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張照片的曝光是否完全準確?

一張照片的曝光是否準確,還是過曝了或者欠曝了,要怎麼判斷。還有如果自己去拍要怎麼樣操作,才能拍出曝光正確的照片。


謝邀。


這個問題真是不答則已,一答則不可收拾了。


還是一步一步來吧。

談到曝光,我想,我必須得講直方圖了。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直方圖。

有的人可能會說:什麼?直方圖?我打接觸相機的時候就會用了,這個有什麼可講的?

好吧,等我講完了你再講這番話也不遲。

以這幅圖片為例:


先介紹一下直方圖

先介紹一下直方圖最基礎的知識吧。

直方圖的橫軸從左到右表示亮度的越高,縱軸從下到上表示像素越多。

亮度從0—255。  0表示黑,255表示白。


如果某個地方的峰越高,表示在這個亮度下的像素越多。


拿這個直方圖來說,它的分布是非常均勻的,說明各個亮度區間的像素分布是很均勻的。

弄懂了上面這幾句話,你對直方圖就有了一個最基本的了解了,但實際上直方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我問一個問題:兩個直方圖完全一樣的圖片,兩幅圖片的畫面就一定是一樣的嗎?


答案當然是NO,因為直方圖它記錄的是像素的亮度信息,換言之,我們把上面所有的像素都不改變,只是改變它們的相對位置,直方圖一點兒都不會改變,但畫面內容可能就脫胎換骨了。


理解上面這一點很重要,對於我們理解直方圖的本質有很大幫助。


————————————-————分割線————————————————————————
好吧,上面的都是一些人盡皆知的知識,下面的才是我要講的。



回到這幅圖。
這幅圖右邊有 色階,數量,百分比 這幾個參數,它們的含義是什麼呢?

大家打開直方圖,把你的滑鼠放在直方圖的某個位置,就會出現這三個參數,它們分別代表:
色階:指針所在地方的亮度,即從0—255的某個值。
數量:在這個亮度下的像素值,比如上面這幅圖的意思就是在138這個色階下,有1915個像素。
百分比:當前色階在整個色階中的位置。

好吧,上面這個還有進階的知識。


當你按住滑鼠左鍵往右拉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有變化。


色階:你選取的色階的範圍,比如上面這個就是從115到216這個範圍的色階。
數量:在這個範圍下的像素總數。等等,有人會說,這個照片的像素總數才207284,怎麼這個範圍下的像素就有227728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非常好的觀察力,因為我是選的RGB通道,像素總數是要乘以三的,後面我會專門講到各個通道的。


百分比:這裡的百分比就不是位置的百分比了,而是你選取的範圍的像素在整個像素中的百分比。

——————————————分割線——————————————————————————


好吧,經過上面的學習,你又進一步了解了直方圖了,但還不夠,還有更複雜的。



繼續拿出這幅圖,左邊還有幾個參數,平均值,標準偏差,中間值,像素。
這幾個參數的含義是什麼呢?

平均值:平均值越高,照片整體就越偏亮,以128為中間值。
它的演算法是:圖像的亮度總值÷圖像像素總數。


拿上面這幅圖為例,它的平均值是117,離128很近是吧,所以曝光屬於正常型的。

標準偏差:標準偏差是統計學名詞。一種量度數據分布的分散程度之標準,用以衡量數據值偏離算術平均值的程度。標準偏差越小,這些值偏離平均值就越少,反之亦然。標準偏差的大小可通過標準偏差與平均值的倍率關係來衡量。
標準偏差公式:
樣本標準偏差S = Sqrt[(∑(xi-x拔)^2) /(N-1)],公式中∑代表總和,x拔代表所採用的樣本x的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t代表平方根。

好吧,上面這些都不重要,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標準偏差與照片畫面的關係。
標準偏差越大,畫面對比越明顯,反之亦然。

中間值:將圖像所有像素的亮度值通過從從小到大排列後,位置在最中間的數值。即將數據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大於該數值,一部分小於該數值。(如果有偶數個像素,就有兩個位於中間的數,取前面的一個)
中間值的意義在於從另一個側面來反映畫面的整體亮度,是否是過曝或欠曝。它與平均值互補,不過沒有平均值準確,具體緣由自己體會。

像素:這個不多講了,大家都很熟悉的。


————————————————————分割線————————————————————


看完並理解上面這些,你對直方圖應該是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了,不過,想要真正理解直方圖還需要一些知識。


通道裡面分為很多種:RGB,紅,綠,藍,明度,顏色。


首先,我們要明白直方圖裡面的數量和像素不是同一個概念。


當我們選擇RGB通道的時候,最大數量值=像素值×3
而當我們選擇其他通道時,最大數量值=像素值
舉個例子
在RGB通道下,色階為一百時,數量為3119
在R通道下,色階為一百時,數量為945
在G通道下,色階為一百時,數量為1610
在B通道下,色階為一百時,數量為564

你會發現,RGB通道下的數量值為R+G+B得出來的。
也就是說RBG通道實際上是把R,G,B各個通道的數值相加得到的。
而像素是什麼?我們是把RGB三種顏色最後混合而成的顏色看成一個顏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像素,相信你可以理解為什麼在單R,G,B通道下最大數量值=像素值了。

同理,RGB通道和明度通道也不一樣。
這是RGB通道:

這是明度通道:

這是明度通道:

也許你會有疑問,直方圖不就是反映亮度信息的嗎?為什麼RGB通道和明度通道下的直方圖還不一樣呢?這是計算方法導致的。
明度統計的是每個像素的複合值,而像素的亮度值的計算方法為:30%×R+59%×G+11%×B

這裡又與前面的像素相對應了,像素是一個複合值。

——————————————————分割線——————————————————————
看了前面這麼多,相信各位也有些暈了……
堅持住,關於直方圖還有最後一點兒內容。
我以紅色通道的直方圖來講一下。


