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智商逆天的天才?

鑒於回答太混亂,大家各執一詞,現列出標準如下:

  • 請不要從網上隨便找來路不明的內容貼過來;
  • 最好將其與同類型高手比較,譬如維特根斯坦vs康德、特斯拉vs達芬奇或麥克斯韋、趙元任vs陳寅恪、高斯vs阿基米德或拉馬努金、牛頓vs愛因斯坦或萊布尼茲、圖靈vs馮諾依曼等等;
  • 多才多藝雖然不易,但在某單一方面締造一片新天地同樣艱難;
  • 天才的比拼中,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即使學歷再多論文再多,只要影響力弱就不能算。

當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標準;若有,請闡明。


沒有人知道 Stephen Wolfram嗎?這個人被認為是——

  還活著的地球人中最聰明的人

  之一。


有說要看他年輕時候的照片:

年輕時也帥過

看看履歷吧:

1959年生於倫敦。13歲進伊頓公學,15歲發表第一篇科學論文《Hadronic Electrons?》(全文:點這裡),17歲進牛津,20歲在加州理工拿到理論物理的博士學位(照理17歲進牛津,怎麼也得19歲本科畢業吧?結果3年後拿博士學位,這算逆天了吧!!!),然後21歲被加州理工聘用。


據說20歲拿到博士學位的在此之前只有一人,陶哲軒是21歲拿到博士學位,第3位答案中的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23歲完成博士論文,而第2位答案中的趙元任23歲考入哈佛研究生,實在不算「智商逆天」吧?

這哥們早期的科研方向是高能物理、量子場論、宇宙學。1973年(14歲)開始使用計算機,並迅速成為新興計算科學領域的領導者。1979年開發SMP——第一個現代計算機代數系統,並於1981年商業化。

因為早期在物理和計算方面的成就,1981年被授予麥克阿瑟「天才人物」獎(MacArthur "Genius" Fellowship)並成為該獎最年輕的獲得者,當時才22歲!!!(相比之下,陶哲軒31歲才獲麥克阿瑟獎)

1981年的紐約時報報道

1981年晚些時候,這哥們決定不搞物理了,把研究方向改成了自然界中複雜性的起源問題。於是他開始使用計算機實驗來研究元胞自動機的行為。之後他就一直在做複雜系統研究。

1984年,25歲,與著名物理學家費曼在一起

然後,也就是在80年代中期,這哥們因為在做自己的各種研究,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計算軟體,這時他腦洞大開,心想:我乾脆做一個通用的計算系統不就完了,幹嘛勞什子用這用那的況且還不方便不好用!

於是,這哥們說干就干,發明了——

Mathematica

—— 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科學計算軟體,要知道,在此之後,許多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從計算中解脫出來,於是更多的科學新發現和新產品都或多或少依靠 Mathematica 的幫助來完成。據說 Mathematica 這個名字是喬布斯幫忙起的。哥們成立了 Wolfram Research 公司,靠賣 Mathematica 軟體持續盈利,為了可以潛心搞自己的研究,公司效益很好卻堅決不上市 。Mathematica 究竟有多牛逼呢?可以參見這個回答:Mathematica 到底有多厲害? - AlephAlpha 的回答

同時,這哥們從1991年開始,花了十年,終於在2002年發表了《一種新科學》,而基礎便是他深入研究的元胞自動機(參見wiki:細胞自動機)。《一種新科學》體現了這哥們兒的野心,他早年就已經不滿足於在現有的科學體系下做研究,不滿足於在前人的基礎上做出一些修補或改進,他想做的事是重新定義新的科學!!!(什麼是他所說的新科學,請看文後附的演講視頻)

2009年,Wolfram Research 公司的 Wolfram Alpha 知識型計算搜索引擎上線。參見wiki:Wolfram Alpha (Wolfram Alpha 牛逼在哪,請看文後附的演講視頻)

Stephen Wolfram 在學術上以粒子物理學、元胞自動機、宇宙學、複雜性理論、計算機代數系統上的研究成果聞名於世。

最後,你是不是還覺得缺少了點什麼?對的,他的確是——

  猶 太 人

附上 Stephen Wolfram 的 TED 演講視頻(有中文字幕):
視頻封面【TED 演講】[中英雙字幕]Stephen Wolfram:計算萬物的理論視頻


我就來說下趙元任小哥

小哥簡直無所不能,堪稱人類歷史上文理兼修的典範。

小哥簡直無所不能,堪稱人類歷史上文理兼修的典範。
小哥十二歲父母去世,被送到蘇州學會了蘇州話。十五歲來到江南高等學堂,學習德語、英語、音樂;同時選修了拉丁語,學會了南京話。十八歲進入康奈爾大學,主修數學選修物理音樂。二十三歲考入哈佛研究生,修哲學並且繼續修音樂。二十七歲就又回到康奈爾大學任物理系講師,一年後回到中國,任教於清華大學。
當年,羅素訪華,小哥全程陪同翻譯,其間爆表的語言能力得到了體現。他寫道:「我和羅素一行經杭州、南京、長沙,然後北上北京。我利用這種機會演習我的方言。在杭州我以杭州方言翻譯羅素的講詞。去湖南長沙途中,在江永輪上有湖南贊助人楊瑞六,我從他那裡學了一點湖南方言。」後來還被誤以為是湖南人。
又過了一年也就是二十九歲,小哥再次遠渡重洋,去哈佛大學當了中文系和哲學系講師。兩年後,三十一歲的他就升任哈佛大學中文系教授。
三十三歲回到中國,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是當時四大導師(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趙元任)中最年輕的一位,同時講授數學、物理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西洋音樂欣賞等課程。這得多麼逆天的戰鬥力,才能同時教授這麼多課!而且有文有理,還有藝術課!同時,他還擔任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後來小哥四處亂跑:當了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耶魯大學訪問教授、編了《漢英大辭典》、被選為美國語言學會會長、又去密歇根大學當了語言學教授。
五十五歲的時候,終於跑不動了,一直留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當語言學教授。
據說,趙元任一生會講33種方言,會說英、法、德、日、西班牙語等多種外語。他自己說:「在應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至於一般用法,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都不成問題。」
說他是國學大師,簡直是太貶低人家了。
對了,肯定有人聽說過這篇他寫的文章: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啊,看完了小哥的經歷,我感到人生一片灰暗。


智商逆天的人應該從數學家裡找。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數學家:阿基米德、牛頓、歐拉、高斯。論成就,歐拉可能不如其他三位,不過論智商,歐拉應該是最逆天的。

歐拉13歲進大學,15歲獲學士學位,16歲獲碩士學位。從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去世。在他死後,後人組織整理他的遺著,足足花了47年,手稿持續不斷的發表,花了80年!他在晚年的時候住宅還遭遇了一次火災,大量的研究成果化為灰燼。即使如此,歐拉仍然是人類歷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沒有之一。

歐拉是數學全才,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意味著每一個領域都有突破性貢獻)。其他數學家只能在某一個或幾個領域突破,歐拉是全面發展了整個數學,可以說無論研究哪個領域,都繞不開他。比如最有希望成為物理學終極理論的超弦理論,其源頭就是歐拉公式。

歐拉在大約59歲的時候雙目失明。之後17年,他依靠超級記憶力和心算能力,依然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他的超級記憶力,能夠記住他那個時代的所有重要的數學成果,能夠複述年輕時代的工作筆記!他的超級心算能力,能夠直接心算高等數學!最有名的一個例子,有一次,他的兩個學生分別計算同一道由17項組成的數字之和,兩人的結果在第50位上相差一個數字。歐拉只通過心算就找出了錯誤。在失明的最後17年里,60開外的年紀,他竟然憑超級記憶力和超級心算能力,發表了400多種論文和專著。

智商上的PK,可以用"三體問題"做個判斷。三體問題從牛頓以來,到現在三百多年,依然沒有完全解決,只找到了幾族特解(即使是找到特解,也非常不容易)。歐拉第一個找到特解,而且還是在他失明了的晚年,靠記憶力和心算得出的。就智商而言,歐拉應該算完勝牛頓,碾壓全人類了。

在我看來,歐拉不是人類歷史上成就最大的天才,但應該是史上智商最逆天+最勤奮的天才。什麼叫逆天?在人生的晚年,雙目失明的情形下,依然能做出頂級科學成就,這才叫逆天。在死後的80年,依然持續發表論文,這才叫逆天。

歐拉是我中學時代的偶像。


我就知道,偉大的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會被遺忘。
他的卓越思維和創造力對這個世界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變革,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現在的人們往往意識不到伽利略超越時代的智慧,而只能意識到亞里士多德時代的人們會多麼愚蠢。

現代物理學的起點應該是從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開始的。他被譽為科學革命的先驅、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的貢獻大約在400年前。他離世第二年,另一位傳奇艾薩克·牛頓出生。

但雖然牛頓是科學革命集大成者,真正開啟人類第一次科學革命的先驅者還是伽利略。

他有幾樣至關重要的貢獻:
1)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天文望遠鏡。這是第一次科學革命最重要的技術進步。伽利略把望遠鏡對準星空是人類歷史上真正的一大步。

為什麼望遠鏡很重要?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時候還是肉眼觀測的,積累了大量的觀測數據。這裡還和技術進步無關。
伽利略做出了人類第一台天文望遠鏡。這是人類第一次把鏡頭對準星空!科學史上偉大的技術進步!第一次獲得遠超肉眼極限的觀測數據!伽利略為日心說找到了最重要的觀測數據,並繼續推廣了日心說。
然後第谷、哈雷等人繼續用天文望遠鏡觀測,第谷的學生開普勒根據老師的數據發現了開普勒三定律。
最終,牛頓憑藉自己的卓越才智和綜合前人所有的理論、數據發現了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

技術進步——天文望遠鏡;關鍵數據——行星軌道數據。【這是第一次科學革命的前提】

2)衝破巨大阻礙,終結了亞里士多德體系長達一千八百年之久的統治。要是沒有伽利略,亞里士多德體系不知道還會統治多少年,科學革命還會推遲多少年。
因為亞里士多德學說缺陷實在太明顯,伽利略只用思想實驗就搞定了。【大球和小球連在一起到底是比單獨一個大球下落快還是下落慢?】這些思想實驗理論上來講可以被那一千多年任何一個人完成,但是這件事一直從公元前拖到公元1500多年,拖到伽利略出現。從這個角度來講,伽利略是超越人類1800年的天才。

相比而言,愛因斯坦只終結了牛頓世界觀200年的統治呢。

3)伽利略還有另外一個美譽「實驗科學奠基人」之一。那個時代的歐洲和中國都嚴重迷信權威,一千年多年前的體系都不敢質疑。
終於,伽利略來了,他知道只有實驗可以戰勝一切謬論。
物理學從說廢話的時代,進入了實驗科學的時代。你知道伽利略到牛頓這一百年里,這個世界完成了多大的進步么?從日心說還被教廷嚴禁,到經典力學體系建立。這短短100年的時間,科技的進步遠超過去幾千年。沒有伽利略的望遠鏡和實驗科學的思想,這個時代再拖多少年都不一定呢。畢竟都拖了快兩千年了嘛。

4)又通過思想實驗將種種樸素的原理明確起來。
比如說,無限長光滑地面,滑塊會一直滑下去。得到慣性定律。——伽利略。
比如說,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認識到速度和加速度的不同點,得到了加速度的概念。這是人類歷史上得到的第一個導數概念。加速度的概念不知道花了幾千年才被人類意識到。——伽利略。
比如說,坐標系的變換的思想。伽利略變換。——伽利略。
.......

5)進一步推廣日心說。
明著捍衛地心說,實際上暗地裡一直幫日心說說話的一本奇書。——《對話》。教會的人沒看出來,就讓他發表了。
即使是被嚴禁的研究也用這種方式發表出來了,真是機智的一塌糊塗。

不過教皇是他兄弟嘛。雖然最後被軟禁了,但也算是善終。

6)還有其他不少實驗或者發明。發明溫度計、發現真空等等。


看完上面這長長的列表,我禁不住想再次提起一個人——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


司馬賀

無論是達芬奇,還是特斯拉,或是高斯,抑或是圖靈,我們總是首先能用一個頭銜來定義他們:畫家、發明家、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但是對於司馬賀(赫伯特.西蒙自取的中文名),甚至很難把他局限為某個學科的學者,各個不同的學科都將其看成自己學科的一位重要人物(或者說該學科重要的理論開創者),因為西蒙在不同的學科領域都取得了學術最高榮譽。

相對於現代科學的複雜性和系統性,能在某個學科某個領域獨樹一幟已然可以稱為大家。而西蒙堪稱現代學術史上難得一見的文理通才和天才,從社會科學起步,在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運籌學等眾多學科領域都卓有成就,同時是現代一些重要學術領域的開創者之一,如人工智慧、信息處理、決策制定、注意力經濟、組織行為學、複雜系統等。西蒙曾經獲得不同領域的10項最高成就獎,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計算機圖靈獎、美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美國國家科學獎。

此人的強悍可從《經濟學人》雜誌在2001年刊發的訃告 (Herbert Simon) 中略見一斑:

In 1978, Herbert Simon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economics. What for many people would be regarded as the culmination of a life"s work, Mr Simon took almost casually, a diversion. The Swedish judges at the presentation ceremony were a touch hurt to hear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d been his central interest, rather than economics, although of course he was interested in that discipline too. But to those who knew him such versatility was no great surprise. He dabbled in many things, usually with great accomplishment. What he called 「social science」 took a hold on him, but he could probably have made a career as a pianist or a painter.

(個人的粗陋譯文)
「1978年,西蒙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榮譽似乎可以看成個人學術生涯的頂點。然而對於西蒙來說只不過算做一個偶然的插曲而已。在頒獎典禮上,瑞典的評委甚至吃驚地發現西蒙主要的學術興趣並非經濟學,而是人工智慧。然而西蒙的涉獵之廣,成就之高,對於那些了解西蒙的人來說並不意外。儘管西蒙自認為專職"社會科學",但是如果當初投身藝術也絕對有能力當個鋼琴家或畫家。」

西蒙的自我評價:

我誠然是一個科學家,但是是許多學科的科學家。我曾經在許多科學迷宮中探索,這些迷宮並未連成一體。我的抱負未能擴大到如此程度,使我的一生有連貫性。我扮演了許多不同角色,角色之間有時難免互相借用。但我對我所扮演的每一種角色都是盡了力的,從而是有信譽的,這也就足夠了

——1991年,西蒙自傳《我的生活模型》

牛逼閃閃的西蒙:

- 管理學大師
赫爾伯特·西蒙是管理決策理論的創始人,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

決策是管理的心臟,管理是由一系列決策組成的,管理就是決策

西蒙最令世人稱道的成就無疑是他作為管理決策理論的創始人,最先提出了管理的決策職能,並建立了系統的決策理論。在西蒙的眾多學術著作中,出版於1947年的《管理行為》是其決策理論的重要代表作,這本書也被譽為社會科學思想方面最具影響的經典著作之一。在該書中,西蒙在吸收了系統理論、行為科學、運籌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把決策提升到管理的核心地位,創造性地提出「管理就是決策」的經典命題,從而為分析複雜組織的管理行為提供了一套系統的科學工具,也標誌著尋求如何從各種可能抉擇方案中選擇一種「令人滿意」的行動方案的決策理論學派作為管理學科中一個重要新興學派的正式形成。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僅有的管理學家

縱觀西蒙的一生,雖然涉略了社會科學的絕大部分,但主要是圍繞管理科學特別是經濟組織內部決策科學進行研究的。1978年10月1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鑒於西蒙對"經濟組織內決策程序的開創性研究",將該年度的經濟學獎授予西蒙。對於這個許多頂尖經濟學加畢生追求的"皇冠",卻是西蒙用了"他的時間的一小部分來鑽研這門學科"(1976年美國經濟協會資深會員評語)的成果

西蒙的學術貢獻,可以從1978年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公告中窺其一斑:"西蒙的組織決策理論對於分析現代企業管理與公共管理中的計劃、預算及控制的體系和技術極為使用。雖然在對經濟進行全面分析方面西蒙的理論不如新古典理論那樣有名和適用,但是它們使人們有可能去理解和預測許多領域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組織決策理論已經被成功地用於解釋和預測各方面的活動,如公司內部取得信息能力的分布和決策的制定,市場調整與有限競爭,選擇證券投資和選擇一個國家進行國外投資。現代企業經濟學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基於西蒙的思想。"

- 人工智慧的奠基人

1955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艾倫.紐威爾 (Allen Newell) 、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Simon)
和約翰?肖 (John Cliff Shaw)一起成功開發了世界上最早的啟發式程序「邏輯理論家」LT (Logic Theorist) ,從而使機器邁出了邏輯推理的第一步。這個程序在人工智慧的歷史上可以說是有重要地位的,以至於我們現在所採用的方法思想方法有許多還是來自於這個50年代的程序

1956年夏天,數十名來自數學、心理學、神經學、計算機科學與電氣工程等各種領域的學者聚集在位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漢諾威市的達特茅斯學院,討論如何用計算機模擬人的智能。會議的組織者Marvin Minsky (明斯基), John McCarthy (約翰.麥卡鍚)和另兩位資深科學家Claude Shannon (香農)以及Nathan Rochester。會議提出的斷言之一是「學習或者智能的任何其他特性的每一個方面都應能被精確地加以描述,使得機器可以對其進行模擬。」 與會者包括Ray Solomonoff,Oliver Selfridge,Trenchard More,Arthur Samuel,Alan Newell (艾倫.紐威爾) 和Herbert Simon (赫伯特.西蒙)。他們中的每一位都將在AI研究的第一個十年中作出重要貢獻。會上紐威爾和西蒙討論了「邏輯理論家」 (當時唯一可以工作的人工智慧軟體),而麥卡鍚則說服與會者接受「人工智慧」一詞作為本領域的名稱。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被廣泛承認為AI誕生的標誌西蒙、紐威爾以及達特茅斯會議的發起人麥卡錫和明斯基被公認為是人工智慧的奠基人,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最後這組F4都拿到了圖靈獎!明斯基和麥卡錫在MIT、麥卡錫在Stanford、西蒙和紐威爾在CMU、以及歐洲的Edinburgh大學所建立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一直是AI學術界的研究中心)

1957年西蒙與紐威爾合作開發了IPL語言(I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guage)。在AI的歷史上,這是最早的一種AI程序設計語言,其基本元素是符號,並首次引進表處理方法。

1960年,西蒙夫婦做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這個實驗表明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搜索的過程,其效率取決於啟發式函數(heuristic function)。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西蒙、紐厄爾和肖又一次成功地合作開發了能解答11種類型不同問題的「通用問題求解系統」GPS(General Problem Solver)。這一求解系統的基本原理,是找出目標要求與當前態勢之間的差異,選擇有利於消除差異的操作,以逐步縮小差異並最終達到目標。西蒙曾多次強調指出,科學發現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問題求解,因此也可以用計算機程序來實現。1976—1983年間,西蒙和蘭利(Pat W.Langley)、布拉茨霍夫(Gary L.Bradshaw)合作,設計了有6個版本的BACON系統發現程序,重新發現了一系列著名的物理、化學定律,證明了西蒙的上述論點。從而開拓出人工智慧中「問題求解」的一大領域

