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個瞬間突然喜歡上了一個歷史人物?

你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亦或是讀詩詞的時候突然喜歡上了一個歷史人物,或許他已經屍骨無存,而你卻在單調乏味的傳記中深深的愛上了他,依稀記得幾年前拜讀南唐後主李煜的詩詞便義無反顧的喜歡上了他,喜歡他的詞更多的是喜歡南唐時的風情。
可惜的是他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你有那麼一瞬間喜歡過歷史人物么,來說說吧。


那一年的冬天,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已病入膏肓,臨終前,前來做法事的道士問他:感覺一生有什麼過錯,需要向上天表文禱告。
王獻之說:記不得有別的事,唯憶與郗家離婚
王獻之,一個難逃包辦婚姻的悲運者。
他本與表姐郗道茂琴瑟和鳴,互相愛慕,有人人羨慕的一段好姻緣。誰知,英俊瀟洒,才氣橫溢的他被皇族新安公主愛慕上,因郗道茂無子嗣,公主以此為借口,請求皇上命獻之休掉妻子,迎娶自己,獻之為了妻子,將自己的雙腿故意弄殘,變成瘸子,以避公主,沒想到,公主對他的佔有慾已到了骨子裡,毫不嫌棄,皇命不可違,獻之只好忍痛休了道茂,最後一夜,二人抱頭痛哭,道茂誓言自己永不再嫁,最終孤獨到老,鬱鬱而終,獻之,也是日日思念道茂而不復見,這一念,就是一輩子。
在臨終前,這種思念與內疚,依然縈繞心頭,令人唏噓不已。


孫策,字伯符,孫堅的長子,孫權的大哥,赫赫有名的江東小霸王。(按:本文三萬餘字。)

雖然站在歷史的舞台上,即將成為這一幕戲的男主角,但孫策面臨的形勢是相當差的。

首先老爹戰死了,葬禮還沒開始辦,手下的將領士兵就都鳥獸散了。

其次老娘還活著,需要好好贍養,還要撫慰她喪夫的悲痛之心。

最後兄弟們還小,都還不懂事,還需要人照顧,無法和他們商量這些事。

這所有的事務,都落在了孫家新的頂樑柱——孫策頭上。這個十七歲的少年,表示壓力山大,但是他知道為人子的孝道和長兄如父的道理,也還記得他的父親在他這個年紀所做的英雄之事。

父親,好好安息吧,母親和兄弟們我會照顧好的。我會繼承你的堅毅、膽略,你的遺志將由我來實現。我會為你報仇的,我發誓。

孫策將父親的靈柩運回曲阿(江蘇丹陽市)下葬後,又把母親和兄弟們從舒(安徽廬江縣)接到江都(揚州市江都區)居住,自此完成了孫堅的後事。

其實孫策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雖然他的兄弟們(包括孫權)都還小,但他還是有一個可以為他出謀劃策勞心勞力的兄弟——周瑜。

義結金蘭

這一切,都是拜孫堅所賜。可以這麼說,作為父親,孫堅是不合格的。

孫堅年輕的時候,起義兵,征戰四方,常年在外。所以,子女的教育就落到了他老婆吳氏一個人身上。

吳氏具體怎麼教育孩子的我不知道,但是從最終的成果來看,那是相當成功的。因為她的四個兒子,有兩個成了大器,其中一個還當上了皇帝。後來,她被追封為武烈皇后。

作為兩個大器兒子中的第一個,孫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之所以說良好,是因為他媽吳氏是個有才有德的女子,忠孝禮儀、道德仁義這些東西必然是經常掛在嘴邊的,有事沒事肯定還會說你爹當年如何如何了得。

就這樣,孫策的性格逐漸形成了,跟他父親很像。在他十來歲的時候,就已經聲名遠播,因為他喜歡結交朋友,豪爽義氣,現實版的宋江。

居住在舒地的一個少年,也是英勇豪氣之人,聽說了孫策的名聲之後,決定去拜訪他。兩人一見如故,傾心交談,結為知己。

後來,孫策聽從了這個少年的建議,把全家都搬遷到了舒地,那少年也把自家的一座大宅讓與孫策居住。然後兩人分別去對方家的後堂,拜見了彼此的母親,結為世交通好。

你猜的沒錯,這個少年,正是周瑜。如果看不大懂上面的禮儀,那我用一句話說的明白點——孫策和周瑜拜了把子,結為了異姓兄弟。而這,只是他們一世緣分的開始。

等到孫策得知父親戰死的噩耗之後,周瑜過來安慰他,節哀順變云云。孫策卻對他說,我要報仇。

對於一個男人而言,確切的說是中國男人,有兩種仇恨是刻骨銘心不共戴天的,一個是殺父之仇,一個是奪妻之恨。

就這樣,一心要報仇的孫策拜別了自己的把兄弟,舉家搬到了江都。在這裡,孫策結交當地豪傑和青年才俊,積蓄著力量。

謀定此生

江都當地有一個名士,很有謀略。孫策聽說之後,就數次去拜訪他,向他討教天下大事,當然也有私仇之事。

現今天下大亂,漢室衰微。各地英雄豪傑擁兵自重,一心為己,沒有哪個人能扶危濟亂。我爹與袁氏兄弟曾共同討伐董卓,可惜沒能成功,最後竟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學淺,但也有些志向,我想先去袁術那討要我爹的舊部士兵,再去我舅舅丹楊太守那裡,招兵買馬,然後攻佔吳郡(江蘇吳縣)、會稽(浙江紹興市),以便報仇雪恨,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

孫策說了那麼多,本想得到名士的指點,可是名士讓他失望了。名士只是淡淡的說:

我見識淺陋,並且還在守喪,實在是無能為力。

這話總共三句,兩句假的,一句真的——名士的母親去世了,他確實在守喪。看來名士也是要考考孫策,看看這個娃是不是有耐心,有眼光。

孫策準確的猜出了名士的用心,知道他想看看自己的誠意,情緒有些激動。

您的智謀遠近聞名。我今天所說的事,全都取決於您,為什麼您不能指點一二呢?倘若我一朝得志,大仇得報,絕不會忘記您今日的教誨!

說完之後,孫策又想到父親戰死的慘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涕淚交加。

當著名士的面,一個無助的年輕人袒露了自己最真實的內心——我想請你幫助我得志報仇!

名士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孫策:感情真摯,慷慨陳詞,神色間流露著忠義豪壯之氣。在他看來,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發自肺腑,著實令人感動。

他為孫策擦乾了眼淚,平靜的對他說:

去吧,孩子。你繼承了你父親的驍勇武烈,假如你真能去丹楊,召集吳郡、會稽的兵馬,那荊州、揚州都是你的,報仇雪恨也指日可待。到那時,你就能憑藉長江天險,四處出擊,誅滅群賊,匡扶漢室,必然會和齊桓晉文的霸業一樣,萬古流芳。不過現在時局混亂,要想建功立業,當渡江向南發展。我會在這支持你的,等我喪期一過,就去追隨你。

孫策聽完之後很高興,因為名士不但認可了自己的想法,還給出了建議。不再哭泣的他,拉著名士的手笑了。

原來您跟我的看法是一致的,那我馬上就行動。我的母親和弟弟們,就暫且託付給您,這樣我便沒有後顧之憂了。

名士欣然答應,並且在未來履行了自己對孫策的承諾,追隨他而去。這位名士,就是與張昭並稱江東「二張」的另一張——張紘。

鬱郁不得志

按照預定計劃,孫策直接去壽春拜見袁術,請求收回亡父的舊部兵馬。

我父親當年跟您一起討伐董卓,同盟結好,可憐不幸遇難,沒能完成大業。我時常感念您對我父親的恩德,願意繼續為您效力,一片誠心,天地可鑒!

袁術很詫異,也很感動,但他還是不願意將孫堅舊部交予孫策。

我已經任用你的舅舅做丹楊太守,你的堂兄為丹楊都尉,那裡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以去那招募兵馬。

得到袁術的首肯之後,孫策就去丹楊見他舅舅,順便把老娘也接了過去,讓他們姐弟得以團圓。

家事做完之後,就要做公事了。孫策在當地招募士兵,總共招到數百人。孫策覺得有點少,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他,沒有最少,只有更少。

在孫策帶領著幾百人經過涇縣的時候,被當地的豪強祖郎偷襲了一把,全軍覆沒,連孫策本人也差點戰死。

僥倖逃脫的孫策記住了一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記住的這個人叫祖郎,他打敗了我,差點把我扼殺在搖籃里。

明白的道理是,實現自己的志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它們相互傾軋,相互衝突,所以彼此成為對方奮鬥路上的攔路虎,只有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攔路虎,才能實現自己的志向。

雖說收穫很多,比如仇人名單上又加了一個人(第一個是黃祖),人生經驗又增添了一筆,但現實是殘酷的,士兵一個都沒有了。

就這樣,單槍匹馬拜別袁術去丹楊招兵的孫策,又單槍匹馬的回去見他了。

看著孫策戰敗的慘樣,袁術有些心軟。既然人家都說了要為自己效力,也實在沒理由不給他點兵馬。於是,袁術就把孫堅舊部一千多人交還給了孫策,又向朝廷表奏孫策為校尉。

有了官職兵馬,有了容身之處,孫策的事業終於起步了。雖說是在袁術手下效力,但只要我厚積薄發,積蓄力量,早晚會成就大業的。

父親的遺志、仇恨,我一時都不曾忘卻。

在袁術帳下,孫策把他的人格魅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像袁術手下喬蕤、張勳這樣的大將,都對孫策很敬重,很傾心。要知道,在三國時期,將軍的地位比校尉要高的多。

當然孫策並非只會結交朋友,他作為校尉,治兵嚴謹,堅持原則,不留情面。

有一次,他手下的一個騎兵犯了罪,逃到了袁術大營,藏在馬廄里。孫策知道之後,派人直接進去,就地斬殺了那騎兵。然後,他親自去拜見袁術,為自己的無禮謝罪。

袁術表現的也很大度,算了算了,有些士兵喜歡叛變,我和你一樣也很厭惡這種事,你有什麼好謝罪的?

看著孫策為人處事那麼老道,那麼美妙,袁術常常嘆氣:要是我有個像孫策那樣的兒子,就算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啊。(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可惜孫策並不是袁術的兒子,所以袁術雖然很看重他,但並不重用他。原因很簡單,這種有能力的人,一旦給他施展的空間、合適的機遇,便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就像俗話說的遇風雨便成龍。

他又不是我兒子,他成了龍我怎麼辦?

袁術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只是他的手段比較老道,忽悠的孫策團團轉。

起初,袁術曾經許諾讓孫策做九江太守,但後來卻任用了另一個人。又過了不久,袁術要攻打徐州,向廬江太守陸康討要三萬斛米做軍糧。陸康拒絕了,袁術憤怒了。

憤怒的袁術派遣孫策去攻打陸康,為了激勵他,袁術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伯符,之前的九江太守我用錯人了,這不是我本意,我深表遺憾。這次你要是打敗了陸康,那廬江就是你的了。

孫策不知道袁術這個承諾的可信度有多高,但是對於陸康這個人,打他其實是不用動員的,只要你說要打他,我立馬抄傢伙就上。

原因很簡單,陸康得罪過孫策。孫策曾經去拜見陸康,陸康不知道是看不起孫策還是事多太忙,反正沒有親自接見,而是讓主簿代表自己接見了他。孫策很生氣,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受到了侮辱,從此仇人名單上又多了一個人。在這一點上,孫策跟他爹孫堅真是一個樣。

仇恨的力量是巨大的,孫策抄傢伙對著陸康就是一頓狠削,不破城不罷休。圍城打了兩年,終於打下來了。

陸康在城破之後一個月,就得病去世,他的宗族百餘人在這場戰爭中,戰死餓死了近一半(大部分是被圍城後餓死的)。可是,後來,他兄弟的一個孫子,娶了孫策的女兒,做了孫家的女婿,當了三軍的大都督,打敗了來犯的強敵,保住了孫吳的江山,這個人就是陸遜。

人生,很美妙;命運,很奇妙。

雖說袁術這個人的承諾值不了幾毛錢,但孫策還是懷有幾分期望的。可當他看到廬江太守任職令的時候,期望變成了失望,那上面的名字並不是孫策。說白了吧,孫策又被袁術忽悠了。

我本想在袁術手下,磨礪自己,積蓄力量,以便得志報仇。可袁術這個人,就會畫餅忽悠我,對我沒有絲毫重用之心。我的機遇在哪裡?我的未來會怎樣?

孫策,不要著急,休息,休息一會兒。你的機遇馬上就要來了,在這之前,你必須先準備好。

抓住這個機會,就會得到江東六郡,就會奠定孫吳基業,就會一朝得志不負此生。

戰爭的起因

本來,壽春這個地方是揚州的治所(可理解為政府機關所在地),但此時已經被袁術佔據了。

這樣一來新任揚州刺史劉繇就尷尬了:自己的窩被人佔了,去跟袁術講理,他自然是不聽的,畢竟天子權威、朝廷法令在東漢末年都是虛的;那就去打他,奪回壽春?開什麼玩笑,袁術兵強馬壯,勢力龐大,不來打我就千恩萬謝了,怎敢去招惹他?

無奈之下,劉繇只好尋找新的治所,幾番衡量之後挑選了曲阿。曲阿這個地方當時有兩個人駐守,一個是丹陽太守吳景,一個是丹陽都尉孫賁。前面這人是孫策的大舅,後面這人是孫策的堂兄。之所以要強調這層親戚關係,是因為孫策能夠建功立業,宗族勢力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劉繇畢竟是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丹陽郡本來又屬揚州,所以當劉繇率軍渡江來到曲阿的時候,吳景和孫賁作為下屬自然要來迎接。這樣一來,丹陽郡的一把手換成了揚州刺史劉繇,他掌握了話語權。

這個時候孫策在幹什麼?他正在拚命打廬江,為了袁術那不值幾毛錢的許諾。

但這事在劉繇看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吳景、孫賁本來就是袁術的人,與我不是一條心;又都是孫策的親戚,等孫策攻下廬江來打我的時候,這兩人必然會跟他裡應外合謀害我。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畢竟設想的事還沒有發生,你總不能用這個理由把人殺了吧?再說,也不敢殺,吳景、孫賁的老大是袁術啊。

既不能殺,又不能留,那隻好驅逐了。於是,吳景、孫賁被驅逐出了曲阿城,率領本部兵馬退守歷陽(安徽和縣)。

攆走了兩人之後,劉繇還是不放心,看這架勢,袁術早晚是要來打自己的,還是先做好戰鬥準備吧。於是派遣部將樊能、於糜駐守橫江,張英駐守當利口,布防以抵禦袁術。

袁術的煩惱

袁術很生氣,自己安插在丹陽郡的人被趕出來了,勢力受損不說,面子上也過不去。既然劉繇已經表明了態度,那我也就用不著客氣了。

他一方面表奏自己的親信惠衢為新的揚州刺史,一方面派吳景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一起率軍攻打樊能、張英。

讓袁術沒想到的是,樊能和張英著實是個硬骨頭,吳景、孫賁打了一年多也沒打下來。袁術很惱火,可手下又沒有強將可用,真是憋了一肚子鳥氣。

同樣憋了一肚子鳥氣的還有一個人,他空有一身好武藝可就是沒有用武之地,胸懷大志想建功立業卻屢遭失敗,一心要為父報仇可到現在還沒有一點資本。不錯,這個人就是放在幕後憋壞了的伯符兄。

這時候的孫策正處於人生的低谷,要兵沒兵,要地沒地,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父親的舊部就那麼點兵馬,自己好不容易招了點兵還沒出道就被祖郎給滅了,屈居袁術手下還不受信任、不受重用,並且還屢次被他忽悠。

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不受重用倒也不能全怪袁術,因為孫策實在是一員猛將,太能打仗,智商情商也挺高,人格魅力也挺足——這是袁術及其手下諸人公認的。讓這麼個人受重用,任其磨礪發展,那不是養虎為患么?他又不是我兒子,怎麼保證跟我一條心?所以,袁術的態度是:既不重用也不放棄,時不時忽悠一把給自己出出力。

猛虎出籠

就在孫策苦惱的時候,曾在孫堅手下擔任校尉的一個老部下來求見他。這個人叫朱治,他覺得袁術此人不論為政還是德操都不行,就勸孫策早點脫離袁術去收取江東。

先要說下江東的地理概念: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蕪湖(安徽省蕪湖市)和南京段長江為界,南岸的地區稱為江東。在當時,包括六個郡:吳郡(郡治江蘇省蘇州市)、會稽郡(郡治浙江省紹興市)、丹陽郡(郡治江蘇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廬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縣西北)、廬江郡(郡治安徽省廬江縣西)。

收取江東是個好主意。因為當時天下比較亂,中原地區的割據勢力都比較強,相比而言,江東地區比較弱;另外,孫堅生前在江東素有威名,廣播恩惠。

朱治也沒有白獻此計,之後他又跟隨孫策征戰江東,立有戰功,不光為自己掙得了前途,也為自己的兒子賺了一個老婆——孫策的女兒後來嫁給了朱治的次子。

主意拿定了,就先收取江東作為根據地吧。但這時候,孫策還是有一個難題尚未解決——怎麼讓袁術放自己走?

在袁術等人的眼裡,孫策是一頭猛虎,拴住了還可以用來嚇唬嚇唬人,但要放了他,那就要吃人吃自己了。所以,正常情況下,袁術是不會放孫策走的。

但隨著與劉繇戰事的發展,情況變得有些不正常,屢攻不下讓袁術很無奈,總不能就這樣一直耗下去吧。收兵?我可咽不下這口氣!

好了,機會來了。孫策直接來見袁術,對他說:我願去助我舅攻打橫江,攻克橫江之後,順勢在江東徵兵。因為我家對江東百姓有舊恩,所以能徵募三萬左右的士兵,用來輔佐您匡濟漢室。

話雖說的挺漂亮,但袁術知道孫策的心思,不就是急著想報父仇么,不就是想找個地盤么,不就是想徵召一支兵馬么。

但現在這戰況也沒別的人能用了,再說劉繇佔據曲阿,會稽郡有王朗占著。這兩個人還是有一定實力的,連我都不一定能打下來,何況這個沒兵沒糧的窮小子?他這次出去,最多也就幫我攻克橫江和當利口,我就不信還能有啥更大的作為。

那就讓他去吧!

雖然袁術這一生判斷失誤過很多次,但這一次無疑是最嚴重的一次。正是他的「大慈大悲」,使得孫策有了站在歷史舞台中央的機會,使得這員戰將沒有埋沒自己的征戰天賦,使得三國的歷史更加精彩。

等等,好像忘了點啥。對了,還沒給我官職呢。這可不行,遇敵叫陣的時候,你總不能說:嗨,對面的你們給我聽好了,我是孫策。

孫策?何許人也?咱中國人向來講究名分頭銜,沒有這個上戰場都不好意思開口喊。

袁術說,有!表奏孫策為折衝校尉。是個校尉,還不是將軍。

有了官職,可還沒有兵馬糧草,總不能讓我一個人舉著旗子去打仗吧?

袁術說,也有!給了孫策士兵一千多人、戰馬幾十匹。

孫策:這有點少吧。

袁術:要不要?不要我拿走。

帶著這些兵馬,孫策上路了,真正踏上了通往成功之路。此時,孫策正好二十歲。

在去往前線的路上,孫策也沒閑著,連拉帶拽,又招募了一些士兵,等到了歷陽,隊伍已經有五六千人了。

雖然兵多了,但糧草怎麼辦?總不能去搶老百姓吧。這時候,一個老朋友以救世主的姿態降臨了。

孫策見到他之後,大喜,說:我得到你,萬事不愁,大事可定了。

此人正是孫策的拜把子兄弟周瑜,他不光帶來了一些兵馬,還帶來了很多糧草。要問為什麼周瑜有這本事,因為他伯父是丹陽太守。

兵馬齊備,糧草充足,準備好了就動手吧。孫策先進攻橫江,攻克,守將樊能敗逃;又進攻當利口,攻克,守將張英敗逃。

在此期間,孫策把助他成功的三股力量——父親舊部、親族、朋友——擰成了一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整合人脈資源。

人格魅力的力量

橫江、當利口被攻克之後,孫策有了渡江的條件,而劉繇則失去了長江這個天險。

孫策隨即揮軍渡江,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沒有人敢阻擋他的鋒銳。當地的老百姓聽說孫策來了,都嚇得失魂落魄;而當官的當將的,更是迅速達成共識,採取了一致行動——棄城逃跑。往哪跑呢?還是跑到山上林間藏起來吧,總之越遠越好。

這是為什麼?

並不是因為孫策的名聲差,而是因為軍隊的名聲差。正常而言,當兵的應該是保衛老百姓的,殘害百姓的那叫土匪——不論是以何種名義的殘害!

但到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一折騰,朝廷兵力嚴重不足,只好把徵兵的門檻降低了,並且地方也可以自行徵兵鎮壓民變。慢慢的,軍隊的素質就下來了,逐漸土匪化。再攤上一個不大講究紀律的將領,那這支軍隊基本上就和土匪差不多了。

這種軍隊和正規軍打仗可能不大行,但打變民還是有把握的,順便還能欺負一下良民,搶劫偷盜的事沒少干。於是,老百姓看見當兵的就怕,一怕搶掠二怕打,就算被殺也不犯法,大不了上報說你就是個變民。

這也是東漢末年皇帝權威喪失的一個縮影,各地的割據勢力就是這麼成長起來的。攤上個有點良心的軍閥,老百姓的日子還能過;攤上本人就是土匪的那就慘了。

綜上所述,老百姓聽說孫策大軍來了,自然像是老鼠見了貓一樣怕得要死,不知道誰家的牛羊要被搶走,誰家的女子要被姦淫。

官吏們聽說孫策這麼猛,活脫脫一個三頭六臂的怪物,打不過又怕投降也被殺,只好像小販見了城管似的,跑得沒影了。

但是,孫策是不一樣的,孫策的軍隊也是不一樣的。

每攻克一處,孫策都嚴令軍士不準掠奪百姓財物,一粒米一棵菜一隻雞都不準拿。這種對於百姓秋毫無犯的做法,慢慢地、深深地贏得了民心。

人們很高興,紛紛主動拿出酒肉來犒勞孫策的軍隊。你看,其實老百姓很容易滿足,對他們好點、尊重點,他們就很好說話。哪有人天生就願做刁民變民?

