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聰明的病人高效率地看病?
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今天,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自己的權利在不損害他人利益以及不違反所謂政策的情況下最大效率地去醫院看病?
作為一個在省級大型三甲醫院實習,目前在某部屬大型三甲醫院讀研和讀博的小醫生,經常壓抑著內心一萬字狂奔的草泥馬來接待各種讓人崩潰的病人(韓雪是什麼鬼?)。。。今天非要怒自答這個問題,教教大家怎麼追高效率地看病並且維護一個和諧的醫患關係!!!!【第一次大篇幅回答好緊臟!!!】
+++++++++++++++++++++++++草泥馬的分割線+++++++++++++++++++++++++++++++++
一,門診篇
門診這個地方,就是一個醫院的門面,也就是說,醫院最厲害的專家教授們都在這裡了,那麼問題來了。
1.是不是都要看最貴最老的專家?
答:錯。 如果你只是一些普通的常見病,其實主治醫師水平完全綽綽有餘了,如果是疑難雜症,那一定要看老專家和老教授,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情況,在能儘快就醫的前提下,選擇最快能見到醫生的那種(排隊最少)最合適。
2.去看門診前要做什麼準備?
答:如果是第一次看病,請先系統的回顧一下自己疾病癥狀的起始時間,可能誘因,加重緩解因素,家族中是否有相似癥狀,等等相關的東西。如果是複診,請攜帶好之前所有相關的病歷,檢查結果,相關測量數據(如糖尿病的血糖監測/高血壓的血壓監測情況)。
3.為什麼排了幾個小時隊醫生幾分鐘就打發我了?!
答:經驗豐富的醫生,通過一個癥狀心裡馬上就能想到相關的疾病可能,然後會進一步詢問相關情況來排除和懷疑,不確定的東西,肯定會要求你做檢查,確定的東西,不會多問一句(畢竟一天看幾十上百個病人,人整個是崩潰的)。幾分鐘能解決的問題,絕對不是脫到十幾分鐘,這裡,請相信每個醫生在結束看病的時候都是至少能自己確定沒有遺漏了(至少我見到的所有醫生都可以這麼說)。
二,住院篇
1.住院期間我的事情由誰負責?
答:大醫院施行三級查房制度,也就是你的病情會由醫師,主治醫師,教授至少3個人過問。那麼誰最了解情況?答案是你的管床醫師,也就是最開始詢問你病情的醫師。當然,主治醫師也比較清楚,但是找管床醫師是效率最高的,如果是重大決定,一般都是由主治醫師來和你交流。
2.家屬什麼時候向誰詢問病情和治療方案最靠譜?
答:在我看來,有兩個時段,第一,早查房,這個時候至少是管床醫生和主治醫師都在,雖然時間不多,但是基本可以問清楚。第二,自己的管床醫生上晚班的晚上,晚上事情相對少,可以坐下來詳細和醫生了解情況。其他的時候,醫生們基本都忙成狗,你去找他們一般是沒有耐心細緻的態度和特別和藹的口氣的(忙的時候被打擾難道不是特別煩么= =)。
3.住院期間的檢查/用藥是否都合理?是否都一定要執行?
答:這個問題比較微妙,如果你或者你的家屬中沒有從事醫療行業的,建議你還是完全聽從醫生的建議執行,最最最不能有的心態是【xxx也是這個病!他就沒有吃AAA葯,他就沒有做bbb檢查,一樣好好的啊!】我的天。。。每個人病情不一樣,對藥物敏感性不一樣,怎麼能比!!!每個人病情不一樣,對藥物敏感性不一樣,怎麼能比!!!每個人病情不一樣,對藥物敏感性不一樣,怎麼能比!!!每個人病情不一樣,對藥物敏感性不一樣,怎麼能比!!!【重要的事要說一萬遍】。當然,如果你家裡人有業內人士,對治療方案有看法,可以先跟醫生溝通,告訴醫生你是同行,問為什麼要這樣,醫生一般都會跟你講原因(前提是你聽的懂),然後你再自己考慮要不要執行。
4.為什麼住院的時候人好好的現在越治越差?!
答:這種觀點簡直是每個醫生都想要揍人的觀點。。。對於這件事情我的理解是:首先,病情是在發展的,情況變差,可能只是病情的發展,不治會差得更快。其次,在診斷不清楚的情況下,最初的治療方案不起效也是正常的。再次,每個人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效果也因人而異!!!每個人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效果也因人而異!!!每個人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效果也因人而異!!!每個人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效果也因人而異!!!【重要的事要說一萬遍】最後,並不是所有的病都能進醫院就萬事大吉,所以,請在入院初期就跟醫生溝通好可能的後續預後情況,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如實相告,不排除會有稍稍誇大的情況,但這也是因為很多情況並不可預料。
5.怎麼每天治療費這麼貴!?你們醫生太黑了吧!?
答:對於這件事情,請相信:只要你一開始就跟醫生說清楚自己的經濟狀況,醫生肯定會給予一個性價比相對較高的方案,如果你仍然覺得費用較高,那只有兩個原因:要麼是因為大醫院本身收費就貴一些,要便宜可以去下級醫院,要麼的因為病情就是需要這麼多費用。真正因為一己私利而濫用藥的醫生,我基本沒見過!!!真正因為一己私利而濫用藥的醫生,我基本沒見過!!!真正因為一己私利而濫用藥的醫生,我基本沒見過!!!真正因為一己私利而濫用藥的醫生,我基本沒見過!!!真正因為一己私利而濫用藥的醫生,我基本沒見過!!!【重要的事要說一萬遍】你們不知道醫保政策到底有多變態!!!!!!!!!!
6.為什麼我的病都還沒有好醫生就要我出院!?
答:醫生要你出院而你覺得病沒有好,一般只有3個原因:a.病控制住了,回家調養就能慢慢好。b.繼續住院有院內感染(非常麻煩和難處理的情況)的風險比回家治療病情惡化的風險大。c.這個病繼續治下去也沒什麼好辦法了,只能人財兩空。這個沒什麼說的,請相信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職業操守。
7.醫保是什麼鬼?我怎麼使用醫保?
答: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情況很多,建議直接諮詢各個醫院的醫保科。
8.如何看待住院病人突然死亡?
答:大多數情況下,死亡風險是可以預估的,但是毫無預兆突發死亡也是存在的。那麼這個責任究竟在誰?站在醫生和潛在患者的角度,我建議的做法是:1.第一時間詢問主治醫師的說法,如果能接受,遂問題解決。2.如果不能接受,請申請封存病歷,可以到醫務科投訴或者請第三方司法機關介入調查,如果真的為醫療事故,院方的責任是不可推卸也不可逃避的。【現在我國的情況就是司法機關基本都是照顧患方的利益。。。講真】提醒各位,吵鬧打砸甚至人身攻擊,這種做法是最噁心的,噁心了自己也噁心了這個世界。
9.為什麼醫生總是對我不耐煩態度不好?!
