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語言的母語者與將它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語言的習得上有哪些不同?

拿國內的例子來說,正常的教育路程走下來,要學13年英語,但是如果不常用的話,工作幾年後就忘記了(比如我母親年輕時是英語專業的,但是後來從事的是完全與英語無關的工作,二十幾年後她的英語能力幾乎為零),但是如果是母語的話,即便幾十年不使用,也不會徹底忘記吧(比如……魯濱遜?)

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與母語者之間有哪些不同?關於語言的記憶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是它們在腦中儲存的位置不同嗎?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母語習得和二語習得(or二語學習)的區別。

基於經驗、理論或者假說的解釋就不多說了,可以關注一下 @安時和我的大部分的關於語言習得的回答。這個答案直接從神經機制入手,也就是題主所問的:「關於語言的記憶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是它們在腦中儲存的位置不同嗎?

Ullman(1997,2001a,c,2004)提出了陳述性記憶/程序性記憶模型(declarative/procedural memory system model, 簡稱DP model),首先,該模型認為人的記憶系統分為陳述性記憶系統程序性記憶系統,且兩個系統具有獨立的大腦物質基礎,即處於不同的腦區。陳述性記憶系統負責知識、事實、以及「是什麼」的陳述性知識,程序性記憶系統負責儲存「怎麼做」(尤其是一系列的序列技能)的程序性知識。陳述性記憶系統可以儲存無意識獲得(內隱學習)、有意識獲得(外顯學習)的知識,但是程序性知識一般都是無意識獲得(內隱學習)的。也就是說,我們使用陳述性知識的時候可以是有意識、也可以是無意識的,但是使用程序性知識一般都是無意識的。比如我們開車,剛學開車的時候,我們通過師傅教給的陳述性知識開車,這是一個有意識的過程,但是練著練著,我們水平越來越高,開車就變成了無意識的程序性知識。學語言一樣,一開始可能是通過書本、老師有意識的學到一些辭彙、語法規則(陳述性知識),但是我們練著練著、用著用著就實現了無意識使用,使這些陳述性知識變成了程序性知識。


給出了陳述性記憶系統和程序性記憶系統的概念,再聯想到語言的特徵,不難發現,陳述性記憶系統主要負責辭彙的習得(是什麼),而程序性記憶系統主要負責語法的習得(怎麼用)。因此,DP model的基本假設為:心理詞典和心理語法分別儲存於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


而陳述性記憶系統在大腦的物質基礎體現在:

1. 顳葉(e.g. the hippocampus),

2. 腹外側前額葉皮層的部分區域似乎也有助於陳述性知識的提取和選擇;

3. 小腦右部也有助於陳述性知識的選擇。


程序性記憶系統:1.額葉;2.基底神經節迴路。


以上都是我們母語知識系統所儲存的腦區,這是通過對母語失語症病人的實驗研究得出的結論:

失語症病人的顳葉皮質受損時,辭彙能力受損,然而語法能力保留;額葉和基底神經節受損時,語法能力受損,辭彙能力完整。


那麼,二語知識系統儲存在哪裡呢?當二語學習者大腦受損時,表現出的和L1卻是不同。

L2學習者的顳葉受損時,他們的語法能力受損,遠遠差於該語言的母語者顳葉受損時的表現。(這說明,L2學習者的語法能力儲存於顳葉,也就是說,L2學習者的語法能力倚靠陳述性記憶系統獲得。


L2學習者的左基底神經節和右額葉受損時,L2學習者的語法能力比該語言母語者在相同區域受損時的表現好很多。(L2的語法能力和L1不同,不儲存於額葉和基底神經節


也有專門在失語症患者身上研究額葉和基底神經節受損時該患者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表現,結果表明:他的母語語法能力受損遠遠大於第二語言的語法能力。【這個是不是可以解釋前陣子出現的一些新聞,腦受損後不會說漢語了,反而只會說英文】


所以,總結一下:L1和L2的辭彙能力具有相同的神經基礎,都儲存於顳葉區域,而L1和L2的語法能力卻具有不同的物質基礎,即,L1語法能力體現在額葉和基底核,而L2的語法能力依然體現在顳葉區域(包括海馬、海馬旁回等)


但是Ullman的DP model同時也指出,這種物質基礎的不同只體現在母語者和該語言的低水平學習者身上,高水平學習者(high-efficiency learners)則體現出和母語者相同的物質基礎。同時,Ullman也指出通過練習和學習,以及神經可塑性的事實,二語者的語言能力所反應的物質基礎會逐漸和母語者吻合。Opitz和Friederic 2003使用fMRI,藉助人工語言的手段證實了DP model,認為:「a shift from the declarative to the procedural system during late L2 learning.」

最後腦洞大開一下,通過我們知道神經系統極富可塑性,這種可塑性不僅僅是功能上的,也是結構上的,可以參考 雙語的人群的大腦構造是什麼樣的? - 青格樂的回答,Classen et al 1998實驗證據表明,皮質重組在練習15-30分鐘後就能發生,因此,每天學習英語至少15-30分鐘喲,這樣堅持下來,說不定你的大腦皮層就和母語者一樣了呢!


學習的方法也要科學,一定是語言的技能方面(不是死記硬背!)的練習喲!加油!


