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小孩子解釋同性戀?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從零開始的性教育,更多「性教育」「兒童教育」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我的女兒9歲,日前去曼谷旅遊的時候,在地鐵上看到兩位白人男性熱吻。我用身體擋住了孩子的視線,沒有被她看到。但我當時的想法不是怕被她看到,而是不知道該以什麼方式向她解釋。我是主張孩子廣泛地認識世界的,而且我不歧視同性戀。所以請各位高人賜教。


我之前跟女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被弟弟發現過。他看著我們一臉驚慌分開突然咯咯咯的笑起來,然後幫我們關上門,喊著姐姐們再見然後跑下樓去。
事後我想跟他解釋,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說,正當我支支吾吾的時候弟弟告訴我。
姐姐你喜歡的人就去喜歡啊,反正你喜歡她,跟別人也沒關係啊。

我差點哭出聲來。

七歲小孩子的都知道的,喜歡的人就去喜歡。真正難堪不願意正視自己的,其實是我們。

不要低看小孩子。


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家裡的小叔叔帶著他的男朋友回國告訴了爺爺奶奶,在我記憶里當時家裡每天基本沒人講話,偶爾能聽到奶奶躲在房間啜泣。
當時我問我媽"為什麼叔叔會和叔叔結婚?是不是因為他是怪胎?"(當時奶奶罵人說的)
家母是一位醫學工作者,她說"平時你很喜歡吃牛肉對不對?一點也不喜歡吃魚對不對?"
點頭。
"你叔叔喜歡吃魚,所以他和別的叔叔結婚,你鐘意的東西別人不鐘意,別人不鐘意的東西你鐘意,奇怪嗎?"
(比較久之前的事了,但是記得很清楚,家母的話只記得大概意思。)
--------------------
5月30更新: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想過收穫這麼多的贊同和感謝,感謝各位的手指一動。
還要多謝各位對家母的誇讚,我在知乎里只有這個答案提及我媽兼破百的,看來刷媽比較可靠。。
最後,不要因為我的臉給我定向。穩定交往五年的女朋友會用我的號看知乎的阿,昨天她用非常手段逼供我了哼!


謝邀。
我不是同性戀者,但我是一個心理學工作者,我來談談如果我是一個九歲女孩兒的父親,我會怎麼做。
先問題主一個問題,如果當時熱吻的是一男一女而非兩個男性,你還會用身體擋住嗎?
如果會,你「無法解釋」的是「兩個人在公眾場合的親密行為」。
如果不會,你「無法解釋」的是「兩個同性別的人『居然』產生了親密行為」。
這是兩個問題。

如果是前者,解釋起來很簡單。兩個人相愛,情感很深自然需要行為表達,有親密行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一點上,跟媽媽給孩子的吻,爸爸給孩子的擁抱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這天底下,人與人之間真切誠摯的感情,都應該得到尊重與認同。只不過,人跟人有區別,縱然愛的都是一樣的深,在不同的個體身上表達的程度和方式還是會有區別。

如果是後者,解釋起來雖然要棘手一點,但並沒有家長們想像的那樣困難,相對於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刻板觀念的成人們,孩子們對他人同性間情感認同起來可容易多了。首先,作為父母,傳遞的觀念其實跟前面那個情況應該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的正常表露都是可以理解並值得尊重的。我們甚至都沒必要太刻意的去提及,愛情的雙方是同性這一情況。
異性愛情並沒有絕對的普適性,它只是看上去有而已。如果我是你,我不會太清晰的區別親情友情和愛情,我不會生硬的割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分類,我會選擇這樣跟我的孩子表述:
「如果一個人跟一個人的感情很好,他們/她們會選擇永遠的在一起。但是,永遠的在一起有很多種表達的方式。比如爸爸我和你的感情很好,我選擇和你永遠在一起,照顧你與幫助你。爸爸和媽媽的感情很好,所以爸爸和媽媽選擇了結婚,也選擇了永遠在一起。有很多人,他們感情很好,他們做了一輩子的朋友;還有很多人,他們的感情狀態很好,表達好的方式就是他們結婚了。總之,他們感情很好,也都因為擁有彼此而很快樂,但有的人的感情通過結婚可以變得更好,有的人的感情選擇了別的方法。」


