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內扶梯為什麼有的上了一層直接能再上,有的要繞一圈才能上?
這兩種擺放方式的優缺點是什麼呢?個人覺得直接能上的比較便利,但為什麼多數都要繞一圈呢
我之所以單開一個答案,而不是直接贊同頂樓,是因為評論區無法貼圖,而某些答主的空間想像力不太夠,不上圖沒法跟他們解釋錯在哪。
下列示意圖來自http://www.escalator-elevator.com/product/public-escalators.html,版權我想應該是歸上海力施備實業有限公司所有,第三方請勿轉帖用於商業目的。
先說商場可以自己調方向的那位。商場確實可以自己隨意設置扶梯的運行方向,但是如果安裝的時候就錯位的話,是無法避免繞路的。
比如這種平行梯(parallel),也就是題主問的繞路梯。不管你怎麼調整運行方向,如果顧客想從1層上到3層(或從3層下到1層)就必須繞路。因為在2層從右側乘梯只能連接到1層;從左側乘梯只能連接到3層。
接下來說省空間的那位。看圖:
使用交叉梯(criss cross)的話,和平行梯佔用地面面積是相同的(看右邊),而且連續上行或連續下行都不需要繞路。
別告訴我你這輩子沒見過這樣排列的扶梯。真沒見過,可以來北京或者上海開開眼,商場里用交叉梯的不要太多。
維基頁面就有一張實景圖,據稱攝於上海博物館。"Shanghai Museum escalators" by BrokenSphere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Shanghai Museum escalators" by BrokenSphere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http://en.wikipedia.org/wiki/Escalator
交叉梯除了正常的運行方向(讓人可以不用繞路連續上樓)之外,我還見過比較奇葩的調成同側入口一個向上一個向下運行的,它的邏輯是你不管上樓還是下樓,要乘坐電梯就永遠從同一個方向過來,然後出去也是同一個方向。當然,這麼一來如果你想連續上樓就和平行梯一樣要繞路了。我個人認為這是商場腦抽了。
平行梯談不上省空間,除了別的答主提到的讓顧客在每一層繞點路多停留一會、引流、分流之外,它比起交叉梯至少有兩個好處:- 客流量巨大(並且方向單一)的時候,可以調成兩梯同向運行,增加運載能力。
- 如果你不小心上錯了想回之前的樓層,不用繞路,扭頭回去就好。雖然這比起連續上樓/下樓完全是小概率事件。
——————
昨天回答時忘說了,常見的還有一種單排式。
使用這種排列的商場一般都是天井對角各放一套。厚道點的順行,連續上樓的時候小繞路,但是想再下樓就要繞半層;不厚道的就調成交錯的,比如上圖中的兩梯可能分別是1層到2層上行和3層到2層下行;然後對面的是2層到1層下行和2層到3層上行。這樣不管你是想連續上樓還是連續下樓或者是上樓又後悔了想返回去,無論如何都要繞半層。這種商場一般去一次就不要再去第二次了。
——————————————————
當然,最腦殘的,還是像東直門銀座那種毫無規律的布局。
銀座Mall
↑
官網在此,你們自己感受一下,圖我就不盜鏈了。B2-B1、B1-L1、L1-L2、L2-L3全部不在同一個位置,而且還有一條L1-L3的不歸路。這電梯擺放噁心到什麼程度,甚至扭曲到官網1層地圖都標錯了(實際情況是北側的是L1-L2,西側的是L1-B1)。
看了其他的回答我也忍不住來補充一下。
商業空間近幾年發展火熱也越來越被廣泛關注,這個問題屬於商業設計中的基礎問題。
