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生活比以前(或者古代)好了,我卻感覺不到幸福?
對不起,也許是題主的表達不到位(跪下)原文我就不改了,我想說明一下,古代不一定是各位答客理解的非要長袍著身的古代,也包括改革之前的那段人人都比較單純的時期,望各位知友補充,謝謝。本來前幾天就想補充一下,奈何題主也陷入了強制改名的大潮中,各位答客見諒。
//關鍵詞
1.絕對價值麻木相對價值敏感
2.安迪·比爾定律
//正文,每點結尾有總結
1.絕對價值麻木相對價值敏感
下面是中文版:
很不幸,人們在理解絕對價值這方面是極其糟糕的,而在理解加速、減速以及變化率方面卻是一流的。舉個例子,當你在飛機上的時候,你很難知道飛機的速度究竟是 300 英里時還是 500 英里時,但在飛機從 300 英里時加速到 500 英里時的時候你卻很容易分辨。
A 點到 B 點,這對企業來講已經有很大的進步。
但是
處於 B 點時刻的創始人可不一定比 A 點時刻快樂
因為
A 點正處於上升階段,而 B 點在下降階段。所以二者的心情很可能是下面的樣子:
這讓我想起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 TalBen Shahar 在《幸福公開課》中曾提到的一個現象。他說實際上,極端的情況很難對人的幸福感產生影響。比如李雷立志考哈佛大學,奮發圖強數年,終圓夢。初進哈佛,幸福感飆升,但很快——很可能就歸於平淡。
這讓我想起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 TalBen Shahar 在《幸福公開課》中曾提到的一個現象。他說實際上,極端的情況很難對人的幸福感產生影響。比如李雷立志考哈佛大學,奮發圖強數年,終圓夢。初進哈佛,幸福感飆升,但很快——很可能就歸於平淡。在考進哈佛的「加速」階段感知明顯,而在適應環境之後,就淡忘了絕對價值的提升。你是否有過類似的感受?
為了克服以上的心理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給出了四條建議:
- 記住自己來自哪裡。慶祝勝利,也要提醒所有人你已經走了多遠。當你搬進了靚麗堂皇的辦公室,也不要忘了自己曾在車庫裡辦公。
- 卓越文化,和優秀人才是粘合劑。在發展減緩甚至衰落的時候,是他們讓你的公司不至於分崩離析。
- 別讓你的初創公司來決定你的價值。你創辦的企業不是你的一切,你還有家人、朋友等等很多的人際關係。
- 與其他的企業家多交流。Jess Lee 原本很內向,不善交際,在各種應酬晚宴上也渾身不自在。在 Polyvore 的前三個年頭,她就只顧幹活,不顧交流。回想起來,她覺得這可能是犯過最大的錯誤之一。因為缺少了與其他人的交流,Jess Lee 行業狀況了解非常有限。由於 TechCrunch 等網站經常傳達出「一夜致富」這樣的信息,Polyvore 的小問題總會被 Jess Lee 「放大」成世界末日。而在她開始與其他企業家開始交流之後,情況有了很大改善。她驚奇地發現很多企業家都樂於分享,而她從中汲取了很多營養。
簡單地總結一下:文中的A點是古代,B點是現代,古代的人和現代的你直覺上都難以感受到幸福的絕對值(即使差距很大),只能感受到幸福的相對變化(比如古人跟女神表白成功了,而你被十動然拒,你會比古人失落得多),放在古代如果有知乎,也會有人上來問這個問題。
以上規律,給我的啟示就是:
1) 幸福是動態獲得的,站在原地大呼不幸福簡直是不按套路出牌好嗎!!!!
2) 想要一直幸福,建議不斷進步
這個規律是給你正能量 ^_^
------------------------------------------ 本段完 ----------------------------------------------------------
下面這個就……
2.安迪·比爾定律
今天起床突然想到【安迪·比爾定律】,發現貌似也可以套上來,而且有奇效,就更新一下吧。
--------------------------------- 2013.10.14 update ----------------------------------------------------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只知道正能量爆棚的【摩爾定律】,天真地以為不久以後人類的硬體就要突破天際了,等到時候再買台電腦不就可以秒開遊戲啦?……但是,仍然保有一絲求知慾的我,繼續學習,於是後來,無意間習得它的好基友——【安迪·比爾定律】,然後,就被打臉了…TAT
簡單定義一下:
安迪·比爾定律——英特爾生產多強的硬體,微軟就寫出多「臃腫」的軟體,來吃掉多出來的性能,二者才能繼續生產、盈利。
簡單解釋一下:
對於一般用戶來說,你用十年前和現在的電腦幹的事差不多,速度也差不多,有什麼必要換電腦呢?(系統升級——功能豐富——拖慢電腦——越來越卡——「機器太老了,跟不上了」——換)
放到這個問題上的說法可能就是:
現代生產力水平和精神財富相對於古代都極大豐富了,對人的要求也更多更高,(能實現的)慾望更多,遠不止砍柴喂馬了。換句話說,雖然你比古人「強」多了,但環境給你提出了更「臃腫」的要求,你有多「強」,就用多少欲求填滿你。
這個打臉的規律是讓你擁抱現實 : P
------------------------------------------ 本段完 ----------------------------------------------------------
思路比較零亂,為了看起來像一篇文章,就胡亂假裝總結一下全文吧:
幸福是有規律可循的!