西蒙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發展與完善了語義網路的概念和方法,把它作為知識表示(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的一種通用手段,並取得了很大成功。在知識表示方法中,語義網路(semantic network)是—種重要而有效的方法。這種表示法是奎林(M.R.Quillian)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提出來的,作為人類聯想記憶的一個顯示心理學模型。奎林在開發TLC系統(Teachable Language Comprehender)中用它來描述英語的詞義,模擬人類的聯想記憶。但用語義網路作為一般的知識表示方法,則是西蒙在1970年研究自然語言理解的過程中把它的各種概念基本明確下來的。20世紀70年代中期,西蒙和CAD專家依斯特曼(C.M.Eastman) 合作,研究住宅的自動空間綜合,不僅開了「智能大廈」(intelligent building)的先河,還成為智能CAD即ICAD研究的開端

1975年,赫伯特.西蒙和艾倫.紐威爾因為在人工智慧、人類心理識別和列表處理等方面進行的基礎研究,榮獲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

1976年西蒙和紐威爾給「物理符號系統」 下了定義,提出了「物理符號系統假說」PSSH (Physical Symbol System Hypothesis),成為人工智慧中影響最大的符號主義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而這一學說則鼓勵著人們對人工智慧進行偉大的探索。

- 影響中國學術發展進程的美國人

1972年,赫伯特·西蒙作為美國計算機科學代表團成員首次訪問中國,其後又多次來訪。「西蒙為推動中國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並與中國學術界精英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11年,在「紀念赫伯特·西蒙教授逝世十周年專題學術研討會」上,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傅小蘭說。

她表示,追思和緬懷西蒙一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頌揚他對中國科技技術、對中國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管理學科等發展的偉大貢獻,為的是再次學習西蒙的學術思想,進一步推廣應用並將之發揚光大。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總工程師武夷山,通過研究西蒙文獻在中國的引用情況,認為他對我國的科學影響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各個學科,包括經濟、管理、政治、計算機、法律、財政金融等領域。並且,西蒙的譯著在中國產生的學術影響也不可小覷

1983年,西蒙在心理所副所長荊其誠、北師大心理學院教授張厚粲的口譯協助下,在北大進行了一學期的認知心理學講座。

他從理論上講解了認知科學的基本觀點,闡述了科學理論的層次和規律、物理符號系統、滿意的原則等理論問題,還介紹了EPAM程序、啟發式搜索等實際應用的問題。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黨委書記吳艷紅回憶道:「當時我是大二學生,還沒有機會,也非常遺憾,沒能聆聽西蒙教授的講座。但是我想,對當時剛剛跨入心理學領域的年輕學者來說,這個講座是有很大衝擊力和影響力的。」

與會者認為,這次歷時3個月的講授,不僅成為我國引進當代認知心理學的重要契機,同時也促進了「文革」後我國心理學的新生

西蒙還與我國學術界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計算機翻譯古漢語、問題解決和樣例學習等問題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作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名譽研究員,西蒙與所里的科研人員合作開展了多項科學研究,其中關於中國人使用漢字短期記憶的研究,更是開創了基於當代認知心理學的中文心理語言學先河。西蒙本人不僅在70多歲的年紀開始學漢語,還用漢字給荊其誠寫過信,一筆一畫間頗見工整和認真。

1994年,西蒙入選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西蒙獲獎和榮譽職位一覽表

一、在經濟學、政治學和管理學方面
美國經濟學會傑出會員獎 (1976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1978年)
美國管理科學院學術貢獻獎(1983年)
美國政治科學學會麥迪遜獎(1984年)
美國總統科學獎(1986)
美國運籌學學會和管理科學研究院馮?諾伊曼獎(1988年)
美國公共管理學會沃爾多獎(1995年)

二、在心理學方面
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1969年)
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科學終身成就獎(1988年)
美國心理學會終身貢獻獎(1993年)

三、在計算機科學方面
美國計算機學會圖靈獎(1975年)
國際人工智慧協會傑出研究獎(1978年)
美國國家科學金獎(1986年)
國際人工智慧學會終生榮譽獎(1995)

四、榮譽博士稱號
耶魯大學、凱斯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密執安大學、匹茲堡大學、瑞典隆德大學、荷蘭經濟學院等等學校的理學或者法學榮譽博士

五、院士和榮譽教職
1995年西蒙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85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授予西蒙教授名譽研究員稱號
同時,西蒙教授還是中國科學院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的名譽教授。

西蒙部分著作一覽表
《管理行為》(1947,1957,1976)
《公共管理》(與斯密斯伯格合作,1950)
《組織理論的比較》(經濟研究評論,1952)
《理性抉擇的行為模型》(經濟學季刊,1955)
《理性抉擇與環境結構》(心理學評論,1956)
《組織》(與馬奇合著,1958)
《經濟學與行為科學中的決策模型》(美國經濟評論,1959)
《管理決策新科學》(1960,1975,1977)
《求解難題過程中的事物搜索》(行為科學,1962)
《論如何決定做什麼》(貝爾經濟學雜誌,1978)
《思維模型》(1979)
《有限理性模型》(1982)
《我的生活模型》(1991)
《人工智慧科學》(第3版,1996)

赫伯特·西蒙_百度百科

美國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中惟一的管理學家

管理大師:赫伯特?西蒙

赫爾伯特?西蒙:管理決策理論創始人 _ 人物 _求是理論網

科學網—[轉載]影響中國心理學發展進程的人:赫伯特.西蒙

認知TOP-10人工智慧的先驅人物-0雲兒飄飄0-ChinaUnix博客

廣博又專一的司馬賀

===================================================
本文轉載授權: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15612


這些人,大都很逆天,尤其是對於理科生來說。

以下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後期製作者,感謝原拍攝者,感謝這些牛人。


一張匯聚了物理學界智慧之腦的「明星照」則成了這次會議的見證,數十個涵蓋了眾多分支的物理學家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愛因斯坦、玻爾更是照片的靈魂人物,被稱為是物理學的「全明星」合影!
雖然已經過去將近一百年,但是至今沒有第二張照片能出其右。

索爾維會議_百度百科


看排名第一的答案只提了一下陳寅恪,心想這樣逆天的存在竟然被忽略了實為不該。恰巧手頭一本《陳寅恪的最後20年》,便不得不說說陳寅恪先生。

———————————————————————————————————————————

陳寅恪先生也是一枚90後,比趙元任大兩歲,其經歷和成就不再趙之下。陳寅恪先生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父親陳三立為晚清四公子之一,故陳寅恪先生有「公子中的公子」之美稱,與之相連的是「教授中的教授」的讚譽。


陳寅恪先生的個人經歷,由他1956年任嶺南大學(即中山大學的前身)教授時所填的簡歷可以窺得一二:1904年(陳14歲)赴日本東京巢鴨弘文學院讀高中,次年秋天回國入上海吳淞復旦公學讀書(和竺可楨同班同學),1910年復旦畢業即赴德國柏林大學讀語言文學,1911年入瑞士蘇黎世大學繼續攻讀語言文學,13年赴法國進修,15年回國,18年入哈佛大學研究梵文,21年轉入德國柏林大學繼續學習梵文。「十數年間,陳寅恪顛簸於海上,又豈止迢迢萬里!」(注1)1925年,陳寅恪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後戰事一起,遂南遷,先後任嶺南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期間蔣介石派傅斯年等人力勸陳遷至台灣,被陳拒絕,但解放後又北上至清華園做教授,此間過程不表。

(從《陳寅恪的最後20年》偷圖,侵權則刪)

(從《陳寅恪的最後20年》偷圖,侵權則刪)

陳逆天之處在於記憶力驚人。記得讀《陳寅恪與傅斯年》的時候,作者寫陳通曉十多國語言(具體數字記不清了),在清華授課時萬人空巷,連許多教授也來聽他講課。北大教授季羨林整理陳遺物的時候作的筆記,陳的書籍涉及藏文、蒙文、突厥文、西夏文、滿文、朝鮮文、梵文、印地文、希伯來文等等,這還不算其他外語言書籍。最逆天的是陳晚年目盲,仍著述頗豐,《論韓愈》《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等等,凡所著述,皆是打腹稿,口述給助手,助手記錄,讀給他聽,他再腹稿修改,口述完成。凡是核實所需資料者,「陳常常告訴助手在哪一本書哪一頁可以找到,結果十有八九如他所言」。如此驚人的記憶力,你就只能在最強大腦上見得到。(注2)

當然最值得佩服的是,陳一生所倡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陳治學治史無不秉承此原則,這也是他為何不遷台灣,復又北上的原因罷。

關於他的學問,傅斯年對他這樣的評價:「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陳死後,學術界發出「大師之後再無大師」的喟嘆,季羨林亦輓歌「獨為神州惜大儒」。陳寅恪先生,真是一代絕響。我輩後生只能心嚮往之。
——————————————————————
注1注2皆摘自 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 修訂本》


(多圖長文預警)響應題主號召寫一篇XX VS XX的專題吧。歷史上從來就不匱乏天才,但同一時代同一領域出現的兩個天才就像雙星系統一樣擁有強大的引力吸引著全世界的注意力,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當一個天才和另一個天才展開對抗時,他們各自的才華會以更加耀眼的形式展現。

本篇回答並不是天才的傳記,本篇只是著重描寫天才之間的戰爭,每個天才除了和自己的死對頭打架之外還有許多成就。由於答主知識有限這篇回答涉及太多領域且有些地方涉及主觀評價,難免有疏漏和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多多指點。


十六世紀 達芬奇 VS 米開朗基羅 戰場:《安吉里之戰》壁畫

16世紀初,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同時受聘為佛羅倫薩市政議事大廳繪製一幅巨大的壁畫《安吉里之戰》,內容取材於15世紀佛羅倫薩和米蘭之間的戰爭。此時達芬奇正處於藝術創作的巔峰時期,剛在米蘭創作完《最後的晚餐》回到佛羅倫薩,米開朗基羅剛創作完《哀悼基督》,比達芬奇小13歲的米開朗基羅絲毫不害怕自己這位曠世的傑出天才前輩,喜歡嘲諷他華麗的穿著和很多作品有開頭沒結尾的重度拖延症。而達芬奇面對這位恃才放曠的後輩總是禮貌地回應後轉身離開,但仍會在自己的筆記本評論這位後輩「笨拙」的藝術水平。

這次壁畫的選人剛好選了這兩個曠世天才且互相看不順眼的藝術家來創作,一下子就激起了全城人的熱情。1503年兩位天才開始同時進行創作草圖。達芬奇的畫風朦朧,創作的是《昂加里戰役》里的交戰情形,畫面主要描述人性的凶暴,描繪激烈殘忍的交戰場面。而米開朗基羅的畫作《卡西納戰役》則描寫的是佛羅倫薩軍被比薩軍偷襲時候準備迎戰的場面,免回的是那種將起未起的戰爭畫面。不知道是不是和達芬奇的朦朧美對著干,米開朗基羅的畫作充滿了剛硬的線條來描繪士兵的肌肉和即將迎戰的畫面。達芬奇比米開朗基羅早一步將草圖變成壁畫,但可能由於購買顏料時候的材料有雜質,最終畫的上半部分變得很暗而下半部分則直接龜裂散開了。後生米開朗基羅不知道是不是傳染了達芬奇的拖延症,畫到草圖就開始停產,並且在《安吉利之戰》創作開始就出現諸多創作到一半就停工的作品。最終《安吉里之戰》這幅畫現在只有達芬奇創作的那一半,並且還在大廳的擴建時神秘失蹤了,但有人在擴建人瓦薩利壁畫中發現一句義大利文:「只要尋找,便會找到」。並且在2012年被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確認《安吉里之戰》藏在佛羅倫薩議會廳的一扇牆內。


十七世紀 牛頓 VS 胡克、萊布尼茨 戰場:物理學、數學


1672年年初,牛頓剛剛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就發表了一篇闡述白光的本質是由不同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論文,論文裡面根據光的反射性質提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這篇論文受到了認為光是波構成的胡克的強烈反駁,年輕的牛頓一度要求退出學會但最終還是留了下來,從此就處處和胡克對著干。在1675年,牛頓又發表了一篇光學論文,但這次胡克的反應更大,因為他認為牛頓的論文大部分都是摘自自己在1665年發表的《顯微圖譜》,牛頓在1676年2月5日致胡克的信中,寫道:「笛卡兒(的光學研究)邁出了很好的一步。你在一些方面又增添了許多,特別是對薄板顏色進行了哲學考慮。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後一句也成了現在爛大街的名言,但這句話實際的意思是牛頓在譏諷崇尚哲學的胡克和他矮小駝背的身高。而牛頓也從這個時候開始不發表任何有關光學的論文。直到1704年(胡剋死後第二年)才發表《光學》一書,詳述了光的粒子說,並絲毫不提胡克對薄板顏色研究的貢獻。

1674年,胡克發表了《試證地球的運動》(Attempt to Prove the Motion of the Earth),首次闡述了行星運動理論和重力之間的關係。但胡克實在無法計算出行星的確切軌道,1679年胡克寫信給牛頓請求幫忙計算軌道,並暗示這種引力可能與地球同太陽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牛頓於1687年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深入闡述了萬有引力定律,但卻絲毫不提胡克的幫助。胡克自然是被激怒了,要求牛頓著名萬有引力定律中的平方反比定律是自己的發現,而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之後,牛頓的名聲一舉超過了英國所有科學家,他堅稱萬有引力定律是自己的獨立發現,並刪去了《數學原理》中所有有關胡克的引用。但有資料顯示他在1665年就已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並試圖用它計算月球的軌道。但因為當時測定的地球半徑是錯的未能獲得滿意的計算結果,就擱置了這一研究。1670年之後有了更準確的地球半徑數據之後,牛頓才重新研究引力問題。之後在哈雷的勸阻下,牛頓承認胡克的來信刺激了他重新研究引力問題,並且承認胡克告訴了他一些他不知道的實驗結果。做為妥協,牛頓提出在《數學原理》的有關部分加一條註解,說明引力反比定律也被雷恩、胡克和哈雷獨立地發現。胡克晚年雙目失明,1703年,胡克在備受疾病折磨後逝世。幾個月後,牛頓當選皇家學會會長,並計劃給學會找一個新地址。1710年,學會完成搬遷,在這一過程中,胡克的許多收藏和儀器都丟失了,同時丟失的還有胡克的畫像,所以至今都沒有人確切知道胡克長什麼樣。胡克的研究涉及光學、力學、天體動力學,貢獻包括首次用顯微鏡看到細胞並引入細胞的概念,首次觀察到火星和木星的自轉,發現雙星,首次測量恆星的視差,發明了輪形氣壓計、液體比重計、風速計里程計、現在還在車輛的傳動裝置中使用的萬向節、鐘錶的遊絲、後來用於相機的可變光圈等等,但由於和牛頓的鬥爭,

撰寫過《不平靜的天才:羅伯特?胡克和他的地球觀》的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艾倫?唐?德雷克(Ellen Tan Drake)考據得出,在牛頓擔任英國皇家科學院院長期間,他直接或間接地將上千種胡克設計的實驗裝置、模型以及化石標本加以銷毀。

同時牛頓還在和另一個天才吵架:萊布尼茨。學過微積分的人都知道牛頓-萊布尼茨定理,但如果牛頓或萊布尼茨看到這個定理的名字反應應該跟一個M記員工看見「麥肯雞」差不多。在現在的記載看來,微積分是由牛頓和萊布尼茨雙方獨立發明的,因為從雙方的手稿來看,牛頓是把微積分當做數學工具來使用,為解決運動問題發明出微分,再發明積分。而萊布尼茨受到哲學思想先開發出積分再開發出積分,並且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革命性的數學工具。而問題就在於這兩個天才一開始都對微積分不太感冒,萊布尼茨在1675年已發現了微積分,但不急於發表,只是在手稿和通信中提及這些發現。直到1684年,萊布尼茨才正式發表他對微分的發現。兩年後,他又發表了有關積分的研究。而牛頓全面發表微積分則是在上面提到的在胡克去世第二年發表的《光學》裡面才完整闡述。雙方不可避免地引發了戰爭,身為皇家學會會長的牛頓動用各種輿論勢力向萊布尼茨展開剽竊的聲討,而萊布尼茨也動用自己的一切勢力和牛頓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兩個天才的鬥爭漸漸變成了英國和德國科學界的對抗,英國也漸漸排斥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減緩了英國科學發展的步伐。而萊布尼茨的微積分數學符號體系簡單清晰得多,也被後人廣為流傳,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微積分符號形式(包括現在的小於號&< 大於號&> 根號等都是萊布尼茨記法)。


萊布尼茨微積分手稿

十八世紀 約瑟夫·普里斯特利(J.Joseph Priestley) VS 安托萬-洛朗·拉瓦錫 (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戰場:燃素說


普利斯特里是英國的一個牧師,業餘愛好喜歡搞搞化學,而就在這個業餘愛好上他發現了二氧化氮、氨和二氧化硫等元素。而就在一次實驗中,他發現在陽光下放有薄荷和老鼠的封閉容器里的老鼠要比直接密封的老鼠存活時間長五到六倍,他非常吃驚,進而又發現了這種空氣可以增強燃燒。當時「燃素說」統治著化學界,人們相信燃燒的本質是「燃素」的集合,燃燒時逸散到空氣的「燃素」使我們感到溫暖。於是普利斯特里把這種元素命名為「脫燃素氣」。( Dephlogisticated air")

此時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正在被一個實驗結果所困擾,他在密閉容器內將錫和鉛經加熱後表面形成了一層金屬灰,加熱後容器內物體的總重量未改變,但錫和鉛的重量增加了,而空氣減少了。這完全違背了燃素說,因為燃素說相信燃燒是「燃素」的釋放過程,物質不可能增重。然而此時普利斯特里在法國,他向其他化學家重複了自己的實驗:將氧化汞加熱時,可得到「脫燃素氣」。而此前已經有科學家相繼發現碳酸氣、氫氣和氮氣,這些性質都或多或少和燃素說違背,動搖了燃素說的根基。而拉瓦錫則直接把燃素說給端了,他通過精準測量發現燃燒後的金屬鍛灰質量增重恰好等於空氣中減少重量的部分,密閉容器里的總質量不變,他把這種氣體成為氧「oxygen」(意為酸的元素,拉瓦錫認為氧是酸的本原,一切酸中都含有氧)。拉瓦錫徹底推翻了燃素說,發展氧化學說:燃燒的本質是和氧的化合,並開創質量守恆定律。


十九世紀 Samuel Colt VS Daniel Wesson 戰場:左輪手槍發明


Colt從美國一個普通家庭出身,15歲時就在父親的紡織工廠幫幹活,他接觸到的第一把槍是他軍人爺爺的燧發槍,從此Colt迷上了槍支。那時的火槍還是像汽油車看機油一樣從前面槍口通過探條把彈藥裝進去,後來德國人Dreyse發明後膛槍後裝填彈藥的速度大大上升,但仍是單發就要填充彈藥。熱愛槍支的Colt一直在思考改進槍支的辦法。Colt的父親希望Colt以後做一名水手,1830年16歲的Colt沒讀多少書就被送去一艘開往印度加爾各答的船隻上面。在船上Colt從舵手的舵輪中獲得了靈感,擊發後轉動彈倉讓下一發的彈巢和槍管吻合,減少裝填時間。Colt馬上開始了這種槍支的設計,在船上還刻出了這種槍支的木雕。口才極佳的Colt回到美國後說服家裡人和親戚借來了一筆錢開始了左輪手槍的開發。開發並不是很順利,經過幾個版本的設計改進後終於製造出可以精準射擊的左輪手槍,其實轉輪手槍在Colt之前就已經存在,但需手動轉動彈倉,但Colt的手槍可以在扣動扳機的時候同時完成射擊和轉動彈倉的動作,大大縮短了射擊間隔,彈倉可裝填五發子彈並且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撞擊式槍機。Colt馬上申請了專利,但當時大部分軍隊都不願意使用這種新式武器,Colt的公司瀕臨破產。