其實這主要是根據商場的動線設計有關。
而扶梯的形態則恰巧是動線設計里的垂直動線。
所謂動線設計,則是對商場的業態(商業形態)分布,建築的結構,入口的位置等等綜合分析後進行的設計。
動線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各層業態的需求,盡量的把每一間商鋪在盡量不走回頭路的狀態下展現給消費者從而促進消費的一種手段。沒準你在轉的時候就看到一個讓你感興趣的東西你就買了,而且一般扶梯附近通常會設置一些有意思的小店鋪(感謝 @阮小蕙 糾正)。
而動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建築本身的形態。(國內絕大部分商業設計是後於建築,且不是同一設計公司。)
一、狹長形代表商場:某萬達廣場。
由於整體建築形態為狹長的形態,層高也比較低。所以在動線的設計上就不會出現在一個點從一樓直接上到頂樓這樣的情況,狹長的建築必為長條形流暢的動線,所以扶梯也為平行的形態。
二、循環形
代表案例:深圳中心城廣場
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轉圈,轉完一層下一層接著轉,相當於狹長形的首尾相連。
三、特殊形
經典案例:HK朗豪坊
一層到四層暫且不論,單說四層以上,四樓的美食廣場Grand Atrium,是購物中心、酒店及商廈的主要交匯處,可在這裡達成全香港最長的通天電梯(Xpresscalators)直達七樓,再從七層直接到達頂層十五層。然後就好像一個巨型的旋轉樓梯一樣轉著圈走下來,每一家店你都可以一個不拉的逛到。
當然,扶梯的這種只是滿足消費者逛街需求,促進消費的一種手段,如果你當真著急上到某一層,你也可以選擇垂直電梯。
一般在中庭會有觀光電梯,代表性的武漢漢街萬達。
還有比較偏僻的位置也會有垂梯,不過就要仔細看導視好好尋找一番了。
這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一下:理由是:商家希望這樣能夠更大限度的留住人流,增加消費,因為你在繞的過程中,沒準又買了點什麼呢。(由於非建築設計專業,所以我只能從非專業的角度嘗試解釋一下這個現象啦!)
但是我要說的不是這個!另外其實樓主的問題不完全對。應該是「為什麼不少商場的電梯上玩一層要繞一圈才能上另外一層?」
雖然樓主說的這種商場不少,但是現在的趨勢確實更多的新建/高檔商場都是可以直接上的。這裡面大致思路如下:
1. 或許最開始的商場電梯是可以連著直接上的。
2.某一天,有些聰明人想(大概90年代末到00年代初):這樣直接上下,不利於留住人,大家進出商場的時間太短,不利於他們消費。我讓他們繞一圈,沒準他們繞的過程中,就願意消費更多。(不是我YY的,很多商學院的教材都是這麼寫的)
3.某一天(最近幾年,發達地區),又有些人發現,電梯這樣繞,也不一定好。因為:(1)逛商場的人覺得不方便,降低他們對商場的好感度,下次不來了。(2)很多時候,逛商場的人很清楚自己買什麼不買什麼,你就算讓她走迷宮,也不見得會多消費。總而言之,發現顧客聰明了,沒那麼好糊弄。既然不好糊弄,那麼我還是讓他儘可能方便吧。這樣沒準他下次還來消費。
1. 為什麼很多軟體都搞捆綁安裝/彈窗安裝?
這個發展也基本上是:
(1)傻逼不知道捆綁強制安裝,老老實實做軟體,裝一個算一個
(2)聰明的人(流氓)將捆綁和強制安裝發揮到極致,賺的彭滿缽滿。
(3)用戶反感(不僅卸載捆綁的添頭,原本的軟體也拋棄)-&>又有些更聰明的人推一些綠色版軟體,無捆綁,無彈窗。市場也蠻喜歡的。
2. 為什麼到電腦城配電腦的越來越少,網上買電腦的越來越多?(或者為什麼很多商品價格越來越透明?)
