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時期,孩子最應該學到什麼?


大量乾貨預警,請自備筆記本小板凳。
咱們先界定一下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們的大概年齡範圍吧。3~5歲是我認為比較合適的一個範圍,國家的義務教育法規定了6周歲就可以上小學了,「條件不具備的」可以推遲至7周歲。
很吻合地,發展心理學的分段方法中,3~5歲就被劃歸為「學前期(Pre School Years)」。
這個階段的孩子怎樣呢,他們的腦發育的速度與心理發育的速度依然很快,而身體同時也迎來了重大的轉變:身體脂肪佔比下降,四肢的發育速度超過了軀幹,頭部在身體中的佔比也開始下降。
一言以蔽之——在這個階段,咱家的孩子從一個baby變成了kid。
為了讓大家有個感性直觀的認識:
曹家Grace,2010年10月出生,錄製節目的時候三歲吧:


曹家joe,2008年8月出生,錄製節目的時候,五歲左右?


3歲跟5歲的直觀差異,差不多就這樣。不過今天,我們要更多討論心理層面的發展重點。我認為,下面羅列的幾項彼此之間存在遞進關係,排名分先後。

  • 邏輯的初始與幻想的萌芽。孩子並不是天生就對客體存在與客觀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結有概念的。媽媽去上班,孩子哭天搶地;送幼兒園初期,孩子在幼兒園門口恍若生離死別。周一上班,公交車上看到一個母親勸她三歲左右的孩子去幼兒園,勸了一路,孩子全程抽泣——媽媽不斷安撫:「媽媽等你中午一吃完飯就去接你,媽媽只是去上班,媽媽怎麼會不要你呢?」為什麼分離焦慮在這個階段成為了眾多家庭需要力克的一個難題?因為孩子與家長的情感聯結極為緊密,與此同時,雖然已經有了穩定的客體永久性方面的覺知,但對「未知」這件事情本身的擔憂帶來了強烈的分離焦慮——在他們眼中,媽媽消失在視線里,那媽媽很大程度上就不能與自己隨時保持感官的連接與線索的交換,而信息的缺失,帶來了焦慮和困擾。三歲過後,這種能力很快就能得到彌補。合理的想像與淺顯的邏輯可以更好的平復孩子們的心情。客體永久性在一歲半得以建立,而邏輯思維在兩三歲時產生萌芽,認知結構發生更迭,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邏輯的引領下產生新的嫁接,甚至發生化學變化般的融合,心理機能的發展帶來認知的spark,孩子們迎來了他們學前期重要的朋友和長久的夢魘——想像(imagination)。對孩子而言,想像是在心理世界中對物理世界的改造,這種神奇的心裡操作直接為孩子打開了一扇大門,那扇門裡,有「過家家」這種社交探索,有「童言無忌」的奇思妙想,有對「虎阿婆」的深深恐懼,還有第一次對謊言的嘗試。
    • Magical Thinking。孩子對於母親的第一次真摯的祝福與關懷一般出現在3~5歲。因為祈禱、祝福、威脅都是想像與邏輯的組合才導致的行為。這時候的孩子們可以初步領會神話、童話故事裡聖誕老人、仙子、精靈,世界在他們眼裡是個充滿「為什麼」和淺顯邏輯的存在。——「爸爸,門怎麼自己關上了?」「是風吹的。」「哇,風哥哥好膩害!」
    • Nightmare。想像力和初步邏輯在另一個方向的集合造成了夢魘。四歲左右分房睡的歷程對很多家長來說幾乎是煉獄般的存在,在西方就有「monsters in in the closet」的傳說,在東方又有「張遼止夜啼」的故事。年齡特小的孩子一般不會表現出對黑暗、鬼怪的巨大恐懼,而3~5歲的孩子,開始怕分房睡,黑漆漆的走廊,怕晚上莫名的異響,進而發展到怕做錯了事情媽媽責備,怕爸爸媽媽因為某些瑣碎的生活小事開始吵架。一個嚇人的故事,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逼真的,他們太愛想像,而在想像中也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們心中關於邏輯的定義太過模糊,世間萬物可能發生的變化在他們自己的小世界裡太多太多——那裡,狼真的會吃掉外婆;蛇,真的能咬死農夫;衣櫥里藏著的鬼怪,真的能讓自己再也見不到媽媽。
    • 說這些,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有些年齡特性的事情,是有心理規律可循的。發展的任何階段,給個體帶來的心理改變,都有正面或負面的區別。作為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你孩子的這一部分改變發生沒有;如果發生的話,是不是在一個社會氛圍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如果發展的波動很大,或者傾向略極端,有沒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 你我有別。我十五歲的時候,我二姑的女兒三歲。我還清晰地記得彼時我們兄妹的一次對話。我指著我二姑說:「這是我二姑。」小傢伙急了,忙說:「不!這是我媽媽!」我平淡地繼續重複:「不,這是我二姑。」她忙跑過去,一把抱住了媽媽的腿,幾乎哭了出來:「不!不!這是我的媽媽!」三歲到五歲間的另一個重要發展,就是發現了你我有別。我二哥兩歲八個月的女兒有一個很有趣的愛好,就是拿著零食逼著別人吃,別人如果不吃,就拿著零食伸到人家面前一直舉著,伴以呆萌的凝視。如果你出於禮貌接過來,把零食放到了一邊,小姑娘會再拿起來,繼續伸到你的面前,總之,不吃不行。造成這種行為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你我無別」的心理發展階段——「我是想吃也愛吃零食的,所以你也是想吃也愛吃零食的,那你要吃哦。」——至於當事人到底是不是這麼想的,在孩子們的心中,不重要也不明白。在這個階段,家長有必要幫助孩子完成「你」、「我」、「他」三者的割裂,了解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鮮明感受,每個人都應當有屬於自己的空間並贏得該有的尊重。有的孩子虐待小動物,就是不能很好地看待「他者」,沒法對其他的生命個體感同身受,更談不上向外界輻散關愛,長大了就更可能變成了拿濃硫酸潑熊的人。而一些到了別人家就亂翻東西,毫無禮節的熊孩子,也是不能很好割裂自身與環境,在意識中仍然認為我即環境,環境即我——怎樣主宰都可以。
  • 語言的質變發展。曹家的grace,說話很愛「姐姐(姐姐是她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他哥Joe就不會這麼說,因為Joe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該階段的語言質變。擁有邏輯、充滿想像、發現我與別人不是一回事兒之後,就面對著一個新的問題:怎麼表達你的邏輯、想像,以及自己對事情的看法。關聯詞語、遞進性質的話語開始出現在這一階段的孩子的語言中。「為什麼?」這個煩死了無數老爸老媽的萬能問題的出現頻率也開始增多。這都意味著,組織語言進入了一個新的關鍵期。我四歲的時候的一段話為我外婆津津樂道至今:「姥姥,你快問我救護車怎麼叫!」「救護車怎麼叫啊?」「#¥@¥,姥姥,你再問我警車怎麼叫!」「那警車怎麼叫啊?」「#¥@¥,姥姥,你再問我救護車怎麼叫!」「……」這個階段,由於對主體和客體的心理區分已經形成,自然而然的就對語法產生了近乎直覺的理解,講出來的句子,終於能夠稱之為句子了。
