畫出漂亮的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