(1)最開始電腦城賣電腦的,可能還比較誠實,老老實實賺取固定差價。
(2)慢慢地,一些聰明的商人發現:顧客很傻,可以狠狠的宰,最大化利益,賣一個頂以前10個。
(3)慢慢地,一些更聰明的商人(JD)發現:電腦城喜歡宰客,雖然一個交易賺得多,但是長次下去,肯定沒人買。不如我價格透明,童叟無欺,薄利多銷。雖然每一單賺的少,但是買的人多,我也能大賺啊。
3. 設計風格:最開始沒錢,大家都簡單弄--&>有些人顯擺,弄的華麗花哨--&>最終有人又更喜歡更簡單的。
類似的風水輪迴,實在太多了。
商場的扶梯設計是為了商業而服務的。
其實沒那麼多複雜的,舉個栗子:我要去4樓買電子產品,這是我的直接需求,但是在二樓女裝繞行找電梯的時候可能會不經意看到一件十分心儀的衣服,由此產生購買的慾望,甚至將這種慾望當場轉變為一筆交易。但如果我直接能從一樓上到四樓,那麼就不會產生購買女裝這個偶然的需求。而儘可能讓顧客購買商場里的東西就是商場經營者的目的不是么。。。
再舉個栗子,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溫飽。去超市購物的人大多都會或多或少地購買一些食品,購買食品是最頻繁的。而你可以發現,超市的大布局無非兩種。
第一種,入口離食品區近,家電,服裝,日化用品等區域和收銀台離出口近,就算你選好了食品也要經過家電,服裝等區域才可以最終付款。
第二種,入口離家電,服裝,日化用品等區域近,但食品區域和收銀台近,你必須繞過家電,服裝,日化用品區域才能進入食品區選購食品。
總之,商家這麼做就是為了激發你的偶然需求,促成更多的交易而已。就算你對自己的需求很清楚很堅定,也避免不了在滿足直接需求的過程里偶然看到一件讓你覺得有必要買下來的東西。。。尤其是我們女生=_=
對於現代的購物中心來說,電梯怎麼放都是不存在技術性難題的。原則上,顧客最後看到的電梯設計都應該是兼顧便利性、空間樂趣、商業價值的結果。
但是,「感覺電梯不好找」又是很多顧客抱怨的問題。之所以設計師工作如此努力(見其他答案),實際結果往往又不那麼理想,這不是單純建築設計的問題,而是建築設計和商業規劃/商業運營脫節造成的,而這是這個行業里普遍存在的問題,就好像如果把宜家的建築空間拿來經營百貨,體驗必然會有天壤之別,而現實中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就是在做類似的事。
另一方面,老建築、壞設計也不都是無可救藥,還可以改造。改造手段無外乎改入口、改動線、改運營、調業態,其中「改電梯運行方向」就是重要的一個動態調整手段。所以當你遇到運行方向詭異的電梯時,是商場在做A/B測試也說不定。神書鎮樓: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神書鎮樓: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看了這麼多答案,覺得沒有一個說到核心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不能僅僅從2種扶梯模式出發,而是要綜合考慮整個商業部分的交通流線。
決定商綜用哪種形態的垂直交通的因素可能很複雜,主要因素是以下幾個:
樓層數量、空間設計業態、時代。
其目的無非是最大化的商業價值。而X形扶梯引導更多客戶往上走,平行扶梯延長客戶動線。權衡這2者讓我們看到今天多種垂直交通模式。
簡單來說,對於業主來說,肯定是希望商業動線(人在商場里繞的路線長度)儘可能的長。但是刻意延長垂直方向的動線,會導致頂層的人流減少,增加了下面幾層的商業價值同時,減少了頂層的價值。於是業主就要考慮幾個方面因素共同決定垂直交通的形式。
垂直交通不可能只有平行和X形2種模式。大致分成以下幾種:
X形、平行、超長扶梯、垂直電梯、坡道; 以及這幾種模式的組合;
1.樓層數量
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商場只有2層,是不是用什麼垂直交通模式都無所謂了?更重要反而是怎麼要組織一個個中庭和廣場了?其實這才是大部分商業的正確形態,高層商場僅僅在密度極高的特大城市存在(大部分在亞洲)。
一般的2線商業,會刻意把高度壓到24m以下以規避高層更嚴格的消防規範。對於這種社區級的商業,一般在4-5層,這種樓層數量下,讓顧客多繞一圈帶來的收益,遠遠高於高樓層客戶數量的減少,業主也更傾向於選擇平行扶梯。
但是對於更高的樓層來說就不一樣了。不僅僅需要X形扶梯來解決問題了。垂直電梯、超長樓梯等等交通模式都需要一起上。甚至還有考慮把汽車開到頂上讓人走下來的模式(香港)。以下是一個1948年美國百貨公司案例,請看平面圖上密密麻麻的垂直電梯布置。
2.空間設計業態
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上海南京路上的梅龍鎮伊勢丹廣場。一側是日本的伊勢丹百貨,一側對外出租的梅龍鎮廣場。
