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的武打用到影視里可行嗎?

我們有專門的課程,是學習各種兵器的對打。雖然是詩意的,事先設計好的。到還是能看出來一些實用價值。每次在上這門課的時候,我都在思考,如果把我們的招式放到影視劇里,會怎麼樣?能夠運用鏡頭把招式拍的很激烈,很漂亮嗎?如果不能,有應該怎麼改呢?


戲曲武打在影視劇中應用早有先例,香港七小福(洪金寶、元彬、成龍等)都是戲班子出身的武打明星,成龍早期武打片如《蛇形刁手》等作明顯的戲曲武打痕迹。後來武打電影開始追求實戰、速度、真實感和打擊感,戲曲武打因太過形式化漸漸被拋棄。

直到,新武俠主義領軍者徐克老師橫空出世,以詩意的形式復活了戲曲武打:戲曲風格的武打設計也可以迅疾如風凌厲如奔雷,並不失東方式的寫意美。徐克作品恕不枚舉,最典型的可參見李惠民導演徐克監製的經典武俠電影《新龍門客棧》,愛好戲曲的朋友對其中的武打設計一定不陌生,比如最後在沙漠雙方決戰的戲碼,眾主角從走位到鷂子翻身等動作細節都能窺見戲曲的影子。甚至《新》片還設計了與《三岔口》還原度極高的摸黑夜戰戲,這些都是在向戲曲界致敬吧。

到如今電影動作設計已成為獨立的藝術工種,戲曲是源頭活水,也已被幾代武指吸收借鑒為我所用,和其他風格流派融為一體難分彼此。戲曲武打不是眼下動作設計的主流風格,但也從來沒離開過。

以上。


大家都答得漂亮。

再補充。

其實港產片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的三大香港電影巨擘李翰祥(老年癡呆誤作了李泰祥,多謝@宅伯秋 指正),胡金銓,張徹,三個人無一不迷京戲。而胡和張二人,在六十年代末期,是不約而同還是有所交流將京劇動作納入動作電影,待有識之士補。但《龍門客棧》《大醉俠》和《獨臂刀》這些確實有劃時代意義。

在此之前,香港的動作電影有一些神怪片,擺架勢居多。另外就是長壽且風靡萬千民眾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劉家良的父親劉湛參與過,將一些實用的功夫套路融入電影,但仍然是兩腿紮馬,有固定套路的對打。到了劉家良和唐佳,兩個人參與了長城的《雲海玉弓緣》,其中大量突破性的武打動作讓邵氏震驚。可以說為武俠片轉型提供了靈感。

戲曲動作入電影的早期嘗試,還是要看1970年以前。1960年,袁小田參與《鐵臂金剛》,目前認為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武指。同時他的京劇武生出身,幾乎已經註定了華語功夫片的動作與戲曲動作脫不開干係。他初期在粵劇中指導武打動作,後來加入電影業。與開武館的劉湛,我覺得可以說是動作電影的兩大源頭。

上一輩的嘗試,到劉家良,唐佳的成熟,這個過程也是相當悅目。後來在袁小田和成龍在醉拳裡面的傳承意味,對80年代及之後越來越猛的套招喂招,也可以說有相當的意義。胡,張二人的動作,仍然是飄逸的。講意的,經過李小龍的翻天覆地,到醉拳再起,便變成了拳拳到肉的虎虎生風了。

至於80年代的程小東徐克,甚至已經加入舞蹈元素了吧?


可以,稍微做一下調整就好。

從鏡頭來說,戲曲武打的鏡頭就是正面機位效果,稍微轉一下機位也許效果會更好——但是傳統戲曲舞台做不到。

從小龍哥到七小福到成龍,基本上都是將戲曲武打技巧原汁原味搬到電影裡面的。想看那些扯淡的?看張藝謀的那些吊威亞的爛武打片好了。看拳拳到肉的?中國好像沒有耶……都是國外那些傻大黑粗的電影才會那麼拍。

其實我一直覺得冬陰功很奇葩,泰拳其實打起來一點都不美,就是特別實用,但是冬陰功那個演員太神了。

我在京劇團打工的時候,一直很想從舞台頂部看一次武打……從來沒實現過。想想看那些盔頭翎子裝裹哦不對行頭從頂部俯視甩成圓形的視覺效果……唉,估計是沒機會了。


胡金銓在拍片的時候,沒武指,就照著京劇裡面的打法來打,你仔細看他的片子,基本上都是京劇裡面的套路。而且打鬥時的配樂也基本都是京劇的樂器,看幾部還挺有意思,看多了真膩,單從視覺上來說比較吸引當時的觀眾。但核心在於胡的影片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非常考察,從服裝到場景的布置,均是按照古時的布置,細節非常到位,相比較現代的古裝劇真是爛得掉渣。 胡的影片有此風格主要緣於他從小受戲劇影響很深有關係。可惜最後一部影片,「畫皮之陰陽法王」 票房不怎麼樣。但從藝術層面上講,較之他以前的武打片有很大改變,可以比較「中山傳奇」 。 胡作為總導演導的「笑傲江湖」 依然保留了很多的戲曲元素,但因為有徐克等年輕導演和武指,所以揉合了新元素進去,再加上黃沾的作曲,可以說是新舊交替時的經典影片,至於徐以後導的和笑傲江湖有關連的一系列影片已經漸行漸遠,適應了當時香港電影的快節奏製作,一方面和徐從美國學到的工業化製作流程有關,另一方面不注重細節,雖然當時看起來耳目一新,但用今天的眼光看起來,也顯得製作很粗糙,非常可惜沒有能夠將中國的類型片發展壯大,縱觀徐克的電影,以及像劉鎮偉,乃至於香港近期電影,故事情節上已經沒有新意,而特效方面更是粗製濫造,比如徐克的「蜀山」 新版的遠不及舊版的用心。 特效,劇情爛之外,更是丟掉了胡那一代導演所建立起來的帶有傳統文化氣息的影片風格,可以說古裝片完全死掉了。


