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謠言八卦?


轉載,作者允許我發。

互聯網時代的謠言———朋友圈的分割線———-----
作者 : 笛子Ocarina的微博 出處 笛子Ocarina的微博
我是轉載的,不是原創,別誤會了,也不用讚美我,可以去微博上面關注她。

  • 都市傳說大全

夫妻倆去泰國購物,妻子去試衣間試衣服,從此失蹤。焦急的丈夫多方尋人未果。幾年後,他偶然在某地的獵奇表演上,發現他美麗的妻子已被砍去雙手雙腳做成人棍,舌頭也被拔去,無法說話,只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丈夫為了贖回妻子,不得已去日本打工。日本老闆叮囑他,盤子一定要洗七遍,他有一天因為疲勞,心想少洗幾遍也看不出來,就只洗了六遍。結果老闆把他毫不留情地開除了,送他的臨別贈言是「在我們日本,誠信是第一位的,哪怕別人看不出來,你也要做。」
丈夫帶著複雜的思緒回了國,卻在接聽一通號碼未顯示的來電時,電話話筒里射出一根毒針,讓他當場昏迷。他醒過來,發現自己躺在裝滿冰塊的浴缸里,冰水下一片血紅。他一摸發現自己的腎被割了。
丈夫想報警,但起不來,浴室也沒電話。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想起浴室的下水道系統是德國人造的。果然,在浴缸下,他發現了三層油包紙包住的手機,看起來還能打。
丈夫打開手機一看,發現手機即將沒電。他急忙輸入#2下61解鎖的暗藏的10%應急電量。
手機里有一個號碼,丈夫抱著孤注一擲的心撥了過去,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接聽的。他說:「小夥子你知道嗎,我們美國護照上寫著『祖國永遠是你的後盾』。我們是自由**的國家,會為每一個生命停下腳步。我這就安排行程,看空軍一號去救你。」丈夫一邊聽電話,一邊又在浴缸下摸索出一個充電寶,於是在沒掛斷電話的情況下直接插上充電寶。突然,手機因為一邊充電一邊打電話爆炸了。
丈夫沒辦法,只能不等總統了,自己先去醫院治療。於是他自己用502止血,然後下樓打車去醫院。沒想到司機只收新版龍圖騰人民幣。丈夫無奈徒步走到了醫院。
到了醫院,無德醫生說不先給錢不救,沒有現金去找提款機。丈夫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提款機正在取錢,後面的歹徒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丈夫突然想起反輸密碼能救命的事,把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反著輸入進去,及時通知了警察,擒拿了歹徒。這時,奧巴馬駕著空軍一號趕到了。奧巴馬解釋說很抱歉自己來晚了,因為在路上他發現了一隻麻雀落在了電線上,情況十分危急。他不得不通知美國政府果斷停掉了整個城市的電,然後開飛機救下了麻雀,所以耽誤了時間。
奧巴馬還帶來了失傳的氣功大師。氣功大師通過拍打療法,讓丈夫當場就長回了腎。
奧巴馬也說,他讓FB特工和C工A去調查丈夫的妻子,現在也成功把她救出來了。為了治好她,特工們給她吃肯德基的轉基因雞肉,就是一隻雞有六個翅膀少個腿的那種。妻子吃完就長出來四肢和舌頭。
丈夫和妻子終於團聚,兩人決定慶祝慶祝,就去酒吧喝酒。妻子坐在酒吧的椅子上,被坐墊下有不明血跡的針頭扎了一下。後來去醫院一查,她得了艾滋病,年紀輕輕就離世了。
悲痛欲絕的丈夫埋葬了妻子,決定報復社會。他利用翻牆工具惡意做空A股,被公安機關擒獲。
在監獄裡,他把自己的悲慘遭遇寫在紙上,夾進他織的毛衣里。毛衣被銷往國外,一時沒了音訊。
出獄後的丈夫獨自去吃飯,點了一條魚,吃魚的時候吃到硬物,吐出來一看,是當年送給妻子的鑽戒,他們夫妻倆當初去泰國旅遊的時候不知怎麼弄丟了,沒想到現在它又回來了。丈夫不禁淚流滿面,來到海邊,把水裡的小魚一條一條撿起來丟回海里。
從此,他發誓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世界有用的人,終於有所成他的名字叫蔣中正。
後來,哪怕在經濟疲軟、民生凋敝、政局動蕩的時刻,他依然不放棄每一寸領土。他指揮了中國海軍最輝煌的一次勝利一一震.涼世界的931大海戰。四十多年過去了,這段歷史卻被無情地塵封。
而他在監獄裡織的毛農被銷往美國,最終被一個美國人買到了。美國人拿到了紙條,終於在四十年後的今夭,把故事拍成短片放到Youtube上。中國人看到後,紛紛翻牆點贊。這個視頻也成了世界上點擊率最高的視頻。
我和日本人打了賭,這篇文章只要轉發200萬條,日本就不再向中國輸送日貨。只要一年沒有中國人購買貨,日本的經濟結構就會徹底瓦解。
另外,今天剛好是馬化騰(黃繼新)的生日。


1935年,在英國的中國教授蔣彝看到CocoCola公司徵求中文名稱,以「可口可樂」應徵入選,拿到了6英鎊(一說350英鎊)的獎勵。自此,可口可樂有了風行華文圈的譯名。

這個故事,蔣彝女兒蔣建蘭1992年所寫的《年年魂夢繞神州——憶我的父親蔣彝教授》有記錄,但在80年代的散文雜文中已經可以看到,雖然不知道源頭在哪裡,但已經被編入各類傳播學教材作為經典案例大肆宣傳。

可惜,這件事是有問題的。

查詢《申報》,早在1930年12月就出現了可口可樂名稱的廣告:

從右面數第四則新聞便是可口可樂的消息,下面是放大的圖片:

從右面數第四則新聞便是可口可樂的消息,下面是放大的圖片:

可是,遍查報紙,並沒有找到徵選譯名的消息。按蔣建蘭的說法,1930年,蔣彝還在江西九江當縣長,到1933年赴英國時,「幾乎是一個英文的文盲」呢。


看到上面有人說梁祝是謠言,梁山伯是明朝清官,祝英台是北魏女俠……

那我順便就來說一下這個謠言好了。

唐人梁載言《十道四蕃志》云:「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這是目前關於梁祝事最早的記載。

比梁載言稍晚的唐人張讀在《宣室志》里有更詳細的記載。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張讀是唐宣宗時中的進士,最早大概是唐文宗時的人,梁載言在武周時期就出道了。

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我沒讀過原文,但是除了張讀之外,還有許多人引用了梁載言的記載,可見確有其文。

張讀講的這個故事有血有肉,是第一個詳盡描述梁祝故事的人,而且點出了時代。

如果謝安奏表,表彰梁祝墓為義婦冢,那麼梁祝至少應該是東晉時候的人。

梁山伯任職的鄞令,就是現在寧波鄞州市,葬所鄮城,就是現在的鄮縣,鄞縣和鄮縣這兩個地方在秦漢史時就一直叫這個名字,一直屬會稽郡。

隋唐之際行政劃分有過變更,比如曾合併鄞、鄮、餘姚、句章四縣為句章縣,後來隨著人口增長又再次拆開。而鄞縣與鄮縣臨近,治所曾經重疊過,所以鄞縣縣令死後葬在鄮縣城西,是很合理的,基本就是北京海淀區的人死後葬在了順義這種關係。

至少從地名來說,張讀的記載沒有特別值得懷疑的地方。

至於具體情節,因為張讀的《宣室志》多錄神仙鬼怪事,而且佛家因果輪迴的說教味太重,是否真如其文所言,就另當別論了。

關於梁祝合葬墓,在後來的宋人張津等編撰的《四明圖經》里有更確切的考證。

《四明圖經》卷二—冢墓六:「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其樸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可見至少在宋朝當地有文獻存錄其事,內容也是梁祝本為同學,梁不識祝本為女兒身。至於這是自東晉就流傳下來的說法,還是受到張讀的影響流行開的故事,就難以知曉了。

到後來元代開始編寫以此改編的雜劇,也都是以張讀的故事為原型,沒有跳出這個故事框架的。

現存最早的《鄞縣誌》應該是南宋年間修撰的,因為其中有「以寶慶三年為準」字句。關於梁祝的故事記載也和唐人大同小異,並且也是引述梁載言的記載。

梁載言寫:「即其事也」,那麼「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這件事應該不是他編造出來的,而是早有此說。東晉至初唐,將近兩百年,最早的故事版本難以考證,除非日後能在南朝人物筆記中找到更多線索。

但總而言之,梁祝為同期人物,並且合葬,目前應該是無法證偽的事實。

所以:「梁山伯為明朝清官,祝英台為北魏女俠,二人不同時期。」這個論調,是個謠言。


Update:內容來源於我之前看過的一個視頻,我是憑著印象然後找了一些資料,不過不敢邀功,感謝@Allan補充視頻地址,原視頻作者是C.G.P Grey,地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sYzfKiIWN4g(需要翻牆)

視頻中還有兩個歷史上的misconception,分別是Roman Vomit和哥倫布的地圓說之爭

——————————————————————————————————————

今天複習實在是複習不下去了,看到這個問題就手癢了,果斷回來答了~

我選取的這幾個都是歷史上比較聞名的,而我也儘可能從靠譜的來源搜集資料,有錯誤的話還請諒解,歡迎指出~

1. 維京人的頭盔

在大家的印象里維京人(Viking)是否都是這樣?

或者這樣?

或者這樣?