這是該商綜的百貨部分,沒有中庭
這是該商綜的對外出租部分,有中庭
這是該商綜的對外出租部分,有中庭可以看到百貨部分用了平行扶梯、對外出租部分用了X形扶梯。設計師和業主是一致的,在一個商綜里也會有不一樣的選擇就很說明問題了。
百貨的部分會更傾向與選擇平行扶梯,因為百貨部分就是樓層越低,出售的越是非目的性商品。而且對於百貨來說,都是一家公司自己銷售分成的,低樓層去補貼高樓層的銷售損失是有利的。
出租部分就不一樣了。出租決定了業態不會像百貨那麼統一,往往是從低到高租金依次降低(當然奢侈品的旗艦店不一定有高租金,因為他們能帶來人流,這更加會讓業主希望能在高一些的樓層獲得更高的租金),如果一味增加低樓層的人流,會導致到了高樓層商業根本租不出去,反而不能實現最大收益。
當然有沒有中庭也是很大的問題。中庭帶來2方面影響。首先是對視線的引導上,沒有中庭情況下,需要強制客戶繞一圈來獲得商品信息,但是現在只需要讓客戶待在自動扶梯上,客戶就會自動四周張望中庭,整個中庭的店鋪就能活動曝光,沒有必要在強制讓客戶繞一圈了。其次是中庭的設計,讓客戶只能沿著背對中庭側繞行,既沒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上下流線在此交匯容易擁堵。
3.時代。
不說潮流問題,單單說人的購物習慣問題,20年前和現在是一樣的么?所以有人拿現在人的購物習慣去批判20年前的設計是很可笑的。
當年的百貨商店,更多是根據家庭或者主婦的購物模式設定的,它是有固定的適用情景的,並不是很適合當今年輕人的購物習慣。以前男人的衣服,大部分是女人買的,但是現在男人會主動去挑選衣服;以前購物為主,大部分人吃飯只是順便,但是現在很多人特意去商綜吃飯。等等等等改變,商綜角色的轉變,必然會導致垂直交通模式的轉變。
比如高樓層的人流量會隨著吃飯人越來越多而增大,那麼X形扶梯也會更加受歡迎,快速垂直交通的需求也會增大。每個設計在建築完成之後就很難改變了,這導致設計在出來之後就必然是落後時代的,這是無可避免的。
--------------------------------------------------------------------------------------------------------
最後希望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互聯網行業的出現對商業綜合體會有怎麼樣的衝擊?我先提一點,如果手機引流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的話(線上引流+線下服務),商業和辦公設計的界限很可能被模糊了,以後商業可以和辦公樓一樣經濟有效。
多賣東西
關於商場扶梯設置 ,其實是有個循環演進的過程。扶梯的方向主要取決於商場的交通動線設計。大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早期的商場通常是開發商自持的經營模式,這種情況下的貨品擺布通常是分區明確互不干擾的,相互之間並沒有競爭的關係,而顧客的購買目的明確,因此扶梯往往設置成顧客不需要特別去繞行的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進步,很多商場採用了承租租賃的經營模式,各個店鋪之間出現了競爭的關係,這時候引流就變的非常重要,而商品的數量和種類也有了極大的提升,隨機性購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故這個階段商場流線的設計通常採用強行引流的方式,利用扶梯形成小循環即是一個其中一個技巧。
近年來隨著商業建築的發展演進,這種利用扶梯使顧客強行繞行的設計技巧不再流行,主要原因是商業設計中有了更好的引流手法,那麼這種違背顧客利益、比較生硬的設計手法自然過時啦。
說到底,扶梯的設計也是隨著商業建築設計的發展不斷演進,而商業建築設計的發展則是根源於商業經營模式的變遷,所有這一切,歸根結底是社會經濟進步的最終結果。
基本上是兩種商業動線的組成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讓你多逛一會
已刪勿念。
根據商場結構,主要是轉一圈的時候可以多了解一些商場的品牌,方便購買………
都想的這麼複雜幹嘛 原因不還是在設計師身上
經常逛街的女士或者經常「被」逛街的男士想必不難發現,商場都長得很像:很少超過5層;1樓一定賣化妝品、珠寶首飾,經常不設洗手間;而電影院通常在最高層;餐廳則可能在地下1層或者高層;很少有2樓3樓賣兒童用品。
你以為著這些安排是隨意的?那你簡直跟一頭撞進蜘蛛網的小飛蛾一樣天真。
商場的地理,其實藏著商業的險惡秘密。
最貴的,都放在一樓
為什麼商場都長這樣?