答:人無完人,醫生每天的工作都特別忙,然後也有很多自己的雜事/私事,心情肯定有時候是不好的,但是,著確實不是對患者態度不好的借口。那麼,站在醫生的角度,我給各位的建議是:請在醫生相對不忙的時候,盡量簡潔直接地將問題問完,盡量做到不要重複問,不要展開問太多,就事論事,實在還有不懂,可以在保持基本禮貌的前提下進一步詢問。【啟示最聰明的患者每天對醫生都是笑臉相迎,謝謝辛苦不離口,這樣即使再忙的醫生也不好意思對你態度差了,不要覺得花錢住院就要買到好態度,醫療行業真的不是服務業第三產業,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
三,急診篇
1.什麼情況適合看急診?
答:危及生命的情況,門診關門的時候突發的病情變化,實在難以忍受的不適。急診是為緊急情況開放的綠色通道,治療措施相對較少,工作壓力非常大,說是打仗一點都不為過(我一個急診診室午夜班一般要看30個病人。。。)。如果不是上述情況,盡量不要看急診,把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其他情況請看門診。
2.我痛得厲害能不能插隊?
答:我們的經驗是,除了心梗病人,能痛得哇哇叫的病人一般情況不會特別嚴重,真正嚴重的,已經發不出聲音了。如果你真的情況特別嚴重你覺得,你可以先諮詢導診台護士或者搶救室醫務人員,如果情況適合,會有人給你安排優先的,但是強行吵鬧要優先,沒有半點好處,反而會延誤治療。
3.是不是看了急診就解決問題了?
答:不是。急診只是為了篩查危急重症,並不能夠完全對你的病情做出完全的判斷,尤其是慢性病,因為急診醫生畢竟不是專科醫生,專病專治,有時候需要白天進一步看門診。
4.為什麼排了那麼久隊只看幾分鐘?!
答:參考門診篇。
****************************************暫時只想到這麼多,以後慢慢補充~!***************************
作為一個小醫生,現在擁有的是最大的耐心和最高的熱情,真的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得到各位患者們的積極配合,不要讓我們年輕醫生的工作熱情一點一點被誤會和您的不理解甚至是謾罵/攻擊而磨滅。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和較低的收入,我們,其實活得很辛苦。(哎,其實誰又不是呢?)
***************************************更新解釋的說明線*************************************************
看了評論感覺歪樓現象也是不輕啊。本來純粹是想較大家怎麼更加便捷、和諧、有效地就醫,結果被一些人咬文嚼字我也是心碎一地。。。這篇文是我在值夜班的時候趁空閑用本可以休息的時間碼出來的(是不是要有人噴我上班不負責了?),不想把問題擴大,只是就是論事,如果有人因為自己過去不佳的就醫體驗或者道聽途說未經考證的言論就說整個行業怎麼樣,那麼我也不打算說服你,keep thinking so就行。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面的話:「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臟氣不定,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評論已關,如果有想要交流的,歡迎私信。】
這是在公共號里寫的第一篇文章,作為醫生,遇到過很多讓我崩潰的患者。。。大家路過可以學習學習。
你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患者!【三甲醫院就診指南】
當我們不幸成為一名患者,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總會面臨如下狀況:
明知道有很多醫院、醫生,卻不知如何找到最合適的醫生給自己看病。就算運氣好,碰見了合適的醫生,當醫生細問病情的時候,竟無法準確描述。我們對自己的病情沒有清晰的認識,只能拿著醫生開的一堆化驗單挨個去做檢查,同時心裡抱怨著醫生無德,醫院賺黑心錢。
其實,你根本不是一名合格的患者,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當一名合格的患者呢?
指南一:怎樣選擇合適的醫生?
1.打開百度,輸入三甲醫院的名稱,進入官網,詳細了解目標科室醫生的專長。術業有專攻,每個醫生擅長的方向可能和你患的病不一樣,如果你打算做甲狀腺手術,你知道要去普外科,卻掛了一個擅長胃腸道疾病的醫生的號,可能他並不擅長做甲狀腺手術。看病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2.找到可信的門戶網站,如「好大夫在線」,挂號網等。很多醫生都在這些網站上註冊過,網站上還會有很多的患者反饋和評價,通過網上資源對醫生進一步了解。
3.找到學醫的親戚朋友或者病友進行推薦
指南二:看病前,要做哪些準備?
1.想清楚自己哪裡不舒服,如何不舒服,持續的時間,通過什麼方式能夠緩解痛苦。
2.帶上病曆本(尤其是跨院看病),每次最好使用同一個病曆本。這樣醫生可以通過病人完整的病情記錄來找到病源,得到科學的治療方案。
3.將所有曾經做過的檢查報告,CT、MRI片以及與當地醫院的出院小結都帶上,按時間順序排列好。有的醫院拍的CT和MRI片子質量高,不必重複檢查;有的疾病需要一個動態的檢測,方便醫生了解患者以前和現在的病情,從而進行對比,了解這期間疾病的進展情況。
4.帶上以前吃過或者正在服用的藥品包裝。很多疾病也許和你吃的葯有關,包括中藥。
5.見醫生當天不要化妝、穿衣講究輕便易脫便於體檢。有的檢查需要空腹檢查,所以如果當天需要做腹部B超、CT、MRI等檢查,不要吃早飯。(關於檢查前的準備,我們後面會有專題詳細講解)
6.有的病人看病之前有在服用藥物,就診當天繼續服用,不用自行停止,防止不良反應。糖尿病病人如果當天需進行空腹檢查,無法吃早餐,那麼早餐前的胰島素需停止。防止造成嚴重的低血糖,導致生命危險。
7.在就醫前,很多人都習慣上網搜索相關信息,這是一個很好的行為,但是網路信息繁多,很多患者和家屬無法從中分辨出有效信息,如果輕信錯誤的信息,很可能耽誤了診療的最佳時機,甚至有的病人因為誤服過多中藥,而導致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中藥是國粹,但是必須在正規的中醫指導下進行服用。
8.關注「大白大夫」(weixin:drbaymax)微信公共賬號,我們是用心醫生團隊,目的是破除謠言,科普健康~
指南三:見過醫生後,該做些什麼?
1.一名合格的患者,是和醫生站在一起,一起去抵抗疾病的鬥士,而不是站在醫生的對立面。所以,良好的醫從性是每個患者及家屬都需具備的。
2.不要一次性掛幾個醫生的號,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更可能會造成醫生不願意給你看病的後果,誰都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備胎。
3.做好檢查後,一定要拿著檢查結果再回去找醫生看,有的病人自行看了報告單覺得沒有什麼異常就回去了,或者覺得這項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不需要進行接下來的檢查。但是你要明白醫生給你做這項檢查的目的可能不是找原因,而是排除原因,或者這項檢查沒有查出病因,但是不代表後面的檢查就查不出來。所以千萬不要善做主張,要對自己的病情負責,不要耽誤最佳的治療機會。
本文原創,謝絕轉載。
我是醫學生,拿我本科時候的看病經歷來說說。
大三那年秋初,我出現了咳嗽癥狀,這玩意不是啥大事,就是煩,一開始沒去管,後來咳嗽越來越重,一不小心觸發就連著一陣,還有乾嘔。
於是開始了求醫之路。
笑話!我個醫學生,附屬醫院就在旁邊,看病的至少都是十多年經歷博士學位的主治,看個病能難到我?!