受到小說/遊戲/插畫等等的影響,我過去也認為這就是維京人的經典形象。

受到小說/遊戲/插畫等等的影響,我過去也認為這就是維京人的經典形象。

似乎沒有什麼不妥嘛。

但是我們來看看考古發現中的維京人的帽子,它們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等等,似乎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沒掉了。。沒錯,就是那兩隻角(horns)!事實上至今還沒有發現一頂帶著角的維京人的頭盔。


想想也是,在作戰中實在沒有比在頭盔上加兩隻角更傻X的設計了,敵人可以很輕易地用武器通過角挑掉你的帽子。你說用繩子固定在頭上?那麼敵人可以很輕易地通過抓住角讓你摔倒= =

那為什麼會有這兩隻角呢?出處已不可考,我猜應該是那人覺得下面這樣的帽子實在是太傻了,加上兩隻角會帥氣一點,恩,我也是這麼覺得的。

2. 拿破崙是矮子

拿破崙(Napoléon)的身高據說是157cm,因此也有很多人稱他為矮個子偉人,經常與鄧小平拿來比較,甚至還有所謂的拿破崙名言一句:」我的個子是比你們矮,但如果你們因此而蔑視我的話,我將馬上砍下你們的頭,消滅這個差別「,不知道有木有人以前寫作文的時候還把這個寫進去的= =

這個還是有漫畫~

這個還是有漫畫~

拿破崙的身高確實是5 foot 2 inches,但是,我們要注意這裡的「inch」指的是French inch,而French inch是要比English inch長的!如果轉換成English inch,他的身高應該是5 foot 7 inches,也就是170cm左右,在19世紀早期的法國應該是中等甚至中等偏上的身高,雖然拿破崙的外號叫做 Le Petit Caporel(小士兵),但那是愛稱,而不是嘲笑= =


所以再也不要拿身高嘲笑拿破崙了啦O(∩_∩)O

特意去翻了一下維基百科,還看到了下面一句:「Confusion about his height also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ench pouce and British inch—2.71 and 2.54 cm respectively; he was about 1.7m tall, average height for the period.」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poleon


3. Lady Godiva裸身騎馬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11世紀英國考文垂地區的領主夫人Lady Godiva,為了請求她丈夫免除考文垂地區人民的賦稅,甘願裸身騎馬穿行該鎮。這是考文垂市一個非常著名的傳說故事,考文垂的市徽就是以這個傳說為圖案的:


至於為什麼這個傳說是假的,簡而言之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兩點:
1. 儘管歷史上確實有Lady Godiva這個人,但是卻沒有史料記載過這個故事。
2. 更致命的一點是,在Our Legal Heritage一書中提到:"The Countess held Coventry. There are five hides. The arable employs 20 ploughs and there are 3 demsne and 7 Bondmen. There are 50 Villeins and 12 Borders (peasants), with 20 ploughs. A mill pays 3 shillings a year. There is woodland, 2 miles long and the same broad」 我們只需要看第一句就好了:伯爵夫人擁有考文垂(她才是考文垂的領主,這裡的Countess指的就是Lady Godiva),所以她要是對賦稅不爽的話自己減免就好了啊,完全不用裸騎上街嘛!


所以所謂的美女貴婦裸身白馬,悠然穿過市鎮,而千萬人關門閉戶默默祈禱的聖潔場面,估計只是又一個作家宅男的YY罷了。。Orz

更詳細的說明在這篇博文裡面有提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0n6sa.html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D


以上。


醉了,第一次被舉報,竟然是因為引用不規範。本來想刪呢,後來想想還是別了,畢竟這麼多盆友想看呢!我覺得,只是傳播知識不求抄襲牟利也是一種友善的分享行為,而且還是闢謠。。。


原作者:張嶔

原出處:公眾號我們愛歷史

甲午戰敗以後,清政府賠償日本白銀2.3億兩。經常聽人說清政府的這筆賠款全被日本人拿來辦教育了,有了人才,才讓日本的經濟和國力迅速騰飛。但實際上,這是個謠言。追根溯源,這個謠言,還是來自於電視劇《走向共和》里的一段情節。當時清政府賠兩億兩白銀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建議用這些錢來改善民生,但被日本天皇斷然否決,天皇說:不,用來辦教育!全部!從此以後,「日本人把兩億兩白銀全都用來辦教育」的說法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傳開了。那麼真實的情況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大清朝賠出去的那兩億兩白銀,日本人到底都拿來幹啥了呢?

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幾乎是砸鍋賣鐵,才勉強里外里湊出二點五九億兩白銀,賠給日本。摺合日元三億六千零八十一萬,相當於日本那個時候每年財政收入的4.87倍。對日本來說,確實是個超級大禮包!日本人當然是要拚命地用啦。最大頭的一筆錢,是用來發展海軍的,一口氣扔進去一億三千九百二十六萬日元。就這樣,日本海軍在短短几年間突飛猛進,把俄國艦隊都打趴下了,海軍的規模,長期保持在美國百分之七十的水平上。一直到二戰的時候,還能和美軍在太平洋死磕,其實很有這筆錢的功勞。除此以外, 陸軍也分到了大頭,拿到了五千八百六十萬日元。這之後,對於那些重型軍火,日本一度在國際市場上,瘋狂買買買啊。在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陸軍的重火力還不如清軍,這場戰爭之後,日軍就從歐洲大量採購陸戰重炮。好些重炮一直到二戰諾門坎大戰,派上了大用場。

另外,日本陸軍還用這筆錢,建立了軍火生產線,擴建了鋼鐵廠。這些用在軍備建設上的錢,佔到了賠款總數的84.5%。相比之下,真正對日本20世紀的起飛作用最大的,卻是另一筆錢。當時日本政府決定,撥出中國戰爭賠款中的七千二百六十萬日元,作為準備金,啟動日本貨幣改革,讓日本幣制與國際接軌,實現了金本位制。這件事辦成了意義有多大呢?那是相當大啊。日本政府財政收入不僅暴漲,迅速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引來了大批外國的投資,讓工業發展更加火熱。甲午戰爭結束後,只用了五年的時間,日本的工廠數量,就比甲午戰前增加了一倍,而產量更是增加了整整五倍。

藉助這筆錢,日本還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型。甲午戰爭前,日本經濟的重頭是纖維這類輕工業和加工業。甲午戰爭後的二十年,日本的鐵路、金屬、造船等重工業,還有出口行業,都實力暴漲。一戰前,日本的年工業增長率是14.3%,這種超速增長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經濟奇蹟。如果說甲午戰爭時候的日本,和清朝還是同等級的,那麼正是這筆甲午賠款,幫他們成功脫胎換骨,升級成能跟歐美列強媲美的工業強國。所以到了1915年,日本逼袁世凱簽《二十一條》的時候,袁世凱也想硬頂。他曾問段祺瑞,一旦中日開戰,咱到底能堅持多久。段祺瑞咬咬牙說:最多一個月。袁世凱當場就一頭冷汗:那還是先談吧。這巨大的差距,就是清朝甲午賠款買的單。相比於這些巨額投入,傳說中「拿出全部賠款」辦教育,日本人也不是沒辦。他們拿出甲午賠款中的一千萬日元來發展教育,實際只相當於清朝賠款的2.8%。但也別小看這區區一千萬。日本的教育從此高速發展,帝國大學創立,東京圖書館成了當時亞洲最大的圖書館,各類學校紛紛建立。我們只要看看清末民初,有多少中國人跑到日本去留學,就知道他們的教育在亞洲有多強。而最受益的,還是他們教育的普及。日本從1882年起就計劃普及鄉村小學,可一直苦於沒錢,這下有錢了,立刻拚命砸錢搞,讓全國鄉村都有了學校。日本的學齡前兒童入學率,甲午戰爭前是58%,戰後連年暴增,到中國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的時候,日本小孩的入學率已接近百分之九十九,成為全球第一個消滅文盲的國家。

所以說,一向辦事細緻的日本人,雖然沒有拿全部賠款來辦教育,但是他們把每一分戰爭賠款都花到了正確的地方,得到了該有的成果,這才是國人最該反思與學習的地方。這個道理,在哪個時代,哪個行業,其實都是適用的。


給六小齡童敬禮的猴子的真相。

這照片大家肯定都看過 六小齡童自己說 是他們在張家界(注意)拍戲時,一隻野生的(注意)猴子,主動向他敬禮。這個 一直都被看做六小齡童神演技,特像猴子的證明,廣為傳誦,大眾也是都相信(開講啦視頻:http:

這照片大家肯定都看過 六小齡童自己說 是他們在張家界(注意)拍戲時,一隻野生的(注意)猴子,主動向他敬禮。這個 一直都被看做六小齡童神演技,特像猴子的證明,廣為傳誦,大眾也是都相信(開講啦視頻:http:http://tv.cctv.com/2015/10/02/VIDE1443718815773762.shtml 請看27分鐘處,撒貝南說:野生的,外邊的 六的反映是——沒有否認)

其實呢?是有問題的。,,

其實呢?是有問題的。,,

1地點。明明是河南嵖岈山 但六老師的說法多變。首先是在他多年前的自傳《猴緣》里 他說是張家界——



偶爾在媒體上 又變峨眉山咯。。


六老師自己寫的說的 還有異議嚒?


2更重要的——這猴子不僅不是野生的,而且是經過訓練的,不管見到誰,只要馴養員一喊口令,他都會敬禮的。貼一張圖,是西遊記續集劇組上山時,猴子給劇組所有演員敬禮的照片。(當然了,猴子和六小齡童另外單獨拍了一張,就成了「神話」)這個照片是當時 劇組攝影家張保安拍的 是可靠的 大家不信去他微博看@攝影家張保安


開講啦視頻:http:tv.cctv.com/2015/10/02/VIDE1443718815773762.shtml 請看27分鐘處,撒貝南說:野生的,外邊的 六的反映是——沒有否認(說明一下 六參加過2次開講啦 其他二個答主列出的是他另一次 但那一次他也沒承認這是馴養的)
這個視頻出自,謝謝 @楊帆 童鞋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謠言八卦? - 楊帆的回答

嗯這就是事實
問題是有些人 知道真相了了 還不承認,或者樂意活在他所謂的童年美好記憶里。。。我們把事實擺出來了 可有的人要麼視而不見 要麼變著法開脫 那我們就么辦法啦~

有人說了 他或許不知道猴子是給誰都敬禮的?這樣說的 你是不是有點可笑了?全劇組都知道的事 他第一主演不知道?那 既然知道 猴子給他敬禮就沒什麼好炫耀的 老拿這個說事就不太好了吧

嗯 本身也還算個挺有趣的事 可他去學校開講座 老把這件事講得很玄 說是無意中拍下的。。。這怎麼解釋呢?