答案和租金有關,更和商場的永恆目的有關。
通常,商場的1樓臨街,客流量是最大的,租金相對就比較高。在黃金地段,商場1樓的租金甚至 是2樓的兩倍。而化妝品是易耗品,人們要經常購買,所以這些店鋪的租金承受能力就比較強。
更重要的是,化妝品針對的主要消費客群一般是中青年女性。這些人 的特點是:消費能力比較高……那麼,先吸引進來再說。
珠寶首飾等物品,消費頻次相對較低,但是因為利潤高,所以租金承受力也很高——所以,當你走進商場,一般會發現它們呈環帶狀分布,在商場的四周悄無聲息把你包圍。
女人是消費主力軍
女裝會佔據除1樓以外,商場中最好的位置——一般在商場的中間層。而男裝的位置略差於女裝,會與箱 包皮具或者運動品牌放置在同一樓層,位於女裝的下一樓層或上一樓層。
原因不言而喻:男女對服裝的消費能力差別很大。女裝和男裝的消費總量,在發達國家高達2:1,也就是說,每當男性花500塊買了一件X匹狼,他的女朋友或者太太就花1000塊買了……一堆他叫不上名字的衣服。
負責管理家中財務的日本女性在這一點上尤其兇殘。她們消費服裝的水平是日本男人2.4倍;美國姑娘們花了1.8倍;韓國男性稍微有面子一點,他們的太太或者女朋友只花了1.7倍的錢在衣服上。讓中國服裝行業耿耿於懷的是,中國女性買衣服的消費僅僅是男性的1.4倍。
雖然這個數字已經遠遠低於大家的實際感受,但服裝商們依然咬牙切齒,希望中國女性早日超美趕日。
洗手間的設置,步步驚心
繼續說回商場地理。
影院、餐飲、電玩、兒童類別商鋪通常分布在高樓層。因為它們屬於目的性消費,放置在高層是為了拉動人氣。另外,這一類店鋪的租金承受能力也比較低。
洗手間的設置也有學問。
設立在商場1層的洗手間很可能變成公共廁所,不能帶來太多流量,很不划算。但在其他樓層,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找到洗手間的。
在通往洗手間的 黃金路線上,商家會陳列最具挑逗力的主打商品,或在路上設置小障礙——一兩個放了商品的矮櫃讓你不得不以S形路線前進,從而增加你與商品的接觸頻率,還可能吸引到一些等待小夥伴上洗手間的顧客。我感覺很多人都答跑題了
我認為樓主的意思是很多商場的每層扶梯的位置是一樣的,這樣二層去三層的扶梯的起點就在一層去二層的扶梯的起點位置的水平正上方,和一層去二層的扶梯的重點是相反方向。
而我們平時走的樓梯一般是兩折的,走到半層的時候有一個180度的拐彎,這樣你上到二層以後直接面對的就是去三層的樓梯,電梯一般都是一條直線的。
你們說的那是 不同樓層的扶梯都不在一個水平面上,有時找都找不到!
我覺得這是設計時圖省事吧,沒層扶梯開口的位置一樣多簡單啊
樓主說的是這種電梯,上來這層以後需要繞到身後去才能上第二層
更可怕的是有的商場電梯分布完全沒規律,你要在偌大的樓層四處尋找下個扶梯,這個才符合其他人說的「希望你多轉轉」
在別的答案有人說過了,如果要把兩個上樓的電梯鏈接起來,你需要四個扶梯,像這種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設計和施工時圖省事
PS:消防通道里的樓梯因為可以雙向走而且在半層的時候折回了一下,所以一條就可以了對人流大的商場,顧客繞一下可以分散人流。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繞一下路,自然就拉開距離,有助於減輕扶梯擁擠,防止踩踏事件。
當然同時也可以強制顧客路過更多的櫃檯,提高商場效益。
商場樓梯的設置也可能基於同樣的考慮。
考慮顧客的逆反心理,可以同時設置直達電梯。電梯有空間限制、有超載報警,不會因擁擠發生事故。但人多時肯定等待時間長,不想等的顧客還是會坐扶梯或走樓梯。
現在大型購物中心,基本上都是這種人流設計——若干垂直電梯(往往低層不停),繞路的電動扶梯,不繞路的樓梯(消防通道)。任性,就喜歡拆最高贊的B!說商家留人陰謀論的,圖樣圖森破(譏諷一下包括題主在內的見少識窄),商場有條件的話才不會如此苦逼還被輕易猜成心理猥瑣「小我」而鄙視,都是喜歡給人看人性化高大上「大我」那一面的。。。先帶大家漲個姿勢:除題主說的2種(轉一圈上下或直接上下的)商場手扶電梯設計方法以外,
還有其他更牛逼高效的,比如--多層直跨!
