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相關問題:怎麼認識自己?


親自去干一件大事,你會因為各種繁瑣的事情不斷的發現自己的弱點和優點。比如寫一本小說,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的拖延症已經惡化成癌症,你會發現你的文筆出奇的好,情懷也有一公里高,但是你又缺少講故事的能力,無法用故事表達你的情懷,你的文藝之心不過是大多數年輕人矯情的感嘆,缺少生活的歷練,甚至天真幼稚。在寫作中檢驗是否能忍受孤獨……。

一定要嘗試去干一件大事,不然你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有多偉大,實際行動是否能支撐想法。

如果你有自知之明,成長就是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我曾經笨的要死,如果生殖器有那麼笨的話,人都絕種了。現在我以為我聰明了,說不定二十年後我又會對現在的我說前面那句話。

很多人以為自己不了解社會,其根源還是不了解自己,比如夢想,很小的時候扳手腕贏過全班,以為自己能當拳擊手,看見明星開演唱會想當歌手,看見梁朝偉劉德華耍帥想當演員,對電影深刻了解之後想當導演,瀏覽幾十公斤閑書想當小說家,喜歡過幾十個女人想當情聖,妄圖收集幾百個乳房照沾滿卧房。這其中都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無非就是慾望、虛榮、野心作祟,隱隱蠢動的情緒使人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還一副千里馬遇不上伯樂的失落姿態。

可以愛上大街上每一個美女,你以為每一個都是真愛,但是你不能上她們,顯然,你不知道你根本沒有這個實力。
愛上,就去上,上不好,就了解自己的缺陷在哪裡了。

知乎上大多提問者都是愛上,然後想上,最後沒有實力上,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

比如,我有個想法,就差個優秀的程序員幫我做個完美的APP了?
我喜歡一個妹子,為什麼表白會失敗?
我想拍部電影,資金很匱乏,需要具備哪些節約資源的拍攝方式?

知乎的人提問題完全是盲目的態度,缺少嚴肅精神,就像這樣的:●~●~ ●~ ●~●~ ●~●~ ●~ ●~ ●~  …… ●~ ●~  ●~   ●~  …… ●~ ●~ ●~ ●~ ●~  ……盲目!自尋死路!到處亂撞!只有極個別認真提問的才能找到真理!

大多數人不了解自己才會提出愚蠢的問題,問題都在自己身體里潛伏著,自己卻渾然不知,愛上不等於有實力上,我真的不敢想像一個人有拍電影的能力了卻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煩惱(技術上藝術上的問題除外),94年電影黃金年代連手機都沒有普及,他們是怎麼拍電影的。表白失敗也是因為不了解自己,這種情感問題本來就是你自己身體裡面的問題,你不了解這個問題。

你們以為我在罵這些不了解自己的人嗎,錯了,我是舉例,他們就是反面例子,等他們幹完這些事情就知道自己有多麼不了解自己了。

最後,我不了解我自己,誰來打我的臉,讓我知道臉皮有多厚,誰來傷我的自尊,看我的底線在哪裡,誰來辱罵我,看看忍耐力有多強,誰來傷害我的情感,試試我的愛情觀究竟是書上說的還是段子手說的還是我自己定義的,誰來給我5000塊,讓我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做一個有錢人,適不適合跟有錢人做朋友。誰來包養我,說不定我的節操低于海平面三千公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記得關注我喲,我這個人自嘲起來敢於挑戰南瓜的胖,自戀起來敢於挑戰黃瓜的性功能,時刻敢於承認真實的自己,嘗試最極端最誇張的幻想。

試試就知道了,畢竟命運給你機會讓你感到自卑。


1、分析你過去的成功,可以知道你的優勢。

2、分析你過去的失敗,可以知道你的劣勢。

3、人以群分,研究你喜歡的人和你討厭的人,可以知道你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4、提攜你的人和追隨你的人,看重的是你的閃光點;拒絕你的人,要麼是你達不到對方的要求,要麼是對方討厭你身上的某些特質。

5、你的野心,你的陰暗面,只有你自己知道。往內心看,可以了解別人不容易看到的一面。

6、人性是複雜的,我們很難看透別人;我們以為我們很了解自己,其實我們也很難完全看透自己。

7、這真是一個好問題。


---文末有更新---

想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需要有認識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覺察。這其實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它是一種清晰地認識自我的意願和能力。這種意願和能力包括了解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內部自我覺察),以及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怎樣的(外部自我覺察)

同時,自我覺察是一項可以被習得和提升的技能。了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作出一個決定:去質疑自己關於自己的種種預設,去積極考證我們在他人眼中的樣子,去帶著一種積極的思維和接納自我的態度追求真實。簡而言之,就是有變得更勇敢,但也更睿智(braver but wiser)的決心。

這裡可能有幾個你從沒想過的,關於如何了解自己的知識和方法。

提升內部自我覺察的方法:

1. 練習正念(mindfulness),幫你了解當下的自我

正念的核心在於「對當下進行覺察」:放棄過度思考,讓自己放鬆,去體會當下,全然接受當下經歷的一切。和我們上文提到的多問「是什麼」,少問「為什麼」類似,正念強調的也是去覺察你現在想的、感受到的、做的是什麼,但不去評判。

哈佛心理學教授Ellen Langer認為,正念的本質是以一種新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和世界。以旅行為例,當我們到了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我們會很容易注意到自己身上和這個世界我們不曾發現的事情——風景,聲音,人——與我們早已習以為常、只會用一種固定視角看待的日常生活相比。

(關於正念的介紹,可以點擊查看 KY訪談:心理諮詢師清流談正念 - 知乎專欄 )

2. 改變敘事方式,幫助你提升對過去自我的了解

敘事(narrative),即我們怎樣講述自己過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們關注了什麼,如何解讀細節,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態度,也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曾經的自己。

自我覺察能力強的人,在講述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時會採用更複雜的敘事方式——他們更願意從不同的觀點來描述這些事情,其中包括對事件的不同的、多樣的解釋。他們在講述一段故事時,往往不會只給出一個層面的「發生了什麼「,他們會進一步繼續講述在更深層的心理層面上發生了什麼,或者從不同人的立場上來說發生了什麼。

同時,他們也更願意探討他們在事件發生時所感受到的複雜的,甚至是相悖的各種情緒。這是因為,自知的人接受並尊重事件的複雜性,他們不強求絕對的真實,或者一個簡單、普適的真理。因為那並不存在。

(關於如何改變敘事方式的知識可以點擊查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 知乎)

提升外部自我覺察的方法:

1. 360度反饋

為了獲得一個更全面、準確的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生活中各方各面的人對我們的看法:伴侶,朋友,親人,同事……為此,你可以在網上做一份匿名的調查問卷。你可以設計一些具體問題,比如:你認為我是一個懶人嗎?回答是從1-10中選取一個度。

比起需要自己輸出內容的開放式問題,人們更願意回答選擇題;比起是或否的二選一,在一個區間內作出選擇也更加容易。而研究也指出,在匿名的情況下,人們更少受到「媽媽效應」的影響。


2. 「對」的反饋

雖然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和意見是提高外部自我覺察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所有外界反饋都具有同等的價值——我們需要尋求「對」的反饋。在選擇對象時,我們要避免兩種人:無愛的批評者(unloving critics)和無批評的愛人(uncritical lovers)。

不難理解,前者就是那種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指責、批評我們的人。例如善妒的同事,或懷恨在心的前任。後者則是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會批評我們的人。比如堅信「我的兒子/女兒完美無缺」的媽媽,或習慣性討好的「老好人」。因為這兩類人的反饋帶有過於濃重的主觀色彩,所以對我們提高外部自我覺察沒有幫助。


3. 「晚餐桌上的真相」

這是一個需要充足的勇氣的方法,但同時也是一個有望給你的外部自我覺察帶來質的提升,並改變你最重要的人際關係的方法。

顧名思義,你需要邀請一個密友以及一個家庭成員或人生導師共進晚餐。用餐時,你要請他們說出一個你讓他們最為惱火的地方。可以是你做過的某件事,你的某個特質,等等。當然,在那之前,他們需要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以及他們有暢所欲言的權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帶有攻擊性的回應,而是真誠地傾聽。

你需要知道,「真相」往往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難以接受。但你付出了多少勇氣,就有機會收穫同等的成長。該方法的提出者Josh Misner教授表示,「和一個人一同剝開麵包是件有魔力的事情。一起吃飯是親密的行為,其中蘊含了對對方的信任。因此,這樣的對話適合在桌席間展開,晚飯為最佳。」


認識自己是一件漫長的、足以持續終生的事情。這個過程既是一場探索,又是一種學習。Tasha在書中強調,即便是最為自知的人,對自己的覺察也不可能到達100%——因為「自己」不存在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我們在變化,也在成長。

但好在,人生很長。在了解自己的旅途中,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以上。


------更新來了------

哈哈再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於自我覺察的殘忍真相:

從研究結果來看,我們整體的自我覺察能力……可能真的不太好,而且,研究發現,我們往往會陷入以下幾種錯覺無法自拔:

錯覺1:優於平均效應 (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

在美國一份針對80餘萬名學生的調研中,95%以上的人在評估自己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時都認為自己高於平均水平。大部分人在與一般同僚相比時,都會覺得自己更聰明,更好看,更有道德,甚至會活得更久(Taylor Brown, 1988; Sedikides Gregg, 2003)。

但,自己「優於平均」往往是一種錯覺。畢竟理論上,僅有49%的人是處於平均之上的。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當被要求評價自己時,我們也常用「中等偏上」這樣的辭彙。

錯覺2:達克效應 (Dunning-Kruger effect)

Dunning和Kruger(1999)通過他們對人們閱讀,駕車,下棋和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中發現,在有關幽默感,語法和邏輯的測試中得分低的人,對自己真實能力的評估更不準確。也就是說,能力越差的人反而自我感覺越良好。

錯覺3:95% vs. 15%

Tasha和她的團隊調查了成千上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發現,雖然95%的人認為自己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但實際只有不到15%展現出了自我覺察的能力。

……_(:з」∠)_ 關於認識自己,你都有過哪些探索跟疑惑呢?


原文發表於:為什麼說反思自己越多,你對自己的誤解可能越深?| 導讀:認識自己的5個誤區和5種方法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謝邀,我的觀點是,面臨壓力的時候,人們往往能最真實地認清自己。

一、

編劇在寫作時,是怎麼刻畫人性的呢?


最簡單的方法,是給主角以壓力——自然的壓力、社會的壓力、心理的壓力。在壓力下,人性自然會出來。


在麥基《故事》一書中說,「人物真相只有當一個人在壓力之下做出選擇是才能得到揭示——壓力越大,揭示越深,該選擇便真實表達了人物的本性。」


為什麼壓力越大,揭示越深?