-------------------------------------- 未完,會持續補充想法 ------------------------------------------
ps:為了對抗馬太效應,我必須明確指出曾怡燦的答案也不錯,值得大家參考。
我接著@程毅南的回答繼續往下說吧。他的觀點是「環境變化的速度遠大於人類認知功能與結構的變化」是我們不幸福的主因,我比較同意。我個人覺得更精確的說法可能是: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模式與人類千萬年進化出的神經系統不相適。這裡我就不說古代人了,咱們直接說原始人,事實上,原始社會的生活從人的主觀幸福感角度來說,確實很可能比現代社會要高。你覺得在Win98上玩掃雷,和在Win98上模擬PS3遊戲,哪個運行更流暢?肯定是玩掃雷么……問題是,我們的腦子還是Win98,現代要求運行的軟體已經到PS3水平了,你覺得硬運行是什麼結果?就是現在這個東倒西歪的結果。具體說原因的話,我能想到的有以下幾點:
- 人天然的危機處理功能與現代社會要求不相適。古代人遇到危險一般有三個可能的反應(其實動物都一樣),就是打架、逃跑、裝死(或稱凍住),每種反應都有一套特定的神經反應模式去對應。能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跑也跑不了那就整個神經系統徹底凍住,說不定能裝死矇混過去。但是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遇到的絕大多數壓力用打架和逃跑都不能解決,甚至如果你用基本功能搞還可能會把自己搞進監獄,結果就是最常用的應急系統不僅沒有幫助效果,還有反效果,只要你生活一有壓力,你的神經系統就會製造一堆現在根本用不上的激素,我們整天還得琢磨怎麼消化,不消化搞不好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好嘛。不僅如此,既然打架逃跑都不管用,那就只能凍住了。你就會看到很多人活得壓力很大又很麻木,因為他們全都在凍住狀態。而且在自然界,人是不能整天凍住的,凍住也會產生很多有害激素,並且還會導致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失調好嘛(為了凍住都關掉了),結果就是各種身心功能疾病全都冒出來了。曾經有一些關於土著人放棄原始的部落生活習慣,進入現代社會生活的研究,研究發現土著人在部落生活時鮮少有神經症,像抑鬱症、焦慮症這樣的問題,在原始部落中基本不存在;但這些人進入現代社會生活後,就會和現代人一樣,按一定比率得上神經症;如果這些人回到原始部落的生活習慣一段時間,那些人的神經症就不藥而癒了。而這之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原始部落生活的生活模式和其中要處理的危機,基本上符合人的神經系統設計,因此神經系統良性運行,壓力解決後不會有廢料、後遺;而現代生活中的危機不符合人的神經系統設計,因此就……後患無窮,各種心理問題都冒出來了。
- 現代社會的社區和人際模式與原始人的需求和標準不相適。原始人基本上是生活在小團體中,小團體內親密信任明確的關係是人存活的基礎(人多力量大啊),一個人生活中是否有深刻的人際連接與生存率直接掛鉤。因此我們的大腦極度重視人際連接和社交生活,並把這當成生死大事來處理。當我們處於親密穩定的信任關係中,我們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怕(在原始社會,如果有一把這種關係,你的生存率就高到破表了);而如果身邊缺乏這類關係,我們就覺得自己快掛了(在原始社會,你應該基本上已經掛了)。現代城市人的社會支持度很低,與他人的連接度很低,你覺得自己周圍有幾個人是可以掏心掏肺去交往、互相守護生命的人?如果這個人數慘不忍睹,甚至是零,那你那和原始人根本沒兩樣的大腦必然隨時都在向你發出「大哥,你快要掛了,趕快想轍啊」的信號,每天都隱隱感覺生存嚴重受威脅,你覺得幸福才奇怪呢。人際連接和社會支持度影響心理狀態的研究比比皆是。有關於精神分裂症治癒率的研究就顯示,患者所處地區發展越落後,患者治癒率越高,越是醫療條件先進社會現代的地區的患者,治癒率反而越低。其本質原因是現代社會高度疏離,精神分裂患者即使癥狀控制了,也基本沒辦法回到社區,人們也不會跟他去連接;反之,社區環境越淳樸簡單,他越好回歸,而且大家可能也稀里糊塗地就又接受他了,這樣他心理狀態變為正常的概率那就顯著上升鳥。
- 現代社會生活本身的壓力大、刺激強,對人的心理功能、社會技能要求高。你覺得原始人每天都有多少個危險情況、負面刺激?沒有多少個。看火的可能坐一天就是看著火添添柴,打獵的可能出門一個月除了一天碰到熊,其他時間都在尋找熊的蹤跡(其實具體做的事情就跟閑晃差不多),搞採集的除了可能偶爾遇到野獸外你還能幹嘛?還不就是蹲在那重複一簡單勞動么。在這種狀況下,除了偶爾處理一下負面刺激,基本就是正常運行么。而且由於負面刺激一般攸關生死,所以人腦事實上是有重視負面刺激的偏好性的,危險的當然要注意啊~但過去固然時不時可能就會有壞消息,比如誰出去掛了,誰病死了,今天沒東西吃了,但遠遠趕不上我們每天一打開微博,立馬就能刷出n條壞消息,而且還可以來回刷,而且每條還配上赤果果的圖片!現代社會的負面刺激頻率之高、強度之大,簡直讓人猝死啊~如果你做一些實時高壓工作,比如是短線操盤手,那你一個月遇見的打擊可能比原始人一輩子碰上的還多,如果你的精神居然還在正常工作的話,你就已經應該覺得自己非常牛逼了,幸福感什麼的就不要琢磨了啊~現代社會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之高,基本上是空前的……你腦子裡還掛著老祖宗的電腦,突然外部輸出要求就增加了十幾、幾十倍,這電腦轉著肯定非常不得勁啊……
可能有些人會說,我們大腦不是有可塑性么,神經可塑啦,基因表達可變啦,我們可以適應么。其實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就是太強調人的可塑性了,忘了人的基本硬體功能是有優劣勢、有支持不支持的問題的,比如人的危機反應就是那樣、人就是需要人際連接、人就是天然重視負面刺激、人對壓力的承受就是有一定域限……忽略了這些基本事實構建出來的生存環境,其結果就是不太適合人類生存么……當然,人類有適應性,所以人類能生存,就像原始人飢一頓飽一頓能活,我們現在每天這兒打擊一下那兒打擊一下也能活。但要談到幸福,除了少數恰好環境合適或者生下來就是「超級腦」的類型以外,對大多數常人就成了一番漫長的掙扎了……就像飢一頓飽一頓絕談不上豐衣足食一樣,這兒打擊一下那兒打擊一下也很難談得上幸福生活了。
1、物質增長的同時,慾望也在增長。且前者增長的速度遠遠快於後者。古時候沒有iphone,沒有寶馬,沒有單反。物質要求離生活基本需求不遠。
2、廣告效應。最初的廣告只是一種信息,或者說中介,即哪裡賣什麼?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廣告變成了一種心裡操控、價值觀灌輸。比如說,廣告中給出的美輪美奐的畫面和場景,其實就是在告訴你,擁有某種物品的人是多麼有品位,多麼有地位,言下之意:你不擁有它,那實在是沒有格調沒有地位。
3、市場經濟帶來的個人財富劇增和社會流動。市場經濟時代,社會流動解放。個人財富積累以市場價格和需求來決定。因此一個人從社會底層躍升到社會精英的可能性大增。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那個開寶馬,住別墅,吃魚子醬和鵝肝的人。這很大程度刺激了普通人對於富裕階層的羨艷和嚮往。
