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貴族為何依靠井田制來獲取經濟積累,而非一開始就實行稅制?
井田制下,有公田私田之分。公田收成歸貴族,私田收成供庶民生活。但個人很好奇,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取消公田私田之分,讓庶民全部自行耕種,並對其收稅(即類似戰國田制改革後的狀態)?有人說是生產力的制約,但個人無法理解為何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就一定要公私田分制。
-------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縱橫經濟史,更多經濟歷史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考慮一個歷史問題,要把它當做歷史的問題。就是說一個史實的產生並不僅僅要考慮當時的社會,也要考慮過去的過去,考慮公私田制產生之前的社會歷史情況。我簡要說下。
- 在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人人平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產生私有制,然後產生了一批依附私有制之上的貴族。我們可以想像,這批懷著私有制的有權有勢的貴族,必然會想整個世界都歸他們所有,就是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是公田產生的原因。
- 但是你也知道有下句:「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什麼王不讓自己如同後代的皇帝一樣一統天下,成為真正的世界之主呢?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一、沒有能力獨自管理天下;無論是軍事能力、還是管理能力都不行,這裡的能力就是所謂的生產力。二、擁戴他的諸侯、輔佐他的大臣、表面服從心懷二心的地方權貴都有巨大的政治能量,王需要這些人維持社會的穩定,就需要他們代為管理天下,一層層統屬,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是互為表裡的,他們是同一管理體系的不同表現。
-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取消公田私田之分,讓庶民全部自行耕種,並對其收稅?你看了前兩條的話就知道,要做到取消公私田,就必須完全摧毀那些支持他的勢力,重新產生新的政治管理體制。如果王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兩個方式,要麼在起勢的時候就拋棄外來支持者,和所有人作對,並把他們全部幹掉,當上大王。要麼先依靠他們當上大王之後,然後盡殺支持者,然後實施新政。顯然生產力的水平限制他,他要起勢必須依靠貴族,他若依靠貴族起勢則又必須保證貴族的利益,而若拋棄貴族必然自取滅亡。你從夏商周的歷史也可以看到,任何一個明智的統治者,都不可能實施你所說的取消公私田的。
- 終於有人提到經濟原因了,不得不說經濟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也只要這些落後的經濟基礎才會有相適應的的體制。而我之所以不寫經濟原因主要在於水平有限,經濟原因不僅僅是所謂生產力不夠發達、落後這樣的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非常複雜。在此,我也期待更好的答案。
一.井田制不僅是為稅收而設置的,也是作為諸侯百官的俸祿等級單位,以及控制庶民的計算單位。
1.分田制祿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西周的經濟基礎是國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國有制上,周天子為了鞏固其統治,實行了分封制度,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給宗室和臣下,這既是西周奴隸制國家的政治統治形式,也是國家進行財政分配的主要形式。在這種經濟基礎和政治環境下,就產生了"分田制祿"制度,國家授給官吏的爵位共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職位除國君外,分為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國君按爵位分封給官吏一定的田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各十里。(理想化,百畝為一田,九田為一井,一井的面積即方一里;一百井是方十里,稱一成;一萬井是方百里,稱同)
2.作為控制庶民的計量單位
井田制與宗法制密切結合。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準買賣,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關係去繼承。耕種井田的農業庶民,奴隸和土地同屬於周王及各級貴族所有,終生不得離開土地,更不準轉業。人身依附關係控制很牢,以便鞏固統治。
二.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落後,井田制是處於庶民和奴隸集體耕作基礎上的。
我國古代個體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這是由於鐵犁牛耕的廣泛推廣,以及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 「千耦其耕」、「十千維耦」的集體耕作是因為生產力和生產工具落後,在鐵犁牛耕沒推廣之前,以石農具為主,青銅農具為輔,青銅比較珍貴難以普遍推廣。雖然那時也有鐵農具,但冶鐵業還沒發達到可以推廣使用。牛耕起源於商代,但牛主要還是作為祭祀品來用,沒有廣泛運用於農業生產。西周盛行耦耕,即兩人合力而耕,人力耕種自然比不上牛耕方便快捷。西周時奴隸價格大大低於牛馬,奴隸主既不樂意讓奴隸使用昂貴的青銅農具,也不願意用牛耕來代替人力耕田。