孫策這個人,長得很帥,又很幽默,性情豪放闊達,能夠聽取不同意見,又善於用人。這麼個外在美內在美兼具的男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每一個和他接觸過的人,這些人都願意為他盡心儘力,甚至願意為他去死。(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若按中國士人的傳統死法——士為知己者死——來解釋這個現象,那就是說孫策讓每個人都覺得遇到了知己。這是一種怎樣的人格魅力?!難以想像,難以置信。

孫策這種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成為了他獲得成功的最後一塊拼圖。

大破牛渚營

牛渚營,是劉繇囤積糧草的地方,現在成了孫策眼中的一塊肥肉。沒費多大力氣,肥肉就被這隻猛虎吃到了嘴裡:大把的糧米穀物、戰馬草料、大量的武器防具。孫策樂的嘴都合不攏了。

孫策攻破牛渚營的影響比較大。時任彭城相的薛禮、下邳相的笮融都很緊張,因為他們駐紮在秣陵(南京市江寧區)。孫策沿江往下攻打的話,他們兩個是在劫難逃。

於是,他們就跟劉繇結盟了,劉繇被推舉為盟主。薛禮駐守在秣陵城內,笮融駐守在秣陵南部,三人相約互為援手,共同抵禦孫策。

孫策沒有讓他們失望,下一目標——秣陵。

先打笮融,笮融不服氣,出城與孫策交戰。孫策很慷慨,送給他一份見面禮——斬首五百級。然後笮融表示服氣了,老老實實的閉門謝客,再也不出城交戰。

不出來是不是?那我就去打薛禮。薛禮表示自己打不過,沒抗多久就逃了。可是孫策還來不及高興,因為他的後背被人砍了一刀——樊能(當初守橫江的那位)聚合了敗逃的一些將士,偷襲了孫策後方的牛渚營。

被人偷襲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孫策急忙率軍回救,大戰一場,再破樊能,俘虜萬餘人。

再戰笮融

薛禮被打跑了,樊能又被收拾了一回,現在輪到笮融了。一番休整之後,孫策再次來攻打笮融。

可能是孫策身先士卒過於勇猛,一支不長眼的箭幸運的射中了他。這可不是丘比特之箭,被射中是要受傷的,不過還好射中的是大腿。大腿受傷就不能騎馬,於是孫策退出了戰鬥,坐車返回牛渚營。

沒過多久,噩耗傳來,孫策死了!

笮融很興奮也很緊張,他又問了一遍來降的士兵:真的死了?

真的死了,被箭射死了,我親眼見到他咽氣的。

這下可放心了,老虎一死,就沒啥好怕的了。速速出擊攻打孫策大營!

笮融的將士們聽說孫策死了,那顆驚懼已久的心終於可以平靜下來了。在去攻打孫策大營的路上,遇到了幾百號人,都打著孫策的旗號。狹路相逢勇者勝,沖啊!

可惜,笮融軍好不容易積攢的勇氣並沒有用武之地,因為兵刃未接那幾百號人就都逃跑了。

這下笮融軍士就更放心了,看來孫策果然已死,否則他的軍隊怎麼一點鬥志都沒有?

加速前進,直搗孫策大營!

就這樣走著走著,突然道路兩側如幽靈般的冒出了很多人,隨即箭如雨下殺聲四起。不好!中埋伏了,快跑!

此時再跑已經晚了,好不容易把你們引誘出來,包了餃子,豈能放過一個?大破之,斬首千餘級。

這還不算完,孫策得了便宜賣乖,順便調戲了笮融一把,展示了他幽默的一面。他率軍反攻笮融大營,命令士兵們大喊:

孫策到底怎麼樣了?(孫郎竟云何!)

這種說法不夠貼切應景,用現在的話說應該是這樣:

睜大狗眼看清楚,你爺爺我孫策在此!

聽到這個噩耗,笮融軍將士們的心臟再也承受不了了,又驚又怕,連夜逃跑了一大半。

孫策的這招引蛇出洞用的實在是妙,這種戰場上的急智,是一個優秀將領必不可少的素質。

笮融你也不要哭,不就是被騙了一次么。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一般的將領遇到這種情況所做的反應也應該跟你差不多。你也不用自責,畢竟你的對手是非同一般的孫策,太狡猾了。仗敗就敗了,誰都知道馬後炮容易、遇事決斷難啊。

擦乾了眼淚,笮融開始讓兵士挖深溝築高牆,好好準備防禦工事。這回打死也不出來了!

孫策看到笮融的龜縮姿態,又看到他的地勢比較險固,就決定不再強攻,轉戰他處。於是,笮融笑了,海陵、湖孰、江乘這些地方的守將哭了,因為這些地方全被孫策攻克。

兩虎激斗

外圍的防線全都被突破了。現在,曲阿城直接暴露在孫策的眼前。劉繇雖然害怕,但也沒有棄城而逃,因為他實在無處可逃,曲阿是他在丹陽郡僅存的地盤了。

本以為能夠輕而易舉的攻破曲阿城,但另一頭猛虎的出現,讓曲阿攻防戰更加緊張刺激。

這隻猛虎名叫太史慈,是劉繇的老鄉,此時正好來曲阿拜會劉繇,順便謀求個官職。此時的太史慈已經小有名氣,所以當孫策大軍到來的時候,有謀士向劉繇諫言讓太史慈當領軍大將。

劉繇絲毫沒有顧忌同鄉之誼,憤憤的或者不屑的說:

我如果用了太史慈做大將,許子將必會笑話我!(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

許子將這個人就是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那個人物評論家。在那個時代,許子將經常對當世的英雄豪傑做點評,每月一次。凡是被他點評過的人,都會全國聞名,進而就有了被推薦做官的資本。

這麼看來,太史慈應該是沒被許子將點評過,至少不是什麼傑出人物。所以,劉繇為了不被人嘲笑,拒絕使用太史慈做大將。

但是,有些人,即使不給大將的虛名,也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有大將的實力。很不幸,太史慈就是這樣的人。

劉繇雖然沒讓太史慈當大將,但也沒讓他閑著,派他作為斥候出去偵查敵情。兩虎相鬥的好戲由此開始了。

太史慈帶著個小弟,騎著馬四處偵查,跑著跑著,就跑到了神亭嶺。突然,遇到了一小隊騎兵,數了數有十三個人。看穿著裝束,不像是劉繇軍士,那必然是孫策的斥候了。

一般而言,常人遇到這種情況——自己兩個人敵人十三個,只要頭腦還正常,必然是掉頭就跑。平均一個人要打六個,被人群毆致死是件比較輕鬆的事。

不是正常人的太史慈沒有跑,他勒馬問那領頭的騎兵:

我是東萊太史慈,你是何人?

我是孫策!

互通姓名之後,太史慈的舉動更加超越常人了——他直接策馬衝過來單挑孫策。

我前面寫過:老百姓、守城官吏聽說孫策來了,都嚇得失魂落魄,四散而逃,可見其名聲之恐怖。而現在,太史慈明知是孫策還要來單挑,真是有自信,有膽量,堪稱猛虎!

還要多提一點,跟著孫策的其餘十二人也都不是等閑之輩,諸如韓當、黃蓋都是當年追隨孫堅征戰四方、身經百戰的老將。

可太史慈就是不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我也是只猛虎!

孫策剛開始可能也嚇了一跳,畢竟在這種形勢下敢來挑戰自己的人還沒見過。反應過來之後,他示意其他人不準插手,他要親自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無名小將。

好強爭勝的血液已經開始沸騰了,孫策挺槍上前,迎戰太史慈。兩隻猛虎的獠牙有了第一次碰撞。

真是棋逢對手,誰都討不到便宜。孫策刺中了太史慈的馬,順手把太史慈背的手戟奪了過來;太史慈也沒吃虧,把孫策的頭盔搶了過去。兩個人就這樣你一拳我一腳的打著,武藝都很高強,攻的兇險,守得穩固。旁觀的人也都看得心血澎湃,著實刺激。

如果不是兩邊都派了大隊騎兵來找人的話,必然要這麼一直打下去分個勝負。行了,都別打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攻破曲阿

因為劉繇在橫江、當利口以及其他各城池都有守軍,戰力比較分散,當孫策攻到曲阿的時候,劉繇手裡的軍隊已經很少了。在孫策的強攻之下,曲阿被攻陷,劉繇帶著太史慈就逃了。太史慈,不用悲傷,我們還會再見的。

孫策率軍進入曲阿城,先是犒勞將士,然後發布法令安撫民心。內容如下:

凡是劉繇、笮融等人的部下,願意投降的,之前的事情一筆勾銷;願意從軍的,一人入伍,免除全家賦稅;不願意的也絕不勉強。

這個法令使得孫策徹底征服曲阿乃至整個丹陽郡的百姓,十多天的時間裡,就有兩萬多人來參軍,還得到了一千多匹馬。

自此,孫策完成了第一桶金的挖掘。丹陽郡到手,這是他在江東立足的根據地,錢糧兵馬的保證。再加上新加入的兩萬多士兵,讓他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軍事力量。有錢有糧有地盤,兵強馬壯我怕誰?

二十一歲的孫策,威震江東。

兩件小事

袁術很震驚!孫策這小子,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把劉繇打跑了,還佔據了丹陽郡,當初這個順水人情做的真是悲催。事已至此,孫策已成氣候,只能拉攏他了——表奏孫策為代理殄寇將軍。

終於成為朝廷承認的將軍了啊!別的都是虛的,只有實力才能讓朝廷和軍閥們認可、尊重。

孫策決定讓士兵暫時休整一段時間,都太累了,也該歇歇了。

正坐在營帳里休息呢,忽然有人來報:部將呂范前來求見。

呂范進來之後沒跟孫策廢什麼話,直接就說:

現在將軍你的事業越做越大了,士兵也越來越多了,但軍隊紀律還有不完備的地方。我願意暫時擔任都督一職,幫您治理。

可不要誤會,呂范並不是來伸手要官的。孫策是這麼說的:

你已經是士大夫,還統率重兵,在外征戰屢立戰功。讓你屈居這麼個小職位,管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太合適吧。

呂范還在堅持自己的意見,他明確的告訴孫策:

不是這麼回事!我離開家鄉來跟隨將軍你,並不是為了老婆孩子,而是為了治理天下。這就像大家坐在同一條船上過海,一件事不牢靠,大家要一起遭殃。這也是為了我自己著想,並不是單為將軍你啊。

孫策笑了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呂范可一點都不含糊,直接無視孫策這不置可否的態度,出門就跑了。邊跑邊脫衣服,他倒不是當街耍流氓,而是為了換裝。他把自己的單衣脫了,換上了便於騎馬的軍服,然後拿著鞭子就去孫策的人事部門報到上任去了,自稱已經兼任了都督一職,負責整治紀律。

呂范的這番作為表明了自己的堅定態度,孫策想了想,就正式發委任狀給人事部門,任命呂范為都督。從此以後,軍營氣氛變得嚴肅和睦,紀律嚴明,每條軍令都能得到徹底貫徹。

總結性的評論我不多說,諸位可以想想自己是孫策的話,會如何做?如果曹操是孫策的話,又會如何做?

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張紘這個人,當時說他是江東「二張」之一,那另外一個「張」是彭城張昭——此時已經被孫策招攬為自己的長史了。這兩個人,都是智謀之士,孫策常常讓他倆一人留守後方,一人隨軍出征。

孫策很尊敬張昭,把他看作良師益友,政務和軍務全都委託給他去做。

張昭經常收到朝中士大夫的來信,誇他把江東治理的好,政績卓著,絲毫不提及孫策。孫策聽說之後,十分歡樂:

從前管仲在齊國做相國的時候,齊桓公把啥事都交給他處理,最後還還不是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現在張昭賢能,而我能任用他,他的功名政績難道就不屬於我了么?

這番話傳到張昭的耳朵里,估計他也會很歡樂,畢竟被上司信任的感覺很好。

孫策信任他看準的每一個人(想想曹操),例證後面還會有很多,也從不跟下屬爭功,心胸寬廣,用人不疑。對於下屬要辦的合理之事,他也能全力支持,給予信心。…………溢美之詞就不多說了,留待諸位自評。

各奔東西

趁著孫策休整,我們就先不管他了,來說說其他相關人等的情況吧。

周瑜,這時候已經離開孫策,率軍回丹陽了。畢竟自己的伯父周尚還在丹陽任太守呢,兵馬還是要還回去的,不回去士兵們也不幹。

可是回去沒多久,袁術就派自己的堂弟袁胤來接任丹陽太守,周尚、周瑜另有任用。於是,叔侄倆就去壽春報到了。

另外兩個回壽春報到的是吳景、孫賁,這兩人畢竟是聽命於袁術來打劉繇的,現在打完了,自然要回去交差。

再來看看被打跑的揚州刺史劉繇,他現在在丹徒(江蘇省鎮江市)。雖然丟了丹陽郡,但沒關係,我還有其他郡呢。

當時的揚州比現在的揚州大多了,包括六個郡:九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廬江郡、豫章郡。其中,九江郡被袁術占著;丹陽郡剛被孫策奪去,他佔了大部分;吳郡太守是許貢;會稽太守是王朗;廬江太守是劉勛;豫章太守是華歆。

除了前兩個郡,其餘四個郡至少在名義上還是服從朝廷的。也就是說,可以去這四個地方。(需要說明一點,江東六郡前文已經提及,並不是指揚州六郡)

正在這時,劉繇和他的幕僚許子將發生了爭執,爭執的問題是到底往哪跑?

劉繇想往東跑,去會稽郡(大致浙江省紹興市),因為近。許子將說:

不行!刺史大人,你不要亂,好好想一想就明白該往哪跑了。會稽郡富裕,是孫策垂涎的地方,並且還遠在海邊,你怎麼能去那裡呢?

這麼說也有道理,劉繇想像著以後發生的事情:

孫策必然會攻打會稽,到時候被圍困在海邊,誰還能來救我?我還能往哪跑?

那依你的意思,我們往哪跑?

我看不如去豫章郡。那裡與荊州接壤,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如果去那收拾兵將官吏、重整旗鼓,派使臣與兗州刺史曹操交好,那即使有袁術隔在中間,咱也不怕。刺史大人你又是朝廷委任,受天子之命,一旦被人攻打,曹操和劉表(皇族成員,時任荊州刺史)必然來救!

有道理!那廢話少說,趕緊收拾東西往豫章跑吧。

輕取吳郡

當初,孫策還在袁術手下鬱郁不得志的時候,朱治建議他收取江東;其後,孫策脫離袁術攻打劉繇的時候,他的老母和兄弟們(包括孫權)還在曲阿,朱治派人早早接回了這一大家子,加以保護供養。也就是說,不論是於公於私,朱治對孫策是有恩的。

現在,孫策佔據丹陽郡,劉繇逃往了豫章。時任吳郡都尉的朱治,駐紮在錢塘縣,而吳郡太守許貢駐紮在吳縣(郡治)。朱治決定從錢塘發兵攻打許貢,以便與孫策匯合。

許貢也不認慫,直接發兵迎戰朱治,兩軍在由拳(浙江省嘉興市)這個地方大戰一場。許貢敗了,隨即逃跑,去投奔在烏程(浙江省湖州市)佔山為王的山賊嚴白虎。

於是朱治率軍進入吳縣,宣布自己兼任吳郡太守,取得了吳郡的統治權。

就這樣,孫策不費力氣的將吳郡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雖然在此過程中他並沒有參戰。正是靠著朱治這位父親的老部下,孫策不僅母親兄弟得以保全,而且還收穫了一個糧米富庶的郡。孫策怎能不感激朱治?所以當他率軍進入吳縣之後,仍然堅持讓朱治繼續任吳郡太守,表達了對恩人的充分信任。

智破王朗

在如何展開下一步軍事行動的作戰會議上,孫策和手下的將領們發生了分歧。

大部分將領認為,吳郡境內的割據勢力並沒有完全肅清,還有幾隻蒼蠅,比如佔山為王的嚴白虎。這傢伙駐紮在烏程縣,手下有一萬多人,不可輕視。所以,我們的觀點是先打這廝,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

孫策笑了笑,搖了搖頭,然後給出了自己對嚴白虎的評價:

他們那群盜賊,都沒什麼大志,很容易對付。

所以,我的觀點是先南下打會稽王朗。

有的將領對此表示擔憂:如果嚴白虎在我們打王朗的時候背後捅我們一刀怎麼辦?

不會的,我不是說他們無大志了么。一群盜賊能自保就不錯了,還敢招惹我們?

最終決定,攻打王朗。不過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嚴白虎的的確確遵從了孫策導演的教導,老老實實的呆在山裡,哪也不去。

孫策率軍由吳郡出發,準備渡過錢塘江,攻打會稽郡。

聽說這事之後,會稽太守王朗倒也不怕,不顧謀臣虞翻讓他先避避孫策鋒芒的建議,直接領兵北上到固陵,在那屯紮以抵禦孫策。

固陵城臨江(錢塘江)而建,地勢險要,防禦工事很堅固。王朗率軍堅守此處,是為了阻止孫策渡江,只要此處不丟,孫策想吃掉會稽就無從下口。孫策數次渡江都沒能成功,著實急了,真是塊硬骨頭啊!

一般這種情況下,在小說裡面必然會有人支招,然後如何如何。其實歷史也一樣,因為人遇到困難了就要想辦法,一個人想不出來就大家一起想。

這次來支招的是孫策的親叔叔孫靜,他問了孫策個問題:

為啥我們要打固陵?

孫策說這還用問么?打下固陵大軍才能順利渡江,不打下來怎麼能拿下會稽郡?

孫靜又問了第二個問題:

那為啥我們要正面死攻?

孫策無語了。為了較勁么?為了顯示自己的勇氣么?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么?

好了,既然沒有啥原因,那我們就不必再這樣正面強攻了。在固陵之南數十里,有個叫查瀆的小路,離查瀆近的那個渡口就在固陵上游不遠處,那裡肯定沒人駐守,我們應該從那裡渡江直接攻打王朗的後方。這就是兵法上說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真是個好主意!

孫策隨即下令:近來天氣不好,陰雨連綿,弄得水都渾濁不堪,大家喝了之後會肚子疼,所以趕快準備數百口大缸(口小肚子大的那種),用來澄清濁水。

我沒寫錯,你也沒看錯,孫策所下的第一條軍令確實如此。別急,後面他會告訴你他想幹什麼。

等到天黑之後,孫策開始讓士兵點火把,多多益善,一人拿幾個火把在營里巡邏走動。然後大家把大缸里的水一倒,翻身上馬,帶著大缸悄悄奔向上游渡口。憑藉一人一口缸,這支部隊順利渡江,夜走查瀆道,偷襲了高遷屯。

直到知曉高遷屯軍情,王朗這才反應過來,大驚!原來如此!

多點火把是為了在夜裡迷惑王朗,讓他誤以為孫策大軍一直都在大營里。準備水缸是為了渡江,用澄清濁水的理由準備水缸是為了騙一群特殊的人——細作,學名間諜。

原來你小子是想從背後攻打我啊!王朗隨即派原丹陽太守周昕率軍去攻打孫策。

怕的是你躲著不出來,出來打我可就不客氣了。孫策大破周昕軍,周昕本人也被斬殺。

王朗這回怕了,固陵現在是腹背受敵,守不住了。於是他直接坐船從海路跑了,一直跑到東冶(福建省福州市某地,有爭議,存疑)。孫策也不手軟,一個勁的追,也一直追到了東冶。無奈之下,王朗只好投降。孫策倒是挺欣賞王朗,想讓他為自己效力,但王朗死活不肯,孫策也沒勉強,更沒加害,任由他去吧。

拿下會稽郡之後,孫策自己兼任了會稽太守。王朗的謀臣虞翻,此時已投降了孫策,並且願意為他效力。孫策讓他繼續擔任之前的職務,並且視他為朋友,以禮相待。

第一個預言

孫策這個人喜歡郊遊打獵,這事在我們看來也不過是個人愛好而已。但虞翻有不同意見:

將軍你喜歡微服出遊,經常弄得隨從來不及警戒,衛兵們對此感到很辛苦。做領導的得穩重,這樣才有威嚴。所以白龍變成了魚,漁夫都能射死它;白蛇到處亂跑,最後被劉邦斬殺了。希望你能留心啊!

孫策說:你說得好啊。然後,還是不改。

大敗嚴白虎

現在終於有時間收拾吳郡的殘餘勢力了,嚴白虎,你的死期不遠了。孫策決定親自率軍征討嚴白虎。

嚴白虎不愧是個地方豪強,聽說孫策大軍來了,一方面開始高築牆廣積糧,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另一方面派自己的弟弟嚴輿去向孫策求和。

出乎意料,孫策同意和解,那接下來就是談條件了。嚴輿說,只准你一個人和我會面商談。這意思很明白:兄弟,你可別陰我!

沒問題,我一個人見你就是。嚴輿放心了,覺得孫策這小夥子還挺有誠意,看來他確實是想講和啊。

一對一的會面開始了,孫策和嚴輿兩人面對面的坐著,開始談判。沒談一會兒,孫策突然抽出刀來,「咣當」一聲砍向嚴輿坐的席子。嚴輿嚇了一跳,身體側動了一下。

孫策說:我聽說兄弟你在坐著的時候能直接跳起來,身手敏捷,剛才我只是跟你開個玩笑罷了。嘿嘿嘿嘿……

嚴輿擦了擦汗,也笑著說:嘿嘿嘿嘿,我一看見兵刃,就會那樣。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比較刺激了,倆人還嘿嘿嘿嘿的笑著,孫策突然把手戟拿起來朝嚴輿擲去,命中,嚴輿還沒反應過來就死了。

還跟我吹牛,剛才我都試探過你了,你根本不能坐著跳起來,真是無能之輩。

嚴輿死的不冤,當初孫策答應一個人見他的意思其實是:我一個人收拾你小子就足夠了!

不得不說,不論是膽量還是計謀,孫策都有他爹孫堅的影子。當然了,性格也很相似,這也從一個方面解釋了爺倆的殞命為什麼有些雷同。

那麼孫策為什麼不同意議和?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嚴白虎是個山賊,這種人不講信義,有奶便是娘,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又反了。你正在外跟人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這廝從背後給你來那麼一下就夠你受的。何況現在整個吳郡差不多都受我控制,剿滅你們還不是時間問題。

不議和就拉倒,那為什麼要殺嚴輿?不是看不起孫策,畢竟單挑嚴輿還是有風險的。這個問題嚴白虎可以回答。

嚴輿被殺之事山賊們很快就知道了,十分恐懼(甚懼)。因為嚴輿向來能打好鬥,可謂是山上第一猛將,現在被孫策一個人就給殺了。山賊們的精神世界坍塌了,孫策這人得有多厲害啊!?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孫策開始進攻,很快攻破嚴白虎大營,山賊們四散而逃,嚴白虎帶著許貢(前吳郡太守)也逃往餘杭投奔許昭去了。

程普建議孫策對這倆人要趕盡殺絕,但孫策因為敬佩許昭的情義,就沒有再追殺他們。

大環境

就在孫策開疆擴土的時候,朝廷發生了一些大事:曹操率軍入朝,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且將都城遷到了許。

孫策適時派出使臣去許朝見天子(當然還有曹操),還進貢了些江東的特產。天子很高興,認為孫策盡到了做臣子的本分,就派人去江東答禮,給孫策「加錫命」。那意思是說,朝廷已經知道你的功勞了,你現在身受皇命,繼續為朝廷效力吧。

這一招是很明智的,向朝廷(主要是曹操)示好,表明自己服從中央,至少能夠起到一定的麻痹作用——因為曹操並不了解孫策在江東的具體情況。另外,曹操當時正舉著天子旗號,四處征討不服從朝廷的割據勢力,差不多逮誰滅誰。現在我表示服從朝廷,你總不能再用這借口打我了吧?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有些不可思議了,袁術竟然稱帝了!當時,東漢王朝雖然風雨飄搖,但畢竟沒有滅亡,還是天下正統——不論是在傳統士大夫心中還是老百姓心中。你袁術是個什麼東西?竟然敢稱帝?這是赤裸裸的造反!