大家看到這個直方圖能想到什麼?
說明紅色信息主要分布在中間和暗部,亮部分布不多。
單個通道的直方圖信息對於我們調色和糾正色偏有很大的作用。


——————————————分割線——————————————————————————
最後再講一下直方圖的高速緩存級別。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先看一下圖吧。

這是緩存級別為3

這是緩存級別為3


這是緩存級別為1

這是緩存級別為1

我就不去講它的計算原理了,我就直白的講一下:
緩存級別越高,直方圖生成的越快,但越不準確(簡單講一下原理,緩存級別越高,它就不會去計算每一個像素的值,而是將幾個像素合併為一個像素計算)。
如果你需要講緩存級別改為1,點擊右上角的三角形就行了。


————————————————分割線———————————————————————
直方圖對於我們理解曝光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


這一幅明顯是過曝的照片。


這一幅明顯是欠曝的照片。


哇,這一幅曝光正好,高光低光皆有,是正確的曝光。

好吧,如果你信了我上面的話,說明你還是沒有了解到直方圖的本質。


正如我前面所講的,直方圖它記錄的是像素的亮度信息,換言之,我們把上面所有的像素都不改變,只是改變它們的相對位置,直方圖一點兒都不會改變,但畫面內容可能就脫胎換骨了。

一定要記住這句話:直方圖它記錄的是像素的亮度信息,其他什麼都不代表。

曝光準不準確,與亮度分布是否均勻沒有必然聯繫。
上面三幅直方圖對應的圖片是:

上面這點就是直方圖的局限性,直方圖只反映亮度信息,其他什麼都不代表,與曝光正確與否也沒有必然聯繫。


————————————————分割線————————————————————————
更新之。

前面提到了直方圖的局限性,我之所以要先講局限性,是要讓大家不要過於迷信直方圖,不要在頭腦中形成什麼樣什麼樣的直方圖才是曝光準確的,什麼樣的直方圖則不是曝光準確的。


那麼直方圖到底該怎麼用呢?
答案是結合拍攝環境用。

直方圖在攝影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在陽光強烈看不清屏幕的情況下,你很難判斷曝光是否準確,這時候結合直方圖就能對曝光作一個大概的判斷了。

對於結合拍攝環境使用的具體一點兒就是:比如你在拍雪景的時候,你硬要低光和中間調都有大量像素,一般情況下是不現實的。再比如,你在拍烏雲的時候,你硬要高光部分有大量像素,一般情況下這也是不現實的。
你要結合你所處的拍攝環境對直方圖的形態有一個大概估計,而不是盲目的追求低光,中間調和高光都有像素,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攝影經驗的積累。一個常用的快速提高方法就是,看一些典型環境下的照片的直方圖。

——————————————————分割線——————————————————————

對於以上這兩幅照片,大家能明顯感覺到不同,但不同之處在哪裡呢?這時候我前面講的直方圖的知識就派上大用場了。

對於以上這兩幅照片,大家能明顯感覺到不同,但不同之處在哪裡呢?這時候我前面講的直方圖的知識就派上大用場了。
下面分別是兩幅圖片的直方圖:

平均值:第一幅略高。證明第一幅的平均亮度要高一點兒,不過這點兒差距基本上不太影響畫面效果。


標準偏差:第二幅明顯高,這意味這什麼?意味著第二幅照片的畫面對比效果更強烈。

中間值:一樣的。

再觀察直方圖本身:第一幅的直方圖更窄,特別是陰影部分的像素明顯較第二幅更少,為了更加準確的得到結果,我們對像素進行計算。

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幅色階從0—70(低光)的數量為61701,百分比為6.01
而第二幅為92054,百分比未8.96


明顯第二幅低光部分的像素更多,且在畫面中所佔比例更大。


再看一下藍色通道:

明顯第二幅藍色通道的像素分布範圍更廣,無論是低光還是高光都比第一幅多,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二幅的天空比第一幅藍的原因。


——————————————————————分割線——————————————————
以上內容是對我之前講的直方圖知識的一個運用,如果熟練掌握了的話,對於調色和識圖(識別後期手段)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怎麼用直方圖來判斷曝光呢?

以這幅圖片為例,這是在白天拍的風景,它的平均值為145,為正常範圍。
直方圖是連續的沒有間斷,證明亮度變化平緩,符合白天風景的特徵。
標準偏差正常,其實標準偏差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它可以作為你校對處理前後圖片的一個參考數據。
低光,中間調,高光的百分比正常,符合白天風景的特徵。
藍色通道平均值為178,因為藍色主要集中於天空,所以較整體水平偏高,也屬正常。

另:對於曝光這種東西本來就不適宜將其完全數據化,沒有一個絕對的正確曝光值。不是說平均值一定要為多少,百分比一定為多少,直方圖一定要怎樣才是曝光準確,它只是一個參考,是一個工具。

曝光是否準確還要結合你的拍攝意圖來判斷。比如你想拍LOMO,這時候你就不能用正常的標準偏差來衡量了,因為LOMO的標準偏差普遍較高。比如你想拍日系,你也不能用正常的平均值來衡量,因為日系的平均值普遍較高,因此,曝光是否準確一定要結合你的拍攝意圖來進行討論。


最後,多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自己喜歡,哪怕在別人看來曝光可能不準,也隨它去吧!