  • 站在別的角度看世界。區別了你我他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技能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觀察世界:「爸爸很困了實在不能再陪你玩了」;「媽媽找了半天沒找到你,你知道媽媽有多著急嗎」;「你不能欺負別的小朋友,你看,你都把人家打哭了」。3~5歲的孩子,只有學會了站在別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領會上面這些苦口婆心的話。我們把孩子們帶到實驗室,實驗室的桌子上擺著兩個盒子,一個盒子上面畫著紅十字,一個盒子沒有畫任何東西。我們問了小朋友這樣一個問題:「叔叔現在要找個創可貼,小朋友,叔叔應該在哪個盒子里找啊?」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指向了畫了紅十字的那個盒子。我們當著孩子們的面打開了桌上的兩個盒子——有紅十字的那個空空如也,什麼都沒畫的那個裡面放著一打創可貼。我們合上兩個盒子,換了一個人來問:「阿姨現在要找個創可貼,小朋友,可不可以告訴阿姨在哪個盒子里找啊。」如你所料,孩子們紛紛指向了沒有標識的盒子。而後,由第三個實驗者帶著一個玩具熊走進實驗室,把玩具熊放在小朋友旁邊的椅子上面向兩個盒子,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好,這是我的朋友胖胖熊,他是來找創可貼的,你猜猜,他現在認為創可貼在哪個盒子里?」絕大多數三歲的孩子會指向沒有標識的盒子,但是四歲末期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指向那個畫著紅十字的盒子。這個實驗很典型地說明了,孩子們在這個年齡段學會了站在別的角度看待世界與問題,而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與道德養成的重要基礎。事實上,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是這麼做的。過家家的時候,就是最典型的角色扮演,即站在另一個角度展現角色與約束行為。上個月,我陪著我老婆去產檢,碰到一個四歲的小男孩要抽血,他的爺爺奶奶死死地把孩子摁在護士面前,孩子一個勁兒地因為恐懼而哭鬧——也許是因為急中生智,他扯開嗓子帶著哭腔在抽血大廳里大喊了一句:「我還是個孩子!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我!」人們哄堂大笑,我跟我老婆也不禁笑出了聲。我跟我老婆說,這孩子聰明,小小年紀,已經知道了可以要求別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了。
  • 自控。我們終於聊到了自控,本題的眾多其他答案都有探討以「延遲滿足」為首的自控能力。這個能力號稱是絕無僅有的可以在統計學意義上預測孩子未來成功與否的心理能力。這個能力,3歲以下的孩子就不要多奢望了,基本上絕大多數孩子是不會有什麼表現的——但是一過了3歲,這個能力在人群中會出現了像身高一般的極為分散的增長。有的人自控能力在短短兩年內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層次,有的人卻長進平平。不同的孩子們選擇的自控策略不同,有的會刻意轉移注意力,有的會到房間的其他角落高聲唱歌,有的會進入自言自語的狀態自己給自己打氣。自控,歸根結底還是對情緒的把握和對邏輯的覺知,它只是一個對孩子而言具體的困難情景,面對這種情景,自控的表現好壞,的確算得上是對我們上面提到過的多個方面的一種綜合考量
  • 身為家長,我們能做什麼。
    •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源之一。有你沒你,或者不管你注重或者不注重培養,一般情況下,孩子依然都能學會語言,發展出抽象思維,形成更多更全的主客體概念。但是,只要有你,進一步說,只要你正確關注,就能發展地更快、更好、更健全。在絕大多數家庭里,父母雙親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刺激源,是導致孩子生活多樣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由。大城市裡的父母,最典型的跟孩子的問題之一就是有效陪伴不足。年初我給北京地鐵四號線的講課,一個員工遞上來一張小紙條,裡面寫了自己天天上班多少時間、通勤多少時間、睡覺多少時間、吃飯多少時間,這兒減減,那兒扣扣——最後就剩一個小時陪伴老婆孩子,最後的問題是:「就一個小時,你讓我怎麼陪好孩子。」我說:「我從來沒說過陪伴是時間長短的問題,陪伴在更大程度上是情感共鳴的效率問題。」你跟孩子在一起跟沒在一起的時候表現一樣,爹跟兒子各玩兒各的ipad,你這種社交效率就十分低下。你要給孩子刺激,不是你要刺激孩子。你要致力於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窗口,孩子可以透過你看到更多的鮮活元素,而非滿世界霧霾。
    •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反饋源,沒有之一。你家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得到了小紅花,找誰去報喜?——找你。他/她不會大馬路上隨便找個人跟人家炫耀去。問題是,父母對孩子的反饋很成問題。媽媽的反饋主動而不積極:「你考了99?那一分哪去了?是不是又粗心了!你看我們單位王阿姨的兒子,次次就考100,人家怎麼就從來不粗心!」爸爸的反饋積極而不主動:「嗯,挺好的,玩兒去吧。」UCLA的心理學副教授Shelly在三年前提出來,高效的反饋,是針對於孩子的積極事件(考得好,被表揚,成功登台演出)的形式主動而內容積極的回應。咱們小時候天天凈被逼著和別人家孩子比來比去,咱們不能再讓自己的孩子過這樣的日子。
    • 前面兩個,需要在充滿愛意的大前提下有機結合。講別的沒用,我說兩個真事。
      • 1996年,我八歲。我父母給我買了這套書:中華少年奇才:彩色卡通畫(上下) (精裝) (豆瓣)。我很喜歡這本書,然後我進一步思考了一個問題「哪個省的所謂少年奇才多呢?」我找到了我爸,提出了我的想法。我爸很誠實地表示他也不知道哪個省真正最出人才,但是他很高興可以跟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共同來完成這個統計工作。我爸很好地同時成為刺激源和反饋源:他找了一張當時的我能當毯子用的大紙,然後發揚宣傳幹部的優勢,純手繪了一張畫了省界的大號中國地圖,然後由我用圓規和尺子在各個省的旁邊做出標註,比照著書把奇才們放在了老家旁邊的圓形標示內。——我只知道,每每回憶和父親共度的美好時光,這個快樂的下午絕對名列三甲。
      • 1998年,我十歲。我家買了電腦,預裝office97。這一年被我稱之為我的培訓事業元年。當時的我看上了牛津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上、下編) (豆瓣)這套書的精裝版,全套九本售價大概在六百元左右,以至於我們那個小城市的書店就進貨了兩套。當時我的父母收入也不高,對身為孩子的我來說,600大洋也算得上准天文級別的數字了。我的父母只提了一個要求,用office裡面的PowerPoint『97做個presentation,說明白買什麼,為什麼買,買了有什麼好處,用十五分鐘時間表達清楚,如果能說服他們,就給我買這套書。那時候,我沒上過網,我只能依靠office97自帶的剪貼畫圖庫、藝術字和模板做了一個我當時覺得帥到不行的PPT。在我忐忑而不連貫地用一個14寸的顯示器給兩個成年人展示完後(那時候我和我的父母甚至不知道「幻燈片放映」這個功能,就是在編輯模式下翻頁表達的),我媽從床底下搬出了她前一天用年終獎買回來的書。沒想到,PowerPoint這個軟體,都快陪著我走過了20年了,從office97用到office13,想想也挺唏噓。以前為了買書而做ppt的小毛孩,也已經變成了靠給人放ppt為生的准爸爸了。