當時剛獨立不久的美國常常在邊境面臨周邊國家的騷擾,此時德州和墨西哥就在交戰。德州騎警隊長Samuel Hamilton Walker打算使用Colt的新式手槍來對付墨西哥人。事實證明Colt的設計非常成功,傳統的後裝槍射擊一次的時間Colt的手槍可以射擊5次,軍方馬上開始大量採購Colt的手槍,並要求Colt改進設計,要求一次裝填能射擊六發,擁有更大的火力並且能更快速裝填彈藥,並且一下子就要了1000支。從小作坊出身的Colt顯然應付不了這麼大的訂單,他找到了當時最大的手槍製作廠——Edwin Wesson 的工廠。Edwin Wesson是Daniel Wesson的哥哥,Daniel從小就受哥哥Edwin的教導製作手槍和步槍,並同一時期和Colt構思出了左輪手槍的構想,不同於Colt的設計,Daniel的左輪是單動的(單動SA (Single Action) ,扳機只能釋放擊錘,必須在扣扳機之前手動扳倒擊錘。Colt的設計是雙動DA(Double Action),扣動扳機時可以同時完成扳倒擊錘(進入待擊狀態)和釋放擊錘(擊髮狀態),如果去年看過《蟻人》的讀者應該能更好理解這種結構,其中有十分驚險的一幕就是霍普通過操縱螞蟻卡住達倫的手槍擊錘從而救了皮克漢姆),由於Colt的專利制約Daniel只能幫著Colt一起生產他的手槍而不是生產自己設計的左輪手槍。Colt最終設計交付給了Walker一把重型的,滿足軍方所有要求——六發子彈、快速裝填、高火力,以Colt和Walker隊長的名字命名,命名為Colt Walker。Colt Walker火力非常大以至於1847年誕生的它直到1935年357 Magnum型左輪手槍子彈誕生之前都沒有任何左輪手槍的火力能和它媲美(而357 Magnum型子彈是Wesson兄弟的軍火公司生產的,不過這是後話了)。

Colt Walker左輪手槍

Colt Walker左輪手槍

Colt Walker直接幫助美國贏得和墨西哥人之間的戰爭,Colt的公司開始好轉並慢慢反超Wesson兄弟的手工作坊。和Wesson兄弟的手工作坊不一樣,Colt在當時就利用了生產線的概念去量產槍支保證槍支質量穩定(是的第一個發明流水線概念並應用的人不是亨利福特)。Colt的工廠也一舉超過Wesson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製造商。Daniel看到Colt的成功當然也不願意袖手旁觀,他準備在Colt的專利失效時發布自己的左輪手槍。但此時Colt收到了美國政府的批複,允許他再將專利有效期延續7年。這個專利延期給了Daniel沉重的打擊,因為他已經借了錢準備生產自己設計的左輪手槍了,而1949.1.18 Edwin Wesson因心臟病死亡,失去了仰慕的哥哥而且欠了一堆債的Daniel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不得不把自己和哥哥苦心經營的公司賣掉。而這時一個叫Horace Smith的投資者準備加入萊福槍行業,他找到了Wesson打算生產可以連發的來複槍。為了戰勝Colt單單用連發的萊福和左輪是不夠的,Wesson想到將火藥放入子彈里,製作自帶火藥的子彈,當時的火藥和子彈是分開裝填的,每個彈巢裡面要單獨填充進火藥擊發子彈,所以彈藥填充時間長,這種設計能極大減少彈藥填充時間。而此時Colt手下的工程師Rollin White也有同樣的想法,但Colt覺得這個設計過於危險否決了,White找到Wesson 和 Smith,雙方馬上一拍即合,並為這個設計申請了專利。事實證明這是很出色的設計。1857年Colt的專利終於過期,Wesson和Smith的軍工廠也製造出了第一把可以連發的來複槍,出了多年被Colt壟斷壓制的一口氣。此時內戰爆發,Colt因為作為北方人賣武器給南方被指為叛徒,為了表忠他參軍加入南北戰爭,被封為上校,訓練了一支500人的柯爾特來複槍民團加入聯軍,但自己不上戰場而是不分日夜地工作為軍隊提供武器。1862年Colt就死於痛風,年僅48歲,他的產業由當時的妻子接管,也就是現在的柯爾特防務公司,Colt一輩子也從未舉槍射擊任何人。而Smith和Wesson也隨著美國內戰漸漸發了家,和Colt的公司一併成為當時左輪手槍和來複槍的巨頭。

十九世紀 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 VS 威廉·倫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
戰場:新聞傳媒

普利策是匈牙利猶太人,出生於匈牙利中產階級並受到良好教育。後來因為家庭變故離家出走加入美國南北戰爭徵兵,戰爭結束後流浪美國。受到良好教育並且是流浪移民身份的他非常關注美國社會底層的人,並通過記者的身份把他們記錄下來登報保護底層人民免收特權階級的侵害。1878年,31歲的普利策創辦自己的第一份報紙——《聖路易快郵報》。因為普利策的新聞非常看重事實,關心底層人民並盡量用簡單的語言去寫報。三年後《聖路易快郵報》就成為了當地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報社因揭露一些貪腐案惹了麻煩,1882年普利策和家人搬去了紐約,買下《紐約世界報》。紐約當時是世界的新聞中心,當時的報紙基本是報道上流社會、由有錢的財團和政黨支持為自己的觀點宣傳,普利策繼續為移民和下層人民說話,吸引政黨注意以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而《紐約世界報》也因為成功為自由女神像的建造「眾籌」到足夠資金而名聲大噪,普利策成為紐約的出版大王。


《紐約世界報》的自由女神像籌資廣告

此時另一個出版業的天才出現了——威廉·倫道夫·赫斯特。和流浪的美國移民普利策不同,赫斯特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父親喬治·赫斯特投資當時西部的礦產和牧場發了家。赫斯特也整天過著揮霍玩樂的生活。但赫斯特從小就喜歡新聞業,受普利策的報道影響很深,視普利策為偶像。赫斯特的父親喬治收購了舊金山一家地方性報紙《舊金山審查報》,赫斯特發現自己正式進軍新聞業的機會來了,向父親要求將《舊金山審查報》歸為自己管理,這個當時虧本的報紙被赫斯特完全改造,赫斯特對報社員工大換血,報紙設計採用安排對稱的標題形式,標題採用醒目的鉛字體,而這種設計一直也被很多報紙延續至今。赫斯特的新聞天賦很快就得到了驗證,第一年就使該報銷量增加了一倍,達到3萬多份;到1893年,達到7.2萬份。比公認的大報《紀事報》還多。原本虧損的報紙在幾年中被赫斯特辦成了年平均獲利達35萬到60萬美元的盈利的報紙。小有成就的他決定回到新聞中心——紐約,在自己偶像普利策的地盤和普利策進行對抗。赫斯特買下由普利策哥哥創辦的《晨報》,並改名為《紐約日報》(New York Journal)。決心要打敗普利策證明自己的赫斯特花高價挖來了大量《紐約世界報》的員工,普利策不得不用更高的薪水請回他的員工,但決心搞垮普利策的赫斯特馬上又出了更高價錢買回員工。和揮霍家產的赫斯特不同,普利策沒有太多的財政支出只能面臨大量員工流失,這兩個新聞界天才之間的戰爭正式打響。

很快他們迎來了第一條重磅新聞:一具無頭無臂無腿的屍體在東河上漂了起來。這條新聞先是被普利策的《紐約世界報》報道,但報道比較基於事實,沒有過多描述。很快赫斯特的《紐約日報》也進行了報道,不同的是日報用了比較多煽動性語言,並發布提供一千美元獎勵提供情報或者線索者,或者拿出能解決東河謀殺案的推理和建議者。這項提議馬上卷進了全城人民,全城老百姓紛紛變身偵探開始「探索」這個事情的來由,《紐約日報》的讀者也直線上升。普利策本來選擇中立報道但很快就被拖下水,《紐約世界報》不得已也被逼用更多的推測性語言來描述新聞吸引讀者。而又一個重磅新聞出現:1898年2月16日,美國軍艦「緬因號」(Maine)神秘爆炸並沉沒在古巴哈瓦那港,死亡164人,受傷100人。而屆時古巴正在反對西班牙統治,雖然沒有明確證據,但緬因號的爆炸很快被《紐約日報》用煽動性的報道和西班牙人聯繫在了一起,《紐約世界報》也加入到了這場戰爭中,很快民眾就咬定是西班牙人炸掉了緬因號,國會面對群眾的壓力對西班牙宣戰。


《紐約日報》對緬因號事件的報道

被赫斯特挖走的員工包括漫畫家理查德,他創造了一個著名的漫畫形象「黃孩子」(Yellow Kid)專欄非常受歡迎,普利策為了維繫這個專欄聘請了另一個漫畫家喬治·B盧克斯(George B. Luks)接任。一時間紐約出現了兩個黃孩子,並且分別代表自己的報社向對方開戰。而當時兩家報紙為了搶奪讀者刊登各種經過渲染性描寫或無意義嘩眾取寵的新聞則被稱之為「黃新聞」(Yellow journalism.)。戰爭的爆發極大促進了報紙的銷量,但隨著戰爭結束報紙銷量下滑,報社紛紛虧損,包括報業界的巨頭普利策和赫斯特。為了扭虧為盈,報社紛紛提高了報紙的價錢,這激發了一個底層群眾的反抗——報童。這個生活在紐約底層喊著頭條賣報紙的孩子們發起了罷工,普利策和赫斯特的報業都收到重創。普利策也意識到自己太過沉迷於和赫斯特的戰爭,離自己一開始要報道真實新聞的心愿越來越遠。普利策去世後,後人遵照他的遺囑,於1912年捐贈250萬美元給哥倫比亞大學,後創建美國第二所新聞學院,並從1917年起設立新聞界的最高獎:普利策獎,頒給那些報道真實而文筆出色的新聞工作者們。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 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VS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戰場:電力電子領域

1878年31歲愛迪生,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發明大王,已發明印刷機、發報機、留聲機等多種設備。此時的他利用碳化棉絲髮明了第一盞可用的電燈。但當時美國根本沒有電網,房屋內也都是用來給油燈提供天然氣的管網,非常不安全。要推廣電燈愛迪生必須讓每個人都能用上電,於是他開始著手研製發電設備並建設電網。燈泡發明,愛迪生的第一個電站選址在了紐約曼哈頓的Pearl Street(就在紐約市的心臟地帶,華爾街附近)。因為愛迪生的電力系統使用的是直流電,遠距離運輸會造成極大衰減,所以每個電站只能覆蓋一個半徑為半公里的圓,發電廠必須建在里用電端很近的地方。

Pearl Street直流發電場

Pearl Street直流發電場

1882年奧地利發明家特斯拉受雇於愛迪生的公司在法國工作,1884年他被調往美國為愛迪生的實驗室工作,此時他剛剛做出了他的交流電機,想拿給這個世界上最富影響力的發明家愛迪生看。但去到美國的他很快就發現自己老闆愛迪生在推的是直流系統,並且對自己所提倡的交流系統所具有的諸多優勢置之不理並禁止他開發交流電方面的工作,提出如果幫他改進他的直流系統,他可以拿到1.5萬美金。特斯拉研究制訂出了20多個新直流電發電機的計劃,這些發電機具有調節簡單並能產出強大電流的特點(使原本電機輸出電流的三倍)。愛迪生對這些新型發電機進行了多次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並為這些發電機申請註冊了專利權,用它們代替了那些老式機器。當特斯拉向愛迪生要自己那份報仇的時候,愛迪生用了那句著名的話來回應了他:「你真不懂我們美國人的幽默,特斯拉先生。」("Tesla, you don"t understand our American humor.")特斯拉當即辭職,自己發展他的交流電系統,這場二十世紀著名的電流大戰正式打響。

特斯拉的交流電系統吸引到了當時西屋電氣的喬治·威斯汀豪斯的注意,開始投資特斯拉的交流電設備。而交流電的可以遠距離輸送電能的優勢也讓美國人漸漸懷疑交流電是不是才是未來。愛迪生開始反擊,因為交流電要遠距離運輸必須調高電壓等級,於是愛迪生利用交流電高電壓這一點開始煽動群眾,他抓來了紐約的流浪貓狗當眾電死給群眾看來證明交流電的危害性,當時甚至還電死了大象以掩飾交流電可以致死大型動物,這種行為後來也延伸到人身上——電椅。因為被電椅處死的人會發齣劇烈惡臭有時候還會起火,這種做法成功恐嚇了紐約居民,交流電開始被公眾所忌諱。但特斯拉則繼續發明出交流電設備來證明交流電的安全性,他發明出特斯拉線圈,利用集膚效應(電荷集中在導體表面)讓高頻高壓交流電安全流過自己的身體。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比亞博覽會的電氣系統項目招標。特斯拉一隻手高舉著磷光燈泡,另一隻手摸向了電門,以自己身體為導體,點亮了燈泡讓全場為交流電所驚嘆。最後特斯拉低價得多的交流電系統中標。展覽會開幕當天,交流電點亮了全場20萬盞燈泡,特斯拉還展出了利用旋轉磁場讓一個金屬蛋轉動起來的展品(哥倫布蛋),讓公眾易於理解什麼幾乎無阻力的交流電機究竟是怎麼運作的,並無線點亮了一個燈泡讓公眾知道電能是可以隔空傳輸的,公眾開始導向特斯拉和交流電這邊。


此時尼加拉瓜大瀑布發電站項目招標,投資愛迪生的J.P摩根和董事會也不是傻瓜,他們直到交流電才是未來,愛迪生被逐出公司而愛迪生電氣公司改名為通用電氣,參與了尼加拉瓜大瀑布發電站招標。最後特斯拉和威斯丁豪斯贏得了發電站建設權,而特斯拉和他的交流電也在電流大戰中全面勝利。但陷於和J.P摩根帶領下的通用電氣之間的專利戰,1896威斯汀豪森和他的西屋電氣陷入現金困難,當初特斯拉發明交流電時和威斯汀豪森簽約每馬力電特斯拉可以得到一美元左右的專利費,為了解決西屋電氣的現金困難威斯汀豪森建議讓特斯拉放棄專利,而特斯拉也同放棄了這個能讓他成為億萬富翁的專利。晚年,特斯拉一個人貧窮地在紐約的酒店裡面去世,他身邊只有簡單的餅乾和牛奶,而現在,99.9%的電能都是通過交流電發出通過交流電配送到每個用戶。所有人都可以無需支付任何專利費地使用他發明的交流電。

二十世紀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VS格林·柯蒂斯(Glenn Curtiss)
戰場:可操控的飛行器發明

萊特兄弟一開始從事的是當時還算很時髦的自行車產業,擁有自己的手工作坊。載人飛行器之前就有人發明,但沒人能控制它。有一天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 發現了鳥類在飛行過程中總是不斷調整翅膀幫助它穩定,他意識到要讓飛機穩定飛行,機翼必須不斷地調整。他和弟弟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商量,提出一種叫「翹曲機翼」(Wing warping)的設計讓機翼能在飛行過程中不斷調整角度,保持穩定。根據這個設計,1899年先他們設計出了一個1.5米翼展的滑翔機(Glider)做測試,然後分別在1900年、1901年和1902設計出了三代滑翔機進行測試,因為如果著陸點是硬地會很危險,測試地點選在北卡的 Kitty Hawk 海灘,然而在1902年的測試中滑翔機墜毀,當時操作滑翔機的威爾伯存活。


「機翼翹曲」(Wing warping)

吸取1902年空難的經驗,1903年萊特兄弟花費上千美元再次新設計了一架飛機——萊特飛行器(Wright Flyer)。與滑翔機不同,萊特飛行器是有自發動力的。安裝了一個內燃機,通過老本行自行車鏈條技術帶動一個手工的螺旋槳。1903年12月17日,萊特飛行器再次在北卡海灘做測試。,威爾伯在30千米的風速下,成功59秒飛行260米。也正是這次可控飛行賦予了萊特兄弟飛機發明者的稱號。萊特兄弟隨後進行飛機設計的專利申請。


萊特飛行器試飛成功

萊特兄弟的成功吸引了另外一個天才的注意——格林·柯蒂斯(Glenn Curtiss),柯蒂斯是當時美國的一個摩托車工程師,專門負責把非常出色的內燃機安裝進摩托車,並取得不小成功。看到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後柯蒂斯聯繫萊特兄弟,表示內燃機技術是讓飛機的核心,請求讓他參與改進飛機設計。但那時萊特兄弟的專利已通過審核,萊特兄弟並沒有理會柯蒂斯的請求。柯蒂斯的出色發動機技術和飛行願望吸引到了另一個同樣熱衷於飛行器設計的人——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對,就是電話之父)。1907 年 10 月,貝爾建立了航空試驗協會(Aerial Experiment Association,AEA),將寇蒂斯這樣的一些聰明的年輕工程師集合了起來。這個團隊被稱為「貝爾的小夥子們」。要做飛機的柯蒂斯礙於萊特兄弟的是專利,決定自己想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飛機設計。不同於萊特兄弟通過翹曲機翼來保持飛機穩定,柯蒂斯給出的答案是:副翼(Aileron)。這個設計影響非常深遠,至今還用在各種飛行器中。柯蒂斯開始建造他的飛機「June Bug」(也譯作「六月金龜子」而不是六月的代碼故障),配備45馬力引擎,要讓世界知道他們的設計比萊特更好。柯蒂斯等來了機會科學美國人( Scientific American ) 舉辦了飛行器比賽懸賞美金25,000 來尋找更好的飛行器設計。柯蒂斯毫不猶豫報了名,比賽也給萊特兄弟發了邀請,但萊特兄弟以忙於和美國政府的談判拒絕了邀請。柯蒂斯在比賽前一天對June Bug做最後測試的時候,飛機就出了Bug栽了下來,飛機也就此受損散架。你以為故事在這裡就完了么?Too naive! 柯蒂斯馬上讓AEA團隊收拾所有殘骸重組飛機。比賽當天,柯蒂斯駕駛著昨天還墜毀了的飛機在眾多記者和人群下成功飛行一分40秒,飛行1.6公里,拿下了大獎。一夜之間柯蒂斯的名字傳遍美國,萊特兄弟在自己開拓的飛行器領域被柯蒂斯反超。