還真能orz
具體是這樣的
咳嗽嘛,八成是呼吸道疾病沒跑了!不過肺自己聽著還可以,那去拍個片吧!結果是陰性,胸片啥事沒有。呼吸科的覺得是上呼吸道感染,給了點對症的。
哎看來沒累及到下呼吸道,我自己嘗試吃了抗生素之類的,但病程持續到一個月的時候我放棄了。一個月的上呼吸道炎症,太長了,不對……
哮喘呢?咳嗽變異型,哮喘特別的一種
我有家族病史,我老爹就哮喘,那我算有危險因素。但是我這咳嗽起來沒有特別的誘因,晚上睡得好,而哮喘晚上會加重的。暫時排除。
呼吸科的搞不定,那會不會是消化的?因為我躺下來的時候會誘發咳嗽,那可能是胃食管返流,不典型的癥狀也會引起咳嗽。
這可如何是好,萬一消化科的哥們要我查個胃鏡啥的,貴,學生窮,我得再想想
那會知識就這麼多,因為咳得難受,我還作死去看了中醫,一副教授,大概五分鐘,說我肺熱,開了七百多的葯,七天,吃了四天,吃一天拉一天,苦的像喝膽汁,屁用沒有
可能是我信仰不真誠
直到學了耳鼻喉,聽到一個鼻後滴漏,看著挺像,掛了個耳鼻喉的師姐,聽我說完直接要我去做個喉鏡,喉鏡一出來基本確診,做了十分鐘鼻腔負壓置管,不是吹,媽蛋世界都清新了!當天就不咳嗽了
廢話太多,大概就說的一個問題。
目前三級分診是個笑話的情況下,首診看對科室起碼能省去七成的精力和金錢。
不是醫生水平低,當癥狀不典型的時候,尤其是患者本身忽略了個別癥狀的時候(比如說我沒有提供,躺下來會誘發咳嗽,這個病史)專科醫生基本都首先考慮本科室的疾病,做不到針對性的治療,癥狀緩解就不理想。
你是學醫的,其他患者的也不能自己看病啊!
所以說三級分診,醫學科普重要。
看病前適當的檢索(bing即可,百度呵呵)自己的癥狀,是有幫助的,但是這是建立在信任醫生的基礎上,對於禮貌提出的詢問大多數醫生會樂意回答的(有理有據的反駁對方誰敢說不爽!),而且有一定基本知識的患者交流起來也很愉快。
不過要是那種百度上說、我親戚也的患者,建議花點錢多看幾家醫院幾個科室,比較一下診斷啊服務啊什麼的,錢精力啥的,就當為自己的頑固買單啦。
(遇到過一個媽,小孩白血病化療若干年後,出現抽搐,考慮白血病中樞複發,死活不信,指著我們喊,你們敢不敢保證!要是不是就告你們!當時診斷標準差一點,我們慫了,診斷打了個問號。結果她兒子被折騰到北京,帝都看病真是專治各種不服,一樣的鬧,人家都不理,愛告告去,確診了回來,兒子已經看不見了)
資深病號(10年看病史)來答一下你的問題=v=
提前預約
大醫院現在一般提前預約的號會根據你預約的號數估算告訴你到達時間,而現場挂號一般沒有這個服務。一般按照預約號的時間到達大概只需等一個小時左右。
常見大醫院提前預約號為2個星期,也有兇殘的要一個月。根據不同醫院不同規定,題主根據情況來。
提前檢查
大醫院最可怕的就是檢查排隊簡直要死人,以前許多醫院為了避免麻煩都規定必須本院檢查。現在貌似不許了,三甲醫院可以認可其他三甲醫院的檢查單。因此如果知道自己的病是啥,經常看病都會知道需要檢查啥,可以提前在人不多的三甲醫院檢查好拿單據去。節約一大把時間=v=
三甲醫院都有擅長的科(通常人多爆),也有不擅長的科(人少一些),還有新評上三甲的前區醫院之類(人少的感動),這些地方都是檢查的好地方=v=
「小」數據的重要性
資深病號如我,已經熟練掌握了常去的醫院常看的醫生常做的檢查平均一個人大致需要多久,可以拿到自己的號看到現在喊的號就能估算出大致到自己的時間(一般精度在20分鐘上下,為了保險起見我會提前40分鐘回到醫院)……
在這期間我就會出門右轉找個網吧,咖啡廳商場什麼的坐等到點=v=
天朝人多,醫生護士也不容易,病人想要舒服的話,真的是要盡量靠自己努力改善,讓等待的時間不那麼無聊,外加盡量減少排隊的焦慮。
早些年看病太難我寫了一個攻略貼,一併貼過來給題主參考
----以下為搬運分界線---
作為一枚深受病痛折磨好多好多年的女子,在看過全國各大城市二十多家大型牛逼人擠到爆哭的大醫院以後,覺得還是有必要分享一下小經驗的。
只針對比較麻煩比較嚴重的病,小感冒什麼的自家樓下看一下真心足夠了,不要再給大醫院添堵了……尤其推薦給病情嚴重到需要到北京上海什麼的異地看病的筒子們,但不推薦給不看病馬上會死的那種……
首先,大家作為資深病友,大概也都知道自己(或者家人)的病需要檢查些啥東西了吧,如果實在不知道百度一下也能搞個八九不離十。大家也知道這些東西之前的檢查單都是不作數的,也就是你在哪家醫院看病,必須是出具近期的在該醫院檢查的單子才行,這一點就算是你有熟人帶你去看病也是沒有辦法必須要重新診斷的。
這種時候推薦大家在去掛很貴很難掛的專家號之前,提前2個星期,花小小的2-5塊錢掛一個同科室的最便宜的普通號……不用排很長的隊伍,門診室里不會擠到里三層外三層,醫生都會超認真的回答你的所有問題,詳細詢問你的所有病史,親切和藹的對待你。重點是,他會把相關的檢查單都開給你,認真告訴你做這些檢查之前需要做啥準備,在哪裡去做,先做哪個後做哪個。
之所以提前2個星期,是因為2個星期可以有個緩衝,可能有些檢查需要怎樣怎樣的先決條件才能做,有些檢查需要提前幾天預約才能做,有些檢查需要好幾天才能拿到檢查結果等等等。而且一般的大醫院專家號可以在挂號的地方提前2周預約到……【順便咱就去預約個專家號~(≧▽≦)/~
那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在看這種2---5塊的便宜號喃?就是傳說中讀了十幾年書才畢業的苦逼博士們。一般我們讀書的時候班裡成績最好最努力認真的孩子才能考上這些大醫院配套大學的醫科,想一想我們這些大學基本是混過去的人們都在禍害祖國參加工作,這些一直努力認真學了這麼多年的孩子比我們靠譜多的多的多,況且博士們態度又好,給咱做個基本檢查簡直是綽綽有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接著就是做檢查的時間啦,依舊人山人海人潮洶湧,沒關係,咱有2個星期的時間那,慢慢來……準備好這些單子以後,2個星期也過去了,咱不用早晨6點就起床去醫院擠著挂號,到了挂號單上寫的時間過去就可以咯……
一般專家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忙啊,診室里永遠人潮洶湧,把自己的病例和檢查單都遞給專家【有效避免跑上跑下再做半天檢查發現檢查完了專家也下班了】,專家可以直接對症問診,該開刀還是保守治療什麼的都可以馬上告訴你。
這裡注意,好多專家那裡都堆了一大堆的人,她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回答你的一大堆問題,如果她實在不耐煩回答你,就把不明白的都記下來……
然後出門左轉掛2-5元博士號(^o^)/~,得到專業詳細的回答。因為看病這種事,專家也就給你個治病要怎麼治的方法【這個最重要】,要細化的問清楚不放心的話博士兄弟們足夠應付你的問題啦,問專家也是一樣的回答,就不要再去擠了……