參考文獻:

Micheal T. Ullman (2004) Contribution of memory circuits to language: 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emory model


謝邀 @劉柯。

關於這個問題,我先介紹母語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再順便討論一下關鍵期假說,最後簡單談談語言學習的神經機制。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部分。

對於第一語言來說,通過長達十幾年的學習,我們就已經熟練掌握了聽說讀寫各項能力。從神經機制來說,我們學習第一語言的語音時,我們的大腦對所有的語音都很敏感,因此在口語的學習上佔據極大優勢(主要原因是這個時候我們沒有對任何語音形成神經通路,就像一張白紙,畫畫比較容易)。在句法、語義層面,我們從最初的單字句(比如,一歲多點的小孩子,想喝牛奶,卻只會說,「奶」,其實表達的意思是「我要喝牛奶」,這叫單字句)到4歲左右進入多字句的過程,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練習機會和關注,因此我們語言的使用、進展是非常快的(雖然花了4年才學會說稍複雜一點的話,但是小孩子學習的效率不能簡單地和大人比,大人已經用幾十年的時間建立了完整的學習系統)。再到兒童進入學齡階段,這個時候我們又在學習接觸大量的讀寫訓練,並且這種訓練一直持續到我們成年為止。這是典型的母語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隨後我們會再對比一下二語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不過這裡我們先簡單地談一談關鍵期假說,然後再轉入神經機制的討論。

雖然關鍵期假說在二語習得、外語教學方面引起了很多關注和討論,但是事實上這個假說在很多方面還是有爭議的。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關鍵期假說。Johnson和Newport(1989)找了一幫華人移民和韓國人移民,這些人在美國呆的時間一樣長,只是各自到底美國的時間不一樣。然後這兩個研究者讓他們判斷病句。他們發現16歲之前到達美國的移民表現得比16歲後到達的要好。而在3-7歲到達的移民,和同年齡的美國人沒什麼區別。但因此Johnson兩人提出一個假說,認為語言學習有一個關鍵期。但是這個研究也存在爭議。比如Bialystok和Hakuta(1994; Bialystoc,2001)就指出,年輕的移民表現更好,未必是因為他們學習能力更強,反而是因為他們母語基礎太差。那些年齡大的學習者,他們對母語的掌握程度比較好,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二語學習。我們還可以再結合另一個研究看看。Hoefnagel-Hohle(1978)找了一些美國家庭,這些家庭都搬到荷蘭,居住了一年左右,並且還在學習荷蘭語。他們發現,在最初階段,從語言掌握情況來看,青少年表現最好,家長其次,兒童最差。然後隨著時間推移,家長遇到瓶頸,而孩子們漸漸趕上,然後超越家長。因此,Bialystok和Hakuta說,「成年人和孩子學習新語言的情況是類似的,兩者都像搖搖晃晃的鴨子走路,唯一的區別是,成年人走得不如孩子遠。」總的來說,關鍵期假說並不是十分可靠的假說。這也意味著母語的學習和第二語言的學習,在神經機制上很可能沒有本質的區別。

我們再看二語學習者。拿國內非英語專業者為例,我們在正常的教育體系之下學習了十幾年,那麼我們的學習過程是怎麼樣的?我們的英語學習基本上以單詞的識記、英語文章的閱讀為主,在口語的訓練上是非常少的。更關鍵的是,我們雖然有大量的輸入,但是我們輸出卻非常少。我們沒有多少機會說口語,也沒有多少機會用英語寫作,更別說用英語來思考。因此,國內大多數人的英語水平其實是非常低的。再看題主的母親,雖然她年輕的時候是英語專業,但這也很難代表她的真實英語水平到底有多高(這裡沒有任何惡意)。單拿我們現在的很多英語專業學生來看,比如我的一些同學,他們的水平也非常差,連正常的交流都有困難。而題主的母親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一方面中學階段的基礎教育水平不夠,另一方面也沒有很好的學習條件,比如外教、學校周邊的外國人、外語書籍、隨時隨地可以獲得的英語聽說讀寫資料。可以說,其實這個題目里提到的「第二語言學習者」都是低水平的二語學習者。現在,我們轉入神經機制的討論。


在過去,我們並不認為某一技能的習得,與大腦生理機制會有直接聯繫。但是隨著腦科學的發展,我們越來越知道,任何知識、技能的掌握,在大腦里都會有對應的變化。語言也是同樣的。

我們先看看語言的生理機制。我們的大腦中負責語言的部位主要有四個,分別是表達中樞(布洛卡區)、感受中樞(韋尼克區)、閱讀中樞(角回)和書寫中樞(愛克斯納區)等,以及其他部位的共同合作。

就像電腦一樣,不管是採用哪種系統,都是遵循最基本的規律:輸入—處理---輸出。這條簡單的公式不僅適用於第一語言,也適用於第二語言、第三語言等等(假如我們有能力學這麼多語言)。