「一天一個樣兒。」這是不少人對自己家或別人家孩子的評價。

「一天一個樣兒」的背後,是孩子生理與心理的急速發育,這種發育的方面,並不是彼此獨立的甲乙丙丁或ABCD,它們有彼此的相關與潛在的邏輯。從家長,到心理專家,試圖探討這些改變的時候,不能光看這個改變該如何應對,那個改變該如何調控,更要看改變與改變之間的關係,在這些關係從理論變成現實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盡己所能地為我們的孩子做些什麼。

有一天,你的孩子功成名就,他來謝謝你,你不要說「你真棒。」

你要說「你成長到今天所走的每一步,爸爸媽媽都看到了你的腳印。」


在幼兒園時期,最應該培養的是同理心(Empathy)的能力

3,4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擁有了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即是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情感,可以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而5歲的孩子,在心智理論上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在他人心智解讀的方面幾乎可以做到零失誤。

伴隨著心智理論的發展,兒童在此時也逐漸發展出同理心的能力,一方面是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情感,另一方面是可以與對方感受到一樣的情感,比如對方的傷感能讓自己同樣感到傷感。

同理心,作為一種理解與感受他人想法與情感的能力,可以說是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s)的根基,也是減少校園暴力與社會犯罪率十分有效的方法。當一個人具備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能夠假設自己是受傷害的一方,並且感受到受害方的痛苦,便會立即停止傷害他人的行為。同理心也是高情商者必備的能力,一個可以成功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人,是知道說什麼,做什麼來讓對方感到舒適與輕鬆的。所以,將對同理心的培養加入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表明,4到7歲是發展同理心的關鍵期。有暴力傾向的兒童在7歲之前一般只缺乏衝動控制的能力,在同理心的層面上與其他兒童相類似。然而,7歲之後,有暴力傾向的兒童開始逐漸減少同理心。如果在7歲以後,甚至是中學階段再進行同理心的教育,效果就會大大減少。而校園暴力中的施暴者,通常因為缺乏對他人痛苦的體會能力,而對實行暴力行為(包括身體與語言)感受不到愧疚。

因此,在幼兒園階段,全面進行同理心教育十分重要與必要的。目前的情況是,幼兒園,小學與中學都沒有把同理心作為一個重點教育的內容。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多隻接受了學業上的教育,即使有思想品德課,也是作為一個敷衍進行,為完成教育局指派任務的簡單課程。而現在校園暴力泛濫,正折射了我們同理心教育的缺失。

在培養同理心的關鍵幼兒時期,我們要儘快把這類內容融入到日常課程當中,讓年幼的孩子們明白同伴們的想法與心情,知道要分享他人的快樂與感受他人的痛苦。只有當同理心深深紮根在兒童的心理世界裡,我們未來領導者才會是一個親社會與富有同情心的群體。
---------------------------------
有朋友問如何培養同理心的能力,其實我現在就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我設計了一個培養同理心的課程,分四節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聊聊。

收藏的朋友記得也點個贊嘛~~~~~~


因為本人在香港某名校當過3年幼兒園老師,因此對這個問題體會比較深。對於小朋友需要在幼兒園階段學什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從普遍的、理論性的方面來回答,所謂的什麼知情意的發展之類的,而忽略了小朋友成長的最主要的問題:在怎樣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社會期望他在6歲的時候擁有什麼特徵?很多人會看著所謂的西方研究,哇,小朋友要自由,小朋友不能學太多學業知識……沒錯,這些放在西方社會背景中,確實無懈可擊。但是,這是在中國,小朋友要讀個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長大了要跟十多億人競爭。

那麼,在幼兒階段,小朋友要學什麼?

