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沒有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怎麼活下來的?

1.留下來的士族留下的原因是什麼,或者沒有南渡的理由是? 2.北方朝代更替的那麼快,他們是怎麼生存下來的,還越活越好。可以推薦一下講他們的相關書籍嗎?比如東晉就有講南渡士族的 2.5.北朝前期入侵的胡人都有大量屠殺漢族的事情,以後的清朝也是,那麼最初這些大族是怎麼保護自己的,用私兵和軍隊干仗么 3.一直在唐代都有影響力的五姓七望他們在北朝時候是怎樣的存在? 4.當時北方漢族的宗族勢力構成是怎樣的,和胡人的宗族構成有什麼不同嗎? 5.最後,漢胡之間通婚了不,上層之間的。 謝謝大家,期望小夥伴們多多邀請


一、總體來講,越是根深蒂固族大宗強的士族,尤其是舊姓,就越傾向於留在北方。比如范陽盧,博陵崔,弘農楊,河東裴等等。 南渡士族主要以新姓以及東海王司馬越陣營為主,這主要是因為琅琊王司馬睿實際上是東海王司馬越政治上的繼承人,這批人組成了後來的江左士族。

二、門閥士族,尤其是留在北方的,一般都是在地方上枝繁葉茂,有巨大聲望和影響力的家族,這些家族對統治者來講,是必須要籠絡的。朝代更替越快,他們就越安全,因為政局越不穩定,統治者越需要藉助他們的力量。

三、五姓七家這個概念,就是在北朝形成的,北魏孝文帝欽定的四姓為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在當時也是一等一的望族。 北方士族較多的保留了東漢世家大族的特點,一般多以儒學傳家而非玄學,聚族而居,不輕易遷徙。歷仕胡族政權,但又保持一定的隔閡。東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士族遠不如南方士族名聲顯赫,但他們數百年不離根本之地,基礎牢固,勢力愈加強大;而南渡士族往往並非枝繁葉茂的大族,多依賴政治資本立足,政局變化對他們影響非常大;等到隋滅陳,南北統一,江左士族幾乎全部籍籍無名,而北方士族則更加顯赫,主宰了隋唐幾百年天下。

四、宗族構成能有什麼區別。胡姓士族多是少數民族貴族,這些家族往往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消亡了。

五、根據北朝四史與墓誌統計,北朝時期,胡人與漢族通婚共達412例。與漢族通婚之胡人主要有鮮卑、匈奴、吐谷渾、蠕蠕、突厥、羯、氐、高車、高麗和夫余等。其中鮮卑與漢族通婚比例最高,計343例,占胡漢通婚的83,25%。胡漢通婚前後變化較大。北朝前期,胡漢通婚較少,太和之後,胡漢通婚日益頻繁,同時胡人婚姻觀念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胡人貴族與漢族通婚的門第意識得到增強。


十六國時代的胡族政權主要靠本族人當兵,吸收部分其他胡族為盟軍,盡量不讓漢族當兵。所以胡族雖然彪悍善戰,但人數不多,其絕對力量並不是特彆強大。而地方大族動輒幾百幾千家聚居,實力也不容小覷,所以胡族政權如果不跟大族有限合作,蓄意跟他們為敵,激起大面積反抗,是搞不定的。

直到真正統一北方的胡族政權北魏出現,對各地豪族的控御力才逐漸增加,但總的來看也還是合作為主,通過高官厚祿減輕他們的獨立性,不過這個過程很長,到隋唐才逐漸完成。

北方豪族比南方豪族更注重鄉土和同姓,所以聚居規模大得多,其中又分為很多房支。往往一個房支去政府擔任高官厚祿,還有其他房支經營本鄉本土。北魏統治走上正軌(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的時間太短,隨即被六鎮起義毀滅,分為北齊和北周,不具備長時間用合法手段消解士族的時間,直到隋唐統一帝國建立以後,這個過程才能完成。

至於北方豪族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河東薛氏。前幾天剛為他們寫了一篇文章,發在微信公眾號 文史宴 上,現在全文轉過來,供大家欣賞。

五胡十七國—河東蜀國抗胡政權始末

現在大家習慣把西晉滅亡以後,東晉時代的北方各政權統稱為五胡十六國,然後跟南方的東晉合在一起,把這段歷史稱為東晉十六國,但大司馬認為,這個說法很不科學。

因為十六國裡面的前涼、西涼兩國是漢族建立的,並非胡人國家,而匈奴、鮮卑、氐、羌、羯五胡在北方建立的也不止剩下的十四國,至少還有西燕、代、翟魏、吐谷渾四國,而漢族建立的還有譙蜀、冉魏兩國。


所以五胡十六國只是根據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形成的約定俗成的叫法,實際上應該叫五胡十八國,或者東晉二十二國比較妥當。但如果真要仔細拆分的話,只怕還不止二十二國。


西晉滅亡以後,河東地區(今山西南部)就存在過一個蜀人政權,雖然沒有稱王建國,但在漢國劉淵(匈奴)、後趙石勒(羯族)、前秦苻堅(氐族)征服中原的時候,遺世而獨立,頑強不屈,誓死不降,使五胡的淫威長期無法滲入河東汾陰(今山西運城萬榮縣)一帶。


而今後繪製前趙、後趙、前秦的歷史地圖,其版圖內都應該缺這麼一個點,並且把這個點另外染色,在裡面註明「河東蜀」,才符合歷史事實。


這個政權的締造者,就是南北朝赫赫有名的河東薛氏。他們在兩晉時雖然名聲不顯,但是薛氏一族光耀千古的壯舉卻正是發生東晉時期,而不是家族真正顯赫的南北朝。

蜀族疑雲


河東薛氏,按他們自己家譜的說法原本並非蜀人,是跟蜀漢先主劉備遷徙入蜀的。他們是西周所封薛國(今山東西南、江蘇西北)的後裔,長期定居在薛國故地一帶,成為當地大族,東漢末年,薛氏的掌門人是呂布的部將薛蘭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這個名字應該不算陌生,在《演義》里李封、薛蘭是呂布手下的兩個弱渣,被虎痴許褚輕鬆做掉,拿給曹操當見面禮。在真實歷史上,也是被曹操輕鬆擊斬。