因為人只有在面臨重要壓力時,才能做出重大的選擇。


總的來說,人是習慣的動物。人喜歡在舒適的環境中棲息,不喜歡在陌生的環境里冒險。即使現有環境不那麼滿意,但慣性(惰性)讓人們傾向維持。在沒有任何風險的時候,人們的選擇動力是很微小的。


因此,編劇的詭計,就是設計各種意外危險,給主角持續的重大壓力。他們的生活的平衡被打破了,他們必須依靠本能知覺做出選擇。「他們不得不作出越來越艱難的冒險的抉擇和行動,逐漸揭示出其真實的本性,甚至直逼其無意識的自我。」(麥基《故事》)


比如,黑幫電影《教父》里,麥克本可過正常人生活,談一場甜蜜的戀愛。身為黑幫大佬的父親,突然被其他幫派刺殺,家族成員開始慌張不安。他必須做出選擇,是繼續正常人生活,對父親不管不顧;還是介入本不喜的黑幫仇殺,保護父親的安全和事業。熱愛父親的他,選擇了後者,去西西里島流亡。在西西里島平靜隱居時,大哥被槍殺了,他又得做出選擇,是堅持自己遠離黑幫的理想,還是完全投入父親的黑幫事業。他選擇回來繼承家業。父親死後,他面臨第三次選擇,是選擇寬恕與其他幫派和諧共存,還是選擇復仇消滅敵人一家獨大。結果,他決定並成功開展復仇,成為冷酷的新一代教父。


電影里的主人公,面臨著各種選擇。每次選擇都是在重大壓力下,他必須從中間選擇一個,但選擇的依據,還是自己內心的願望。這個時候人性,就流露出來的,他跟各種壓力抗衡,與各種慾望糾纏。他形成了自己的故事。

我們也從他的故事裡,看到了他的人性和宿命。


二、

編劇筆下的人物,是在壓力下體現人性的。現實中的我們,是如何理解自己的人性的呢。


同樣,我們也是基於自己的生活故事,特別是生活故事中的壓力和轉折。


美國心理學家Mcadams,研究過美國人的生活故事。他發現了這些故事裡都有個類似主題。


他們都曾有過無憂無慮的童年,有過自我建立認同的青春期。但是他們生活故事最關鍵的時刻,還是他們成年生活的低谷期。這個時候,他們會發展出自己特有的應對力量,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救贖主題。他們生命最重要的時刻,就是在生活低谷中看清自己,然後發展出自我上升的韌性和力量。


拿美國總統小布希的故事舉例吧。小布希出身名門,父親也是美國總統。這外人羨慕的家庭背景,在他感覺中並不美好。父親是出色的學者,成功的商人,傑出的政客。而小布希只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在耶魯大學,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學生;在德克薩斯經商,他是一個沒作為的商人;首次競選國會議員,他是輸得沒脾氣的候選人。在每個父親成功站起的地方,他都令人失望的跌倒了。只有一個地方他比父親強,那就是酒量。從大學開始,他就經常喝得醉醺醺的。喝得太多的酒後,他的聲音會變大,像和別人爭吵。


也許,酗酒是他對自己低谷期生活的發泄和控訴。成功戒酒後的他事後回顧,酗酒凸顯了他個性的一個方面,這些方面可能並不需要特別突出,但是這些方面也是很有趣,值得去思考的。他曾意味深長地說,酒精「會與你的愛、你的家人競爭」。這種競爭,其實就蘊含著心理衝突,理想價值和現實處境之間的衝突。這就是是布希低谷期面臨的壓力。他需要從壓力帶來的心理衝突中,找到自己、鞏固自己,成為自己,在壓力考驗中樹立價值理想和生活模式。他成功在低谷期看清自己,發展出自我上升的韌性和力量。這種壓力下保持的能力,往往是最為可貴的能力。


這方面能力可大致分為兩塊,一塊是個人競爭力,特別是從低谷中產生的競爭力。失敗中留下的,往往是更可貴的財富。比如,布希在早期失敗生涯中,形成了審時度勢、失敗中總結教訓、專心致志的能力。這讓在新的政治模式形成時,他能夠準確迅速地抓住它。小布希的政治崛起,也正是伴隨著新保守主義的思潮興起。另一塊是情感關係力。低谷往往是對關係的考驗,也能發現真正重要的關係。它們往往是支持自己重新起來的最大力量。這正是在低谷期,父親給了小布希事業上的引導,妻子給了他家庭里的安寧感,他也在信仰救贖中成功戒酒。這個時候,親情給了他情感上最大支持,協助他走上事業的正軌。

其實,美國人最想講的生活故事,就是自己救贖主題的故事。因為這裡含有他們內心最豐富的地方。生活低谷期的壓力,激發了他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三、

很多來心理諮詢的來訪者,他們的內心也處在壓力中。


我們在緩解他們內心壓力的同時,也會告訴他們,內心衝突的時候,也是認識自己的機會。


比如,一個來訪者因為焦慮不安來諮詢。心理諮詢師會介紹一些心理減壓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讓他們暫時獲得身體上的放鬆。但更重要的是,他會引導他們發現焦慮背後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植根於他自我的困惑。他可能對職業生涯和人生道路迷茫,他可能對自己獲得愛和親密關係的能力感到迷茫。這些可能追溯到與父母的關係,早期學業的競爭,曾經的理想和失落。這些構成我們的無意識衝突,潛藏在我們的焦慮背後。來訪者也在衝突中展現真實的本性,直逼其無意識的自我。


所以說,心理諮詢中,緩解心理壓力是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工作是挖掘最本真的自己。而這個過程中,壓力有時成了催化劑。


有人問,壓力已經讓我很痛苦了,難道還要我忍受痛苦,去為了認識真實的自我么?


我說,壓力不是認識自我帶來的負擔,而是自我受到擠壓時的表現。就像一個氣球,在壓力下是變形緊繃的。氣球最真實的狀態,是自由懸浮在空中的,沒有壓力也不會變形。這就像我們真實的自我,也是這種沒受傷受壓的狀態。這也意味著,當我們感受到壓力的時候,往往也代表著自我的反作用力。它引導我們去抗拒壓力,也引導我們去認識真實的自我。那麼認識壓力的時候,往往也是發現自己生命復原力的時候。


所以來訪者的心理諮詢期,往往也是他們的心理關鍵期,是他們的生活轉折點。壓力讓他們前去心理諮詢。在諮詢中處理壓力的時候,他們也在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建構自己的生活故事。在這個過程中,自我也在一點點恢複本真,我們的生活故事也在一點點舒緩展開,表現出本來的活力的激情。而這些往往正是心理療愈的關鍵。

因此,面臨壓力的時候,請不要驚慌,請不要絕望,也許你可以意識到,這是和你的真實自我最接近的時候,你可以傾聽他的需要(同時學會適當的安撫),也可以發現他最真實的力量,這往往是你人生道路的真正動力。

微信公眾號:szhswx

http://weixin.qq.com/r/P0MHH-PExa66rbd8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回想:

1. 巔峰時候的自己。

2. 低谷時候的自己。

3. 巨大挫折後的自己。

4. 壓力下的自己。

5. 最開心的時刻。

6. 最難過的時刻。

7. 最難忘的時刻。

8. 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

9. 最討厭哪些性格。

10. 最希望成為的人。


我來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吧:「是什麼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我們之所以是現在的自己,一定是與我們的過去相關,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是現在的樣子,那麼,我們能夠看清很多曾經被忽略或誤解的事,能夠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在心理學上有兩個名詞,一個叫做【原生情緒】,一個叫做【次生情緒】。原生情緒是指適應性情緒,即,使機體適應與自身需求和追求目標相關的、對自己有意義的外界。次生情緒是指反應性情緒,它經常是有問題的,因為它是遭受挫折而引起的防禦和攻擊,從而使原生情緒被掩蓋或指向相反,因而失效。


上面的描述可能過於專業話,讓我舉個例子吧:


一個孩子,小時候因為某件錯事被父母關進了房間。她首先表現出恐懼,躲在牆角里哭泣,這時候的恐懼便是【原生情緒】。


但當她哭的稀里嘩啦,父母依舊沒有為她開門,她開始憤怒了。她用力的踢踹房門,把手邊的東西都摔到地上,用憤怒掩飾恐懼,這時的憤怒便是【次生情緒】。


原生情緒會導致次生情緒的發生,次生情緒則是為了掩飾原生情緒而產生的自衛機制。但次生情緒並不是只出現一次,它往往會伴隨你的終生,對一個人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回到那個孩子,當這位女孩長大了,她感到不安時,便很有可能表示出憤怒。當朋友因為一時忙碌沒有接她的電話,她責問:「你為什麼沒有接我電話!」;當閨蜜交了男朋友,與她在一起的時間變少了時,她氣憤:「你才和他認識多久!」;當自己的男朋友與她提分手時,她憤怒:「老娘才看不上你!」


她知道這樣不好,也很容易通過其他回答里介紹的方法認識到「我脾氣不好,太容易生氣了」。但她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之所以容易生氣,是因為童年的那一個夜晚,被自己的父母關進了房間,讓無助的她選擇了用憤怒來掩飾自己的不安。


其實我們每個人許多的行為都是由於某個原生情緒導致的次生情緒,如:被人責備時選擇沉默、聽到不同觀點時指責他人、看到不公的事喜聞樂見。而為了改掉這些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根本上了解自己「為什麼我會是現在的自己?」


@Steve Shi 在《假性親密關係》一書中提到過一種自我認知的方法:劃分人生軌跡→羅列重要事件→分析事件

一、劃分人生軌跡


將自己的人生劃分為8個階段——這數字沒有特定的含義,只是一個結構上的要求,每個階段用一個重要的事件或者時間點來界定,第一個階段從出生開始,最後一個階段一直延續到當下。

二、羅列重要事件


每個階段里,找出10件對你影響重大的事件——這個數字也僅是一個結構上的要求而已。這些事件應對你的情感、性格、人生軌跡、人際關係有比較大的影響。

(Steve Shi建議關注一些這樣的事件:生活軌跡變化的轉折點,重大的失敗或意外,重要的決定;情感上衝擊很大的事件。記憶深刻的事件,另外這些事件多半與他人有關係。建議重點關注與父母或者其他親近的人有關的事件。)


羅列這80件事本身可能是個挑戰,有的需要努力回憶,有的需要去詢問他人。你可能先定義好一個階段,去搜羅事件,分析,然後再進入下一個階段。

三、分析事件


每個事件下面,你都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
這個事給你帶來了哪些認知和想法上的變化?

2.
這個事給你帶來了哪些情感上的衝擊或者影響?

3.
這個事和現在的你有什麼關係?(事件如何塑造了現在的你?)

4.
從對這個事件的回顧中,你發現了自己有哪些想要和需要?

內容上沒有太多要求,每個人都有權利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寫自己的個人史。只要你需要盡量細分大約8個階段,每個階段寫出大約10件事,每件事回答出上面4個問題,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足夠細化。你可以每個問題隨便回答下,也可以詳細的寫。要花多少時間,要寫多少內容,全都取決於你。


劃分這8個階段,羅列80件事或許會消耗你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可能會大大超出你的預期(我通過這種方法羅列了42件事,耗費了5個月的時間,詢問了超過50個人),但在那之後你將受益良多。


一開始看到自己羅列的事件時可能會抱怨,「為什麼自己的父母當時要這麼做」;可能會失落,「若不是當初那件事,或許XXX」,但這些短暫的負面情緒過後,將會是內心長期的平靜。


你會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原來我是這樣的人!」;你會發現一些自己過去誤解或忽略的問題;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胸變的寬廣,不再輕易將自己的錯誤歸結與環境、歸結與他人。


這就是我今天想要提供給大家認識自己的新角度是什麼成就了現在的你?