對這件事意見最大的必然是曹操,我剛把皇帝挾持在手裡沒幾天,你就自立門戶,要是讓你做大了,我手裡這人還有什麼用?

當然孫策也是有反應的,他馬上寫信給袁術,勸他不要稱帝,並且表明了態度,如果你不聽勸非要稱帝,那咱們就絕交。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孫策(還有他爹孫堅)畢竟在袁術手下效力過,私交還是有一些,自然不願意看到袁術自尋死路。況且信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你若僭號(冒用帝王稱號),便是絕交!

袁術收到信看過之後,默然良久,十分失落。因為他本來覺得孫策應該站在自己這邊的,不是朋友那隻能是敵人了。少了這麼一員猛將,真是可惜。管不了那麼多了,袁術稱帝的心是如此之堅定,不論誰勸都無效。

事已至此,東漢朝廷必須得有個態度,曹操隨即代帝發詔——討伐袁術。收到詔書的的人主要是徐州刺史呂布、吳郡太守陳瑀,當然還有孫策。

朝廷派了使臣來傳召孫策,任命孫策為騎都尉(中級將領,比將軍低),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

什麼?騎都尉?我有三郡兵馬,一個騎都尉如何能統領得了?

孫策嫌官太小,不大樂意,就託人旁敲側擊的跟使臣說。使臣於是就按照制度依據孫策兵馬總數任命他為明漢將軍,終於是將軍了。

混亂的軍銜

如果你還記得的話,孫策在大敗劉繇之後被袁術表奏為殄寇將軍。是的,沒有錯,但他是代理的。這意味著,打完了仗,軍銜就要被收回了。所以,這次朝廷授予騎都尉一職給孫策,他很不樂意——怎麼著也得給個將軍吧?

在東漢末年,軍銜是很混亂的,但朝廷常置的高級軍銜並不多,大體如下:

大將軍:第一品,位列三公之上。(三軍總司令)

驃騎將軍:第二品,位比三公。

車騎將軍:第二品,次於驃騎將軍,位比三公。

衛將軍:第二品,次於車騎將軍。(禁軍總司令)

左將軍:第三品,位比九卿。

右將軍:第三品,位比九卿。

前將軍:第三品。

後將軍:第三品。

上述的將軍被統稱為重號將軍,與之對應的是雜號將軍,比如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每一個系列又都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如征東將軍、鎮西將軍、安南將軍、平北將軍。雖然是雜號將軍,但也算是公認的中高級將領。還有那麼一批將軍如破虜將軍、討逆將軍等,這些是連上述四系列將軍還不如的更雜號將軍。很遺憾,孫策此次被封的明漢將軍就是此類。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東漢末年戰亂四起,立軍功的人實在太多,正常的軍銜已經封不過來,所以就臨時造了各種各樣的將軍出來應急。但不管是重號將軍還是雜號將軍,只要是將軍,說出來都能唬唬人。

與此類似的另一個現象是,諸多的太守、刺史。東漢時期的一級行政區是州,諸如揚州、青州、冀州等等,共有十三個。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刺史;州下設郡,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太守;郡下設縣,縣的最高行政長官是縣令。

按理說,一個行政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只能有一個,但東漢末年這事就不靠譜了。經常出現這種怪現象:某個郡有兩個太守,一個是朝廷任命的,有委任狀但沒有地盤;另一個是自封的,沒有委任狀但占著地方。還有時候,朝廷任命的太守和地方割據軍閥表奏的太守不是同一人,但都說自己是太守,你說你聽誰的?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都說自己是丹陽太守,又比如陳瑀是朝廷任命的吳郡太守,另一位是孫策任命的朱治。

再取丹陽

接下來就該打袁術了,用實際行動來跟袁術劃清界限,向朝廷表明忠誠。孫策一方面派部將攻打丹陽郡;另一方面寫信給尚在袁術麾下的舅舅吳景、堂兄孫賁。

丹陽郡雖然之前被孫策佔據過,但當時的太守是吳景,總不能奪大舅的地盤吧?後來孫策打下吳郡、會稽之後,丹陽太守成了袁胤。也就是說,丹陽郡大部分還是在袁術的掌控中。

袁胤不經打,丟下丹陽郡跑了,這樣孫策就奪取了丹陽郡(的一部分)。吳景收到書信之後,直接丟下廣陵太守的大印,來投孫策。孫策覺他曾做過丹陽太守,在當地頗有聲望,就讓他繼續擔任太守之職。孫賁也一樣,袁術一稱帝,他就棄官跑回江南了。

就這樣,吳景、孫賁正式加入孫策集團,孫策也與袁術正式決裂。

攘外必先安內

那時,孫策已經集結完軍隊,準備親自討伐袁術,行軍到了錢塘縣,停住了。因為他接到密報,有人要圖謀害他。於是他決定先不打袁術,新的敵人出現了。

這個陰謀牽頭的是陳瑀,他是朝廷任命的吳郡太守,卻駐紮在海西(屬廣陵郡,今江蘇省連雲港市和鹽城市交界)。雖然也是受詔討伐袁術的一員,但他有自己的小算盤。

陳瑀趁孫策奉詔出征之機,派密使渡江,攜帶官印三十多枚去見江東各縣豪強。這些豪強都是不服孫策的人,打頭的有祖郎、嚴白虎等。

兩邊都有共同的敵人——孫策,大家一合計,決定利用他出征袁術留守兵力空虛的時機,裡應外合,一起攻打孫策統占的郡縣。事成之後,太守之職自然是陳瑀大人的,各個縣的一把手就是你們的了,你們看,我都把官印都帶來了。

孫策知曉之後,迅速做出了戰略部署:呂范、徐逸率軍攻打海西陳瑀,我親自收拾嚴白虎這些豪強。

呂范沒有讓孫策失望,大敗陳瑀于海西,陣斬其大將陳牧,俘虜士兵及家眷四千多人,只剩下陳瑀一個人沒抓住。陳瑀也來不及管被俘的妻兒,隻身騎馬投奔冀州袁紹去了。

平定六縣

袁術恨孫策,因為他不光不為我效力,還與我為敵,將我堂弟丹陽太守袁胤打跑了。

祖郎也不喜歡孫策,因為他老是侵佔我的地盤,丹陽郡除了涇縣(安徽省涇縣)以西的六個縣外,都被他佔了。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一個新的聯盟又建立起來了。袁術派出使節,攜帶官印給祖郎,想讓他率領山越族人一起攻打孫策。祖郎同意了。

需要說明的是,山越這個民族,是古代百越族的後裔,也算是丹陽當地的原住民。我們漢族祖先比較猛,開疆擴土的時候,把山越的地盤給吞併了。於是,山越人和漢人開始混居,慢慢的也就融合了。

孫策決定親征祖郎,留二弟孫權留守宣城,但正是這個決定,差點要了孫權的命。祖郎信心十足的率領山越人與孫策在凌陽大戰一場,戰績是完敗被俘。

五花大綁的祖郎被推到了孫策面前,準備經受一頓痛罵,然後去迎接斬首。可是孫策說了一番話,讓他心悅誠服,當即叩頭謝罪,願意歸附。

你曾經襲擊過我,還用刀砍中了我的馬鞍。現在我率軍征戰四方,建功立業,所有的舊恩怨就此一筆勾銷,只要是有才能的人,我必會重用。我對待天下人都這樣,不止你一人,你不用擔心害怕了。

看到祖郎願意效忠,孫策將他扶起來,親自為他解開繩索,然後賜給他一套新衣服,並讓他以後在軍中任職。

下一個征討對象是老熟人太史慈。他跟隨劉繇逃到豫章之後,山中湖邊到處亂竄,並自稱丹陽太守。後來聽說涇西六縣還未被孫策攻克,他就去涇縣建立了根據地,收附當地的山越族人,聯合對抗孫策。

孫策再一次跨上戰馬,親自率兵攻打太史慈。這一次不是單挑,而是打群架,最後孫策贏了,太史慈被俘。

當兩個人再次見面的時候,太史慈被綁的像個螃蟹似的,沒有了之前的驍勇霸氣。孫策二話沒說,直接上前為他解開束縛,拉著他的手。

還記得神亭嶺的事么?如果那時你俘虜了我,會怎樣?

我不知道!

這段對白挺有意思。孫策本來的意思是:你看,你被俘了我親自為你鬆綁;我若被俘,你難道不應該也這樣對我么?

也不知道太史慈是不解風情還是心裡有氣,直接回了句「我不知道」。這讓孫策有點下不來台,也就俗話說的熱臉貼上了冷屁股。

但孫策沒有表露任何不爽,反而大笑。

今後我們一起做大事吧!我早就聽說你忠烈義氣,天下聞名,只是沒遇到明主啊。我是你的知己,跟我一起就不用擔心會不如意了。

太史慈正式入伙!

平定六縣之後,孫策大軍凱旋,祖郎和太史慈兩人騎馬走在最前面開路,全軍都覺得這兩個人很榮耀。自此,丹陽郡全部納入了孫策的勢力範圍。

第二個預言

在孫策親征涇西六縣的時候,張紘也跟著一起去了。當他看到每次交戰孫策都親自上陣,身先士卒,就對他諫言:

主將是使用謀略的人,是三軍的靈魂,不應該隨意上陣與小兵打鬥。希望你能自重,保重身體,別讓大家都為你擔心。

這話說完沒多久,就部分應驗了。攻打祖郎的時候,孫策殺的一時興起,一頭扎進了祖郎軍中,然後被人團團圍住。慶幸的是,身邊還跟著老將程普和一個騎兵。一定要衝出去!程普和那騎兵兩人在前面開路,邊沖邊大聲喊,用矛四處亂刺,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孫策有驚無險的逃了出來。

臨陣殺敵固然有風險,但駐守城中也不一定安全。孫策出征,孫權留守宣城,在這裡,他經受了一次重大考驗。

因為孫策帶走了大部分兵力,所以宣城守軍只有不到一千人。也不知道誰通風報信,山賊竟然聚集了數千人前來偷襲。

山賊的速度實在是快,孫權剛想翻身上馬,背後的刀就劈下來了,「當」的一聲砍中了馬鞍。城內一片慌亂,守軍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只有一個人,拚命保護孫權,他的奮勇和膽氣感染了慌亂的守軍。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守軍加入進來,與這人一起並肩作戰。最後,山賊被穩住陣腳的守軍打跑了。而這個人也已經奄奄一息,解開衣甲,竟然身中十二創,過了好久才蘇醒過來。

後來大家都說,如果當日沒有周泰的話,孫權這娃就完了。孫策知道這事之後,也對周泰感恩戴德,讓他做了一個縣的縣令。

示好曹操

周瑜決定不幹了,因為他覺得袁術這人必將一事無成。於是他騙袁術說想去居巢當縣長,袁術表示同意,在去上任的路上,周瑜溜號跑了——投奔孫策去也。

在路上,周瑜遇到了另一個縣長,這個縣長也認為袁術成不了大器。再一細聊,發現觀點頗多相同,後來又聊到孫策,聊著聊著這人就決定跟周瑜一起去追隨孫策。這個人叫魯肅。

這兩個人,對東吳集團的價值,我就先不多說了。

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徵召王朗回朝,孫策沒有為難他,放他回去了。經過一番顛簸,王朗終於站在了曹操面前。

王朗,我問你,孫策怎麼能做大到現在這樣?

唉!孫策這人,驍勇善戰,有能力又有大志向。並且還有張昭這樣有民望的人做相,有周瑜這樣的江淮豪傑做將。這一群人,既有智謀,又有野心,以後必將成為天下大賊,不是小打小鬧的那種。

平定丹陽之後,孫策再次派使節入朝,進獻貢品。曹操很想招撫拉攏孫策,就上表封他為討逆將軍,賜爵吳侯。如果曹操能夠看到當初許貢寫給朝廷的那封奏章的話,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再與孫策達成政治聯盟。

事情是這樣的,孫策打下會稽郡之後,許貢應該是被俘了,至少沒跑了。後來,他偷偷向朝廷上表,說孫策太厲害,就像是項羽轉世(外號「小霸王」的由來),不能任由他做大,得把他召到都城嚴加看管,不能隨便放出來咬人。

可惜的是,這封奏章最終沒有送到曹操手裡,反而被孫策的部下截獲了。孫策看完之後大怒,這封奏章是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全都告訴曹操啊,還順便給出了解決方案。倘若曹操看到了這奏章,必然會以各種理由召我入朝,去的話就回不來了,不去的話就會成為曹操的征討目標。

快快去把許貢叫來!

許貢來了,孫策把奏章給他看。許貢裝模作樣的說不是我寫的,不是我乾的。孫策也沒多廢話,直接讓人把他勒死了。

許貢之死是比較小的一件事情,按當時的情況,幾乎每周都能死個太守縣令啥的。這裡詳細的說明這件事,是因為他的死,最終也決定了孫策的命運。

攻克廬江

在曹操、呂布、孫策等軍閥的聯合打擊下,袁術的地盤越來越少,實力越來越弱。到最後,連他的手下大將都紛紛叛他而去,去尋求更好的發展。這回袁術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又羞又憤,吐血三五斗,死了。

偽皇帝一死,接下來就該分家產了,此時袁術的手下們發生了分歧。以堂弟袁胤為首的一派,已經被曹操打怕了,不敢再守壽春,準備去投奔廬江(安徽省廬江縣)太守劉勛;以部將楊弘、張勳為首的一派,在孫策效力袁術帳下時與他相交甚好,決定率部去投奔孫策。

既然談不攏,那就各走各的路吧,就此分道揚鑣。

劉勛倒不管這些,投奔我的我也要,不投奔我的我也要。於是他在半路截擊了想投奔孫策的那幫人,將他們全部俘虜。

孫策聽說了這件事,很憤怒,但又沒什麼好辦法。因為劉勛的兵力很強,在江淮地帶很霸道,孫策本來就很厭惡這根釘子,現在他竟扎到自己頭上來了。

平靜下來之後,孫策幹了這麼幾件事:親自寫了一封信,然後派使團出使廬江,帶著信去拜見劉勛。

使節到了皖城(廬江郡治所,今安徽省懷寧縣),先把金銀珠寶、江南布匹進獻上,然後千穿萬穿、唯有不穿的馬屁再拍上,把劉勛捧得高高的,把自己和孫策貶得低低的。

劉勛很高興,這麼多珠寶,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孫策不是一向很狂傲么,對我不也得恭恭敬敬的。然後他打開了那封信,潘多拉的魔盒就此開啟。

信上說:上繚(屬豫章郡,今江西省永修縣)這個地方的山越族人啊,老是欺負我們(「數欺下國」——看孫策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多低,對劉勛自稱「下國」),我怨恨他們好久了。我想攻打他們,但道路又不通暢,希望您這個大國能帶領我們討伐他。上繚非常富庶,有錢有糧有女人,打下來能使您的實力大增。請您一定要出兵!

劉勛信了,決定出兵。大家聽說這事之後,都來恭賀他——既收了那麼多財禮又將攻取一塊寶藏。雙喜臨門啊!

但並非所有人都高興,謀士劉曄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上繚這個地方是小,但城牆堅固,護城河很深,易守難攻,短時間內是攻克不了的。到那時,士兵在外征戰疲憊不堪,廬江又兵力空虛,若孫策趁機偷襲,那廬江必丟。這麼看來,你若出兵則大禍臨頭。

有道理,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劉勛做了發兵的決定。

袁胤帶著袁術的靈柩、妻兒老小以及部隊(主要是軍樂隊、儀仗隊)來投奔劉勛了,前面的都好說,可是這部隊那麼多人使得皖城的糧食供應一下子緊張起來。

廬江本來糧食就不多,這下不夠吃的了,劉勛派部將劉偕去向豫章太守華歆借糧。可是豫章郡的糧食產量向來也不多,僅僅夠自己吃的,華歆沒辦法,就讓人帶劉偕去上繚,問山越族人借糧。

劉偕借了一個月才借到一點點,還不夠那幾萬張嘴塞牙縫的,就派人回去報告劉勛:這裡人少、糧多,請速來!

我認為這件事才是劉勛發兵上繚的決定性因素。

要說山越人雖然少,但不傻。雖然劉勛是悄悄行軍,但他們還是探知了這個消息,然後迅速做出應對——糧食全部藏起來,人全部躲起來。

劉勛率軍來到上繚一看,已經是一座空城了,糧食一顆也沒有,人也一個都沒有。

孫策知曉了劉勛的軍事動向後,派孫賁率軍八千埋伏在彭澤,自己與周瑜親率兩萬人偷襲皖城,很快攻克,俘虜了士兵(主要是袁術的軍樂隊、儀仗隊)及其家屬三萬多人,包括袁術和劉勛的老婆孩子。

在上繚中了空城計的劉勛,迅速回兵皖城,經過彭澤的時候,遇到了埋伏已久的孫賁,大戰一場,敗逃。逃亡的路上,聽說孫策已經襲取了皖城,大驚,只好向荊州刺史劉表告急,同時向江夏(屬荊州,今湖北省武漢市)太守黃祖(仇人終於露臉了)求救。

黃祖派他兒子黃射率水軍五千援助劉勛,孫策大怒,我還沒找你報仇,你倒先找上門來了,看我不給你好看!

孫策再次出擊攻打,再次大破劉勛,以及黃射。劉勛往北跑,投奔曹操,黃射往西跑,逃回江夏。此役,孫策俘虜了兩千多人,艦船一千多艘。

廬江郡拿下!

江東二橋

大喬,嚴格的說,應該是大橋,皖城橋公的大女兒。她還有一個妹妹,叫小喬。姐妹倆的名字已經失傳,因為在中國古代,女人的名字是比較不重要的。女同志們切莫生氣,這是我國封建時期的悠久傳統——用夫家姓和娘家姓來稱呼已婚婦女。如姓孫的嫁給姓朱的做老婆,那就稱她朱孫氏,至於名字么,實在沒啥必要,慢慢的除了你自己誰也記不得了。

大小喬都是美女,對她倆的容貌,史書只用了一句話——「皆國色也」。畢竟是史書,不會描寫的那麼細,具體就靠大家想像吧。

姐妹倆的姿色當時已經聞名江東,所以當孫策入城後,就迫不及待的去見橋公。於是,孫策和大喬一見鍾情、締結鴛盟。然後,高富帥把女神娶回了家。

他倒不貪心,只娶了姐姐,妹妹被周瑜娶了。這樣一來,孫策和周瑜的關係更近了一步,本來是拜把子兄弟,現在又成了連襟。

孫策和大喬,周瑜和小喬,都是美女配英雄。那真是郎才女貌,琴瑟和鳴,伉儷情深,羨煞眾人。

一切都是那麼的浪漫、圓滿、美好,看起來像是偶像劇一樣。我要鄭重的告訴你,這事有假,事情可能不是這樣的。

目前有種說法是,橋公並不願意將女兒嫁給孫策(和周瑜)。那麼孫策必然是採用一些手段,最後達到了目的。至於是什麼手段,相信是個男人都能想得到——強搶。

不嫁是不是?搶過來,一人一個,拜堂成親,看你能如何?!

要知道這時候皖城真正的主人是孫策,橋公說白了也就是個高級俘虜,大小喬也就是長得漂亮的高級女俘虜。

就這樣,孫策和大喬成了親,周瑜和小喬成了親。事後,孫策還得意的對周瑜說:橋公這兩個女兒,縱然容光煥發、國色天香,但能招的我們兄弟倆做夫婿,也該高興了。

原話是「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這就是孫策耍流氓,強搶民女的證據之一。

因為史料匱乏,對大小喬的記載相當之少,所以這種強搶的說法也只是一個猜測,關鍵看你怎麼理解孫策對周瑜說的那句話了。有的人看到了霸道得意,有的人看出了狂傲自戀。

其實,還有一個更有力的證據。《三國志》對此事的記載只有一處,在《周瑜傳》,說「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這個「得」字用的實在精妙,主動送上門的也叫得,強行搶過來的也叫得。除此之外,別無記錄。但《江表傳》記錄了孫策對周瑜說的那句話,《資治通鑒》直接就沒提及大小喬。

孫策,是三國裡面我最喜歡的人物,所以我把他寫的這麼詳細。但在這裡,我仍然把他強搶民女的事拿出來說——即使是個沒有確切證據的假說。這可能會破壞他的形象,影響他的名聲,但我覺得這反而能讓他更具存在感。況且,從現在的視角看這件事,我倒覺得挺喜感的,你們呢?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孫策攜大破劉勛之餘威,率領三萬大軍,水陸並進,親征江夏太守黃祖。此時距孫堅之死已整整八年。

等待了這麼久,我心中從未忘卻為父報仇。現在我有了足夠的實力,黃祖,納命來吧!父親,兒子就要為你報仇了!