——————————————————

——————————————————
2015年5月23日更新
這個順手轉發的圖居然變成了我有史以來獲得最高贊數的答案,(可能是不小心得了某大V的贊,帶來了連鎖效應),實在很想藉此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就我個人來說,我比較贊同 @li qianqiu的答案。其實我覺得圖裡的對同性戀的解釋的採取的例子有點不妥當,特別是站在成年人的眼光來看。比如評論區里所說的覺得媽媽很可憐,似乎一個人僅僅因為性取向的轉變或者性取向的自我發現,移情別戀居然就變得有了正面意義。
不妥當之處在於似乎帶有了某一些對同性戀刻意美化的傾向,正如同一個人越缺少什麼越會炫耀什麼一樣,拋開的確自豪驕傲的同性戀以外,也有一部分同性戀正是因為缺少所以刻意的認為我驕傲我是同性戀之類的。但一個性取向而已,驕傲個毛啊
異性戀也好,同性戀也好。生不生孩子可以和丁克掛個鉤,艾不艾滋病可以和濫交者以及不慎血液感染者掛鉤。除此之外有什麼值得你鄙視我驕傲的。

這個答案在我獲得第一百多個贊的時候我有考慮過要不要刪除,因為我認為這不是最好的回答。同性戀並不是如圖所示那樣都是美好的感情,也有期滿背叛劈腿,如同異性戀一樣。我認為只要牽扯到愛和不愛,陪伴和撕逼。大家都是一樣的,和性別有什麼關係呢。

後來我覺得這個圖還是不錯的,因為這是給小孩子解釋的,不是給我們這些成年人解釋的。對於小孩子來說,愛不就是如圖所示的那樣嗎?爸爸和媽媽,爸爸和爸爸,媽媽和媽媽。不都應該是這樣和睦友好的相處嗎?這不是就是家庭嗎。

所以我希望看到這幅圖的成年人看到下面↓這段話,看到這幅圖的小孩子就去相信上面這幅圖好了。

感情就是感情,好的感情就是會陪伴扶持依賴尊重理解信賴,壞的感情就是會欺瞞背叛暴力私慾。和性別沒有關係。我不驕傲我是同性戀,我也不自卑。只是有點苦惱為什麼要因為我無法改變的,但只佔據我性格和人品的這點小事來讓我一直戴著面具不敢摘下來。因為我覺得整體上來看同性戀和異性戀並沒有什麼不一樣。都是有好有壞的。希望你也可以如此理解。不要看見同性戀覺得這個人性格有問題,也不要覺得同性戀的感情就一定是真愛。就像理解你的異性戀朋友的戀愛感情一樣。


得票最多的答案很感人,但,我不同意。因為這種感人,首先的出發點是站在異性戀的立場上,把同性戀當成這個世界的他者和異類。

不久前Humans of New York上有一個華裔的殘疾女孩,剛剛被倫敦政經錄取。她說了一段話,大意是她不喜歡激勵、感動之類的字眼,因為這樣的話,看似是對她的肯定,其實卻是身體健全的人居高臨下在看她。她說:我不是作為一個殘疾人而活得精彩,我就是活得精彩。

提問的這位朋友,雖然你覺得自己不歧視,但是在你用身體擋住孩子視線的那一刻,你已經給他灌輸了一種錯誤的認知。孩子的世界觀都是被塑造的,在你擋住他的視線之前,他也許根本不需要你向他解釋什麼。

如果是我的孩子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會告訴他,愛是一種本能,任何兩個人之間都可以相愛,這和性別無關,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都是一樣的,他們的吻沒有差別:不更高尚,也不更齷齪;不更美好,也不更陰暗;不更輕浮,也不更艱難。

就是兩個人表達他們愛的一種方式,僅此而已。


你知道嗎?雖然大部分人喜歡用右手,但也有人喜歡用左手。這兩種習慣都沒有問題,不存在什麼高低貴賤,也沒有什麼不同。


「你喜歡喝可樂吧?爸爸也喜歡!可是啊寶貝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是不喜歡可樂的,甚至一喝就噁心,有的人還會身體不適。他們喜歡牛奶,果汁很多很多其他的東西。你會覺得他們奇怪嗎?可是可樂那麼好喝的東西你想讓他們也知道,就算他們真的接受不了,你會強迫他們嗎? 他們和你一樣,只不過你喜歡可樂,他們喜歡果汁。」