另外,如果是很麻煩的病,又千里迢迢跑去了北京上海什麼的,然後專家看你不超過10分鐘就完事了,很多人都覺得不靠譜,還有人覺得多看幾個醫生綜合一下意見什麼的。可以都採取這個辦法,2個星期可以看完很多醫生了!而且不用很擠很麻煩……
附上檢查小攻略:
1 周一永遠是醫院最多人的時候,我也不造為啥,總之周一能避免就避免吧……
2 一些周末可以做的檢查就周末去做,周末一般都是人最少的時候,我也不造為啥……
3 看病前可以百度清楚或者問2-5元博士號,把檢查的注意事項問清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要求的,不然好不容易排到你了,又發現擦!!沒有完成某項而不能檢查就虧了……
4 不要以為2-5元博士號隨到隨排就有,有時候還真的掛不到,也不要10點起床慢慢晃過去,一般來說按照醫院開始挂號的時間準點到達就差不多等排到你還有號也不會排太后面啦!
最後要說的是,很多病,看一萬個醫生估計都會那麼說,差不多就行了……看上幾個頂尖權威的就夠本了,太折騰對生病的人和家屬都是一種折磨。
當醫生真的好苦好累,大家互相體諒一下,多幫醫生想想,同時也能幫自己省不少時間不少事不是么(づ′▽`)づ
希望大家身體都健康,永遠不要用到這個攻略才好
完結鞠躬=v=為什麼要做一個聰明的患者?
因為看病貴,看病難啊!
沒錯,這是我國民眾對醫療的普遍認知。
那麼,這兩個問題有沒有可能在近年得到解決呢?我們一條條來分析。
1. 「看病貴」問題能解決嗎?
雖然在與世界各國的橫向比較中,我國的醫藥費用並不算高。但與國民的收入水平比起來,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5》,2014年,全國公立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為221.6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為8290元。假如以同年全國城鎮居民的平均工資56360元/年為基準,則一次門診要花掉月收入的5%、一次住院要花掉年收入的15%。
當然,這只是平均情況。如果不幸罹患大病,花掉好幾年乃至畢生的積蓄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那麼,醫藥費用是怎麼構成的,所謂「看病貴」到底貴在哪裡?
仍然採用2014年的數據,我們將患者的醫藥費用拆開來看:
很明顯,藥費是患者醫療支出的最主要部分,佔據了門診費用的49%和住院費用的39%(其他類費用包括挂號費、治療費、住院床位費、衛生材料費、護理費等)。
沒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和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藥品收入都是我國醫院最大的收入來源,請看下圖:
由圖可知,全國公立醫院49%的醫療收入和44%的總收入都來源於藥品(這個比例在2014年之前更高);而財政補助、檢查費、治療費等其實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將各級醫院分別比較(僅統計有評級的公立醫院):
顯然,三級醫院憑藉其雄厚實力和優質資源,「自給自足」程度最高(醫療收入佔總收入的91%);而一級醫院的醫療收入佔比僅為81%,對國家財政補助的依賴性較大。但是,就藥品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而言,不同級別的醫院都在38%左右。
那麼,醫院到底從「賣葯」中獲得了多少收益呢?
計算結果表明,各級醫院都從賣葯中獲利。其中,三級和二級醫院的藥品利潤率較低,但也有14%,而一級醫院更是高達24%。
那麼,是不是把葯價降下來,醫藥費就能降下來了呢?
其實,早在2005年,逐步廢除醫院的「藥品加成」、破解「以葯養醫」,已經成為醫改的重要目標。在各類公開報道中提到,我國已經陸續在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四省的部分城市公立醫院試點,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而全國更多的醫院則被要求控制藥品總價,即醫生給患者開藥的均價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效果如何呢?藥費降下來了嗎?請看下圖:
如上圖所示,從2010-20114年,醫藥費中藥費所佔的比例在緩慢地下降。
然而,當我們來看總的醫藥費用的變化趨勢時卻發現,從2005-2010年,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費用,每年均有7%左右的漲幅。即使考慮到通貨膨脹率、物價上漲等因素,醫藥費用不說上漲,至少是沒有下降。
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由藥品利潤下降帶來的損失,醫院需要從其他方面得以彌補。比如提高挂號費、檢查費、手術費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換句話說,藥費降低,醫費上漲,而醫藥費的總數並沒有降下來。
現實地去看,畢竟我國絕大多數醫院都是不盈利的、甚至是虧損的。來看下面這張圖:
沒錯,儘管藥品有著較高的利潤,但醫院的總利潤率並不高:4%左右的總盈利也就剛剛跑贏通貨膨脹吧。不僅如此,各級醫院的總利潤額都比藥品利潤額要少得多。這意味著,醫院從賣葯中獲得的利潤中的很大一部分,要用於其他方面的支出。
那麼,醫院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呢?是窮了醫院、富了醫生嗎?
根據國內某知名醫療論壇的調查數據,2012-2013年,中國醫生平均年收入僅為6.7萬元;即使是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的醫生,平均收入也只有11萬。——對於一個高學歷、高技能、重經驗的職業來說,這個收入水平實在說不上高,與國外同行比起來更是少得可憐。
事實上,「藥品成本過高、人力成本過低」是我國醫療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下面這張圖展示的是2012年平均每所醫院在藥品和人員方面的支出額比較(萬元):
顯然,醫院在人員方面的投入比藥品採購費用還要低。而這還只是藥品,如果算上醫院在醫療器械方面的投入的話……
不過,隨著近年來各級醫院紛紛降低藥費、提高醫費,醫生 「人不如葯」的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不過,普通民眾想要醫藥費便宜下來,短期內恐怕是不可能的。長期……應該也是不可能的。
2. 「看病難」問題能解決嗎?