三.公私田分治與國野分治相統一
西周各級統治者把井田分為三類。
1.土地中最好的部分留給自己,稱為公田,驅使奴隸集體耕種;
2.把距離城市較近的郊區土地分給國人耕種,國人不擔負租稅,只承擔軍賦和兵役。國人,相當於以後的自耕農。
3.把距離城市較遠、土質瘠薄的壞田,分給住在野外的庶人。 庶人沒有任何權利,只有給統治者耕種井田和服雜役的義務。每年先要一同耕種公田,公田收成全歸封邑貴族所有,然後才准許去耕種私田來養活自己。野人,相當於以後的佃農。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徹法,即「九夫為井」,9乘以100=900,這900畝是私田,九夫共種100畝公田,剝削率為100/(900+100)=1/10,即什一之稅。後來國家所收的田租稅率一般為10%。
公田:「田裡不鬻」,指卿大夫以下的貴族所分得的土地,不經過王室或公室的特許,是不得隨意買賣和轉讓的。
私田:來源有兩部分,一是奴隸主貴族強迫農人和奴隸開墾公田外的荒地,增加分外的土地;一是王室賞賜一些未墾闢的荒地或山林。這些地不屬於公田,也不用交納貢稅,實際上為奴隸主貴族私人所有,就是個人的私有財產。
庶民自行耕種更不可能,因為連同土地,自身,一系列生產工具都是屬於奴隸主貴族本身所有。換我是貴族,我並不願意我的世襲領土給予他人共享,何況我還享有支配奴隸、庶民及一切生產資料的權利。生產力不足,前面說了西周時奴隸價格大大低於牛馬,奴隸主既不樂意讓奴隸使用昂貴的青銅農具,也不願意用牛耕來代替人力耕田。那時候是粗放型農業,不是精耕細作,土地的收成也沒多高。
看來讓樓主理解生產力的制約問題比較麻煩。我就舉一個例子吧。
一個國家之內,有三種人:貴族、自由民和奴隸。
當工具落後的時候,開墾的土地可能只有10個單位。
貴族霸佔了8個單位,強制奴隸為自己種田,自由民分到2個單位但也需要幫貴族種田。由於工具落後,每天幫貴族幹活之後,太陽都落山了,什麼也幹不了了。
後來,出現了鐵器和牛耕。原本10個人干一天才能做完的工作,現在只需要1個人干半天。那麼閑下來的人就可以做其他事情。什麼事情呢?私自開墾無主荒地。
就這樣,自由民成了自耕農,而私田收入全歸自己,這就極大地調動了積極性。
這時候,開墾的土地有100個單位了。但貴族只有8個了。其他的全不受控制。誰能控制其他的,誰就富國強兵了。
既能保證積極性,有可以有效控制這些土地的辦法就是把擁有土地最多的自耕農(地主)扶上統治者的寶座。經濟決定政治。
那麼一開始為什麼不實行封建社會(馬列語境下的)的賦稅體系呢?以上只是原因之一,即生產力不允許。貴族沒必要受自己的稅。
其二就是,一旦建立了封建社會的賦稅體系,就要允許土地買賣。但周王室建立的分封制之所以在春秋以前非常穩固,就是周天子壟斷了調撥、分配土地的權力。如果可以買賣土地,那麼肯定就有很多人不聽從周王室的號令。諸侯國之間私自靠金錢往來交換土地怎麼辦?分封制就會形同虛設。土地分配權就會被從周天子手裡轉換到有錢的貴族手裡。周王室的命脈之一就是井田制。這是制度保障。
從公田/私田變成抽稅是生產技術提高,管理複雜度增加的必然結果。關鍵在於土地擁有者的時間精力有限。
打個比方,小作坊的老闆可能從經營方向到門面衛生保持都一手操辦,但是當連鎖公司的董事長就只能把精力放到關鍵數據的變化上。
在生產力水平低的時候,商品交換等活動少,土地擁有者主要就是兩件事,一個是擴大自己的「公田」,一個是監督監督平民和奴隸在這些土地上把力氣使足。等到商業發展之後,財產的控制,管理,交換,定價都要比監督生產更重要,地主寧可在收穫的時候(每年一兩個月的時間)抽租抽稅,而不監督整個耕種周期(每年八九個月的時間)。同時,地租比出勞力更容易發揮農戶的比較優勢,也容易被接受。
後來亞歐都出現了「不在地地主」,這種時候如果還是公田私田分開,結果肯定是公田荒蕪。1.這跟賦稅制度本身的形態有關係。
對於原始公社社會和初期貴族國家而言,公產私產的概念並沒有產生,土地和依附於土地的人民既是一個貴族的私人財產,又是這個貴族領導的氏族社會本身。那麼對於一個小型的「朕即天下」體系而言,他們並不需要發明「稅」這種麻煩的東西,而讓人民直接為自己工作就可以了。就像你自己開你自己的車,你不用給你自己交使用費;但別人要借走你的車去開,你就會收租金。土地和人民屬於領主,他何苦自己收自己的稅?把錢左手換到右手還會產生磨損的損耗呢。這是領主的固有權力。而人民為領主工作也是他們的固有義務。
後世的勞役、徭役等國家強制人民進行的無償勞務服務都是這種上古社會制度的殘餘。
而當生產力發展,土地和人民都逐漸地不再依附於領主的人身,不再是領主的私產的時候,賦稅的形態才需要變更。
2.這和生產力水平有關係。
對於原始公社和早期貴族邦國而言,他們的土地很少,人民數量不多,而且因為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他們只能進行有大量勞動力參與的集體勞作。
上古的人們並沒有辦法像今天這樣,一家一戶一個老農就能照顧三五畝田地來養活一家人,他們並沒有曲轅犁、沒有耕牛、沒有播種耬車、沒有鐵質的鋤頭、沒有鐵鏟子、沒有鐵鐮刀、沒有……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我們能想像到的關於農業生產的一切工具。
操弄著木質和石質農具的上古農民們,只能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大型的勞動共同體,一起喊著號子,在高度組織化的情況下進行艱苦的耕耘。而組織這樣的農業共同體的人,就是貴族首領。所以上古貴族並不會養尊處優,他們需要觀測農時、相地辨種、排班製表、組織耕耘、指導技術、提供農具……一言以蔽之,就是勸課農桑。你以為那時候的勸課農桑是後世那樣動動嘴皮發布詔書就了事的玩意兒么?上古貴族勸課農桑可是身體力行、事必躬親的。
所以我們與其說他們是貴族不如說他們其實是「包工頭」。你見過包工頭跟農民工收稅的?