我們的大腦和計算機的不同點在於,電腦不會因為總使用某種功能而得到強化,但是我們的大腦會隨著某種功能的使用而得到強化。反之,我們的某種功能如果長時間不使用,我們大腦這種功能對應的生理基礎也會弱化。對於母語使用者來說,他們通過長期的、大量的練習,四個語言中樞會形成連結,反應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強大的神經語言通路。而對於二語學習者來說,他們的神經網路通路並不完整,就像粗糙的電路系統一樣,搞不好還有很多線搭錯,因此反應速度慢、容易出錯,也容易被破壞掉。(此外,二語學習者在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在整個神經網路通路的運作上也會有區別。像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輸入-處理-檢查-輸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寫英語作文、說口語的時候速度比較慢的原因。當然,如果水平夠高,「檢查」這一環節應該會和「處理」融合。)即使是母語使用者,如果長期不使用,這個系統也會逐漸退化。比如說,大塊頭有智慧里那個逃到山裡面的殺人犯,十年沒和其他人接觸,說話就非常困難。我們國內的二語學習者以及題主的母親,大致都屬於第二語言的神經網路通路並不完善的人,因此很容易退化。

-----------------------------------------------------------------------------------------------

最近在趕暑假作業。。。。所以寫得有點亂。。。。。


@青格樂

我在巴黎三大的語言學學院攻讀語音學和音位學碩士,我的的專業並非語言習得,對於您的一些理論無從詳細評價。

但是我非常清楚的記得在兩周前神經語言學的課上,老師明確說過,在大腦處理語言的區域 aixe de Broca中,不同的語言位於不同的分區;在涉及到翻譯等需要多種語言協作的工作時,通過 EGG(類似核磁共振之類通過儀器掃描大腦一種儀器)可以明確發現在不同的語言分區之間,有類似於「鏈接帶」的活動以協同不同的語言。

所以,也就是說,您所提出的將「英語儲存在大腦中儲存中文的地方」,根據現在的研究是錯誤的。因為不同的語言一定是位於語言這個大分區中的不同小分區的。

並無冒犯之意。如果您有意向,我會向老師求證後和您討論這個問題


就一句話:語感的差別。
母語者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用語言與外在溝通,在輸出與輸入中不斷的修正自己對語言操控的準確性。以達到語言與心理活動統一。
第二語言習者,因為沒有語言環境只能藉助資料媒介,只能間接的學習。所以在感覺上不那麼直接。即心裡想表達—母語表達—翻譯—輸出。反向的:輸入—翻譯—母語接收—心裡接收。
中間始終有翻譯在裡面。
有一種情況除外:母語沒有的,習得時也不是靠翻譯描述,而是那種直擊心裡的那種。舉個反例:漢語詩詞翻譯給外國人。
國內的學習目標是把「翻譯機」加快,但再快也只是翻譯機。不那麼通透。
現流行的「養成外語思維」也只是好聽概念而已。
那怎麼學習外語到近乎母語的程度?
以下請先加vip(點贊)之後再閱覽,謝謝。
例子:就vip這詞,我第一次先知道有這麼個詞,就覺著牛x,後查詞典才知道是貴賓的意思,後來每每想說貴賓的時候,vip這詞直接蹦出來。在意識里直接取代了貴賓這個印象。

方法有以下三類:分自己的資質選擇。
基礎:兩三千的外語辭彙量。
1.背外語—外語詞典。
單詞不是重點,重點是下面對描述,讓你有什麼感覺,記住這種感覺,就像拿鑰匙串兒上鑰匙圈一樣十幾把鑰匙,勾勾手指就能拿起來。
2.看電影電視劇。看也分怎麼看。智者,觀一葉知秋將近;仁者,聞一苦體恤蒼生;凡夫子懶婆娘,沒那閑心,還不點贊(≧?≦)。
影視作品是為了情景再現,讓每位觀眾有不同或相似的情感體驗。
那麼在看外語片的時候多留心觀察角色的心理現象再記住所說出的話語,模擬自己遇到那種情形是應該會怎麼表達。
多了一份「覺知」在裡面。
3.忘記母語。
忘記也是為了不用。並非拆了重蓋,而是另買地再蓋。
不得不舉的例子:張無忌學成太極之後張真人讓他全忘了,隨心而動,隨意起招。但,前提是張無忌的基礎那麼老深,那麼老厚,體內還安裝一萬八千轉的永動機。經脈又是雙向八車道的。一般人學不來的。
那可以換個想法:假設太極有一百零八招,我全學會,再忘掉,再運用頭髮都白了。這次,我先學一招,再忘一招,再運用,也叫一招鮮,吃遍天嘛!
回到答案,就是選一個天天能遇見的場景,每天都是那麼重複,腳趾頭都不用想,就知道下句是啥的場景,提前設計好外語對話(自己的台詞部分)變成心裡語,再在說出口之前反向翻譯成中文。同時把說出口,與聽進耳時的心裡感覺記下。如此反覆,再遇到當時場景,外語與母語就如同左右手一樣,隨心所用。


如果是聰明人的話,三樣可以一齊來的。

當年我就是在雙語(漢語和朝語)環境下長大的。在家裡說朝語,在學校說漢語。現在想想沒人格分裂就萬幸了。
嚴格上講,漢語才是我的第二語言。
再想想後來學英語,再到日本學日語,學校教的,考試要考的,背完就忘。唯獨能讓心裡有感而發的,就忘不了。我還記得那個小小的少年,在自己的床上翻著《現代漢語詞典》,只是因為書的質感很好,看一詞,念叨著解釋與例句。靜靜的翻壞了一本。粘了又開。那怕幾年沒用過,像再騎自行車一樣,坐上來就能蹬。

我今年要考日語能力一級了,共勉吧!


