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答孩子「為什麼我們會死亡?」

今日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死亡?」


【背景提示此處可忽略】:

孩子養的金魚去世了,孩子的祖父母逝世了;電視上的新聞每天都有人在死去,年幼的孩子患上不治之症。當孩子面臨冰冷的死亡,我們該如何回答?


歡迎從多種角度回答:

1.百科型回答——死亡的定義

2.哲學類回答——為什麼不能永生?

3.擴展型回答——世界萬物都會死亡。

4.雞湯類回答——死亡對我們來說是什麼?

5.三觀類回答——死亡有意義嗎?

6.生活類回答——我將來也會死嗎?來自@Daniel FC


(歡迎補充 ^-^)

========================YOYO和」提問計劃「=======================

本人YOYO,一枚兒童教育愛好者。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練就了一身「提問神功」,難免讓家長接招不暇,難免吭娃。題主整理了一些孩子們提出過的重要的問題。請各方XX學家們(最好有孩子)的來分享一下,從各個領域出發,該怎麼回答這些問題。BUT如果你家孩子分分鐘甩給你一個超級大難題,那麼YOYO還有一個可愛又機智的應對方案,請點→:【家有好奇寶寶】讓孩子為你的聰明才智尖叫吧~ready?


【提問計劃的由來】:希望能充分利用知乎平台,集齊9大領域的奇才專家,回答孩子們的回答。總結的這些提問第一,都是孩子們口中頻率最高的,也是有別於一般有標準答案的百科類問題,屬於開放型問題。第二,這些問題都是簡單而又重要的問題,也許一個機智的回答,是留給孩子一生的財富。


「好好回答孩子」就是這個項目的初衷,而「好好想想怎麼回答」也許是對家長都有好處的吧。

有匿名知友詢問本計劃的問答是否會發到本人的公眾號,我覺得這個提議不錯,為了尊重知友的知識產權,在此鄭重承諾,如果回答的內容採用到yoyoikids微信號的話,一定先徵詢答主的同意,特此聲明,感謝大家!


什麼是死亡,人為什麼要死亡。這是一個很大的存在主義的議題。死亡焦慮,是我們經常會在成人諮詢中都能遇到的問題。因為它的必然發生,因此而帶來的情緒感受往往都是無力、無助、沒有希望。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有時候是因為害怕,有時候是難過,有時候也許只是好奇。


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總的原則是簡單、清晰、不迴避、不情緒化。嬰兒從降生始,大腦就一直在不停地生長著。神經元的發育發展都是從孩子每日的所見所聞慢慢連接而來。所以我們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想像。孩子的大腦跟我們的不一樣,她/他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都還不具備/完善。家長並不一定要對孩子的每個問題都做詳盡詳實的回答。比起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體會孩子問題背後的情緒。


小孩子在3歲之前,一般都是只能意識到自己,無法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很小的孩子去拿別人玩具,她/他並不覺得自己在搶人家東西,她/他的心裡就是真的認為「這是我的」。3歲之後慢慢地,隨著腦的發展和教育,小孩子逐步學習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世界有了一個更大更新的模樣。死亡的問題也就慢慢出來。如果家裡沒有死亡的事件出現,比如題主提及的小金魚死掉了或者祖父母過世,孩子也會因為在電視看到或者聽別人說到某某死了而提出這樣的問題。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是體會,孩子為什麼問?問題的背後,你的孩子在感受什麼樣的情緒情感?兒童不像成人。一個健康發展的成年人是有自我情緒調節功能的。兒童的情緒調節往往要靠父母,靠養育人。如果在孩童時期能得到養育者的理解和幫助,孩子慢慢地就能學會自我調節。


如果小孩子因為一樣東西沒了,或者是有一個親近的人去世而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父母要加倍耐心,這是她/他開始體會人生中第一次有意識的喪失。在這種時刻,父母除了要解答孩子「什麼是死亡」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要陪伴孩子走過哀悼這個喪失的過程。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個小的記憶盒子,裡面放上曾經和小金魚或者祖父母的回憶相關的東西、照片,讓孩子在想念他們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可以給小金魚或者祖父母唱一首歌、畫一幅畫。還有必不可少的儀式-葬禮。如果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可以幫助她/他來命名情緒,幫她/他表達。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體會到,這樣的事情會發生,但是情緒是會過去的。也許當下的情緒很難受,不舒服,但是它不會一直存在。這種事情的發生也並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爸爸媽媽還會在這裡,每天也還是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世界是安全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大腦發育的不完整性和行進性,孩子就是孩子,很多時候她/他不該被完全地作為一個成人來平等對待。有一些問題,父母就不必要完全地百科全書般地回答孩子。諸如關於小動物、學科知識、認識世界的問題,是多多益善的;關於成人的話題,比如生存焦慮,比如存在主義問題(生的意義,死亡等等)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給予相應的答覆。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在自我功能還不完善時,不過早地暴露於一些成人的焦慮或者擔憂中。