大家說了很多,我覺得都不是太準確,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混淆了攝影與攝影藝術;
2. 混淆了拍攝與後期製作。

然後我考慮再三,覺得還是要先在前面加一點:不能以直方圖做為判斷曝光的工具!不能以直方圖做為判斷曝光的工具!不能以直方圖做為判斷曝光的工具!具體我放在最後單獨作為一個部分說吧。

先說第一點,攝影是個中性詞,或者說,攝影是一個工具,但是在國內我們大多數時候把這兩者混淆了起來,事實上只要把這兩點分開,那麼很多問題都能很簡單的解答。

沒錯,很多書裡面都有這樣一句話,"沒有絕對準確的曝光"。這句話出現在那些書中絕對是正確的,因為他們都是教怎麼把照片排得好看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如何進行攝影創作的。藝術是沒有標準的,所以當然曝光也就沒有標準。

事實上有很多另外的書裡面,談到攝影曝光的時候也有這麼一句話,"XXX的拍攝必須依照嚴格的標準"。這類書可以是法醫攝影,可以是醫療攝影,可以是遙感攝影,可以是檔案攝影,可以是文物攝影,還可以是藝術品複製。這時的攝影是工具性的,有唯一正確的標準。

然後說幾個搞攝影的都應該聽過的名字,貝歇爾夫婦、杉本博司、安塞爾?亞當斯,如果看過他們的攝影作品就應該知道他們的曝光是極其標準的。貝歇爾夫婦的樣本學創作時間跨度接近四十年,但是我們把不同時期的照片擺在一起就會發現他們的曝光是完全一致的。杉本博司也是如此,只不過他的作品創作時間跨度沒有四十年這麼久。

這就好比漢字,漢字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在確保交流的前提下是有唯一或有限書寫標準的。但如果作為書法,基本上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但嚴格意義上的書法家都會遵循某幾個具體的書寫模式,甚至還有一些大家發明了自己的書寫風格。

以上所有回答的共同問題就是沒有將這兩種情況分開。

再說第二點,這個部分我直接引用安塞爾?亞當斯著名的Camera、Negative、Print三部曲中第二部第三章的內容。

"完美的底片"是一個讓攝影學生與攝影師又愛又恨的概念。如果曝光和沖洗全部是按照推薦技術標準"正常"進行,那麼得到的結果即便不能製作出攝影師期望的照片,但是是"正確"的。這樣的照片也許包含可觀的信息,但對於表達性影像(expressive print)來說並不適用。"普通的"曝光讀數與沖洗工藝中有太大的空間可能讓人犯錯,想要得到更精美的作品就需要更加精確的控制。

如果有"完美的底片",那麼一定是針對功能性影像(functional print)或表達性影像需要的曝光值來曝光和沖洗的。因為我們的審美與情感反應不可能受制於簡單的數字,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如何評判每一種被攝對象並理解它與拍攝介質之間的關係。即便如此,我們依舊不能保證正確處理的底片就能保證放大的過程就能變得輕鬆;例如說還有難以琢磨的相紙與藥水組合。但是,如果沒有認真的拍攝控制,我們很可能就根本得不到一張用得上的底片。

這段話說明幾點問題。首先,曝光與放大是得到影像的兩個不同階段,對應到今天也就是拍攝和後期處理。曝光得到了潛影,也即相機感光元件上的數據。潛影經過沖洗得到底片,這個過程對應我們將RAW文件通過Adobe Camera Raw等轉換器將文件轉換為可見影像或通過機內電路將其轉換為JPEG文件的過程。底片經過放大,才得到最終的照片,也即對應我們後期處理之後的結果。以上大部分回答都是以最終的成品照片作為標準討論曝光問題,可以說從一開始討論問題就選錯了對象。

其次,不僅存在按照推薦標準曝光沖洗得到的"正確的"底片,還存在為了更優美的作品而控制流程得到的"更精確的"底片。按照標準工藝得到的底片是滿足功能性影像需要的,而滿足表達性影像還需要更加努力。換句話說,滿足功能性影像所需的底片只需要從許多可能中選擇一個正確解,而滿足表達性影像需要從許多種可能中選擇一個最優解,這個最優服務於我們的審美和情感需要。

接下來說答案,我按照功能性影像的標準和表達性影像的標準分兩部分來說。

功能性影像是有正規評價標準的,這個在ISO文件中就做出了規範,這也就是為什麼攝影中的感光度要叫做ISO,實際上是國際標準感光度索引的簡稱。

在Ralph Jacobson與Sidney Ray等人合著了一本名字屌炸天的著作,《The Manual of Photograhy》,攝影說明書。這本書專門用第十九章"相機的曝光確定"來討論何為標準的曝光,事實上這一章只有前面一小半在講曝光評價,總結就是一句話,一切聽測光表的;後面大半章全部在講如何判斷測光表是否準確以及如何校準。他們為什麼有資格寫這個東西?因為感光度的ISO標準就是這兩人制定的。

我放幾張內頁的截圖,侵刪。


首先是第一頁,看上去比較正常,大家剛好也可以看看正確曝光的確定。注意第二段第一句話:為了保證最終攝影影像的質量,確定正確的相機曝光對於任何攝影環境都是重要的。

接著我蛋疼一下,來幾張不那麼正常的:

有個笑話,開始搞攝影的時候以為自己有很多漂亮的照片可以看,到了最後發現自己看的書全他喵是黑白的,還沒有照片!想想就覺得自己好可憐,所以這篇文章我也不打算放照片。

有個笑話,開始搞攝影的時候以為自己有很多漂亮的照片可以看,到了最後發現自己看的書全他喵是黑白的,還沒有照片!想想就覺得自己好可憐,所以這篇文章我也不打算放照片。

好了,接下來說表達性影像這個部分的內容。在我前面提到的幾位大師裡面,貝歇爾夫婦手頭有談拍攝標準和拍攝方法的文章,杉本博司我印象中在採訪的時候有談到,但是我不清楚是否專門撰文談到這個問題,最終還是得請出亞當斯老爺子。好吧,真實原因是,我是他的腦殘粉,不過我實在不好對搞藝術的攝影師們承認這一點,這樣他們會覺得我這人品味挺糟糕,繼而拒絕和我溝通任何事情。