「看病難」體現在就診過程的多個方面:附近沒有好的醫院、找不到信任的醫生、醫院人太多……
其中,由於「人多」的影響最為直接和顯著(包括挂號難、排隊等待時間長、醫患交流時間短、住院床位緊張等),我們選取了「就診人次數」作為「看病難」問題研究的切入點。
哪裡看病最難呢?
我們設計了「看病難指數」=年診療人次數/執業醫師數量
這個指標的更加直觀的含義是(但並不完全準確):一個醫生一年要看多少個病人。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4年全國醫院診療人次數為76億,居民平均就診次數5.6次;執業醫師283萬人。
由此,我們計算得到2014年全國的看病難指數為2597。換句話說,平均每個執業醫師一年要接待2597人次的就診病人(由於各科醫生的工作時間相差極大,我們無法計算平均每個醫生每天接待的病人人次)。
分省比較的話,結果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上海、廣東和天津的看病難指數分獲前三名。其中,上海的看病難指數高達4101,平均每個醫生一年要接待4100人次的病人!相對而言,一個北京醫生一年要接待的病人人次數僅為2677,在全國處於中間水平。
為什麼上海、廣東、天津看病這麼難呢?是因為醫療資源配置不夠嗎?
我們再來看看各省按常住人口計算的每千人口執業醫師數:
由圖可知,帝都以3.72的千人口執業醫師數名列第一,甩第二三名好幾條街。可是,上海好歹也排進了前三,按理說應該是全國醫療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啊?為什麼會成為看病難的第一名呢?
事實上,許多地區都存在「醫療資源豐富程度」與「看病難程度」的某種錯位。
假如以「執業醫師年均診療人次數」代表地區的醫療服務需求大小,以「每千人口中執業醫師數」代表供給,則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指標,用于衡量醫療資源供需的錯位程度:
可以看到,從供需錯位的角度,資源最為緊張的恰恰是千人口執業醫師數量最多、資源本該是最充裕的上海、浙江和北京。
顯而易見,這些都是中國經濟最發達且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而這很可能意味著全國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生、最先進的治療手段。
從我們能夠掌握的數據,很難對醫療資源的優質程度進行衡量。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醫療資源的供需錯位程度與地區的人均GDP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相關性指數為0.7846,sig=0.0000):
如圖所示,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醫療資源的相對緊缺度越高;經濟越是落後的地區,醫療資源越是相對富餘。
這種錯位的形成,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其一,過度醫療。過度醫療是指醫生提供的超出醫療需要的服務,包括過度檢查、過度用藥、過度治療等。造成過度醫療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類:醫院「自負盈虧」的運營機制導致其需要從患者身上獲取更多的利潤,醫患關係持續緊張導致醫生越來越不敢輕易做出診斷,患者收入水平提高導致對醫療服務越來越高的要求。
「過度醫療」的程度很難用數據量化,但我們可以用各級醫院就診人數變化情況從側面稍作印證:
2014-2015年,三級醫院院均診療人次數增加了5.4%,一級醫院則減少了5.4%。這顯然不是因為大病患者越來越多,更合理的解釋便是患者對更好的醫療服務訴求的增加。
醫療資源錯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異地就醫的增加。城市的醫療資源配置往往以常住人口數量為基準,而對於發達地區來說,對外地患者考慮不足將容易導致醫療資源緊張。
據「上海政務」網站的一篇報道, 2011年,上海外來就醫門急診人次佔全市門急診總人數的4.3%,占出院人數的22.5%。而在三級醫院,外來就醫門急診人次和出院人次佔比分別為8.2%和30.8%;部分知名度高、技術力量強的三級醫院,出院人數中外來就醫佔一半以上。
為了緩解經濟發達地區和三級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緊張問題,需要政府、醫院、患者多方協作,從醫療資源配置、醫療資源縱向整合、醫院運營機制、醫患關係等多個方面做出努力。而這顯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綜上所述,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看病難」問題將繼續存在。
3. 看病又貴又難,我們該怎麼辦?
儘管看病貴、看病難的大環境很難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個人醫療數據了解若干細節,從而制定就醫方案,做一個聰明的患者。
我們使用的個人醫療數據來源於「銀聯智惠研究院」提供的2015全年上海公立醫院線下刷卡交易數據,經數據清洗後,保留了200萬張卡的500萬條個人醫療線下刷卡交易流水信息。
通過整理分析這些數據,我們為大家提供了兩個看病的小小建議。
首先,挑人少的時間去醫院。
什麼時候醫院人最少呢?
一周七天就診人數依次遞減的趨勢實在太明顯了!不過,考慮到很多醫院的很多科室周末都不營業,周五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一定要在周一周二看病,也可以挑一個人少的時間段:
如圖所示,就醫人數有兩個高峰,上午8-10點和下午2-3點。總而言之,下午三點以後去看病大概是不錯的。
這樣,看病難的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
那麼,看病貴呢?
儘管社區醫院和一級醫院價格更為親民,但不去三級醫院就不放心怎麼辦?
那麼,去最便宜的三級醫院吧。
我們對三級醫院進行了另一種分類:人民系(上海市第X人民醫院)、高校系(XX大學附屬XX醫院)、部隊系(解放軍第X醫院)。
哪類醫院更便宜呢?我們來比較一下上海各類三級醫院每位患者2015年全年在該醫院的線下刷卡平均交易額:
儘管我們的交易樣本中不包含醫保卡和現金支付,使得交易額不具有絕對的說服力,但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人民醫院為人民!
所以,如果你不幸抱恙,就請選擇周五下午三點的人民系醫院吧!
此外,如果因為大病來到一線城市就醫,在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醫生許可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回家接受後續治療。畢竟,外地就醫真的要多花好多錢。
看到這裡,可能您已經呵呵了:這些建議純粹是數學遊戲,太扯淡了!某專家就只有周一周二坐門診怎麼辦?下午三點還能掛上號做上檢查?不是迫不得已我樂意去外地醫院燒錢?
您說得很對。
對於看病難看病貴這件事情,我們真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實在要說有的話,那就是:
調整作息、注意飲食、勤加鍛煉、不要生病!
註:1.本文的主要數據來源是《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3、2015)》和銀聯智惠研究院(ups-yanjiuyuan)的線下交易統計性數據。後者不涉及個人隱私,符合銀聯智惠數據安全規範,涉及的人數和金額均有一定程度的匯總和模糊,不體現任何具體消費數據。
2.文中的醫生收入調查來源於丁香園。
醫療行業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領域。缺乏醫學知識的患者面對龐大而複雜的分科細緻的醫療機構,容易手足無措。目前,在國內分級診療系統不健全,但是患者又有挑選醫院的高度自由的情況下,看病確實需要一些基本流程上的指導。
基本原則
任何時候,絕對不要浪費錢在莆田系醫院上。正經醫院罕有打廣告的。莆田系是一些以醫療為名義的詐騙機構,而不是醫院。在目前公立醫院為醫療系統標杆的大環境中,正經醫院不喜歡打廣告。
什麼醫院比較正規?可以識別的公立醫院,比如XX人民醫院、XX大學附屬醫院。省級的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一般都是教學醫院,有培養醫學生和進修醫生的任務,是中國高技術醫療的骨幹。
一些大城市有水平可靠的高端私營醫院,需要找熟人多方打聽,才能確認,不要聽信廣告。
看病前的準備
首先一個問題是,什麼情況需要直接去大型三甲醫院?