科學美國人報道柯蒂斯比賽獲勝的消息

科學美國人報道柯蒂斯比賽獲勝的消息

萊特兄弟當然不會坐視不管,1908年他們設計製造出了可以搭載乘客的飛機進行試飛表演。觀眾還有柯蒂斯和他的朋友——26歲的陸軍中尉托馬斯-塞普里金。此次引入軍方人員是因為萊特兄弟希望拿到軍方訂單。1908年9月10日,奧維爾·萊特駕機將陸軍上尉弗蘭克·拉赫姆帶到空中。兩天以後,奧維爾又將另外一名乘客——陸軍少將喬治·司魁爾帶到空中飛行了九分鐘。這兩次飛行都很成功。但第三次試飛帶上托馬斯·塞普里金時,飛機不幸墜毀。奧維爾存活但賽普里金死亡,他也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因為空難死亡的人。為了重拾聲譽,萊特兄弟重新設計了一架飛機,1909年夏天,在同一地點,萊特兄弟改進的飛機成功地進行了試驗飛行,並得到了美國軍方的認可,8月2日,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正式交付美軍使用。萊特兄弟獲得了首批 3 萬美元的訂單。同年十月在紐約的Hudson-Fulton慶典上,萊特兄弟成功在一百萬沒見過飛機的紐約人面前進行飛行表演,演出非常成功為萊特兄弟帶來極高聲譽。萊特兄弟扳回一局反超柯蒂斯。

AEA受到重創,貝爾也宣布 AEA 已經達成了它的目標解散了AEA。萊特兄弟乘勝追擊起訴柯蒂斯侵犯專利,而1912年威爾伯·萊特因長期疲於專利訴訟45歲就死於傷寒。這讓奧維爾·萊特越髮指責是柯蒂斯讓威爾伯健康狀況受到影響。1913年法院最終裁定萊特兄弟是專利訴訟的贏家,並禁止柯蒂斯生產自己帶副翼的飛機,柯蒂斯從此失去所有。然而故事就這樣完了嗎?You are too naive too! 此時另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加入戰局——亨利·福特(Henry Ford)。福特在自己的汽車行業也遇到了相同的訴訟問題但是勝訴,他說服了柯蒂斯採用自己的律師和萊特兄弟打專利戰。律師雖然沒有讓柯蒂斯翻案,但成功拖延了法庭對柯蒂斯的最終判定。然後又一個意想不到的歷史事件加入進來——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萊特的專利美國在飛機生產上一直動彈不得,但德國方面卻不斷製造出更加先進的飛機加入戰爭。為了應付萊特兄弟美國政府為所有的航空發明建立了一個專利許可聯盟,讓萊特兄弟公開自己的專利設計,專利戰爭到此結束。柯蒂斯由於應付萊特的專利封鎖一直不斷設計新飛機,包括教練機、偵察和巡邏機、水上飛機和飛船。這些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的大量訂單讓柯蒂斯也獲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功,建立了當時美國最大的飛機製造工廠,奠定了美國現在飛機製造工業的基礎。而萊特兄弟在 1915 年之後再沒有賣出過一架飛機。這場飛機專利之爭由柯蒂斯全面獲勝。


柯蒂斯在自己設計的水上飛機前與亨利福特合影。

有意思的是在柯蒂斯和懷特兄弟辭世後好多年,兩個冤家對頭公司最後走到了一起,成立了柯蒂斯-懷特公司。也正是這三個天才,人類飛上天空。

20世紀 David Sarnoff VS Philo Farnsworth 戰場:電視發明

20世紀初期廣播迅速普及美國,作為廣播屆的領頭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RCA)的主管,Sarnoff發現當時美國70%的無線電設備是由其他競爭者賣出的。而Sarnoff洞察到了整個廣播行業的生態運作模式——如果他能獲得製作無線電設備的大部分專利權,其他競爭者就會一下子變成同伴為購買自己的專利所付費。整個思路被證明是行得通的,隨著廣播的迅速發展,Sarnoff建立起了自己的媒體王國,自己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傳媒大亨。再來說說另一位天才Fransworth。Farnsworth並不是什麼顯赫的人物,他僅僅是一個種土豆的農夫的兒子,但他痴迷於電子技術。隨著廣播的迅猛發展,14歲時他希望在廣播的基礎上加上動態圖,讓人們不但能聽到千里之外,而且能聽到圖像。他的思路是通過電子設備抓取圖像,就像麥克風抓取聲音一樣。而此時他在它父親的土豆田裡找到靈感,就像田裡的一行行土豆一樣,通過電子「掃描」出圖像。他馬上就開始計劃把自己的設想變成現實,在學校生活和農活間做自己的事情。並和和高中科學老師Justin Tolman 分享他的設想,並畫下了設計圖。

4年後Fransworth定居加州舊金山,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去實現他的設想。Fransworth的設想吸引到了顯赫的Crocker家族投資 25000 美元,Crocker家族要求分60%而拒絕了Fransworth 49%的要求。為了實現夢想Fransworth接下了Crocker的投資,開始製作電視機。第一次嘗試失敗,因為圖像無法固定在屏幕上。Fransworth非常天才地想到利用電子的特性,在屏幕上加上正電荷來吸附轟擊過來的電子,讓圖像保留在屏幕上。Fransworth在屏幕上加了硒元素,這種元素在現在的已經被淘汰的顯像管電視顯示屏里還普遍存在,實驗獲得了成功,Fransworth也申請專利成功獲得了14年的專利權。但Crocker家族希望能把這個專利賣掉。Fransworth當初是受到了同時代的愛迪生、特斯拉、貝爾和福特等發明家的感染走上發明家的道路的,自然不願意輕易賣掉自己的專利。他選擇了讓媒體來報道他的發明。新聞很快就傳遍美國,當然也傳進了Sarnoff的眼裡,他馬上意識到電視的出現會打破他廣播業的壟斷。和廣播一樣,他需要先獲得這項技術的專利,繼續用在廣播業的思路,持續壟斷即將到來的電視業。Sarnoff找到了西屋電氣的工程師Zworykin。Zworykin以前試做過電視,但未成功。Sarnoff給了他四倍預算去發明電視,Fransworth和Sarnoff之間的戰爭正式打響。

而另一方面,Sarnoff又提出花1百萬美元的價格買下Fransworth的專利,但Fransworth拒絕。Sarnoff決定拖延Fransworth給自己團隊時間,因為Zworykin之前也做過電視,Sarnoff僱傭了美國最好的律師把Fransworth告上法庭,生成Zworykin才是電視機的發明者。而Zworykin的專利是在1923年申請的,Fransworth的專利是在1927年,Fransworth佔了下風。但要證明自己的是電視的發明者,必須證明根據最初專利申請的原型機是能用的,但Zworykin當時並不能讓原型機顯示出圖像,雙方僵持不下了十年有多,Sarnoff也利用這一點成功拖住了Fransworth然他無法從法庭抽開身來去從事發明,順便耗費了Fransworth 13000美金的訴訟費(相當於現在的50萬美金),Fransworth身心疲憊開始嗜酒。

然而事情在這裡迎來了一個戲劇性的轉機,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現了——Fransworth的高中科學老師Justin Tolman,他把當年Fransworth 15歲時候畫的電視機設計圖給了法官,而且這個設計圖和後來Fransworth製作成功的電視設計基本上是一樣的,畫下的年份正好是1922年,比Zworykin的設計剛好早一年。Fransworth成功勝訴,可以自由地製造電視。Fransworth選擇在費城一家工廠去量產自己的電視機。但Sarnoff的進攻還沒停止,因RCA掌握了大量專利,Sarnoff提出如果費城這個工廠給Fransworth生產電視的話,就拒絕提供自己擁有的專利。Fransworth的電視生產計劃再度停滯,而此時Sarnoff和他的Zworykin團隊在耗費了接近現在一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終於發明出了電視,但為了開發出大眾消費品的第二代電視,Sarnoff還是需要向Fransworth購買他專利里的一部分設計。但時一次歷史事件加入進來讓整個電視行業停滯——美國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加入戰爭讓全美國的工廠加入到生產戰爭物資的大潮中來,電視這種娛樂消費品被無期限之後。終於在1945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Fransworth的專利權也於1946年失效,Fransworth也並沒能從別人生產電視中獲利。戰後RCA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大眾消費電視,利潤從1940年9百萬美元躍升到到1950年50百萬美元。而如今,任何人製造電視都不需要向Fransworth支付費用。百度百科甚至沒有Fransworth的詞條,而在Sarnoff的詞條下面是這樣評價他的:

薩爾諾夫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最終實現了他的目標;他成為美國無線電和電視事業的先驅,被稱為「美國無線電廣播之父」,他是第一位出任美國無線電台台長的猶太人,他為普及無線電和電視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而Sarnoff的確是一個商業天才,他總是能從一個行業的生態系統角度去思考問題,至於他的成就和聲望是否匹配就見仁見智了。


二十世紀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 VS 萊納斯·卡爾·鮑林 (Linus Pauling)、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詹姆斯·沃森 (James Dewey Watson)
戰場:DNA結構

富蘭克林生於倫敦一個猶太家庭,從小就非常喜歡自然科學的她後來進入了劍橋紐納姆學院深造物理和化學,1947 年,她到法國國家化學實驗室學習剛剛推廣應用的X 射線晶體衍射技術,很快成為了晶體衍射方面的專家。1951年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聘請富蘭克林利用X射線晶體衍射來探測DNA結構。富蘭克林發現DNA分為A 型和B 型兩種,並從B 型分子的衍射圖像得出DNA 分子呈螺旋狀的正確推論。根據DNA 分子很容易失水, 而且基於水分子很容易攻擊磷酸根的事實,她推測出DNA 分子的磷酸根骨架處於螺旋外側,而鹼基處於螺旋內側。而這一推論影響深遠,當時研究DNA分子結構的還有美國科學家鮑林,他認為DNA為三螺旋結構,並且鹼基處於螺旋外側。此時鮑林本來也想通過富蘭克林在劍橋的學術報告拜訪她,但屆時二戰,鮑林被認為有共產主義性質而被拒絕與會。參加會議的還有兩個把研究DNA結構當業餘愛好的年輕人——克里克和沃森。

當時克里克和沃森的主業是對蛋白質進行X光衍射研究,但對DNA有著濃厚興趣。因為他們也像鮑林一樣相信三螺旋結構和鹼基在外的結構,但通過富蘭克林的學術研討會他們開始意識到DNA的鹼基在內側的結構,而鮑林因為錯過了這次學術研討會也在錯誤的路上越跑越遠,美國最有希望發現DNA的科學家從此跑了個龍套。1952 年,富蘭克林得到了一張清晰得B 型DNA 分子X 衍射圖像——照片51號。( DNA Photograph 51)。這是一張劃時代的圖像,它已經很清楚地顯示出一種雙螺旋結構。但嚴謹的富蘭克林因為A型結構的數據仍不足以支持螺旋型,因此富蘭克林繼續將研究焦點放在A型DNA,她要獲取更多數據以便支撐雙螺旋結構。

照片51號和雙螺旋結構原理

照片51號和雙螺旋結構原理

1953年1月,富蘭克林的同事威爾金斯以為沃森和克里克已經不再研究DNA結構,把這張圖片展示給了沃森和克里克,沃森和克里克感到非常震驚,因為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雙螺旋結構。沃森和克里克馬上重啟了DNA結構研究,研究結構在4月25 日《Nature》發布名為「核酸的分子結構--DNA的一種可能結構」解釋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在同一期上,也刊登了威爾金斯的《脫氧戊糖核酸的分子結構》和富蘭克林的《胸腺核苷酸酸鈉鹽的分子構象》兩篇文章,為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提供了有力的實驗證據。富蘭克林準確地推斷出DNA雙螺旋每10個鹼基對為一個周期,距離為34埃 , 螺旋直徑為20埃 ,為沃森和克里克的雙螺旋結構提供了數據支持。但沃森與克里克在論文中提及他們是受到威爾金斯與富蘭克林等人的啟發,但並未詳細說明,也沒有致謝。而威爾金斯與富蘭克林,則是在論文中表示自己的數據與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相符。富蘭克林和沃森、克里克從此翻臉。而在1958年,富蘭克林因支氣管肺炎及卵巢癌逝世,年僅38歲。1963年,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三人共享榮獲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並且沃森在引用數據上面並沒有標註富蘭克林的名字。因為諾貝爾獎不頒給已去世的人,也因為富蘭克林的英年早逝,人們提起DNA雙螺旋也就只想到沃森和克里克。在1968年沃森出版了一本具爭議性的書籍《雙螺旋》(The Double Helix)中,還把富蘭克林形容為一個穿著邋遢的女學究,出生於貧窮家庭並反對雙螺旋結構,這篇書籍引起極大的爭議。而克里克1974年則在為一部書撰寫序言時坦陳:

「誰也不會單獨發現DNA結構,但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卻相當接近於取得成功。實際上她只差兩步。她只需認識到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和發現鹼基配對就行了」。

二十世紀 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VS 韋納·馮·布勞恩 戰場:太空探索

德國科學家布勞恩從小就有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願望,但太空計划過於昂貴,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被迫加入納粹並研製出了一種新式武器——V2導彈。戰後二戰結束後他將自己的設計圖和智囊團完整保留下來投降美國以便繼續實現自己的太空探索願望。

二戰後美國蘇聯進入冷戰時期,蘇聯在另一個火箭天才——科羅廖夫的帶領下先後完成了近程、中程、遠程和戰術導彈的發射。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試爆原子彈,蘇聯人馬上就想到要把原子彈放進導彈里,也就是現在的核彈頭。增加核彈頭的導彈負載幾乎翻番,這對火箭的推力有了更大要求,科羅繆夫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把好幾個火箭放在一起,也就是現在的捆綁式火箭和多級火箭。1957年8月21日,蘇聯第一顆洲際導彈P-7試射成功,蘇聯領先在科羅繆夫的帶領下領先美國。

P-7導彈的試射震驚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奧森豪威爾,但他還不能啟用布勞恩來研製導彈,因為布勞恩是在黑名單上的德國納粹戰犯。但同時布勞恩也沒閑著,他通過各種美國媒體去推廣他的太空探索計劃,希望能得到民眾的支持。此時當時的電影大亨——華特·迪士尼正在籌建位於加州的第一個迪士尼樂園。迪士尼被布勞恩的計劃所吸引,將他的火箭概念引入了其中一塊主題公園「明日世界」(Tomorrowland)創造項目「奔月火箭」,這是當時園區最高的建築。


而在2015年迪士尼電影《明日世界》(Tomorrowland)里發射的火箭則是致敬第一個迪士尼樂園裡的「奔月火箭」。

蘇聯沒有停止自己的領先優勢,科羅廖夫提出了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想法,P-7洲際導彈試射成功的當年的10月4日,蘇聯通過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蘇聯搶先美國成為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國家。這次發射造成美國極大恐慌,能把衛星發射到軌道上意味著美國每塊土地都進入了蘇聯的射程範圍。為了回應蘇聯,奧森豪威爾還是決定不啟用布萊恩,通過美國海軍和運載火箭「先鋒號」發射自製衛星。但運載火箭「先鋒號」在發射後離開地面僅幾英尺後就出現故障,落回地面爆炸燒毀。奧森豪威爾無路可退,啟用了布萊恩研製火箭,兩國和背後的天才之間的火箭戰爭正式打響。布萊恩參與研製了火箭Jupiter C,僅僅5周Jupiter C就成功發射並奠定了後面美國第一顆衛星探險者一號成功發射的基礎。發現被美國跟上的蘇聯開始加速計劃,設計載人航天火箭。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成功完成人類第一次載人進入外層空間的航天飛行。雖然和預先的著陸點差了200多公里掉進了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但蘇聯這一次載人航天的成功一舉把美國甩在了後面。

1960年肯尼迪上任,馬上就發布了極具野心的太空計劃「在這個十年結束前完成一個目標,即讓宇航員登陸月球並安全返回」,也就是後來為人所知的阿波羅計劃。布萊恩馬上開始著手登月計劃,布萊恩認為直接登月是做不到的,他計劃先在地球軌道建造一個基地,再通過地球軌道基地向月球發射飛船登月,這種方式稱為地球軌道會和(Earth orbit rendezvous ,EOR),而地球軌道基地的概念也就是現在的空間站。而此時一個叫Tom Dolan的年輕工程師發現EOR需要大量燃料才能將一個空間站搭建起來,他提出先在月球軌道上留下母船,登陸月球後再對回到月球軌道接母船回來。這種方式被稱為月球軌道會和(Lunar orbit rendezvous , LOR),會比EOR少用很多燃料而且更加靈活易於操縱(看過《火星救援》的人應該有印象倒霉的馬特達蒙就是被類似的方法給撈回來的)。布萊恩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出名的火箭工程師接受了這個年輕人的建議,事實上LOR方案成為了整個登月計劃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布萊恩和NASA也放棄了原來基於EOR設計的C-3。為了直奔月球,布萊恩將火箭設計改進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火箭——土星5號運載火箭(Saturn V)。

由於肯尼迪總統給的時間非常緊,阿波羅計劃各個環節有任何失敗都會讓十年內的登月計劃流產,而就算每個環節不失敗,十年內也很難登月。於是NASA開始壓縮工期,本來計劃測試十次的土星五號壓縮到測試三次就進行載人航天(阿波羅八號)。1966年阿波羅八號成功載人環繞月球後返回,而科羅廖夫因為斯大林大清洗時被判了十年牢獄加上後面太空競賽的持續工作身體勞累,年僅59歲就於1966年去世。失去天才的蘇聯太空競賽優勢開始一去不復返,但蘇聯的太空計劃還在進行,研發了和土星五號一樣運力的運載火箭N1打算登陸月球,但在1969年兩次試射均失敗爆炸,在1971年和1972年又進行了兩次試射均失敗告終。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阿姆斯特朗也成為人類登月第一人。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戰爭,同時也是布萊恩和科羅繆夫之間的戰爭以美國勝利告終。1983年,美國總統里根提出國際空間站計劃,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太空競賽最終轉向了我們現在看見的合作形式。


20世紀 維爾納·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VS 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
戰場:原子彈研發

1933年諾貝爾年僅31歲的量子力學科學家海森堡獲得了諾貝爾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科學家紛紛逃離德國,但擁有國家情結的海森堡決定留在德國。雖然當時整個軸心國流失了多達27 名諾貝爾獲獎者,其中甚至包括愛因斯坦、薛定諤、費米、波恩、泡利、德拜這樣最傑出的人物。但德國仍然擁有勞厄(191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波特(Bothe,1954 諾貝爾物理學獎)、蓋革(蓋革計數器的發明者,他進行了α散射實驗)、魏扎克(Karlvon Weizsacker)、巴格(Erich Bagge)、迪布納(Kurt Diebner)、格拉赫(Walther Gerlach)、沃茲(KarlWirtz)等眾多出色科學家在,而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Otto Hahn)和弗里茲?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就在在前一年發現的原子裂變能放出能量,德國屆時還佔有全世界最大的鈾礦和全世界最好的化學工業。二戰剛剛爆發德國就開始啟動了原子彈計劃,而海森堡加入了原子彈計劃研發原子彈。

而當時原子核裂變能放出能量是剛剛才被發現,一個原子裂變釋放的能量非常小,但如果能同時裂變一堆原子,其釋放的能量就可以端掉整個城市了。但這種情況還沒有任何人做到過。此時愛因斯坦發現了德國正在利用這種物理現象研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寫信給了羅斯福總統。總統開始秘密籌備一個同樣利用原子裂變釋放的能量製造武器的計劃,這個計劃以核物理學家實驗室集中的地方命名——曼哈頓計劃。在加州伯克利教書的奧本海默被任命為實驗室主任,曼哈頓計劃配備了全美最頂尖的科學家,包括費米、玻爾、勞倫斯、貝特、西伯格、魏格納、查德威克、佩爾斯、弗里西、塞格雷爾等人,一共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但此時美國已經整整一年落後德國。此時海森堡已經建立起小核反應堆,並通過實驗證明利用不可控鏈式反應同時裂變一堆原子的可能性,他們成功在核反應堆里探測到了更多中子,實驗證明原子彈是可行的。(當一個中子轟擊容易分裂的鈾235 原子核時,會使它裂成兩半,同時放出更多的中子去進一步轟擊別的原子核。這樣就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在每次分裂時都放出大量能量,便是通常說的「鏈式反應」。)而美國很清楚德國有高純度的鈾,有海森堡,誰先研究出原子彈誰就基本拿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德國已經遠遠跑在前頭。