同樣還是在《Negative》的第三章,亞當斯明確指出:相對於功能性影像可以僅根據測光表度數進行曝光,表達性影像的創作不得不因為攝影師的主觀意願要求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取捨,從而才能保證得到一張為最終作品藝術表達需要而儘可能承載足夠數量信息的底片。換句話說,功能性影像的正確曝光有一個範圍,而表達性影像的曝光值應該是唯一的。

當然,亞當斯老爺爺是個厚道人,所以在說完前面這段話之後他又補充了一句:未經思考的隨意曝光並非不能製作出一幅像樣的作品,但曝光時的失誤將會限制作品的表達方向,同時還可能導致作品即便在限定的方向上依舊無法達到精確曝光所能達到的品質,而且這種方向很可能是有違於作者創作思想的。

老爺子上面這兩句話我覺得已經精確概括了我想說的內容:底片存在準確的曝光,為表現藝術思想而拍攝的底片曝光要求更嚴格,而這種嚴格要求的最終目的是記錄保證畫質的足夠信息。這個就是膠片時代技術流第一人給出的明確回答。

那麼回頭就數字時代的問題我再簡單談一下。

國外很多攝影理論家目前開始用"計算攝影"這個名詞來形容我們通常所說的"數碼攝影"一詞,以計算攝影的觀點看,相機——或者各種影像收集設備,其目的都是盡最大可能地收集信息,並以此為基礎得到人眼可識別的影像。注意這兒的"盡最大可能收集信息"一詞,信息的數量是可以被衡量的,那麼"盡最大可能收集信息"或許也可以理解為"收集最大量的信息"。那麼對於傳統的基於鏡頭成像的影像信息收集方式來說,我們就能給出一個公式,計算在每一種拍攝情境下的光圈、快門、感光度組合來計算出"信息"的最大值。如果摒除手持拍攝的個體差異,僅考慮使用三腳架拍攝快門可無限取值的情況,這個能得到"信息最大值"的曝光組合更是僅具有唯一解。

最後是總結:
1、曝光是一個關於底片而不是關於照片的概念。
2、底片存在準確的曝光,功能性影像的判斷標準是拍攝環境下的測光表讀數,表達性影像的判斷標準是能否實現拍攝者的內心需要。
3、照片的曝光準確與否是另外一個環節的問題,但同樣可以參考2中的回答。


然後吐個槽:
我認為所有覺得曝光不存在是否準確判斷標準的人,都是把自己當攝影藝術家並且從來不知道自己需要表達什麼,甚至內心從未有過"自己的想法"這件事的普通人。所以,你們開心就好。


◢▆▅▄▃崩潰的╰(〒皿〒)╯分割線▃▄▅▇◣
正在看我是歌手(這不是軟廣)的時候收到知乎的私信,莫名其妙被選上了發現,答案還沒寫完,關於直方圖的一部分還在醞釀,突然被曝光好緊張,賣萌求安慰。


2015更新:很多朋友比較關心一些早期回答,但由於攝影思想和方法一直在學習和變化,無暇更新回答,這裡的部分信息可能會過時,感興趣的朋友可加個人微信 hantang916 探討交流。
博客:http://sometime.me
公眾號:jiangxiao025
--


不符合意圖的曝光都是失敗的,哪怕直方圖再漂亮、細節再多。
好作品(包括曝光準確) = 意圖明確 + 實現精確

曝光"完全"準確?這沒有標準,因為攝影的主體是藝術而非科學技術,不是工業製造,分毫不差。

譬如,純手工打造的一批工藝品,沒有兩個一樣的,都不準確,都準確。這種獨一無二的"誤差"恰是其價值所在。

所以,"完全準確"的依據不是技術層,而是:
符合你的創作意圖,出片和你腦中所想一致。
有時候,欠或過本身就是意圖,也是準確的。

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有腦中所想,也就是亞當斯所謂"預想"(Pre-visualization),精確的預想,精確到加減1/3EV畫面會是怎樣,這需要長期苦練(多看多拍多包圍多觀察),也是"準確"的根本基礎--先有意圖,胸有成竹(腦中預成像),才有衡量標準。


準確曝光就是「不薄不厚」。

(會有人暴露年齡么?)


@葉明 的回答內容豐富,嚴謹到位。直方圖在攝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直觀形象。我僅僅從實用的角度補充一些測光知識。

測光通俗來說即計算通過鏡頭的光量,進而選擇合適的曝光參數。常用的有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和點測光。平均測光是針對整個畫框測光並取平均值,點測光為針對畫面中某一特定區域進行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可以粗略理解為針對畫框中間大約 2/3 面積的部分測光。

但是很多文章對測光意義的解讀是錯誤的。測光是通過對某些局部的測量,然後提出一個全局使用的曝光參數。所以平均測光並不能保證畫面的每一個部分都得到合理的曝光參數,點測光也不一定是「通過曝光突出畫面的某一部分」——那是構圖的問題。

判斷一張照片的曝光是否準確,標準就是看主體部分的明暗與質地,攝影師是否能夠通過控制曝光量,有效表達主題?

以大家喜聞樂見的人像攝影為例,很多藝術攝影為了突出模特的美感,會著重使用正面照明、刻意過曝,使得模特顯得更白;而不少寫實攝影則傾向側面照明,壓暗亮度,因為這樣可以突出皮膚表面細微的背光處、提升局部對比度,表現出豐富的細節,或者說皮膚的紋理與質感,令人感覺更真實。

再以一張 iPod nano 初代的廣告照為例:

它的直方圖必然是非常誇張的 U 型。但是通過強烈的明暗對比與 iPod 部分華麗的高光,非常好地突出了 iPod 的形象,所以是非常好的作品。

它的直方圖必然是非常誇張的 U 型。但是通過強烈的明暗對比與 iPod 部分華麗的高光,非常好地突出了 iPod 的形象,所以是非常好的作品。

@radeonchen 提到的「白加黑減」是處理很多特殊情況時常用的技巧。在拍攝亮度很高的場景如雪景時,如果按照肉眼的觀感測光,結果就會非常亮——正如葉明的回答中三張風景例片中的第一張雪景。問題是相機一般是不能識別拍攝雪景的需要的,這時它就會降低曝光量,把雪景壓暗,使得平均亮度趨近中位值。這就會使得雪地顯得發灰,也會令雪以外的其它景物顯得過暗。解決方法是,如果是半自動測光如 ASP 檔就提升 EV,如果是 M 檔就酌情開大光圈,延長曝光時間或者提高 ISO。這是「白加」,「黑減」與之原理類似,只是明暗相反。

自己操作的話,如果不是操作全手動的膠片相機,那麼現代的多數相機都具備測光功能,這使得控制曝光的難度大大降低。數碼相機允許話,可以使用曝光包圍等功能,或者簡單粗暴的,拍完了回看,不滿意就繼續調整參數。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比較不同的測光方式的效果,實驗調整 EV 對畫面的影響,可以積累關於曝光的經驗。


曝光只有合適不合適而已。只要符合自己的創作意圖就可以了。


直方圖就是個坑。直方圖很漂亮結果照片一塌糊塗的情況經常遇到的呀。
對我來我直方圖的唯一作用就是在按快門之前看看畫面有沒有溢出,留給後期的餘地能有多少。


很多年前在學院路公共選修課選了北影沙占祥老師的課,他課上講的一個觀點我無比認同:
曝光沒有正確或者錯誤,也沒有準確不準確,只有合適和不合適。
同樣一個場景,曝光過一些,或者欠一些,能拍出不同的感覺和意境。所以不要糾結這個問題了。


我沒有那麼多圖,因為沒什麼意義,文字就足夠說清楚了。
去追求合乎你要求的曝光。
怎麼理解?

什麼叫準確的曝光?
你可能會說,灰卡測光得到的數據,就是準確的曝光數據。好,但是你可別忘了,灰卡測量的,只是灰卡所在位置的曝光數據。灰卡稍微移個位置,因為光線條件的改變,從陰影移到光里,或者從強光移到弱光里,你的曝光數據怎麼調整?

假設一個場景,室內,有窗戶,窗戶拉了一半的白窗帘,白窗帘的一側有一張桌子。
好,現在你要拍這個場景,請問什麼樣的曝光數據是準確的?你的灰卡應該放在哪?

窗戶是高光位置,桌子是陰影,白窗帘在中間。你怎麼取曝光數據?

這還只是室內環境。放到更為複雜的室外,好了,有天空,有樹林,樹有更亮的樹冠和更暗的樹榦,還有陰影里的草從。有反光的河流,也有不怎麼反光的石頭。你一個個去測光嘛,所有這些元素各自的曝光數據都完全不同。
你怎麼弄?究竟怎麼曝光,才是你所謂的準確的曝光?

我們拍照片不是為了那一串曝光數據,而是為了得到照片本身。你的照片成品,是你想要的,那就是合適的曝光。所謂準確的曝光,那是在對色彩還原有很高的要求下,舉例說,用燈箱拍商品,那確實需要曝光準確。但是,在普通的風景、人像、人文等的拍攝當中,你需要的或許只是你拍攝主體的準確曝光(也有很多情況需要刻意加或減曝),以及在一些情況下,需要兼顧其它對象在相機寬容度範圍之內,令照片各處呈現出你所需要的細節。

學習對某一個簡單光源下的小物體的準確曝光,這是必要的。但這只是一種基礎技能,並不應該是評價一張照片成品的重要標準(甚至唯一標準)。

而這份技能應該如何使用?

說到底,還是在於你自身的審美情趣。你的審美水準,就是你能拍出的照片水準的上限。你學習美術知識,欣賞藝術作品,是在提升你自己的審美水準;而你學習攝影技能(比如說如何控制曝光),磨練攝影技藝,這是在令你的作品更加接近你的水準上限。

回到曝光話題上來,舉個曝光的例子,同一個場景,你加曝,和減曝,出來的意境可能完全不同。那麼究竟哪種意境才是你要的呢?
這就是你長期以來積累的美術素養在作起用了。
在那一瞬間決定了你想要的意境,如何令照片精準的達到你心目中設想的效果,那就是你曝光控制、相機操作等等各方面攝影技藝的積累在起作用。


正確曝光和準確曝光本來就是兩回事。

準確曝光是按照當前眼睛看見的景象還原出要拍到的景象。一般情況下相機測光改成全局測光就是準確測光,不過會有白加黑減的情況。

正確曝光則是按照自己的意圖將增加或者減少曝光。比如說一般拍小清新都會過曝(以面部測光),而拍光繪則會微微欠曝一些。

當然,曝光不光是從相機里設置,因為相機只能調整局部曝光,如果背景太暗或者人面部光線反差過強,那麼你需要的是反光板和閃光燈,調機內設置是沒有什麼用的...

哦,對了,這麼一說還要提到後期。膠片時代普通攝影愛好者可不能像現在一樣電腦上(甚至手機上)拉拉曝光亮部暗部就可以修改光影的。所以膠片時代如何一次拍出一張完美的曝光異常重要。

數碼時代因為相機出RAW的時候暗部提亮恢復能力很好亮部則不足所以「正確曝光」實際上是應該按著畫面中最亮的部分來進行測光...當然我不是說這個是最好的辦法,但如果你手頭沒有漸變ND什麼高大上的東西的話,後期拉一個漸變曝光便是你最佳之選(什麼,包圍曝光?那是異端)


數據派會看曝光直方圖,高光和陰影是否有溢出
曝光無所謂正確不正確,數碼時代,2ev以內的曝光都可以後期調整,調整到你想要的效果就可以
了。
照片好不好看跟曝光關係不大,用機身自動測光都挺靠譜的。說曝光重要的那是沒有自動測光功能的膠片時代,一切都要靠經驗——但沖印的時候可以有選擇地調整,相當於ps了