根據當時的形勢來看,江夏郡並非是必需要征討的,至少不是必須要馬上征討的,但孫策幾乎帶了所有的家底來找黃祖拚命,可見其復仇心切。

一同隨行的知名人物有:周瑜、呂范、程普、韓當、黃蓋——孫堅手下的老將們都來了。另外,還有一個人——孫權——孫堅的次子。看這架勢,兄弟倆是鐵了心要誅殺黃祖了卻殺父之仇。

聽聞這個消息,荊州刺史劉表迅速做出反應:派侄子劉虎和大將韓晞率五千長矛兵支援江夏。要說劉表跟孫策倒沒有什麼仇,但江夏郡屬於荊州,你來打我我自然要防禦。

其實黃祖並不怕孫策,你看我手下有三四萬士兵,戰艦六千多艘,還有劉表支援我的五千長矛兵,還怕孫策那區區一千多艘船的水軍?但歷史證明,船多不一定能打過船少,並且將不只一次的證明。

十二月初八,孫策軍行至沙羨(今武漢市江夏區),十一日早晨,沙羨之戰開打。

風在吼,馬在叫,江水在咆哮。獵獵戰旗下,全副武裝的孫策,騎馬檢閱著軍隊,然後又親自敲響了戰鼓,急急的鼓點震撼著每一個參戰者的神經。

戰鬥開始了。孫策軍將士受到激勵,個個奮勇當先,比平時踴躍百倍,那是玩了命的攻打。江面上的船隻密密麻麻,飛快的行進,沖向黃祖水軍大陣。

當然了,勇氣並不是決定這次戰鬥勝負的關鍵,精彩的一幕將要上演。

兩軍船隻離得比較近的時候,孫策軍的前鋒船隊突然集體著火,借著風勢就朝黃祖水軍飛速衝來。黃祖還沒反應過來,就看到有人跳江了,這一跳不要緊,整個水軍開始亂套。

趁著黃祖戰艦起火混亂不堪之時,孫策又送來了第二件禮物——萬箭齊發。當箭矢像下雨一樣落到黃祖軍士兵身上的時候,這場戰鬥的勝負已定。

射完了箭,黃祖的戰艦也都燒的差不多了,滾滾濃煙遮住了天空,熊熊的火光映的江面就像是破碎的金盤一樣。鼓聲、喊殺聲、慘叫聲、戰馬嘶鳴聲混雜在一起,像是上演一出慘烈的交響樂。孫策毫不客氣的擔當了指揮一職,開始登船作戰!

黃祖水軍將士已經被煙熏火燎折磨的不行,喪失了戰鬥力,等孫策軍一登船作戰,紛紛投降。還不趕緊投降?再不快點不被燒死就被淹死。

戰鬥只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到九點多的時候,黃祖軍徹底崩潰。劉虎、韓晞被臨陣斬殺,黃祖的妻兒老小被俘,其水軍被斬首兩萬多(包括燒死後又被斬首的),跳水淹死的一萬多人,繳獲戰艦六千餘艘,財物輜重堆積如山。

唯一的遺憾是,黃祖跑掉了。雖然幾乎全殲黃祖水軍,但孫策還是沒能攻佔江夏郡;即使擁有戰略優勢,劉表的荊州也不是一下能吃掉的。所以,孫策決定班師。

結親曹操

凱旋而歸的路上,孫策給朝廷上了一份奏表,詳細的描述了沙羨之戰的經過。

曹操看完了整個奏表,一個驍勇善戰果敢霸氣的孫策呈現在眼前,又想到這娃已經平定了江東諸郡,在自己看來這是很難實現的事,不禁大呼「難以跟這條瘋狗爭鋒啊!」(猘兒難與爭鋒也)

要說當時曹操的環境也比較惡劣,因為他跟袁紹的衝突已經無法收拾,戰爭一觸即發,並且袁紹的整體實力比曹操要強。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實在沒有餘力去管孫策,只好招撫他,以聯姻的形式達成政治聯盟——雖然是他自認為的聯盟。

具體聯姻如下:

曹操的侄女(曹仁之女)嫁給孫策的弟弟孫匡;曹操的兒子曹彰取了孫策堂兄孫賁的女兒。

這還不夠,曹操又以禮徵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孫詡,又讓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孫權為茂才(就是秀才)。

給了你們那麼多好處,總該跟我一條心了吧?!曹操是這麼想的。

信任的力量

在從江夏回來的路上,孫策聽說一件事——劉繇死了。要說他死就死了吧,被孫策打跑之後,他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但孫策又聽說了另一件事——劉繇手下的士兵尚有一萬多人,這幫人本來打算去投靠豫章太守華歆。但是,華歆覺得作為朝廷的臣子,趁這個機會攝取兵權是不妥的,於是就拒絕了。這下好,一萬多兵士成了無主之人,天天到處遊盪。

孫策想要這一萬多人。他把太史慈叫來,十分誠懇的對他說:

劉繇曾責備我為袁術效力,幫他攻打廬江。我也是迫不得已啊!我爹手下數千士兵都在袁術那兒,我立志要做大事,為了要回那些兵馬,怎能不在他帳下委曲求全?後來,袁術稱帝,我曾進諫於他,他不聽從,非要做僭越之事,所以我跟他絕交了。這就是我跟袁術從交好到決裂的始末,只恨沒能在劉繇活著的時候跟他說清楚。

太史慈:原來如此。

以上都是鋪墊,接下來要說的才是重點。孫策接著說:

現在劉繇的兒子在豫章,你去那兒看望下他,並且要跟他的士兵們說清楚我的意思。願意來的人就跟你一起過來,不願意的你就安撫下他們。另外,你還要觀察下太守華歆的治理能力如何。你去辦這事兒,需要多少兵馬,都隨你的意。

太史慈很惶恐,畢竟才降孫策沒多久,也沒立過什麼大功,孫策竟對我這麼信任。

我曾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指曾與孫策為敵),將軍你的度量就像齊桓公、晉文公一樣寬廣,我必將以死相報!現在我們跟豫章沒有交戰,此行不宜帶太多兵馬,幾十個人就夠了。

孫策還沒說話,他手下的將領們就嚷嚷起來了:

不可!太史慈一出去必然要往北逃跑,不會再回來了。

隨著一聲大喝,世界清靜了。

太史慈捨棄我還能再追隨誰?(子義舍我,當復從誰!)

大喝者,孫策也。

接下來要為太史慈餞行,孫策握著太史慈的手腕,跟他道別:

什麼時候能回來?

不超過六十日!

說完之後,太史慈翻身上馬,帶著數十騎兵,奔豫章去了。

這下熱鬧了,軍營里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都覺得派太史慈去豫章十分不妥。有的說太史慈會趁機往北逃,投奔曹操;有的說他會向西跑,投奔黃祖;還有的說他會直接留在豫章,幫助華歆防守城池,抵禦孫策。總之一句話:太史慈會背叛孫策,孫策是個二傻子。

孫策把這些人聚在一起,自信的對他們說:

你們都不要再議論了,我考慮的很周詳。太史慈這人,勇猛有膽識,但他不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他必會堅持道義,注重承諾,一旦將人視為知己,則生死不相負。你們就不要瞎擔心了。

過了不到六十日,太史慈果然回來了。這下大家都服氣了,孫策看人真准啊!除了帶回了孫策的信任,太史慈還帶回了重要情報。

華歆這個人啊,品德很高尚,但沒有什麼謀略,只能自保。

這句話讓孫策很是心安,既然沒什麼本事,那我就不用擔心他了。但接下來太史慈又說了一件事,讓孫策有了兼并豫章之心。

作為太守,他連豫章諸縣都沒控制住。丹陽有個叫僮芝的人,佔據著廬陵,騙華歆說他奉詔為此地太守。鄱陽的山越族人建立了大營,派兵守著疆界,不接受華歆委任的官吏,說什麼「我們已經自立郡府,只有朝廷派真太守來才歡迎」。華歆不但不能控制廬陵、鄱陽,連鄰近的海昏、上繚地區,也聚集了五六千山越人,只繳租賦,不服兵役徭役,對此他也只能幹瞪眼。

孫策聽後大笑,豫章郡,我來也!

下豫章

與之前攻取郡縣不同,這次孫策打算不動用武力,用說客去勸說華歆投降——畢竟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到底讓誰來當這個說客呢?誰有這個能力能勸降華歆呢?孫策想到了一個人,去把虞翻請來議事。

虞翻來了之後,孫策只跟他說了幾句話:

華歆雖然有些名氣,但不是我的對手。並且聽說他那裡戰鬥裝備比較少,如果不開門投降,到時候一打仗,必然會有人受傷,你去那兒詳細的告訴他我的意思。

帶著孫策的囑託和期望,虞翻來到了豫章郡,與華歆進行了一次有意思的對話。

虞翻:華太守,你覺得論名聲的話,你跟原會稽太守王朗(虞翻曾效力於他)誰更高?

華歆:我不如他。

虞翻:豫章郡糧草多麼?兵器輜重精良么?士兵百姓比當時會稽郡強么?

華歆:我們不如他們。

虞翻:孫策將軍智略超世,用兵如神。之前打跑了劉繇,這是你親眼見到的;然後又平定了會稽郡,這也是你親耳聽到的。現在,你守著孤城,糧草不足,兵器不精,自己都知道不行,還不早點為自己謀劃後路,別到時候追悔莫及!

華歆:這。。。(擦汗)

要說虞翻這些話算是很客氣了,給華歆留足了面子,換個直白點的表達應該是這樣:

你本人比不過王朗,糧草將士也比不過會稽郡,我們都被孫策收拾了,你還在這抗個屁啊?還不趕緊收拾收拾東西,出城投降!

擺事實,講道理,分析完之後,就該亮底牌了。

虞翻:如今孫策大軍已到椒丘,我一會兒就要回去。如果明天中午你還不把降書送過來的話,那我只好跟你永別了。

說完之後,虞翻就回去了,剩下又驚又怕、不知所措的華歆一個人在那獃獃的坐著。

這是人生的重要時刻,該如何選擇呢?降?還是守?

華歆拿不準主意,就去請功曹劉壹叫來商量。劉壹勸他投降孫策,華歆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我雖然是原揚州刺史劉繇任命的豫章太守,但仍然是朝廷官員。如果聽你的投降了孫策,以後朝廷會不會治我的罪?

劉壹真不白叫劉壹,一句話就讓華歆吃了定心丸。

王朗不是已經被朝廷重新召用了么。那時候會稽郡兵馬強盛,他投降孫策都被朝廷原諒,你還有啥好擔憂的?

作出決定的華歆連夜寫了降表,第二天一大早就派人帶著降表去迎接孫策入城。孫策率大軍入城之後,與華歆相見,以晚輩見長輩的禮節向他行禮,並用上賓的禮儀對待他。

豫章拿下!

論功行賞

兵不血刃的拿下豫章郡之後,孫策將其南部的幾個縣分出來,增設了廬陵郡。任命堂兄孫賁為豫章太守,另一個堂兄孫輔為廬陵太守。

要說孫策的運氣確實好,先是華歆獻城投降,然後佔領廬陵的僮芝又病了,使得孫輔輕鬆加愉快的去上任了。

安排好了兩位堂兄鎮守兩郡,孫策放心的率大軍返回了吳郡,然後開始論功行賞,大宴眾將士。席間,孫策有點醉意的對虞翻說:

我有一次去壽春,見到了馬日磾(學問家,曾任漢太傅一職),還與他一起跟中原的士大夫們相會。他們這幫人啊,說我們江東人多才,但學問不廣博,聽那意思,就跟我們比不上他們似的。

按孫策爭強好勝的性格,不論是戰場上還是文學上,必然都不服輸。果然,他接著說:

我當時就跟他們說那可不一定!你博學多聞,所以想讓你去許縣,與朝中士大夫交流交流,羞辱一下那些吹牛皮的人。

還沒等虞翻回答,孫策又祭出了激將法:

你要是不願去,我就派張紘去。唉,就怕張紘不能讓那些小兒們閉嘴啊!

通過虞翻之前的表現,能看得出來這人是個精明人物,輕鬆就化解了孫策的「攻勢」:

我可是將軍你家裡的寶貝啊,你現在拿出來給別人看,別人要是想要我留我,那你不就損失大了么?!所以我不能去。

這倒真不是吹噓自己,緊接著孫策說的話就證明了虞翻的能力和地位。

孫策聽後很歡樂,連說你說的對,說得對。接著說了句:

我還要在外征戰,不能回府,你就是我的蕭何,幫我去守會稽郡吧。

成長的煩惱

當初,孫策攻克皖城的時候,對袁術的妻兒老小禮遇有加;後來拿下豫章,他又厚葬了劉繇,對其家屬頗多照顧。士大夫們聽聞了這些事,都對孫策的行為表示讚賞。

話說此時,孫策已經平定了江東六郡,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以舅舅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堂兄孫賁為豫章太守;以堂兄孫輔為廬陵太守,以朱治為吳郡太守,以李術為廬江太守。

這一路走來,著實不容易,流過淚流過血,裝過孫子當過爺,終於一統江東。我是這六郡土地的領主,我是這六郡百姓的主人,我是孫策。

隨著孫策一步步的成長、成熟、成功,除了他的地盤、軍隊、實力有所增長之外,必須要看到,他的脾氣和權力欲也在一點點增長。當他高高在上的俯視眾生時,唯我獨尊的感覺和他天生的霸氣交織在一起,讓他變得有些剛愎狂傲。讀懂了這些,就能比較容易的理解他之後所做的一些事情。

比如會稽有個叫魏騰(這名字,嘖嘖)的官吏,經常違背孫策的意願惹得他胃疼,於是孫策就想殺掉他。大家都為魏騰捏了把汗,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救他。這時,孫策的媽來幫忙了。

這位老夫人,倚靠在井邊的欄杆上,對孫策說:

你剛平定江東,局勢還沒穩定,應當禮賢下士,舍過錄功。魏騰在公事上盡職盡責,你今天殺了他,明天大家都會背叛你。我不忍心見你大禍臨頭,還是早點跳井死了算了。

孫策大驚,就把魏騰釋放了。

這次算魏騰走運,但接下來出場的兩個人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帥哥殺人事件一

高岱這個人,是個隱士,隱居在餘姚。此人很有學問,算得上是大儒,並且名氣還挺大,吳郡、會稽兩地基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既然如此,那就請他出來為我效力吧。

孫策一邊派人去請高岱,一邊在家做一些準備工作,等候高隱士的到來。又聽說高隱士對《左傳》頗有研究,於是孫策也讀了讀,準備與他討論切磋下。

這時候不知道是誰跳出來給孫策說了這麼幾句話,算是打了高隱士的小報告:

高岱必以為孫將軍你只是個武夫,不懂文學的事。如果你跟他討論左傳,他老回答不知道,那我這話就應驗了,不信你等著瞧。

如果他只打了這一個小報告,那還能稱得上是小人,可他又打了另一個小報告,這時只能用無恥小人來稱呼他了。

無恥小人這頭剛跟孫策說完,那頭又去找高岱去了,見面就說:

我們孫策將軍,很討厭強過他的人。如果他問你啥,你最好說不知道,這樣才能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辯論,那你就危險了。

說不定還跟人說要掉腦袋云云,連說帶嚇整的高隱士很緊張。別管你是大隱還是小隱,大儒還是小儒,遇到說錯話會掉腦袋的時候,那自然是不說話求自保了。

搞定!無恥小人的圈套順利完成了,接下來請看好戲。

孫策見到了高隱士,就興沖沖的跟他討論起左傳來,一會問個問題,一會又問個問題。高隱士牢記勸告,張口一個不知道,閉口一個不知道。

果然如此!人說的沒錯,姓高的你就是瞧不起我!來人吶,把他給我關到牢里去。

可憐高隱士,以為自己不多說話就能取悅孫策,豈料竟是被人算計了。

高隱士被囚禁之後,他的很多朋友都來營救他,還有不少仰慕他的人也一起來了。這些人採用了比較溫和的方式——靜坐——向孫策請願,要求釋放高岱。

孫策登上城樓,看見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坐著,綿延數里,心中大惡,於是就把高岱給殺了。

易中天老師對此事的評價是,孫策為了面子而殺了高岱,我覺得不妥。分析此事可從孫策的性格入手,他本人雖然有時候比較暴戾,但從未因為別人惹他憤怒而殺過人。對他的性格,史書里有明證——「性闊達聽受」,就是說性情豪放闊達,能夠聽取不同意見。從他的所作所為里也能看得出來,孫策是一個心胸很寬廣的人。

那到底為何必殺高岱?其實《三國志》給出了答案——「惡其收眾心」,嫉恨高岱這個人收買了那麼多人心。這能成為被殺的理由么?能!前面說了,孫策這時候已經是江東之主,自然最怕別人搶奪他的權力。何況此時江東士民雖然名義上服從孫策,但並非全都心服(實際上,孫氏政權直到孫權執政時,與士族聯姻才逐漸穩固)。你高岱是什麼東西?竟然有這麼大的號召力,直接威脅我孫氏的江東基業啊。所以,在孫策看來,此人非死不可。

帥哥殺人事件二

于吉這個人,是個道士,居住在東方某地。他經常到吳郡、會稽來,在那建造了道觀,用來燒香傳道,同時也製作符水給百姓治病,許多百姓都信奉他。

有一天,孫策在城樓上大宴賓客,主要包括手下的謀臣、將領,以及當地的名門望族。大家正吃喝的很開心,突然聽到城樓底下一片喧嘩之聲。孫策往下一看,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一個穿著精美道袍的道士,拄著一個小匣子,匣子上用漆畫了些奇怪的圖案。這個道士說此物是神仙用的,叫「仙人鏵」,然後他慢慢的來到了城樓下。

這讓孫策有點摸不著頭腦,剛想問問賓客們這是啥人,回頭一看,我的老天爺,怎麼人都跑沒了?再一看樓梯,原來大家都爭相往下跑呢,掌管宴會禮儀的人幾番大喝禁止都無濟於事。再往城樓下一看,三分之二的賓客已經下去了,齊刷刷跪拜在道士旁邊。放眼遠眺,整條街道都是跪拜在地的百姓。而那個道士,十分淡定、平靜地接受眾人的跪拜,彷彿真是一個仙人似的。

這還得了?快把他給我抓起來!現在就去!!

很快,孫策知道了這個道士叫于吉,于吉也知道了抓他的人是孫策。

于吉的信徒們急了,紛紛讓自己的媳婦去求見孫策的母親,想讓她求情救救於道士。孫策他媽答應了,就去跟孫策說:

於道士曾給軍中將士看病抓藥,也算是幫過你,你不能殺他。

不行,此人非殺不可!

到底為什麼非得殺他?

這個人會裝神弄鬼,能惑亂人心,甚至能讓諸位將領不再顧及君臣之禮,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把我一個人撂那兒,全都下樓去跪拜他了。所以此人不可不除!

孫策他媽搖著頭走了,接著諸位將領來求情,聲勢弄得比較大,聯名上書求孫策饒了於道士。

看到這一幕,孫策內心是又氣又急,憤憤地說:

前交州刺史張津,拋棄了聖人的學說,也不顧及朝廷法令,天天讀妖邪道書,彈琴燒香,想羽化成仙,最終被南蠻子殺了。這些邪魔歪道都是沒用的東西,你們還沒看明白么?于吉的名字已經在閻王的生死簿上了,你們別再上書浪費紙筆了。

說罷就下令將于吉推出斬首,並將首級懸掛在市集中展覽。而那些信奉于吉的人,都不說他死了,而說他是得道升天了(術語「屍解」),然後又都去祭祀他祈求福祉。

對於此事,我們不討論迷信不迷信的問題,只來探究下於吉是否該殺。在我看來,他確實該殺。理由跟殺高岱差不多,更恐怖的是,于吉的影響力遠超高岱,因為連很多將領都信奉他。

孫策處理此事太直接,他是以個人的絕對權威殺了于吉,而並非以法律的名義。雖然于吉最終是個死,但為何而死很重要,因為這是要給活著的人看的。以權力殺他,百姓覺得你是暴君,隨便殺人;以法律殺他,百姓覺得你是明君,伸張正義。這——就是區別。

殺于吉這事,雖然說的挺多,但極有可能是假的。記載此事的是《江表傳》,其他史籍如《三國志》、《資治通鑒》並未記錄。這就涉及到史料辨析的問題,如果所有史料中只有某一個記載了某事,那這事就會被認為真實性比較低,所謂「孤證不立」就是這意思。

就事論事,《江表傳》中記載的殺于吉之事也有紕漏之處。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早就發現了這個紕漏——孫策死於建安五年,而交州刺史張津在建安六年還活的好好的呢。此處的自相矛盾基本上可以判定殺于吉一事非真。

其實《江表傳》還不算離譜,更離譜的是《搜神記》的記載。在那裡面,于吉不但能求雨,還能索命,最終害死了孫策報了仇。考慮到《搜神記》是一本小說而非史籍,就不跟它計較了。

殺高岱和于吉,孫策的理由都差不多,說白了就是對自己權力的保護,為了孫氏基業的穩固。江東六郡是他打下來的,保護勝利果實是他理所應當的責任,只是行事方式過於激進。此時的孫策,更像是一個倔強的孩子,為了自己手裡的糖果,堅持以自己的方式保護它,不論其他人是否理解。

最後的戰役

吳郡的上方是廣陵郡(郡治射陽,今江蘇省射陽縣),時任太守的是陳登,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原吳郡太守陳瑀的侄子。

陳登一心想為叔父洗刷恥辱,所以在孫策西征黃祖之時,他像他叔父一樣,也悄悄地派密使攜帶官印渡江,去結交嚴白虎餘黨,圖謀裡應外合整孫策一把。

就這樣小打小鬧的折騰了一陣子,孫策從江夏凱旋而歸。行了,這回有功夫好好收拾收拾陳登這小子了。

伐廣陵郡成為了孫策戎馬生涯的最後一次出征,他以一種讓人噓唏不已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光輝歷程。

大軍到了丹徒,停下了,等待後方運糧草來。這一停就停出事了。前面說過孫策這人喜歡打獵,在等糧草期間,他經常帶著人出外打獵。

有一天,孫策出獵遇到了一頭鹿。這是一頭速度比較快、腦袋比較靈活的鹿,四處亂竄,沒有人能射中它。孫策自然不會放過這畜生,騎馬就追啊追啊,追著追著隨行眾人就跟不上了,因為孫策騎得是最快的駿馬。

追了一會兒,孫策沒見著鹿,倒是遇到了三個拿著弓箭的陌生人。孫策很警覺,就問:

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是韓當將軍的屬下,在這射鹿呢。

他手下的兵士我都見過,怎麼從沒見過你們?