第一語言溫州話(甌語)……惡魔之語
例句(漢字):
真逼迫,佢人死狃宕去爻唄哦?


第二語言么,第二語言漢語普通話,學習普通話時翹舌音,前後鼻音,兒化音,輕音痛苦至極,雖然認真說能發那個音但是非常拗口且難受(現在普通話等級二級甲等)

第三語言么,英語了。因為初中英語老師的關係,學了神奇的溫州口音英語(比如r會發l音right和light很難區分,現在已經好多了)


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區別,你說大不大?


一些個人經歷。

我學英語的感覺是讀的時候不自覺地在心裡念出聲, 雖然長時間閱讀速度也有400WPM左右但是就是沒有讀中文舒服。

現在不明白這是語言本身的特性(英語不如漢語緊湊)還是非母語學習者的不良習慣?

然而我讀世界語就並沒有在心裡念出聲的習慣, 而世界語比英語還要鬆散, 又是為何?


等了很久沒有看到一個特別完整的答案,所以想著用自己三腳貓的二語習得知識來試著回答下這個問題,希望可以作為上面兩個答案的補充。

首先,我希望題主明白「學得」和「習得」的區別。

習得,英文名叫acquisition,指的是在自然,無意識的條件下,學會並且可以熟練運用一門語言,習得和環境相關,只要語言環境不變,所習得的語言就不會退化。

學得,英文名叫learning,指的是在有意識,有組織的條件下,學會並且運用一門語言。學得,需要人為創造語言環境,只要這個語言環境稍加破壞,學得的語言就會立馬退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杭州人為什麼會杭州方言?並沒有人特地教他們說杭州方言,但他們卻能很熟練地運用它。對於杭州人而言,杭州方言是「習得」而來。因為杭州人長期處於自然的杭州方言的語言環境下,他們習得杭州方言,是無意識的行為。

那麼我們平時在學校里,規規矩矩地學ABCD,學英語語法,就是「學得」英語了。

綜上,我們可以得到母語者與二語學習者的第一個區別:母語學習者是「習得」母語,而二語學習者是「學得」二語。學習的途徑、環境,包括人腦的機能的使用,都不相同。


第二,我想跟題主談談第一語言習得與第二語言習得的轉化。


先問一個問題:

我的朋友B,他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就被家人送到了澳大利亞,直到現在都沒有回過國。他在澳大利亞日常使用的主要語言是英語,但在他小學六年級之前,他說的都是中文。然而,現在的他,能夠和澳洲當地人一樣熟練地使用英語,但是中文卻忘得差不多了。

那麼請問,現在的B,第一語言是什麼?第二語言是什麼?

這個案例是我們二語習得課的第一堂課上教授講給我們的案例,當時我理所應當地認為,B的第一語言是中文,第二語言是英語。但是我錯了,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劃分中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哪種語言用的頻率更頻繁,哪種語言使用得更熟練,哪種語言就是第一語言。

所以,在上面那個案例里,B的第一語言是英語,第二語言才是中文。哪怕他曾經以中文為第一語言過。在特殊情況下,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由此可得,母語習得者和二語學習者,在語言使用的熟練度,包括使用頻率上都有區別。

最後,我們回到問題中來,題主其實問了三個問題:

1. 母語長時間不說是不會遺忘的吧?

答案是,會遺忘。原因可以見第二大點: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之間的轉化。第一語言只是暫時的,根據語言環境的變化是會改變的。至於題主說的魯濱遜,題主別忘了,魯濱遜還教星期五說話呢,他怎麼會忘記自己的母語?

2. 我們為什麼不用英語很快就忘了,但是母語卻不那麼容易忘?

這個原因可以看我剛剛闡述的第一大點:習得和學得的區別。我們的母語是習得來的,是在語言環境的影響下,無意識地頻繁使用該語言所導致的習得。而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我們無法」習得「二語,因為沒有語言環境,也沒有頻繁使用該語言的必要,因此,我們很快就會忘記我們學得的二語。但是我們的母語,我們處於這樣的語言環境下,前面說過,只要語言環境不被破壞,母語習得是不會退化的。

3. 造成這樣的原因跟語言在人腦中的儲存區域有關係嗎?

這個問題涉及到人腦語言機制的問題,屬於神經語言學的範疇,我沒有做過研究,只是粗淺地了解了一下。人腦和語言的關係,至今為止是個謎,如果題主有興趣,可以對這方面進行鑽研。

寫了很多,覺得有些地方寫的還不夠明白通俗,要是對答案有任何的問題,歡迎留言提問。=)

更新:

評論區里@怡然提到的問題,我把自己的課本拍上來了,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區別從習得順序上講是一種說法,但在一些情況中,也有另一種角度可以重新定義它。

如下:

大家注意我高亮的部分,這是我剛剛第二個觀點的結論來源。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之間並不能簡單地用習得順序來劃分,也要考慮到不同的情況。


不是二語習得的研究人員,但我必須吐一個槽。所謂母語,二語習得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青格樂 的答案里也說,高水平的習得者會逐漸與母語學習者吻合。

繼續吐槽,所謂二語習得,和外語學習一樣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我拿VR技術提供一個虛擬的外語語境,這個算是二語習得還是外語學習呢?孩子送去純外文的英語夏令營,回來就能夠熟練說英語,這個是母語學習還是二語習得呢?