?一、總論

在諮詢和生活中我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

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說:「我最近好無聊啊,做事情沒有方向,沒有激情,什麼都不想做,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我會問他們一些問題:「在你過去的生活中,有多少次出現過類似今天的這種情況?

它們之間有哪些共同點?是否表現出周期性、循環性的特質?

你會陷入現在這樣的情緒狀態的原因是什麼?

你是否是持續性的對做很多事情都表現出無興趣?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面對你感興趣的事情時,你是如何應對和處理的?」

而他們的回答,幾乎統統都是:「我不知道。

這樣的情況出現的多了,我才逐漸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這個事實: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他自己。

很多人根本從來就沒有過「我要了解我自己」的這種意識。

包括我,其實很多時候都沒有意識到我是多麼的不了解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的睡眠周期,不知道我最佳的工作方式,不知道我的情緒周期,不知道我的認知體系,不知道自己理解事物的無意識傾向……

為什麼會沒有這種意識?

那是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根本不需要特殊去考慮的事情。

「了解自己」就像我們喝一杯水下肚會被身體消化一樣,是一種本能。

所以當一個人陷入迷茫的時候,他會不斷的去想「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就是因為他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應該知道這個答案的,這個答案也可以靠他自己「想」出來。

所以迷茫中的人根本就不會去問自己那個真正關鍵的問題:「我為什麼會迷茫?為什麼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答案?」

現在開始,你應該正視的有三件事:

第一,了解自己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不需要你付出努力就能完成的事。

第二,了解自己從來都不容易,你想要了解自己的難度本質上等同於你試圖了解一個別的人。

第三,「你自己」也是在不斷地成長和變化,所以你也需要不斷地、長久的更替對自己的看法,刷新對自己的認知。

?二、為什麼要了解自己?

我前不久寫過一篇關於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文章。

所以在縱觀我們的一生時,就需要意識到,我們所接受的那些理念、觀點等等並不是為了幫助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是為了把我們塑造成、對那些理念輸送方而言更好的工具。

比如學校教育是為了將我們培養成利於國家和社會的人;

到了公司里老闆們的教育是為了令你更好的為公司賣命;

消費時商家的教育是為了令我們更願意大把的掏錢。

沒有人會真正為了「你」的成長與成熟考慮,所有人對你在做的事情都是在試圖將你洗腦成他們更希望你成為的人。

包括你現在在看的我的這篇文章,也可視為是我在試圖將你「洗腦」。

所以我的意思是要告訴你:你要成長為一個成熟、獨立、能清醒思考的人,這完全是你自己的責任,這隻能是你自己需要為自己做的事情。

那這和「了解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了解自己」就是一個人選擇主動成熟的第一步。

了解自己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梳理你自己的邏輯體系,去主動構建、修整你的思維邏輯。

那在這個時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清除掉那些外界商家、上司、試圖打壓你的朋友等人,所給你灌輸的那些扭曲的認知。

所以首先,「了解自己」,本質上就是開始為自己負責,開始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

其次,「了解自己」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創造生命的意義,創造自我實現的價值。

了解了自己,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頭腦才是清醒的,「人生」這個概念對我們而言才是脈絡清晰的。

只有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時候才不會迷茫。

所以在一開始我說:「為什麼「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因為你當然不可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從來都沒有好好了解過自己,從沒為了解自己付出過實際的行動,你怎麼可能光憑坐在那裡空想就想出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呢?

再次,「了解自己」能幫助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

因為不了解自己,人們在不斷重複著犯過無數次的錯誤。

比如不斷的喜歡上同一類型的渣男,不斷因同樣的工作問題而煩惱,不斷的去接受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是在重複發生的。

那個不斷喜歡上同類型渣男的女孩,當你向她揭示時她可能會大吃一驚:天啊!我才剛意識到原來我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都是那種長得帥、擅長花言巧語,卻又都不負責任的貨色!

當我無數次因為內耗和阻抗太嚴重、而不得不在寫到一半寫不下去的時候告訴我的合作方:「實在沒法完成,取消合作吧」時,我才終於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我無法完成那些我內心中並不感興趣的寫作任務。」

所以此後我不感興趣的約稿都會直接拒絕掉,以免再浪費我的時間還要讓我痛苦內耗好幾天。

因此,了解自己能夠幫助我們規避掉那些不必要重複再犯的錯誤,並依據我們自身的特性而做出更好的選擇。

最後,「了解自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發展自己。

人都有成為「完美」的趨向。但事實是我們不可能做到全能,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

因此在有限的生命里,將我們有限的精力集中於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放棄關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是我們的能力無法達成的事情,這就成了一項很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智慧。

我記得很多年前看的一本玄幻小說,裡面的主人公,至今仍舊令我印象深刻。

他是擁有超能力的聖堂武士,每個聖堂武士的天賦總值基本都是相同的,你可以選擇將你的天賦點加在不同的地方上,例如力量,敏捷,速度等。

其他的多數人都會選擇一種平衡的策略,而主人公卻將全部的天賦點加在了爆發力上,於是他就擁有了如同弓弩一樣、專門針對一類強大的魔族生物的力量,他就因此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專家,從而取得了超越其他追求「平衡」的絕大多數武士的成就。

從那個時候起我的認知就被顛覆了:我們不需要成為完美的人,我們不需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

追求平衡,有時候等同於你在追求平庸。

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別人就會忽略掉你99件做的不好的事情。

所以對於很多追求「改變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地方」的人們,我總是會告訴他們:你不需要關注你那些做不好的地方,而是要把精力放在你能做好的事情上,並把這件事變得越來越牛逼。

當你能把一件事情做的很牛逼時,你就會發現過去你擔心的很多問題已經被自然而然的解決了,或是那些問題現在已經變得根本不再重要。

所以了解自己,才能幫你找准你真正的發展方向,讓你能夠把精力花費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三、怎樣「了解自己」?

現在能讀到這裡的讀者分為兩種。

一種是基於我們前面的分析,已經對「了解自己」產生了真正的興趣,基於這種興趣他能夠自然而然的就為達成了解自己這個目的而去做很多事。

他不會把這當成一個任務,不會逼迫自己去做這件事,不會為了緩解自己「想要變得更好」的焦慮而去「了解自己」。

另一種則是並沒有對此產生真正的興趣和行動的慾望,只是為了緩解焦慮和營造我在學習的假象而想繼續讀下去。

在這裡我強烈建議第二種讀者在看完我下面的解釋之後,直接點右上角退出不用看了。

現在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建議你別看了。

我寫文章的核心目的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別人產生真正的幫助。

這種幫助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起作用。

第一,改變讀者的認知,令讀者能夠「想明白」。想明白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會做出改變。

比如我前面所說的「第一種」讀者就是屬於被我改變了認知的、或者是他既往是有這種認知的,但被我重新梳理和激活了。

這種情況下,他去看我下面所講的方法才會有用。因為真正有作用的方法往往很麻煩,但這種讀者根本絲毫不會在意和考慮這種麻煩,而是自然而然的就去執行了。

第二,沒能夠改變讀者的認知,但能夠鼓勵讀者做出一次不同於以往的嘗試。

這種嘗試能夠帶給讀者一種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不同的體驗,這種體驗就能夠埋下一顆種子。

從而在今後的生活經驗中,種子逐漸的生根發芽,進而改變讀者的認知,幫助其真正的能夠「想明白」了。

到了那個時候,他會再回過頭來看這篇文章、或是從其他地方尋找有效的方法。

所以,我建議你關掉這篇文章就是希望給你帶來一次不同於以往的嘗試——

你不是看一篇長文章不耐煩才關掉的,你不是看這篇文章覺得無用才關掉的,而是你清醒的認識到了這個事實:你並不會按照這篇文章的方法去做,你只是在緩解焦慮感,你只是在營造「獲取知識」的幻覺,你只是在浪費時間。

所以,你主動選擇了關掉這篇文章。

這次基於清醒的認清現實做出選擇的經驗,也許可以應用於下一次你看其他文章來緩解焦慮、假裝努力的時候。

每一次你都能選擇清醒思考的話,你就能夠逐漸擺脫焦慮感、無聊感對你的影響。

現在你可以關掉這篇文章了。

?方法論

對於第一種讀者,我現在要分享給你一種、且只有這一種能夠幫你「了解自己」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做「自我分析」的記錄。

這個方法的涵義有三層。

第一,你對於「不了解自己」的這個問題的態度是積極的,你願意主動地來探索自己,和分析自己。

第二,你是真正的重視這個問題。你會把自己的分析記錄下來,你會整理自我分析的資料。

而不是像某些人一樣,只是在遇到問題、晚上無聊的時候才會隨便想一想;

或是在陷入焦慮、出現問題時用「自我分析」來緩解焦慮;

最後這種所謂的自我分析很快的就會被你忘記,而且並不會產生實際的改變。

在下一次你無聊、焦慮的時候,你之前做過無數次的「自我分析」又會重複的再被你想一遍。

第三,你是在使用科學的方法來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愚蠢的只會坐那裡空想。

你會有目的、有規劃的進行記錄,進行分析,而不是漫無目的的硬想,用著錯誤的方法卻幻想能夠得到正確的結果。

大部分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你開始使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在真正的思考。

SO——

?要在什麼時候做「自我分析」的記錄?

?理論上而言,任何你有了想法,有了思考的時候都可以做記錄。

?怎樣做「自我分析」的記錄?

?做自我分析有一條根本性的指導原則就是:你分析的是你的行為、你的感受等,其背後的邏輯鏈、邏輯體系、信念、慣性思維、自動想法、選擇傾向等。

總而言之,所謂的自我分析,本質上就是尋找出你所有外在表象背後的、潛在的那些支撐部分。

你要推導的是冰山水面下的部分,你要探求的是意識層面下的潛意識,你要歸納的是行為表現背後的指導邏輯。

通常而言,我們的分析順序是:先推導出一個事件背後的邏輯,再找出支撐這個邏輯的信念,再去探究導致這個信念的邏輯網邏輯鏈

通過對這些邏輯網鏈的重新認識再梳理,從而整理出自己完整的邏輯體系。

舉一個例子:

一個女孩和她男朋友分手了。

她分手的邏輯是:他一定會拋棄我的,所以我寧願先離開他。

導致這個邏輯的信念是:我不值得被愛。

導致這個信念的邏輯網邏輯鏈可能有:我的父母總是否定我,同學們都瞧不起我,過去的很多男友都拋棄了我,我養的金魚都死了,隔壁大媽老是不正眼看我。

通過記錄找出這些邏輯網鏈之後,她需要一一對這些邏輯進行重新認識:父母的否定是因為他們沒有學過讚美子女的教育方式,不意味著他們不愛你;

同學們並不是瞧不起你,而是你總是主動迴避和別人交流,令大家覺得你不好相處;

那些前男友拋棄你是因為你總是因為擔心被拋棄而先拋棄了他們;

金魚死了和你值不值得被愛沒有關係;

隔壁大媽天生眼斜;

然後她就能夠對這些邏輯進行一個再梳理:我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不好,別人也不是我所想像的對我的印象那麼不好、總是想拋棄我。我其實是值得被愛的。

然後她的這些經過了修正和整合的邏輯就會重新用於指導她開啟新的人生。

?怎樣利用「自我分析」的記錄?