到了後世,生產力發達了,個體經營的小自耕農開始佔據主導地位,集體公社式的農業生產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這時候區分土地所有權、對私營土地主收稅才具有了社會結構上的可能,魯國才能開始初稅畝的改革。
3.這和井田制的實際運作有關係。
上面已經有人回答過了,先周時代的經濟生產具體如何組織,我們不知道。就連先周時代到底是不是井田制,我們都不知道。
但我們可以通過考古證據合理地還原的,就是我上面說過的類似公社的集體生產方式。直到鐵器的逐漸普及之前,我們可以推定小自耕農壓倒性地少,大部分人都屬於領主治下的集體農莊。那麼他們受限於生產力水平,大部分的時間都必然屬於「公田」;但人長著手腳,會自己滿地亂走,那麼他們有空閑的時候,隨便找塊荒地,自己種著玩玩,領主還能殺了他們?只是在生產力進步之前,私田的產出不可能滿足人們獨立謀生的需要,因此人們只能在完成公田勞作的同時,擠出時間在私田裡掙點外快。不過這種公私田的形制和規模都肯定和理論上的「井田制」大不一樣,畢竟所謂的井田制很可能只是一幫春秋戰國士人空想的三代之政而已。——這就是你問的「為何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就一定要公私田分制」,答案很簡單,因為生產力不足,那時的私田養不活人。
——————————————————分割線————————————————————
所以,不要以為是先人們蠢,所以不採用先進的社會制度。
對於歷史學來說,「制度」幾乎永遠是歷史潮流的果而不會是因,拋開生產力條件、社會結構、文化特質和歷史傳統等諸多因素來空談制度是歷史學裡最沒有意義的事情之一。我的回答將會與眾不同且招來非議。
因為春秋戰國之後,封建制度不存在了,井田制度因此消亡。
井田制度,是偉大的先民為了適應封建制度,和城堡生產生活方式,而產生的偉大土地制度。因為這些制度的貢獻和先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鬥,華夏得以在中原,關中,河北這些華夏的龍興之地站穩腳跟並且成為超級強勢的主體民族。
封建制度是一種擴張性極強的制度。天下選一個共主,然后土地逐級承包,你有功直接賜給你土地,人民榮譽,且能繼承,賞賜莫大於焉。
想像一下,假如故事發生在現在,你是王二狗。
你:大大,咱就這麼得到地球了?
大:對頭,我已經自封球長了。
你:可是大大,以後咋辦呀!中國人這麼點,才佔世界的五分之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大:年輕人姿勢水平還是有待提高呀!我準備封賞群臣。
你:大大怎麼安排的?
大:小強做美利堅公,麗麗做歐洲公,長者做南美公,
……援朝做澳洲候……洪磊做夏威夷子……華美人做加里曼丹男。
你:為什麼要封南美公?
大:因為南美雨林多。別提這些沒用的。
你:那我呢?
大:跟著華美人吧,做個納土大夫。
……
一個月後,你帶著五百人來到這個「荒蕪」的小島
……
你趕緊撥通電話
你:瑩瑩,門外一群人不穿衣服拿著長矛土槍在跳舞,什麼去情況?再不走我就把他們突突了!
瑩:食人族而已別大驚小怪的。
你:卧槽,怪不得莫名其妙少了三個認為,趕緊修個城堡先。
……
瑩瑩,農民不敢外出種地呀,怕被食人族吃掉。現在大片香蕉腐爛在地里,我都看著心疼,我實話跟你說,我到現在為止一直在吃從老家帶來的老本,農民不種地我也沒收穫,有點農民都快餓死了。今年我去你家,連香蕉干都帶不足量。
二狗你個傻?,你把地分為九塊,周圍的八塊收的香蕉歸農民,中間一塊的香蕉歸你。
你不用幹活,把我送給你的加特林帶著,哪個土著來搗亂,就把他突突了。
可是農民光干自己地里的活,不幹中間的怎麼辦?
首先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幫他們拚命,他們幫你幹活,不會有意見的,其次誰要偷奸耍滑的,就把他扔到城堡外面過夜,看他怎麼辦,其次你上次抓的土著的小媳婦不要都留給自己,看誰做事積極的,賞賜他一兩個。
瑩姐,懂了!