說白了,唯熟爾。
新學騎自行車的,需要全神貫注還容易摔跤。熟練的單手扶把帶人外加打電話也不是問題(雖然強烈反對這種不安全行為)。

回歸到PO主的問題,我想說,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哪怕是虛擬出來的),合適的方法,加上足夠長時間的堅持(學好一個語言肯定不需要10來年)。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是可以達到母語水平(也就是歐標的C2水平),包括成人在內。(當然多數成人無法像孩子那樣虛心改變……)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483726
TED-ED 學習多種語言有益於大腦嗎

這個視頻里對複合雙語者,並行雙語者,從屬雙語者學習外語的區別,不同年齡段學習第二外語的差別,使用外語時大腦的運作等都有闡述。

關鍵是很短!只有五分鐘!易於理解!


好像是這個道理


題主的問題實質上是在問:嬰兒對語言的習得和人們對外語的學習,這兩者在機制上有什麼區別?以下是我的回答,不屬於任何理論流派。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語言本質上是一個形式系統。這個形式系統通常包括語音序列和文字元號,特殊情況下還包括手勢或其它肢體動作。語言這個形式系統的運行規則我們通常稱之為「語法」,一般包括詞法和句法。

其次,語言不管是習得還是學習,其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大腦中概念和知識的積累;
(2)語言形式系統及其運行規則的獲得;
(3)語言和概念的映射。

完成這整個過程後,一個人才能自如地使用語言。

個人認為, 「人類大腦具有語言本能」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實際的情況很可能是,人類大腦的結構和基礎配置導致人類嬰兒天生具有一些本能,這些本能使得嬰兒具有語言習得能力,而並不是人腦有所謂的「語言本能」。這些本能是什麼?其信息處理的過程是怎樣的?需要從神經科學研究里找答案,因為我不是相關專業人士,目前無法從細節上回答。

嬰兒對語言的習得和人們對外語的學習,在具體實現過程上是不同的,不同在哪裡?我們先來看看嬰兒語言習得的情況。我們知道,剛出生的嬰兒一般需要大約一年的時間才能說出簡單的有具體所指意義的詞,這一年期間他們在做什麼準備呢?

(1)概念和知識的初步積累
首先,通過感官,他們在對外界世界的信息進行處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大腦主要在進行模式識別,進而產生了一些初級概念,比如能分辨出不同物體的形狀、顏色、聲音模式,知道生活中有不同的物件和人。然後,他們在初級概念的基礎上積累起初級的知識系統,比如玩具被放開後會掉到地上、大哭能獲得媽媽的關注等等。

(2)語言形式系統(主要是語音)的習得
嬰兒能將語音和其它聲音區分開來,原因不明。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他們逐漸能識別出某種語言的語音特徵,在這個基礎上,他們的大腦會基於本能進行無意識的語音規則習得。

(3)語言和概念的映射。
通過在生活環境中不斷地觀察、與外界事物互動加上本能的邏輯思考,嬰兒終於能將某個特定語音與某個特定概念聯繫起來。於是,他們說出了第一個有意義的詞。比如,他們對著媽媽說出mama,而不是以前自己隨便說說的ma-ma-ma。

從此,嬰兒從理解單個詞開始,逐漸理解了句子,然後從中習得語言的句法規則,直到某一天他們會說完整的句子,整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句法規則的習得這麼簡單而直接?我認為是的。因為語言是一個形式系統,對形式規則的習得說白了,就是嬰兒在外界不斷對其大腦輸入大量語料的情況下,基於某些本能識別出其中的模式並加以運用的結果。兒童在早期不能完整說句子只能蹦詞兒並不意味著他們不理解概念和語境,只是他們還沒習得具體的句法規則。

至於語言習得的關鍵期,也許和大腦發育過程中的某個關鍵點相關,具體細節我不了解。

接下來說說人們對第二語言的學習。嬰兒對語言的習得和人們對第二語言的學習,這兩個過程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對語言形式系統的獲取過程不同。

(1)概念和知識的積累
這個無需多說,概念和知識是語義的來源,人們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大腦里必定已經積累了大量概念和知識,只是嬰兒需要從頭開始積累。

(2)語言形式規則的獲得
語言這個形式系統包括語音、詞法、句法、書寫等方面,這裡不討論語用的情況。怎麼學習?語音和書寫需要通過不斷模仿、對比和練習。詞法和句法需要通過邏輯推理。掌握這些知識後,一門語言你就算基本入門了。一般來說,如果你曾經學過一門語言,那麼以後再學形式規則與之相似的語言就越容易。個人不認為在所有情況下,新語言和母語的規則越相似越好學,因為母語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習得的,而且人們使用母語時一般是不會刻意去想語法規則的,如果一個人未曾有意識地系統學習過母語的語法規則,那麼對於他來說,學任何新語言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3)語言和概念的映射。
這一步是學習第二語言最重要的,試想你不做這一步,光知道一些語言形式規則的知識,你怎麼用這門語言?首先,你需要把單個的概念和新語言系統進行映射,這個過程就是背單詞,只能靠重複記憶。當然,因為概念之間是有聯繫的,為了提高記憶效率,你可以將具有某種聯繫的一組單詞放在一起記憶。其次,你需要運用學習到的語法知識,儘可能將你的知識系統充分用新語言系統表徵,這個過程就是說和寫,只能靠練習。