急危重症,直接選擇最快的途徑去醫院急診(包括急救車等途徑,注意轉運時的安全),比如急性加重的不適(尤其是老人)。心腦血管意外的急診治療很多都有時間窗,黃金時間可能就是幾個小時,一定要及時運到醫院。
想去哪家醫院可以告訴急救車,急救車一般情況要尊重患者和家屬的意願。注意不要一定盯著一家醫院,比如一個患者,在一個城市有幾家醫院可以做介入治療,選最方便最快捷最近的,時間就是心肌。
既往醫生提示過的可能有急性發作需要搶救的疾病。比如以前有冠心病,此次發生胸痛急性加重不緩解,考慮不穩定性心絞痛,需要急診處理。
急診不是晚間或者休息日的門診,許多檢查和藥品無法提供,主要負責救急。所以,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不要在不緊急的情況下佔用急診資源。
什麼時候要轉診到三甲醫院?
癥狀幾天幾個月持續不緩解
癥狀短時間內加重
尤其是老人、嬰幼兒(尤其是3個月以下的嬰兒)、孕產婦,這些身體相對特殊的人群,一旦懷疑健康狀況出現問題,需要多加註意。
建議準備的資料
既往就醫記錄:檢查和影像資料、化驗單、病曆本、體檢報告等,按時間順序整理好
可以參考這個回答
門診病歷對個人就醫是否有實際用途? - 方可的回答
銀行卡或者大額現金
患者和家屬的身份證件
自己之前服用的藥品和藥品說明書,以及其他常用藥品,有時候來不及開藥醫生可能先讓服用自備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醫院需要辦卡,先辦卡後挂號。可以帶著身份證件提前辦卡。
日常需要知曉的問題
轉診、報銷流程,醫療保險政策
關注自己的健康情況,了解自己的既往疾病
如何知道掛哪個科室?
如果有全科醫生,可以諮詢。其他可以諮詢:醫療行業的熟人朋友、醫院的負責解答諮詢的工作人員。非專業人士的建議很多時候沒有參考價值。
挂號
如果有些初級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可以開具預約轉診單,可以到醫院指定窗口直接預約。
如果沒有分級診療流程,那麼網上挂號是目前的首選方式,簡單直接。
電話預約可能不好用,打不進去。
現場排隊注意排隊時間、開門時間、放號時間。有的醫院的著名科室可能需要提前一晚上來現場排隊。
在醫院注意關注指示牌,但是指示牌的信息不一定準確,必要時找工作人員多詢問。
號販子的問題是個難題,我個人不了解。黑市這種東西要小心。但是,大部分人大部分的病情是用不到黑市的,沒必要非盯著一個專家不可。看病是有標準流程的,不是求神拜佛,不要神化專家。
掛哪個專家的號?
通常情況下,首診可以掛普通號,進行初步的檢查和診斷,並且開一些檢查單。初診如果掛專家號,沒有檢查單一樣無法完成診療過程。
如果已經明確診斷,已經決定要找專家診治,掛專家號務必注意,專家擅長的方向比專家的職稱重要。高職稱的醫生並不一定是全能醫生。掛擅長領域與自己的疾病一致的專家號,否則醫生沒法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或者開不出檢查、開不出葯、辦不了入院,這些情況都是有的。比如普外科,在胃腸、肝膽、甲狀腺乳腺等領域,各有擅長的醫生,務必挑選與自己疾病相關的醫生,不要掛和自己疾病不相關但是職稱高的醫生的號。
副主任醫師的戰鬥力也是很強的。有些中青年副主任醫師學了一些先進的技術,比快退休的或者退休返聘的醫生在某些領域可能水平高得多。正規醫院的中青年醫生水平不亞於年齡大的醫生。
就診
提前整理好自己患病的基本信息。醫生可能詢問的情況包括:
現病史:本次疾病的情況,以及之前的診療經過,用藥和檢查情況。
既往史:以前的其他疾病,手術、外傷、輸血史,藥物過敏史
個人史、月經婚育史、家族史:比如吸煙飲酒史
可能進行一些體格檢查,所以務必穿容易穿脫的衣服。沒有特殊情況的話,看病前一天晚上可以洗澡。
之後醫生會給出一些初步意見。
自己如果要諮詢什麼問題,提前整理記錄好,就診時只要時間允許就可以詢問。
交費和檢查預約
如果有檢查的話,一般情況下,先交費後預約檢查。預約檢查需要去專門的窗口,遵醫囑選擇日期。
進行檢查或者抽血化驗要注意認真聽好注意事項,不然很多時候檢查就白做了。
比如空腹做影像檢查和超聲檢查、麻醉前要禁食禁水。
又比如空腹抽血、取中段尿、月經期抽血化驗激素水平,這些都有嚴格規定。務必遵醫囑。
複查和看結果很多時候也要挂號,可以預約檢查之後預約下一次的挂號日期。
開藥和其他治療
藥物治療要了解許多技術細節,比如用量、服藥時間等。交費取葯後可以看說明書,確認與醫生的建議不衝突。一些醫院有臨床藥師和用藥諮詢窗口,可以綜合藥師的意見,但是藥師的建議務必最終要和醫生的建議一致,如果不一致,患者要多跑兩趟把問題搞清楚,可以讓醫療人員把意見寫下來,或者讓他們打電話商量最終意見。
手術治療遵照醫生說的流程進行。術前準備非常重要,務必遵守,比如停抗凝葯、空腹,等等。否則可能推遲手術,延誤治療。
如果對用藥有疑問,可以和醫生溝通,看看能不能變更處方。
重要醫囑可以反覆核實,或者錄音。但是錄音務必告知醫生獲得醫生許可方能進行。
隨訪
注意記錄後續治療、複查的信息,遵囑執行。有的醫院看結果不需要再挂號,但是很多醫院看檢查結果要重新挂號,這種情況下要提前準備好。
一些醫生可以預約未來一段時間自己的號,對患者很方便。
對醫療服務不滿意時
大型醫院接診人數多,可能有時醫生態度不夠好,或者溝通不夠充分,這個可能很多時候很難避免,需要換位思考。態度不一定等於醫療水平。醫療有不確定性,水平高也不一定能保證結果一定很好。
人少的時候,醫生溝通更充分,但是這一般發生在天氣惡劣、人們不願意來診的時候。
不要佔用醫生的休息時間諮詢問題,這相當於讓司機疲勞駕駛。
如果對態度有嚴重不滿,可以找醫務處投訴。大型醫院對此往往比較重視。
如果對治療效果不滿,或者醫生解釋不清楚,另一個辦法,就是換一個醫生,或者換一家醫院試試。但是不要頻繁換醫院,這會搞得醫生不敢接診。
總體原則:選擇可靠的、自己信任的醫療機構和醫生,盡量配合醫生。與人方便於己方便。患者為了一時舒服,不配合醫囑,對自己健康不利,也讓醫生很難工作。建立溝通合作的醫患關係。互相配合。
各地醫院情況可能有區別,上面是大致原則。未完待續,感興趣的問題可以評論里補充。以周一早晨在人山人海的瑞金醫院拔牙的經歷來講,現在很多公立醫院已經很高效了:
上周三晚上在瑞金醫院官網預約挂號,口腔科普通門診,這周一早上8-9點,掛完就收到短消息,讓8點前去挂號,不能去的提前一天電話通知取消
這周一早上7點45到醫院,樓下自助挂號機器壞得只剩兩台,排隊很長,想起來每層樓都有挂號的地方,於是電梯直達9樓,爬一層樓梯上10樓(直達10樓那邊電梯排隊好厲害。。。)
10樓木有人工收費挂號櫃檯,但有兩台空著的自助挂號機器,刷卡挂號,錢直接從卡里扣,我的名字就出現在候診名單的第一個,8點整就被叫進去刷卡確認問診