最後,我們都提倡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做「一言堂」的父母;但同時,建立邊界、保護孩子的安全也是父母的責任。家長盡量要減少孩子看新聞。新聞對兒童的不利在於兩點,一是壞消息多,二重複性高。孩子的大腦發育並不完善,不像成人可以進行推理或者抽象思維,他們無法邏輯地去理解、評判這些事件。如果經常看新聞,對於孩子來說並無好處。曾經有一個媽媽很緊張地問我,說孩子總是會畫死人的畫兒,比如車禍什麼的,但是家裡並無車禍創傷經歷,是不是孩子有暴力的問題。但最後發現是因為這個孩子經常看電視,看新聞,這些死人的場面都是他從電視里看來的。成人看新聞,是了解動態,與時俱進。孩子想不到這些。


比如我們成年人有時候沒病的時候也會去醫院,比如做體檢,是為了健康的考慮。但是從孩子的眼裡看出來,去醫院就是生病了,那就代表著有可能失去,疼痛,苦藥等等。孩子想不到,不生病為什麼還會去醫院,或者醫院還有什麼別的功能。孩子看到父母去醫院就會覺得緊張或者有一些暗暗的擔心害怕。


多提一句,孩子提出任何問題,只要父母定得住,能用正常化、平靜的態度給孩子一些回答,對孩子來說就都是好的。孩子的成長生理和心理的安全完全要仰賴養育者,一個堅如磐石、穩定、快樂的媽媽,比一本百科全書強的太多。她的存在會讓孩子覺得世界是安全的,有愛的;人跟人之間是溫暖的,是愛的關係。孩子只要感受到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她/他就會主動地去探索這個世界。所有的問題都會有答案。


最後講個笑話來結尾吧。^_^

寶寶四歲,上幼兒園,一日回家跑去廚房問媽媽:媽媽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恐懼已久的問題終於降臨了啊!媽媽深吸一口氣,拉著孩子的手到客廳坐下,徐徐道來:孩子啊,在很久以前,爸爸跟媽媽相遇了。爸爸媽媽在一起很快樂.....後來呢,爸爸肚子里有一個小蝌蚪叫精子,媽媽肚子里有一個小雞蛋叫卵子.....額.....那個.....因為爸爸媽媽很相愛.....於是.....所以.....那個,後來精子跟卵子結合成一個小寶寶,就是你啊,你就是這樣來的..........寶寶呆萌呆萌地看著媽媽:媽媽,班裡的小朋友有的是山西來的,有的是內蒙來的,我是??哪裡來的???


其實在孩子提問到這一類問題時,我們大人首先是不適合去逃避這方面的話題的,要在態度上給予充分的重視,積極回應孩子的問題,在情感上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在解釋或者撫慰時要注意情感的表達,如可以摟著孩子,認真耐心地聽他表述自己的情緒和擔憂,並且果斷而堅定地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爸爸媽媽都會和你在一起。

1.孩子養的金魚去世了;

以前有一位家長和我聊天,她們家孩子養的金魚死了,她告訴孩子「金魚在睡覺」,由於當時工作忙併沒細聊,但之後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有一天我們上一節叫「捉魚遊戲」的課,那位孩子捉到小魚後把魚高高的舉過自己的頭頂,我還以為是要向我炫耀他的戰利品,但是接下來...他直接重重的把魚摔在了地上。我問他為什麼要把魚摔在地上,孩子很高心的和我說:我想讓它們睡覺 ………………

當時那位孩子4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確實會認為死亡只不過是「睡著了」或「去了遠方」,但家長的處理方式可能出了問題,孩子可能會有疑慮,為什麼睡著了不會醒過來?去了那麼久為什麼不來找我了?它不喜歡我了嗎?處理不好會直接導致了孩子對生命的不關心態度。現在來具體回答一下:

我家的金魚死了,「它怎麼了?」,「它死了以後去哪兒了?」

最好的辦法是就事論事,簡單明了地回答他的問題。比如,你可以說:「死了,就是身體停止活動了。它不會感覺到餓了或冷了,也不會呼吸、吃東西、跑跳游泳了。」另外,當孩子提到類似的問題時,不妨反問一下:你說呢?你認為小魚死了是去哪裡了?也許他說完後就高高興興地玩去了。簡單明了的解釋是必要的,不過,照顧到孩子的心靈感受更重要。可以幫助孩子給小魚舉行一個葬禮,借用這個機會與孩子探討,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耐心、仔細地聽他說說自己對小魚的感情,對小魚的懷念等,或者寫一篇短文,畫一張畫,講講小魚的可愛之處等。孩子這樣做,就會把美好的種子播種在自己的生命中。


2.孩子的祖父母逝世了;

親人的離去對於我們大人都是很悲痛的一個話題, 可能我們當時會難以控制自己的悲傷情緒,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說這個事情,也不知道怎麼安慰他。

但當時就要跟孩子如實講,媽媽現在還不能談,等我可以談的時候再談,好嗎?不用努力表現得很堅強。當你覺得合適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談一下你的心情,也讓孩子跟你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讓孩子知道生活的真實十分重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不能談,並不是因為孩子的錯,而是父母為親人逝去而難過。最好請情緒比較穩定的親朋好友協助安撫孩子。等自己的情緒穩定時,再來照顧、安慰孩子。

3.電視上的新聞每天都有人在死去。

當孩子看到,並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可能會很驚恐,會問「媽媽(爸爸)你會死嗎」這樣疑問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是的,所有人都會死的,媽媽(爸爸)也一樣,但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那時你長得要比媽媽(爸爸)還高呢。我們有那麼長的時間在一起」。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轉移了,心情也好了起來。孩子會知道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會更加珍視生命。

最後,幼兒的理解能力雖然有限,但只要採取合理的方法解釋給孩子聽,相信寶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如果寶寶一時不能面對死亡,家長應設法委婉地表達給寶寶!盡量做到不傷害寶寶的感情!


我不覺得文藝范的答案會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如果孩子問「為什麼我們會死亡?」時,孩子們是在問一個生物學問題,那大人自然要從生物學的角度回答:

因為人是一種生物,就像是一個機器一樣,如果這個機器被破壞了,那它就死掉了。比如你把鬧鐘摔在地上,它就有可能被摔壞。人如果被受到傷害,就會感到痛,而當人受到的傷害太嚴重,就會死亡。

另外,人這種機器就算沒有外力的破壞,也會自然慢慢老化,也會自然死亡。就像機器用久了,即便沒有人去破壞它,它自然也會壞掉。一台舊電視就是用著用著就沒法用了。

如此回答,可以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大人不僅僅要回答孩子的問題,還可以引導孩子的提問。比如可以引導孩子們去思考,為什麼人會自然老化?為什麼機器用久了自然會壞掉?為什麼人受到傷害可以有一定自我修復能力?人可以自然生存多久?人要受到什麼樣的傷害才沒法自我修復?這些都是很有趣的生物學問題。

另外,大人如果不知道怎麼回答,就直接回答「不知道」,或者告訴孩子,「我查一下資料再來回答你」。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懂生物學。


可以通過帶孩子看《生命之書》的方式,電影的畫風很棒,劇情也適合小孩子,算是寓教於樂。很適合讓小孩子接受死亡的電影,也能告訴他們,不熬因為害怕死亡就有理由浪費今天,片中墨西哥人對待死亡乃至對待生命的豁達態度也是可以可以傳遞給孩子的。