在這文字已經無法描述當時的情景,想像一下,孫策被三個拿弓箭的人包圍了,大體也就這麼個情況。

以一敵三,孫策決定先發制人,抬手就射了一箭,一個敵人應聲而倒。剩下兩個人,又驚又急,紛紛拉弓朝孫策射去,其中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臉頰。就在這危急關頭,眼看孫策就要命喪此處,他的隨從們終於追上來了,就地斬殺了剩下來的兩個人。

原來這三個人是許貢的門客,許貢被殺之後,他們三人隱姓埋名潛伏著,時刻都想為主人報仇。後來看到孫策經常出來打獵,有時候還一個人到處跑,於是就決定刺殺他。

孫策並沒有死,只是受了傷,臉頰中了一箭。對於他的這一次遇險,基本上屬於可預知的事情,只是時間問題。之前有不同人在不同時間段說過相同的話,一致意見就是讓孫策不要一個人單獨行動,孫策玩的高興就忘了,終於讓他們的預言應驗。

其實要說預測的最準確的,也是最離譜的,當屬郭嘉。事情是這樣的:

曹操和袁紹的矛盾終於爆發,官渡之戰拉開了大幕,兩軍在官渡對峙。這時候,孫策征討陳登的軍事行動,引起了曹操集團的警覺,有風言風語說孫策打算渡江偷襲許縣,搶奪漢獻帝。

這可是從背後捅刀子啊!本來曹操的兵力就不如袁紹,打他一個都很難,現在又有人從後面欺負你,沒法活了。所以曹操以及他的手下們都很害怕。

郭嘉很淡定,他說:

孫策剛剛平定江東,所殺的都是些有人願為之效死的英雄豪傑。但孫策此人輕敵而又不防備,即便有百萬大軍,也無異於一個人獨行在平原上,如果有刺客伏擊他,一人就能解決了他。所以,依我看來,他必死於無名小卒(匹夫)之手。

說這預言準確,是因為確實應驗了,真真切切,絲毫不差。說這預言離譜,是因為郭嘉怎麼能說的這麼准?更關鍵的是,怎麼能說的連時間都這麼巧?因為他剛說完沒多久,孫策就遇襲了。

單說準確,倒也可以接受,畢竟其他人的預言也是這意思。但這時間,只能用巧合來解釋了。你能猜中他因何而死就已經不容易了,還能猜中他何時而死?

告別的時刻

不管怎麼說,孫策受傷了。注意,只是中了一箭,傷在臉頰上。隨從們趕緊把他抬了回來,請醫生來治療。

醫生也趕緊來了,診斷完之後,說了一句話:這個箭傷是可以治癒的(醫言可治),孫將軍不用擔心。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總算不是致命傷。醫生把箭拔出來,敷上金瘡葯,然後就走了。臨走前總是要多囑咐病人幾句的:

孫將軍你自己要注意一些,百日內別亂動,好好靜養,千萬不可動氣。

如果孫策真的就這麼靜心休養一百天,那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不幸的是,孫策沒有遵從醫囑,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導火索是一面鏡子——一面影響了很多人命運的鏡子。孫策養了幾天,可能是想看看自己的傷到底怎樣,就照了照鏡子。這一照不要緊,出大事了。

啊!我的臉竟然這樣了,以後還能再建功立業么?

怒吼的孫策扔掉了鏡子,推翻了幾台,狂暴的像一頭野獸。發瘋似的打砸、喊叫,與此同時,臉上的創傷也開始迸裂,血流滿面。

病情惡化了,惡化到了無法彌補的地步。孫策也覺得自己大限已到,趕忙派人去叫張昭等人來,當然還有二弟孫權。

氣氛很傷感,奄奄一息的孫策無力的躺在床上,凌亂的頭髮遮蓋了那恐怖的半張臉。終於到了告別的時刻了,先跟張昭囑咐幾句話吧。

現在天下大亂,以吳越兩地的百姓,三江地形的險固,完全可以跟天下英雄一決雌雄。你們好好輔佐我弟弟吧。

張昭表示我絕不會辜負你的囑託,但八年後,他食言了。

仲謀我弟,這是我的印綬,都交給你了。帶著江東子弟,行軍打仗,與天下英雄一爭高下,你不如我;推舉賢良任命能臣,使他們能盡心儘力,保住江東基業,我不如你。(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孫權大哭著接過了印綬,很無助的點了點頭。

你問周瑜在哪裡?不好意思,他不在現場,因為他正率軍駐守巴丘。

當夜,漢討逆將軍、吳侯,孫吳基業真正的創立者,吳長沙桓王孫策,卒。時年二十六歲。

對於孫策的評價,三國志寫的很出彩,優點缺點,一目了然,個人認為無人能出其右,如下:

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

別了,伯符!


東漢末年,有一個北方俠士,他箭無虛發,孝義無雙,無論勇力還是品行皆數一數二,為人稱道。

他叫太史慈。

太史慈聽從母命,年少離鄉,始終堅守心中的正氣,行俠仗義,打抱不平。

後來他遇見孫策,與其酣戰數百個回合。最終輸掉後不但沒被虐待,反而受到優待,甚至得到至高的信任。太史慈被孫策的魅力打動,加入孫吳天下。

曹操聽聞過太史慈的威名,想召太史慈回到中原給自己效力,便寄給他一盒當歸。

當歸,當歸,遊子當歸。

太史慈終究是漂泊太久了,看著盒中的那味當歸,他驀然想起遠方的故土,想起慈愛的母親,他甚至能想起那首兒時常聽的歌謠,每一句詞都記得清清楚楚。

年少的瞬間在腦海中閃過,有山有水,有草有木,太史慈的眼淚不禁流出,他太想家了。

也該回北方了吧。

可他又想起那個頗有霸王之風的男人,那個「何以懼天下」的英雄,那個猛銳蓋世的孫伯符。

他答應過孫策,扶持孫權,振興江東。

太史慈記得母親的教導,大丈夫當一言九鼎,說過的話,就一定要堅守到底。

看著公瑾、黃蓋、程普等人的笑臉,每個人都把他當家人,太史慈擦掉眼淚,慢慢合上蓋子,將那味來自北方的當歸塵封起來,他決定留在江東。他知道,這也一定是母親想看到的。

「尚記得神亭一戰嗎?如果卿當時將我生獲,你會怎樣處置我?」

「不可知也。」

「今後之路,我當與卿共闖。」

我記得太史慈去世前說過一句話——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一生漂泊,終究是,壯志未酬。


歷史課上老師說到孫中山二次革命的時候,
在課堂上忽然哭了起來。
那即使受挫仍追求民主共和的一腔熱血。

還有就是看魯迅先生的作品,
剜人心肺的觸動。

這是我最欽佩的兩位人物。
每當周圍人們談論民國時期風花雪月的時候,
我總會想起孫文先生的決心,
和魯迅先生的鋒利筆觸。

在那個年代裡我應該會喜歡他們的,
以及無數像他們一樣的仁人志士。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男人當智慧如斯!

劉邦取得天下後,曾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子房即張良,語中劉邦把西漢建立的最大功勞歸於三個人:張良、蕭何、韓信。其中張良是排在第一的。簡單的說,得張良者得天下。

張良何德何能,引劉邦如此推崇,讓我隔著2250年愛得綿長。我想通過四個故事來告訴你張良的跌宕縱橫精彩:


第一個故事:
公元前186年 ,張良輕輕的走了,享年64歲。
沒錯,這就是第一個故事,寥寥一句話。但這一句話的分量有多重,你可能不知道。我們首先列出一份名單:臧荼、韓信、陳豨、盧綰、英布、彭越、韓王信等。
這些是什麼人?
答:和劉邦一起創業的異姓小夥伴。
有什麼共同特點?
答:創業成功後都被劉邦誅殺,或死或逃。
而張良,沒有在這份名單上,這何其幸運!
事實上,張良是唯一得以善終的「漢初三傑」:韓信被殺,誅滅三族;蕭何被治罪下獄;只有張良安然平安地度過一生。榮膺劉邦心中第一等的大功臣、大能臣,在兔死狗烹的環境中卻能安享晚年,堪稱奇蹟。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或許從一些小細節中可以看出些端倪,劉邦分封功臣的時候,張良獲得的封賞是「自擇齊三萬戶」,然而出乎意料張良卻謝絕了,他只要了「留」這個地方,成為留侯。
「留」這個地方有什麼特別?這是張良和劉邦第一次相遇的地方,據說兩人一見如故,以前張良常與人解說兵法,沒人能懂,但對劉邦講的時候劉邦卻一點就通,並且樂於採用他的建議,張良覺得遇到了人生的伯樂,於是決定追隨劉邦。張良「辭漢萬戶」最後只選擇留地,一則表明自己並不貪戀功名富貴;二則可能是暗示自己永懷知遇之恩,盡守君臣之道追隨劉邦之意,可謂大智慧。
張良一定深諳當時的形勢,洞悉劉邦的為人,於是他選擇功成不居,激流勇退。
到這裡你可能會暗暗欣賞張良的深謀遠慮和低調持重。沒錯,但這是以後的張良,若與年輕的張良對比,你會有判若兩人之感。不信請看第二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
傾家為主合壯士,博浪沙中擊秦帝。
公元前218年,32歲的張良為報秦滅韓之仇,物色了一位大力士,打造了一個重達120斤的大鐵鎚,在秦始皇東巡經過之地——博浪沙,意欲錘殺秦始皇。不料計劃失敗,大鐵鎚只砸中了副車,秦始皇安然無恙。
在這裡,血性冒失的張良讓人難以和後來富於韜略的張良聯繫起來,對於張良的這一次錘秦舉動,後人形容是 「一擊震天下」,「子房一椎,宇宙生色」。雖然稍顯誇張,但從後來秦始皇惱羞成怒大索天下來看,當時的場面一定非常慘烈。
這還是劉邦形容的「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嗎?當然是,只是此時的張良還too young。事實上,生活在豪俠興盛,戰爭仍頻的戰國時代,年輕的張良沾染了一些「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的魯莽的遊俠習性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最後是怎麼轉變的?以至成為「謀聖」的?
這就得說第三個故事了。張良刺秦未遂後,遭秦始皇全國通緝,於是「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更名隱姓,逃亡到了下邳。第三個故事就發生在下邳。


第三個故事:
沂水圯橋頭遇老翁,經受考驗賜天書!
老人腳輕輕一甩,鞋「嘭」的一聲掉到了河裡。「小伙紙,幫我撿一下鞋唄」,老人朝張良喊道。正要過橋的張良眼一睥睨,「老頭子你是故意扔的,你以為我沒看見嗎」,準備離開但轉念一想,媽媽從小教育我尊老愛幼,這樣不太好吧,最慘的是這樣一走了之萬一被人拍到網上,肯定被網友人肉和挨罵。
張良警覺地看了看四周,算了,看這糟老頭也挺可憐的,於是悻悻地到了河裡把鞋撿了上來。「諾,你的鞋」,張良轉身要走,老頭又說話了:「別走啊,小伙紙,跪下來幫我穿上吧」,張良一聽火氣大了,什麼?幫你撿就不錯了,還要我跪下給你穿上?我秦始皇都敢錘,信不信我砍死你這糟老頭。
「別怕啊,小夥子,我不是碰瓷的,就是腳有好幾年沒洗而已,來啊」,老頭精神矍鑠,不似凡人,向張良招手。張良牙齒咬的咯咯響,你妹的,要不是官兵四處通緝我不好發作,我哪能忍得了這恥辱。張良一手捂著鼻子,一手把鞋給老頭穿上。
老人哈哈大笑:「孺子可教也,5天後來這裡見我吧,有大禮相送」。張良心想不會是給我發紅包吧,直接發微信就好了啊,老頭就是落伍。5天後的早上,張良如約到橋上,誰知老人已早早等候在此,老頭不高興:「跟老年人相約,你怎麼遲到?太沒禮貌了,5天後再來吧」。
5天後雞鳴之時,張良趕到了橋頭,一看老頭又等在那裡了,老頭說5天後再來吧。張良想你特么是不是有意在整我啊!第三次張良深更半夜就出發,摸著黑燈瞎火來到了橋頭,這次比老頭早了。老人很高興:你已經通過了種種考驗,我送你一本書。張良一看,是《太公兵法》。「要先自宮嗎?」,「傻孩子,不用啦,趕緊回去看,看透了你就成為武林高手啦」。
張良後來果然成為了高手!對於「圯上受書」這個故事,北宋的蘇軾在他的《留侯論》里有精闢的論述: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張良圯上受書這件事,看起來非常奇怪。但你怎麼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隱世高人出來考驗張良呢?張良有蓋世之才,卻不學伊尹、姜尚那樣安邦定國的謀略,反而學荊軻、聶政行刺的宵小之計(指博浪沙刺秦),因為幸運才沒有死掉,這是橋上老人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老人故意態度傲慢無理地深深羞辱他。他最後能忍受得住,說明他可以成就大功業,所以到最後老人說:「孺子可教也。」那老人,認為張良才智已經足夠,但擔心他的度量不足,因此藉機羞辱以挫他年輕氣盛的銳氣,使他能忍得住小怒而去成就大謀略。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老人和張良之前並不認識,突然在郊野之間相遇,卻拿奴僕的恥辱之事來讓張良做,張良很自然而面不改色,這就是秦始皇不能嚇倒他和項羽不能激怒他的原因。思考漢高祖之所以成功而項羽失敗的原因,就在於能忍耐和不能忍耐的區別罷了。項羽不能忍耐,因此戰爭中雖然百戰百勝但最後已經耗盡了他的實力。漢高祖能忍耐,保存自己完整的鋒銳的戰鬥力,等到對方疲敝再給予致命一擊。這是張良教他的。
蘇軾說,老人的最終目的其實不是送書,而是授書的過程。老人深為張良將自己的才智用去學荊軻、聶政等人的匹夫之勇而感到可惜。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張良,是想教給張良做人的度量和忍耐的智慧,以激起他「不以小忿而亂大謀」和「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將帥才能。

蘇軾最後說,漢高祖的忍耐,是張良教給他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第四個故事:
劉邦臨門挨一腳,賺得韓信西漢興。
公元前203年,劉邦和項羽在滎陽一帶戰事膠著,而北方的韓信卻勢如破竹連克趙國、齊國。一天,韓信派使者捎來一封信給劉邦,信中寫道:「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原為假王便」。
韓信信中說齊人狡猾,反覆不定,而且南邊靠近楚國,所以我想做個假齊王,穩定局勢。劉邦看完信後大怒,破口大罵:「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我被困在這裡,正想你來助一臂之力,您倒要挾我做齊王。劉邦的臭脾氣正待發作,不知誰在背後踢了一下,劉邦一看是張良和陳平,張良附耳言道:「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老大啊,現在開撕你是韓信的對手嗎?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利用他對付項羽。劉邦懂了,繼續「大怒」: 「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
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的,做什麼假的。於是派張良為特使前去封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項羽。
劉邦的「大方」賺得了韓信的信任和支持,為最後翦除項羽奠定了最為關鍵的基礎,在這裡張良居功甚偉,是他及時向劉邦傳遞了忍的信號,這就是蘇軾說的,漢高祖的忍耐,是張良教給他的。
張良輔佐劉邦逐鹿中原的過程中,計謀疊出,比如疏通項伯在鴻門宴中暗中保護劉邦;賄賂項伯讓他勸項羽把漢中地區封給劉邦;建議劉邦進漢中時燒棧道麻痹項羽;提出聯合英布、彭越和韓信對楚戰略包圍的方針等等,第一大功臣的美譽實至名歸。


其實除了張良,我還喜歡鬼谷子和姜子牙,但時間是條河,我在河邊望對岸,對岸大霧繚繞。而張良在我讀漢初、楚漢時被他的每一步智慧震驚。宇宙洪荒、天地恆古反稱人生短暫、世事無常,而智慧在其中歷久彌新、熠熠輝光。


有,辛棄疾。很久之前對於辛棄疾的印象只停留在「以手推松曰:去」和「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一直以為他只是一個比較雄渾悲壯的武人的形象,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那麼美好的被無數人引用的《青玉案·元夕》竟然也是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寫的!雖然也有政治隱意,但是那種鐵漢柔情的感覺讓我心一下子就軟了。後來就有意讀他的詞,發現從小記到大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原來也是他的詞,每次讀都能感受到那種清新夏夜的感覺,還有是小學吧,學過的「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那種恬淡幸福的感覺現在還記得,原來我和他在那麼小的時候就有交集了啊。但是最後讓我愛上他的是他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一句:卻道天涼好個秋。這句話甚至在很久之前央視的廣告里出現過,一位老爺爺攙著妻子面對面前的美景,笑著說了一句:卻道天涼好個秋。我當時想,這種人生態度真好啊。但是當我讀完了全詞之後,少年不識愁滋味,更上層樓,更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我當時年齡還不大,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那種濃重的悲哀與滄桑讓我直接在午自習的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哭得不行。後來了解了他的一生,他的文武雙全,他的鬱郁不得志,他豪情萬丈的青年,他無可奈何的晚年,於是他所有的詞,豪壯的,優美的,恬淡的,悲哀的,擔憂的,發脾氣的,我都無法用原來的眼光來看待了,心裡那種沉重的感覺根本無法排遣。再讀那首讓我第一次知道辛棄疾的《西江月·遣興》時,看他醉里哭笑,看他以手推松,看他罵罵咧咧地說書裡面的話有個鬼用,突然特別想,特別想,穿越時空,到他的身邊。雖然我什麼也做不了,但是就只聽他的抱怨與牢騷就好,不要讓他「把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太苦了......


明末的鄭鄤。
這人存在感低到不行,一輩子沒什麼建樹,還背了疑似不孝的惡名,被人污衊德國骨科,但我是真的愛他。
理由如下:
在監獄裡寫出「一聲鐵笛下雲州,吹破江天萬古愁。杯酒不空人慾去,青青柳色尚樓頭」這樣優美而明亮的詩句,加分。(這是真正喜歡上這個人的瞬間)
夜奠岳墓讀滿江紅詞、題君子泉這兩首詩都挺不錯,加分。(查百度百科的時候)
關在錦衣衛監獄的時候,跟獄友借蘇軾詩文集弄了份考定蘇文忠公年譜,並且從來不停止讀書和教兒子讀書,加分。
被刑訊逼供手指骨折的時候,口述了一份回憶錄+遺囑的《天山自敘年譜》,這樣的意志力必須加分。
對家人特別有感情,重要的是從來不直男癌,對妻妾女兒都非常好,還收養過親戚家養不起的女孩,加分。
身邊的朋友都是黃道周、徐霞客、陳眉公、陳子壯之類在當時以操守和才華聞名的君子,加分。
天啟二年的二甲進士,庶吉士館選第二名,加分。(那年館選第一名是掀起剃髮易服血案的孫之獬)
熱愛旅遊,加分。(並且去年很驕傲地走了他去過的很多地方,在他的引導下本懶鬼也開始咬牙爬山)
加著加著就這麼滿分了……
然後還有一些後來慢慢發現的細節,比如他在監獄裡看兒子用剩飯喂麻雀,特別欣慰的寫了首詩。
一直覺得我遇到這樣的男神,實在是撿到寶了。雖然有挺多小夥伴各種看不慣這個一輩子都是庶吉士的小文人。
於是沒事就各種在票圈和空間里秀秀秀。



以及,知乎用戶名是在向他致敬,微信名同樣。微信頭像原先是從黃道周送他的書法作品真跡上照下來的,這幾天決定炫一下自己的藝術照於是改了。

以及,知乎用戶名是在向他致敬,微信名同樣。微信頭像原先是從黃道周送他的書法作品真跡上照下來的,這幾天決定炫一下自己的藝術照於是改了。
最後嚴肅的說一句,我不是來賣安利的。


大愛姜白石
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人何在,一簾淡月,彷彿照顏色。
我已情多,十年幽夢,略曾如此。


楊繼盛,字仲芳,河北容城人,正德五年(1510)生,家裡很窮。
楊繼盛不但窮,還很苦,因為他七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也沒閑著,給他找了個繼母,更不幸的是,這位繼母也不是省油的燈,缺少博愛精神,沒把他當兒子,只讓他做雜役。
在苦難的童年中,楊繼盛開始成長。
童工楊繼盛的主要工作是放牛,他沒有父母的疼愛,也沒有零花錢,犯了錯還要挨打,然而楊繼盛沒有辦法,日子只能這樣一天天地過。
突然有一天,他牽著牛回家的時候,對家裡人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想讀書。」
在沒有希望工程的明代,這句話對於楊繼盛的家人而言,大致是一個笑話。
家裡沒有錢,即使有,也輪不到你。
楊繼盛的哥哥隨即給了他一個輕蔑的答覆:
「你才多大年紀,讀什麼書?」
「我能放牛,就不能讀書嗎?」一個倔強的聲音這樣回答。
然而倔強不能解決問題,楊繼盛還是不能去上學,但在他的堅持下,父母最終准許他去私塾旁聽,但前提是必須干好本職工作(放牛)。
於是每天放牛之後,楊繼盛都會把牛系在學堂門前,然後站在窗外,或是躲到角落裡,忍受著那些交過學費的學生鄙視的目光,認真地聽著課。
這對他而言,已經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站了六年之後,楊繼盛的熱情終於感動了他的父母,於是他們把十三歲的兒子送進了私塾。在這裡楊繼盛努力學習,不負眾望,先後考中了秀才和舉人。
可是舉人楊繼盛依然是個窮人,雖然不用再交賦稅,但他不會鑽營,生活依然窘迫,為了節省費用備考,他進入了有國家補貼的國子監。
在這裡,他遇見了那個和藹的國子監校長(祭酒)徐階。
徐階如以往一樣,認真細緻地慰問每個學生的情況,當然,也和以往一樣,他並沒有記住其中的大多數人。
楊繼盛就在被忽視的大多數人中,作為一名國子監的普通監生,他沒有官僚的背景,也沒有庶吉士的前途,自然也沒有被徐階牢記的理由。
但徐階沒有想到,十年之後,這個貧寒而不起眼的學生,將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他打開那道勝利之門。
在明代,要想陞官,是要考試的,但這一關實在太難,官僚子弟吃不了苦,只好另覓他途,而要繼承父親的世襲官位,必須等到老爹死掉或是退休,是不太靠譜的。
所以國子監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因為監生可以直接做官,雖然名額極少,但總比沒有強。
於是在官僚子弟彙集的國子監,楊繼盛成為了一個孤獨的異類,同學們奢侈享樂、揮霍無度,楊繼盛卻只能每日讀書,按時就寢,因為他沒有錢,只能靠監生那點可憐的補助。
但楊繼盛從未自慚形穢,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當權貴子弟為了那幾個可憐的名額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楊繼盛卻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科舉中一舉中第,成為了一名進士。