海森堡反應堆

但此時奧本海默意識到美國的鈾235不夠,他轉向了另外一種和鈾235一樣能引起鏈式反應但容易提純和獲得得多的元素——鈈。但奧本海默並不知道怎麼樣去引發不可控鏈式反應,但奧本海默原來是研究黑洞的,他想到了恆星因為核反應能量減小坍縮而引發超新星爆發留下黑洞的現象,設計出內爆式結構( implosion-design)。在內爆式結構中,將小於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維持鏈式反應的最小質量)的核裝料製成小球,用高爆速的TNT製成球形裝置包住小球。通過電雷管同步點火,使炸藥各點同時起爆,產生強大的向心聚焦壓縮波(又稱內爆波),使外圍的核裝葯同時向中心合攏,使其密度大大增加,也就是使其大大超臨界。再利用一個可控的中子源,等到壓縮波效應最大時,才把它「點燃」。這樣就實現了自持鏈式反應,導致極猛烈的爆炸。

內爆式結構,四周是雷管,中心是核燃料。

1942年海森堡的實驗室發生了意外爆炸,海森堡和實驗人員僥倖逃脫但實驗室毀於一旦,屆時希特勒忙於僵持的戰局不是特別願意繼續撥款支持原子彈計劃(此段歷史有爭議,也有說法是海森堡本來就不願意為納粹效勞只是單純地熱愛德國不想離開,所以消極研製)德國的領先優勢開始漸漸失去。1945年奧本海默成功做出兩顆鈈彈一顆鈾彈,並進行了名為」三位一體「(Trinity)的核試驗,於1945年7月16成功引爆了一顆叫"The Gadget"(英文意為精巧的小東西)的鈈彈,實現了人類第一次人工核爆炸。三周不到,核彈就被用於襲擊日本,提前結束了世界大戰。但奧本海默十分愧疚做出了原子彈,戰後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家一起致力於反對核武擴散和研究,而海森堡也得以留在他最愛的德國進行他最愛的量子力學研究,兩名天才科學家只是在戰爭年代各自被各自的國家牽扯進了武器研究展開一場競賽罷了。

二十世紀 愛因斯坦 VS 玻爾 戰場:量子力學

十九世紀時,物理學被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和經典熱力學三大支柱所統治,世界一切都如此優雅可解釋。1900年4月27日,76歲的開爾文在倫敦阿拉伯馬爾街的皇家研究所發表了一篇名為《在熱和光動力理論上空的19世紀的烏雲》的演講中回望19世紀的物理學時候說道:「19世紀已將物理學大廈全部建成,今後物理學家的任務就是修飾、完美這座大廈了。」但他同時也說道:「就動力學理論斷言,熱和光都是運動的方式。但現在這一理論的優美型和明晰性卻被兩朵烏雲覆蓋,顯得黯然失色了......」。而這兩朵烏雲——邁克爾孫-莫雷實驗和黑體輻射實驗即將引發這棟大廈有史以來最強烈的震動。

邁克爾孫-莫雷實驗證明了光速不變,促進了相對論的誕生,算是對經典物理的一次重大挑戰。但黑體輻射實驗則直接動搖了傳統物理學的根基。開爾文演講同年,普朗克提出著名的黑體輻射公式,並首次將能量量子化提出量子理論,1905年愛因斯坦就運用了量子理論提出了「光量子」假說,進一步發展了量子理論。但這兩位可以說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後來都紛紛反對量子力學,因為它太違背傳統物理,把世界變成了一個個概率時間,原本優雅控制著世界的公式一下子轟然倒塌。而此時一個天才接過了量子力學的戰袍——玻爾,玻爾通過量子理論發展出「玻爾氫原子模型」,提出能級理論,將能量化為一個個不連續的台階,即能量量子化。量子力學馬上吸引了一幫粉絲,1921年玻爾在哥本哈根的量子力學研究所正式落成,集中了全世界最前沿的量子力學研究者,後來發展為代表量子力學的旗幟——哥本哈根學派。隨後量子力學迎來了一個蓬勃發展期,1924年德布羅意提出波粒二象性,1925年鮑林提出不相容原理,1926年海森堡提出量子力學1.0版本「矩陣力學」,隨後薛定諤提出量子力學2.0版本「波動力學」,並用大名鼎鼎的薛定諤方程來描述。而1927年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和玻爾提出的互補原理成為了量子力學兩大支柱,兩人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獎成為了量子力學的搖旗吶喊人。但並非每個人都如此,比如上面的德布羅意和薛定諤就投奔愛因斯坦陣營,反對量子力學。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把世界本源歸於概率頗感不滿,他於1926 年12 月 4 日寫信給玻爾道:

「量子力學固然是堂皇的。可是有一種內在的聲音告訴我,它還不是那真實的東西。這理論說得很多,但是一點也沒有真正使我們更接近這個『惡魔』的秘密。我無論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擲骰子。」

據說當時玻爾的回應是:「愛因斯坦,不要指揮上帝怎麼做。」
兩派終有一戰,他們終於迎來了機會能痛痛快快地正面交鋒一次,戰場就是1927年10月在布魯塞爾召開了第五屆索爾威會議。在這次與會的29人中,有17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合影:
第三排:奧古斯特·皮卡爾德、E. Henriot、保羅·埃倫費斯特、Ed. Herzen、Théophile de Donder、歐文·薛定諤、E. Verschaffelt、沃爾夫岡·泡利、沃納·海森堡、R.H.福勒、里昂·布里淵,
第二排:彼得·德拜、馬丁·努森、威廉·勞倫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羅·狄拉克、亞瑟·康普頓、路易·德布羅意、馬克斯·波恩、尼爾斯·玻爾,
第一排:歐文·朗繆爾、馬克斯·普朗克、瑪麗·居里、亨得里克·洛侖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保羅·朗之萬、Ch. E. Guye、C.T.R.威爾遜、O.W.里查森

會議主席由洛倫茲擔任,首先是愛因斯坦、德布羅意和薛定諤發言。之後由哥本哈根學派的海森堡和玻爾發言,海森堡和玻爾認為量子力學是完備的物理理論,不會被任何物理理論駁倒。但愛因斯坦面對兩位量子力學領頭人的發言一言不發,量子力學的另一個奠基人玻恩急切想聽愛因斯坦的建議,直接起身點了愛因斯坦提供建議,愛因斯坦表示贊同量子力學的系統幾率解釋,但不贊成把量子力學看成是單個過程的完備理論的觀點。愛因斯坦的發言馬上就炸開了鍋,因為當場大部分科學家同意海森堡和玻爾的觀點。各國科學家用不同的語言紛紛要求發言,主席洛倫茲拍桌示意安靜但無濟於事。於是埃倫菲斯特跑到講台前,在黑板上寫下了聖經上上帝為了阻礙人們做通天巴別塔而混淆他們語言的一句名言:「上帝真的使人們的語言混雜起來了!」物理學家們大笑,洛倫茲決定今晚開始討論分小組進行。

討論中玻爾也在諷刺愛因斯坦、德布羅意和薛定諤等人,要知道這些人都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但反戈量子力學。愛因斯坦堅持認為量子力學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描繪不完備所造成的,(比如我們擲硬幣,我們會說正面反面出現的概率各是二分之一是因為我們的信息不夠,如果我們知道硬幣飛起的所有力學數據,我們是可以算出硬幣落下時是正還是反。這是描繪不完備所帶來的概率妥協,但量子力學認為世界的本源就是不可測的,不是因為描繪不完備造成的概率妥協。)於是愛因斯坦不斷對玻爾出招。

愛因斯坦先是設計了一個讓電子通過單狹縫衍射的實驗,假象一個儀器能提供一個精確的時空標示,同時又能提供對此過程中能量和動量交換平衡的詳細說明。但玻爾很快指出,他不能避免在測量時儀器對電子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即電子與狹縫邊緣的相互作用,並認為必須考慮儀器自身的不確定性。後來,玻爾和羅森菲爾德把這一方法應用到分析場的可測性問題,從而確定了量子場論的無矛盾條件。

愛因斯坦第二天又想出了一個類似當年托馬斯·揚所做的雙狹縫干涉實驗。玻爾順著愛因斯坦的設計畫了一個可操作的思想實驗示意圖,通過計算表明,愛因斯坦用來反駁互補原理的思想實驗反而變成了用互補原理說明波粒二象性的標準範例。玻爾又拆了愛因斯坦一招。根據海森堡的回憶,那次回憶每天都是這樣進行的:愛因斯坦每天晚上想出一個能駁倒不確定性原理的實驗,在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告訴玻爾等人,玻爾等人則立刻做出分析,在去往會議的路上就做好了初步分析,在會議討論,經過一天的回憶玻爾總能在晚飯上給出駁倒愛因斯坦的證明,而愛因斯坦第二天又出了一個更難的題目。結果是玻爾每次都能破解愛因斯坦的題目,玻爾自己那派也在革自己的命,不斷想出能駁倒自己的實驗,但每次深入分析發現都會服從不確定性原理。許多牆頭草一點的科學家如德布羅意也開始紛紛投向玻爾的理論。第五屆索爾威會議結束時愛因斯坦終究沒能駁倒玻爾,但他並沒有承認量子理論,他在1928年5月31日致薛定諤的信中說:

「玻爾、海森堡的綏靖哲學——或綏靖宗教——是如此精心策劃的,使它得以向那些信徒暫時提供了一個舒適的軟枕。那種人不是那麼容易從這個軟枕上驚醒的,那就讓他們躺著吧。」

1929 年,玻爾在《自然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作用量子和自然的描述」的文章,從三個不同的方面,把他的方法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作了比較,並用了愛因斯坦利用相對論駁倒牛頓經典物理體系的方式來闡述量子力學,希望以此來改變愛因斯坦的觀點。這篇文章不但沒有讓愛因斯坦承認量子力學,反而讓愛因斯坦想到了用自己的相對論來反駁量子理論。次年,喜聞樂見的第六屆索爾威會議開幕,會議主題是「物質的磁性」,會議由郎之萬任主席。但就跟現在大家看Space X回收火箭一樣,大家只關注支線任務不關注主線任務,都在期待玻爾和愛因斯坦的再一次論戰。而愛因斯坦也帶來了他的必殺技:光子箱。愛因斯坦在黑板上畫下了設計圖在一小盒子——光子箱中裝有一定數量的放射性物質,下面放一隻鍾作為計時控制器,它能在某一時刻將盒子右上方的小洞打開,放出一個粒子(光子或電子),這樣光子或電子跑出來的時間就能從計時鐘上準確獲知。少了一個粒子,小盒的重量差則可由小盒左方的計量尺和下面的砝碼準確地反映出來,根據愛因斯坦質能公式 E=mc^2,的減少可以摺合成能量的減少。因此,放出一個粒子準確的時間和能量都能準確測得。這完全與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完全違背,準確性和因果性再次獲得了完整的表達。愛因斯坦最後還著重表示,這一次實驗根本不涉及觀測儀器的問題,沒有什麼外來光線的碰撞可以改變粒子的運動。據說當時玻爾看到光子盒後「面色蒼白,呆若木雞」,玻爾當場並不能給出答案。而當天愛因斯坦獲勝走出會議室。

玻爾和他的團隊馬上開始分析解決方案,終於讓他們找到了破綻——愛因斯坦自己的相對論。玻爾第二天也畫了一幅「光子箱」思想實驗的草圖,與愛因斯坦不同的是,玻爾具體給出了稱量小盒子重量的方法。他把小盒用彈簧吊起來,在小盒的一側,他畫了一根指針,指針可以沿固定在支架上的標尺上下移動。這樣,就可以方便地讀出小盒在粒子跑出前後的重量了。然後,玻爾請大家回憶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從廣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可以推出,時鐘在引力場中發生位移時,它的快慢要發生變化。因此,當粒子跑出盒子而導致盒子重量發生變化時,盒子將在重力場中移動一段距離,這樣所讀出的時間也會有所改變。這種時間的改變,又會導出測不準關係。可見,如果用這套裝置來精確測定粒子的能量,就不能準確控制粒子跑出的時間。玻爾隨之給出了運用廣義相對論原理的數學證明。玻爾雖然完美地反駁了愛因斯坦,但他回去後又仔細研究了「光子箱」的每一個細節,並且讓他的學生——物理學家伽莫夫製作了一個實體模型。至今這個模型仍保存在哥本哈根的玻爾理論物理研究所中。據說1962年玻爾去世時,他的工作室的黑板上還畫著當年愛因斯坦那個光子盒的草圖。

愛因斯坦沒想到會被自己的相對論所駁倒,在會議結束時口頭上承認了量子力學的自洽性,但愛因斯坦認為這種自洽是來自於在量子力學體系內的討論的,如果跳出量子力學的框架而討論物理學的本質的話,量子力學可能會被攻破。1935年愛因斯坦、波道爾斯基、羅森三人聯名發表,一篇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的論文,其提出的問題被後人稱為EPR佯謬(三人名稱的縮寫)。這篇論文一發表就引起了轟動,愛因斯坦回憶道,他很快收到了許多物理學家的信件,爭先恐後地向他指出論證錯在哪裡,但讓愛因斯坦感到有趣的是,他們的理由都各不相同。而在EPR論文發表的第二個月月底,愛因斯坦等到了玻爾的回應,玻爾即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封簡訊,對EPR表示異議,不久後又發表了一篇與EPR論文同題的正式文章,用微觀系統的「整體性」或者「不可分離性」否定EPR的論證。之後的年代裡,玻爾的理論佔了上風人們也漸漸開始接受量子力學,但愛因斯坦至死都沒有接受它。事實上這兩個天才挖下的坑至今都還沒有被後人填上,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至今沒有相容。但這也成為了無數物理學家努力的目標,提出「弦論」等希望能成為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而就在去年,量子力學裡的超距作用通過了最嚴格的實驗被證實,愛因斯坦非常討厭這一學說稱之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而去年恰好是相對論誕生100周年。霍金一生也在尋找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但他聽到形象化描述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薛定諤的貓的時候,他還是會說:」每次聽到這隻貓我就想去找槍打死它。「( "When I hear about Schr?dinger"s cat, I reach for my gun.")

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 史蒂芬·霍金 VS 基普·索恩


嚴肅地寫了這麼久寫個開玩笑般的天才較量吧。基普·索恩全面進入大眾視野還是在2014年的電影《星際穿越》,他作為科學顧問在電影里給觀眾呈現了最精準的黑洞模型並負責校驗電影劇本的科學可能性。但索恩同時也是霍金的好友,這兩個活寶整天打賭找樂子。早在1975年霍金就和索恩打賭,賭天鵝座 X-1 雙星是否包含黑洞,如果包含黑洞將會是人類第一個觀測到的黑洞。建立起黑洞學說並且假設黑洞存在了多年的霍金不按常理出牌地賭了沒有,代價是色情雜質《藏春閣》的全年訂閱。但隨後科學家就發現了天鵝座X-1雙星的黑洞,霍金真的就給索恩寄了一年的色情雜質,這個梗還被拍進了2014年的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裡面。據說當年霍金寄過去的色情雜質還引發了索恩妻子的不滿。

霍金之後又和索恩打賭,賭宇宙存不存在裸奇點,霍金說沒有,賭注是一件T恤。後來霍金又輸了,送給索恩的T恤上還印著「上帝討厭裸奇點」。

1997霍金又和索恩打賭,賭的是黑洞會不會泄露信息,霍金賭沒有,賭注是《棒球百科全書》一本。但2004年霍金就回心轉意承認黑洞在視界會泄露信息,他當時送《棒球百科全書》給索恩的時候還開玩笑對比了黑洞會粉碎信息的事情,說送給索恩的其實是一本被燒過的百科全書灰燼。

至今為止霍金和索恩三次打賭皆輸。而霍金也曾和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物理學家戈登?凱恩打賭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不存在,賭注是100美元。當時希格斯也在場,他回憶起霍金的話感覺說「就像是在批評已經去世的黛安娜王妃」。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2013年希格斯玻色子被發現了,希格斯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 比爾·蓋茨 VS 史蒂夫·喬布斯 戰場:個人電腦
乍一看這兩個人是完全不同的人,蓋茨家境好,中學時代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湖濱中學。同時是個高智商的技術天才,少年時代就懂得操作大型機主機(Mainframe computer)要知道那個時候個人電腦這個概念根本不存在,一台計算機佔據好幾個房間並計算機的主機是只有專門的專家才會操作,編程則是通過計算機紙帶打孔器進行,出錯了要排查極度麻煩。蓋茨當時就經常混進當地的計算機中心編程。而喬布斯小學時代只是就讀於離家僅4條街的蒙塔.洛馬小學,在完成三年級學業之前曾被校方勸退三次;中學時代又沉溺於迷幻藥和反主流文化,同時熱衷於電子技術和時髦科技。與蓋茨不一樣喬布斯沒有受過系統正規的計算機訓練,頂多算一個電子產品愛好者。大學時代他和另一位蘋果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克曾經研製過「藍盒子」免費電話工具並賣給自己的大學同學。熱愛惡作劇的他們還曾經謊稱自己是美國國務卿打電話到梵蒂岡教廷要讓教皇聽電話,沒想到對方當真回復「教皇正在睡覺,我現在去叫醒他」嚇得沃茲尼亞克趕緊掛了電話。然而就是這兩個性格和出身截然不同的人造就了現在的個人電腦時代。

1975年4月,微型儀器與自動測量系統公司(MITS)推出了首台微型機Altair 8800。和現在的大部分電腦不同,它沒有顯示屏,沒有鍵盤、不容易操作。看到新聞的蓋茨知道Altair 8800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需要一種編程語言。在Altair 8800發布後幾天蓋茨就給埃德·羅伯茨打電話,表示自己和他的朋友保羅·艾倫(Paul Allen)已經為這款機器開發出了BASIC程序。實際上當時他們一行代碼也沒有寫。此前羅伯茨至少收到了50多個類似的吹牛電話,因此他反應冷淡:"無論是誰,哪個能給我的電腦提供軟體,他就是我的合作夥伴。「誇下海口後的蓋茨和他的朋友艾倫開始連夜為為Altair 8800開發編程語言。他們成功開發出第一款在微型計算機上使用的Basic語言,並取名為Altair Basic,並拿給Altair 8800的開發者做演示(現在看來就是一捲紙帶),程序成功運行。他們也賣掉了第一個個人電腦軟體。然後他和艾倫做了一個驚人但後人皆知的決定——從哈佛退學,成立了一個名叫」在微機上運行的軟體「的公司——微軟。