在這兒 統一回復一下六小齡童的粉絲們 他的孫悟空貢獻 演技,這是一回事。他的人品 作為 說的話 是另一回事。別混了一起了 我也認為他的孫悟空很經典優秀 可是很多事和話做的 真的不怎麼樣。那些說什麼一件小事何必計較啦 演好了孫悟空別的都無所謂啦 童年記憶不要破壞啦 這些人你們和我追求不一樣 我只想要truth 虛假的回憶 童年記憶要他幹什麼呢?你們就這麼沒有了解和接受 真相的勇氣嘛 ??

想知道更多六老師的事兒 可以看這咯如何看待六小齡童主編的《西遊記》刪減原著「糟粕、迷信」內容一事?六小齡童究竟做了什麼引起大家如此不滿? - NE惡靈的回答

===========================我叫分割線咯(^o^)/~==============================
這兩天除了@宋洋 還有個仁兄 @crazy fool 專門寫答案反駁我。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謠言八卦? - crazy fool 的回答 也好 在這說一下我的全部觀點
1這兩天對某些不同意見的 拉黑 是我不對 這個我 道歉
2我觀點的核心 是最後那張猴子給所有人敬禮的照片。照片 是真的 六也知道 可從來沒對大眾說過 而是一直只拿自己那張出來 給大家造成一種「猴子只給我六小齡童敬禮」的印象。這不是騙人 不是欺世盜名又是啥咯?你告訴我?地點問題 我也把他的各種說法列出來了 麻煩你回答一下我這兩個問題 地點和照片
3我從頭到尾只就照片這個事來說 我的目的只是想讓大眾知道真相 僅此而已 既沒有否定他的藝術上成就 也沒否認他整個人品 那些說我戴有色眼睛 把他缺點無限放大的仁兄 我想問問 到底是誰把事兒誇大了?我就事論事 有些人非要說我上升到否定他全部。。好像 誇大其詞 聳人聽聞的是你們這些人才對吧?

所以 再說一遍 我的主要證據是最後的照片 想反駁就針對他 針對證據自身。避重就輕 有意識忽視我證據 的這種的做法 實在不太好
我也沒把六老師說的一無是處 別動不動誇大其詞 。 另外 有事說事就好 像那位@crazy fool仁兄似得 一上來就給別人冠上洋洋得意、嘴臉, 抱著放大鏡,狂妄 這樣一堆這種的貶義詞 實在是不太好。。

對照片 我看法是——猴子不是給他一個敬禮的 所以敬禮照片說明不了啥 。六老師正確做法 要麼是壓根別拿這個說事 要麼把兩張照片都拿出來給大眾看。只拿一張給他敬禮的 給人造成他神演技的印有象 那隻能說他是有意識掩蓋事實真相

(3.11更新)昨天六老師最新微博 仍然以這照片為傲。。 用的仍然是鐵鏈p調的。。。。


2008年的中國誕生了一個特別經典的謠言,歷史上非常滑稽而可悲的一幕:當年汶川捐款最多的文體界人物周杰倫被造謠一分未捐,這個謠言當時布滿空間、貼吧各大社交網路
當時寫這篇的時候,謠言還在日常一般四處傳播,不久之後,傑威爾首次上訴,感謝《人民日報》9.18發微博支持周董闢謠,現在朝陽區法院已審理完畢,真相徹底大白簡直大快人心!
事情的整個過程也是相當經典的案例
A新聞:汶川地震,周杰倫捐款50萬。
B君:什麼?周杰倫這麼有錢,才給汶川捐了5萬。
C君:你聽說了嗎?汶川地震,周杰倫一分錢也沒捐,還說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呢!
事實:周杰倫捐了50萬+100萬+3000萬(重慶演唱會票房+募捐收入)=3000萬+,創文娛明星個人捐款之最。

  • 相關證據



第三屆「四川依然美麗」公益活動最具愛心藝人提名:3000萬+
重慶衛視新聞聯播5月24日重慶周杰倫抗震救災慈善演唱會報道歌迷募捐305.66萬
深圳衛視新聞聯播周杰倫重慶舉辦賑災演唱會 捐款超過3000萬
註:捐款分為個人名義捐款250萬+演唱會票房收入2000餘萬+現場歌迷募捐300餘萬,個人名義捐款為周杰倫直接捐款,演唱會票房收入屬於周杰倫所屬與控股的唱片公司傑威爾共同捐款,因此排除類似於慈善基金的歌迷群體募捐均可視為「周杰倫」所捐,其中最早的50萬用於梁平小學的重建與遇難學生家庭資助。


五年之後,傑威爾公司才發聲明函正式公開闢謠

五年之後,傑威爾公司才發聲明函正式公開闢謠

  • 杰威爾音樂

2008年汶川地震,網路上又傳出眾明星紛紛慷慨解囊之時,周杰倫只施捨災民5萬元的虛構謠言。經紀公司表示,事實上,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周杰倫於第一時間透過公司向災區捐出了50萬元人民幣。雖然由於工作原因沒有辦法親赴災區探望災民,但他立即決定將自己在重慶舉辦的個唱活動,改為號召抗震救災的慈善募捐演唱會。在此慈善演唱會中,杰倫先帶頭以個人名義再捐款100萬元人民幣,並將整場演出募集所得近3000萬人民幣悉數捐出。2013年雅安地震當日,周杰倫又在第一時間捐出100萬人民幣用於賑災救助之用。
經紀公司表示,所有的捐款他們都有相關憑證,只不過周杰倫本人一直希望低調處理,所以他們刻意沒有去渲染捐款金額,但如今反被人虛構,不得已才作出回應。
2013年4月,周杰倫北大演講再次提到這件事。
對於捐款,周杰倫說:「有的明星捐款會選擇高調的方式,而有的會選擇低調處理,而此時應是大家一同關注災情,看看自己是否也能貢獻力量的時候,而不應該模糊焦點,去關注哪些明星捐款、捐了多少這些事情。我也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希望能夠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災後重建才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至今還記得當年我在十八線縣城初中下課時聽同學說這個謠言時的情景,雖然有些不相信,但印象難以抹去,因此路人粉轉輕微黑,長大後才發現當年的自己果然還有些幼稚,可驚嘆的是六年之後我在我老爹的朋友圈又看到了這個謠言。還拉上華仔一捧一黑,我老爹可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自由作家也相信,有些不可思議......我所表達不是人們都會相信,當然只有一小部分會深信不疑,大部分會因為該謠言對周產生先天厭惡,甚至比如做這些好事也要被說為了某些目的。

至今還記得當年我在十八線縣城初中下課時聽同學說這個謠言時的情景,雖然有些不相信,但印象難以抹去,因此路人粉轉輕微黑,長大後才發現當年的自己果然還有些幼稚,可驚嘆的是六年之後我在我老爹的朋友圈又看到了這個謠言。還拉上華仔一捧一黑,我老爹可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自由作家也相信,有些不可思議......我所表達不是人們都會相信,當然只有一小部分會深信不疑,大部分會因為該謠言對周產生先天厭惡,甚至比如做這些好事也要被說為了某些目的。


日本人?台灣人?中國人?中國台灣人?不,他是祖籍福建泉州現居台北的中國人!
周杰倫的父親周耀中曾委託TVBS記者代發博客澄清,簡述如下

  • 周耀中的父親原名周贊文,是一名共產黨人,也是福建省永春縣地下文藝社負責人,因追捕暗殺逃亡台灣。
  • 取名耀中,一方面是因為耀字輩,另一方面就是希望一天能光耀中華。
  • 周杰倫是一個很愛國的孩子,他爺爺在他小的時候經常給他講一些戰爭年代的故事,所以杰倫小時候對舞刀弄槍也很感興趣,從小的這些性格也就了他現在的曲風。(東亞病夫的招牌,已被我一腳踢開,哼喝哈兮《雙截棍》)
  • 杰倫的爺爺是福建人,他當然也是中國人。

杰威爾音樂
自2006年起,網路論壇屢屢爆出有關周杰倫身份的謠言,並立刻在互聯網上掀起一番狂轟亂炸,標題更被放大為「周杰倫自稱日本人後裔」。
杰威爾音樂表示,眾所周知,周杰倫十幾年來最堅持的音樂風格就是「中國風」,從《菊花台》到《青花瓷》再到《煙花易冷》,周杰倫始終堅信華人音樂無可取代的魅力與影響力,就連面對日益瘋狂的韓流追星,周董也曾站出來呼籲大家多多支持華語音樂。


對於「日本人後裔」一說,周杰倫本人和經紀公司都表示這種毫無根據的編造太過荒誕,更不可能在媒體面前「自稱」。經紀公司表示,他們本以為沒有事實依據,可輕易揭穿的事情,並不需要作出多餘澄清,但沒想到卻被那些不明就裡的人在網路上瘋狂轉發。
周杰倫
周杰倫上過4次CCTV春晚,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起正式任為「中國禁毒宣傳形象大使」,一直極力推廣華語流行音樂,為中文歌吶喊加油,反而在自己的故土中國台灣被部分民眾劃分為」親大陸藝人「予以指責與歧視。

更新:
聯想起了貌似從上一年起Eason被抹黑為港獨的謠言,在此幫忙闢謠,論據是《非禮》這首歌被指諷刺大陸人是蝗蟲,作詞人小克也曾做過《主旋律》影射現象的藝術探索,對此我的觀點是非禮這首歌諷刺的是「非禮」的人,而不是完完全全的大陸人,是那些非禮的大陸人,不涉及政治,而是正常的地域間的矛盾,例如被黑已久的「河南人」,藝術探索的表達有偏頗無疑,同前。
如何正確看待陳奕迅的《非禮》這首歌? - 音樂


魯迅先生說過,我(真的猛士)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推測中國人的/答主想說,真的庸眾自然是樂意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任何人,天下沒有絕對的黑,絕對的白,絕對的是,絕對的非,但有一桿秤衡量著偽真,善惡。
感嘆如今的Eason、鄧紫棋被黑「港獨,簡直是當年Jay、SHE被黑台獨的翻版,盲從的群眾不知何時能端正?而如今的Jay反而被說成愛國的代表,流傳著「要島不要人,留下周杰倫」的說法,不知這是沉冤昭雪,還是....唉
最後,送...們一記


本文隸屬於 《重新尋找周杰倫·雜篇》如何評價周杰倫? - 范翔宇的回答
范翔宇,娛樂 Not Just for Fun !