另外攝影的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白加黑減,自己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加多少減多少看經驗了。


如果要用到準確這個詞,應該是拍出來的和肉眼看到的一致。
如果要用到合適這個詞,應該是拍出來的和心裡想到的一致。
簡單點,客觀和主觀的區別吧。


拍出你想要的細節,就算曝光準確,不一定非得18度灰。


我覺得你的拍攝目標明暗適宜就好 當然相機不一定明白你的拍攝目標


正確曝光,百度百科上這樣講:指根據景物的亮度和記錄表現景物的需要,來選擇恰當的光圈與快門組合,正確記錄景物的影像於感光片之上。
所謂根據需要就是自己的意圖,沒有最絕對的數值可以體現。
攝影就是進光的藝術。進多少光都是自己決定的。直方圖不知道多少人真的是內行就那麼看得懂,張張照片看直方圖未免也太無聊了。拍這麼多照片以來我一直都直接看照片本身,畢竟還有後期修圖這麼回事。

我覺著曝光這種事吧,還是不同照片根據自己的心意需求不同的。
用自己的兩張照片做例子:

這張一般情況下認為就是欠曝,可是我只想把他的倒影突出,其他地方越暗反而更有利。

這張一般情況下認為就是欠曝,可是我只想把他的倒影突出,其他地方越暗反而更有利。

這張一般認為是過度曝光了,我當時可以加曝光量,用來製造雪景的白色和氣氛。

這張一般認為是過度曝光了,我當時可以加曝光量,用來製造雪景的白色和氣氛。

不能說這樣做最好,我只是把自己的意圖表現出來了。這就是我定義的曝光準確。

而後過曝和欠曝這些我覺得也不需要了解所謂定義。自己心裡有個數就行了。

當大眾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攝影已經是大眾普及的事情了。很多人贊同直方圖的看法,這只是知識,而不能依賴。沒有攝影的心情就不要亂按快門。


沒有準確的曝光,只有適合的曝光。
曝光不是一個準確地數值,不是看直方圖兩邊不溢出就是好照片,還是要看整體氛圍。
在很多攝影愛好者中間很喜歡講究直方圖的精雕細琢,但其實很多攝影師尤其是搞純藝術的攝影師,不很在乎這些東西的。
而且關於直方圖的問題,如果用數碼後背來拍或者用一台不同的小單反來拍,其動態範圍有很大不同的,數碼後背比如飛思IQ280,能達到12級曝光的動態範圍,很多時候直方圖即使不準也能用Capture One拽回來很多很多,比小單反強太多了。
所以還是不糾結於「準確地曝光」比較好,多想想怎麼拍好照片比較靠譜。


分你在哪上面看,在電腦屏幕上看正常的在手機上看可能偏暗。再陽光下覺得亮的在暗光下又覺得暗。


上面講的已經十分詳細了 就不再贅述 總之 對於曝光而言屏幕是不可信的 只能通過直方圖來判斷


看完答案,覺得不同照片根據自己的心意需求不同的


--------『本文會持續更新』---------

曝光是否正確,是有曝光三要素決定的,光圈、快門和ISO。

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三個參數,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曝光準確。

第一大類:光圈

-----------------------------------------

講光圈之前,我們首先要認識一下,光圈長什麼樣子。蜜茶以一個鏡頭為例,給大家展示一下光圈的真面目,如圖1

知道了光圈的樣子,下面蜜茶從五個方面給大家介紹詳細一下:

一、光圈是怎麼工作的;

二、光圈在相機中如何表示;

三、光圈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四、如何選擇合適的光圈;

五、光圈在相機上如何設置。

如果了解這五個方面的知識,相信你一定能夠熟練運用光圈了。

一、光圈是怎麼工作的

光圈就是用來控制相機進光量多少的裝置,當我們在拍照的時候,光線進入到相機內部第一道門檻就是光圈。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光圈是如何控制進光量的,下面蜜茶給大家展示一下,如圖2

看得出來,光圈的開口越大,進入相機的光線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光圈就是這樣控制相機的進光量的,類比一下生活的場景,其實光圈就好比水龍頭的閥門。閥門開的越大,同一時間,流出來的水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二、光圈在相機中如何表示的

在相機中,光圈用「F+數字」的形式表示,如圖3方框內顯示的F3.5就是光圈。F後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光圈越小;F後面的數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

大家繼續看圖4

通過這幅圖,能明顯看出來:

F後面的數字越大,通光孔越小,光圈就越小,進光量就越少;

F後面的數字越小,通光孔反而越大,光圈就越大,進光量就越多。

所以,F1.8的光圈就比F22的光圈大。

蜜茶後面講的時候會經常引用「F+數字」的形式來表示光圈,一定要記住。

三、光圈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相機光圈的大小,控制著進光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照片的亮度。

同一時間內,感光度相同的情況下,

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小,照片越暗,對比如圖5-圖7

其次,光圈從攝影藝術角度來說,還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用來控制照片的景深。

那什麼是景深呢?