4、越來越長的工作時間。這是一個可笑的悖論。我們的生產力在飛速提高,可是物質生產的需求卻遠遠快過生產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資本主義經濟所要求的效率和利潤,要求用更少的人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不是用更多的人完成更多的工作。於是,現代人擁有了很多金錢,但卻大多數每天工作八小時而沒有閑暇。等於費盡精力追求物質,到頭來卻沒有時間去享受得來的物質。
5、疏離感。城市生活有集中性,但也有匿名性。這使得你每天接觸的人大多都屬於利益需求,而不是情感需求。人是群居動物,疏離感的增加對幸福是減分。
總結:18世紀的時候,現今的大洋洲住著還處於原始時期的波利尼西亞人。他們每天只工作兩小時,內容是種麵包樹,蓋房子,製造工具,其餘時間就用來閑逛,跳舞,談戀愛,在現代人看來,他們物質貧乏,但卻比我們幸福快樂得多。原因很簡單,在一個沒有豪宅,寶馬,iphone的世界裡,人需要的只是麵包、衣裳、房子和愛人,而這些慾望是很容易填滿的。坑填滿了,自然感覺幸福。
以上。
@賈紹磊 的答案提供了兩個很好的視角,我再補充一個。
環境變化的速度遠大於人類認知功能與結構的變化。人類在更廣闊的環境中依然進行無休止地比較,增大了每個個體的競爭壓力。
人類對社交信號敏感,這種敏感來源於群居動物千百萬年來中,與同類互動所產生的一種趨利避害的方式。同類之間通過相互比較,可以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在族群中的地位、功能、競爭優劣勢、以及應得的獎勵。能意識到自己在族群眾的位置的個體,可以更好地生存;對社交信號更敏感的個體,可以在群體中更好地趨利避害。因此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對各種社交信號越來越敏感,負責處理相關社交信號的大腦部位也越來越大。可以說,人類的進化,也伴隨著個體社交功能的不斷進化。
但這種進化顯然慢於近百年來世界的變化。
從前,當我們還是猿類的時候,一生也許只會接觸到50-100隻同類,對你來說重要的可能只有10隻。判斷好他們的情緒、分清楚他們的強弱,與他們進行相對和諧的社交……搞定這10個人,生活so easy。
在公元1800年以前,信息相對閉塞,在「新聞基本靠嘴、郵件基本靠腿」的情況下,平常人能接觸到的信息,也就是周圍一二百人的圈子。比如,你是個木匠,與你有競爭關係的同行,頂多是這一城一鎮中的十來個木匠,你的客戶也無外乎這一城一鎮的百十戶戶居民,你的配偶來源,也不過是這一畝三分地兒的百十個姑娘。因此,你可以相對容易地成為這一片兒最帥的小夥子,最好的木匠,最強的土豪,反正這個時代的人,一輩子也就見過萬把個人。天高皇帝遠,生活在身邊。世界還是很小。
然而,近百年來,隨著傳媒業和交通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地的人都栩栩如生地來到了你面前。你發現,你的同行成千上萬,競爭壓力陡升;你可能的配偶也有成千上萬,但你需要競爭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隨著姑娘們接觸面更廣,她們的擇偶標準已經從「村中有田」變成了在大城市中「有車有房,父母雙亡」了,於是你還是有更多競爭壓力;鋪天蓋地的廣告上的模特、來自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通過新聞、網路、微博擠進你的視野,讓你覺得,我他媽真的是又丑又失敗,壓力持續增加。
世界變化得太快,以至於我們敏感的認知系統,漸漸無法承受如此之多的競爭和壓力。這套系統,在千百年來中,只需要應付一兩百人的社交空間,如今,面臨的卻是世界,而且還是來自這個世界最閃亮的那一群人。我們不斷地與他們比較,就不斷地發現我們不夠好,於是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煩惱越來越多。然而我們又不能不比較,活得封閉又自我的人,往往最早被社會淘汰;不懂與人溝通、體諒他人的人,馬上會被別人嫌棄……每個人面臨的選擇都更多,但反過來每個人脫穎而出的難度都更大。也許我們感到壓力大是因為我們變得不滿足,但是,各方面的競爭確實也變得更激烈了,我們不滿足,還是因為我們通過比較,發現自己好像不怎麼地。
我們如何應對這樣的世界呢?在認知上,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比較對象和範圍。誠然,現今,從事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成千上萬的同行,so what?美國的水管工又不會跑到你面前,直接把你的生意搶走……電視廣告中的美女那麼多,哪一個會來到你的生活,搶走你暗戀的男神呢?現代人不夠快樂,往往是因為同過於遙遠的競爭對手比較,而過分地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那些人確實比你牛逼,但與他們的比較沒有意義。我們的認知系統要求我們對出現在眼前的競爭對手敏感,但同時,我們的智慧也應該意識到,這種敏感並不是一直都是有意義的,要放鬆,要專註於自己的生活。那些懂得專註於自己的生活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而那些惶惶不可終日地進行比較的人,往往活得更累、壓力更大。
更多請看@清流 的答案~為一個簡短的好答案做個宣傳,短答案更容易在生活中提醒我們,來自知友@李明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如果認同,請到原答主處點贊同。
-------------------------------
我們需要減少: —————我們需要增多:
信息 ——————————智慧
膚淺的億萬富翁 —————有激情的教師
自我激勵 ————————自我意識
同時處理多任務的能力 ——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不公平 —————————公平
糖 ———————————健康的蛋白質
行動 ——————————反思
超大號 —————————更小份
私人飛機 ————————高速火車
計算 ——————————激情
專家 ——————————學習者
責難 ——————————擔當
評判 ——————————洞察
發簡訊 —————————閱讀
憤怒 ——————————同情
產出 ——————————深度
建設性批評 ———————感謝簡訊
財產 ——————————意義
正義 ——————————做正確的事
答案 ——————————好奇
長時間工作 ————————更多的睡眠
抱怨 ——————————感激
坐下 ——————————走動
推銷 ——————————真實性
憤世嫉俗 ————————現實的樂觀主義
放縱自己 ————————自我控制
速度 ——————————更新、復原
電子郵件 ————————談話
勝利 ——————————雙贏
及時行樂 ————————犧牲作者: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
-------------------------對一些「比較法」的回答,我要說:--------------------------