我記得在我讀master的第一堂課,我們就要探討這個問題。導師拋出一個「後現代主義」,教育要面向後現代。什麼是後現代?一棟大廈修得又高又直,叫現代化;一棟大廈修得不高,但是奇形怪狀,就叫後現代。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教育不是為了讓兒童成為大家所期待的又高又直,而是要奇形怪狀,有自己的特點。建築的形狀和功能性是不矛盾的,優秀的設計師可以設計出漂亮的獨特形狀,並且將功能最大化開發,比如貝聿銘的建築,就是典型的後現代化風格。如果說,兒童的性格、愛好等是建築的外形,那麼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功能性。

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學什麼內容,而是用什麼方法來引導兒童學習。因為兒童最開始習得的這些學習方法,會影響其餘後的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坊間很多磚家叫獸號稱不要兒童背詩詞啊,做數學題呀之類的,我覺得這些都是避重就輕。如果方法得當,兒童可以在背唐詩宋詞的時候,學習到很多東西。比如「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詩,可以教兒童認識方位詞,上下里外,可以認識鳥類,用其他鳥類名詞來替換「黃鸝」「白鷺」,引出對大自然中雪山的認識,進而比較雪山和其他山的區別,一起探索「為什麼雪山的雪不融化?」這又引出自然科學方面的興趣。還有交通工具「船」,可以通過問小朋友「為什麼古代人去很遠的地方不坐飛機、汽車?」引出他們對交通工具選擇的了解和認識。唐詩最大的特點是具有畫面感,但是又不會局限兒童的想像力,可以讓兒童自由作畫,自己增加或者減少詩詞內容畫一幅畫,並給小夥伴或者父母介紹自己的畫。所以,教學內容,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學方法,尤其是成人引導兒童思考的提問技術(inquiry skills)。

又比如說數學。數學在學前教育時期非常重要。因為早期的數學能力可以培養,在6歲後因為形成思維模式,所以會影響兒童後期的數學能力和思維能力。很多人會覺得數學成績不重要,但是研究顯示,數學能力影響成人後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因為數學能力是顯示出一個人的認知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邏輯能力等等。而6歲之前,數學的思維是可以培養的。早期數學能力的培養,更多是從認知發展上的進行培養,主要是以建立數學概念。比如,2歲時期進行的顏色、形狀的分類和配對,3歲時期進行相同物料的分類和pattern的規律總結,4歲時期進行數的規律的探索,5歲進行的簡單運算等等。數學最難培養的地方是因為數學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是靠兒童自身摸索出來的,而不是成人能夠主動改變的。但是成人的作用也很大,可以引導幼兒思考,讓兒童到達形成自己思維的點。

除了課程上面的學習,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道德上面的培養都很重要。以我曾工作的幼兒園舉例,我們學校的小朋友是2歲入學,四個年級,課程設計是經過香港中文大學合作修訂,為我們學校寫教學指南的是Opper.S, 港大的老教授,皮亞傑的學生。在我們學校,2歲小朋友入學,首先學習的是自理,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鞋、自己收自己的東西等。不要覺得2歲小朋友太小,要相信小朋友,鼓勵他們,他們就能慢慢做到。好習慣是從一開始培養的。在培養小朋友的自理能力過程中,增加了小朋友的自主性和自信心。當然,這對幼教的耐心和專業度要求高。社交能力也非常重要,要教育小朋友學會互相幫助、感恩和分享。香港媒體稱我們學校是貴族學校,我一直沒有覺得過,因為小朋友很樸實,家長也沒什麼架子。直到有一次,我在遊樂場看小朋友玩,一個小朋友跑的時候不小心跌倒了,她還沒爬起來,旁邊一個小朋友馬上跑來把她扶起來,另外一個小朋友已經撕下衛生紙跑過來給她擦身上了。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學校果然很貴族。具體的這些發展項目可以參考香港教育局頒布的Performance Indicators,有中文版,裡面精確到每一項。個人覺得比國內教育部頒發的那個3-6歲兒童發展指南要細緻。下載地址:表現指標(學前機構)

其實我覺得把小朋友的每個方面的發展分開來看,是很不科學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國際上幼兒課程的主導理念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DAP/DAC)被很多學者所質疑。因為小朋友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分裂開來。在學習剪紙的同時,可以鍛煉小肌肉,可以鍛煉眼手協調性,可以鍛煉注意力,可以鍛煉審美,如果剪得漂亮,可以跟同學炫耀一下,又鍛煉語文能力了,要是剪得仔細,會比對老師給出的模板,在比對的時候,看是長是短,數學思維可以得到鍛煉。能說,這個活動中,每種能力佔到的比例是多少嗎?當然不能,每個小朋友都不一樣。在培養小朋友自理能力的時候,也可以訓練小朋友的思維發展。比如,中午吃飯,請小朋友吃完飯自己收碗,把勺子放在勺子籃裡面,碗放一起,杯子放在杯子處,對於2-3歲的小朋友,這就是在訓練歸類。

幼兒教育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適應社會環境。在所有的研究裡面,都會加很重要的詞語來界定研究,就是「Social context」。這個單詞的意思是一篇文章的上下文,其實我覺得就是社會的階段性特徵,更簡單地解釋就是在社會環境中的承上啟下。美國有美國的社會特徵,歐洲有歐洲的社會特徵,中國也有中國的國情。美國的教育可以借鑒,但是必須要適應中國的情況,不然是死路一條。坊間很多磚家叫獸就放幾篇美國的研究,來說明別人的教育方式有多好。這些教育方式,放在中國的社會環境,就不適應。培養出來的兒童就不能適應中國的情況。 而這個context還有另一個指向就是上下性。我們以前小時候的學習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放在現在的兒童身上,也不一定適合。因為現在的小孩子面臨的社會環境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因為小時候每天父母給我們1塊錢,我們現在也用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兒童的理財能力。social conetxt在香港被重視得很明顯,那些最頂級的富豪家族,李家呀,鄭家啊,霍家啊,何家啊,他們的小朋友全部入讀本地幼兒園,本地小學和中學,像男女拔萃、聖保祿學校、聖保祿男女學校,而不是所謂的國際學校。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所謂的扼殺創造性之類的,而是它給予兒童的選擇性太單一了。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下,只有一個模式:不停地競爭競爭競爭。你也許會說,我教育兒童快樂學習。但是,兒童升學或者工作,所面臨的還是各種競爭,因為社會環境就是如此。教育並不是說憑一個家庭、一個教師或者一間學校就可以改變,而是整個社會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塑造一個至少不是病態的社會環境。