?從本質上來說,邏輯思維的方式有幾種?

無外乎就是:【歸納】、【演繹】、和【類比】。

以上這三種方式就是我們進行分析任何事情時可以做的全部事情,只是在生活中會有各種包裝和變形。在這裡我針對「自我分析」的利用,各舉一個例子。

【歸納】:從不同時期、不同事件選擇傾向,來整理出你本身對於生活本身所持的態度,積極還是消極,思進還是思退,思守還是思變。

從而在做決定時,你就會將你自己的下意識傾向考慮在內,從而避免自己做出非理性的選擇。

【演繹】:多次生活經驗證明:我只要接的是我自己內心有阻抗的約稿,那麼我就肯定完不成。

所以我就可以避免再接我內心會有阻抗的約稿,以免浪費時間還影響心情。

【類比】:你上次在職業選擇上因為不自信而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現在你同樣因為不自信而在追求一個女孩時打了退堂鼓。

通過類比你可以得知:放棄追求這個女孩很可能會令你後悔。

所以你就會重新決定要去追求這個姑娘

?四、總結

本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在於從認知層面上令你理解「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的背後,其實體現是的我們對生命的「清醒」、和「主動負責」的態度。

我們不願意渾渾噩噩的生活,所以要探索自己,了解自己;

我們承擔了對於自己生活的責任,所以不再逃避麻煩和痛苦,而是能主動地為了更加了解自己而付出努力。

這篇文章能看到最後的人註定會很少。很早以前我就看過《聞香識女人》,那時候我完全不明白它的那句廣為人知的經典台詞究竟經典在哪裡。

但現在真的是逐漸理解了。

「如今我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總是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知道!但是我從不去走,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那條路真他媽的太苦了!」

但如果你看到了這裡,無論你有沒有下定決心要開始了解你自己,這都意味著一顆種子已經在你的意識中埋下。

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們會和其他的「少數人」,在這條「真他媽的太苦了」的道路上相遇。

以上。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微博:風墟eternity 點擊關注


這是好問題,我用新奇的角度來回答,肯定很實用。

你曾經見過「混沌」嗎?我模仿一下康定斯基的畫作給你看:

能看得出來這裡面有什麼規律嗎?其實是沒有的。

這張圖要說的是:

假設世間存在兩種物質:圓形是價值觀,方形是信息,它們之間會產生相互影響,並有意識和沒意識的植入到我們的腦子裡。

比如網路信息、上學讀書、電視節目、爸媽說的道理、老闆說的道理、老婆說的道理、各種宗教說的道理...

這些價值觀和信息,不知道怎麼被它植入的,也不懂它們之間的關係,所以形成了我們現在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判斷,這就是混沌(chaos),又稱渾沌

這是自己嗎?當然不是。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很難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活在混沌狀態里(chaos)。

因此,人和人之間只有一些觀念會有交集,但各自又有不同的盤算。像這樣:

到這裡,我們可以開始理解,為什麼人跟人之間的溝通那麼難?

這種無法預測結果的持續碰撞,讓我們產生焦慮、執念以及迷惘

所以必須深入解讀產生的原因才行,不能隨隨便便的把自己「定位」了。

我們想要通過閱讀來尋找方法(處世方式)、通過電影的寓意來尋找答案(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待不同人生的解答),試圖去了解我是誰,我要幹什麼。

這是好的開始,先說電影:

比如,我們把問題放大到宇宙這麼大,在《星際穿越》電影里跟著諾蘭飛到黑洞裡面去尋找人生的意義。

結果得到的答案是5度空間。看到漂亮的黑洞,也開了腦洞,卻沒解答內心的疑惑。

至少可以明白一件事:「我是誰」這個問題,上升到宇宙高度來看,是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

知錯就改。然後,又跟著電影《地心引力》,從外太空開著破飛船,拼了命的返回地球。

劇情是相當緊張的,科學也相當寫實的。

珊卓在千鈞一髮之際的太空,用盡洪荒的腦力+神跡般的運氣,最後有幸的回到了地球。

才知道,原來我們天天都能看到的藍色天空、泥土、花草、水,這些才是我們需要珍惜,並且用心對待的東西。

有意思的是,只要用這個心態面對生活的人,不管五官結合起來的長相是不是完美,看起來一定都會是很令人舒服的樣子。

到這裡,你可以得出自己長相還不錯的結論,但是,依然還沒有找到「生而為人要幹嘛」這個重要的課題。

人會傷人,只要有人就有江湖。而人在最傷心、無奈、被生活擊垮的時候,都想要窩在一座孤島,能與世隔絕、希望能毫無壓力地生活著。

《金氏漂流記》剛好是解答類似問題的電影,看著被生活所逼的鄭在詠,跳江之後漂流到孤島上,這是一個如何尋找自我的故事。

在電影的世界裡,看起來是那麼的好笑,卻也反應了真實的世界。

原來,世界的冷漠不會因你的儒弱而溫暖起來,在沙灘上寫了斗大的HELP求救也沒人瞧一眼。

而當一個人開始接受孤獨,獨自承受風吹雨打,不再畏懼被世界拋棄,願意把HELP改成HELLO之後,就能理解:

「獨處和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包括內心的傷口,還有不知所措。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當我感到沮喪,回到了家,只想一個人躺在書房裡的椅子上,這就是在自我癒合的過程。

所以,自我是什麼?大部分的人,是受傷、不知所措的在面對未來。但是每個人還是會想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感。不是嗎。

怎麼辦,我們可不可以重新塑造自我?當然可以。

假設我們是一個天天碌碌營營過日子的人,怎樣提起改變的勇氣?需要改變自己嗎?這些相關探討很像電影《白日夢想家》故事裡遇到的情況。

當本·斯蒂勒被激發之後衝出辦公室,而Arcade fire 《Wake Up》的音樂一出現,那種頓時覺醒的高潮,配合高亮的曲調,我的血液一下子沸騰起來。

音樂在預告里有:

白日夢想家 台灣預告片1:加長版 (中文字幕)

大概是因為被打了雞血,所以為了完成任務而飛檐走壁,探山入海,不斷的跑阿跑,越跑越起勁,然後,這句話出現的實在太贊了:

咦,我們內心不是一直希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嗎?所以我們的「自我」並不美好?

直到最後(這電影劇透就沒意思了),我頓時明白電影里的寓意:

我們這一生在尋求的,就是找到自我的認可。

意思是不管別人怎麼說,只要對自己的人生說,「哈,我沒白來一場」。

所以讓自己獨處一下,自己給自己打雞血,這樣很爽!因為一點壓力也沒有。

然後得找一個小目標去完成,才能獲得自己對自己的認可。

但是怎麼才能達到目標呢,所以我們開始想要學習,試圖在書海里找到處世的方法,以此找到自我的認可。

這一找,不妙!因為...

這是一份學習漏斗圖,經過實驗分析:一個人在兩周之後,還能記得多少。


學習處世方法,至少也要記得學習過什麼吧。但是...

學習只是強迫自己去記憶,這樣只能獲得10%的殘留記憶。

而把學習到的內容當作「一件事」運用起來才能內化,提高90%的記憶,比如進行簡報。

如果你不敢在大庭廣眾下進行簡報,在知乎寫答案也會有70%的記憶。

也就是說:

唯有把學習到的內容,經歷大量的運用和傳授,你就可以找到自洽的處世方法了。

也許會用錯時機,或是用錯對象而遇到挫折。但是別怕!你依然可以獲得90%的記憶,因為你經歷了「一件事」。

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失敗,而不是害怕自己失敗,失敗只是為了達成人生任務的台階,完善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這些過程,只不過是幫助你不斷完善自己的台階。

所以,只會透過星座、算命去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還是會處在混沌里。

你應該把自己回歸到重新定義自己的心態,儘可能的拋棄以往堅持的成見,不管以前投入多少的心血,只要別再被這些混沌困住了。

讓自己變成一個願意重新吸收正能量的海綿體,重新開始定義自己。但是這一次,我們要提高效率。

想要高效提升,先要給自己一個精準的目標,並且縮小學習範圍。

我再畫個圖,直接上:

這是一個鍾型曲線(通常也叫做正態分布曲線)的前半部份,Y軸代表影響力增長。無論是創業、或是自我提升,混沌時期總是緩慢的。

X軸代表時間。很多人即使活到了60歲,長期處在混沌中緩慢成長,還沒到紅點點的位置就停滯,接著就下降,完結一生。

所以,這張圖是說:

想要高效提升,首要的目標設定,就是找到關鍵意見領袖(KOL)合作或互動,或者讓自己成為關鍵意見領袖(KOL)。

奇怪,這句話怎麼那麼眼熟?是阿,前面有說到:主動的進行簡報。

無論是經營公司,或是重新定義自己是怎樣的人,目標和方式都是相同的。因為都想要創造自我存在的價值、找到自我的認可。

需要提醒的是,關鍵意見領袖(KOL)不是網紅,不是嘴上五湖四海皆兄弟的人,也不是透過手段吸引粉絲來證明存在感的人。

至於怎麼吸引KOL?或是如何讓自己快速成為KOL?精準的重點是要學習如何言之有物。尤其是在網路上會更方便實現。

一開始寫點什麼(或是為公司賣命的寫案子),可能沒多少人會關注你,但只要持續跟著底下方式做,很快便會達成小目標:

首先最好是以你的興趣或是你擅長的能力為主要考量,一來上手更快、二來更持久、三是學習更起勁,長板理論才是有效率、見效果的好方法。

然後廣交友,每增加一位,你就會越來越有成就感,也會越來越有魅力,這會變成一個正向循環。遇到你的老闆,都是捧著錢邀請你來幫忙。

如果逐漸吸引到10位以上也是言之有物的朋友,相互保持互動、相互影響,這樣就能更加提高你KOL的影響力。

如何言之有物呢?除非你只是喜歡閱讀小說打發時間,如果你想成為KOL的目標而閱讀任何一本書,就要記得相通的三原則:

1、觀點,不是去抵制和跟隨潮流,而是從潮流中,形成自己獨立觀點。

2、利他,不是鼓吹為他人奉獻的精神,而是為他人分辨優劣、提高效益。

3、實用,不是似是而非的觀念,而是論點具有可操作性,投入可獲得產出。

圖也畫好了,這樣你可以更快理解:

利他和實用是推進觀點的有效方法。

在閱讀的時候,你需要不斷用這三點進行判斷:這個觀點是否具有實用+利他。有就用,這樣就能更靈活多變的運用。

換個角度,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領域中的KOL,在演講內容、發表文章的時候產生言之有物的效果,就要讓你的觀點同時具備實用+利他的元素。

其實在不知不覺之間,我已經把10本書的核心內容,糅合在一起,用簡單的方式讓你知道怎麼去做一個人,該怎麼做一個人。

而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未行,其實未知」,如果你以為這個世界辜負了你,不妨挽起袖子開始干。

到這裡,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我已經告訴你最有效率的方法了。

歡迎隨手點個關注再走起。謝謝了


古希臘神廟中刻下的一句話就是:認識你自己。

可見,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怎樣來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呢?