請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別人不如我」或「古人不如我」的基礎上,這種「比較法」是不靠譜的。
真正的幸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幸福,一種是看著別人幸福。
如果你和愛人同去郊遊,二人躺在草坪上望著天空發獃,你會直接感到幸福,還是要想「老王還在加班」「小張還打光棍」才能幸福呢?我以為比較得來那是傲人的快意,不是真心的幸福。
「比較法」是以心理暗示為手段的「幸福成功學」的泛濫。總是在別人身上「找平衡」的人心態健康嗎,這與幸災樂禍有何分別?幸福,先要有個健康的心態。
知足不是比出來的,知足只是知「足」而已。知足,是用有限的資源獲取更大幸福的能力。純粹是:我擁有的已經夠了。不是:我擁有的比古人多多了。
私以為當代人覺得不幸福可以分為個人層面、群體層面和時代層面三個方面的原因。
很多時候,幸福與否不是來自於縱向比較,而是來自於橫向對比。你是否感到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與自己生活所接觸到的群體進行對比,而不是與古代人進行對比。你的社交圈子裡的一個富人朋友給你本人帶來的衝擊遠比遠在天邊的世界首富的大,這是源自於選擇參照系的不同。
社會心理學有一個很有名的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理論,它指的是人們通過與參照群體的比較而產生的一種被其他群體剝奪的內心感受。相對剝奪感的產生主要源自於參照群體的選擇,而與自身利益的實際增減沒有直接聯繫——當自身利益減少時容易產生剝奪感;自身利益增加時也會產生剝奪感,關鍵在於參照群體的選擇,當自身利益增速小於參照群體的增速時,即使自己的利益增加了,還是會產生相對剝奪感;有時即使自己的利益增加了,還是可能會產生相對剝削感,主要原因在於自己的期望過高,一旦利益增加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時,就會產生剝奪感。
目前整個社會流動性日益降低,貧富差距逐漸增大,整個社會顯得比較浮躁,即使人們在現實生活擁有較好的物質條件和生活基礎,還是有可能由於與他人進行比較而產生相對剝削感。
尤其是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路等方式輕而易舉地了解到其他社會階層群體的日常生活,一個身處社會下層的人看到上層圈子的富人整天豪車美女海天盛筵,再回到現實生活中面對自己身邊的黃臉婆和粗茶淡飯,很容易導致心理失衡和不滿;一個忙碌於工作的人看到別人每天「詩和遠方」,而自己常年加班,自然會心理不爽。
目前人們的自我社會定位(階級認同)相對於客觀的社會分層狀況普遍偏低,階級認同呈整體下移趨勢,大家普遍自認為窮人;隨著經濟的增長,中產階級規模本應處於不斷擴大當中,然而中產階級的整體認同並沒有擴大,目前中產階級不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的人非常多。不幸福正是體現了當前人們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普遍的內心焦慮。
而且人的慾望是會增長的,尤其是在鼓勵人慾望增長而非克制慾望的資本主義社會。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個等級,當一個人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後,則會追求更高層次的安全和社交等需求的滿足,所謂「飽暖思淫慾」是也。目前大多數人已經逐漸擺脫生存的窘迫境況,更多的是更高層次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比如自我實現追求。而越高層次的需求越難以滿足,在自己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人很難感到幸福。缺乏人生目標、內心迷茫和空虛是當前時代的普遍現象。
我們目前所處的社會是資本主義結構,資本主義的人性觀認為人類天生存在著無窮無盡的慾望,這些慾望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是無法改變的;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認可這種人性觀,認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慾望的不斷滿足被我們看作是」自由「的表現,通過消費實踐建構出屬於自身的生活方式是我們彰顯個人意志和獨立自主的體現。
人們逐漸從傳統人情共同體脫離出來,開始通過價值觀認同組成新的組織共同體,而社會分工的高度細化和多元化和細化使得個體可以作為某種「自由的個人」獨立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組建帶有「個人主義」意味的生活,去旅行、逛商場、看電影和聽音樂,利用消費文化和價值觀來打扮自己的業餘生活。
資本主義不是讓我們剋制自己的慾望,恰恰相反,而是儘可能地鼓勵我們放大自己的內心慾望從而產生大量消費需求(極簡主義是某種反叛與回歸,但是依賴沒有擺脫消費主義的邏輯),進而驅動這一機器永遠運行下去,一代又一代人無盡的青春、肉體和時間注入機器當中而源源不斷地生產出美麗的消費品,不斷有更新更先進的商品被製造出來滿足人們的需求,消費主義推崇的是年輕而完美的身體、自我和生活方式,所以你要健身變美、減肥整容、追求時尚潮流,否則你就會被邊緣化或被拋棄。
在這個時代,衝動消費剁手購物是很常見的現象。人們不停地換新手機、新衣服和新傢具等新的消費品,不再是以實用為主,而是追求新鮮潮流,推崇的的是淺層表面化、缺乏內涵和無深度的事物,而這些正是消費主義文化的特點。
由於人們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而自己的滿足能力又是有限的,因此人們長期處於慾望得不到滿足的匱乏狀態,被不斷增長的慾望所主宰著,被身份邊界流動化而導致焦慮所困擾著,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難以感到幸福。
實名反對以上所有提「比較論」(人通過比較才能獲得幸福),「壓榨論」(人的幸福就是統治別人),「感受論」(人的幸福感閾值提升所以感受不到幸福)的。這些說法完完全全就是封建唯心思想和資本主義競爭思想的混合產物。
我們正面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生活比以前好了,我卻感覺不到幸福?」
這個問題的回答便是——「你本身就不幸福,所以你感覺不到幸福。」
也就是說。你「感覺」不幸福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真的不幸福。
有的人可能馬上就反駁,「荒謬!我現在有吃有喝,住在高樓大廈裡面,上下班坐地鐵,不知道比那些過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方便了多少倍!現在打個電話能坐等外賣上門,淘寶購物能買到千里之外的東西,這些古人們能做到嗎?……」
停。
別被資本主義鼓吹的「物質極大豐富」給騙了,幸福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衡量。