看了很多「高票」答案在忙著煽情和高深的回答,我是寶寶,我看不懂。


JK羅琳親自聲明鄧布利多是gay,很多讀者接受不了。


其中一個說「我很感謝你為我們創作了哈利波特的故事,但是為什麼要說鄧布利多是同性戀呢?我沒看出他是啊!」


JK羅琳回答「因為,同性戀和普通人,本來就沒什麼不一樣啊。」


Twitter user Ana Kocovic asked the author: 『Thank you so much for writing Harry Potter. I wonder why you said that Dumbledore is gay because I can』t see him in that way.』

Rowling responded with: 『Maybe because gay people just look like…people?』


一個意思換一種措辭。


配圖是微博轉發的兒子是同性戀的媽媽的留言

是大多數人錯了,不是他自己錯了。
她是個偉大的母親。


我兒子不到四歲。在我家,這個問題其實是在他第一次問什麼是結婚,他可以和什麼人結婚的時候就解決了(他當時問我能不能跟媽媽結婚)。


我是這麼說的:一般來說,你不能跟近親結婚,你應該跟你年齡差不多的女生結婚。大部分人是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異性(他明白什麼是異性)結婚的,也有的人會和與自己年齡相差很多的人結婚,還也有些人會和同性結婚,就是男生和男生結婚,女生和女生結婚。但不管怎樣,要你長大了,過了22歲才能結婚。他想了想說,那我要和**(他幼兒園同學)結婚。我說好啊,可以等長大了,你倆商量。


今天我在看一個泰國的同性戀MV,他也跟著我一起看的(碰巧,不是我專門找給他看的),有曖昧動作,沒有真吻上的。看完後他沒問我那兩個哥哥是怎麼回事,他只說這歌不好聽。我說我還挺喜歡的。談話就結束了。他沒多問,我沒多解釋。就這樣啊。


我覺得大家有點多慮了。

說到底這既是高估了小孩,又是看低了小孩。

我們高估的是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小孩子喜歡問為什麼,這是普遍的;而同時他們又普遍地沒有深入了解分析的能力。一般情況下,一句輕描淡寫的「同性戀就是男人愛上男人,女人愛上女人」就足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了。

而我們低估的,是孩子的自主性。你如此看重你以及眼前的同性情侶對孩子的影響,卻忘了孩子自己也會有判斷力——至少,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不會如此輕易地就被人改變。我們說要把孩子當「人」看,平等地交流。一旦遇到嚴重些的事,我們卻又把它忘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好的出發點不一定就是對的。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我也是從小孩子成長過來的呀。幼兒園那會兒我們總會拿「同性戀」這個話題來開玩笑——我們是清楚地知道這三個字的字面意義的。但是,我從沒深入地想過諸如「我會不會也變成同性戀」這個問題,對待同性戀這個人群,老實講,我根本沒有什麼概念。打個比方大家別敏感:就像是某個故事裡,白人小孩回家描述了自己的好朋友。後來家長看到她的朋友,發現她是個黑人,而自家的孩子隻字未提她的膚色——她的腦海中並沒有清晰的「白種人」和「黑種人」的區別概念。

小時候我總會想:為什麼那些大人總要把我當成什麼都不懂來看待呢?後來我就想到一個小遊戲,每次都裝作不懂去問他們。看著他們解釋得焦頭爛額的樣子,覺得炒雞有趣!

每個小孩子都心想,將來我可不要像他們一樣自以為是呢!可惜的是,現在長大了,我們偶爾還是會犯這個錯誤。

回到本題,具體的方法論是:有一說一,多用問句。比如——

「媽媽什麼是同性戀?」

「同性戀就是男人愛男人,女人愛女人吖。」

(注意語氣要平和,一般情況下,小孩子不會再追問下去了。)

「為什麼他愛的是男人,男人不是應該愛女人嗎?」

「有些人就是這樣嘛。」

(無須解釋過多,假若你不想加深這個話題對她的影響,就不要畫蛇添足加深她的印象。)

「為什麼呢?」

「媽媽也不知道啊,媽媽愛的是你爸爸又不是女人。」

(真·小孩專屬經典句子)