景深,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張照片中清晰的部分。照片中,清晰的部分越多,表示景深越深,

清晰的部分越少,表示景深越淺,下面蜜茶通過圖8給大家展示一下景深。

清晰的部分就是相機的景深部分,就這麼簡單,記住就好。

回歸正題:那光圈和景深有什麼關係呢?蜜茶拍了三張照片來給大家詳細說明,如圖9-圖11

通過上圖對比,可以看出:隨著光圈慢慢變小,照片的背景越來越清晰,也就是說景深越來越深了,虛化不明顯,所以光圈和景深的關係是:

光圈越大,虛化越嚴重,景深越淺;

光圈越小,虛化越輕微,景深越深。

四、如何選擇合適的光圈

1. 如你想拍一片花海的美景,就應該用小光圈盡量把花海整體都拍清晰,如圖12;如果你想單獨突出一朵花,應該用大光圈虛化掉背景,如圖13

2. 比如你看到美麗的風景想合影的時候,就應該使用小光圈把人和風景都拍清楚,如圖14;如果你想單獨突出人物,就應該使用大光圈虛化掉背景,如圖15

3. 如果你想在晚上拍路燈的星芒效果,可以採用小光圈,對比效果如圖16-圖17

五、光圈在相機中如何設置的

蜜茶以佳能800D為例,教大家如何設置光圈:

1. 調到AV檔(光圈優先),如圖18。直接轉動機身頂部的主撥盤,如圖19,就可以調節。

2. 調到M檔(全手動模式),如圖20。按著曝光補償鍵,如圖21,同時轉動主撥盤調節。

至此,蜜茶再來給大家總結一下:

▍光圈是如何工作的

通過控制光圈葉片的收縮,控制進光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反之,則越少!

▍光圈在相機中如何表示

光圈通過「F+數字」的方式表示光圈,F後面的數值越大,光圈越小;反之,則越大!

▍光圈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①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小,照片越暗;

②光圈越大,背景虛化越好;光圈越小,背景虛化越輕微。

▍如何選擇合適的光圈

①大光圈容易突出主體,適合拍花卉,人物特寫等;

②小光圈適合拍風景類的題材。

▍光圈如何設置

①在AV檔(光圈優先模式)的時候,直接轉動機身頂部的主撥盤就可以調節;

②在M檔(全手動模式)的時候,需要按著曝光補償鍵,同時轉動主撥盤調節。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第二大類:快門

-----------------------------------------

大家都會咔咔的按快門拍照,但是對於快門是什麼,快門對拍照到底有什麼影響,大都是一頭霧水。今天蜜茶就來跟大家聊聊快門的那些事。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蜜茶分了五個部分給大家介紹快門:

一、什麼是快門,它是如何工作的;

二、快門在相機中是如何表示的;

三、快門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四、如何選擇合適的快門;

五、如何設置快門。

一、什麼是快門

很多人都以為拍照時按下的快門按鈕就是快門,其實這只是一個觸發裝置,在相機中還有一個專門的快門組件,如圖1所示,這才是快門的真面目。

看起來是不是很像辦公室里的百葉窗?「百葉窗」開啟,光線進入相機,到時間後「百葉窗」關閉,光線就無法進入相機了。所以說到底,快門是通過控制光線進入相機時間的長短,進而控制進光量的。

二、快門在相機中是如何表示的

相機中一般用1/400、8」這樣的形式表示快門時間(也叫快門速度),如圖2。這個數值越大,快門開啟的時間越長,進入相機的光線就越多;反之數值越小,進光量越少。

三、快門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1.影響照片的亮度

快門時間長短直接影響進光量的多少。在光圈和感光度不變的情況下,快門時間越長,照片越亮,反之越暗,對比效果如圖3-圖5

2.影響記錄的「軌跡」:可以定格瞬間,也可以記錄過程。

我們以圖6中的小汽車為例介紹:

假設汽車從A點出發到B點需要10秒,如果快門時間設置為10秒,那麼汽車從A點到B點的整個運動過程都會被相機記錄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張軌跡圖;如果快門時間設置為1/100秒,那就只能記錄汽車剛剛出發時一個很短的瞬間了。

快門時間不同,拍出的軌跡完全不同,對比效果如圖7-圖8

四、如何選擇合適的快門

1.如果你想抓拍美麗瞬間,那快門時間越短越好,這能讓時間定格,拍的也清楚。

比如拍跳躍照或者抓拍寶寶、寵物的時候,此時蜜茶建議你使用高速快門,對比效果如圖9-圖10

2.如果你想記錄軌跡或者過程,那一定要設置長快門。

比如拍汽車拉絲或者更高大上的星空。快門時間不同,記錄的軌跡完全不同,對比效果如圖11-圖12

新手在手持拍攝的時候,很容易拍模糊。這是因為在快門開啟的時間內,只要手抖了,哪怕非常輕微,也會被相機記錄下來,導致拍出的照片模糊。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蜜茶建議大家記住一個概念:安全快門,它要求快門時間小於焦距(鏡頭上面的數字,代表的就是焦距,如圖13)的倒數,但不要比 1/30秒長,比如用200mm焦距拍照,那快門建議小於1/200秒,這樣拍出的照片才不會模糊。

五、如何設置快門

下面蜜茶以佳能的800D為例,教大家如何調快門。

在TV檔或者M檔的時候,直接轉動圖14紅圈中的主撥盤,就可以調節快門時間了。

至此,蜜茶再來給大家總結一下:

▍什麼是快門

快門是一種觸發裝置,通過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時間,進而控制進光量。

快門在相機中如何表示的

快門在相機中用1/400 8" 等這樣的數字表示。

快門對照片的影響

①快門時間越短,照片越暗;快門時間越長,照片越亮。

②快門時間短,可以定格瞬間;快門時間長,可以記錄過程。

如何選擇合適的快門

①想要抓拍的時候,用高速快門 ②想要記錄軌跡的時候,用慢速快門。

如何設置快門

在TV或M檔下,直接轉動主撥盤調節。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第三大類:感光度

--------------------------------------------------

前兩大家已經了解了光圈和快門的相關知識,那麼感光度是什麼呢?

蜜茶以佳能800D為例,從以下四個方面介紹一下感光度:

一、什麼是感光度,感光度在相機中是如何表示的;

二、感光度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三、如何選擇合適的感光度;

四、如何設置感光度。

如果了解了這幾方面知識,相信你一定可以熟練運用感光度啦!