我不知道未來的人們生活會是怎樣的。但統觀所有人類的個體,當人類沒有進化成一種新的生命體之前,有亘古不變的三個指標。唯有這三個指標,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是「幸福」的,其餘的都只是這三個指標外的表象罷了。看問題,一定要抓住本質。
那麼這三個指標是什麼呢?我列舉如下:
——其一,自由支配個人時間的量的指標。
——其二,自由支配個人時間過程的質的指標。
——其三,自由支配個人時間結果的質的指標。
這三個指標都圍繞著一個點,沒錯。那就是自由支配個人時間。
換句話講,從古至今,所有人的佔有物質、社會地位、身體素質、知識水平……可能都是千差萬別的。但唯一公平的,能統一用尺度去衡量的,唯有時間。
再說的透徹一點兒,你不幸福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沒有時間。
那我們把這三個指標再「說人話」一點兒,我們便可得到這樣的三句話:
——其一,你真的沒時間。雖然你的一天肯定是24小時,但這24小時裡面有絕大部分,都不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活著的。(這一部分,典型的例子是上班族。)
——其二,你有大量的時間。但你不知道如何的去正確的使用這些時間,讓你的這段自由時間過的豐富多彩。(這一部分,典型的例子是學生黨。)
——其三,你有大量的時間,你也可以把這段時間過的豐富多彩;但你不知道即便度過這段時間後,你的這段時間對你個人、你周圍的人,乃至整個社會而言,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這一部分,典型的例子是大老闆。)
所以你從這個角度,從時間的角度出發,所有錯綜複雜的關於「幸福」的問題,全部迎刃而解。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你把這句話拆開,就能得到上面的三個指標。換一種描述方式,那就是我的人生使用權利,我的人生使用效率,我的人生使用結果。
所以你簡單的觀察一下,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以下的結論。而這些結論與客觀事實相吻合:
——上班族最缺的,是自由支配個人時間的量。他一天朝九晚六,做六休一,上下班所耗費的時間動輒一兩個小時。他沒有辦法完善的支配他自己的人生,所以他追求幸福感的方式,就是旅行、放假。唯有在旅行的時候,或者在家裡慵懶的度日的時候,他才真正的享有了屬於自己意願支配下的人生。
——學生黨最缺的,是自由支配個人時間過程的質。他一天除了上上課,上上自習,沒什麼事情可以做的。他的確完全的支配了他自己的人生,但學校里也沒教過,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如何把這段人生充實起來。所以他追求幸福感的方式,就是談戀愛、打遊戲。唯有受到持續不間斷的外部感官刺激的時候,他才真正的把自己意願支配下的這段人生花費了出去。
——大老闆最缺的,是自由支配個人時間結果的質。他一天過的很充實,不知道比學生黨們充實了多少倍。低俗一點兒的,唱歌、喝酒;高雅一點兒的,寫書法、戶外運動。他的確完全的支配了他的人生,他也把這段人生充實了起來,但他始終不知道,他自己這段看似充實的人生,對於整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這就是一個很微妙的問題:倘若這世界有你也能轉,沒有你也能轉,那這個世界還要你幹什麼?所以他追求幸福感的方式,就是宗教信仰,欺壓別人(或者幫助別人)。他去信仰宗教,強調「修行」,就是用主觀主義麻痹自我,讓他縮小自己的世界範疇,進而感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他去用金錢欺壓別人,或者做慈善事業,搞宗教放生,本質上如出一轍別無二致,都是儘可能的和整個人類社會強行進行互動,進而感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幸福的本質,就是人生是有意義的。而人生,是要通過時間來度過的。
所以你必須從時間這個角度考察;如果你從物質、或者人際關係的角度去考察,那就是浮於表象。為什麼說「金錢買不到幸福」,卻又說「金錢是幸福的必要條件」呢?你從時間的角度稍微一考慮就明白了,金錢沒法買到第一點的時間的量,但金錢能彌補第二點和第三點,也就是經歷時間的質和時間的意義。
為什麼說「財務自由就能實現個人自由」呢?因為當一個人財務自由的時候,他就可以奪回原本屬於他時間的量了。但這樣真的是確定的嗎?也不一定,因為財務自由不一定能實現第三點的時間意義。幾個小白領出去唱了一下午KTV,最後肯定還是覺得很空虛。
幸福就是非得欺壓別人嗎?這更南轅北轍了。照這麼說古代的皇帝一定是最幸福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即便是皇帝,也不一定擁有大量自己可支配的時間。為什麼很多人鼓吹「欺壓別人才能獲得幸福」呢?因為他能部分的滿足第三點的需求,也就是通過別人的地位低下,對比凸顯出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既然別人的人生還不如自己的人生有意義,這樣的話就會稍微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意義的。這就是他們的內在邏輯。很可惜,治標不治本。
最後再補充一點。答主在文中舉的例子,都是為了舉例而強行分開的,不要拿特殊的個例去反推規律的共性(學生黨當然也有搞科研忙成狗的,上班族也不一定非得擠地鐵)。事實上這三個指標,是統一的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的。一個人可能因為量、過程的質、結果的質這三個指標中任何一個而感覺不幸福,也有可能是因為其中兩三個指標的共同作用感到不幸福。這三個指標缺失的越嚴重,人就越感覺不到幸福。
我們也可以舉一反三的去衡量。譬如說流水線上的工人,他這三方面都很缺失。上了班機械作業,下了班回寢室無所事事,整個人生存在感極度缺失(很輕易就可以被替代);自然他是最不幸福的。再譬如說古代的農民,他有著充足的自由支配時間,他的人生存在感也很強(無論是在家庭作為壯勞力的地位,還是在村莊作為人際關係中的一員,他都是不可被替代的),唯一缺失的是自由支配時間過程的質(古代的娛樂方式相對匱乏);綜合來看,他的幸福程度,應該是比流水線上的工人要來的高很多的。
綜上,當你在考慮你幸不幸福的時候,不妨在這三方面質問自己:
——從自由支配個人時間的量上來看。我的人生的確是由我自己支配的嗎?
——從自由支配個人時間過程的質上來看。我自由支配的這段人生過的有趣嗎?
——從自由支配個人時間結果的質上來看。我自由支配的這段人生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倘若你這三個答案回答的都是「是」的話,那麼和你的物質佔有,社會地位完全無關,你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倘若你這三個答案都是「否」的話,那麼無論你多麼出身顯赫,或者腰纏萬貫,無疑的,你就是個不幸的人。評判的標準,就是這麼簡單。
————————————————
可能我的描述方式有歧義,在這裡再稍微的補充一下。
這三點關係,最重要的不是第三點,是第一點,千萬不要會錯意了。這三點關係不是重要性從高到底的關係,而是邏輯遞進的關係。在沒有第一點,也就是時間的量的時候,你沒法談時間的質。
你連量都沒有,談什麼質?你連一副畫都沒有,你怎麼能說這幅畫好不好看呢?你連一個孩子都沒有,你怎麼能談孩子的學習成績呢?