至於聽力和閱讀,在熟悉語言形式系統和積累起一定辭彙量的基礎上多加練習,一般就沒什麼問題了。如果你還是聽不懂或讀不懂,那麼問題出在你的概念和知識系統。你只有多學習相關知識並進行相應的辭彙積累,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學會多種新語言僅僅是學會多套語言形式系統而已,這無疑對語言學研究有幫助,如果普通人熟練掌握多種語言,看上去很厲害,但對大腦來說卻很可能是一種資源浪費,因為同一個概念系統你竟然用兩套或兩套以上的形式系統來映射,所有這些信息的儲存和信息的處理都會佔用大腦資源,而這會不會降低大腦的工作效率就不可知了。

對語言教學有什麼啟示?
(1)盡量從語言學的角度講解語法,並強調語言僅僅是一個形式系統,沒那麼複雜。
(2)督促學生多背單詞,基於概念之間的聯繫去背單詞更高效。
(3)鼓勵學生多學習新知識,擴大知識面。

至於題主問的「關於語言的記憶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高票答案 @青格樂 提到的「陳述性記憶/程序性記憶模型」有一定的解釋性,但我想補充一點。一個人無論是習得還是學習某一種語言,前提是大腦中已經有概念和知識的積累,語言只是附著於其上的形式化的東西。概念和知識是很難消失的,所以語言形式系統中和概念知識系統連接最直接、最強的部分也就很難遺忘,比如母語辭彙。這裡的「連接」是指神經元之間那種生理性的連接。

總之,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一個人如果經常使用一門語言,即意味著這門語言和大腦中概念知識系統的連接在強化,則基本不會遺忘,如果不經常使用或長期不使用,即意味著這種連接會逐漸弱化直至消失,則容易遺忘。


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主要有下面幾個差別:
1)只要智商正常,兒童都能習得母語,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學習者能成功習得第二語言。
2)第一語言會對第二語言的習得產生正面或者負面影響,專業術語叫正遷移和負遷移。
3)習得環境不同,母語者每天都能接觸大量的使用機會,但是二語者的機會有限。
4)學習動力和情感狀態不同,母語者學會母語是基本生存需要,而二語者動機沒有那麼強烈。
5)探究其原因,可能與認知方式有一定關係。只有5%的二語習得者成功習得二語,因為他們運用的是潛在的語言機制,而95%的二語習得者運用的是潛在的心理機制。


喬姆斯基 的內在主義 劃分語言為內在語義 表層結構 語音。關於兒童的語言習得,經驗環境不可缺,關鍵是母語構築了內在語義。成人外語習得,如果沒有達到佛教大師玄奘 空海的空性,很難直接觸及內在語義。比兒童的能力天賦差。


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區別,你說大不大 ?


原裝系統和虛擬機的區別


母語為粵語,第二語言為英語和普通話。土生土長廣東人生活環境一直都是粵語的,所以即使是在荒島上像魯濱遜一樣慘遭遺棄數十年也一樣會說。至於英語,直到我教母(地地道道西雅圖大媽)在我8歲的時候回到西雅圖養病之前,一直都是由她來教我英語。直到現在快12年了,除了其中偶爾幾個單詞卡殼蹦不出來之外,隔著電話根本聽不出是中國人。好了,最慚愧的一樣是普通話,儘管在一年級的時候已經學了拼音,但是由於小學裡面大家平時交流都是用的粵語,老師也多數是本地人,真正需要用到普通話來交流是上到初中的時候,但是那口音真是。。。。我自己聽起來自己都害怕!
但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我的英語遠不及中文好,這其實這和一種語言你是如何習得的是有非常重要的關係的。因為英語我是從小開始耳濡目染地學習,所以聽說當面會達到母語的水平,但讀寫方面在語言啟蒙階段沒有受過任何像漢語一樣系統性的教學,以至於我說了一句話我是不能不它在紙上再寫一遍的。而且我認為這和你習得這門語言的年齡也是有很大關係的,越早掌握的語言,熟練程度也越高,對相似語種的把握能力也越強,這也是為什麼歐洲人通常都能說幾國的語言。 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前陣子看到「包括但不僅限於」這幾個字,我硬是看不明白什麼意思,興沖沖地懷著治學嚴謹的態度去找系叫獸,叫獸冷冷地說了個單詞:beside
我: (°ー°〃)。。。。。


所以回到題主的正題,我的普通話和英語都是不完整的第二語言,普通話是缺乏從小學習的環境,英語是缺乏了系統的讀寫訓練。粵語則是我一門完整掌握的母語,因為既有從小交流學習的環境,又有系統的讀寫訓練(粵語與普通話雖然幾乎是共用一種文字,但在很多方面如語序,發音並且有個別字詞是漢字沒有的)所以如果題主母上的英語從小就有聽說環境而且又有系統的讀寫訓練的話,無論過多少年都是忘不了的⊙▽⊙
第一次回答(°ー°〃)


我實話說 我覺得環境很重要 而且我不太贊成母語不會退化這麼一說
我覺得先說說怎麼定義每門語言的精通程度是比較符合邏輯的
母語 是你生來會說的 並且一直說才行吧
第二外語 應該作為不是你所在的環境的主語言 並且 你用的機會不多