「媽媽我也要做同性戀。」

「這樣啊,那媽媽先問你,你只喜歡和女孩子一起玩,不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嗎?……」

(這時要問清楚情況,不要一上來就「不可以」或者「別亂說話」云云。這個問句往下,第一是看她是不是有同性戀傾向(更多的是好奇或者開玩笑),第二是盡量讓她分清同性間的友情和異性間的愛情的區別。)

往後就不擴展了。總之,妄圖「直接灌輸」價值觀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經常會被人遺忘的思想——是良好溝通第一步,我認為。

以上。


#手機碼字,有錯亂請指正。#

兩個points:


同性戀和孩子。


先說,
同性戀
其實,這是我接觸很長但上心不久的一個概念。是的,經常看美劇的人應該都是很有感觸的。

LGBT沒什麼呀,甚至在我看來,比起異地戀、忘年戀、跨國戀、門不當戶不對戀、作天作地作死男女朋友戀,兩個在同一座城市、年齡相當、志趣相投、在一起就叨逼叨逼沒完沒了的gay或者les顯得靠譜的多。(沒有惡意,表玻璃心~)

事實上,我在大學就看過李安三部曲之一《喜宴》。在我看來好電影就是好人生,真正能讓人有所感的片子,會讓你哽咽著說不出話。

當年看的時候,就不覺得《喜宴》是一部鬧劇,只覺得有種沉默的憋屈。

而後來看李安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說,自己在《喜宴》里是唯一一次幕前亮相,唯一一個鏡頭,一句台詞,是在假結婚的喜宴現場說了一句「這是中國人五千年的性壓抑啊!」

我想,這樣同性戀題材的片子在那個時代拿多少獎,都註定難得討喜。而李安要講出這一句,一定不只是劇情需要,還有他的個人需要。他有我非常欣賞的人文氣質。

而全片里,最讓我淚點的鏡頭,是高爸爸和Simon坐在海邊,開口說了英語。於是我們知道,他其實是懂得英語的,也就是說,他從頭到尾都是是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

看過的人都知道,高家父母對兒子同性戀的事實在美國寬鬆文化環境下最終選擇了無奈的認同。

而讓人感動的也在於此,他們的接受,來自對家庭的保護。

隱忍的郎雄爸爸是我一直認為非常典型的中國父親的形象。

就像我父親一樣,從小兒你就知道闖了多大禍,他都會對你不離不棄,包容你的所有過錯以及任性。
只會用那種眼神看著你,孩子,其實不用這樣也可以。(想到就心疼,淚)

一切的出發點源於愛,幸福也就是終點。

所以,對愛你至深的父母出櫃尚且如此,對通情達理的父母解釋同性戀似乎可能也許就簡單一點了。

下面是孩子,


如果說,對有著根深蒂固刻板印象的老一輩解釋同性戀都有可能獲得理解,那麼對孩子解釋同性戀應該就更簡單一點了。

上次,我回家的時候,正直暑假,我4歲的侄子也在。

看到我就立馬跑過來抱我大腿啊,問了句,姑姑,我都長高了,你怎麼沒有長高?

全家就被逗樂了!

後來他總是會時不時冒出「姑姑,我要和你結婚」、「姑姑,你喜不喜歡我呀」、「姑姑,你下次一定要帶個姑父回來呀」這樣的話。

是的,這就是孩子。你說他什麼都不懂也好,你說他童言無忌也好。

可我是這麼一一回答他的。

「姑姑,當然喜歡你。
喜歡呀,分成好多種。
愛看你笑是一種喜歡,
願意為你花時間是一種喜歡,
想和你一起生活是一種喜歡,
什麼都會想到你也是一種喜歡;
有一天,你會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姑姑一樣不知不覺就分清了各種喜歡。
有一天,姑姑也肯定會遇到一個人,哇,好多好多種喜歡都疊加在這個人身上,
估計這就是姑父啦!
然後,就可以帶他回來啦!『
再然後,姑姑會和他結婚,
你做花童,好不好?」

在4歲孩子的眼裡,參照物是自己,我們都是客觀的周邊。
哈哈,只是比小區里的樹,池塘里的魚,超市貨架上的薯片多了幾層不一樣的喜歡。
我們還並未被貼上太多的標籤,
至於各種標籤之間的複雜關係,
就更加不明朗了。

他們其實還處在一個了解和探索的過程。
我在之前一個答案中說過,
我希望將來能陪著自己的孩子一起,
先看看天然,再一起體會人情;
我們要做的,能做的,
也不過只是和他一起認識自己和還原世界而已。

所以,回到如何向孩子解釋同性戀?