您的好友刺客信條已經上線


僅就@yolfilm 回答里提出的對比一項來說

戲曲武打片並不是從「七小福」時代開始的

遠的不說,恰恰是@yolfilm 對比中提到的張徹,把戲曲招式大量用於到其武俠片中,令動作有了舞台美感(其時和他大量合作的武指為唐佳和劉家良)

具體可以參看張徹所著 《張徹 回憶錄·影評集》張徹 (豆瓣)

這本書里的「泉源」篇他單辟一章談論「京劇」對他及武俠動作片的影響

(他的宿敵李翰祥老師也是個戲迷)

表現在電影中,比如他電影中常見的白袍小將浴血而戰的設計

(從王羽就開始了,推薦大濕兄早年力作《大刺客 (豆瓣)》,實在是太太好看了!)

武生倒扎白靠,讓主角死——這些都是戲曲對張導的影響

再比如姜大衛和狄龍雙生早年合作的報仇 (豆瓣)

上張圖


裡面狄龍扮演的關玉樓本身就是京劇武生,有大量極為漂亮的戲曲式打法

(八卦一下,資深腐女李碧華當年是姜大衛的粉絲,非常喜歡他和狄龍主演的張徹電影

用包含愛意的目光看著這漂亮的一對兒

然後寫了不少基情四射的文字

再後來,有了多少致敬少女時代對《報仇》CP之愛的小說《霸王別姬 青蛇 (豆瓣)》)

沒錯,演楚霸王的那位爺就叫段曉樓

再再後來,就有了電影霸王別姬 (豆瓣)

大家看如下這兩張劇照體會一下~)


PS:

本回答不是來拆館的,只是希望張徹對香港動作片作出的貢獻,能多少為人知吧

若想對張徹加深了解的,內地可以買到這本書 武俠大宗師 (豆瓣)

大家有興趣可以一讀


哈哈

看看那個魔性電影「西行伏妖」就知道了


老版西遊記,武打都是戲劇裡面的。


我雖然只是個業餘愛好者,但是還是知道戲曲是戲曲,但是武生可以練出基本功,以這個為基礎,演武打戲的時候,直接聽武術指導的指揮就可以了,戲曲的動作一般是不會被用在影視里的,除非是劇本需求。但是武生的功夫底子是很好的,翻跟頭、踢腿等動作都很漂亮利落,用在影視里很漂亮,但仍需要專業武術指導做很多改動,才能用到武打電影里去,畢竟武打已經成為了一個類型電影了。

但還是專門練武從事格鬥的人演武打電影還是更有氣魄一些,動作看起來有一種莫名的威壓感,所謂外行看氣勢,內行看門道。但欣賞這種武術級武打電影的人,可能稍微要少一些。


可以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 萬物相通的


胡金銓大師的武俠片就是用的這種方式設計動作。


首先,舞台與電影熒幕的位幅、空間、景深、燈光等等等都是不一樣,專為戲曲舞台設計的武打把式,並不適合直接搬上熒幕。
其次,這與演員的功底也密切相關,我覺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無極》。《無極》採用的套路就是戲曲化、舞台化的表演與武打,很明顯一幫習慣了熒幕的演員hold不住,台詞、動作都僵硬做作無比。整個故事的節奏和進程又是電影化的,這就造成了脫節。
常年面對熒幕的演員要呈現給觀眾的,和常年在舞台上的演員要呈現給台下觀眾的,他們的動作狀態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常年所感受到的包容他們表演的空間都是不一樣的。在戲曲中非常好看的,對比強烈,風格鮮明的武打,在熒幕中可能就變成分崩離析的一塊一塊的刺眼的東西。
當然我覺得二者還是能很好地結合的,我覺得李安導演的武打與王家衛導演的武打(不好意思並不知道武術指導是誰)就很好地做到了這點。我們欣賞戲曲的武打,在於詩意化,他們二位的電影里的武打,做到了詩意化,並磨去了稜角。比如,武打動作的設計,要流暢,而不是強烈。比如,要很好地運用鏡頭,弱化某些部分,強調某些部分,來維持電影的視角。我們看舞台上的戲曲表演時,表演要來包裹我們,產生現場感,我們看熒幕,表演要引領我們,有一種縱深感。能在這兩種感覺間取得平衡,並且做到詩意化,就是最好地將戲曲武打的藝術運用到影視中。當然特指電影啦。
↑真是一團糟的回答,好像偏題了,望包涵 &>&<
感覺就像用舞台劇的方法演電影,表情語態很做作。


推薦閱讀:

音樂劇、歌舞片、音樂劇電影這三個概念有何異同?
為什麼人藝上演的《雷雨》「公益場」淪為「爆笑場」?
演员「入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TAG:導演 | 京劇 | 功夫 | 表演 | 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