但是實際上,這個薛蘭並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碎渣,他是西漢御史大夫薛廣德十世孫,東海相薛衍之子,自己也是兗州名士。


漢末亂局之中,兗州名士陳宮等人邀請命世之才曹操入主兗州,不料宦官子弟曹操與兗州豪族氣性不合,一言不合就砍了兗州大名士邊讓。這一下炸了鍋,兗州名士紛紛覺得引狼入室,名士領袖陳宮、張邈遂趁曹操率主力攻打徐州陶謙之機,邀呂布入主兗州,名士薛蘭自然也是迎接呂布的一員。

只是這些名士畢竟是文化向的,帶兵打仗不怎麼在行,遠不是老於軍旅的曹操、孫策們的對手,所以曹操很快就趕走名士支持的呂布,孫策也輕鬆席捲名士佔據的江東。


曹操因為兗州名士的鄙視和背叛,怒發如狂,重奪兗州之後,對他們的報復十分之慘,把鐵得不行的好哥們張邈都滅了滿門,薛家如果不走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薛蘭之子薛永不得不投奔劉備。


後來薛永跟隨劉備入蜀,做到蜀郡太守(法正擔任過的要職。管四川盆地),兒子薛齊做到巴蜀二郡太守,這樣的要職很有權勢,於是他們家在蜀地生根發芽,又成了蜀地豪族。


司馬氏消滅蜀、吳後,曾經仿效秦漢的遷豪政策,把兩地豪族遷往北方,讓他們離開本土。這裡面很有玄機,因為搬家很費錢的,尤其是一大家子人搬家,搬到目的地也要受本地人排擠,不一定站得住腳,秦漢就有很多豪族因為遷豪政策,沒落無聞了。


吳地因為孫權就是依靠江東豪族建國的,豪族勢力強大,對遷豪政策群起反抗,所以效果不大。而蜀地在劉備和諸葛亮的鐵腕治理之下,本土豪族萎弱不堪,外來豪族根基不固,對遷豪政策沒有抵抗之力,很多豪族被遷到北方。薛氏五千戶被遷到河東汾陰,世稱蜀薛。


不過這整個故事只是關於薛氏族源的一種說法罷了。另一種說法是,河東薛氏原本就是蜀地土生土長的土豪,而且還是西南夷,什麼薛國後裔、薛廣德之後都是自己在族譜里編造的,又被《新唐書》不加辨別的用入了《宰相世系表》。


薛氏出仕北魏以後,魏孝文帝大行漢化,商定姓族時,與薛氏族人薛宗起的一番對話頗可玩味。

眾議以薛氏為河東茂族。帝曰:「薛氏,蜀也,豈可入郡姓!」直閣薛宗起執戟在殿下,出次對曰:「臣之先人,漢末仕蜀,二世復歸河東,今六世相襲,非蜀人也。」……乃入郡姓,(帝)仍曰:「卿非『宗起』,乃『起宗』也!」

商定姓族對於每個家族來說都是頭等大事,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這一次要是入不了士族的行列,在政治上將會毫無前途,只能苦逼兮兮的被士族全方位欺壓和嘲諷。所以這種情況下的爭取,必定要擺出自己家族所有的有利條件。


但是薛宗起只說我們家在河東待得久了不算蜀人了,絕口不提族譜里的祖宗薛廣德、薛蘭,要知道漢魏舊族這一條在北魏定姓族時可以大大的加分,有而不用的話不合常理。

另外還有一些疑點,比如薛永、薛齊在蜀漢擔任如此高官,除去薛家自己的族譜,別的史籍里好像沒什麼蹤影?而一次性能夠北遷五千戶人家,又不太像是客居蜀地的外地人能夠辦到的。


而記錄蜀地歷史的《華陽國志》里,「僰道縣」條下又有另一段線索:

水通越嶲,本有僰(bo,第二聲)人,故《秦紀》言僰童之富。漢民多,漸斥徙之。……大姓吳、隗。又有楚、石、薛、相者。

也就是說,蜀地有一支跟僰人混居或者索性就是出自僰人的僰道薛氏,原來這薛家還有可能是玩懸棺的呢!如果真是這樣,他們被遷往河東汾陰就有玄機了。


河東雖然隸屬於魏晉政權的京畿——司州(今河南北部、山西南部)管轄,但從地緣上來說,跟胡化嚴重的并州(今山西大部)是一個單元。南蠻化的大姓一般戰鬥力強悍,跟胡人能夠旗鼓相當,魏晉政府讓他們跟胡人對峙,可以說是用南蠻抗北狄,物盡其用。


總之,不論蜀地薛氏是真的薛國後裔也好,還是南蠻化的大姓也好,把他們遷到河東漢胡分界的前線,都是想利用他們來牽制當地的胡族。

天翻地覆


這些胡族主要是屠各匈奴和包含羯胡在內的各種雜胡,後來屠各匈奴裡面出了五胡亂華的帶頭人劉淵,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漢國(後改國號前趙),羯胡則出了第一個真正統一中原的胡人石勒,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後趙


從公元260年代遷到河東以來,薛氏與當地胡人肯定少不了摩擦。拖家帶口離開老家,搬家搬得瀕臨破產,新家環境惡劣,鄰居又不友善,面對這天大的困境,薛氏打落門牙和血吞,終於堅持了下來,在汾陰一帶生根發芽,伴隨著對胡人的仇恨。


西晉永興三年(304年),司馬氏皇族自相殘殺的八王之亂接近尾聲,匈奴首領劉淵在并州起兵,數年內攻佔大半個并州,并州百姓多數隨并州刺史司馬騰逃離并州,到河北討活路,號稱乞活軍,河東薛氏利用黃河與汾河的夾角固守鄉土,不走。