教育部作為擁有研究機構與資源的官方部門,自然能提供一些硬貨。其就此發布過專門文件:教育部關於印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通知

《指南》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其提到的四個方面能較好的回答本問題,可供細讀:

  1. 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2. 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3. 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4. 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相比國外的及較為專業的文獻,個人認為從這篇文檔起步還是不錯的。
只看標題有些官樣文章,但《指南》內容還是很詳實的,提供了相關數據和判斷標準,有兩萬多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了幼兒的學習與發展,以下為目錄:
一、健康
(一)身心狀況
(二)動作發展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二、語言
(一)傾聽與表達
(二)閱讀與書寫準備
三、社會
(一)人際交往
(二)社會適應
四、科學
(一)科學探究
(二)數學認知
五、藝術
(一)感受與欣賞
(二)表現與創造


小女目前幼兒園在讀,前幾天和她的班主任老師全面深入地溝通了一下。班主任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老師,有教育學的碩士學位,在幼兒院任教有20年的一線經驗。他對於幼兒園學齡的孩子關注重點以及教育的理念,讓我一下子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的主要觀點是: 很多人把關注度集中在孩子的體能發展、知識學習、習慣培養,具體到肌肉運動、聽說讀寫、算術音樂。這些都沒有錯,但是他認為3-6歲孩子最最重要的、會影響他們一生的是以下3個方面:

1、社交能力。孩子和孩子的性格脾氣差別很大,在園期間有不同的場景地點和內容。所有孩子之間相處,有合作有衝突有理解有矛盾。孩子學會和不同的同伴在不同的情況下相處,溝通協作,無論是順利還是不順,學會相處之道以及處理衝突。3-6歲是個關鍵,這對於孩子一生都很重要。

2、認識和學習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各種情緒,自得快樂憤怒沮喪等等。很多時候,孩子不會表達。面對自己的情緒,特別是不舒服的情緒,不知道怎麼面對和處理,因此常常會通過哭鬧的方式發泄。如果家長和老師一直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就無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就更無法慢慢學會去管理自己的情緒。很多成人有情緒管理的問題,其實根源在於童年的時候沒有機會去認識和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3-6歲是個重要的階段,家裡還是學校都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氛圍,讓孩子能夠平靜之後,認識自己的不同情緒,熟悉了之後也就自然而然慢慢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了。

3、認識和體會快樂的感覺。孩子在3-6歲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到快樂的,比如玩沙子或者畫畫,專註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之後的快樂的感覺。家長和老師要創造機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快樂感,慢慢地他們就記住了內心真正快樂的感受是什麼樣的。這樣,等他們成年了之後,那就更容易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體會,更容易找到曾經體會並熟悉的快樂感。這對於孩子一生的幸福感非常重要。

這位老師的觀點屬於他個人的,而非他們幼兒園的官方觀點。個人感覺,的確很有道理。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想說,不要在幼兒園時期給孩子報過多的課外班。幼兒期孩子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並不重要,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在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變化。掌握能力,專註力都會有所提升。在幼兒園最重要的是心態和習慣的培養。
例如
面對挫折孩子應該有合理的反應,可以嘗試解決,也可以主動尋求幫助,切勿讓孩子遇困難就煩躁就哭鬧。習慣也很重要,這些都是為以後成長打好基礎。
很多家長很喜歡給孩子報美術班,但卻不知道,很多老師在教授美術課時候,喜歡固化形象,扼殺孩子想像力,這不可取,若想讓孩子有所成長,應該帶他觀察,然後分析形象特點,引導孩子自己繪畫,鼓勵他大膽表現。啟示任何一個遊戲只要孩子有主動思考的好習慣,就會從多方面獲益。


我個人體會是學會專註,或者說培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孩子在讀書的時候,不要打斷他;
孩子在表達的時候,請放下手裡的事,專註地傾聽;
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不要因為把家弄得亂七八糟給我們帶來麻煩,而制止他;
投入、傾聽、創造力、這對孩子的未來是多麼重要啊!


與其考慮,孩子最應該學什麼?不如換個角度來看,幼兒園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成長促進因素?
1. 幼兒園要求孩子按照一定的行為習慣照顧自己。
為什麼是3歲而不是4-6歲任意一年上幼兒園?這是因為3歲開始,孩子面臨著一個成長的分水嶺。孩子要懂得照顧自己,建立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不能再像在家裡那樣吃喝拉撒睡只靠哭笑就有父母來服務。這種轉變是非常具有社會意義的。因為孩子能否走出這種「自我概念」(覺得世界是圍繞著自己轉的),決定了其社會化的水平。而且,社會化的過程,正是許多心理品質培養的關鍵。比如,角色取替能力(我能猜測別人的想法)、同理心(我能感受你的感受)、合作(我可以和別人一起完成)、分享(我需要向別人敞開自己的世界)…………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那在家也一樣有行為習慣的培養啊。只能說環境和角色不合適。有個幼兒園一位很優秀的老師在處理一個小班孩子亂丟玩具的行為問題時,孩子還沒等老師發問就自己哭著承認錯誤了。這個現象其實是很了不起的。說明這個孩子的角色取替能力發展得很好,而且懂得誠信,知錯就改。這些品質,是比學習任何具體的知識都要珍貴的。
2. 幼兒園能讓孩子玩
這裡有幾層意思。孩子玩的內容擴大了,畢竟是一大堆孩子在一起。孩子玩的方式是按照遊戲的發展階段,由平行遊戲一直到高水平的合作遊戲進展。而這些不是自然就會的,得在互動中完成。孩子成長的方式就是通過玩,這個觀點並不是很多人都能認識到的。在玩的過程中
3. 幼兒園能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信息。
這點不再贅述。科學、社會、藝術、閱讀、語言……,每個學科的劃分都是有其必然的科學依據的。一個再牛逼的家長,也不能代替一個水平一般的幼兒園。因為在知識的合理性和學習過程上,家長肯定不如老師專業吧。
4. 幼兒園能讓孩子吃點苦頭
這些的苦頭不是說懲罰之類,而是讓孩子的訴求並不能馬上得到滿足。往往想做什麼不是就能做什麼的,想要什麼也不是就能想要什麼的。往往很多時候,父母肯定做不到這點,但老師可以哦。甚至乎,有的老師很擅長運用這種「整人」的策略,讓孩子接觸到「人性豐富的社會」(你懂的)。有人可能質疑,那幼兒園這樣做不是違反職業道德嗎? 話說,在孩子這個水平,也就只是讓他(她)經歷一些心理感受的過程而已。真正違反職業道德的事情畢竟是少數。但你能否認,人長大的過程不就是要學會處理和極品人渣的相處嗎?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其實適當讓孩子在安全範圍內接觸這些,也是成長的任務之一。因此,很多幼兒園的很多水平很差的老師,在這點上算是做到了鍛煉孩子的挫折感。長大後他就知道,「人生難免遇到幾個人渣,眼前這點算不了什麼」。