片中,男主角馬諾洛(墨西哥演員迭戈·魯納配音),要擊敗情敵華金(查寧·塔圖姆配音),贏得愛人瑪利亞(佐伊·索爾達娜)的芳心。為此,他不但必須在劍術上勝過馬諾洛,以及擊劍高手瑪利亞本人,還得穿越「銘記之地」(The Land of the Remembered),抵擋種種誘惑,重回人間。
  影片瑰麗斑斕,色彩豐富,充滿墨西哥文化元素。墨西哥人認為,死亡是生命的歸宿,也是新生的開始。每年11月的前兩天為傳統節日「鬼節」(Dia de Muertos),全國都要隆重慶祝,帶著面具到處遊玩,麵包和糖果都裝飾著骷髏的形象。片中「銘記之地」的色彩、樂器乃至食物,以及馬諾洛的骷髏造型,都從「鬼節」的傳統習俗中汲取靈感。
電影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人對待死亡的態度非常樂觀,不過是到另外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跟家人再度相聚,非常喜歡這個看法。朋友之間哪怕為了一個心愛的姑娘,爭奪最後還是讓位於真愛,且友誼長存。2014年看得最後一個片子,無心選中的,要自己書寫自己的人生,2015。

可以告訴孩子,只要沒有被遺忘,死亡後的世界依舊是非常美麗的。

有幾段的台詞很不錯,等我回去截圖了再慢慢的傳。


在孩子們數不清的「為什麼」里,有兩個最為棘手,一個是「性」,另一個是「死亡」。和性教育一樣,死亡教育也始終處於缺失狀態。家長都不願意跟孩子談論死亡,不想讓孩子接觸生老病死這些沉重的話題;況且,討論死亡,是多麼不吉利,多麼需要避諱的一件事呀!可是這又是件怎麼都躲不過去的事兒。

家裡的老人,一天天在變老;難以預料的疾病,突然發生的災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把我們身邊熟悉的親人和朋友帶走。我們既然無法給予孩子一個完美的世界,就應該讓孩子明白人生並非都是快樂的。讓他們知道身邊的人會發生什麼事,等到不愉快的事情降臨,他們才有勇氣去接受。而且,死亡教育更重要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知道「生與死」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轉的,讓孩子們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日本作家北野武有本書:《向死而生》,講了生與死的關係,因為了解死,所以要積極生活。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這才是死亡教育的精髓。

那麼孩子對於死亡的認知都是一樣的嗎?其實,不同年齡段對於死亡的反應並不一樣。

0-4歲:對「死亡」沒有概念,也很難明白死亡的概念,可以用比喻的方法解釋「死亡」。

4-7歲: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這時父母應該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讓他們知道死亡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7-13歲: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這時,家長就不能拐彎抹角,用比喻舉例混過去,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可以帶他們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他們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不過,家長們切記,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千萬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具體怎麼做?

1、以尊重的心態去談

「尊重」是和孩子談死亡的重要前提,要尊重死亡的現實性和生命的有限性,也要尊重孩子對死亡的好奇心、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尊重孩子在面對死亡時候的種種反應。家長自己不要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否則孩子也會朦朦朧朧地害怕死亡。

2、挑選適當的時機

孩子的寵物死去,親人、朋友離世,新聞中天災人禍的傷亡情況,甚至是身邊花草樹木的凋零……這些都是跟孩子探討死亡的最好機會。

3、藉助繪本,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在《關於兒童與死亡》的書里提到,透過繪畫、遊戲過程,有助於兒童理解或面對死亡。親愛的們在給孩子選繪本的時候,別迴避死亡題材的繪本哈。這裡有一些我覺得不錯的繪本,可以推薦給題主和各位~

1)《爺爺變成了幽靈》

斯本的爺爺突發心臟病猝死,死後,他捨不得自己的小孫子,就變成了幽靈,在夜晚來到了奧斯本的房間。奧斯本見到爺爺後非常驚喜,每天晚上都和爺爺玩耍,他看著爺爺從牆壁上穿來穿去,聽爺爺發出幽靈的叫聲,但是爺爺很不開心,他說他死前忘記了一件事。

小奧斯本努力地幫爺爺回憶他忘了什麼事,他們想起去遊樂場坐過山車,想起在花園裡種過一棵大樹,想起一起去看電影看到最後呼呼大睡,最後,爺爺突然想起來,他對小奧斯本說:「我忘記和你說再見了!」

2)《活了100萬次的貓》


這是一部有關生命意義的偉大寓言。

貓的過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個不死身,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儘管生命在一次次輪迴--先是國王的一隻貓,然後又分別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隻貓,但它卻活得渾渾噩噩,活到最後,連它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了,都心生厭倦了,它討厭每一個養它的人,也不怕死,日本圖畫書評論家松居直說它成了一隻"什麼都厭惡、對所有的一切都漠不關心、都拒絕的貓"。

直到有一天,它變成了一隻誰都不屬於、只屬於自己的野貓,於是,在孤獨與不安之中,它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一隻美麗不語的白貓。這是一種在它漫長的生涯中從沒有過的感情,這讓它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它頭一次知道為什麼而活了。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願死去,因為對它來說,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麼意義呢!