永嘉二年(308年),劉淵稱帝,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收編石勒、王彌等胡漢反晉勢力,連敗晉軍,風頭極勁,河東薛氏所在的運城與臨汾今天是鄰市,但他們在劉淵眼皮子底下固守,不走。


永嘉五年(311年),劉淵的繼承者劉聰(劉淵之子)攻破西晉首都洛陽,俘虜晉懷帝,八王之亂後元氣喪盡的西晉王朝搖搖欲墜,五胡亂華拉開序幕,黃河南北成了匈奴人馳騁的獵場,河東薛氏固守本鄉,不走。


建興四年(316年),劉淵之侄劉曜攻克長安,俘虜晉愍帝,西晉王朝壽終正寢。整個北中國秩序幾近崩潰,惟有并州刺史劉琨倚仗拓跋鮮卑之援,固守晉陽,成為胡人的海洋中唯一的燈塔,河東薛氏與劉琨遙相呼應,不走。


同年,拓跋鮮卑爆發內亂,劉琨痛失強援,晉陽被彪悍善戰的羯胡石勒攻陷,只能託庇於鮮卑段部,加上此前被石勒擊滅的幽州刺史王浚,中原再無漢人藩鎮,漢人殘餘勢力變成一片散沙,河東薛氏依然固守鄉土,不走。


東晉太興三年(320年),已經建立後趙的羯胡石勒攻陷厭次(今山東陽信),俘殺晉將邵續,黃河以北最後一個漢人塢堡聯盟破滅,鮮卑段部親晉勢力亦全數覆滅,石勒幾乎全據華北,河東薛氏視之如無物,不走。


東晉太寧元年(323年),建立前趙的劉曜平定關隴,徵發戎卒二十八萬五千,逼迫河西的晉涼州刺史張茂(即前涼張氏)稱臣,加上此前收復河南的晉名將祖逖已死,晉人勢力再難影響中原,河東薛氏依然固守本鄉,不走。


此後的華北,成為匈奴劉曜與羯胡石勒的角力場,河東薛氏在兩雄的夾縫中求生存,不走。


東晉咸和三年(328年),前趙、後趙決戰於洛陽金墉城,前趙皇帝劉曜落馬被擒,後趙石勒大勝,隨即消滅前趙,幾乎同一北方,在這樣的情形下,河東薛氏依然不走!


《魏書》對河東薛氏的評價是:

薛辯……曾祖(薛)興,晉尚書右僕射、冀州刺史、安邑公,謚曰庄。祖(薛)濤襲爵,位梁州刺史,謚曰忠惠。京都傾覆,皆以義烈著聞。

東晉咸和四年(329),後趙石勒消滅前趙,加上此前大破祖逖之弟祖約,奪取淮河以北的土地,北方除河西張氏、遼東慕容氏之外,盡入後趙之手,除去河東薛氏仍然堅守的孤島——河東汾陰。


而河東薛氏在堅持抗胡的薛興、薛濤兩任家主之後,也迎來了帶他們把抗胡事業推向高潮,青史留名的英雄家主薛強。

英雄蓋世


薛強,字威明,從小就胸懷大志,有軍國籌略。河東薛氏在薛興這一代分為三支,後世薛氏子孫稱薛興為西祖,薛雕為南祖,薛恢為北祖。到薛強這一代,另外兩支的當主不能服眾,薛強遂總攝三部。


薛強擅長安撫,極得民心,使河東薛氏成為一支堅強的力量,足以面對後趙泰山壓頂的危局。雖然石勒消滅前趙後志在休養生息,沒怎麼來騷擾,但繼承石勒的可是超級暴君石虎,此人窮兵黷武,殘民以逞,對河東薛氏的生存是巨大的威脅。


然而,一方面河東薛氏堅凝無比,上下一心,又有黃河與汾河夾角的地利,不容輕侮;一方面石虎對河西張氏、遼東慕容氏的興趣更大,而又西敗於前涼儒將謝艾,東敗於十六國第一名將慕容恪,焦頭爛額之下,對河東薛氏竟然沒什麼大動作。


河東薛氏奇蹟一般的生存下來,直到東晉永和五年(349年)石虎病死,後趙陷入大亂,石虎養孫冉閔將羯族屠殺殆盡。此後,鮮卑慕容氏入主華北,建立前燕;氐族苻氏入主關中,建立前秦。與此同時,東晉王朝自祖逖死後,終於再度雄起,北進中原。


東晉永和十年(354年),大司馬桓溫為立威本朝,在消滅十六國之一的成漢之後,率步騎四萬北伐前秦,一路勢如破竹,連敗前秦荊州刺史郭敬、淮南王苻生、丞相苻雄,進軍灞上,與長安只有一水之隔,關中收復在即。


北方漢人群情振奮,關中父老飽受羯族欺凌,至此自發組織起來,以牛酒勞軍,而北方漢族士人、豪族也紛紛對桓溫寄以厚望。


薛強此時已名聞北土,與後來的前秦名相、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王猛相交莫逆。王猛出自次等士族北海王氏,薛強能與其結交,可見已不是完全的武力豪族,即便原來有異族色彩,也已經洗淡了。

而門戶已經衰落的王猛,對桓溫也滿懷希望,專門趕到灞上拜見。王猛穿著布衣,一邊捉著虱子,一邊侃侃而談天下大局,令桓溫器重無比。桓溫要王猛舉薦關中一帶的奇士,王猛舉薦的就是薛強:

公(桓溫)求可與撥亂濟時者,友人薛威明(薛強)其人也。

「撥亂濟時」可是一個極高的評價,而遠在江東的桓溫對薛強也是聞名久矣,於是征他做官。薛強滿懷希望來到晉營,卻發現桓溫並非真心北伐,只是為了戰勝立威,好回江東奪取朝權。