【關於南開大學和周恩來。】

在今天天津市南開區的八里台,從南開大學的南門進去,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周恩來總理的漢白玉雕像,底座上鐫刻著周總理說過的一句話:「我是愛南開的。」(如圖)

然而,稍有語感的人就會覺察到,這應該是一句沒有說完的話。事實確實如此。那麼,後半句是什麼呢?有一種說法,是說周總理的這句「我是愛南開的」後面還有這樣的一句:「可是南開不要我了/不愛我了/拋棄我了」云云,理由是周曾經被南開大學開除過。更有甚者,說周恩來根本就沒在南開大學上過,他只上過南開中學,南開大學把這句話放在門口很不厚道。

可以明白無誤地告訴各位:這些都是徹頭徹尾的謠言。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周總理的這句話,後面確實還有半句,但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南開不要我了」,這純屬子虛烏有、惡意毀謗南開和周總理名譽的行徑。另,周總理是南開大學正兒八經的1919年第一屆文科學生,有案可查,有照片為證。

那麼,真實的情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請往下看。

一,問:周恩來只上過南開中學,沒上過南開大學?
真相:周恩來是1919年成立的私立南開大學文科第一屆學生。為肄業。
下圖為私立南開大學開學紀念合影,拍攝於1919年,現藏於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照片中最左上角的就是年輕的周恩來。南開大學成立於1919年10月17日,當時正值五四運動。周恩來作為天津學生領袖當時正在領導學生運動,照畢業照來晚了,所以只能站在邊角。從下往上數第二排,右起第7和9位分別是南開大學創始人、首任校長張壽春(字伯苓)先生,校父嚴修(字范孫)先生。


周恩來進入南開大學的入學註冊表


在南開求學、領導學生運動時的青年周恩來

至於周總理被南開大學開除過,此事確有,但並非出自校方本意。周當時因為領導天津的五四運動所以被捕入獄,出獄後張伯苓、嚴修迫於當局壓力不得已才開除了周和其他幾位學生領袖(放現在也一樣啊,學生進過監獄就是罪犯了,哪個學校敢留?)。但周去歐洲的各種經費都是張嚴二人提供的,包括周加入共產黨後有人勸嚴別再供周了,可嚴不為所動,說「人各有志」,繼續幫助周恩來。之前,嚴修等赴美考察教育,路過日本,就曾與周恩來等南開同學會見,加以鼓勵。這些都可見嚴、張二公對周恩來的器重,可見當時開除周恩來絕非南開官方本意。(另據有知友評論,1936年西安事變後,或許是出於國共二次合作的考慮,南開恢復了周恩來的學籍。)

另外說一下,當時南開學校的中學部和大學部雖然名稱叫「部」,均屬於南開教育系統,但二者是獨立關係,中學並非大學的附屬,大學有自己的附屬中學(反倒是因為中學建立在前,本地人不少人調侃為「南開中學附屬大學」,哈哈)。到了今天,中學隸屬於天津市,而大學為教育部直屬,就更不是一個系統了。

二,問:周恩來的「我是愛南開的」後半句到底是什麼?周恩來當時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真相:後半句並非「南開不要我了/不愛我了/拋棄我了」云云

事情是這樣的:五四運動中,當時被認為是賣國賊的曹汝霖逃往天津,為平息學生的怒火,以一副關心教育的姿態,表示要向南開學校大學部捐獻巨款。作為私立學校,當時的南開學校大學部正在籌措中,資金短缺,所以張伯苓校長準備接受捐款並聘請其為校董。周恩來等南開的學生認為,校董乃一校精神的代表之一,以一個臭名昭著的賣國賊為校董,這讓他們無法接受。張校長當時還和大家幽默地解釋說:「美麗的鮮花,不妨是用糞水澆灌出來的。」意思是雖然這錢不幹凈,但我們可以拿它來興辦教育,做有益的事。但學生領袖們還是覺得問題嚴重,竭力阻止。周恩來給留日南開同學會去信:「南開的事體,我是不願意冒昧的說,冒昧的管的......」「我是愛南開的,可是我看現在的南開趨向,是非要自絕於社會不可了。」

經過周恩來反覆與張伯苓校長的通信勸說以及南開學校全體愛國師生的鬥爭,最後張伯苓校長尊重學生的意見,宣布拒絕了曹的捐款。

【上述內容參見:
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精)》,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梁吉生、 張蘭普:《20世紀中國教育家畫傳:張伯苓畫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05;
薛進文 編:《周恩來與南開》,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唐瀾波 編:《中國教育大家·愛國教育家:張伯苓》,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附錄:周恩來當時的書信:


原話如何,一目了然。何況,綜合全文內容思想及該句語境,所謂「南開不要我了」云云也根本插不進去。因此謠言無疑。
綜上,那所謂的後半句純屬子虛烏有,周總理的後半句話只是表達了一下當時多數南開學生對校方企圖接納軍閥捐款這一行為的不理解,其中不乏一點青年人的年輕氣盛,僅此而已。而且隨著校方的正式拒絕,此事很快就過去了。

所以結論是:
①周畢業於南開中學,肄業於南開大學,他在南開學校的中學部和大學部都是實實在在上過學的。周在南開學校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天津是他的第二故鄉,他對南開有著深厚的感情,建國後曾在百忙之中數次回到南開大學視察,所以「我是愛南開的」用在中學和大學上都可以
②被開除是事實,但並非出於南開大學本意,而是校方在當時嚴酷的環境下萬般無奈下的選擇;
作為深解張伯苓校長和嚴范孫先生的苦心、被張校長稱為「南開最好的學生」、嚴校董稱為「此子日後必為中華之棟樑」的周恩來,「南開不要我了」這種忘恩負義的話,他從未說過。

希望各位無論是不是南開人都不要相信這種無聊無恥的說法,不要以訛傳訛。常言道,誰主張誰舉證,沒有證據就請閉上造謠生事的嘴。胡適說過,不受人惑的最好工具其實就是四個字:「拿證據來!」流言止於智者。筆者謹代表所有南開人致謝。

評論里有人說,真實的這後半句比原來的更難聽,問我是不是高級黑。那我明確回復一下,補充幾點:
1,我不是高級黑。作為南開學子,一邊在南開求學一邊黑自己母校,這種兩面三刀的事兒我干不出來。
2,不管是什麼,好聽不好聽,真實永遠是最重要的。
3,請看完我的答案,不要斷章取義。結合時局、周的書信和他日後和南開的關係來看,當時那樣說完全是出於對南開的愛和擔憂,說得有些激切而已,若非愛之深何來憂之切?當時的言論和愛國青年的年輕氣盛是符合的,沒什麼難聽的。而那句所謂的後半句,淺薄刻露,忘恩負義,才是真正的難聽。
4,還有朋友問關於青年周恩來的其他兩件史實:
①是學武術。此事確有。須知總理絕非文弱君子,而是文武雙全的血性男兒。其師乃武術大師韓慕俠。韓慕俠(1877-1947),天津津南區大韓庄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師,曾先後隨張占魁、應文天等九位師傅習武,編採百家而獨具一幟。1913年至1917年,周恩來在南開中學就讀時,武術大師韓慕俠正在天津開設武館,周恩來遂拜韓為師,學習「形意八卦」。 後來,周恩來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韓慕俠則被聘為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師徒重逢,自是喜出望外,免不了切磋武藝。此時,韓慕俠武功純熟,已成為清末民初七大武林高手之一,和「精武大俠」霍元甲齊名。周恩來再度學藝,受益終身,而韓慕俠對周恩來也十分尊敬,學得不少做人的道理。 武術大師和一代偉人的情誼,也算是20世紀一段不可多得的奇聞佳話了。
②是留學日本而不得志。這也是真的。根據當時各種原始記載、報道,以及周恩來1918年的日記原文,可以得知:1917年,自南開中學畢業後,周恩來當時花費一年半的時間,在日本東京進入東亞預備學校,刻苦努力補習日文,準備報考高等師範,以取得中國政府的官費。但是周恩來兩次入學考試的結果,日文筆試和口語都沒有及格,未被錄取。據當時周恩來日記:

1918年7月3日,早赴一高(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試驗,上午考英文、物理、化學。下午會話、讀方,余會話成績甚劣,更沒有被取望矣。

後來又曾計劃入京都大學政治經濟科選科,但無法實現。其他數十位同學考取了「官費留學」的資格。但是周恩來幾度落榜了。1919年初,周恩來最終失去了在日本留學的希望,只有回國。(回國後應張伯苓邀請,進入私立南開大學,成為南開大學文科第一屆學生)事實表明:周恩來的日語水平,一直沒有達到可以留學日本的基礎要求。應該說,南開中學畢業後留學日本的一段經歷,是周恩來年輕時的一段低谷期,這裡貼幾則他當時的日記,以為佐證:

1918年1月1日

  我今年已經十九歲了,想起從小兒到今,真是一無所成,光陰白過。既無臉見死去的父母於地下,又對不起現在愛我、教我、照顧我的幾位伯父、師長、朋友。……

1月2日

  晨間起來後,我把帶來的母親親筆寫的詩本打開來念了幾遍,焚好了香,靜坐一會兒,覺得心裡非常的難受,那眼淚忍不住的要流下來。……

1月3日

  早晨沒起來的時候,覺得天氣較往常冷的多,越怕冷越懶得起來,一直等到十點多鐘太陽都已上窗了,才忙著穿衣裳起來。想我來日本已經三個多月了,只因為不入學校,預備自由,有時候便學懶了,較起我在南開(中學)時的活潑樣子實在差的多,從今後須要把我這懶病除去方好。

1月23日

  晚間我又拿起梁任公的文集來看,念到「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如狂欲語誰;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幾句詩,我的眼淚快要下來。忽然又想到任公做這詩的時候,不過二十七、八歲,我如今已痴長十九歲,一事無成,學還沒有求到門,竟真正是有愧前輩了。

1月26日

  我們現在來到這裡求學,第一樣事情,就得煉鐵石心腸、鋼硬志氣,不為利動,不為勢屈,才能有效。要是連自己還信不著自己,那就莫如快死為妙。

1月29日

  我想我現在已經來了四個多月了,日文、日語一點兒長進還沒有。眼見著高師考試快到了,要再不加緊用功,不要〈說〉沒有絲毫取的望,就是下場的望,恐怕也沒了。算計時候僅僅剩一個多月了,種種的科學全都要考。……我一個人,除了念書,還有什麼事做呢?用功呀,用功呀!時候不再給我留了!