在美國的另一邊西海岸,喬布斯從里德學院退了學之後去了印度朝聖,回到美國後看見好友沃茲尼亞克製作的帶屏幕和鍵盤的電腦一下子就愣住了,他第一次感覺電腦是可以走進每個人的家庭,個人電腦的時代即將到來。喬布斯隨後決定把沃茲這個電子發燒友的發明做成產品賣出去。第一款產品Apple I 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腦,當時只能算小作坊的蘋果公司最終交出的成品不過是一塊電路板,要自己買顯示器、電源和鍵盤自己接上才能用。所以購買者幾乎都是電子產品發燒友,銷量慘淡。喬布斯也學到了教訓:消費者只需要一個像家用電器一樣插上插頭就能用的電腦。產品必須極其簡單友好,按照這個思路之後他們開發出了的Apple II,Apple II已上市就獲得巨大成功,而這種極簡的用戶友好設計理念也一直貫穿喬布斯的後續產品(可以塞進信封的Mac Air,只有一個按鍵的IPhone等等),這個有時對公司員工極不友好的偏執狂只是為了創造出極度用戶友好的電腦。

在美國的另一邊西海岸,喬布斯從里德學院退了學之後去了印度朝聖,回到美國後看見好友沃茲尼亞克製作的帶屏幕和鍵盤的電腦一下子就愣住了,他第一次感覺電腦是可以走進每個人的家庭,個人電腦的時代即將到來。喬布斯隨後決定把沃茲這個電子發燒友的發明做成產品賣出去。第一款產品Apple I 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腦,當時只能算小作坊的蘋果公司最終交出的成品不過是一塊電路板,要自己買顯示器、電源和鍵盤自己接上才能用。所以購買者幾乎都是電子產品發燒友,銷量慘淡。喬布斯也學到了教訓:消費者只需要一個像家用電器一樣插上插頭就能用的電腦。產品必須極其簡單友好,按照這個思路之後他們開發出了的Apple II,Apple II已上市就獲得巨大成功,而這種極簡的用戶友好設計理念也一直貫穿喬布斯的後續產品(可以塞進信封的Mac Air,只有一個按鍵的IPhone等等),這個有時對公司員工極不友好的偏執狂只是為了創造出極度用戶友好的電腦。


目前看來好像是喬布斯先跑在了前頭,蓋茨看到了極度成功的Apple II發現其編程語言並不突出,他敏銳地捕捉到了Apple II的成功有可能讓他搭上便車。他和上文提到的一起編寫Altair Basic的艾倫開發出了可以應用在Apple II上的Z-80 SoftCard,這也是微軟開發的第一款硬體。由於當時各種工業計算機都是各自分立的,各種不同計算機的軟體並不可像現在這樣複製粘貼到另一台計算機上運行,而第一個跨平台的操作系統CP/M(Control Program for Microcomputers)則可以在Z-80 SoftCard上運行,拓展了Apple II可用軟體的範圍。Z-80 SoftCard馬上取得了成功,讓微軟的業績一下子翻了三倍,蓋茨成功跟上了喬布斯的步伐,但他的野心不止於此,他把矛頭指向了當時計算機領域的藍色巨人——IBM。當時IBM後知後覺地發現微型計算機的潛力,IBM開發出個人電腦後,希望蓋茨為其DOS操作系統開發一個版本的BASIC程序(其中可能有蓋茨母親拉線)。蓋茨接下後開發出Microsoft Dos並和IBM的個人電腦進行捆綁銷售,微軟正式進軍個人電腦並可以開始向任何電腦安裝自己軟體。事實證明這種兼容開放的思想是成就微軟後來成功的關鍵,這也成就了個人電腦時代最富戲劇性的衝突——蓋茨和微軟的開放生態與喬布斯和蘋果的封閉後花園。至此,蓋茨成功扳回喬布斯一局。


1979年,尋求進一步突破得喬布斯造訪施樂(Xerox) 研發中心,施樂的研發中心以深藏各種黑科技聞名,但不向公眾開放。喬布斯開出條件:「如果能讓我們考察一下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你們就可以在蘋果公司投資100萬美元。」 喬布斯開出的條件是很誘人的,當時蘋果的發展勢頭很猛,正處於上市前夜。一旦蘋果上市,施樂就會大有斬獲。後來結果真是這樣,蘋果股票上市後,施樂手中的蘋果股票市值一度達到1.76億美元。 但施樂也給喬布斯看到了自己的黑科技——Alto電腦。Alto其實是真正意義上的首台個人電腦,它設計由一個人使用,有鍵盤和顯示器,採用了許多奠定今天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技術:首先是圖形界面技術;其次是乙太網(Ethernet),它在當時就實現了Alto計算機間的聯網功能;最後它還配備了一種三鍵滑鼠。

Alto其實比當年紅極一時的Apple II性能要好很多,但由於施樂內部的官僚主義等體制原因雪藏沒有推向市場,才讓Apple II搶佔了市場。其圖形化的界面這種極度用戶友好的設計深深震撼了喬布斯,他第一次發現電腦是可以通過一個叫滑鼠的東西在上面點擊操作的,打開一個文件只需要對著它雙擊這麼簡單。喬布斯決定在自己新一代電腦麥金塔電腦(Macintosh,也是現在所有Mac的鼻祖)使用圖形化的界面。喬布斯當時非常欣賞Excel,決定讓蓋茨參與在Macintosh 上面開發Excel、Word、Chart和File等軟體。1981年7月的一天,蓋茨又一次來到蘋果公司,蘋果的員工為他演示正在研發的麥金塔電腦操作系統。蓋茨產生了興趣,於是仔細地靠前觀摩。負責講解的蘋果員工講到興奮時,眉飛色舞地說起了技術細節,全然沒有看到從一旁走過來的喬布斯的越來越難看的臉色。喬布斯終於按捺不住,對那位員工怒吼了一聲「閉嘴!」,他怕這位員工聽不見,又吼了一遍。看到了滑鼠和圖形化界面交互方式的蓋茨也大為吃驚,他當即決定繞開喬布斯自己開發一個圖形化操作系統。但喬布斯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猜到了蓋茨的想法,擔心微軟會將給蘋果編寫軟體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用到為IBM PC機上的應用軟體上。1982年1月22日,喬布斯強迫蓋茨簽署一項協議:「微軟不會以任何方式銷售、銷售、租賃、許可、公布或傳播任何財務建模、商業圖片或資料庫程序……以及不將其應用於任何非蘋果公司製造的計算機上。」喬布斯此舉是讓微軟不會把為蘋果開發的應用軟體移植到競爭對手製造的電腦上,主要是指IBM。可是他百密一疏,該協議沒有禁止微軟編寫類似Macintosh操作系統,與蘋果展開競爭。根據蓋茨的回憶,1983年,微軟就「計劃在IBM PC上引入圖形計算功能」,而這恰恰是喬布斯最為擔心的。值得一提的是喬布斯一直把藍色巨人IBM作為自己的假想敵,把IBM比喻為《1984》裡面統治一切的老大哥,而蘋果則是打破寡頭統治的海盜騎士。麥金塔電腦的廣告則把這樣的比喻直接了當地展示了出來。
視頻封面【愛范兒精選】蘋果 1984 超級碗電視廣告—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蓋茨知道麥金塔的圖形界面來自施樂,於是也直接從施樂挖人來開展自己的新一代操作系統的研發。首個挖角對象是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發中心擔任圖形化系統部門的主管斯科特·麥格雷戈,他時年26歲。微軟上下都被調動了起來,每個工程師都開足馬力,幾乎沒有白天與晚上的區分。一位擔任測試的工程師甚至將睡袋帶進實驗室,整整一個月沒出公司。這個工程有個名字——Windows 1.0

當時微軟把Windows操作系統研發放在了第一位,而把給蘋果公司要乾的活兒排在了後面,甚至延遲了蘋果麥金塔電腦的發布,這讓喬布斯很惱火。根據麥格雷戈的回憶,當時,蓋茨總是在抱怨,「為什麼不像麥金塔?」「不行,要更像一些。」 蘋果麥金塔正式發布的第一天,蓋茨就指示麥格雷戈迅速買回一台,供開發Windows的工程師參考。他說:「我們已經有了為麥金塔開發的BASIC和MultiPlan軟體,還有正在為它開發的具有圖形化用戶界面的Word軟體,把它們全部都用在Windows上。喬布斯當然也不是傻子,發現了蓋茨製作圖形化操作系統把蓋茨叫來了辦公室臭罵了一頓。在喬布斯情緒平靜下來後,蓋茨把開發中的Windows操作系統展示給喬布斯看,喬布斯當頭棒喝:「這他媽就是一坨屎。」蓋茨在思考了一會兒後,補充道:「但是,這至少是坨好屎。」還誕生了矽谷名言:「好吧,史蒂夫,我覺得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我覺得目前的情況更像是這樣:我們有個共同的有錢鄰居施樂,我闖進他們家想偷走電視機,結果發現已經被你先偷走了」。

當時微軟把Windows操作系統研發放在了第一位,而把給蘋果公司要乾的活兒排在了後面,甚至延遲了蘋果麥金塔電腦的發布,這讓喬布斯很惱火。根據麥格雷戈的回憶,當時,蓋茨總是在抱怨,「為什麼不像麥金塔?」「不行,要更像一些。」 蘋果麥金塔正式發布的第一天,蓋茨就指示麥格雷戈迅速買回一台,供開發Windows的工程師參考。他說:「我們已經有了為麥金塔開發的BASIC和MultiPlan軟體,還有正在為它開發的具有圖形化用戶界面的Word軟體,把它們全部都用在Windows上。喬布斯當然也不是傻子,發現了蓋茨製作圖形化操作系統把蓋茨叫來了辦公室臭罵了一頓。在喬布斯情緒平靜下來後,蓋茨把開發中的Windows操作系統展示給喬布斯看,喬布斯當頭棒喝:「這他媽就是一坨屎。」蓋茨在思考了一會兒後,補充道:「但是,這至少是坨好屎。」還誕生了矽谷名言:「好吧,史蒂夫,我覺得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我覺得目前的情況更像是這樣:我們有個共同的有錢鄰居施樂,我闖進他們家想偷走電視機,結果發現已經被你先偷走了」。
(「Well, Steve, I think there』s more than one way of looking at it. I think it』s more like we both had this rich neighbor named Xerox and I broke into his house to steal the TV set and found out that you had already stolen it.」)


喬布斯與第一代麥金塔電腦。

顯然依靠操作系統為生的微軟不會特別介意只是購買它軟體的蘋果,圖形化操作系統才是微軟的未來。蓋茨後來曾解釋:「我們當時之所以看好麥金塔,主要因為相信圖形界面最終將成為主流,而麥金塔將引領這一潮流。這並不是麥金塔和Windows之間的較量,而是字元模式與圖形界面的對抗。」麥金塔一經面世就獲得了非常好的聲譽,有好的圖形化操作界面和外觀極大點燃了公眾對個人電腦的熱情。但很快消費者發現了麥金塔一些性能上的缺陷,因為喬布斯堅持不在麥金塔上安裝散熱風扇(因為他覺得風扇太吵)麥金塔的散熱非常成問題,後來一度被人戲稱為黃色烤麵包機(答主不是Mac用戶,我的朋友也有向我反饋Mac Air是不能放在Lap上的Laptop,不然大腿就加入豪華午餐了),麥金塔的銷量並不如預期。喬布斯正準備讓蘋果的產權律師歐文·拉巴特來對付微軟的時候,卻被自己從可口可樂雇來的約翰·斯卡利和董事會以投入太多資金進研發和產品,麥金塔銷量不符預期為由解僱了喬布斯。當年喬布斯說服斯卡利來蘋果時用的就是那句名言:「你是願意賣一輩子糖水兒?還是想改變世界?」(「Do you want to sell sugar water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or come with me and change the world?」)


2014年Mac 30周年以現代的蘋果風格重新設計的蘋果麥金塔

羽翼漸豐的微軟開始在各種個人電腦生產之初就強制安裝上Windows系統,這讓比爾蓋茨背上了壟斷的罵名。後來也成了著名的微軟反壟斷案。而在斯卡利帶領下的蘋果卻創新乏力節節敗退,1996年蘋果公司即將宣布破產,喬布斯重返蘋果。重返蘋果後的喬布斯第一時間就是給蓋茨打電話讓他作為蘋果的戰略夥伴。有意思的是蓋茨並沒有打算收購掉這個老對手而是向它投資,在喬布斯傳裡面多次提到蓋茨喜歡蘋果且很欣賞喬布斯敏銳的直覺和他「蠱惑人心的能力」(現實扭曲力場)。

比爾一直都喜歡蘋果。(Bill always has a soft spot for Apple.)

沃爾特艾薩克森在《喬布斯傳》里寫道。

微軟向蘋果的資助包括:投資蘋果1.5億美元,只要無投票權的股份;以及開發Mac OS版本的Microsoft Office。他們的協議里包含了最重要的專利交叉共用5年的妥協。蓋茨清楚,沒有喬布斯就意味著整個電腦行業被IBM這樣的死板獃滯的大型國有壟斷企業限制住。後人對這次蓋茨投資蘋果的原因有很多猜測,比較公認的原因是蓋茨因為上文提到的反壟斷案背上了比較重的罵名,1997喬布斯重回蘋果向公眾介紹讓微軟做合作夥伴時,觀眾一看到投影對面的比爾蓋茨就是噓聲不斷,而當時直播時投影出來的蓋茨佔據了整個熒幕,像極了當時麥金塔廣告裡面《1984》的老大哥。從那時開始蓋茨開始把自己的精力轉向慈善事業。2000年1月成立了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Bill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而如今,蓋茨更多是以坐在書桌前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跟我們分享最近閱讀的心得和公益事業的進程。而我們對喬布斯的印象則停留在了2011年的10月5日。這兩個天才,分別用封閉與開放、直覺與理性定義了我們整個個人電腦世紀。

謹以此文祝人類最大的合作項目維基百科15歲生日快樂。

2016.1.15


推薦一個傳奇人物:孫立人。



雖然單純從智商的角度來看,這一位我心中的神人不一定有多麼厲害,但是我們看一下他的經歷(來自維基百科):


孫立人於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接受八年的留美預備訓 練。當時的清華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體育鍛煉,孫立人在校風熏陶下,熱衷於籃球、足球、排球、網球、手球、棒球等各項球類運動。


在眾多項目中孫立人最擅長的是籃球。1920年他任清華籃球隊隊長,率隊擊敗當時稱霸京津籃壇的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獲得華北大學聯賽冠軍。1921年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身高1米85的孫立人當時擔任球隊的主力後衛。當時籃球項目有菲律賓、中國、日本三國參加,東道主中國隊經過激戰,先以32-29擊敗日本,再以30-27擊敗菲律賓,獲得本屆運動會籃球冠軍,這是中國在國際大賽中第一次獲得的籃球冠軍。孫立人進清華後的第二個學期,在體育活動中受傷而住院治療,休學一年,終於治癒,故在清華九年,於1923年畢業。


同年赴美留學。因其在清華學校已習基礎工程多門,故直入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學,1925年取得學士學位畢業。期間曾為美國橋樑公司(American Bridge Company)受聘當設計繪圖師。1926年孫立人進入維吉尼亞軍校,接受嚴格之軍事教育,因其已有學士學位,故直入三年級習文史,1927年以文學士畢業,遊歷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


1928年孫立人回國,在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今國立政治大學),任中尉軍訓隊長。1930年入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任上校副總隊長。1932年調財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孫立人將軍指揮新三十八師,在遠征緬甸,協同盟軍抗擊日本的戰鬥中,屢克強敵,戰功卓著,其運用的戰術、顯示的戰力備受國內外各方肯定,有「東方隆美爾」之譽;而被打敗的日軍在緬甸戰後史料上,尊稱他為「中國軍神」。1945年5月,孫立人率新一軍返抵廣西南寧,準備反攻廣州。同月,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是中國唯一被邀請的高級軍官。8月15日,侵華日軍投降。9月7日,新一軍進入廣州,接受日軍第二十三軍投降,並建造新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嗣後,新一軍進行了休整和擴充,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

分割線---------------------------------------------------------------------------------------------------------------

跨越體育界,工程界,軍界,都能做到如此高度的人,在我眼中,非孫立人將軍莫屬。事實上,也正是他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告訴我「沒有不可能」。雖然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會有人說不可能,無論我們追求什麼夢想,都會有人提醒我們前方無窮的阻礙。但是只要是你自己的夢想,就應該努力去做,不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為自己的信念,就如孫將軍當年從橋樑公司進入軍校的那個選擇一樣。


我來說一個18歲的男生,從目前取得的成就來說,他擔的起「天才」這個詞,未來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現在下結論還太早,希望和大家一起持續關注。

這個男生名叫沈詩鈞,來自香港,今年18歲的他已經博士畢業,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助理教授...

他的傳奇,從小時候就開始了...

沈詩鈞原籍福建省,爸爸沈振雄是印尼華僑,媽媽是香港人。在很小的時候,這個人們口中的「神童」並沒有展現出很大的才能,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一般,全年級排名60多...

再後來,他父親發現他在數學方面有些天賦,於是著重激發他這方面的興趣。2007年,年僅9歲的他在英國高考A-Level中獲得了兩個A一個B的成績。



因此父親沈振雄希望年僅9歲的兒子直接入讀大學,但是牛津大學、香港大學等學校都要求三A的成績,最後沈詩鈞被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錄取,成為了香港最年輕的大學生...當時在香港成為一時轟動的事件。

進入大學的後的沈詩鈞生活十分規律,八點起床,九點睡覺,回家看兩三個小時的書,不看電視不打遊戲,每天都是如此...他唯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樂高...

學習方面,沈詩鈞和其他學生並沒有什麼不同,他每天和比自己大十歲的同學一起上課,成績也沒有落後,大學生涯中掛過一科,計算機

可是在社交方面,沈詩鈞不太擅長。而且其他大學生們喜歡的唱K,看電影,打麻將,他都不喜歡...而同齡的小孩子,基本都是小學生,也都跟他玩不到一起去...

感覺他的朋友只有數學,思考是他平時最常乾的事...

由於一心求學,沈詩鈞再次刷新了記錄。本應學習5年課程的他,2011年就獲得了雙碩士學位,比預想的要早了一年...

之後,13歲的沈詩鈞宣布以學者身份赴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並攻讀博士學位,我當年正讀博士,也有關注到這個消息,覺得自己弱爆了。。。


之後這幾年一直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


今年他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此時已經博士畢業,進入世界頂尖名校UCLA擔任助理教授,而此時他的同齡人,大多數才剛剛進入大學...


有很多人都稱他為「神童」,但是沈詩鈞並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他覺得這種稱叫法忽視了他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但是人們每次聽到他的故事,還是會給他扣上「神童」、「天才」的頭銜...


另外要說的是,不僅他是「天才」,他的哥哥沈怡謀也是「天才」,14歲時就被牛津大學錄取...

當時哥哥去牛津上學的時候,爸爸決定讓兄弟兩個人一起去英國讀書。所以弟弟沈詩鈞今天的成就,多少還是沾了他哥哥的光...

後來,哥哥沈怡謀直接讀博,17歲成為牛津最年輕的博士生,20歲就博士畢業了...

兩個孩子的發展速度如此跳躍,除了兩兄弟有天分之外,也離不開他們父親沈振雄的教育理念。許多人都會向他取經,想知道培養「神童」秘訣...

他們的父親說,要讓孩子遠離電視,看也只是看新聞,不打遊戲不上網,避免有添加劑的食物...

總之就是讓孩子們克服一切物質誘惑,從書中尋找快樂...

有許多人都質疑沈振雄的教育方法,認為孩子發展應該順其自然,急功近利的話,長大之後性格會存在缺陷。


但是沈振雄覺得,人們的教育觀念各不相同,既然孩子能更快更好地發展,做家長的為什麼要阻攔呢...