薛強立時被澆了一頭冷水,決定不與桓溫合作,再等機會,同時還勸王猛不要輕易南下。桓溫用心不純,沒有乘勝攻陷長安,讓前秦緩過勁來,搶收了關中的麥子,晉軍因此乏糧,只能撤走。


晉軍退出中原後,前秦、前燕趁機圈地,幾年間把關中、華北差不多圈了個乾淨,只剩下并州張平率領數百塢堡,處於獨立狀態。


此時的前秦君主就是後來統一華北的大秦天王苻堅,得王猛輔佐,如虎添翼。他為了攻打張平,讓弟弟苻融寫信勸降薛強,不過王猛深知這位老友的秉性,認為他不可能向異族屈服,阻止了這一徒勞的舉動。


但奪取并州是苻堅的既定策略,並不會因此改變,河東薛氏擋在攻伐張平的必經之路上,勸降不了那就打吧。東晉陞平二年(358年),苻堅率大軍路過汾陰,卻見河東薛氏嚴陣以待,難以輕侮,想要親自勸降,薛強卻只回了兩句話,擲地有聲:

此城終無生降之臣,但有死節之將耳。

苻堅一方面尊敬忠臣義士,一方面考慮到要戰勝薛氏損失太大,終於沒有真正兵戎相見,繞道北上,擊降張平。


東晉太和五年(370年),苻堅以王猛為帥,大舉進攻前燕,潞川之戰前燕主力四十萬崩潰,秦軍行動迅速,攻陷燕都鄴城,斬首行動成功,擒獲燕帝慕容暐,消滅前燕。河東薛氏不降,與前秦繼續對峙。

東晉太元元年(376年),苻堅以步騎十三萬大舉進攻河西的前涼政權,前涼國主張天錫連戰連敗,開城投降。不久,前秦又消滅拓跋鮮卑的建立的代國,石虎想辦而辦不到的事苻堅辦到了,真正統一了中國北方。河東薛氏依然不降,與前秦繼續對峙。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苻堅派氐族大將、後涼的建立者呂光大破西域聯軍,征服西域,萬國來朝。苻堅征服異域,揚威萬里,卻始終沒有對近在肘腋的河東薛氏下手,或許有他的尊重,有王猛的照顧,但薛氏自身的實力肯定也是重要原因。


就在這一年,苻堅發動九十七萬大軍侵晉,結果在淝水之戰中大敗虧輸,從此一蹶不振。前秦大將慕容垂趁機在燕國故地發起複國運動,建立後燕,而被苻堅遷到關中的鮮卑人也在苻堅的孌童慕容沖等人的帶領下起事。


慕容垂在燕國故地復國,注意收拾民心,勉強算是仁義之師;慕容沖卻是在外地造反,視當地民眾為財源和牲口,燒殺淫掠無所不為。後來慕容沖想要留居關中,部下卻想回河北老家,就做掉了慕容沖等幾個不理想的首領,推舉慕容永為主,後來他們在山西南部建立了西燕,不被算在十六國裡面。


西燕東逼於慕容垂,不是對手,只好向西擴張。問題是薛強連石虎、苻堅都不放在眼裡,怎麼會把西燕當根菜?陳川一戰,薛強大破慕容永,威震黃河兩岸,阻止了西燕西進的步伐。此時羌人姚氏佔據關中,建立後秦,國主姚興對河東薛氏敬畏無比,隆重邀請薛強到後秦當官。


而此時的薛強已經年老力衰,眼見東晉在淝水之戰如此大的勝利之後,也僅僅收復黃河以南就告打止,心中想必也是失望透頂。終於,在堅持數十年之後,河東薛氏接受了胡人政權後秦的任命,不再是晉臣,不過他們堅持抗胡的精神,卻令千載之後的王船山先生都為之動容,在《讀通鑒論》中寫道:

永嘉之亂,中原淪陷,劉琨不能保其軀命,張駿不能世其忠貞,而汾陰薛氏,聚族阻河自保,不仕劉、石、苻氏者數十年。

流風餘韻


不過,河東薛氏長期與胡人對抗的傳統,使他們在胡人政權里並不太自在。薛強死後,其子薛辯見姚興在柴壁之戰中慘敗於北魏,又受困於叛將劉勃勃(日後的赫連勃勃),覺得後秦將衰,果斷棄官回鄉,固守鄉土。


東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劉裕趁姚興病逝,起五路大軍伐秦,後秦宗室在大禍臨頭之際仍然互相殘殺,毫不意外的被晉軍消滅。薛辯再度歸晉,被劉裕委任為平陽太守,為晉軍防守北道。

不料為劉裕看守建康大本營的劉穆之突然病逝,劉裕為了穩固根本,不得不暫時退到彭城操控朝政,留在關中的北府軍將領王鎮惡、沈田子等自相殘殺,陝北的赫連勃勃趁機南下,二十萬北府軍全軍覆沒,東晉無法再舉,薛辯對晉朝再沒有任何指望,為了在赫連勃勃的兵鋒下倖存,只能投降方興未艾的北魏。


自此,河東薛氏開始了在北魏的仕途,並且向文化士族轉變,多出名將、高官,是北魏以及西魏北周的名門,與京兆韋氏、京兆杜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弘農楊氏並為關中郡姓之首。


但是,河東薛氏不與胡人合作的傳統並沒有完全消逝,何況北魏前期野蠻不無比,倒行逆施,薛興後裔的西祖房雖然不再堅持,薛雕後裔的南祖房卻接過了接力棒。


劉宋元嘉二十一年(444年),魏太武帝拓跋燾遠征柔然,損失慘重,河東薛氏南祖房的薛永宗、薛安都兄弟趁機率宗族數千家起兵反抗北魏,奪取弘農。這位薛安都,就是河東薛氏的新一代名將、猛將,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次年,盧水胡蓋吳在杏城(今陝西黃陵)起義,不堪北魏殘酷壓迫的氐、羌各族紛紛響應,得到劉宋冊封,三方合力,北魏大有傾覆之餘。