3)《長大做個好爺爺》


這也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它給孩子們平靜地講述親人的死亡,講述生命的終極關懷。

小小熊最快樂的事,就是在每個星期五去看望他的爺爺。爺爺和小小熊會一起喝茶、吃點心。然後,他們總會爬上花園裡的書屋,去看長滿草的「三熊山」,去看「金 發姑娘的河」……但是有一個星期五,小小熊去看爺爺的時候,爺爺卻不能出去了……當媽媽說爺爺不會再醒過來時,她和小熊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4)《我永遠愛你》



講述了男孩和一隻狗的故事。男孩在與它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接受與付出:他接受阿雅兒時的調皮搗蛋,也接受阿雅逐漸病、老的事實,在接受阿雅的同時,他不斷地付出自己的真情,努力讓阿雅感受到他的愛。男孩每晚入睡前,總記得跟阿雅說一句「我永遠愛你」。雖然不知道阿雅懂不懂,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盡頭時,這一句話卻是男孩在傷心之餘心中最大的安慰。

5)《灌的禮物》


獾是一個讓人信賴的朋友,他總是樂於助人。它死去以後,動物們聊起了獾還活著的日子。鼴鼠告訴大家獾是怎樣教他剪紙的,青蛙告訴大家他是怎樣跟獾學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領帶……這些技藝,都是獾留給他們的禮物,這些禮物讓他們互相幫助。

最後的雪融化了,融化了他們的悲傷。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鼴鼠爬上他最後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謝謝獾給他們的禮物。他輕輕地說:「獾,謝謝你。」


這問題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人體是一個精密的機器,需要很多器官來保持運作。當某些不可替代的部分(比如心臟、肺、肝、腎、腦、血管、免疫系統)損壞了,人體自然就無法再運作下去。

我覺得直接這樣回答孩子就好了。

為死亡尋找各種意義,其實是大人的行為。大人無法接受人會死,又無法改變這點,所以便給死亡編出各種抖機靈的意義,比如說人不死啦、地球就會擠滿等等。人又不是因為怕地球會擠滿所以才去死一死的。

要是孩子深信這一點,問你一句「那麼我以後努力做太空船讓大家移民到外星球,那麼人是不是就不會死了」,那麼你要怎樣回答?繼續抖機靈嗎?

說「死亡是睡著了」、「死亡是去了遠方」等答案也一樣。說死亡是睡著的,孩子問你要如何叫醒他,我不允許你把他給燒了,你怎麼回答?

說死亡是去了遠方/天堂的,孩子說那麼我也去死一死然後就可以見到他了對嗎。你還不得傻了。


小時候我也問過我媽同樣的問題。
具體對話記不清了,大致如下:

我:媽媽,死是什麼意思?

母親:死就是比如一個人覺得在世界上呆的太久了,想去其他地方看看。

我:去了回不來嗎?

母親:回不來了,去天上了。
我:那我不想走。萬一有的人呆了夠久卻不想走呢?

母親:(笑)總要離開的呀,你看我們家就這麼大,既然有人會來就得有人走啊。你要是不想離開,那就得表現出來你很愛這個家,很愛家裡的每一個人。這樣就可以晚點離開了。但是你總不能一輩子呆在這兒的吧,你看你每天放學了不是也要跑出去玩嗎?

我:那你和爸爸也會離開,會不要我嗎?

母親:當然會了,不過你看我們這麼愛你,肯定捨不得你。爸爸媽媽要看你長大了,有人可以繼續照顧你了,你又能照顧別人了,爸爸媽媽才放心離開你啊。

我:(哭的撕心裂肺)我不要你們離開!既然人最後都是要死的,那我們生下來幹什麼呢?