個人認為至少有兩種方式:靜態分析和動態體察。

靜態分析利用拆解法細化,再逐一分析、衡量、評判。

一、心理遊戲法

我們先來做個心理遊戲吧。(據說是畢淑敏心靈七遊戲之一,有改編)

請拿出一張白紙,把紙縱向均勻地摺疊成四部分,形成比「川」字還多一豎的摺痕。在紙最左側那一列,寫下「身高」兩個字。

你一定大惑不解,說我做的是心靈遊戲,和身高有什麼關係?別著急,請把以下各項一一寫出。

  1. 身高
  2. 體重
  3. 相貌
  4. 出身階層
  5. 文化程度
  6. 性別
  7. 職業  
  8. 配偶
  9. 收入
  10. 愛好
  11. 住宅面積

………

最後一條之後,留了一個刪節號,就是給出你自己補充的空間。

左側寫滿之後,請在白紙的上方從左至右寫上:

真實的我 理想的我 別人眼中的我

現在我們這張表的基本構架就出來了,剩下的事就是你按照剛才列出的條目填上答案.

具體填法,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豎填,也就是說,先一鼓作氣地填出真實的自己的情況。比如你是一位男士,身高1.72米,體重65公斤,相貌中等,出身階層是職員,文化程度是本科畢業……填完了第一豎欄,你的大致情況就勾勒出來了。

然後再填右邊的那一欄,就是——「理想中的我」,建議你也一氣呵成。期冀自己怎樣,就大大方方地寫出來,不必擔憂它是否可行。比如身高,你希望自己高大如NBA球星,不妨就寫個1.98米,還覺不過癮,填上2.22米也無妨。如果你是位女士,期望窈窕如模特,也可以大膽設想身高1.75米,體重48公斤。至於相貌,可大筆一揮寫上「劉德華」或「凱瑟琳·赫本」。至於出身階層,更可以寫上「王室貴族」或是「億萬富翁」。總而言之,你曾怎樣想過,就老老實實寫來。

不要嘲笑也不要批判自己,只要是真實的,就承認它有存在的合理性。

以下諸項,均照此辦理,你的實際工作是個清潔工,但你期待自己有一天成為比爾·蓋茨,可以,寫上。你蝸居在大雜院,但你幻想住帶泳池的花園別墅,沒問題,寫。你無權否定自己的想像。你的配偶貌不出眾,但你期待娶世界小姐,也不必害羞。如果你的丈夫不過是小學教員,但你希望嫁給大學教授,也完全可以理解。

當你把這第二欄「理想的我」填完之後,就可以進入「別人眼中的我」這一部分了。這裡的別人,指的是你在周圍人群中的口碑。比如你知道自己內心經常憂鬱而煩悶,但掩飾甚佳,周圍的人都以為你快樂而開朗,請如實寫下。這一欄,說簡單也簡單,因為像身高、體重這樣的項目,別人眼中的你和實際的你,大概沒有多少差別。但說複雜,也夠難寫的。不少人填到這一欄時,愁腸百結,一問,才知道,原來他並不知曉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

還有一種是橫填,可如下操作。以「收入」一項為例,先寫上你的實際狀況,比如「月薪2000元」,再移向右側的那欄,即「理想的我」,你可以填上「月薪8000元」。至於「別人眼中的我」,也許因為你經常出手大方,仗義疏財,人家以為你的月薪起碼5000元以上了。也許因為你要攢錢娶媳婦或做著轎車夢,省吃儉用,小氣吝嗇,別人還以為你收入只有1000塊錢呢!

估計剛開始填的時候,很多人都心不在焉,覺得很容易,填完之後,縱橫一看,驚駭嘆息的大有人在。

第一個感受是詫異。原來,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自己的理想之間,竟有那麼大的差距。95%以上的人都嫌自己的個子不夠高,太胖或太瘦,相貌不夠俊秀,出身不是名門望族……

二、行為事件訪談法

行為事件訪談法是一種開放式的行為回顧式探索技術,他主要應用在人力資源領域,基於勝任特徵模型,對於人才測評、選拔很有參考價值。

其實你掌握這個方法的話,也可以用來進行自我分析和探索。

這裡的難點至少有兩個:一是建模;二是評估。

當然,我說的建模不會用到很多數學公式或定量分析,但分解和細化是少不了的。

比如,對於「人」你怎麼來拆分,「性格」又怎麼來細分,等等。

我舉個例子吧,在我的一個live中,內驅力,我劃分為「責任心」、「成就動機」、「權力動機」三大類。

成就動機又繼續進行級別劃分和錨定:

把這些因素都分解、細化,再系統構建,就有了「模型」了。

第二個難點是評估,人嘛,大多數是傾向於高估自己的,不管是能力還是品行。

比如這位童鞋,在我的live中,一開始是高估自己的,我對他的評估進行質疑、反問,後來他就意識到了。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的拆分邏輯:怎樣準確評估人的潛力?

動態體察

不管是心理遊戲法也好,行為事件訪談法也好,他們都是靜態分析,是基於目前或過往的狀態。

可是,一方面,人是會變化發展的;另一方面,人要真正認識自己其實不能僅僅通過所謂的靜態測試和評估。

只有你真正經歷了,你才知道自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在你經歷打壓之前,你可能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個剛直不阿的人;

在你經歷誘惑之前,你可能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個意志堅定的人。

一定要實際去做事情了,才知道自己有多偉大或是多渺小,自己的實際行動是否能支持自己的想法。

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來看也是這個理:

職業生涯不可能通過幾個測試或量表決定,也不可能被完全規劃!它本身是個動態、延續的過程。(直到現在,我都不確定我十年後將在何方,生活狀態又會如何,此外,也不是諮詢師就不會面臨職業生涯問題,就像並非醫生就能不生病一樣)

生涯行動尤為關鍵:你並不可能通過在頭腦中的「反省」來發現「可能的自我」。人們是通過實踐而不是通過「反省」來了解到自己「可能的自我」(這個觀點非原創,而是國外某做生涯諮詢研究的大牛的,不過我在實踐中也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打破框框並獲得心理支持的最佳途徑是:跳出我們平時生活的圈子、去接觸新的朋友,新的交際網路和專業群體。

更多技術性的東西,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思維燈泡

(聚焦於個體學習成長與職業發展,偶有心理、情感和雜談)


怎麼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如何客觀的評價剖析自己?或者說,自己客觀的去發現自己的優缺點?

自己去分析,而不是臆斷。也不要讓別人給出判斷。


當時我陷入了認知過度的狀態,漸漸就怎麼看怎麼覺得自己全身缺點。
然後喵給了我一個引導(過程中並沒有下結論,最多精鍊總結了我說的描述)……核心是:「自己試著分析,能分析出來的都不算自戀,分析不出的地方,就是認知問題

以下是我「貴人」給我的建議(有減改),我覺得可以分享給你,給你提供一個思路:

自己看自己的時候
就全面一點
這樣更容易進步

把自己的優點寫下來
包括父母給的
你所意識到比別人強的

比如遇到某件事情 別人怎麼做的
你怎麼做的
你的想法比別人的強在哪裡

關於某件事 為什麼你做到了 而別人沒做到
如果只是運氣 為什麼你可以得到 而別人沒有

再隨意想某一個場景
在某個特定場景下發生的事 也去分析自己的做法
為什麼會這麼做 因為什麼 有沒有比別人好 好在哪裡

我覺得這樣自己分析下來,自己給自己做個引導,就能夠自我去認知自己了。

這只是在幫助自己分析,正確的認識自己,而不是給自己下定論……一般而言,總結性的話語很容易框住自己。所以多嘴一句,奉行一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雖然贊很少,但是因為沒完善,被贊很不好意思啦。現在補充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缺點的發現,似乎對於我來講,太容易了,同時也太容易過度了。因為很多事情,不論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還是身邊人身上,又或者是聽說,看到……當事人的過錯

第一反應就是無意識的做出自己的第一判斷。
但是緊接著,在將自己第一反應說出來的同時,開始自我反省……
就自覺的閉嘴了,即使是曾經有過一次,或者有過這樣的想法,都會讓自己覺得羞愧。

那麼說起來,缺點的發現,就是奉行「吾日三省吾身」和「不二過」


給自己開一天錄音(視頻雖然更好但難度太大)。用客觀方式記錄一天自己的聲音。你會發現很多自己平時意識不到的東西。比如說話語氣習慣,比如用詞方式,比如自己做事的一些動作。很多被母體過濾掉的東西都會呈現出來。

這些和自己身體的感知會有出入。這是客觀視角,比第一視角更準確。

當你記錄了一周半個月的聲音,然後同時寫了日記(寫日記之前不能聽錄音)。事後總結(對比錄音和日記)你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的特點,容易放大什麼信息,看重什麼事情,容易忽略什麼,不經意間過濾某些信息等。深入對比,自己的特點一目了然。

分割線---------------------

發現陸續有人點贊,謝謝你們的支持。
為了不誤導大家,我還補充一下:

這種方式確確實實能完善大家對自我的認識(其實一個充實的24小時就會有效果),但是離全方位了解自己還是有很大距離。所以我建議大家把這個答案作為其它高票答案的一種補充來看待。畢竟,自我認識是個大工程。


謝邀。
我覺得正確的方式是端正自己對自己的態度。
認識自己並不是說你本來是A,然後你通過一些方法識別到了A,而是你具備了一種能力,能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去體驗當下的自己,不用任何標籤去限制自己。
認識自己最難之處在於,我們可能要去承認自己的弱小,放下自己的偽善,這很需要勇氣。


人是多變的,
認識自己用專業一點的表述是識別自己的人格,這裡面包括認知方式、情感能力、意志強度。
人格,由英文單詞Personality翻譯而來,是由拉丁文persona的引申,persona是指面具。
我們會在不同的狀況下選擇使用不同的面具,有些人較為成熟,他的人格調控者是一個導演,有些人自我意識還未覺醒,他的人格調控者是腳本。

認識自己並不是說你本來是A,然後你通過一些方法識別到了A,而是你具備了一種能力,能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去體驗當下的自己,不用任何標籤去限制自己。
例如,一個男生在以前的生活體驗與教育之中,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好男人,當他和一個女生在一起了,時間久了,他開始厭倦了,但是【我是一個好男人】的標籤化限定,讓他始終無法接受自己的厭倦,這就無法認識自己,這時候,我們的一般做法是開始找對方的茬,開始故意冷淡對方,然後使得對方缺乏安全感,之後得出這個女生很作的結論,為了避免自己心中的自我認知受影響,會讓其選擇各種方式變成對方錯了。
我們的自我是動態的,要了解它必須具備的是工具,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個靜態的自己,任何答案都不如你去做人格測試,這才是最專業全面的。