沈詩鈞本人很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雖然有人認為他童年錯過了許多,但是他覺得這就是他想要的。


「如果有第二次機會,我仍會走同一條路,我不後悔。」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不論自己選擇了哪一條路,只要確定這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在以後的日子裡自己可以過得開心,不會後悔就好


我的微信:英國報姐(ukuk520)

本文略有修改,發佈於:知乎專欄:一起看世界


作為一名程序員的話,應該會想到那個想不開就啃了蘋果的大帥哥吧

阿蘭·圖靈
這個名字無需介紹。


金正恩 大元帥

朝鮮勞動黨第一總書記、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無可匹敵的傑出司令官、偉大的繼承人、神槍手、優秀的卡車駕駛員、懂7國語言的卓越演講家……

背景也是智商的一部分。


###多圖殺貓###

獻給偉大的天才尼古拉·特斯拉!(鞠躬

還有我膜拜的超級學霸 辜鴻銘!(二鞠躬

以下皆為轉載,圖侵刪。

================
再補充一個人 辜鴻銘

辜鴻銘是中學西漸史上的先驅人物。辜鴻銘10歲時就隨他的義父——英人布朗踏上蘇格蘭的土地,被送到當地一所著名的中學,受嚴格的英國文學訓練。課餘時間,布朗就親自教辜鴻銘學習德文。布朗的教法略異於西方的常規,倒像是中國的私塾。他要求辜鴻銘隨他一起背誦歌德的長詩《浮士德》。布朗告訴辜鴻銘:「在西方有神人,卻極少有聖人。神人生而知之,聖人學而知之。西方只有哥德是文聖,毛奇是武聖。要想把德文學好,就必須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他總是比比劃劃地邊表演邊朗誦,要求辜鴻銘模仿他的動作背誦,始終說說笑笑,輕鬆有趣。辜鴻銘極想知道《浮士德》書里講的是什麼,但是布朗堅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講解。他說:「只求你背得熟,並不求你聽得懂。聽懂再背,心就亂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時我在講給你聽吧!」半年多的功夫辜鴻銘便稀里糊塗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來

第二年布朗才開始給辜鴻銘講解《浮士德》。他認為越是晚講,了解就越深,因為經典著作不同於一般著作,任何人也不能一聽就懂。這段時間辜鴻銘並沒有停頓對《浮士德》的記誦,已經可謂「倒背如流」了。

學完《浮士德》,辜鴻銘開始學莎士比亞的戲劇。布朗為辜鴻銘定下了半月學一部戲劇的計劃。八個月之後,見辜鴻銘記誦領會奇快,計劃又改為半月學三部。這樣大約不到一年,辜鴻銘已經把莎士比亞的37部戲劇都記熟了。

布朗認為辜鴻銘的英文和德文水平已經超過了一般大學畢業的文學士,將來足可適用自如了。但辜鴻銘只學了詩和戲劇,尚未正式涉及散文。布朗安排辜鴻銘讀卡萊爾的歷史名著《法國革命》。辜鴻銘這時用自學方式,自己慢慢讀慢慢背,遇有不懂得詞句再去請教別人。但只讀了三天,辜鴻銘就哭了起來。布朗吃驚地問:「怎麼了?」辜鴻銘回答說:「散文不如戲劇好背。」布朗又問辜鴻銘背誦的進度,發現他每天讀三頁,於是釋然:「你每天讀得太多了。背誦散文作品每天半頁到一頁就夠多了。背誦散文同樣是求熟不求快,快而不熟則等於沒學。」

辜鴻銘所在的中學課程本來是極繁重的,但由於各科在布朗身邊都提前打下基礎,整個學習的過程便變得毫不費力。學校的功課既然順利,沒事時辜鴻銘便接著記誦卡萊爾的《法國革命》。他越讀越有興趣,可是讀多了便無法背熟。若按布朗的要求慢慢來,又控制不了自己的好奇心。就這樣時快時慢地把卡萊爾的《法國革命》讀完了。後來辜鴻銘終於徵得義父的同意,可以隨便閱讀義父布朗家中的藏書了。有許多書,辜鴻銘並沒有打算背熟,但也在不經意間「過目成誦」了。

布朗對養子的寄望極高。他曾告訴辜鴻銘:「我若有你的聰明,甘願做一個學者,拯救人類;不做一個百萬富翁,只造福自己。讓我告訴你,現在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想侵略中國,但是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學者卻多想學習中國。我希望你能夠學通中西,就是為了教你擔起強化中國教化歐美的重任,能夠給人類指出一條光明的大道,讓人能過上真正是人的生活!」

依照布朗的計劃,辜鴻銘應該先在英國學文、史、哲學及社會學,然後再到德國學習科學。學成之後才可以回到中國修習常規文化。布朗當初確實沒有看錯,辜鴻銘十四歲時,學術造詣就已經非一般人所能比。他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時間,不僅初步完成了布朗擬定的家庭教學計劃,而且基本上修完了所在中學的各門主要課程。布朗不禁暗自為養子的聰明而感到驕傲。辜鴻銘在學校里初步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其他課程的成績也都很出色,已經可以申請畢業了。

大約在1872年春季,辜鴻銘十五歲正式入愛丁堡大學就讀。辜鴻銘在愛丁堡大學的主修科為英國文學,同時兼修拉丁文、希臘文、數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自然哲學、修辭學等科目。辜鴻銘在學習拉丁文、希臘文時又不知暗自哭了多少次。他立志讀遍愛丁堡大學圖書館所藏希臘、拉丁文的文、史、哲名著。剛開始時,讀多少頁便背誦多少頁,還沒覺得多麼困難;後來隨著閱讀量的逐漸增大,漸漸感到吃不消了。他要自己堅持,再堅持,一定要一路背誦下去。辜鴻銘晚年憶及此事時曾說:「說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條機器線,一拉開到頭。」到後來,不僅希臘、拉丁文、即如法、俄、意各國的語言、文學,辜鴻銘也能做到一學就會,觸類旁通。據說辜鴻銘回國後,除了本國語言外,尚能操九種文字與人交流,基礎主要是在愛丁堡大學讀書時打下的。

《論語?季氏》有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至於「困」字的意思,注為「有所不通」,錢穆先生解作「經歷困境」,辜鴻銘則自謂「吃不消」。他晚年曾對人說:「其實我讀書時主要的還是堅持『困而學之』的方法。久而久之不難掌握學習藝術,達到『不亦悅乎』的境地。旁人只看見我學習得多,學習得快,他們不知道我是用眼淚換來的!有些人認為記憶好壞是天生的,不錯,人的記憶確實有優劣之分,但是認為記憶力不能增加是錯誤的。人心愈用愈亮!」辜鴻銘憶起讀書時的往事,不禁感慨道:「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當時人們多認為辜鴻銘的博學在於他的天賦聰明,辜鴻銘自己是不承認的。
1877年4月,辜鴻銘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所有相關科目的考試,在英國文學方面的學位考試中又表現非凡,順利獨得了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學位。這一年辜鴻銘20歲。

辜鴻銘自萊比錫大學畢業後,又赴巴黎短期進修法文。布朗又為辜鴻銘聯絡入巴黎大學,意在讓他學一些法學和政治學。其實當時辜鴻銘只有22歲即已遍學科學、文學、哲學,並熟諳各國語言,造詣確非一般中國留學生可比。辜鴻銘以極快的速度讀完了巴黎大學整學期的講義和參考書,除偶而去學校上點感興趣的課以外,辜鴻銘都在家自己讀書,並每天抽一點時間教他的女房東學希臘文。從剛開始教他學希臘文字母那天起,辜鴻銘就教她背誦幾句《伊利亞特》。他的女房東笑著說:「你的教法真新鮮,沒聽說過。」於是,辜鴻銘就把布朗教自己背誦《浮士德》和莎翁戲劇的經過講給她聽。她說:「好,我就這樣學下去。」辜鴻銘說:「等你背熟一本,你就要背兩本,擋都擋不住。」

辜鴻銘的女房東常常拿著《伊利亞特》來到他的房間,把學過的詩句背給他聽,請求他的指點。辜鴻銘的教法果然有效,他的女房東在希臘文方面進展神速。許多客人見辜鴻銘教她學希臘文的方法與眾不同,都大為驚訝。

辜鴻銘後來曾對晚清直隸布政使凌福彭說:「學英文最好像英國人教孩子一樣的學,他們從小都學會背誦兒歌,稍大一點就教背詩、背聖經,像中國人教孩子背四書五經一樣。」從辜鴻銘教他的女房東學希臘文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背誦《伊利亞特》的要旨即在於創造了一種真實的誦讀感受,如在希臘國土受希臘純正的啟蒙教育一般。此法乍看強度大,難度亦大,其實則不然。若由字母而單詞,再簡單拼句,則學習者在心理上就生成學外國語言的隔閡情緒了。辜鴻銘還依此法教會了他的女房東簡易的拉丁文,也不過三兩個月的功夫而已。

辜鴻銘深厚的西方素養即得益於童年背誦《浮士德》、莎士比亞的經典。他後來在北京大學教英詩時,有學生向他請教掌握西文的妙法,他答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辜鴻銘曾說:「今人讀英文十年,開目僅能閱報,伸紙僅能修函,皆由幼年讀一貓一狗式之教科書,是以終其身只有小成。」他主張「中國私塾教授法,以開蒙未久,即讀四書五經,尤須背誦如流水也。」
辜鴻銘回國進文襄幕府之初,漢文水平還很低,張之洞得暇便親自教他,「讀論語,查字典」,他用那個時代許多人學習西方語言的方法——讀字典——來學中文。他把《康熙字典》作為初入中文的課本來讀,從前到後一字一字地啃,因此,他認識的漢字比一般的人還要多。他憑著對語言文字的特別稟賦,努力自修,學問大進。同時刻苦鑽研儒家經典,但有一件事,對他有很大刺激,促使他發憤讀中國典籍20年。據他自述,他入文襄幕府之初,恰逢張之洞壽辰,許多名流前來祝壽,大儒沈曾植也來了。張之洞對辜鴻銘說:「沈公是當代泰山北斗,名儒大儒,他的聰明學力無人能及」,要辜鴻銘向沈曾植學習。沈曾植確實是清末學識最淵博之人,他精通佛道律令、金石書畫、宋遼金史、西北輿地和南洋貿遷,王國維對他也頂禮膜拜,被公認為同光間的「碩學通儒」。張之洞介紹辜鴻銘與沈曾植見面後,辜鴻銘便向沈曾植高談闊論西學西法,但很久沈曾植卻一言不發。辜問沈為何不說話,沈曾植十分嚴肅地說:「你說的話我都懂;你要懂我的話,還須讀20年中國書。」這件事對辜鴻銘的刺激非常大,他立志從此讀20年中國書,自此,他「窮四書、五經之奧,兼涉群藉」。經過20年刻苦學習,他對中國文化終於融會貫通了。

恰好20年後,沈曾植又來為張之洞祝壽,辜鴻銘聽他大駕光臨,便令差役將張制軍藏書往前廳搬。隨後,便進入大廳,向沈曾植問好。沈曾植問辜鴻銘:「搬書作什麼?」 辜鴻銘回答說:「請教老前輩,哪一部書老前輩能背,我不能背;老前輩懂,我不懂?」沈曾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知道你能背能懂。我老了,快離開這個舞台了,你正走上這個舞台。今後中國文化這個重擔子,要挑在你的肩上。他人通中學不通西學;通西學不通中學。皆非其選也。」可見沈曾植對他期許之高。

在這20年中,他是如何吸收中國文化的呢?當初的情形極為尷尬。中國傳統的儒生很瞧不起他這個西裝革履習夷學的「假洋鬼子」。他說:「時欲從鄉黨士人求通經史而不得,士人不與之游,謂其習夷學也。先生始乃獨自奮志,諷誦詩書百家之言,雖不能盡解,亦得觀其大略,數年間於道亦無所不見。」

辜鴻銘將《大學》、《中庸》、《論語》翻譯為英文。他對比中西文化,認為中華文化同時具有博大、精深、純樸和靈敏四大特徵,是其它外文化不能比擬的,他說:「通過研究中國文明、中國的典籍和文學,所有的歐美人民都將大獲裨益。」


我就是進來看看有多少人選了特斯拉和達芬奇。
特斯拉的擺渡百科簡直是鋼鐵俠加萬磁王的即視感,這種人居然會死,不科學啊。麥克斯韋,愛迪生統統給跪!
Davinci活脫脫的一個文藝復興版的穿越明朝當王爺。反正只要畫在紙上的就算他會,管它是否符合原理。310的智商,我相信擺渡百科小編一定是用遊標卡尺量的,不然怎麼能這麼准!
我其實蠻喜歡這倆人的,但是實在是受不了那些過度的吹捧。

說到智商,牛頓,愛因斯坦這是必須要有的兩個人。
數學王子高斯被你們吃了嗎?
說點稍微偏一些的也只有維特根斯坦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
前者在大學期間就把寫西方哲學史的羅素辨的自嘆弗如,
後者在基本靠著自學的情況下把古今中外的很多數學定理自己證明了一遍。

拉馬努金具有那種看到結果就能對公式進行反向推斷的能力,大多數人還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然後嘗試去理解,在我看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是區分學霸跟天才的重要標準.。
什麼叫集大成,所有的定理你都已經爛熟於胸,用自己的方式構建了一整個體系才叫集大成。
無招勝有招。


傑出的女性數學家
諾特(數學家)
德國數學家,抽象代數的奠基人。生於1882年3月23日,死於1935年4月14日。
儘管受制於當時的社會風俗,但依然讓眾多男性自愧不足
主要成就
諾特的數學思想直接影響了30年代以後代數學乃至代數拓撲學、代數數論、代數幾何的發展。她的早期工作主要研究代數不變式及微分不變式。1920~1927年間她主要研究交換代數與「交換算術」。1916年後,她接觸R.戴德金等人的工作,開始由古典代數學向抽象代數學過渡。1921年寫出的《整環的理想理論》是交換代數發展的里程碑。建立了交換諾特環理論,證明了准素分解定理。1926年發表《代數數域及代數函數域的理想理論的抽象構造》,給戴德金環一個公理刻畫,指出素理想因子唯一分解定理充分必要條件。這兩篇文章包含抽象代數的精髓。
1927~1935年,諾特研究非交換代數與「非交換算術」。1927年起,她把表示理論、理想理論及模理論統一在所謂「超復系」即代數的基礎上。後又引進交叉積的概念並用來決定有限維伽羅瓦擴張的布饒爾群。最後導致代數的主定理的證明:代數數域上的中心可除代數是循環代數。
她證明了諾特定理,即每一種對稱性均對應於一個物理量的守恆定律,反之亦然。比如空間平移對稱對應於動量守恆定律,時間平移對稱對應於能量守恆定律,旋轉對稱對應於角動量守恆定律。


高斯,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和牛頓、阿基米德,被譽為有史以來的三大數學家,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他的數學研究幾乎遍及所有領域,在數論、代數學、非歐幾何、複變函數和微分幾何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還把數學應用於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磁學的研究,發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


美國的著名數學家貝爾,在他著的《數學工作者》一書里曾經這樣批評高斯:在高斯死後,人們才知道他早就預見一些十九世的數學,而且在1800年之前已經期待它們的出現。如果他能把他所知道的一些東西泄漏,很可能比當今數學還要先進半個世紀或更多的時間。阿貝爾和雅可比可以從高斯所停留的地方開始工作,而不是把他們最好的努力花在發現高斯早在他們出生時就知道的東西。而那些非歐幾何學的創造者,可以把他們的天才用到其他方面去。


蘇東坡,全才之人。寫得詩做得詞,一手好字還會畫畫寫散文,懂得育人為官之道,在建築、農業、宗教、飲食、醫藥、保健等方面也有深入研究。

詩———「蘇黃」————蘇軾、黃庭堅
詞———「蘇辛」————蘇軾、辛棄疾 (豪放派)
散文——「歐蘇」————蘇軾、歐陽修 (唐宋八大家)
書法——「蘇黃米蔡」——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學術——「蜀學」————蘇軾、「洛學」程頤、「關學」張載 ~


看到那麼多特斯拉,覺得非常地失望,話說從希臘時代算起,科學史,工程史上的天才那麼多,論貢獻,論才學,特斯拉能排的上號嗎?

下面貼一個真正的天才,他的貢獻影響了二十世紀數學界和工程界的發展。看了這麼多回答,居然沒有人提及他半個字。資料轉自豆瓣。作者伊藤清。請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以後,再回頭看看特斯拉之流,是不是覺得對特斯拉的極度吹捧特別的可笑?