3月10日

我自從考完了師範後,心裡頭非常的著急,以為7月里考第一高等,功課若不豫備好了,定然沒有取的希望。要打算取上,非從現在起起首用功,斷然沒有把握。

7月3日

早赴一高(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試驗,上午考英文、物理、化學。下午會話、讀方,

余會話成績甚劣,更沒有被取望矣。

我們不難看出,年輕的周恩來,雖有滿心救國救民的壯志,但也絕非事事如意、時時神助的天才,甚至在日語學習方面並無多大天賦。這些,均是明文可查的史料,我們無需為尊者諱。筆者倒是覺得,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有血有肉,有苦有樂,有鬥志也有迷惘的真實的周恩來,這樣的形象比一個高大全的神仙式人物更為可信和勵志:因為他讓我們看到,只要是人,就會有無奈,有挫折。但是面對無奈和挫折,是努力克服不斷奮鬥,還是消極沉淪自暴自棄?或許正是這一點差別,決定了有的人能成為人才甚至棟樑,有的人只能一生平庸。

PS:各種史實板上釘釘,還有這種睜眼說瞎話的人 @jerry hao ,也是沒誰了

那就再重複一遍:

那就再重複一遍:
1919年9月25日,南開大學正式開學(對內稱南開學校大學部),首期招收學生96人。周恩來經嚴修、張伯苓批准免試入文科學習,學籍註冊62號。
20世紀50年代,周總理三次重返母校視察,詳細了解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師生的學習生活,殷切希望「南開在新的時代要有新的校風,有新的教學重點,要保證質量,真正能夠很好地為社會主義服務」。

最後,再次向嚴修、張伯苓、周恩來等為了國家民族的解放獨立而奮鬥終生的先賢們致敬!


愛因斯坦小時候功課經常不及格 。

雖然咱們小時候學到這篇課文的時候倍感勵志,但,這真的是非惡意謠言。

說非惡意,是因為最先為他寫人物傳記的那位神人把德國和瑞士的中小學評分系統給弄擰了[1]:愛因斯坦成績單上有很多 6 分、5 分,這在德國學校的評分系統中屬於比不及格還要差的分數;但在瑞士,6 分是最高分[2]。

這裡貼兩張他的成績單:


[1]: http://de.wikipedia.org/wiki/Albert_Einstein
[2]: http://de.wikipedia.org/wiki/Schulnote#Schweiz


心靈雞湯第一則:哈佛的傲慢和斯坦福的成立

多年以前的一天,一對老夫婦沒有事先邀約,就直接去拜訪哈佛大學的校長。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則穿著布制的便宜西裝。

  校長的秘書在頃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老土根本不可能和哈佛有業務往來。

  老先生輕聲地說:「我們要見校長。」

  秘書很禮貌地回答:「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過了幾個小時,秘書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把他們冷落在一邊,希望他們能夠知難而退,知趣離開。但老夫婦卻固執地一直等在哪裡。

  秘書終於決定通知校長:「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離開。」

  校長不耐煩地同意了,他接待了這對老夫婦。

  女士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書,他喜歡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愉快。但是去年,他因車禍而身亡。我和丈夫希望在校園裡為他留下一個紀念物。」

  校長並沒有被感動,反而覺得十分可笑。粗聲地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就讀過哈佛而後死亡的人建立遺像,這樣不用多久哈佛的校園不就會變得和墓園一樣了嗎?」

  女士說;「不,我們不是要樹立一座遺像,我們是想捐一棟大樓給哈佛。」

  校長再次審視了一下老夫婦身上破舊的衣裝,然後吐了口氣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我們學校的建築物價值超過750萬美元。」

  這時,這位女士沉默了。校長終於如願以償,可以把他們打發走了。

  這位女士轉身向他的丈夫說:「只要750萬就可以建一所大學?那我們為什麼不建一所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

  於是,就這樣,斯坦福夫婦(Mr.andMrs.Standford)離開了哈佛,來到加州,成立了斯坦福(Standford University)大學。


  故事講完了,結論就是,無論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地位多麼崇高,都應該保持謙卑的態度,不能傲慢更不能偏見……


……現在進入找硬傷打臉時間……


首先就是對哈佛這麼黑真的好嗎?光說秘書傲慢就算了,畢竟不算主要人物,但是作者強行把市井中的短視、勢利眼光強加給哈佛校長,作為世界一流的頂級學府,培養出無數精英的殿堂,其掌門人竟然是如此鼠目寸光之輩,完全不敢相信好嗎?……


其次斯坦福夫婦這麼有錢,為什麼要非得穿得破破爛爛才去會見哈佛校長?如此重要的場合我還就不預約,是不是有錢人就是這麼沒禮貌……但是交流的過程那麼彬彬有禮,還平靜地面對秘書的搪塞等待了幾個小時,是有錢人時間也多對吧,現在就倉廩實而知禮節了?這對夫婦該不是人格分裂吧?……


真實情況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斯坦福夫婦何許人也:利蘭·斯坦福,美國鍍金時代十大財閥之一,靠修建鐵路發家致富,還經營著馬匹、金礦等產業,1861年任加州第一任州長,當選過國會參議員,算是一個政商複合型人才。就是下面的這位啦,是不是一股霸道總裁的風範?(文章中硬是被黑成了一個只靠老婆交流的悶葫蘆……)


而故事中的老婦人簡·斯坦福是斯坦福先生的妻子,他們老來得子,也就是故事中十分喜愛哈佛的小斯坦福。雖然實際上小斯坦福雖然受到斯坦福夫婦的精心培養,長大以後也有極大的可能性進入哈佛就讀,但是不幸的他十五歲是在旅途中高燒不退,匆匆離世,就更別提就讀哈佛了。


  小斯坦福的死讓斯坦福夫婦悲痛欲絕,他們明白辛苦積累的家產後繼無人了,於是決定捐出巨款,在加州建立機構,以獨子的名字將其命名,用以教育加州的青少年,還說了一句名言:「加州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大愛無疆啊……)


  而斯坦福夫婦在建立大學、技術學院還是博物館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由於了解到美國東北優越的文化環境,他們專程到東北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等地尋訪學者,徵求意見。在哈佛大學時,校長查爾斯·艾略特(Charles W. Eliot)建議他們建一所大學,所需投資大約500萬美元(約合現在1.2億美元,當年的物價真低……)這才有了這個心靈雞湯的故事。


他就是當時的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艾略特,美國著名教育家,從1869年直到1909年退休,任職哈佛大學校長長達四十年,也是迄今為止哈佛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他任職期間主張自認科學和與人文科學並重,強調選修課與全面教育,提高入學標準,終於使哈佛成為著名學府,使得其他學校爭相效仿。(然而在故事裡他被黑的體無完膚,道德不行、眼光不行、運氣不好……)


  順帶一提,艾略特先生教書育人真的有一套,下面這位是他的兒子,也叫查爾斯·艾略特,也曾求學於哈佛,在美國也是鼎鼎大名,被譽為「美國都市公園系統之父」。哈佛大學景觀設計系衍生出的區域規劃專業,也正是歸於他的努力成果。


說回這個故事的最終結局吧:斯坦福夫婦在認真考慮學者們的意見後,終於決定出資250萬美元,在舊金山以南約50公里的一個叫做帕拉阿圖的原始森林裡開墾校園。經過六年的建設,1891年斯坦福大學正式開學,第一年一共有555名學生和15名教職員。在斯坦福大學的發展過程中,斯坦福夫婦一共拿出了近4000萬美元投資,遠遠超過了故事裡的750萬美元……


今天的斯坦福大學佔地35平方公里,已經是美國面積第二大的大學,與哈佛大學並列成為美國東西兩端的學府重鎮。它培養了眾多高科技產品的領導者和極具創業精神的人才,谷歌、雅虎、惠普、思科等著名公司得創辦人來自於此。高科技產業鼎鼎大名的「矽谷」也正發源於此,它與斯坦福大學的騰飛息息相關,但那已經是另一個故事了。


…………………………………………………………………………………………………

心靈雞湯第二則:凌晨四點半的哈佛大學圖書館


相信大家對今天的雞湯已經是耳熟能詳,但咱們還是先上圖,接好咯


怎麼樣,印象深刻吧……不知道的同學看小圖可能會以為是哪個爆滿的網吧……但這配圖就是那大名鼎鼎、人所公知的雞湯文——哈佛大學四點半。


故事是這樣的 :「哈佛,每個學子心目中最高的學院殿堂。作為世界一流學府,哈佛大學培養了許多名人,他們中有8位美國總統、40位諾貝爾獎得主、30普利策獎得主以及各行各業的精英。到了哈佛你就會知道,真正的精英並不是天才,而是付出了更多努力的人。