可惜北魏畢竟實力強大,拓跋燾也不是庸手,而後來一心北伐的宋文帝劉義隆這時也並沒有給他們實質性幫助,薛永宗敗亡,並被滅族,薛安都眼見兵力懸殊,不得不率宗族投奔南朝。


但薛安都抗胡之心絲毫不減,到建康面見宋文帝,請求回北方招募義兵,與蓋吳呼應。可惜不久蓋吳也被北魏鎮壓,這次聲勢浩大的聯合起義終於沒能動搖作風野蠻的北魏政權。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劉義隆大舉北伐,薛安都跟隨西路軍主帥柳元景出兵戰略要地陝城(潼關附近),北魏出動突騎突擊,宋軍抵擋不住,薛安都挺身而出,單騎沖陣,來回四次,穩住陣腳。次日又捨身血戰,流的血都在肘部凝固住了,魏軍奪氣,陝城被宋軍攻克,關中各地群起響應宋軍。


可惜因東路軍王玄謨潰敗,因宋軍難以確保水軍安全,宋文帝下令全線撤退,西路軍只好放棄豐碩的戰果。雖然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再度北伐,規模和效率與第一次都難以相比,即使猛如薛安都也難有作為。


此後劉宋政局動蕩,薛安都被迫變身內戰達人,幾乎每一次都是有他的一方獲勝,幾乎每一次他都要發揮巨大作用,直到有一次他站錯了隊。

宋明帝劉彧殺掉皇帝劉子業上位,造成普天同叛,包括薛安都在內的各地藩鎮紛紛擁護劉子業之地晉安王劉子勛,討伐劉彧。不料劉彧倚仗其弟劉休仁的超凡才略,奇蹟般翻盤,薛安都只得歸順。


宋明帝雖然接受了薛安都的投誠,但是見大局已定,就想炫耀兵威,遂不聽諫言,派重兵來迎接。薛安都懷疑宋軍要對付自己,被迫向北魏求援,連敗宋將張永、沈攸之,以彭城(今江蘇徐州)降魏。


彭城作為南北通道,失陷於北魏之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青齊(今山東)一帶與劉宋的聯繫從此被割斷,不久後,在孤立無援的態勢下,被魏將慕容白曜奪取,南朝的戰線從黃河退到淮河。


薛安都半生抗魏,末了卻被迫給北魏獻上如此大禮,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諷刺。他雖在北魏備受禮遇,但似乎並不快樂,兩年後即行病逝,時年六十歲。


河東薛氏的抗胡生涯至此划上了一個句號,但他們在河東汾陰立足數百年,家族精神積澱深厚,唐代的白袍名將薛仁貴就是南祖房薛安都的後裔。他以另一種形式發揚了家族的抗胡傳統,擊滅鐵勒九姓,留下「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的歌謠。


而西祖房向文化士族的轉變也卓有成效,隋朝大詩人薛道衡、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的薛收都是薛強的後裔。


河東薛氏以一族之眾,一隅之地,淹沒於群胡之中數十年,卻倔強自立,誓死不降,雖然因時勢的變化未能堅持到底,但無疑創造了一個以個體對抗天下大勢的歷史奇蹟。壯哉,這一個疑似蜀族的抗胡政權,壯哉,河東薛氏!

歡迎關注在下的專欄,主要推送三國、五胡、六朝歷史,之後還會有十六國南北朝史連載

胡笳漢月 - 知乎專欄
歡迎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們投稿

文史宴二維碼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點擊鏈接掃碼關注。可以看到很多文史達人的文章。

http://weixin.qq.com/r/x0jn-8jENpVJrYyc9x3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已經說得很好了,我來給現在的高票答案做個補充:
一、誠如 @戴萬琦所言,比較大的兩漢舊姓,是不會輕易選擇避禍江東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河東裴氏,有裴嶷依附鮮卑慕容部首領慕容廆,謝安時代有一個很出名的人裴啟,編了一本書叫《語林》,主要記錄名人軼事,這本書當時特別流行,但為謝安所打壓,很快銷聲匿跡。但是在後來更廣為人知的《世說新語》中,大量採用了《語林》中的段子。裴啟出自河東裴氏,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裴氏進行了多頭下注。這也有助於在隋唐之際河東裴氏的崛起。同樣,太原王氏在南北均有。

二、留在北方的大族能夠保全,跟塢壁的存在不無關係。了解這方面知識可以看,《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塢壁》,具聖姬所著。北方的大族多聚族而居,這些堅固的塢壁類似中世紀歐洲的城堡,這些塢壁的存在,實際形同割據,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北方的宗族關係。

不同於北方的是,南方的世家多選擇居住於城市,這樣在南方的內亂中,反而較容易成為攻擊目標。王謝的沒落,跟這種聚居方式都不無關係。

塢堡的強大,可能要超出知友的理解。舉個例子,同樣在河東,薛氏結堡自守,獨立性有多強?「永嘉之亂,中原淪陷,汾陰薛氏,聚族阻河自保,不仕劉(淵)、石(虎)、苻(堅)者數十年。」前趙後趙苻堅這種一度統一北中國的強人都無法使薛氏的塢壁屈服。
苻堅曾經親自勸降,薛氏對曰」此城終無生降之臣,但有死節之將耳「,苻堅也不加兵。後來西燕皇帝慕容永不信這個邪,帶兵來攻,反被大破。河東薛氏從魏晉的籍籍無名發展成為隋唐的望族,與其宗室的強兵和塢壁也不無關係。


/*
重新整理一下答案吧。
從複姓流傳和民國時期農村結寨自保來看古代農村如何在戰亂和異族侵略中生存下來的。
*/


地點:山東,魯國故地。
時間:民國時代。
歷史:山東自古多戰亂、響馬、匪亂,長期處在異族統治之下,比如五胡亂華到隋朝一統,除了匈奴沒有染指(記憶中)好像其他各族都輪番來統治過,特別是慕容一家。再後來南宋開始到明朝統一,這期間幾百年都在金國、遼國、蒙古的輪番統治之下。明末後金的軍隊也可以繞道山東搶掠了。