見到醫生直接說我是來拔智齒的,醫生問了幾個問題,比如有沒有例假,有沒有高血壓心臟病慢性病炎症這類的,回答木有,確認早飯吃過,然後簡短地交代我到走廊盡頭拍片子,上樓付錢,下樓拿片子拔牙,再到2樓拿葯,回家吃藥,結束,不到10分鐘。
拍了片子,上一層樓付錢,回來取片子,給拔牙的醫生看了片子和病曆本,確認要拔的牙齒位置和早飯吃過,收了病曆本,讓外面等,不到10分鐘。
等的時候怕肚子餓,就掏出一包栗子來吃,迅速吃完漱口,回來就到我了,大概等了15分鐘。
進去坐下,再次確認要拔的牙齒位置,打麻醉,拔牙,塞了張注意事項給我,一氣呵成,我進去出來一共不到20分鐘,整個人都是懵的就被送出來了。
去2樓拿葯,被幾個老爺爺老奶奶插隊,等了不到10分鐘。
從醫院出來的時候,是9點左右,還能趕回去上班(星期一事情多)
沒想到約的8-9點就當真是8-9點啊。。。
個人的經驗就是:
1. 學會網上預約挂號,準時到達
2. 摸清楚醫院科室樓層和挂號收費處分布
3. 看到人多排隊先別慌,隨機應變選擇最方便的路線
4. 都選擇了正規醫院的話要相信醫生的判斷,有必要的問題他們都會一再跟你確認
5. 自己的病情陳述和疑問要提前想好,最好列個提綱什麼的(我看別的病是這樣,拔牙就往那兒一躺,完全交給醫生了)
6. 醫生交代的注意事項也要遵守,比如那張紙上會交代半個小時吐棉花,2個小時後可以吃東西喝水,不要吐口水。。。雖然我看了好幾遍,去吐棉花的時候還是本能地吐了兩口口水。。。把自己噁心了半天。。。
現在已經兩天半過去了,恢復得也挺好,沒啥問題~
交一個要好的醫生朋友,有一個同城的醫生親戚。
首先,面對醫生的時候態度放柔和,每個人都急吼吼大聲嚷嚷自己的病情,醫生很煩躁好不好,大家都是人,這點不用說了吧。
其次,有問有答,不問沒有特別要說明的就不答,醫生想知道的情況自然會問,中間自己插話會打斷醫生的思路。
最後,不管醫生在不在乎,看病是一分鐘還是一小時,感謝醫生。
聰明你也是外行
信任,信任,信任
根據我的經驗說幾點吧。
1.合理利用分級診療醫療資源。
國家對於社區醫院是有很多補貼的,所以在社區醫院就診是非常優惠的。
初級利用方法:在三甲醫院就診,開藥後(如果需要吊針),第一針在醫院打,後面的葯帶走,在社區醫院打。
好處一個是省錢,我家附近的社區醫院吊針一次兩元,而且人少不排隊,三甲醫院二十多塊,人多排隊環境亂。
中級利用方法:去三甲醫院就診檢查並得到診斷和處方後,不開藥,去社區醫院先問問有沒有同樣藥物或者可以替代的藥物。社區醫院因為有財政補貼,所以同樣的藥物價格更低,當然,多數情況是沒有同樣藥物的,因為知名三甲醫院自負盈虧,盈利考量比較重,都會偏重開高價高檔藥物,但是患者大部分時候並不需要用那麼好的藥物。比如緩解頸椎病導致的一過性腦缺血癥狀,三甲醫院很可能開的是奧德金注射,一周下來要幾千塊,而去社區醫院注射升脈或者川穹嗪,一周可能只要幾百甚至幾十元,而療效也並不會有非常大的差異。
高級利用方法:了解附近社區醫院有哪些檢查項目,自己規劃定期體檢項目,比如查血,B超,心電圖等,這樣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對自己的健康狀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2.三甲醫院挂號技巧
(1)盡量利用網上預約挂號
雖然預約挂號沒什麼難度,但是絕大部分病人都是不會的,熟練利用網路提前預約通常可以掛到非常靠前的號,可以節約大量的等候時間。(特別知名的頂級專家不行,網路放號也是幾秒搶完)。
通常醫院都有微信公眾號,可以提前預約指定專家,部分是預約號權,而大部分是直接給定編號,很容易訂到靠前的號。
(2)利用醫院挂號機挂號
臨時決定的就診,應該活用挂號機,一來可以避免在挂號處長時間排隊,二來有的醫院是單雙號政策,機器上雙號排隊單號,這樣因為會機器的人少,所以很容易掛到靠前的雙號;三來挂號機上往往可以觀察教授有多少人排隊,好安排時間。
(3)時間緊急可以掛兩個號
掛一個專家號和一個普通號,普通號往往馬上可以看,可以先做出初步診斷,先開出檢查單,進行檢查,然後帶著檢查結果去讓專家給治療方案,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
3.三甲醫院就診技巧
(1)選擇合適的醫院
很多專門前往省會看病的病人偏好頂級醫院,比如同濟協和之類,其實這類醫院人數極多,就診效率非常低,而絕大部分情況,患者也並不需要去那裡,如果不是非常疑難雜症,選擇人數較少的三甲醫院效率會更高,醫生也會更耐心,甚至費用也會更節省。比如我家附近有兩家三甲,一個是省人民,一個是市三醫院,前者人滿為患,後者人數很少,如果我確定我的疾病比較普通,或者是需要依靠客觀檢查能輕易診斷的,我就會去三醫院,速度快非常多。當然如果重症急症,還是選擇更好的醫院為好。
(2)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要掛的號
可以自己先了解下自己的情況,如果自己的情況屬於通過檢查可以證實或者證偽的,那麼掛專家號意義不大,徒然浪費一個上午等待,掛普通號,快速開單檢查即可。如果情況複雜,甚至需要手術,那麼哪怕多等一上午,看最好的醫生也是值得的。
1.別講故事,尤其是在醫生多次打斷撥亂反正的情況下
2.別插隊,第一印象就會特別差
3.診室裡面不要打電話,尤其是很大聲的
最重要的一點,千萬別賣慘,包括但不限於:1.下跪
2.抱頭痛哭
3.說自己是離家很遠的外地病人,希望儘快xxx
4.表示接受一切不好的結果,只求住進病房裡面治(e)療(zha)
這麼多的答案沒幾個乾貨,那我來一個。
首先,分級治療很重要。單純看個感冒發燒咳嗽還有幫爸媽配個高血壓葯什麼的就去離家最近的社區醫院,至少省個挂號費,如果這都去大醫院那是自找罪受不說還浪費醫療資源。如果社區醫院覺得你的病拿不下,那就去當地好一點的二級醫院(如果你家出門左拐就有三級醫院請忽略),因為相對於三級醫院,某些檢查在二級醫院預約時間比較短,取報告快。(比如我們醫院可以當天做CT當天拿報告,而兩條街旁的三級醫院預約和取報告至少都要等一天)。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的病必須要去三級醫院看了,那請你把之前看病的資料全都帶上,並且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有經驗的醫生看檢查單就能把你的病情了解個七七八八了,再問一下病史就可以做出診斷或者開出有針對性的檢查,這樣既省時間又省錢。碰到很多患者,跑到大醫院來雙手空空,然後把自己這幾年的病情嘮嘮叨叨毫無重點的講,聽得醫生毫無頭緒,大手一揮「那就全身都檢查一遍吧」,然後你就可以充分感受一下中國的「看病貴看病難」了!