我會一開始就讓他知道,這也是愛的一種存在方式。和爸爸媽媽一樣。

不用奇怪,不用緊張,更不用害怕。

當然即使作為大人,我們也並未停止過了解和探索過自己和世界的腳步。

所以,在我看來,每一個有勇氣不願在自欺欺人里埋沒自己的愛和生活的人都是值得敬畏的。


任何一種戀愛都應當是嚴肅而認真的,都值得尊重,但是並不值得吹捧。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戀物戀童戀自己亂倫我都不歧視,但是我不認為我的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就必須要知道這個世界的全部,就如同我不會告訴她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每天都有小孩子死於車禍一樣。


如果孩子接觸到並且詢問了,建議的回答是盡量淡化性別因素,根據孩子提問的方向淺顯地解惑即可。
請正確地引導孩子的婚戀觀,不要一味宣揚戀愛是私人的事和別人無關,事實上不光是性別,對伴侶我們需要考量很多方面,詳細到教育家庭性格愛好癖好理想能力健康等等方面,不要因為害怕被人指責「守舊」就過分開明和草率地說出「只要相互喜歡就行了」。

事實上孩子徵求意見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態度,流露出輕蔑,或者流露出贊同我認為都不妥。


擋住不讓孩子看是對的,但是不光因為是兩個男人,就算是一男一女也是兒童不宜,也請這位家長遮住(  ̄?? ̄? )


「孩子,這就好比是磁鐵,一個是N級,一個是S級。你知道嗎?磁鐵是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所以當N級與S級相互吸引時,他們就會就會緊緊的擁抱在一起。而當同樣的磁鐵想要擁抱時,他們會互相排斥,這些排斥就是世界給他們的無形的阻力。所以,你想想啊,他們需要多大的力量與堅持才能跨越這些阻力擁抱在一起,而且時刻不能放鬆給自己的力量,否則他們就會在壓力下自動分開,所以你看到N級與N級或者S級與S級擁抱在一起時,你要學會以祝福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因為你知道的,媽媽曾經告訴過你,他們擁抱是多麼的辛苦與不易。」


謝邀……很久之前就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假裝在紐約 回答的很棒就沒多說了。剛看見自己喜歡的大v也答了這個問題但並不是很贊同他的觀點。

不需要解釋,尤其是不需要刻意解釋。
作為生活的狀態,同性戀並沒有什麼不同。性取向本身就不是一個定值,絕大多數人都是搖擺波動的(《金賽性學報告》)。

我始終覺得,教育是要略微領先於行為的。
性教育尤其如此。
你得在孩子初潮之前,就告訴她月經是怎麼一回事;你得在孩子開始第一次性生活之前,就跟他說清楚性行為的後果…
【提早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做自己的權利,自由選擇職業,自由選擇生活狀態,自由選擇你愛的人,同性戀才不需要你特別解釋。】#爪機手動加粗#

如果你默認世界就是男女結合的那反而會讓同性戀成為「特別」的存在而莫名成為潮流。
就像你一開始以為世界上的兔子都是白的,那遇見灰兔子你不會驚奇驚訝嗎?

可是有什麼好驚訝的?你支持也好,反對也罷,灰兔子只是在做自己的灰兔子呀。


我覺得題主困惑的應該是 作為父母擔心由於自己的教育不當引導孩子把同性戀當作一件 時尚的事情,從而後天變成同性戀。另一方面又害怕由於自己教育的缺失而讓孩子對同性戀群體缺乏正確的認識。