楊繼盛的運氣實在一般,他被分配到冷衙門南京吏部,當上了六品主事,之後又改任兵部員外郎。和他的同學相比,既沒有庶吉士的光輝前景,也沒有地方官的油水實惠 然而楊繼盛沒有怨言,他只是默默地工作,努力地幹活。
楊繼盛不是一個聰明人,至少比張居正還差得遠,雖然他很勤奮,但勤奮是永遠無法彌補天分的。他缺乏大局觀,不會搞同事關係,不會拉幫結派,政務能力也很一般。
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但他不以為意,因為對於出身貧寒的他而言,這一切已經足夠了。
雖然這個世界很複雜,官場很狡詐,但在他那裡卻十分簡單,因為他的為官之道只有一條:報效國家、體恤百姓。
這是大多數新官員們口頭禪和必喊口號,很多人喊得比楊繼盛響亮,卻沒有記住。
楊繼盛記住了,而且他照做了。作為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他很知足,很感恩,他所期望的,只是踏踏實實地為國為民做幾件事而已。
所以當「庚戌之變」後,仇大將軍要開「馬市」再次妥協退讓裝孫子的時候,楊繼盛當即站出來,憤然上書,反對馬市。
仇鸞十分惱火,就告了楊繼盛的黑狀,將其關進詔獄,並貶官發配偏遠地區狄道。
狄道十分荒涼,少數民族聚居,本地人不愛好讀書,只喜歡鬧事,到這裡做官基本相當於勞改。
然而楊繼盛毫無畏懼,因為他是一個簡單的人,用簡單的方式,過簡單的生活。
他吃粗茶淡飯,住簡陋的房子,教當地人識字讀書,解決紛爭,不收一文不取一物,連蠻夷之地的鄉民也被他感化,大家都稱他為「楊父」。
居廟堂之上,處江湖之遠,皆憂其民者,方可為官。
不久後,仇鸞密謀敗亡,嘉靖想起了楊繼盛的忠言,便詔令他復官,先升他為知縣,一月後升南京戶部主事,三天後升刑部員外郎。
坐著直升飛機的楊繼盛還沒有到頂,很快他又回到了京城,這一次他的任職地點是兵部武選司。
兵部最窮的地方是職方司,而最富的無疑是武選司。武將升遷謫降,手中大筆一揮即可,又閑又富,肥得流油。
而毫無背景的楊繼盛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職位,完全是因為嚴嵩的推薦。
嚴嵩之所以保舉楊繼盛,自然不是欣賞他的正直無私,只是因為仇鸞是他的敵人,而楊繼盛曾經反對仇鸞,在他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可是嚴嵩並不知道,在楊繼盛的敵人名單上,仇鸞只排第二,第一名的位置一直是留給他老人家的。
嚴嵩認為自己能夠利用楊繼盛與仇鸞的矛盾,能夠用官位和利益收買這個人,能夠將他收為己用,然而他錯了,因為他並不了解楊繼盛。
這是一個沒有私仇的人,他的心中只有公憤,即使整他個人,只要有益國家,他也毫無怨言,此即所謂大公無私。
大私無公的嚴嵩自然是無法理解這種品格的,他正在家裡等待著新同黨的加入,卻沒有想到,毀滅之路已然就此打開。
當嚴嵩自信十足的時候,楊繼盛卻已看清了事情的真相,朝局黑暗、民生凋敝,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嚴嵩,這位本應用心勤政的內閣首輔貪污受賄、結黨營私,干過的好事可謂罄竹難書(不是寫不完,是不太好找),心中裝著他自己,唯獨沒有全世界。
於是楊繼盛決定上書彈劾這個人。
在明代,彈劾可謂是家常便飯,比如你看某人不順眼,可以上書彈劾,和某人有仇,可以上書彈劾,政治鬥爭需要,可以上書彈劾,閑來無事找點活干,也可以上書彈劾。彈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比如不講個人衛生、衣服沒穿對、腰帶沒系好,長相難看也可以彈,總之是只要想得到,就能彈得了。
而在這種環境下,明代的官員們已經養成了習慣,大凡一個官員干到三品副部級,如果檔案里沒有十幾份彈章,那就是件極不正常的事情。
你彈劾我,我彈劾你,幸福的日子一天天地過,幾十年混下來,一次也沒被彈劾過的,不是人,是神。
在彈劾如吃飯穿衣的時代,平凡而不起眼的楊繼盛卻因此萬古流芳,是因為他使用了最為特別的一種彈劾方式——死劾。
在很多情況下,彈劾是一種政治手段,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大家同朝為官,混個功名也不容易,彈劾貪污,下次就少貪點,彈劾禮儀,那就注意點形象,就算是彈劾長相不佳,最多不過是去整容,你來我往,相敬如賓。
而死劾,並非是簡單的文書,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決心,彈劾的罪狀是足以置對方死地的罪名,彈劾的對象是足以決定自己生死的人,彈劾的結果是九死一生.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生命為賭注,冒死上劾,是為死劾。
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若非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這類的糾紛,是斷然不會有人用這一招的,嚴嵩沒有殺楊繼盛的爹,更不會搶他的老婆,相反,他提拔了楊繼盛,並希望將他收入門下。
然而楊繼盛拒絕了升官發財的機會,他已經下定決心,死劾嚴嵩。

嚴嵩不是他的仇人,他卻依然不忿,為夏言不忿、為朝局不忿、為死在蒙古馬刀下的萬民不忿,為天下不忿!
以天下為己任者,是然。
他並非不知道這樣做的下場,沈鏈的遭遇就在眼前,並非沒有人勸過他,深通王學,熟悉鬥爭之道的唐順之及時看出了苗頭,作為楊繼盛的朋友,他曾寫信勸告:
「願益留意,不朽之業,終當在執事而為。」
作為王學左派的嫡傳弟子(聶豹、徐階屬右派),唐順之十分清楚當時的政治環境,所以他苦口婆心相勸,希望楊繼盛不要出頭,以避禍患。
楊繼盛看了信,卻只是笑而不答,
他的人生只剩下了一件事情。
在上書彈劾之前,楊繼盛齋戒了三天。
這是他一生中最後的自由時光,四十二歲的楊繼盛回顧了他的過去,從童年的貧寒,到青年的求索,熬過了繼母的虐待,熬過了仇鸞的陷害,現在的他,是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前景光輝,仕途遠大。
然而現在他準備放棄所有一切,去完成那件必死無疑的大業。
因為放牛的楊繼盛、歷經磨難的楊繼盛、看盡官場黑暗的楊繼盛,依然是同一個楊繼盛。
在黑暗中的楊繼盛,是一個純潔的人。而面對這片窒息的黑暗,他無力反抗,只能發出那最後的吶喊。
楊繼盛雖然不聰明,卻也不笨,他十分明白,唐順之的話是對的。
死劾確實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但他沒有更好的方法。他沒有錢財,沒有權勢,沒有庶吉士的背景和入閣的希望,更沒有張居正和徐階的智慧。歸根結底,他只是個出身農家、天賦平凡的普通人。
他唯一擁有的,只是他的性命。
而彈劾後的流程他也很清楚,嚴嵩的誣告、錦衣衛的拷打、詔獄的長期關押,如果運氣好,可能還有行刑人的大刀。在這樣恐怖的環境下,
根本不用指望什麼九死一生,只有十死無生。
然而他依然決定這樣做。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無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說來這種行為有著很多稱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飛蛾撲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這更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違反邏輯的行為。
而在中國古老的哲學中,這種行為有著一個恰如其當的名稱: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我深信,這正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魂魄。

楊繼盛已經了無牽掛。
他拿起了筆,在鋪開的紙張上寫下了悲憤的心聲:
臣孤直罪臣楊繼盛,請以嵩十大罪為陛下陳之!
當楊繼盛將這封千古名疏封存妥當,遞送內閣轉交西苑之時,他已經完成了一個偉大的轉變,昔日那個放牛的貧農子弟,歷經幾十年的風雨,終將成為一位不朽的英雄。
就在嘉靖收到這封上疏後不久,消息靈通的嚴嵩便從皇帝的侍從那裡得知了奏疏的內容。
面對這個從五品小官義正言辭的控訴,嚴嵩害怕了,他雖然是內閣首輔,雖然是皇帝的寵臣,卻依然害怕這個來自最底層的無畏的聲音。
而且根據多年的從政經驗,他迅速作出了判斷——這人是來玩命的。
但就在他驚惶不定的時候,獨眼龍軍師嚴世蕃又出場了,聽完那慌不擇言的講述後,他卻只是鎮定地說了一句話:
「奏疏在哪裡,拿給我看。」
仔細閱覽之後,嚴世蕃露出了笑容,他告訴自己那慌張的父親,不用害怕,其實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幾乎就在嚴嵩知曉奏疏內容的同時,徐階也知道了,這也是沒辦法,十六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想在保住腦袋,混碗飯吃,就得時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動態。
徐階驚嘆於楊繼盛的勇氣,他萬沒想到,當年那個沉默的學生竟然有如此的血性,如此的勇敢,孤軍突起,去挑戰那個他絕對無法戰勝的對手。
他敬佩這個人,因為這個人做了連他都不敢去做的事情。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危險已向自己逼近。
因為楊繼盛是他的學生,而在那年頭,師生關係就是政治關係,楊繼盛上書,他雖然並不知情,卻也絕對脫離不了關係。而目前政局敵強我弱,還遠不到攤牌的時候,如此時與嚴黨開戰,必定功虧一簣。
徐階坐卧不安,直到他拿到奏疏全文,這才鬆了一口氣。
因為在這封奏疏的末尾,楊繼盛還加上了這樣一句話——「大學士徐階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違,不敢持正,不可不謂之負國也」。
真糊塗也好,假聰明也罷,這句關鍵的話最終挽救了徐階,保存了他的實力。
政壇的地震看似已經不可避免,嚴嵩驚慌失措,徐階忐忑不安,而楊繼盛卻只是鎮定自若,靜候處理。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在這件事情中,最為恐慌的並不是以上三位,而是另一個似乎毫不相關的人——高拱。
無論是嚴嵩還是徐階,高拱都是以禮相待,所以這件事對高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然而就在他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打開奏疏的抄本,看到那句要人命的話時,頓如五雷轟頂,馬上抄起文書去找徐階。
他所看到的那句話,正是嚴世蕃所注意的那一句。
看著面無人色,氣喘吁吁的高拱,徐階十分納悶,然而當他順著高拱的指向,仔細研讀那句話時,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句讓嚴世蕃笑顏逐開,讓高拱嚇破膽的話是這樣寫的——願陛下聽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問裕、景二王。
徐階的臉白了,他很清楚,這是一句授人以柄的話,很容易被理解為裕王指使楊繼盛,借攻擊嚴嵩之名逼宮犯上,若被嚴黨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高拱之所以跑來找徐階,原因在於他認為楊繼盛是徐階的學生,上書必定是徐階指使,準備藉此和嚴黨決戰。
而徐階敢於攤牌,必然有著全盤計劃,但無論你徐兄有何打算,也得給兄弟劃個道出來,讓我早有準備,免得無故遭殃。
然而徐階誠懇地告訴他,自己並不知道這件事,也沒有後著。
這下子高拱傻眼了,一直以來,裕王和嚴黨的關係並不好,而皇帝寧可信任他身邊的道士,也不願相信自己的兒子,以嚴世蕃的智商,絕不會放過這個一網打盡的機會。
看著團團亂轉的高拱,徐階也是焦急萬分,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還算是某種程度上的盟友,裕王如果倒了,對他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千鈞一髮,面對幾近絕望的高拱,徐階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最後的辦法:
「事已至此,只能去找那個人了,聽天由命吧。」
徐階和高拱到底是政治老手,此時的嚴世蕃確實正打著裕王的主意,準備一箭雙鵰,借刀殺人。在他的指點下,嚴嵩把禍水引向了二王。
這個話題徹底觸痛了嘉靖的神經,他立刻派人前去詔獄質問楊繼盛(此時已經下獄):與二王有何種關係,為何要引出二王?
楊繼盛雖然耿直,卻並不笨,他意識到了問題中隱含的巨大風險,大聲答道:
「除了二王,朝中還有人不怕嚴嵩嗎?!」
聽到答案的嘉靖這才鬆了口氣,但危機還遠未結束,因為嚴世蕃先生從來就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也從未期盼楊繼盛會頭腦發熱,主動配合。事實上,他的計劃才剛剛開始。

嚴世蕃深知,雖然朝中嚴黨勢力龐大,但要想除掉楊繼盛,拉裕王下水,必須藉助另一個人的力量,而對於那個人,他是有把握的。
算盤打得確實不錯,可惜他的對手是徐階。
據說在象棋中,能看到後兩步的就是高手,看到後三手以上的就是大師水平,而在政治這種特殊的遊戲中,徐階是當之無愧的特級大師。他不但算出了嚴世蕃的企圖,還算準了他的預定目標。
於是在嚴世蕃動手之前,他搶先一步,找到了那個關鍵的人——陸炳。
楊繼盛和裕王的命運,就握在陸炳的手中。因為這位仁兄不但是特務頭子,還是詔獄的監獄長,在監獄裡做點手腳,搞份假口供,然後派出個把錦衣衛,深更半夜栽贓一下裕王,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陸炳是嚴黨的同盟,無論如何,他沒有拒絕嚴世蕃的理由,然而徐階依然登門拜訪了,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
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陸炳還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已沒有別的方法。
面對陸炳這樣的老江湖,講客套或是談交情,無異於是自取其辱,徐階開門見山:
「此事不宜牽涉過廣,望三思而行。」
陸炳看著徐階,沉默不語。
他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他不願表態,也不能表態。
反正已經說了,徐階又提出了另一個要求:
「那個人還望老兄多加保全。」
聽到這句話,陸炳終於開口了:
「此人之事上通天子,非我所能為。」
意思是,這件事情已經通天,我是罩不住的。
這是句實話,徐階也只能嘆氣了:
「唯望老兄多加留意。」
陸炳點了點頭,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徐階走了,嚴世蕃來了。
當然,他的來意和徐階完全相反——把楊繼盛整死,順帶梢上裕王。
陸炳熱情地接待了他,還不斷點頭表示同意。
嚴世蕃滿意地走了,然而事情的發展並非如他所料。
此後嚴嵩父子天天在家裡等待著好消息的到來,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陸炳那邊卻毫無動靜。
嚴世蕃沒有再去找過陸炳,作為官場老手,他很清楚對方的這種態度所代表的意義——拒絕。

沈鏈離去時的背影,是陸炳永遠無法忘懷的,所以在關鍵的時刻,他作出了這個關鍵的抉擇。
他雖然沒有挺身而出的勇氣,卻依然堅守著僅存的良知。
外面大風大浪,斗得你死我活,而事件的中心人物楊繼盛卻是異常的平靜,他鎮定地呆在牢房中,等待著即將來臨的暴風驟雨。
在陸炳的授意下,詔獄的看守並沒有難為楊繼盛,但嚴嵩的能量卻並不是陸炳可以左右的,很快,楊繼盛就為他的勇敢付出了代價。
他被拖出了牢房,接受了廷杖一百的處罰。
廷杖是用大棍子打屁股,一般說來,如果是所謂「用心打」,六十廷杖就足以將人活活打死,即使不死也脫層皮,極為痛苦。
一位同僚實在看不下去了,他託人送給楊繼盛一副蛇膽,告訴他:用此物可以止痛。
然而楊繼盛再次表現了他的無畏與勇氣:
「我楊椒山(楊繼盛號椒山)自己有膽,用不著這個!」
有種,實在太有種了。
楊繼盛沒錢買通行刑人,又得罪了財雄勢大的嚴嵩,一般說來是必死無疑了。
可讓人驚嘆的是,楊繼盛挨了一百杖,雖說皮開肉綻,傷筋動骨,竟然還是保住了一條命。除了他身體好外,估計也有某些場外因素——行刑者是錦衣衛。
不過一百杖還是結結實實的一百杖,不是打在棉花上的,楊繼盛依然只剩下了半條命,等待著他的不是救護車或高幹病房,只有潮濕而散發著惡臭的詔獄。
然而正是在這個恐怖陰森的地方,楊繼盛干出了一件聳人聽聞、挑戰人類極限的事情。
雖說是硬漢,畢竟不是鐵人,廷杖打折了他的腿骨,腿肉被打掉,一片血肉模糊,已經昏迷的楊繼盛被拖回了牢房,沒有人給他包紮,在蠅蟲滋生,骯髒陰冷的空氣中,他的傷口開始惡化感染。
在那個深夜,楊繼盛被腿上的劇痛喚醒,借著微光,他看見了自己的殘腿和碎肉,卻並沒有大聲呻吟叫喊,只是叫來了一個看守:
「這裡太暗,請幫我點一盞燈借光。」
這是一個並不過分的要求,看守答應了,他點亮一盞燈,靠近了楊繼盛的牢房。
就在光亮灑入黑暗角落的那一刻,這位看守看見了一幕讓他魂飛魄散、永生難忘的可怕景象:
楊繼盛十分安靜地坐在那裡,他低著頭,手中拿著一片破碎碗片,聚精會神地刮著腿上的肉,那裡已經感染腐爛了。
他沒有麻藥,也不用鐵環,更沒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帶著一副平靜的表情,不停地刮著腐肉,碗片並不鋒利,腐肉也不易割斷,這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然而楊繼盛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在這個深夜,那枯燥的摩擦聲始終回映著在陰森的監房裡,在寂靜中訴說著這無以倫比的勇敢與剛強。

在昏暗的燈光下,楊繼盛獨立完成著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以肯定)的手術,當年關老爺刮骨療毒(真假還不一定),也還有個醫生(特級醫師華佗),用的是專用手術刀,旁邊一大群人圍著,陪他下棋解悶。
相比而言,楊繼盛先生的手術是自助式的,沒有手術燈,沒有寬敞的營房,陪伴他的只有蒼蠅蚊子,他沒有消毒的手術刀,只有往日吃飯用的碎碗片。
楊繼盛繼續著他的工作,腐肉已經颳得差不多了,骨頭露了出來,他開始截去附在骨頭上面的筋膜。
掌燈的看守快要崩潰了,看著這恐怖的一幕,他想逃走,雙腿卻被牢牢地釘在原地,動彈不得。
他曾見過無數個被拷打得慘不忍睹的犯人,聽到過無數次凄慘而恐怖的哀嚎,但在這個平靜的夜裡,他提著油燈,面對這個鎮定的人,才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懼和震撼。
於是他開始顫抖,光影隨著他的手不斷地搖動著。
一個沉悶的聲音終於打破了這片死一般的寂靜:
「不要動,我看不清了。」
二十年前,曾有一部極為轟動的電影《第一滴血》,後來還拍了續集,裡面的蘭博兄極為彪悍,曾把火藥灑在傷口上,給自己消毒,國人為之側目,皆視其為硬漢偶像。
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在四百多年前,有一個叫楊繼盛的人曾經比蘭博還要蘭博,而他們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蘭博是假的,楊繼盛是真的。
楊繼盛就這樣活了下來,就這樣名震天下,就這樣永垂青史,因為他的堅忍、頑強、以及正直。
嚴嵩明白,陸炳是指望不上了,但刻骨的仇恨與畏懼是不會消弭的,楊繼盛非殺不可!
此時案件已經轉到了刑部,侍郎王學益是嚴黨成員,嚴嵩指使他從速解決楊繼盛,因為罵人是沒法殺頭的,嚴大人送佛送上天,指定了罪名:詐傳親王令旨。
可是副部長報上去,部長何鰲卻不批,郎中史朝賓還明確表示,絕不執行。
嚴嵩發怒了,他撤了史朝賓的官,並託人告訴何鰲,再不聽話,你就跟史郎中一起走。
何鰲妥協了,刑部就此遞交了處理意見——依律處決。

然而嚴嵩萬萬沒有想到,他費盡心機的這份文書竟然還是無法執行,而他也無可奈何——皇帝不批。
嘉靖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鋒銳少年了,他已經做了三十年皇帝,經歷了無數風波,鬥倒了無數權臣,該吃的吃了,該玩的玩了,該整的也整了,剩下的唯一願望就是多活幾年。
所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修道事業中去,把國事交給手下的大臣。而這位聰明的皇帝之所以敢於放權,是因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所有的大臣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沒有人能猜透他的心思。
一般說來,老闆越聰明,員工也就越難受,嘉靖老闆是不好伺候的,他不但天資聰慧,而且善於耍詐,你說東,他就偏往西,你讓他吃飯,他偏要睡覺,總之是讓你摸不著他的譜。
然而情況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日積月累的折騰中,大明公司的幾位頂尖員工終於超越了老闆的水平,成為了真正的領導者。
在這些足以掌控老闆的超級員工名單中,有著嚴嵩和嚴世蕃的名字,當然,還有徐階。在此之後不久,兩個更為厲害的人也將被列入這個名單,而他們所掌控的,將是天下。
耍猴的時代即將結束,被猴耍的時代即將開始。
但至少在楊繼盛的問題上,嘉靖暫時還沒有被耍弄,他十分清楚此案奧秘,畢竟楊繼盛的目標只是嚴嵩,嚴嵩想借刀殺人,他卻不想被人當槍使。
楊繼盛的案子就這麼拖了三年,懸而不決,直到三年後的那起群眾事件。
嘉靖三十四年(1555),楊繼盛仍在獄中頑強地堅持著,外面的同僚同事們卻忍耐不住了,人關了這麼久,吃了這麼多苦,連個說法都沒有,你當言官們是飯桶不成?
於是一時之間群臣上書,要求釋放楊繼盛,聲勢浩大,甚囂塵上。
嚴嵩沉不住氣了,此時,嚴黨的中堅人物,著名貪官鄢懋卿向他進言:
養虎為患。
嚴嵩點了點頭。
恰在此時,嚴嵩看到了他的乾兒子,嚴黨的另一幹將趙文華送來的一份論罪奏疏,在這份奏疏上,寫著兩個人的名字。
嚴嵩思索片刻,拿起了筆,在這兩個名字的後面,又加上了三個字:楊繼盛。
因為他十分清楚,名列這份奏疏上的人,必死無疑。而皇帝在盛怒之下,是不會注意到這個小小的筆誤的。
嚴嵩充分地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歷時三年,用盡手段,他終於把自己的死敵楊繼盛送上了黃泉之路。
然而他萬萬不會想到,在他寫下楊繼盛名字的那一刻,他已犯下了一個最為致命的錯誤,覆亡之門就此打開。

在隱忍的日子裡,徐階時刻注意著嚴嵩的言行,而他遲遲不動手,是因為他一直未能發現嚴嵩的破綻。
縱橫官場四十餘年的嚴嵩是真正的精英,他雖然貪污受賄,雖然結黨營私,卻無人能抓住他的把柄,因為他知道哪些錢可以拿,哪些不能拿,哪些人要打,哪些人要拉。
所以這麼多年來,他只受到過一次真正的威脅,然而那位慈悲為懷的夏言先生放過了他,此後他變得更加謹慎小心,狡詐無情。
然而他終於大意了,楊繼盛的死劾激起了他的憤怒,混淆了他的思維判斷,於是他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殺死楊繼盛。
楊繼盛就是奔著死來的。
他不受嚴嵩的收買,不聽朋友的勸告,明知毫無勝利的希望,卻依然押上自己的一切,以死罪彈劾嚴嵩,因為他的目的很明確:
只求一死!
用死來表達他的憤怒,用死來喚醒膽怯的人們,如同春秋時的鑄劍師那樣,楊繼盛用他的生命鑄就了那柄斬殺姦邪的利劍。
事實證明,楊繼盛的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圈套,而嚴嵩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
嘉靖三十四年(1555)九月,正如嚴嵩所預料的那樣,憤怒的嘉靖批示了這封奏疏: 秋後處決。
消息傳出之後,一個女人在自己簡陋的房中,完成了另一封奏疏。
這個女人是楊繼盛的妻子,偉人的老婆自然也不是常人,在上書里,這個弱女子提出了一個公平的交換條件——倘以罪重,必不可赦,願即斬臣妾首,以代夫誅。
一命換一命,很公平。
嚴嵩看到了這封奏疏,然後扔進了文書堆里。
楊繼盛的妻子文化不高,這封文書是她口述,由王世貞代寫的,在臨刑前,他再次來到獄中,去向他的同年兼好友告別。
王世貞是個講義氣的人,之前他曾多次探監,給楊繼盛送來湯藥,幫助他熬了下來。
可是事已至此,回天乏術,於是在詔獄中,王世貞和他的朋友見了最後一面。
眼前的楊繼盛已經不成人形了,他沒有父母的疼愛,眾人的追捧,他很平凡,即使在那支光榮的進士隊伍中,他也只是一個為人忽視、沉默寡言的人,輝煌顯赫從未屬於過他。
而今的他,只剩下了殘肢破衣、遍體鱗傷,還有即將到來的死亡命運。
楊繼盛卻只是平靜地提出了最後的要求:
「我的後事,就勞煩你了。」
楊繼盛沒有錢,他的妻子也沒有錢,對他而言,要想找口棺材入土為安,是比較困難的。
王世貞用力地點了點頭,這已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完了,楊繼盛即將走向他人生的最後舞台——刑場。