所以底層人民為什麼辛苦?因為沒有第一點時間的量,所以更不用奢談第二三點時間的質。你連個人支配的時間都沒有,你怎麼能說你支配的這段時間過的好不好,有沒有意義呢?所以說不可能存在「無量有質」的個人時間(因為沒有量、就不可能談論質),只可能存在「無量無質」的個人時間和「有量無質」的個人時間。前者是多數,後者是少數;但歸根結底,他們都不幸福。
什麼樣的算幸福呢人生呢?能支配「有量有質」的個人時間。
就是這樣。
前半部分回答題主的問題,即為什麼現代人物質生活比古代人好了許多,依然會不幸福,或者說幸福感並沒有顯著提升。後半部分拓展一下,說明有什麼方式(可能)可以改善幸福感。
題主的疑問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就被各種學者翻來覆去地探討,物質和幸福感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顯然各個文明中的人類都有意識到物質生活的改善並未帶來預期的幸福感提升。但是直到近幾十年比較定量的研究才出現,證實了題主和古代哲人的猜想。
這位叫RA Easterlin的學者提出了著名的 Easterlin paradox 表明,在發達國家和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滿足溫飽水平的),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長數倍的情況下(其中美國的數據跟蹤了30年),其幸福水平並沒有顯著變化。他的研究也不斷地被之後的各種微觀證據論證,可以說是目前學界的主流觀點。
這個看似算不上偉大突破的paradox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它用科學論證出人類數千年的經濟發展似乎都在做無用功的結論,幸福感無法得到提升,要這麼多美聯儲、發改委、成天達沃斯、十X大開會討論說「保增長」 有什麼意義呢?
對Easterlin Paradox的兩種主要解釋(即題主的疑問):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和 享樂性適應 (hedonic adaptation or hedonic treadmill)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感是相對的,即我幸福的前提是,覺得身邊的人沒有我幸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如果我是村裡頭一個買電視的,大家都特羨慕,幸福感會很高,但是等村裡人都富起來過後家家都有電視了,我的幸福感又歸回買電視前的水平了。大量實驗研究也證實了這種現象,問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你畢業了過後可以選擇去北京或上海兩個城市工作,在北京可以拿15萬年薪,和你同時畢業的同學都拿10萬,或者到上海可以拿20萬年薪,你的同學都拿30萬,結果多數人都願意去北京而非上海。所以說,相對物質水平比絕對的物質水平要重要得多,大家都富了的結果就是大家的心態都回歸同一「貧窮」的起跑線。
看到樓上有討論為什麼人們不進行向下的社會比較,來增強自己的幸福感呢?
1. 這兩種比較都是人的本能,但向上比較一般情況下更強烈些,從演化的角度來說,因為向上比較可以增加自己的能力,而doing better總可以讓個體的存活和繁衍幾率更高。很遺憾,基因並不會主動選擇being happy。
2. 壓力下的個人更傾向於向上比較。面臨升職壓力的人只會看到上頭的同事,面臨婚姻壓力的人只會看到幸福的婚姻。意思是說,越不幸,就越容易看到別人的幸福。現代城市人工作壓力高於古代,所以向上比較的傾向可能也更顯著些。
享樂性適應理論認為物質生活的改善使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期望相應提高,使得這種改善並不能持續。比如你剛換一台高配新電腦時的興奮和開心,基本很難持續半年以上。習慣了開車上班的生活,其實也不會覺得當年騎自行車上班有多不幸福。從生理上說,人的大腦會對享樂性刺激進行適應,使得以後的刺激效果逐漸降低。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理論與享樂性適應相結合解釋幸福感水平,他們認為個體的幸福感主要由基因決定,每個人天生有一個happiness set point,生活經歷和環境的變動會造成幸福感的波動,但一段時間後幸福感都會回到相同水平。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簞食瓢飲不改其樂似乎天生就是樂觀者,有些人不管當屌絲時還是成功逆襲後都不快樂。兩個比較著名的研究是,彩票大獎的贏家(Brickman, et. al 1978),和因為乳腺癌乳房切除的患者(Taylor, et. al 1984),都在數年內恢復了正面或負面事件發生前的幸福程度。學界普遍接受的基因決定幸福感佔比大概為50%。所以無論物質水平如何提升,任何人都會基本保持在自己的happiness set point。
先到這,回頭繼續寫
Reference:
Easterlin, Richard A. "Explaining happine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0.19 (2003): 11176-11183.
Easterlin, Richard A.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 89 (1974).
Brickman, Philip, Dan Coates, and Ronnie Janoff-Bulman.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 Is happiness rela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8 (1978): 917.
Wood, Joanne V. "Theory and research concerning social comparisons of personal attribut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6.2 (1989): 231.