對前邊的回答比較失望。我覺得這是一個經濟學,尤其是制度經濟學問題。
但是樓主的問題非常難回答,首先,我們恐怕連什麼是井田制以及此後接替的其他經濟制度是什麼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其次,經濟學裡非常不重視對經濟史的總結和研究,而歷史學等其他學科又沒有經濟學的分析工具。
我本人對經濟史的知識也近乎為零,我試著談一些直覺性的認識,算是拋磚引玉。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不對當我白說),井田制和後來的租田制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前者是靠懲罰來推動農業生產,後者是靠獎勵來推動農業生產。在井田制下,需要耗費人力物力來強迫平民去耕種公田,而在租田制下,農民的剩餘和其努力程度是掛鉤的,產出越大,最後剩下的越多。
那麼問題就很清晰了:當監督的成本較低,而鼓勵的收益較低時,井田制就是有效率的;當監督的成本較高,而鼓勵的收益較高時,井田制就是沒有效率的。
接下來就可以看到生產力為什麼推動了制度變遷。
當生產力非常低的時候,每個人的付出了多少,收穫了多少都是可以清楚的測量的,因為每個人的生產力都沒有再提高的可能性,給定土地,給定人數,就有一個一一對應的產出,因此監督的成本較低,另外,由於優質的生產工具都掌握在政府手中,生產資料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勞動力相對不重要,勞動者的地位就非常低,再加上每個人生產力低,只有集體耕種才有效率,所以勞動者處於弱勢,也提高了監督的有效性;這時候假如採用一種和產出掛鉤的租金來激勵農民的話,是沒有效率的,因為農民的生產力非常低,或許自己養活自己都困難,怎麼會有剩餘,所以收取的租金佔到產出的大半,剩下的很少,起不到激勵的作用,不如直接去強迫他們耕種公田。另外,激勵是建立在產出和努力程度可以掛鉤的基礎上的,但是生產力是一個相對確定的數值,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激勵產生的唯一後果就是偷懶。可見這時候井田制是有效率的。
當生產力開始發展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由於鐵犁牛耕的推廣,生產資料不再稀缺,勞動力開始變得重要,勞動者的地位上升,談判的成本也大了起來,生產力的提高意味著給定給定人數,可以有不同的產出,因為人的能力被擴大了,尤其是人可以耕種的土地面積大大增加了,所以人在耕種完公田之後,有更多的剩餘能力去耕種私田,導致的結果是,雖然公田沒變,私田大大提高,而擴大公田的面積要提高監督成本,不擴大公田的面積就浪費了巨大的稅源,生產力的提高還意味著農民怠工更加不易發現,因為他們的生產能力不再那麼容易被確認,總之監督的成本大大提高;而給予激勵的收益卻大大提高了。因此這時候井田制就變得沒有效率的。
當然這只是我憑著粗陋的歷史知識隨便談了談,希望其他大牛來答這個問題。一開始沒想到
這確實是一個生產力的問題。
一開始實行不了稅制,是因為種田也是一種技能,而當時好多人還不具備這種技能,如何收稅?只有先設立公田,教大家種田。那麼公田所得上交,私田所得自己留著,非常合理。
「一井之內,主要者為公田。依理言之,正因助耕公田,始得享有其私田之收穫。」
「其時貴族特置農稷之官,頒歷明時,辨土壤,擇谷種,教稼恤農,巡野督耕。」
摘錄來自: 「民·錢穆 國史大綱.」
而後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大家都會種田了,卻還要去公田勞作,人們不情不願的,公田自然不招人待見。乾脆取消了公田,大家自己干自己的,「視其田畝之實收而抽收額定之比率。」都是自己的田,積極性又回來了,貴族的收入又有保障了。「於是乃廢去公田,履畝而稅。」更多的應該結合當時低下的生產力來進行考慮吧
這種教科書當時介紹的時候都有標準答案的。。。
你們也要問一波。。。作為全國唯一還在系統研究井田制的人,我就只糾錯。
半坡地區那時森林茂密,三角洲地區河流縱橫,沼澤密布,所謂的井田制實實難以存在?
早期的井田是正方形,後期的牛耕田是長方形。春秋戰國的重犁牛耕需要長方形土地,而原始的人力耕種的井田為了方便計算,是正方形的,開阡陌也不過就是改變了長的那一邊,寬的那一邊還是和井田一樣的長度
孟子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只能信一半。私田是人人均等的方塊田,沒有牛耕,所以不需要平原(建國時奴隸制的彝族都還有井田),但是肥力分上中下,士、大夫得到上地,並用奴隸代替自己耕種,並美曰其名為自己可以脫產抽身處理國家公務,上地一家耕種可以養活四家人(《禮記》:祿(奴)足以代其耕)。公田反而是各種邊角,路邊溝邊、河網、山腳的不規則雜地都是公田,產出用於公用的祭祀救濟戰車維護等,不信的同學自己去河南長葛扶溝一帶的平原農村走走看看
三年更換是為了公平,平均之下,最好的土地給功勞最大的士大夫
最後世襲的士大夫們越來越貪婪無能,就改成了長期霸佔好地,阻止新進人才發展
西周不是大奴隸制國家?
西周只是沒有大規模經濟農業奴隸,畢竟不如西亞商業大通道、埃及大糧倉、羅馬在地中海搞內海運輸。在一個地廣人稀的時代,有民兵戰爭就有戰俘奴隸,他們也是民兵也會種田,抓回來只做家務不是浪費。學究們討論的也只是有沒有大經濟奴隸制,被你們這些專業散播謠言的到處說成是沒有奴隸制
商之甲骨,周之金文,窮究之,並無井田之載?