舉個栗子(電梯主題游景點):
你們誰有空該去到中山古鎮(行政級別真的是鎮呵呵號稱世界燈都,比比那裡,哎,誰不說咱家鄉窮。。已哭xy)的星光聯盟賣場(14年10月已開業)【也可以百度看看圖片,那會牛逼吹的高桿些,甘拜下風】看看一口氣扶梯上五層,兩跨就10層了的號稱「亞洲天梯」,你要是心臟差點呵腿軟的得趴(爬),老人家就別帶上去了,心臟問題心理陰影噩夢不管賠。。。當然期間還有一層一回復的配合梯和直上直下觀光梯,在KLJ看來是個巨大的流量分揀系統ok?
下圖KLJ用手機拍的(見諒),謂之電梯博物館,不算言過。。。
普通人都有些許習慣是本能次級的,深藏在人性的DNA中,比如趨光性,電話響了就想接,遇事兒先眨眼,習慣先邁哪條腿,遇到障礙習慣向左或右繞。。。都是很難改變的!
同理下面幾條也是:看到電梯就想上!能直接最簡就不費那事兒!登高望遠看全局!。。。兩跨上10樓是什麼驅動力?
好,原因來了,聽好了:
商場招商和業主需要多開闢熱點位置,要不爛位置你要啊,要不就得有位置招商不出去啊!
所以設計電梯的初衷就是設計重新分發流量! 分發流量製造干預熱點(動線)ok? 怎麼做?開主支配合的電梯接入口ok!這樣就能人為滴增加熱門線路快速分配有限的入口來的流量了!
一些老的商場沒有分發流量的老派落伍做派要麼等死,要麼整改,要麼靠別的比如視覺,主力店等忽悠人上,實屬無奈啊!
回到題上:轉一圈再上下和直接可上下,其實都是條件有限所致,按照咱的理解法,直接可上下當然好點(題主感覺很對--此處有誇讚,屬打一巴掌再給一甜棗兒,對,就是要遵從這種分析不了的直覺哈哈),起碼簡化步驟了,上樓意願強點;轉一圈的,設計(失專業素養形象)和業主商戶(招商盲點多)誰也沒得益,又應了別人的留人陰謀論的初衷(有些就是的,有些是真不懂,缺錢的原因真不多呵),和同類檔相比顯得真小家子氣呢!
沒有相關統計兩種(轉一圈和直上)哪個多點,所以不下結論,KLJ從事商業項目這麼多年來見直上也不少,一般前者(轉一圈)都是老商場改造造成的,,,話說咱摳字解決一問題誰用了是不是來補繳點學費(玩笑)?
尤其新開的商場的話。。。電梯幾個錢,買地皮蓋房子幾個錢?你當誰不懂咋滴!至於那些陰謀論意淫:有則加冕,無則勉之,表貼金,表亂抱大腿。。。
哎?誰在說消防的梗啊(KLJ順便踢一腳),至少在國內:開商場的都土豪,「有關部門」收完費了管你電梯咋來(消防管的是疏散通道,有就行了,有事兒靠手扶電梯?你一定是在逗我!),再多事兒土豪告你欺負我「沒後台」選擇性執法。。。
高贊跟我說學習了咱下次拆B文明點!
有人留言爆粗咱就補充一下:人總是願意選擇相信認為合理(陰謀論)的原因給贊,而不願相信看相不合理(價值論)的真理。。。也是這個本能次級!