在這最後訣別的時候,王世貞終於不禁放聲大哭:
「椒山,事情怎麼會到這個地步啊!」
然而此時的楊繼盛笑了,他倚著牆壁,用殘腿支撐著自己的身體:
「元美(王世貞字元美),不必如此,」在昏暗的牢房中,他的臉上映射出無比自豪的光芒:
「死得其所,死又何懼!」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十月初一日,楊繼盛英勇就義。
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中,手無寸鐵的楊繼盛,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只憑藉他的信念和勇氣。
臨刑前,他賦詩一首: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歷經磨難,矢志不移,叫做信念。
不畏強權,雖死無懼,叫做勇氣。
————《明朝那些事》


太平天國的南王馮雲山,是一名專業能力超強的人民教師,也是一個無師自通的政治專家和心理專家。李秀成說: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謀前事者,皆南王也。要不是他掛的太早,太平天國的歷史肯定會改寫。

洪秀全務虛,馮雲山務實。洪秀全只會搞點理論創作,而馮雲山則擅長組織發動。他是洪秀全的老同學鐵哥們,楊秀清的老領導老上級,最早在廣西紫荊山白天教私塾里的小孩識字,晚上搞農民夜校宣傳教義,這實際上是搞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就這樣一個人發展了幾千人,其中包括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等骨幹。

可以說太平天國的第一桶金都是他賺的。如果沒有遇到馮雲山,洪秀全可能只是一個瘋癲的傳教士,楊秀清可能會和祖輩一樣在大山裡燒一輩子炭,石達開可能會成為一個天地會小頭目,他們都不可能在歷史上留下精彩一筆。楊秀清後來的組織動員能力至少有一半是馮雲山教的。 馮雲山在紫荊山兩年,用儒家的經典生搬硬套地解釋拜上帝教的精神,便於當地讀書人接受拜上帝教的傳播。還約束教徒不得衝擊神廟和搗毀神像,以贏得讀書人好感,團結知識分子。 馮雲山擬訂的教義,往往表面是宗教訓條,實際上卻是政治制度,他定教規,嚴格管理教徒,使拜上帝教成為一個有組織有效率的高動員力的准軍事團體。馮雲山模仿摩西十誡,結合中國的民俗,擬訂十款天條,並編成歌訣,方便教徒記憶,又詐稱天條為皇上帝所授,成為拜上帝會內部的法律。

在金田起義之前,他一是說服了洪秀全立志反清,解救勞苦大眾,二是說服了洪秀全接受天父天兄下凡,放下個人得失,這兩個事對歷史走向都是決定性、根本性的。他不僅參與制度建設,還創立了太平天國的曆法——天曆。他被捕後,教眾為了營救他才和清政府有了正面對抗,漸漸的變成了一個軍事組織。

在永安封王的時候,他顧大局、講風格,讓楊蕭排前面,自己只排了第四。但就在班子里的重要性來說,馮雲山其實是唯一一個能調和諸王關係的人(他既能勸住好高騖遠的書獃子洪秀全,也能妥協搶班奪權的楊秀清蕭朝貴,也能收服家財萬貫的韋昌輝,還能安撫豪氣干雲的石達開)。在兄弟裡面,楊秀清唯一怕懼的就是馮雲山,石達開最敬重的也是馮雲山。但馮雲山沒有居功自傲,封王后仍然保持簡樸的生活。他倡導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處處以大局為重,很好地協調了幾個人的關係。

可惜的是,後來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在路過全州時,馮雲山莫名其妙被一炮炸死了。太平軍為了給他復仇苦戰全州十幾天,耽誤了突圍時間,後來在蓑衣渡被江忠源襲擊,成就了江忠源的威名,也間接帶出了曾國藩這個宿敵(曾國藩的湘軍是以給江忠源練兵為名組建的),更是導致了攻打長沙受阻蕭朝貴戰死,以至於後來的天京變亂也超過了限度。可謂蝴蝶效應,太平天國最倒霉的時刻…

因為馮雲山死的最早,所以在歷史課本上根本沒有留下什麼筆墨,名氣也不如洪秀全楊秀清等其他幾個王。但他的死對太平天國造成的損失,簡直相當於劉備過早失去了諸葛亮。馮雲山本來家庭條件不錯,他把自己的家底都貢獻革命了,還沒等著享福就掛了,這個點確實很背,正應驗了諸葛亮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實際上,馮雲山才是太平天國真正的奠基人,完全是因為有了馮雲山過人的組織發動能力,才能把洪秀全這麼不靠譜的人捧成天王,才能把楊秀清這樣的民間高手發掘出來,才能讓韋昌輝這樣的土豪傾盡家財加盟,才能把那群大山裡的沒文化的孩子整合成一個創業團隊。

他從廣東到廣西,背井離鄉的全靠一張嘴開創了太平天國的基業,發動群眾的能力、整合資源的能力、謀劃大局的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某種程度上了解了他就知道在中國應該如何創業、如何管理團隊了。他死在湖南戰場,連本朝太祖身上也有他的影子。


這裡要說的其實是兩個人。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蜀漢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前三個人都有極高的人氣,也不是我今天要說的——我想說的是後兩個,因為看三國越多,就越是喜歡他們。如果看書足夠仔細,會發現在《三國演義》中,這兩個人一個缺失了前半生,一個缺失了後半生。


先來說說缺失了前半生的——黃忠。

在演義第五十三回,借諸葛亮之口,黃大爺初次登場,可謂酷炫十足:

孔明曰:「子龍取桂陽,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軍去。今長沙太守韓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員大將,乃南陽人,姓黃,名忠,字漢升;是劉表帳下中郎將,與劉表之侄劉磐共守長沙,後事韓玄;雖今年近六旬卻有萬夫不當之勇,不可輕敵。雲長去,必須多帶軍馬。」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

你看,老頭兒在演義中的首演已經將近60歲了。對於這麼牛的一個大爺,讀者其實會很好奇他之前的故事,然而對於他的前半生,在演義中我們一無所知。我們去翻翻《三國志》,會發現其中對於黃忠前半生的介紹和《演義》中差不多。

其實這很好解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後天下雖亂,但荊州在劉表的治理下,一直很太平。黃忠作為荊州的將軍,不管他有千夫不當還是萬夫不當之勇,都根本沒有表現機會。因此在他出場之前,也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他的名頭。如果要用三個字來形容此時的黃忠,那一定是:憋壞了。我猜測他年輕時都沒怎麼遇到過像模像樣的對手,而他的一生就是在等待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而這一等,就一直等到了六十歲,等到了長沙之戰。長沙之戰他的對手是誰?是溫酒斬華雄、刺顏良誅文丑的關公!他落下風了嗎?並沒有!除了馬失前蹄之外,甚至只要他想,他可以射殺關羽!

劉備軍攻下長沙之後,老頭兒很傲嬌,躲在家裡面不出來,直到劉備親自上門請他。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說他得到諸葛亮的輔佐是如魚得水。不過如果要我說的話,歸順劉備之後的黃忠才是如魚得水呢!

在荊州立足之後,劉備的下一步計劃是攻取西川。大本營不能丟,所以諸葛亮、關羽、張飛還有趙雲都得留守,所以黃忠就成為了入蜀的主將。這一路他殺的那叫一個歡,我估計他會有一種從前的幾十年都活在了狗身上的感覺。他當然也沒有讓劉備失望,為蜀漢集團在益州站穩腳跟立下汗馬功勞。隨後,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定軍山一役,黃忠交出了斬殺夏侯淵的滿分答卷(要知道在三國中陣斬像夏侯淵這種級別的將軍是什麼概念)。

一直到關羽和張飛被殺,劉備興兵伐吳時,他的光芒都還沒有退卻。已過古稀之年的他完全有理由留守成都,但他依然選擇跟隨他的主公奔赴東吳戰場。然而,他真的已經太老了,在中了暗箭之後,他終於沒能挺住。縱觀《三國演義》,其實有許多耳熟能詳的遺言,但,最最令我動容的,還是老將軍對劉備所說的這一段:

先主御駕自來看視,撫其背曰:「令老將軍中傷,朕之過也!」忠曰:「臣乃一武夫耳,幸遇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五,壽亦足矣。望陛下善保龍體,以圖中原!」言訖,不省人事。是夜殞於御營。

——《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

儘管只有寥寥數句,但我們還是能看出來,老將軍太感念皇叔的知遇之恩了。如果不是劉備,黃忠也許真的會在長沙庸庸碌碌的過上一輩子,當然也不會出現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里,而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也不會叫《定軍山》。

演義或者史書中並沒有記載許多關於劉備與黃忠相處的細節,但我相信黃忠在劉備心中的分量是極重的。從《三國志》的一則記載中,我們可以略窺一二。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拜關羽為前將軍,又想要拜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聽說了這件事,跑去勸劉備。他認為黃忠的名望比不上關羽,因此不太合適封同級別的官職。馬超和張飛知道黃忠入蜀立下的功勞,但關羽一直在荊州,要是聽說了這件事,恐怕心裡會很不舒服。劉備是什麼反應呢?他並未採納孔明的意見,而是告訴他自己會處理好這件事。即使是從陳壽極簡的文字中,我們依然可以了解這對君臣之間的感情。

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

——《三國志·黃忠傳》

最早時讀《藤王閣序》總不懂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但後來慢慢就明白了,對於一個將軍來說,如果等到老去還不能盡情馳騁沙場,可能是最遺憾的事情吧。

再來聊聊缺失了後半生的——馬超。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禍亂一時,馬超隨父親馬騰率軍殺奔長安,因此他在演義中的出場非常早:

原來那將即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王方欺他年幼,躍馬迎戰。戰不到數合,早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馬超勒馬便回。李蒙見王方刺死,一騎馬從馬超背後趕來。超只做不知。馬騰在陣門下大叫:「背後有人追趕!」聲猶未絕,只見馬超已將李蒙擒在馬上。

——《三國演義·第十回》

十七歲時的馬超,就已名動天下。而在這個名字的背後,是極為顯赫的家世——祖上為伏波將軍馬援,父親馬騰時任西涼太守。可以想見,那個時候的他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如果也要用三個字來形容年輕時候的馬超,那一定是:太順了——順到我們大多數人都從來沒有嘗試過那種滋味。當然,他人生的巔峰之作是在渭水,與曹操不共戴天的他殺的敵人割須棄袍,逼的丞相說出「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這樣的話。

盛極必衰。馬超在渭水被曹操擊敗後,只能率領殘軍退回西涼。在這個時期,演義中寫他的妻兒都被曹操軍殺害。後來他愈發落魄,只能往漢中投奔張魯。在漢中的這段時間,馬超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用了《典略》中的一則記載,很能說明問題:有一年新春佳節,看到小舅子竟然有心思上門拜年,馬超氣的吐血,罵他說我們一家數百口人命全都死於非命了,難道你讓我們倆互相恭賀新春嗎?

正旦,種上壽於超,超捶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

——《三國志·馬超傳·裴松之注引典略》

他原來也是一方諸侯,鼎盛時甚至可以和曹操一爭高下。這樣的馬超怎可能不受猜疑?因此在漢中呆不下去的他只能投靠劉備。我相信在歸降劉備時,馬超是曾有過幻想的,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身處劉備集團的馬超受到的猜忌一點都不比之前少。《三國志·關羽傳》裡面寫道在馬超投奔劉備之後,遠在荊州的關羽放心不下,專門寫信給在成都的諸葛亮,詢問馬超的將才誰人可比,為此諸葛亮回信寫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公之絕倫超群也。諸葛亮將馬超比作楚漢相爭時的英布和彭越,不得不說是意味深長。英布和彭越為劉邦建立大漢立下赫赫戰功,但不久後就因行為不軌而遭誅滅。諸葛亮這麼寫,就算馬超再沒有頭腦,也不可能不明白。

打擊接踵而至。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的改變了馬超的人生。《三國志》中有這麼一則記錄,說蜀地有一狂士名叫彭羕,在劉備入川後因為性格乖張被貶至外地。他非常不爽,於是去拜訪他的朋友馬超。馬超問他怎麼回事。他大罵劉備昏庸,是個老不死的東西。還說如果馬超在外,他在內,取天下猶如探囊取物。馬超聽他這麼說嚇得魂飛天外,但當時並沒有表露出來。等到彭羕走了之後,他立刻向劉備上報此事,因此使得彭羕被處死。連朋友都能出賣,叫人怎麼能聯想到當年威名赫赫的錦馬超?就這樣,他陷入了徹底的孤獨。

羕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超問囗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 ,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復道邪!」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辭,於是收羕付有司。

——《三國志·彭羕傳》

在生命的盡頭,馬超最後一次給劉備上書,內容之凄慘讓我們覺得這個人也許已經死去很久很久了:

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余無復言。

——《三國志·馬超傳》

其實真實的黃忠和馬超已經被永遠埋在歷史中,我們也只能在小說家的故事和史官的文字里知曉殘言碎語。儘管形象有些模糊,但不知為何,看起來命運迥異的這兩人我都非常喜歡。老將軍一直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也終於等到了那一天,而錦馬超的一生也已足夠精彩,根本不需要他人無關痛癢的嘆息。歲月無常,本不是我們可以預見的。也許真的要時光過去很久,我們才能明白吧。


個人公眾號:承讀 歡迎關注


朱虛侯劉章


其實,最早知道朱虛侯,是高中時讀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中「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一句「朱虛侯」的注。

託孤重臣霍子孟(霍光)廢除了荒淫無道的「二十七日皇帝」劉賀,扶立了後來的中興之主宣帝劉病已;而高祖孫朱虛侯(劉章)則是蕩平諸呂,使天下重歸於劉的重要功臣。

駱賓王借這兩位在社稷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安邦定國的前賢的故事,發出了在武氏「近狎邪僻,殘害忠良」「包藏禍心,窺竊神器」之際,朝中卻萬馬齊喑,無人敢登高一呼,似「堂堂中國空無人」的感嘆。

受駱賓王此篇的影響,從此以後,對霍、劉兩人遺風傾仰不已。


而重新認識朱虛侯,是近日受《王立群讀&<史記&>》的影響,對漢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聞說王立群先生講《史記》,又因為多年前對劉章的仰慕。於是,昨晚,特意挑選看了《漢代風雲人物之呂后》系列。今天,又一鼓作氣,讀了《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中朱虛侯的傳及其他蕩平諸呂的人物、事迹。


而朱虛侯傳中,最喜歡的是下面這則故事:

嘗入待高後燕飲,高後令朱虛侯劉章為酒吏。章自請曰:「臣,將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高後曰:「可。」酒酣,章進飲歌舞。已而曰:「請為太后言《耕田歌》。」高後兒子畜之,笑曰:「顧而父知田耳。若生而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試為我言田。」章曰:「深耕穊[jì]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鉏[chú]而去之。」呂后默然。
頃之,諸呂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劍斬之,而還報曰:「有亡酒一人,臣謹行法斬之。」太后左右皆大驚。業已許其軍法,無以罪也。因罷。

自是之後,諸呂憚朱虛侯,雖大臣皆依朱虛侯,劉氏為益強。

【譯文】

(劉章)曾經入宮侍奉高後舉行酒宴,呂后叫其擔任酒吏。劉章自己請求:「我是武將的後代,請允許我按照軍法來監酒。」高後說:「可以。」眾人酒興正濃時,劉章進獻助興的歌舞。歌舞以後,說:「請讓我為太后唱唱《耕田歌》。」呂后向來把劉章當兒子撫養,笑著說:「你的父親是知道種田的。你生下來就是王子,怎麼知道種田呢?」劉章說:「臣知道。」太后說:「那就試著為我唱唱吧。」劉章唱道:「深耕之後,密密地播種,苗要疏朗,不是同類,堅決剷除。」呂后沉默不語。
不久,呂氏家族中有一人喝醉了,逃離了酒席,劉章追過去,拔劍殺了他,然後回來稟報說:「有一人逃離了酒席,臣執行軍法殺了他。」呂后和侍從們都大為吃驚。但是已經答應他按照軍法來監酒,所以無法將他治罪。酒宴也因此結束。

從此之後,呂氏家族的人都懼怕劉章,即使是朝中大臣也都歸附劉章,劉氏的勢力日益強盛。


此時正當呂后臨朝稱制。她一個接一個地剷除劉姓王,破壞劉邦「白馬盟約」,大封諸呂。劉姓子孫惶惶不可終日,生怕下一個死的就輪到自己;而呂氏家族則烜赫一時,權勢達到最頂峰。

在這間不容髮之際,可貴的是:劉邦的孫子輩中,還有像劉章這樣的血性男兒,勇敢地站出來說「不」。

而劉章說「不」的方式又是十分機智的。

他唱《耕田歌》,事先徵得了太后的同意。且《耕田歌》中,又無一字不「言田」,與所請完全相符。

妙就妙在這首歌跟曹植《七步詩》一樣,都是借詩言事,不露痕迹,卻又能使人心領神會。

一聽,就知道:這是表達對高祖死後呂氏專權的不滿,也暗申朱虛侯想為大漢剷除諸呂的決心。

路人皆知的事,呂后豈能不知?但結果是「呂后默然」,儘管她很想除掉這個狂妄的小子,但抓不到處罰的把柄,只好忍。試問:要不是劉章先發制人,意在言外。在當時的情況下,唱這樣的「反歌」,不是死罪是什麼呢?

而精彩的還在後面:酒宴中,某呂喝醉了,可能也只是想去出一下恭什麼的,而劉章馬上追過去,拔劍殺了他。

讀到這裡,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會大驚失色:這不是草菅人命嗎?殺的還是姓呂的。你劉章是不想活了嗎?

但,出乎意料的是,劉章早已想好應對之計,他振振有詞:「有亡酒一人,臣謹行法斬之」:這裡有個人想逃酒,我按照軍法殺了他。是誰給的我這種權利呢?是你呂后。

真是大快人心啊!

所謂「棋高一著,縛手縛腳」,劉章一句話就使呂后動彈不得。此時,呂后縱使有千萬顆心想把劉章拉出去斬了,她也只好再忍。因為斬了他,就相當於自己食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兩次忍,在心狠手辣的呂后的專制生涯中,是不多見的。

而這次「言《耕田歌》」、斬呂行動,朱虛侯無異於在呂后這塊專制的原野上,撒下了一絲星星之火。他殺一儆百,提醒諸呂不要太猖狂;也攘臂一呼,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劉氏之獅。起到的效果是很明顯的:「自是之後,諸呂憚朱虛侯,雖大臣皆依朱虛侯,劉氏為益強。」

讀到這兒,真是不得不為朱虛侯點10086個贊。


而,接下來的蕩平諸呂,劉章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

①、「朱虛侯章以呂祿女為婦,知其謀」

呂后臨死之前「乃令趙王呂祿為上將軍,軍北軍;呂王產居南軍。」——這樣,京城的軍權就悉數掌握在了呂家的手裡。

並且,呂后最老謀深算的是「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毋為人所制。」——玩了這麼多年權術的她心知肚明:她一死,群臣必反。所以,他告訴兩個侄子控制住京城是關鍵。千萬不能調離軍隊,讓敵人乘虛而入。姑媽只能幫你們到這兒了……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遺囑被呂祿的女兒聽到了,而呂祿的女兒就是劉章的媳婦。所以,劉章知道了這個計謀。可以設想:如果劉章沒有聽到這個計謀,勝利的天平向哪邊傾斜還是不一定的。

②、「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朱虛侯、東牟侯(劉興居,齊王與劉章的親弟弟)為內應,以誅諸呂」:

壓抑多年的劉氏皇族終於「在沉默中爆發」,齊國兄弟同心,首舉義旗,無異於平地一聲雷,激起了全國各地的反抗。

而朱虛侯的「告密」、「策劃」和「內應」之功在反抗過程中起到的作用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③、震懾雙呂

呂祿、呂產欲發亂關中,內憚絳侯、朱虛等,外畏齊、楚兵,又恐灌嬰畔之,欲待灌嬰兵與齊合而發,猶豫未決。

【譯文】

呂祿、呂產想要在關中發動叛亂,但在朝廷他們害怕絳侯、朱虛侯等人,在外面他們害怕齊、楚二國的軍隊,又擔心灌嬰背叛他們(事實是確實背叛了),所以想等到灌嬰的軍隊與齊王交戰後再起事,所以猶豫不決。

之所以「內憚朱虛」,想必上次酒宴中斬呂行動的餘威還在。雙呂的「猶豫未決」,可以說,為起義軍贏得了不少時間。

④、斬呂產,定天下

太尉令朱虛侯監軍門。令平陽侯告衛尉:「毋入相國產殿門。」呂產不知呂祿已去北軍,乃入未央宮,欲為亂,殿門弗得入,裴回往來。平陽侯恐弗勝,馳語太尉。
太尉尚恐不勝諸呂,未敢訟言誅之,乃遣朱虛侯謂曰:「急入宮衛帝。」朱虛侯請卒,太尉予卒千餘人。入未央宮門,遂見產廷中。日哺時,遂擊產。產走,天風大起,以故其從官亂,莫敢斗。逐產,殺之郎中府吏廁中。

朱虛侯已殺產,帝命謁者持節勞朱虛侯。朱虛侯欲奪節信,謁者不肯,朱虛侯則從與載,因節信馳走,斬長樂衛尉呂更始。還,馳入北軍,報太尉。太尉起,拜賀朱虛侯曰:「所患獨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

【譯文】

太尉(周勃)令朱虛侯監守軍門,又令平陽侯曹窋告訴統率宮門禁衛軍的衛尉說:「不許相國呂產進入殿門!」呂產不知呂祿已離開北軍,進入未央宮,準備作亂。呂產來到殿門前,無法入內,在殿門外徘徊往來。平陽侯恐怕難以制止呂產入宮,策馬告知太尉。
太尉還怕未必能戰勝諸呂,沒敢公開宣稱誅除呂氏,就對朱虛侯說:「立即入宮保衛皇帝!」朱虛侯請求派兵同往,太尉撥給他一千多士兵。朱虛侯進入未央宮門,見到呂產正在廷中。時近傍晚,朱虛侯立即率兵向呂產衝擊,呂產逃走。天空狂風大作,因此呂產所帶黨羽親信慌亂,都不敢接戰搏鬥;朱虛侯等人追逐呂產,在郎中府的廁所中將呂產殺死。

朱虛侯已殺呂產,少帝劉弘派謁者持皇帝之節前來慰勞朱虛侯。朱虛侯要奪皇帝之節,謁者不放手,朱虛侯就與持節的謁者共乘一車,憑著皇帝之節,驅車疾馳,斬長樂衛尉呂更始。事畢返回,馳入北軍,報知太尉。太尉起立向朱虛侯拜賀說:「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呂產。現在呂產被殺,天下已定!」


呂產不比呂祿,一忽悠就那麼容易地乖乖交出兵權。面對呂產,已經控制了北軍的周勃「尚恐不勝諸呂,未敢訟言誅之」,足以見其與其所擁南軍有多麼難對付,也足以見得朱虛侯面對的敵人有多強大。

而朱虛侯以一千多士兵,獨當一面,「擒賊先擒王」,當機立斷地除掉了呂氏集團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張王牌(當然不得不說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說立下了諸呂行動的最大功勞。正所謂「所患獨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

歷史學家蔡東藩這樣評價劉章「諸呂之誅,雖由平勃定謀,而首事者為朱虛侯劉章。齊之起兵,章實使之……至若周勃已奪北軍,即應捕誅產祿,乃尚不敢遽發,但遣劉章入衛,設章不亟殺呂產,則劉呂之成敗,尚未可知。」正是道出了劉章在斬呂產,定天下的過程中立下的關鍵之功。

想必,駱賓王也是肯定這種觀點的,不然,他怎麼不說「霍子孟之不作,周絳侯之已亡」呢?