母親:人既然活著,就有活著的意義。想想看,最後大家都是要走的,但你被別人記住了,你就還留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你,那死就是死了。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在活著的時候告訴自己,我是為什麼活著的。但你想想,人不會死,就感覺不到活著。只有心裡想著:我不能一直活著,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的時候,才能越想活著。你看,死其實就是用來提醒你的,既然最後都是要死,幹嘛不活的有意義點呢?懂了吧……


於是我從小就學會了兩件事

要熱愛這個世界。

別不明不白地活著。


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人類也不例外。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自己觀察,然後讓他自己回答這個問題,找到答案後告訴你。當他回答完一個問題後,你先讚美他,然後又給他提一個問題。我小時候經常和我爸爸為這種問題吵架,他不理我,半天甩一句話讓我憋半天,最後我氣沖沖地跑掉,還邊跑邊大吼:我還會回來的!!這種問題連大人糾結到現在也沒糾結出一個所有人都認可的答案,怎麼能給小孩子解答呢?我上面那個匿名用戶的繁體字答案特別棒,推薦去看下。培養小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孩子經常在睡覺時會害怕,會問我:爸爸我會死嗎?我想活的久一點可以嗎?然後還會害怕到哭泣。還會問我人死了之後是去天堂還是地獄?地獄是怎麼樣的?天堂呢?

他現在7周歲還沒有到!

之前,我沒有在知乎上尋找這樣的問題!我能做的就是擁抱他,和他一起睡。然後告訴他:死了就是感知不到所有的冷暖,就是一個人的生命終止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但是,你看爺爺奶奶年紀那麼大了還活著,爸爸媽媽也還在你身邊,只要你注意安全,我們就會一直在你身邊!


曾經粗暴地回答過這個問題:有的人因為衰老死亡,有的因為生病,有的因為意外事故。所有的人類和動物都會死去。死去以後,就去天上當星星了。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也都去世了,他們都在天上當星星。有一天爸爸媽媽老了,到了一百歲,也會死,然後當上星星。

女兒繼續問我:那我會不會呢?
我說:現在當然不會,100歲就會咯。
女兒問:那你跟爸爸會在天上等我嗎?
我:當然啦。
女兒:多久都會等嗎?
我:嗯。

感覺她比較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對待這個問題也蠻淡定的,意識到媽媽比爸爸大一歲,會比爸爸先死,很有遠見地問我:那爸爸會不會給我找個後媽?


為啥很多人要從生物學角度來說?孩子大了要學生科你負責?你負得起責?


孩子,死亡就像是碎紙機。

我想你在幼兒園裡一定學了畫畫吧,記得你第一張畫么?可能起初你會覺得它很好看,但是隨著你越畫越多,你畫的線條、填的色彩都會越來越好看,比第一張畫會好得多。但是沒有之前的畫,就不會有你現在的這幅最好看的畫。

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一張畫,我是一張畫,你也是。我的這幅畫已經快要畫滿了,當然,有很多我不滿意的地方,我也試過擦去重畫,但是痕迹仍在。幾十年之後,最好的處理這幅畫的方法,就是把它送進碎紙機,死亡就是這麼一回事。

但你不同,你還是一張白紙,你會變成一副比我更好看的畫,那也會是我一生最驕傲的事。我會很開心地看到你變得比我更好,其實社會也是這樣,衰老的細胞會死去,為了新的細胞更有活力,如果有一天你覺得我變得愚昧頑固,那很好,因為那是我的孩子超越我的表現。

所以說真的,死亡挺可怕的,人死後也不會去天堂或是下地獄,人死後會消失。但你要清楚,只有努力在我們活著的這幾十年里變得更好,才會讓死亡這件可怕的事更有意義。


為什麼我們會活?


謝 文豪
這是一個大問題。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也很怕死。一想到死,就不由自主地覺得恐懼、萬念皆灰。
很久很久後,才慢慢感悟到,怕死,當然是人的天性。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小就受到這樣的教育:人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這是恐懼的最根本來源。
又過了很久,開始懷疑「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的說法。或者說,內心很抗拒這樣的說法。

一悟生,也就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死亡,或者是一段新的旅程的開始。
老話:
是的,我不能證明人死後,是一個新的旅程開始。
但你,能夠證明人死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既然都是假說,那我寧願選擇相信,人死後,是一段新的旅程開始。
這樣,可以讓自己內心容易接受一些。也坦然一些。