某些答主把情況分成兩種,如何應對異性之間的親密行為和如何應對同性之間的親密行為,我覺得很好。但同時又認為當時題主的動作這兩種情況裡面都佔有一點。在國內很明顯的大家表達自己對親人,朋友,戀人的愛非常含蓄,有時甚至察覺不到。在西方文化背景裡面見面一個hug,一個kiss,一句love you mummy/daddy就好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當我試圖用相同的方式來對待國內的親人朋友時,遇到的往往是他們一臉的詫異或者手不知道該放在那裡的尷尬。相同的愛,在我們的文化里,向來只是含蓄的表達。所以對於地鐵里擁吻的情侶,我認為即使是異性情侶,也依然會讓你潛意識裡想要迴避。當然這裡又涉及一個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的事情,很多人對這種現象都感到不自在,東方西方文化里都廣泛存在,但是我認為西方文化在有了親密問候這種行為奠基的情況下,會更好處理這種情況。

假設我們從小就讓孩子們知道it is okay to kiss/hug the one you love,不僅僅是戀人間可以,爸爸可以親親女兒的臉頰,也可以親親侄子的臉頰。表哥和好久不見的兄弟遇到會抱一抱,表姐和自己閨蜜看完電影分別的時候也會親密地擁抱一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gender segregation就不會在孩子潛意識裡面形成一個障礙:爸爸你看男生怎麼能親男生!!!???為什麼不可以?他們愛著彼此就像你的親人,朋友愛著你一樣。
如果有這樣種種鋪墊,我想題主對女兒的解釋會更輕鬆一點。甚至不用解釋,因為女兒可能都不回質疑,她看到的只是兩個相愛的人而已。


我們家小孩不需要解釋ヽ(  ̄д ̄;)ノ

姐夫嫌我20歲還從來沒交過男盆友←_←
於是有了一下對話——

姐夫:「是不是有了不好意思說?」

我:「真心沒有,有了有啥不好意思說的。」

姐夫:「莫非…你在外面有女朋友了?」

我:「……」

我家小孩(姐夫的娃):「小姨有女朋友也可以的!」

我和姐夫齊齊注視她Σ(っ °Д °;)っ

小孩接著說:「現在男的可以和男的在一起,女的也可以和女的在一起!」

我和姐夫齊齊震驚地注視她(#?Д?)

因為我家小孩才上1年級!!!她是怎麼知道的!!!誰告訴她的!!!家裡管教較嚴,手機沒有、網還不會上,業餘活動是樂高和鋼琴,誰告訴她的!!!

莫非是自我開竅。。

震驚僅針對小孩,對於同性戀我沒任何其他看法,覺得是很正常很個人的事吧。

好吧Σ(|||▽||| ),實話說,20載單身原因就是覺得菇涼更好捏(/≧▽≦/),但是上大學學心理課特地和老師交談過,結論是我不能算是。


當你還在糾結怎麼跟小盆友解釋同性戀的時候,小盆友已經可以給大家科普兩個媽媽怎麼生小孩了。一定要貼這個視頻,萌死我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jJB7jj2g
【7歲小女孩解釋兩個媽媽如何生小孩】美拍上看到中文字幕版的,但是怎麼也找不到了,只能貼youtube原版。

「如果你有兩個媽媽,而你不知道怎麼跟別的小孩解釋,我來教你」


「這麼說,你媽媽,愛上了另一個女孩,她們就結婚了」


「但是,她們需要一個男生,才能有小孩。卵子+精子=寶寶」

「所以她們『do something",就是"do something"啦」
"所以這時候,一個叫』精子捐獻者『的男生就出現了,她們問他要了精子,他給了她們,她們說謝謝!」


「他就是小孩的隱身爸爸,這就是兩個媽媽怎麼生小孩的」


你看,小孩子的世界很廣闊,只能男生和女生戀愛的觀點也是慢慢接觸到社會以後才植入孩子腦海里的社會觀點。你也許不用解釋,在孩子心裡本來沒有這個區別。孩子如果問起,告訴他男孩和男孩也是可以相愛的就可以。


同性戀不是他低人一等的理由。但也不是他高人一等的理由。同性戀者不比你更骯髒,但也絕不比你更乾淨。同性戀者不該被歧視,但也絕不該享有特權。他只是和你平等罷了。


推薦閱讀:

在幼兒園時期,孩子最應該學到什麼?
兒童受到虐待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哪些影響?應當如何疏導?
如何懲罰兒童?
小孩子在聚會中被開玩笑說「沒別人漂亮」之後慪氣大哭,由此聯想到如果孩子太自傲(嬌氣),家長該怎樣引導?
孩子不肯吃飯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同性戀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