最後陳詞:
我們一直以為孩子需要接受最好的教育,我們應該呵護,愛,blabla……
其實,是我們低估了孩子的心理,低估了人類的適應能力。只要有命在,孩子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精彩。哪怕環境再惡劣。
所以,教什麼,學什麼,真的不是那麼重要,關鍵是,他能不能在生命經歷的不美好中,能不能找到點美好。


謝謝邀請。
孩子在幼兒園最應該學到的是品格的塑造,簡言之,就是遇到問題能用正確的方式去處理。處理每個問題時腦子裡都有一個標竿指導著自己。父母和老師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教養孩子走當行的路,到老不偏離。
很抽象也很難做到,需要老師和父母極大的努力才行。


基本生活的能力,與同伴合適相處的能力,分享的精神,基本的社會認知,學會玩樂


我家果汁今年三月份上幼兒園,找幼兒園的過程真是無比艱辛,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更加清楚了對於孩子更重要的是什麼...

「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事情,

就是給ta一方花園,給ta養料和空間,

你自由開放,你枝繁葉茂,你一枝獨秀,你孤芳自賞,

我都為你鼓掌「

- - - - - -

我是呆小賀(ID:daima2015)

90後肥媽一枚,母嬰漫畫達人!原知名公司小白領,後辭職在家帶娃,因為不甘淪為家庭主婦,25歲高齡自學漫畫,畫風彪悍,百萬媽媽強烈共鳴!育兒漫畫界的段子手,誰看誰笑抽!說了這麼多,你倒是關注啊!


參與感、合作共贏、分享。
(對小孩子來說這三個詞是不是太高端了,但其實很容易做到,不信我親身演示給你們看)。

教育孩子的精髓就是,身體力行。

我有三個兒子,兩個在上幼兒園,一個才剛會走路。同時我還在創業中······這個忙是忙到一定境界的。我不想因為自己的事業而使孩子的童年缺失父愛,然而我的工作性質又不允許我關照孩子的所有瑣事,所以我想出了一招——高質量陪伴。

到底怎樣才叫「高質量陪伴」呢?我兩個稍大點的兒子都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裡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接觸是他們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於是,我的策略就是,聽幼兒園老師的話。

  • 排舞給小赤佬們看

右邊唯一露臉男子就是我

右邊唯一露臉男子就是我

每年下半年是我最忙的時候,偏偏幼兒園事兒也多,這個表演那個聚會的,我偏偏是個「聽話」的領頭羊家長,參加!不缺席!為了兒子!

每年下半年是我最忙的時候,偏偏幼兒園事兒也多,這個表演那個聚會的,我偏偏是個「聽話」的領頭羊家長,參加!不缺席!為了兒子!

最後成品。

最後成品。
這首舞曲的名字叫《大王叫我來巡山》,歌詞很銷魂
太陽對我眨眼睛
鳥兒唱歌給我聽
我是一個努力幹活兒
還不粘人的小妖精
別問我從哪裡來
也別問我到哪裡去
我要摘下最美的花兒
獻給我的小公舉
大王叫我來巡山······
(我原本是一個聽爵士和古典的人吶)

你以為這就完成了嗎?別忘了我有兩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ㄒoㄒ)/~~

  • 去老大的學校給孩子們介紹樂器,兒子把自己的爸爸「分享」給小夥伴們

樂器都是我從家裡和兒子一起帶到學校里去的,我的兒子很樂意跟小朋友們「分享爸爸」。

樂器都是我從家裡和兒子一起帶到學校里去的,我的兒子很樂意跟小朋友們「分享爸爸」。

  • 陪老大上足球課(老大事情最多)

  • 教幼兒園的大兒子「談戀愛」

大兒子有天回到家一直在念叨一個小女孩的名字,憂傷極了,我看不下去了,於是帶著他直奔小女孩家送酸奶······甜蜜的憂傷呀

  • 參加孩子的家委會會議,到場後我發現居然是「爹立媽群」(別誤會,我不是單親爸爸,只是我老婆忙著在家照顧三兒子)

  • 去兒子幼兒園表演木偶

木偶Charlie是我十多年來的老朋友。2007年他乘坐行李箱隨我從斯坦福來到上海,跟著我上過滬上經典相親節目《相約星期六》,跟我一起在好幾屆高中學生畢業典禮上大開玩笑,然後又跟我去了老二的班級表演給最可愛的孩子們。

木偶Charlie是我十多年來的老朋友。2007年他乘坐行李箱隨我從斯坦福來到上海,跟著我上過滬上經典相親節目《相約星期六》,跟我一起在好幾屆高中學生畢業典禮上大開玩笑,然後又跟我去了老二的班級表演給最可愛的孩子們。

圖:當年參加相約星期六的我:-D,去討老婆的我。

  • 家庭樂隊


左一是我兒,右一不是我妻(孩子的音樂老師)