在電視劇《地球百子》裡面,男主與女主啪啪啪之後,女主對男主說:
我想你必須知道,是因為你,我們剛才並不是生理需要,是因為是你,你能明白的,對嗎?
(翻譯一下就是:我愛你,我們做愛不是為了滿足性慾,而是因為我愛你,其他人不可以)
這時候男主說:
我想,我也應該告訴你,不是因為你,我覺得對我而言重要的是這是地球上的我的初夜,我想試一下。
(我是憑記憶寫的,大致意思就是直接表明,我還沒有愛你,重要的是性,不是你)
我驚嘆男主的勇氣,我想我做不到,即使我在乎的是性,在那種狀況下我也會選擇欺騙。

直面自己是認識自己的前提,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太多時候是欺騙著自己,欺騙著身邊的人,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自己不敢承認那就是自己真實的想法。
真實,會讓生活變得簡單,我們處於集體社會,欺騙時常不可避免,但是起碼我們要努力做到,不去欺騙我們自己,鼓起勇氣去面對真實的自己。


我樂於結交的人大多具有這樣一個特徵:人格穩定。當生活境遇發生比較大的改變時,你會看到他們還是以一貫的姿態維持自己的生活,以一貫的標準與人交往。當然了表裡如一在很多時候是一種奢望,但是在他們身上我至少可以看到一種令人舒適的自洽和一致。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在金錢和教養偽飾下的人性真相可以在時間的流逝和境遇的劇變中得以揭示,所以要真正認識自己,不妨比較一下巔峰時期和低谷時期的自己。問問自己,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境遇中,我持身待人的標準是否有本質上的改變,我看待世界的眼光是否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兩下比較,自己不為人知,也不為自己所知的一面就會顯露無疑。

當然,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去考驗別人。倒不是因為害怕失望,而是這種刻意為之的考驗本身太過扭曲,自然不可能結出什麼好的果實。


對人不能簡單粗暴的貼標籤、下定論,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

關於如何更快速的認清、識別、判讀一個人,如何通過對人進行分類以實現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機應變,如何能夠不隨便的誤會別人,更理解別人,如何認清自己,我進行過很多很多的思考,也看了很多書,但是一直沒有一個成型的體系,指導前幾天看到 @風墟 的一個帖子才形成了比較形象的概念。今天在此總結一下吧。

先引用一個 @風墟 提出來的觀點:

他把人的價值標準分為5個維度,非常有借鑒意義(原文搜:如何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通常而言,從五個維度上對一個人的本位價值標準做出分析之後,基本你就能夠對這個做出大致的判斷了。
這五個維度是:
自我他人 慾望責任 理性感性 未來現在 真實虛偽
傾向於「自我」是指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人際交往中通常都能很好的去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傾向於「他人」的通常比較擅長照顧他人和為他人付出,能很好的協調人際關係,並擁有不錯的人緣;
傾向於「慾望」的人通常會有些冷血,並且在追求自身慾望的滿足時會很投入。嗜賭的人在賭博時、追求權力的人整夜不成眠的算計時、有名校情結的人用功讀書時,這些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
傾向於「責任」的人通常都會是很不錯的妻子/丈夫、子女/父母、領導/下屬。這一種傾向的人一般會心智比較成熟,但如果是那種從小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過度負責的話,則是比較悲哀的;
傾向於「理性」的人會更務實,有著縝密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缺陷也很可能在於,他們很難體會和理解到情感世界中的細節和過程;
傾向於「感性」的人會更加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和自身的感受,他們通常會很敏感,對生活體驗會有著更為強烈的反應;
傾向於「未來」的人看問題會目光長遠或是好高騖遠,他們通常都有些浪漫主義,他們會因為對未來美好的期待而熱愛生活,或是因為對未來的悲觀預測而消沉失落;
傾向於「現在」的人能心安的活在當下或是及時行樂,他們通常會偏向現實主義,他們能充分的享受當下生活的每一秒,或是限於一時的困境而灰心喪氣;
傾向於「真實」的人通常都會直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類往往都是值得信任的,並且做事都比較的腳踏實地,但他們的直率有很多時候也會很容易傷人;
傾向於「虛偽」的人往往會更加靈活,他們思路活躍,不淤泥阻滯,但通常可能會不夠沉穩,且好鑽營,反而往往會捨本逐末,或是只會做些表面功夫;
但在用這五個維度試圖去分析一個人之前,還要先確定的一個前提是:這個人在這一維度上是「成熟」的還是「幼稚」的。
比如:
成熟的「自我傾向」是指這個人能很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與尊嚴,他能明確自己的邊界所在;
幼稚的「自我傾向」則是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世界中心的全能自戀。
成熟的「虛偽傾向」是指這個人不滯於物,手腕靈活,能分清現實,隨機應變;
幼稚的「虛偽傾向」是指這個人浮於表面,毫無真才實學,而熱衷於鑽空子,走捷徑;
所以,這五個維度中的每一部分都只是一種客觀的描述,雖然在用詞上「真實」「虛偽」這樣的表達會由於我們的溝通習慣而令很多人認為真實的特質就是好的,虛偽的特質就是不好的。
但事實上每一種傾向本身都是沒有好壞優劣之分的,關鍵在於這種傾向本身的程度,和不同傾向組合後的最終後果。

這裡我想重新解讀一下風墟的觀點,

如果我們單從某一個維度來解讀的話,可能非常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偏向自我是自私的、惡的、不好的;偏向他人是善良的、高尚的、應該被讚頌的。

但事實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判斷一個人的價值傾向到底是真的高尚還是真的卑劣。

舉個栗子:

司馬昭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如果單看這句,可能很多人會立馬下定論,覺得 「人之無情,乃至於此!」,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從這個角度看,阿斗就是貪圖享樂,忘國忘民。

但如果我們把腦洞開一下,如果阿斗回答的是:國讎家恨,莫不敢忘,他日還來,雖遠必誅!

結局會怎樣?

我想,大概阿斗身邊的歌舞美女沒了不說,待遇肯定也會一落千丈,搞不好立馬身首異處。在當時的情況下,「樂不思蜀」也許就是阿斗生存的最佳策略。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誰知道阿斗會不會是下一個韓信呢?

當然,這裡不是要為阿斗平反或澄清什麼,而是要講述一個觀點:

每個人的價值傾向都有可能隨著具體情境發生改變,這是一個動態的變化。


再舉個例子:

某天早上,公交車上,突然聽見一個老婆婆大聲嚷嚷:

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自私自利,在這麼擁擠的公交車上,也不知道要尊老愛幼,讓我一個老太婆站在公交車上算什麼樣子,哎呀,現在的年輕人還有沒有人性啊,現在的90後是不是讀書都讀傻了啊...

老婆婆一遍大聲嚷嚷,一遍眼睛盯著她前面的一個男生,男生也看著老婆婆,嘴角微揚,一臉的不懈。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老婆婆雖然說話難聽,但是這位男生做的也不對?

但如果男生腳殘疾了,是個殘疾人呢?

如果男生的腿殘了是因為他是個消防員,去年因為在火災中救了一個小女孩才受傷的,這樣看起來男生是不是還顯得有點高尚?

再切換回來,如果老婆婆原本也是一個家教良好的人,但是上個月因為兒媳婦在公交車上沒有得到讓座,結果公交車剎車過猛導致兒媳婦失去摔倒流產了,老婆婆失去一個孫子呢?

聽起來是不是也顯得情有可原了、可以理解了?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就是:

每個人的價值傾向都有可能隨著具體情境發生改變,這是一個動態的變化。

所以一個平日極度自私的媽媽也可能會在地震中為孩子獻出自己的生命。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認清自己、接納自己自私的一面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很多人看了上面的5個維度,可能會覺得自我、慾望、虛偽是貶義詞,是一些被人唾棄的行為or思想。然後,為了避免被他人排擠,被社會唾棄,我們會收起我們自我、慾望、虛偽的一面,去取悅對方,尋求對方的不排擠,不歧視、甚至是尋求認同。

但是現實情況是什麼樣的?

該排擠你的還是排擠你,該歧視你的還是歧視你,該討厭你的還是討厭你,你還是融不到圈子裡去,而且還多了一個「虛偽」or「不真實」的標籤,得不到真正的朋友。

武志紅在《心靈的七種兵器》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大意是講一個女孩因為覺得自己家裡貧窮,擔心被人歧視,但是又想和舍友、朋友們搞好關係,就拚命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跟隨朋友們出入/購買一些本來不適合、不屬於她的場合和商品。

故事的結果是,一開始還能夠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到後來,朋友們還是遠離了她,因為覺得她「不真實」,她非常的傷心,在某天夜裡哭得撕心裂肺。

但就在這樣一個夜裡,哭得撕心裂肺的她接納了自己:窮就窮嗎嘛,反正我家就是窮。不喜歡我就不喜歡我嘛,反正我也沒什麼朋友,我也不想再去取悅別人了。

經過這樣的思想轉變之後,她反而變得更加的真誠,大家反而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她,她的朋友反而變得多了起來。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貧窮、懦弱、自私、懶惰等等這一系列名詞,它們本身不帶任何的情感色彩,承認它們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反是一件勇敢的事情。自己不欺騙自己,別人就沒辦法欺騙你。

而帶有感情色彩的是評論這些名詞的人,他們喜歡用各種標籤來禁錮你,為了維持表面的體面,你反而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認清自我的機會,從此你也不再是你,從此你為別人而活。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

昨天晚上我和我女朋友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小時候有一個非常喜歡的娃娃,她非常漂亮,然後你為她量身定做了很漂亮的衣服,每天要拿出來把玩一下,連收起來的時候,都要放在一個兄弟姐們夠不著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有個親戚帶著一個熊孩子來你們家拜訪,熊孩子比你小几歲,看起來就是那種特別虎的類型,然後,他發現了你的娃娃!

這時候他開始發揮熊孩子的本領,開始鬧騰,開始各種撒潑打滾,就是要玩你的娃娃。

你給還是不給?

如果你不願意給,你媽媽說,不就一個娃娃嗎,給他玩一下也不會壞的,咱們不要這麼小氣,我們要大方一點對不對,有東西大家一起分享,不能這麼自私的,來,給他玩一下。

你給還是不給?

我女票說,給,但是我要甩過去!

我的回答是:不能給。

我說,每個人都有一個都有一種領地意識,狗會通過撒尿畫圈、獅子大象會通過打架來阻止其他部落入侵自己的領土範圍,人也一樣。自己的玩具屬於自己領土範圍的一部分,小孩尤甚,哪怕你把她的娃娃摔壞了再買一個新的給她,她都不行,她只要這個。

家長通過價值框架來綁架小孩子,讓小孩子認為讓出玩具=大方、懂分享、不讓出玩具=自私、小氣是對孩子領土的一種侵犯,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以後自己權益受侵犯時缺乏與惡勢力鬥爭的勇氣,反而讓孩子給了自己一個漂亮的理由來逃避這一現實:媽媽說過謙讓、大方、包容是好的,有教養的。

而孩子這樣做並不開心。

同時,還教會了孩子「虛偽」。

孩子不敢直面自己的內心,不敢說「不」字,因為一旦說「不」字,記憶中的媽媽就會站在道德制高點給她懲罰:「你怎麼能這麼小氣呢!」

這是孩子為了逃避懲罰被動學習到的虛偽技能,但這不是一個讓人快樂的技能。

另一面,如果你在上述媽媽的理由中加入一句:等會我給你買個新的!