現代社會的新環境是否使抑鬱和自殺更加多見?各個年齡階段的人似乎都認為他們的生活不如早年快樂,某些最近的資料提示,我們可能確實面臨著抑鬱症的流行。有一個著名學者的研究小組審查了9份對世界上5個不同地區共39000人進行的研究報告,發現每個國家的年輕人都要比他們的長輩更容易發生抑鬱症。而且,在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裡發病率更高。證實這些問題還需要做許多工作,但是認真研究現代化生活中使抑鬱症增加的各種新問題,確實是迫切需要的。我們只提出兩點可能的原因:有廣泛影響的傳媒和社區的解體。
傳媒,尤其是電視和電影,有效地把我們所有的人變成一個競爭的整體。它們破壞了我們比較熟悉的社會聯繫之後,競爭不再是在50個或者100個親友和熟人之間進行,而是在50億人之中,至少也是在幾萬人中進行。在你的俱樂部里,你可能是最佳的網球手,但不一定是這個城市的,幾乎可以肯定,不是這個國家、更不是世界級的優秀選手。人們幾乎把所有的一切活動都變成競爭,不論是賽跑、唱歌、釣魚、划船、勾引異性、繪畫,甚至養鳥。在古代環境中,無論什麼事你都有很好的機會成為第一名,即令不是第一,你的優秀的特長仍然受到一群尊重你的人們的讚賞。現在我們是與全世界最強的對手競爭,個人變得很難出人頭地。
在電視上看到這些成功的人引起妒忌,妒忌也可能促使我們的祖先努力去做到別人能做到的事情,因此妒忌就會是有用的。現在,我們之中很少有人可能達到那種引起我們妒忌的目標,而且我們之中幾乎沒有人可以達到電視中看到的那種神奇的目標。熒屏上漂亮、瀟洒、富有、熱情、可愛、勇敢、聰明、富創造性、有力量、榮耀的英雄,是這個世界以外的超人。我們自己的妻子和丈夫,父親和母親,兒子和女兒,相比之下是差得太遠了。所以我們對他們不滿意,而且甚至對自己也不滿意。心理學家道格拉斯?肯立克(Donylas Kenrick)在深入地研究之後,發現人們在看過電影、電視故事中理想的伴侶之後,對自己現存的伴侶的讚賞程度下降了。
威廉斯《我們為什麼生病》原因是,發展是硬道理這句話看起來很有道理,其實很有問題。
賊的火併都出現在什麼時候?搶劫的時候不會火併,配合得都很好,還會捨命互相救援。火併都出現在分贓的時候,分贓不均就容易火併。
人類社會,生產的時候不會出亂子,亂子都出現在分配的時候。經濟活動分為生產、分配、消費三個環節。你生產得多,未必就能消費得多,而他不生產,未必就不富裕,因為當中還有個分配環節。所以分配是經濟活動中一個重要環節。所以馬克思經濟學派的一個重點就是研究各種社會如何分配。而資本主義經濟學忌諱研究這個。
馬克思經濟學派經過研究發現,分配製度與經濟制度有關係,也就是與生產關係有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地位不同,分配製度就不同。資本家是生產資料的主人,資本家和工人是主人和僱工的關係,所以分配權就掌握在資本家手裡,資本家當然就要拿大頭。
經濟發展之後,資本家仍然要拿大頭,而且要拿更大的頭。
有10個人,原來只有1個饅頭大家分著吃。後來大家拚命干,經濟發展之後,有10個饅頭,資本家拿走9個,其餘9個人仍然分那1個饅頭吃。這樣的經濟發展對那9個人有什麼意義?這樣的發展是為誰發展?簡直就不如不發展,白多出了那麼多力。
所以片面強調發展是硬道理,只對資本家是硬道理,對窮人不是硬道理,差距更大。只強調發展經濟,而不改善生產關係,不改善分配製度,這樣的發展經濟的口號就是騙窮人多幹活的。
貧富是相對的,所以絕對進步沒有意義,只有相對進步,縮小差距才有意義。你的個頭是1米6,想長高。可是大家都普遍長高了,個子高的達到了10米8,你才長到1米9,你覺得是不是還不如以前?
3000多年前的帝王,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草衣獸皮,吮毛飲血,夏天想吃根冰棍都沒有,而今天,連乞丐都比當時的帝王生活好,可是我們今天的人有幾個感覺比當時的帝王幸福的?說好聽點是感受幸福的閾值高了,說難聽點就是矯情。
把你扔回八十年代普通家庭生活一個月,再回到現在,能把你幸福得大鼻涕泡兒都飛上天。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不快樂是因為因為精神不富足,精神不富足原因可能是沒有達到自己的追求,或者是得不到尊重等,或者是沒有愛好等等。
看看自己的心靈的缺口在哪裡,對症下藥。如果你感到幸福的時候是你得到別人讚美的時候,那就樂於助人。以此類推。
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去追求,或許就會找到答案。
樓主是從哪個朝代穿越過來的?
1、人寫在基因里的本能就是不斷尋找更加優越的條件,幸福感是尋找到優越條件的獎賞;
2、人的適應性非常強,好條件帶來的幸福感很快會趨於平淡;
3、感知什麼是好條件什麼是不好條件,都是通過現有生活的觀察;
4、有了以上三點,人類才會從原始時代進步至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說古代也不說民國文革,就說讓你穿越80年代生活一段時間,保證能治好絕大多數人的矯情病。
一切跳過是不是直接討論為什麼的都是耍流氓。我覺得現在挺幸福的,有事做,有人愛,有希望,有網路可以跟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有現代農業和物流可以吃到全世界的美食,有各種現代化家電解決家務,也不用擔心戰亂、饑荒、強盜什麼的,有啥好不幸福的呢……
注意:原來提問的題目是:為什麼現在生活比古代好了,我們卻感覺不到幸福?
一字之差,謬以千里。上面的答案不改了。你為什麼感覺不到幸福關我屁事啊,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蟲。我不知道為什麼上面很多人說到心態問題,似乎幸福是由心態決定的,又似乎樓主需要調整心態以便提升幸福感。
首先我並不覺得,那些無論在順境中還是在困境中都覺得幸福的人,他們的心態就比樓主要「好」。你的心態是樂觀,我的心態是悲觀,這都是人對外部環境的自然反應。不能因為你是一個快樂的人,就可以認為一個充滿悲傷的人心態不好。快樂和悲傷都是人類必須的、正常的情感。判斷心態的好壞,只能在具體的案例中看看他是不是讓這個人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有時候快樂能讓人執著,有時候快樂卻讓人慵懶,有時候悲傷能讓人奮起,有時候悲傷也讓人頹廢。
我不知道樓主的不幸福是因為什麼,如果讓我猜測的話,我會猜測是對現狀的不滿產生不幸福感。
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向前發展,對現狀的不滿是主要的原動力。人不滿於生食,於是發明了熟食,不滿於步行,發明了各種船和車乃至飛機飛船。所以對現狀不滿是一種非常正常的人類心態,慾望是人類最正常的情感之一,只要沒有建立在損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慾望無所謂好或壞。
人活在世界上,自然要儘可能追求更好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尤其是當你明知道有更好的生活存在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努力去追求么?即使這個追求並不能代表正確,但至少不能稱之為錯誤。
或許有人會覺得,有錢的生活不一定就是好的生活。這話當然是沒有錯的。但做出選擇的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自身,而不是由誰來代替我們做出決定。如果一個人,既可以選擇很有錢,也可以選擇沒錢,最後他選擇了沒錢,那沒錢就是幸福的。如果你只能選擇沒錢,然後告訴我有錢不一定幸福,誰能相信呢?農村人留在農村,固然不會有城市生活的壓力,但為什麼因為出生在農村,就一定要留在農村?能不能在城市立足,應不應該在城市立足,我有權試過再選擇。
最後,錢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必須依靠自己的爭取。每個人對於滿足的定義也不同,有人要跑車豪宅,有人只要普通房車,還有人只求三餐溫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目標,然後為之努力。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講,對現狀的不滿主要來自於,現狀我們為所奮鬥的目標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昂了,在此前提下,面對的競爭環境又太不公,導致許多本應是現實的目標變成遙不可及。如果說跑車豪宅是過高的目標,那麼普通房車只不過是一般目標,現在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呢?