例子:
1:俺村兒,唐朝建村;
2:一個同學的村子,稀有複姓,他們這一支系從孔子時代流傳至今,可能已經繁衍了2500-2700年了。
3:俺一個老師的村子,始建於商代(?),起碼孔子曾經記錄過這個村子,村民複姓,至少在孟子時代就比較出名了,如今這個村子還是這個姓氏,可能已經流傳了2500年了

這些村寨和家族是如何一直延續下來的?
從民國時代的保衛方式可見一斑

民國時代需要對付的惡勢力有
1:土匪。動輒幾百上千人馬,有槍有炮。
2:二鬼子。據說縣城只有兩個日本浪人,其他都是二鬼子輔助統治。
3:還鄉團。

這些勢力常常搶掠殺戮,所以村民結寨自保。

如何結寨自保呢?說幾個例子
1:俺村兒。依山而建,村子四周建有城牆,城牆高一仗;有幾個城門(其中一個東南門,我小時候還一直這麼稱呼),城門上安裝土炮(雖然有的其實不能使用了,有威懾作用而已),壯年男子用自製長矛守衛城牆。
有敵來犯的時候,村裡敲鐘示警(這個鐘現在可能還在,我小時候聽過,村中失火也是敲鐘求援),然後附近村民全部躲入城牆內,長期對抗。
又,村子內有廟宇,後改為小學(我讀過),後改為村委會辦公室了。城牆內有「義(驛)屋」,類似於驛站(?)給上邊來的人住。
村子1千多人而已。
2:俺老師的村子。他們村子城牆非常堅固,土匪攻城,用土炮轟擊,把城牆打出很多痕迹,最終沒能攻破。
這是一個縮影,這個姓氏在這個村子傳承兩千多年不是沒理由的。
3:另外一個小村子。我小時候常經過,也是建在半山腰。
某巨匪曾經圍村三月,愣是沒打下來。最後村民和土匪談判(理由好像是因為各種親戚關係),土匪撤兵。

======
城牆現在早沒有保留了。老爺子說都被拆了,石料被各家用於建造房子了。有些石條還能確切的說出是被誰家拿走蓋了門房。

================
(經網友提醒)山東境內幾個可能一直流傳下來的複姓:
1:端木
2:澹臺
3:梁丘
4:東野
5:公冶
6:淳于


====================
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


說個北朝的頂級豪門,四大姓之一的范陽盧氏,讓題主感受下。

盧諶:西晉時擔任太尉椽。西晉滅亡後跟著劉琨做主簿。劉琨死了就前往遼西依附段末波。段末波被石勒滅了就跟著石勒,當上了中書侍郎、國子祭酒、侍中、中書監。冉閔滅了後趙,還是當他的中書監。有木有看到,世道雖然亂,但大文豪盧諶的官卻是越做越大。
後來冉閔被滅了,這次連同其他著名士人一同被胡人將領給殺了。盧諶當時的內心估計是崩潰的,殺知識分子違反基本法啊!要是落到了鮮卑慕容手裡,說不定官還能做得更大點呢。

你以為盧諶一死,盧家就失勢了嗎,哼哼,真是太年輕,小看了大家族的生命力。
盧偃:盧諶的兒子,在鮮卑慕容做官,官至營丘太守,現在的地級市市委書記。
盧邈:盧諶的孫子,在鮮卑慕容做官,官至范陽太守,范陽的地位相當於計劃單列市吧。
盧玄:盧諶的曾孫,北魏名臣。

再往後,盧玄的兒子盧度世,盧度世的兒子盧淵、盧敏、盧昶,都在北魏至少做到了廳級幹部。

在北魏一朝,范陽盧氏被稱為中原四大姓之一,皇家子孫娶媳婦的指定家族之一。

更牛逼的是,范陽盧氏的子孫不僅官做得大,而且都很有學識,文化素養極高。

總計來看,自漢末盧植起至唐代中期,入正史者共840人,有官職記載者多達460餘人。

樓主問北方士族是怎麼度過三百年亂世的,但其實,幾大士族混得風生水起。試問在亂世,當皇帝最缺的是什麼?人才!知識就是官位,知識就是財富!當年盧諶要是舉族南渡,就真的全完蛋了。

反觀西晉時的二等士族王家、謝家,雖然乘著南渡一時掌握輿論話語權,但梁朝的侯景之亂,不僅滅了梁武帝,也讓南渡士族幾乎喪盡,留下的百無一二,從此才有了「舊時王謝堂前燕」的說法。


現在漢人內部互相攻擊,黑北漢的一大重要重要歷史理由就是北方士族消亡論,混血論,而實際上北方士族不但活下來 而且還開枝散葉繁衍得很旺盛

核心關鍵 農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比較穩定 在受到打擊一來可以團結自衛,二來恢復能力也比較強

而游牧民族一旦受到打擊 幾乎是難以恢復的,所以五胡亂華看似慘烈,實際上真正在亂世裡面存活下來的胡人其實不多

其實五胡亂華,胡人殺胡人更狠,因為漢人對於他們來說,相當於生產力,如果殺得多了,反而經濟凋零,而不同民族之間的胡人反而是競爭對手關係,徹底絕滅才能保證政治穩定

某些胡人政權為了經濟和自己的享受問題,反而會保證和支持漢人人口恢復,很多統治者就是如此,都掉入錢眼裡去了 。

《周書·文帝下》:魏氏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至是,以諸將功高者為三十六國後,次功者為九十九姓後,所統軍人,亦改從其姓,穿鮮卑服裝。
從周書記載,北朝後期真鮮卑人不多