補充一下:現在很多大醫院都有網上/電話挂號系統(也許不包括所有地方,不過我們這個二線城市有),如果嫌麻煩可以提前預約挂號。
如果因個人需要想跟醫生長談,可以掛特需門診,每日限號,價格較普通門診貴,但貴不過您一件衣服。
帶上與此次就診相關的既往病史資料,如病曆本、化驗單、影像檢查結果等。
百度上的東西不能全信。
知名三甲醫院實習小妹來答一發~
穿梭在醫院錯綜複雜的大樓里,奔波於各種檢查檢驗窗口之間,在臨床轉了大半年的實習小妹都時不時有搞不清楚流程的時候,遑論第一次來醫院就診的患者。醫院的大夫往往都忙得自顧不暇,對就診上的指導大多惜字如金。對於很多著急的患者或家屬來說,真是叫天天不應了。簡單說說我知道的一些小貼士,希望能方便需要的朋友。
1.挂號
挂號是看病的第一步。尤其是對於奔赴知名三甲醫院的患者,實在是一號難求,如果不事先做好功課,就只能便宜了醫院門口的號販子。
現在多數的三甲醫院都開闢了手機APP挂號的通道,可以較為方便的使用手機挂號和支付。該方法的缺點在於只能預約一段時間後(我院是一周後)的門診,這對於情況緊急或外地就醫的患者就不那麼適用了。這樣的情況還可以考慮以下兩種方法:
a)急診
門診的號難掛主要是因為很多醫院門診的號是限量的,所以往往供不應求。但按照規定急診的號是不會限量的,因此對於急於就診的患者而言,急診是一個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情並不危重,還是盡量避免看急診。一是把資源留給真正危重的患者(雖然不限號,但人多就必然會排隊,我院急診挂號後等上兩三個小時是常事,實在是耽誤病情),二是急診畢竟是權益之計,門診的專科大夫在處理具體疾病上會比急診大夫更專業,急診主要還是用於緊急處理突髮狀況。
另外,如果病情較重,又沒被收進搶救室或急診留觀,則不如在生命體征平穩後轉到下級醫院去住院。患者總是難免有想去最好的醫院的心理,但是急診病人太多,醫生沒有足夠的精力關注每一個留在急診的病人,在病情變化後也難以及時處理,倒不如去下級醫院住院來的穩妥。
b)加號
不是所有醫生都願意給病人加號,因為看額外的病人並不是他們的職責。在這裡給一些加號的小技巧,但如果被拒絕也請諒解。
在早上門診開診前到診室門口等,醫生一上班就表明病人的情況並請醫生加號。一天內能加的號也是有限的,因此盡量早去;在別的患者開始就診後強行打斷、要求加號是容易招致醫生反感的。
另外,如果尚未完善檢查(包括但不限於抽血化驗、拍片子),可以先看普通號,做完檢查後再拿著結果掛專家號。如果已經在外院做過相關檢查,務必帶齊檢查資料。
2.就診
門診就診,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給每個人的時間都很有限,尤其是疾病表現典型或者病情較輕的患者,常常會有大夫2分鐘就打發掉的感覺。既然客觀就診時長難以改變,從患者自己的角度可以想想怎麼能充分利用這2分鐘。最好能在見到醫生前自己順一遍想說的話,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捋一遍自己的癥狀,吃了什麼葯、做了哪些檢查都先看一遍,才不會在被問到時支支吾吾,浪費有限的就診時間。
說到這兒吧~聰明的人即便生病了也是聰明的病人XD
千萬不要自以為看了百度就很聰明,也不要在醫生面前耍小聰明,相互信任和尊重是根本。
可以上網了解情況,千萬不要用bd。
相信醫生,相互配合才是最聰明的患者。
認識一個醫生就行,他基本啥都懂,他不懂的可以問同學。他會判斷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根本不需要看病,也會介紹出色的醫生。作為醫生的朋友介紹來的,出色的醫生一般會表現更出色^_^
同學群里基本就是幫親戚朋友介紹醫生…
最重要的一點,直接去醫療人員素質高,能力強的醫院。這些醫院的普通醫生也有很高的水平。
在我眼中就是一線城市的一線三甲醫院。
然後,給醫生提供足夠多的資料。醫生問什麼,答什麼。醫生叫做檢查就做什麼。不要自己主觀的干涉醫生診斷。
看完病後,醫生讓怎麼治療就怎麼治療。
-------
個人是個經驗豐富的病人以及病人家屬。
個人會拒絕中成藥,但中成藥的使用在我知道的一線三甲西醫科室並不常見。
我主要接觸的一線三甲是指上海當年的教會醫院,瑞金,仁濟等。
不要糾結了,聰明的人到哪兒都聰明。又懶又笨的人在醫院裡明明有指示牌還要逮住你問路的。
聰明的患者知道怎麼跟醫生交流,聰明的醫生也知道怎麼和患者交流。
互相埋怨的醫患雙方就是自然法則要淘汰的那一部分。
推薦閱讀:
※什麼原因引起小兒抽動症?有原發與繼發區別嗎?
※納米科技在醫療上有哪些應用?
※如果肝臟可以再生,那麼肝硬化的病人為什麼不能通過切除部分肝臟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