為什麼現在生活比古代好了,我卻感覺不到幸福呢?因為我生活在現在,現在的社會現狀滿足不了我對幸福的定義。我心態很好很樂觀很積極,我工作很努力,可是我完不成買房買車的目標,我不幸福,不是我們要求太多,而是我們獲得太少。很簡單的問題
因為幸福不僅取決於生活條件,還取決於內心
而保持內心的幸福感或曰滿足感是極難的,無論放在哪個時代,做何等人都是如此
秦始皇幸福嗎?漢武帝幸福嗎?
比起同時代的庶民,他們應該是幸福的
然而事實是始皇帝求仙求了一輩子也找不到神仙,不能長生不死;漢武帝晚年因巫蠱之禍殺死自己的兒子,又不得不輪台罪己向天下人反省,他們的心裡也該是悲苦凄涼至極的
然而,印度某些衣不蔽體的錫克教徒、印度教徒卻自以為苦行生活是幸福
所以,要實現幸福,無論哪個時代大概只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努力追求你認為擁有之後能令你幸福的東西,並最終得到它
其二,反諸於己,試著說服自己滿意於當下的生活,努力減少負面情緒
——又或者,上面兩條建議都是bullshit,道理人人都懂,做得到的卻沒幾個
在我看來,幸福什麼的根本是不存在的東西,因為它既不能具象化又不能實指出來,比起考慮幸福不幸福,我更願意去想看一本什麼樣的書更令自己高興;與女友去哪裡瘋一天更能減輕工作壓力。只要盡量做到高興的時候多於不高興,在我已經很夠了,管它幸福不幸福
把重要的結論放最上面,回答題主的問題,就是:
1.社會進步,市場化提高,競爭加大 -&> 不幸福
2.你生活變好,別人生活也變好。你有錢,別人也有錢。而財富對幸福的影響看的是相對價值,不看絕對價值。
我要安利一下我的學術偶像,芝加哥大學教授Chris Hsee(奚愷元)的研究!Chris每一個研究都非常有趣,每一個idea都是在討論人生重大問題,每一個實驗設計都堪稱藝術品。
大牛的paper和發現太多,我每天上來更一點點吧,今天先來講講我最愛的這篇
- 1.認命還是抗爭?(Fate or fight: Exploring the hedonic costs of competition)
市場化讓人感覺不幸福;和別人對比/競爭讓人感覺不幸福。
這篇文章用最小化的實驗範式(a minimalistic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procedure),把很大的人生問題和市場問題轉化成實驗室里的遊戲,來看實驗參與者在哪種情況下感覺更幸福。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到兩組:包辦組(有可能被分配到好的資源,也有可能是壞的資源。就像包辦婚姻有可能碰到良人,有可能碰到渣男),抗爭組(好的資源就一個,你們自由競爭吧。實驗里是好看的貓和老鼠video,兩個人狂點鍵盤把視頻拉到自己的電腦上。這就好比自己戀愛,自己追女神去)。實驗結果發現包辦組比抗爭組感覺更加幸福,即使包辦組碰到差的資源(渣男)也比自由競爭組感覺更幸福。作者認為這歸結於內心的寧靜(peace of mind),一開始就知道這輩子只能和渣男過了,也就寧靜地接受了。
這篇文章太討論了兩個調節效應,用人話說,就是:
1)不要去跟別人攀比:嫁了渣男的姑娘不要和嫁了良人的姑娘往返太過密切,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差的資源不能太差,不要差到讓人難以忍受,也要說得過去才行。比如,雖然渣男很醜,但是他很溫柔啊。
- 2.為什麼不是越有錢越幸福?(Wealth, warmth and wellbeing: Whether happiness is relative or absolute depends on whether it is about money, acquisition, or consumption)
因為一些影響你幸福感的東西是看它絕對價值的,另外一些卻是看相對價值的。很不幸,錢,它是看相對價值的。你感覺自己有錢並不能讓你感覺快樂,你只有感覺你比別人有錢你才感覺到幸福。我們的先輩努力工作,提高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水平,並不能提高我們這代人的幸福感。因為幸福感本質上是零和博弈。
Chris舉了一個例子:假設有兩個相互隔離的社會,一個社會富裕,一個社會貧窮。富裕社會裡有相對富的人和相對窮的人;窮人社會裡也有相對富的人和相對窮的人。我們假設富裕社會的窮人都比貧窮社會的富人來得富有。讓我們猜猜這四種人,誰更幸福?
圖表來源:Hsee et al. 2009
可以看到:錢,看相對水平——開不開心要看你比別人有錢還是比別人沒錢;消費,看絕對水平,越賣越開心。
好了,這時候你大概找到了幸福的秘訣了,那就是:買買買!
但是!不是買所有的東西都一樣開心!!買什麼更開心?
有100個贊我再更下集(認真讀paper都沒有贊,不開心,沒動力555555):
money怎麼花才能幸福最大化?
想先睹為快的,發個福利,Chris的homepage:Hsee Home Page
參考文獻:Hsee, C. K., Shen, L., Zhang, S., Chen, J., Zhang, L. (2012). Fate or fight: Exploring the hedonic costs of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Hsee, C. K., Yang, Y., Li, N. Shen, L. (2009). Wealth, warmth and wellbeing: Whether happiness is relative or absolute depends on whether it is about money, acquisition, or consum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除非「大家都很幸福」的宣傳成為主流精英們主導的洗腦風潮,否則由於個人與個人在社會中普遍加深融合、形成差異的背景,不幸福感是必然的結果之一。
推薦閱讀:
※有哪些名字很好聽的城市?
※中國的一些縣、市命名,為何愛用「陽」字?
※覺得自己「最苦最驕傲的一次堅持」是哪次?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輓聯?
※籃球球衣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