孩子有可能又陷入一種主動學習虛偽技能的圈子裡。

因為他發現,即使內心一百個不願意,但是出賣自己的良心竟然還能夠得到一個新玩具!

那麼他就會為了得到其他的獎賞而一次又一次「背叛」自己的內心。

變成一個不真實的人。

這不禁讓我想到武志紅提到過的一個觀點:

你的一切壞習慣養成都是因為你曾經受過這些壞習慣帶來的恩惠。

第三點,做回你自己

回到主題上,發現自己「虛偽」怎麼辦,難道自己就要變成一個「壞人」了嗎?

我是不是就沒救了?

其實都不是,很多人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不敢直面自己的虛偽懦弱 是為了避免承受來自他人的懲罰(鄙視和排擠等),但是現實是你承認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且你也確實是這樣的一個人,在高度的言行一致中,你反而更討喜了。

比如我有很多女性朋友就特別敢承認自己是個懶惰、有拖延症、or膽小、愛臭美的人,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大家並不會因為這些「缺點」去討厭她們,有時候反而還覺得有點可愛。

沒錯!聽起來很荒謬,但是你承認自己是個「王八蛋」,你反而更討喜了!

(P.S.叫你直面自己的內心承認自己的價值傾向,不是叫你做壞蛋,要區分清楚啊)

那我要從此就必須要改過自新,變成一個非常真實的人嗎?

其實不完全需要。

我前面說過,自私、懦弱等等這些名詞本身不具有感情色彩,所以你可以大膽承認自己是這樣的人,但是,有時候過度的傾向會影響大家的生活,這裡才是要注意的地方。

換言之,你只要把你的自我傾向性調節到一個令自己愉悅而大部分人不反感的程度即可。

大白話講,就是你可以當一個自私但是又不極度自私的人。


同樣的道理, 你可以當一個有擔當但是又不至於一個人死撐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樂於奉獻但是又不至於是個爛好人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隨性但是又不至於任性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理性思考但是又不至於不近人情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重感情但是又不至於情緒化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期待未來但是又不至於整天做白日夢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活在當下但是又不至於對未來失去信心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真誠但是又不至於一根筋的人。

你可以當一個圓潤但是又不至於虛偽的人。


簡單的說,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給自己設定一個基本的價值傾向之後,遇事你就有了自己的判斷標準,不容易隨大流。

你就能變成一個你想要成為的人。

當然有時候你的新的價值設定也會跟你原來的生活方式、習慣等有所衝突,有輕微的衝突通常我們稍微努力一下就能過去。

但如果有比較大的衝突,那麼可能你的這個設定不適合現在的你,不適合你當前的生活環境。就好像你生活在小農村,但是你喜歡西式婚禮,你非要搞個禮堂搞個神父,那可能全村人都會罵你神經病吧。。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第四點 維度之間不是因果關係

這裡再給大家補充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經常通過1件或者2件事情,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行、品格、道德觀、價值觀的好壞、以後能否成大事等等。

然後你會發現,世界上很多道德敗壞、沒有底線的人,他們過得都比你好,有的乞丐連的收入都比你高。

因為這是在以其中一個維度,去判斷另一個維度。

而現實是,雖然有的不同維度之間呈現出正相關的趨勢,但兩個維度之間往往沒有什麼因果關係。

當然,這並不是說,人的性格or個性就時時刻刻千變萬化的,並不是。

越成熟的人,他在大事上面的傾向性往往是定性的,日程生活的傾向性往往是趨於穩定的。

也就是說,一個比較無私的人,他的基本的做事原則都會比較偏向於無私,一個自私的人,他基本做事的原則都會比較偏向於自私。

一個老實人,他基本沒有什麼樂趣可言,但是做事會很靠譜。

一個風趣的人,他說話可能會有點飄,但你跟他一起會覺得很開心。

那麼這樣就引出了下一個話題,不同維度的交叉體現會變成什麼樣。


第五點,多維度交叉構成的人格魅力

人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很容易把屬性接近的兩個或多個維度默認他們的傾向是一致的。

我們拿《慾望責任、理性感性》這兩個維度舉個例子。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覺得:

慾望強烈的人,往往更感性;

責任感強的人,可能更理性。

事實上這也基本符合了我們的生活常識,但總有那麼些人,他們不符合我們的常識,因此變得特別有魅力。

舉個例子:

我以前有個同事,年紀不大,她帶著個眼睛,工作的時候板著一張黑臉,眼神凌厲,特別嚴肅,說話時候也挺不客氣,跟其他人交代工作任務的時候經常帶點威脅恐嚇之類的感覺:這個文件今天要是不搞定,你明天就自己跟王總解釋吧!總之就像是高中的時候管紀律的教務處主任,恨不得逮著你一個小辮子做文章。因此大家對她交代的任務總是兢兢業業的完成了(畢竟不兢兢業業的完成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但是,她一旦下班,立馬容光煥發搖身一變變成一個蹦蹦跳跳的小蘿莉!能跟你談天說地聊人生談理想看雪看月亮。

如果她一直很嚴肅,那麼大家可能會覺得她就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人;

如果她一直很蘿莉,那麼大家可能會覺得她就是一個比較蘿莉、可愛的人;

但是上班跟下班之間的巨大的反差讓人覺得她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反而具有一種奇妙的吸引力和人格特質。

回到《慾望責任、理性感性》這兩個維度,我們來分析看看會變成什麼樣:

慾望+感性=心中有很想要的東西,但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憑感覺做判斷。

慾望+理性=心中有很想要的東西,但是能夠理性去對待。

責任+感性=知道自己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但是還是會為了某些事情拚命去努力。

責任+理性=知道自己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即使心裡想要,也會被理性克制。

以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三生三世》為例,上圖吧:

再給大家複習一下我們的生活常識:

慾望強烈的人,往往更感性;

責任感強的人,可能更理性。

但其實你如果能夠反其道而行之,你就會產生一種很奇妙的落差,從而形成很獨特的魅力,這一點不注意去觀察生活的人會很難做到。

就像夜華身為太子責任重大,但是也有感性的一面,能夠為了白淺殺凶獸、練仙丹付出生命。

帝君三生石除名,本應守護四海八荒安穩,但也架不住鳳九一片真心,在他的理性與愛(慾望)之間,他的掙扎反而令觀眾揪心,反而讓觀眾印象深刻。

反觀墨淵,雖然前期吸粉不少,但是理性與責任之間的一致性太過於統一,對司音說放就放,反而角色性格沒有夜華突出了。

離境則是令人一再惋惜和感嘆的角色,但是再惋惜,你也不會喜歡上他。

如果把離境和墨淵換兩個長相平凡的演員,可能他們的存在感還要降低一些。

所以有的人存在感高、有魅力不是沒有道理的。還有很多其他特別惹眼的小角色(希望大家有這樣的例子的在評論里說說),幾乎也都符合了這個規律:兩個不同維度之間具有常識中沒有的巨大反差。


寫了這麼多,講的可能更多都是如何看待別人,知道如何看待別人對看待自己有幫助嗎?

答案是:有的。

正如風墟所言,覺察就是改變的開始。

當你知道怎麼看待別人了,也就知道怎樣看待自己了。

當你知道怎麼看待自己了,也就知道如何去做回自己,如何去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了。


好了,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學到的5個觀點:

1.每個人的價值傾向都有可能隨著具體情境發生改變,這是一個動態的變化。

2.認清自己、接納自己自私的一面是一件勇敢的事情,我不自欺,人不欺我。

3.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心中有標尺就不會隨大流。

4.維度之間不是因果關係,不要以其中一個維度,去判斷另一個維度。

5.反差越大,你就越萌。


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你在將來的某一天,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

其他推薦閱讀:

撩漢的過程是怎樣的以及撩漢成功是怎樣一種體驗? - 許許蘆笙的回答 - 知乎

女追男被拒,還要繼續嗎? - 許許蘆笙的回答 - 知乎

和圈大的人談戀愛是怎樣的感受?需要改變自己或改變他嗎? - 許許蘆笙的回答 - 知乎

女生不理男生,男生刪好友後女生說這種行為幼稚,你們怎麼看? - 許許蘆笙的回答 - 知乎

哪些撩妹高手的舉措讓你久久不能平復? - 許許蘆笙的回答 - 知乎

http://weixin.qq.com/r/0jmxqa3EUvAtrenK92zA (二維碼自動識別)


目前大部分的回答都隱含了一個前提——自我是不變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發現它。其實,自我是一個很不明顯的東西,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自我是不斷在變化的,就會逐漸停止對自己的探索,也無從得知此時此刻真實的自我了。同時,自我是無法刻意觀察的,只有在不刻意、不總結的時候,我們才能觀察到真實的自我。

為什麼自我是在變化的呢?且不說外貌年齡等外在的自我,我們所謂的內在的自我,也是一直受環境、教育和經歷的影響的。一顆向善的心,在經歷別人刻薄的話語之後會變得冷酷;一個做事刻板的人,某一天靈光乍現,會成為一個無視規矩教條的怪才;一個天賦秉異的天才,歲月蹉跎之下,靈氣也會被一點點磨光。所以,我們今天了解的自我,對於明天的我們而言,就已經不再準確了。

那麼我們要如何去認識自我呢?很多人說,應該去做一件大事,或者去挑戰自己,重新發現自己,或者去愛一個人。而我認為,為了了解自我而去做的一切事情,我們能觀察到的「自我」,其實都只是我們對特定事物的反應,而非真正的自我。當我被一個人言語傷害了,我出言反擊,這只是我對這件事的反應,而並不代表「我被言語傷害了就會出言反擊」,因為我並不知道下一次「被言語傷害」,我是否還會「出言反擊」。

有人會問,那如果我不斷地探索自我,不斷地挑戰我對自己固有的認識呢?這算不算認識自我?我的回答是,如果試圖在刻意的活動中發現自我,觀察到的只是反應,那麼不斷地挑戰對自己固有的認識,同樣地刻意,所以觀察到的只是更深一層的反應。只有當我們不刻意做什麼,只是靜靜地觀察自己,不加以評判,不刻意給自己貼標籤的時候,真正的自我才會浮現。


如果你能讀到這裡,我想,你也許已經有一些贊同我的觀點。可是有人會問,如果我不刻意,如何才能觀察呢?觀察的動作本身不就是刻意的嗎?其實,自我無法刻意觀察,只能聆聽。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聲音,不管是來自內心的還是來自外界,我們的思維總是被很多東西佔據著。當我們計劃著一天的行程,或者擔憂著今天的天氣,我們以為我們在思考,其實我們只是被思維佔據了,而自我被扔在角落裡。如果我無法徹底地安靜下來,就無法真正的做到聆聽。

怎樣才是聆聽?當你路過清晨的湖面,你有沒有曾停下匆匆的腳步,靜靜欣賞?而當你感到愉悅時,你僅僅只是注意到自己對於美好的欣賞,還是欣喜地總結,我是一個會享受生活,懂得觀察生活中的美好的人?只有在我們的心非常安靜,不被思維佔據,只是靜靜地感受一切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做到真正的聆聽。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刻意、不總結、不貼標籤,在自由的氛圍下,自我就會浮現了。而這種對自我的觀察,總是沒有止境的,不過,這也是生活的樂趣之一,不是嗎?