一、什麼是感光度

感光度又稱為ISO,是指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如圖1所示,相機屏幕上顯示的ISO100,就是感光度在相機里的表示。數字越大,表明設置的感光度越大,相機對光線越敏感;數字越小,表明設置的感光度越低,相機對光線越不敏感。

是不是有點太抽象了?沒關係,蜜茶給你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

如果感光度高,對光線敏感的話,100米之外有一盞燈也可以看得到;如果感光度低,對光線不敏感,這盞燈放在面前也看不到。

二、感光度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在光圈和快門不變的情況下,ISO越高,相機的感光能力越強,拍出來的照片就會越亮;反之就會越暗。對比效果如圖2-圖4

明顯能看出,提高感光度可以增強畫面亮度。

但是平時我們基本不會用提高感光度來增強畫面亮度的,因為高ISO會讓畫面看起來有顆粒感,這些顆粒就是所謂的噪點。

如圖5-圖7是蜜茶用800D在不同ISO下拍的照片,我們一起看一下ISO的高低對照片質量(以下我們簡稱畫質)的影響:

表面上看好像沒有什麼差別,但是我們放大圖5-圖7中白色方框內的區域,看一下細節對比,如圖8-圖10

明顯看的出來,ISO 100照片的畫質最好,ISO 提高到6400的時候,畫面顆粒感非常明顯,ISO 超過12800後畫面已經面目全非。

所以,隨著感光度的提高,畫面噪點會越來越明顯,理論上ISO越低越好。

感光度的提高對於拍攝來說,有利有弊,那麼我們怎麼才能選擇合適的感光度呢?

三、如何選擇合適的感光度

1.如果是在光線好的環境下,用低ISO就可以了。比如陽光充足的室外,把ISO設置為100或200,能夠保證最好的畫質。

2.如果光線不好,但是搭配了三腳架固定相機,也用低ISO。

3.如果光線不好又沒有三腳架,只能手持拍攝,即使光圈已經最大了,但還是達不到安全快門值,為了防止手持抖動造成的模糊,只能通過提高ISO來縮短快門時間,保證畫面的清晰。畢竟拍一張有噪點的照片遠遠比一張糊了的照片更有意義,對比效果如圖11-圖12

蜜茶小貼士:安全快門要求快門時間小於焦距的倒數,比如用200mm焦距拍照,那快門建議小於1/200秒,這樣拍出的照片才不會模糊。

四、如何設置感光度

蜜茶以佳能800D為例介紹,教你如何設置感光度:

可以在P、Tv、Av、M模式下調節,直接按機身頂部的ISO快捷鍵,然後轉動主撥盤調節,如圖13圖14是ISO在屏幕上的顯示畫面。

至此,本篇教程就結束啦,蜜茶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感光度是什麼

感光度的另一個名字叫ISO,是指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對於拍照有什麼影響

提高ISO可以增強畫面亮度,但ISO的提高會給畫面帶來明顯噪點。所以理論上ISO越低越好。

▍如何選擇合適的感光度

①光線好的時候盡量用低ISO;

②光線不好有三腳架的時候,盡量用低ISO;

③光線不好又沒有三腳架的時候,可以提高ISO來縮短快門時間,從而拍出清晰的照片。

▍如何設置感光度

按機身頂部的ISO快捷鍵,進入到感光度調節界面,再轉動主撥盤調節。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第四大類

---------------------------------------------------------------

了解了前面的三部分內容,下面再講解一下他們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何決定曝光的。

曝光說白了就是照片的亮度,三者如果有一個設置的不對,都可能出現曝光不足或者曝光過度的情況,也就是拍出來的照片太暗或者太亮。所以在說這三者關係之前,需要先了解什麼是曝光正常、曝光不足過度和曝光不足。

一、什麼是曝光正常、曝光不足和曝光過度?

如圖1所示,方框內的曝光刻度表就是衡量曝光是否正常的標誌。

如圖2所示:

當指針指在中間的「0」時,表示曝光正常,拍出來的照片亮度合適;

當指針指在左邊的負數區,表示曝光不足,拍出來的照片偏暗;

當指針指在右邊的正數區,表示曝光過度,拍出來的照片偏亮。

所以想讓曝光正常,必須讓光圈、快門和ISO相互合作,三者是如何相互合作的?接著往下看。

二、光圈、快門和ISO關係

蜜茶以圖3水龍頭為例說明:如果拍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是接滿一桶水,我們用水龍頭閥門的大小代表光圈,用水流時間代表快門,ISO代表濾網。

假定ISO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把水龍頭閥門擰小,那麼接滿一桶水的時間就會變長;如果把水龍頭擰大,那接滿一桶水的時間就會縮短。所以光圈和快門是此消彼長的動態平衡關係。

ISO起到濾網的作用,ISO越大,表示濾網的空隙越大,出水量就越大,但是雜質也會越多,拍出來的照片就會有很多的顆粒噪點。反之,ISO越小,濾網的空隙越小,雜質就越少,照片也就越乾淨。

通過圖3,我們又能得到下面的道理:

水龍頭全開(假設此時光圈為F4)+2s的流水時間(快門時間)=裝滿一桶水(曝光正常)

水龍頭半開(假設此時光圈為F5.6)+4s的流水時間(快門時間)=裝滿一桶水(曝光正常)

同樣是接滿一桶水,可以用兩種不同的參數組合,如圖4表格。

把這個例子應用於我們平時的拍攝中:

如果需要慢快門操作的時候,比如記錄運動軌跡,可以縮小光圈,延長快門時間;

如果需要大光圈操作的時候,比如拍攝背景虛化,可以加大光圈,縮短快門時間。

蜜茶再來給大家總結一下:

①光圈、快門和ISO共同決定了照片的曝光;

②拍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ISO不變,光圈越大,快門時間越短;光圈越小,快門時間越長。

想看更多關於攝影的教程,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michasheying

微信添加好友的時候→不要直接搜帳號,先選下方↓↓↓公眾號,再搜索,每天更新精選教程。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如何把人像照片處理得有「顆粒/光澤/金屬」質感?

TAG:攝影 | 照片 | 照片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