原諒我渣畫質,因為當時只拍了微信小視頻,這是截圖

原諒我渣畫質,因為當時只拍了微信小視頻,這是截圖

  • 即將到來的2016聖誕節預熱

這個小丑就是我,我就是這個小丑

這個小丑就是我,我就是這個小丑

去幼兒園表演的前兩天,我在商場里找到一個扎氣球玩具的手藝人,磨了很久學到了技術(手藝人怕我在這個商場里開攤子與他搶生意)。最後成功穿著小丑裝俘獲了幼兒園孩子們,,,及幼兒園女老師的心(哈哈)。

當天下午妝還沒花,於是我跑到公司給同事們來了場同樣的表演,希望他們不要因為怕我這樣「不靠譜」的老闆而離開我。

儘管我達成了

  • 親子瑜伽班唯一的爸爸
  • 家委會唯一的爸爸
  • 聖誕節表演唯二的爸爸(另外一位也是我成功安利來的)

但我依舊有隱隱的擔憂
·
·
·
·
·
·
好怕兒子們的幼兒園老師以為我是無業游民啊!!!!!!!

最後,為什麼我覺得「參與感、合作共贏、分享」重要呢?很簡單,習得這些品質,孩子將來長大後在處理團體合作、人際關係上會毫無壓力,最好的結果就是像他們的老爸一樣,做一個快樂的創業者(笑)。這個社會,你想要過得好,天生就會參與協作會幫你很大的忙。當然內向的選擇孤獨的人也自有樂趣,我不否認。

「人生而不平等」,知友們常說的一句話。我的理解是,這個「不平等」不是指金錢地位的不平等,而是指初生兒的父母的人格健康程度和育兒水平的不平等。金錢地位,並不直接影響人的幸福感,相反,一個孩子在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的經歷才會奠定他/她一生的幸福感。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很自豪,我做得很到位。



幾天前學妹在朋友圈發的圖。
如今看到很多家長主動要求幼兒園老師學拼音、學算術,而理由是別的幼兒園都在上了,我怕孩子跟不上。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個記者同行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的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
記者感到非常驚奇又問道:「為什麼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
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所有在場的人對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回答報以熱烈的掌聲。

就像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所描述的那樣,幼兒園教育絕不是為了上學做準備,應該為未來生活做準備。


幼兒期的教育,考慮到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徵,教育必須注重興趣和結合實際,切忌一味灌輸與實際脫離的理論。
幼兒園一年級通過了牛頓力學課程以後,應該儘早讓幼兒開始接觸狹義相對論以及廣義相對論。幼兒會對天體比如太陽和月球產生很大的興趣,此時可以因勢利導,向幼兒解釋核聚變,重力場和重力的本質。幼兒通常缺乏對時間概念的掌握,因此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時間概念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從闡述洛倫茲變換向幼兒解釋光速不變性原理和時間相對性概念,但切忌枯燥無味的公式演算,需適當佐以生動的例子,比如:「寶寶你知道嗎,如果你坐光速飛船飛到大犬座再飛回來,你會發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已經老死了」。
在條件優越的今天,許多幼兒有機會接觸手持設備比如iPhone和iPad,這是對幼兒進行基礎IT教育的極好時機。要適應幼兒的生理特點。在為幼兒構築X開發環境的時候,建議調整IDE的字體,使用大字體和高對比度字體是必要的。對於HTML5的開發,需要避開IE8以及更早的瀏覽器,IE系列對W3C規範的破壞很容易對幼兒造成沮喪情緒。鑒於幼兒的能力和認知限制,對幼兒編寫的程序的評價需要以鼓勵為主,不要苛求工業級質量,要避免類似「寶寶單元測試沒通過你怎麼可以發布」或者「寶寶你的應用商店審核又沒通過」這類批評性的評語。
幼兒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階段,切忌一味進行腦力訓練而忽視了體力訓練。在進行有一定危險性的無氧訓練時,一定要有成年人陪同。及時的正面反饋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向幼兒展示身高體重等變化曲線之外,建議裝置運動攝影設備比如GoPro3來錄下滑雪、衝浪、跳傘等運動過程。切忌拔苗助長,類固醇類藥物是絕對禁止的。
理財概念的掌握對幼兒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從零花錢分配等日常生活中入手,深入淺出地教導幼兒金融概念和操作,而非枯燥地灌輸概念。最簡單的例子,比如當幼兒需要現金購買物品的時候,父母可以授予一定的貸款並要求幼兒給出個人物品進行質押。 如果讓幼兒參與實際交易操作,需要避免過高的槓桿,「寶寶你又爆倉了」這類事件會對幼兒的積極性造成很大的打擊。金融教育也可以與IT教育相結合,鼓勵幼兒編寫高頻交易程序就是一個很好的入口;或者,引導幼兒自行組建比特幣礦機。互聯網上信息參雜,家長應做好防範,切忌讓幼兒使用洋蔥路由等訪問深層匿名網路。

總之,進行幼兒期教育,應該理論結合實際,深入淺出,以趣味為主,以鼓勵為主,以安全為主。要避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多展示正面成果。祝願大家都教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好寶寶。


我覺得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學習的二十以內加減、太陽系的結構、使用透視技巧來畫畫、看圖識字(超綱)等知識對我日後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幫助。等我有小孩了,我也教他這個。


謝謝你的邀請,我孩子還小,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但我對幼兒園的教育還是有期待的。我覺得在幼兒園,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是一個小小的社交圈,在這裡,孩子能學會如何和他人相處,逐步找到與人相處的規律並愉快的執行者。學會玩具輪流玩,學會一起玩和分享。我覺得早期情商的培養是比較關鍵的,其他的什麼數數啊,認字啊什麼的,都是遲早就會的,不著急。反倒對於自然的興趣,探索的慾望是應該鼓勵的。