Kolmogorov 的數學觀與業績

伊藤清

當我得知蘇聯偉大的數學家,84歲的 Andreyii Nikolaevich Kolmogorov 教授於1987年10月20日離開人世時,我感到像是失去了支柱那樣悲哀與孤寂。在我還是學生時(1937年)讀了他的名著《概率論的基本概念》之後,便立志鑽研概率論,並持續了50年之久。對於我來說,Kolmogorov 就是我的數學基礎。

我與 Kolmogorov 教授僅會過 3 次面。第一次是1962年國際數學家會議 (Stockholm) 時,開幕式前我在大廳里漫步。當聽見「Ito ? Kolmogorov.」的親切的招呼聲時,我又驚又喜。他用德語問到「你多大年齡?」我答道:「Seiben und vierzig.」他再問:「DreiBig?」(三十幾?)大概日本人都顯得年輕,我也許被看得年輕了10歲。又過了二三日,H. Cramer 教授(全瑞典的大學校長 (Chancelor),概率論、解析數論的專家)在家裡舉行了晚餐會,招待出席會議的大約10名有關概率方面的學者。Kolmogorov, J.L. Doob 與我都在其中。

第二次是1978年,在參加了國際數學家大會 (Helsinki) 之後,又出席了概率統計國際學術討論會 (Vilnius, Lihtuania, USSR),回國途中,路經莫斯科時,Kolmogorov 招待 Varadhan (NYU)、 Prokhorov(蘇聯科學院)和我在克里姆林宮旁的一座高雅的餐廳吃了午餐。當時已聽說 Kolomogorov 對高中的數學教育很熱心,招收了一些優秀的學生,親自開課教授。我便詢問了其內容,他舉例說:比如向學生展示簡單的向量場(速度場)的圖,並要求他們畫出積分曲線(軌);又如讓學生考慮具體的分枝過程的問題等等,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直觀能力。

第三次是在 Tbilisi (Georgia, USSR, 1983) 召開的日蘇概率統計學術討論會上。當時,僅管他的健康狀況不大好,仍然作了講演,並在宴會上努力創造活躍的氣氛。顯然年輕的一代是很崇敬他的。

Kolmogorov 在數學的幾乎所有領域中,都提出了獨創的思想,導入了嶄新的方法,他的業績是非常輝煌的。然而,我見到他時給我留下的印象卻是不修邊幅的溫厚的君子形象,這也許正是偉大數學家的形象吧。

Kolmogorov 的論文我自認為基本上都好好地讀過了,在撰寫本稿時,我又對他整個的研究成果做了一個直接或間接的調查。對其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得不嘆服。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限制,我僅向讀者談一些並不全面的自己的感受。

吉澤尚明(京都大學)、池田信行(大阪大學)二位教授及京都大學數理研圖書室的各位幫助我查找了資料,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Kolmogorov 簡歷

根據 B. V. Gnedenko 在 Kolmogorov 70 壽辰時的講演, Kolmogorov 於1903年誕生於俄羅斯的村鎮(現在為市)Tambov。父親是農學家,母親在生下 Kolmogorov 後不久便離開人世,他是被叔母等撫養長大的。1920年(17歲)進入莫斯科大學之前,他當過列車上的乘務員,業餘時間寫了關於牛頓力學定律的論文,論文的原稿未能保存下來,但我們可以想像他是多麼早熟的天才。那時,俄國革命(1917)已經爆發,我很想知道他當時所處的環境,很遺憾沒有有關的資料。

1920年進入莫斯科大學,最初對俄國的歷史感興趣,還調查了15~16世紀的諾布哥羅德的財產登記。以後參加了 V.V. Stepanov 的傅里葉級數(三角級數)討論班,並於1922年(19歲)寫出了關於傅里葉級數,解析集合的著名論文,震動了學術界。其後猶如天馬行空,連續發表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1925年莫斯科大學畢業,1931年當大學教授,1933年任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1937年成為蘇聯科學院院士。至1987年逝世止,對數學的研究教育作出了很多重大的貢獻。

Kolmogorov 的數學觀

了解 Kolmogorov 的數學觀的最好的資料,大概要屬蘇聯大百科辭典中他所執筆的「數學」部分吧。已經出了英文版,我讀了英文版,與原文(俄語)比較,英文版稍微縮略了一些,在這篇文章中,他先闡述了其數學觀,然後通述了自古至今的數學史,並且從他的數學觀出發,詳細描述了這個歷史的各個階段,它可以說是為數學家、科學家們所寫的數學史。我饒有興趣地一口氣讀完了全篇。要說明 Kolmogorov 的數學觀,不僅應當看這篇文章的開始部分,也應當參照佔該文大部分的數學史,但由於篇幅及時問的限制,我僅將文章的開始部分簡要介紹如下。

根據 Kolmogorov的觀點,數學是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科學。

(1)因此數學的研究對像是產生於現實中的。然而作為數學加以研究時,必須離開現實的素材(數學的抽象性)。

(2)但是,數學的抽象性並不意味著完全脫離於現實素材。需要用數學加以研究的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種類,應科學技術的要求,是不斷增加著的。因此上面定義的數學內容在不斷地得到豐富。

數學與諸科學:數學的應用是多種多樣的,從原理上講,數學方法的應用範圍是無邊際的,即物質的所有類型的運動都可以用數學加以研究。但是數學方法的作用與意義在不同情況下是不同的。用單一的模式來包羅現象的所有側面是不可能的。認識具體的東西(現象)的過程中總是具有下面兩個互相纏繞的傾向。

(1)僅將研究對象(現象)的形式分離出來,對這個形式作邏輯上的解析。

(2)弄清與已經確立的形式所不相符的「現象的方面」,向具有更多的可塑性,更能完整地包含「現象」的新的形式轉化。

如果在研究的過程中必須時刻考察現象的本質上新的側面,因而研究中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上面的(2)的話。這樣的現象的研究(如生物學、經濟學、人文科學等)中,數學方法就不是主要的。在這種時候,對現象的所有方面的辨證分析會由於數學形式反而變得含糊。

與此相反,如果用比較簡單的、穩定的某種形式便可以把握研究對象(現象),並且在這個形式的範圍內產生了在數學上需要加以特殊研究(特別是需要創造新的記號和計演算法)的困難而複雜的問題時,這種現象的研究(如物理學)則在數學方法的支配圈內。

做了這些一般性的論述後,首先詳細說明了行星運動完全是在數學方法的支配圈內,在這裡數學形式是對於有限質點系的牛頓的常微分方程。

從力學轉向物理學,數學方法的作用幾乎不減,但應用中的困難明顯增加。在物理學中,幾乎沒有不必使用高級數學技術(如偏微分方程理論、泛函分析)的領域。但是研究中出現的困難往往不在於數學理論的推導過程中,而在於「為運用數學所作的假設的選擇」和「由數學手段所得結果的解釋」中。

數學方法具有包含從考察的某個水平開始,向更高的、本質上新的水平轉移這樣一個過程的能力。這種例子在物理理論中是可以見到許多的:擴散現象便是一個古典的好例子。從擴散的宏觀理論(拋物型偏微分方程)向更高的微觀水平的理論(用獨立的隨機過程來描述溶液中粒子隨機運動的統計力學)轉移,從後者出發運用大數定律,可導出把握前者的微分方程, Kolmogorov 對此種情形作了更加詳細具體的說明。

同物理學相比,在生物學中數學更處於從屬地位。在經濟學和人文科學中的,這種情況就更加突出了,在生物學和杜會科學中數學方法的應用主要是以控制論的形式進行的。在這些學科中,數學的重要性以輔助科學──數理統計學的形式保留幾分,但在杜會現象的精確分析中,各個歷史階段中的本質性差異的側面是佔主導地位的,因而數學方法常常要靠邊站。

數學與技術、算術、初等幾何的原理,正像古代數學史所表明的那樣,是從日常生活的需要中產生的。其後的新的數學方法或思想也是受到天文學、力學、物理學等滿足實際需要的學科的影響而產生的,但是數學與技術(工程學)的直接聯繫至今常常是通過已有的數學理論在技術中的應用這樣一個形式來實現的。當然還須指出,根據技術上的要求而直接產生新數學的一般理論這種例子也是有的〔例如,最小二乘法(測地),操作數法(電氣工程)。作為概率論的新分支的資訊理論(通信工程),數理邏輯學的新分支,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數值解法等〕。

高度的數學理論使得計算器科學的方法急速地發展起來。而計算器科學在解決原子能利用,宇宙開發中的問題等大量的實際問題時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Kolmnogorov 在後面的數學史的敘述中也總是注重數學與其它諸學科的關聯,同時也高度評價了由於數學內部的要求而推動的純數學的發展。例如,在實際問題的應用這方面,古代希臘要落後於巴比倫,然而在數學的理論方面,希臘遠遠領先於巴比倫。他尤其讚頌了「存在無限多個素數」、「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另一邊之間不存在公約數」等偉大發現。按著他詳細說明了實際主義的巴比倫數學與理想主義的希臘數學是如何經過中世紀的阿拉伯數學,發展至歐洲的近代數學的過程,非常有趣。我從這個歷史中學到了許多史實。例如,我以前知道變換群這個概念是在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初,由 Lagrange(分析)、 Galois(方程式論)等有效地使用了的。但我還想知道現在大學裡講授的(抽象)群的定義到底是由誰給出的。根據 Kolmogorov 的數學史,這個定義是由 A. Cayley 在19世紀中葉所給出的。

總之,Kolmogorov 的數學觀是由他的數學上的獨創性,對於數學應用所抱有的激情及對於數學發展的歷史所具有的洞察。這幾個方面所組成的,難以用一言來概之。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總結,也許可以這樣說: Kolmogorov把數學看成為可以無限制地成長的「生物體」。

Kolmogorov 的數學業績

Kolmogorov 寫了上百篇論文,從中可以看出其特點是:「廣泛的研究領域」、「引入新觀點的獨創性」及「明快的敘述」,其研究領域包括實變函數論、數學基礎論、拓撲空間論、泛函分析、概率論、動態系統、統計力學、數理統計、資訊理論等多個分支。下面結合背景概述一下這些研究。

實變函數論

Kolmogorov 在莫斯科大學讀書時參加了 Stepanov 的傅里葉級數討論班,從那時(1921)開始,他對數學產生了與趣。當時,主要研究連續函數的微積分學正在向研究可測函數的實變函數論發展。這一新的數學領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Kolmogorov 於1922年(19歲)時,通過引入 集合演算,證明瞭包含「Borel 不可測解析集合的存在定理 (Suslin)」的新的定理。同年,他還成功地研究了「(形式上)傅里葉級數在幾乎所有點上(以後又研究了所有點上)發散的上的可積函數的構成」。這些結果作為論文分別發表在《Mat. Sbornik》,1925及《Fund. Math.》,1923 (Doklady, 1925)。關於傅里葉級數、直交函數的展開,他也寫了幾篇論文。他還嘗試了 Lebesgue 積分的推廣,涉及了 Denjoy 積分的研究。這些大體上是1930年以前的研究工作。

概率論基礎
Kolmogorov 在概率論力面的一大功績是用測度論的語言將概率論確立為現代數學的一個領域。以往對偶然事件、偶然量未加定義而使用。Kolmogorov 看出了概率與測度的同構型,在概率測度空間 (Ω,F,P) 上,分別將偶然事件定義為Ω的 F-可測子集,偶然事件的概率定義為這個子集的 P-測度,偶然量定義為Ω上的 F-可測函數,其平均值由積分定義。這樣,概率論的理論展開就變得明確而容易了。

如此將概率作為測度來把握的方法,對於特殊問題 E. Borel(上例),N. Wiener(布朗運動)已經做過嘗試。但用這個方法來對待所有問題的是 Kolmogorov 的《概率論的基本概念》。而 Kolmogorov 證明瞭在這種情況下有目的地構造出 P 的定理,這就是著名的 Kolmogorov 的擴張定理。

過去作為具體的測度一般僅考慮 Lebesgue-Stieltjes 測度和 Lie 群上的不變測度。由於 Kolmogorov 的測度論式的概率論,新型的概率測度及有關的新問題在對偶然現象的數學研究中不斷地產生了出來。

概率論

Kolmogorov 受到 A.Y.Khinchin 的影響, 1925年前後開始研究獨立隨機變數的級數的收斂問題及發散時的階數。按著研究了 Wiener 過程,在這些研究中,Kolmogorov 引入了幾個新的思想和方法,Kolmogorov 0-1 律、Kolmogorov 不等式,Khinchin-Kolmogorov 三級數定理,Kolmogorov 強大數律,Kolmogorov 判別法,Kolmogorov 譜(湍流)等是特別著名的。1939年他還將弱平穩過程的內插、外推問題歸結為傅里葉分析的問題而一舉解決。

Kolmogorov 還將動態系統分為決定論的(古典的)動態系統和概率論的動態系統(馬爾可夫過程),描述前者軌道的是常微分方程,而決定後者轉移概率的是拋物型偏微分方程,即 Kolmogorov 引入的向前方程序和向後方程式(〈關於概率論中的分析方法〉, Math. Ann. 1931)。在那以前,概率論(泛函分析)也開始得到應用,概率論的內容變得極其豐富起來。 50年代的馬爾可夫過程的顯著發展的源泉就是Kolmogorov 的這個研究。我從 Kolmogorov 的這篇論文的序言中的思想得到啟發,引入了表現馬爾可夫過程的軌道的隨機微分方程式。這也決定了我以後的研究的方向。Kolmogorov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對我來說可謂至寶。

數理統計

在日本很遺憾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之間的交流不太活躍,而 Kolmogorov 等蘇聯的概率論專家是非常重視二者的關係的。概率論是以概率空間為基礎的,在應用於現實問題的時候,需要考慮若干概率空間,然後決定哪個是最適合於實際問題的概率模式。這個決定可以說是數理統計學的一個目的。Kolmogorov 也寫了不少數理統計學的論文。在非參數檢驗法中用到的 Kolmogorov-Smirnov 定理是很有名的。

數學基礎論

Kolmogorov 從年輕時起,就對數學基礎論,特別是 Brouwer 的直觀主義(有限立場)有著濃厚的興趣(例如《Math. Zeit.》, 35 (1932), 58-65),關於演算法也作了研究。

拓樸空間論函數空間論

Kolmogorov 和 J.W. Alexander 共同開創了上同調理論,這是眾所周知的。Kolmogorov 還是同時具有拓撲結構和代數結構的空間理論(線性拓撲空間、拓撲環)研究的開創者之一。

他還研究了全有界的距離空間 E 的ε-網中最小可能的點數 當 時的性狀,作為 E 的特性量引入了ε-熵、ε-容量的概念。將其應用於E為連續函數空間的子空間的場合〔與 V. M. Tikhomirov 合著, Uspehi (1959)〕。這是泛函分析方面的嶄新的觀點。

動態系統

Kolmogorov 對於古典動態系統有著很深的知識,他寫過幾篇重要的論文(《Proc. ICM》, 1954, Amsterdam, 1, 315-333)。他還研究了一般的動態系統(單參數保測變換群?流),引入了「Kolmogorov 流」的概念。作為流的特性量,大家知道有譜型 (Hellinger-Hahn)。 Kolmogorov 又引入了熵這個新的特性量(《Dokl.》, 124 (1959), 754-755)。毫無疑問,這也為新的遍歷理論開闢了道路。

在其它方面,Kolmogorov 也作了許多有名的研究工作。例如 Hilbert 的第13問題的否定性解決(參看岩波《數學辭典》的 Hilbert 一項),隨機數表的考察(Sankhya, A25, 1963),關於資訊理論的研究等。

Kolmogorov 的數學教育觀

Kolmogorov 在莫斯科大學培養了許多數學家,其中不少人已成為國際上的著名學者,這一點廣為人知。他還熱心於高中的數學教育,自己親自寫講義,對數學教育所應有的姿態作了深刻的思考。Kolmogorov 60歲壽辰時(1963),P.S. Alexandrov 和 B.V. Gnedenko 作了題為「教育家 Kolmogoro」的講演。下面參考此文講述一下 Kolmogorov 的數學教育論。蘇聯的教育制度與日本稍有不同,為小學(7~10歲)、初中(11~14歲)、高中(15~17歲)、大學(18歲~20歲),在大學裡數學專業與物理專業在一個系(稱作數學物理系)里。高中相當於日本的高中2年級到大學1年級,大學相當於日本的大學2年級至碩士研究生。有些類似於日本的舊制高中和大學,大學畢業時要寫論文獲取學位,相當於日本的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給大學畢業後寫過許多創作論文的特別優秀的學者。

Kolmogorov 認為,有些家長和教師企圖從10歲~12歲左右的學生中挖掘有數學才能的孩子,這樣做會害了孩子,但是孩子到了14~16歲時,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對數學物理的興趣已很清楚地表現了出來,根據 Kolmogorov 在高中教授數學物理的經驗,大約有一半的學生認為數學物理對自己僅有很小的作用。對於這些學生應該安排簡單內容的課程。這樣,另一半的學生(並不一定他們都要搞數學物理專業)的數學教育就可以更有效地進行。

高中時將數學物理系、工程系、生物農醫系、杜會經濟系等各專業分開為好。各系的主要學科的教授時間可稍稍增加一點(如數學1小時、物理1小時等),即使這樣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各專業系的教育可以使學生增強目的意識,而不至於影響有寬度的一般教育。革命初期提出的「統一勞動學校」的口號,並不否定個人能力的開發與特殊訓練,而只是意味著廢除階級意識的學校,消除貧苦人面前的障礙。

數學需要特別的才能這一說法在很多情況下是過於誇張了。數學是特別難的科目這一印象可能是產生於笨拙的、極其教條的教學方法。如果有好的教師和好的教科書,正常的平均程度的人的能力足以消化高中數學,並進一步理解微積分的初步知識。

然而,高中生在選擇數學作為上大學的專業時,自然應測驗一下自己對數學的適應性。實際上,在理解(數學的)推論、解決問題、或作出新的發現上,其速度、容易程度和成功度是因人而異的。在數學專業教育中,應選擇在數學領域出成就的可能性大的青年人。

什麼是對於數學的適應性呢?Kolmogorov 總結為以下三點:

(1)演算法能力:即對於複雜式子作高明的變形,對於用標準方法解不了的方程式作巧妙的解決的能力(僅記住許多定理、公式是不行的)。

(2)幾何學直觀:對於抽象的東西,能夠在頭腦中像畫畫一樣描繪出來並加以思考。
(3)一步一步地作邏輯性推理的能力:例如能夠正確地應用數學歸納法。

僅有這些能力,而對研究題目不抱有強烈的興趣、不作持久不斷的研究活動的話,還是起不了什麼作用。

在大學的數學教育中,好的教師又是什麼樣的呢?

(i)講課高明。如用其它的科學領域的例子來吸引學生。

(ii)以清晰的解釋和寬廣的數學知識來吸引學生。

(iii)善於作個別指導。清楚每個學生的能力,在其能力範圍內安排學習內容,使學生增強自信心。

以上每一條都是有價值的,而理想的教師應屬(iii)類型的教師。

對於數學物理系的學生的數學教育,除了常規的課程, Kolmogorov 特彆強調了以下兩點:

(i)使學生能夠把泛函分析作為日常工具那樣運用自如。

(ii)重視 practical work。

我最初對這個意思不大明白,最近見到一位曾經在莫斯科大學接受過 Kolmogorov 的指導的先生,便詢問了一下,其意思可能是這樣的,例如對於微分方程式給出具體的係數和邊界條件(每個學生不同),然後讓學生考察方程式的解的性質。

學生在開始搞研究的時候,首先必須使其樹立起「自己能夠搞出點名堂」的自信心。因而在布置研究課題時,不但要考慮「這樣題目的重要性」,還應考慮「這個研究是否能提高學生的水平」,「是否在學生的能力範圍內,而且需要作最大程度的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

以上就是 Kolmogorov 的數學教育論的概略。Kolmogorov 不僅是偉大的數學家,也是偉大的教育家,也許說是偉大的思想家更合適。


說天才的話當然要數古今第一完人 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王守仁故居(20張)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爆發民變。山民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壓民變。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集三省兵力,鎮壓了信豐等地的起義。七月,王守仁念戰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軍政大權,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並會師於左溪。王守仁並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並攻破藍天鳳部。就是在這烽火連天的兩年里,他掌握了一樣神秘的工具——知行合一。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南昌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政治主張:
1.明賞罰: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
2.量情法: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
3.重綱紀: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

廣泛影響
參見陽明學
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曾為王陽明學說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陽明」。
由於明末的朱舜水遠渡日本,把陽明學傳到了日本,現在日本的水戶市,還存有朱舜水的雕像。
陽明學在日本,直接成為了日本在明治維新中,傳統思想抵制全盤西化的基礎,所以現在的日本,傳統保留得比中國好很多。
蔣介石在日本期間,看到電車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陽明的《傳習錄》,看一會,閉目沉思一會。他大為震驚,於是開始閱讀《傳習錄》,並崇拜王陽明。
這還只是一部分百度有更詳細的介紹


沒人講 俞大維 么?!
16歲進上海復旦中學,跳級畢業。18歲入復旦大學預科,跟王寵惠念名學(中國古代邏輯),隨薛仙祖念經濟學及德文。
19歲以第一名考上南洋公學(即交通大學)電機科。半年後因為肺病而休學,恰好他的表哥曾昭權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回國,便跟著表哥念微積分和做化學實驗。病癒後考進聖約翰大學三年級,隨校長Dr.Patt 念哲學。
1918年至哈佛大學讀哲學,3年拿到博士學位,12門課全是A,獲得 Sheldon Travel Grant (謝爾頓旅行獎學金)前往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繼續攻讀哲學及數學(數理邏輯)。隨 Dr. Riehl 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聽過愛因斯坦講「相對論」。
他讀書很快,過目不忘,很厚的一本書,兩三天就可讀完,並能摘取其中的精要。


推薦閱讀:

你會帶哪三本書穿越回到北宋熙寧二年?
假如世界歷史是一部劇,那麼哪些劇情是最為荒謬的?荒謬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TAG:調查類問題 | 智商 | 天才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