所以,當我的兒子問我類似:「為什麼我們會死亡?我怕!」的話題時。我輕輕抱著他,告訴他:「死亡,只是去另外一個地方。那裡有我們的很多親人,我們會過得更好。」

這絕不是一句謊言。
這是我引導兒子的靈魂,去尋找一個心靈的家園。


如何回答孩子「為什麼我們會死亡?」

死亡一直是我們一直都在迴避討論的問題,不是我們懼怕死,而是我們怕去討論。我們之所以在孩子提問關於死的問題的時候會手足無措,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里有這一方面的缺失。在西方世界裡,有宗教、有神話,都圍繞著生死在進行討論,而在影響著中國思想千百年的儒家文化里,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死是六合之外的事,我們不要去討論了吧。解釋何為死,可能是家庭教育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父母的第一感覺,死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孩子還太小,不能知道如此「陰暗」面的事情。首先,死亡是每個人人生的必經過程,與出生一樣,一樣可以被正視。其次,死亡不是陰暗面,它有著別樣的思考。不要總是想著如何「騙」孩子,也不要想著躲避這個問題,孩子有知道生活真相的權利。如果太小的孩子,父母可以編織一些故事,用孩子易接受的方式告訴孩子,這個生命已經不在了,如果已經有了自我判斷力的孩子,父母就不要用「只是睡著了」這樣敷衍的說法來回答孩子,告訴孩子死亡的意義。比如孩子的寵物死掉了,父母甚至可以陪孩子為死去的小寵物舉行一個小小的葬禮,讓孩子明白生命總是有終結的,世界上有這樣的自然規律。

孩子總會問,爸爸媽媽會不會死掉,父母總會說,爸爸媽媽是不會死的,一直會陪著你的。其實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有一天也會離開,但這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久到孩子長大,久到孩子也有了他要陪伴的人,這段漫長的歲月,足夠我們好好著珍惜彼此。

我們從不避諱談生,因為我們都知道生是開始,往後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們,而死是結束,是離別,是我們無法承受的悲傷情感,真正面對死亡的人,他從不畏懼,只是談論的人需要勇氣。

不知為什麼我就想打個廣告:

六一節就要到啦,這麼青春的節日怎麼能少了豆米街!!!

靠譜小豆送福利,卡祖笛免費送!!!

啥是卡祖笛呢?簡單得不得了啊!!卡祖笛(KAZOO)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管樂器,它通過人聲哼唱發出的聲音,依靠自身的膜片和共鳴管的聲音放大,發出嘶啞的音色,類似薩克斯管。是一種認知度較為小眾化的樂器。極為容易學習!我們目的在於對該樂器知識的普及,開發兒童的想像力,感受異域的樂器,度過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兒童節。

【活動時間】2016.06.01(星期三)
12:00--17:00

【活動地點】凱德mall翠微店 (北京市海淀區翠微路12號,B2層,二分之一生活進口完稅商品超市內)

【諮詢電話】18510380338、010-84260895
豆米老師


花會開,也會落


我們在每個世界裡都有生活的期限,到了那個期限我們就必須要離開。就像每種食物都有保質期一樣。我們雖然最後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可以去到另外一個世界,在那裡,我們可以見到更多在這個世界見不到的親人,朋友,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但是一旦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就不能回來了,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裡要好好生活,好好珍惜這裡的一切,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才有珍貴的經歷可以回憶。


為了他。


推薦一個台灣TED,由原台大醫學院教授、現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演講。
柯文哲:生死的智慧
他把生命比喻成四季,需要經歷春夏秋冬,這也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自然規律。他說,醫生只是醫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決定不了人的生死。所以,醫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起死回生。


關於如何去面對草木枯榮,如何面對死亡,柯文哲老濕以一個段子告訴我們:人生的結局只有兩種,一個有插管一個沒有插管。

老濕還說他在廁所經歷過大徹大悟:人生的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坨大便。這也解釋,死亡不應是人生之目的,人生只是一個過程。

也許,家長們應該教育孩子,死亡並不可怕醫生並不萬能,樹葉會枯萎花朵會凋零。

也許,家長們應該教育孩子,死亡並不可怕醫生並不萬能,樹葉會枯萎花朵會凋零。我們的生命順應的是自然規律,什麼時候死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之前你有沒有好好活過自己的一生。?( ? ? ? )?

(啪啪啪新場景?MAX在垃圾堆中哈哈哈~ (^?^) )

(啪啪啪新場景?MAX在垃圾堆中哈哈哈~ (^?^) )
?? ? – ? ?┐公眾號文章:人一上廁所就很有靈感?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孩子 | 名詞解釋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