我自己是在歐洲念書 後來進了美國公司 一直在歐洲生活
沒炫耀的意思啊 我自己會說四國語言
本來應該說我的母語是中文 第二外語是英文 然後再是另外兩種
但其實按照精通程度來說 我一直覺得我中文比英文差。

中文 我現在退步到已經不太會說成語了 很多諺語 成語會打結 現在打下這些也最多只能算語法合理 會說中文 但我經常在跟客戶聊天的時候很多詞想不起來用中文怎麼說 或者如何更言簡意駭的表達

英文是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語言…所以我有思維模式了 很多時候我的中文日常對話是英文的語法模式的

荷蘭文和西班牙語(完蛋 暴露國家了lol) 是我本地語言和真正的小語種 日常生活用 但完全不精通 所以這個絕對符合你說的 如果不用絕對會忘記的

所以 我還是覺得環境很重要。


剛好在寫論文,於是來回答一下,論文還沒完成,之後還要補充和修改,也許一下會有打字打錯的地方,諒解

第一語言習得一般指母語環境下的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第二語言習得一般指已掌握母語的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這裡需要理清一點概念。習得是指無意識、處於本能地掌握知識或技能;而學習是處於某些特定目的有意識地主動掌握知識或技能。兒童對母語的掌握一般是先習得再學習,成年人的二語習得,我認為嚴格來講應該是二語學習。

第一語言習得以習得為主,第二語言習得以學習為主,兩者之間存在著隱性和顯性的差異。

一、隱性差異

隱形差異是指兒童和成人本身存在的、無法改變的差異,主要有大腦可塑性、邏輯認知能力、母語遷移影響、普遍語法建構。

(1)大腦可塑性差異

可塑性代表著學習能力。人的語言習得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但這是一種隱藏屬性,需要後天的激活才能得以利用,兒童在一語環境中可以輕易掌握語言,正是因為語言環境的刺激作用激活了兒童習得語言的能力。成年人習得二語也會得益於與生俱來的語言習得能力,但由於成年人與兒童大腦成熟度的差別,完全成熟的大腦在成年人習得二語時削弱了原有的語言習得能力。

人腦的左半球控制語言創造力,句法結構和邏輯思維;右半腦負責非語言創造力的思維活動。倫內伯格認為,12歲為語言學習的臨界期,12歲以前,大腦兩個半球的分工並沒有完全明確和區分,語言學習能力可以在左半球受損後轉移都右半球,而當大腦成熟後,能力的轉移再無法實現。臨界期的觀點說明,兒童未成熟大腦的可塑性要比成年人成熟大腦的可塑性強得多。

我個人認為,這或許跟人類進化有關。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為了生存,必須及時掌握語言。為了加快學習速度,人類大腦必須在兒童期對語言有超強的學習能力,而到了成年後,人類在交際上已經掌握語言,大腦已經習慣了某種語言,超強的語言學習能力不再需要,大腦在語言學習上的可塑性就會退化或者說關閉。再經過千萬年的人類進化,大腦在語言學習上便形成了像今天這樣的特點。

而成年後人類大腦可塑性依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如果把一個從小在中國長大只會漢語的成年人扔到英國去,在不遇到華人為前提,為了生存,他一定能掌握英語,而且隨著他在英國生活的時間延長,最終他的英語能說的像母語者一樣。但可能帶有口音,而且他經歷的困難一定比兒童習得語言大得多。

(2)邏輯認知能力帶來的差異

習得是無意識的,而學習是有意識的,這裡的意識就和邏輯認知能力有關。

兒童在習得第一語言時,邏輯和認知能力並沒有發展完善,所以他們在習得語言時完全處於自我中心地位,是一種很少受情感因素影響的自然習得。正是這種「無意識」才使兒童學習語言容易取得成功。同時,人類的所有能力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學習的,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兒童的邏輯認知能力也在同步發展,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而成人在二語習得之前,已經有了完善的邏輯認知能力。成人邏輯分析能力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佔主導地位,這使得成人在二語習得時會有意識的利用規律,在掌握語言知識和應用語言知識的準確性和邏輯性方面,成年人也更具優勢。而成人的邏輯認知發展和語言習得是分開的,這就導致成人在二語習得是難以進入二語思維,難以用二語思維直接使用二語,而是往往需要母語或中介語作為中間架構環節。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中式英語,很多了學了外語,但永遠說得不地道。從這個意義上講,要獲得一種語言,首先要獲得應用這種語言進行思維的能力。

依我個人經歷認為,思維差異在二語反覆強化和矯正後能得到改善。我的日語習得是從大量聽影視中的日本人對話開始的,有些常用的句子的單詞反覆聽到的次數很多,慢慢地就學會了,當我要使用那些有反覆聽過的內容後,我可以不需要通過母語過渡,直接用日語說出我要表達的內容。而這種改善的關鍵就是,不要帶有特定的目的和意識,無意識和順其自然,二語思維就會不自覺的有所改善。而我的英語習得是從課堂開始的,從老師傳授到學生學習,每一步都有母語在其中引導,以至於學了十幾年英語,我的英語聽說能力還沒日語聽說能力強。

(3)母語遷移影響

兒童習得一語本身就和習得母語沒有差異,所以母語並不會對兒童一語習得產生遷移。有些雙語兒童,在習得母語的同時還習得一門外語,但兩門語言在兒童大腦中都是從頭開始建構,從無到有的。雖然雙語兒童在應用語言的能力上稍遜色於只習得母語的兒童,但兩門語言之間並不會產生衝突。