這點和現代基因研究也應證, 來自草原的特有基因,在現代漢族裡面是極低頻的存在


實際上中國之前一直宣傳的中國文化同化能力,宣傳同化異族而搞錯了一些歷史事實, 如果從真實歷史來看,其實漢化和胡化一直是博弈的過程, 五胡對於漢人的影響主要不在於血統,反而是文化,佛教就因為五胡亂華而紮根中國


一,搬家不好搬,人走地留是好玩的?長途遷徙人物流散,親人失散誤把侄女納妾的有,到了江南不得田舍饑寒交加,大人赴宴含了一嘴吃的回來給小孩吃的有,舉族遷徙元氣大傷很可能就此埋沒成為寒人。某個答主說,南渡的,主要東海王系,沒錯。應當還有家鄉被破壞嚴重不得不渡的,當然也要承認有出於大防為了節操南渡的。
二,怎麼生存,土地,宗族,依附的小地主自耕農,部曲,門生故吏,還是其他答主提的,塢堡這個東西。抱團取暖,能生存,有武力,有影響力,勉強自保就是了。胡族統治者可以拉攏你,可以假裝沒看到你,當然在這之前要先打一打看。沒有五百年的皇家,皇家經常五十年一換,但是可以有五百年的刺史。他們是地方的實際統治者。
三,這些大族出來跟胡族統治者合作,官爵有了,然而並非美事。胡族統治者有殘暴的,不小心殺你玩;其政權不穩固,你當了他的官碰上他滅亡就是倒了血霉,新統治者可能用你,還可能殺你。出山做官禍福難料,然而又不得不出來,維繫自己家族和統治本地的胡人朝廷的關係。許多人家叔伯兄弟們商量商量出個人去應付一下,乩禍福,再決定整個家族往後怎麼辦,是下重注還是繼續敷衍甚至閉守乃至跑路。
五姓七家當時怎麼就敢稱頂級豪門,漢魏晉時候他們幾家什麼聲望官位?拓跋魏入主中原,這幾家迎合上去,合作的不錯,而拓跋氏漢化,給他們鮮卑內部定族姓分尊卑,漢族也是,要定一下,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標準是本朝官位而非漢魏的舊地位,於是五姓七家就成了山東頂級名門,宰相后妃不斷。
四,不懂不談。
五,通婚,孝文帝厲行漢化,鼓勵諸王和漢族大姓通婚,五姓七家就是後族。到了北齊,衰落了些,仍有嫁給高齊皇室的。


結寨自保,聚族而居,基本上就和今天的阿富汗、中東的部落武裝差不多。
和 @桓大司馬 提到的薛氏一樣,其他中原士族也都是土地萬頃,人口幾萬,還有堅固的壁壘,實力不小,進攻不足而防守有餘。
各個家族彼此通婚,但同時誰也不服誰。都眼睛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缺乏制霸天下的野心,所以在十六國南北朝的混戰中,無論胡漢,都不會把他們當做主要對手,相反還是重要的籠絡對象。
最主要的是他們的政治影響力。按照當時的慣例,每一個士族子弟一旦當官,那麼他提拔過的人,理論上都是他的門生,各種關係網盤根錯節,那才是真正的勢力。再加上彼此聯姻的裙帶關係,得罪了會自己怎麼死都不知道的。

以命運多舛的弘農楊氏為例:
楊修被曹操以雞肋之事所殺,到了晉武帝,楊氏仍然出了兩個皇后。
楊駿在晉武帝死後專權,被賈后等滅三族,到了北魏,楊氏又是一門高官。
北魏末年大亂,楊氏宗族遭爾朱氏屠殺,楊愔投奔高歡,到了高洋稱帝後,又是宰相。
楊愔在政變中被殺,家族再次遭屠殺,在北齊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是在北周,楊素又出任高官,隋文帝篡位後,權勢炙手可熱。
楊素之子楊玄感造反遭滿門抄斬,但是楊素之女是李淵的妃子,於是楊氏再度發達,還出了個楊貴妃。
幾次被欽定謀反,滿門抄斬,幾經沉浮,一轉眼,又在政治舞台的前排就坐。


高票答案說得好像留在北方的比南渡的還優越似的,顯然不是嘛,留下來的就是沒跑掉的。
首先,通說的北方家族質樸不預玄風的說法是很可疑的。士族不是豪族,不是在鄉里比宗族大,在洛陽的官僚世界的文化名譽才是其立身之本,所以本質上是超脫地域的。玄風是洛陽朝廷的好尚,如果是魏晉顯貴的家族,不太可能不預玄風。事實也是,看西晉的太原的王渾王濟王湛、河東的裴楷、范陽的盧諶,每一個都是北方家族,每一個都好老莊。那為什麼後來北方家族顯得土了呢?因為蠻族不喜歡啊。
建康朝廷本來只是東海王的偏師,但是歷史的進程硬點了,有關係的人先跑也是自然的。前後趙這一波洪水死的人很多,比如太原王氏只有王湛這支南渡活了,王渾王沈這些家的都死了。後來東晉末年,王國寶押寶在司馬道子身上,王瑜押寶在桓玄身上,運氣實在不好,被劉裕族滅了,王慧龍孤身逃北,被崔浩力薦保證了士流身份,北方後來說的太原王氏就是他的後代,當時他發現太原也有很多姓王的,不過那些人都是烏桓人。
其實也不是說非得第一波跑,比如弘農楊氏的楊佺期就是倒早不晚跑的,給蠻族當了兩代官,文化水準和母系關係在南方士族眼裡就有問題了,雖然他是弘農楊氏但桓玄只當他是寒士,當武將用。後來的楊堅楊素這些人自稱弘農,比楊全期問題還大,就算不論血統真不真,他們的士族身份也是有問題的。
前秦崩潰以後北方又亂了幾十年,其實很多宗族在這一波南遷了,被南朝安置在襄陽雍州,壽陽豫州,淮北徐州一線,當守邊的武力豪族,不給清顯的官做。比如跟慕容燕國關係密切的部分清河崔氏等一大批河北宗族就隨南燕南遷到山東,被劉宋滅了接收以後形成青徐勢力,給一點本地太守之類的官,南北朝的郡已經很小了,實在不算優待。後來蕭道成就是靠這批人的武力成就帝業。清河崔氏的大房因為崔浩亂說話被佛狸殺全家也南逃劉宋,義嘉之變青齊被北魏控制,這些人又被抓回北方。但清河崔氏在燕國一直有大官當,又到南方學習過正統漢人文化,雖然宗族遷徙最多,地方勢力不會大,名望卻是最高的,這也體現了士族的本質。
沒跑過的比如范陽盧氏,盧諶給石虎和冉閔當過官,最終不得好死。在幽州盧家的宗族勢力的確很大,但跟慕容家的關係不太好,燕國在河北穩定統治了很長時間,跟漢人家族關係不錯,盧氏卻一直只當地方太守之類的小官,一百年後還被嘲笑「盧偃和盧邈沒人聽說過」,入魏以後其已經衰落的宗支盧玄一支靠跟崔浩一支的婚姻關係被舉薦才逐漸發達。