自省是件好事。

但自省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個人認為,認清自己是一件長時間的事,絕不是你偶爾心血來潮刷刷知乎,看看答案就能解決的。

很殘酷的是,許多人活到一大把年紀可能也認不清自己,包括我,包括在這裡回答的大部分人。

舉個例子,你談了幾場戀愛,每一次你都真心實意對待他(她),然後被甩——於是乎你得出結論,你是一個看重愛情,無比忠誠的人。

那麼我問你,幾年之後,當你出軌愛上他人或者厭惡當前對象想與之分手時,你覺得你還是一個看重愛情,無比忠誠的人么?

不要覺得不可能,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大部分人在犯下「罪惡」之前,永遠覺得自己高尚無比。

再舉個例子,當你作為胖子被人嘲笑,從而深惡痛絕這一現象時,你能保證在你瘦下來後,絕不嘲笑胖子,絕不鄙視胖子么?

又或者,在你有錢的時候,和在你沒錢的時候,雖說同樣是你,但消費觀還會一樣么?

你看,對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情況下,你的做法和想法或許會截然不同。

人性本來就是複雜的,在認清自己這條道路上,你得慢慢來,慢慢成長。

言歸正傳,這道題大家已經給了不少答案,有人說獨處,有人說面臨壓力,也有人說去干一件大事,都挺有道理。

重複的我就不說了,分享點我個人的方法:思考和書寫。

每天晚上睡覺前想一想最近發生的事,然後思考,分析,看看在這個事件中你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想清楚後寫下來,最好不要臨摹兩可,嘗試著具體一點。

每過一段時間,把你對事情和對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匯總起來,像一個學者般嚴謹的解剖自己,絕不自欺欺人地把自己的性格挨個列出來。

這個階段你可能會感到害臊,比如難以寫下「自私」,「下流」,「變態」這樣的字眼——但你要知道,誠實的面對自己,是認清並提高自己的第一步。

這樣反覆經過一段時間後,便可以丟下筆和紙了,因為大概率你已經養成了思考,反省自己的習慣。

這之後,你大概就能比較冷靜的面對自己,清楚自己的性格,明白自己的優劣,甚至不會為突然產生的下流想法而羞愧,也不會為偶爾做出的高尚舉動而沾沾自喜。

你會真正的認識自己,很少陷入迷惘,不會被營銷號的雞湯喂傻,也不會被身邊人的嘰嘰歪歪影響判斷;你能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麼缺什麼,也能分辨出哪些道理是適合你的,哪些經驗是你需要的。

有人說認清自己太過痛苦,其實不然,我身邊一些給人感覺十分睿智的朋友,恰恰都是比較了解自己的人。

最後,我有個朋友說嘗試著評價他人也能認清自己——當然不是在人背後議論別人,而是獨自一人的時候,把他人當作一面鏡子,一邊分析他的同時一邊分析自己,因為許多人看別人總是比看自己看得清楚。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我也沒試過,嘻嘻。

最最後,打一個廣告,本人的公眾號:yuchun2233,求個贊和關注~


不停地
思考,
閱讀,
體驗,
以及痛苦。
只思考,你會落入一種死胡同,會不停得在同一問題上反覆問為什麼,
而閱讀,會讓你慢慢通過其他的角度,對問題得到回答。
而知道並不等於明白,我知道我有什麼問題,但我無法改變,那知道也沒用。
剩下的事情,就是親自去體驗,去試試自己是否能有所改變化,經常會有晚上一堆想法,而第二天起來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
再之後,就是不停的失敗,痛苦,煎熬。

認識自己其實挺難的,而且有時候自己會欺騙自己,因為我們總是會無意間美化自己,總是會覺得自己會是那個炸碉堡的英雄,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勇者,在誘惑面前保持自我的
智者。
但當我們真正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才發現,我們比想像中的要愚蠢,脆弱,慌張。
每一次錯誤都是認識自己的機會,
每一次成功也是認識自己的契機。
如果是幾年前,也許我會自信滿滿地說出一堆方法,但現在我發現,其實能把每一天正常充實地過下去,就是一種成功。
已經無數次發現自己在許多方面想法都很奇怪,而產生的後果也異乎尋常。
路還很長,認識自己,有時候太難了。

第二天起來,看到許多朋友喜歡這個答案,多說兩句。
當你看到真實的自己的時候。
有時候會被自己嚇到。
但這也是改變的第一步。
這樣的改變,是以年來計算的。
慢慢磨吧。


你可以什麼都不做,從自己和別人的對比中認識自己。
如果你足夠細心,你會從外界對你的反饋中不斷認識自己。
——直到這些認識觸碰到你自身價值觀的邊界。
——直到這些認識觸碰到你自身價值觀的邊界。


、什麼都不做,僅僅從你和別人的對比中認識自己

  • 花了同樣的時間,小A做了十份卷子,你做了八份。一次兩次可以接受,但如果總是這樣,你需要想想:是不是我的專註力不夠、腦子不夠靈活、考慮問題沒邏輯、總粗心,也或者是,我的筆不好用,總沒墨...
  • 旁邊的同事跟你一樣努力,但你的職場明顯比他順暢一些,你可能發現你每做一件事都比他嚴謹一點點,郵件格式很嚴謹,溝通措辭很嚴謹,把控細節很嚴謹,當然也可能是,你的爸爸是老大:)

    、外界對你的反饋是一面鏡子
    1. 從周圍**事情**的反饋中不斷認識自己

  • 如高票 @王小壞 答案所言,在做事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現自己是勤勉還是拖延,是持續的熱愛還是三分鐘熱度,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是為開心還是為糊口,能承受多大的壓力,能背負多少委屈,能擔當幾分責任,能迎接多少讚譽...你會發現有些事你以後再也不會做,因為觸及了你的底線;有些事居然如此有趣,為你打開了新生活的大門;甚至你發現自己需要改變一下口音,因為影響到了遠程視頻會議的效率....

2. 從周圍**人**的反饋中不斷認識自己
a. 除了最親密的人,同事、夥伴一般會因為禮貌對你的問題三緘其口,然而你仍然可以把握到些蛛絲馬跡。

  • 比如:一個人對你敬而遠之,可能是對方的立場、職位,甚至人品有問題,但如果很多與你並無利益相關的人都對你敬而遠之,你可能要想想自己身上是否出了問題。當然如果這個敬而遠之是你主觀上所希望的,那繼續enjoy就可以,但你若是不明就裡,不妨去尋找一個信任的人真誠請教。
  • 再比如,工作中承擔同樣的任務,另一位同事的機會卻永遠先你一步,上司對你的態度永遠不溫不火,可能你需要分析究竟是工作性質的問題還是個人性格的問題,或者是溝通方式、思維方式的問題。
  • 或者,你一直是個很自卑的人,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好,但你跟別人的溝通,無論熟人還是陌生人都很順暢,大家對你都表達出肯定、歡迎的正面情緒,那麼你需要調整自己的認知,不需要再經常自我否定。

b. 如果說捕捉普通關係中的反饋需要更多的敏銳,那麼從親密關係中你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 有了另一半,你可能會發現:對方吸引你的地方正是你從小到大所缺失的一塊;你原以為自己很脆弱,卻能為對方變得勇敢;你很愛對方,卻不會正確地愛,因為過於敏感而變得偏執,最後黯然散場;別人眼中的你一向很陽光,只有在對方面前你才能做到真正放鬆;甚至,原來你對出軌也能容忍...而以上這些,在你單身的時候,被發現的幾率很小。其實,發展除原生家庭之外的親密關係,本身就是對自己之前邊界的突破。
  • 在小孩出生後,大多數的新手父母都會需要自己家長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 ,你更加有機會從長輩對孩子的養育態度上反觀自己小時候的成長模式。打個比方,你一直苦於不會拒絕別人,有一天你發現你們的父母總是不分情況地教育孩子「要分享」。而在有孩子之前,你已經跟父母分開生活了多年,這個問題的源頭對你來說是一片空白。

----------------------------------------------------------
可是從和別人的對比中,從分析外界對你的反饋中你認識的是真實的自己嗎?我並不這麼認為。當然這些方法能有效地幫我們迅速建立起自我認識,但當這些認識觸碰到你價值觀邊界的時候,問題來了。
----------------------------------------------------------

三、直到這些認識觸碰到你自身價值觀的邊界:
每個人的經歷、三觀、標準都千差萬別,自私的人會知道自己很自私嗎?強勢的人有多少會承認自己很強勢呢?打幾個極端的比方:

  • 你有比較嚴重的大男子主義,認為男人在外呼風喚雨,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是鐵律,你的朋友們和你趣(chou)味相投,你的妻子最終無法忍受而選擇離開,而你在「大男子主義」的價值觀籠罩下,不會認為是自己的認知有問題,只會從對方、從外界身上找原因,可能會疑惑「怎麼說了幾句話就不高興了呢?」
  • 再比如,你是一個具備理性頭腦的成年人,你的父母相對情緒化或者家長制,你就事論事的時候他們認為服從為大,在傳統家長制的「絕對正確」下你們的衝突可能會被認為是你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而不是因為「他們沒有以平等的態度跟你對話」。而事實上你苦惱的卻恰恰是他們沒有把你真正當成大人。
  • 你愛上了一個有家室的人,你的價值觀是「愛情為大」,你只會認為那些對你喊打的人們愚蠢可笑,卻絲毫不會認為愚蠢可笑的恰恰是自己。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更加叫不醒那些真正沉睡的人。在特別有限的認知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對自己有一個理中客的定位,你的認知體系決定了這面鏡子是普通鏡還是哈哈鏡。


所以,你能對自己有多少認識,不僅取決於你的意願,更加取決於你的格局。


看你獨處的時候。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公共廁所,為什麼大家普遍都洗手?就是因為互相看到別人洗手,所以誰也不好意思不洗手。但如果這時候碰巧就你一個人在上廁所,那你還會洗手嗎?這種時候就是檢驗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時候。


有一天,一個水瓶座的朋友突然跟我說:我覺得你下輩子不會選擇做人,好可惜,因為我下輩子還想做人,我們沒辦法像現在這樣做朋友。不過沒關係,我會認出你,也許你是一場把我從大火中救出來的大雨。

原來覺得,人活一世最緊要系知道「我是誰」,現在對這個問題不好奇,我不關心自己是怎樣的人、別人是怎樣的人。人類和人類創造的所有只是世界的一部分,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呢?無非螺螄殼裡做道場,狗盯著尾巴原地打轉。來到這個世上,我要看看太陽,而不是只知道「好燙好燙」、「妝要花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做重複勞動的時候,必須開個視頻聽個響才做得下去?
某種語言的母語者與將它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語言的習得上有哪些不同?
為什麼漢字順序有時候不影響閱讀?
為什麼人腦會覺得 A、B 區域兩塊顏色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人們可以看懂拼寫打亂的句子?

TAG:心理學 | 人性 | 學習方法 | 自我認知 | 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