  哈佛大學佔地154公頃,沒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只有隨處可見的用新英格蘭紅磚建築的圖書館。當你走進美麗的哈佛校園,置身於晨曦中,只見湖邊、路邊,許多學子正在聚精會神地晨讀著;當你走進藏書逾千萬冊的哈佛大學圖書館,只見每間閱覽室都燈火通明,每個座位上都坐著認真看書的學子,他們沒穿華麗的服裝,更不見四處遊盪,有的只是匆匆的腳步,堅實地寫下人生的篇章。


  英國一家電視台曾做過一期題為《凌晨四點半》的專題節目,內容講的是,在一個普通的凌晨四點半,哈佛圖書館內,已經坐滿了靜靜看書、認真做筆記、積極思考問題的哈佛學子……」


  好了好了……原文就到這裡吧……以上的文字加配圖槽點太多我已經快要陣亡了……


……下面就讓我們愉快地開始打臉時間……


首先,據親身在哈佛學習的童鞋所提供的內部消息,先來看看哈佛大學的圖書館到底是怎麼樣的配置:哈佛大學百餘個圖書館(確實多……),只有一個lamont library通宵開放,而且僅限於考試周,以下是屬於它的真實的凌晨四點半……


可見圖上的這一位同學還是十分刻苦的嘛……不過對比一下之前那跟網吧似的情景……差距不是一點點大啊……確定不是那BBC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雇的一手好演員?……說好的「已經坐滿了靜靜看書、認真做筆記、積極思考問題的哈佛學子」呢?


以下還有哈佛圖書館的二十條箴言,配合前文雞湯一起食用,風味更佳,堅持若干個療程,效果更加明顯:


  "究竟是什麼讓哈佛的學子有了這樣堅定的信念,這樣勤奮努力的學習呢?哈佛圖書館上的20條訓言似乎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卻發人深省。


1、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2、我荒廢的今日,正式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4、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6、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都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

9、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的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

11、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時間在流逝。

13、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14、狗一樣的學、紳士一樣的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19、即使現在,對手也在不停地翻動書頁。

20、沒有艱辛,便無所獲。


是不是好勵志好簡潔好受用……可惜,這些好像很有道理的箴言並不是掛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壁上。真相揭露於2011年11月,哈佛大學圖書館管理員Deborah Kelley-Millburn在Ask a Librarian上證實了這句話:「已經有很多人就圖書館箴言的問題詢問過我們。我想,這是一個在互聯網上流傳的民間傳說。我們哈佛大學裡的各家圖書館都沒有這類訓言。」


  好奇心大開的主頁君追本溯源:這些箴言最早於2008年3月發佈於《讀者》(萬惡之源……)的《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文,作者署名「愛誰誰」(這名字就很能說明問題……)


同年6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了《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書,作者丹尼·馮,他很用心地將訓言翻譯出了英文版,雖然版本不同、語病很多,但經過多年的流傳還是著實火了一把, 「教育」了祖國大地數以萬計的學子們。然後,當人們向丹尼·馮追溯真相時,他十分大方地承認:「我沒有讀過哈佛,這些都是我編的……」


  好了,忘掉這些雞湯吧,哈佛大學的四點半,正常的學生一般都在安靜地睡覺,根據在哈佛童鞋的回憶,進入哈佛商學院的第一個月,就有學生因為熬夜而在課堂上睡覺。教授看到這樣的情況,嚴肅地告誡了他們,寧可少讀一些書頁,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保證聽課的質量。


所以,同學們在該休息的時候還是請好好休息~


一個優秀的大學,不只是單純追求學術成績的優越,同時也要保持高超的綜合水平,要知道,哈佛大學培養的是全方位的人才,而不是單純的學霸。看看哈佛大學的那些優秀校友們,他們閃光點更多的都體現在學生活動、社會實踐和校園生活當中:


美國總統小布希:哈佛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長於學生會活動與棒球。


林書豪:NBA球員,哈佛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是校籃球隊主力。


下面這哥們倒是真的凌晨四點半都在學習,不過他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輟學了……


在哈佛,學習並不是一切,哈佛的理念就是要求你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後,能夠暫時地完全忘記它們,像投入工作那樣投入玩耍,盡情地放鬆。的確,在你盡心休閑的時候,所得到的體力和精力的恢復會為你下一階段的奮鬥增添無窮的動力。所以,在前進的路上,你不僅要勤奮努力,更要學會放鬆。


所以,請忘掉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四點半吧,你需要的,應該是享受自己人生中的每一秒。


每到國內各大城市發生內澇,總有一則與德國有關的都市傳說在微博和朋友圈流傳:青島很少發生城市內澇,因為青島有百年前德國殖民時期建造的下水道系統。

這則故事裡還有一個極具感染力的細節:德國人為了以後方便更換零件,還在下水道里配置了備件齊全的小倉庫(也有的版本是油紙包)。100年後,中國人還能聯繫到當年的企業,而他們也「不負眾望」地告訴了中國人備件的位置。


  • 德國建造的下水道系統現存不到3公里 / 視覺中國

在很多中國人看來,這麼嚴謹的事情,肯定是德國人乾的。然而,事實是,青島之所以很少有內澇,跟德國人的下水道沒有任何關係。

德國殖民青島期間,大概修建了80公里的下水道,但經過近百年的更迭,如今只剩下了不到3公里,僅占青島下水道總長近3000公里的千分之一。

事實上,青島少有內澇,主要是地形有利。青島市西高東低,三面臨海,洪水很容易順勢排入海洋。當然,青島確實借鑒了德國的下水道排水設計理念,但這與德國製造完全是兩碼事。

至於極具細節美感的配件包裹,不僅出現在了青島下水道,也在蘭州的中山鐵橋上重新演繹。

2014年,蘭州市的官方微博 @微博蘭州 發布一條微博,稱「2007年距鐵橋一百歲時,蘭州市政府收到來自該橋的德國設計師的家族的一封信和郵包,稱該橋的設計使用年限已到,提醒城市管理部門維護保養,郵包里是部分維修配件樣品。」


  • 蘭州中山橋至今屹立不倒,但不只是德國人的功勞 / Wikipedia

如果不是謠言的話,這似乎是德國人嚴謹的完美鐵證。然而,中山鐵橋建於1907年,設計使用年限是80年。如果德國人真的那麼嚴謹,也應該是在1987年把配件送到。當然,1987年是不可能送到的,因為承建鐵橋的德國企業早在1946年就已經不存在了。而蘭州的中山鐵橋在1949年之後也經歷過數次加固維修,壓根不需要什麼「維修配件樣品」。

這兩則都市傳說流傳甚廣的重要原因是,德國製造的嚴謹在中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對很多中國人來說,Made in Germany 毫無疑問是品質與工匠精神的象徵。


微信搜索關注「浪潮工作室」,帶你破解更多鮮為人知的都市傳說!

http://weixin.qq.com/r/6zo1LZzEaMEXrdhO92-5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於猴子給六小齡童敬禮那個問題,我也想寫幾句。主要是截了幾張圖發過來。
順便。。。加一個知乎問題鏈接,專門針對六小齡童的問題。如何看待六小齡童主編的《西遊記》刪減原著「糟粕、迷信」內容一事?六小齡童究竟做了什麼引起大家如此不滿? - 如何評價 X

首先,圖來源是央視的節目《開講啦》。
六小齡童實際上上了兩次這個節目,一次是20141101 六小齡童:每個人都是「孫行者」
《開講啦》 20141101 六小齡童:每個人都是「孫行者」_CCTV節目官網-CCTV-1_央視網(cctv.com)
相關截圖如下:

這張被說成六小齡童承認這不是野猴子,然而看他的回答...

這張被說成六小齡童承認這不是野猴子,然而看他的回答...

唔,這叫承認了不是野猴子...呵呵...

唔,這叫承認了不是野猴子...呵呵...


第二次上節目是在20151001 六小齡童:我和我的祖國
《開講啦》 20151001 六小齡童:我和我的祖國_CCTV節目官網-CCTV-1_央視網(cctv.com)
相關截圖如下:

哦 說好的承認是家養的呢...

哦 說好的承認是家養的呢...

那兩個答案撕逼,尤其後一個答案截圖和前邊答案根本不是一集,所以有一定的誤會,然而兩集都沒有明確說這個猴子是人工養的啊,都在說是野生的啊。有疑惑可以自己去看相關視頻,而不是只看截圖。

另外,關於這個說法,六小齡童參加的節目相對劇組其他人多很多,而他的言論也有部分前後矛盾的地方。可能之前他說這個不是野生的,後來又說是野生的。那麼,為什麼要承認是野生的呢?


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

實際上少了一個奮字,境界也就不同了。

原文是奮鬥之勉: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8341部隊,是聽了某某道長的話,預示著他活了83歲,執政41年。

實際上。

張耀祠回憶組建8341部隊 解密代號8341由來
我們向中央軍委總參謀部作了報告。按編製序列,中央警衛團的代號為8341部隊。機關對外聯繫工作,幹部、戰士寫家信與親朋、好友通信往來,都用8341部隊的代號,不用中央警衛團的番號對外,以利保密。
8341部隊的代號就是這樣來的,而並非像社會上傳說的那樣神,說什麼「開國大典後,毛澤東派人訪老道,老道寫了『8341』四個字,毛澤東不詳其意,就把它作為自己警衛部隊的番號。直到毛澤東逝世後,人們才發現,原來這個數字有兩個預示,一個預示毛澤東活到83歲,一個預示毛澤東在位41年。」細一推算,毛澤東確已活到83歲,從遵義會議到毛澤東去世也是41年。如果把「8341」這個代號分為兩個數字來理解,純粹是一個巧合,絕不是什麼老道的靈驗。毛澤東壓根兒就沒有派什麼人去訪過什麼老道。
8341部隊的建制是歸中央軍委總參謀部領導,警衛任務是歸中央公安部九局領導,時任中央公安部部長的是羅瑞卿。

毛主席的稿費高達一億三千多萬元

實際上呢?