從被殺到被用,石勒的張賓,苻堅的王猛,拓跋燾的崔浩都是漢人,都是極受重用的,一度說什麼老大聽什麼的人。

之後鮮卑全面漢化,推行胡漢雜糅的統治體系,使北朝逐漸被北方漢人士族完全認同。

這時南方江左的政權早已衰落,加上人們對正統的認知重新回到北方,使他更顯得不倫不類,

遂被統一。

另外被殺的大多是平民,平民在胡人眼裡和漢人世家大族眼裡都沒有區別,食物鏈底層的而已

如果有必要,歷朝歷代,漢人士族屠起漢人來照樣刀法嫻熟

兩個階級的人,即使同族一樣砍,同一階級的人,即使異族照樣跳舞。


其實,跟一切亂世一樣,生存法則只有兩個字:抱團生存。
用史書的話來說,叫「屯聚」。
《晉書·蘇峻傳》記載:
「永嘉之亂,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糾合得數千家,結壘於本縣。於是豪傑所在屯聚,而峻最強。」
屯聚結壘築塢,從漢末亂世就開始了,最著名的當屬董卓,《後漢書·董卓列傳》載:「(董卓)築塢於郿,高厚七尺,號曰萬歲塢。」
永嘉喪亂,世家大族悉數南渡,不能移者紛紛糾合宗族鄉黨,屯聚築塢以自保。
比如潁川庾氏的禹山塢,就是由庾袞率同族建成。高平郗氏在郗鑒的領導下也建有嶧山塢。
漢人築塢自保,漸成地方豪強,自然會引起異族統治者的高度警覺,無非是雷霆雨露,恩威並施的手段罷了。
軟的一手是籠絡。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就非常注重對世家大族的懷柔,他曾專門下旨,拔擢范陽盧玄、博陵崔綽等人。
硬的一手則是殺戮。著名的例子就是「國史之獄」。崔浩修史,記錄了一些上層隱秘之事,拓跋燾便以此為借口,誅戮崔浩九族。
命運不能自己,留在北方的士族心情自然是無比壓抑的。

Tips: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類似於海盜船長的選舉方式,塢主也是由宗族共同推舉的,塢堡也並不是塢主的私有財產。我個人認為,亂世與航海一樣,都面臨著法律失效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約束成員的問題。塢堡的自我管理機制,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說不定也能寫出《海盜經濟學》這種類型的暢銷書。


非專業回答:無論哪個朝代,統治者都不得不花費大量力氣去籠絡統治區的土豪們,以換取人力物力情報等方面的支持。


參考,沒有去台灣的大家族是怎麼活下來的。


近代的民族概念是西方的舶來品,中國古代是家天下的社會,從來沒有民族的概念,只有華夷之辯,而且界定華夷的標準是文化認同感,兩者的位置可以調換,夷狄入華夏則華夏,華夏入夷狄則夷狄,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用現代的民族概念去解釋古代史是一種腦殘的行為


五胡亂華雖然看著很亂,但是這些門閥大族實力強進,所以生存不是問題,反倒是南遷的門閥大族,在侯景之亂的時候被殺傷巨大,後來都淹沒在歷史中了。


說個簡單的猜測:
隋唐事實上是繼承北周,也就是北方統一了南方,所以留在北方的士族到了唐朝時應該能壓死當年南方的士族。


說好的北方人都被殺光了,留下的是老弱病殘,窮鬼,精英都跑到南方去了,現在的北方人都是胡人雜交的,等等。。。

這誰的論調。。


大而不倒!大豪門能傳幾千年,何況一個政權更替


突然想到一個推論:正是南北分裂,朝代更換頻繁,漢胡大分,才讓士族更加看重自己的家族,更加忠心於自己的家族,更加註重士族之間的團結。如果沒有南北朝這段歷史,在魏晉時的士族是不可能發展成隋唐時能夠左右天下的超級門閥的。


外族入侵也不可能殺光所有人,最多是殺光激烈反對他們的,這些人死的死,南渡的南渡,留下來的基本是當地的豪門大族,肯定要被當權者留在身邊。


陳寅恪在隋唐制度淵源論稿中,提到隋唐禮學的三大淵源,專門點出了河西士人集團,也就是涼州躲避戰亂世家大族成為北魏,以及後來的北周,隋唐文官制度的一大淵源。僅舉一例:北魏洛都所受河西文化之影響,則有主建洛陽新都的李沖之家世一端。祭,喪這些禮儀,包括宮廷建築都很多事河西的儒家世家主持的。


南渡的,沒有南渡的,都死了~


補充:塢


推薦閱讀:

你曾經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是誰?
五代十國的歷史如果寫成小說會不會比《三國演義》還精彩?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渣男?
中國歷史上哪個家族最厲害,能夠長盛不衰?
性服務行業不合法的原因是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政治 | 魏晉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