相反的,母語遷移對成人習得二語的影響就很大了。在成人習得二語的過程中,就像堆積木一樣,成人會很自覺地從母語的積木上繼續向上搭建二語,而雙語兒童的學習則是兩疊積木分開搭建。母語和二語相同的地方,成人可以利用正遷移輕易掌握;母語和二語完全不同的地方,成人需要重新學習,明顯的差異容易引起人的重視,這方面的學習也不難;母語和二語有相似之處又有所不同的地方,才是二語習得上最大的難點,這是母語便帶來了負遷移,成人很容易被母語思維帶著走,從而造成偏誤,最終會形成改不掉的習慣。就像我小學才開始學英語時,大家掌握不好音標但又得會讀單詞,就用漢語中發音相似的字詞給英語注音,最終烙下了中式英語的口音。

(4)普遍語法建構

兒童在一語習得的過程中會同時掌握普遍語法,他們能順利地,不出很多差錯地從他們所聽到的有限的語言素材中總結、歸納出抽象複雜的語法規則。兒童接觸的語言材料是有限的,但普遍語法會幫助他們利用有限的材料創造出無限的內容,這也就是為什麼兒童能說出他們從來沒聽到過的話。

成人習得二語時,普遍語法也在起作用。中介語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據。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在學習者未全部掌握目的語以前,他們往往會用一種既與自己的本族語,又與所學的目的語無任何聯繫的中介語。中介語不受任何現有的語言的影響,卻有一套符合普遍語法規則的語法規則。懷特認為,如果普遍語法對於學習第二語言的人已失去效益,那麼他們便無法創造出符合普遍語法範疇的中介語。

兒童一語習得和成人二語習得都收到普遍語法規則的影響,但兩者的影響還是存在差異。我們可以想像人腦中有一間叫做普遍語法的藏書閣,兒童在一語習得前,藏書閣是空的;成人在二語習得前,藏書閣基本是滿的。兒童在一語習得的過程中往藏書閣里一本一本地方書;成人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要從藏書閣中拿書。這一點類似於邏輯認知能力的發展對語言習得的影響,兒童普遍語法的建構是與抑鬱學習同步的,而成人卻是分開的,這一點可能導致成人習得二語時對普遍語法使用的靈活性和反應要慢一點。而且有時候成人的藏書閣中還會有放錯了位置的不普遍語法。

二、顯性差異

與隱性差異相對,顯性差異指的是人為造成的差異,如學習動機、心理、情緒,語言環境及語言材料。這些差異是可以改變的。

(1)學習動機、心理、情緒

除了生理和認知系統上的差異外,語言習得研究者們一致認為兒童與成人習得語言的一個很大的區別表現在學習動機和學習情緒這一方面。兒童一語習得可以說沒有動機,只是單純地自然習得,而成人習得二語的動機就多種多樣了,出於興趣、出於生存需要、出於學業要求等等。而動機的差異就會影響語言習得過程中心理與情緒的差異。成人學習語言時,會不自覺地有一種心理上的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往往是多方面的。第一方面,成人在二語習得之前已經建立了以母語為中心的語言習慣,當成人開始學二語時,他的心理會潛意識地產生抵觸情緒。比如二語中的有些發音和詞語在母語中是忌諱的,而二語的這些內容又會是學習者對其產生防禦機制,成人便會捨棄和避開那些不符合母語標準的二語內容。第二方面,二語習得出發點的不恰當也會使學習者對語言產生喜噁心理。二語習得不一定出自真心的喜歡和自發的需要,很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現在國內中小學的英語課堂。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並沒有特別的感觸和喜愛,處於不是真的想學,但真的要學的狀態,學習英語只是因為必須學,因此學生們缺少像學好英語的純粹動力。此類不恰當的學習動機在二語習得上往往不會起到積極作用。第三方面,成人和青少年的社會是有優劣的評判標準的,學習者二語習得的情況會被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有一種潛在的緊張或恐怖感,他們會因害怕犯錯或不願意被人嘲笑自己的語言水平而選擇避免使用二語。學習者會在意他人的評判,而這些評判也會成為學習者的心理障礙。就像我這學期的一對一留學生,她因自尊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問題,在我要求她沒接觸過的漢語材料時,她會拒絕;在和我微信聊天時,她也選擇用英語來避免犯錯。

而兒童卻完全不用顧慮,他們的自我是隨機發展的,一種新的語言不會給他帶來「喜惡」或「抑制」,成人也不會指責他們在語言上犯的錯誤。兒童的一語習得是自由自在的,而成人往往循規蹈矩,害怕犯錯誤,瞻前顧後,總是不輕易應用所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限制了語言習得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分割線-----------------------------------------------


聽到一個英語單詞我們首先會翻譯成漢語然後再理解它的意思,

但我們聽到一個漢語單詞就不用翻譯。。。

這就是區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漢字順序有時候不影響閱讀?
為什麼人腦會覺得 A、B 區域兩塊顏色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人們可以看懂拼寫打亂的句子?
Apple 廣告中的人的眼神為什麼不正面對鏡頭?
為什麼在開始一個新項目之前總是習慣性的拖延?

TAG:心理學 | 語言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