「毛主席的稿費高達一億三千多萬元」,這太離譜了!我給毛主席管家的那12年,主要是管他的工資和全家的開銷,包括負責每天為他買菜,但他的稿費我沒有管過。管他稿費的,是個名叫鄭長秋的同志,今年82歲了。他從1952年9月直到1986年離休,一直在中央辦公廳專職負責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別財務,叫「中辦特會室」。出納為老紅軍戰士鍾子山,專職保存財務票據。對毛主席稿費的收入、支出及究竟有多少,他們最有發言權。他們非常準確地告訴我,到毛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為止,即老人家臨終前全部稿費共計為124萬元人民幣。到1983年底,鄭長秋退休前轉交下任時,毛主席的全部稿費共計為157萬多元。原因是存款利息上調了,稿費比原來多出了33萬。

毛澤東逝世前最後一句話是我很難受,叫醫生來。

甚至看到另外一個加工版本,又加了幾個字,我很難受,快叫醫生來救我。

實際上呢?

1975年11月初的一天上午,孟錦雲建議毛澤東多找幾個護理人員護理他,省得老是顯得那麼靜。毛澤東馬上回答說:
  「靜有靜的好處,動有動的麻煩。還是那句老話,甘蔗難得兩頭甜嘛。」
  孟錦雲看到毛澤東似睡非睡地靠在沙發上,就問他說:
  「主席,您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毛澤東說:
  「要說不舒服,這段時間是天天不舒服。許多事情,身不由己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看來,我的本錢已不多啰。」
  毛澤東沉默了十幾分鐘後,突然對孟錦雲說:
  「我的家鄉有句俗話,叫做甘蔗沒得兩頭甜,世上的美事難兩全。」

PS:還是孟錦雲詢問的,回答更是幽默的表達。

後來,尼克松對毛澤東接待他的情景作了這樣的描述:
  「1976年我再度來中國訪問時,毛澤東的健康狀況已嚴重惡化了。他的話語聽起來像是一些單音組成的嘟噥聲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樣敏捷、深邃。我說的話他全能聽懂。但當他想回答時,就說不出話來了。他以為翻譯聽不懂他的話,就不耐煩地抓起一個本子,寫出他的論點。看到他的這種情況,我感到十分難受。無論別人怎樣看待毛澤東,誰也不能否認他已經戰鬥到最後一息了。」
  「由於帕金森氏病的侵襲,毛澤東的行動當時已很困難。他不再是體魄健壯的人了。這位82歲的、步履蹣跚的農民,現在變成了一個拖著步子的老人。毛澤東像晚年的丘吉爾那樣,仍舊非常自尊。我們談話結束時,他的秘書們把他從椅子上扶起來,讓他和我一起朝大門走去。但是,當電視鏡頭聚光燈對著我們,要錄下我和他最後握手的鏡頭時,毛澤東推開他的助手,獨自站在門口和我們告別。」
  此一時期,毛澤東的許多話,的確連翻譯都聽不懂了,他們有時求助於護士,有時連護士也聽不懂,「這時,就會找來毛澤東的生活秘書張玉鳳來聽清他說的話。」
  據張玉鳳回憶說:「他講話困難,只能從喉嚨里發出一些含混不清的聲音字句。由於長時間在他身邊工作,我還能聽懂主席的話。每當主席同其他領導同志談話時,我就得在場,學說一遍。但到了他講話、發音極不清楚時,我只能從他的口形和表請來揣摩,獲得他點頭認可。當主席的話語障礙到了最嚴重的地步時,他老人家只好用筆寫出他的所思所想了。後來,主席的行動已經很困難,兩條腿不能走路。」

已經在很早就要用寫字表達所想,和要熟悉他說話的人在旁邊翻譯,但是身體難受,待命的醫生和工作人員,一看他身體反應和表情就知道嘛,還用他說嘛。

1976年 9月8日,經過搶救剛剛蘇醒的毛澤東頭腦很清醒,突然思索起日本大選的事。他張著嘴,喉嚨里發出微弱的聲音,像是在說什麼,可是工作人員誰也聽不明白。毛澤東顯得有些著急。有人連忙從床邊抓起硬紙板和鉛筆,把鉛筆塞到他手裡,把硬紙板舉到他面前。毛澤東用顫抖的手艱難地握著鉛筆,在上面畫了3個道,就再也寫不動了過了一會兒,他那握著鉛筆的手慢慢地抬起來,非常吃力地在木製的床頭上輕輕點了3下。
「主席說的話是和『三木』有關吧?」
  於是就輕聲問道:
  「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關三木的消息?」
  毛澤東的頭微微點了點,動作小得幾乎看不出來。工作人員馬上找來了有關三木武夫參加大選的材料。毛澤東露出了滿意的神態。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只看了幾分鐘,就又昏迷過去了。
至此,毛澤東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仍然以最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搏鬥,與死神較量。每當毛澤東上下肢插上靜脈輸液導管,胸部安有心電監護導線,鼻子里插著鼻飼管時,他還要讓醫務人員用手托著書或文件給他看。他在如此困難、極度痛苦的情況下,看文件、看書多達11次,共計兩個小時又50分鐘。

實際上已經說不出話,連寫字都不具備了,難不難受,醫生看機器和微表情就能看出來了。

而且在逝世前的一個月里還記錄了這麼一次搶救。

毛澤東的心臟病又一次發作。中央決定由北京、阜外、三0一、三0五等醫院選派醫學專家和專業護理人員組成醫療小組。這個醫療小組的組成人員有:李志綏、陶壽淇、吳潔、陶桓樂、周光裕、方圻、王新德、翟樹職、潘屏南、朱永壽、薛世文、姜泗長等。
  毛澤東忍受著巨大的病痛,總是用淡淡的微笑寬慰著身邊的工作人員,用幽默的言談來驅散醫務人員的緊張和擔憂。他說:
  「我沒有什麼感覺,不要緊,慢慢來。」

他不喜歡打針吃藥,他喜歡靠自身的抵抗力戰勝疾病,有一次甚至在發燒,他也沒跟工作人員說,還是工作人員摸額頭才發現的,發現後他自己還哈哈大笑,連治白內障,跟醫生為開刀這個問題長達一年多的拉鋸戰,他在還能稍微看清的時候,自己掏錢把書的字體放大,還有放大鏡的倍數加大也不願意開刀。


樓上各位舉的謠言很多都是只有幾十幾百年的,或是一直沒什麼有力度闢謠的。這裡我舉一個謠言,歷經兩千年之久,歷朝歷代都有著名公眾人物闢謠然並卵用的:守宮砂。

從漢代開始,可用守宮砂檢驗女性貞潔的謠言開始在社會上流傳。東晉張華《博物志》的記載:「蜥蜴或名蝘蜒,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擣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傳雲,東方朔奏漢武帝試之,有驗。」

這個謠言一開始只被當成是街頭巷尾的奇聞異事,並沒有多少人真當回事。但是到了宋代,守宮砂的謠言開始大範圍流傳,並被一部分人應用到妻妾身上,於是很快就出事了:一個叫林宓的人因為點在小妾臂上的守宮砂消失認為她與人私通,遂將其逼死。前來斷案的開封府做了個實驗,找來三名女性點上守宮砂檢驗其是否真的有效果,結果可想而知,這種所謂的驗貞功效完全是子虛烏有,於是林宓也被治罪,同時官府向天下廣泛宣告「守宮砂」的效用純屬謠言。

……然而還是沒有什麼用,守宮砂的謠言繼續頑強地散播著。實際上早在唐代,唐本草的編撰者蘇恭就明確指出過守宮砂一事「謬說也」。但是權威們屢次的闢謠在民間並不被接受。以至於到了明代,李時珍雖然明確驗證了當時社會上所流傳的幾種守宮砂配方統統都沒有實際效果,但是由於此時民間對於守宮砂的推崇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於是他只好在《本草綱目》里寫道:也許歷史上曾經存在過有效的守宮砂配方,但是早已經失傳了,所以殘留到明代的配方才沒有一個是正確的。


最近的一件經歷,讓我相信,謠言不單單是大眾因為不專業在自發傳播,有時候還可能有某些人具有目的性的惡意製造和傳播。

一個月前,有一篇看上去有些奇怪的文章出現在了我的時間線上,文章聲稱「國人都知道中世紀城市臭氣熏天,卻不知道中國古代的城市也是一樣」,之所以說看上去奇怪,是因為這篇文章具有很多歷史謠文的共同特點:特別突出引文,但並不交待引文的上下文和寫作背景。並在引文中間穿插以誇張手法寫作的私貨。文章在這裡。 埃爾文:有哪些中國歷史冷知識?

由於這篇文章的形式很謠文,我就去按文中提供的出處查了幾處原文,發現果然又是一篇量產型的斷章取義。原作者這種不惜找遍書袋子也要拼湊出這樣一篇詭辯文章的行為,讓我感受到了令人脊背發涼的惡意。我在同一個問題下面進行了反駁,由於當時犯懶,所以僅反駁了開頭的兩段。 十一點半:有哪些中國歷史冷知識?