甲骨文里有各種格子數的田,證明確實有類似井田制的分田分封法,具體見吳慧的《翰院探史》第一篇,網上就有
商無九格井田,而是四格田,八八六十四為一家族,刀耕火種一部分,餘下的休更
訓詁「井」字,象水井圍欄之形,亦並與田之陌阡,賦稅之徵無干?
祿字金文還是和水井關聯呢,部分乾旱地帶的井田中央會開挖水井(現在也是),這塊打水澆灌的好地是貴族的,他自己不耕種,讓奴隸耕種,西周后期缺乏勝仗沒有奴隸來源,就改為讓自由民幫著耕種。
國人野人類似羅馬公民和拉丁公民。武王伐紂後,野人也是參加並得了戰利品的,昭王南征,野人也是參加並一起死光了的。管仲治理下的齊國邊鄙野人是不當兵只被剝削。後期春秋的職業軍隊都是國人而不是邊鄙野人,戰國擴大到野人和外國人也可以參軍,反而早期西周的民兵是國人野人都有,這個和羅馬是一樣的。
為啥大公司不再是包工頭式經營?
井田好啊,好在文盲都能看明白分配比例。就西周那時代,田地到底應該納多少稅,我估計基層貴族們不會算。時代不同了,我們總是用現代人的觀點看古代人,實際上,那個時候商業不發達,錢是沒用的,周王想吃魚,不可能去市場上買,只能讓手下人去釣,想吃什麼只能讓手下人自己種,這種形式其實不能叫稅,但是廣義上看勞役也可以是稅。層層分封,層層繳稅是不現實的,每個諸侯有多少人口?諸侯自己說的你會信嗎?何況諸侯自己也未必知道確切的數字。要做到層層繳稅,就必須掌握每一個家庭的具體信息。但是如果你這信息都掌握了為什麼還要層層繳稅?戰國以後不就繞過貴族直接找農民了么
層層分包容易被怠工和捲款反水,先給錢後幹活的制度,人家不幹活時你沒辦法懲罰他,也就完蛋了
得到賞賜的一代會努力幹活,他的後代就認為那些是他們理所當然得到的,不會再感激周王。周厲王其實就是想收回一部分給貴族的土地讓王室能繼續發工資,結果被貴族聯合推翻了。
封建分封是國王先給錢貴族後幹活,民兵們也是貴族先給錢民兵後幹活,集權是收了沒武器人的稅後,僱傭戰士拿著國有武器打仗
西周名義上是全國土地歸周天子所有,實際上是分封給各級貴族分別佔有。
羅馬周圍也是有一大堆衛星殖民村寨的。
最早時,徭役等同兵役,後來兵農分離嚴重,徭役才漸漸沒有兵役色彩
人頭稅是部分取消徭役的產物,秦始皇隋煬帝拉全國參加徭役的弊端顯現後,就是改用人頭稅實現區域徭役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風險
國家大了後,徭役的路途成本太大,但是又不能不每年收取徭役,人頭稅和租庸調就是徭役替代品
明清生產力發展後,閑置勞動力越來越多,農業人口壓力越來越大,清朝就取消了徭役負擔,改為國家僱傭
私田的大量開墾,是一個長期的概念錯誤。周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荒地名義上都是公田,份地才是私田。奴隸主以國家名義佔據這些荒地,讓民眾和自家奴隸耕種,並中飽私囊。之後才撕破了臉,公開佔有這些土地,把天子冊封的鐵卷丹書變成了買賣用的地契。以後別用私田了,用私有田,雖然也容易弄混。
《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我的知乎文章
我的文章,西周井田制部分近百個證據環環相扣證明確實存在過井田制。至於那些學究氣的茴香豆的回字有幾種寫法的爭論,沒有意義,學馬列要學他的核心,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互動
關於漢頃,我前面的文章已經說了計算了很多次,這次再次計算一次
從東海郡《 集簿》 看漢代的畝制, 畝產與漢魏田租額
楊際平老師發明的方法很好,可惜他算錯了
根據楊際平老師發明的方法,東海郡面積大概是139388平方漢里。東海郡所在各國似乎大部分都是炎帝後代,按1紅黍里等於460米左右,則為294億8392萬800平方米
尹灣漢墓簡牘檔案
東海郡竹簡記載是51萬2092頃85畝,關鍵是頃到底是多大?東海郡平均每頃是57575.437平方米
我的結論是頃是商鞅變法的產物,就是240步*100步,關鍵是步是多少?既然按紅黍里,那麼也按紅黍尺、紅黍步,1紅黍周秦漢尺是0.231米~0.235米之間,今者六尺四寸為步,那麼1紅黍步就是1.4784~1.5米,步百為畝,則是147.84~150米,頃的長邊是240步就是354.816~360米,注意這是沒算田埂道路的,三百步加田埂道路為1里,就是460米左右。147.84*354.816=52455.997平方米,150*360=54000平方米,加上田耕道路,就和上面的差不多了,因為楊際平的139388平方漢里也是估算的