來看看後人對朱虛侯的看法吧:

朱虛仕漢,功大策長。」——這是唐著名史學家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述贊》中對朱虛侯的由衷讚歎。

章以北軍千餘之卒,逐呂產而殺之,悉殲其族黨,非有膽勇謀斷,誰能勝焉?」——這是明「後七子」領袖之一王世貞在《齊悼惠王肥論》中對朱虛侯之勇、之功的由衷肯定。

迄今槐蔭依然,孫枝郁茂,弔古者每過其下,摩挲流連不能去,曰:『此前王所手植也。』語云:『思其人猶愛其樹』,豈不信哉!」——這是民國著名學者庄陔蘭主編的《重修莒志》中,記載的當時齊地人對朱虛侯的深切懷念。

——試問,這樣雄姿英發、力挽狂瀾、受人敬仰、長留民心的少年英豪怎麼能叫人不愛呢?


但可惜的是,這樣雄姿英發的人物,卻英年早逝。而其中,文帝的猜忌想必是佔據很大原因的:

始大臣誅呂氏時,朱虛侯功尤大,許盡以趙地王朱虛侯……,及孝文帝立,聞朱虛……之初欲立齊王,故絀其功。

【譯文】

大臣們誅呂氏時,劉章立的功勞尤其大,所以一度被劉恆許諾封趙王,但後來劉恆即位後,得知,劉章當時意在擁立兄長齊王劉襄即帝位,所以削減了他的功勞。

想來,正如蔡東藩所說「至文帝即位,厚齎平勃,而劉章不即加賞,文帝其亦有私意歟?「西向讓三,南向讓再(劉恆在被迎為帝時,一再推讓)」,無非為矯偽之虛文,彼於劉章之欲戴乃兄,尚懷疑忌,寧有不欲稱尊之理?……」

但漢文帝,「在其位」,只能「謀其政」,有些事情想必他也是不得不這麼做的。

朱虛雖早亡,但朱虛的蓋世之功,永世長存!

最後,以一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朱虛侯贊》作為此篇的結尾:

嬴氏穢德,金精摧傷。秦鹿克獲,漢風飛揚。赤龍登天,白日升光。陰虹賊虐,諸呂擾攘。朱虛來歸,會酌高堂。雄劍奮擊,太后震惶。爰鋤產、祿,大運乃昌。功冠帝室,於今不忘。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2017.2.10

專欄地址:知乎專欄


端木賜吧。
不是讀詩詞,而是讀論語的時候漸漸被打動。
端木賜,字子貢,衛國人,年輕時即拜在孔子門下,並在孔子一生隨伺在側,不離不棄。孔子師徒周遊列國時在陳蔡間被圍困,是子貢逃出重圍去楚國搬來救兵解圍;孔子的祖國魯國有難時,也是子貢挺身而出出使各國,兵不刃血就給魯國解除了困難,為孔子分了憂;孔子逝世前子貢在外為官,趕回來之時,孔子拄杖出門,只說了一句,賜啊,你來得何其晚!因為孔子最信任、最倚重的學生就是子貢,在他自知時日無多的時候,就召回子貢,讓子貢來給他料理後事(古人對後事看得極為重要)。孔子逝世後,學生們為孔子守孝三年,三年後號泣而別,各奔東西,只有子貢結廬墓旁,又守孝三年,才離師父而去,自此消失在歷史中,鮮有記載。
子貢其才其情,所作所為,無不體現了古代君子的最高境界,高山仰止,無可企及。


屢敗屢戰曾國藩

清末柱樑李鴻章

清末柱樑李鴻章

視死如歸左宗棠

視死如歸左宗棠

中樞重臣張之洞

中樞重臣張之洞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

說實話,我一直不敢看甲午大海戰的結局......

說實話,我一直不敢看甲午大海戰的結局......

.......當初初二的時候,看著看著歷史書我居然不由自主地流下來眼淚......


讀到《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曹操將死。

本以為他會說一些驚天動地的話來總結自己的一生,比如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畏服,人生功業如此,可含笑九泉矣!

誰知曹操讓近侍把名貴的香分給姬妾們,還絮絮叨叨地囑咐她們:「吾死之後,汝等須勤習女工,多造絲履,賣之可以得錢自給。」

不禁微微一笑。

人之將死,真性情流露,曹操也是個性情中人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突然喜歡上這個可愛的奸雄。


蜀漢後主劉禪。

為什麼我會喜歡他呢?

你們不覺得他的某些經歷和另外兩個皇帝很像嗎?
我說的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和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這三個人,在早年,都是被一個權臣、一個類似父親的角色所照顧和掌控著。
當然,諸葛亮做事要比張居正和多爾袞謹慎得多。但這幾乎改變不了什麼,當初的霍光未必就不想謹慎。

看看這三個後爹死後不同的結局。


張居正死後不久,萬曆就展開了報復行動,追奪了他的璽書誥命。緊接著抄了他的家。萬曆的手下封禁了張家,致使張居正的家人多人被活活餓死。剩下的人全部被充軍發配。

多爾袞死後不久,就被剝奪了封爵,他的兄弟阿濟格被幽禁賜死。所有舊部都被處理。緊接著,還覺得不解恨的順治皇帝刨了他的墳毀了他的屍。這是何等深仇大恨。

諸葛亮死後,劉禪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墳前種了54棵柏樹,象徵著諸葛亮活在世上的54年。從此後,中國人才有了墳前種柏樹的風俗。而這54棵柏樹,其中有22棵,經過千年歲月的變遷,一直活到了今天。何等令人慨嘆。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完顏童記(王敏彤)(立童記)

完全是被顏吸引,一張照片吸了30天。

日思夜想,夢裡都是這張臉。

單眼皮很好看,小鼻子很好看,嘴角彎彎很好看。

弧度溫柔的眉毛、鬢角的花、似近似遠的眼神都很好看。

鵝蛋臉很好看,腮邊圓滾滾的咬肌也完完全全的很好看。

翻來覆去地讀她的故事。雖然是一個傻福福的公主喜歡王子,而王子心繫天下沒時間談戀愛的故事。

但那又怎麼樣。

美少女是全世界的瑰寶啊。


今讀《論語》,恰好碰見一向慈眉善目的孔老夫子發怒,對旗下一位倒霉弟子破口大罵: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八卦之心頓起,趕緊揪住一旁看熱鬧的子貢同學問個究竟。這才知道原來那被罵的倒霉鬼是因為大白天睡覺,被孔老夫子抓了個正著。

那廂孔老夫子還在喋喋不休:「以前我對待別人,是聽了他的話就信了他的邪!現在就因為有你這樣的人,我才知道光聽別人說啥是沒用的,還得看他的行為!」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改是。 《論語.公治長》

聽子貢同學說,被罵的倒霉蛋叫「宰我」,名字取得這麼挑釁,也難怪老被老師揪小辮子了。

再打聽才知道,除了大白天睡覺以外,宰我同學的黑歷史可不少。

就拿守喪三年這個制度來說吧,正常人都知道政治內容不宜公開討論,更別說上去反對了。

宰我同學就比較作死,特地走到孔老夫子面前嗶嗶:

「我說守喪三年這時間也太長了吧?咱們君子啊,三年不行禮,禮就壞了,三年不奏樂,樂也得崩,舊穀子吃光了,新穀子還會長呢,這鑽木取火的土辦法得換換。我看啊守孝一年就足夠了。」

孔老夫子聽得氣不打一處來,反問他:「守喪你還想吃香喝辣,錦衣玉服?你的良心難道不會痛嗎?」

宰我同學說:「不會。」

孔老夫子嘆口氣:「既然你的良心不會痛,那你就去做吧。要是真正的君子守孝,那是肉也吃不香,歌也聽不高興,豪宅也住不安穩的,所以他們壓根不會這麼做。你要是良心不會痛,你就這麼做吧。」

正常人聽了自己老師這樣一番冷嘲熱諷,好歹也會羞愧難當或者低頭認個錯。宰我同學就比較特別了,屁都不理他,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孔老夫子當然火大,直接開罵:「宰我這人可真是個白眼狼啊!嬰兒還要在爹媽懷裡蹭三年呢。這三年的喪期是普天之下都通行的喪期,就他宰我事兒逼。難道他小時候沒被爹媽護在懷裡疼愛三年嗎?」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論語.陽貨》)

除此之外,宰我同學還很喜歡有事沒事抖機靈。

日常愛問孔老夫子類似於「一個仁者應不應該跳下井裡去救另一位陷在井裡的仁者」這樣讓人兩難的問題,以此來嘲諷孔老夫子「見義勇為」和「明哲保身」兩種思想的衝突。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

聽完宰我同學的黑歷史,我很快就喜歡上他了。離經叛道的人,總是那麼可愛的。


有啊,王維。
那句詩是:「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當然了,在這之前我讀過他很多詩,知道他的生平,這首詩只是一個契機。
年輕時的王維出生貴族,擅長作詩、音樂、繪畫,很溫柔的一個人,生的也好看。
豪邁時寫下過「縱死猶聞俠骨香」,溫柔時寫下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曾灰心失望,寫下過「白首相知猶按劍」,更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樣禪意深遠的詩聞世。
然後呢,讓我觸動非常的那句詩,「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是他晚年的時候寫下的,經理安史之亂,半官半隱,別人來與他討論「窮通理」,他卻以山溪深處的漁歌做喻——他的目光不再願意在長安停留,但是呢,面對著萬丈紅塵中那一個很乏味的提問,他仍然溫柔的回答了。你彷彿能看見他轉身而去時飄起的白色衣角。
他不是世界的叛逆者,不是出離紅塵的苦修士,他是王維,一生羈絆長安,一生歌詩相伴。他的身上集中了古典中國貴族君子的高貴、優雅、博學、溫柔、悲憫、善良、勇氣以及,驕傲。
那句詩屬於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片光輝,很快世間將不再有王維,在最後的最後,他借著一個無聊的提問引導你去聽雲水深處的漁歌,是耶非耶,如夢如幻。


徐渭。

早些年看梵高感測動的一塌糊塗,後來研究中國繪畫史時,深刻了解到徐渭,才發現這是超大號的梵高,才知道為何鄭板橋、齊白石爭做青藤門下走狗」。我也想做,但我不配。

今天世人都知有梵高,卻不提徐渭。

了解徐渭,只有折服,只有崇拜。但在讀到這段瞬間喜歡上了他。

「渭性通脫,多與群少年昵飲市肆,幕中有急,需召渭不得,夜深開戟門以待之,偵者得狀報曰:徐秀才方大醉嚎器,不可致也,公聞反稱甚善,時督府勢嚴重,文武將吏庭見,懼誅責,無敢仰者,而渭戴敝烏巾衣、白布澣衣直闖門入,示無忌諱,公常優容之」

因喜歡徐渭,長文多圖紀念

——————————————————————————————————

他文韜武略,如果不是性格孤傲、命運多舛,他本可以如王陽明般功成名就。

他才華橫溢,如果不是中國的繪畫窮途末路,他本可比梵高更令世人矚目。

貴為明代三才子之一,他科舉數次,終身只得一個秀才

二十歲學兵法,後來抗擊倭寇,胡宗憲對他言聽計從,名將戚繼光、李如松對他心悅誠服。

三十歲開始學畫畫,成為畫壇宗師,畫風獨樹一幟,為中國的水墨寫意打開了新的方向。

四十歲研究戲曲,寫了部《四聲猿》,千古留名,被湯顯祖極力推崇。

他說自己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一、 書

徐渭的狂草,一般人很難看懂(包括答主),要說他的書法氣勢磅礴之類,那是在說廢話,作簡單歸納,明一代的主流書法藝術崇尚晉、唐風格,並在此基礎上求變,說白了就是好看,但沒性格。

而徐渭的書法則直接吸取北宋蘇軾、黃庭堅的風格,轉換成自己的藝術個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當然也跟性格及人生際遇相關。

有人認為徐渭把明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別人寫的字叫書法,而他寫的字叫書神,書里無「法」而有「神」,認為他是明代書法第一人。

二、 詩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徐渭的詩多抒發個人的悲苦與不堪,難以引起大眾共鳴,並不廣為傳唱,但卻備受名家推崇,有人評價說他的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如羈人之寒起……」,有「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

這確與他悲慘的個人際遇有關。

徐渭一生命運多舛,生於即將沒落的貴族家庭,庶出,生母為妾,出生不久,父喪,被正室撫養,生母原是養母正室的丫環,家庭沒落後,養母將生母當作奴隸一樣賣掉,徐渭的少年時代被養母照顧,並給予良好的教育,但對這件事情,徐渭一生不能釋懷。14歲時養母也去世,只能跟著兄長生活。

徐渭少負盛名,被認為是神童,但科舉受挫,直到20歲才中個秀才,此後數次科舉不第,這期間,家庭亦遭巨變,像所有癲狂的藝術家一樣,他不諳世事不通人情世故,也不慣生計,繼承的遺產也蕩然無存,在20幾歲的年紀家破人亡,不得不背井離鄉。

徐渭後來深研王陽明的心學,以徐渭的聰明才智,要想達到王陽明的成就也許不難,但人生際遇以及自身性格導致了他難以如王陽明那樣全身。他說自己「疏縱不為儒縛」,又狂傲到古往今來的大儒沒有幾個是他看得上的。註定不能在世俗中功成名就。

像王陽明一樣,他也關心時局,深諳兵法,當時的浙江巡撫胡宗憲看重了這位文韜武略的曠世奇才,便招入幕府,對他極其愛惜。

胡宗憲威嚴,手下如戚繼光等文武將吏無敢仰視者,而徐渭卻不修邊幅在他跟前晃來晃去,還高談闊論,毫無忌諱。有次幕府有急事,招徐渭不來,找他的人回來報告:徐秀才在夜市裡和一群少年喝的大醉,來不了了。胡宗憲不但不責怪,反而稱善。胡宗憲為了徐渭能通過考科舉甚至親自跟考官打招呼要求給予關照,胡宗憲對他如此恩寵不僅僅是惜其才,在抗倭的軍事行動中,徐渭數出奇計,擒獲了當時東海勢力最大的海盜王直、徐海,整個東海倭患平息。當然最為人樂道還是那兩篇《進白鹿表》。

三、 文

胡宗憲做大帥當然需要政治支持,在抗擊倭寇之餘捉到一隻患了白癜風的梅花鹿,通身雪白,當作神獸獻給了皇帝,由徐渭代寫《進白鹿表》,呈上去,龍顏大悅,嘉靖皇帝極力讚賞徐渭的文采,順道給胡宗憲升了官。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牛逼的一篇辭表,如果不是拍皇帝馬屁的,指不定就能跟《長門賦》、《洛神賦》並駕齊驅。

然而,以徐渭之大才,畢生才華只用到一篇馬屁賦上,又加上他的孤傲,不由得讓人唏噓,令人惋惜。

但這畢竟還是徐渭一生中最舒心的日子,幾年後,胡宗憲死於政治鬥爭,徐渭再次陷入困境。

因害怕被株連,徐渭幾次自戕,拿釘子釘自己耳朵,拿斧子劈頭,但都沒死成,反而落下神經上的疾病,後來神經病發殺妻,又入獄數年,等出獄後萬念俱灰……

徐渭有一腔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而不得施展,不得不寄情於詩畫,他將畫評為自己最次的手藝,確實不是自謙,但卻嚴重低估了自己。

四、 畫

徐渭晚年號「青藤老人」,從石濤到齊白石一眾宗師都原做「青藤門下走狗」。可以說徐渭對國畫的影響堪比莫奈+塞尚+雷諾阿對西方油畫的影響力。前不師承古人,卻啟迪後世水墨寫意幾百年。

中國的水墨寫意起源於五代,開始是人物。

梁楷水墨人物作品

後來是山水,再發展到後來的文人山水。到了明後期,文人山水窮途末路。

董其昌的文人山水作品

徐渭的傳世作品裡沒有山水(但後世的潑墨山水受其影響找到了新的方向),可能他與那些文人畫家不同,為畫而畫。畫山水需要閒情逸緻,至少要裝作胸中有山水,山水在中國不光是視覺上的表象,還是自成系統的一套哲學體系。很明顯,徐渭心中無山水,只有放縱不羈,有對命運的不甘和抗爭。所以即使是一個不懂畫的人也能在他的畫里看到強烈的情緒。

徐渭作品《黃甲圖》

一個牛逼的畫家,我們看到他的畫會說,這是誰誰的風格,是他早期的風格或晚期的風格,牛逼的畫家都有自己的風格。一個畫家風格穩定後,作品裡有他的風格卻未必有他的情緒。能在作品裡潑灑自己的情緒,這又屬於更高的境界,這是更牛逼的畫家。

具體來說,徐渭的作品多為花鳥畫,只是有時候他把美麗的小鳥變成了醜陋的螃蟹。花鳥畫在以前屬於富貴畫,為什麼是富貴畫,因為在宋代,宋徽宗他們把花鳥畫推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度,那時的花鳥神形具備,同時形成了一個強大而嚴謹的套路,後世也只能遵循這個套路。

神形具備——徐崇矩的花鳥作品

很幸運的是徐渭很窮,又不善於結交那些富貴文人,所以沒錢搞收藏,進不了文人畫家的圈子,也就沒辦法學習和臨摹前人作品。所以在繪畫上,他註定只能走自己的路。

他的寫意水墨風格,在前人的繪畫里是找不到的,他自己當然也想不到,在中國文人山水死翹翹了以後,他開啟了清一代水墨大寫意的繁榮,我們在石濤、八大山人、鄭板橋、金農等人的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們深受徐渭的啟迪和影響。

徐渭作品《山水花卉人物圖冊》

石濤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金農作品

而這樣一個牛逼的人,他居然沒有師從某某某。他的畫里沒有套路,甚至也沒有技巧,中國的繪畫藝術非常講究技巧,講究用筆,光 「皴法」都有100多種,古畫鑒定中有種方法就是觀察作品中的用筆技巧,確定風格以及師承關係。但徐渭的畫里看不出技巧及筆法。

在有風格的繪畫中,其作品不露筆法痕迹又屬於另一種至高的境界。也就是化技巧於無形,這在那些高明畫家的作品裡都能見證這點,比如董源的山水。不同的是徐渭並不是把技巧玩兒的多麼純熟,他更多的是憑著直覺來畫,不受任何束縛的創作,而不是靠技巧、靠法度。這樣他也就能在創作中隨意地抒發自己強烈的情感。

徐渭作品《雜花圖》

這跟西方的印象派有相同的地方,西方繪畫發展到後來也是要注重個人情感的宣洩,不受約束,脫離學院派的法度,到了20世紀上半葉,甚至是只注重創作中的個人感受,出現了一大批那種「憑著直覺創作」「像孩童一樣」創作出來的作品,且成為西方繪畫的主流,只是,很多作品我們誰也看不懂,包括畫家自己也看不懂。

徐渭的畫我們不光能看得懂,還能看出那種強烈的情緒以及那獨特的美感。

徐渭晚年貧病交困,唯一能用上的「末技」,還不能用來糊口。徐渭的畫當時賣不出去,這是預料之中的。簡單來說,他的畫在當時屬於政治不正確,政治正確不代表真理,但政治不正確就肯定不能獲贊,因為你不代表著當時的主流思維,不被主流承認,也難以引起大眾共鳴,但任何一種政治正確都是一種時尚,現在的政治正確到了下個時期就變成不正確了,但真理永遠是真理。所以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有些大畫家在世的時候作品不被看好,死後卻被追捧,究其原因就是他超越了當時的時代,且啟迪了後世。

300多年後西方出了一個經歷類似的畫家,他們都遭受過難以承受的苦難,一次次被現實逼到絕境,神經幾度崩潰,卻固執地以自己的方式艱難行走,直到生命的盡頭。那些年讀梵高傳記,被感動得一塌糊塗。後來讀到徐渭,才發現這是個超大號的梵高,無論是在才華上還是在人生經歷上。

今天,梵高已經成為一個符號,備受世人追捧,然而很多人只知有梵高,卻不知有徐渭。

徐渭晚年說自己「賤而懶且直」,讓人心酸。自稱為「畸人」,也就是不正常的人。幾百年後,我們會說,也許,不正常的是那個世界。


推薦閱讀:

南北朝皇帝為何多變態?
為什麼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沒有漢唐宋明那麼更吸引人?
南北朝時沒有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怎麼活下來的?
你曾經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是誰?
五代十國的歷史如果寫成小說會不會比《三國演義》還精彩?

TAG:歷史 | 人物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