22歲已做過4次根管治療、所有大牙全都齲齒填充、剛安完一顆牙冠、乳牙每一顆都是黑色的我前來實名怒答。

剛問我媽這題了。她回答:衛生習慣!
真是個好答案,比起任何一個高票都要來得醍醐灌頂。
現在的我很感恩父母和老師教會了我同理心、善良、邏輯思維、批判性思考、表達能力、多種語言等等等等,我成為了一個自認為還挺優秀、挺有思想、挺精神獨立的人……但每天刷兩次牙的習慣,卻直到去年9月才勉強跟上。因為我錯過了衛生習慣養成的黃金時間:幼兒期。
是的,牙齒成為了我的阿喀琉斯之踵,無可挽回的心頭痛。
口腔衛生對一個人的壽命和生存質量來說有多重要,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讓孩子保持精神面貌,每天清清爽爽、乾乾淨淨的,是預防細菌感染、傳染性疾病的最佳方法;而整個習慣養成的過程,何其對自控力產生的深遠影響,更能讓ta受益一生。

一天一定刷兩遍牙。
飯前、便後、摸過動物後、出門回家後、打噴嚏後一定洗手。
每天梳頭。
每天洗腳。
規定洗澡時間。
規定剪指甲時間。
有意識換下臟衣褲。
保持鞋子清潔乾燥。
用餐具吃飯。
捂嘴打噴嚏。

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長大了ta會感謝你噠!求贊


同意@maggie 關於專註力的觀點,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通過閱讀、遊戲、繪畫等活動來增強。

但是分散注意力也同樣重要,特別是當很多誘惑擺在孩子面前時,孩子要會分散注意力來抵制誘惑。

在這裡不能不提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孩子未來能否成功,其實只需要一顆棉花糖。請看下面的視頻:
視頻封面TED演講集: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視頻
棉花糖實驗揭示了一個有趣而殘酷的現實,孩子的抵禦誘惑的自制力、耐力越強,長大後成功的概率越高。差的孩子,則前途堪憂。而抵禦誘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學會分散注意力,如果你仔細看下面的錄像,就會發現挺過來的孩子都是在努力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讓本能控制自己。
視頻封面可愛小孩-棉花糖實驗-[心理] [別急著吃棉花糖]視頻
如果像下邊的小女孩一樣,眼睛死盯著棉花糖,就很難控制住。


好的教育應該儘可能的讓有益的本能發揮到極致,例如好奇心促進興趣和探索。同時,也要建立很多習慣來控制壞的本能,阻止它讓你做錯的事情,例如因為恐懼而不願意探險、因為誘惑而放棄正確的事情。需要老師對心理學甚至神經科學有相當的了解,才能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來增強自控力。

個人認為:訓練專註力+自控力,這就是幼兒園最應該做的。

延伸閱讀:
南方都市報關於「棉花糖實驗」的詳細介紹:http://news.163.com/09/0524/08/5A2M36NP000120GR.html
科學松鼠會:《自制力也是一種力量》
書籍《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根據發展心理學中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的劃分:
(1)嬰兒前期(半歲前):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良好的人格品質特徵是希望品質;
(2)嬰兒後期(3歲前):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良好的人格品質特徵是意志品質;
(3)幼兒期(3歲到6、7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質特徵是目標品質;
(4)童年期(6、7歲到12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品質特徵是能力品質。
幼兒園的孩子主要處在幼兒期,遊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通過遊戲,主導著幼兒的認真和社會性發展,是教育幼兒的最佳途徑。此階段主要是象徵性遊戲,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以主題遊戲為主;
(2)運用與現實物相仿的代替物;
(3)通過想像建構虛假遊戲情景;
(4)遊戲中富有創造性;
(5)遊戲的動機重在活動過程。
在幼兒時期,個性開始初步形成,顯示出比較明顯的氣質特點,有的活潑,有的安靜;有的敏感,有的遲緩;同時表現出一定的興趣愛好,也和其他小朋友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差異,初步形成了對己、對人、對事物的一些比較穩定的態度。在自我情緒體驗上,自尊感迅速發展,而父母和同伴是最影響兒童自尊的因素。父母要注意對待孩子溫暖、關愛、嚴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則,同時要培養孩子積極建立同伴友誼關係,要被集體所接納。
此時幼兒已經開始對富有」心理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對象產生強烈認同和效仿,主要是對父母產生認同,對教師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對自己喜歡的叔叔、阿姨一級與自己年齡差別較大的哥哥、姐姐產生認同感。
要注意:3、4歲是幼兒第一逆反期出現的時期,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的進行教育。

補充一點:李開復曾經在微博上翻譯了英國聖公會學校時的十條行為規範,針對幼兒和小學生的,轉載如下:1.使用慈愛言語 2.盡量幫忙 3.分享和輪流 4.聆聽別人的話語 5.做誠實誠懇的人 6. 行動以前先思考 7.記得你的禮儀 8.HOLD 你的脾氣 9.考慮別人的感受 10. 公平公正的工作和玩耍。個人認為很有參考學習價值,供借鑒。


依照題目,將問題細化:
1.該技能,知識,品德,行為規範,在幼兒園入園前不太可能基本掌握。
2.該技能,知識,品德,行為規範,在小學前可以基本掌握,之後的練習,反覆,提高導致的結果更多是深化。在小學後習得的難度加大或者缺失會對幼小銜接影響較大。
3.適合絕大部分孩子學習,並且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可以達到基本預期效果。

以下是暫時想到的基本內容:

1.絕大部分時候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2.對常見危險有基本認識,了解基本防範方法。
3.仍舊有好奇心,並且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好奇心。
4.對規則的認識。群體中存在規則,不同的群體之間可能有不同的規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遵守規則。了解並遵守基本社會規則。
5.基本的理解吸收學習能力
6.合理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
7.一定程度的表達和複述能力。一定程度的溝通和交友能力。
8.一定程度的知識儲備,如:拼音和一定量的識字。基本詞句的意思。了解並會掰手指頭數數從一到十。


推薦閱讀:

兒童受到虐待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哪些影響?應當如何疏導?
如何懲罰兒童?
小孩子在聚會中被開玩笑說「沒別人漂亮」之後慪氣大哭,由此聯想到如果孩子太自傲(嬌氣),家長該怎樣引導?
孩子不肯吃飯怎麼辦?
幼兒是否需要「更豐富的環境」,應該如何營造?

TAG:兒童 | 教育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