楊際平老師之所以算錯,是把頃當240步*240步,這很明顯不符合史書記載,也不符合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袹的實際過程。兩邊都擴大,勢必會要重新確定路網,那就不僅僅是分田了
井田制不僅有經濟上的原因,還有政治和軍事上的因素存在。
關鍵在於西周是一個基於分封制度的王朝,不能簡單按照大一統帝國的思維去理解。
(一)寓訓於政,軍事訓練思想與治國思想的交融性。
先秦時期,軍政不分,出將人相,這就使得兵家論兵不囿於兵,非兵家論政不止於政,治軍與治國密切相連、相互交融,也使得先秦軍事訓練思想與治國思想緊密交織在一起,具有鮮明的交融性。孔子提出「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即對普通百姓軍事訓練七年,就可以上戰場作戰了。古人在論述軍事訓練時,其對象並非僅僅局限于軍隊,而是常常擴展到全體民眾。
(二)寓訓於農,軍事訓練對農業經濟的依賴性。
古代中國以農立國,農業是社會發展繁榮的物質基礎。所有的軍事活動均以農業經濟為依託,軍事訓練也不例外。《六韜》提出要依託農事進行軍事訓練,農事中的生產技術、鄉里的行政組織、農業設施都可以成為平時訓練、戰時作戰的有力保障,「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錢草棘,其戰車騎也;夏褥田疇,其戰步兵也;秋劉禾薪,其糧食儲備也;冬實倉稟,其堅守也;田裡相伍,其約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長,其將帥也;里有周垣,不得相過,其隊分也;輸粟收當,其凜庫也;春秋治城郭,修溝渠,其塹壘也」。《管子》認為,「農事習則功戰巧矣」。軍事訓練還要遵循農業經濟的耕作規律,不違農時,「故春莞、夏苗、秋稱、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原始的農業生產生活方式限制了軍事制度的發展,天子、諸侯、大夫、士、國人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這不僅是政治上的分封,在軍事上也形成了類似封建制度,士大夫在地方除了作為地主宗族勢力的頭頭和行政官員外,同時也要在和平時期擔負民眾的軍事訓練,在戰時可以組建一支部隊上陣衝殺。
古人主張軍事訓練必須按照軍隊的建制,逐級施訓,分工教練,「兵之教令,分營居陳」,先由「伍長教其四人」,使其學會「離、合、聚、散」之法,熟悉「坐、作、進、退」之令,然後合之什長,「什長教成,合之卒長。卒長教成,合之伯長。伯長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將。裨將教成,合之大將」。訓練過程中,由各級長官擔任教練,分工負責,「習戰以成其節」。同時,採取培訓骨幹,逐級推廣的練兵方法,「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通過這種有分有合、由點到面的反覆演練,才能組成三軍,開赴戰場。
所以,井田制可能不單純是一個田畝制度,但是一種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結合的基層行政組織。
因為當時農業生產的技術不成熟,一家一戶單獨操作的效率差。必須由貴族或貴族門下的「專業人士」帶領,協助才能帶來較高生產率時代。
由於當時金屬質量差,價格高,種地的犁等工具很容易損壞,操作難度遠高於後世,估計耕牛由於馴化的時間短也不太聽話。駕馭這些東西需要專業化的人才,因此貴族養幾個「田把式」指導大家種地,是一個最優的選擇。
同時,當時的需求小,社會分工差,銅匠、鐵匠鋪這種專業機構也只有貴族才能開的起,既打刀劍也打農具,如果你讓老百姓自己去種地,他估計工具都沒地方買去。
如果讓你穿越回去,你會看到貴族在管理種子,農具,牲畜。貴族養活的奴隸在從事開渠挖溝等比較體系化的工程。
既然生產是集體化或半集體化的,自然沒有必要再稿收稅這樣麻煩的事情,井田制這樣的模式自然就是合理的選擇。
舉個現代的例說子。80年代微機剛出來的時候,非常嬌貴而且沒有圖形操作界面,連打字、排版這樣現在看來簡單的操作也需要專門培訓的人員才能掌握,所以當時最佳的選擇就是你寫好以後讓專門的打字員去打字排版,幾個打字社再養一個技術人員維護系統。而30年後的今天,我們最佳的選擇自然是自己打字,自己排版。
拜讀前幾個答案,覺得諸君受中學史政課本荼毒深矣。我總是善意地揣測,我們的普遍的史觀教學在大綱的要求內設計得如許膚淺,是提學者有意為之,是為了引起學子們自發的深思與探求,然似繆矣。