下面複製一下那個回答,這是我所反駁的那兩段:

我的反駁是:

看書要看全,閱讀要理解,不要欺負別人不懂文言文。。。
上圖裡的引用都是截了一句話,第一段在這

大意是污水流到街上,大家都覺得不可以,於是換了個管衛生的官,比較兇悍,所有亂倒垃圾的通通把房子都強拆了,最後把衛生治好了。這是在數說官吏的執政能力問題。——至少明朝的城市裡還有這麼一個管污水的官兒,這個官居然還有扒別人家屋子的權力,並且污水流到街上,明朝人也是覺得不ok的,說明這種事絕非司空見慣的常態。
第二段

說的是下雨天地上有泥水(廢話你以為現代城市下完雨地上沒泥水?),因為穿了新鞋子,一路上走的小心翼翼,但是走著走著不小心踩到了一下泥,想著反正鞋子也髒了,後面也就不在意了,所以鞋子也就越來越臟,(多麼具有生活感的故事,很巧的是,答主本人今天早上也發生了同樣的事,下大雨,上班路上鞋子和褲腿都濕了),這個故事是個寓言,用以告誡下屬要潔身自好,做人一旦開了壞事的口子就停不下來了。乾淨的時候還知道小心,臟一下後面就不在意了,所以今天小偷小摸,明天就能上房揭瓦。壓根一個字都沒提屎尿,髒的只是鞋子,也完全沒有城裡比城外髒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是「我在髒亂差的城外都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乾淨的城裡反而越來越污」,以此作為長者引出一番人生經驗,反而暗含城裡更乾淨的意思。
以上兩段得出「屎尿遍地」的結論,真是不知從何說起。
最後恕我眼拙,那張晴明上河圖的道路直接就是留白,看上去好像還不是原版,"明顯就是土路"又是從何說起?
由於人懶這個回答下面的其他東西就不一一吐槽了,有空看心情再更吧。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腦補能力很ok,知乎吃瓜眾的眼神不可以。

之後,此答主找到我,告訴我他也只是轉載,文章不是他寫的,希望我不要攻擊他本人,我還真信了這個邪,專門在回答里聲明了一下不針對他而是針對原作者反駁。並且建議他把回答刪掉。--現在想想,很詭異,不是他寫的,他也不註明出處(現在已經標了)。。。

然後重點來了,昨天,這篇文章再次出現在我的時間線上,還是那位答主,並且變成了專欄文章,並並且獲得了1.7k個贊(還在漲):中國古代城市都像國產劇里那樣光鮮亮麗嗎


我百度了一下,出處不知道,但2015年就有這個東西了,還真是一篇老謠文:古代中國城市的衛生:中國能嘲笑歐洲髒亂差嗎 【貓眼看人】-凱迪社區

簡直嘆為觀止。

------------------------------------------------------------------------------------------------------------------

由於這篇謠文引用很多,之前因為懶我只查了兩段資料,怕說服力還不夠,我再多跑跑腿更新點吧,這會兒有些斷斷續續的工作以及本人真的是很懶,可能更新也會斷斷續續,我會努力,儘力,大概不棄坑的。

先說一下這一句,說完幹活去回頭再更。

好一個明朝才子陳正龍!

--這位「才子」是以救災聞名於後世的,哪有饑荒往哪溜達,平生著作,全部都是在講備荒救荒。

前面還說了引文的出處,這裡直接把文獻名稱給隱去了,這是在怕什麼呢。

怕的原因就是:這句話出自《幾亭全書》--這是一本用來研究明朝末年饑荒年景的文獻

在饑荒的年代,「糞穢盈路」算什麼,書里還有吃人肉的描寫呢,是不是貼出來就可以證明古代中國人以人肉為食?


在冷戰期間,莫斯科華盛頓有一條通訊熱線,民間傳說長得是下面這個樣子的——一個紅色的沒有撥號鍵的電話。

許多人認為,出現大問題時,白宮的美國老大跟克里姆林宮的蘇聯老大之間抓起電話,直接可以通話聊天的,甚至有傳說,下圖白宮桌子上的紅色電話就是直接跟蘇聯/俄羅斯老大直接對話用的。

許多人認為,出現大問題時,白宮的美國老大跟克里姆林宮的蘇聯老大之間抓起電話,直接可以通話聊天的,甚至有傳說,下圖白宮桌子上的紅色電話就是直接跟蘇聯/俄羅斯老大直接對話用的。

臆想中通話場景大概是這樣的?

臆想中通話場景大概是這樣的?


真的是這樣嗎?大錯特錯!

這個所謂美蘇熱線,是1963年建立的聯繫五角大樓和克里姆林宮的保密通訊線路系統。

雖然許多藝術作品把它叫做紅線電話,可是它根本就不是一個電話,也沒啥紅色。

雖然許多藝術作品把它叫做紅線電話,可是它根本就不是一個電話,也沒啥紅色。它最早是一個電子打字機,1986年改成了傳真。2008年開始,變成了通過安全網路線路溝通的電子郵件。

下面這個是1963-1980年美蘇熱線的一台西門子電子打字機。


下面是美蘇熱線工作中的場景。



打字鍵盤是這個樣子的。


由此可見,罕見神秘的東西經過系統的文字加工更容易蒙蔽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校長就是感興趣這兩位老大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啥?

揭開謊言、了解真相,請關注蔣校長—謠言終結者。


-------------------------------------------------------------

喜歡就點贊,討厭就吐槽。
關注蔣校長,乾貨不斷!


我覺得第一個就應該是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這個根植入了文化中。

如果多讀幾本歷史書就發現了,其實一直都不古。


1、肯德基多腿機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01/042022565855.shtml 畜牧協會澄清多腿雞傳言:京滬穗雞肉不含激素
2、說肯德基 麥當勞 超市要發票,不然肯德基麥當勞各大超市會逃稅——這麼大的肥羊,會讓他們逃稅么?你以為是用廁紙交稅,早就裝了稅控收銀機了,一筆都逃不掉。
3、

「張藝謀拍的《金陵十三釵》日本拒絕放映,直接封殺,我們就不可以嗎? 小日本拍的《貞子》3D將於5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而5月12日又是國難日。不管怎樣,這一天都是悲傷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我們無法忘記歷史留給我們的傷痛!敢不敢讓《貞子3D 》5月12日票房為零?擴散至全國。

南京大屠殺是什麼日子查下就知道了,另外,假如這條信息是真的,說明貞子3d有望在國內上映——一句話,想得美,至少今年沒有排片計劃
4、qq群里經常順手轉發的地震尋人之類的電話號碼一般是假的,要麼被騷擾,要麼會聽到一通chuanxiao錄音
5、

1987年,菲律賓前總統訪華拜會鄧小平,談到南沙主權問題時說:「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島嶼離菲律賓更近。」 野雞網歷史頻道 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0_09/26/2630030_0.shtml

1987年沒有任何一個菲律賓總統來華訪問過,唯一到中國的訪問的只有科拉松·阿基諾但是是在1988年4月,而且與鄧小平的會見並沒有談及南海問題,須更正的是科拉松·阿基諾是以前總統身份訪問中華的而不是總統身份區別是很大的。

6、微博上的星座都不可信,參考下圖
http://ww4.sinaimg.cn/large/64b78edcgw1dsz1zl1stdj.jpg
7、你不需要知道微博上那些名言到底是誰說的,你只需要隨便說一句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話,然後在後面隨便安個名字,就像這樣。—尼采


某個中國去日本的留學生在餐館打工,日本規定盤子必須洗七遍。但是留學生認為看不出來就只洗了三四遍,後來被開除了,房東也要求其退掉房子。
這是我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課本上看到的,當時老師大講特講了一番。之後語文作文裡面經常寫。
直到後來我知道這是假的,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官謠吧。


美軍將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勝利的原因歸結於「人海戰術」,即美國將軍李奇微描述的:共軍以密集的戰鬥隊形,採取波浪式的衝鋒方法,連續不斷地衝擊陣地,直至被美軍密集的火力擊退。

類似「愛國神劇」《我的戰爭》里那樣


事實上,志願軍雖然是使用「人海戰術」,但不是像日本人」萬歲衝鋒「一樣拿著步槍砍刀就上充當靶子等收割的那種,而是採用在國內戰爭中早已成熟使用的散兵線戰術(即「三三制」),以攻擊小組為單位,靈活穿插補位,在局部以多打少,快速連續衝鋒拿下目標。


每個圓圈剖開來看就是一個十人左右的攻擊小組

(更多可參考這個問題下的回答

(更多可參考這個問題下的回答
朝鮮戰爭志願軍究竟有沒有頻繁使用人海衝鋒這種戰術?)

鳳凰大視野欄目的《爭雄三八線》(二)這一期節目里也曾有關於「人海戰術」的介紹:

美國空降187團的老兵科爾曼日後在自己的書里,對所謂「人海戰術」的詮釋和一般人的想像完全不同:

人們常常混淆日本舊軍隊的「萬歲衝鋒」和中共軍隊的「人海戰術」。

「萬歲衝鋒」是種中世紀式的狂熱的集體衝鋒,是機槍火力「收割」日本兵時最受歡迎的舉動。

中國人在進攻時也用很多人,但士兵通常都是在黑夜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匍匐前進到扔手榴彈的位置,一聲令下,便如同下雨一般把手榴彈甩向敵群,或使用步槍及衝鋒槍邊掃射邊前進。攻下一個掩體後,再有條不紊地攻擊下一個掩體。

當在最前方攻擊的士兵傷亡,後面就有另一個去接替攻擊,如果再傷亡,下一個再去接替。如此下來,就好似有無限的人力,這就是所謂中式的「人海戰術」


此外,原志願軍補兵劉興貴的敘述:

這個死了是誰代替,趕快衝上去,那相當嚴密,各記各的口號,各記各的位置,各記各的次序、各看各的信號,大信號、小信號、中信號,那是紋絲不亂。

至於現在那電視上拍的也好,那電影拍的也好,我看見就煩,在那沖啊,沖啊,誰聽得見吶,那「朝鮮戰爭」(中)我從來沒見過(那種情景)。耳朵就(是)震到鼻子都流血,耳朵早都震得聾了,誰聽見它的呢,就是眼睛看。

那個時候思想啊也就啥也沒有想,怎麼把敵人消滅了保存自己,記得這個。

視頻鏈接:
鳳凰大視野20120814爭雄三八線(二)_爭雄三八線【全】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遺憾?
歷史上有哪些意志力強到像開掛一樣的人物?
你在哪個瞬間突然喜歡上了一個歷史人物?
南北朝皇帝為何多變態?
為什麼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沒有漢唐宋明那麼更吸引人?

TAG:八卦新聞 | 歷史 | 謠言 | 歷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