圖樣圖森破啊,朝陽大悅城上樓長梯直達4樓,再換直梯直達8樓。
想下樓就沒那麼容易了,哪怕你是繞一圈也行啊,問題是你下樓電梯要找下一個電梯在哪裡,根本不在同一個位置,一眼都看不到下樓的電梯。
想想宜家,為什麼電梯不是繞一圈,而是繞幾百圈呢?
想出去沒那麼容易,乖乖看完。上面答案說辣么多也是看夠了,樓主問的很簡單,就是為什麼多數都要繞一圈呢?
就涉及到工程開發中的一個詞「動線」,意指人在室內室外移動的點,連合起來就成為動線。
隨便引用網上一張圖,一般的商場開發商在招商的時候一般只會招到一部份高大上的店,這些店就叫主力店,遊客基本也是沖著這些店進來的,大部分的主力店會放在一層醒目的位置,特別是商場一進門的幾家店都是這個商場的得意之作,用來吸引客人和撐門面,但肯定不能全部,那二三層沒名氣的店怎麼辦,所以開發商會在各個偏遠角落都會安排驚喜,再通過電梯、通道、室內導視等引導客人都走一遍。
隨便引用網上一張圖,一般的商場開發商在招商的時候一般只會招到一部份高大上的店,這些店就叫主力店,遊客基本也是沖著這些店進來的,大部分的主力店會放在一層醒目的位置,特別是商場一進門的幾家店都是這個商場的得意之作,用來吸引客人和撐門面,但肯定不能全部,那二三層沒名氣的店怎麼辦,所以開發商會在各個偏遠角落都會安排驚喜,再通過電梯、通道、室內導視等引導客人都走一遍。這個問題還是有點意思
2.4更新(補充內容及修改術語)
- 看了所有答案,有人說很簡單,無論高票者和吐槽者,其實都說了相應的優點缺點,對錯自有評價,而樓梯只是一個連接樓層的交通工具,扶梯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而它的位置需要綜合考慮的,我還是贊成我的觀點,最終解決的是人流量的便利性,而繞路增加店鋪客銷售只是附屬品。
這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
1.消防因素,消防距離的考慮,可以參照百度消防規範。(很多人質疑,下面有解釋)
2.構造因素,建築原本結構的影響,例如樓層及結構柱的尺寸關係。
3.經濟因素,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有些地方需要安置的電梯會增加,相應的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4.維護因素,這個結合經濟和人力考慮,要保證維護時,商場的流動公共區域正常運行。
5.美學因素,美觀性,突破一跑電梯的局限形式,可以參考某些大師的空間作品。
6.消費因素,從布局設計上增加或有意的控制了行走動線,增加商場的人員流動,促進消費,但必須是保證安全的情況下。
7.設計因素,扶梯盡頭部分的開闊程度與商鋪合理運用,滿足便利性和消費需求。
2015.5.12更新,原答案評論解釋,回答不夠嚴謹,不刪,給自己長長教訓。
以下答案不夠嚴謹,勿輕信
商場的角度是:我們是來賣店鋪(招商)的,而要租用我們的店鋪,必定能讓客戶看到他所需要的經濟效益,而每個去商場的人的目的都不盡相同;大部分人通常直接找到需要購買的東西完成交易,而有些只是來逛逛,並不一定需要購買什麼,或不知道購買什麼商品,只是找到合適的就會購買,他們的購買的條件不同,商場也首先會考慮便利性問題,其次才是人流分流,商場和商家也會更希望來的人更多更快完成賣賣,而不是滯留大部分不需要購物的人,一切消費、交易都是在產品的品質和適當的價格上決定的,我真不相信有不看價格和產品就隨意買的人,如果有這樣的人我只想說四個字:請聯繫我。
有人問到扶梯可以作為疏散嗎?
疏散應該是走的防煙樓梯或消防通道,扶梯只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防火分區,我的意思是因為要設置分區,同時考慮消防距離(防火捲簾和商品的距離),防火捲簾下方不允許放置任何物品,需要考慮,謝謝各位提醒。
推薦閱讀:
※原設計 20 層樓的建築改為 47 層可能存在哪些問題?
※買房子,要檢查哪些建築結構、施工細節,確定質量好壞?
※為什麼一樓下面是負一層?而不是零層?
※鄂爾多斯 100 項目後來如何了?
※什麼樣的建築效果圖是帶有感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