就井田事,試陳我見。
討論此問題前,須知以下幾點。 一,史必信,而商周幾無信史可考。其可考者,商之甲骨,周之金文,窮究之,並無井田之載。訓詁「井」字,象水井圍欄之形,亦並與田之陌阡,賦稅之徵無干。此無爭之論,度娘可知。
二,所謂井田之制,初見於《孟子·滕文公上》,為議論「夫仁政必自經界始」而發。虛引一事譬說一理,《孟子》之長也。《滕文公上》所載更乃諫議之語,凡有諫者,必名正而言順,故有井田之謂,此事必不可考者明矣。(井田之考,前輩老先生范文瀾等多有論及,此不贅述,百度百科「井田」一條已有歸納,備查。)再次感謝度娘!下面說正事兒,回答題主的問題。
先回到歷史現場,看看有周一代生產關係的制度安排。(有周一代,最多算是半信史,故所言之處難免推論,聲明。)周是典型的封建制度,諸候封邦建國,此封建之謂也。初時,自周王而至諸候卿大夫,無田不籍。不籍之田,不與耦耜。這樣的制度安排是為了通過耕地籍冊制度量力而作,統籌安排,以保證有限的勞動力與勞動工具能夠滿足生產的需要。生產力積累到春秋末期,此種安排已反制生產,各諸候國應時改制,諸子百家議論紛紛,所謂井田制,一端而已。從孟子等人的設想來看,井田制既可以滿足「封建領主擴大耕地規模以聚斂強國」的願望,又能夠「儘可能不讓老百姓變成領主的家奴」,而這種平衡,正是儒家所謂的中庸仁政。
可是不行啊同志!這種設計配合不了生產的進步與人類的野心。於是又有一些人這麼勸封建領主:「主公您可千萬別忍著,從今以後您就一人兒說了算,跟誰也用不著商量,看哪塊兒地兒好您就發兵占嘍,有更多的地您就有更多的民就能養更多的兵,就能再有更多的地,直到掃清宇宙!」有的王比較衝動,聽了,然後,牛逼了,再然後,各種曇花一現,各種掛。春秋五霸,大抵如此。春秋無義戰,是之謂也。
直到土鱉的秦國遇到苦逼的商鞅。頭回見面,還是那一套。可秦公沒上當:「變法?我變你一臉,那麼多中原大神都讓你們給玩兒死了,內地混不下去了,又跑俺們這兒來矇事,寡人能聽你的?姥姥!」沒辦法,灰頭土臉出來了。憋了好幾天,再見秦公,直接出大招—開阡陌!!!什麼意思?不再限制耕地開墾,新開新占之地論功頒賞。王田?籍田?最終廢除了,為啥?一,原始的農莊勞作已完成歷史使命。二,戶籍與賦稅制度應運而生。
總結:
一,與其討論井田,不如聊聊景甜,因為真有那麼景甜。
二,西周時沒那麼多人口傢伙事兒,就得控制耕地規模,先把貴人們的地種出來,優先保障他們的生活。這就是所謂井田制設想的淵源。
三,通過積累,人們漸漸有了撒歡兒禍害大自然的條件,這才逐漸有了各種程度各種形式的以更大規模分配為基礎的生產關係安排。擴大分配,這包括生產資料和產品的分配都是由生產力決定的並最終為生產力進步服務的。
—————據說這叫分割線?————
人總在設想制度,討論制度,因此也就認為可以自由選擇制度並以此改變現狀。當你這麼想的時候,歷史笑了。
.
井田制與政治制度無關
¨¨¨¨¨¨¨¨¨¨¨¨¨¨¨¨¨¨¨¨¨¨¨¨¨¨¨¨¨¨¨¨¨
「井田」一詞 ,最早見於《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
井田制度:
夏代曾實行過井田制。 商、周兩代的井田制因夏而來。井田制在長期實行過程中,從內容到形式均有發展和變化。井田制大致可分為八家為井而有公田與九夫為井而無公田兩個系統。記其八家為井而有公田者,如《孟子·滕文公上》 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記其九夫為井而無公田者,如《周禮·地官·小司徒 》載 :「 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當時的賦役制度為貢、助 、徹。皆為服勞役於公田,其收入全部為領主所有,而其私畝收入全部為個人所有是一種「勞役租稅」。
漢人對「井田制」的理解,皆是誤解。「井田制」不是政治制度,而是周人農耕文明的形制,即「墾田必掘井」。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
截至2013年10月25日,全省受旱面積1604萬畝,因旱飲水困難群眾約為13.57萬人,主要分布在鄭州、洛陽、焦作、三門峽、濟源、許昌等市。在各級各部門的積極努力下,目前全省澆灌面積為4930萬畝次,投入抗旱資金已達7.42億元。
我省今年遭遇春夏秋三季連旱,麥播期旱情嚴重。全省水利系統緊密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力服務抗旱減災。截至10月25日,全省抗旱澆地已近5000萬畝次。
在周代,旱澆地主要依靠井水。
.
.
華夏中原,旱澆地是主要農業型制
¨¨¨¨¨¨¨¨¨¨¨¨¨¨¨¨¨¨¨¨¨¨¨¨¨¨¨¨¨¨¨¨¨¨¨¨¨¨¨¨¨¨¨¨¨¨¨¨¨¨¨
240.《周公與成王簡書·甫田》 歷史·文化
『引言』此簡為.「周公教成王十一簡」之末,亦作於成王四年至五年之間。
此簡書經成王室大司樂譜曲後,題為《甫田》之樂歌。其歌詞原文與參
考譯文如下:
百畝王田 秋収十千 庫取陳糧 供食農人
自古豐年 春勤南畝 耕耘播種 黍稷離離 諮詢農事 請教老士
祭祀禮明 犧牲以羊 社祭八方 良田永長
農夫歡慶 琴瑟擊鼓 以娛田祖 以祈甘雨 以潤我稷黍 以養我士女
王孫必來 攜其婦子 送飯南畝 田官歡喜
推開左右 品嘗香否 禾易長畝 善理豐有 王孫莫怒 農夫聰敏
王孫莊稼 載滿車梁 王孫富裕 糧積如嶺
糧滿千座倉 糧屯萬木箱 黍稷稻梁 農夫喜慶 謝祖賜福 萬壽無疆
【札記】 甫田,父田、王田。王孫,指文王之孫成王姬靜。農夫,周代王公農耕時稱農夫、
農人;征戰時稱武夫、武人。「太師教成王十一簡」至此完畢,為什麼說「太師十一簡」作於成
王四年呢?因為前三年太師浴血東征去了,而成王五年太師又得去營建成周了,成周建成
了成王就得親自主政了。當然,太師教成王的主要課程並非如此,主課是為小成王逐句講
解《文王·周易》。也就是說周公的《易象》成書於成王四年,即公元前1039年。
沒有《周公·易象》,《文王·周易》就會成為有字天書,匪夷所思的是,有了《周公·易象》,
二千多年來易學家們還是讀不懂《周易》。
下面將進入「太保教成王之簡」。
241.《召康太保與成王簡書》
『引言』 此簡書經成王室大司樂譜曲後,題名為《大田》之樂歌。其歌詞參考譯文節選
如下:
烏雲延延 興雨即即 先雨公田 後及其私
【注】 大田,太田矣,公田也;水田,望天田也。農夫中有「望水」之人,多為老者,專
門負責在下雨前整理溝渠,把雨水先引入公田,水滿後再引入私田。
直到我當農夫時,中國農民交公糧而不交稅。
(一己之見·僅供笑閱)
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還是西周王室的力量不夠。當時天下的形勢是,商軍隊的主力雖然在東方,但是商無論從國力還是軍力,都要比周來的強大得多。當時據記載天下諸侯八百有餘,實際上還不止這個數。這些諸侯國大多臣服在商統治之下,這些諸侯國在地方上都是一方豪強,有的諸侯國甚至比周還來得強勢。為了奪取天下,周王對這些國家只能通過聯姻、分封的方式許以利好,進行拉攏。而對於不合作的諸侯國進行消滅之後,再派得力的大臣和王室子弟進行統治。至於為什麼要允許王室子弟和大臣建立諸侯國,實際上這也是周王室的無奈之舉,原因還是周王室的力量不夠。周王室掌握的軍隊沒辦法蕩平所有的諸侯國,給派駐到地方的王室子弟和大臣的權力和資源太小的話又架不住其他諸侯國的反噬,只能給這些人以巨大的權力,讓他們能夠在地方上放開手腳發展。至於以後的發展,主要是因為諸侯國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超出了周王室的掌控,再加上周王室本身的故步自封和內鬥,使得局面發展脫離了周王室的控制,進而導致權力被架空,最終演變成禮崩樂壞的局面。
井田制是否真正存在還有爭議,不過肯定不是孟子講的那種,九塊田,中間一塊給公家種。我提一種西周田制的說法,生產的單位不是個人,而是整個氏族,氏族內的生產由氏族內部決定,王,諸侯只是向這些氏族要財富。
至於為什麼不能像戰國一樣收稅。要收稅找農民吧,那麼多農民你怎麼可能都認識?
誰家開了塊田,誰家死了口人你怎麼知道?如果我搬家了你找誰要錢去?這就需要文字記錄,需要保甲制度,每個人登記入籍,姓名,年齡,住址都記清楚,禁止搬家,互相監督告發!
要做到這一點,你的書寫技術要達標吧,這麼多信息總不能刻在青銅器上吧,總不能刻在甲骨上吧。
西周的分封制下,貴族是層層分封的,到最下層一個小貴族(或者說氏族的領袖)手下的農民數量就很少了,不用文字也還是應付的過來的,大一點的貴族只要盯住那些小貴族就可以,根本不用管農民的問題,至於國王只要諸侯弄得清楚就可以了。
最後,西周的農業應該是集體耕作的,因為研究表明,獨立的農戶耕耘一塊土地,必須要以鐵質農具誕生為前提。而鐵制工具產生於戰國時代,西周不可能實現一家一戶的小私有耕作方式井田轉稅制的基本面是土地分封制轉向了郡縣制,前者通俗的講就是封建社會,王靠土地分配給兄弟臣子來實現權力控制,比如分封文王以魯,管理上來說,井田作為私有田的經營確實算是個不錯的管理手段;後者通俗的講就是君主專制社會,耕地理論上都是屬於政權管理的,說是屬於皇帝也可以,但不確切,因為山林海洋等才是皇帝的。皇帝把土地分配給普通人民,然後雇一幫人管理他們。此時收稅當然就更方便了。隨著稅制的進一步成熟,土地稅演變成為人頭稅。
井田制的瓦解原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裡說一條以往不怎麼受注意的因素:
西周時所謂的「庶民」很多是屬於被征服的各民族或是商代遺民,也就是當時所謂的""野人「
春秋時代』『國人』『和』『野人』『之間一直衝突不斷,有些國都外數十里地的地方就是野人的聚落,在西周統治下的野人也是時叛時降,所以當時的』『國人""非常類似古代希臘的公民,他們不承擔稅賦,但需要自備武器參加戰爭。而野人則是純粹的被壓迫對象,他們的唯一任務就是勞作以供養國人,正所謂」無野人莫養君子「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規模擴大,各國開始徵召野人進入軍隊,帶來的效應就是國野之間的區別逐漸消失,而且隨著野人地位的上升,給他們授予土地才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